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开创数字北京建设新局面(论文文献综述)
罗卫[1](2019)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在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供给格局,信息技术也逐步应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践,但“互联网+”和“智慧文化”建设思维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应用不深: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无法同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相匹配,所供非所需,供给滞后于需求并且需求发掘能力缺失;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低,资源闲置与浪费的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机制未能实现与信息化的有效融合。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深入研究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来取得突破。智慧城市是复杂的巨系统,通过系统分析方法将其抽象为由理念、技术、人、组织和治理五要素构成的整体,五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产生直接影响。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须遵循“真、善、和、美”的发展理念;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在智慧城市技术支持下能显着提高对公共文化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信息共享与跨领域整合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动性、精准性和科学性;人的微观需求及变化会引导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进行调整;智慧城市的组织变革也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关组织单位需要进行诸如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内部的革新与进步;智慧城市的治理之道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功能弱化和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新动能。基于现有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存在的不足和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该模式依系统分析方法设计出由需求端和供给侧为主要构成的结构模型。需求侧主要从需求主体、需求表达渠道、需求分析、需求形成四部分展开研究,分析了需求侧的系统构成、运行逻辑和工作产出。供给侧主要从供给主体功能规划、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供给过程优化三方面展开研究,提出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应用新兴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作为一项理论方案要运用于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实施路径。首先是建设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其过程表现为由“风险管理→方案设计→平台建设→用户反馈”组成的螺旋模型。进而提出以整体性治理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策略包括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激励与约束并存机制、以信息技术推动数据共享的公共文化服务联合体建设。最后落脚到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施项目的分类建设上来,包括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建设策略。
陈访贤[2](2018)在《中国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3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简称“五化同步”)。在新时代背景下,党中央正式提出“五化同步”战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念的重大创新和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历史转型,开创了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认识的不断深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发展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社会和谐和人的发展的有机统一,着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五化同步”发展,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主要任务和基本路径。欠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可以说,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五化同步”,就没有全国的“五化同步”;没有欠发达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动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是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引领经济新常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具体化和实践化,是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证。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制约,目前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水平总体较低,这一状况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和困难,是我国实施“五化同步”战略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学术界对“五化同步”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的阶段,没有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进行分析的研究文献,且对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的研究很少。按照党中央“五化同步”战略部署,推动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理论指导,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终极价值取向,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总体目标,积极学习借鉴国外经验和教训,探索符合欠发达地区实际、体现跨越发展要求的“五化同步”发展道路。围绕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这一主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六个方面展开系统性的论证和分析,具体结构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2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界定相关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主要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相关思想、国内代表性学者的主要观点进行系统性考察。之后,加强对“五化同步”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借鉴现有研究成果,分析“五化同步”的作用机理与演进特征,明确发展原则和未来发展趋向。第3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现状分析。采取描述性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的方法,考察欠发达地区“五化”发展状况、“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状况并对“五化同步”发展的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为后续查找问题、追根溯源、提出对策提供基础和条件。第4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反思。根据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欠发达地区“五化”发展存在总体水平低、具有区域不平衡性、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强度较弱、协同度不高、带动效应不强等问题,并从发展基础、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文化因素五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反思并提出:欠发达地区要重视加快市场化进程、强化人才支撑作用、培育技术创新动力、增强区内外经济联系。第5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围绕国家现代化和“五化同步”发展,介绍美国、德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和巴西、印度、南非的教训,并从中得出启示:欠发达地区要以“五化同步”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创造“五化同步”的条件、“五化同步”要从实际出发、通过“五化同步”实现现代化。第6章,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思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结合欠发达地区实际,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教训,重点从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建构有效的运作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等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徐华伟[3](2019)在《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纵观人类演进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能力发挥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单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这既表明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世界历史形成的根本前提,也说明人获得解放的过程同时是人能力得到发展,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作为“天生的政治动物”,人类所构造的政治生活是保障其生存所必须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条件,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就是人参与政治生活发展出来的能力,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命题的体现,是确立人在世界中主体地位的主要表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互联网席卷全球,新技术的开放性与互动性为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增添了崭新的元素,信息的共享与快速流转无疑极大的降低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门槛,虚拟社区、网络社团、网络政治动员、网络民意征集、人肉搜索等展现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新面貌,再一次充分验证了“科学技术从来都是历史的有力杠杆”这一论断。基于网络,公民对于政治参与的态度、政治表达的热情以及采取集体行动的质量有了崭新的提升。在我国引入全功能互联网的20余年时间里,经过国家自上而下的全力推动和公民自下而上的积极应用的相互助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迅速,从纵向上看,公民关注政治生活的范围、理解政治生活的深度和处理政治生活问题的方式都有着巨大的突破,从横向上看,公民对于自身权利的维护和整体协作推动事件发展的能力显着增强。然而,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如数字鸿沟、信息泛滥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失序化与无效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我国当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根本上决定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所要显现的问题,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应然”与现阶段的“实然”状态的对立统一关系;两千年传统政治文化的积淀,塑造了我国公民特有的心理习惯和行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代表开放透明互动共享精神的互联网文化有着矛盾冲突,这是深层次原因;当前政治参与制度对于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保障的不足则构成了直接原因。有鉴于此,通过加强经济建设、推进民主建设、开展文化建设、完善制度建设以及推动技术建设的路径,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物质基础,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和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从而提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有效维护公民政治权利,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张建东[4](2013)在《关于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2013年9月25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文中研究表明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中期情况。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是首都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五年规划。今年已进入"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中期阶段,为全面检查规划实施总体进展情况,客观评价实施成效,系统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推进规划顺利实施,按照监督法、国家发展改革委有
薛凯[5](2012)在《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数字城市是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一个基本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前进的历史阶段。它既有政府管理、政府服务和政府决策的社会管理发展,也有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的经济文化变革。其目的在于应用(服务),本质是(资源)共享,即通过信息化应用与共享提升城市的“智慧化”程度,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与变革,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数字城市不是一个纯粹的理论或技术问题,而是受科技、政府和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文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国内外各学界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加以整合。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是: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集约环保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基础之上,以“12个重点应用服务系统、5大资源管理服务中心、8个重点基础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为中心,完成从“高起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的信息资源共享”到“智能化应用服务”三个层面的核心内容。本文力求通过这一“城市神经系统工程”的实施,实现城市管理、服务、运行的便捷、顺畅、高效,使“城市有机体”更加健康的发展。关于数字城市可持续发展层面的实施策略,在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及其启示的基础上,以数字曹妃甸为实证对象,围绕其整个实施过程,从六个方面提出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旨在为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提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服务平台和决策支持系统。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仅采用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是有局限性的,同时还要考虑企业、社区和个人三个层面,采用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模式与政府推动模式互补,形成一种互动实施模式。数字城市的运行过程可能面临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资金短缺、产业化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无序竞争等问题,因此宜采用“政府引导、企业运营、行业实践、公众参与”的模式,保障数字城市的可持续运行。
罗春龙,蒋春祥,陆宁[6](2009)在《基于“数字城市”视角的“数字乡村”探析——以云南省为例》文中提出"数字乡村"工程是云南省信息化、数字化、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务的重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中国近年"数字城市"建设已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数字乡村"建设仍显缓慢,可以说云南的"数字乡村"工程填补了乡村信息化空白。因此,通过分析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及成因,进而指出应基于已有电子政务平台,借鉴数字城市优秀经验,结合省情来建设和完善数字乡村,对于进一步完善数字云南,并提供全国"数字乡村"建设范本很有意义。
张彤[7](2009)在《奥运经济对北京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奥运与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奥运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崭新形式。尽管追逐奥运商业运作中的经济利益,违背了奥运宪章和奥林匹克精神,但谁也无法忽视奥林匹克蕴藏的商业价值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回顾奥运历史,追溯奥运经济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都想通过举办奥运获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指标分析法并通过建立经济数学模型研究奥运经济对北京和中国的经济影响:包括直接和间接经济影响;短期和长期经济影响;以及对主要经济要素的影响。深入分析探索奥运经济的规律、奥运会组织运转模式以及奥运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从而得出如下结论:奥运经济具有规律性;奥运经济因主办国的特定目标、地理位置、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具有差异;奥运经济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长期效益大于短期效益;高新技术将提升奥运经济的潜力;“后奥运衰退”可以抑制;北京应大力继承奥运会留下的宝贵物质遗产和精神遗产,发展好后奥运经济。
张建军[8](2008)在《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并正引领世界经济和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已成为我国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信息化建设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的起步和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政府发挥好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作用,促进信息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的背景下,面对信息化这一新生事物,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尚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特别是管理手段更加有限的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工作手段和工作机制,迫切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更加有效地发挥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深入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化建设以及政府作用发挥情况的回顾梳理,以济南市为例证,分析了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深层次的原因:对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做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在现状分析和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分别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政府职能的四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工作手段:针对济南的工作实际,从政府公共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健全信息化管理组织体制、完善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创新信息化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主要采取广泛阅读、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等方法,结合工作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深入研究了在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关系,找准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选对工作的着力方向,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在理论上,力求在政府职能转变的框架要求下,辨明信息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为正确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理顺信息化管理体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在实践中,力求立足济南实际,分析当前信息化建设应着力加强的工作领域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适宜采取的工作手段,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地方政府和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政策建议。
易嘉伟[9](2008)在《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政务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简单推广和应用,不是简单的把现有政务职能和业务流程电子化,它本质上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大创新和改革。在地方政府的电子政务推行过程中,需要从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突破体制性障碍,在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引用一定的方法体系,建立一套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才能有效的推行电子政务,保障电子政务建设的高效、稳健、快捷和可持续发展。青岛市作为电子政务起步较早的城市和全国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城市,近年来进行了一些颇有成效的实践和探索,在电子政务技术体系建设、运行机制和应用模式上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青岛市电子政务网络——“金宏网”成为我国省市电子政务网络中布局最完整、最大的网络之一。青岛政务网以一网式协同办公为基础,通过打造一站式的服务,切实提高了网上公共服务的水平。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理论及国内外电子政务先进理念出发,以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的架构体系为核心内容,在对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电子政务建设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其包括应对分散建设、加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亟需推行CIO制度、巩固和提高政务网站的服务能力、增进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同与互动、以数字城市理念引领电子政务建设、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等。
张建[10](2008)在《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电子政务主要是指政府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应用与过程。其中,政务是主体,电子是手段和形式。实施中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电子与政务。它主要是通过建立虚拟政府的网络平达到政府与政府之间网络协同办公的目的,促进政府管理机制分析,并且通过数据源建设、安全保障,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从而形成政府决策支撑系统。二是以信息化方式、面向公众的服务。如电子商务、数字社区等等。为了便于应用,本文将电子政务界定为政府信息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革,社会处于转型期,相应的政府管理模式也正从传统的行政管理转向新公共管理。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在加强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逐步实现政府的治理模式从“管制型”转向“服务型”。本文认为电子政务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载体和途径。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跨行业、跨部门的公共服务项目较少,并且缺乏实际有效的服务,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随处可见,加上部分政府部门缺乏面向公众服务的观念,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遭遇了发展瓶颈,走入了重电子轻政务、重建设轻整合、重概念轻应用的误区。所以,本文把电子政务建设放在我国创建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从面向公众服务的视角来研究电子政务,重新思考政府的服务模式。本研究通过对西部10个省(市、区)的调研,根据其特点,结合科技系统的实际,重点对电子政务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对研究的背景、框架和方法进行了界定,并在掌握大量相关资料的前提下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和研究。第二,围绕本论文“运行机制”的研究重点,通过对电子政务理论、公共管理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信息经济与博弈论等相关理论的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平台。第三,对我国西部地区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其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对其实施模式和实现途径进行了研究。第四,应用已有的理论体系对电子政务过程中的信息供求与风险机制、制度创新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信息博弈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就各机制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第五,对西部地区科技系统实施电子政务的激励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激励机制的基本原理和激励性规制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对激励性规制的相关政策进行了分析。第六,对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实施的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重点确立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原则和评价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电子政务的五大运行机制;二是设计了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实施的激励机制;三是构建了西部地区电子政务运行绩效评价模型;四是提出了我国西部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北京:开创数字北京建设新局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开创数字北京建设新局面(论文提纲范文)
(1)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述评 |
1.3.1 智慧城市基本内涵与应用的研究综述 |
1.3.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综述 |
1.3.3 智慧城市与公共文化服务交叉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趋势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智慧城市内涵及其建设 |
2.1.1 智慧城市的缘起 |
2.1.2 智慧城市的内涵 |
2.1.3 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
2.1.4 智慧城市建设实践 |
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涵 |
2.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
2.2.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内涵 |
2.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理论依据 |
2.3.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2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3.3 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第3章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1 智慧城市的要素 |
3.1.1 智慧城市要素的选取 |
3.1.2 智慧城市要素的组成 |
3.2 智慧城市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1 智慧城市理念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2 智慧城市技术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3 智慧城市人的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4 智慧城市组织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3.2.5 智慧城市治理要素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影响 |
第4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构建 |
4.1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提出 |
4.1.1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基本情况 |
4.1.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优势 |
4.1.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总体架构 |
4.2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需求侧分析 |
4.2.1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主体 |
4.2.2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渠道 |
4.2.3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分析 |
4.2.4 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内容 |
4.3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供给侧分析 |
4.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的功能规划 |
4.3.2 公共文化资源分类与整合 |
4.3.3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优化 |
第5章 智慧城市视角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实施路径 |
5.1 加强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发展 |
5.1.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实质 |
5.1.2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平台迭代的螺旋模型 |
5.2 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整体性治理 |
5.2.1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实施意义 |
5.2.2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基本内涵 |
5.2.3 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整体性治理的推进策略 |
5.3 探索智慧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分类建设道路 |
5.3.1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建设的基本布局 |
5.3.2 自上而下推动国家级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
5.3.3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性民族民俗文化建设 |
5.3.4 综合创新实现高水平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2)中国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欠发达地区 |
2.1.2“五化” |
2.1.3“五化同步” |
2.2“五化同步”发展的重要思想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 |
2.2.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相关论述 |
2.2.3 国内代表性学者的主要观点 |
2.3“五化同步”发展规律探讨 |
2.3.1 作用机理简介 |
2.3.2 自身演进特征 |
2.3.3 发展原则概述 |
2.3.4 未来发展趋向 |
第3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现状分析 |
3.1“五化”发展状况 |
3.1.1 工业化发展状况 |
3.1.2 信息化发展状况 |
3.1.3 城镇化发展状况 |
3.1.4 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 |
3.1.5 绿色化发展状况 |
3.2“五化”协调状况 |
3.2.1 新型工业化与其他“四化”的协调状况 |
3.2.2 信息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协调状况 |
3.2.3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的协调状况 |
3.2.4 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的协调状况 |
3.3“五化同步”发展的水平测度 |
3.3.1 指标建构原则 |
3.3.2 指标体系建构 |
3.3.3 主要研究方法 |
3.3.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反思 |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五化”发展水平低 |
4.1.2“五化”发展具有区域不平衡性 |
4.1.3“五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强度较弱 |
4.1.4“五化”协同发展水平低 |
4.1.5“五化”发展的带动效应不强 |
4.2 成因分析 |
4.2.1 发展基础薄弱 |
4.2.2 经济发展滞后 |
4.2.3 体制机制障碍 |
4.2.4 思想观念束缚 |
4.2.5 文化因素制约 |
4.3 现实反思 |
4.3.1 加快市场化进程 |
4.3.2 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
4.3.3 培育技术创新动力 |
4.3.4 增强区内外经济联系 |
第5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发达国家的经验 |
5.1.1 美国模式 |
5.1.2 德国模式 |
5.1.3 日本模式 |
5.2 发展中国家的教训 |
5.2.1 巴西模式 |
5.2.2 印度模式 |
5.2.3 南非模式 |
5.3 对我国“五化同步”发展的启示 |
5.3.1 以“五化同步”推动高质量发展 |
5.3.2 积极创造“五化同步”的条件 |
5.3.3“五化同步”要从实际出发 |
5.3.4 通过“五化同步”实现现代化 |
第6章 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思考 |
6.1 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 |
6.1.1 澄清思想认识误区 |
6.1.2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1.3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
6.1.4 优化政府行为导向 |
6.2 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
6.2.1 模式类型划分 |
6.2.2 模式选择依据 |
6.2.3 模式运行重点 |
6.3 建构有效的运作机制 |
6.3.1 环境支持机制 |
6.3.2 互动融合机制 |
6.3.3 评估反馈机制 |
6.4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 |
6.4.1 强化国家政策支持力度 |
6.4.2 建立中长期支持政策 |
6.4.3 完善地方发展政策 |
6.5 设计科学的制度安排 |
6.5.1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6.5.2 完善技术规范与标准 |
6.5.3 创新制度安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学者关于此课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研究 |
1.2.2 关于网络民主的研究 |
1.2.3 关于网络政治参与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研究思路及结构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
2.1 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阐释 |
2.1.1 国外主要政治参与理论概述 |
2.1.2 对国外政治参与理论的小结 |
2.1.3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及其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
2.1.4 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的现实指导意义 |
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内涵 |
2.2.1 能力的涵义 |
2.2.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概念界定 |
2.2.3 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公民政治参与能力 |
2.2.4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构成 |
2.3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现实功能 |
2.3.1 政治作用 |
2.3.2 社会作用 |
第三章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 |
3.1 网络时代的公民与政治参与 |
3.1.1 网络时代的来临 |
3.1.2 网络时代人的存在方式 |
3.1.3 网络对公民的影响 |
3.1.4 网络对政治参与的影响 |
3.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及内涵 |
3.2.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概念 |
3.2.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涵 |
3.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本要素 |
3.3.1 基础技术资源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先行保障 |
3.3.2 信息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基石 |
3.3.3 公共性是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实施要求 |
3.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特征 |
3.4.1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内生基础:基于网络的政治态度 |
3.4.2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外在表现:网络表达 |
3.4.3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现场域:网络公共空间 |
3.4.4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展开逻辑:虚拟与现实的相互作用 |
3.4.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拓展力量:网络集体行动 |
第四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现状分析 |
4.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与评价 |
4.1.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历程 |
4.1.2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特征 |
4.2 历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
4.2.1 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
4.2.2 能力准备期:1994年——2002年 |
4.2.3 公民网络表达诉求能力发展期:2003年至今 |
4.2.4 公民网络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发展期:2006年至今 |
4.2.5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协商能力发展期:2007年至今 |
4.2.6 公民移动互联集体行动能力发展期:2010年至今 |
4.2.7 小结 |
4.3 共时性视角下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考察 |
4.3.1 利益相关者:“吸引关注”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
4.3.2 网络意见领袖:“提出意见”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
4.3.3 普通网民:“围观”逻辑下的能力呈现 |
4.3.4 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5.1 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中的问题 |
5.1.1 数字鸿沟阻碍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
5.1.2 信息泛滥动摇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石 |
5.1.3 泛娱乐化和群体极化破坏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公共性元素 |
5.1.4 政府整合信息功能不足制约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深入发展 |
5.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根本原因 |
5.2.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内涵 |
5.2.2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根本性影响 |
5.2.3 运动式治理的惯性依旧影响重大 |
5.2.4 处于发育期的公民社会制约能力的发展 |
5.2.5 政府应用信息技术的程度有待提升 |
5.3 公民文化的薄弱是深层次原因 |
5.3.1 公民文化的涵义 |
5.3.2 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 |
5.3.3 公民网络素养有待提升 |
5.4 政治参与制度供给不足是直接原因 |
5.4.1 对公民知情权保障的不足 |
5.4.2 对公民参与权保障的不足 |
5.4.3 对公民表达权保障的不足 |
5.4.4 对公民监督权保障的不足 |
第六章 发展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对策 |
6.1 经济建设,奠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基础 |
6.1.1 大力发展经济,创造缩小数字鸿沟的物质条件 |
6.1.2 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培育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的环境 |
6.2 民主成长,搭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平台 |
6.2.1 以网络民主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
6.2.2 强化网络民主互动平台建设 |
6.2.3 深化基层网络民主发展 |
6.3 文化塑造,开拓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空间 |
6.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参与型网络政治文化的建设 |
6.3.2 协同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网络参政文化 |
6.3.3 开展网络公民教育 |
6.4 制度完善,构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保障体系 |
6.4.1 创新民主参与制度渠道 |
6.4.2 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
6.4.3 加强软法建设 |
6.5 技术推进,增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发展的动力 |
6.5.1 推进网络强国基础设施建设 |
6.5.2 加强信息开放平台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1.1 国外研究进展 |
1.2.1.2 国外研究实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2 国内研究实践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 |
2.1 数字城市的涵义解析 |
2.1.1 数字城市的概念与特征 |
2.1.2 数字城市的发展阶段 |
2.1.3 多重视角下的数字城市 |
2.2 数字城市的理论基础 |
2.2.1 城市系统工程理论 |
2.2.1.1 城市系统工程 |
2.2.1.2 城市信息系统工程 |
2.2.2 流动空间理论 |
2.2.2.1 流动空间理论及其模式 |
2.2.2.2 基于流动空间的数字化城市 |
2.2.3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理论 |
2.2.3.1 生态城市与循环经济模式 |
2.2.3.2 数字化生态城市 |
2.2.4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4.1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
2.2.4.2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数字城市的关系 |
2.2.5 信息经济学测度理论 |
2.2.5.1 信息化测度理论及其模型 |
2.2.5.2 数字城市测度问题 |
2.3 数字城市的技术支撑 |
2.3.1 技术支撑分类概述 |
2.3.1.1 地理信息技术 |
2.3.1.2 宽带网络技术 |
2.3.1.3 数据存储技术 |
2.3.1.4 数据分析技术 |
2.3.1.5 信息展示技术 |
2.3.1.6 信息安全技术 |
2.3.2 关键技术的应用 |
2.3.2.1 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
2.3.2.2 遥感技术的应用 |
2.3.2.3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
2.3.2.4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城市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
3.1 基础设施层 |
3.1.1 基础通信设施 |
3.1.1.1 城市光网 |
3.1.1.2 无线城市 |
3.1.1.3 城市物联网 |
3.1.2 信息基础设施 |
3.1.2.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 |
3.1.2.2 专业数据 |
3.1.2.3 基础数据库 |
3.1.2.4 分布式数据库 |
3.1.2.5 元数据库 |
3.1.3 云计算平台 |
3.2 资源管理层 |
3.2.1 服务支撑中心 |
3.2.1.1 信息资源中心 |
3.2.1.2 城市空间信息中心 |
3.2.1.3 电子支付中心 |
3.2.1.4 信用信息中心 |
3.2.1.5 安全认证中心 |
3.2.2 云服务平台 |
3.3 应用系统层 |
3.3.1 政府类应用 |
3.3.1.1 电子政务平台 |
3.3.1.2 应急指挥系统 |
3.3.1.3 数字城管系统 |
3.3.1.4 智能交通系统 |
3.3.2 企业类应用 |
3.3.2.1 电子商务系统 |
3.3.2.2 现代物流系统 |
3.3.3 行业类应用 |
3.3.3.1 数字环保系统 |
3.3.3.2 数字规划系统 |
3.3.3.3 数字医疗系统 |
3.3.4 市民类应用 |
3.3.4.1 数字家庭系统 |
3.3.4.2 城市一卡通 |
3.3.4.3 城市信息亭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4.1 国外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1 美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2 英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3 欧盟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4 日本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5 韩国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6 新加坡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1.7 印度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 |
4.2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比较 |
4.2.1 数字城市实施进程比较 |
4.2.2 数字城市信息共享比较 |
4.2.3 数字城市服务效益比较 |
4.2.4 数字城市标准化比较 |
4.3 国内外数字城市实施策略的启示 |
4.3.1 编制统一的数字城市整体规划 |
4.3.2 建立完善的数字城市管理体制 |
4.3.3 强化数字城市服务平台的顶端设计 |
4.3.4 注重基础地理空间信息的开发与共享 |
4.3.5 重视数字城市各政府部门的协作与共享 |
4.3.6 制定数字城市的信息立法与政策保障 |
4.4 数字曹妃甸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4.4.1 更新观念,明确建设目的 |
4.4.2 因地制宜,重视整体规划 |
4.4.3 循序渐进,实行阶段建设 |
4.4.4 物尽其用,共享信息资源 |
4.4.5 长远眼光,完善保障体系 |
4.4.6 协调发展,整合城市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径与模式 |
5.1 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
5.1.1 国际数字城市的实施模式 |
5.1.2 数字曹妃甸的互动实施模式 |
5.1.2.1 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 |
5.1.2.2 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 |
5.2 数字城市的实施路线 |
5.2.1 集约环保 |
5.2.2 规范管理 |
5.2.2.1 统一的组织管理体系 |
5.2.2.2 完善信息法规和标准 |
5.2.3 共享服务 |
5.2.3.1 信息共享的标准体系 |
5.2.3.2 信息共享的运行模式 |
5.2.4 信息安全 |
5.3 数字城市的实施进度 |
5.4 数字城市的运行模式 |
5.4.1 资金投入机制 |
5.4.1.1 政府财政投入 |
5.4.1.2 银行贷款投入 |
5.4.1.3 社会资金投入 |
5.4.2 市场产业机制 |
5.4.2.1 市场运营模式 |
5.4.2.2 数字产业体系 |
5.4.3 人才培养机制 |
5.5 数字城市的测度评价体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6.1 数字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提升 |
6.1.1 城市产业区 |
6.1.2 城市新城区 |
6.1.3 城市生态环境 |
6.2 数字城市对市民生活的改善 |
6.2.1 生活环境智慧化 |
6.2.2 居民幸福感增强 |
6.2.3 社会人性化显着 |
6.3 数字城市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
6.3.1 数字鸿沟问题 |
6.3.2 城市边缘化问题 |
6.3.3 数字污染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北京宣言 |
2. 上海宣言 |
3.2006 -2020 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信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部分) |
4.2006 -2020 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
5.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信息化规划基本思路 |
6. 国家测绘局“十二五”数字城市规划 |
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城市信息化部分) |
8. 数字城市的标准规范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数字城市”视角的“数字乡村”探析——以云南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内涵 |
二、从“数字城市”到“数字乡村” |
1. 用“数字城市”带动“数字乡村”。 |
2.“数字城市”和“数字乡村”能互动发展。 |
三、云南省“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及成因分析 |
1. 现状。 |
2. 存在问题。 |
3. 原因分析。 |
四、建设“数字乡村”的对策建议 |
1. 基于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数字乡村”。 |
2. 基于数字城市经验发展“数字乡村”。 |
3. 基于云南省省情完善“数字乡村”。 |
(7)奥运经济对北京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奥运经济综述 |
1.1 奥运规则理念的变革 |
1.2 奥运经济的概念 |
1.3.1 非全面性 |
1.3.2 限制性 |
1.3.3 广泛性 |
1.3.4 包容性 |
1.3.5 传播性 |
1.3.6 时效性 |
1.3.7 需求性 |
1.3.8 周期性 |
1.4 奥运经济周期 |
1.5 奥运模式 |
1.5.1 市场主导型 |
1.5.2 政府参与型 |
1.6 奥运的经济效应 |
2 奥运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从宏观角度解析奥运经济效应 |
2.1.1 奥运投入拉动北京及全国GDP增长 |
2.1.3 2008年奥运会对北京就业的影响 |
2.1.4 奥运投资的带动效应 |
2.1.5 奥运加速城市化进程 |
2.1.6 奥运经济的辐射作用显着 |
2.2 奥运的直接经济效应 |
2.3 奥运经济对北京及全国的间接效应 |
2.3.1 奥运因素促北京国民经济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2.3.2 奥运促中国旅游业加速发展:增势不下10年 |
2.3.3 奥运会与会展业:日臻成熟更具引力 |
2.3.4 奥运加速体育产业迅猛发展 |
2.3.5 奥运促使交通运输业:缩短与国际大都市的距离 |
2.3.6 奥运使金融业与国际接轨 |
2.3.7 奥运对股市的影响 |
2.3.8 奥运会对房地产的影响 |
2.3.9 奥运促通讯计算机系统“数字化、信息化” |
2.4 奥运经济的衍生效应 |
2.4.1 奥运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
2.4.2 奥运品牌战略的实施,提高了城市影响力和企业的知名度 |
2.5 对奥运经济的负效应分析 |
2.5.1 奥运经济中的机会成本问题 |
2.5.2 奥运经济中的马太效应 |
2.5.3 奥运会后的“低谷效应” |
2.5.4 奥运场馆经营管理压力问题 |
2.5.5 奥运赞助中的非公平竞争和隐形市场行为 |
2.5.6 奥运会过度的商业推广 |
2.5.7 奥运战略促使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的发展不平衡 |
2.5.8 交通管制限行与公民权力牺牲精神 |
2.5.9 奥运经济的挤出效应 |
2.6 奥运的经济利益理论模型 |
3 奥运经济定量分析 |
3.1 历届奥运会收入与支出及直接经济效益 |
3.2 1984-2008奥运会电视转播权收入增长情况 |
3.3 奥运经济的计量经济学分析 |
3.3.1 供给模型生产函数形式 |
3.3.2 行业的划分和选择标准 |
3.3.3 数据来源整理 |
3.3.4 奥运期间总产出预测值和各部门产出占总产出比 |
3.3.5 2002-2008北京部门产出占总产出比重前十的部门 |
3.3.6 2002-2008总产出年均增长速度最快的十个部门 |
4 结论与建议 |
4.1 结论 |
4.2 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详细摘要 |
(8)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
2.1 我国信息化建设中政府作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2.2 济南市信息化建设中政府作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地区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及借鉴 |
3.1 发达国家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3.2 国内先进地区政府推进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
第四章 信息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及手段分析 |
4.1 信息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经济调节职能 |
4.2 信息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 |
4.3 信息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
4.4 信息化建设中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
第五章 充分发挥政府在济南市信息化建设中作用的对策与建议 |
5.1 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 |
5.2 完善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体系 |
5.3 创新信息化工作机制 |
5.4 强化信息技术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 |
5.5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主要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第1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
1.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回顾 |
1.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特征 |
1.2.1 北京 |
1.2.2 上海 |
1.2.3 深圳 |
1.3 未来政府治理模式与电子政务 |
第2章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 |
2.1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概况 |
2.1.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
2.1.2 政务网站建设 |
2.1.3 内网办公平台 |
2.2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架构体系 |
2.2.1 核心技术体系 |
2.2.2 重点应用领域 |
2.2.3 成本效益分析 |
2.3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分散建设的问题 |
2.3.2 应用深度问题 |
2.3.3 行政组织结构调整和业务流程整合力度不够 |
2.3.4 部分公务员认识不足 |
2.3.5 复合型人才短缺 |
第3章 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的发展对策建议 |
3.1 应对分散建设 |
3.2 加强电子政务人才培养 |
3.3 亟需推行CIO制度 |
3.4 巩固和提高政务网站的服务能力 |
3.5 增进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协同与互动 |
3.6 以数字城市理念引领电子政务建设 |
3.7 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综述 |
1.2.2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综述 |
1.2.3 综述分析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电子政务相关理论分析 |
2.1 电子政务理论 |
2.1.1 电子政务的概念 |
2.1.2 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比较 |
2.1.3 电子政务的总体构架 |
2.1.4 电子政务流程再造理论 |
2.2 公共管理理论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治理理论 |
2.3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1 经济学对公共管理的影响 |
2.3.2 制度创新机制 |
2.3.3 公共选择理论 |
2.3.4 委托代理理论 |
2.4 信息经济学理论 |
2.4.1 信息博弈机制 |
2.4.2 逆向选择机制 |
2.4.3 信息共享机制 |
第三章 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
3.1 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发展的三个阶段 |
3.2 全国科技系统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比较 |
3.3 发展趋势 |
3.4 发展特点 |
3.5 电子政务实施的机制与模式 |
(1) G to G |
3.6 电子政务实施的路径 |
3.6.1 电子政务推进科技项目的管理(路径一) |
3.6.2 科技业务流程的电子政务管理(路径二) |
3.6.3 科技系统电子政务信息工作的整合(路径三) |
3.7 电子政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3.7.1 网络协同办公及其应用问题 |
3.7.2 数字鸿沟问题 |
3.7.3 重建轻用问题 |
3.7.4 信息安全问题 |
第四章 西部地区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 |
4.1 电子政务运行机制 |
4.1.1 目标选择机制 |
4.1.2 动力机制 |
4.1.3 控制机制 |
4.2 信息供求与风险机制 |
4.2.1 信息市场供求与风险机制 |
4.2.2 信息生产者承担的风险 |
4.2.3 信息经营者承担的风险 |
4.2.4 信息用户承担的风险 |
4.3 制度创新机制 |
4.3.1 电子政务制度创新系统 |
4.3.2 制度创新过程(各子系统相互协调、配合的动态过程) |
4.3.3 制度创新的方式和方法 |
4.4 技术创新机制 |
4.4.1 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及其产业化成为电子政务技术创新机制的主要动力之一 |
4.4.2 技术创新机制周期 |
4.5 信息博弈机制 |
4.5.1 博弈论原理 |
4.5.2 信息成果在供求运行机制中受到的约束分析 |
4.6 信息共享机制 |
4.6.1 电子政务系统数据集成需求分析 |
4.6.2 数据集成的技术与方法 |
4.6.3 推行一站式电子政务,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
4.7 各运行机制之间的互动和政府创新管理能力的提升 |
4.7.1 各运行机制之间的互动与效率 |
4.7.2 5大运行机制对政府管理创新能力的提升──以重庆市为例 |
第五章 西部地区科技系统实施电子政务的激励机制分析 |
5.1 激励机制理论及其主要内容 |
5.1.1 传统的激励理论 |
5.1.2 激励性规制理论 |
5.2 地方政府和科技系统间的激励机制分析 |
5.2.1 地方政府和科技系统间的激励机制的基本问题 |
5.2.2 地方政府对科技系统电子政务激励机制设计 |
5.3 小结 |
第六章 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实施的绩效评价 |
6.1 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6.2 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6.3 指标权重的确定 |
6.4 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绩效评价案例:贵州省科技厅电子政务运行机制指标体系应用的评价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研究创新点 |
7.3 展望与进一步研究的四个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2005年以来主持承担的国家级项目、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致谢 |
四、北京:开创数字北京建设新局面(论文参考文献)
- [1]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研究[D]. 罗卫. 湘潭大学, 2019(12)
- [2]中国欠发达地区“五化同步”发展研究[D]. 陈访贤. 吉林大学, 2018(04)
- [3]我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能力研究[D]. 徐华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9(01)
- [4]关于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2013年9月25日在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J]. 张建东.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报, 2013(04)
- [5]数字城市的实施策略与模式研究[D]. 薛凯. 天津大学, 2012(07)
- [6]基于“数字城市”视角的“数字乡村”探析——以云南省为例[J]. 罗春龙,蒋春祥,陆宁. 经济研究导刊, 2009(18)
- [7]奥运经济对北京及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 张彤.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07)
- [8]地方政府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D]. 张建军. 山东大学, 2008(06)
- [9]青岛市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易嘉伟. 青岛大学, 2008(03)
- [10]西部地区科技系统电子政务运行机制研究[D]. 张建. 武汉理工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