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汉颜色词语用意义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丽[1](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王丽萍[2](2021)在《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报告中的文本源自语言学着作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语言学与翻译的语言》)一书中的第五章,关于“翻译中的词与词义”的问题,对词与词义的概念进行了研究,讨论词与翻译之间的关系、研究词的分类以及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在翻译过程中,文本中以“-ly”结尾的副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故本篇翻译报告以“-ly”结尾的副词作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基于对“-ly”结尾副词的分析,选用了合词译法、词性转换法、引申译法以及拆译法等四种翻译技巧。另外,文本中大篇幅的阐述隐喻与词义灵活性之间的关系,故本篇翻译报告将隐喻词的翻译作为研究内容的一部分。通过探讨文本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对提高翻译效率和翻译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今后副词翻译技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晗[3](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余平[4](2020)在《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翻译的认知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中后期,不过直到21世纪初R.M.Martín提出“认知翻译学”这一术语,认知翻译学才获得了极大关注。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主张将认知科学及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与翻译研究结合起来,为翻译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范畴与范畴化是认知语言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范畴化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可以有效规避中西传统译论中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审思翻译的范畴属性。按照上述思路,很多翻译研究者在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过程以及策略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局限:(1)以往研究虽能指出翻译是范畴之间的转换活动,但范畴转换的过程和模式仍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挖掘;(2)以往研究以对翻译现象的描写为主,解释性研究较少,即是说,他们并未交代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鉴于此,本研究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探讨翻译的范畴转换,旨在构建翻译的范畴转换模式,揭示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通过英汉翻译实例,探讨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这一根本性问题,挖掘翻译范畴转换背后的认知理据,以期拓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进一步深化认知语言学的应用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讨论和解决以下问题:(1)认知范畴观下,翻译的本质和属性是什么?(2)翻译范畴转换的具体模式是什么?(3)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为什么可以进行范畴转换?其认知基础和认知机制是什么?通过研究,主要发现如下:第一,从本质上讲,翻译是一项以范畴转换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即是说,翻译是一个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动态转换过程。翻译具有原型范畴属性,翻译的诸多属性和话题都是依据翻译的原型特征界定的。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存在范畴对等、范畴错位和范畴空缺三种范畴关系。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与翻译范畴的文化依存性紧密相关。不同类型文化依存词的形成是由于各民族具身体验的不同。不同的体验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模型和认知方式,这在语言上必然会留下印记,导致不同语言之间表征方式的差异,形成诸多对文化语境和社会语境依赖程度不同的文化依存词,进而导致这三种范畴关系的存在。第二,由源语范畴到目标语范畴的转换模式主要由语言范畴转换模式和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组成。在翻译实践中,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经历了范畴替换、范畴整合、再范畴化和跨范畴化等认知操作过程。该过程以原型范畴和理想化的认知模型为参照。此外,实现源语和目标语的信息对等,不仅需要语言层面(词汇、句法、语义、语用、文体等)的范畴转换,还可能涉及社会、文化等非语言层面的范畴转换。第三,翻译是具有隐喻性和转喻性的范畴转换活动。隐喻性体现在翻译具有隐喻的本质特征,即在范畴转换时需要借助范畴之间的相似性用目标语范畴来解读源语范畴。转喻性体现在翻译范畴转换的过程中。在范畴转换时,译者首先对源语范畴进行理解和解构,然后在目标语中寻找对应的范畴进行建构和表达。这一过程体现了“一范畴代另一范畴”的转喻操作。第四,翻译的范畴转换受具身认知和象似性的制约,并以此为理据。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对源语范畴和目标语范畴进行分析,不仅要考虑语言结构,还要考虑概念结构或经验结构,实现源语和目标语概念结构的对等。此外,译者还需具备一定的象似性意识,尽可能地挖掘文字背后隐藏的语言象似性特征,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皆似”理想的转换效果。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本研究在该范式下,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和范畴化理论,构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探讨了翻译的范畴转换过程,并揭示了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理据。本研究构建的翻译范畴转换模式是对以往翻译过程研究的有效补充。此外,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作为认知翻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发展和完善认知翻译学理论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张蓓[5](2019)在《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文中认为基于国内文体学界对“语言风格”界定的“总和特征论”和“常规变异论”以及黎运汉对“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的界定,本研究尝试将“作家语言的个人风格”界定为作家一系列作品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谋篇等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总和。鉴于此,本研究以变异修辞为切入点,对沈从文小说中反复而持续出现的涉及上述各方面的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进行考察,以期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整体再现情况作出评价。笔者发现,在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相关论述就“变异修辞”这一核心概念的界定并不充分,对“变异参照系”的认定众说纷纭,无法为变异修辞方式的判定提供可操作的指导原则和统一的判定依据,此外,相关研究对变异修辞方式的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也不甚统一,从而导致了变异修辞方式的归属性混乱。可以说,这些变异修辞研究大都各自为阵,尚未形成统一的变异修辞理论体系,因而不能直接用来对本选题研究对象进行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实证分析。然而尽管如此,这些研究均结合大量实例对众多变异修辞方式的结构和修辞效果进行了细致的描述,所有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沈从文小说中变异修辞现象的结构和修辞效果的分析乃至再现效果的评价都不乏一定的指导意义。基于上述分析,本论文引入了陈望道在其构建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提出的“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概念,指出其与“常规修辞”和“变异修辞”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在此前提下,本研究通过将“常规修辞”即“消极修辞”指定为变异修辞的变异参照系,将陈望道所构建的“积极修辞”纲领移用为“变异修辞”纲领,从而将陈望道的汉语修辞理论体系中的“积极修辞”部分改造为“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并以统一的变异参照系和“变异修辞”纲领为依据,对汉语变异修辞研究中归纳出的变异修辞方式的变异性进行了重新判定,同时根据改造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基本架构,将本研究中所认定的变异修辞方式进行整合和分类,从而形成一个博采众家之长的开放式变异修辞研究框架,以此作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理论及结构框架。在该理论框架的指导下,笔者对沈从文小说及其英译本进行了比对性细读,从中挑选出反复且持续出现的涉及调音、遣词、择句、设格这四个方面的六种变异修辞现象,将其设定为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的考察参数。译例分析表明:在“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所关注的多为其基本语义的传递,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超常搭配所蕴含的独特的美学或诗学意义的再现。以“同词相应”的英译为例,只有43.8%的译文兼顾了原文用词的呼应性再现及构成呼应关系的词语/词素语义的传递。另以“乡土语言”再现为例,在“方言詈辞”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大多只关注方言詈辞的字面或语用意义的传递,忽略了其詈骂功能及其他语用功能的再现,而在“地方俗语”的转换过程中,仅有36%的译文兼顾了其语言表达形式移译和语用意义传递。再如“叙事语言中的押韵现象”的翻译,押韵现象的转换率则更是不足17%,而即便有译者尝试进行照应,其译文也存在不少问题,从而较大程度地偏离了作者的用韵风格。在“比喻”的再现方面,对于“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尽管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再现率高达83.3%,但由于延伸主词英译失当,译文中比喻或难以成立,或无法与原文比喻实现对等或近似对等的修辞效果;对于“联喻”的英译,译文在各分喻语义信息的传递和修辞手法及修辞效果的再现方面,在各分喻之间相关性和呼应性的再现以及各分喻配合使用所实现的组合修辞效应的再现方面均存在一定问题。就“飞白”的英译而言,只有22.2%的译文通过在译入语中重造飞白再现了与原文飞白在修辞效果方面的对等。上述分析表明,多数译者更注重变异修辞现象语义信息的传递,忽略了表达形式和修辞效果的再现。由此,我们认为,从变异修辞视角来看,不少情况下,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并未得到充分再现。译者在变异修辞现象的翻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翻译倾向一方面反映了莫娜·贝克所总结的翻译文本的普遍性特征如“明晰化”、“去模糊化和简化”、“传统语法规范化”、“避免重复”以及“夸大译入语特征”等,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译文在目标语文化的社会和文学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产生的影响。当译文在该系统中居于次要地位时,译者往往倾向于以现有的目标语文化规范为依据进行翻译策略选择,从而导致不充分的译文的产生。此外,这种翻译倾向还与以下因素存在着密切关联:一、译者普遍对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缺乏整体性认识,未能意识到变异修辞转换之于沈从文小说整体语言风格再现的重要意义;二、英语母语译者即便拥有良好的中英文读写能力,较之汉语母语译者,也依然缺乏对汉语敏锐的感知力,因而无法对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及其所蕴含的诗学意义进行透彻的理解和传递;汉语母语译者尽管能够更好地识别各类变异修辞现象,在转换过程中,却往往因缺乏应有的语感及相应的表达能力而同样无法传递出变异修辞手段所承载的风格信息;三、英汉两种语言系统上的差异性也为变异修辞现象的再现及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的传递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我们认为,要充分再现沈从文小说的语言风格,译者应对沈从文小说进行认真细读,从而获得对其作品中种种变异修辞现象等反映原作风格的语言现象的敏锐感知力。在此基础上,若能采用中西合璧的翻译模式,既充分发挥汉语母语译者在识别原作中的变异修辞现象和理解其所蕴含的美学意义方面的优势,又充分发挥英语母语译者在英语表达方面的优势,以变异译变异,充分再现原作中变异修辞现象的修辞效果,并传递出变异修辞现象所承载的风格信息,则有望将沈从文这位蜚声中外的小说家的风采展现于英语世界。
乔丽婷[6](2020)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分支之一,双语学习型词典区别于单语学习型词典的最大特征在于针对目标人群的国别差异化编纂理念。尽管《牛津高阶》、《朗文当代》等单语学习型词典多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青睐,但其面向全球非母语学习者的普适性设计理念使其对中国用户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在设计特征上更具针对性,具有国别化设计特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有需求,双语词典学研究理应对此展开积极的理论创新探索。具体到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方面,编纂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词条由于受到语言文化认知差异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习得规律和结果,对不同词汇采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词条进行差异化描写。此外,现阶段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已经从最初以解码为主逐步走向解码和编码并重,而且编码需求日益凸显,学习者需要更为充分有效的词汇编码知识。因此,英汉学习型词典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适用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其编码能力的提升给予积极的帮助。本论文基于以上时代背景,以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目标用户,探讨名物词条目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深度描写模式。本研究选择名词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即名物词展开针对性探讨。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三大词类中,针对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而对于名词的研究尚不充分;现有研究中更多是对抽象名词的关注,对名物词的研究数量偏少。事实上,尽管名物词的概念意义较为简单直白,但其延伸出的抽象语义往往极其丰富和复杂;此外,名物词语义中往往涉及很多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如果对这类名词缺乏深度认知,势必会造成学习者在名物词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编码困难,进而影响名物词及相关词类编码的有效性,甚至还可能引发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或失误。鉴于此,如何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编码需求对名物词条目进行必要的深度描写,这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研编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始于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三大理据探讨,即深度习得、编码差异和词典文本表征。首先,由于名物词本身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对其进行深度习得是全面准确强化名词学习的重要方面。此外,对名物词的深度习得还会影响英语语言的全面习得。名物词作为基础名词,它们不仅是动词和形容词的认知基础,动词语义的表达也常常需要借助名物词来实现,形容词语义内容的具体化也有赖于名物词。因此,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具有编码相关的特殊重要性,词典编者需要在学习词典中对其进行深度描写来提供更为丰富的编码知识,以促进对于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其次,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差异、结构差异和语境差异三方面。这些差异在很多情况下会对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造成一些障碍,成为语言习得中的难点,学习型词典同样需要通过深度描写来凸显这些具体的差异信息,促进学习者语言编码的得体性与有效性。再次,从双语词典的文本特殊性来看,传统词义描写大多只关注对应词的选择,只限于表现词的概念意义,这种浅层描写模式显然无法实现对名物词丰富语义的深度描写,难以满足学习者编码所需的词汇深度知识。为此,词典编纂者需要借助词典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比如微观结构的细化处理,再借助中观结构,将单个词目的译义描写与多个词目关联起来,使静态的词典文本形成动态的语义网络,从而更有利于复制学习者头脑中对名物词条目的认知模式,也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学习者编码所需的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综上,就辅助中国学习者语言编码的需求而言,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对名物词进行深度描写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本论文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所提出的名词描写体系不仅关注名词词义之间的纵聚合关系,也关注名词和其他词类之间的横组合关系;同时,生成词库理论更关注名词的语义信息对于句中其他成分、乃至整个句子的语义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可以有效地说明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意合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充分挖掘名物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句法语义互动关系;此外,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共组运作系统能够充分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总体来看,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结构描写体系和语义生成机制为英汉学习型词典文本中名物词深度描写的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与较为适用的分析框架,同时该理论也为名词本体知识结构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描述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根据生成词库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名物词深度描写应坚持的普遍原则,即:多维度与多层次相结合、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总体原则。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名物词的不同语义特征,本文结合语料分析又分别提出了不同类型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具体原则: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形式凸显原则”,即:凸显形式角色,强调文化差异,显示多种用法;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功用凸显原则”,即:突出功用角色,强调文化背景,展示句法搭配;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全角色描写原则”,即:兼顾四类物性角色,全面描写用法,特别注意例证翻译。最后,本论文提出了面向编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词典文本中通过词典的外部材料、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分别采取知识性引导、非常规收录、类型化处理和多维整合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借助词典文本,全面呈现名物词条目的语法、语义、语用、搭配和文化编码信息,最终形成综合体现名物词相关信息的语言文化知识网络。本研究还对该模式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测试,结果显示,按照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完成的自编条目确实能够有效帮助受试习得更多相关名物词的语义、搭配和文化信息等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的获取对其编码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本论文为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编写探索出一整套可资借鉴的描写原则和实践方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名词条目的创新研编思路及编纂实践将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二语词汇习得相关理论与词典学研究相结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进行深度描写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深化了学习型词典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创新探索意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本研究借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从词典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到微观结构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整合,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并尝试构建了实践模型,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有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对于词汇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度习得”给出了工作定义,最终提出的深度描写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词汇深度习得,进而对词汇编码起到辅助作用,这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及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实践都提供了有益参考。
唐革亮[7](2018)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政治语篇主要涉及国家或政党的方针政策与态度立场,是政治话语的主要表现形式,政治语篇的对外翻译直接影响到对外政治话语的传播效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我国,汉语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以中央重要政治文献的英译为主,资深译员、外宣工作者、翻译研究者围绕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体会、原则目标和策略方法等问题展开了多种层面和维度的探讨。但是,已有研究往往以宏观论述或个案分析为主,描述性和解释性不足,对汉英语言的结构差异关注较多,忽视了翻译中的选择对目标语语篇意义的建构作用。名词化具有重新识解经验的概念功能,能够将由动词识解的过程意义、形容词识解的属性意义等重新识解为事物,是主要的语法隐喻资源,在科技语篇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Halliday,1994;1998a)。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同样存在大量名词化表达,如“现代化”modernization、“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党的建设”Party building等。然而,学界对于此类语篇中名词化表达的翻译方法及语篇建构功能却鲜有系统研究,一些翻译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答,诸如如何翻译源语语篇中的名词化,如何翻译为目标语语篇中的名词化,以及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动因与功能等。鉴于此,研究政治语篇翻译中的名词化现象具有一定必要性,不仅可以深入了解名词化的使用情况和翻译方法,还可以揭示名词化对政治语篇及政治话语的建构作用。本研究主要在观察名词化分布的基础之上总结并概括政治语篇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发现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探究其背后的理据,阐释其在意义及社会层面的建构功能,从而为翻译实践及教学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和参考。本研究针对的主要问题包括三个方面:(1)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表达具有何种分布与特征?呈现何种翻译模式和规律?(2)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如何翻译?(3)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具有哪些特征及建构功能?受哪些因素影响?为了对以上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地探究,本研究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法隐喻理论及系统功能翻译研究提出的“对等-转移”渐变体思想(Matthiessen,2014)为名词化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建立了描写框架。此外,本研究还以“翻译再实例化”(de Souza,2010;Yang,2015)模型为基础,对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和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建立了阐释框架。对名词化翻译实例的观察,本研究主要采用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方法,对名词化的分布及翻译策略进行量化与质化分析。本研究自建的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由47篇十八大以来的重要党政文献及其官方译文组成,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环境等多种话题,平行语料库总容量接近100万字词。本研究主要发现与结论如下:(1)名词化现象在汉语政治语篇及其英译文中大量分布。从频数来看,英语译文中名词化的使用高于汉语原文,但使用频率相当,说明目标语语篇与源语语篇的隐喻度在整体上基本保持一致,实现了文体风格的对等。此外,汉英不同名词化类型在语篇中的分布存在显着差异,汉语以转类型名词化为主,英语则以派生型名词化居多,主要受汉英语言的类型因素影响。其中,政治语篇英译文中,派生词缀-tion/-sion、-ment、-ance/-ence、-ty、-ing具有较高的使用频率,汉语原文中能产性较高的词缀为“-性”、“-率”、“-力”、“-化”、“-主义”,与英语的接触以及社会的发展是现代汉语派生名词化大量涌现的主要原因。汉语政治语篇中的高频转类词为“发展”、“建设”、“工作”、“改革”和“安全”,高频转类名词化结构为“NP+VP”结构,在没有形式标记的限制下,汉语存在大量兼类及活用的转类名词化。英语转类型名词化以单音节和双音节词居多,政治语篇英译文中出现的高频转类词为reform、work、support、use、control,这些词以名词性用法为主,表明其在共时层面的隐喻性有所削弱。短语层面的名词化结构“NP的VP”和“V-ing of”在整体上具有名词性,结构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临场性,且相对词汇层面的名词化保留了更多过程意义。(2)名词化翻译策略可概括为对等翻译和转移翻译两种,对等翻译还原了原文的名词化表达式,而转移翻译则改变了原文的识解方式,对目标语语篇意义进行重新建构。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将汉语名词化结构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是译者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比例达到47.7%,一方面说明了汉英名词化结构在意义和功能上的共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译者在翻译政治语篇时倾向于保留原文中隐喻式表达,以实现语篇在意义识解方式上的对等。本研究发现名词化对等翻译包括“系统型”和“实例型”两种具体类型,前者为两种语言之间高度对应的名词化,如“重要性”importance、“全球化”globalization,后者为译者根据语境选择的临时性对等,如“环境治理”environmental improvement。但是,并非所有的汉语名词化表达都适宜翻译为对等的英语名词化,例如“化”字格和数式短语等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有时并不具备系统型对等项或不宜进行异化翻译,译者则需要采用转移翻译策略。基于名词化自身的概念功能,本研究认为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在对外政治话语建构中具有凝练中国概念、中国道路和核心价值表述的作用。(3)转移翻译策略还可进一步分为隐喻化转移和去隐喻化转移两种具体类型。隐喻化转移翻译将原文中的非名词化表达翻译为译文中的名词化,去隐喻化转移翻译则将原文中的名词化表达翻译为其他非隐喻化结构,两者可以通过与同级其他词组转换、升级为小句、降级为零对应的翻译方法实现。其中,隐喻化转移翻译在政治语篇翻译中更为常见,比例约为去隐喻化转移翻译的三倍,说明英语的名词化选择更加丰富,在政治语篇建构中发挥了更多积极作用。对具体译例的质化分析表明语言系统因素、语篇类型因素、情景语境因素和文化语境因素在政治语篇翻译中对译者的选择产生主要影响,译者通过识解方式的转换使目标语语篇符合目标语语言系统的表达规范,顺应目标语语境,从而被目标语读者接受,在政治语篇翻译中起到了重构原文信息和结构、简化译文表达、概括原文及译文上下文语义内容、释义原文复杂语义的功能,增加了目标语语篇的可读性,从而有助于对外政治话语能见度的提升。本研究在理论视角、研究方法和体裁选取方面进一步拓展了名词化翻译研究,发现了政治语篇名词化翻译的规律性特征,分析了其背后的内在与外在因素,并从更深的意义层面阐释了其翻译策略与方法的建构功能。本研究对翻译实践与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能够提高译者的建构意识和主体意识,同时还从语言使用层面揭示了对外政治话语的表达方式与方法,为话语体系研究作以补充。
倪璐璐[8](2017)在《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以梳理翻译实践中“换译”相关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为起点,以换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为切入点,以俄汉双向语料对比为参照点,归纳并解析翻译实践中大量存在的换译具体类型,以语料库和翻译实例为支撑点,运用多学科理论阐释换译理据。换译方法随翻译实践产生而产生,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换译”相关文献,梳理“换译”称名流变,发现其应用领域广泛。对换译现象认识的不足必将影响翻译学科的发展,因而本文通过归纳换译现象,意欲探究换译本质,统计换译类型,以期模拟换译运行机制,阐释换译原因,以便系统性地研究换译。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换译研究概述,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概述俄苏及欧美一些学者对“换译”的研究情况,简述国内研究进展,肯定换译的地位和价值。随后从换译术语流变、类型理据和多学科等视角对换译研究进行简评,指出换译研究不足之处,预测换译发展趋势。第二章从换译称名流变得出“换译”这一术语,相较于其他术语更具科学性。紧接着从换译的内涵和外延两个角度界定换译概念,加深对换译本质的理解。第三章解析换译类型,从形态入手将换译分为有形换译和无形换译,即从可视到现象、从现象到本质的思维流程,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论证。第四章为换译机制假说,借鉴思维认知科学成果及方法,尝试模拟换译运行过程和方式。第五章阐释换译理据,说明换译的语言学、思维学、文化学、哲学、美学等学科理据。本文尝试建立“现象-概念-类型-机制-理据”要素齐全、相对客观、自成体系的换译研究。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吸收历史上翻译家翻译方法的精华,明确了换译由翻译技巧上升为翻译方法是学科完善的标志,深化了对全译的理解,更促进了对翻译本质的认识。换译处于全译七法范畴中心,遵循全译求化机制,利于全译方法论的建设,直接补充应用翻译理论,间接促进翻译理论的完善。
虞平焕[9](2016)在《汉缅颜色词对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汇是一种语言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最能反映出一种语言的文化。同样的,颜色词也是如此。颜色词是一种特殊的词群,了解或掌握某种颜色词,可以算是了解其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等。有了颜色词,语言才会更加完美,更加出色。所以汉语和缅语的颜色词在汉缅两种语言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必不可少的。本论文主要是以汉语和缅语的“白(?)、黑(?)芭(?)、红(?)、黄(?)、蓝(?)和绿(?)”以及其颜色范畴为主,进行对比研究,其对比研究的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比汉缅颜色词的分类及结构。第二部分:对比汉缅颜色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第三部分:对比汉缅颜色词“白(?)、黑(?)芭(?)、红(?)、黄(?)、蓝(?)和绿(?)”及其范畴的文化内涵。第四部分:对比完汉缅颜色词的分类、结构、词性及句法功能以及文化内涵以后,结合相同点及不同点,思考对汉缅颜色词的教学方面、翻译方面以及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启示。
李大国[10](2016)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文中指出释义是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核心,有关词典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释义而展开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作为词典家族的重要一员,其释义理论和实证研究相对薄弱。释义理论繁杂、解释力有限是过去词典释义研究的普遍现象。以认知语言学原型理论视角研究释义的成果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下定义及多义词语义衍生等方面,原型理论与词典释义研究之间契合点不多。缺少以原型理论视角对词典释义进行一以贯之的解释和建构的研究成果。本文即在此方面所作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力图以原型理论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体系进行重构,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统一解释,以原型理论贯穿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的始终,从而为最终编纂出适合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提供指导。相关概念的界定成为本文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首先,本文在分析、评判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释义的定义。释义不等同于对应词,释义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具有多角度、多层面的意义综合体,词典中的所有信息都是释义。笔者还对原型理论框架进行了重新界定,与多数学者对其的狭义理解不同,笔者对其持广义理解。狭义的理解认为,原型理论主要处理一个范畴内的成员关系,而广义的原型理论既涉及到范畴内的成员关系,也涉及到不同范畴所构成的范畴体系内的典型性(基本层级)问题,还涉及到其外部认知框架,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框架理论。这一理论框架具有从多角度、多层面地分解和表述语义的潜力。系统化的结构模式使释义与原型理论具有了契合的可能性。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综合实证研究和使用者现状调查的结果建构原型释义模式。首先,在基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原型释义模式的理论框架。笔者在Rosch、Taylor、Ungere&Schmid所建构的具有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的原型理论结构框架外,加入了具有原型效应的事件域框架,使原型理论成为多维、立体的框架结构,笔者称其为广义的原型理论。把广义的原型理论用于词典释义,即形成了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原型释义模式有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原型释义模式有内外之别、纵横之分,语词的释义构成一个多维度、相互联系的原型范畴体系,每一维度上都有原型与非原型的区分。原型释义模式宏观上的构建主要涉及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模块的完整性,这一模式与传统释义研究仅关注横向维度释义特征的倾向明显不同,它开始从纵向语义类聚层面以及语词与其环境相互交流信息的内外层面综合考察语词的意义,体现了原型释义的体系性和动态性特点。微观上,原型理论对每一释义模块进行建构,重视原型特征和非原型特征、原型样例与非原型样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原型理论不仅能较好地指导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如何下定义、解释多义语词的语义衍生机制,而且对词典其他释义模块具有普遍的建构力和解释力。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原型释义模式的基本框架仅提供了构建的基本原则和应该构建哪些释义模块,仅具有宏观指导意义。对于释义模块(尤其是横向的意义模块)内的具体内容安排还应该参照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实践,吸收其经验教训。同时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构建还需要可资对比的样本。因而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现状开展实证研究就成为本文的必备内容之一。同时作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而言,不可能不了解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这些因素都将作为重要的变量参与到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对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的调查发现,尽管学习词典近年积极吸收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在语词的释义上有一系列的革新,也不乏一些闪光之处,但是由于缺乏连贯系统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其释义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在释义模块缺失、处理不到位和顾此失彼。而且,以不同的理论支配释义的不同模块,使释义显得支离破碎,难以形成完整连贯的实体,会扰乱学习者对词典释义的完整认知,从而不利于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调查中国英语学习者查阅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实际状况也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在要求。原型成员与非原型、原型特征与非原型特征、范畴基本层次等的提出和区分不仅强调词典释义过程中要善于抓重点,讲究有的放矢,而且重视使用者的实际状况,强调语言的习得是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通过对高阶学习者的问卷调查和回访发现符合原型释义要求的释义方法普遍受到学习者的欢迎。同时还发现,学习者对英汉双解学习词典的严重依赖和使用严重不足的悖论。一方面应该改变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方式、方法,加强其系统性,为学习者提供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在满足其解码要求的同时不断增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在编码方面的指引作用;另一方面也说明对学生开设词典学课程的急迫性。最后,是原型释义模式的具体建构过程。以原型释义模式框架为指导,综合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现状和中国英语学习者的查阅状况的实证研究,构建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构建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区分出六大释义模块,分别为横向的形态意义模块、概念意义模块、语法意义模块、语用意义模块,纵向的语义场意义模块和外部结构框架事件域意义模块。从微观看,则涵盖各释义模块基于原型释义模式的建构。两者共同烘托,形成连贯、多维的释义体系,原型理论成为贯穿整个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的主线。其中概念意义模块处于释义范畴内纵横两个维度的原型成员地位,因此也成为构建的重点。在构建各释义模块的过程中,突出强调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码功能,如表达时的形式化框架和内容框架的提出。通过本研究发现原型释义模式具有综合性和框架性特点,与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体系具有高度的同构性。由于原型释义模式直接来源于原型理论,因而同时具备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同时还发现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有利于为学习者建构积极的认知语境,更适合现代英语学习者的要求。本研究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表现在:建构了系统化的原型理论框架;对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释义作出一致性解释;批判性地审视了家族相似性原理;以原型释义视角重新审视“属”加“种差”的释义模式;建构了用户友好的认知语境;扩展了释义研究的范围;构建了语义场意义模块和事件域意义模块。在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过程中笔者还提出了多项有创见性的意见和主张,如认为语词“属”的最高层级是其词性标示,语词的定义是“属”与“种差”的配合关系,而不是经典范畴理论的“充分必要条件”;多义词的语义衍生应该从基本层级(或本词层,即把语词看作是一个整体)开始,在“实体”框架中考察其语义变化等。总而言之,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开创了以单一理论解释和建构词典释义体系的新尝试,完全符合认知语言学所提倡的以“统一的认知方式”解释语言各层面语言现象的主张。区别于传统静态、条块分割的词典研究模式,有效弥补了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诸多不足。本文不仅对原型理论进行了解构、也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整合,因而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同时,本文在认知语言学和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开启了学习词典释义研究的新视角,拓展了词典学的研究视野,对未来的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编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英汉颜色词语用意义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汉颜色词语用意义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
第三节 小结 |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 超常组合型 |
(二) 想象联想型 |
(三) 言外之意型 |
(四) 动态变化型 |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第三节 小结 |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异化译法 |
二、归化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
一、对等译法 |
二、变通译法 |
三、批注译法 |
四、点义译法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引文献 |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
(2)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任务描述 |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
一、原文题材分析 |
二、原文体裁分析 |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
一、翻译目的 |
二、翻译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一、相关研究文献述评 |
二、相关实践成果述评 |
第二节 准备事项 |
一、工具、参考文献的准备 |
二、平行文本的选择与分析 |
三、翻译策略选择 |
第三节 实施计划 |
一、翻译计划 |
二、写作计划 |
三、应急预案 |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
第一节 翻译过程 |
一、术语表制定 |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
第二节 译后事项 |
一、译文审校 |
二、译文评价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以-ly结尾副词的翻译 |
一、副词的定义及分类 |
二、以-ly结尾副词的翻译技巧 |
(一)合译法 |
(二)词性转换法 |
(三)引申译法 |
(四)拆译法 |
第二节 隐喻词语的翻译 |
一、隐喻的定义 |
二、隐喻词语的翻译方法 |
(一)保留隐喻修辞的译法 |
(二)只译喻义的译法 |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
第二节 翻译实践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原文、译文 |
附录2:平行文本 |
附录3:术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
(3)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
2.1.1 专着类 |
2.1.2 期刊类 |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
2.4 问题和缺憾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
4.1.1 印阿天文中译 |
4.1.2 西方天文中译 |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
4.2.1 中国天文 |
4.2.2 西方天文 |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
4.3.1 概述 |
4.3.2 《崇祯历书》 |
4.3.3 拒斥之因 |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
4.4.1 概述 |
4.4.2 《西国天学源流》 |
4.4.3 《谈天》 |
4.4.4 其他译作 |
4.5 小结 |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
5.1 译者剖析 |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
5.1.2 秉笔华士 |
5.1.3 翻译模式 |
5.2 译介动机 |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
5.3 译法探究 |
5.3.1 预翻译 |
5.3.2 七条基本规则 |
5.3.3 删述 |
5.4 小结 |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
6.1.1 沿用旧词 |
6.1.2 创译新词 |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
6.2.2 “天学”与“天文” |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
6.4 小结 |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
7.1 学界接受考察 |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研究贡献 |
8.1.1 译史梳理 |
8.1.2 史料发现 |
8.1.3 译本分析 |
8.1.4 译名挖掘 |
8.2 研究创新 |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
8.3 后续研究 |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
参考文献 |
(4)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
1.1.2 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3 范畴化与翻译研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语言学范式的嬗变与翻译研究 |
2.2.1 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2 转换生成语法与翻译研究 |
2.2.3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2.4 语用学与翻译研究 |
2.3 认知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3.1 翻译的认知研究 |
2.3.2 认知翻译的知识图谱研究 |
2.3.3 认知翻译学 |
2.3.4 认知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
2.4 范畴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
2.4.1 翻译语篇类型研究 |
2.4.2 翻译的基本问题研究 |
2.4.3 翻译实践研究 |
2.4.4 翻译过程中范畴对应现象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经典范畴理论 |
3.2.1 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内容 |
3.2.2 经典范畴理论存在的问题 |
3.3 原型范畴理论 |
3.3.1 原型范畴理论提出的背景 |
3.3.2 原型结构的特征 |
3.4 范畴化的层次 |
3.4.1 基本层次范畴 |
3.4.2 上位层次范畴 |
3.4.3 下位层次范畴 |
3.5 范畴的分类及其属性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翻译的原型属性与范畴关系 |
4.1 引言 |
4.2 翻译范畴的原型属性 |
4.2.1 翻译的界定 |
4.2.2 翻译范畴的边界 |
4.2.3 翻译研究的话题 |
4.3 源语与目标语的范畴关系 |
4.3.1 范畴对等 |
4.3.2 范畴错位 |
4.3.3 范畴空缺 |
4.4 小结 |
第5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模式 |
5.1 引言 |
5.2 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2.1 词类范畴转换 |
5.2.2 时体态范畴转换 |
5.2.3 句法范畴转换 |
5.2.4 语义范畴转换 |
5.2.5 语用范畴转换 |
5.2.6 文体范畴转换 |
5.3 非语言范畴转换模式 |
5.3.1 对等范畴转换 |
5.3.2 错位范畴转换 |
5.3.3 空缺范畴转换 |
5.4 小结 |
第6章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及认知机制 |
6.1 引言 |
6.2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基础 |
6.2.1 具身认知 |
6.2.2 文化模型 |
6.3 翻译范畴转换的认知机制 |
6.3.1 隐喻 |
6.3.2 转喻 |
6.3.3 象似性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和主要贡献 |
7.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沈从文小说英译研究综述 |
1.1.1 文献搜集及宏观分析 |
1.1.2 各主题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学术价值 |
1.3.2 现实意义 |
第2章 变异修辞与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的英译再现研究 |
2.1 中、西方修辞研究发展历程概述 |
2.2 汉语修辞的定义及分类 |
2.2.1 汉语修辞的定义 |
2.2.2 汉语修辞的分类 |
2.3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 |
2.3.1 汉语常规修辞与变异修辞的界定 |
2.3.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述评 |
2.4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及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
2.4.1 汉语变异修辞再定义 |
2.4.2 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的重构 |
2.5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
2.5.1“语言风格”的定义 |
2.5.2 语言风格与变异修辞的关系 |
2.5.3 重构后的汉语变异修辞研究框架对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的启示 |
第3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意味的英译再现 |
3.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 |
3.1.1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定义 |
3.1.2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译例分析 |
3.1.3 词语的超常搭配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
3.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 |
3.2.1 同词相应的译例分析 |
3.2.2 同词相应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
3.3 乡土语言的英译再现 |
3.3.1 方言詈辞的英译再现 |
3.3.2 地方俗语的英译再现 |
第4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
4.1 沈从文小说中辞的音调的英译再现 |
4.1.1 辞的音调的定义及分类 |
4.1.2 沈从文小说对辞的音调的运用 |
4.2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译例分析 |
4.3 叙事语言中押韵句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
第5章 沈从文小说中辞格的英译再现 |
5.1 比喻的英译再现 |
5.1.1“A像B,C型”比喻的英译再现 |
5.1.2 联喻的英译再现 |
5.2 飞白的英译再现 |
5.2.1 飞白的定义 |
5.2.2 飞白的译例分析 |
5.2.3 飞白的英译再现情况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6)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学习现状 |
1.1.2 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编发展趋势 |
1.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功能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名物词 |
2.1.2 词汇深度习得 |
2.1.3 深度描写 |
2.2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学理论研究述评 |
2.3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文本实践研究述评 |
2.4 中国英语学习者名物词习得相关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据探讨 |
3.1 名物词深度习得的重要性 |
3.1.1 名物词与动词、形容词的认知关联 |
3.1.2 名物词与隐喻、转喻的生成机制 |
3.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 |
3.2.1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概念差异 |
3.2.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结构差异 |
3.2.3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语境差异 |
3.3 双语词典条目描写的文本特殊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论框架 |
4.1 生成词库理论概述 |
4.1.1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描写系统 |
4.1.2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生成机制 |
4.2 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名物词语义深度分析 |
4.2.1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结构系统描写 |
4.2.2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共组运作描写 |
4.3 面向编码的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总体原则 |
4.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分类原则 |
4.3.2.1 自然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2.2 人造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2.3 合成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模式及实践策略 |
5.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信息选择 |
5.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表征 |
5.2.1 总观层面的编码性知识引导 |
5.2.2 宏观层面的非常规收录 |
5.2.3 微观层面的多维度整合 |
5.2.4 中观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
5.3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类型差异 |
5.3.1 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3.2 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3.3 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4 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模式及样条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文本表征效用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问题 |
6.1.2 研究方法 |
6.1.3 研究对象 |
6.1.4 研究工具 |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性 |
6.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用户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1.1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理据 |
7.1.2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原则及模式 |
7.1.3 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的效用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 |
7.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7 基本词表 |
附录2 前测(Pre-test) |
附录3 后测1(Test 1) |
附录4 后测2(Test2) |
附录5 Test1 参考词条(《新英汉词典》) |
附录6 Test2 参考词条(自编词条) |
致谢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意义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名词化研究回顾 |
2.1.1 名词化的本体研究 |
2.1.2 名词化的应用及实用研究 |
2.2 政治语篇翻译研究回顾 |
2.2.1 政治语篇翻译的经验与批评 |
2.2.2 政治语篇翻译的原则与目标 |
2.2.3 政治语篇翻译的策略与方法 |
2.3 功能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回顾 |
2.3.1 功能语言学对翻译核心问题的阐释 |
2.3.2 功能语言学理论在汉英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功能语言学的意义观 |
3.1.1 功能观 |
3.1.2 建构观 |
3.1.3 进化观 |
3.1.4 社会符号观 |
3.2 功能视角下名词化的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2.1 名词化对经验的重新识解 |
3.2.2 种族发生视角下翻译过程的再实例化模型 |
3.2.3 翻译对等与转移的语法隐喻理据 |
3.2.4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4.1 研究思路 |
4.1.1 分析模式与步骤 |
4.1.2 名词化的界定与识别 |
4.2 政治语篇汉英平行语料库的建设 |
4.2.1 平行语料库的发展与应用 |
4.2.2 语料库的构成 |
4.2.3 语料的预处理 |
4.2.4 语料的检索与抽样 |
4.3 本研究使用的参照语料库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政治语篇及其翻译中汉英名词化的分布与类型 |
5.1 汉英名词化及其翻译策略分布 |
5.1.1 汉英名词化的分布特征 |
5.1.2 名词化对等与转移翻译策略的分布特征 |
5.2 汉英派生型名词化 |
5.2.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派生名词化 |
5.2.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派生名词化 |
5.3 汉英转类型名词化 |
5.3.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转类名词化 |
5.3.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转类名词化 |
5.4 汉英短语型名词化 |
5.4.1 源语语篇中的汉语“NP的VP”结构 |
5.4.2 目标语语篇中的英语“V-ingof”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 |
6.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的类型 |
6.1.1 系统型对等 |
6.1.2 实例型对等 |
6.2 政治语篇特色名词化表达的翻译 |
6.2.1 汉语“化”字格的翻译 |
6.2.2 汉语数式短语的翻译 |
6.3 名词化对等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6.3.1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概念表述 |
6.3.2 名词化所凝练的中国道路表述 |
6.3.3 名词化所凝练的核心价值表述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 |
7.1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类型 |
7.1.1 隐喻化转移 |
7.1.2 去隐喻化转移 |
7.2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影响因素 |
7.2.1 语言系统因素 |
7.2.2 语篇类型因素 |
7.2.3 情景语境因素 |
7.2.4 文化语境因素 |
7.3 政治语篇翻译中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的功能 |
7.3.1 重构功能 |
7.3.2 简化功能 |
7.3.3 概括功能 |
7.3.4 释义功能 |
7.4 名词化转移翻译策略与对外政治话语的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发现 |
8.2 贡献及创新点 |
8.3 研究启示 |
8.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Аннотация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与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三、研究价值与意义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 |
第一章 换译研究述评 |
第一节 换译研究综述 |
一、国外换译研究概述 |
二、国内换译研究简述 |
第二节 换译研究简评 |
一、换译视角研究简评 |
二、换译研究不足之处 |
三、换译研究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换译概念界定 |
第一节 换译称名流变 |
一、换译称名梳理 |
二、换译称名溯源 |
三、换译称名术语化 |
第二节 换译内涵 |
一、换译的特点 |
二、换译的本质 |
三、换译的定义 |
第三节 换译外延 |
一、换译的类型 |
二、换译的目的 |
三、换译的原则 |
四、换译的领域 |
五、换译的地位 |
六、换译的联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换译类型解析 |
第一节 有形换译 |
一、单位换译 |
二、标点换译 |
三、形象换译 |
第二节 无形换译 |
一、词类换译 |
二、语气换译 |
三、语态换译 |
四、视角换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换译机制假说 |
第一节 显性换译机制 |
一、概念替代机制 |
二、意象替代机制 |
第二节 隐性换译机制 |
一、(语义→语形)+语用思维假说 |
二、语用→语义→语形思维假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换译理据阐释 |
第一节 换译的语言学理据 |
一、换译的语形理据 |
二、换译的语义理据 |
三、换译的语用理据 |
第二节 换译之思维学理据 |
一、双语思维同一性理据 |
二、双语思维矛盾性理据 |
第三节 换译的文化学理据 |
一、换译的文化同质性理据 |
二、换译的文化异质性理据 |
第四节 换译的其他理据 |
一、换译之哲学理据 |
二、换译之美学理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9)汉缅颜色词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范围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五、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一章 汉缅颜色词的分类及结构对比 |
第一节 汉缅颜色词的分类对比 |
第二节 汉缅颜色词的结构对比 |
第二章 汉缅颜色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对比 |
第一节 汉缅单语素颜色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对比 |
第二节 汉缅复合颜色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对比 |
第三节 汉缅派生颜色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对比 |
第四节 汉缅重叠式颜色词的词性及句法功能对比 |
第三章 汉缅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
第一节 汉语的“黄”和缅语的“(?)” |
第二节 汉语的“绿”和缅语的“(?)” |
第三节 汉语的“红”和缅语的“(?)” |
第四节 汉语的“蓝”和缅语的“(?)” |
第五节 汉语的“白”和缅语的“(?)” |
第六节 汉语的“黑”和缅语的“(?)” |
第四章 汉缅颜色词对比研究的思考 |
第一节 汉缅颜色词教学方面的启示 |
第二节 汉缅颜色词翻译方面的启示 |
第三节 汉缅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启示 |
结语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语言学研究的认知转向 |
1.1.2 传统释义理论的局限性 |
1.1.3 英汉学习词典编纂和研究的滞后性 |
1.1.4 中国词典用户研究的必要性 |
1.1.5 词典编纂理念与视角的转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材料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型释义研究述评 |
2.1 相关概念 |
2.2 国外语言学家原型释义理论研究 |
2.2.1 Wittgenstein论家族相似性 |
2.2.2 Rosch等对原型理论的论述 |
2.2.3 Langacker等的双重结构理论 |
2.2.4 Armstrong的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结合说 |
2.2.5 Kleiber的原型语义学 |
2.3 国外词典学家原型释义研究 |
2.3.1 Wierzbicka等的自然语义元语言说 |
2.3.2 Apresyan的过渡词元说 |
2.3.3 Re-Debove的词典释义原型说 |
2.3.4 Mel’cuk的词典释义综合论 |
2.4 国内词典原型释义研究 |
2.4.1 国内汉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4.2 国内外语界词典释义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3.1 原型理论框架概述 |
3.1.1 原型理论框架的构建过程 |
3.1.2 原型理论框架的基本结构 |
3.2 原型释义模式 |
3.2.1 原型释义模式的内外之别 |
3.2.2 原型释义模式的纵横之分 |
3.3 原型和非原型的含义 |
3.3.1 原型的含义 |
3.3.2 非原型的含义 |
3.4 原型成员与非原型成员的相互关系 |
3.5 原型释义的基本特征 |
3.5.1 完型性 |
3.5.2 整合性 |
3.5.3 框架性 |
3.5.4 动态性 |
3.5.5 认知模糊性 |
3.5.6 认知经济性 |
3.5.7 认知优先性 |
3.6 小结 |
第四章 主流英汉双语学习词典释义研究 |
4.1 形态意义模块 |
4.1.1 收词 |
4.1.2 注音 |
4.2 概念意义模块 |
4.2.1 定义 |
4.2.2 多义词义项排序 |
4.2.3 对应词 |
4.2.4 词源 |
4.2.5 插图 |
4.3 语法意义模块 |
4.3.1 词法层面 |
4.3.2 句法层面 |
4.3.3 章法层面 |
4.4 语用意义模块 |
4.4.1 语词层面 |
4.4.2 语句层面 |
4.4.3 篇章层面 |
4.5 小结 |
第五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调查 |
5.1 研究目的和方法 |
5.1.1 调查对象及问卷 |
5.1.2 调查的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 |
5.2 用户持有和使用词典现状分析 |
5.3 用户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查阅习惯 |
5.3.1 词典用户的查阅目的 |
5.3.2 词典用户的查阅内容及选择策略 |
5.4 用户对改进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建议 |
5.4.1 词典内容 |
5.4.2 词典排版 |
5.5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使用现状的词典学意义 |
5.6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双语学习词典的原型释义模式 |
6.1 形态意义模块 |
6.1.1 收词 |
6.1.2 注音 |
6.1.3 构词法信息 |
6.2 概念意义模块 |
6.2.1 词目定义 |
6.2.2 词目翻译 |
6.2.3 多义词义项的衍生和呈现方式 |
6.2.4 插图 |
6.2.5 词源 |
6.3 语法意义模块 |
6.3.1 词缀、词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2 句子层面的语法信息 |
6.3.3 章法层面的语法信息 |
6.4 语用意义模块 |
6.4.1 语词层面 |
6.4.2 语句层面 |
6.4.3 篇章层面 |
6.5 语义场意义模块 |
6.5.1 近义替换 |
6.5.2 语义网络的构建 |
6.5.3 辨义 |
6.6 事件域意义模块 |
6.7 小结 |
6.8 余论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总结 |
7.2 研究主要贡献 |
7.3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7.3.1 研究的局限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参考词典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主持、参与的项目 |
致谢 |
四、英汉颜色词语用意义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Linguistics and the Language of Translation(Chapter 5)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丽萍.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翻译中范畴转换的认知研究[D]. 余平. 西南大学, 2020(05)
- [5]变异修辞视角下的沈从文小说语言风格英译再现研究[D]. 张蓓.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D]. 乔丽婷. 南京大学, 2020(10)
- [7]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政治语篇中名词化翻译策略研究[D]. 唐革亮.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8]俄汉双向换译系统研究[D]. 倪璐璐.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9]汉缅颜色词对比研究[D]. 虞平焕.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10]英汉双语学习词典原型释义模式的构建[D]. 李大国. 苏州大学, 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