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川省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实行优惠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方昕[1](2010)在《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从国际小额信贷经典机构的历史发展和理论研究两个层面入手,剖析总结小额信贷的激励机制,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并指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创新是其实现高还款率进而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关键所在。在此研究框架基础上,着力分析中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并分别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的改进和创新策略。一、本文首先回顾了小额信贷机构在国际和国内发展的主要历程。提出以下观点:1.国际小额信贷经历了对低收入人群的有效触及、实现高还款率、收益覆盖成本、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四个发展阶段。2.国内小额信贷发展以扶贫为切入点,有许多有益的尝试,但缺乏对小额信贷核心激励机制的有效把握和借鉴,因此难以发展壮大。3.格莱珉银行实现商业可持续运行的关键是其极高的贷款回收率,而高还款率的关键是格莱珉独创的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今天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成功小额信贷机构都或多或少受到格莱珉的影响,格莱珉银行的信贷激励机制是其最值得借鉴的地方。4、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主要特征:主要针对乡村没有土地或土地极少的赤贫人口;反高利贷;合理的激励机制;垄断性的市场基础。二、通过对经典案例的历史回顾总结以及对现有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理论文献的梳理,本文提出了构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四个核心支柱,即垄断性市场结构、团体(联保)贷款、动态激励机制以及信贷员模式。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其激励机制得以实现的基础和条件;信贷员模式则是其激励机制具体实施的组织形式;团体(联保)贷款和动态激励机制分别是早期和后期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1.垄断性市场结构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基础。2.团体贷款(联保、小组贷款)机制是早期小额信贷机构的经典模式,而当小额信贷机构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对市场的进入深度和覆盖面达到一定程度后,动态激励机制逐渐取代早期的团体贷款模式,成为实现商业可持续的小额信贷机构的核心激励机制。3.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构在组织形态上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大区别,也是小额信贷激励机制得以建立的重要基础。三、在完成了从理论上对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总结以后,本文着重就中国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分析和反思。首先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当前信贷政策的总体格局以及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困境,然后分五章对农村小额信贷、地震灾区农房重建贷款、助学贷款、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扶贫贷款等五项重要的微观信贷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并辅之以案例。本文研究并提出以下观点:1.我国微观信贷政策面临的现实困境是: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法律基础缺失导致其他行政力量的介入,政策激励机制出现扭曲;微观信贷政策效应难以评估。2.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在具体金融业务形态上都表现为小额信贷;微观信贷政策最大的问题在于对应的贷款业务回收率过低,违约风险和贷款损失严重,难以实现商业可持续;导致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违约严重、回收率低的重要原因是政策理念落后,缺乏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改进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关键在于充分借鉴运用小额信贷激励原理,设计正向激励机制,实现相关业务的商业可持续。3.完善激励机制、改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设想是:依托个人征信系统,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依托现代化支付工具,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努力提升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经营管理水平;逐步放松利率管制,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化运作原则,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激励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贷4.作为非独立经济主体的小额信贷,助学贷款创新政策、改进激励机制的设想是:借款人主体身份的完善——从非独立经济主体向独立经济主体的演变;从“一次性”政策到动态激励——构建非独立经济主体与独立经济主体之间连续行为的正向激励机制;财政补贴应防止对激励机制的扭曲和误导;完善对高校的正向激励机制。5.重构和创新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设想是:重新明确政策定位、重新明确借款主体和重新设计激励机制;在激励机制创新方面:明确借款人还款义务;明确贷款银行的风险管理责任;财政资金介入要充分考虑正向激励,尝试建立信贷信用保险机制;改变“一次性”政策做法,建立动态激励机制。6.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是: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逐步放松利率管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总体来看,借鉴国外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成功经验,改造和创新微观信贷政策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的资产质量,就成为提高中国微观信贷政策有效性的一个现实选择。而在充分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和积极探索现代金融运行规律之间寻求平衡,也就成为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的核心理念,这也就是本文希望得出的最终结论。四、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1.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小额信贷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以往对小额信贷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小额信贷机构的发展方面,即重点关注小额信贷机构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行以及监管当局如何创造适宜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直接切入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专门就其信贷激励机制进行总结分析,创造性地将市场结构和信贷员管理模式与信贷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提出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2.从激励机制角度对微观信贷政策进行系统反思,提出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信贷业务不可持续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的缺陷。借鉴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成功经验,创新性地提出政策改进的建议。3.从资料收集的角度,收集整理微观信贷政策的相关情况,特别是收集整理汶川地震灾后农房重建贷款的资料。微观信贷政策的系统总结和反思是一个在金融管理部门内部一直在进行但尚未完成的课题。本文的研究以及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但系统收集微观信贷政策的实施效应、面临的困境等资料用于研究,是本文的创新之处。另外,特别要提出的是,汶川地震灾区农房重建信贷政策的相关资料,作为学术研究,肯定是第一次,因为相关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一些事关激励机制的完善与坚持,事关此项贷款业务能否实现较高还款率的重要工作仍在进行中。4.在微观信贷政策的创新改进方面,提出要在遵循现代金融运行规律和履行金融业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平衡,这可能是今后中国微观信贷政策发展创新的主要方向,也是本文研究想要得出的结论。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省政府国资委,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监察厅,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商务厅,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总工会,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2](2006)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海燕[3](2006)在《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在近阶段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换代、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这些改革举措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难题:就业问题。本文从财税政策方面研究如何解决就业问题。首先从我国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入手,详细分析了新增就业群体的就业压力、失业职工的再就业压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其次着手研究财税对就业的影响,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进行,这里运用了数理分析,详细阐述了税收通过促进经济增长再促进就业的路径;再次借鉴其他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财税政策;最后,也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仔细研究了我国目前的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促进就业方面的财税政策应采取的改革思路,以求更好的促进就业,创建和谐社会,共建美好家园。
熊祖辕[4](2004)在《中国失业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失业是一个最具政治意义的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如何应对汹涌而来的失业大潮,已成为考验我国政府的最大难题。本文紧紧围绕失业问题,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首先是研究了失业“是什么”的问题。分析了失业产生的技术前提和社会条件,我国失业所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和治理失业的重大意义,对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演变状况作了考察。为了更加客观准确地判断我国的失业状况,在对现行失业统计制度的利弊进行了评价分析之后,运用了新的方法对我国的失业率和失业人数进行了计算,并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进行了测算。其次是研究了“为什么”失业的问题。在对西方失业理论进行“一分为二”评析的基础上,剖析了我国失业的总量性成因、结构性成因、技术性成因、市场性成因、体制性成因和周期性成因,还对我国社会的失业承受能力和构成失业承受能力的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是研究了失业“怎么办”的问题。为了借鉴世界各国在治理失业方面的经验,对其较有成效的做法进行了概括。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更高的层次和地位,建议“促进就业应当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提出了一系列相互配合的战略。对在二十一世纪前期的我国治理失业的总体目标作了概括,提出了分三阶段实现比较充分就业的目标的思路,提出了多方面的失业治理对策。阐述了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坚持的原则和措施。对我国的失业统计的定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在已经实施的城镇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的基础上,形成更规范更健全的失业统计调查制度的思路。
王朝明[5](2004)在《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配合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中国的扶贫计划,已经推进了 10 多个年头,其成就是举世公认的,主要体现在农村反贫困行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贫困人口由 20世纪 80 年代初的 2 亿多人,锐减到目前的 3000 万人左右。虽然如此,中国反贫困的任务仍是十分艰巨的。当前,贫困现象不仅表现在农村,而且随着体制转轨,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不可避免,企业下岗职工人数和城市失业者数量都在逐年增加,城市就业压力不轻,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尚有相当困难,以贫困职工和城市长期下岗失业者以及部分农村流动人口为主体的城镇新贫困人群正在形成,原来不为人们关注的城镇贫困问题,正快速地凸显起来。政府、社会各界均已意识到城镇贫困问题的治理已迫在眉睫,中国扶贫事业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对此,我们必须对中国的贫困问题和反贫战略进行重新的反思和定位。本论文的研究正是基于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重转型”的背景,对骤然而起的城镇贫困问题进行经济、社会、人文、历史等多视角的深入考察和系统研究,即主要是从基本概念,贫困测度,致贫因素,反贫对策,目标和趋势以及国际比较上对城镇贫困问题进行更深入,更全面的调查研究和认识分析。并力求通过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的城镇反贫困战略体系,冀望能有助于缓解当前城镇贫困的蔓延,以便在继续推动改革深化的同时,统筹兼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尤其是切实维护好贫困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使他们能够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利益和成果,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论文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第一章,作为全论文的引论部分,开宗明义地提出了贯穿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思路的理论主线是人文关怀的精神,由此点明了本论文的研究主题和意义,并为后面各章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注入了灵魂和精髓。而全论文这个研究内核的提炼:一方面,是基于对经济学研究贫困的历史梳理,从而发现从古典经济学到现代经济学关于人的研究和人文关怀精神已经逐步地丢失。这样,对涉及到人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主流经济学建树不多。相反,始终以社会生产方式及其社会制度作为研究对象,以人类解放作为奋斗目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地分析和深刻地洞见了自工业化以来资本主义社会贫困存在的根源,提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的制度变革方式,在这方面留下了宝贵的理论财富。这也正是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力对当前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因此,笔者在引论中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论断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为指针,重新诠释现代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铸造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与反贫困研究的理论内核。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工业化社会以来反贫困的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要突破过去仅仅将贫困视为一种低经济收入和物质匮乏现象(当然这是贫困最基本的现象,但贫困的表现不止于此)的理解,扭转将反贫困囿 1 <WP=5>于临时性、施舍性的给钱送物的简单做法,提高扶贫的效果和效率,促使反贫困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人文化的轨道,必须张扬人文精神的旗帜(这也是当前一些国际机构将物质贫困上升为人类贫困来治理的理由所在)。这样,才能从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反贫困的战略框架、政策体系和组织结构;这也为我们在后面各章的研究中提供了一个跨学科边缘交叉分析的理论框架。此外,引论部分还界定了众说纷纭的贫困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反贫困的要义,提出了关于贫困类型的划分,给出了测量贫困程度的指标体系;同时从文献的角度,重点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贫困学说和社会主义国家及其转型过程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以及经济学、社会学中关于贫困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并且确立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即框架结构。这一切为下文的分析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前提和学术准备。第二章,从现实客观的角度描述了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存在的状况。由于当前城镇贫困问题的突显,直接反映在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化上。而说明这个变迁,我们运用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理论,分析了伴随着转型,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享有资源占有的阶层出现了分化,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在社会分层加剧的条件下,城镇贫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为了识别这个变化的规模,探讨了尚无法统一的中国城镇贫困线标准,以及按照不同贫困线标准测算的城镇贫困人口规模,其中包括笔者提出的应把从农村进城的流动贫困人口估算在内的规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和生存状况,运用英国学者汤森关于“贫困三分法”的理论,将当前城镇贫困归结为界于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之间的“基本贫困”状态。最后,归纳出转型期城镇贫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影响。第三章,基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背景,全面探讨了 20 世纪 90 年
张军[6](2003)在《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以市场经济体制为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来,带有集权色彩的计划经济逐步解体,而市场经济体制则沿着渐进式的轨道逐渐确立。经济体制转轨最关键、最艰难的一环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质目标,是使原本附属于政府并承担经济、政治双重角色的国有企业,转化为基本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并以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的经济个体。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使以往传统体制下由低效率所形成的大量隐蔽性失业显性化,以往包容在国有企业中的大量冗员变为社会性的下岗和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性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一方面这是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仍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仍处于攻坚阶段。不解决好再就业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很难深入。另一方面,这又是维护企业和社会稳定遇到的突出问题。下岗失业人员如果长期不能实现再就业,缺乏社会归属感和安全感,容易产生心态不平衡和消极情绪。这本身就是企业和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发表了很多这方面的理论性文章。本文借鉴吸收了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的判断、见解和建议。本文拟对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对策,以期能为促进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五节。第一节分析了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和再就业的困难以及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然选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我国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节主要分析了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的现状和促进他们实现再就业的重要性。<WP=3>第三节阐述了宜宾市政府在再就业中的作用。要发挥政府职能促进再就业,包括积极开发就业岗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等。第四节提出要充分调动宜宾市企业积极性,吸纳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企业要规范裁员,有条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服务型企业要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第五节提出要激活宜宾市劳动者活力,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自身要转变观念,积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就业。本文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在论文选题方面,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和社会的稳定,研究这一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具体,这个问题在写作上难度较大。二、在研究方法上,杜绝空泛的议论,紧密结合宜宾市的实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统计分析数据,提出有针对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三、本文的主要观点: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部分职工下岗失业现象,解决好他们的再就业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重点应放在发展社区服务业、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就业上,这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劳动者的共同努力。
本刊编辑部[7](2003)在《落实政策增加岗位进行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贯彻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和中央12号文件精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8项配套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全部下发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再就业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工作,广泛调查摸底,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就业岗位,取得积极进展。
四川省总工会[8](2003)在《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2]20号,以下简称《意见》)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补充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一、关于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对象的认定和管理(一)根据我省实际,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下岗失业人员是指:1.仍在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或协议期满已出中心、但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且仍未再就业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2.处于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再就业的原国有企业失业人员;3.已纳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计划和四川省2001~2005年国有企业退出规划的企业中需要安置的人员;4.正在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且登记失业一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就业转失业人员。(二)准备再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应持本人居民身份证
吴邦国[9](2003)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文中研究说明一、充分肯定社会保障和再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 江泽民同志多次明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我国有近13亿人口,就业问题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扩大就业的任务比任何一个国家都繁重。党中央、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下岗失业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确定了“鼓励兼并
全国总工会[10](2003)在《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关于授权《四川劳动保障》杂志公开发布四川省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的公告依据《四川省行政执法规定》关于行政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在本行政区域公开发布"的规定,现决定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定的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由《四川劳动保障》杂志予以公开发布。凡经公开发布的劳动保障规范性文件具有正式文本的法律效力。特此公告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二○○三年一月十六日
二、四川省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实行优惠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川省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实行优惠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 小额信贷的发展与问题的提出 |
1.1 国际小额信贷运动的发展历程 |
1.1.1 强调信贷资金对低收入人群有效触及的阶段 |
1.1.2 实现高还款率的阶段 |
1.1.3 追求收益覆盖成本的阶段 |
1.1.4 寻找商业渠道资金实现金融可持续性的阶段 |
1.2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历程 |
1.2.1 我国小额信贷产生的客观背景和实际历程 |
1.2.2 我国引入小额信贷以来政策法规演变 |
1.3 小额信贷发展所提出的重要问题 |
1.3.1 小额信贷有效触及特定人群的途径 |
1.3.2 小额信贷机构实现信贷高还款率的激励机制 |
1.3.3 社会理想与商业可持续的兼容问题 |
1.3.4 对改进我国微观信贷政策的借鉴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关于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小额信贷的含义 |
2.2 团体贷款 |
2.2.1 连带责任 |
2.2.2 最优贷款合约 |
2.2.3 团体贷款的不足 |
2.3 动态激励 |
2.3.1 重复贷款 |
2.3.2 利率激励 |
2.3.3 重复性的分期还款安排 |
2.4 社会资本与声誉效应 |
3. 经典小额信贷机构——格莱珉银行发展述评 |
3.1 第一代格莱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
3.1.1 穆罕默德·尤努斯的个人经历 |
3.1.2 创建格莱珉银行之前的探索 |
3.1.3 格莱珉银行的诞生 |
3.1.4 第一代格来珉模式的基本特征 |
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变革 |
3.2.1 小组基金的"扬弃"——"贷款信用保险"的产生 |
3.2.2 基本贷款 |
3.2.3 多次贷款 |
3.2.4 借款上限的修订 |
3.2.5 房屋贷款与特别投资项目(微小企业)贷款 |
3.2.6 灵活贷款与贷款重组 |
3.2.7 贷款者保险 |
3.2.8 储蓄动员 |
3.2.9 教育贷款和奖学金计划 |
3.2.10 极度贫困人群工程 |
3.2.11 绩效"奖星"与退休金计划——员工激励 |
3.3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主要创新 |
3.3.1 格莱珉银行贷款产品的演变 |
3.3.2 第二代格莱珉银行主要创新 |
3.3.3 第一代格莱珉银行和第二代格莱珉银行的比较 |
3.4 格莱珉银行的成就 |
3.5 格莱珉银行历史变迁的重要启示 |
3.5.1 宗教情怀与商业才干的完美结合 |
3.5.2 服务对象并非农民 |
3.5.3 反对高利贷 |
3.5.4 高还款率的基础是合理的激励机制 |
3.5.5 小额信贷机制的核心是人与人的关系 |
3.5.6 市场基础更接近于垄断市场 |
3.6 本章小结 |
4 小额信贷激励机制的核心支柱 |
4.1 垄断性市场结构 |
4.1.1 一般性分析 |
4.1.2 垄断情况下小额信贷市场的特征 |
4.2 团体(联保)贷款 |
4.2.1 小额信贷机构面临的信息问题 |
4.2.2 团体贷款的主要原理 |
4.2.3 团体(联保)贷款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
4.3 动态激励机制 |
4.3.1 分期还款机制 |
4.3.2 贷款灵活重组机制 |
4.3.3 贷款额度激励 |
4.3.4 金融产品交叉激励 |
4.4 信贷员模式 |
4.4.1 信贷员模式是小额信贷机制的基础 |
4.4.2 信贷员模式的运作 |
4.5 本章小结 |
5.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的小额信贷政策的现实困境 |
5.1 关于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区分 |
5.1.1 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差别 |
5.1.2 信贷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的区别 |
5.2 信贷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
5.2.1 关于信贷政策的性质及含义 |
5.2.2 中国信贷政策的主要内容以及分类 |
5.3 信贷政策的传导机制和实施模式 |
5.3.1 行政化 |
5.3.2 配套化 |
5.3.3 内部化 |
5.4 微观信贷政策----中国意义上小额信贷政策的特殊困境 |
5.4.1 社会期望度长期高于金融业可供给水平 |
5.4.2 传导渠道的行政化与作用机制的市场化之间存在冲突 |
5.4.3 分散化经营模式导致经营成本较高 |
5.4.4 微观信贷政策相关产品的贷款回收率普遍不高 |
5.4.5 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积极性,政策实施成本高 |
5.4.6 法律基础缺失,政策激励机制扭曲 |
5.4.7 政策效应难以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6. 微观信贷政策之一: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研究 |
6.1 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演变 |
6.1.1 我国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的必要性 |
6.1.2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演变 |
6.2 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实例 |
6.2.1 基本情况 |
6.2.2 业务流程与激励机制 |
6.2.3 政策实施效果 |
6.2.4 政策实施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原因 |
6.3 商业性小额信贷的实例——美信小额贷款公司 |
6.3.1 经营方向及宗旨 |
6.3.2 法人治理结构 |
6.3.3 经营管理组织模式 |
6.3.4 信贷风险管理及决策机制 |
6.3.5 人员分工及人力资源管理 |
6.3.6 员工激励措施 |
6.4 改进农村小额信贷的政策建议 |
6.4.1 建立完善农户征信体系 |
6.4.2 鼓励构建跨金融机构的小额信贷动态激励机制 |
6.4.3 充分借鉴国外成功小额信贷机构的激励机制 |
6.4.4 稳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6.4.5 不断完善普惠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
6.4.6 完善风险补偿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微观信贷政策之二:重大灾害背景下的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
7.1 政策制定的背景 |
7.2 金融支持农房重建政策出台前的考虑 |
7.2.1 政策覆盖面的问题 |
7.2.2 信贷需求估计问题 |
7.2.3 政策性质和激励机制问题 |
7.2.4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相互配合问题 |
7.2.5 贷款利率问题 |
7.3 政策决策中对激励机制的考虑 |
7.3.1 此项信贷政策的性质 |
7.3.2 政策设计中不同主体的角色定位 |
7.3.3 国家和省级政策出台前的政策建议 |
7.4 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台的过程以及核心 |
7.4.1 基本原则 |
7.4.2 信贷条件 |
7.4.3 贷款金额 |
7.4.4 利率定价 |
7.4.5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参与 |
7.4.6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 |
7.4.7 建立担保机制 |
7.4.8 充分履行政府职责 |
7.5 政策实施中对激励机制的坚持与偏离 |
7.5.1 不同金融机构的实施模式 |
7.5.2 地方政府对农房建设的安排部署 |
7.5.3 对口援助省市对农房重建的支持 |
7.5.4 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分歧与激励机制面临的威胁 |
7.6 针对问题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
7.7 重大灾害背景下小额信贷与一般意义上小额信贷的比较 |
7.7.1 目标群体 |
7.7.2 业务驱动 |
7.7.3 金融机构操作 |
7.7.4 政府资源介入 |
7.7.5 激励机制设计 |
7.8 本章小结 |
8. 微观信贷政策之三:助学贷款政策研究 |
8.1 助学贷款政策理念及演变过程 |
8.1.1 国家助学贷款 |
8.1.2 生源地助学贷款 |
8.1.3 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比较 |
8.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理论分析 |
8.2.1 助学贷款业务流程 |
8.2.2 基于激励理论的分析 |
8.2.3 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分析 |
8.2.4 基于博弈理论的分析 |
8.3 国家助学贷款第二阶段政策效果及显现的问题 |
8.3.1 政策效果 |
8.3.2 突出问题1:违约率偏高 |
8.3.3 突出问题2:贷款管理弱 |
8.3.4 突出问题3:发展不均衡 |
8.4 政策缺陷与创新建议 |
8.4.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缺陷 |
8.4.2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激励机制的再设计 |
8.5 本章小结 |
9. 微观信贷政策之四: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研究 |
9.1 西方就业理论的主要观点 |
9.1.1 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
9.1.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9.1.3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
9.1.4 货币主义的就业理论 |
9.1.5 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
9.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沿革 |
9.2.1 解决就业问题的历史背景 |
9.2.2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变化 |
9.3 小额担保贷款操作流程 |
9.3.1 个人贷款流程 |
9.3.2 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流程 |
9.4 政策实施面临的矛盾和政策本身的缺陷 |
9.4.1 政策定位上存在严重问题 |
9.4.2 激励机制上存在严重缺陷 |
9.5 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重构与创新 |
9.5.1 重新明确政策定位 |
9.5.2 重新明确借款主体 |
9.5.3 重新设计激励机制 |
9.6 本章小结 |
10. 微观信贷政策之五:农村扶贫小额信贷政策研究 |
10.1 扶贫贴息贷款历史沿革 |
10.2 扶贫贴息(到户)贷款的失败案例以及教训 |
10.2.1 基本情况 |
10.2.2 扶贫贴息贷款高不良率原因分析 |
10.3 扶贫贷款成功案例及对小额信贷的借鉴 |
10.3.1 成功案例1 通江县小额信贷组织情况 |
10.3.2 成功案例2:扶贫性小额贷款模式——仪陇县乡村发展协会 |
10.4 重构扶贫信贷政策框架的设想 |
10.4.1 调整扶贫贴息贷款管理方式 |
10.4.2 改革信贷扶贫贴息模式 |
10.4.3 逐步放松利率管制 |
10.4.4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10.4.5 借鉴经典小额信贷机构的经验做法 |
10.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2)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再就业扶持政策对象的认定和管理 |
二、关于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
三、关于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 |
四、关于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稳定性 |
五、关于改进就业服务, 强化职业培训 |
六、关于对就业困难对象的就业援助 |
七、关于建立社会保障与促进就业的联动机制 |
八、关于统筹城乡就业, 开展失业调控, 完善工作制度 |
(3)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 文 提 要 |
Abstract |
序言 |
第一章 我国目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分析 |
第一节 新增就业群体的压力分析 |
第二节 城镇失业职工再就业压力分析 |
第三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分析 |
第二章 财税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财政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
第二节 税收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
第三节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类型分析 |
第三章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国际借鉴 |
第一节 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国际借鉴 |
第二节 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国际借鉴 |
第四章 现行有关就业和再就业的财税政策及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现行有关就业和再就业的财税政策 |
第二节 财政政策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中存在的不足 |
第三节 税收政策在促进就业与再就业中存在的不足 |
第五章 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改革思路 |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应坚持的原则 |
第二节 改革和完善促进就业的财政政策 |
第三节 改革和完善促进就业的税收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中文详细摘要 |
(4)中国失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论文结构 |
三、论文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失业的普遍性和中国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
第一节 全球范围内失业问题的普遍性 |
一、世界失业问题的由来 |
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失业状况 |
三、世界失业状况对我们的启示 |
第二节 中国面临的失业问题的严峻性 |
一、我国劳动力供给量愈来愈大 |
二、我国创造就业的能力和实际就业需求量下降 |
三、新的就业矛盾继续产生 |
第三节 中国失业问题治理的重大意义 |
一、经济意义 |
二、政治意义 |
三、社会意义 |
第二章 失业理论评析 |
第一节 西方失业理论评析 |
一、“古典”学派的工资调节劳动需求理论 |
二、凯恩斯学派“有效需求不足”的失业理论 |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从供给方面提出的失业理论 |
四、货币学派的“自然失业率”理论 |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理论 |
六、发展经济学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转移理论 |
七、马尔萨斯等人的“人口增长过快论”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的失业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二、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出现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 |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失业理论 |
一、前苏联对待失业问题的认识 |
二、前苏联对于失业问题认识的缺陷和错误 |
第四节 中国的失业就业理论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失业就业理论 |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失业就业理论 |
第三章 中国失业问题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第一次失业突出期 |
一、发生的背景 |
二、采取的政策措施 |
第二节 第二次失业突出期 |
一、经济调整的背景 |
二、主要失业治理措施 |
第三节 第三次失业突出期 |
一、“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特殊情况 |
二、主要失业治理措施 |
第四节 第四次失业突出期 |
一、就业矛盾突出 |
二、就业制度开始改革 |
第五节 第五次失业突出期 |
一、进人治理整顿时期 |
二、缓解就业压力的政策措施 |
第六节 第六次失业突出期 |
一、失业高峰的新特点 |
二、失业成因复杂,类型多样 |
第七节 主要经验和教训 |
主要经验 |
主要教训 |
第四章 中国失业问题的测度与成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失业人数、失业率的测算 |
一、城镇失业测算与分析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 |
三、中国失业状况的国际比较 |
第二节 中国失业成因分析 |
一、总量性成因分析 |
二、结构性成因分析 |
三、技术性成因分析 |
四、市场性成因分析 |
五、体制性成因分析 |
六、周期性成因分析 |
第三节 中国社会的失业承受能力及其取决因素 |
一、失业时间长短 |
二、社会保障水平 |
三、失业者和居民总体生活水平的比较 |
四、历史生活水平 |
五、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储蓄的增长 |
六、家庭抚养系数 |
七、物价水平 |
八、失业预期 |
九、城乡结构 |
十、解决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 |
第五章 国内外失业治理的基本经验 |
第一节 把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 |
一、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施政的纲领 |
二、世界性组织对就业的重视 |
第二节 扩大劳动力需求 |
一、以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就业 |
二、扩大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 |
三、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实行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政策 |
四、扶持中小企业 |
五、解决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增加贫困和落后地区就业机会 |
第三节 调节劳动力供给 |
一、控制人口增长 |
二、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 |
三、减少劳动时间 |
四、实施分享就业机会的社会政策 |
五、调整工资水平,控制劳动力成本 |
第四节 加强相关制度、法规建设和搞好促进就业的服务 |
一、制定劳动法律法规 |
二、改革管理体制 |
三、健全社会就业服务管理体系 |
四、建立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
第五节 注重职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 |
一、保证再就业经费投人 |
二、加强创业教育培训 |
三、加强对失业者的再就业培训 |
四、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 |
第六节 鼓励雇佣失业人员,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
一、鼓励雇佣失业人员 |
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 |
第七节 改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
一、改革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 |
二、加强失业保险的促进就业功能 |
第六章 中国失业治理战略与阶段性 |
第一节 把促进就业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
一、促进就业具有基本国策的性质和特征 |
二、促进就业作为基本国策的体现 |
第二节 中国失业治理目标和战略 |
一、失业治理目标 |
二、失业治理战略 |
第三节 中国失业治理的长期性与阶段性 |
一、中国失业治理的长期性 |
二、中国失业治理的阶段性 |
第七章 中国失业治理对策 |
第一节 坚持和完善有利于失业治理的人口政策 |
一、我国的人口控制目标 |
二、人口控制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
第二节 开发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 |
一、我国劳动力素质亟待提高 |
二、全面开发人力资源 |
第三节 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创造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宏观环境 |
一、中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快速增长 |
二、以经济增长促就业增长 |
第四节 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就业增长 |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 |
二、调整城乡结构 |
三、调整产业结构 |
四、调整企业规模结构 |
第五节 构建统一和有效率的劳动力市场 |
一、破除劳动力市场分割,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二、完善工资形成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工资机制的调节作用 |
三、规范劳动力市场运作,提高综合服务水平 |
四、建立社会化的、高效率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 |
第六节 扩大就业的激励政策与失业释放的适当控制 |
一、实施严格的责任制 |
二、充分运用税收政策,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 |
三、落实金融支持措施 |
四、简化有关手续 |
五、进行积极的财政扶持 |
六、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就业岗位 |
七、提供必要的经营场地等条件 |
八、实行以工代贩 |
九、规范企业裁员行为,控制失业释放 |
第七节 调整劳动制度 |
一、全面推行劳动预备制度 |
二、实行工作分享制度 |
三、实行灵活就业方式 |
第八节 支持特殊困难群体就业 |
一、重点安置4050人员就业 |
二、把促进大龄人员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
三、通过培训提高4050人员的就业转换能力 |
四、增加资金投人,为扩大4050人员就业创造条件 |
五、继续发挥传统服务业优势,吸纳4050人员就业 |
第八章 中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
第一节 失业保险的特征与功能 |
一、失业保险的概念和特征 |
二、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 |
三、失业保险的地位与功能 |
第二节 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和存在问题 |
一、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实施的基本情况 |
二、我国现行失业保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节 进一步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 |
一、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坚持的原则 |
二、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措施 |
第九章 健全中国失业统计监测制度 |
第一节 加强失业统计监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一、就业的重要性和失业的严峻性要求加强失业统计监测 |
二、在主要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中,失业率缺失 |
三、在失业统计上存在着与国际统计调查制度接轨的需要 |
四、失业信息披露必须准确、及时和公开,确保公民的知情权 |
第二节 失业统计概念的界定 |
一、我国失业概念界定上的模糊 |
二、确定我国失业统计概念所应遵循的原则 |
三、我国失业统计概念的界定 |
第三节 健全失业统计调查制度 |
一、建立独立的就业失业调查制度 |
二、各级政府都应建立城镇劳动力和失业状况调查制度 |
三、进一步完善城镇劳动力和失业状况调查制度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博士生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5)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论 |
1.1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反贫困——经济学的人文关怀 |
1.1.1 叩问千年贫困:自然之物抑或社会“怪物” |
1.1.2 经济学的追寻:治理贫困与人文关怀 |
1.2 若干基本范畴的诠释和辨析 |
1.2.1 贫困的涵义和分类 |
1.2.2 贫困的测量及其标准 |
1.2.3 “反贫困”的释义 |
1.3 理论回顾与研究方法 |
1.3.1 主要贫困理论文献述评 |
1.3.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现状:规模、分布与特征 |
2.1 中国转型期社会分层的嬗变与城镇贫困人口的变迁 |
2.1.1 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的基本状况 |
2.1.2 转型时期城镇贫困人口构成的变迁 |
2.2 当前中国城镇贫困的识别与规模 |
2.2.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识别标准 |
2.2.2 关于城镇贫困人口规模的各种估计 |
2.3 当前中国城镇人口的分布与生存状态 |
2.3.1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分布情况 |
2.3.2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的基本生存状态 |
2.4 转型期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与社会影响 |
2.4.1 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
2.4.2 城镇贫困存在的社会影响 |
第三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贫困的致因分析 |
3.1 背景分析:体制转轨与社会转型 |
3.1.1 “转型”的涵义与中国转型的过程 |
3.1.2 城镇贫困:一个转型进程中的问题 |
3.2 支配城镇贫困变化的三大因素: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失业状况 |
3.2.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与城镇贫困显露 |
3.2.2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失业与城镇贫困 |
3.3 制约城镇贫困发生的若干社会环境与个人因素分析 |
3.3.1 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3.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贫困问题 |
3.3.3 新型社会保障体制建立滞后与城镇贫困 |
3.3.4 人力资本脆弱性对城镇贫困深化的原因分析 |
3.4 城镇贫困运行的沼泽地:城镇贫困陷阱解读 |
第四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与战略构架 |
4.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
4.1.1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指导思想 |
4.1.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方针 |
4.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基本构架 |
4.3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3.1 对 21 世纪前期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走势的基本判断 |
4.3.2 中国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推进阶段 |
4.4 中国农村扶贫与城镇反贫困的比较与整合 |
4.4.1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成就及其特点 |
4.4.2 中国农村扶贫战略的政策措施及其绩效评析 |
4.4.3 中国城镇反贫困与农村扶贫的比较整合 |
第五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模式选择(Ⅰ)——经济战略类型 |
5.1 加强宏观调控与城镇反贫困 |
5.1.1 中国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波动对城镇贫困的影响 |
5.1.2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宏观经济政策 |
5.2 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5.2.1 东、西部地区经济互动中的反贫困透视 |
5.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政策选择:以西部城市为例。 |
5.3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城镇反贫困 |
5.3.1 继续推进国企改革在城镇反贫困中的战略位置 |
5.3.2 困境与突围:国企改革攻坚初见成效 |
5.3.3 探索和建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与推进城镇减贫的良性互动机制 |
5.4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城镇反贫困 |
5.4.1 基于反贫困的分析:分配中的效率与平等 |
5.4.2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与缓解贫困的政策框架 |
5.5 充分扩大就业与城镇反贫困 |
5.5.1 反失业支撑城镇反贫困的理论定位 |
5.5.2 城镇反贫困战略中的就业政策组合 |
第六章 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战略的 |
模式选择(Ⅱ)——综合战略类型 |
6.1 可持续发展中的城镇反贫困 |
6.1.1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检视 |
6.1.2 一个现实的研判——中国矿产资源枯竭城市的贫困问题及其治理 |
6.2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反贫困 |
6.2.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一个重大思路:综合协调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
6.2.2 发展多元复合型城镇化模式与防止流动性边缘贫困的蔓延 |
6.2.3 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与有效治理城市失业性贫困 |
6.3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反贫困 |
6.3.1 中国城镇反贫困的保障制度设计及政策工具 |
6.3.2 中国城镇反贫困保障制度及政策的调整和完善 |
6.4 人力资本积累与城镇反贫困 |
6.4.1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 概念及其投资要素 |
6.4.2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缓解城镇贫困的政策设计 |
第七章 国际城市反贫困的经验与启示 |
7.1 世界贫困的共同性与特殊性 |
7.2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反贫困及其制度安排 |
7.2.1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济贫方案 |
7.2.2 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反贫安排 |
7.2.3 法国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家庭及公共救助方案 |
7.2.4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中以立法为基础的社会照顾体系 |
7.2.5 日本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家救助的宗旨与内容 |
7.2.6 西方发达国家的“贫困线”(Poverty Line)制度 |
7.3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反贫困行动 |
7.3.1 发展中国家城市贫困的状况及其特征 |
7.3.2 发展中国家城市反贫困的战略模式及其政策取向 |
7.4 经济转型国家城市反贫困的对策 |
7.4.1 经济制度向市场化和私有化激进转变过程中的贫困问题 |
7.4.2 应对贫困:转型调整与制度重建 |
7.5 经验与启示 |
7.5.1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概括 |
7.5.2 发展中国家的艰难探索 |
7.5.3 转型国家的应急反应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 记 |
(6)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理论综述 |
第一节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及再就业困难分析 |
一、 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失业的原因 |
二、 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困难分析 |
三、 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及其指导意义 |
第二节 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现状分析 |
一、 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现状 |
二、 解决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 |
第三节 发挥宜宾市政府职能促进就业 |
一、 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
二、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
三、 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
第四节 调动宜宾市企业积极性吸纳就业 |
一、 规范裁员 |
二、 主辅分离安置富余人员 |
三、 服务型企业积极吸纳下岗失业人员 |
第五节 激活宜宾市劳动者活力自主择业 |
一、 转变就业观念 |
二、 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
三、 采取多种方式灵活就业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落实政策增加岗位进行时(论文提纲范文)
进一步明确细化政策 |
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 |
强化政策落实的督促检查 |
河北7项措施增加就业岗位 |
一、建立严格的再就业目标责任制 |
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三、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
四、鼓励和扶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推行灵活的就业形式 |
五、增强国有经济吸纳劳动力能力 |
六、积极扩大劳务输出 |
七、积极采取措施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 |
河南采取多种措施增加就业岗位 |
一、通过促进企业发展创造一批就业岗位 |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开辟一批就业门路 |
三、积极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一批就业岗位 |
四、切实加大对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投入 |
五、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创造一批就业岗位 |
六、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异地就业,开辟一批异地就业岗位 |
江西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增加就业岗位 |
一、领导重视,政策到位 |
二、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
三、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外省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
四、通过政府购买岗位和开发社区岗位来增加就业 |
五、积极开展小额贷款担保工作,扶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 |
六、发展非正规就业,建立再就业基地 |
七、强化就业服务,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行动 |
广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
一、完善政府促进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 |
二、大力调整就业结构,努力开辟就业门路 |
三、全面落实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 |
四、全面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
五、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
六、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市场就业机制的有效运行 |
四川开发就业岗位取得成效 |
一、开辟增加就业岗位的新领域,社区就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二、拓宽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发就业岗位的新路子 |
三、加强街道社区就业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提高基础工作水平 |
四、推进劳服企业的改革改制工作,巩固劳服企业安置基地 |
五、强化服务意识,维护劳服企业和社区就业实体的合法权益 |
新疆努力开发岗位促进再就业 |
青岛实现城镇就业“开门红” |
一、组织开展了迎新春促就业“真情相助”系列专场洽谈活动 |
二、组织开展了就业相助、岗位援助、困难救助的“三助”活动 |
三、积极实施过渡性就业 |
四、进一步发展非正规就业 |
五、强化“4045”人员等困难群体就业帮扶 |
2003年3月全国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进展情况 |
一、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情况 |
二、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情况 |
青岛市实施过渡性就业工程探索困难群体就业新路子 |
一、组织形式 |
二、适用人员 |
三、劳动报酬 |
四、工作期限 |
五、促进就业 |
四川省成立再就业救助中心 |
广西自治区实行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定期报告制度 |
四、四川省对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实行优惠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额信贷激励机制与微观信贷政策创新研究[D]. 方昕.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6)
- [2]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J]. 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委员会,四川省政府国资委,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监察厅,四川省民政厅,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人事厅,四川省建设厅,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商务厅,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省物价局,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四川省总工会,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妇女联合会. 四川劳动保障, 2006(06)
- [3]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D]. 吴海燕. 苏州大学, 2006(12)
- [4]中国失业治理研究[D]. 熊祖辕. 四川大学, 2004(02)
- [5]中国转型期城镇反贫困理论与实践研究[D]. 王朝明. 西南财经大学, 2004(04)
- [6]宜宾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与对策[D]. 张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03(02)
- [7]落实政策增加岗位进行时[J]. 本刊编辑部. 劳动保障通讯, 2003(05)
- [8]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若干问题意见的通知[J]. 四川省总工会. 四川劳动保障, 2003(03)
- [9]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切实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N]. 吴邦国. 经济日报, 2003
- [10]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J]. 全国总工会. 四川劳动保障,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