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吕梁地区水利水保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文献综述)
王勇[1](2020)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建立了系统完备的科研院所或类似的组织架构体系,经济发达国家更是借助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信息加工与传播等领域获得的竞争优势,创造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对科研院所实行计划式管理体制,迅速构建起了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短时间内提升了科技实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科技体制进行调整,推动科技与经济的深入融合,依靠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建设的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陕西特有的科学技术积淀、国民经济结构、人才与资源优势为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提供了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由此陕西科技资源逐渐丰富,科研院所的聚集程度和发展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但是,受诸多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前很长时间陕西并未将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不够。因而,深入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转型,正确评价省内各类科研院所的历史贡献,辨析科研院所发展面临的主要困难,为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创新发展提供历史借鉴与经验启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创新中的科技引领作用进行剖析,探讨如何将地区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而增强陕西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国家战略实施提供保障,具有重要的现实战略意义。因此,在研究中,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力求进行全面考察,从而较为详实地阐明陕西科研院所的历史基础与发展现状,总结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把握科研院所的演变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而分析陕西科研院所的结构与分布、资源开放共享程度、科研绩效评价机制、科研创新环境、院所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层面,揭示陕西科研院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影响,最终提出和构建适宜于陕西现代科研院所发展的相应对策与建议。纵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和创建科研院所;党中央“向现代科学进军”号召发出后,陕西科研院所迎来第一次发展高潮;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为平衡全国工业布局,促进内地经济开发,又向陕西迁移、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科研院所,进一步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围绕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建立了完整的科研院所体系,形成了丰富的科学研究成果,壮大了陕西的科研人才队伍,从宏观、微观层面积累了丰富的改革发展经验。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历程呈现出鲜明的发展特点:科研院所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区域中心;自身发展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阶段性特征显着;外部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路径。陕西科研院所与陕西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现着紧密联系,陕西科研院所为地方经济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当然,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诸如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评价机制存在缺陷,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院所的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陕西科研院所作为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化发展中,需要不断调整和适应新的变化,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加快陕西科研院所自身调整的步伐,克服自身发展中的种种障碍,为陕西科研院所实现更高等级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有:第一、总结并提炼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转型的主要特点。国民经济恢复之初,陕西积极改造、迁移、创建科研院所,充实和提高了陕西科研院所的综合实力,奠定了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陕西科研院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到制度变革与体制调整的全新发展阶段。经过70年的发展,陕西科研院所具有鲜明的发展特点,在省内形成西安、杨凌两个科研院所高度聚集的区域中心;科研院所发展与陕西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表现出较为显着的阶段性特征;科研院所从省外整建制嵌入式的集中迁建特点非常突出;遵循非完全市场化的科研院所转型发展路径。第二、在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实证分析模型,定量分析和测度了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已构建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形成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形成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在科研院所恢复与发展中,陕西全要素生产率得到显着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经超越资本和劳动投入,成为推动陕西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与此同时,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也随市场经济的深化而不断调整,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提升会受到科研院所类型、行业景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第三、揭示了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实证分析和检验了这些问题对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冲击。主要包括: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评价机制存在缺陷,难以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开放与共享机制不健全;各类要素供给相对不足,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机制尚未完全建立,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有待提高。第四、阐明陕西科研院所在改革、创新与发展进程中,要着力促成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研院所的运营模式和研究模式正逐步从低级向高级化方向发展;科研院所需要要将自身所拥有的科学技术优势转化为价值创造优势,并利用科技资源实现对各类传统资产的配置和优化,形成能够顺应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新型资产结构;逐步从依靠技术和管理的发展模式,转向依靠技术、管理与资本运作的发展道路上,并从顶层设计上建立新型现代化的科研院所制度,以促进陕西科研院所加快自身调整的步伐,从而为陕西科研院实现融合创新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杨涛[2](2007)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小浪底水利枢纽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治理黄河水患、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关键控制性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作为工程建设业主单位,在高标准完成枢纽建设任务之后,坚持公益性效益优先,科学管理、精心运行,小浪底水利枢纽在黄河防洪、防凌、供水、调水调沙和控制黄河下游不断流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本文阐述了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为准公益性水利枢纽的特殊性,借鉴国外水利工程管理经验,系统分析了综合性水利枢纽的组织管理形式和特殊法人制对综合性水利枢纽管理体制的适用性,分析了在水利工程现行管理体制和法律环境下,小浪底建管局管理体制采取事业单位或企业可能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在枢纽管理体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从小浪底建管局发展环境、发展优势、发展战略、枢纽运行管理原则和最近几年取得成绩等方面,分析了小浪底建管局在项目管理、工程咨询、工程施工和枢纽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优势和发展能力,指出特殊法人制是小浪底建管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并对目标模式进行了初步构想,提出抓紧进行特殊法人制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是摆在小浪底建管局面前的重要机遇。
邵治亮[3](2006)在《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生态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是新时期陕北丘陵沟壑区发展面临的两大主要任务。面对区域严酷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状况,在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了区域生态环境现状与区域经济结构,并对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战略进行初步研究。研究首次提出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的陕北丘陵沟壑区实施退耕种草的基本战略和发展生态草畜业的重大举措。认为在实施退耕种草战略中坚持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合理利用退耕农田,建立草业基地,满足人民对草畜产品的需求,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达到退耕种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在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做到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与发展发展区域农村经济同时并进,以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保护作为退耕种草战略的切入点。遵循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突出应用性等原则。通过切实解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等有关重大问题与退耕种草战略的关系。同时以当地群众经济收入的增长为核心,采取强化草业基地建设、发展生态草畜业、完善政策法规、健全保障体系等战略措施,以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协同发展。一、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与区域特征为退耕种草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是陕北黄土高原的主体部分。区域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区域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是我国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区域社会经济功能弱,严重影响着区域国土开发及经济发展和社会化进程。不断恶化的水土流失给陕北本来就不肥沃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目前退耕种草己经成了陕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抉择,陕北地区是闻名全国的果业生产基地,果业、薯业、养羊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带动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巩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粮食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短缺变成了供求平衡、连年有余。区域发展草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实施退耕种草战略,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突破口。陕北丘陵沟壑区的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则应以退耕种草、草牧产品加工为主要方向,同时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快山川秀美工程建设,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二、农民增收是退耕种草战略中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陕北丘陵沟壑区目前仍属于我国比较贫困的地区,退耕几年来,国家的退耕补贴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明显地提高了其收入水平。但在国家停止补贴后,仅从经济效益上考察,退耕农民的收入将有可能低于非退耕户,因而存在复耕的可能。寻求有效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途路显得十分迫切。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符合陕北丘陵
高增刚[4](2005)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中,土地资源始终居于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位置。与其他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一种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资源与环境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问题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非农化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削弱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也是我国煤、油、天然气能源矿产富集区,又是“十一五”期间和21世纪投资建设新能源的重要化工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同农、林、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就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上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黄土高原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特殊地貌类型。深厚的黄土沉积,切割破碎的地形,恶劣的气候资源,加上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特点,加之黄土高原地区既是一个内陆地区,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更应重视对新问题的研究及整个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是关系黄土高原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黄土高原地区的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面临着“需求量不断增长,可供量有限,农业后劲不足”的严峻挑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土地、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黄土高原地区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又是一个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地区,做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退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污染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制度不稳,宏观管理失控等现实问题,这些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国土资源学、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恢复生态学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归纳概括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通过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内涵、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土
晋京串[5](2005)在《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山西土地总面积为15.68万km2,其中80%是山区丘陵,有近70%的面积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全面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势在必行。实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对于改善山西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兴晋富民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采用系统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分析国内外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影响山西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构建了六种高效治理模式,以期能为山西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发挥可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本文主要结论: 1、提出了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①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侵蚀严重;②水土流失地区干旱严重,灾害频繁;③户包治理和“四荒”地拍卖治理遇到一些新问题;④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投资办法、管理体制、组织形式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适应;⑤整个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认识还不足。 2、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相互作用是造成山西严重水土流失的天然动力源。毁坏植被、超载放牧、陡坡开垦、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了现代水土流失加剧。 3、构建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六种高效治理模式,即“四荒”地治理模式;大户治理模式;专业队治理模式;封禁治理模式;庄园式治理模式和“公司+基地+农户”治理模式。六种模式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多种形式进行治理开发,充参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积极性,做到了治理与保护、开发利用相结合,经济资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治理开发与脱贫致富相结合。
廖小军[6](2005)在《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文中认为中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大国,土地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保障,是农民的命根子。而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必然要求部分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必然会使一些农民失去土地,也必然会产生失地农民。因此,研究农民与土地关系特别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对于深化社会主义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研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分析了土地对农民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处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中国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现状、产生失地农民问题原因以及国内外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经验,提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当前的失地农民问题,才能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才能保障社会安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本文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一个解决中国当前失地农民政策性框架,在农民土地被征用中受到损失的具体体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土地征用补偿以及土地征用后地价增殖分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增强失地农民再就业和创业能力等一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中,也提出一些较有价值的观点。
常青[7](2004)在《吕梁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增收问题是“三农”工作的关键问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它不仅使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影响,而且还有可能引发其它社会矛盾。只有迅速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才能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吕梁地区是全国18 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农民增收具有特别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因此,探索促进吕梁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山西省吕梁地区的农民收入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业技术经济学等的新成果,仔细分析了制约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制度因素、人力资源因素、市场发育因素等,以及当前吕梁农村经济的现状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吕梁地区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促进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本文认为:要促进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首先应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完善市场机制,加强财政支持;同时还应改善劳动人员素质,扩大外出就业,加速农村制度创新,加强基础设施和小城镇建设,为吕梁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另外还应特别注意加强扶贫工作力度,解决特困人口困难,克服吕梁地区农民增收的难点。
李英明[8](2003)在《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文中研究表明
吕地水[9](2002)在《吕梁地区水利水保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文中研究指明
徐德明,申正源,李喜庆,王卫斌[10](1999)在《强化领导 创新机制 再造吕梁秀美山川》文中认为
二、吕梁地区水利水保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吕梁地区水利水保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1)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回顾 |
(一)分析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效率提升的因素 |
(二)探讨科研院所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
(三)阐述科研院所科技协同的方式及作用 |
(四)揭示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的方式和途径 |
(五)研究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
三、研究目标、思路和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及其概念界定 |
(二)研究的主要目标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四、史料与理论依据 |
(一)史料依据 |
(二)理论依据 |
第一章 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历史基础 |
(一)近代陕西科学技术事业和科研院所的雏形 |
(二)民国时期陕西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陕甘宁边区科学技术与科研院所的发展 |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现实条件 |
(一)陕西农业生产发展对科研院所存在刚性需求 |
(二)雄厚的制造业引领陕西科研院所的创建与发展 |
(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为陕西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撑 |
第二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与转型 |
一、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和建设(1949-1963) |
(一)对旧有科研院所的接收和改造 |
(二)“重点建设”带动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向现代科学进军”的提出与陕西科研院所的兴起 |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充实和提高(1964-1977) |
(一)陕西“三线”建设的背景 |
(二)“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建设高潮 |
(三)“三线”建设时期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 |
三、改革开放后陕西科研院所的调整和探索(1978-1991) |
(一)改革开放初期陕西科研院所的恢复与整顿 |
(二)科技体制调整后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探索 |
四、市场经济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制和转型(1992-2015) |
(一)市场化改革下陕西科研院所的改革与发展 |
(二)“科技强省”战略实施与陕西科研院所的转型与发展 |
(三)“一院一所”模式下陕西科研院所的创新发展 |
第三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成就与经济贡献 |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成就 |
(一)建立完整的科学研究与管理体系 |
(二)形成了门类齐全且覆盖领域广泛的学科体系 |
(三)形成了丰硕的科技体制改革成果 |
(四)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获得举世瞩目成就 |
(五)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成熟思路和成功经验 |
二、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一)生产函数的构建 |
(二)相关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三、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的经济效率分析 |
(一)DEA及 Malmquist指数的构建 |
(二)指标选择及DEA效果评价 |
(三)Malmquist生产效率指数分析 |
四、影响陕西科研院所经济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FAVAR模型的构建 |
(二)变量的选择与分析 |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特点 |
一、陕西科研院所逐步分化并形成两个区域聚集中心 |
(一)陕西主要科研机构集中在西安 |
(二)陕西农业科研院所集中于杨凌 |
(三)陕北与陕南科研院所聚集区正在形成 |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
(一)农业科研院所在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居于优先发展位置 |
(二)工业与国防科研院所在20 世纪60 年代至70 年代得到壮大 |
(三)新时期陕西科研院所得到全面发展 |
三、陕西科研院所具有“嵌入式”发展的特点 |
四、陕西科研院所呈现非完全市场化改革模式 |
第五章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
一、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科研院所改革与市场接轨不够 |
(二)陕西科研院所的评价机制存在缺陷 |
(三)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呈现结构性失衡与流动性不足 |
(四)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 |
(五)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的贡献有待提高 |
二、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
(一)陕西科研院所改革滞后的原因分析 |
(二)陕西科研院所评价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分析 |
(四)陕西科研院所科技资源流动性不足的原因分析 |
(五)陕西科研院所创新与发展环境改善滞后的原因分析 |
(六)陕西科研院所对地方经济贡献有限的原因分析 |
三、陕西科研院所存在问题的影响及实证检验 |
(一)数据指标的选择 |
(二)实证分析模型的构建 |
(三)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六章 新形势下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的对策研究 |
一、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科研院所制度 |
(一)推动陕西科研成果实现其价值转化 |
(二)加快陕西科研项目运行的市场化进程 |
(三)促使陕西科研管理实现资产化 |
(四)推动陕西科研院所资产的证券化进程 |
二、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化科研院所评价体系 |
(二)建立符合现代科研院所发展要求的市场化人事管理体制 |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和收入分配体系 |
三、统筹全省科研院所,推进科技资源融合发展 |
(一)统筹管理科研院所,实现各类资源的渗透与融合 |
(二)整合地方科研院所,实现体制机制的融合与创新 |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并发展全产业链,推动科技资源在高层次融合 |
四、改善外部发展环境,提升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
(一)改善外部发展环境,增强科研院所内在活力 |
(二)发展科技金融,增强科研院所服务地方经济的潜力 |
结语 |
一、20 世纪50 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历程回顾 |
二、陕西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展望 |
(一)转制科研院所的“主体类型”演变趋势明显 |
(二)传统科研院所将根据功能与定位进行重新划分 |
(三)科研院所呈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态势 |
(四)科研院所参与区域合作,科技资源实现广度和深度融合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2)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R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小浪底水利枢纽概况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地理位置 |
2.1.2 工程规模及主要建筑物 |
2.1.3 工程功能 |
2.2 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
2.2.1 工程建设情况 |
2.2.2 建设期管理机构 |
2.3 工程投资与资产 |
2.3.1 工程投资 |
2.3.2 资产形成 |
第三章 综合性水利枢纽管理体制理论分析 |
3.1 国有资产的分类 |
3.2 特殊法人制 |
3.2.1 事业组织 |
3.2.2 特殊法人制 |
3.3 特殊法人制适用性分析 |
第四章 国外水利工程管理经验 |
4.1 美国 |
4.1.1 美国垦务局 |
4.1.2 田纳西流域管理局 |
4.2 法国 |
4.3 澳大利亚 |
4.4 日本 |
4.5 经验借鉴与启示 |
第五章 水利工程现行管理体制与政策分析 |
5.1 与小浪底建管局有关的主要部门职责分析 |
5.1.1 水利部 |
5.1.2 黄河水利委员会 |
5.1.3 财政部 |
5.1.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5.1.5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5.2 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体制主要相关政策 |
5.2.1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 |
5.2.2 流域机构职责 |
5.2.3 国有资产管理政策 |
5.2.4 国有企业改制政策 |
5.2.5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
5.3 政策分析 |
5.3.1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定性 |
5.3.2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管理权责 |
5.3.3 小浪底建管局定性为事业单位的政策分析 |
5.3.4 小浪底建管局定性为企业的政策分析 |
第六章 小浪底建管局发展能力分析 |
6.1 小浪底水利枢纽运行管理的四个指导原则 |
6.2 小浪底建管局可持续发展优势分析 |
6.2.1 资源和资产 |
6.2.2 品牌和信誉 |
6.2.3 项目管理 |
6.2.4 人才和团队 |
6.2.5 企业精神 |
6.2.6 潜在收益 |
6.3 最近几年来管理与发展取得的成绩 |
6.4 企业发展环境分析 |
第七章 小浪底建管局发展战略 |
7.1 五年规划总体战略 |
7.1.1 五年规划指导思想 |
7.1.2 五年规划总体战略 |
7.2 实现五年规划的发展思路 |
7.2.1 以现有业务为核心进行相关多元化 |
7.2.2 用三层业务链思想指导业务发展 |
7.3 五年规划发展目标 |
7.3.1 总目标 |
7.3.2 分目标 |
第八章 构建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 |
8.1 指导思想 |
8.2 构建原则 |
8.2.1 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8.2.2 有利于协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
8.2.3 有利于协调经营性资产与公益性资产的关系 |
8.2.4 有利于协调工程调度与资产管理的关系 |
8.2.5 有利于协调监管机构与水管单位以及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 |
8.3 总体思路 |
第九章 小浪底建管局管理体制改革目标方案构想 |
第十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背景 |
1.2 改善我国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
1.2.1 土地的不合理耕种急需改变 |
1.2.2 水土流失急需控制 |
1.2.3 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改善生态环境创造了历史机遇 |
1.3 国内外退耕工作研究进展 |
1.3.1 中国退耕还林还草进展及现状 |
1.3.2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概况 |
1.3.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对我国的启示 |
1.4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意义 |
1.4.1 退耕种草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1.4.2 退耕种草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需要 |
1.4.3 退耕种草利于国际贸易 |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选题的目的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环境分析与综合评价 |
3.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状况及分析 |
3.1.1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概况 |
3.1.2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现状剖析 |
3.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
3.1.4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必要性 |
3.2 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建设及农牧草业发展状况分析 |
3.2.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状况 |
3.2.2 陕北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区建设 |
3.2.3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可行性 |
3.3 陕北丘陵沟壑区区域经济特征辨识 |
3.3.1 区位条件分析 |
3.3.2 区域城市发展现状 |
3.3.3 区域资源结构特征 |
3.3.4 区域资源利用分析 |
3.4 陕北丘陵沟壑区粮食供求状况与农民收入状况 |
3.4.1 粮食供求情况 |
3.4.2 农民收入问题 |
3.5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系统特征 |
3.5.1 退耕种草系统概述 |
3.5.2 退耕种草系统的特征分析 |
3.5.3 退耕种草系统要素间关系分析 |
第四章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抉择 |
4.1 退耕种草战略思想 |
4.2 退耕种草战略目标 |
4.3 退耕种草战略重点 |
4.4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原则 |
第五章 退耕种草战略实施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重大问题 |
5.1 退耕种草战略与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问题 |
5.1.1 退耕种草战略与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
5.1.2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与区域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
5.1.3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环境因素分析 |
5.1.4 退耕种草促进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5.2 退耕种草战略与农民增收问题 |
5.2.1 农民收入与退耕种草 |
5.2.2 退耕种草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调查 |
5.2.3 退耕种草可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
5.2.4 退耕种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
5.3 退耕种草战略与粮食安全问题 |
5.3.1 退耕种草与粮食安全 |
5.3.2 退耕种草保障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实施退耕种草的战略措施 |
6.1 组建草业基地 |
6.1.1 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的成功范例 |
6.1.2 建立草业基地可以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
6.1.3 苜蓿的生态适应性和生产潜力 |
6.1.4 草业基地建设的措施 |
6.2 发展生态草畜产业 |
6.2.1 实行农牧耦合工程 |
6.2.2 陕北丘陵沟壑区农牧耦合发展的条件和模式 |
6.2.3 陕北丘陵沟壑区舍饲养羊技术 |
6.2.4 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草畜产业发展对策 |
6.3 完善政策法规 |
6.3.1 建立合理的生态林草产权制度,优化退耕地的产权配置 |
6.3.2 财政补贴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确保退耕种草的长效激励 |
6.3.3 利用地方优势,大力发展后续产业 |
6.3.4 加强科学技术在退耕种草中的运用 |
6.3.5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草畜业产业化建设 |
6.3.6 政府调控和群众参与相结合 |
6.3.7 加强退耕种草工程的法制化建设,确保退耕种草的规范化 |
6.4 健全保障体系 |
6.4.1 强化退耕种草科学研究 |
6.4.2 加快退耕种草服务体系建设 |
6.4.3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 |
6.4.4 积极寻求对外合作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1.3 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范围、位置、地貌及土地资源类型 |
2.2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
2.3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
3.1 自然因素 |
3.2 人为因素 |
3.3 政策因素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4.1 总体布局与长远规划相互协调 |
4.2 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
4.3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
4.4 节约利用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
4.5 开发与治理相结合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
5.1 改良土壤环境,加大整治力度 |
5.2 开发“四荒”资源,深化土地改革 |
5.3 治理土壤侵蚀,搞好水土保持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 |
6.1 农业用地综合整治模式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6.3 陕北“山川秀美”工程模式 |
6.4 退耕还林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2 国内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
2.1 水土流失概述 |
2.2 水土流失危害 |
2.2.1 冲毁土地,破坏良田 |
2.2.2 土壤剥蚀,肥力减退 |
2.2.3 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 |
2.2.4 淤积水库,堵塞河道 |
2.3 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
2.3.1 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壤侵蚀严重 |
2.3.2 水土流失地区干旱严重,灾害频繁 |
2.3.3 户包治理和“四荒”拍卖治理遇到一些新的问题 |
2.3.4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投资办法、管理体制、组织形式与市场经济发展极不适应 |
2.3.5 整个社会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认识不足 |
第三章 影响山西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
3.1 地形地貌 |
3.2 地质和土壤 |
3.2.1 地质 |
3.2.2 土壤 |
3.3 气象因素 |
3.3.1 降雨 |
3.3.2 风力 |
3.3.3 温度 |
3.4 植被因素 |
3.5 社会因素 |
第四章 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措施 |
4.1 技术措施 |
4.1.1 工程技术措施 |
4.1.2 生物技术措施 |
4.1.3 农业技术措施 |
4.2 组织措施 |
4.3 社会经济措施 |
第五章 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模式 |
5.1 专业队治理模式 |
5.1.1 专业队概念 |
5.1.2 专业队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优越性 |
5.1.3 专业队基本要求及运行机制 |
5.2 庄园式治理模式 |
5.2.1 概念 |
5.2.2 庄园治理的特点 |
5.2.3 庄园治理的发展优势 |
5.2.4 实行庄园治理的措施 |
5.3 封禁治理模式 |
5.3.1 概念 |
5.3.2 实行封禁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5.3.3 实行封禁治理的措施 |
5.4 大户治理模式 |
5.4.1 大户治理的概念和意义 |
5.4.2 治理大户的类型 |
5.5 “四荒”地综合治理模式 |
5.5.1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原则、方式和购买形式 |
5.5.2 拍卖“四荒”使用权的成效 |
5.5.3 拍卖“四荒”地使用权的政策建议 |
5.6 “公司+基地+农户”的治理模式 |
5.6.1 模式的好处 |
5.6.2 模式的组成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二、理论基础 |
三、研究方法 |
四、结构和体系 |
五、研究过程中的理论创新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一章 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 |
第一节 土地的特点和作用 |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土地与农民关系 |
第三节 中国当前土地与农民关系的现状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民与土地关系演变和特点 |
第一节 奴隶社会农民与土地关系 |
第二节 封建社会农民与土地关系 |
第三节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农民与土地关系 |
第四节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农民与土地关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一节 农民与土地关系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新变化 |
第三节 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带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新变化 |
第四节 土地用途转移带来农民与土地关系的新变化 |
第四章 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及影响 |
第一节 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和特点 |
第二节 产生失地农民问题原因剖析 |
第三节 失地农民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五章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路径:实践与启示 |
第一节 暴力强制型安置:英国圈地运动的经济学意义 |
第二节 集中开发型安置:湖南咸嘉模式的实践意义 |
第三节 保留产权型安置:农民以土地权利获取工业化利益 |
第四节 社会保障型安置:土地换保障与再就业服务 |
第六章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前提: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
第一节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系 |
第二节 土地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关系 |
第七章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
第一节 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 |
第二节 土地征用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保证失地农民依法补偿 |
第八章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
第一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基础性工程 |
第二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失地农民后顾之忧 |
本文的简短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吕梁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1 引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研究区域的界定和研究重点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结论 |
2 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
2.1 吕梁地区自然资源分析 |
2.1.1 土地资源分析 |
2.1.2 气候资源分析 |
2.1.3 水资源分析 |
2.1.4 农业资源分析 |
2.1.5 森林资源分析 |
2.1.6 生态环境分析 |
2.2 吕梁地区制度因素分析 |
2.2.1 制度落后的致因分析 |
2.2.2 制度落后的影响分析 |
2.3 吕梁地区人力资源分析 |
2.3.1 吕梁地区人力资源及教育分析 |
2.3.2 卫生保健服务及营养状况分析 |
3 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分析 |
3.1 吕梁地区经济结构分析 |
3.1.1 产业结构分析 |
3.1.2 农业内部结构分析 |
3.1.3 种植业内部结构分析 |
3.1.4 吕梁经济结构特征分析 |
3.2 吕梁地区市场发育分析 |
3.2.1 市场体系发育分析 |
3.2.2 市场发育不足的原因分析 |
3.3 吕梁地区非农化分析 |
3.3.1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分析 |
3.3.2 农业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分析 |
3.3.3 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分析 |
3.4 吕梁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析 |
3.4.1 农民人均纯收入动态对比 |
3.4.2 吕梁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分析 |
3.4.3 吕梁各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对比分析 |
4 吕梁地区综合发展分析与目标设计 |
4.1 吕梁地区综合发展分析 |
4.1.1 层次分析法 |
4.1.2 综合发展分析 |
4.2 吕梁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设计 |
4.2.1 吕梁贫困地区发展总目标构想 |
4.2.2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目标设计 |
4.2.3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设计 |
4.2.4 其它方面的目标设计 |
5 吕梁地区农民增收的经济措施 |
5.1 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挖掘农民增收潜力 |
5.1.1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
5.1.2 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 |
5.1.3 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
5.2 发展非农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5.2.1 继续发展乡镇企业 |
5.2.2 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 |
5.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活产品国际流通 |
5.3.1 加速吕梁地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
5.3.2 建立健全农产品信息服务 |
5.3.3 培育农产品营销主体 |
5.4 加强财政支持,保障经济发展 |
5.4.1 农业产业的弱质性决定需要财政支持 |
5.4.2 吕梁地区支农资金筹措与使用 |
6 吕梁地区农民增收的社会环境措施 |
6.1 改善劳动人员素质,提高外出就业能力 |
6.1.1 农民素质与农民收入正向相关 |
6.1.2 尽快提高吕梁农民文化素质 |
6.1.3 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组织程度 |
6.2 加速农村制度创新,提供农民增收保障 |
6.2.1 制度创新能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
6.2.2 加快农地制度创新 |
6.2.3 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
6.2.4 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 |
6.2.5 农村金融体制的制度创新 |
6.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吕梁小城镇发展 |
6.3.1 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6.3.2 集合吕梁实际加快小城镇建设 |
6.4 加强扶贫增收领导,解决特困人口困难 |
6.4.1 完善扶贫工作责任制 |
6.4.2 重视扶贫开发和救灾解困工作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四、吕梁地区水利水保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论文参考文献)
- [1]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科研院所发展研究[D]. 王勇. 西北大学, 2020
- [2]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管理体制研究[D]. 杨涛. 河海大学, 2007(06)
- [3]陕北丘陵沟壑区退耕种草战略研究[D]. 邵治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4]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高增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5]山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模式研究[D]. 晋京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6]论中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及解决当前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D]. 廖小军. 福建师范大学, 2005(07)
- [7]吕梁地区农民增收问题研究[D]. 常青. 山西农业大学, 2004(06)
- [8]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J]. 李英明. 山西水利, 2003(02)
- [9]吕梁地区水利水保局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J]. 吕地水. 山西水利, 2002(06)
- [10]强化领导 创新机制 再造吕梁秀美山川[J]. 徐德明,申正源,李喜庆,王卫斌.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