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滦科协2000年工作安排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雷丽芳[1](2018)在《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研究(1875-1949)》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是移植西方科学技术的过程。在这一移植过程中,工程师作为技术承担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矿冶业作为近代工业化的能源与基础材料产业,是洋务运动中除军事工业之外最早受到关注的产业,因此研究矿冶领域的工程师群体在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所作的努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伴随着1875年中国近代矿冶业的诞生而产生。从早期延聘外籍矿冶工程师开始,到1880年代留美幼童群体、留欧船政学生群体中孕育出首批本国矿冶工程师;随着清末民初留学教育兴起与本土矿冶教育的发展,中国矿冶工程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取代外籍矿冶工程师成为中国矿冶工程技术领域的中坚力量,至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矿冶产业建设中的矿冶工程师群体完全实现本土化。与此同时,伴随着中国矿冶工程师队伍的形成与发展,矿冶工程师逐步实现组织化并走向职业化。论文从1937年出版的《全国专门人才调查报告·第一号·矿冶》这一史料入手,首先宏观呈现民国时期矿冶工程师群体的概貌,然后从有形机构与无形组织两个方面描述近代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过程。论文分阶段梳理了晚清时期(1875-1911)、民国初期(1912-1937)以及全国抗战以后(1938-1949)三个阶段国内外高等矿冶教育培养矿冶毕业生情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个阶段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情况及其参与矿冶产业建设情形,并总结各个阶段矿冶工程师的群体特征;紧接着重点介绍了学术团体中的矿冶工程师,以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为中心,探讨了他们在抗战前十年所做的努力和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最后讨论了产业、教育、科研的互动关系及其对矿冶工程师群体形成的影响,民国时期矿冶技术官僚在近代矿冶工业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实际作用,以及近代中国工业化进程中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的艰辛创业历程。并指出在工业化条件缺失的情况下,近代中国矿冶产业的发展备受煎熬,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作用的发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全面抗战爆发的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到抗战后方进行创业,将中国矿冶产业推向前进,用实际成绩证明了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是完全具备能力去实现工业化的历史使命。
朱东北[2](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文世芳[3](2017)在《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总结历史上封闭保守的深刻教训,勇于面对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充分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行不通、闭关自守实现不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虚心学习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这个伟大觉醒的重要内容,对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探索而成,从改革开放之初一步一步摸索而来。探求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可以从改革开放史中寻求历史的逻辑、问题的病灶和成功的钥匙。因此,从改革开放之初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和借鉴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从开放和改革的相互关系及国际经验视角探求改革开放开启并获得成功的原因,对当前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这些正是论文致力于探求的深层次问题。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小结。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缘由、意义,研究的现状、问题,研究的资料准备、特点,研究的方法、思路,研究的目标、方向。第一章,主要讨论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考察整个社会,国民经济遭受重创,人民生活在温饱线上长期徘徊,社会各界渴望变革;考量党内状况,使命意识空前觉醒,执政危机意识日渐浓厚,全党洋溢着把“文化大革命”耽误的时间抢回来的情绪;环顾世界局势,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在两极格局下存在寻求多极化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国家经过迅猛发展后进入滞胀阶段,亟需产业转移,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树立了发展榜样,调整和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潮流。特定的历史条件,给中国指明了方向:旧的道路难以为继,变革已是民心所向,国际形势为迎接中国融入世界大家庭、登上国际大舞台提供了历史契机。一种历史的合力,悄然引导着中国朝着改革与开放的道路走去,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条件生成。第二章,主要讨论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逐渐扩大对外交流,冷眼向洋看世界,以世界为参照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党内和思想理论界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已经不可抑制。中共高层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对世界局势作出新的研判,认为存在长时段和平发展的可能。在对历史的反思中,中共又逐渐从“左”的迷雾中走出来,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讨论,工作重心开始务实地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倾斜。在此基础上,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把握世界发展脉搏,派出大批对外考察的“侦察兵”了解世界各国发展经验和研究中国应有的对策,部署理论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国外情况。特别是派团对外考察是中共高层的重大战略举措。中央政治局从听取和讨论考察汇报开始,改革开放的思想在酝酿中逐渐生根发芽,经过1978年国务院务虚会和中央工作会议的两次大讨论,改革开放决策呼之欲出。第三章,主要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经过对盲目冒进的反思,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深化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思想的过程。经过1979年对盲目引进和吸收外资的反思,在对国民经济调整的思考、讨论以及初步实施中,中共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行了总结深化,制定了更加科学更具操作性的对外引进规定、吸收外资政策、对外考察办法、国民经济计划。在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的改革试点和探索中,中共对建设四个现代化有了更深层的认识,在政策上、试点上、理论上都有重大的转变。在政策上,提出经济政策的三大转变,要求逐步实现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转型;在试点上,创办经济特区,使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从某个领域的试点转换为更深层次的综合性改革试点;在理论上,从四个现代化转变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的现代化”作为统领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结合中国实际,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指导性思想。第四章,主要讨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逐步由引进技术、外资和管理经验,朝着更深层次的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国际组织发展经济经验以及引进国外智力发展和深化,并最终推动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过程。结合中国实际,探索适合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是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在中共高层的支持和部署下,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经验和理论以及联邦德国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和法国经济计划化理论等,成为中国考察和学习借鉴的重点内容。布鲁斯和奥塔·锡克等东欧经济学家的来访,在中国掀起研究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和改革理论的热潮。在改革开放实践的锻炼和理论探讨的熏陶中,中国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终于在1984年莫干山会议上崛起,逐渐承担起为改革建言献策的使命。在和思想理论界的良性互动中,中共终于克服各种困难,出台《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这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共对中国经济改革发展方向的探索获得巨大成功,以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为重点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重大的阶段性成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巴山轮会议为标志,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小结,主要对论文作一概括性总结,集中探讨境外发展经济经验是如何被中共重视、学习和吸收,形成了什么样的原则和路径;究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积累了哪些重要历史经验,对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有哪些重要启示。为确保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取得好的效果,中共在探索之中确立和完善了自力更生为主、积极争取外援,取长补短、保持优势,多方学习、反复比较,解放思想、谨慎渐进等基本原则;形成了从境外经验的学习了解、到决策层多渠道掌握信息、到中共高层利用境外经验进行决策、到中层和基层干部掌握境外先进经验的上下贯通、良性互动的路径。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在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成为改革的先声;推动了改革开放决策出台和具体政策不断完善;促进了社会主义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理念的突破;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历史关头,分析研究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历史,能带来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改革应该如何优化调查研究,如何加强顶层设计,如何重视基础性工作。
孙亚男[4](2012)在《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文中指出本文研究人物阎子亨(1891-1973)是中国近代建筑师中的一员。自1925年进入亨大建筑公司,继而创办中国工程司,至解放后参加的各种建筑类工作,四十多年来在建筑、水利、规划等相关领域都做出了较为卓越的贡献,在天津乃至全国都是一位令人尊敬、颇有影响力的建筑师。本文主要通过三个部分对阎子亨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生平的叙述,从其求学和从业经历、社会活动、教育活动方面论证阎子亨为一位综合性的建筑从业者。其次,通过对其设计作品的类型、分布、风格等方面归纳设计作品的特点,并完善阎子亨的设计作品库。最后,通过生活态度、工作细节、周围人物的评价等客观方面的叙述,以期论证阎子亨是一位值得纪念的建筑师。
曾志伟[5](2010)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文中指出公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国家控股或参股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来体现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国有企业的成立、发展、改革过程中,党始终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作用、带动作用。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成长、发展的风雨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不论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困难阶段,还是在抗震救灾的关键时刻,抑或是在保障北京奥运会顺利进行的各项工作中,国有企业始终发挥着骨干和中坚作用。第一章回顾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第一节先对国有企业的来源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的国有企业有五个来源: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兴办的各种类型的国有企业;没收的官僚资本;建国后新兴办的企业;没收的外国在华工矿企业以及经过社会主义改造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第二节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的沿革脉络进行了清理,认为1983—1984年的利税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之前,党和国家主要通过对国有企业直接领导和管理来实现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利税改革后,党也向企业派出经营管理人员,但在性质上更多地体现出市场特征。第三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政治工作进行了总结。第二章分别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一节分析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认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确立了围绕经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思想政治工作成长为一门科学。第二节指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四个,一是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弱化;二是企业员工利益认识的“落差”加大;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指向复杂化;四是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和体系模式陈旧;第三节查找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原因也有四个,一是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二是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三是运行机制发生了变化;四是管理体制也有所调整。第三章首先对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进行了分析,进而论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认为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二是更好地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三是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主要来自两个理论体系,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理论渊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则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再次,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发展着的科学;正因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有丰富的理论依据,思想政治工作又是一门发展着的科学,所以,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在第四章,谈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面的创新。认为国有企业党组织是推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就应坚持党在国有企业的领导,创新党在国有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还要借重企业文化做思想政治工作,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哪家企业形成了先进的企业文化,那家企业就能在该行业站稳脚跟、赢得主动,哪家企业不能形成符合企业特点的文化,那家企业就将在竞争中陷入被动。第五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包括领导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等。在领导机制上,应建立企业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分工协作,面向生产经营、覆盖全体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在激励机制上,坚持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激励机制;在保障机制上,应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制度、人力、物力保障,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监督制度上,要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拓宽监督渠道,提高各项监督制度的实效性;在评估机制上,要完善评估体系,规范评估方法,充分发挥部门作用和群众参与的作用;在培训机制上,要建立长效的员工教育培训机制。第六章论述了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包括做好宣传、进行调查研究、办事公开和树立典型等。在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方面,要拓宽宣传目标,把握好对内和对外宣传;调查研究是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做好调查研究一要设计好调查研究的程序,二要把握好调查研究的方法;办事公开,是指涉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各项工作,包括内容、程序、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布,企业领导班子做出的重大决策,涉及到广大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也向广大职工公开,办事公开是做好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利用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带动作用,来启发教育人,也就是发挥先进典型的作用,也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法。
张文山[6](2009)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煤炭经济管理创新——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学术活动安排意见》文中研究表明2009年在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领导下,在各个委员及委员单位积极支持、团结协作下,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科发展与原始创新为目标,以学术会议和论文集《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为抓手,努力搭建为经济管理工作者服务、为学科发展服务、为煤炭工业经济服务的学术交流平台,努力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
张文山[7](2009)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煤炭经济管理创新——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学术活动安排意见》文中指出2009年在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领导下,在各个委员及委员单位积极支持、团结协作下,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学科发展与原始创新为目标,以学术会议和论文集《煤炭经济管理新论》为抓手,努力搭建为经济管理工作者服务、为学科发展服务、为煤炭工业经济服务的学术交流平台,努力打造一个有影响力的学术团队。
中国煤炭学会[8](2008)在《中国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文中研究说明2007年,在学会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总会及各分支机构、省学会和团体会员单位积极进取,团结协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中国科协"三服务,一加强"的工作定位,以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1248品牌工程活动,,为载体,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现将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的工作要点汇报如下。
中国煤炭学会秘书处,湖南省煤炭学会秘书处[9](2006)在《中国煤炭学会和湖南省煤炭学会在长沙联合召开2006年工作会议》文中提出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为主题的中国煤炭学会和湖南省煤炭学会2006年工作会议,于2006年4月18日至19日在湖南长沙市枫林宾馆隆重举行。这次工作会议,是在煤炭行业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中国煤
李成军[10](2005)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共有煤矿城市90 座,占我国城市总数的近15%。我国的煤矿城市大都是伴随着煤炭资源的开发而诞生的,城市经济的一个先天不足就是产业结构单一,伴随着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趋于萎缩,受资源产业发展规律支配,城市必然走上转型之路。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涉及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试图全面系统地回答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问题。1、本文对煤矿城市作出如下的定义:即因煤炭资源开采而形成,煤矿及基础能源产业占城市经济主导地位,矿区人口占城市人口1/3 以上的国家行政管辖县级以上的城市。煤矿城市在我国基础产业的形成、推进全国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自身在发展中也付出了深重的资源环境代价。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是指运用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手段对城市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等各方面进行深刻调整、全面转换,形成新的接续主导产业,替代单一的煤炭经济,使煤矿城市从煤的“黑”影中走出来,发展成新型的现代化城市。2、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强大武器,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也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指导。城市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等都是研究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对经济转型理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3、西方发达国家实施资源型城市转型起步较早,比较典型的法国洛林地区、德国鲁尔地区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积累了一些做法和经验,法、德两国在宏观调控方面通过立法保障,科学规划、未雨绸缪,强化协调、高层推动的做法,以及在发展接续产业,促进再就业方面的经验,对于我国实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都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4、从操作层面上对经济转型战略和转型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四个特征,即宏观性、系统性、现实性和兼容性特征。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取向包括促进就业、培育接续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保持社会稳定诸多方面。完成转
二、开滦科协2000年工作安排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滦科协2000年工作安排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研究(1875-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与论文选题 |
1.1 概念界定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小结 |
1.3 论文选题及创新点 |
1.3.1 选题意义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研究框架及内容 |
1.3.4 创新点 |
2 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兴起的背景 |
2.1 洋务运动中近代企业的创办 |
2.2 新式矿冶技术知识的引进与传播 |
3 近代矿冶工程师群体概貌 |
3.1 群体规模 |
3.2 来源情况 |
3.2.1 国内矿科毕业生来源 |
3.2.2 国外矿科毕业生来源 |
3.2.3 矿冶工程师的留学情况及来源学校分布 |
3.3 籍贯分布 |
3.4 年龄构成 |
3.5 专业及学历结构 |
3.6 就业出路 |
3.7 小结 |
4 晚清时期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孕育(1875-1911) |
4.1 早期聘请外籍矿冶工程师 |
4.2 首批本国矿冶工程师的出现 |
4.2.1 留美幼童群体中的矿冶工程师 |
4.2.2 船政留欧群体中的矿冶工程师 |
4.2.3 首批本国矿冶工程师的不同特点与境遇 |
4.3 清末国内外高等矿冶教育培养的矿冶工程师 |
4.3.1 矿冶工程师培养情形 |
4.3.2 矿冶留学生与新式矿冶技术及知识传播 |
4.4 小结 |
5 民国初期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与发展(1912-1937) |
5.1 民国初期的矿冶工程师群体概况 |
5.1.1 民国初期的矿冶留学生回国服务情形 |
5.1.2 本土高等矿冶教育人才培养情形 |
5.1.3 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与矿冶技师职业化 |
5.2 两个本土钢铁工程师群体的形成 |
5.2.1 抗战之前的新式钢铁工业建设与钢铁工程师流动 |
5.2.2 以汉冶萍公司为中心的本土钢铁工程师群体 |
5.2.3 山西地区独立发展的本土钢铁工程师群体 |
5.3 北洋系采矿工程师群体的形成 |
5.3.1 民国初期的中国采矿业与采矿工程师 |
5.3.2 采矿工程师群体中的北洋系 |
5.3.3 北洋系采矿工程师群体的特点 |
5.4 钢铁试验场与矿冶科研的启动 |
5.5 小结 |
6 全面抗战后矿冶工程师群体的曲折前进(1938-1949) |
6.1 战时后方矿冶教育的振兴与矿冶人才队伍的壮大 |
6.2 资源委员会成为矿冶工程师群体的聚集中心 |
6.2.1 钢铁工程师群体在资源委员会的集中 |
6.2.2 其他矿冶工程师在资源委员会的聚集 |
6.3 矿冶工程师群体与后方矿冶产业建设 |
6.3.1 矿冶工程师群体参与后方矿冶产业建设情形 |
6.3.2 后方矿冶产业的建设成绩 |
6.4 矿冶科研群体的形成与矿冶技术进步 |
6.4.1 抗战时期矿冶科研与技术进步概况 |
6.4.2 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中的矿冶科研群体的形成 |
6.4.3 科研案例:以后方冶金燃料研究为例 |
6.5 小结 |
7 学术团体中的矿冶工程师群体 |
7.1 近代中国的矿冶学术团体概况 |
7.2 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中的矿冶工程师群体 |
7.2.1 中国矿冶工程学会的成立 |
7.2.2 学术委员会与历届理事会成员 |
7.2.3 矿冶工程师群体参与会务工作情形 |
7.3 小结 |
8 讨论 |
8.1 从产业、教育、科研的互动看矿冶工程师群体的形成 |
8.2 矿冶技术官僚在近代矿冶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
8.2.1 矿政机关以外的矿冶技术官僚 |
8.2.2 主管矿政机关的矿冶技术官僚 |
8.3 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矿冶工程师群体的艰辛创业历程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式钢铁企业中的钢铁工程师(1912-1937)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
2.2 从行会到工会 |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
5.1 工会化测评(一) |
5.2 会结构的演变 |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
6.1 工会及会员 |
6.2 会务运行状况 |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
6.4 文娱活动 |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
8.1 日常处理形态 |
8.2 重大调处机制 |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
10.1 工会化测评(二) |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
12.2 工会化测评(三) |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
第1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资料 |
(一) 概念界定 |
(二) 研究资料 |
三、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一) 研究的基本状况概述 |
(二)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观点 |
(三)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一) 历史分析法 |
(二) 文献分析法 |
(三) 比较分析法 |
五、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三) 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背景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经济社会状况 |
一、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
二、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
三、社会各界渴望变革 |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中共党内思想状况 |
一、执政使命意识逐渐觉醒 |
二、执政危机意识日益浓厚 |
三、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世界形势 |
一、世界政治格局寻求新的平衡 |
二、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 |
三、产业转移与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崛起 |
四、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推行改革 |
第二章 对外交流考察与改革开放决策的作出 |
第一节 历史大转折前的思想“解冻”和发展探索 |
一、世界局势的新研判 |
二、思想解放潮流涌动 |
三、工作重点逐渐转移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初步行动 |
一、邓小平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支持 |
二、召开世界经济讨论会研究境外经验 |
三、领导人主动出访“触摸世界” |
四、有计划地组织对外考察“探路” |
第三节 中共高层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内部讨论 |
一、中央政治局听取讨论考察汇报 |
二、国务院务虚会讨论如何加快现代化建设速度 |
三、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境外快速发展经济经验 |
第三章 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总结深化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第一节 对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反思 |
一、陈云、薛暮桥等对盲目引进的批评 |
二、中共高层讨论和部署经济调整 |
三、控制引进规模和制定引进政策 |
四、财政经济委员会组织大规模经济问题调研 |
第二节 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深化和落实 |
一、对外考察专业性、针对性加强 |
二、境外访问团和专家的来访与“传经” |
三、参与和召开国际会议 |
四、成立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和举办企业管理研究班 |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说的引入 |
一、西方经济学说引入的主要路径 |
二、三次大型西方经济学讲座(讲习班) |
三、西方经济学引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
第四节 “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提出 |
一、经济政策的转变和建立经济特区 |
二、两份《初步意见》的制定和经济体制改革方向的探讨 |
三、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 |
第四章 借鉴境外经济体制改革经验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出台 |
第一节 学习借鉴重点转移到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 |
一、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考察 |
二、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引入 |
三、苏东经济体制改革经验的探讨和研究 |
四、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等西方经验的学习借鉴 |
第二节 学习和借鉴重要国际组织的经验 |
一、联合国提供的考察与培训 |
二、世界银行对中国的两份考察报告 |
第三节 引进国外智力决定的出台和初步成效 |
一、引进国外智力的历史经验与新的探索 |
二、邓小平关于引进国外智力的讲话和引进国外智力政策出台 |
三、引进国外智力政策的初步落实和成效 |
第四节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进入新阶段 |
一、改革中的问题和境外因素的影响 |
二、邓小平视察南方与商品经济意见再次提出 |
三、1984年莫干山会议与新一代经济理论人才崛起 |
四、《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出台 |
五、巴山轮会议标志借鉴境外经验进入新阶段 |
小结 |
一、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原则和路径 |
二、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作用和影响 |
三、中共学习借鉴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经验和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国领导人出访一览表(1976. 10—1984. 12) |
附件2 1978年引进22项工程项目表 |
附件3 赵人伟等就经济改革问题向布鲁斯的提问 |
附件4 一个大学在政治经济学教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资本主义部分)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4)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简介 |
1.2 前人研究成果 |
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过程 |
1.3.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5 特别说明 |
第二章 建筑设计道路上的多领域历程 |
2.1 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影响(1891—1912 年) |
2.1.1 家庭环境熏陶的童年(1891——1900) |
2.1.2 自幼聪明好学的小学(1900——1907) |
2.1.3 深受爱国教育的中学(1907——1912) |
2.1.4 求学于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 |
2.2 开创建筑事业时期(1918 年6 月—1950 年4 月) |
2.2.1 毕业后专职于土木工程师职业(1918 年6 月——1924 年12 月 |
2.2.2 亨大建筑公司工作时期(1925 年3 月——19 2 8 年9 月) |
2.2.3 经营中国工程司(1928 年10 月——1950 年5 月) |
2.2.4 个人深造以及在建筑教育上的奉献 |
2.2.5 自编书籍和材料 |
2.3 主要社会活动 |
2.3.1 参与学术团体 |
2.3.2 解放前后从事的天津市建筑规划管理工作 |
2.4 小结 |
第三章 阎子亨的设计作品分析 |
3.1 探索时期的建筑作品分析(1925 年3 月——1928 年9 月) |
3.1.1 亨大建筑公司背景分析与项目背景分析 |
3.1.2 建筑分布分析 |
3.1.3 建筑风格特点分析 |
3.1.4 小结 |
3.2 百花齐放的繁荣时期作品分析(1928 年10 月——1937 年12 月) |
3.2.1 建筑分布分析 |
3.2.2 建筑类型分析 |
3.2.3 建筑风格分析 |
3.2.4 小结 |
3.3 专一风格的稳定期作品分析(1938 年1 月——1945 年8 月) |
3.3.1 建筑分布与类型分析 |
3.3.2 建筑风格分析——娴熟的“流线式” |
3.3.3 小结 |
3.4 衰退期的设计作品分析(1947 年1 月——1950 年4 月) |
3.4.1 建筑作品与成套中国工程司工程契约分析 |
3.4.2 测绘敌伪产的工作及其他 |
3.4.3 小结 |
3.5 后续发展时期(1950 年5 月-1973 年) |
3.5.1 公园建设 |
3.5.2 人民体育馆设计中所做的工作 |
3.5.3 友好里居住小区改建 |
3.5.4 小结 |
3.6 在城市规划与水利方面的工作 |
3.6.1 城市规划 |
3.6.2 水利方面相关工作 |
3.6.3 小结 |
3.7 阎子亨设计作品整体性分析 |
3.7.1 设计数量多 |
3.7.2 住宅专家——以居住建筑为主,多种建筑类型均涉及 |
3.7.3 现代式样的先驱者,并以现代式样为主的朴素设计风格 |
3.7.4 质量坚固耐久 |
3.7.5 注重细节设计和创新 |
3.8 小结 |
第四章 阎子亨多角度的综合评价 |
4.1 从工作态度、生活态度看阎子亨 |
4.1.1 工作上的废寝忘食 |
4.1.2 从家庭藏书以及文章看阎子亨 |
4.1.3 捐献房产 |
4.1.4 小结 |
4.2 从工作细节看阎子亨 |
4.2.1 工作中的随身物品 |
4.2.2 残留文字及口述记录的建筑相关技术与理念 |
4.2.3 小结 |
4.3 从周围人们看阎子亨 |
4.3.1 朋友对阎子亨及中国工程司的评价 |
4.3.2 后人对阎子亨的评价 |
4.3.3 学习建筑的晚辈对其评价 |
4.3.4 小结 |
4.4 追悼会与灵堂小传 |
4.5 小结 |
后记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连续出版物 |
三)学位论文 |
四)报纸文章 |
五)档案资料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附录 1 阎子亨设计作品一览表 |
附录 2 天津市工程师公会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记录 |
附录 3 第三届中国建筑学会会刊:《河北省建筑学会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会工作的几点体会》:阎子亨发言稿 |
附录 4 54 年工作与学习的检查 |
附录 5 一九五四年:经考绩工作计划 |
附录 6 董伯川之子董瑞章先生专访 |
附录 7 中国工程司建筑章程 |
附录 8 阎子亨手稿《建筑构造学》绪言 |
附录 9 阎子亨手稿《四十多年来我在建筑工作中的回忆》前言 |
附录 10 阎子亨之大孙阎洗公先生专访 |
附录 11 香港大学1915-1916 年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
附录 12 阎嘉同女士网络采访 |
致谢 |
(5)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意义与选题背景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主要观点 |
五、与选题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回顾 |
第一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历史探源 |
一、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兴办的各种类型的国营企业 |
二、没收的官僚资本 |
三、建国后新兴办的企业 |
四、没收的外国在华工矿企业 |
五、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而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体制的沿革脉络 |
一、以实现党在企业的有效领导为主旨的时期 |
二、加强党的领导与增强企业活力的双赢互促时期 |
第三节 不同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
五、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二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原因 |
第一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 |
一、确立了围绕经济建设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方针 |
二、形成了比较健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
三、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 |
四、思想政治工作成长为一门科学 |
第二节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
一、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弱化 |
二、企业主体利益认识的“落差”加大 |
三、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指向复杂化 |
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和体系模式陈旧 |
第三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国有企业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 |
三、思想政治工作运行机制发生变化 |
四、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体制有所调整 |
第三章 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
第一节 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
一、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生命线”作用 |
二、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更有效地实现构建和谐企业的目标 |
三、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 |
一、创新的含义与价值 |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理论渊源 |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发展着的科学 |
一、实践推动着思想政治工作成长为一门科学 |
二、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范围不断延伸 |
三、思想政治工作呈现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 |
四、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 |
第四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 |
第一节 创新党在国有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 |
一、坚持党在国有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历史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 |
二、创新党在国有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 |
三、企业党建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融共生 |
四、坚定不移地在党的领导下做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 |
一、对人的科学认识和把握 |
二、以人为本理念应体现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
第三节 借重企业文化做思想政治工作 |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和构成 |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 |
第五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 |
第一节 机制及机制创新的作用 |
一、机制的含义 |
二、机制创新的价值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 |
一、创新领导机制 |
二、创新激励机制 |
三、创新保障机制 |
四、创新监督机制 |
五、创新评估机制 |
六、创新教育培训机制 |
第六章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创新 |
第一节 做好宣传,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性 |
一、宣传工作在企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
二、创新途径,做好国有企业的宣传工作 |
第二节 调查研究,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 |
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查研究的程序 |
二、调查研究的方法 |
第三节 办事公开,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透明性 |
一、办事公开应坚持的原则 |
二、思想政治工作公开的内容和方式 |
三、思想政治工作公开的程序 |
第四节 树立典型,增强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带动性 |
一、树立典型的理论依据 |
二、树立典型的认识偏差 |
三、有效发挥典型的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10)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矿城问题研究概述 |
1.1.1 国外有关研究情况 |
1.1.2 国内有关研究情况 |
1.1.3 本文要进行的研究 |
1.2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 |
1.2.1 我国煤矿城市的产生 |
1.2.2 产业周期与煤矿城市发展周期 |
1.3 我国煤矿城市界定与典型煤矿城市 |
1.3.1 我国煤矿城市的界定及分布 |
1.3.2 典型煤矿城市概况 |
1.3.3 煤矿城市的历史功绩 |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本文的基本框架 |
本章小结 |
2 我国典型煤矿城市现状分析 |
2.1 煤矿城市的基本特征 |
2.1.1 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 |
2.1.2 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基础设施薄弱 |
2.1.3 经济发展进程中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 |
2.1.4 条块分割,市矿关系不顺 |
2.2 煤矿城市的主要经济和社会问题 |
2.2.1 产业结构单一 |
2.2.2 经济效益低下 |
2.2.3 后续发展能力不强 |
2.2.4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
2.2.5 城市和企业负担过重 |
2.2.6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 |
2.3 煤矿城市主要问题的成因 |
2.3.1 思维观念僵化 |
2.3.2 体制改革滞后 |
2.3.3 投入结构固化 |
2.3.4 调控政策误导 |
2.3.5 企业素质不强 |
2.4 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及现实意义 |
2.4.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内涵 |
2.4.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现实意义 |
2.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2.5.1 启动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2.5.2 经济转型基础的薄弱性 |
2.5.3 经济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
2.5.4 经济转型目标的阶段性 |
本章小结 |
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 |
3.1 城市发展规律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1.1 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 |
3.1.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 |
3.1.3 在转型中实现再城市化 |
3.2 可持续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2.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
3.2.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
3.3 区域经济发展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3.1 区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
3.3.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重视区域经济背景 |
3.4 产业经济理论与煤矿城市经济转型 |
3.4.1 产业、产业结构和地区产业结构 |
3.4.2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含义和相关因素 |
3.4.3 主导产业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
3.4.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必须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本章小结 |
4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借鉴 |
4.1 国外煤矿城市(地区)经济转型的基本做法 |
4.1.1 国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概况 |
4.1.2 法国洛林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1.3 德国鲁尔地区经济转型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4.2 中外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对比分析 |
4.2.1 转型基础条件对比分析 |
4.2.2 转型政策法规对比分析 |
4.2.3 转型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对比分析 |
4.3 对我国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启示 |
4.3.1 宏观调控方面的启示 |
4.3.2 在发展接续产业方面的启示 |
4.3.3 在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5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研究 |
5.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涵义与特征 |
5.1.1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内涵 |
5.1.2 经济转型战略目标的基本特征 |
5.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战略目标取向 |
5.2.1 实现城市劳动力基本就业 |
5.2.2 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 |
5.2.3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体制转轨 |
5.2.4 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 |
5.2.5 保持社会稳定 |
5.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构想 |
5.3.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步骤 |
5.3.2 战略上的持久战与战术上的速决战 |
本章小结 |
6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研究 |
6.1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式 |
6.1.1 政府主导模式 |
6.1.2 市场调节模式 |
6.1.3 政府主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模式 |
6.1.4 产业延伸模式 |
6.1.5 产业更新模式 |
6.1.6 产业复合模式 |
6.1.7 典型城市的实践 |
6.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切入模式 |
6.2.1 以项目开发为切入点 |
6.2.2 以培育和壮大骨干企业为切入点 |
6.2.3 以全民创业为切入点 |
6.3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点模式 |
6.3.1 矿竭城衰——急转模式 |
6.3.2 矿兴城荣——中转模式 |
6.3.3 矿立城新——起转模式 |
6.4 确定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模式的原则 |
6.4.1 因地制宜原则 |
6.4.2 因势利导原则 |
6.4.3 遵循经济规律原则 |
本章小结 |
7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成本分析 |
7.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
7.1.1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概念 |
7.1.2 转型成本的分类 |
7.2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成本分析 |
7.2.1 实施成本 |
7.2.2 风险成本 |
7.3 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1 国外煤矿城市转型成本支付的经验 |
7.3.2 我国煤矿城市转型成本的支付 |
7.3.3 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
7.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时机的选择 |
7.4.1 两种转型方式及其成本支付的比较 |
7.4.2 根据数学模型得出的结论 |
本章小结 |
8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机制 |
8.1 意识对存在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1.1 煤矿城市生存发展的压力是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
8.1.2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经济转型的精神动力 |
8.2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政策体制动力 |
8.2.1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区域经济开发的影响力 |
8.2.2 体制创新的作用力 |
8.2.3 对外开放的外向牵动力 |
8.3 资本与科技投入的作用力——经济转型的物质动力 |
8.3.1 资本投入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意义 |
8.3.2 转型投资的来源 |
8.3.3 依靠科技放大转型物质动力 |
8.4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整合 |
8.4.1 动力来源与作用的多元化使整合成为必要 |
8.4.2 政府与市场在动力整合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9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创新机制 |
9.1 观念创新──经济转型的思想基础 |
9.1.1 以战略思维谋长远发展的决策理念 |
9.1.2 在竞争中求生存的市场理念 |
9.1.3 在开放中转型以开放促发展的开放理念 |
9.1.4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理念 |
9.1.5 敢闯敢冒、攻坚克难的开拓理念 |
9.1.6 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
9.2 体制和机制创新──经济转型的制度保障 |
9.2.1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创新 |
9.2.2 建立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的企业运行机制 |
9.3 科技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手段 |
9.3.1 明确科技创新思路 |
9.3.2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保障体系 |
9.3.3 实现科技与经济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
9.4 产业创新──经济转型的根本目标 |
9.4.1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
9.4.2 发展特色产业 |
9.4.3 发展循环经济 |
9.4.4 发展新兴第三产业 |
本章小结 |
10 煤矿城市经济转型中的政府行为 |
10.1 政策手段的内涵、特征及其重要性 |
10.1.1 政策的基本内涵 |
10.1.2 政策支持保障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性 |
10.1.3 国外对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支持手段 |
10.2 社会保障政策 |
10.2.1 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
10.2.2 失业保险保障政策 |
10.2.3 养老保险保障政策 |
10.3 就业促进政策 |
10.3.1 统一人力资源市场 |
10.3.2 提供就业技能培训 |
10.3.3 支持创业,以创业促就业 |
10.3.4 开发岗位,引导就业 |
10.3.5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10.3.6 劳务输出 |
10.4 项目与投资政策 |
10.4.1 公共项目投资政策 |
10.4.2 产业项目投资政策 |
10.5 人才政策 |
10.5.1 创新人才观念 |
10.5.2 人才培养政策 |
10.5.3 人才引进政策 |
10.5.4 人才激励政策 |
10.5.5 人才政策的成本支付 |
10.6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 |
10.6.1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应体现的原则 |
10.6.2 转型环境保障政策的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11 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实践 |
11.1 阜新的基本市情及其经济转型的紧迫性 |
11.2 阜新市经济转型的历程 |
11.3 阜新经济转型规划纲要 |
11.3.1 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主要预期指标 |
11.3.2 产业发展方向、主要目标和重点措施 |
11.3.3 矿区转型目标和工作重点 |
11.4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及初步成果 |
11.4.1 阜新经济转型的基本特征 |
11.4.2 阜新经济转型的初步成果 |
本章小结 |
12 结论与展望 |
12.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1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查新结论 |
四、开滦科协2000年工作安排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中国矿冶工程师群体研究(1875-1949)[D]. 雷丽芳. 北京科技大学, 2018(08)
- [2]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3]中国共产党对境外发展经济经验的认识与借鉴(1976-1984)[D]. 文世芳.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4]阎子亨设计作品分析[D]. 孙亚男. 天津大学, 2012(07)
- [5]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 曾志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6]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煤炭经济管理创新——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学术活动安排意见[J]. 张文山.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2009(00)
- [7]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促进煤炭经济管理创新——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学术活动安排意见[A]. 张文山. 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 2009
- [8]中国煤炭学会2007年工作总结及2008年工作要点[A]. 中国煤炭学会. 中国煤炭学会简讯(第122期), 2008(总第122期)
- [9]中国煤炭学会和湖南省煤炭学会在长沙联合召开2006年工作会议[A]. 中国煤炭学会秘书处,湖南省煤炭学会秘书处. 中国煤炭学会简讯(第116期), 2006(总第116期)
- [10]煤矿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 李成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