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离子在构筑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朋,陈洪霞[1](2021)在《两例相同混合配体构筑的Pb(Ⅱ)/Ag(Ⅰ)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文中指出多齿配体2-咪唑乙酸(Hima)、4,4’-连吡啶分别与金属盐Pb(NO3)2和AgNO3反应,得到[Pb2(4,4’-bipy)(ima)(NO3)3]n(1, 3D framework)和[Ag4(4, 4’-bipy)3(ima)2(NO3)2(H2O)2]n(2, 3D framework)两个配位聚合物。根据配位聚合物的结构特点,研究了这两个配位聚合物荧光性质等物理化学性能。配位聚合物1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46 nm)激发下,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552 nm,配位聚合物2在最大激发波长(λex=369 nm)激发下,荧光的最大发射波长为444 nm。这可能是由于金属和配体之间发生了电荷转移(LMCT)。
李乐倩[2](2021)在《基于双咪唑基苯并噻二唑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光电磁性质研究》文中提出配位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具有由金属节点和配体通过不同的配位模式连接形成的多样化网络结构,在荧光、磁性、导电、催化以及非线性光学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备受化学研究者们关注。本论文主要采取混合配体策略,以有机荧光化合物4,7-二(1H-咪唑-1-基)-2,1,3-苯并噻二唑(BIBT)为主配体,并选取辅助羧酸配体和过渡金属盐,成功构筑了12个新型配位聚合物。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红外光谱仪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等仪器对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多个配位聚合物的荧光、导电和磁学性质的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策略及构效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利用有机荧光配体BIBT、四种直线型芳香羧酸配体和过渡金属硝酸盐构筑了5种结构新颖的多孔配位聚合物,在详细解析了晶体结构的同时还对部分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荧光探究表明,配位聚合物1在14种常用溶剂中对水杨醛表现出选择性荧光猝灭,并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较高的灵敏度和较低的检测限,可作为识别水中水杨醛的荧光传感器。2、在溶剂热条件下,选取5种Y形辅助配体5-氨基基间苯二甲酸(H2AIPA)、3,5-吡啶二甲酸(H2PYDC)、5-甲基间苯二甲酸(H2MIPA)、5-叔丁基间苯二甲酸(H2TBAIPA)和5-甲氧基间苯二甲酸(H2MOIPA),构筑了7种基于过渡金属的配位聚合物。在详细解析晶体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配位聚合物可能具有的光电磁性能。荧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位聚合物6通过荧光猝灭效应能同时实现对2,6-二氯-4-硝基苯胺和呋喃妥因的荧光传感,并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质子导电性质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7和8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质,电导率分别为1.19×10-7S·cm-1和1.16×10-7S·cm-1(RH=98%,T=50℃),其通过运载机制来实现质子传导;磁性研究表明,配位聚合物9表现为弱的铁磁行为。配位聚合物11表现为反铁磁行为。
吴林辉[3](2021)在《基于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荧光传感性能》文中研究说明因其新颖多变的拓扑结构和优良的发光性能,发光配位聚合物在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被视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类荧光材料,受到化学家和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选用V形半刚性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BBIP)为主配体,不同的芳香羧酸作为辅助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成功构筑了14个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配位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对部分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荧光传感性能等性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以四种不同取代基的Y形芳香羧酸为辅助配体,选用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构筑了5个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拓扑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和3可简化为二维的4-连接sql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2属于很少报道的3-连接KIa拓扑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位聚合物5可作为一种良好的多响应荧光传感材料,同时对Fe3+、MnO4-、Cr2O72-、水杨醛和乙二胺具有荧光猝灭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53 ppm、0.98 ppm、3.6 ppm、0.42 ppm和5.3 ppm。二、以三种不同共轭类型的芳香羧酸为辅助配体,选用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构筑了4个结构新颖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拓扑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6可简化为二维的4-连接sql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7可简化为二维的3-连接fes拓扑结构,配位聚合物8具有三维的(3,5)-连接gra拓扑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位聚合物7可以通过荧光增强和红移效应同时对Al3+和Ga3+传感,且具有较高选择性和灵敏度,检出限分别为0.17 ppm和0.69 ppm。有趣的是,配位聚合物7在365 nm的紫外灯激发照射下,可裸眼识别Al3+和Ga3+。更为重要的是,配位聚合物7是第二例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Ga3+荧光传感器。三、以四种不同间隔基的芳香羧酸为辅助配体,选用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构筑了5个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并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拓扑分析表明,配位聚合物10-14均可简化为二维的4-连接sql拓扑结构。荧光测试表明,配位聚合物10和12对MnO4-有选择性荧光猝灭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30 ppm和1.22 ppm,配位聚合物11对Fe3+、Cr2O72-和乙酰丙酮具有选择性荧光猝灭效应,检出限分别为0.14 ppm、1.33 ppm和6.53ppm。值得注意的是,配位聚合物11是第二例同时传感Fe3+、Cr2O72-和乙酰丙酮的金属有机框架荧光传感器。
石永胜[4](2021)在《以吡啶基苯并咪唑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婕[5](2021)在《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荧光识别性能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虽然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水体中存在的各种有机(农药、抗生素和爆炸物等)污染物和无机物(阳离子和阴离子),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从而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同时,尿酸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标记物,不仅是嘌呤代谢的重要产物,而且也是血清和尿液等生物液体中的重要生物分子。人体中尿酸的异常水平将导致多种类型的疾病的发生,此外,血清中过量的尿酸对人体循环系统有很大的风险。因此,阳离子、阴离子、有机污染物和生物标记物的快速灵敏的识别,对保护生态系统和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配位聚合物(CPs)是由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而构筑的一种无机-有机的杂化材料,由于其易于诱导发光、高亮度和结构稳定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青睐。此外,孔道较大和结构可调性等特点赋予其对上述分析物极好的识别能力。然而,配位聚合物的自组装过程受多种因素(温度、反应介质、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和pH值等)的影响。因此,设计和构筑对上述分析物具有高灵敏性和选择性的配位聚合物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论文,在溶剂热条件下,以芳香多羧酸1,3,5-三(4-羧基苯氧基)苯甲酸(H3TCPB)、2’-氨基-[1,1’,4’,1’’-3苯基]-3,3’’,5,5’’-四羧酸(H4PTA)、3,5-二(3’,5’-2羧基苯氧基)苯甲酸(H5L)、含氮的1,3-双吡啶丙烷(1,3-dpp)、1,4-双(咪唑-1-基甲基)苯(bimb)和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与具有d10构型的过渡金属离子Zn(Ⅱ)和Cd(Ⅱ)以及镧系离子Tb(Ⅲ)构筑了结构新颖的七种配位聚合物。对它们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热重等结构表征。研究了配位聚合物以及修饰后的配位聚合物对分析物的识别性能。具体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单晶衍射结果表明,Zn-CP 1是二重穿插的三维(3D)骨架结构;Cd-CP 2为三重穿插的3D骨架结构;Cd-CP 3是3D骨架结构;Tb-CP 4为含有矩形和四边形两种孔道的3D骨架结构;Cd-CP 5为3D超分子,它的孔隙率为43.0%;Cd-CP 6为孔道中含有氨基的3D骨架结构;Zn-CP 7是3D骨架结构,它的孔隙率为63.3%。(2)荧光实验表明,在干扰离子存在的条件下,Zn-CP 1和Cd-CP 2对Fe3+/Cr2O72-离子具有灵敏的选择识别性能,检出限分别为7.18×10-6 M和1.15×10-7M,这主要归于配位聚合物与分析物间的F?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3)Cd-CP 3和Tb-CP 4分别对水溶液中4-硝基苯酚(4-NP)和NFs(硝基呋喃类抗生素:硝基呋喃酮,NZF;硝基呋喃妥因,NFT)具有良好的灵敏和选择识别能力,这可从两方面解释,其一,密度泛函计算表明CPs与分析物之间存在光诱导电子转移(PET),这也可由电化学检测结果所证实。其二,配位聚合物与分析物间的F?rster共振能量转移(FRET)。此外,Tb-CP 4含有矩形(11.115?×13.231?)和四边形(12.228?×19.210?)两种一维(1D)孔道,因而对水溶液中的NFT和NZF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去除率分别为81.3%和84.4%。(4)为了提高配位聚合物的荧光识别性能,将染料分子(Rh B)封装入Cd-CP 5的孔道中构筑了Rh B@Cd-CP 5复合物。结果表明,该复合物对甲基对硫磷和对硫磷的检出限分别为1.43×10-5 M和3.9×10-5 M。该复合物极好的荧光识别性能主要源于在配位聚合物与分析物之间的光诱导电子转移(PET),以及对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吸收了Cd-CP5的激发光谱能后引起的非辐射能量转换过程-内滤效应(IFE)。(5)Cd-CP 6对溶液的pH值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识别范围为3-7。同时,为了Cd-CP 6的快速回收再利用,将磁性γ-Fe2O3纳米粒子封装入Cd-CP 6的孔道中制备了磁性γ-Fe2O3@Cd-CP 6复合物。与Cd-CP 6相比,γ-Fe2O3@Cd-CP 6不仅可用磁铁快速回收,而且具有极好的pH值识别能力,相对误差为-0.06~-0.19,这表明γ-Fe2O3@Cd-CP 6可以替代Cd-CP 6,用作可回收的pH传感器。Cd-CP 6对pH值的识别主要归于Cd-CP 6骨架中的氨基(-NH2)质子化为铵阳离子(–NH3+)。(6)将Ce(Ⅲ)盐封装入Zn-CP 7的孔道中,制备了Ce@Zn-CP 7复合物。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V),进行了Zn-CP 7和Ce@Zn-CP 7对尿酸(UA)的识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与Zn-CP 7相比,Ce@Zn-CP 7/GCE传感器对尿酸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检出限和检测范围分别为0.3×10-7 M和0~300 m M,这归于Zn(Ⅱ)和Ce(Ⅲ)离子间的协同效应,以及Ce离子价态的改变所致。
孙田成[6](2021)在《氮杂环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发光检测性能》文中提出作为一类典型的发光材料,稀土配位聚合物以其窄带发光、长发光寿命、高量子产率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材料和发光检测等多个领域。近期,人们对环境污染及人体健康愈发重视,因此对多种有毒污染物以及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亟待实现。为满足不同物质检测的需求,本论文以功能为导向,使用五种氮杂环芳香羧酸有机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19例具有不同官能团、不同维数以及不同带电性质的稀土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等多种表征技术分析了稀土配位聚合物的结构;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天线效应”过程;使用发射光谱测试探索了多种检测策略下稀土配位聚合物在检测领域的应用价值。针对金属离子缺少电子的性质,采用含有多个N,O原子与羧基的2,5-双(3,5-二羧基苯基)-1,3,4-恶二唑(H4bdo)配体合成了1例羧基官能化配位聚合物{[Eu(Hbdo)(CH3OH)(H2O)2]·(H2O)0.5}n(1)。H4bdo配体中三个羧基参与配位,而另一个羧基得以保留,存留于孔道中。配体在构筑三维结构的同时也可以敏化Eu3+离子的发光。配体中恶二唑环富含O,N原子,其与未配位羧基共同充当了金属离子检测位点。通过配体上预留位点与Fe3+,Sn4+离子的相互作用以及Fe3+对激发光的吸收作用,配位聚合物1实现了对水中Sn4+和Fe3+的定量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291 n M和254 n M。在采用5-(3,4-二羧基苯氧基)吡啶甲酸(H3dpon)配体与稀土离子(Ln=Nd,Sm,Eu,Gd,Tb,Dy)合成了6例二维配位聚合物{[Ln(dpon)(H2O)2]·H2O}n(2~7)的基础上,针对有毒物质甲醛分子与VO43-离子的特异性检测需求,利用镧系收缩效应,将具有不同发光特性的Eu3+、Tb3+、Gd3+掺杂到以上体系中进一步合成具有三发光中心特性的配位聚合物。通过改变稀土离子的比例以及激发光波长平衡了三个发光中心的强度,实现了白光发射。Eu0.059Tb0.051Gd0.89-dpon白光材料的CIE色度坐标为(0.33,0.33)。基于材料结构中开放金属位点和三发光中心,Eu0.059Tb0.051Gd0.89-dpon可对甲醛分子和VO43-离子产生特异性发光响应并实现定量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0.0193 vol%和420 n M。针对抗生素分子检测需求,采用5-(2,4-二羧基苯基)吡啶甲酸(H3dpn)与稀土离子(Ln=Nd,Sm,Eu,Gd,Tb,Dy)合成了6例三维配位聚合物{[Ln(dpn)(DMF)2]·DMF·H2O}n(8~13)。其中配位聚合物12可通过与氯霉素和四环素分子之间的光致电子转移、F(?)rster共振能量转移与竞争吸收激发光过程对二者进行发光检测。为解决抗生素分子检测灵敏度低的问题,通过异质外延策略在12表面均匀生长了ZIF-8多孔框架。受益于外层ZIF-8框架对抗生素分子预浓缩作用,合成的ZIF-8-on-12异质结构实现了对四环素与氯霉素的高灵敏检测,检出限分别达到5.6 n M和37.6 n M。针对发光精确调节以及L-半胱氨酸检测对材料结构的需求,采用2,2’-联吡啶-6,6’-二甲酸(H2bpda)配体与稀土离子(Ln=Eu,Tb)配位形成阴离子型次级结构单元[Ln(bpda)2]-,并发现桥连K+可以增长稀土离子间距。合成的2例三维阴离子型异金属配位聚合物{[Ln2K(bpda)4(C2H5OH)]·H3O·x H2O}n(14,15)中,长稀土离子间距(0.815~1.324 nm)可起到限制稀土离子间能量传递的作用,使材料的发光颜色更加精确可控。另外,根据L-半胱氨酸与金属离子的强亲和力,设计了间接检测策略。使用阴离子框架14分别负载淬灭金属离子Fe3+与Cu2+,得到了用于间接检测L-半胱氨酸的探针Fe3+@14与Cu2+@14。通过构建发光“开启-关闭-开启”模式,实现了对L-半胱氨酸的间接发光增强检测,两种探针的检出限分别达到149 n M与301 n M。针对L-抗坏血酸间接检测需求,进一步减少了配体的配位点数目,采用2-(吡啶基)-1H-苯并咪唑-5-羧酸(Hpbmc)配体与稀土离子(Ln=Eu,Gd,Tb,Dy)合成了4例三维阳离子型配位聚合物{[Ln0.5(pbmc)]·(solv)x}n(16~19)。为提升晶体材料实用性,还通过原位自组装策略制备了聚丙烯腈-16复合膜材料PEM。制备的PEM膜材料在保证了配位聚合物16分布均匀性的同时,还解决了晶体材料难以从溶液中回收的问题,使检测操作更加简便。利用阳离子型框架负载淬灭阴离子MnO4-建立了稀土配位聚合物与L-抗坏血酸的间接相互作用,并通过PEM膜材料发光的恢复,实现了L-抗坏血酸的间接发光检测,检出限达到48 n M。
李丹丹[7](2021)在《基于酰肼或多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潜在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设计并构筑结构新颖、功能优异的配位聚合物材料是现代配位化学领域的研究重点之一。多年来,相关研究学者一直致力于该研究课题,且将目光由合成逐步转向了功能化。配位聚合物材料是由金属节点与有机连接体自组装而成的,因此,金属离子/金属簇与有机配体对配位聚合物材料的结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有机配体已被广泛利用。为了获得更多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材料,原位配体生成反应为此提供了新的可能。受此启发,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利用有机多羧酸分子与水合肼发生水热原位酰化,构筑了7例基于酰肼的配位聚合物材料,此外,我们还选用两种新型半刚性六羧酸分子作为有机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例基于多羧酸的配位聚合物材料,并对9例化合物分别进行了单晶结构解析与性能研究。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配位聚合物的概念、发展历程、分类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分类部分重点介绍了有机配体在配位聚合物材料合成中的重要性,由此引入原位合成反应。最后,简要列出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合成方法、测试仪器和实验试剂。第二章利用水热原位酰化反应,合成出2例基于酰肼四羧酸的配位聚合物[Cd2(HL1)(phen)2(H2O)]·4.5H2O(1)和[Mn2(HL1)(phen)2]·7H2O(2)(H5L1=5,5’-(1,4-二氧代-1,2,3,4-四氢酞嗪-6,7-二基)-二-(氧)二异酞酸,phen=1,10-菲咯啉)。化合物1和2均呈一维结构。辅助配体phen与未配位的酰肼环均会阻止两个化合物形成致密网络。荧光测试表明,两化合物均发黄光(源自于较大的激发波长),归因于苯环的π*反键轨道向酰肼环的π成键轨道的电子跃迁。基于此,我们探究了其对2,4,6-三硝基苯酚(TNP)的传感性能。研究表明,化合物1并不是检测TNP的理想传感器,而化合物2却对TNP显示出优异的传感性能。由于两个材料的结构不同导致分散剂的选择不同,进而导致TNP的光吸收能力不同,还可能影响到材料中配体的最低空轨道(LUMOs)的能级大小,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了两化合物传感结果的不同。第三章利用水热原位酰化反应,合成出5例基于双酰肼的配位聚合物[Zn(L2)(2,2’-bpy)](3)、[Cd(L2)(phen)(H2O)](4)、[Pb(L2)(phen)](5)、[Cd3(L3)3(H2O)4(N2H4)]·3H2O(6)和[Pb(L3)(4,4’-bpy)](7)(H2L2=6,6’-(2,2-二全氟丙烷基)二(2,3-二氢-酞嗪-1,4-二酮),H2L3=6,6’-磺酰基二(2,3-二氢酞嗪-1,4-二酮),phen=1,10-菲咯啉,2,2’-bpy=2,2’-联吡啶,4,4’-bpy=4,4’-联吡啶)。化合物3、4和6均呈现一维链状结构,而化合物5和7分别呈现三维网状和二维层状结构。值得注意的是,辅助配体直接影响了这几种化合物的最终结构。荧光测试表明,低聚物3、4和6均发光,而5和7则不发光。由于三个化合物的光发射均源自于较大的激发波长,我们探究了其化学传感性能。结果显示:三个化合物均能传感乙酰丙酮;化合物3能够在乙醇(Et OH)溶液中检测TNP,而化合物4则能在甲醇(Me OH)溶液中识别TNP;化合物6能在p H=3~11的水溶液中稳定存在,在强酸或强碱性溶液中,因骨架坍塌而导致荧光淬灭。第四章通过有机多羧酸和过渡金属在溶剂热条件下进行自组装,合成出2例基于多羧酸的配位聚合物[(CH3)2NH2][Zn3(L4)(OH)(H2O)2]·2DMF·0.5H2O(8)和[(CH3)2NH2]2[Cd2(L5)]·3DMA·2H2O(9)(H6L4=5,5’-(4,5-二羧基-1,2-亚苯基)-二氧-二异酞酸,H6L5=5,5’,5’’-(苯-1,3,5-三基三(氧基))三间苯二甲酸)。两化合物均为三维多孔阴离子骨架,孔道内均存在二甲基铵阳离子([(CH3)2NH2]+),通过阳离子交换法引入稀土离子,得到了Eu0.6Tb0.4@8和Eu0.6Tb0.4@9。荧光测试表明,化合物8和9均发蓝光,Eu3+和Tb3+受有机配体的敏化作用,分别发射出特征红光和绿光。通过设计Eu3+与Tb3+合适的摩尔比并调节复合材料的激发波长,最终发现,Eu0.6Tb0.4@8和Eu0.6Tb0.4@9是两例既具有光致变色性质又具有白光发射性能的复合材料。第五章主要是对三年硕士期间的工作总结,以及对未来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张明泽[8](2021)在《基于偶氮四羧酸和双吡啶双酰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文中指出本文以3,3′,5,5′-偶氮苯四羧酸(H4ABTC)为羧酸配体,以刚性和柔性的双吡啶双酰胺为有机胺配体,在溶剂热的条件下,与过渡金属Zn2+、Cd2+、Co2+、Ni2+等离子进行配位自组装,来合成配位聚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x-ray)、红外光谱(IR)等手段,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表征。通过对配合物结构的详细解析,探讨配体的构型、金属离子等因素对配合物结构的调控与影响。此外,论文还初步探讨了配合物的固态荧光、对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以及抗生素的荧光传感行为。1.选择3,3′,5,5′-偶氮苯四羧酸(H4ABTC)为羧酸配体,以半刚性的双吡啶双酰胺化合物,N,N′-双(3-吡啶甲酰胺)苯(3-BPAM)和N,N′-双(4-吡啶甲酰胺)苯(4-BPAM)为N-质子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Cd(Ⅱ)、Zn(Ⅱ)离子进行组装,合成了四种金属-有机配合物1-4。[Cd4(DMF)6(3-BPAM)(ABTC)2]·H2O(1)[Cd(DMF)(H2O)(4-BPAM)0.5(ABTC)0.5]·3H2O(2)[(CH3)2NH2]2[Cd3(ABTC)2]·3H2O(3)[(CH3)2NH2]4[Zn4(ABTC)3](4)配合物1是一个3D互穿的框架结构。ABTC配体以平行并列的方式排布,Cd2+离子与羧基之间的配位,将ABTC配体连接成为一个2D的层。3-BPAM作为桥连配体,将这些2D的层连接成3D的框架结构。两个这样的框架以互穿的形式,最终生成了配合物的二重互穿的3D结构。配合物2是一个2D的层状结构。ABTC配体利用羧基与Cd2+离子配位,形成一个“环接环”的1D链状结构。4-BPAM两端的吡啶基与链上的Cd2+离子配位,把这些链连接成为化合物2的2D层结构。而在配合物3和4的结构中,有机胺配体并没有参与结构的形成。配合物3是一个以三核Cd簇为节点的基于ABTC配体的3D框架结构,而配合物4是一个以单核Zn为节点的3D框架结构。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1和3对Fe3+、MnO4-离子,以及抗生素呋喃西林都能表现出较好的荧光传感性能。2.选择3,3′,5,5′-偶氮苯四羧酸(H4ABTC)为羧酸配体,以柔性的双吡啶双酰胺化合物,N,N′-双(4-吡啶甲酰胺)-1,2-ethane(4-dpye)和N,N′-双(4-吡啶甲酰胺)-1,4-butane(4-dpyb)为N-质子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与Cd(Ⅱ)、Zn(Ⅱ)离子进行组装,合成了四种金属-有机配合物5-9。[Zn(4-dpyb)(ABTC)0.5]·H2O(5)[Cd(4-dpyb)(ABTC)0.5]·H2O(6)[Co(4-dpyb)(ABTC)0.5]·H2O(7)[Ni(4-dpyb)(ABTC)0.5]·H2O(8)[Cd(4-dpye)0.5(ABTC)0.5]·2H2O(9)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5-8是同构的。结构中,ABTC配体以平行并列的方式排布,金属离子与羧基之间的配位,将ABTC配体连接成为一个2D的层。4-dpyb配体在整个结构中表现出构型-A和构型-B。构型-A的4-dpyb配体,将这些2D的层连接成为一个3D的结构。两个这样的框架以互穿的形式,生成了一个二重互穿的3D结构。最后,构型-B的4-dpyb配体,以“锁”的角色将两个框架固定。配合物9是一个3D的框架结构。ABTC配体利用羧基与Cd2+离子配位,形成一个“环接环”的1D链状结构。4-dpye端的吡啶基与链上的Cd2+离子配位,把这些链连接成为2D层结构。新颖的结构特征在于,配体4-dpye中的酰胺基氧原子作为配位点,将这些层连接成为配合物9的3D框架结构。性质研究表明,配合物5、6、8、9对Fe3+、MnO4-离子,以及抗生素呋喃西林都能表现出较好的荧光传感性能。
董阳[9](2021)在《非纯水体系电解液设计及可充锌电池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可充锌基电池(RZBs)由于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电解液作为离子传输载体,是电池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理化性质、溶剂化结构等直接影响着RZBs的电化学行为。目前传统水系锌电池电解液普遍存在的电压窗口窄、析氢/析氧,锌负极枝晶生长、腐蚀/钝化,以及正极活性材料溶解等问题。这不仅会影响锌负极可逆性和稳定性,还会限制电池的输出电压和能量密度,降低可充锌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构建超高浓度水系电解液可以缓解以上问题,但是高盐浓度会降低电解液的电导率,提升粘度,增加成本,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基于此,本论文从非纯水体系锌电池电解液角度出发,设计优化了几种有机电解液和有机-水杂化电解液体系,通过调控电解液的种类、组成、配比、溶剂化结构等关键参数,有效解决了传统水系锌电池电解液面临的以上科学问题,并揭示了锌负极和电解液之间的界面化学反应规律,阐明了几种正极材料(如石墨正极,聚阴离子化合物正极,以及钒氧化物正极等)在以上电解液体系中的微结构演变与电化学反应机理,进而构建新型高比能、长寿命的可充锌基电池体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高电压有机电解液设计及可充锌-石墨电池。本章设计优化了一种由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锌(Zn(TFSI)2)和乙腈(AN)组成的非水体系高电压锌基电池电解液。优化后的Zn(TFSI)2/AN电解液具有高氧化/还原稳定性、良好的离子电导率(~28 m S cm-1)和低粘度(~0.4 m Pa·s),使得Zn负极表面无枝晶生长,并且实现了良好的循环稳定性(超过1000 h),且电解液中Zn2+沉积/析出库伦效率达到>99%。通过将该Zn(TFSI)2/AN电解液与锌负极、石墨正极相匹配,构建了一种新型可充锌-石墨电池体系,其平均放电电压高达2.2 V,具有高能量/功率密度(4400 W kg-1时为86.5 Wh kg-1)、长循环稳定性(1000次循环后97.3%的容量保持率)。此外,我们结合电化学、XRD、Raman、FTIR、XPS以及SEM、TEM等多种表征手段,揭示了这种锌-石墨电池的储能机理:充放电过程中,通过TFSI-阴离子在石墨正极快速的嵌入/脱出,同时Zn2+在负极表面进行电化学沉积/析出。2.高安全有机电解液设计及可充锌基电池应用。本章报道了一种以磷酸三甲酯(TMP)为溶剂,以0.5 M Zn(OTf)2和1.0 M Na Cl O4盐为溶质的非水系磷酸酯电解液。这种电解液具有优异的阻燃能力,其中阴阳离子与溶剂分子形成稳定的溶剂化结构,能够有效抑制高低电势下电解液的分解,提高稳定电压窗口至3.2 V(vs.Zn2+/Zn)以上。该双阳离子电解液体系与锌负极和聚阴离子正极(例如Na3V2(PO4)2O2F(NVPOF)、Na3V2(PO4)2F3(NVPF)和Na3V2(PO4)3(NVP))均具有良好的兼容性。Zn2+在该电解液中沉积均匀,Zn沉积/析出库伦效率高(99.8%),锌负极逐步演变为交联网格状结构,可稳定的充放电循环5000 h以上,且无枝晶生长。我们利用该阻燃电解液与锌负极和高电压NVPOF正极组装了全新的电池体系,电池显示出1.8 V的平均放电电压,能量密度为203 Wh kg-1(基于正极),1000次循环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为83.5%。通过多种表征手段研究证明,在0.5 M Zn(OTf)2+1.0 M Na Cl O4非水体系电解液中,聚阴离子型锌基电池通过Na+在正极可逆嵌入/脱出和Zn2+在负极电化学沉积/析出来进行能量储存。3.有机-水系杂化电解液构筑及可充锌电池应用。相比于前两章工作中的有机体系,可充水系锌电池(RAZBs)在解决成本和安全问题方面具有很大优势。然而,锌负极与水系电解液间界面稳定性差,存在枝晶生长、库仑效率低等问题,阻碍了可充锌电池的实用化进程。本章中,我们设计了一种由2.0 m三氟甲烷磺酸锌(Zn(OTf)2)和有机碳酸二甲酯(DMC)溶剂组成的非高浓度有机-水系杂化电解液体系来稳定锌负极。通过FTIR、17O NMR和Raman等光谱学分析及分子动力学(MD)模拟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研究得出,与传统水系电解液中典型的Zn[H2O]62+溶剂化结构不同,在DMC-H2O电解液中,形成Zn2+[H2O]3.9[DMC]0.7[OTf-]1.4的新型电解液结构。这种DMC和OTf-共同参与的Zn2+溶剂化鞘层结构会促进有机溶剂和阴离子还原分解,在锌负极表面形成稳定且富含Zn F2和Zn CO3的有机/无机杂化SEI膜。这种复合SEI能够有效抑制锌负极和水之间的副反应,从而实现了锌负极较高的Zn沉积/析出平均CE(沉积容量为2.5 m Ah cm-2时,CE为99.8%),并且可以无枝晶稳定循环1000次以上。此外,DMC-H2O电解液可以支持Zn/V2O5电池稳定工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梁林[10](2021)在《阴离子配位的三螺旋分子弹簧的精细调控》文中研究说明最近,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自组装方式,即阴离子配位驱动的自组装(ACDA),这种自组装模式为定义良好的超分子结构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方法。在本论文中,选用由对苯亚甲基基团连接的C2对称双(二脲)配体和磷酸根组装,构筑具有“笼空腔”的三螺旋结构。由于对苯亚甲基连接子具有适度的灵活性,从而允许对配体构象进行调节。该磷酸根三螺旋可以实现类似于弹簧的可逆伸缩运动,并且通过封装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四烷基铵阳离子客体进一步实现对螺距的精细调控。全文分为三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概述了超分子自组装结构的发展,主要介绍了金属配位的动态响应型螺旋结构,超分子弹簧的发展以及阴离子含脲受体螺旋结构的发展。基于以上内容,提供了课题的思路,确定了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合成了以对苯亚甲基为连接子的C2对称双(二脲)配体L,与磷酸根配位构筑具有“笼空腔”的A2L3型三螺旋结构。当向延伸状态的H-[K(18-C-6)]三螺旋结构中引入1当量的TMA+阳离子,该结构发生收缩螺距减小,再向其中引入与TMA+阳离子结合能力更强的四面体笼将被封装的TMA+阳离子去除,螺旋回到之前的延伸状态。两种状态的三螺旋结构分别通过单晶,核磁和质谱证明。第三章,在前一章工作的启发下,本章进一步探究了三螺旋分子弹簧的精细调控。我们向延伸状态的三螺旋结构中分别引入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四烷基铵阳离子客体,N1112、N1113、N1114、N1122,N1222和N1133,同时我们得到了所有主客体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表明,三螺旋主体通过调整配体构象去适应不同的客体,PO43-???PO43-距离以下列顺序逐渐减小:N1222>N1112>N1114>N1111(TMA)>N1113>N1122>N1133,从而实现了三螺旋分子弹簧的精细调控。当我们换用更大的阳离子(如TEA+、TPA+和TBA+),可能是由于阳离子的外模板效应,配体扭转成C字形,形成内消旋的三螺旋结构。当向其中引入或者去除TMA+时能够实现内消旋三螺旋和外消旋三螺旋结构的可逆转变。
二、阴离子在构筑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阴离子在构筑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两例相同混合配体构筑的Pb(Ⅱ)/Ag(Ⅰ)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实 验 |
1.1 试剂和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配位聚合物[Pb2(4, 4’-bipy)(ima)(NO3)3]n(1)的合成 |
1.2.2 配位聚合物[Ag4(4, 4’-bipy)3(ima)2(NO3)2(H2O)2]n (2)的合成 |
1.2.3 晶体结构的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光谱分析 |
2.2 晶体结构 |
2.2.1 配位聚合物[Pb2(4, 4’-bipy)(ima)(NO3)3]n (1)的晶体结构 |
2.2.2 配位聚合物[Ag4(4, 4’-bipy)3(ima)2(NO3)2(H2O)2]n (2)的晶体结构 |
2.3 配位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
2.4 配位聚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 |
2.5 配位聚合物的荧光性质 |
3 结 论 |
(2)基于双咪唑基苯并噻二唑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光电磁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 |
1.2 配位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3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荧光传感 |
1.3.1 对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 |
1.3.2 对挥发性有机物的荧光传感 |
1.3.3 对抗生素的荧光传感 |
1.4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质子导电 |
1.4.1 质子跳跃机制 |
1.4.2 质子运载机制 |
1.5 多孔配位聚合物的磁学性能 |
1.5.1 金属离子对磁学性能的影响 |
1.5.2 配体对磁学性能的影响 |
1.5.3 模板剂对磁学性能的影响 |
1.6 基于苯并噻二唑类配体荧光配合物的研究 |
1.7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7.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直线型辅助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1 配合物1-5 的合成 |
2.1.2 配位聚合物1-5 的晶体结构测定 |
2.1.3 配位聚合物1-5 晶体结构描述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位聚合物1-5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2.2.2 配位聚合物1 的荧光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Y型辅助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
3.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1 配位聚合物6-12 的合成 |
3.1.2 配位聚合物6–12 的晶体结构测定 |
3.1.3 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描述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位聚合物6-12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3.2.2 配位聚合物6 的荧光性质 |
3.2.3 配位聚合物 6 对抗生素的荧光传感 |
3.2.4 配位聚合物9和11 的磁性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实验仪器和检测设备表 |
附录 B 配位聚合物1-12 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
附录 C 配位聚合物1-12 的金属离子配位构型分析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3)基于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荧光传感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概述 |
1.1.1 配位聚合物的构筑策略 |
1.1.2 配位聚合物的拓扑结构 |
1.2 配位聚合物的荧光传感性能 |
1.3 发光配位聚合物材料器件化研究 |
1.4 双苯并咪唑类配体的配位化学研究简介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
1.5.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不同Y形芳香羧酸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传感性能 |
2.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1.1 配体合成 |
2.1.2 配位聚合物1-5 的合成 |
2.1.3 配位聚合物1-5 的晶体结构测定 |
2.1.4 配位聚合物1-5 晶体结构描述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配位聚合物1-5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2.2.2 部分配位聚合物的PXRD和 TGA |
2.2.3 配位聚合物1和5 的荧光性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共轭芳香羧酸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传感性能 |
3.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1 配位聚合物6-9 的合成 |
3.1.2 配位聚合物6-9 的晶体结构测定 |
3.1.3 配位聚合物6-9 晶体结构描述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配位聚合物6-9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3.2.2 部分配位聚合物的PXRD和 TGA |
3.2.3 配位聚合物7和8的荧光性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间隔基芳香羧酸构筑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荧光传感性能 |
4.1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4.1.1 配位聚合物10-14 的合成 |
4.1.2 配位聚合物10-14 的晶体结构测定 |
4.1.3 配位聚合物10-14 晶体结构描述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配位聚合物10-14 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4.2.2 部分配位聚合物的PXRD和 TGA |
4.2.3 配位聚合物10-13 的荧光性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配位聚合物1-14的部分键长[(?)]和键角[(?)] |
附录B 配位聚合物1-14 的金属离子配位构型分析 |
附录C 测试仪器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5)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荧光识别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荧光检测 |
1.2 配位聚合物的特点 |
1.3 配位聚合物的识别机理 |
1.3.1 配位聚合物基传感器的识别来源 |
1.3.2 配位聚合物基传感器的识别机理 |
1.4 配位聚合物在荧光识别中的主要应用 |
1.4.1 小分子检测 |
1.4.2 离子检测 |
1.4.3 气体检测 |
1.4.4 生物检测 |
1.4.5 湿度检测 |
1.4.6 pH检测 |
1.4.7 温度检测 |
1.4.8 蒸汽检测 |
1.5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2.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材料测试表征 |
2.3.1 荧光识别性能 |
2.3.2 电化学识别性能 |
2.4 材料微观表征 |
2.4.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2.4.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4.3 透射电子显微镜 |
2.5 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2.5.1 配位聚合物1(Zn-CP 1)的合成 |
2.5.2 配位聚合物2(Cd-CP 2)的合成 |
2.5.3 配位聚合物3(Cd-CP 3)的合成 |
2.5.4 配位聚合物4(Tb-CP 4)的合成 |
2.5.5 配位聚合物5(Cd-CP 5)及其合成后修饰 |
2.5.6 配位聚合物6(Cd-CP 6)及其合成后修饰 |
2.5.7 配位聚合物7(Zn-CP 7)的合成后修饰 |
3 配位聚合物对离子的识别性能的研究 |
3.1 配位聚合物用于识别水相中的Fe~(3+)离子 |
3.1.1 配位聚合物1(Zn-CP1)的结构描述 |
3.1.2 配位聚合物1(Zn-CP1)的结构表征 |
3.1.3 配位聚合物1(Zn-CP1)的性能表征 |
3.2 配位聚合物识别水相中的Cr_2O_7~(2-)离子 |
3.2.1 配位聚合物2(Cd-CP 2)的结构描述 |
3.2.2 配位聚合物2(Cd-CP 2)的结构表征 |
3.2.3 配位聚合物2(Cd-CP 2)的性能表征 |
3.3 本章小结 |
4 配位聚合物对有机污染物分子的识别性能的研究 |
4.1 配位聚合物对硝基苯衍生物的传感研究 |
4.1.1 配位聚合物3(Cd-CP 3)的结构描述 |
4.1.2 配位聚合物3(Cd-CP 3)的结构表征 |
4.1.3 配位聚合物3(Cd-CP 3)的性能表征 |
4.2 配位聚合物在水相中快速高效地识别和吸附抗生素 |
4.2.1 配位聚合物4(Tb-CP 4)的结构描述 |
4.2.2 配位聚合物4(Tb-CP 4)的结构表征 |
4.2.3 配位聚合物4(Tb-CP 4)的性能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5 合成后修饰的配位聚合物用于水相中分析物的识别 |
5.1 Rh B@CP的传感器对有机磷农药的识别 |
5.1.1 配位聚合物5(Cd-CP 5)的结构描述 |
5.1.2 配位聚合物5(Cd-CP 5)的结构表征 |
5.1.3 配位聚合物5(Cd-CP 5)的性能表征 |
5.2 配位聚合物掺杂γ-Fe_2O_3 的荧光识别 |
5.2.1 配位聚合物6(Cd-CP 6)的结构描述 |
5.2.2 配位聚合物6(Cd-CP 6)的结构表征 |
5.2.3 配位聚合物6(Cd-CP 6)的性能表征 |
5.3 纳米花微球结构Ce@CP对尿酸的识别 |
5.3.1 配位聚合物7(Zn-CP 7)的结构描述 |
5.3.2 配位聚合物7(Zn-CP 7)的结构表征 |
5.3.3 配位聚合物7(Zn-CP 7)的性能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氮杂环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发光检测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论文合成的配位聚合物的简称分子式及CCDC号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配位化学与晶体工程研究进展 |
1.3 稀土配位聚合物发光特性 |
1.4 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发光应用 |
1.4.1 发光可调谐材料应用 |
1.4.2 薄膜发光材料应用 |
1.5 稀土配位聚合物发光探针研究现状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主要研究方法 |
2.2.1 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2.2.2 配位聚合物1的合成 |
2.2.3 配位聚合物2~7的合成 |
2.2.4 配位聚合物8~13的合成 |
2.2.5 配位聚合物14,15的合成 |
2.2.6 配位聚合物16~19的合成 |
2.2.7 异质结构ZIF-8-on-12的制备 |
2.2.8 聚丙烯腈-16复合膜材料PEM的制备 |
2.3 测试表征方法 |
第3章 羧基官能化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金属离子检测 |
3.1 引言 |
3.2 配位聚合物1的结构与稳定性 |
3.2.1 配位聚合物1的单晶结构分析 |
3.2.2 配位聚合物1的PXRD分析 |
3.2.3 配位聚合物1的红外光谱分析 |
3.2.4 配位聚合物1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
3.3 配位聚合物1的发光性能 |
3.4 配位聚合物1对金属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
3.4.1 1对铁离子与锡离子的检测性能 |
3.4.2 1对铁离子与锡离子的检测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光发射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甲醛和钒酸根检测 |
4.1 引言 |
4.2 配位聚合物2~7的结构与稳定性 |
4.2.1 配位聚合物2~7的单晶结构分析 |
4.2.2 配位聚合物2~7的PXRD分析 |
4.2.3 配位聚合物2~7的红外光谱分析 |
4.2.4 配位聚合物2~7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
4.3 配位聚合物2~7的发光性能及发光颜色调节 |
4.4 白光材料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甲醛与钒酸根的检测性能研究 |
4.4.1 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甲醛的检测性能 |
4.4.2 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钒酸根的检测性能 |
4.4.3 Eu_(0.059)Tb_(0.051)Gd_(0.89)-dpon对甲醛与钒酸根的检测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稀土配位聚合物及其异质结构的合成与抗生素检测 |
5.1 引言 |
5.2 配位聚合物8~13的结构与稳定性 |
5.2.1 配位聚合物8~13的单晶结构分析 |
5.2.2 配位聚合物8~13的PXRD分析 |
5.2.3 配位聚合物8~13的红外光谱分析 |
5.2.4 配位聚合物8~13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
5.3 配位聚合物8~13的发光性能及发光颜色调节 |
5.4 异质结构ZIF-8-on-12的结构与发光性能 |
5.4.1 ZIF-8-on-12材料的结构 |
5.4.2 ZIF-8-on-12材料的发光性能 |
5.5 异质结构ZIF-8-on-12对抗生素的检测性能研究 |
5.5.1 ZIF-8-on-12对抗生素的检测性能 |
5.5.2 ZIF-8-on-12对抗生素的检测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阴离子型异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金属离子和L-半胱氨酸检测 |
6.1 引言 |
6.2 配位聚合物14,15的结构与稳定性 |
6.2.1 配位聚合物14,15的单晶结构分析 |
6.2.2 配位聚合物14,15的PXRD分析 |
6.2.3 配位聚合物14,15的红外光谱分析 |
6.2.4 配位聚合物14,15的元素分析及热重分析 |
6.3 配位聚合物14,15的发光性能及发光颜色调节 |
6.4 14对铁离子与铜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
6.4.1 14对铁离子与铜离子的检测性能 |
6.4.2 14对铁离子与铜离子的检测机理 |
6.5 M~(n+)@14探针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性能研究 |
6.5.1 M~(n+)@14探针的制备 |
6.5.2 M~(n+)@14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性能 |
6.5.3 M~(n+)@14对L-半胱氨酸的检测机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阳离子型稀土配位聚合物膜的制备与高锰酸根和L-抗坏血酸检测 |
7.1 引言 |
7.2 配位聚合物16~19的结构与稳定性 |
7.2.1 配位聚合物16~19的单晶结构分析 |
7.2.2 配位聚合物16~19的PXRD分析 |
7.2.3 配位聚合物16~19的红外光谱分析 |
7.2.4 配位聚合物16~19的热重分析 |
7.3 聚丙烯腈-16复合膜材料PEM的结构与发光性能 |
7.3.1 PEM膜材料的结构 |
7.3.2 PEM膜材料的发光性能 |
7.4 PEM对高锰酸根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
7.4.1 PEM对高锰酸根离子的检测性能 |
7.4.2 PEM对高锰酸根离子的检测机理 |
7.5 MnO_4~-@PEM膜探针对L-抗坏血酸的检测性能研究 |
7.5.1 MnO_4~-@PEM膜探针的制备 |
7.5.2 MnO_4~-@PEM对L-抗坏血酸的检测性能 |
7.5.3 MnO_4~-@PEM对L-抗坏血酸的检测机理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基于酰肼或多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潜在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配位聚合物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
1.2.1 配位聚合物的概念 |
1.2.2 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历程 |
1.3 配位聚合物的分类 |
1.3.1 由羧酸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材料 |
1.3.2 由氮杂环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材料 |
1.3.3 由卤素(拟卤素)类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材料 |
1.3.4 由原位反应生成的配体构筑的配位聚合物材料 |
1.4 配位聚合物的应用 |
1.4.1 吸附与分离 |
1.4.2 催化材料 |
1.4.3 发光材料 |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成果 |
1.5.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5.2 主要研究成果 |
1.6 合成方法、测试仪器及实验试剂 |
1.6.1 合成方法 |
1.6.2 测试仪器 |
1.6.3 实验试剂 |
第二章 基于酰肼四羧酸的配位聚合物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化合物1和2的合成 |
2.2.2 化合物1和2的合成分析 |
2.3 结构部分 |
2.3.1 化合物1和2的结晶学数据 |
2.3.2 化合物1和2的结构描述 |
2.3.3 化合物1和2的结构讨论 |
2.4 化合物1和2的基本表征 |
2.4.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谱图分析 |
2.4.2 红外光谱(IR)分析 |
2.4.3 热失重(TG)分析 |
2.5 化合物1和2的光致发光性质 |
2.6 化合物1和2的化学传感性能 |
2.6.1 化合物1和2对TNP的传感性能 |
2.6.2 化合物1和2对硝基爆炸物的传感机理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双酰肼的配位聚合物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合物3-7的合成 |
3.2.2 化合物3-7的合成分析 |
3.3 结构部分 |
3.3.1 化合物3-7的结晶学数据 |
3.3.2 化合物3-7的结构描述 |
3.3.3 化合物3-7的结构讨论 |
3.4 化合物3-7的基本表征 |
3.4.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谱图分析 |
3.4.2 红外光谱(IR)分析 |
3.4.3 热失重(TG)分析 |
3.5 化合物3、4和6的光致发光性质 |
3.6 化合物3、4和6的化学传感性能 |
3.6.1 化合物3和4对溶剂小分子的传感性能 |
3.6.2 化合物6对溶剂小分子的传感性能 |
3.6.3 化合物3和4对硝基爆炸物的传感性能 |
3.6.4 化合物6对pH的传感性能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羧酸的配位聚合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化合物8和9的合成 |
4.2.2 化合物8和9的合成分析 |
4.3 结构部分 |
4.3.1 化合物8和9的结晶学数据 |
4.3.2 化合物8和9的结构描述 |
4.3.3 化合物8和9的结构讨论 |
4.4 化合物8和9的基本表征 |
4.4.1 粉末X-射线衍射(PXRD)谱图分析 |
4.4.2 红外光谱(IR)分析 |
4.4.3 热失重(TG)分析 |
4.5 化合物8和9的光致发光性质 |
4.6 Ln~(3+)@8/Ln~(3+)@9的可调变发光及白光发射性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8)基于偶氮四羧酸和双吡啶双酰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配位聚合物的概述 |
1.1.1 配位聚合物的结构 |
1.1.2 影响配位物合成与结构的因素 |
1.2 配位聚合物作为荧光传感材料的概述 |
1.2.1 配位聚合物对阳离子荧光传感的概述 |
1.2.2 配位聚合物对阴离子荧光传感的概述 |
1.2.3 配位聚合物对抗生素荧光传感的概述 |
1.3 基于双吡啶双酰胺类配体的配合物的研究 |
1.3.1 基于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的配合物的研究 |
1.3.2 基于柔性双吡啶双酰胺配体的配合物的研究 |
1.4 本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2 基于偶氮四羧酸与半刚性双吡啶双酰胺类配体的配合物 |
2.1 引言 |
2.2 配合物1-4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 |
2.2.1 所用原料及测试仪器 |
2.2.2 配合物1-4的合成 |
2.2.3 配合物1-4的单晶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1-4的晶体结构描述 |
2.3.2 配合物1-4的表征与性质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偶氮四羧酸与柔性双吡啶双酰胺类配体的配合物 |
3.1 引言 |
3.2 配合物5-9的合成、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 |
3.2.1 所用原料及测试仪器 |
3.2.2 配合物5-9的合成 |
3.2.3 配合物5-9的单晶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5-9的晶体结构描述 |
3.3.2 配合物5-9的表征与性质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非纯水体系电解液设计及可充锌电池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系电解液 |
1.2.1 锌盐种类 |
1.2.2 电解液浓度 |
1.2.3 电解液添加剂 |
1.3 非水系电解液 |
1.3.1 有机电解液 |
1.3.2 离子液体电解液 |
1.3.3 低共熔体电解液 |
1.4 水系/非水混合体系电解液 |
1.5 准固态/固态电解质 |
1.5.1 凝胶电解质 |
1.5.2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
1.6 本文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所需试剂与仪器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2.1 测试方法 |
2.2.2 所需仪器 |
第三章 高电压有机电解液设计及可充锌-石墨电池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材料制备与表征 |
3.2.2 电化学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有机电解液和锌负极表征 |
3.3.2 可充锌石墨电池 |
3.3.3 锌-石墨电池的储能机理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高安全有机电解液设计及可充锌基电池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法 |
4.2.1 聚阴离子材料的制备 |
4.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2.3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阻燃有机电解液和锌负极表征 |
4.3.2 阻燃有机电解液在全电池中应用 |
4.3.3 Zn/NVPOF电池储能机制与反应动力学 |
4.3.4 阻燃有机电解液的普适性 |
4.4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有机-水系杂化电解液构筑及可充锌电池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方法 |
5.2.1 电解液和电极制备 |
5.2.2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2.3 材料表征 |
5.2.4 计算细节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H_2O-DMC电解液溶剂化构型 |
5.3.2 H_2O-DMC电解液中Zn~(2+)的沉积/析出行为 |
5.3.3 锌负极上SEI膜的形成和组分分析 |
5.3.4 全电池性能 |
5.4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阴离子配位的三螺旋分子弹簧的精细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分子自组装的概述 |
1.2 金属配位的动态响应型螺旋结构 |
1.3 超分子弹簧的发展 |
1.4 阴离子含脲螺旋结构的发展 |
1.5 选题目的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阴离子配位的三螺旋分子弹簧的构筑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晶体结构 |
2.3.2 主客体的溶液性质研究 |
2.4 三螺旋伸长和收缩状态的可逆转化 |
2.4.1 不同朝向的三种磷酸根三螺旋 |
2.4.2 伸长和收缩状态的三螺旋结构的可逆转化 |
2.4.3 结合常数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三螺旋分子弹簧的精细调控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四烷基铵客体的合成与表征 |
3.2.4 配合物的核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晶体结构与分析 |
3.3.2 通过核磁研究主客体的包夹性质 |
3.3.3 内消旋三螺旋和外消旋三螺旋的可逆转换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阴离子在构筑配位聚合物网络结构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两例相同混合配体构筑的Pb(Ⅱ)/Ag(Ⅰ)配位聚合物及其荧光性质[J]. 刘朋,陈洪霞. 人工晶体学报, 2021(08)
- [2]基于双咪唑基苯并噻二唑配体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光电磁性质研究[D]. 李乐倩.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3]基于3,5-双(苯并咪唑基)吡啶的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制备与荧光传感性能[D]. 吴林辉.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4]以吡啶基苯并咪唑构筑的配位聚合物及其性质研究[D]. 石永胜.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5]配位聚合物的构筑及其荧光识别性能的研究[D]. 张婕. 中北大学, 2021(01)
- [6]氮杂环羧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构筑与发光检测性能[D]. 孙田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7]基于酰肼或多羧酸的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潜在应用[D]. 李丹丹.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偶氮四羧酸和双吡啶双酰胺配体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D]. 张明泽. 渤海大学, 2021(09)
- [9]非纯水体系电解液设计及可充锌电池应用[D]. 董阳. 河北大学, 2021(09)
- [10]阴离子配位的三螺旋分子弹簧的精细调控[D]. 梁林. 西北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