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低牛筋底成本的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王华栋[1](2021)在《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其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农田径流面源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的水体水质,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上海市青浦区因地制宜构建了多种生态沟渠,但对该地区生态沟渠在去除农田主要径流污染物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上海市青浦区生态沟渠为研究对象,探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对生态沟渠进行植物、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探究微生物群落特征对农田水质净化的影响;改建生态沟渠,进行自然降雨和人工配水模拟降雨监测实验,探究其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论文将为农田生态沟渠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沟渠径流总氮(TN)、铵态氮(NH4+-N)浓度在大、中、小雨事件中逐渐降低,大、中雨时沟渠径流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浓度较高,小雨时沟渠径流TP、COD、SS浓度降低。三场降雨事件中沟渠径流TN、NH4+-N、TP、COD、SS浓度沿水流方向呈降低趋势。运行较好的泾阳村1号、泾阳村2号、蓝莓园生态沟渠对 TN、NH4+-N、TP、COD、SS 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介于 23.33%-35.74%、24.45%-40.91%、20.65%-38.17%、28.33%-32.43%、21.19%-52.91%,去除效果均优于对照沟渠。(2)生态沟渠的4种植物多样性指数、盖度、生物量均高于对照沟渠。沟渠水体和底泥中分别含有23种、38种与去除农田径流污染物有关的功能菌属。生态沟渠水体和底泥中功能菌属总相对丰度分别介于15.32%-25.62%、8.83%-17.45%,均高于对照沟渠(13.01%、8.65%)。冗余分析得出,沟渠系统微生物群落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有影响,变形菌门和γ-变形菌纲对TN、TP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可以增强沟渠系统对TN、TP的去除效果;影响水体中相关功能菌属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SS、NH4+-N、COD。(3)再力花和黄菖蒲对农田径流污染物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投加污染源第22天时,功能菌门、变形菌纲和功能菌属在黄菖蒲系统内总相对丰度变化最为明显,增值分别为9.5%、14.87%、2.04%。因此,改建生态沟渠主要植物配置选定为黄菖蒲。自然降雨条件下改建生态沟渠对TN、NH4+-N、TP、COD、SS的去除率分别为32.35%、38.3%、29.59%、31.03%、25.78%,去除效果均优于改造前的水泥明沟。人工配水模拟降雨产流排水期间,改建生态沟渠对TN、NH4+-N、TP、COD、SS的去除率分别为46.86%、37.32%、39.86%、26.96%、39.51%,表明改建生态沟渠能有效去除农田径流污染物。
张纯,郭文磊,张泰劼,田兴山[2](2020)在《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文中指出广东光温水热资源丰富,作物四季种植,杂草周年为害,已成为影响农作物生产的重要生物因子。目前,广东农田杂草防控主要依赖化学除草剂,在控制农田杂草危害和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杂草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化学除草剂的过量使用,导致杂草种群演替及抗药性问题突出,除草剂药害问题频发,防治成本增加的同时给农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绿色防控技术储备不足,适应杂草防控的智能化和机械化手段不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相应对策:推进杂草群落动态和抗性监测预警工作;加强杂草抗性机理研究;研发推广除草剂药害诊断及防控技术;加强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和精准除草技术研究;组建产学研联盟,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推进杂草统防统治及基层从业者培训。
郝岩[3](2020)在《基于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生理的生态性和基质堵塞规律的功能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物滞留设施作为一种典型绿色基础设施,其在减少城市径流,缓解城市面源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本研究从“生态”及“功能”两方面评价分析了径流对生物滞留设施运行效果的影响。不仅探究了生物滞留设施对水质水量的调控效果,还着重分析了道路径流对植物生理的影响、重金属在基质中累积的生态风险。同时,围绕生物滞留设施的功能效果,以生物滞留设施的渗透性能为切入点,以堵塞为把控临界点,分析影响渗透性能的因素,评估了生物滞留设施运行效果,预估了堵塞临界寿命,为运维节点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实现海绵城市水生态和水环境目标提供技术保障。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生物滞留设施的基质种类对污染物削减效果的影响方面,田园土+砂(SS)、田园土+砂+腐殖质(SSH)、田园土+砂+蛭石+珍珠岩(SSVP)基质的水量滞留率在73.079.9%之间,其中SSH最好,其次为SSVP,最后为SS。针对COD及N素,添加腐殖质、珍珠岩蛭石的基质其浓度削减率要稍低于SS组,但有效提高了重金属的浓度及质量削减效果,其中添加腐殖质的基质最佳,其次为添加珍珠岩蛭石基质,各装置对重金属的去除效果均是Zn>Cd>Cu>Pb。针对北京地区中、小降雨频率高和占比大的特征,添加腐殖土、珍珠岩蛭石的基质可较为明显提高COD、N素及重金属的累积负荷去除率。(2)径流对植物生理指标的影响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种间差异性。草本植物可能更易受到径流水质的影响。其中重金属更易在麦冬及牛筋草中积累,基质中添加腐殖质更易导致植物重金属的积累。雨水径流仅对SS基质中金叶女贞的膜透性指标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实验期间,径流相比于自来水并未对各种植物造成表观可辨的差异。(3)通过统计北京30年降雨数据及径流水质特点,设计符合当地特征的进水量、进水间隔及模拟进水浓度,经一个雨季的实验周期,各种基质中重金属累积所造成的污染程度处于无污染或轻微污染等级,其中轻微污染主要针对Cu离子。(4)对生物滞留设施渗透性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鸢尾及马蔺的种植具有改善(维持)生物滞留设施渗透性能的作用,其中鸢尾根系因其主根粗且长,而横向根系较少,具有更强的渗透性能维持能力;设置淹没区降低了生物滞留设施初始渗透性能,也加剧了堵塞的风险;添加发酵锯末或珍珠岩及蛭石,提升了初始渗透性能,但抗堵塞能力有所下降,易受到进水颗粒物的影响,而从设施运行寿命来看,高初始渗透系数又是十分必要的;较小的基质层厚度有助于提升系统初始渗透系数,但也具有较差的抗堵塞性能;基质在表层具有更易堵塞的性质;相比于进水颗粒物,水力负荷对系统渗透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经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装置渗透系数下降程度的因素强弱顺序分别为:进水负荷浓度>植物种类>有无淹没区>装置初始渗透系数。在以50 mm/h作为渗透性能的临界值时,各装置的运行寿命在0.50-17.11年不等。(5)渗透性能对生物滞留设施削减污染物负荷的研究表明:堵塞会使各装置对SS及COD具有更高的浓度削减率,同时也提升了部分装置对TN浓度削减率,但堵塞现象也造成了部分装置溢流量增多,水量滞留率下降,导致装置对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受制于水量滞留率及浓度削减率的相对大小,造成装置在堵塞前后对污染物负荷削减效果并无统一现象。
文锦圆[4](2020)在《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分析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c)原产于中国,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经济作物。陕西南部的秦巴山区是茶树在中国自然分布地区的最北区域之一,属于茶树次适宜生长区域,是我国优质绿茶产区。为掌握陕南茶产区中茶园杂草多样性情况,指导茶园杂草防控工作,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查和清单法相结合的方式,于2018年1月开始,对陕南茶叶主产区的茶园杂草物种组成结构进行为期2年的调查。通过分析陕南地区茶园杂草管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对茶园不同杂草防控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开展陕南茶园杂草防控技术对比试验,为陕南茶区茶园杂草的防控提出几点建议,为今后陕南茶园杂草综合防控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明确了陕南茶区茶园杂草的发生种类和优势有害种群。陕南茶区茶园杂草种类共计42科105属147种,主要为菊科(29种)和禾本科(24种),以双子叶杂草种类最多,单子叶杂草次之,蕨类杂草最少。从生活型归类分析显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杂草总数的占比分别为43.54%、14.97%、41.49%。陕南茶区茶园杂草主要包括看麦娘(A.aequalis)、荠(C.bursa-pastoris)、婆婆纳(V.didyma)、小蓬草(C.canadensis)、牛筋草(E.indica)、刺儿菜(C.setosum)、蒲公英(T.mongolicum)、繁缕(S.media)、打碗花(C.hederacea)、香附子(C.rotundus)等杂草。主要危害种群包括小蓬草(C.canadensis)、牛筋草(E.indica)、马唐(D.sanguinalis)、婆婆纳(V.didyma)、繁缕(S.media)、刺儿菜(C.setosum)、狗尾草(S.viridis)、香附子(C.rotundus)、藜(C.album)、齿果酸模(R.dentatus)。(2)本研究明确了茶园覆盖园艺地布能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对杂草的防控效果可达到99.6%。覆盖园艺地布比覆盖黑色地膜和覆盖稻草更能降低茶园控草成本,是一种安全、高效、简便、实用的杂草防控措施。(3)本研究明确了间作白三叶草能遮盖茶园行间裸露地面,有效控茶园杂草的发生,对杂草的防治效果为77.6%,且控草效果优于间作大豆和花生,同时控草成本更低,是陕南茶园适宜推广应用的茶园控草方法。(4)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陕南茶园杂草综合防控措施。在建园前减少茶园杂草繁殖器官的有效贮量并控制杂草在茶园的入侵途径;适时对茶园进行园艺地布覆盖或间作白三叶草;采取生态控草方式有效控制杂草的发生。同时,加强茶树水肥、修剪和耕作等管理,促进茶树生长,抑制杂草发生。
张俞[5](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面临着人地矛盾突出、植被退化严重、次生林分结构缺失、物种多样性低、稳定性差、生态经济功能低效等问题。乔灌草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是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遏制石漠化发生、控制水土流失、维护脆弱生态系统稳定、保护物种多样性和提升经济水平等服务功能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推动石漠化地区的生态重建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的特点,结合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物种多样性、因地制宜、乔灌草对位配置可持续发展、多角度多领域养分平衡、植物群落演替、功能性状的权衡及对位配置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石漠化生态环境类型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60个试验样地连续定位观测、71个优势种环境要素与植物性状数据进行采集与测试,围绕石漠化治理中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服务功能、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和验证推广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国家石漠化治理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探讨了物种和群落两个级别植物生理结构随石漠化等级的变化规律,阐明了植物多样性与功能性状特征,阐明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下植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对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的养分的运移分配的影响。随着石漠化等级的降低物种多样性越高,群落立体性结构越明显。功能性状中乔木、灌木干物质含量高,抵御外界环境变化的能力强,草本植物更适合作为群落结构配置过程中的林下物种,其比叶面积277.18 cm2·g-1要高于乔木153.78cm2·g-1、灌木108.85 cm2·g-1两个演替阶段,具有较高的光补偿能力和生长速率,较低的强光耐受能力。与全球植物叶片养分含量相比较,石漠化地区植物叶片有较强的C储存能力(482.31 mg·g-1),表现为N缺乏而P充足。石漠化土壤变异性较高,中度以上石漠化环境土壤有机质分解和矿化速率较高,其养分含量低于植物叶片和凋落物。对比分析发现,无-潜在石漠化环境植物表观量子效率0.17 mol·mol-1要高于其他两个示范(0.054 mol·mol-1),这是植物生长的优势,林下植物在弱光环境中光合潜能高,光利用能力和制造有机能力强。潜在-轻度石漠环境乔木林植物生长优势是对光的利用范围广,具有高光饱和点和低光补偿点,对强弱光的适应能力强。有利于揭示石漠化环境植物群落生态过程及养分循环修复机理。(2)探讨了物种和群落变化规律的驱动因素,揭示基于物种多样性的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出土壤环境因子对土壤酶、植物功能性状、养分运移的驱动机制,利用结构功能性状提出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土壤酶对石漠化程度响应方式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酶活性的主导环境因子为SOC、TN、C:P、N:P;潜在-轻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pH、T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导环境因子为C:N、N:P、TN,各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功能冗余,部分酶活性因素受多个环境因子叠加影响。土壤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功能性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主控环境因子是SWC和TN;潜在-轻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TN、N:P;中度-强度石漠化主控环境因子为SWC和SOC。土壤环境因子对植物养分的吸收驱动机制不同,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N:P、TP;潜在-轻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为pH、TP、C:P、SOC;中度-强度石漠化影响植物化学计量的主要驱动因子是C:P、TP、C:N、SWC。因此,在石漠化治理中需要对主控因子进行施肥管理和养分运移保护。结构性状与生理性状间存在相关性,验证了叶经济谱的存在。71种不同功能型物种通过叶片性状间的权衡采取不同的环境适应策略。乔木树种多为缓慢投资-收益型物种,灌木多为快速投资-收益型物种。一般快速投资开拓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生长速率和获取能力快的物种;缓慢投资保守性策略主要用于投资养分储存效率的植物。将71个物种水源涵养和土壤保育性能进行排序发现乔木功能性状较高,灌木次之,草本最低,最后根据服务功能性状建造了12个功能群及调控策略。这对揭示生态过程及运作机制、预测群落演替趋势、提高整体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3)根据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生态修复与林产业技术体系。根据权衡策略和服务功能调控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复合经营模式,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生态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循环经营模式,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生态保护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持续经营模式,分别简称为“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成熟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石漠化地区特色经济林种子贮存及处理、施肥管理、修枝整形、果实加工贮存、林间套种、衍生产业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乔灌草物种多样性维持、植物功能性状监测、植物功能群建造技术和功能性状调控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乔灌草立体配置、群落功能组合、规划诱导自然修复、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林下养殖、权衡策略建造等技术集成。(4)构建的植被修复与林产业模式具有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效果良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主要分布在南方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9.89%、5.26%和8.95%。2016年以来,在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三个研究区实施乔灌草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共计20个示范点,面积达到223 hm2,树立了治理典范,得到了百姓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得到了提高,2016-2020年植被覆盖率提高了4.77%,保土5 913.00 t/y,保水46 644 m3/y,经济林收入达到1 990.5万元/y,有效促进了石漠化植被修复及林产业化发展。通过GIS指标分级与权重计算、ArcGIS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建立了海拔、降水、平均气温、坡度、人均GDP、人口密度、石漠化等级、土地覆盖、土壤类型、岩性等评价指标,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区195.37×104 km2的面积上,毕节模式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推广面积分别为19.12×104 km2、36.17×104 km2、41.28×104 km2、51.72×104 km2、47.08×104 km2;关岭-贞丰模式分别为10.17×104 km2、31.14×104km2、46.13×104 km2、59.65×104 km2、48.28×104 km2;施秉模式分别为17.30×104km2、36.47×104 km2、48.27×104 km2、56.45×104 km2、36.88×104 km2。
米屹东[6](2020)在《典型汞矿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土壤汞污染对于土壤生态健康、食品安全、人体与社会安全等均构成很大的威胁,土壤汞污染修复已逐步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常见的汞污染修复技术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法和微生物修复法等生物修复技术,其中,生物修复技术因其具有较小的副作用,较低的成本,以及生态友好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AMF)是一种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的微生物,这种微生物能够和绝大多数植物根系互惠共生形成菌根。AM真菌可以通过菌丝扩大植物根系吸收等直接作用和改变植物的生理生态等间接作用提高宿主植物对重金属毒害的耐性,进而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对重金属吸收转运产生影响,这使得AM真菌在土壤汞污染修复中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充分研究汞污染土壤中AM真菌的种质资源以及群落结构多样性,是将AM真菌应用于土壤汞污染修复、探究AM真菌对于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保障汞污染地区食品安全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选取贵州省铜仁市典型汞矿区优势植物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汞矿区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辅以对AM真菌孢子进行形态学鉴定,旨在探究铜仁市典型汞矿区AM真菌群落结构特征;通过对根系土壤理化性质、土壤汞含量以及甲基汞含量的测定,探讨汞矿区土壤性质与汞的含量、形态对于AM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汞污染土壤中优势AM真菌菌种、优势植物筛选提供依据,为AM真菌在土壤植物体系中汞的作用研究提供支撑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对万山汞矿区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万山汞矿区土壤中全汞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整体介于1.9-353 mg/kg,且存在很大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大水溪尾矿库、冲脚矿区出矿口具有较高的汞含量,范围和均值分别为 30.6~353 mg/kg 和 114 mg/kg,3.34~241 mg/kg 和 100 mg/kg。各样地土壤甲基汞含量较少,与本研究所设置的对照样地相比,这一数值并不存在显着的差异性。万山汞矿区土壤pH整体呈偏碱性。(2)本研究发现,万山汞矿区土壤AM真菌多样性极为丰富,其中,球囊霉属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为万山汞矿区的优势属。多样孢囊霉属为分子生物学鉴定出的第二优势属。变形球囊霉、层状球囊霉分别为各样地的优势种。与各样地研究结果相比,对照样地高楼坪乡土壤中未检测出无梗囊霉属和原囊霉属。(3)Sobs指数、Chao指数、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结果均显示汞矿区土壤AM真菌多样性在梅子溪尾矿库和三百吨冶炼厂两个样地呈现出较高的多样性水平。(4)土壤汞含量、速效磷和全钾与AM真菌多样性存在显着的相关性。其中,在较低的土壤全汞含量水平下,Shannon指数与土壤全汞含量呈显着正相关,在较高的土壤全汞含量水平下,Shannon指数与土壤全汞含量呈负相关。这可能是因为在土壤全汞含量较低时,AM真菌对于重金属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同时,AM真菌及其宿主植物之间存在一种“相互奖励”机制。在土壤汞含量较高时,过高的重金属浓度会对多数AM真菌产生毒害,仅有耐性极强的AM真菌可以存活,进而使得AM真菌多样性降低。土壤速效磷(R2=0.132)、全钾(R2=0.244)含量与土壤AM真菌多样性呈显着性负相关。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与土壤AM真菌多样性呈显着性正相关;土壤全磷、有机碳和pH与土壤AM真菌多样性呈非显着性负相关。
朱李美仑[7](2020)在《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滨海岸线石油污染问题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对受损滨海岸线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成为当前热点问题。对石油污染滨海岸线进行治理,不仅需要考虑环境工程方案,还需要辅以生态修复手段使受损近海岸域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逐步得到恢复,并最终以良性循环方向发展。该研究通过实地野外调查并结合传统统计方法和实验室分析方法,以胶州湾滨海岸线4种典型的自然植物群落作为其研究对象,研究芦苇、翅碱蓬、狗尾草、东方香蒲等4种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格局,分析4种自然植物群落及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石油污染浓度特征,并归纳总结出适合该地区的耐性自然植物群落配置模式。本研究首先针对胶州湾典型石油污染海岸线地区自然植物群落和土壤状况展开野外调查研究,确定样地及调查范围初步掌握研究区石油污染现状及植物群落生长特点。其次通过实际调研样地现场采集的土壤样品开展土壤石油烃(TPH)含量测定和土壤全盐量、PH值测定的实验室定量分析实验,根据红外光度法中要求的测定土壤中石油类含量的基本操作方法,对样地土壤中石油含量及平均含量进行测算。再次依据对胶州湾海岸线石油污染研究区的实际土壤石油污染程度和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生长情况两方面的分析研究,结合各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和构成对比分析植物群落在不同等级石油污染胁迫下的生长变化,筛选出适合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土壤环境的石油烃耐受型的适生植物或者具有潜在生态效益的植物,设计适宜于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的生态景观植物修复配置方案。最后以实现胶州湾海岸线石油污染场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净化。为石油污染区自然植物群落的保护与场地生态修复措施中的植物配置设计提供依据。结论如下:(1)通过对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地区自然植物群落64个样方的调查,发现植物物种共74种。分别隶属于12个科。统计发现这当中藜科、禾科、菊科为优势科,分别占9.09%、20.45%、38.63%;其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和狗尾草群落均属于草本植被,自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相对简单,且大部分呈现单优群落的斑块形式。(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为芦苇群落最大,分别为1.444、0.602和0.981,Patrick丰富度指数为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狗尾草群落>芦苇群落,分别为0.997、0.911、0.846、0.877和0.794。(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地区全盐量平均值为0.626%,PH平均值为8.067,平均石油烃含量为69.306mg/kg。不同的植物群落类型根据差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中全盐、PH和石油烃含量均为影响该地区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主要因素(P<0.05),且其中土壤中石油烃含量对群落类型分布的影响极其显着(P<0.01)。(4)本研究中4种典型自然植物群落中芦苇群落能明显体现出在场地中的优势性,在Ⅰ-Ⅳ级的石油污染环境中各指标基本能达到最优,翅碱蓬群落和东方香蒲群落次之,狗尾草群落在场地内出现频繁但优势度最弱。而在Ⅱ、Ⅲ级石油污染等级的土壤环境中翅碱蓬群落和东方香蒲群落各项指标均较优且稳定,更适于该环境生长。整体看石油烃的耐受程度为芦苇群落>翅碱蓬群落>东方香蒲群落>狗尾草群落。(5)通过对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研究区的植物调查研究和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标的归纳分析,依照本研究中生态景观植物配置原则筛选出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不同石油污染等级地带适生植物共15种。结合不同石油污染等级环境对其进行生态景观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的探究并对四个不同石油污染等级的环境设计四类6种植物配置模式。
齐金霞[8](2020)在《结缕草快速成坪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草坪市场上大量应用易建植、观赏效果好的冷季型草坪草,但冷季型草坪草存在耗水量大、易感病、成坪后养护费用高等问题。结缕草是我国特有的低养护草坪草,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但是因为其春末夏初播种建坪时间长,且易受杂草危害造成播种失败,因此在我国北方市场上鲜有应用。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样地的杂草以及土壤种子库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样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特点以及土壤中杂草种子的种类及数量,为结缕草建坪过程中杂草防除提供依据;从播种繁殖、营养繁殖探讨结缕草草坪快速繁殖技术:播种繁殖从种子催芽处理、不同播种方式、与多年生黑麦草、紫羊茅混播等方面研究;营养繁殖研究不同大小的草皮块以及铺设间距对成坪速度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草调查显示,无论是绿地、果园、还是农田杂草种类丰富,共有11科18种,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其中杂草优势种为牛筋草、马齿苋、马唐,夏季生长快,容易郁闭,对结缕草草坪建植危害巨大。2.土壤种子库调查显示,五个调查地块、不同深度杂草种子种类丰富,数量惊人,共有杂草7科10种,杂草优势种牛筋草、马齿苋、马唐种子数量大,说明结缕草播种建植易受杂草危害。3.经过催芽处理的结缕草草种要比未经过催芽处理的结缕草种子快5天,从达到相同草坪覆盖率的时间来看,经过催芽处理的结缕草草种要快21天。4.不同播种方式成坪速度有一定差异,5cm间距条播成坪速度要比其它播种方式快7天,撒播拔除杂草耗费人工过多,因此,最佳播种方式为5cm条播。条播便于人工除草,间距小,成坪速度快。5.与多年生黑麦草、匍匐紫羊茅混播,随着冷季型草的比例增加,密度越大,每平米11g结缕草混入4g黑麦草的播种量,每平方米结缕草株数为4300,成坪时间为56天比其它组合快7天,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可达9分,景观效果更好,因此,该组合与其它混播组合相比是最佳混播方案。6.在达到相同覆盖率时,处理C11(10cm草皮块+5cm间距)要比处理C1(5cm×30cm草皮条+5cm间距)和处理C4(10cm×10cm草皮条+10cm间距)快7天,而且草皮铺植简单易操作。
张苗苗[9](2020)在《果园生草对杂草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果园生草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它可以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果实品质且可以抑制杂草,果园生草已经成为新的管理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对于果园生草的研究集中在生草品种的筛选以及对土壤肥效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而对生草枯草期以及刈割再覆盖对杂草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甚少。本实验选用常见的生草品种植株腐解液对杂草化感作用及其植株覆盖与田间两种常见除草方式对比,旨在明确生草腐烂后对海南常见杂草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并对比几种处理方式对杂草多样性的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从而探明生草植株刈割及腐烂后对杂草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利是弊,哪种除草方式对土壤更有利。本实验选用禾本科绿肥大叶油草(Axonopus compressu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豆科绿肥柱花草(Stylosanthes)、蝶豆(Clitoria ternatea)、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平托花生(Desmodium heterocarpum)几个品种植株覆盖土壤,草甘膦除草剂喷施以及除草黑膜覆盖几个处理来探究对杂草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紫花苜蓿、大叶油草、蝶豆、柱花草、黑麦草和平托花生植株腐解液在高浓度以及低浓度时均对海南常见4种杂草种子的萌发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且高浓度时,紫花苜蓿、大叶油草、黑麦草和平托花生对马唐种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100.00%、89.67%、86.78%和79.35%。低浓度腐解液紫花苜蓿、平托花生和柱花草对马唐的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其他杂草萌发均有抑制的作用。几种植株腐解液对杂草幼苗根长和茎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对干重及鲜重的影响不大。综合化感效应指数表明,不同浓度紫花苜蓿、大叶油草和蝶豆腐解液对几种杂草都有抑制的化感作用。2.生草植株、黑膜覆盖和除草剂处理3种处理方式均能有效减少杂草的种类、抑制杂草总密度、杂草多度以及改变杂草群落多样性。调查中出现最多的杂草为禾本科(Bacteroidetes)、菊科(compositae)和莎草科(Cyperaceae)。其中黑膜覆盖后,杂种种类最少,相对对照杂草种数减少的顺序为:黑膜>蝶豆>紫花苜蓿>大叶油草>黑麦草>平托花生>除草剂>柱花草。随着覆盖时间的增加,杂草总密度下降,具体为:对照(165.50%)>平托花生(91.09%)>除草剂(61.40%)>蝶豆(60.40%)>紫花苜蓿(59.80%)>大叶油草(55.00%)>黑麦草(40.40%)>柱花草(34.00%)>黑膜(1.00%)。通过研究调查,我们发现除草剂、黑麦草、黑膜覆盖、柱花草以及蝶豆几种生草品种植株覆盖下的群落结构最稳定,最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3.通过筛选选择大叶油草及蝶豆覆盖与除草剂处理、黑膜覆盖进行微生物高通量。结果显示:不同模式的覆盖方式对土壤真菌和细菌的影响不同。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相比对照,植株覆盖增加土壤真菌多样性,降低土壤细菌多样性;除草剂和黑膜覆盖降低土壤真菌及细菌多样性。土壤真菌测定Chao1指数大小为:大叶油草植株覆盖>黑膜覆盖>对照>蝶豆植株覆盖>除草剂喷施;细菌Chao1指数大小为:对照>蝶豆植株覆盖>除草剂喷施>黑膜覆盖>大叶油草植株覆盖。不同覆盖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丰度(>0.1%)排前10的物种种类没有影响,但是相对丰度影响较大。真菌Bate多样性分析:大叶油草覆盖物种丰度差异最大的物种为红菇科(Russulaceae),蝶豆覆盖差异最大的物种为小囊菌科(Microascaceae);黑膜覆盖差异最大的物种为:假毛球壳科(Trichosphaeriaceae)、Chaetomellaceae和发菌科(Trichocomaceae);除草剂喷施差异最大的物种为:伞型束梗孢菌科(Agaricostilbaceae)、伞菌科(Agaricaceae)和线虫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对照与其他处理差异最大的物种为:假球壳科(Pleosporaceae)、毛壳科(Chaetimiaceae)和线黑粉菌科(Cystofilobasidiaceae)。细菌Bate多样性分析:蝶豆覆盖与其他处理在门水平物种丰度差异最大的物种为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大叶油草覆盖处理差异最大的物种为: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 Thermu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柔膜菌门(Tenericutes);黑膜覆盖与其他处理差异最大的物种为: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变形菌门(Protebacteria);除草剂差异最大的物种较多,共有7种,分别是:patescibacteria、装甲菌门(Armatimona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己科河菌门(Rokubacteria)和Euryarchaeota。对照最有差异的物种为:匿杆菌门(Latescibacteria)、达达菌门(Dadabacteria)和硝棘菌门(Nitrospinae)。
范亚磊[10](2020)在《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研究》文中认为水稻根结线虫(Meloidogyne graminicola)是水稻(Oryza sativa L.)上最重要的植物病原线虫,在全球多地均发现其危害。近年来我国多个水稻主产区陆续发生水稻根结线虫病,水稻安全生产遭受严重挑战。水稻根结线虫除侵染水稻外,还能够侵染多种杂草,为以该病的有效防治带来了困难。应用抗性品种是防治水稻根结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然而目前可应用的抗性水稻品种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温室盆栽实验,以病害严重度和线虫的繁殖因子作为抗性综合评价标准,对90个糯性水稻品种进行了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鉴定,供试品种中无免疫和高抗品种,筛选获得豪糯、温根糯、红壳地糯、糯变、黑金糯、旱糯、细糯1号和补血糯8个中抗水稻品种,中感、感病和高感品种分别为7个、9个和66个。所有供试品种均可被根结线虫侵染形成根结,根结数、根中线虫数、病害严重度和根中线虫的繁殖因子呈现正相关。研究根结线虫的侵染机制和植物的抗性机制可为线虫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思路。本研究建立了水稻根结线虫的高效接种体系,以感病水稻品种日本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线虫接种量在水稻上的早期侵染特征。结果表明,初始接种量为二龄幼虫(J2)50~250头/株时,J2均能有效侵染水稻根组织并抑制水稻幼根的生长。以线虫对水稻幼根的侵染量和对水稻幼根生长的抑制率为标准,确定接种量150头/株为后续室内接种的接种量。通过普朗克(Pluronic F-127)凝胶系统,发现抗(中花11号)感(日本晴)水稻离体根均能吸引根结线虫在根尖聚集成团,线虫对水稻幼根的趋性无显着差异,表明中花11号对线虫的抗性不依赖于根系分泌物组分。在完整水稻植株上,接种36~48 h后J2在中花11号的侵染率相比日本晴显着降低。组织染色发现中花11号抑制了 J2向根尖聚集,无法诱导根尖膨大,同时J2的侵染抑制了中花11号和日本晴根的生长。石蜡切片发现未接种线虫的日本晴和中花11号的细胞壁和胞内结构无差异,但J2无法在中花11号侵染位点诱导形成巨细胞,表明中花11号对根结线虫的抗性不依赖于细胞结构。另外,为明确水稻根结线虫在杂草上的寄生情况,通过温室接种评估了江苏省稻田常见的13种杂草对根结线虫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在接种15 d后,有10种杂草根系出现明显的根结,其中稗草和牛筋草的根系可见大量钩状根结,而婆婆纳、野燕麦和马唐的根结不明显或无根结。根组织染色表明稗草和牛筋草中的水稻根结线虫发育进程明显快于其他杂草上的线虫。因此推测稗草和牛筋草是测试杂草中水稻根结线虫最适杂草寄主。综上,本研究盆栽实验筛选获得8个中抗水稻品种;建立了根结线虫与水稻高效互作体系,系统探索了水稻根结线虫早期侵染规律,明确了中花11号对根结线虫抗性不依赖于其根系分泌物和细胞结构;明确了不同水稻田杂草作为水稻根结线虫的寄主的潜在性。本研究结果,将有望为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品种选育和抗性机理深入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二、降低牛筋底成本的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降低牛筋底成本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其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1.2 农田径流污染及其防治技术 |
1.3 生态沟渠简介 |
1.3.1 生态沟渠径流污染物拦截效果 |
1.3.2 生态沟渠湿地优化配置 |
1.3.3 生态沟渠对污染物的去除作用 |
1.3.4 生态沟渠的生态效应 |
1.3.5 生态沟渠管理措施 |
1.4 研究意义与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沟渠位点 |
2.2.2 样品采集 |
2.2.3 理化因子测定 |
2.2.4 实验仪器 |
2.2.5 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 |
2.2.6 DNA提取与纯化 |
2.2.7 植物筛选实验设计 |
2.2.8 人工配水模拟降雨实验设计 |
2.3 数据分析 |
第3章 生态沟渠应用及效果评价 |
3.1 上海市青浦区生态沟渠调查 |
3.1.1 生态沟渠型式 |
3.1.2 运行及管理情况 |
3.1.3 运行较好的生态沟渠 |
3.1.4 农田生态沟渠存在问题及建议 |
3.2 沟渠排水中农田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
3.2.1 沟渠径流TN、NH_4~+-N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
3.2.2 沟渠径流TP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
3.2.3 沟渠径流COD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
3.2.4 沟渠径流SS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
3.3 运行较好的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3.1 生态沟渠对N、P的去除效果 |
3.3.2 生态沟渠对COD的去除效果 |
3.3.3 生态沟渠对SS的去除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沟渠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
4.1 植物群落特征研究 |
4.1.1 沟渠植物种类与优势物种分析 |
4.1.2 植物多样性指数 |
4.1.3 沟渠植被盖度与生物量分析 |
4.2 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
4.2.1 PCR扩增结果 |
4.2.2 PCR产物定量和均一化 |
4.2.3 微生物序列和多样性分析 |
4.2.4 微生物门分类水平组成差异分析 |
4.2.5 微生物纲分类水平组成差异分析 |
4.2.6 功能微生物差异分析 |
4.2.7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关系 |
4.2.8 水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环境因子的影响关系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建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5.1 植物筛选试验 |
5.1.1 不同植物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5.1.2 不同植物系统内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 |
5.1.3 确定改建生态沟渠植物主要配置 |
5.2 水泥明沟生态化改造 |
5.2.1 示范点概况 |
5.2.2 水泥明沟生态化改造技术方案 |
5.3 自然降雨条件下改建生态沟渠对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5.4 人工配水模拟降雨试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成果 |
(2)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广东农田杂草发生与为害现状 |
1.1 杂草发生概况 |
1.2 农田杂草种类及为害状况 |
2 广东农田杂草防控存在问题 |
2.1 杂草抗药性发展迅速 |
2.2 除草剂药害问题突出 |
2.3 检疫性杂草入侵风险高 |
2.4 杂草绿色防控技术储备不足 |
2.5 适应智能化和机械化的杂草防控手段不多 |
2.6 杂草防控研究与示范推广人才队伍不能满足产业需求 |
3 广东农田杂草防控对策建议 |
3.1 重视杂草群落动态监测 |
3.2 加强杂草抗性机理研究 |
3.3 研发除草剂药害诊断及防控技术 |
3.4 提升杂草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
3.4.1 优化田间管理,发挥农艺措施除草的作用 |
3.4.2 加强物理控草技术的推广 |
3.5 研发精准除草技术 |
3.6 组建杂草防控联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3)基于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生理的生态性和基质堵塞规律的功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生物滞留设施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
1.3.2 径流污染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研究 |
1.3.3 生物滞留设施中重金属累积情况研究 |
1.3.4 生物滞留设施渗透性能研究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生理的生态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装置搭建 |
2.2.2 实验过程 |
2.2.3 样品取样及检测方法 |
2.2.4 数据处理 |
2.3 生物滞留设施对水质净化的效果研究 |
2.3.1 水量滞留情况 |
2.3.2 污染物削减效果分析 |
2.3.3 生物滞留设施对各污染物的累积负荷削减效果 |
2.3.4 出水浓度及回用风险评价 |
2.4 径流对植物生长生理的影响效果研究 |
2.4.1 径流对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4.2 径流对植物叶绿素的影响 |
2.4.3 径流对植物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 |
2.4.4 径流对植物叶片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2.4.5 径流对植物生理指标的总体影响分析 |
2.5 径流对基质中重金属累积情况影响研究 |
2.5.1 基质中重金属含量分析 |
2.5.2 内梅罗法 |
2.5.3 地质累积指数法 |
2.5.4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生物滞留设施基质堵塞规律的功能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装置搭建 |
3.2.2 实验过程 |
3.2.3 样品取样及检测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渗透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3.3.1 渗透系数的整体变化情况 |
3.3.2 种植基质 |
3.3.3 植物种类 |
3.3.4 进水负荷 |
3.3.5 基质厚度 |
3.3.6 结构特点 |
3.3.7 寿命估算及因素回归分析 |
3.4 渗透系数对生物滞留设施功能的影响 |
3.4.1 截留颗粒物粒径分析 |
3.4.2 渗透性能对出水曲线的影响 |
3.4.3 生物滞留设施设计因素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
3.4.4 渗透性能对污染物削减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分析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杂草科学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杂草科学研究进展 |
1.2.2 我国茶园杂草多样性研究现状 |
1.2.3 我国茶园杂草防控的研究现状 |
1.2.4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防控现状及其优缺点 |
1.2.5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防控存在的问题 |
1.2.6 陕南茶区杂草防控的建议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调查区域情况 |
2.1.2 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分析 |
2.2.2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组成类型分析 |
2.2.3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生活型分析 |
2.2.4 陕南地区茶园主要杂草及其生长特性 |
2.3 讨论 |
第三章 陕南地区茶园杂草防控技术对比试验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点、对象及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工覆盖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
3.2.2 人工覆盖控草成本比较 |
3.2.3 生物覆盖对杂草生长的影响 |
3.2.4 人工覆盖控草成本比较 |
3.3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附录 陕南地区茶园常见杂草照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二节 石漠化治理中植被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 |
第三节 研究进展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植物物种多样性与功能性状 |
第一节 不同演替阶段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一 植物物种及生活型组成 |
二 不同演替阶段群落结构特征 |
三 植物重要值及多样性分析 |
四 研究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 |
一 植物结构功能性状 |
二 植物生理功能性状 |
三 研究区乔灌草植物功能性状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一 毕节撒拉溪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二 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三 施秉喀斯特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 |
四 研究区养分化学计量特征对比分析 |
第四章 高效特色林适应策略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第一节 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 |
一 土壤酶对环境耦合适应策略 |
二 植物性状对环境的适应策略 |
三 环境对养分循环的驱动机制 |
四 研究区基于环境异质性物种共存对比分析 |
第二节 乔灌草结构-功能关系协同 |
一 植物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二 植物生理性状与结构性状间的权衡 |
三 植物功能性状权衡策略 |
四 研究区结构-功能关系协同对比分析 |
第三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机制 |
一 服务功能特性 |
二 物种功能群的建立及调控策略 |
三 研究区的服务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五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与技术集成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建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模式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环境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乔灌草修复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
四 林产业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林产业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与推广 |
一 模式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可推广应用范围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结论与讨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
第三节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6)典型汞矿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汞污染概况 |
1.1.1 土壤中汞的来源及形态 |
1.1.2 土壤中汞的危害 |
1.1.3 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 |
1.2 丛枝菌根真菌概况 |
1.2.1 AM真菌分类 |
1.2.2 AM真菌多样性影响因素 |
1.2.3 AM真菌的生态功能 |
1.2.4 AM真菌对于土壤重金属的作用 |
1.2.5 汞污染土壤中AM真菌研究进展 |
1.2.6 AM真菌群落结构研究方法 |
1.3 课题的确定 |
第2章 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 |
2.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实验方法 |
3.1.1 样本采集与前处理 |
3.1.2 土壤性质测定 |
3.1.3 巢式PCR扩增与高通量测序 |
3.1.4 孢子分离与形态学鉴定 |
3.2 数据处理 |
3.2.1 高通量测序 |
3.2.2 AM真菌形态学鉴定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汞矿区土壤汞含量与理化性质 |
4.2 汞矿区土壤AM真菌多样性分子生物学鉴定 |
4.2.1 AM真菌群落组成分析 |
4.2.2 AM真菌多样性分析 |
4.3 汞矿区土壤AM真菌多样性形态学鉴定 |
4.3.1 AM真菌孢子形态鉴定 |
4.3.2 汞矿区土壤AM真菌分布状况 |
4.4 汞矿区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万山汞矿区土壤汞污染特征 |
5.2 万山汞矿区土壤AM真菌多样性特征 |
5.3 万山汞矿区AM真菌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滨海岸线石油污染现状 |
1.1.2 滨海岸线生态保护的重视 |
1.1.3 景观生态植物配置设计对石油污染岸线修复研究的作用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结构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框架结构 |
第2章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释义 |
2.1.1 海岸线的界定 |
2.1.2 景观生态设计 |
2.1.3 植物群落景观生态修复设计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2.3 环境伦理学理论 |
第3章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典型自然植物群落调查研究与实验设计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地理环境 |
3.1.2 胶州湾滨海岸线植被特征 |
3.1.3 胶州湾滨海岸线石油污染概况 |
3.2 植物样地调查与土壤样品采集 |
3.2.1 选址环境条件 |
3.2.2 样地设置与取样方法 |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3.1 多样性指数选取 |
3.3.2 物种重要值计算 |
3.3.3 数据分析 |
3.4 研究区土壤石油烃含量及其他理化性质测定实验 |
3.4.1 实验设计 |
3.4.2 实验材料 |
3.4.3 土壤石油烃及理化指标的分析测定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胶州湾滨海岸线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浓度分析 |
4.1 植物多样性特征与典型群落结构 |
4.1.1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物种组成 |
4.1.2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 |
4.1.3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
4.2 物种来源分析 |
4.3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土壤石油污染浓度分析 |
4.3.1 典型自然植物群落土壤盐碱度及石油烃含量特征分析 |
4.3.2 胶州湾滨海岸线土壤石油烃含量对典型自然耐受植物群落的影响特征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 |
5.1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生态景观植物配置原则 |
5.1.1 植物筛选原则 |
5.1.2 自然植物群落配置原则 |
5.1.3 生态植物景观修复设计原则 |
5.1.4 景观再生美学营造原则 |
5.2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适生修复植物筛选结果 |
5.3 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 |
5.3.1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a |
5.3.2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b |
5.3.3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c |
5.3.4 植物群落配置设计模式d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8)结缕草快速成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草坪的发展 |
1.1.1 国内外草坪发展历史 |
1.1.2 我国草坪业发展形势 |
1.2 结缕草研究进展 |
1.2.1 播种繁殖研究 |
1.2.2 国内外育种发展 |
1.2.3 结缕草抗性研究 |
1.2.4 国内外结缕草应用情况 |
1.3 草坪杂草的研究进展 |
1.3.1 草坪杂草的危害 |
1.3.2 土壤中杂草的种子库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草坪杂草及土壤种子库调查研究 |
2.1 研究方案 |
2.1.1 田间杂草调查方法 |
2.1.2 土壤种子库调查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昌黎县杂草调查种类结果 |
2.2.2 园林实验站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
2.2.3 果园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
2.2.4 农田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
2.2.5 校园绿地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
2.2.7 公园杂草的调查数据分析 |
2.2.8 杂草种子库调查 |
2.3 小结 |
3.结缕草栽培技术研究 |
3.1 研究方案 |
3.1.1 试验地概况 |
3.1.2 试验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观测指标 |
3.1.5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播种前处理方式及播种方式对结缕草生长的影响 |
3.2.2 不同混播组合对草坪生长的影响 |
3.2.3 不同间距草皮条及草皮块对结缕草成坪的影响 |
3.3 小结 |
4.结论与讨论 |
4.1 生长期不同地块杂草的种类与数量 |
4.2 土壤杂草种子的种类与数量 |
4.3 结缕草成坪技术 |
4.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果园生草对杂草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果园杂草的危害 |
1.2 果园杂草的防治 |
1.2.1 化学防治 |
1.2.2 覆膜除草 |
1.2.3 其他除草方式 |
1.3 生物防治——果园生草及覆盖物抑草 |
1.3.1 果园生草及覆盖物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2 果园生草的化感作用 |
1.4 果园生草及其他处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1 覆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2 除草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4.3 生草及覆盖物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不同处理模式对杂草多样性的调查 |
2.2.3 果园生草腐化物对常见果园杂草化感作用的测定 |
2.2.4 果园土壤微生物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 |
2.3.1 杂草多样性 |
2.3.2 化感作用数据处理 |
2.3.3 土壤微生物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果园不同处理对杂草多样性的影响 |
3.1.1 果园不同处理模式对杂草种类的影响 |
3.1.2 不同覆盖模式的杂草密度 |
3.1.3 不同处理模式的杂草多度 |
3.1.4 不同处理模式的杂草重要值 |
3.1.5 不同处理模式的杂草群落特征 |
3.2 生草腐解液对杂草的化感作用 |
3.2.1 生草腐解液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
3.2.2 生草腐解液对杂草幼苗生长的影响 |
3.3 不同模式覆盖对土壤真菌的影响 |
3.3.1 不同覆盖模式对土壤真菌OTU数分析 |
3.3.2 真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3.3 真菌Beta多样性分析 |
3.4 不同模式覆盖对土壤细菌的影响 |
3.4.1 不同处理模式对土壤细菌OTU数分析 |
3.4.2 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3.4.3 不同处理模式土壤细菌的物种分类学分析 |
3.4.4 细菌Beta多样性分析 |
4 讨论 |
4.1 不同处理模式对杂草多样性的影响 |
4.2 6种生草腐解液对杂草的化感作用 |
4.3 不同处理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1章 前言 |
1.1 水稻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危害 |
1.2 水稻根结线虫病的症状 |
1.3 水稻根结线虫的生物学特性 |
1.4 水稻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措施 |
1.4.1 农业防治 |
1.4.2 化学防治 |
1.4.3 生物防治 |
1.5 植物抗根结线虫研究进展 |
1.5.1 植物对根结线虫的结构抗性 |
1.5.2 植物抗根结线虫的化合物 |
1.5.3 植物抗根结线虫的基因 |
1.5.4 植物激素在抗线虫中的作用 |
1.6 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资源开发和应用 |
1.7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水稻筛选和评价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供试植物材料 |
2.1.2 供试线虫 |
2.1.3 供试植株的培养 |
2.1.4 线虫准备 |
2.1.5 线虫接种 |
2.1.6 抗性评价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3章 抗根结线虫病的水稻抗性机制初步研究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供试植物材料 |
3.1.2 供试线虫 |
3.1.3 主要实验仪器 |
3.1.4 水稻-根结线虫互作体系建立 |
3.1.5 线虫趋性观测 |
3.1.6 石蜡切片制备 |
3.1.7 数据分析与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根结线虫-水稻互作体系建立 |
3.2.2 根结线虫的侵染观察 |
3.2.3 水稻根对水稻根结线虫的吸引 |
3.2.4 水稻根结线虫侵染水稻的细胞学差异分析 |
3.3 讨论 |
3.3.1 水稻与根结线虫高效互作体系的建立 |
3.3.2 抗性水稻中花11号抗性机理分析 |
第4章 稻田杂草对水稻根结线虫敏感性评估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植物材料 |
4.1.2 供试线虫来源 |
4.1.3 供试线虫的准备 |
4.1.4 杂草培养与线虫接种 |
4.1.5 敏感性评价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营养液配方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降低牛筋底成本的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沟渠对农田径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其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王华栋.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2]广东农田杂草防控的问题与对策[J]. 张纯,郭文磊,张泰劼,田兴山. 广东农业科学, 2020(12)
- [3]基于生物滞留设施植物生理的生态性和基质堵塞规律的功能性研究[D]. 郝岩.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8)
- [4]陕南地区茶园杂草多样性调查分析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D]. 文锦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5]喀斯特石漠化乔灌草修复机制与高效特色林产业模式研究[D]. 张俞.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典型汞矿区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 米屹东. 南昌大学, 2020(01)
- [7]胶州湾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植物配置设计模式研究[D]. 朱李美仑.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8]结缕草快速成坪技术研究[D]. 齐金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 [9]果园生草对杂草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张苗苗. 海南大学, 2020(07)
- [10]水稻根结线虫病抗性资源筛选及抗性研究[D]. 范亚磊. 扬州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