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松环境造就民企大鳄(论文文献综述)
魏萌[1](2021)在《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 ——以水晶光电为例》文中认为在2015年“去杠杆”政策的实施后,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收窄、融资困难的问题便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股权质押融资因其限制条件少、融资成本较低等优势逐步成为许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偏爱的融资方式之一。虽然股权质押融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上市公司股东们缓解融资约束,但其也容易诱发一系列风险的爆发,诸如平仓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而且由于与股权质押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这也导致许多上市公司大股东过度依赖股权质押来满足资金需求,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超过50%的不在少数,质押比例过高也会导致其及所在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不断增大。此外,受到2018年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许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严重,我国证券市场许多个股的价格遭遇大幅回调。股价的连续下滑也会将股权质押风险进一步放大,不少上市公司股东在2018年出现暴雷事件,强制平仓案例层出不穷。因此,在这种经济环境下,本文探析民企大股东如何一步步陷入股权质押风险的危机中并为化解股权质押风险采取的措施不仅能在理论层面促进更多的学者加强对民企股权质押风险防范的研究,同时更能在实践上帮助更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面临股权质押风险时寻找更有效的纾困措施。与此同时,本文的探析还能帮助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对大股东过度股权质押行为保持警惕并及时防范,规避大股东通过过度股权质押行为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以及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等市场参与者的相关利益的行为。通过对水晶光电的股权质押风险案例深入探析后,我们发现:公司第一大股东星星集团在2016-2018年累计质押股权比例接近100%,过高的股权质押水平无疑加速了大股东的风险暴露,尤其是在受到贸易战、公司内部高管频繁减持、经营业绩下滑等多重打击下,水晶光电的股价在2018年开始出现雪崩式下跌。由于水晶光电的股价急转直下,同时上市公司和大股东面临的融资环境收窄,种种因素导致大股东星星集团所面临的股权质押风险水平更高。在风险持续上行的情况下,大股东最终采取市场化的手段,在保持控制权的同时成功引入国有资本力量来解决这场危机。另外,本文研究还发现:在采用市场化手段进行风险纾困的同时还能在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保护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本文在归纳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股权质押风险的研究成果后,认真分析了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动机、产生的风险类型、成因以及大股东星星集团为化解风险采取的各项措施,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与启示。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尽管股权质押因其便捷、灵活、高效等优点深受水晶光电大股东的青睐,但是星星集团过度股权质押的行为会引发一系列质押风险问题。大股东采用常规的风险应对措施,例如补充质押、增持等手段只能缓解风险的爆发速度,若想从源头上化解风险,大股东只能寻找创新地、能够一针见血地解决风险的方式。而最终的结果表明,通过友好磋商的“市场化手段”是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的有力措施之一。本文最后得到启示是:大股东应合理约束质押比例,避免过度依赖股权质押来获取资金,同时应以身作则,强化对风险的管控,做好事前的预防措施;上市公司应有效加强内部管控,发挥监事会、中小股东的监督作用,形成对大股东的制约与抗衡,有效监控大股东过度股权质押的行为;此外,上市公司大股东倘若遭遇平仓的危机,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干预,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无论是政府的纾困基金还是市场化的股权转让行为都是化解风险的有效措施;最后,相关监管机构也应完善监管制度,提高股权质押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本文也希望通过对水晶光电大股东星星集团股权质押风险的案例研究能够引起相关监管部门、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等市场参与者对大股东过度股权质押行为的密切关注与重视。
沈国庆[2](2019)在《金融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以财政分权为特征的分税制改革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通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经济行为,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抵御外部金融危机冲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通过融资平台公司、PPP模式、政府性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以直接或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及提供担保等形式,举借了大量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较大的财政金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中央近年来三大攻坚战之一。已有研究多从财政体制、官员晋升、经济增长、政绩考核、风险预警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分析,缺少从金融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深入研究。因此,本文从金融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最新发展情况、风险表现进行了分析,从地方税收与地方债务关系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从地方政府债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和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等三个具体的金融视角,对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而深化了从金融视角检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认识,并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具体内容是:首先,本文在梳理、述评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从全国和各地区比较的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发展规模、发债主体结构和资金来源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对新形势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整体上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快速扩张势头得到控制。但各地区债务风险程度不一,个别地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超过国际警戒线,对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较大风险。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呈规模大、发展迅速、底数不明的特征,产生了巨大的财政金融风险。其次,借鉴已有地方政府债务理论,本文从公共选择理论关于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认为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必然要求自身掌握的行政资源最大化。而行政资源最大化最直接的内容就是增加地方税收收入。在分税制体制下,由于地方税收由地方政府直接支配,且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能有效促进地方性税收增长,因此,地方政府必然会加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地方性税收增长。而在财力紧张和软预算约束下,举债投融资成为合理的选择。为此,本文以全国各地区政府债务、税收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性税收收入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属于国家税收的增值税规模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则不显着。进一步研究发现,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为特征对上述结论有着显着性影响,西部债务投融资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果最强、中部次之、东部最弱。按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大小划分后的实证证明,债务投融资对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率上随规模增大而递减,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投融资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应存在极限值,债务规模较小地区以债务投融资促进地方税收增长效果明显高于规模较大地区。因此,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增加税收财力增长不可持续,且导致了更大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第三,由于地方政府债券的购买主体为商业银行,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主要对接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一旦地方政府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出现信用违约和流动性违约风险,最终都将表现为金融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本质上是金融风险。本文在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分析了金融风险的发生机理和脆弱性根源,着重以未定权益分析法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的途径,以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向银行风险转化的数理推导,分析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演化的逻辑和机理。并利用银行风险相关数据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不良率与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且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这一举措可以减小银行不良率。第四,根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中引起的资金流向和相关主体变化,以货币供给原理和机制分析为基础,本文详细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全过程中,由于债务置换引起的基础货币和信用货币供给变化情况。分析表明,从单笔债务置换过程看,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资金变动在短时内对基础货币、M1和M2造成波动。从基础货币层面而言:在发行地方债券时,央行需通过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流动性支持,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量;在地方政府债券置换过程中,发债资金在国库政府存款账户和地方融资平台等债务主体银行账户转换中引起基础货币先减后增。从商业银行广义货币创造看,发行债券时,商业银行购债会增加M2,而企业购债则导致M1减少;发债资金在国库政府存款账户和地方融资平台等债务主体银行账户转换中,M2先减少后增加,M1增加。当资金用于偿还存量银行贷款时,M2、M1均减少;当用于偿还个人贷款时,M1减少,M2不变。第五,地方政府债务置换的本质是银行贷款等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转为地方政府债券,导致债券规模扩张,债券收益率发生变化;同时,贷款类地方政府债务减少,会引起信贷利率发生变化。上述两方面的变化作用于货币政策利率,从而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产生影响。实证发现,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较好地促进了货币市场利率的传导,对我国货币政策达成宏观货币政策目标具有很好的传导效率;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随着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和发行利率市场化水平的提升,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明显提升了国债收益率传导货币市场利率的效率;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信贷利率传导货币政策利率的效率有正向影响;比较而言,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引致的债务市场债券收益率变化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程度,显着大于信贷利率途径对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变化对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有重大影响。最后,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地方政府债务,防范化解其风险的政策建议。具体内容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升级方面:正确把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投资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构建科学完备的央地财政事权关系、构建规范的财税体制和转移支付机制、构建有效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在金融改革方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化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改革、加强金融监管、规范金融市场。本文的创新主要在于:(1)从地方税种收入增长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实证关系出发,探讨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而追逐行政资源最大化,是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主要根源。从公共选择视角的“理性经济人”假设出发,以地方性税种收入规模和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关系为切入点,应用各地区相关数据建立面板回归模型,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地方政府及其官员通过大规模举债投融资促进地方性税种收入增长,以达到行政资源最大化进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标,是地方政府债务快速扩张的一个重要根源。这为全面准确理解地方政府债务迅速膨胀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和视角,丰富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认识,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和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我国税收超GDP增长的客观现实。以地方政府债务视角审视税制改革和地方税收体系建设,有利于全面理解营改增的现实意义。地方税体系构建不仅应考虑税源可得性,也应关注到其引导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作用,深化了建设地方税体系的认识。(2)从金融风险视角,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的途径和机理。在分析金融风险性质及其脆弱性根源的基础上,研究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的演变机理和途径,并应用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数据,从商业银行不良率角度对地方政府债务引致银行风险的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会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来提高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为从金融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是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研究的深化和发展。(3)以地方政府债务置换为切入点,从金融视角中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两个方面,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分析和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产生短期波动,对基础货币、信用货币中的M1和M2变化有显着影响。在对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影响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实证中,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债务置换后的国债收益率和信贷市场利率均对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有明显的提升作用,且债券收益率方面产生的影响强于信贷市场利率产生的影响。进一步从金融视角拓展了理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视野,有助于把握地方政府债务的金融风险性质及其管理。为金融部门制定金融政策、深化金融市场管理提供了一个应关注的视角,有利于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中央政府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金融风险结合起来考虑,从而制定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更好地采取对策措施加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防范系统性风险,促进国民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
郑丽[3](2019)在《浙江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研究》文中提出人力资源服务业是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的第三产业,2019年国家发改委就《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里涉及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就有5条,全部为鼓励性政策,行业前景往信息化,网络化深度融合。海博公司是一家提供综合型人力资源服务的民营企业,当前的主营业务以信息审核和客服岗位为主,下游产业集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随着智能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未来生存压力巨大。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而竞争的实质是对资源的绝对占有。因此,如何从客户角度出发,集中有限资源服务好大客户,提高大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企业重点考虑因素,很多公司已经将大客户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的层面。本论文在充分应用大客户管理理论、客户关系理论的基础上,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想,对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对公司目前大客户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在现状分析基础上提出海博公司在大客户管理方面存在传统的服务观念未扭转、对大客户价值挖掘不够、公司业务拓展后劲不足等问题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再者,利用PEST、五力模型、SWOT分析法对公司经营环境进行剖析,针对海博公司在大客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从大客户定期评判机制、大客户满意度提升机制、加强信息管理、完善大客户维护方案等方面来提高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笔者期望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全面而系统地了解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情况,为公司提高大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增强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竞争力提供可行的借鉴和帮助,并对同行业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鞠洪振[4](2019)在《坚持技术进步 坚持创新发展——新中国橡胶工业七十年之二》文中研究表明二、解放思想,众志成城,全力推进技术进步、产品升级、生产发展建国后的橡胶工业,历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废俱兴,但囿于国内经济实力所限,人才不足,加之外国的长期封锁,致使技不如人,与发达国家、大跨国公司相比,科研能力、科研手段落后,技术、装备落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产品老旧,生产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马冉[5](2019)在《政务营商环境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要“着力构建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营商环境分为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律政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四个大类。其中,政务营商环境指的是制约企业达到其最高生产率的政府服务能力及水平的总和。2019年3月,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因此将其列入2019年政府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政务营商环境的优化,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政商关系规范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提升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政务营商环境的优化还能通过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建立起安全、高效益、高质量、可持续的财源体系,有力支撑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从企业需求的角度如何定义、分析、评价和优化政务营商环境。首先,从营商环境、政务营商环境问题的由来、发展及概念内涵外延的辨析入手,厘清了政务营商环境的内涵和特征,并通过文献的评述和理论的回顾与运用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基于现阶段政务营商环境相关研究存在着整体水平不佳、质量良莠不齐的情况,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留言数据进行了理论抽样,在达成理论饱和的基础上,通过三级编码形成了政务营商环境研究的分析框架。之后,运用有监督的机器学习方法,从“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的全体留言数据中筛选出政务营商环境相关留言,并运用构建的分析框架对文本数据进行了分类和分析,最终对我国企业在政务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需求偏好形成了整体的认识。再次,基于政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改进政府服务、提升政府效能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和评价工具的意义,本文尝试着构建了政务营商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赋权,并收集了国内地级以上城市的数据,据此来计算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指数,并分析了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的主要特点和我国地方政府在构建政务营商环境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在综合前述分析的基础上,以服务型政府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优化我国政务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改进和优化政务营商环境提供理论支撑和工具选择。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企业对政务营商环境的主要诉求包括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与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充足的现金流与完善的产权保护、有效的政策落实、完备的基础设施与优质的生产要素、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等。但是,政府服务理念转变滞后、服务内容不清晰、服务能力不足、服务制度不健全、服务流程不合理、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企业的需求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要想建立起需求识别有效、服务职能合理、服务能力良好、服务供给优质的政务营商环境,政府需要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服务设施、服务制度、服务流程、服务供给、评价标准、激励机制等八个方面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并运用合理科学的政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来评估和指导政务营商环境优化工作。本文运用经济学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了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并将这个问题置于保障财政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逻辑中,即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具有跨学科和综合性特点。此外,本文以政务营商环境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企业对政务营商环境的需求偏好,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务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指数、提出了优化政务营商环境的有效路径,这既有助于该领域理论研究的扩展和深化,也希望能够对政府营商环境建设的实际工作提供政策工具和理论指导。
高铁生,常义[6](2018)在《分报告一:创新模式 融合发展 开辟央企市场化经营新路——中国建材集团改革与创新发展经验与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前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实质,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主体。新常态的到来,给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的改革转型提出了新的历史性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创新驱动"。李克强总理提出,"以改革创新驱动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放眼全球,
翟文华[7](2017)在《国企高管创新协同激励论》文中认为作为国家创新的主力军,国企的创新效率仍然不及华为、中兴等民营企业。这与国企高管创新激励研究不够有关,即多从微观、中观或宏观的一个系统内各个因子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对高管创新协同激励因子的因素、层次、过程等协同机制进行系统的研究仍然不够。本文将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系统与公司治理、市场机制的理论相结合,在内生性、外生性、综合性三个视角上对治理机制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展开研究,进而分别从内部治理机制、外部环境机制和综合机制三个维度研究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系统配置的特性,提出高管创新激励系统与内外部环境的协同问题,研究高管创新激励系统与公司治理、市场机制、创新政策的分工、融合、互动、共赢的协同效应。在分析比较各种治理机制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基础上,不仅完善高管与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协同创新关系,而且动态调整和优化组合治理机制,充分放大高管激励与公司治理、政府调控、市场机制的协同效应。优化各种治理机制之间的协同创新关系,拓展基于协同视角的高管创新激励系统的发展路径,完善公司治理与外部市场竞争联动、优势互补的协同机制,使高管创新激励系统与公司治理、市场机制、创新政策作为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创新的作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被忽视的情境。本文初步提出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的概念及其涵义。试图提出和分析一个“高管经济激励—股票激励—公司治理—市场激励—晋升激励—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的研究框架和政策系统,并进行实证分析,构建各因子间、要素与内部外部环境间相互关联与影响、相互适应的发展体系。这一研究,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系统提供必要基础,避免政策制定部门在治理结构改革时仅仅盲目效仿国外而忽视中国存在的市场机制缺失的问题。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系统是指公司内外部主体之间通过既竞争又协作、自组织非线性作用,把企业治理系统与市场体系中彼此无秩序、混沌的各种要素在创新目标、内在动力和相对规范的结构形式中整合起来,形成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系统与公司内部治理系统、外部控制系统互动关系的总和。为实现高管创新激励系统与公司治理、市场机制、创新政策的协同效应提供理论参考,为高管创新协同激励系统实施中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制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可能丰富高管激励权变的理论。从高管创新激励系统与内外部环境协同的角度,厘清、拓宽高管创新激励系统与公司治理、市场机制、创新政策协同的路径,比较、进而优化高管创新激励系统等内外部环境的协同创新机制。减少边际效用递减的激励,增加边际效用递增的激励,由多维效用组合构建激励效用的无差异曲线,实现各个激励的边际效用相等,确保晋升和控制权边际效用、股权边际效用与薪酬边际效用相等、乃至所有各种激励因子的边际效用彼此相等。此外,高管激励的主要对象是商业性或竞争性国企高管,而国内有关高管激励研究中并不注重这一国企类型之间的区别及其对高管激励的影响。本文研究国企高管创新协同激励问题,全文共分七章:第1章,绪论,提出问题。第2章,相关基础理论。第3章,高管经济激励协同与股票激励关系。梳理、分析中国高管激励的制度演变和有关理论的发展轨迹,从一般经济激励理论到股票激励、再到到股权激励理论,从高管经济激励到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第4章,高管创新协同激励与经济管理体制。经济体制与高管创新激励的直接联系是晋升激励。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演变,目前正在进行“管资本”取代“管资产”的改革。中国政治市场与高管权力激励密切联系,晋升激励的力量不可低估,竞争性国企高管逐步由市场选拔替代政府任免,仍然需要一个过程。第5章,高管创新协同激励与市场体制,从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特性到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效用,论述产品市场、资本市场与公司治理的互补互动关系,激烈的市场竞争与高管其它创新激励互补互动,调动高管创新的积极性。高管控制权市场与股权激励互补互动,市场强制力与组织强制力互补互动。第6章,精选沪深两市406个制造业及信息科技国企作为样本,对高管创新协同激励进行实证研究。第7章,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按照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思想,提出有关高管激励的总供求均衡模型和高管激励的结构供求平衡的模型,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对股权激励、薪酬激励、晋升和控制权激励、市场激励这些激励因子的操作性配置的结构分析是亟需深入研究的问题。
王宏波[8](2016)在《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文中提出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传记则是人的历史;传记在展现人的历史的同时,也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各种具体文化现象。传记古老而又时新。在西方,传记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品种是20世纪上半叶出现的新传记。我国传记上承古代《史记》的史传传统,到了20世纪初,由梁启超、胡适等倡导,从理论与创作实践方面开创了我国新的传记。随着时代的发展,传记逐渐走出了与史学的分野,真正独立于文学之林。这一非虚构文体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特别是90年代之后,出现了繁荣与勃兴。传记已经成为一个自成格局、具有特殊性的文学乃至文化与出版现象。传记作品从着者创作到以图书形态呈现出来并在受众中广布,出版这一环节承载着重要的作用和功能,可以说,离开出版就没有传记;而在当代出版实践中,传记蓬勃发展,传记作品已成为图书出版物中一个重要的集群与类别,在图书市场中展现出坚挺的身影。传记的蓬勃发展呼唤着出版理论研究。传记出版也因应着时代与社会。本研究从出版传播学、出版与社会关系等角度,试图解决这么几个主要问题:一、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究竟是怎样一个状况;二、传记出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三、传记出版与社会、时代的关系,等等。本研究利用了相关书目数据,借鉴了出版双效理论、书史理论、媒介空间理论以及社会变迁理论等,运用了跨学科研究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等方法,还进行了相关访谈与观察等。本研究系统梳理了我国1949年以来六十多年传记出版的数量变化、发展阶段等概况,分析了几十年间媒介空间的流变、传记出版的时代背景与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以传记这一类出版物作为一个侧面,来展现当代中国出版发展的流变。同时,重点探讨并展现了传记出版与社会、时代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即什么样的时代就有什么样的传记,一个时期的传记出版也能深刻地反映出时代氛围与现象。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传记出版体现出了社会与时代的变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的十七年时期,传记题材与传主是从普通工人、农民、士兵等群体中涌现的先进人物与英雄这样“完全新型的人物”,突显的是时代新人登上历史舞台,是政治形势主导下的“红色”出版、“红色”阅读潮流下的英雄叙事。十年特殊时期,前期的“去英雄化”,即所写的人物为当代时下的普通群体中涌现出的体现努力工作、积极奉献、不怕牺牲为价值导向的先进典型、积极分子,主要表现出人物的奉献、牺牲等精神是在毛主席的思想精神影响教育下形成的,即表达一种忠心,其指向的是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后期的“去当代化”,即历史人物传记唱主调,传记作品主要写的是秦始皇以及李斯、曹操、王安石等具有改革家、法家气质的人物以及农民起义的首领等,虽话说历史,但意指当下。新时期以来传记出版开始复苏与振兴,不断突破了政治人物题材的禁区,将帅、文学艺术家、人文知识分子、科技工作者、改革风云人物、财经人物、明星主持人乃至普通人等各类人物你方歌罢我登场,多音齐奏、多元共生,反映出时代的开放与进步,社会从非正常到逐步走向正常,从封闭、保守、僵化到逐步走向开放、包容、自信与进步;社会由政治偶像、生产偶像向消费偶像转变,表现出我国社会由政治主导、阶级斗争为主到以生产者为中心再转向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社会变迁;明星图书的消费,反映出社会全面迈入自我意识觉醒高涨、强调自我价值的时代,社会大众逐渐摆脱了传统的保守心理,人性得以解放与张扬;平民传记及个人史的书写,由名人而凡人、由精英而大众,反映出“以人为本,关注心灵”逐渐成为社会的共识。这充分展现了各个阶段传记发展的特征以及传记出版与时代、社会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本研究拓展了出版学研究、传记研究的空间领域,丰富了有关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思路与借鉴。
蒋雪琴[9](2015)在《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定向增发作为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定向增发政策的出台,其初衷是拓宽上市公司融资渠道,支持上市公司又快又好发展。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较为严重,加之各股东之间信息不对称以及控制权收益的存在,大股东通过控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屡见不鲜。目前学界对大股东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关联交易、关联担保、资金占用、现金红利等方面,而对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大股东行为的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对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现有文献关于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影响存有两种观点,即“支持”和“侵占”,观点分歧的原因在于不同学者对定向增发带来的协同效应和隧道效应的衡量与态度上的不同,其中多数赞同“侵占”。而具体侵占方式,定向增发实施前主要有业绩操纵和时机操纵。基于信息不对称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表明,公司规模和公司背景会影响大股东的行为方式,但具体产生何种影响,尚无相关文献从实证角度进行探讨,这将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所在。基于大股东侵占观点,本文主要研究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识别大股东的操纵行为特征,从而规避投资风险。针对大股东侵占问题,本文构建了定向增发过程中股东财富收益模型,并在不同限制条件下加以数理推导,从理论上阐明大股东利用定向增发进行利益侵占的动机。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搜集了2006年5月至2013年12月间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单变量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分别检验了大股东特征与业绩操纵的关系、大股东特征与时机操纵的关系以及不同公司在业绩操纵和时机操纵之间的偏好,并对上述实证检验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其事前确实存在业绩操纵行为,且为负向业绩操纵,主要是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侵占动机所造成。第二,不同对象的定向增发其事前业绩操纵不存在方向上和程度上的差异,而大股东具体的认购方式、认购比例、持股比例以及受制衡的比例均对事前业绩操纵产生影响。第三,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其事前确实存在时机操纵行为。具体操纵方式上,基准期内股价操纵整体为负,并不因增发对象而存在操纵方向上的差异。相较于定价基准日和基准折扣率操纵,基准期内股价操纵更直接和更具目的性。第四,在同时考虑增发对象和增发时机后对发行折扣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发时机而非增发对象对实际发行折扣率的解释力更强。第五,公司规模和公司背景对大股东定向增发前的操纵偏好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大公司(国有公司)偏好于业绩操纵,而小公司(非国有公司)倾向于时机选择。本文可能的研究创新如下:第一,本文以基本收益模型为基础,逐步添加信息不对称条件和控制权收益条件,通过对改进模型的理论推导阐明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动机与方式。本文在模型构建上较之与基本收益模型的边际贡献在于考虑了信息不对称、大股东控制权收益和增发规模的影响,结论更可靠。第二,本文从发行价格制定的三个限制维度出发对时机操纵进行研究,即定价基准日操纵、基准发行折扣操纵、定价基准期股价操纵,因此研究视角较之以往大有不同;通过各种时机操纵方式的对比研究发现定价基准期内的股价操纵更直接且更具目的性。本文的边际贡献就在于较之以往的文献,从实证的角度阐明了定向增发时机操纵的主要手段在于定价基准期内的股价操纵。第三,本文不仅研究大股东控制下定向增发公司事前业绩操纵和时机操纵的存在性,还研究公司特征对大股东操纵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公司定向增发前在追求最大收益时偏好不同的策略和路线。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从实证角度证实了不同类型公司定向增发前在业绩操纵与时机操纵二者间的偏好性。
张颖[10](2014)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对交易结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势头强劲,但并购交易结果却不尽人意。追溯跨国并购交易过程,本文发现融资环节是并购交易结果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由于跨国并购融资的复杂性加上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背景,并购企业在融资方式运用上仍显得非常生疏,并引发了一系列融资难、融资不规范问题,导致并购交易结果不佳。然而,融资问题的解决对于推动跨国并购交易的顺利完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融资方式的深入研究,能够进一步理清目前相关的融资理论,并尝试解决目前客观存在的融资问题,为并购企业融资提供理论指导,促使我国并购企业能够更好更快的完成并购交易。基于此,本文以Zephyr数据库中的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数据为基础,采用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与欧美国家企业之间的融资偏好展开分析,并进一步探索了跨国并购中我国企业不同的融资方式与并购交易结果的影响关系及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我国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的融资偏好差异,相对于欧美企业更偏好VC/PE的融资方式,我国更倾向于使用增资扩股的融资方式;第二,增资扩股、VC/PE和银行贷款这三种融资方式对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结果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融资方式的深入研究,不仅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我国与欧美国家在融资方式上的异同点,同时也为并购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了理论指导,增强了并购企业对于融资方式运用的驾驭能力。最后,本文还针对目前我国客观存在的融资问题和所得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对于缓解融资难、融资不规范问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二、宽松环境造就民企大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松环境造就民企大鳄(论文提纲范文)
(1)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 ——以水晶光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股权质押动因的相关研究 |
1.2.2 关于股权质押风险的类型及产生成因的研究 |
1.2.3 关于股权质押风险应对的研究 |
1.2.4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框架 |
2 股权质押的相关理论概述 |
2.1 股权质押的相关概念和特点 |
2.1.1 股权质押的概念 |
2.1.2 股权质押的特点 |
2.2 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 |
2.2.1 股价持续下跌导致的平仓风险 |
2.2.2 高比例股权质押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
2.2.3 强制平仓导致的控制权转移风险 |
2.3 大股东化解股权质押风险的主要措施 |
2.3.1 利用补充质押等方式进行缓解 |
2.3.2 通过股票停牌、增持等手段加以控制 |
2.3.3 利用纾困资金、引入战略投资者予以化解 |
2.4 股权质押融资的理论基础 |
2.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4.2 委托代理理论 |
2.4.3 信号传递理论 |
3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的案例介绍 |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现状 |
3.2 水晶光电的公司简介 |
3.2.1 水晶光电的基本概况 |
3.2.2 水晶光电的股权结构 |
3.3 水晶光电大股东的股权质押状况 |
3.3.1 水晶光电大股东历年股权质押情况 |
3.3.2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的特点 |
3.4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的动因 |
3.4.1 股权质押融资相对便捷 |
3.4.2 股权质押融资能满足大股东的资金需求 |
3.4.3 股权质押融资可规避限售股的流通限制 |
4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及成因分析 |
4.1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 |
4.1.1 质押股票的平仓风险 |
4.1.2 高比例股权质押引发的流动性风险 |
4.1.3 大股东控制权旁落的风险 |
4.2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成因 |
4.2.1 大股东外部融资难度较高 |
4.2.2 大股东的股权过于集中 |
4.2.3 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 |
5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应对及效果分析 |
5.1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应对措施 |
5.1.1 通过多次补充质押应对平仓风险 |
5.1.2 引入国资力量,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 |
5.1.3 转让部分股权,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 |
5.2 水晶光电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控制效果 |
5.2.1 股价持续下跌的趋势被遏制,投资者信心得到增强 |
5.2.2 大股东资金压力被缓解,流动性不足的局面得以改善 |
5.2.3 保障了大股东的控制权地位,公司治理结构更加合理 |
5.2.4 改善了公司的经营业绩,企业抗风险能力被强化 |
5.2.5 股权质押风险的化解保护了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 |
6 研究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股权质押融资的效率较高、灵活性较强 |
6.1.2 过高的股权质押比例会引发一系列质押风险 |
6.1.3 股价的持续下跌会加速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暴露 |
6.1.4 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应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
6.2 研究启示 |
6.2.1 上市公司大股东应合理控制股权质押比例 |
6.2.2 上市公司应从源头上规范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 |
6.2.3 大股东应积极利用国资力量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
6.2.4 相关监管机构应强化与股权质押相关的信息披露透明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金融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采用的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1.5.1 论文的创新 |
1.5.2 论文的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2.1 国外关于政府债务的研究 |
2.1.1 政府公债 |
2.1.2 地方债务 |
2.2 国内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 |
2.2.1 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研究 |
2.2.2 地方政府竞争、经济增长与地方政府债务 |
2.2.3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2.2.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2.3 对国内外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的评述 |
2.3.1 国外研究述评 |
2.3.2 国内研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方政府债务现状与风险分析 |
3.1 地方政府债务界定概述 |
3.1.1 地方政府债务概念和内涵 |
3.1.2 地方政府债务分类 |
3.2 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历程 |
3.3 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和结构 |
3.3.1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前债务规模和结构 |
3.3.2 地方政府发行债券后的债务规模 |
3.4 地方政府债务层级及发债主体结构 |
3.5 地方政府债务举债主体和资金来源 |
3.5.1 地方政府债务举借主体分析 |
3.5.2 地方政府债务债权主体分析 |
3.6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
3.6.1 负债率和债务率分析 |
3.6.2 债务增速分析 |
3.7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题 |
3.7.1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产生根源 |
3.7.2 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表现形式 |
3.7.3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现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理论与实证分析 |
4.1 地方政府债务相关理论分析 |
4.1.1 公共产品理论——债务的客观基础 |
4.1.2 公共选择理论——债务的主观基础 |
4.1.3 委托代理理论——债务的现实基础 |
4.2 地方税收增长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4.3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4.3.1 实证模型与变量选择 |
4.3.2 数据描述 |
4.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4.1 地方政府债务投融资对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影响 |
4.4.2 按地方政府债务分地区、分规模回归结果 |
4.5 工具变量和稳健性检验 |
4.5.1 工具变量 |
4.5.2 稳健性检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商业银行视角 |
5.1 金融风险根源 |
5.1.1 金融风险产生的宏观根源—货币非中性 |
5.1.2 金融风险产生的中观根源—金融市场的脆弱性 |
5.1.3 金融风险产生的微观根源—金融机构的脆弱性 |
5.1.4 风险扩散和传染的根源—信息不对称 |
5.2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分析 |
5.2.1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的逻辑 |
5.2.2 地方政府债务金融风险传导途径 |
5.2.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与商业银行 |
5.2.4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金融风险 |
5.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向金融风险传导的机理分析 |
5.4 地方政府债务杠杆率与银行风险关系探讨 |
5.5 地方政府债务与银行风险关系实证研究 |
5.5.1 变量选择与数据描述 |
5.5.2 实证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货币供给视角 |
6.1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概述 |
6.1.1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背景和成效 |
6.1.2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具体情况 |
6.2 我国货币供给逻辑分析 |
6.2.1 二级银行体系 |
6.2.2 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逻辑 |
6.2.3 商业银行货币供给的逻辑 |
6.2.4 我国货币供给的计量标准 |
6.3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的关系分析 |
6.4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
6.4.1 存量债务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6.4.2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时发行债券环节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6.4.3 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实施环节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
6.4.4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对货币供给影响总结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视角 |
7.1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债券发行收益率情况概述 |
7.2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 |
7.2.1 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分析 |
7.2.2 研究假设的提出 |
7.3 实证检验 |
7.3.1 变量说明 |
7.3.2 实证模型选择 |
7.4 实证结果 |
7.4.1 地方政府债券收益率传导货币利率效率的实证结果 |
7.4.2 地方债务置换对国债收益率传导货币市场利率效率的影响 |
7.4.3 地方政府债务置换后信贷市场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影响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国债收益率传导货币市场利率效率的影响 |
7.5.2 信贷市场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传导效率的影响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
8.2.2 加快财税体制改革 |
8.2.3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
8.2.4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
8.2.5 加强财政金融部门协作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科研成果 |
(3)浙江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研究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
1.2.3 小结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论文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
2.2 大客户理论 |
2.2.1 大客户的定义与识别 |
2.2.2 大客户的应用价值 |
2.2.3 大客户的分类和发展战略 |
2.3 大客户管理理论 |
2.3.1 大客户管理的概念 |
2.3.2 大客户管理的内容 |
2.3.3 大客户管理的目标和优势 |
第3章 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现状 |
3.1 行业概况 |
3.2 公司基本经营情况分析 |
3.2.1 公司概况 |
3.2.2 组织架构 |
3.2.3 公司服务网 |
3.2.4 核心业务及营业收入 |
3.2.5 客户类型和特征 |
3.3 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现状 |
3.3.1 客户细分及分类管理 |
3.3.3 服务团队建设 |
3.3.4 常态化的沟通联系机制建设 |
3.3.5 量化考核制度建设 |
第4章 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大客户维系和业务拓展后劲不足 |
4.1.2 传统的服务观念未扭转 |
4.1.3 公司人才梯队不完善,项目经理问题凸显 |
4.1.4 对大客户价值挖掘不够 |
4.2 原因分析 |
4.2.1 全员大客户管理观念未建立 |
4.2.2 大客户识别体系不完善 |
4.2.3 大客户管理制度及服务团队缺失 |
4.2.4 对人才建设不重视 |
4.2.5 信息管理不到位 |
第5章 海博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5.1 宏观环境分析 |
5.1.1 政治环境分析 |
5.1.2 经济环境分析 |
5.1.3 社会环境分析 |
5.1.4 技术环境分析 |
5.2 行业环境分析 |
5.2.1 现有企业的竞争态势 |
5.2.2 新进入者威胁 |
5.2.3 供应商议价能力 |
5.2.4 购买者议价能力 |
5.2.5 替代品的威胁 |
5.3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5.3.1 公司组织结构分析 |
5.3.2 公司人才情况分析 |
5.3.3 公司财务情况分析 |
5.3.4 公司管理水平分析 |
5.4 海博公司发展战略定位的SWOT分析 |
第6章 提高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
6.1 建立大客户的定期评判机制 |
6.2 树立全员大客户关系观念,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
6.2.1 树立全员大客户关系观念 |
6.2.2 提升员工综合素质 |
6.3 建立大客户满意度提升机制 |
6.4 完善大客户管理的维护方案 |
6.4.1 加强大客户的团队建设 |
6.4.2 完善大客户服务的人才梯队建设 |
6.4.3 完善公司的考核制度 |
6.5 加强对大客户信息的管理 |
6.6 建立大客户预警机制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坚持技术进步 坚持创新发展——新中国橡胶工业七十年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二、解放思想,众志成城,全力推进技术进步、产品升级、生产发展 |
改革开放之初,橡胶工业以老工艺、老产品、老厂改造,拉开了走向现代化的序幕。 |
对引进技术、装备实行消化吸收和国产化,为中国轮胎实现子午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坚持技术上的先进性,有序、合理利用外资,与内资企业一起成为橡胶工业发展的两个轮子。 |
其他橡胶主导产品,以自主研发为主,结合设备引进,大力实施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不断向前推进。 |
主要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与橡胶产品生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改革开放促进了橡胶工业管理机制的改革,催生了集服务、协调于一体的新型行业组织。 |
(5)政务营商环境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体现改革政策的价值取向 |
1.1.2 实现国家利益的战略选择 |
1.1.3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 |
1.1.4 规范政商关系的重要途径 |
1.1.5 保障财政持续发展的治本之策 |
1.2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可能的贡献和研究的难点 |
1.3.1 可能的贡献 |
1.3.2 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政务营商环境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政务营商环境及其内涵 |
2.1.1 营商环境的由来、发展与界定 |
2.1.2 政务营商环境的概念及重要性 |
2.1.3 政务营商环境的特征 |
2.2 相关概念辨析 |
2.2.1 政务营商环境与政务环境、政务服务、服务型政府 |
2.2.2 政务营商环境与制度质量、政府质量、政府效能 |
2.2.3 政务营商环境与制度性交易成本 |
2.3 国内外营商环境研究现状综述 |
2.3.1 源起:比较成本分析 |
2.3.2 营商环境、税收政策与经济发展 |
2.3.3 各种营商环境指标排名的大规模涌现与反思 |
2.3.4 营商环境研究的总结与发展趋势 |
2.3.5 国内营商环境相关研究 |
2.4 政务营商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逻辑起点 |
2.4.2 制度与经济增长:实现路径 |
2.4.3 服务型政府:理论指导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务营商环境的分析框架建构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方法 |
3.2.1 数据来源 |
3.2.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3.3 范畴提炼和模型建构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编码:企业遇到的主要问题和障碍 |
3.3.3 选择性编码:良好政务营商环境的构成要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务营商环境的企业需求分析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 |
4.2.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 结果分析 |
4.3.1 企业诉求的议题分布 |
4.3.2 企业诉求的时间分布 |
4.3.3 企业诉求的空间分布 |
4.4.4 企业诉求的文本长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1 构建政务营商环境评价体系的意义 |
5.1.1 厘清政府角色 |
5.1.2 推动职能转变 |
5.1.3 提升政府效能 |
5.2 既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分析比较 |
5.3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主要原则 |
5.3.1 一般性原则 |
5.3.2 特殊性原则 |
5.4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 |
5.4.1 企业需求的识别 |
5.4.2 服务职能的履行 |
5.4.3 服务供给的能力 |
5.4.4 服务供给的结果 |
5.5 政务营商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测算 |
6.1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体系赋权 |
6.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6.1.2 构造判断矩阵 |
6.1.3 指标权重计算 |
6.1.4 一致性检验 |
6.1.5 权重计算过程示例 |
6.1.6 政务营商环境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确定 |
6.2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测算 |
6.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
6.2.2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水平测算 |
6.3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的主要特点 |
6.3.1 整体水平相对偏低 |
6.3.2 地区之间差异较大 |
6.3.3 区域内部差距明显 |
6.3.4 地区差距逐渐缩小 |
6.4 地方政府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1 服务理念转变滞后 |
6.4.2 服务内容不清晰 |
6.4.3 服务能力不足 |
6.4.4 服务制度不健全 |
6.4.5 服务流程不合理 |
6.4.6 服务供给不佳 |
6.4.7 评价标准不一 |
6.4.8 激励机制不完善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务营商环境优化的路径思考 |
7.1 更新服务理念 |
7.2 明确服务内容 |
7.3 完善服务设施 |
7.4 创新服务制度 |
7.5 再造服务流程 |
7.6 优化服务供给 |
7.7 改进评价标准 |
7.8 完善激励机制 |
7.9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结论 |
8.2 本文研究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8.2.1 研究内容的局限性 |
8.2.2 研究数据的局限性 |
8.2.3 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指标体系权重的计算过程数据 |
附录B 中国城市政务营商环境指数的计算过程数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分报告一:创新模式 融合发展 开辟央企市场化经营新路——中国建材集团改革与创新发展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中国建材集团的成长与市场化经营模式的探索 |
二、中国建材集团创新央企市场化经营模式的经验 |
(一)“央企市场化经营”是其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总结。 |
(二)混合所有制创新先行先试释放企业活力。 |
(三)创新央企市场化经营模式取得显着成效。 |
三、新常态下中国建材集团推进融合创新的做法和特色 |
(一)发展模式创新。 |
1. 钱从哪里来———资本运营 |
2. 资源从哪里来———联合重组 |
3. 核心竞争力从哪儿来———集成创新 |
(二)融合性创新。 |
(三)持续推进管理创新。 |
(四)坚持文化融合创新。 |
四、中国建材创新发展对产能问题和中国制造转型的启示 |
(一)国有企业竞争力可以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提高。 |
(二)产能过剩行业应走联合重组、减量提质的蓝海之路。 |
(三)央企、大企业要在行业中与中小企业融合发展。 |
(四)通过创新发挥后发优势。 |
(五)遵循规律规范加强管理管控防范风险。 |
五、中国建材集团的发展展望 |
(一)推动转型升级,实现“四个转变”。 |
1. 集团管理由产业母子管理型向投资股权管理型转变 |
2. 业务从过于单一向适度多元化转变 |
3. 技术由中高端向高端转变 |
4. 市场领域从偏重国内市场向“一带一路”大市场转变 |
(二)稳妥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工作。 |
六、中国建材集团改革创新转型的典型案例 |
七、围绕国企改革和行业发展建言献策 |
(7)国企高管创新协同激励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展望 |
1.4.1 主要研究概念 |
1.4.2 高管创新激励协同 |
1.4.3 研究展望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 |
2.1 激励理论 |
2.1.1 主要激励理论 |
2.1.2 高管激励 |
2.2 人力资本 |
2.2.1 人力资本理论 |
2.2.2 人力资本作用 |
2.2.3 高管人力资本 |
2.2.4 高管精神 |
2.2.5 高管理论与“高管革命” |
2.2.6 高管的晋升与考核机制 |
2.2.7 高管股权激励与研发 |
2.3 高管市场理论 |
2.3.1 高管市场的性质与特征 |
2.3.2 高管市场与物质资本市场 |
2.4 委托——代理理论 |
2.4.1 信息论与契约论 |
2.4.2 契约理论 |
2.4.3 代理成本 |
2.4.4 高管股票激励 |
2.4.5 高管权力论 |
2.4.6 最佳契约论 |
2.4.7 锦标赛理论与社会比较理论 |
第3章 高管经济激励 |
3.1 制度情景与文献综述 |
3.1.1 国企高管激励制度演变 |
3.1.2 高管激励形式 |
3.1.3 高管经济激励供求关系 |
3.2 高管激励会计指标 |
3.2.1 会计指标正效应 |
3.2.2 会计指标负效应 |
3.3 高管股票激励 |
3.3.1 高管股票激励制度 |
3.3.2 高管股票激励机制 |
3.3.3 高管股票激励与创新 |
3.4 高管激励与公司治理结构 |
3.4.1 高管激励与董事会 |
3.4.2 高管激励与独董 |
3.4.3 高管股票激励与股权结构 |
3.4.4 高管股票激励与机构投资者 |
3.5 高管股票激励效应 |
3.5.1 股票激励效用的影响因素 |
3.5.2 最佳契约论 |
3.5.3 管理权力论 |
3.5.4 股票激励契约的效用 |
3.5.5 股票激励契约主要模式 |
第4章 高管创新协同激励与经济管理体制 |
4.1 高管激励与制度背景 |
4.1.1 中国高管激励制度背景 |
4.1.2 国企产权性质与高管激励 |
4.2 控制权激励与政治市场 |
4.2.1 高管激励与限薪令 |
4.2.2 高管双重激励 |
4.2.3 政治市场与晋升激励 |
4.3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4.3.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演变 |
4.3.2 “管资本”取代“管资产” |
4.4 创新激励政策体系 |
4.4.1 创新激励政策体系概述 |
4.4.2 政府科技投入与国企投入协同 |
4.4.3 科技供给与科技需求协同 |
第5章 高管创新协同激励与市场体制 |
5.1 市场体制 |
5.1.1 高管激励与产品市场 |
5.1.2 市场竞争和公司治理结构 |
5.2 市场体制与公司治理 |
5.2.1 市场体制与公司治理关系 |
5.2.2 高管激励与资本市场 |
5.2.3 高管控制权与股权激励 |
5.2.4 高管激励模式选择 |
5.3 高管激励协同与市场体系 |
5.3.1 高管激励与市场体系 |
5.3.2 市场环境缺失 |
5.3.3 市场强制力与组织强制力 |
5.3.4 高管收购 |
5.3.5 高管市场 |
5.3.6 控制权市场 |
5.3.7 中国股票市场的问题与对策 |
5.3.8 中国的股市现状及运行规律 |
5.4 高管股票激励 |
5.4.1 高管股票激励的条件 |
5.4.2 高管股票激励结构 |
第6章 高管创新激励协同的实证研究 |
6.1 高管创新激励因子协同及研究假设 |
6.1.1 高管创新协同激励与外部环境 |
6.1.2 高管协同激励与内部治理 |
6.1.3 高管创新协同激励与内外部治理 |
6.2 研究设计 |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设计与定义 |
6.2.3 控制变量 |
6.3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计 |
6.3.1 因子分析 |
6.3.2 模型设计 |
6.4 实证研究结果 |
6.4.1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4.2 相关性分析 |
6.5 研究结论与理论启示 |
6.5.1 研究结论 |
6.5.2 理论启示 |
第7章 政策建议 |
7.1 系统推进创新激励 |
7.2 科技创新的基本路径 |
7.3 法人治理结构协同创新 |
7.4 股权结构多元化 |
7.5 股市发展健康化 |
7.6 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化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记的蓬勃发展对出版理论研究的需求 |
1.1.2 传记出版因应时代与社会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传记与传记文学 |
1.3.2 传记出版及传记出版价值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综述 |
1.4.2 国外研究综述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结构安排 |
1.5.3 研究方法 |
1.5.4 研究创新点 |
1.6 与本文相关的理论 |
1.6.1 出版双效理论 |
1.6.2 书史理论 |
1.6.3 媒介空间理论 |
1.6.4 社会变迁理论 |
第二章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数据统计与阶段划分 |
2.1 传记书目数据源 |
2.1.1 传记书目与《全国总书目》、版本图书馆书目 |
2.1.2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的传记类目划分 |
2.2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数据统计 |
2.2.1 出版的数据 |
2.2.2 传记出版的数据 |
2.3 我国1949年以来出版与传记出版的阶段划分 |
2.3.1 出版的阶段 |
2.3.2 传记出版的阶段 |
第三章 时代新人与英雄叙事(1949—1965) |
3.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3.1.1 高度组织化、一体化文化体制的建立 |
3.1.2 当代出版生产传播制度的建立 |
3.1.3 出版政策与传记出版政策 |
3.2 传记出版概观 |
3.2.1 数据分析 |
3.2.2 总体表现 |
3.3 “要表现完全新型的人物” |
3.3.1 新型的人物——“群众所向往的理想人物” |
3.3.2 榜样英雄的畅销 |
3.3.3 《高玉宝》、《雷锋的故事》的出版 |
第四章 “树典型,表忠心”与“历史人物唱主调”(1966—1976) |
4.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4.1.1 “彻底批判”下的出版乱象 |
4.1.2 出版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
4.2 传记出版概观 |
4.2.1 数据分析 |
4.2.2 总体表现 |
4.3 个人崇拜下的工农兵表“忠心” |
4.3.1 个人崇拜与领袖传记出版 |
4.3.2 表“忠心”式传记出版 |
4.4 “尊法反儒”下的历史人物传记 |
4.4.1 “尊法反儒”与“尊儒反法” |
4.4.2 历史人物传记唱主调 |
第五章 复苏与振兴——各类人物传记题材的开拓与发展(1977—1991) |
5.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5.1.1 “思想解放的春天” |
5.1.2 “书刊是思想文化科学的主要传播手段” |
5.1.3 传记出版政策新调整 |
5.2 传记出版概观 |
5.2.1 数据分析 |
5.2.2 总体表现 |
5.3 不断突破的政治人物传记出版 |
5.3.1 毛泽东传记出版的变化 |
5.3.2 蒋介石传记出版的变化 |
第六章 多元共生的复调(1992年以来) |
6.1 时代背景与政策环境 |
6.1.1 “南巡讲话”后的深刻转型 |
6.1.2 出版要努力实现两个效益的统 |
6.1.3 传记出版政策再调整 |
6.2 传记出版概观 |
6.2.1 数据分析 |
6.2.2 总体表现 |
6.3 “消费偶像”:明星传记“火爆” |
6.3.1 明星写书出传热 |
6.3.2 “生产偶像”到“消费偶像” |
6.4 经济主导时代的强音:商业经济人物传记出版 |
6.4.1 都市流行起“富人书” |
6.4.2 各类财经大佬引领新世纪风潮 |
6.5 “以人为本”:平民传记出版 |
6.5.1 “草根文化”与“个人史”书写 |
6.5.2 平民传记进入历史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2.1 研究局限 |
7.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
1.1.1“支持”还是“侵占” |
1.1.2“业绩”还是“时机” |
1.1.3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大股东 |
1.3.2 业绩操纵 |
1.3.3 时机操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股东存在的原因及利益侵占途径 |
2.1.1 大股东存在的原因 |
2.1.2 大股东利益侵占的途径 |
2.1.3 研究评述 |
2.2 定向增发研究回顾 |
2.2.1 定向增发折价 |
2.2.2 定向增发宣告效应 |
2.2.3 定向增发长期效应 |
2.2.4 研究评述 |
2.3 定向增发中大股东侵占行为研究 |
2.3.1 低价发行与利益侵占 |
2.3.2 资产注入与利益侵占 |
2.3.3 盈余管理与利益侵占 |
2.3.4 其他侵占途径 |
2.3.5 研究评述 |
2.4 定向增发中有关市场时机的研究 |
2.4.1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4.2 研究评述 |
2.5 研究机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概况 |
3.1 定向增发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 |
3.1.2 稳步发展阶段 |
3.1.3 逐步完善阶段 |
3.2 定向增发的特点 |
3.3 定向增发政策对大股东侵占的契机 |
3.4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现状 |
3.4.1 股权再融资总体情况 |
3.4.2 定向增发融资情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 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理论分析 |
4.1.1 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动机分析 |
4.1.2 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方式分析 |
4.2 研究假设 |
4.2.1 业绩操纵相关假设 |
4.2.2 时机操纵相关假设 |
4.2.3 定向增发公司操纵偏好研究假设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搜集 |
5.1 研究设计及变量说明 |
5.2 数据搜集及筛选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正式样本筛选 |
5.2.3 正式样本分布 |
5.2.4 控制样本选择 |
5.3 重要变量计算 |
5.3.1 业绩操纵 |
5.3.2 短期超额收益 |
5.3.3 长期超额收益 |
5.3.4 增发时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
6.1 业绩操纵分析 |
6.1.1 业绩操纵存在性检验 |
6.1.2 大股东特征与业绩操纵 |
6.2 时机操纵分析 |
6.2.1 存在性检验 |
6.2.2 定价基准日操纵 |
6.2.3 发行折扣率操纵 |
6.2.4 基准期股价操纵 |
6.3 大股东操纵偏好分析 |
6.3.1 业绩操纵、增发时机与公司规模 |
6.3.2 业绩操纵、增发时机与公司背景 |
6.4 实证结果讨论 |
6.4.1 业绩操纵存在性 |
6.4.2 大股东特征对业绩操纵的影响 |
6.4.3 时机操纵存在性 |
6.4.4 发行折扣率操纵 |
6.4.5 不同公司的操纵偏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对交易结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写作框架 |
2 文献评述 |
2.1 跨国并购影响因素分析 |
2.1.1 并购前因素分析 |
2.1.2 并购后因素分析 |
2.1.3 跨国并购交易研究评述 |
2.2 跨国并购融资研究回顾 |
2.2.1 跨国并购融资研究评述 |
2.2.2 国内外跨国并购融资研究现状总结 |
3 我国跨国并购融资现状分析 |
3.1 主要融资方式及比较 |
3.1.1 内部融资 |
3.1.2 外部融资 |
3.1.3 其它特殊融资方式 |
3.2 欧美国家跨国并购融资现状 |
3.2.1 欧美企业跨国并购发展历程 |
3.2.2 欧美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偏好分析 |
3.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现状 |
3.3.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发展历程 |
3.3.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偏好分析 |
3.3.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存在的问题 |
4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案例分析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方法选择 |
4.1.2 目标案例选择 |
4.1.3 资料收集方法 |
4.2 光明食品并购维他麦 |
4.2.1 并购双方简介 |
4.2.2 并购驱动因素 |
4.2.3 并购融资策略 |
4.2.4 并购融资经验 |
4.2.5 并购融资启示 |
4.3 双汇国际并购SFD |
4.3.1 并购双方简介 |
4.3.2 并购驱动因素 |
4.3.3 并购融资策略 |
4.3.4 并购融资经验 |
4.3.5 并购融资启示 |
5 融资方式对并购交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假设 |
5.2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5.2.1 数据来源 |
5.2.2 样本选择 |
5.3 统计方法选择 |
5.4 实证检验 |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2 相关分析 |
5.4.3 回归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讨论 |
6.3 对策建议 |
6.4 研究局限性和展望 |
6.4.1 研究局限性 |
6.4.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四、宽松环境造就民企大鳄(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股东股权质押风险及防范对策探析 ——以水晶光电为例[D]. 魏萌.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金融视角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 沈国庆.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3]浙江海博公司大客户管理研究[D]. 郑丽. 兰州理工大学, 2019(02)
- [4]坚持技术进步 坚持创新发展——新中国橡胶工业七十年之二[J]. 鞠洪振. 中国橡胶, 2019(11)
- [5]政务营商环境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视角[D]. 马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6]分报告一:创新模式 融合发展 开辟央企市场化经营新路——中国建材集团改革与创新发展经验与启示[A]. 高铁生,常义. 2015--2017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 2018
- [7]国企高管创新协同激励论[D]. 翟文华. 吉林大学, 2017(03)
- [8]传记出版与社会变迁—我国1949年以来传记出版研究[D]. 王宏波. 南京大学, 2016(08)
- [9]定向增发前大股东操纵行为及其偏好研究[D]. 蒋雪琴. 华南理工大学, 2015(12)
- [10]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融资方式对交易结果的影响研究[D]. 张颖.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