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思茅第六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李玘[1](2021)在《云南普洱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高原[2](2020)在《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跨境合作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国际行为主体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地方政府逐渐成为国际关系中的重要角色。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政策导向和自身需求参与国际合作,国家间地方政府合作逐渐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沿边地区是一个国家的前沿地带。得益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沿边地区地方政府可直接与邻国相邻或相近地区地方政府开展合作。中国幅员辽阔,有2.28万公里陆地边界线,与14个国家陆地相连。研究中国与周边国家跨境地方政府合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跨境地方政府合作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跨境区域内的地方政府为达到一定的发展目标在政策上和行动上进行相互调适的行为。跨境地方政府合作按时间维度划分可分为临时性合作和长期性合作,按合作涉及国家及其地方政府的数量来看,可以分为“N-n1-n2-”维合作。跨境地方政府合作中地方政府行为具有非主权性,合作具有政府性、跨边境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跨境地方政府合作具有低政治性、灵活性、开创性和直接的双向互补性优势。跨境地区相关地方政府在合作中需要遵循睦邻友好、平等协商,突出特色,有序推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兼顾各方、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缅甸、老挝、越南三国接壤。中国与缅、老、越三国的合作从1949年至今经历了“曲折发展”到“互利共赢”再到“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阶段。国家间合作的不断深化,推动着国家间友好关系发展,为国家间地方政府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中国自1992年开始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来,不断推动沿边地区扩大开放,不断创新开放模式,不断提升开放水平。缅、老、越三国的中央政府在其沿边地区的开放政策和措施也为各自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持。云南省是中国九个沿边省份之一,是中国陆路开放的前沿。云南省与缅、老、越三国相邻,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作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云南省及8个沿边州(市)及其边境县等各级政府在与缅、老、越相邻相近地方政府合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实地调查研究法、文献史料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四种研究方法对云南省与缅、老、越相邻相近地区地方政府合作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基于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支持、跨境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跨境区域民心相通需求、边境安全稳定需求等因素的推动,云南省与缅、老、越相邻相近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得以不断推进。云南省以国家周边外交政策为指导,以“睦邻”“富邻”“安邻”为重点推动与周边国家相邻相近地区的人文、经济、安全等合作。此外,云南省与周边国家相邻相近省份建立了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合作机制,在推动地方政府跨境合作的同时,不断完善合作机制。在合作机制的指导下,跨境地区的合作也不断得到推进。云南省8个沿边州(市)与缅、老、越不同的地区相邻,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主要与相邻地区开展合作,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打造了一些合作亮点,助力地方政府跨境合作的开展,促进跨境区域的共同发展。云南省与缅、老、越相邻相近地方政府的合作取得了不少成就,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建立了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合作机制,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合作平台,“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经济、人文、安全交流协同推进等。存在的问题是跨境区域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不平衡,基础设施推进不平衡,经济、人文、安全合作存在短板等。“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的引领、沿边开放战略的不断落实、澜湄合作的不断发展给云南省与缅、老、越相邻相近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云南省与缅、老、越相邻相近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也面临着来自跨境区域自身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边境安全等方面以及外部大国干扰等因素的挑战。跨境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利用各种优势不断寻求合作,合作意愿不断加强、合作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合作机制不断健全、合作成效进一步凸显,云南省与缅、老、越相邻相近地区地方政府的合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桃琳[3](2019)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以及近年来老龄化、亚健康、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养生旅游成为我国旅游市场的一大热点。普洱市思茅区生态环境优越、气候条件怡人,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被联合国环境署称为“世界的天堂,天堂的世界”。养生旅游是思茅旅游发展的客观选择,但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思茅区养生旅游还只处于起步阶段,明显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吸引力不足、旅游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与建成“全国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本论文通过对思茅区特色养生资源进行分析,在研究现阶段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养生旅游开发经验,并把市场需求与本地养生资源特征相结合之后,将珠三角市场、西南市场、长三角市场、京津冀市场确定为国内目标客源市场,将思茅养生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为山岳康体养生型、普洱茶养生型、药膳养生型和旅居养生型,并采用多种营销渠道及方法来树立思茅区的旅游形象。
王炼炼[4](2018)在《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云南民族地区在遥远的古代就已经有制作和饮用茶叶的人群,由于各民族对茶在社会实践中认知和感受不同,所以赋予茶的文化内涵也是各不相同,这样就形成了云南各民族地区丰富多样的民族茶文化。普洱茶作为云南民族地区特色茶产业,它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文化特性。云南在种植普洱茶的规模和品种特色方面具有优势,在普洱茶的加工和饮用上也具有各民族的文化特色。普洱茶是云南民族地区茶产业的代表,本文以此切入,梳理了普洱茶的历史脉络和特征,并概括了普洱茶从茶名到品牌、从喝茶到养生、从家庭到产业的文化力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普洱茶的文化特质和通过文化对普洱茶产业带来的勃勃生机;发现普洱茶文化不仅促进了普洱茶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形成了以普洱茶为符号的文化链。但在普洱茶产业和文化链的多元共生中,渐生的复杂环境和区域掣肘也愈加凸显,尤其在普洱茶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环节,以一线茶农为代表的从业人员通过传承和发扬普洱茶文化过程中,专业的茶农缺乏生存空间;源生的普洱茶文化特色正逐步为利益所替代;产业结合发展不足等问题。给普洱茶文化带来了影响,也阻碍了普洱茶产业的有益发展。因此,从人才、文化、创新出发,提升茶农素养、促进专业人才发展、形成文化优势、加强产业结合将是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产业的未来之路。所以,研究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在普洱茶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对促进云南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到普洱茶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民族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并结合当前的新时代背景和现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发现了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在推进普洱茶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
苏慧琳[5](2018)在《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工作效率得到提升,工作时间大幅度缩短,生活水平也更上一个台阶,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随之加大,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不断加强,茶文化旅游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但是,由于茶文化旅游开发时间短,经验不足,对茶文化旅游市场的开发也仅仅是停留在粗放开发阶段。普洱市地处祖国边陲,茶文化历史底蕴深厚、风景优美、温度舒适、森林覆盖率高、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是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深度开发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开发在政府和旅游企业的带领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开发体系,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本文着力于围绕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深度开发进行研究。本文借鉴相关学者的前期研究成果,界定了相关概念,从收入水平、闲暇时间、旅游动机、目的地吸引力、客源市场几个方面对旅游需求影响的分析入手,剖析了普洱市普洱茶旅游市场开发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网络、人文资源等条件,为市场深度开发提供了依据。本文基于旅游市场开发、旅游消费者心理视角设计市场调查问卷,采用调查问卷和访谈法对旅游者进行包括描述性分析、目的地满意度、决策方式、消费构成等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发现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存在着茶文化产品单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品文化特色不鲜明、产品宣传力度小、范围小,市场细分不明确、导游服务不规范等问题。论文依据调查信息,从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深度开发的策略。本论文研究希望为政府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数据支持,为普洱市茶文化旅游市场的深度开发提供市场参考尽绵薄之力。
李娅佳[6](2017)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篇博士学位论文以《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为选题,在总结近年来云南省各级档案部门开展的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的基础上,借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试图厘清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梳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理论,探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实现路径,分析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改进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对推动当前具有云南边疆民族特色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全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主要介绍了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途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等内容。正文由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云南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界定了档案信息资源、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指出了相关的理论依据:档案资源开发理论、信息资源共享理论、多元文化服务理论、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民族档案学理论;阐明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云南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总结了突出普洱茶、旅游档案、医药档案以及重点、珍稀、濒危档案的开发利用、树立精品、品牌意识、注重深度挖掘和学术研究等特色;论述了汇编公布民族档案史料、编辑刊印民族档案画册图片、编辑发行民族档案信息参考、编辑出版民族档案知识读本、拍摄制作民族档案影视专题片、举办民族档案文化展览、实施民族历史记忆工程(云南民族记忆工程)、建设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系统、建立全省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历史档案数据库等方法;探讨了科学选题、打造品牌、引智借脑、横向联合、内外结合、加强编研、开发产品、扩大宣传、开展教育、举办活动等途径。第三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笔者选择了8个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开发利用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重点展现了阿诗玛档案资料、爨氏石刻档案、白族档案史料、彝族档案文献、纳西族东巴档案文献、傣族历史档案、民俗文化档案、壮族档案史料开发利用取得的突出成就和丰硕成果;分析了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开发利用客体社会化、开发利用方法手段现代化、编纂成果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多彩、编纂成果载体形式趋于多样化、开发利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较多等特点。第四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根据笔者实地走访、专家咨询和文献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分析了目前云南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馆藏类型单一、原生性档案少,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缺少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实现路径;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创新机制;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理论探讨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成果稀少等。第五部分: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一些有可行性的对策措施,如:围绕地方民族特色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探索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创新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机制、打造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利用体系的新模式、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结语包括研究的几点启示、不足之处及展望、主要参考文献、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致谢。
郭静伟[7](2016)在《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茶叶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意蕴,在近代中国与西方的互动过程中扮演着并不逊于鸦片的重要角色,而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20多年后走出沉寂再次登场而成为国人文化消费与象征交换的重要对象,其中普洱茶堪称之最。自21世纪初国内开始掀起的“普洱茶热”影响所及越过国境线波及与云南普洱茶主产区生态环境相近同样适宜种植大叶种茶的周边国家,给人类学研究提供了阿帕杜莱所谓“物的生命史”研究的别样版本。20世纪末云南大叶种茶被规模化地扩种到老挝丰沙里。丰沙里与云南山水相依,在区位相接、生态近似和历史联系以及老挝招商引资的政策环境下,丰沙里茶叶基地以该县龙井村400年古茶树为基础,1999年由广西普发茶厂投产初建,并被纳入到替代种植的国家行为。2005年马来西亚茶厂入驻丰沙里,2008年本地华人康潘受益建厂,随后云南茶老板涌入丰沙里,本地茶老板也迅速崛起,茶叶基地成型并面向市场开放。在此过程中,中国人、老挝华人和普囡人运用了跨国籍、跨族群的社会资本,把丰沙里茶跨国运输到云南并借由普洱茶的文化资本获得较高价值转换。正是在多形式资本交织的推动下,局中各行动者以一定数量和结构的“多形式资本”展开博弈,由于运筹策略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收益,从而丰富了茶的社会生命,完成了茶的跨国流动。本文中“多形式资本”延续布迪厄“资本是积累的劳动”和对资本的多种形式(Forms of Capital)即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政治“元资本”等象征资本的探讨。在边疆异质社会的语境下,多形式资本是能带来价值增值并投入再生产中的劳动,是具有获得经济利益、文化能力、社会关系和政治权力等潜能且实施了价值转换的劳动。多形式资本以劳动时间积累为共性而成为其比较和转换的依据,并遵循一定的运作逻辑。从丰沙里茶的跨国流动可见,跨国经济活动中不仅仅是单一经济资本的活动,还交织着政治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等象征资本的运作,这与“一带一路”政策是一致的,尤其“一带一路”的社会根基“民心相通”离不开文化资本的交换和社会资本的联结。以往我国“走出去”政策只限于经济交换,引发一系列问题与忽略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是紧密相关的。而丰沙里茶跨国流动中的多形式资本交织,互惠而非排他的结果使双方都受益,在博弈中合作,在合作中博弈,为“一带一路”建设中消解不均衡、促进共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李盼[8](2015)在《遗产廊道叙事空间系统研究 ——以澜墨“茶马古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世界上地势最高、形态最为复杂、目前仍在运行的古道——“茶马古道”,被称作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商品交换的渠道以及文明文化传播的古道。普洱“茶马古道”是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之一,而澜墨“茶马古道”是普洱古道中的一条重要分支,见证了古道的兴衰历程、沿线物质遗产及民族文化的格局演变。新中国成立之后,城市化进程日益推进,对“茶马古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沿线的文化遗产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威胁。遗产廊道等大型遗产区域的保护已经成为我国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而遗产资源的挖掘、研究则是遗产保护的核心,应引起全社会对遗产的关注和保护,这既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遗产保护的需要,又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茶马古道”的发展历程正如故事的情节发展一样,经历了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因此本文采用叙事学的方法理论,以澜沧至墨江段“茶马古道”为例,从自然、人文、人工、事件四个叙事要素出发,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廊道空间进行研究,梳理了古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同时构建遗产廊道中物质和文化双方面的空间结构,挖掘遗产廊道中的历史特色及文化内涵,探讨廊道的叙事空间结构,为澜墨“茶马古道”遗产廊道的构建与保护奠定基础,进而延续遗产廊道的历史文脉,传承文化底蕴,彰显古道特色。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澜墨“茶马古道”的叙事空间结构呈“三轴四核”式,叙事要素多依托古道线路布局,形成了以澜沧至墨江主干道为依托的廊道发展主轴,以及澜沧、思茅地区纵向发展的两条次轴,“四核”分别是指思茅与澜沧交界的澜沧江流域以及以思茅、宁洱、墨江县城为中心的四大区域。叙事要素的各个类别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弥补了廊道空间的不完整性,共同构成了澜墨“茶马古道”的叙事空间格局。叙事空间结构的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缩影,通过廊道叙事空间的微观分析,不仅得到历史城区的叙事空间结构,而且挖掘出各类叙事要素的深层内涵,为历史城区的保护提供了可参考依据。廊道叙事空间系统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全面了解遗产资源的发展历程及其历史价值,而且可以探讨遗产廊道空间格局的演变历程,为廊道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博喜莉[9](2013)在《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探究 ——以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作为国饮的茶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普洱茶文化产业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极具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但由于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而且还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名优茶的挑战,所以,如何深入挖掘普洱茶文化资源,构建产业竞争优势成为普洱茶文化产业研究的主题。普洱、西双版纳是云南主要的普洱茶产地,在普洱茶文化开发和产业发展等方面都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代表,如果能在概括两地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要素的基础上对其竞争优势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审视,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认识我省普洱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并从中找出促进我省普洱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本文通过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首先运用文献分析法,在考察普洱茶文化产业发展背景的前提下,对我省普洱茶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概括。然后在波特“钻石模型”的基础上,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政府以及机会这六个方面对普洱、西双版纳的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详细分析。通过“钻石模型”对影响普洱、西双版纳两地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要素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生产要素的供给、相关支持产业以及政府的引导带动是构成我省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了维护我省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对策建议。
金裕范[10](2012)在《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普洱茶,是以云南特有的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Linn.) var. assamiea (Masters) Kitmaura]为原料,经特殊后发酵下艺加工而成的我国特种茶,口感滑嫩,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抑菌、助消化、解毒等多种保健功效,且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被公认为绿色保健食品饮料。普洱茶主产云南,在贵州、广西、福建、广东和海南也有分布,以云南的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为原产地。随着普洱茶产业的兴旺,普洱茶的市场出现鱼目混珠的情况,不同产地、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普洱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普洱茶市场和产业的健康发展。本论文在对现有普洱茶产地和市场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别选择了红河、西双版纳、大理下关、思茅、临沧等五个不同产地、同一储存年限(3年)、同一加工工艺(熟)的普洱茶,储存时间为1年和3年的同一产地(红河)、同一加工工艺(生)的普洱茶,及同一产地(红河)、同一储存年限(3年)的生普洱茶和熟普洱茶,比较研究了其总黄酮、总多糖、代表性活性组分等化学组成的差异,同时比较了其抗氧化、抗真菌、降血脂等药理活性的差异,以确定不同产地、不同储存年限及不同加工工艺对普洱茶质量的影响。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随着普洱茶市场的扩张,普洱茶的产地也向原产地周边延伸。目前,红河、西双版纳、大理、思茅、临沧等地均有大面积的普洱茶产区。经过多年的发展,普洱茶已远销港、澳、台、东南亚及世界各国,并已形成了吉幸、大益、六大茶山等多个知名品牌。但目前普洱茶市场存在以次充好、以新充旧、假冒名牌、蒙骗顾客等多种问题,严重影响了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从理论角度阐明不同产地、不同储存年限及不同加工工艺对普洱茶质量的影响已迫在眉睫。2.选择红河、西双版纳、大理下关、思茅、临沧5个不同产地普洱茶,采用NaNO2-Al(NO3)3(?)去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咖啡因及(+)儿茶素含量,结果发现红河产普洱茶总多糖含量最低,为4.33%,而咖啡因和(+)儿茶素含量最高,分别为37.66 mg/g和0.49 mg/g;西双版纳产普洱茶总黄酮含量最高为5.94%;大理下关产普洱茶总多糖和没食子酸含量最高,分别为6.18%和15.12 mg/g;思茅产普洱茶总黄酮、咖啡因、没食子酸及(+)儿茶素含量均为最低,分别为2.93%、24.76 mg/g、2.78 mg/g和0.49 mg/g;临沧产普洱茶各项指标含量均居中。采用DPPH法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发现不同产地来源普洱茶存在一定差异,大理下关普洱茶>西双版纳普洱茶>临沧普洱茶>红河普洱茶>思茅普洱茶。采用MIC法比较抗真菌活性,发现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存在较大的差异,以大理下关产普洱茶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谱较广,思茅和临沧产普洱茶几无抗真菌活性,而红河和西双版纳产普洱茶抗真菌活性居中。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小鼠高血脂模型,比较降血脂活性,发现其降血脂活性相当。虽然活性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但多种药理活性基本相当,本论文认为红河、西双版纳、大理下关、思茅、临沧产3年熟普洱茶质量相当。3.选择红河产储存1年的生普洱茶与储存3年的生普洱茶,采用NaNO2-Al(NO3)3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咖啡因及(+)儿茶素含量,结果发现储存3年的普洱茶较储存1年的普洱茶除总黄酮含量显着升高外,总多糖、咖啡因和(+)几茶素含量均降低,而没食子酸含量两者相当。采用DPPH i去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发现储存1年的普洱茶DPPH清除能力比储存3年的普洱茶强。采用MIC法比较抗真菌活性,发现发现两者对白色念珠菌和烟草疫霉菌均无抑菌活性,对小麦赤霉菌的抑菌活性相当,对番茄灰霉疫病菌的抑菌活性储存1年的普洱茶略强于储存3年的普洱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小鼠高血脂模型,比较降血脂活性,发现两者降血脂活性无显着性差异,但储存3年的普洱茶在各项指标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储存1年的普洱茶。在储存过程中,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随着储存年限的延长,总黄酮含量升高,总多糖及咖啡因、(+)儿茶素等活性成分含量降低,也有部分成分如没食子酸含量变化不明显。由于化学成分的变化,导致其药理活性也存在一定差异,随着储存年限的延长,抗氧化活性降低,而降血脂活性升高。4.选择红河产储存3年的生普洱茶与储存3年的熟普洱茶,采用NaNO2-Al(NO3)3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总多糖含量,采用HPLC法测定没食子酸、咖啡因及(+)儿茶素含量,结果发现熟普洱茶与生普洱茶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配比存在显着性差异,经渥堆发酵后,熟普洱茶与生普洱茶相比,总多糖与没食子酸含量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总黄酮与(+)儿茶素含量显着降低。采用DPPH法比较其抗氧化活性,发现生普洱茶DPPH清除能力显着强于比熟普洱茶。采用MIC法比较抗真菌活性,发现熟普洱茶的抑菌活性和抑菌谱均强于生普洱茶。采用高脂饲料饲喂小鼠高血脂模型,比较降血脂活性,发现两者降血脂活性无显着性差异,但熟普洱茶在各项指标的改善方面均优于生普洱茶。5.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比较了5种不同产地来源、2种不同储存年限及2种不同加工工艺的普洱茶红外吸收光谱的差异,发现不同来源普洱茶红外指纹光谱存在一定差异,可通过特制区域和特制吸收的分析,判定普洱茶的产地、储存年限及加工工艺等信息,在普洱茶的质量监督方面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具体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采用产地调研和市场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准确获得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2)采用多种化学分析手段和多种药理模型相结合的手段,对不同产地、不同储存年限、不同加工工艺对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分析,系统评价了各因子对普洱茶质量的影响;(3)本论文的结果和数据,将为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重要的试验依据。
二、云南思茅第六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思茅第六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跨境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跨境地方政府合作:概念与基本框架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跨境”的地理区域 |
二、地方政府 |
三、跨境地方政府合作 |
第二节 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基本框架 |
一、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形式 |
二、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特点 |
三、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优势 |
四、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原则 |
小结 |
第二章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合作的历程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至20 世纪80 年代末:曲折发展 |
一、中缅合作:波动前行 |
二、中老合作:平稳发展中经历波折 |
三、中越合作:高开高走转而走向低谷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初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前:互利共赢 |
一、中缅双边合作持续推进 |
二、中老双边合作较快发展 |
三、中越双边合作平稳推进 |
四、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的多边合作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至今:共商共建共享 |
一、共商推动合作 |
二、共建合作关系 |
三、共享合作成果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动因 |
第一节 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协力推进 |
一、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
二、各级地方政府的支持 |
三、以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跨境经济合作区为例 |
第二节 跨境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
一、跨境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 |
二、以中国西双版纳州与老挝琅勃拉邦省跨境旅游经济合作为例 |
第三节 跨境区域内民心相通需求 |
一、民心相通有助于推动跨境地区发展 |
二、以中国文山州与越南河江省缔结国际友好乡镇、村寨为例 |
第四节 边境安全稳定的现实需求 |
一、边境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性 |
二、以中国普洱市与缅甸老挝越南地方政府安全合作为例 |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路径 |
第一节 统筹推进安全、经济、文化合作 |
一、以“安邻”为重点,促进安全合作 |
二、以“富邻”为重点,促进经济合作 |
三、以“睦邻”为重点,促进人文合作 |
第二节 推动跨境地方政府的合作机制建设 |
一、机制创建对跨境地方政府合作具有重要的作用 |
二、以云南-老北合作机制为例 |
第三节 地方主动对接国家大战略 |
一、地方发展积极对接国家战略 |
二、临沧亮点:对缅甸合作以“四个先行”对接“一带一路” |
第四节 推动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模式创新 |
一、构建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特色模式 |
二、普洱亮点:与老挝越南相邻相近地区建立多层次友好关系 |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成就与问题 |
第一节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成就 |
一、建立地方政府主导的合作机制 |
二、搭建了丰富多样的合作平台 |
三、“互联互通”网络初步形成 |
四、经济、人文、安全交流协同推进 |
第二节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建设不平衡 |
二、基础设施推进不平衡 |
三、经济、人文、安全合作存在短板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前景 |
第一节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机遇 |
一、“一带一路”倡议提供强大的合作动力 |
二、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引领合作不断深入 |
三、中国沿边开放战略提供良好的合作机遇 |
四、澜湄合作发展的促进作用 |
五、地方政府积极主动作为蓄积了力量 |
第二节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面临的挑战 |
一、区域经济发展滞后且发展不平衡 |
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薄弱 |
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 |
四、跨境区域合作机制重叠 |
五、外部势力干扰 |
第三节 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的发展趋向 |
一、地方政府间合作意愿加强 |
二、合作呈现多样化趋向 |
三、合作机制不断健全 |
四、合作成效进一步凸显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云南省沿边州(市)、边境县(县级市)、毗邻国家 |
附录2 云南省对外开放口岸 |
附录3 中国(云南省)与缅甸老挝越南国际友好城市缔结情况 |
致谢 |
(3)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理论与成功案例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重要概念 |
2.1.2 主要理论 |
2.2 成功养生旅游案例 |
2.2.1 国外成功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
2.2.2 国内成功养生旅游产品设计 |
2.2.3 经验和启示 |
3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 |
3.1 思茅区养生旅游资源概述 |
3.1.1 自然养生资源 |
3.1.2 人文养生资源 |
3.1.3 小结 |
3.2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现状及分析 |
3.2.1 思茅区养生旅游发展现状 |
3.2.2 思茅区养生旅游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
3.2.3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4 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策略 |
4.1 思茅区养生旅游产品的开发理念 |
4.1.1 保护性开发,持续发展 |
4.1.2 发挥优势,打造特色 |
4.1.3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
4.1.4 统筹规划,社区参与 |
4.2 思茅区养生旅游市场前景分析与定位 |
4.2.1 思茅区养生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
4.2.2 思茅区养生旅游市场定位 |
4.3 思茅区养生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 |
4.3.1 山岳康体养生型 |
4.3.2 普洱茶养生型 |
4.3.3 药膳养生型 |
4.3.4 旅居养生型 |
4.4 思茅区养生旅游营销推广 |
4.4.1 营销目标 |
4.4.2 营销渠道 |
4.4.3 营销方法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茶文化的定义 |
(二)普洱茶文化的定义 |
四、文献综述 |
(一)关于普洱茶文化研究 |
(二)关于普洱茶产业研究 |
(三)关于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业的研究 |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亮点和新意 |
第二章 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特征 |
一、云南民族地区茶文化形成条件 |
(一)自然条件 |
(二)人文条件 |
二、普洱茶文化在各历史阶段的传播 |
(一)普洱茶的命名 |
(二)普洱茶的发展 |
(三)茶马古道上的普洱茶文化 |
三、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特征 |
(一)多样性 |
(二)民族性 |
(三)原生态性 |
(四)亲和性与兼容性 |
四、普洱茶文化圈中的各民族茶俗 |
(一)白族的三道茶 |
(二)藏族的酥油茶 |
(三)回族的盖碗茶 |
(四)布朗族的青竹茶和酸茶 |
第三章 普洱茶文化在云南特色茶产业发展中的传承——以茶马古道大理段为例 |
一、茶农户在普洱茶产业中传承茶文化的现状调查 |
二、普洱茶加工制作技艺的传统文化传承——以下关沱茶文化传承为个案 |
(一)对下关沱茶厂副总经理的访谈 |
(二)对揉茶师的访谈 |
(三)对压茶师的访谈 |
(四)对称茶工的访谈 |
三、对普洱茶文化认知与传播的调查 |
(一)对古城宏大茶社的调查 |
(二)对普洱茶专卖店的调查 |
(三)对购买普洱茶的游客的访谈 |
(四)对行走在洋人街路上游客的访谈 |
第四章 当前普洱茶产业发展中文化支撑力不足的突出问题 |
一、少数民族茶农传播普洱茶文化的能力问题凸显 |
(一)茶农对普洱茶文化挖掘、整理、弘扬能力低下 |
(二)普洱茶生产加工技艺的文化发展力欠缺 |
(三)茶农户的普洱茶文化销售意识弱 |
二、文化支撑力在普洱茶产业各环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
(一)专业人才资源的缺乏 |
(二)普洱茶文化消费意识薄弱 |
(三)品牌文化知名度不高 |
(四)普洱茶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
三、普洱茶产品文化特色不鲜明 |
(一)普洱茶产品缺少人文情怀 |
(二)普洱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相结合的不够 |
四、普洱茶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发展不足 |
(一)开发程度较低,起步较晚 |
(二)对普洱茶文化旅游投入的人力物力不足 |
(三)普洱茶文化的开发利用不足 |
五、政府对普洱茶产业发展中制度文化引导不够 |
第五章 普洱茶文化促进云南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的路径思考 |
一、提升少数民族茶农传播普洱茶文化的能力 |
(一)提高茶农的普洱茶文化认知力 |
(二)加大力度投入普洱茶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
(三)增强茶农户普洱茶文化销售意识 |
二、在普洱茶产业各环节发展中增强文化支撑力 |
(一)推进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素质 |
(二)提升普洱茶文化重要性认识 |
(三)确立普洱茶文化品牌 |
三、促进普洱茶文化与民族特色茶产业相辅相成共赢发展 |
(一)在云南特色茶产业中不断提升普洱茶文化 |
(二)促使民族茶文化与普洱茶产业有机结合 |
四、促进普洱茶文化与旅游更好的结合 |
(一)加大拓展旅游市场 |
(二)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对普洱茶文化旅游的投资 |
(三)推选茶文化特色旅游项目 |
(四)开发更多普洱茶文化旅游的衍生产品 |
五、增强政府引导职能,完善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制度文化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论文框架及研究方法 |
1.2.1 基本思路 |
1.2.2 论文框架 |
1.2.3 主要研究方法 |
1.3 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
1.4 国内茶文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茶文化研究 |
1.4.2 国内茶文化旅游研究 |
1.4.3 国内普洱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
1.5 国外茶文化研究综述 |
1.5.1 茶文化研究 |
1.5.2 普洱茶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
1.6 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研究的相关理论界定 |
1.6.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6.2 基础理论研究 |
2、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深度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
2.1 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供给 |
2.1.1 历史文化及区位优势 |
2.2 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 |
2.2.1 公路交通 |
2.2.2 铁路交通 |
2.2.3 航空运输 |
2.2.4 水路交通 |
2.3 气候条件 |
2.4 丰富多样的产品资源 |
2.4.1 茶树资源宝库 |
2.4.2 多样的植物资源 |
2.4.3 多彩的民族节日节庆 |
2.4.4 内容丰富的茶文化史诗 |
2.4.5 多样的饮茶方式 |
2.4.6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遗迹 |
2.4.7 丰富的茶产品 |
2.5 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需求 |
2.5.1 影响需求的因素 |
2.5.2 主观需求 |
3、茶文化旅游市场深度开发的必要性 |
3.1 满足人们求新、求奇的心理要求 |
3.2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
3.3 丰富茶文化旅游产品 |
3.4 有利于茶文化旅游资源整合 |
4、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
4.1 调查问卷说明 |
4.2 问卷内容 |
4.3 描述性分析 |
4.3.1 游客性别分析 |
4.3.2 游客年龄分布 |
4.3.3 游客受教育程度 |
4.3.4 游客职业构成 |
4.3.5 游客收入状况 |
4.3.6 游客常住地分布 |
4.3.7 参观茶文化旅游资源的次数 |
4.4 普洱茶文化旅游者的选择 |
4.4.1 交通工具的选择 |
4.4.2 游客出行信息来源 |
4.4.3 游客旅游形式 |
4.4.4 游客停留时间 |
4.4.5 游客选择出游的季节 |
4.5 游客的消费构成 |
4.5.1 门票消费 |
4.5.2 住宿类型的选择 |
4.5.3 参加茶文化旅游活动时的预算 |
4.6 普洱茶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及普洱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吸引力 |
4.6.1 普洱茶文化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
4.6.2 茶文化旅游项目的吸引力 |
4.7 旅游目的地满意度评价 |
4.7.1 茶文化旅游景区的满意度 |
4.7.2 对茶文化旅游现有开发模式的评价 |
4.7.3 旅客的口碑宣传 |
4.7.4 游客重游率 |
5、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深度开发存在的问题 |
5.1 茶文化旅游产品老化 |
5.2 产品价格单一,游客的消费水平低 |
5.3 销售渠道不畅 |
5.4 产品宣传渠道不畅,游客分布集中 |
5.5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游服务不规范 |
6、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策略 |
6.1 建立政府+企业+农户的合作关系 |
6.2 开发老年旅游市场 |
6.3 扩大产品宣传力度,积极主动拓展市场 |
6.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6.5 开发彰显特色的茶文化主题旅游项目 |
6.6 树立茶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意识 |
6.7 做好市场细分、留住游客 |
6.8 加强茶文化旅游的售后服务工作 |
6.9 坚持生态保护发展战略 |
7、结论、不足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 |
7.3 展望 |
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深度开发研究调查问卷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研究视角和内容 |
(二) 对研究现状的总结评价 |
三、研究途径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概念、依据和意义 |
一、基本概念 |
(一) 少数民族档案 |
(二) 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 |
(三)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二、理论依据 |
(一) 档案资源开发理论 |
(二)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
(三) 多元文化服务理论 |
(四) 档案信息化建设理论 |
(五) 民族档案学理论 |
三、目的意义 |
(一) 目的 |
(二) 意义 |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特色、方法和途径 |
一、特色 |
(一) 突出普洱茶档案和旅游档案的开发利用 |
(二) 深化民族医药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 |
(三) 加强重点、珍稀、濒危档案的开发利用 |
(四) 树立精品、品牌意识 |
(五) 注重深度挖掘和学术研究 |
二、方法 |
(一) 汇编公布民族档案史料 |
(二) 编辑民族档案画册图片、信息参考、知识读本 |
(三) 摄制民族档案影视专题片 |
(四) 举办民族档案文化展览 |
(五) 实施民族历史记忆工程(云南民族记忆工程) |
(六) 建设云南非遗资源数据库、历史档案数据库 |
三、途径 |
(一) 科学选题、打造品牌 |
(二) 加强编研、开发产品 |
(三) 引智借脑、横向联合、内外结合 |
(四) 扩大宣传、开展教育、举办活动 |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就和特点 |
一、开发利用的成就 |
(一) 石林阿诗玛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享誉海内外 |
(二) 曲靖爨氏石刻档案的开发利用发现了新史料 |
(三) 大理白族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独树一帜 |
(四) 楚雄彝族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成就突出 |
(五) 丽江纳西族东巴档案文献的开发利用成果丰硕 |
(六) 西双版纳傣族历史档案的开发利用成效显着 |
(七) 红河民俗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全面开花 |
(八) 文山壮族档案史料的开发利用争奇斗艳 |
二、开发利用的特点 |
(一) 开发利用主体多元化 |
(二) 开发利用模式社会化 |
(三) 开发利用方法手段现代化 |
(四) 编纂成果数量巨大,类型丰富多彩 |
(五) 编纂成果的载体形式趋于多样化 |
(六) 开发利用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较多 |
第五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一、馆藏类型单一,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
二、缺少科学的方法、技术和实现路径 |
三、缺乏有效的工作模式和创新机制 |
四、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服务水平较低 |
五、理论探讨不够,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成果稀少 |
第六章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措施 |
一、围绕地方民族特色开展档案开发利用工作 |
(一) 突出抓好特色产业、支柱产业的开发工作 |
(二) 充分挖掘和整合民族民间丰富深厚的档案资源 |
二、探索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途径 |
(一) 建立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规范和标准 |
(二) 提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术 |
(三) 加大少数民族档案信息开放公布的进度和力度 |
(四) 加快推进少数民族档案的网络信息查询和其他咨询服务 |
(五) 强化少数民族档案信息的资源整合与社会共享服务 |
三、创新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工作机制 |
(一) 资源整合机制 |
(二) 开发合作机制 |
(三) 社会共享机制 |
(四) 人才培养机制 |
(五) 资金保障机制 |
四、打造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体系的新模式 |
(一)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
(二)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 |
五、加强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学术研究 |
(一) 总结实践经验,提升理论高度 |
(二) 构建全方位、多层次档案利用体系 |
(三) 加强“少数民族档案开发利用”专题研究 |
结语 |
附录: 《关于推进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意见》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文化消费与茶的扩种 |
(二) “多形式资本”的交织 |
二、研究综述 |
(一) 物-茶的人类学研究 |
(二) 资本理论的研究 |
(三) 关于丰沙里的人类学研究 |
三、田野点概述 |
(一) 龙井村:拥有400年古茶树的普囡人村寨 |
(二) 普松村:放弃古茶树整村搬迁的普囡人村寨 |
(三) 盆叫村和孟早村:近路搬迁的普囡人村寨 |
(四) 达拉维莱村:华人聚集的丰沙里老城 |
四、分析框架 |
(一) “多形式资本”的概念界定 |
(二) “多形式资本”的分析框架 |
(三) 丰沙里茶跨国流动中多形式资本的交织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茶的因缘:丰沙里茶产区的地理、历史与族群 |
第一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地理联系 |
一、区位 |
二、生态 |
第二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历史联系 |
一、古代朝贡体系和边民互动的历史联系 |
二、近代边界划定与中老国际关系的变化 |
三、丰沙里的促进投资法 |
第三节 丰沙里茶产区与中国的族群联系 |
一、丰沙里华人 |
二、丰沙里普囡族 |
第二章 茶的生产:局中人及其博弈关系 |
第一节 茶厂之间 |
一、从茶叶基地建设看博弈关系 |
二、从鲜叶抢收看博弈策略 |
第二节 茶厂与茶农之间 |
一、种与不种的博弈 |
二、大小茶混杂的博弈 |
三、鲜叶卖给谁的博弈 |
第三节 政府与茶厂之间 |
一、垄断阶段 |
二、张力阶段 |
三、开放阶段 |
第三章 茶的市场:文化资本与贸易圈 |
第一节 体制化文化资本与“普洱茶”地理标识范围的内与外 |
一、茶产业政策方面的体制差异和互动 |
二、普洱茶地理标识范围的内与外 |
三、茶的教育培训方面的体制差异和互动 |
第二节 具体化文化资本与地方知识的再生产 |
一、辨识能力的增强 |
二、生产技能的传播 |
第三节 客观化文化资本与路径偏移 |
一、作为“普洱茶”的丰沙里茶 |
二、丰沙里茶的销售途径 |
三、跨国新茶路 |
第四章 全球性的地方化:多形式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
第一节 新茶厂建设与社会资本的运用 |
一、继承关系的社会资本运用 |
二、创设关系的社会资本运用 |
(一) 基于雇工关系建厂 |
(二) 基于客户关系建厂 |
(三) 基于政府关系建厂 |
第二节 “搭老表”与拟亲属关系的建构 |
一、跨国茶叶贸易中“搭老表”的基本情况 |
(一) 中国人与丰沙里华人的“搭老表” |
(二) 普囡族对“搭老表”的接纳和借用 |
二、跨国茶叶贸易中“搭老表”的历史背景 |
三、为茶“搭老表”的拟亲属关系建构 |
(一) 为茶“搭老表”的指向和功能 |
(二) 为茶“搭老表”的族群认知和距离 |
(三) 为茶“搭老表”结盟的不确定 |
第三节 地方性生产与“多形式资本”跨场域转换 |
一、地方性再生产的技术:华人春节与普囡“比迈”的比较 |
二、互惠的逻辑差异:同一个五一国际劳动节的互惠比较 |
三、多形式资本跨场域转换的逻辑分析 |
结语 |
附录1 丰沙里田野点的35家制茶单位 |
附录2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记录书--龙井村历史(翻译稿) |
附录3 2013年丰沙里县茶厂和产茶村合同(翻译稿) |
附录4 2014年丰沙里茶厂和产茶村合同(翻译稿)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遗产廊道叙事空间系统研究 ——以澜墨“茶马古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叙事学的发展及空间叙事学的出现 |
1.1.2 城市叙事空间系统研究的出现 |
1.1.3 遗产廊道面临的威胁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释 |
2.1.1 遗产廊道 |
2.1.2 叙事 |
2.1.3 叙事空间系统 |
2.1.4 茶马古道 |
2.2 遗产廊道研究进展 |
2.2.1 遗产廊道国外研究综述 |
2.2.2 遗产廊道国内研究综述 |
2.2.3 遗产廊道研究综述总结 |
2.3 叙事空间研究进展 |
2.3.1 叙事空间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叙事空间国内研究综述 |
2.3.3 叙事空间研究综述总结 |
2.4 “茶马古道”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的界定与概况 |
3.1 研究区的界定和概况 |
3.1.1 研究区的界定 |
3.1.2 研究区的概况 |
3.1.3 研究区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3.2 “茶马古道”的发展脉络及分期研究 |
3.2.1 “茶马古道”的起源 |
3.2.2 滇藏“茶马古道”的发展历史 |
3.3 澜墨“茶马古道”的发展追溯 |
3.4 澜墨“茶马古道”背景分析 |
3.4.1 自然背景 |
3.4.2 文化背景 |
3.4.3 民族背景 |
3.4.4 宗教背景 |
3.5 小结 |
第四章 澜墨“茶马古道”的叙事空间要素分析 |
4.1 叙事空间要素类别的研究 |
4.2 澜墨“茶马古道”叙事空间要素研究 |
4.2.1 自然要素 |
4.2.2 人文要素 |
4.2.3 人工要素 |
4.2.4 事件要素 |
4.3 价值分析 |
4.3.1 历史文化价值 |
4.3.2 艺术价值 |
4.3.3 科学价值 |
4.3.4 社会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澜墨“茶马古道”叙事空间系统的构建 |
5.1 自然要素的空间结构分析 |
5.2 人工要素的空间结构分析 |
5.2.1 唐代时期空间结构 |
5.2.2 宋元明时期空间结构 |
5.2.3 清及民国时期空间结构 |
5.2.4 1949之后的空间结构 |
5.2.5 人工要素空间结构的历时性分析 |
5.3 事件要素的空间结构分析 |
5.3.1 明代时期空间结构 |
5.3.2 清及民国时期空间结构 |
5.3.3 1949年之后的空间结构 |
5.3.4 事件要素空间结构的历时性分析 |
5.4 叙事空间结构的叠加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微观叙事空间系统的构建 |
6.1 宁洱县宁洱镇空间结构分析 |
6.1.1 宁洱镇自然要素分析 |
6.1.2 宁洱镇人工要素分析 |
6.1.3 宁洱镇事件要素分析 |
6.1.4 宁洱镇叙事空间结构分析 |
6.2 思茅区主城区空间结构分析 |
6.2.1 思茅主城区自然要素分析 |
6.2.2 思茅主城区人工要素分析 |
6.2.3 思茅主城区事件要素分析 |
6.2.4 思茅主城区叙事空间结构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探讨 |
7.1 结论 |
7.1.1 研究的创新点 |
7.1.2 主要结论 |
7.2 探讨 |
附录 |
附录1:澜墨“茶马古道”叙事要素分布图 |
附录2:澜墨“茶马古道”叙事空间结构图 |
附录3:宁洱县宁洱镇叙事要素分布图 |
附录4:宁洱县宁洱镇叙事空间结构图 |
附录5:思茅主城区叙事要素分布图 |
附录6:思茅主城区叙事空间结构图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9)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探究 ——以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
1.3.2 茶文化产业的研究 |
1.4 研究方法及全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2 全文结构 |
1.4.3 研究创新点 |
2 产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和概念诠释 |
2.1 产业竞争优势的相关理论 |
2.1.1 产业竞争优势的含义 |
2.1.2 波特钻石模型 |
2.2 基本概念的界定和辨析 |
2.2.1 普洱茶文化产业 |
2.2.2 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
3 普洱茶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
3.1 萌芽阶段(1993年以前) |
3.2 起步阶段(1993年至2002年) |
3.3 快速发展阶段(2002年以后) |
4 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 |
4.1 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要素分析 |
4.1.1 生产要素 |
4.1.2 需求条件 |
4.1.3 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 |
4.1.4 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 |
4.1.5 政府 |
4.1.6 机会 |
4.2 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的竞争优势 |
5 提升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及对策建议 |
5.1 提升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
5.1.1 人力资源 |
5.1.2 文化企业 |
5.1.3 文化品牌 |
5.1.4 管理体制 |
5.2 提升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的建议 |
5.2.1 推进普洱茶文化人才培养和提升人才素质 |
5.2.2 提升普洱茶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
5.2.3 加强普洱茶文化企业的合作 |
5.2.4 明确政府职能,完善市场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立题依据与研究现状 |
1.1 立题依据 |
1.1.1 普洱茶的文化底蕴和保健功效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推崇 |
1.1.2 不同产地影响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1.1.3 不同加工工艺影响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1.1.4 不同贮存年份影响普洱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 |
1.2 研究现状 |
1.2.1 相关基础研究进展 |
1.2.2 专题研究进展 |
1.2.3 研究展望 |
2 论文总体设计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内容 |
2.2.1 普洱茶的市场及供销情况调研 |
2.2.2 不同产地、贮存年限及加工工艺的普洱茶化学成分差异研究 |
2.2.3 不同产地、贮存年限及加工工艺的普洱茶抗氧化功效的比较 |
2.2.4 不同产地、贮存年限及加工工艺的普洱茶降血脂功效的比较 |
2.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3.1 研究材料 |
2.3.2 普洱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3 普洱茶总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4 普洱茶活性成分含量的测定方法 |
2.3.5 普洱茶红外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 |
2.3.6 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测定方法 |
2.3.7 普洱茶降血脂活性的测定方法 |
2.4 技术路线 |
3 普洱茶市场初步调查 |
3.1 普洱茶产地调查 |
3.1.1 普洱茶的主要产区分布 |
3.1.2 普洱茶的年产量 |
3.1.3 普洱茶的产地质量管理 |
3.2 普洱茶市场调查 |
3.2.1 普洱茶市场的分布 |
3.2.2 普洱茶市场的发展历程 |
3.2.3 普洱茶的知名品牌 |
3.3 小结 |
3.3.1 普洱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3.3.2 普洱茶市场中存在的问题 |
3.3.3 普洱茶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的工作 |
4 不同产地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 |
4.1 不同产地普洱茶化学成分的比较 |
4.1.1 不同产地普洱茶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4.1.2 不同产地普洱茶总多糖含量的比较 |
4.1.3 不同产地普洱茶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
4.1.4 不同产地普洱茶红外指纹图谱的比较 |
4.2 不同产地普洱茶药理活性的比较 |
4.2.1 不同产地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4.2.2 不同产地普洱茶降血脂活性的比较 |
4.3 小结 |
5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 |
5.1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的比较 |
5.1.1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5.1.2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总多糖含量的比较 |
5.1.3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
5.1.4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红外指纹图谱的比较 |
5.2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药理活性的比较 |
5.2.1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5.2.2 不同储存年限普洱茶降血脂活性的比较 |
5.3 小结 |
6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 |
6.1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化学成分的比较 |
6.1.1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
6.1.2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总多糖含量的比较 |
6.1.3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
6.1.4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红外指纹图谱的比较 |
6.2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药理活性的比较 |
6.2.1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6.2.2 不同加工工艺普洱茶降血脂活性的比较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创新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图 肝组织HE染色照片(×20)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云南思茅第六届中国普洱茶叶节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普洱茶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D]. 李玘. 西南民族大学, 2021
- [2]中国与缅甸老挝越南跨境地方政府合作研究 ——以云南省跨境合作为例[D]. 张高原. 中共中央党校, 2020
- [3]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 桃琳. 云南大学, 2019(03)
- [4]云南民族地区普洱茶文化助推茶产业发展研究[D]. 王炼炼. 大理大学, 2018(01)
- [5]普洱市普洱茶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研究[D]. 苏慧琳. 云南大学, 2018(01)
- [6]云南少数民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李娅佳. 云南大学, 2017(05)
- [7]多形式资本的交织与茶的跨国流动 ——老挝丰沙里茶的民族志[D]. 郭静伟. 云南大学, 2016(04)
- [8]遗产廊道叙事空间系统研究 ——以澜墨“茶马古道”为例[D]. 李盼. 云南大学, 2015(08)
- [9]云南普洱茶文化产业竞争优势探究 ——以普洱市、西双版纳州为例[D]. 王博喜莉. 云南大学, 2013(02)
- [10]不同产地、加工工艺及储存年限普洱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比较研究[D]. 金裕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