一、视视“高校板块”(论文文献综述)
何伟[1](2011)在《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Web2.0理念的进一步推广,国内外的视频共享平台的建设愈加成熟。无论是视频上传中的文件大小及支持格式的限制条件方面,还是网络带宽不足导致的视频播放需要长时间等待方面,都已经不再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但是纵观国内已有的各大视频共享平台,都没有把教育视频的共享作为平台发展的重点之一,有所涉足的几个视频分享平台在教育视频的建设方面都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方面,由于面向的对象人群的层次多样,以及视频内容的数量庞大,教育视频在内容的分类上要想做到全面存在一定的难度;另一方面,教育视频受限于视频的质量及版权问题,很难实现商业网站期望的经济效益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在一个开放的平台寻找和使用这一更为有效地信息传播媒体——教育视频。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已有的技术手段来帮助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更好的利用教育视频这一最佳的教育信息传播媒体?如何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效果?怎么样才能促进更多的优秀教育视频的出现?这也是本研究所想解决的主要问题。本研究尝试以系统论作为方法论来指导整体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现有的视频分享平台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通过分析找出国内已有的视频平台在教育视频分类方面的不足,并参考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教育视频平台的优缺点,从而整理出一套基本能囊括我国各教育类视频的分类体系。同时本着促使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更好的利用教育视频进行教育学习的想法,笔者提出了一些对应的功能模块,并尝试去实现。基于上述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思路,全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本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视频平台的比较分析。对国内外现有的视频分享平台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得出本教育视频平台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整理出笔者认为的比较科学合理的教育视频分类系统。此外,笔者还重视了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在使用教育视频平台的时候可能需要的支持服务,提出构建了视频互动系统和多媒体辅助学习系统。通过对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描绘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育视频平台的框架。第三部分是教育视频平台的平台设计。鉴于笔者在技术方面的不足,所以只选取了力所能及的几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实现,证明了该教育视频平台框架的可用性。第四部分为教育视频平台的实现。笔者就已实现的功能进行了阐述,基本达到了设计初期预想的效果,经过小范围的测验能够较好的运行。第五部分是总结和展望,总结本研究所做的工作,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希望未来能够继续进行的研究内容。通过对现有平台的综合比较分析,参考借鉴较为成功的案例,以及自己的实践研究,笔者认为本研究不仅为我国当代教育视频的推广运用研究挖掘了新的研究重点,而且对我国当前面临的教育视频数量庞大、分类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解决办法。
杨文延[2](2011)在《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研究 ——以美国为例》文中提出广播电视产业属于媒体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文化博大精深,但要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必然要通过我国广播电视产业作为载体进行传播。中国广播电视产业需要“走出去”。本土化是实现广播电视对外有效传播的关键因素。从产业层面出发,探讨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以提高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在国外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界定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战略概念,对本土化战略进行分类,探讨企业资源能力因素和制度因素在本土化战略选择中的影响作用,提出本土化战略选择的影响框架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基础条件,探讨了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竞争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开展中美企业资源能力的比较分析,并设计了中国广播电视产业进入美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方案。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抓住广播电视产品和服务的特性,以国际商务理论和国际市场营销学为理论基础,给出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概念,围绕内容创作和发行两个价值链主要环节划对本土化进行类型划分,并进行内在属性分析。(2)以基于资源的战略观和基于制度的战略观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影响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选择的因素框架集,详细探讨了各因素的具体影响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8种不同程度的内容本土化和分销本土化的组合策略,并分别探讨不同组合策略所对应的匹配条件。紧接着,研究以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产业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战略联盟在企业本土化经营中使用的合理性和从理论上设计了具体的运作方式。(3)选取典型企业,分析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现状和归纳所存在的问题。并认为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竞争力是国际化经营的基础和条件,站在基于产业的战略观视角,以波特钻石体系为理论模型,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竞争力开展分析,识别出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层面的优势和劣势。(4)对美国市场的竞争环境从市场潜力、行业结构作用力、消费者行为、文化环境和政府管制环境五方面展开分析,识别出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在美国经营可能遇到的机会和威胁。(5)以美国主流广播电视网和中国主要电视台为研究对象,围绕频道进入资源、内容产品资源、股权为基础的资源、财务资源实力、多功能经验、观众资源知识、新技术经验和国际化经验8个方面,开展了中美广播电视企业资源能力的比较分析。研究指出,中国主要广播电视企业与美国主流广播电视网相比在资源能力上存在着绝对劣势。(6)根据第三章的本土化战略选择因素框架集,围绕美国制度环境特点、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资源能力距离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中国企业在美国本土化战略构想。研究给出“三阶段”本土化部署。围绕“三阶段”本土化部署,研究对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实施本土化战略所需采取的战略联盟进行设计。研究认为已进入中国市场且与中国企业有合作经历的美国主流广播电视网将是比较合适的战略合作伙伴。最后,研究从知识要素投入、组织结构本土化支持和政府支持三方面对本土化战略的辅助环节支持体系进行设计。
卢锋[3](2011)在《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媒介素养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它也正在成为中国教育的新动向。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理论与实践成果,但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进程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阻力。本研究以“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为主题,在系统总结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中国传统和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基础上,寻求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目标和路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要厘清本土化与全球化、现代化的关系,参照社会学、教育学、传播学等其他学科的本土化研究成果,同时可借鉴其他国家、地区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经验。本研究发现,各学科的本土化都不约而同地从本土实践问题出发,强调理论体系、学术队伍和方法论的建构。同样,其他国家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也都从各自的媒介环境、媒介政策、教育体制等出发,注重与本土问题和媒介素养教育传统的结合。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经历了引入与起步、借鉴与成长、积累与深化以及反思与分化等四个发展时期。但本研究支持这样的观点,即中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在1997年成为一个正式研究领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漫长的萌芽期。在经历了本土吸纳、本土生成、批判反思三个阶段之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目前正在走向推陈出新。针对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还存在着对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思考欠深入、忽视对中国特殊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以及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等问题,本文提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本土化应转变思路,即从历史的、现实的取向转向未来的视角,在确定“媒介对人的影响”为逻辑起点的基础上以原创性和自主性为目标,以形成本土意识、有一批致力于本土化研究的学术社群、正确处理国外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国当代实践和传统的关系问题为条件,通过由外及内和由内及外两个维度,努力实现与西方国家的对话。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本土化方面,本研究认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应采取一种“积极建构的保护主义”的价值取向,即在教育目标上应该既有保护的色彩,也有积极建构的诉求;在教育模式上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在当前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全面推进并不顺利的情况下,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家庭教育更是由于其感染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成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当前在我国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是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南京市10所中学的高中学生及其父母、教师开展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使用媒介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娱乐的需要;家长对孩子媒介接触习惯的形成重视程度不够;家长和学生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家长的媒介参与意识低于孩子;家长在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在实施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基础,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张松[4](2011)在《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高速发展,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思维、生活、学习方式,将网络应用于教育势在必行。视频点播作为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电视技术综合发展的产物,为现代化教育教学提供新鲜的教学手段和环境,在教育领域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设计开发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使之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有利于更有效的支持学生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理论水平,这也将是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新途径。本文结合笔者所在高校的思政工作实际情况以及从事高校德育工作的亲身经历和实践心得,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等,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检验。文章在介绍高校思政教育网站和视频点播的基础上,总结出将两者整合的优势。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实际的需求分析,构建出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图,开发了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系统采用web架构实现,系统的开发采用ASP.NET+C#和ACCESS完成,视频格式采用现阶段流行的FLV格式。文中,从理论上全面分析了影响系统应用的因素,设计了系统的实施流程及具体实施策略,管理策略、学习策略和评价策略等。在具体的思政教育中应用系统,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总结梳理数据,对系统进行应用效果分析,结果表明系统中提供的大量开放的视频资源、创建的网络学习情景和应用实施的策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构建的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模块结构图可以为校园网内搭建视频点播学习系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中设计了系统的实施流程及具体实施策略,对于高校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些借鉴和启示。
朱亚[5](2010)在《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我国转型时期的社区健康管理与健康传播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其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运用多重理论,力图构建政府主导及社区自治下的、有效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模式。首先,本研究力图解决三大问题:1、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制度建设。2、形成社区自治下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共商共治平台建设。3、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渐进式发展模式的合理构建。其次,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导论从社会变迁与社区建设、社区是研究突破口以及医学模式转变与推动三个宏观背景入手,分析了本研究的意义所在,提出本研究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将研究方法做简要阐释。第二章是本文涉及的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首先需要厘清的是社区、社区管理与社区健康管理、健康传播与社区健康传播三组概念,其次将文章中作为理论支持的社区建设、社区治理、公民参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效果中的理论一一表述清楚,最后是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三章是对社区健康管理发展的动因从转型时期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社区健康管理履行的任务和目标入手进行分析,检视出社区健康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政府主导导致灌输有余内化不足;管理效率低下导致稀缺卫生资源分配失衡;参与主体反应淡薄缺乏自主与互动。第四章是对社区健康传播的现况进行分析,主要从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两个关键点将它们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情境下分析它们的实践模式、面临的现实困境,嵌入江苏省社区健康教育的实证分析与南京市社区居民使用媒介的调查研究,形成全文创新点之一。最终做出分析与讨论。第五章通过援引发达国家英国、德国、美国这三类具有代表性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经验,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在全世界范围都有一定影响力的社区康复作为参照,用以启示我国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发展。本文重点在第六章、第七章,对政府主导下以及社区自治下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发展模式进行前瞻性的构建。第六章中考虑到政府主导的实际功能,对社区健康管理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论述起,剖析国家层面的制度推动以及社区组织的制度创新,再论及具体的实施步骤,提出指导思路和7大策略,分别是工作重心的转移,社区筹资的改变,国家购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引入绩效管理、人员实行雇佣制度,完善保障机制,契约式健康管理,发展和完善公共卫生热线。第七章是基于社区自治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其政府职能、社区组织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社区健康管理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契机,笔者大胆提出构建以社区管理为主体,医疗与预防保健分开,社区提供照顾、完善社区为本的健康管理计划,社区支持网络的传播和扩散等的创新措施;在原有的社区健康传播基础上,递进推广健康教育与促进的三种模式+两种类型,以社区为情境对居民使用媒介形成正确引导,运用倡导、协调、赋权三大核心策略,培养社区成员拥戴的“意见领袖”。本研究所具备的研究意义:理论意义包括厘清当前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研究的脉络。拓宽了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研究领域和阵地。丰富了社区健康的研究内容。实践意义是有利于明确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本质和重要性。有利于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分阶段,逐步覆盖,惠及全体国民的顺利进行。
王建强[6](2010)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积盆地与造山带是大陆地质研究中最基本的两大构造单元,作为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在大陆结构中相互依存,往往于统一的构造框架和动力学体制下形成和演化;从盆地中揭示造山过程,从造山带中探索盆地的形成机制,恢复不同时期盆山耦合系统及动力转换机制,必将更加有效、更深入的探索大陆造山带和沉积盆地形成、演化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物质迁移规律等。以沉积盆地“整体、动态、综合”研究的三原则为指导,运用改造盆地、原盆面貌恢复及盆山耦合等研究思路,综合地质分析法、矿物年代学方法、物源分析方法、剥蚀厚度恢复方法等,从区域构造格局出发,结合构造变动事件、主要时期盆地原始面貌等,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改造过程及盆山耦合关系进行了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矿物年龄资料,将盆地演化划分为晚三叠世延长期、中侏罗世延安期、直罗-安定期及早白垩世4个演化时期,晚白垩世以来可划分为:晚白垩世-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早中期、中新世晚期-上新世及第四纪5个改造阶段;对4个主要成盆期的原始盆地面貌进行了恢复,初步确定了盆地南部的沉积范围,认为发育鼎盛时期盆地延长期南界可达北秦岭,侏罗纪时期逐渐向北收缩,至早白垩世盆地南界仍位于今渭河盆地甚或秦岭北麓;延长期东界在冀、皖一带,侏罗纪有所收缩,直罗-安定期已西迁至太行山以西地区,而吕梁山地区大致限定了早白垩世盆地的东界;西南边界不同时期变化不大,始终位于六盘山西麓大断裂附近。盆地南部晚三叠世延长期构造背景活跃,其与南北古板块最终拼接、碰撞,秦岭造山关系密切,为中生代盆山耦合的开始,盆地南部具前陆盆地发育特征,秦岭造山带基本控制了该时期盆地南部物源,长7-长1时期盆地南北两大物源交汇于今环县-华池-黄陵一带;早中侏罗纪为坳陷盆地发育时期,盆地沉积中心向北发生明显迁移;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秦岭陆内造山强烈,逆冲推覆明显,盆地西南部呈现前陆盆地结构,以磨拉石沉积建造为主;早白垩世中晚期为伸展构造背景下坳陷盆地发育时期;渭河盆地古近纪的裂陷伸展沉降-沉积与秦岭造山带的快速隆升及强烈剥蚀密切相关,这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又一期密切而重要的盆山耦合关系,两侧山体(尤其以北秦岭为主)不仅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物源,而且以断块翘倾的形式控制了渭河盆地的沉积-沉降及向外扩张,彼此相关、耦合明显。中新生代两期盆山耦合-响应的研究,既抓住了盆地后期改造和原盆恢复的实质——区域动力学背景和来源,将改造和恢复统一到该区构造动力学演化的过程之中,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创新性。
刘妞[7](2010)在《电视新闻栏目的全面质量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媒介第三产业的属性愈发得到重视,媒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怎样规范媒介的竞争行为?电视新闻管理模式存在哪些问题?解决的路径又在哪?全面质量管理能否适用于电视新闻栏目管理?应该怎样建立这个管理体系?这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为了弄清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全面质量管理研究现状和国内电视新闻栏目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内涵、发展历程、原则、特点等内容作了全景式的梳理,经过总结得出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优点和灵魂,然后从电视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能性、必要性等方面,对电视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做了分析,并且分析了电视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本文还创新的尝试着借鉴ISO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和步骤建立电视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模式,以其为电视新闻栏目的全面质量管理提供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细化系统。
毛慧[8](2010)在《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媒体经营单位以市场细分为理论依据,以频道为单位进行定位,传播特定专业领域的内容资源的一种频道运作进程。频道专业化1995年出现在中国,至今已经发展15年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对我国电视媒体产业化和品牌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本文看来,我国频道专业化经历了“节目专业化”、“栏目专业化”和“频道专业化”三个发展阶段。专业频道的出现,是电视产业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因素合力的最终选择。本文在宏观阐述了我国电视频道的产生背景,原创性梳理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揭示了我国专业频道面临新旧媒体挑战的竞争现状,指出“传播者-受众-广告商”三者博弈关系,并提炼出我国专业频道三大发展模式——“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模式、“第一财经频道”模式和“现代房产频道”模式,最后把问题集中在目前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面临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两方面,力图有所见识。目前,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之路可谓荆棘丛生。本文主要对如下六方面问题进行了陈述分析,并就此走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六个对策:改善受众水平良莠不齐的状况,提出三分受众市场,加强引导和培育;扭转专业人才匮乏局面,提出岗位聘任制,深化内部改革;结束优质节目源的匮乏现状,提出加快制播分离,快速组建节目交易市场;避免盈利模式单一,提出实施新媒体拓展之路;改变管理机制刻板单一现状,提出注重创新体制;直面专业电视频道生存的三大悖论,提出专业频道的三大路径选择。另外,本文还针对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下的覆盖率瓶颈,提出“跨区域联合”之路,同时提出“坚持内容为王”和“打造品牌栏目”,深化我国专业频道的传播内容。本文最后以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为个案进行佐证,以期对我国专业频道今后发展提供某些启示。
易雯[9](2010)在《电视媒介的品牌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一个“形象经济的时代”,品牌成为经营者拥有的珍贵财富和制胜法宝。目前,我国的传媒产业正处在重大的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进程中,电视媒体走过了高度同质化的竞争之后,电视台、电视频道和电视栏目(节目)的品牌竞争已是大势所趋。和一般产品一样,电视媒体只有建立起强势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形成差异化优势,确保收视群体的忠诚度。中央电视台2006年率先实施“频道品牌化”战略以来,我国的省级卫视纷纷喊出了各自的品牌定位口号,我国电视媒体的品牌意识普遍觉醒,从此在国内展开了一场如火如荼的电视媒体的品牌之争。从总体上看,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级电视台具有绝对的优势和影响力;湖南卫视凭借其抢占娱乐市场的先机,明显领先于其他省级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因拥有良好的经济环境,也正在逐渐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西部电视台的生存环境则相对恶劣。由于我国的电视媒介的品牌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级电视台的品牌建设都还在探索和尝试之中,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问题和困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以美国着名品牌管理专家凯文·凯勒的战略品牌管理理论为基础,重点选取旅游卫视作为典型案例,对我国电视媒介品牌的建构、维护和延伸进行了研究。第一章,绪论部分。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对国内外关于电视媒介品牌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从文献研究中找到本文的突破口,从一个比较新的视角来进行本文的研究和论证。笔者通过多学科的融合,从不同角度对电视媒介的品牌管理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务求使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第二章,电视媒介品牌概述。对品牌和电视媒介品牌的涵义进行梳理,理解电视媒介品牌作为一种媒介品牌,具有强烈的社会属性,较强的区域性,较高的共享度,但是稳定性较弱。电视媒介品牌的价值主要由知名度、满意度、忠诚度和联想度构成,目前我们通过市场份额、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指标对品牌价值进行评估。大型电视媒介想要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就要重视频道和节目的发展战略研究、新技术应用的研究、经营与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和人才战略研究。第三章,电视媒介品牌的建构。从中央电视台与省级卫视、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分析目前我国电视媒体的竞争状况。在激烈竞争的形势下,电视媒介品牌的定位显得更加重要。定位时要遵循准确性、创造性和延展性的原则,可以运用特色定位、受众定位、利益定位、竞争者定位和地方定位等策略。由于品牌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它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物化内容来体现,市场营销学中的CIS战略在理念和形式上为电视媒介品牌的建构提供了完备的理论体系,我们可以采用CIS战略从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方面对电视媒介品牌进行整体包装。第四章,电视媒介品牌的维护。电视媒介品牌建构起来之后需要稳定播出时间、栏目主创人员,保持形式的延续性来强化频道和栏目的形象。同时要根据媒体竞争环境的变化和受众心理需求的改变及时对电视媒介的频道、栏目(节目)进行更新,给品牌注入新鲜的血液,保持品牌的生命力。对于频道更新来说,主要是从其品牌的理念识别、行为识别和视觉识别三个方面进行更新;对于电视栏目、节目品牌的更新,主要表现为栏目和节目的改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电视栏目和节目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决定是否进行改版。另外,为了扩大电视频道和栏目的影响力,主要采用广告、公关和网站等手段进行推广,品牌的推广对于维护品牌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五章,电视媒介的品牌延伸。品牌延伸可以扩大电视媒体的影响力,提高电视台的经营收入,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用成功品牌带动新品牌,开发其相关附产品,以及延伸资本,实行多元化经营进行品牌的延伸。电视产品作为文化形态的精神产品,可以多次使用,因此,电视传媒企业可以通过与多家企业在一个完整的大产业价值链中,选取能发挥自己最大优势的环节,通过合作,共同完成产业价值链的全过程,降低产品成本,实现更高的增值效益。
李冬梅[10](2010)在《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文中提出真人秀是一种非虚构类的电视节目,没有剧本,纪实性地描述现实事件,通常是普通人而非专业演员通过行动展示人们的个性心理的节目。由于制作速度快和成本低的缘故,电视真人秀节目在电视制作公司和播出机构开始流行。在国内电视荧屏上,不少电视真人秀节目是省级卫视或地面频道的品牌节目,因此对于扩大电视频道的影响力非常重要。电视真人秀节目和观众有着广泛的互动,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多方面的心理需求,在电视产业链运营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模仿国外的优秀节目的居多,缺乏原创,这说明电视人还没有有效地整合相关资源。因此他们需要转变观念,追求创新。另一方面,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到电视人的行动中,有些优秀节目由于缺少营销和宣传,没有获得很好的观众市场和广告市场,更不用说产业化开发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先行创新可以带动电视业的创新实践,因此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948年的《隐藏的摄像机》可以说是最早的真人秀电视的雏形,尽管当时这样的节目被称为“纪录片”。早期的真人秀也包括那些回答问题赢取奖金或奖励的游戏秀节目。自从1999年《老大哥》出现后,真人秀节目迅速兴起。网络推动着那些真人秀节目称为社会事件。人们在网络上讨论各种与电视真人秀节目有关的话题,年轻观众喜欢通过电脑、手机和其他工具与真人秀节目互动,双屏娱乐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内,以2000年的《生存大挑战》和2001年《走入香格里拉》节目的播出为代表,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开始迅速发展,更多地运用网络技术,包括网络报名、网络投票、网络报道、网络评论等。2005年的湖南卫视《超级女声》更是将整合营销推进到了新的高度。从国内的学术文献来看,目前国内研究电视真人秀的论文有200多篇,硕士论文28篇,没有博上论文。但从选题来看,基本上没有从电视与网络的关系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同样,目前国内研究电视真人秀的两本论着对这个领域也没有深入探讨。因此这篇论文研究的是电视真人秀与互联网间的融合关系这个空白研究领域,重点分析电视真人秀节日的内容生产与营销的创新。第一章当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在这一部分首先梳理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其次对当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及形态特征做了分析,与国外电视真人秀节目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国内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尽管数量较多,但类型较为单一,更多地局限在才艺表演的真人秀节目,因此应该拓展节目内容生产和类型研发的思路,进行观念创新。最后分析了当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传统营销模式,包括传统媒介营销、网络营销,线下活动营销、广告营销等,从中发现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传统营销中的潜在问题。第二章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媒介融合环境。本章首先整体上分析了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探讨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媒介融合环境,分析了它与网络在时间、技术上的契合点和文化理念上的相似性。在21世纪初,出现了博客、微博客、播客、网络社区、邮件、即时通讯等网络社会媒体,视频网站出现竞合的趋势,网络消费方式的多元化、三网(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融合,这些都为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另外从文化相似性来看,真实与拟态、偷窥与观察、广泛参与性和互动性等特性使得电视真人秀和网络可以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第三章阐述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指标。本文提出了四个关键的评价指标,即观众注意力、网络影响力、节目竞争力和节目的原创力。还对2009年的20档省级卫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影响力做了实证研究,对这些节目的网络关键词搜索记录数、相关新闻量、相关视频量、博客博文数、贴吧发帖数等进行了详细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分析。第四章讨论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多样,一个国外的研究认为电视真人秀节目分为13个类型,尹鸿教授认为可以分为9个类型,研究者胡波则提出有4个类型。本文尝试用系统观和层次论,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删繁就简,认为应该从四个不同层次即个体、家庭、组织和社会来研究节目选题,分析了四种典型类型的节目——才艺表演类、生活服务类、职场工作类、公益类真人秀,分别阐述了其制作理念和形态创新的方法,并强调真人秀节目必须关注普通人的个性心理和真实生活,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第五章分析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创新。首先指出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克隆成风有很多弊病。其次提出电视节目制作人应该完善电视真人秀节目制作的创新流程,强调了策划环节的团队合作。然后分别谈到了头脑风暴法、戈登法、默写式头脑风暴法(635法)、电子会议法、借助外脑法等征集创意的方法。最后提出电视人在节目制作中应该重视创造思维的被忽视的多种思维形式,比如发散思维、形象思维、逆反思维、批判思维、联想、灵感、直觉等,可以使用多种创造思维方法,如列举法、组合法、类比法、移植法、逆反法、联想法、信息交合法等。第六章探讨的是电视真人秀节日的网络营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营销可以分为节目营销和广告营销。在网络时代,网络营销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营销非常重要,也是创新的领域。本章分析了不同的网络营销方法,如新闻营销、病毒式营销、节目网站营销等。第七章阐述的是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广告营销。本章首先阐述了网络传播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广告营销的五个方面的影响,然后以湖南卫视2009年的《快乐女声》的广告营销为典型个案,分析了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硬广告的特点。最后探讨了植入式广告营销的模式。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的创新。一、研究对象创新目前国内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的课题主要是从电视节目制作观念、节目元素、形态结构、道德价值、文化背景等进行分析和评价。本研究选取的“网络时代中国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与营销创新”是相对较新的研究领域。媒介融合是目前世界媒体发展的大趋势。在国家推进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中国电视业与网络业走向竞争与合作并存的竞合。本文研究的是网络时代的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的创新,目前属于较新的研究领域。二、研究方法创新1、调查法。本研究对一些电视媒体机构进行了调查,笔者作为现场观众实地观看节目,与节目制作人、编导进行电话和邮件沟通交流等,获得了关于电视媒体的第一手资料。同时通过参与培训和实地考察,对央视索福瑞的媒介调查技术有所了解。另外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对244名山东艺术学院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了他们对于当前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态度。虽然由于调查范围小,代表性较弱,但从一些数据也反映了年轻人对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客观的评价。2、内容分析法。Ole Holsti (1969)认为: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讯息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从而得出推论的研究方法。本文使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上与电视真人秀节目有关的信息进行了搜集整理和分析,涉及新闻、博客、贴吧、文章、视频、广告、网站等。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的结合,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影响力问题、节目的制作方式、节目的营销模式等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3、实验法。笔者对网络意见领袖如何影响电视媒体的效果进行了小范围的实验研究。实验的方法是通过与一些电视栏目的制作人员和博客博主电话沟通与邮件联系,验证是否影响了电视栏目的制作与宣传。这验证了一个假设,即一些电视媒体人正在开始重视意见领袖的建议。4、跨文化比较和多学科的分析方法。中国的电视真人秀节目走自主创新之路不能闭门造车。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人更应该学习借鉴国外的优秀节目。笔者对国外的相关节目视频、网站、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中国电视节目制作与营销的不足,提出创新的办法。本文尝试采用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包括电视学、创造学、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营销学、传播学等。三、研究结论创新1、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与互联网互动的“双屏”时代已经到来。电视网络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对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与营销非常有用。电视人应该重视互联网用户,增强节目的网络影响力,维护广告客户的利益,从而实现双赢。2、克隆国外节目对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有不少危害。电视人在节目的制作创新中,除了头脑风暴法外,可以运用多种创造思维方法,并有效利用网络资源。3、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在于理念创新和形态创新。电视人应该吸收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展示人的个性心理和个体差异性,了解观众的多种心理需求。突破电视真人秀节目既有的类型说的定势思维,除了才艺表演类节目,未来真人秀节目应该在生活服务类、职场工作类节目和公益类节目方面不断创新,推出更多亚类型的节目。4、网络营销是电视真人秀节目营销的创新点。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营销应该使用各种网络营销模式,致力于通过“沟通”与“对话”的关系营销增进与受众的关系,从而实现真正的“受众中心”。5、植入式营销是电视真人秀节目广告营销中的创新点。植入营销的模式包括口头、实物、标志、情境和机构形象的植入。本文的不足之处是:限于篇幅和能力,国外的一些最新资料没有完全反映到研究中。研究提出的内容生产和营销创新的方法也有待实践检验。
二、视视“高校板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视视“高校板块”(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内外现状概述 |
1.2.1 国外相关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现状 |
1.3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相关概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视频平台的比较分析 |
2.1 国内外视频平台的综合分析 |
2.1.1 国内视频平台 |
2.1.2 国外视频平台 |
2.2 教育视频平台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2.3 教育视频分类系统 |
2.3.1 已有视频平台教育分类系统的不足 |
2.3.2 本教育视频平台中视频的具体分类 |
2.3.3 本视频分类系统的创新之处 |
2.4 教育视频互动系统 |
2.4.1 在线聊天室 |
2.4.2 群体的形成 |
2.4.3 虚拟实验的兼容 |
2.4.4 RSS技术 |
2.5 多媒体辅助学习系统 |
2.6 总体功能描述 |
3 教育视频平台的设计 |
3.1 关键技术 |
3.1.1 web数据库技术 |
3.1.2 基于ASP编程技术 |
3.1.3 FLV流媒体技术 |
3.2 视频分类系统设计 |
3.2.1 主菜单的设计 |
3.2.2 子菜单的设计 |
3.3 视频互动系统设计 |
3.3.1 群体的形成——BBS论坛 |
3.3.2 在线聊天室 |
3.3.3 RSS订阅视频 |
3.4 多媒体辅助学习系统设计 |
3.4.1 文件下载 |
3.4.2 文件上传 |
4 教育视频平台的实现 |
4.1 视频平台功能模型 |
4.2 视频平台的流程设计 |
4.2.1 用户的访问流程 |
4.2.2 管理员访问流程 |
4.3 平台主要功能的实现 |
4.3.1 用户的注册和登录 |
4.3.2 个人页面的管理和视频的发布 |
4.3.3 管理员页面的功能实现 |
4.4 测试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及存在的问题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研究 ——以美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的类型和特点 |
2.1 广播电视产业的经济学特性分析 |
2.1.1 广播电视产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特殊性 |
2.1.2 广播电视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2.1.3 广播电视产业的供方特点 |
2.1.4 广播电视产业的需求方特点 |
2.1.5 广播电视产业特殊经济属性的商业含义 |
2.2 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定义 |
2.2.1 理论基础 |
2.2.2 "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战略"定义提出 |
2.3 广播电视产业本土化战略类型 |
2.3.1 战略类型划分 |
2.3.2 内容本土化战略的内在属性分析 |
2.3.3 分销渠道本土化战略的内在属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设计 |
3.1 影响本土化战略选择的因素框架集 |
3.1.1 资源因素对本土化战略选择类型的作用机制 |
3.1.2 制度因素对本土化战略选择类型的作用机制 |
3.2 广播电视产业国外经营本士化战略类型选择的条件匹配 |
3.2.1 本土化广告与国内企业播送一体化结合 |
3.2.2 当地语言配音或字幕与国内企业播送一体化配合 |
3.2.3 本土化节目创作与国内企业播送一体化结合 |
3.2.4 本土化广告与企业播送分离的配合 |
3.2.5 当地语言配音或字幕标题与企业播送分离的配合 |
3.2.6 本土化节目创作与企业播送分离配合 |
3.2.7 内容本土化与国外企业播送一体化的结合 |
3.3 发展中国家广播电视产业在发达国家市场本土化战略实施路径 |
3.3.1 战略联盟存在的合理性 |
3.3.2 战略联盟运用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基础条件 |
4.1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现状 |
4.1.1 典型国际化经营案例分析 |
4.1.2 国际化经营现状特点小结 |
4.1.3 当前中国广播电视行业本土化策略的问题 |
4.2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国际化经营的基础条件 |
4.2.1 生产要素 |
4.2.2 需求条件 |
4.2.3 相关和支持产业发展 |
4.2.4 企业战略、结构及同业竞争 |
4.2.5 政府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广播电视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
5.1 市场环境 |
5.1.1 市场总体容量分析 |
5.1.2 美国产业结构作用力分析 |
5.2 消费者消费行为 |
5.2.1 消费者休闲时间资源分配比例 |
5.2.2 美国消费者所偏好的节目类型 |
5.2.3 消费者选择电视网的差异化和两极化趋势 |
5.3 文化环境 |
5.3.1 中美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差异 |
5.3.2 中美工作场所价值观差异 |
5.4 政府管制环境 |
5.4.1 管理机构特点 |
5.4.2 市场准入管理 |
5.4.3 对内容限制 |
5.4.4 对所有权限制 |
5.4.5 节目辛迪加制度框架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美广播电视企业资源能力比较 |
6.1 频道进入资源的比较 |
6.1.1 美国企业频道进入资源 |
6.1.2 中国企业频道进入资源 |
6.2 内容产品资源比较 |
6.2.1 美国企业内容产品资源 |
6.2.2 中国企业内容产品资源 |
6.3 股权为基础的资源 |
6.3.1 美国企业股权为基础的资源 |
6.3.2 中国企业股权为基础的资源 |
6.4 企业财务资源实力 |
6.4.1 美国企业财务资源实力 |
6.4.2 中国企业财务资源实力 |
6.5 多功能经验 |
6.5.1 美国企业多功能经验 |
6.5.2 中国企业多功能经验 |
6.6 观众资源知识 |
6.6.1 美国企业观众资源知识 |
6.6.2 中国企业观众资源知识 |
6.7 新技术经验 |
6.7.1 美国企业新技术经验 |
6.7.2 中国企业新技术经验 |
6.8 国际经验 |
6.8.1 美国企业国际经验 |
6.8.2 中国企业国际经验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在美国本土化战略构想 |
7.1 本土化战略类型的选择 |
7.1.1 美国制度环境所需要的本土化战略类型 |
7.1.2 中国企业资源能力决定其所能适用的本土化战略类型 |
7.1.3 制度因素和资源能力因素的交互作用下的选择 |
7.2 本土化战略具体部署 |
7.2.1 美国英语观众群体的需求 |
7.2.2 本土化战略分阶段安排 |
7.3 战略联盟的设计 |
7.3.1 良好战略合作伙伴的选择条件 |
7.3.2 战略联盟合作双方的构想 |
7.4 本土化战略的辅助环节支持 |
7.4.1 知识要素投入 |
7.4.2 组织机构本土化支持 |
7.4.3 政府支持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1.1 主要结论 |
8.1.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8.2 研究展望 |
附:调查问卷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媒介素养教育:全球化的趋势 |
1.1.2 媒介素养教育:中国教育新动向 |
1.1.3 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遇到困难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媒体、传媒与媒介 |
1.4.2 素养 |
1.4.3 媒介素养 |
1.4.4 媒介素养教育和家庭媒介素养教育 |
1.4.5 本土化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本土化研究述评 |
2.1 现代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
2.1.1 现代化 |
2.1.2 全球化 |
2.1.3 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 |
2.2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及其经验总结 |
2.2.1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 |
2.2.2 社会学本土化的含义 |
2.2.3 社会学本土化的目的 |
2.2.4 社会学本土化研究的经验总结 |
2.3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 |
2.3.1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 |
2.3.2 教育学本土化的内涵 |
2.3.3 教育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
2.4 传播学的本土化研究及其启示 |
2.4.1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兴起与含义 |
2.4.2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目的 |
2.4.3 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启示 |
2.5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发展经验 |
2.5.1 法国媒介素养教育 |
2.5.2 澳大利亚媒介素养教育 |
2.5.3 日本媒介素养教育 |
2.5.4 香港媒介素养教育 |
2.5.5 台湾媒介素养教育 |
2.6 小结 |
第3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3.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历史 |
3.1.1 引入与起步(1997—1999年) |
3.1.2 借鉴与成长(2000—2003年) |
3.1.3 积累与深化(2004—2005年) |
3.1.4 反思与分化(2006年至今) |
3.2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发展阶段与表现形式 |
3.2.1 本土化的阶段 |
3.2.2 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阶段 |
3.2.3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表现形式 |
3.3 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存在的问题 |
3.3.1 对国外理论、本国传统与当代实践三者关系的思考欠深入 |
3.3.2 忽视对中国特殊媒介政策与文化的分析 |
3.3.3 忽视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传统 |
3.4 小结 |
第4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与路径 |
4.1 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 |
4.1.1 逻辑起点及其标准 |
4.1.2 "媒介对人的影响"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逻辑起点 |
4.1.3 确定媒介素养教育逻辑起点的意义 |
4.2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目标 |
4.2.1 原创性 |
4.2.2 自主性 |
4.3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路径 |
4.3.1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条件 |
4.3.2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维度 |
4.3.3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本土化的方法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本土化研究——以家庭媒介素养教育为例 |
5.1 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价值取向 |
5.2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分析 |
5.2.1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战场 |
5.2.2 家庭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应该在媒介素养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 |
5.2.3 家庭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新领域 |
5.2.4 家庭教育: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本土化的重要途径 |
5.3 家庭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检视 |
5.3.1 问卷设计与采样过程 |
5.3.2 高中生使用媒介的目的 |
5.3.3 高中生家长对孩子媒介接触习惯的形成重视程度不够 |
5.3.4 高中生和家长的媒介分析与评价能力整体偏低 |
5.3.5 高中生家长的媒介参与意识低于孩子 |
5.3.6 高中生家长在孩子的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5.4 开展家庭媒介素养教育实践的原则 |
5.4.1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基础 |
5.4.2 以提升家长媒介素养为中心 |
5.4.3 以培养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为主线 |
5.4.4 以培养分析和评价能力为核心 |
5.4.5 以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为重点 |
5.5 小结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后续方向 |
6.1 研究总结 |
6.2 后续研究方向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 书籍专着 |
(二) 期刊论文 |
(三) 学位论文 |
(四) 论文集 |
(五) 报纸类 |
二、英文文献 |
(一) 印刷文献类 |
(二) 网络资源类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研究综述及相关基础 |
一、高校思政网站的发展 |
二、视频点播的兴起 |
三、视频点播技术与高校思政网站整合的优势 |
四、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理论基础 |
五、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技术基础 |
第三章 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设计实现 |
一、系统的需求分析 |
二、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三、系统开发软件与运行平台 |
四、系统的结构设计 |
五、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设计 |
第四章 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应用研究 |
一、影响系统应用的因素 |
二、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应用实施 |
三、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应用案例 |
四、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应用效果分析 |
五、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应用的实践总结 |
结论和展望 |
一、研究的特点 |
二、研究启示 |
三、不足与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本研究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
一、完善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制度建设 |
二、形成社区自治下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的共商共治平台建设 |
三、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渐进式发展模式的合理构建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基本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本研究思路 |
三、各章内容概述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社区 |
二、社区管理与社区健康管理 |
三、健康传播与社区健康传播 |
第二节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一、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 |
二、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 |
三、大众传播及媒介效果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社区研究综述 |
二、国内社区研究综述 |
三、与社区管理相关的研究 |
四、与健康管理、社区健康管理相关的研究 |
五、与健康传播相关的研究 第三章 社区健康管理的现状检视 |
第一节 社区健康管理发展的动因 |
一、转型期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主要矛盾与发展契机 |
二、社区健康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
第二节 社区健康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府主导导致灌输有余内化不足 |
二、管理效率低下导致稀缺的卫生资源分配失衡 |
三、参与主体反应淡薄缺乏自主与互动 |
第三节 社区健康管理推广的政策建议 |
一、依法确立社区健康管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地位和作用 |
二、制定有利于社区健康管理的经济政策 |
三、完善双向转诊,实行"守门人"制度 第四章 社区健康传播的现状检视 |
第一节 社区健康教育的现况分析 |
一、社区健康教育是社区健康行动的主要工作之一 |
二、当前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实践模式 |
三、案例:2009年江苏省社区健康教育现状的实证调查分析 |
第二节 社区健康促进与社区建设 |
一、社区健康促进的行动领域与策略 |
二、社区健康促进的现实困境 |
三、社区建设中亟待突破的健康促进 |
第三节 社区健康传播中媒介使用差异与传播缺陷 |
一、社区居民获取健康信息与媒介使用的实证分析 |
二、媒介化的人际交流存在偏差 |
三、大众媒介和互联网在社区健康传播中的应用:零散、低效 第五章 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实践参照 |
第一节 发达国家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 |
一、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经营管理模式 |
二、以德国为代表的国家计划管理与私人提供服务模式 |
三、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元化管理与经营模式 |
第二节 香港特别行政区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 |
一、政府与支援机构的互助合作 |
二、社区康复的实践 |
三、经验与启示 第六章 基于政府主导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 |
第一节 社区健康管理的制度建设 |
一、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
二、国家层面的制度推动 |
三、社区组织的制度创新 |
第二节 具体实施步骤 |
一、工作重心从医疗到预防、计划管理决策权下放 |
二、加大社区筹资力度 |
三、国家购买社区健康管理服务 |
四、实行绩效管理与人员雇佣制度 |
五、完善保障机制 |
六、契约式健康管理 |
七、12320公共卫生公益热线在社区健康传播中模式改造和深化 第七章 基于社区自治的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 |
第一节 社区健康管理纳入政府公共事业范畴 |
一、政府职能:由主导到引导 |
二、社区组织:由边缘到主体 |
第二节 社区健康管理的创新举措 |
一、社区管理为主体,医疗与预防保健分割 |
二、社区内提供照顾 |
三、社区为本的健康管理计划 |
四、社区支持网络的传播和扩散 |
五、社区健康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
六、社区健康权益倡议 |
第三节 行之有效的社区健康传播 |
一、社区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三种模式的递进推广 |
二、社区居民参与的正确引导 |
三、培育社区成员拥戴的"意见领袖"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科学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指导思想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开展的工作 |
1.6 主要认识及创新性 |
2 盆地南部及周邻地质构造特征 |
2.1 区域构造位置 |
2.2 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2.2.1 盆地南部 |
2.2.2 渭河盆地 |
2.2.3 秦岭造山带 |
2.2.4 西南缘六盘山弧形构造带 |
2.2.5 山西地块 |
2.3 盆地南部及周邻中生代地层发育与划分对比 |
2.3.1 盆地南部中生代地层发育及划分 |
2.3.2 盆地与周邻中生界主要时期同期发育地层对比 |
3 盆地南部渭北隆起发育时限探讨 |
3.1 上覆地层特征 |
3.2 构造特征 |
3.3 渭北隆起裂变径迹特征 |
3.4 发育时限及演化 |
3.5 盆地南部区域隆升特点 |
4 渭河盆地地质构造特征与发育演化 |
4.1 沉积充填特征 |
4.1.1 古近系 |
4.1.2 新近系 |
4.1.3 第四系 |
4.2 构造特征 |
4.2.1 断裂分布及特征 |
4.2.2 构造分区及特征 |
4.3 盆地发育演化 |
4.3.1 前新生代基底地层时代分析 |
4.3.2 沉积-构造演化 |
5 秦岭造山带的形成演化 |
5.1 秦岭主要构造单元及特征 |
5.1.1 华北板块南部 |
5.1.2 商丹古缝合带(SF_1) |
5.1.3 南秦岭地块 |
5.1.4 勉略古缝合带(SF_2) |
5.1.5 扬子板块北缘 |
5.2 秦岭中生代花岗岩体 |
5.2.1 印支期花岗岩体 |
5.2.2 燕山期花岗岩体 |
5.3 秦岭造山带后期隆升特点 |
5.4 秦岭造山带形成演化 |
6 盆地南部中生代主要时期原盆面貌恢复 |
6.1 盆地演化-改造阶段划分 |
6.2 晚三叠世延长期原盆面貌恢复 |
6.2.1 残存地层展布及沉积特征 |
6.2.2 沉积物源分析 |
6.2.3 原始面貌探讨 |
6.3 中侏罗世原盆面貌特征 |
6.3.1 延安期原盆面貌特征 |
6.3.2 直罗-安定期原盆面貌特征 |
6.4 早白垩世原盆面貌恢复 |
6.4.1 残存地层展布及沉积特征 |
6.4.2 沉积物源分析 |
6.4.3 下白垩统剥蚀厚度恢复 |
6.4.4 原始面貌探讨 |
7 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过程及盆山耦合关系 |
7.1 中生代盆地演化及构造属性 |
7.1.1 晚三叠世延长期 |
7.1.2 早中侏罗纪 |
7.1.3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初 |
7.1.4 早白垩世 |
7.2 中生代盆山耦合关系探讨 |
7.2.1 区域动力学环境耦合 |
7.2.2 盆地属性的变化 |
7.2.3 沉积中心的变迁 |
7.2.4 沉积物源的变化 |
7.2.5 物源区大地构造背景判别 |
7.3 晚白垩世以来改造过程及盆山耦合 |
7.3.1 晚白垩世-古新世末期 |
7.3.2 始新世-渐新世 |
7.3.3 中新世早中期 |
7.3.4 中新世晚期-上新世 |
7.3.5 第四纪 |
主要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电视新闻栏目的全面质量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电视新闻栏目管理研究综述 |
1.2.4 研究动态评价 |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以及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
2.1 质量 |
2.2 质量管理 |
2.3 全面质量管理 |
2.3.1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
2.3.2 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 |
2.3.3 全面质量管理实施的注意事项 |
2.4 电视新闻栏目的全面质量管理 |
2.4.1 电视新闻栏目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
2.4.2 电视新闻栏目全面质量管理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章 电视新闻栏目制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3.1 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具有普适性 |
3.1.1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 |
3.1.2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特点 |
3.1.3 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 |
3.1.4 全面质量管理在各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 |
3.2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可能性 |
3.2.1 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市场化趋势 |
3.2.2 全面质量管理与电视新闻栏目制作管理的比较分析 |
3.3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
第四章 电视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
4.1 参与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问题 |
4.2 "全员参与"难实现问题 |
4.3 实施前的准备工作不到位问题 |
4.3.1 观念落后,没有形成TQM的文化氛围 |
4.3.2 没有做好前期调查,不明确TQM的实施范围和消费者的需求重点 |
4.4 改进措施 |
4.4.1 提高编辑记者等职工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栏目全面质量管理的需要 |
第五章 电视新闻栏目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构建 |
5.1 电视新闻栏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依据以及制度设置 |
5.1.1 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的依据 |
5.1.2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制度设置 |
5.1.3 电视新闻栏目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容 |
5.2 新闻栏目研发过程的质量管理 |
5.3 产品形成过程的质量管理 |
5.3.1 电视新闻栏目形式的管理 |
5.3.2 电视新闻栏目内容的管理 |
5.4 产品售后服务过程的质量管理 |
5.5 辅助过程的质量管理 |
5.6 持续改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
0.1 选题背景 |
0.2 基本概念 |
0.2.1 电视频道 |
0.2.2 电视频道专业化及其分类 |
0.3 中外文献综述 |
0.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电视频道专业化研究 |
0.4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0.4.1 理论意义 |
0.4.2 实践意义 |
0.5 研究方法 |
0.5.1 田野调查方法 |
0.5.2 案例分析法 |
0.5.3 理论归纳方法 |
0.6 论文结构和创新点 |
0.6.1 本论文逻辑框架 |
0.6.2 本文创新点 第一章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与意义 |
1.1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产生与发展 |
1.1.1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产生 |
1.1.2 我国频道专业化发展历程 |
1.2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竞争格局 |
1.2.1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竞争背景 |
1.2.2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市场竞争现状 |
1.3 我国专业化频道发展模式分析 |
1.3.1 大众化专业频道——"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模式 |
1.3.2 分众化专业频道——"第一财经频道"模式 |
1.3.3 小众化专业频道——"现代房产频道"模式 |
1.4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意义与价值 |
1.4.1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意义 |
1.4.2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价值 第二章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面临的困境 |
2.1 受众水平良莠不齐 |
2.1.1 受众文化程度的制约 |
2.1.2 受众审美力的约束 |
2.1.3 受众分布不均衡 |
2.2 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
2.2.1 人员结构不合理 |
2.2.2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
2.2.3 人才培养机制有待完善 |
2.3 优质节目源的匮乏 |
2.3.1 制播机制尚未健全 |
2.3.2 自制节目能力不足 |
2.3.3 节目购买市场尚未形成 |
2.4 频道盈利模式单一 |
2.4.1 频道创收依赖广告 |
2.4.2 数字付费电视发展缓慢 |
2.4.3 上中下游产业链有待完善 |
2.5 管理机制刻板单一 |
2.5.1 频道市场的行政性垄断 |
2.5.2 多层管理体制的局限 |
2.5.3 电视产业体系结构不合理 |
2.6 电视频道生存的悖论 |
2.6.1 综合化和专业化的矛盾 |
2.6.2 "自我本位"与"观众本位"的二元分立 |
2.6.3 计划模式和市场主体的错位 第三章 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对策 |
3.1 注重创新体制 |
3.1.1 制播分离,加快机制创新 |
3.1.2 岗位聘任,深化内部改革 |
3.1.3 加速组建节目制作交换平台 |
3.2 把握受众市场 |
3.2.1 我国电视受众的市场细分 |
3.2.2 专业频道的受众定位 |
3.2.3 专业化受众的培育 |
3.3 坚持内容为王 |
3.3.1 专业化节目设置 |
3.3.2 专业化节目制作与播出 |
3.3.3 专业化节目的反馈与监督 |
3.4 打造栏目品牌 |
3.4.1 品牌立台,节目定位 |
3.4.2 培育品牌节目的思路与方法 |
3.4.3 着名品牌栏目的成功经验 |
3.5 实施新媒体拓展 |
3.5.1 数字电视改变赢利模式 |
3.5.2 网络媒体转向受众定位 |
3.5.3 手机媒体丰富内容产业 |
3.6 探索跨区域联合 |
3.6.1 "专业公共频道"模式 |
3.6.2 "合资办台"模式 |
3.6.3 "合作办台"模式 第四章 个案分析: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 |
4.1 频道差异化定位 |
4.2 频道发展现状 |
4.2.1 频道产生与发展 |
4.2.2 频道的竞争现状 |
4.3 频道面临困境 |
4.3.1 广电政策困惑 |
4.3.2 发展空间有限 |
4.3.3 节目资源匮乏 |
4.3.4 外围竞争加剧 |
4.3.5 盈利模式受限 |
4.3.6 制作人才匮乏 |
4.4 频道突围对策 |
4.4.1 推进制播分离 |
4.4.2 培育品牌栏目 |
4.4.3 拓展赢利模式 |
4.4.4 联姻新媒体 |
4.4.5 打造跨区域联合之路 |
4.5 长沙女性频道对我国专业频道发展的启示 结语:频道专业化与媒体融合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电视媒介的品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电视媒介品牌概述 |
2.1 品牌与电视媒介品牌的涵义 |
2.1.1 品牌的涵义 |
2.1.2 电视媒介品牌的涵义 |
2.2 电视媒介品牌的特性和要素 |
2.2.1 电视媒介品牌的特性 |
2.2.2 电视媒介品牌的要素 |
2.3 电视媒介品牌的价值 |
2.3.1 电视媒介品牌价值的构成 |
2.3.2 电视媒介品牌价值的评估 |
2.3.3 电视媒介品牌价值的管理 |
第三章 电视媒介品牌的建构 |
3.1 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现状 |
3.1.1 中央电视台与省级卫视的竞争 |
3.1.2 各省级卫视之间的竞争 |
3.2 电视媒介品牌的定位 |
3.2.1 电视媒介品牌定位的作用 |
3.2.2 电视媒介品牌定位的原则 |
3.2.3 电视媒介品牌定位的策略 |
3.3 CIS在电视媒介品牌建构中的应用 |
3.3.1 电视媒介品牌的理念识别(MI) |
3.3.2 电视媒介品牌的行为识别(BI) |
3.3.3 电视媒介品牌的视觉识别(Ⅵ) |
第四章 电视媒介品牌的维护 |
4.1 强化电视媒介品牌 |
4.1.1 受众满意战略 |
4.1.2 强化电视媒介品牌的策略 |
4.2 电视媒介品牌的更新 |
4.2.1 电视频道品牌的更新 |
4.2.2 电视栏目品牌的更新 |
4.3 电视媒介品牌的推广 |
4.3.1 广告推广 |
4.3.2 公关推广 |
4.3.3 网站推广 |
第五章 电视媒介品牌的延伸 |
5.1 电视媒介品牌延伸的动因与作用 |
5.1.1 电视媒介品牌延伸的动因 |
5.1.2 电视媒介品牌延伸的作用 |
5.2 电视媒介品牌延伸的方式 |
5.2.1 用成功品牌带动新品牌 |
5.2.2 相关附产品的开发延伸 |
5.2.3 资本延伸 多元经营 |
5.3 电视媒介品牌延伸的趋势——扩展产业链 |
5.3.1 跨国传媒企业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解析 |
5.3.2 我国电视产业价值链的现状与问题 |
5.3.3 电视产业价值链的战略管理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电视真人秀"界定 |
二、电视真人秀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国内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形态 |
第三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内容生产中的问题 |
第四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传统营销模式 |
第二章 当代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媒介融合环境 |
第一节 当代媒介融合趋势综述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与网络的融合 |
第三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指标 |
第一节 对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的认识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创新评价的关键指标 |
第三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影响力实证分析 |
第四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新 |
第一节 才艺表演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二节 生活服务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三节 职场工作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四节 公益类真人秀的创新 |
第五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创新 |
第一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过程创新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创新技法 |
第六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网络营销创新 |
第一节 网络新闻营销 |
第二节 博客营销 |
第三节 病毒式营销 |
第四节 节目网站的营销 |
第七章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广告营销创新 |
第一节 网络传播对电视真人秀广告营销的影响 |
第二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硬广告营销 |
第三节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植入式营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视视“高校板块”(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公众的教育视频共建共享平台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 何伟. 浙江师范大学, 2011(06)
- [2]中国广播电视产业海外本土化战略研究 ——以美国为例[D]. 杨文延. 武汉理工大学, 2011(12)
- [3]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 卢锋. 南京师范大学, 2011(12)
- [4]基于视频点播的高校思政教育网络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 张松. 沈阳师范大学, 2011(08)
- [5]社区健康管理与传播研究[D]. 朱亚. 武汉大学, 2010(05)
- [6]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新生代演化—改造及盆山耦合关系[D]. 王建强. 西北大学, 2010(12)
- [7]电视新闻栏目的全面质量管理研究[D]. 刘妞. 西北大学, 2010(09)
- [8]我国电视频道专业化问题与对策研究[D]. 毛慧. 中南大学, 2010(02)
- [9]电视媒介的品牌管理研究[D]. 易雯.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5)
- [10]网络时代中国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内容生产与营销创新[D]. 李冬梅.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