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集接收、路由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力[1](2020)在《基于Zigbee天线阵列的分布式甲烷浓度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随着“城乡一体化”举措的实施,市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逐渐增多。因甲烷无色无味,当空气中甲烷浓度极低时,非常灵敏的甲烷传感器也可能会产生漏报、误报问题,或者是信号微弱无法预警。若室内无人,即使传感器精确报警,燃气泄漏也不能得到及时处理,一旦泄露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对甲烷浓度的无线监测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为了解决甲烷传感器漏报、误报或有报警但不能及时发现等问题,针对某校区餐厅中厨房的分布及其天然气浓度进行了研究,设计了一套基于Zigbee天线阵列分布式甲烷浓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节点、汇聚节点、协调器节点、串口电路和监测中心五大模块,并利用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实现了对甲烷浓度的监测。每个厨房作为无线网络终端监测点选用五个装有CC2530芯片的Zigbee模块,其中四个装有MQ-4甲烷传感器的Zigbee模块外置半波偶极子天线作为终端节点,一个Zigbee模块外置一组二元阵作为汇聚节点。终端节点采用菱形天线阵列、相位差检测及移相控制电路等,可以使四路电磁波信号分工合作定向且同向发射,使信号能量利用率达90%以上,并利用分集接收技术理论克服了传统菱形天线信号能量利用率只有50%左右的缺点,实现了波束赋形并达到了提高增益、强化方向的效果,从而有利于汇聚节点及时、有效接收和发送甲烷浓度信号给协调器节点,协调器节点再通过串口电路把甲烷浓度信息上传给监测中心,实现甲烷浓度的无线监测及预警。经HFSS仿真及系统总体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菱形天线阵列的分布式甲烷浓度监测系统对甲烷浓度信息的监测,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可靠性。当甲烷浓度不大于2%时,本系统测量的绝对误差低于0.1%,符合国家规定的室内甲烷测量标准。
郭瑞杰[2](2020)在《山西广电微波干线庙前山-汾阳-霍山微波设备改造》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微波安全传输是保证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和党和国家法令顺利实施的一种战略备战资源。数字微波传输即同步数字SDH系列的发展,为广播电视节目信号的微波传输提供了更稳定的硬件基础。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广电业务增加,庙前山-汾阳-霍山作为省内重要的干线微波枢纽站,南线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广电微波传输的需求,所以需要改造庙前山—汾阳—霍山两跳SDH制式3+1机架式微波设备。本文结合了山西省广播电视微波线路重要干线庙前山—汾阳—霍山线路改造工程的实际情况,主要从微波传输的技术角度对整个改造工程的情况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文中在对我省广播电视微波系统发展背景和微波通信主要理论知识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针对庙前山—汾阳—霍山的微波改造工程项目涉及到的微波技术和技术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由于庙前山—汾阳—霍山段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并且两跳的站距最大达到80km均远超过50km造成了该段微波线路传输中不可忽视的衰落问题,鉴于衰落问题对微波传输性能的影响,在工程设计中对两跳传输分别都进行了衰落的计算,面对庙前山—汾阳—霍山两跳长距传输衰落问题引入了分集技术来对抗衰落,通过进一步计算研究两跳微波传输的衰落储备和分集技术的传输性能改善度,并结合实际工程中对两跳电路运行的重要性能指标BER的计算,充分论证分集技术在庙前山—汾阳—霍山段微波改造线路中具有明显的抗衰落能力,分集技术是南线微波传输不可缺少的抗衰落手段。最后在工程的收尾阶段通过对收发电平和安装工艺进行测试,通过测试结果,证明了此次微波电路的数字化改造在传输质量上完全满足指标要求。本次工程圆满完成了我省微波干线骨干网络的整体扩容任务,为我省整体广电微波骨干网络增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孙东明[3](2020)在《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宏分集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漂浮在海上的具有无线通信能力和一定数据处理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的网络,由于其具有成本低、易布放、可大规模组网等特点,在海洋观测与探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受海上恶劣的天气环境与复杂的电磁环境影响,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之间的传输非常不可靠。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宏分集接收的传输架构,并设计了一种低复杂度的级联分集合并方案,以提高系统传输可靠性。具体而言:首先,搭建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宏分集接收系统软硬件平台。该系统以无线数传模块CC1101、嵌入式ARM处理器为硬件基础,基于两级分集接收机制,采用带有四路射频天线的分集接收系统替代宏分集接收系统中的远程天线单元,实现系统的可靠数据传输。考虑到中心处理节点有限的计算资源,设计了一种基于通用射频模块的级联分集合并方案。通过在每个分布式接收节点上完成一次信号的分集合并,然后将合并后的信息序列发送至中心处理节点进行信号的宏分集合并,可以将系统的运算负载均衡到每个分布式接收节点上,有效降低了中心处理节点的计算复杂度。进一步,基于搭建的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宏分集传输平台,在陆地环境与海洋环境下分别展开测试。测试过程中,首先对不同分集重数下宏分集接收系统的传输性能进行分析,通过统计单路接收系统、四路分集接收系统与八路分集接收系统在每个位置上的误包率与误帧率,对比不同分集重数下宏分集接收系统的传输性能。然后,为了进一步分析本文提出的宏分集接收系统传输性能,在某一确定距离范围内的不同位置进行多组测试,并对比了具有两个天线簇的宏分集接收系统与集中式天线分集接收系统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宏分集接收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有效改善系统传输可靠性,并且当接收天线数量相同时,本文提出的宏分集接收系统较集中式天线分集接收系统也具有更高的传输增益。
曹蕾[4](2020)在《短波频率选择性衰落FSK信号分集接收技术》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初,短波通信一直是军事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频移键控(FSK)调频信号广泛应用于短波等中低速数据通信,由于短波信号传输主要依赖电离层反射,信道质量受电离层变化和噪声影响较大,FSK信号存在明显的频率选择性衰落,单路解调的性能会存在瓶颈。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采用多路分集技术提高短波FSK的解调性能进行研究,当多路信号存在独立的信道衰落时,对多路信号进行合并接收能有效补偿彼此衰落,从而提高短波FSK信号的解调性能。首先,对现有的针对单路信号的信号存在性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介绍了以时域能量为基础的时域类检测算法以及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频域检测算法,时域法统计量计算复杂度低,实现容易但是对衰落信道检测效果不佳;频域法对衰落信道信号存在性有较好检测效果但损失了时域分辨率。随后研究多路信号的联合检测方法,提出了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多路信号检测方案以及基于能熵比的多路信号检测方案。然后,针对多路信号合并策略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合并时机与加权方案的研究。对于合并时机的选择有在较前端进行的波形合并以及在信号解调阶段的基于解调度量值的合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误差纠正的波形合并方案,并针对基于度量值的加权合并进行多种加权系数的研究,介绍了短波信道下多路FSK信号信噪比估计方法,并用信噪比作为加权系数对多路信号度量值进行合并,同时还提出了一种基于熵的加权合并方案,仿真表明短波信道下基于熵的加权合并较等增益合并有明显性能优势。最后,针对美国短波自适应通信标准MIL-STD-188-141B附录A中规定的第二代自动链路建立(2G-ALE)技术搭建了分集接收仿真链路。针对其采用的差错控制编码Golay码进行译码方案研究,提出了基于软度量值的最大似然译码方法。并依据ALE信号发送格式反推出一套最优解调性能的基于软信息的联合解调译码方案,对多路信号软度量值进行合并,实现了ALE信号分集接收处理,较单路信号有明显增益。
郝虎子[5](2019)在《某地微波工程的规划设计》文中指出微波通信是整个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最常使用的传输通信方式。许多国家受制于地形、政策、成本等因素考虑,在不具备铺设光缆的环境,积极采用微波通信的手段传输信号端到端。微波这一种通信方式,它的波长在1毫米到1米之间的电磁波因此才称为微波。微波工作的频率比一般的电波频率高得多,我们称它超高频电磁波。穿过不同的介质则呈现不同的结果。二战期间微波通信得到巨大发展,新世纪以来由于各种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及设备精度的提高,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微波也越来越先进,成为仅次于光纤通信的第二大传输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很有可能代替光纤,成为世界传输通信的最主要方式。由于本人目前一直从事于微波产品全球营销及售后工作,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国度地区进行微波通信规划设计的工作。这次我的论文选择了实际生产工作活动中的某地工程技术项目。贡献主要为某国某地区的微波规划设计工作,按照项目现实情况,完成全网微波网络拓扑的设计,包含站址选择、天线挂高等工作。产出规划设计结果可以指导该微波项目实际工程建设安装及指标标准。本篇论文将从微波通信的原理:包括微波通信的特点、系统模型,常用的各种调制技术、收信机的组成及技术指标天馈线及分录系统,微波传输理论,自由空间传播、菲涅耳区域、店面反射、对流层对点播传输的影响、传输衰落、数字微波的补偿技术。微波工程计算:微波路由参数的计算,包含微波天线通信方位角、路径距离、俯仰角、余隙、反射点、俯仰角的计算。微波电路设计指标的计算等。微波工程设计要求:微波的路由、断面的设计、频段的选择、配置的优化、技术的要求。设计方法:路由、站址、天线高度、频率选择及极化配置、电路性能估算、设备布置天线的安装、铁塔工艺要求等方面来阐述。最后按照客户对某地微波规划的要求,完成某地微波规划设计的输出。输出的报告可以完成对工程团队的基本指导。
薛伦生[6](2019)在《对流层散射通信多载波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流层散射通信具有越障能力强、单跳通信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未来战场信息化作战的主要通信手段。如何在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提升对流层散射通信传输容量,以满足武器系统中指挥信息和制导数据的大容量高速可靠传输,是军事通信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在对散射通信系统体系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散射信道特性及抗多径衰落的方法进行研究,将多输入多输出技术(MIMO)和基于交错正交幅度调制的正交频分复用(OQAM/OFDM)技术应用于对流层散射通信中,通过多天线和多载波技术降低散射信道的时变多径特性对通信性能的影响,提升散射通信的传输容量。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分析了以通信基础网为基础,由预警探测网、指挥控制网、跟踪制导网和火力拦截网组成的通信组网框架,在分析通信网的功能组成和拓扑结构的基础上,研究对流层散射通信组网技术。结合散射通信系统的功能要求,对散射设备的原理、工作体制和设备的管理进行了研究。2.分析对流层散射信道的传输损耗、衰落特性等传输特性,建立了散射信道的抽头延迟线模型,并且进行相关的信道测试试验,测试了信号随频率、天线俯仰角、方位角变化的情况以及24小时中信号的变化情况。对散射信道的多径时延进行分析,研究了抗多径衰落的措施和多载波抗多径干扰技术,重点分析了分集合并技术在散射通信中的抗衰落能力,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分集合并技术可以有效减小信道衰落的影响。3.研究了基于OQAM/OFDM技术的散射通信系统,给出了系统的快速实现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表明将其应用于散射通信系统中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性能。针对离散导频信道估计,利用迭代的方法提出一种辅助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在不增加导频功率和导频消耗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较好的估计性能。在离散导频信道估计中采用压缩感知方法,有效避免了传统信道估计方法中插值带来的误差并且降低了系统的导频开销。在导频序列信道估计方面,提出了一种迭代LMMSE估计方法,在信道协方差矩阵信息未知的情况下也有较好的估计性能。4.通过引入MIMO技术,从空间复用和空间分集技术两个方面研究了基于MIMO-OQAM/OFDM系统的散射通信系统。针对传统的Alamouti码无法直接应用于OQAM/OFDM系统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块编码的方法,克服了虚部干扰对Alamouti编码的正交性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在MIMO-OQAM/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面,研究了基于成对导频和干扰近似方法(IAM)的信道估计方法。针对传统的基于IAM的频域信道估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块状导频的时域信道估计方法,可以避免频域信道估计方法中由于信道时延扩展较大引起的误差平层效应。并且该方法所采用的导频数量比较少,能够较好的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
刘青龙,董家山[7](2016)在《短波广域分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短波广域分集技术是利用多个相距较远的、通过网络互联的短波固定台站,将不同地域空间和不同极化天线所接收到的短波信号,通过实时汇聚和合并解调,有效提升短波话音通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短波广域分集接收系统的设计,首先对其技术特点作了详尽介绍并指出其设计难点;对短波广域分集接收技术国内外当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最后介绍了短波广域分集接收中的关键技术并指明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王俊士[8](2016)在《移动通信网络路由缓冲区溢出修复优化仿真》文中提出对移动通信网络路由缓冲区溢出进行修复,在提高通信质量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用户使用量的增加,通信数据易超过缓冲区的边界,使得产生覆盖数据信息减少,传统的修复方法,主要通过覆盖的数据信息特征进行修复,忽略了在计算时网络拓扑信息的传输延迟、数据包丢失等影响,导致通信安全性低的问题。提出基于节点的剩余能量同态解析的移动网络路由缓冲区溢出修复算法,进行移动网络电磁波通信路由协议设计,对网络设备进行跟踪性测试,通过数据同态链路分析实现路由相空间协议重构,对采集的数据特征输入到模糊逻辑控制单元,实现对网络路由的控制,进行缓冲区溢出修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改进方法进行路由缓冲区溢出修复后,能有效降低通信数据的丢包率,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了网络通信安全。
文静[9](2015)在《DSOCN中基于拓扑重构的可靠性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空间信息网建设计划的核心基础设施,深空通信系统在深空探测工作中承担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重要任务。近年来,随着全世界范围内深空探测热潮的兴起,深空通信的业务量呈现明显增长趋势。传统的微波通信系统由于高时延、低信噪比、传输速率受限及保密性差等固有缺点,已无法有效支持长距离传输、高带宽需求的深空通信任务。面对深空环境下传统微波通信系统的诸多挑战,学术界和工业界开始将目光转向发展前景广阔的深空光通信技术。空间光通信系统相对于传统微波通信系统具有传输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势,它不仅降低了通信终端的设计尺寸和重量,同时能有效节省系统功耗。另一方面,深空环境下空气稀薄(甚至真空),空间光信号的传输受大气湍流影响较小,因此有利于空间光信号的长距离传输。空间光通信的技术优势与深空环境优越的传输条件为深空光通信提供了有利的研究契机。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组织和科研机构正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竞相开展深空光通信的相关研究工作。我国2013年发射的“神舟十号”航天飞船通过空间光链路成功实现长达四十五分钟太空授课的实时视频传输任务,这一重大技术突破进一步激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对深空光通信的研究热情。尽管如此,当前深空光通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点到点信号传输方面,关于拓扑构造及路由优化等网络化关键技术的研究较少,无法满足未来深空光通信大规模业务交换的迫切需求。同时,由于网络结构及传输特性的差异,传统的微波通信卫星网络及地面自由空间光网络的相关技术无法直接应用于传输距离长、拓扑高度动态、带宽需求大、可靠性要求高的深空光通信网(Deep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Network,DSOCN)。因此,DSOCN 中拓扑构造及路由优化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我国未来全面开展深空探索任务以及建立深空高速信息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聚焦DSOCN中拓扑构造与路由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结合DSOCN网络传输距离长、拓扑高度动态、带宽需求大、可靠性要求高等内在特征,研究基于拓扑重构的可靠性路由算法,目的是为DSOCN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首先,针对DSOCN高度动态和网络环境复杂的特征,研究DSOCN中基于代数连通度的鲁棒性拓扑构造问题,充分考虑深空中的环境因素、传输波长、通信距离对链路可靠性和拓扑鲁棒性的影响,提出鲁棒拓扑初构(Robust Topology Initial Structure,RTIS)算法;同时考虑到时变的链路失效状态不利于网络拓扑结构的鲁棒性,文中进一步提出鲁棒拓扑重构(Robust Topology Reconfigured Structure,RTRS)算法,重点解决最小化重构链路数量的拓扑结构优化问题。然后,针对DSOCN高可靠传输要求,研究面向端到端可靠性的协作路由算法,提出端到端可靠性评估模型并分析链路失效对可靠性的影响,充分考虑拓扑变化与路由可靠性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协作可靠性路由(Cooperative Reliability Routing,CRR)算法和局部可靠性重路由(Local Reliability Rerouting,LRR)算法。在协作可靠性路由算法中,重点考虑如何通过最少的协作链路配置提高路由的端到端可靠性问题;在局部可靠性重路由算法中,重点考虑拓扑变化对路由可靠性的影响,通过局部重路由机制维护拓扑重构过程中的路由可靠性,在保证端到端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小化重路由代价。本文通过VC++ 6.0软件搭建DSOCN网络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算法进行了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RTIS算法和RTRS算法在提高网络拓扑鲁棒性及适应链路状态时变性方面具有显着优势;CRR算法与LRR算法能在网络拓扑高度动态情况下提供持续的高可靠路由。
田竹梅,吉江,李海霞,任国凤[10](2015)在《跳频随机分集的VANET跨层安全传输协议》文中提出为防止现有VANET传输过程中,因物理层信号和路由信息的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文中提出了一种跳频随机频率分集的跨层安全传输协议.协议在网络层构建路由时,依据节点位置限制节点地理位置信息的广播范围,从而使得除源、目的以外的节点无法拥有整条路由信息以及该路由上的信道状态信息.随后网络层向物理层透传信道状态信息,并在物理层构建跳频随机频率分集方法,使得VANET中的窃听节点所收到的星座图散乱,无法正常解调信号,最终保障信息安全传输.
二、分集接收、路由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集接收、路由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Zigbee天线阵列的分布式甲烷浓度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发展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2 Zigbee天线阵列的甲烷浓度监测系统相关技术 |
2.1 Zigbee技术 |
2.2 分集接收及波束赋形技术 |
2.3 本章小结 |
3 Zigbee菱形天线阵建模与仿真优化 |
3.1 菱形天线阵阵元辐射场分析与场区域划分 |
3.2 菱形天线阵阵元选型 |
3.3 阵元尺寸的确定 |
3.4 天线阵列建模 |
3.5 菱形天线阵的仿真优化 |
3.6 菱形天线阵节能优化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甲烷浓度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 |
4.1 系统方案设计 |
4.2 终端节点模块 |
4.3 汇聚节点硬件设计 |
4.4 协调器节点硬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甲烷浓度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 |
5.1 终端节点软件设计 |
5.2 汇聚节点软件设计 |
5.3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
5.4 上位机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6 测试与误差分析 |
6.1 Zigbee系统调试 |
6.2 系统性能测试及数据误差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山西广电微波干线庙前山-汾阳-霍山微波设备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传输技术的意义 |
1.2 省内广播电视微波系统发展现状和规划 |
1.2.1 第一阶段微波系统改造:PDH—SDH3000S |
1.2.2 第二阶段微波系统改造:PDH—SDH3000S |
1.2.3 第三阶段微波系统改造:SDH3000S—SDH5000S/5000IPS |
1.3 微波设备改造的必要性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微波通信原理及主要技术 |
2.1 微波通信特点 |
2.2 微波中继通信 |
2.2.1 微波中继通信技术 |
2.2.2 微波中继通信的特点 |
2.2.3 微波中继中的微波站 |
2.3 SDH微波通信技术 |
2.3.1 SDH技术 |
2.3.2 SDH的优点 |
2.4 数字调制 |
2.5 数字微波收发信机中的128QAM |
2.6 衰落 |
2.6.1 衰落种类 |
2.6.2 抗衰落的主要技术措施 |
2.6.3 衰落储备 |
2.7 分集技术 |
第三章 微波改造项目中的技术应用分析 |
3.1 庙前山—汾阳—霍山微波改造项目概况 |
3.1.1 微波改造项目路由 |
3.1.2 工程项目背景 |
3.1.3 工程方案及安装量 |
3.1.4 工程编制依据 |
3.2 SDH技术简述 |
3.2.1 SDH传输技术的优越性 |
3.2.2 庙前山—汾阳——霍山两跳选用SDH制式5000S |
3.3 微波线路视距勘察 |
3.3.1 微波传输视距传播 |
3.3.2 天线近场区净空要求 |
3.4 微波系统选用NEC5000S设备 |
3.4.1 SDH5000S设备的特点 |
3.4.2 SDH5000S设备内部结构 |
3.5 微波线路频率及极化方式的分析 |
3.5.1 微波传输使用频率范围 |
3.5.2 频率的配置 |
3.5.3 高低站的设置 |
3.5.4 越站干扰 |
3.5.5 天馈线的极化方式 |
3.5.6 庙前山—汾阳—霍山两跳微波传输改造项目的频率配置 |
3.6 ATPC技术 |
3.6.1 ATPC概述 |
3.6.2 庙前山—汾阳—霍山微波传输改造中ATPC的改善性能情况 |
3.7 网管系统 |
3.7.1 山西广电网络管理系统 |
3.7.2 本次改造项目接入山西广电网络管理系统 |
第四章 微波传输性能及分集改善度分析 |
4.1 微波传输性能 |
4.2 数字微波线路的衰落分析 |
4.2.1 自由空间损耗 |
4.2.2 衰落现象 |
4.2.3 衰落储备 |
4.2.4 庙前山—汾阳—霍山的平衰落储备的计算 |
4.3 数字微波线路误码性能 |
4.3.1 可用性 |
4.3.2 可用性指标分配 |
4.4 数字微波传输的中断性能 |
4.5 探究分集技术抗衰落改善度及误码率 |
4.5.1 分集技术 |
4.5.2 分集改善度的计算 |
4.5.3 BER性能计算结果 |
第五章 工程安装测试 |
5.1 测试结果 |
5.1.1 庙前山—汾阳方向的设备开通测试记录 |
5.1.2 汾阳—霍山方向的设备开通测试记录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宏分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 |
第2章 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分集技术 |
2.1 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可靠传输与分集技术 |
2.2.1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靠传输机制 |
2.2.2 分集技术 |
2.3 低复杂度分集合并技术 |
2.3.1 混合分集合并技术 |
2.3.2 比特级分集合并技术 |
2.4 嵌入式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宏分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
3.1 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宏分集系统架构 |
3.2 宏分集系统硬件方案设计 |
3.2.1 汇聚节点硬件系统架构 |
3.2.2 传感器节点硬件系统架构 |
3.3 宏分集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
3.3.1 信息采集方案设计 |
3.3.2 信源帧结构设计 |
3.3.3 分集合并方案设计 |
3.3.4 CC1101配置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
4.1 测试平台 |
4.2 射频参数配置 |
4.3 陆地测试与结果分析 |
4.3.1 实验场景与方案 |
4.3.2 不同分集重数下宏分集接收系统性能分析 |
4.3.3 不同天线配置方案的性能分析 |
4.4 海上测试与结果分析 |
4.4.1 实验场景与方案 |
4.4.2 不同分集重数下的分集接收方案性能分析 |
4.4.3 不同天线配置方案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短波频率选择性衰落FSK信号分集接收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数学符号表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与组织结构 |
第二章 衰落信道下的信号合并检测技术 |
2.1 信号存在性检测方法 |
2.1.1 基于时域特征的检测方法 |
2.1.2 基于频域特征的检测 |
2.1.3 基于时频特征的混合检测算法 |
2.2 多路信号联合检测方法 |
2.2.1 常用的分集合并技术 |
2.2.2 多路信号合并检测方法 |
2.2.3 仿真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短波FSK信号合并解调技术 |
3.1 基于波形合并的FSK解调算法 |
3.1.1 相位误差纠正方法 |
3.1.2 信号波形合并策略及性能分析 |
3.2 基于度量值合并的FSK解调算法 |
3.2.1 FSK解调度量值计算方法 |
3.2.2 加权合并算法 |
3.2.3 结合维特比译码的分集合并算法 |
3.3 性能对比分析 |
3.3.1 波形与度量值合并性能分析 |
3.3.2 度量值加权合并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短波第二代自动链路建立的分集接收技术研究 |
4.1 2G-ALE技术 |
4.1.1 ALE调制波形 |
4.1.2 ALE信号结构 |
4.1.3 信号发送与接收流程 |
4.2 Golay码译码算法 |
4.2.1 硬判决译码方案 |
4.2.2 软判决译码方案 |
4.2.3 Goaly译码性能仿真分析 |
4.3 2G-ALE信号常规硬判决解调方案 |
4.3.1 解调 |
4.3.2 去冗余 |
4.3.3 解交织 |
4.3.4 译码 |
4.4 多路联合解调译码方案 |
4.4.1 分集接收信号合并方式 |
4.4.2 基于软度量的分集接收方案 |
4.4.3 性能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贡献及结论 |
5.2 下一步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某地微波工程的规划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波规划设计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论文的内容、方法和结构 |
第二章 微波通信原理及主要技术 |
2.1 微波通信特点 |
2.1.1 微波通信的系统模型 |
2.1.2 微波传输的特点 |
2.2 微波传输影响要素 |
2.2.1 自由空间传播衰耗 |
2.2.2 菲涅尔区与菲涅尔半径 |
2.2.3 地面反射对接收电平的影响 |
2.2.4 平流层对电磁波影响 |
2.3 传播衰落 |
2.3.1 衰落的种类 |
2.3.2 衰落对视距传播的影响 |
2.4 传输中的补偿技术 |
2.4.1 自适应发信功率控制(ATPC) |
2.5 微波的路由参数计算 |
2.5.1 微波站天线通信方位的计算 |
2.5.2 路径距离的计算 |
2.5.3 俯仰角的计算 |
2.5.4 余隙的计算 |
2.5.5 反射点的计算 |
2.5.6 天线增益的确定 |
2.6 微波电路指标的计算 |
2.6.1 接收电平和平衰落储备的计算 |
2.6.2 干扰电平的计算 |
2.6.3 分集接收参数的计算 |
2.6.4 电路中断率的计算 |
2.6.5 雨衰减 |
2.6.6 气体吸收 |
2.6.7 空间分集间距影响因素 |
2.7 微波频段的选择和极化的配置 |
2.7.1 微波频率和极化的配置 |
2.8 微波传输通信工程设计技术要求 |
2.8.1 接入网技术要求—26GHz本地多点分配系统(LMDS) |
2.8.2 接入网相关的技术要求—3.5GHz |
2.9 路由选择的技术要求 |
2.9.1 电路性能估算 |
2.9.2 PDH微波的电路指标计算 |
第三章 局方需求及项目验收标准 |
3.1 项目基本简介 |
3.2 项目需求及验收标准 |
第四章 规划设计总结 |
4.1 规划设计关键路由选择和天线挂高确定 |
4.1.1 路由选择 |
4.1.2 站址的确定 |
4.1.3 天线挂高的确定 |
4.1.4 电路指标的计算 |
4.1.5 天线挂高的确定 |
4.1.6 电路指标的计算 |
4.1.7 SDH微波站型和极化配置 |
4.2 某地微波工程规划设计总结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对流层散射通信多载波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组网作战的研究现状 |
1.2.2 通信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对流层散射通信的研究现状 |
1.2.4 OQAM/OFDM研究现状 |
1.2.5 MIMO-OQAM/OFDM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 |
2.1 引言 |
2.2 体系组网分析 |
2.2.1 体系组网的基本框架 |
2.2.2 通信网的需求分析 |
2.2.3 通信网的网络结构 |
2.3 散射通信系统设计 |
2.3.1 通信系统组成 |
2.3.2 通信系统功能要求 |
2.4 散射通信设备设计 |
2.4.1 设备的原理 |
2.4.2 设备的工作体制 |
2.4.3 设备管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流层散射信道特性及抗多径干扰分析 |
3.1 引言 |
3.2 对流层散射信道特性 |
3.2.1 对流层散射传播机制 |
3.2.2 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特性 |
3.2.3 对流层散射传输衰落特性 |
3.2.4 对流层散射信道试验 |
3.3 对流层散射信道模型 |
3.3.1 散射信道数学模型 |
3.3.2 对流层散射信道带宽特性 |
3.4 抗多径衰落的措施 |
3.4.1 调制方式选择 |
3.4.2 自适应均衡 |
3.4.3 分集合并 |
3.5 多载波抗多径干扰技术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QAM/OFDM系统及信道估计 |
4.1 引言 |
4.2 OQAM/OFDM系统 |
4.2.1 系统模型 |
4.2.2 基函数的正交性 |
4.2.3 OQAM/OFDM系统的实现 |
4.2.4 OQAM/OFDM系统在散射信道下的应用 |
4.3 OQAM/OFDM系统信道估计 |
4.3.1 基于辅助导频的离散信道估计方法 |
4.3.2 基于压缩感知的离散导频信道估计方法 |
4.3.3 基于LMMSE的导频序列信道估计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MIMO-OQAM/OFDM系统及信道估计 |
5.1 引言 |
5.2 MIMO技术 |
5.2.1 MIMO模型 |
5.2.2 MIMO信道容量 |
5.3 MIMO-OQAM/OFDM系统 |
5.3.1 空间复用技术 |
5.3.2 空间分集技术 |
5.4 MIMO-OQAM/OFDM系统信道估计 |
5.4.1 基于成对导频的信道估计方法 |
5.4.2 基于IAM的信道估计方法 |
5.4.3 基于导频的时域信道估计方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英文缩略语 |
附录 B 符号说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短波广域分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短波广域分集接收特点及难点 |
1.1 短波广域分集接收特点 |
1.2 短波广域分集接收技术难点 |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2.1 国内研究概况 |
2.2 国外研究概况 |
3 短波广域分集接收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
3.1 关键技术 |
3.1.1 分集合并技术 |
3.1.2 模拟话音质量打分与切换 |
3.1.3 具有服务质量意识的等待汇集技术 |
3.1.4 具有Qo S意识的路由技术 |
3.2 发展趋势 |
3.2.1 采用紧凑的异构天线阵技术 |
3.2.2 实施分层混合合并技术 |
3.2.3 节点协同分集接收 |
3.2.4 分集合并技术与其他新技术相结合 |
4 结束语 |
(8)移动通信网络路由缓冲区溢出修复优化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移动通信网络路由缓冲区溢出修复原理 |
3 节点剩余能量同态解析 |
3.1 移动网络电磁波通信路由协议设计 |
3.2 缓冲区溢出修复优化的实现 |
4 仿真与性能测试 |
4.1 改进算法下路由缓冲区溢出修复结果 |
4.2 修复前后网络通信丢包率对比 |
4.3 溢出修复下通信性能比对 |
5 结论 |
(9)DSOCN中基于拓扑重构的可靠性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深空光通信网简介 |
1.1.1 深空光通信网研究背景 |
1.1.2 深空光通信网的特点 |
1.1.3 空间光通信关键技术 |
1.2 深空光通信网研究现状 |
1.2.1 深空光通信网拓扑设计研究现状 |
1.2.2 深空光通信网路由算法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意义 |
1.4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1.5 课题来源 |
第2章 深空光通信网关键技术 |
2.1 空间光信号收发技术 |
2.2 捕获、瞄准和跟踪技术 |
2.3 深空光通信网链路建模与分析 |
2.4 深空光通信网可靠性建模与分析 |
2.5 深空光通信网拓扑构造算法 |
2.6 深空光通信网路由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代数连通度的鲁棒拓扑构造算法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2.1 DSOCN网络模型 |
3.2.2 基于代数连通度的鲁棒性评估 |
3.3 鲁棒拓扑初构算法 |
3.3.1 链路可靠性分析 |
3.3.2 代数连通度优先的节点群簇机制 |
3.3.3 增强代数连通度的拓扑整合机制 |
3.3.4 RTIS算法步骤描述 |
3.3.5 RTIS算法流程图 |
3.4 鲁棒拓扑重构算法 |
3.4.1 基于替代链路的拓扑重构机制 |
3.4.2 基于新增链路的拓扑重构机制 |
3.4.3 RTRS算法步骤描述 |
3.4.4 RTRS算法流程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端到端可靠性的协作路由算法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2.1 端到端可靠性分析 |
4.2.2 链路失效对可靠性的影响 |
4.3 协作可靠性路由算法 |
4.3.1 基于协作分集的可靠性路由机制 |
4.3.2 协作路由可靠性评估 |
4.3.3 CRR算法步骤描述 |
4.3.4 CRR算法流程图 |
4.4 局部可靠性重路由算法 |
4.4.1 局部重路由的替代链路机制 |
4.4.2 LRR算法步骤描述 |
4.4.3 LRR算法流程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仿真与性能分析 |
5.1 仿真环境 |
5.1.1 仿真参数设置 |
5.1.2 仿真场景 |
5.2 仿真性能指标 |
5.3 仿真结果分析 |
5.3.1 RTIS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2 RTRS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3 CRR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
5.3.4 LRR算法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分集接收、路由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Zigbee天线阵列的分布式甲烷浓度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D]. 王志力.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4)
- [2]山西广电微波干线庙前山-汾阳-霍山微波设备改造[D]. 郭瑞杰. 太原理工大学, 2020(01)
- [3]海洋无线传感器网络宏分集策略研究[D]. 孙东明. 天津大学, 2020(02)
- [4]短波频率选择性衰落FSK信号分集接收技术[D]. 曹蕾.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某地微波工程的规划设计[D]. 郝虎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6]对流层散射通信多载波技术研究[D]. 薛伦生. 西北工业大学, 2019(04)
- [7]短波广域分集技术研究[J]. 刘青龙,董家山. 电子技术应用, 2016(06)
- [8]移动通信网络路由缓冲区溢出修复优化仿真[J]. 王俊士. 计算机仿真, 2016(05)
- [9]DSOCN中基于拓扑重构的可靠性路由算法设计与仿真实现[D]. 文静. 东北大学, 2015(12)
- [10]跳频随机分集的VANET跨层安全传输协议[J]. 田竹梅,吉江,李海霞,任国凤.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