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我国涂料工业现象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金乐[1](2021)在《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兴盛,人们越发注重旅游、度假等休闲娱乐活动。其中,极具特色的小型度假酒店成为越来越多人外出旅游的选择。但当下小型度假酒店在配置多样性活动场所的时候,出现了功能上的无序堆砌,忽略了使用者的空间感受,难以满足消费者深层次心理需求。因此,提升小型度假酒店的空间品质非常重要。本文从空间体验的视角,以小型度假酒店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实地调研与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工作。首先,根据体验的特性和空间体验的感知途径总结出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性设计要素;其次,对国内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小型度假酒店的现状,发现并总结出小型度假酒店在空间主题、功能与路径、空间界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次,结合空间体验设计要素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小型度假酒店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最后,综合调研发现的问题和优秀案例的分析结果,得出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通过研究表明,以空间体验为导向的小型度假酒店设计策略包括:空间主题的建构、外部环境的选择、多样化事件的发生、空间路径的诱导、触动知觉和点缀符号等六个方面。最后,本次研究通过天津市蓟州区山语居酒店的设计实践对提出的策略进行验证。旨在对我国小型度假酒店设计提供参考,扩展我国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的思路。
吴晴[2](2021)在《2021-2035年中国钛矿产品需求预测》文中提出
郭立忠[3](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陈子航[4](2021)在《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强调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现行的考核标准更多的是倾向于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规律和应对实际问题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中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化学学科素养。”这意味着新的教育目标是一个更加苛刻、更具高度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打破传统,开始一段革命性的改革。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学科的基本研究手段,其能给予学生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而创新实验的出现能更好的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将实验教学真正的融入基础教学当中。本研究将以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核心,结合学生实际需求,对教学实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性设计,以更好地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进行统计、分析,结合研究目的和实际教学情况,确定本文基本研究思路。(2)对“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进行分析,提取出其核心思想,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最终依据各项结论构建出创新实验的基本设计思路。(3)对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中的实验进行统计分析,选取“焰色试验”和“示温实验”依据上述核心要素进行创新改进,同时利用“食品自热包”设计创新探究实验,并通过实验法对三个实验进行实验验证,以保证其安全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4)依据“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进行创新实验教学基本程序的构建,完成创新实验教学思路的设计。(5)利用平行组实验对创新实验进行实施效果分析,最终完成创新实验实施意义的总结。教学实践证明实验创新设计能有效深化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1)创新实验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能有效打破学生对化学实验较为固化的认识,从根本上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打开了大门。(2)创新改进实验更加简约、绿色、易实施,在给学生传递绿色化学思想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教学实施难度,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参与实验探究过程的机会,促使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3)整体创新实验探究步骤需严格执行,稍有差错就很可能造成结果差之千里,这一过程对于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提升极具效果。(4)通过后测成绩差异分析发现创新实验在学生探究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上具有更好的效果,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更为深入的发展。进行高中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并在高中化学课堂中进行合理运用,在满足学生基础知识学习条件的同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化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对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甄浩[5](2021)在《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拉萨位于西藏高原的中部,是一座拥有上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城,是我国多元文化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宗教文化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居样貌和独特民居建筑空间。自西藏和平解放至今,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颁布,可以发现当地乡土民居建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民居的建筑空间布局趋向集中,细部构造做法更加现代化,空间的功能变的单一,新建民居的室内热环境也发生了改变,等等。基于以上背景,本文试图通过总结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规律以及演变背后的因素,对藏族民居建筑研究的理论进行扩充,为研究藏族民居建筑提供资料,为地域创作实践提供思路。首先,本文采用田野调查和查阅文献的方法,梳理了拉萨自然人文环境、拉萨农村基本情况以及相关的政策与法规,并汇总了拉萨历史民居以及新建民居的基础资料。之后,本文运用了建筑类型学、社会行为学和环境心理学等学科理论,研究并分析了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的演变规律及其原因。通过运用建筑类型学理论,从总体布局与体量、房屋格局与布置、功能特征、材料构造与结构、室内外装饰和室内热环境六个方面总结了不同时段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空间的特点和变化规律。通过运用社会行为学理论,从群体性模仿行为的视角分析拉萨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背后的原因。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从室内物理环境变化和室外空间变化的角度分析当地居民的室内外活动变化。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在拉萨乡土民居建筑的演变过程中,部分特征得以保留,部分特征发生变化,而其中发生的变化较为明显。1、院落空间和建筑体块变的单一;2、建筑体量变高变大;3、室内核心空间发生了偏离;4、家具布置变的宽松;5、院落空间的功能多样性降低,室内空间的功能专一性加强;6、建筑材料、细部构造和结构趋向现代化;7、室内外装饰的位置、色彩和图案发生变化;8、新建民居的室内空气温度降低、空气湿度提高。通过分析其演变背后的动力机制发现:经济技术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是民居建筑演变的前提条件,当地人民的生活需求是民居建筑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观念是民居保留部分特征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变的研究,发现了其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文化遗失现象和盲目模仿现象。针对目前拉萨民居演变特征及因素,在今后的民居发展过程中,应结合当地居民的现实空间需求,通过合理采用传统民居建筑中的特征元素,为居民提供既满足生理需求又满足心理需求的民居建筑方案,为发扬地域建筑文化和传承我国多元民族文化特征做努力。
冒小栋[6](2021)在《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国际影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高铁经济学主要着眼于研究高铁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高铁经济效应的研究是高铁经济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和组成部分,高铁效应的评价理论、评价体系、评价方法等基本上以定性为主,缺乏一个系统、全面、定量评价高铁效应的理论和方法。系统的高铁经济效应评价研究是对高铁经济学的补充、完善和发展,对进一步提升中国高铁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话语权和影响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基于卫星账户构建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从界定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识别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开始,通过设计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构建并实现了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表、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等核算表的编制和分析。从而全面反映了高铁经济活动的运行数量特点、数量规律,客观评价了高铁经济总量效应、产业关联效应及乘数效应等,论文研究主要结论有:(1)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是全面、系统反映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有效工具。卫星账户用来衡量打破SNA中心框架的现有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之后重新组合形成的如高铁经济等特定领域、主题或部门的规模和贡献的数据系统,将卫星账户原理运用到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评价之中正好发挥了卫星账户可以解决行业统计口径不全的问题,全面描述高铁经济的生产过程、资金来源及流向、投入与产出关系、收入分配与使用等相关问题。利用卫星账户原理构建的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可以说是最为理想、系统、全面和有效的分析和评价高铁经济宏观效应的工具。(2)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7个大类,有33个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行业大类相对应的特有产业,分布在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为“高铁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高铁线路建设及服务”“高铁运输设备”等7个大类,23个中类,60个小类。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目录中有货物21种,服务39种;有22种特征产品、38种关联产品。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可以分为“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2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30)”等共计33个。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布在“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品”“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玻璃及玻璃制品”等43个与2018年全国投入产出表(153部门)相对应的部门中。(3)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由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四部分组成。核算表之间的一些平衡项对应着高铁经济总产出、高铁经济增加值、高铁经济最终消费支出、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高铁经济进口额和出口额、高铁经济最终支出、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等一些重要经济总量。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是为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提供数据来源,是编制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的基础,按照153产品部门分类的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中间产品矩阵为196?196方阵。(4)2018年高铁经济增加值为2,422.09亿元,占GDP比重为0.26%。收入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与生产法计算结果一样,其中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占比分别为58.31%、10.04%、16.72%、14.92%,支出法计算的高铁经济增加值显着大于生产法和收入法。固定资本形成总额4112.0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18.35亿元、就业人数为1,423,561人。货物和服务出口额为276.65亿元,进口额为158.30亿元,进出口差值(净出口)为118.35亿元。(5)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感应度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水平。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取值范围为0.3657~1.5255之间,影响力大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制造业、建筑业,影响力小于1的部门主要来自服务业,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系数为1.0290,稍稍高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影响力。感应度系数取值范围为0.000~1.1855之间,只有“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3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大于1,其他40个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平均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感应度系数为0.4346,显着低于全社会国民经济平均产品部门感应度。(6)高铁经济具有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的特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等6个产品部门可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中间投入率高出约6个百分点,增加值率低了近6个百分点,单位中间投入创造的增加值低了近14个百分点。从支出法增加值相关比例系数看,高铁经济与全社会国民经济相比差异较大,最终消费率(消费率)低了约30个百分点,资本形成率(投资率)高了约40个百分点,净出口率高了近2个百分点。“铁路旅客运输-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互联网和相关服务-G”等6个产品部门作为高铁经济优先发展的产品部门。(7)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总产出15283.22亿元,完全居民收入2285.36亿元,分别为高铁经济总产出的1.95倍,为直接高铁经济劳动者报酬的1.62倍。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产出乘数为2.9553,差距较大。简单产出乘数效应最高的主要是制造业产品部门,最低的主要是服务业产品部门。“铁路、道路、隧道和桥梁工程建筑-G”“铁路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设备-G”“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服务-G”等完全总产出最大的5个部门占全部完全总产出比例高达85.00%。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收入乘数为0.4540,收入乘数效应最高的前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服务业产品部门,最低的10个产品部门全部是制造业产品部门。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I型收入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类似、与简单收入乘数效应相反的特点。(8)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高铁经济43个产品部门平均简单就业乘数为0.1150,差异较大,各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呈现出与产出乘数效应相似的特点。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就业人数为4,897,457人,是高铁经济就业人数1,423,561人的3.44倍,占2018年全国就业人数比例为1.35%。(9)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4985.71亿元,为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43个高铁经济产品部门简单增加值乘数均为1,平均I型增加值乘数为3.9099。各产品部门I型增加值乘数差异较大,呈现制造业产品部门高、服务业产品部门低的特征。2018年高铁经济完全增加值为4985.71亿元,是生产法和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的2.06倍,比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多出158.30亿元。
李冬[7](2021)在《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校建设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的背景下,针对老校区中的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成为建筑学领域关注的热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建成至今已有六十余年,保留有建校前留存的营房以及其他旧建筑。然而,整体校园面临空间布局单一、场所记忆流失等问题,需要进行适度的改扩建以满足使用需求。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研究、相关案例分析与太平园校区现状调研为基础,提出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与设计方案,并总结设计经验。首先,通过对当下老校区改扩建现状、规划与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以及老校区旧建筑价值认知等研究背景的阐述,明确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其次,以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相关的理论为基础,以价值认知与建筑现象学为依据,建构了包含空间布局、场所重塑以及技术支持三个主要方面的改扩建设计策略框架。此外,选取以老校区中旧建筑及其环境的、再利用相关案例进行分析与设计经验的总结。同时,通过对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历史沿革、现状建筑与环境等方面的调查与分析,明确改扩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扩建设计目标与指导思想。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并对设计方案进行分析。设计策略包含外部空间布局、建筑空间布局、空间形式表达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四大方面,设计内容从外部空间的整合、旧建筑空间的整合、航空限高下新建筑设计、环境场所重塑以及相关技术运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总结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再利用的设计经验以期为相似案例提供参考,并进行反思与展望。
周倩[8](2020)在《基于层级化方法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的背景下,新建住宅数量巨大,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居住者对于现代化发展下的住宅需求从数量上转移到了舒适性、美学性等更多建筑品质性能条件的要求上。高速经济带来许多城市问题,其中既有住区建筑的品质退化问题日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居住品质提升成为新课题。国外对于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一开始注重物质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更新对象包含居住环境、户型变更、阳台及入口空间节点变更、设施改善。近年来全面转变为可持续更新的实践与研究,倡导环境保护、节约能源、公共参与模式等方法。我国目前针对建筑品质退化提出经历了不同类型的改造过程。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改造形式有专项节能改造、节能综合改造、部分宜居性改造。但是我国既有住区品质提升实践中,涉及三个不同利益诉求方:国家、地方政府、个体居民或产权单位,由于诉求方目的性不同,改造中缺少整体性品质考虑,造成操作中进一步的品质破坏。本人借用国外开放住宅理论,提出住宅更新“层级”概念,明确各层级内容,使未来品质提升的操作更加整体性。层级化思路将住区建筑分为四个层级:外装层、隔离层、内装层、周边环境层。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改造范例及调研相关既有住区改造项目,发现不同层级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各个层级进行问题分类,同时分析出层级交叉项可能导致的层级间的交叉问题从而挖掘目前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的潜在矛盾性和提升点,并针对层级内容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提高品质提升的整体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步,查找具有代表性的北方既有住区改造项目,用层级化思路分析各层级改造内容,提出层级间关联性。第二步,通过调研大连具体改造项目,发现各层级需要目前需解决的问题。第三步,提出品质提升策略,选用大连代表性住区,分析现状,利用层级化思路提出改造思路,并作出试设计。
郎威[9](2020)在《中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其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这是世界有目共睹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GDP为896915.6亿元人民币,总量稳居世界第二,GDP同比增长了6.6%。但伴随着我国粗放型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环境问题,这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经济、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的调节,包括采取行政处罚、财政补贴、税收和可交易许可证等多种政策工具。其中,税收是国家整体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政府调控的一个重要工具,而绿色税收是税收制度的重要组成。绿色税收(Green Tax)是20世纪末国际税收学界才兴起的概念,从绿色税收的内容看,不仅包括为环境保护而特定征收的各种税,还包括为环境保护而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在我国现行的18个税种中,除了环境保护税是在2018年新开征的绿色税种外,其他税种都是已开征多年的税种,而这些税种设置的目的更多是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随着环境污染问题和对资源的过度开采、滥用等现象越来越多,绿色税制已经成为我国财税体制改革的趋势。而税制的绿化就是基于绿色发展的要求,对现有的税制进行绿色化调整,使其在整体上体现环境保护功能。通过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可以引导和约束社会成员正确地处理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我国需要构建完善的绿色税收制度,用税收的手段把环境污染问题内部化,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从而解决环境污染治理难的问题,这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战略性任务。绿色税收的实施效果,既与自身制度的合理设计和征管的有效实施密切相关,也离不开其他环境相关税种的协调配合。因此,本文合理界定绿色税收和绿色税收制度的概念和内涵。将绿色税收制度界定为,国家为达到污染防治目的而推进传统税制全面“绿化”转型过程中所征收的各种税收及所制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统称,由若干性质不同的绿色税种及税收优惠政策组成的绿色税收体系。就我国而言,具体包括三部分:一是专门为环境保护而设立的绿色税种,如环境保护税,属于事后干预型;二是现行税制中其他具有环保性质的绿色相关税种,其中又划分为资源占用型和行为引导型;三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全面梳理我国现行的绿色税收制度,对比不同类型的绿色税收的占比变化。在2009-2018年的我国绿色税收结构中,行为引导型绿色税收所占的比例最高,比例达到70%以上;其次是资源占用型绿色税收,比例在20%-30%之间;环境保护税收的比例一般在3%以下,尤其是2018年排污费改征环境保护税后,比例最低只达到0.73%。可见,我国现有的绿色税收制度主要还是侧重于征收消费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这些行为引导型绿色税收。税制的绿化程度反映了绿色税制对环境改善和资源节约的程度。本文对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进行了初步的测算。在指标选取上采用了OECD国家常用方法,即用绿色税收收入占税收收入总额的比例来表示。结果表明我国在2009-2018年间税制绿化程度在13.15%-15.53%之间,且在2015年以后呈下降趋势。虽然我国和OECD国家绿色税收内涵和结构不同而导致税制绿化程度存在很大差异,但相比之下,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仍然不低。我国不同地区税收的绿化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其中东部地区税收绿化程度较低。为进一步研究绿色税收对我国环境和经济可能产生哪些影响,本文选取全国30个省市的2005-2017年的数据进行门槛回归分析。首先,以绿色税收收入和二产占比为门槛变量,做了四种公式的假设,分析我国绿色税收的环保效应,即污染减排和节能降耗效应。结果显示,在污染减排效应方面,在全国范围内,绿色税收收入每增加1%,会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0.05%至0.06%,区域差别不大。而绿色税收不是废水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废水排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在节能降耗效应方面,由于绿色税收收入和能源消费量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绿色税收对能源消费的节能降耗作用不显着。其次,以绿色税收收入、能源消费量和二产占比为门槛变量,做了三种公式的假设,分析我国绿色税收对以人均GDP为表征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即绿色税收的经济效应。结果表明,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大于门槛值569.55亿元的地区,如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来说,提高绿色税收收入会使经济效益增加67.03%。然而,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小于等于门槛值569.55亿元的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来说,提高绿色税收收入会大幅度地降低经济效益。同时,当以能源消费量和二产占比为门槛变量时,绿色税收收入每提高1%,会使经济效益在28.91%至87.51%的范围之间增加。因此,我国绿色税收的双重红利效应存在一定的门槛值条件,即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大于门槛值的地区,如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来说,双重红利效应存在。但对于绿色税收收入小于门槛值的地区,如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地区,双重红利效应则不存在。最后,指出我国现行绿色税制存在的问题,再结合OECD国家绿色税制改革的经验,对我国绿色税制的完善提出了对策和建议。绿色税制改革需要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和作用范围对环境保护税和其他绿色相关税种进行总体规划、相互配合,避免不同绿色税收手段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而构建完善的绿色税收制度。
戎卿文[10](2020)在《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自1950年代由布兰迪(Cesare Brandi)引介入建筑保护领域,理论与实践发展至今已逾半个世纪,始终在国际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沿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预防性保护理论自2009年左右引介入中国学界,历经十年的发展与实践,目前在政策制定、科研和工程实践层面逐渐成为我国遗产保护领域的热点。然而,国内存在的问题亦比较显着,包括:对预防性保护概念的片面化、碎片化认识,重技术、轻理念,重硬件、轻软件,重单体、轻区域,更有因时髦而冠“预防性”之名者。这些问题使得国家的文化遗产政策和基础科研投入面临着可预见的风险。因此,历史地、科学地、系统地重新认识以欧洲为代表的国际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把握其历史脉络和未来发展方向,藉此建构中国的理论与方法,是建筑遗产保护学界的重要任务。本文第1章首先系统整理和深入阐述了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历程,基本廓清了预防性保护的概念,揭示出相关话语体系与国际实践网络的生成过程。第2、3章通过对大量历史文献、研究评述的解读,结合在欧洲相关国家与学术组织的实地调研与观摩,发现并提炼了1950年代以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2条主要原生路径:1.以科学归纳、区域巡检与整体规划为特征的规划式保护;2.以高频度巡检与反馈行动为特征的预防性维护。本文考证发现,前者主要以意大利学者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反映了意大利城市、建筑遗产思想的整体观;后者则主要以荷兰、比利时等国的理论与实践为代表,深层动因来自荷兰的社区联结运作模式和文化传统。1990年代以来,预防性保护与当代保护理论语境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趋势,更显着地呈现出其科学面向和工具理性的特点。在第4章,笔者洞悉到近三十年来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重构,其背后的趋势在于原生路径的交融与整合,以及对建筑保护运动在现当代发展的回应。本文提出并建构了P-MMI模式(P规划式—M监测、M日常维护、I巡检),对欧洲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项目进行评价,有效提炼出其发展路径与趋势;通过该模式观察到,1970年代的两条原生路径自19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交融,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综合性项目模式,包括:“风险地图”模式、“文化区”模式等,对中国形成了启发。面向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第5章回顾指出,预防性保护引介入中国十年以来,并未得到系统性的学习和推广,但由于理念新颖、科技色彩浓厚,且与国内偏重硬件投入的科研运作模式相契合,预防性保护在重点建筑的监测领域有了较大发展。目前中国的预防性保护以对重点建筑的“科学保护”和预防监测见长,但忽视了区域面上的计划性预防,因此虽然在一些局部已具有“预防性”,但在宏观层面仍然是一种“应激性”保护;第5章后半部分进而以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的现行机制为基础,吸收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规律与进展,根据P-MMI模式,初步建构了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理论与方法。第6章以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对上述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应用研究。结语总结了本文提出并建构的当前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路径:加强整体观,参照P-MMI模式,发展区域规划式预防性体系,保持硬件监测的优势,推动软件建设,强化巡检与日常维护行动,促使目前的“科技——应激——预防”模式向“科技——计划——预防”模式转化。本文成果既响应了国家建设新时代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也为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
二、对我国涂料工业现象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我国涂料工业现象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小型度假酒店的发展 |
1.1.2 空间体验的引入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界定 |
1.3.1 小型度假酒店 |
1.3.2 体验和空间体验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空间体验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空间体验相关研究现状 |
1.4.3 国内有关度假酒店研究现状 |
1.4.4 国外有关小型度假酒店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相关理论研究 |
2.1 空间体验相关研究概述 |
2.1.1 体验的特性 |
2.1.2 空间体验的感知途径 |
2.1.3 空间体验的相关因素 |
2.2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要素 |
2.2.1 主题概念 |
2.2.2 场地选址 |
2.2.3 功能 |
2.2.4 空间路径 |
2.2.5 界面 |
2.2.6 陈设 |
2.3 空间体验要素间的关联性 |
2.3.1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层面 |
2.3.2 空间体验层面与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小型度假酒店调研 |
3.1 调研方法与对象选取 |
3.1.1 调研方法 |
3.1.2 调研对象的选取 |
3.2 案例调研 |
3.2.1 北京古城老院精品酒店 |
3.2.2 吴山居酒店 |
3.2.3 安吉尔庐度假酒店 |
3.2.4 莫干山宿里三号度假酒店 |
3.2.5 北京顺义WHY酒店 |
3.2.6 既下山SUNYATA度假酒店 |
3.3 问卷调研 |
3.3.1 问卷目的与形式 |
3.3.2 问卷内容 |
3.3.3 问卷分析 |
3.4 小型度假酒店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解析 |
4.1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类型 |
4.2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案例分析 |
4.2.1 法云·安缦 |
4.2.2 慢屋·极目度假酒店 |
4.2.3 九熹-大乐之野·胡陈粮仓度假酒店 |
4.2.4 案例总结 |
4.3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原则 |
4.3.1 空间体验主题与区位环境相适应 |
4.3.2 以事件提升体验 |
4.3.3 空间界面注重知觉体验 |
4.3.4 适当采用符号语言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设计策略 |
5.1 空间主题建构 |
5.2 选择外部环境 |
5.2.1 外部环境选择具有度假目的地特征 |
5.2.2 考虑外部环境资源的特色化 |
5.3 多样化事件的发生 |
5.3.1 空间功能的多样处理 |
5.3.2 空间功能的复合处理 |
5.4 空间路径的诱导 |
5.4.1 空间的引导 |
5.4.2 空间的暗示 |
5.4.3 空间的渗透性 |
5.5 触动知觉 |
5.5.1 界面形式 |
5.5.2 界面材料质感 |
5.5.3 界面色彩 |
5.6 点缀符号 |
5.6.1 生活工具作为陈设 |
5.6.2 自然元素作为陈设 |
5.6.3 艺术元素作为陈设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空间体验为指导的设计实践——蓟州区山语居酒店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2 项目概况 |
6.2.1 项目区位 |
6.2.2 场地现状调研 |
6.2.3 酒店发展定位 |
6.2.4 总平面分析 |
6.2.5 功能布局 |
6.2.6 流线组织 |
6.3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设计策略的应用 |
6.3.1 主题概念 |
6.3.2 外部环境的选择 |
6.3.3 功能设计 |
6.3.4 空间路径设计 |
6.3.5 界面设计 |
6.3.6 陈设设计 |
6.4 技术图纸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小型度假酒店空间体验性问卷调查 |
附录 B 图录 |
附录 C 表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毕业设计图纸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
一 密陀绘工艺 |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
致谢 |
(4)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2 提升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需求 |
1.1.3 化学实验创新改进为研究热点和重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1.4.2 国内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1.4.3 与“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相关的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1.5 高中化学必修教材实验统计 |
1.6 研究思路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化学实验 |
2.1.2 “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
2.1.3 创新设计 |
2.2 理论依据 |
2.2.1 多元智力理论 |
2.2.2 活动课程理论 |
2.2.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2.2.4 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
第3章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分析 |
3.1 化学实验创新设计需求分析 |
3.1.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分析 |
3.1.2 其他化学核心素养分析 |
3.1.3 学生需求及实际教学需求分析 |
3.2 创新实验设计理念 |
3.2.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素养的实验设计理念 |
3.2.2 实验设计理念的其他要素 |
3.3 创新实验的选择 |
第4章 高中化学实验创新案例 |
4.1 焰色试验创新改进 |
4.1.1 教材实验重现 |
4.1.2 教材实验分析 |
4.1.3 实验创新设计 |
4.2 Ba(OH)_2晶体与NH_4Cl吸热实验创新改进 |
4.2.1 教材实验重现 |
4.2.2 教材实验分析 |
4.2.3 实验创新设计 |
4.3 食品自加热装置成分探究实验创新设计 |
4.3.1 实验设计目的 |
4.3.2 实验设计理念 |
4.3.3 实验原理 |
4.3.4 实验设计思路 |
4.3.5 实验案例 |
4.4 创新实验教学思路 |
4.4.1 焰色试验教学思路 |
4.4.2 Ba(OH)_2晶体与NH_4Cl吸热实验教学思路 |
4.4.3 自热包成分探究实验教学思路 |
第5章 创新实验教学实施研究 |
5.1 教学实践对象 |
5.2 教学实践过程 |
5.3 研究结果 |
5.3.1 后测结果分析与结论 |
5.3.2 研究结果分析 |
5.3.3 研究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态度调查问卷 |
附录2 |
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5)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调研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目标 |
2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发展背景 |
2.1 拉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 |
2.1.1 地理环境 |
2.1.2 气候环境 |
2.1.3 人文环境 |
2.1.4 社会经济 |
2.2 拉萨农村情况介绍 |
2.2.1 拉萨村庄基本概况 |
2.2.2 拉萨农村经济发展 |
2.3 相关政策与法规 |
2.3.1 国家政策 |
2.3.2 地方政策 |
2.4 现状调查研究概述 |
2.4.1 调研情况概述 |
2.4.2 调查内容 |
2.4.3 调查方法 |
2.4.4 调研成果 |
2.5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发展阶段研究 |
2.5.1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划分时段依据 |
2.5.2 20世纪50-90年代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2.5.3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2.5.4 2000年初至今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3 20世纪50-90年代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3.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
3.1.1 总体布局 |
3.1.2 建筑体量 |
3.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
3.2.1 空间格局 |
3.2.2 室内家具布置 |
3.3 功能特征 |
3.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
3.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
3.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
3.4.1 建筑细部构造 |
3.4.2 建筑结构形式 |
3.5 装饰图案与色彩 |
3.5.1 室外装饰 |
3.5.2 室内装饰 |
3.6 室内热环境 |
3.6.1 测试信息 |
3.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4.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
4.1.1 总体布局 |
4.1.2 建筑体量 |
4.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
4.2.1 空间格局 |
4.2.2 室内家具布置 |
4.3 功能特征 |
4.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
4.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
4.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
4.4.1 建筑细部构造 |
4.4.2 建筑结构形式 |
4.5 装饰图案与色彩 |
4.5.1 室外装饰 |
4.5.2 室内装饰 |
4.6 室内热环境 |
4.6.1 测试信息 |
4.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2000年初至今拉萨乡土民居建筑 |
5.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 |
5.1.1 总体布局 |
5.1.2 建筑体量 |
5.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 |
5.2.1 空间格局 |
5.2.2 室内家具布置 |
5.3 功能特征 |
5.3.1 外部空间功能特征 |
5.3.2 内部空间功能特征 |
5.4 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 |
5.4.1 建筑细部构造 |
5.4.2 建筑结构形式 |
5.5 装饰图案与色彩 |
5.5.1 室外装饰 |
5.5.2 室内装饰 |
5.6 室内热环境 |
5.6.1 测试信息 |
5.6.2 测试数据及室内空气温湿度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拉萨乡土民居建筑演变规律及动力机制 |
6.1 总体布局与建筑体量的演变 |
6.1.1 空间趋向单一 |
6.1.2 体块趋向整体 |
6.1.3 体量趋向变大 |
6.2 空间格局与室内布置的演变 |
6.2.1 格局趋向集中 |
6.2.2 家具变多变大 |
6.3 室内外功能特征的演变 |
6.3.1 庭院功能多样性降低 |
6.3.2 室内功能专一性加强 |
6.4 主体材料、细部构造与结构形式的演变 |
6.4.1 材料更替 |
6.4.2 构造做法改变 |
6.4.3 结构转变 |
6.5 装饰图案与色彩的演变 |
6.5.1 室外装饰位置改变 |
6.5.2 室内装饰色彩和图案变多 |
6.6 室内热环境的演变 |
6.6.1 案例平面 |
6.6.2 新建民居室内空气温度降低 |
6.6.3 新建民居室内空气湿度提升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未尽工作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拉萨民居调查问卷 |
致谢 |
(6)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铁效应及分类研究现状 |
1.2.2 宏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3 中观经济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4 微观层面高铁效应研究现状 |
1.2.5 卫星账户研究有关现状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铁与高铁经济 |
2.1.2 高铁经济效应与高铁经济宏观效应 |
2.1.3 卫星账户与高铁经济卫星账户 |
2.2 国民账户与卫星账户相关理论 |
2.2.1 国民账户基本理论 |
2.2.2 卫星账户理论 |
2.3 投入产出表的一般原理 |
2.3.1 投入产出表的结构及平衡关系 |
2.3.2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假定及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3.3 投入产出系数及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识别及分类 |
3.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生产范围的界定 |
3.1.1 SNA2008 的生产范围 |
3.1.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的生产范围 |
3.2 高铁经济产业链与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 |
3.2.1 高铁经济产业链 |
3.2.2 国民经济行业统计分类中有关高铁经济产业链的分类 |
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 |
3.3.1 高铁经济产品的划分与分类 |
3.3.2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原则和路径 |
3.3.3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的识别与行业小类 |
3.4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及特有产业分类 |
3.4.1 高铁经济特有产品分类 |
3.4.2 高铁经济特有产业分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及核算框架的确定 |
4.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1.1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作用机理分析 |
4.1.2 高铁经济宏观效应总量指标的确定 |
4.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 |
4.2.1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框架构建思路 |
4.2.2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体系的基本框架 |
4.3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核算 |
4.3.1 高铁经济增加值核算 |
4.3.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核算 |
4.3.3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核算 |
4.3.4 高铁经济进出口核算 |
4.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扩展核算 |
4.4.1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作用 |
4.4.2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的范畴 |
4.4.3 常用的就业统计指标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基本表式 |
5.1 高铁经济相关产品部门分类 |
5.1.1 基于153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分类 |
5.1.2 基于42 产品部门投入产出表 |
5.1.3 其他产品部门分类 |
5.2 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1 生产法与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 |
5.2.2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表与增加值总表 |
5.3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3.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 |
5.3.2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表 |
5.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核算表 |
5.4.1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交易表 |
5.4.2 高铁经济国际收支平衡表 |
5.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核算表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核算表测算及分析 |
6.1 高铁经济比例的确定 |
6.1.1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理想方法 |
6.1.2 高铁经济比例计算的实际方法 |
6.1.3 产品部门高铁经济比例测算结果 |
6.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的建立及结果 |
6.2.1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建立方法 |
6.2.2 高铁经济投入产出表测算结果 |
6.3 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1 生产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2 收入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3 支出法高铁经济增加值测算 |
6.3.4 高铁经济增加值总表测算及分析 |
6.4 高铁经济卫星账户其他总量指标测算 |
6.4.1 高铁经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测算 |
6.4.2 高铁经济货物和服务进出口总额测算 |
6.4.3 高铁经济劳动投入总量测算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高铁经济产业关联及乘数效应测算与分析 |
7.1 高铁经济的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7.1.1 后向联系(拉动作用)分析 |
7.1.2 前向联系(推动作用)分析 |
7.1.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影响力和感应度综合分析 |
7.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乘数效应分析 |
7.2.1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产出乘数效应分析 |
7.2.2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收入乘数效应分析 |
7.2.3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就业乘数效应分析 |
7.2.4 高铁经济产品部门增加值乘数效应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理论研究主要结论 |
8.1.2 实证研究主要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7)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因素作用下高校建设呈持续增长态势 |
1.1.2 老校区优势与劣势并存 |
1.1.3 老校区中旧建筑改扩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1.4 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的改扩建需求 |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内容界定 |
1.2.1 高校老校区 |
1.2.2 旧建筑与新建筑 |
1.2.3 校园环境 |
1.2.4 改扩建与再利用 |
1.2.5 研究内容的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校园规划与设计相关文献综述 |
1.3.2 建筑再利用相关文献综述 |
1.3.3 我国近代校园改扩建发展历程 |
1.3.4 老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的价值认知 |
1.4 研究意义、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理论研究与策略体系建构 |
2.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理论依据 |
2.1.1 可持续的发展观 |
2.1.2 有机更新理论——循序渐进的小规模更新 |
2.1.3 共生理论——新旧元素共生 |
2.1.4 强调文化性与场所性的设计理论 |
2.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2.1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原则 |
2.2.2 设计策略体系构建的现实依据 |
2.2.3 设计策略体系建构的理论依据——建筑现象学 |
2.2.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2.3 本章小节 |
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相关案例研究 |
3.1 四川藏语佛学院改扩建 |
3.1.1 藏语佛学院的空间布局 |
3.1.2 藏语佛学院的形式表达 |
3.1.3 藏语佛学院的技术支持 |
3.2 宾夕法尼亚大学休梅克绿地改造 |
3.2.1 休梅克绿地的空间布局 |
3.2.2 休梅克绿地的形式表达 |
3.2.3 休梅克绿地的技术支持 |
3.3 华东师范大学丽娃河畔化雨书斋改造 |
3.3.1 化雨书斋的空间布局 |
3.3.2 化雨书斋的形式表达 |
3.3.3 化雨书斋的技术支持 |
3.4 哈佛大学人类学系馆改造 |
3.4.1 人类系馆的空间布局 |
3.4.2 人类系馆的形式表达 |
3.4.3 人类系馆的技术支持 |
3.5 本章小结 |
4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及其环境调研分析 |
4.1 太平园校区整体分析 |
4.1.1 校区区域位置 |
4.1.2 校区发展历史 |
4.1.3 校园整体形态 |
4.2 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查分析 |
4.2.1 校园周边环境现状 |
4.2.2 校园整体空间秩序分析 |
4.2.3 校园公共空间分析 |
4.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调查分析 |
4.3.1 现状建筑平面特征 |
4.3.2 现状建筑立面特征 |
4.3.3 现状建筑结构特征 |
4.3.4 现状建筑功能用房指标分析 |
4.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面临的主要问题 |
4.4.1 校园外部空间缺乏系统性布局 |
4.4.2 建筑空间布局单一 |
4.4.3 场所记忆的流失 |
4.4.4 规划条件的限制 |
4.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目标 |
4.5.1 空间优化,寻求新旧整合 |
4.5.2 场所重塑,再现场地记忆 |
4.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指导思想 |
4.6.1 选择较小的建设规模 |
4.6.2 最大化利用旧建筑及其环境 |
4.6.3 适度开发地下空间 |
4.7 本章小结 |
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策略研究 |
5.1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外部空间布局策略 |
5.1.1 梳理新旧空间秩序 |
5.1.2 融合新旧文脉肌理 |
5.1.3 延续原有场地特征要素 |
5.2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建筑空间布局策略 |
5.2.1 织补建筑外部空间 |
5.2.2 重组建筑内部空间 |
5.2.3 整合新旧建筑空间 |
5.3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空间形式表达策略 |
5.3.1 协调新旧形式关系 |
5.3.2 延续建筑界面特征 |
5.3.3 场景再现与场所暗示 |
5.4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支持策略 |
5.4.1 结构与材料技术 |
5.4.2 生态与节能技术 |
5.5 本章小节 |
6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 |
6.1 太平园校区外部空间整合设计 |
6.1.1 空间构架的调整 |
6.1.2 交通流线的更新 |
6.1.3 节点空间的优化 |
6.2 太平园校区空间形式表达设计 |
6.2.1 原有树木利用下的氛围塑造 |
6.2.2 景观小品营造下的场所暗示 |
6.2.3 色彩与构图要素的延续 |
6.2.4 材质肌理的延续 |
6.2.5 新旧尺度的协调与统一 |
6.3 太平园校区旧建筑空间整合设计 |
6.3.1 场地空间的围合修补 |
6.3.2 平面组织与空间重塑 |
6.3.3 建筑卫生服务空间改造 |
6.3.4 室内外过渡空间的优化 |
6.4 太平园校区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以新建食堂为例 |
6.4.1 设计目标的建立 |
6.4.2 场地流线更新与肌理融合 |
6.4.3 功能复合下的平面空间设计 |
6.4.4 航空限高下的竖向空间设计 |
6.5 太平园校区改扩建的技术选择 |
6.5.1 建筑原有结构的加固 |
6.5.2 建筑新结构体系的引入 |
6.5.3 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改善 |
6.5.4 外部空间改造相关技术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归纳与总结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附录 |
附录 Ⅰ:2001 年太平园校区地形图 |
附录 Ⅱ:太平园校区现状建筑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Ⅲ:太平园校区现状环境调研情况汇总表 |
附录 Ⅳ:本文改扩建设计方案相关图纸 |
(8)基于层级化方法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住宅建筑的快速发展 |
1.1.2 我国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的重视 |
1.1.3 解决建筑品质提升中的矛盾是关键 |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畴的界定 |
1.2.1 既有住区建筑 |
1.2.2 品质提升内涵 |
1.2.3 层级化方法的概念阐述 |
1.2.4 研究范围界定 |
1.3 国内外住区发展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创新点 |
2 国内外既有住区品质发展相关研究 |
2.1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理论及实践概况 |
2.1.1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发展历程 |
2.1.2 不同国家既有住区品质发展概述 |
2.1.3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案例 |
2.2 国内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理论及实践概况 |
2.2.1 国内既有住区品质发展历程 |
2.2.2 国内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案例 |
2.3 本章小结 |
3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中层级化方法分析 |
3.1 开放住宅理论的源起 |
3.2 层级化方法划分依据说明 |
3.3 层级化方法的引出及各层级品质范畴说明 |
3.3.1 层级化方法的引出及作用 |
3.3.2 各层级品质范畴说明 |
3.4 各层级品质提升做法总结 |
3.4.1 立面装饰层做法 |
3.4.2 屋顶做法 |
3.4.3 阳台做法 |
3.4.4 保温层做法 |
3.4.5 门窗做法 |
3.4.6 厨卫信息设备做法 |
3.4.7 采暖系统做法 |
3.4.8 通风系统做法 |
3.4.9 周边环境层品质提升做法 |
3.5 各层级相互影响性说明 |
3.5.1 外装层与隔离层相互影响 |
3.5.2 隔离层与内装层的相互影响 |
3.5.3 内装层与外装层的相互影响 |
3.5.4 周边环境层的相对独立 |
3.6 改造案例层级化分析 |
3.7 层级化方法的开展 |
3.8 本章小结 |
4 大连市既有住区品质提升层级化现状研究 |
4.1 大连市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概况 |
4.1.1 大连市整体发展概况 |
4.1.2 大连市住区发展概况 |
4.1.3 大连市住宅建设标准的发展 |
4.1.4 大连市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概况 |
4.2 大连市既有住区实态调研 |
4.2.1 住区的选择及分布 |
4.2.2 住区基本信息概况 |
4.3 大连市既有住区层级化现状分析 |
4.3.1 外装层现状及问题 |
4.3.2 隔离层现状及问题 |
4.3.3 内装层现状及问题 |
4.3.4 周边环境层现状及问题 |
4.4 本章小结 |
5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层级化策略 |
5.1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的目标及责任 |
5.1.1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目标 |
5.1.2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中各方责任 |
5.2 既有住区各层级品质提升策略 |
5.2.1 外装层品质提升策略 |
5.2.2 隔离层品质提升策略 |
5.2.3 内装层品质提升策略 |
5.2.4 周边环境层品质提升策略 |
5.3 既有住区层级间交叉项提升策略 |
5.4 本章小结 |
6 既有住区品质提升试设计提案 |
6.1 文萃轩小区现状概况 |
6.1.1 住区概况 |
6.1.2 文萃轩小区楼栋现状分析 |
6.2 楼栋品质提升试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国外既有住区品质提升案例 |
附录B 既有住区改造需求调研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9)中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其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对环境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 |
1.2.2 对绿色税收内涵界定的研究 |
1.2.3 绿色税收实施效应的研究 |
1.2.4 对税制绿化程度的研究 |
1.2.5 主要启示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绿色税收的概念及内涵 |
2.1.1 绿色税收的概念 |
2.1.2 绿色税收的内涵 |
2.2 绿色税收制度 |
2.2.1 环境保护税 |
2.2.2 绿色相关税种 |
2.2.3 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
2.3 环境税相关理论 |
2.3.1 公共物品理论 |
2.3.2 外部性理论 |
2.3.3 庇古税 |
2.3.4 环境税的双重红利理论 |
2.4 库兹涅茨曲线 |
第3章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发展现状 |
3.1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构成 |
3.2 环境保护税 |
3.2.1 环境保护税与排污费的比较 |
3.3 绿色相关税种 |
3.3.1 资源占用型 |
3.3.2 行为引导型 |
3.4 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
3.4.1 增值税 |
3.4.2 企业所得税 |
3.5 小结 |
第4章 我国现行税制的绿化程度 |
4.1 我国税制的绿化程度 |
4.2 我国税制绿化程度的区域差异 |
4.2.1 东北地区 |
4.2.2 东部地区 |
4.2.3 西部地区 |
4.2.4 中部地区 |
4.3 小结 |
第5章 我国绿色税收环保效应的实证分析 |
5.1 模型的建立 |
5.1.1 指标选取及变量说明 |
5.1.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5.2 实证过程 |
5.2.1 门槛效应检验 |
5.2.2 门槛估计值检验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污染减排效应分析 |
5.3.2 节能降耗效应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我国绿色税收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 |
6.1 模型的建立 |
6.1.1 指标选取及其变量说明 |
6.1.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
6.2 实证过程 |
6.2.1 门槛效应检验 |
6.2.2 门槛估计值检验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门槛参数估计结果 |
6.3.2 绿色税收的经济效应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我国现行绿色税收制度存在的问题 |
7.1 我国现行绿色税制整体上存在的问题 |
7.1.1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冲突 |
7.1.2 绿色税制结构不合理 |
7.1.3 绿色税收环保效应不明显 |
7.1.4 各税种之间衔接不顺畅 |
7.2 环境保护税本身存在的问题 |
7.2.1 征税范围过窄 |
7.2.2 税率过低 |
7.2.3 税收优惠政策过宽 |
7.2.4 碳税缺位 |
7.2.5 资金使用不明确 |
7.2.6 对污染物排放量的测定困难 |
7.2.7 税收信息共享不顺畅 |
7.3 我国现行绿色相关税种存在的问题 |
7.3.1 资源税制度设计缺乏环保针对性 |
7.3.2 消费税缺乏“绿色性” |
7.3.3 车辆购置税税率设计简单 |
7.4 我国现行绿色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 |
7.4.1 增值税 |
7.4.2 企业所得税 |
7.5 我国现行绿色税制征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
7.5.1 现行绿色税制征管机制不够健全 |
7.5.2 现行绿色税制税收征管流程不够完善 |
7.5.3 尚未形成专款专用的运行机制 |
7.5.4 各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 |
第8章 绿色税收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
8.1 国外绿色税制的发展概况 |
8.1.1 澳大利亚 |
8.1.2 美国 |
8.1.3 日本 |
8.1.4 德国 |
8.1.5 瑞典等北欧国家 |
8.2 国外绿色税制的构成 |
8.2.1 国外绿色税制的主要税种 |
8.2.2 国外绿色税制的优惠政策 |
8.3 国外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 |
8.4 国外绿色税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9章 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建议 |
9.1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构建的原则 |
9.1.1 绿色发展原则 |
9.1.2 税收公平原则 |
9.1.3 税收效率原则 |
9.1.4 税收中性原则 |
9.2 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改革思路 |
9.2.1 对绿色税制进行总体设计 |
9.2.2 调整绿色税制结构 |
9.2.3 加强绿色税收的环保效应 |
9.3 完善我国绿色税收制度的主要措施 |
9.3.1 继续完善环境保护税 |
9.3.2 与其他相关税种配合,构建绿色税收制度 |
9.3.3 完善绿色税收优惠政策 |
9.3.4 加强各税种、税收优惠政策之间的相互衔接 |
9.3.5 加强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税收调节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和致谢 |
(10)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的背景与由来 |
0.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 研究方法 |
0.5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时空网络生成:概念、话语与定义 |
1.1 两个关键词:“预防性(preventive)”与“规划式(planned)” |
1.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与可移动文物、考古遗址预防性保护的区别 |
1.3 定义的认识变迁与内涵的进一步界定 |
1.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发展的时间脉络 |
1.5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际网络的生长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义、话语以及国际网络的生成 |
2 从整体规划控制出发:欧洲“规划式”预防性保护的原生路径 |
2.1 艺术作品的潜在统一性:布兰迪的艺术与史实评价 |
2.2 突破单一对象的保护思路:从布兰迪到乌勒巴尼 |
2.3 新世纪的可持续综合性设计方法:斯特法诺·戴拉·托雷的“文化区”理念与实践 |
2.4 1964和1975——意大利预防性保护思想与威尼斯宪章、整合式保护的时间耦合 |
小结:“规划式”——整体性思维下的预防性保护 |
3 从行动与反馈出发:欧洲预防性维护方法的原生路径及其多元求解 |
3.1 百年修复实践为根基:荷兰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2 预防性维护与风险管理:英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3 文物古迹监护组织最成功的追随者:比利时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实践 |
3.4 德国和丹麦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与实践简述 |
3.5 预防性维护路径的适应性推行:“MOWA现象”与不同借鉴者 |
小结: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两条重要的原生路径 |
4 批判性反思: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4.1 1990 年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运动的衍变与重构 |
4.2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念和方法的反思与转变 |
4.3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科学面向与工具理性 |
4.4 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模式建构与模式整合 |
小结: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衍变与P-MMI模式建构 |
5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初步建构的尝试 |
5.1 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发展 |
5.2 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的回顾:基于P-MMI模式的观察 |
5.3 规划式预防性保护(P)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与总体框架 |
5.4 巡检(I)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建构 |
5.5 培育日常维护(M)的制度与支撑体系 |
5.6 监测(M)体系的适应性建设策略 |
5.7 中国背景下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PPC)框架延展的思考 |
小结:国际语境中中国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P-MMI框架初步建构的思考 |
6 北京昌平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实践应用研究 |
6.1 北京昌平区作为预防性保护实践案例的意义和代表性 |
6.2 北京昌平区规划式的预防性保护框架构思 |
6.3 北京昌平区遗产风险地图绘制与生态敏感性初步评价 |
6.4 由北京昌平区推及一般情形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的P-MMI思考 |
小结:基于保护管理规划的预防性保护构思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的主要国际会议 |
附录2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1-8 中与建筑预防性保护或其强调的风险防范、监测等内容相关的研究项目 |
附录3 欧盟系列研发框架计划(FP)以外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主要研究项目 |
附录4 国际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相关研究与实践大事记 |
附录5 “全球战略”的提出到“5C”目标的确定 |
附录6 荷兰乌特勒支省文物古迹监护组织(MOWA-Utrecht)的检查记录样本(建筑平面标示) |
附录7 比利时MOWAv(安特卫普)和英国Maintain our Heritage使用的检查清单 |
附录8 比利时MOWAv的培训方案 |
附录9 译文:文化遗产的风险地图 |
附录10 建筑遗产预防性与规划式维护典型工作流程 |
图表来源 |
参考文献 |
1 )中文文献 |
2 )德文文献 |
3 )英文文献 |
4 )意大利文文献 |
5 )荷兰文文献 |
6 )西班牙文文献 |
7 )法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对我国涂料工业现象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体验视角下小型度假酒店建筑设计研究[D]. 王金乐.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2]2021-2035年中国钛矿产品需求预测[D]. 吴晴.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4]深化“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高中化学实验创新设计[D]. 陈子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建国后拉萨藏族乡土民居建筑演进研究[D]. 甄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6]基于卫星账户原理的高铁经济宏观效应评价研究[D]. 冒小栋. 江西财经大学, 2021(09)
- [7]西南民族大学太平园校区改扩建设计研究[D]. 李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8]基于层级化方法的既有住区建筑品质提升研究[D]. 周倩.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9]中国绿色税收制度及其效应研究[D]. 郎威. 吉林大学, 2020(08)
- [10]欧洲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理论与方法的演进及其中国实践[D]. 戎卿文. 东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