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印楝种仁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海宁[1](2021)在《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文中研究说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是多食性害虫,寄主植物范围广泛,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其寄主范围仍在增加。新疆阿克苏地区首次报道了棉铃虫为害核桃树的现象,其为害程度逐年加重。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了不同农田景观背景下棉铃虫在核桃园的发生规律,结合化学生态学的方法解析了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树的行为选择机制,并通过生物学试验明确了取食核桃对棉铃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农田景观格局对1代棉铃虫在核桃园发生与为害的影响:阿克苏温宿县北部靠近戈壁的区域主要以核桃、苹果等果树为主,作物相对单一,景观结构简单;在远离戈壁的区域棉花、果树、小麦、玉米等多种作物镶嵌种植,景观结构复杂。在简单的农田景观系统中核桃园越冬代棉铃虫成虫的发生量、卵量以及幼虫种群密度分别是复杂景观系统中核桃园的5.0倍、10.0倍和3.5倍;简单系统中蛀果数量为复杂系统中的4.0倍。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机制:田间放置核桃枝把诱集棉铃虫成虫和室内Y管试验均表明棉铃虫雌雄成虫对核桃枝条气味有明显的趋性,核桃枝把诱捕效果在第3天最为明显。GC-EAD和GC-MS结合分析表明核桃枝条挥发物中能引起棉铃虫成虫触角反应的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柠檬烯、桉叶油醇、罗勒烯、正己醇、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EAG剂量试验表明,在上述挥发物中,棉铃虫雌雄成虫触角对正己醇和吉玛烯D的反应最大。风洞试验表明,上述挥发物标准品对棉铃虫雌雄成虫均有较好的引诱效果,其中石竹烯对雌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1.0%;吉玛烯D对雄成虫引诱效果最好,引诱率为85.0%。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核桃枝把挥发物中各物质的释放量呈现动态变化,α-蒎烯、月桂烯、柠檬烯、罗勒烯、β-石竹烯、E-β-法尼烯、吉玛烯D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增加,β-蒎烯、桉叶油醇的释放量在5天内逐渐减少,第3天正己醇、石竹烯和α-蒎烯释放量的增加最大。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机制:幼虫危害核桃果实的主要从侧门钻蛀,受害果实青皮部位的为害率为100.0%,核壳和种仁的为害率分别为19.0%和18.0%;对青皮和核壳的为害程度较低,对种仁的危害程度较高。取食选择试验发现,幼虫对种仁表现出了极强的偏好,而对核壳和青皮的偏好程度偏弱。对核桃果实各部位进行次生物质检测发现,青皮部位中总单宁、总生物碱、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分别为种仁部位的3.0倍、3.0倍、8.0倍和2.5倍。没食子酸、绿原酸以及对羟基苯甲酸的含量分别是种仁部位的7.0倍、3.0倍和2.0倍。棉铃虫幼虫取食核桃各部位生命表试验表明,幼虫取食种仁后完成幼虫发育期的存活率为87.5%,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的分别为45.0%和52.5%,取食种仁部位的存活率显着高于取食青皮和核壳部位;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的棉铃虫幼虫到蛹期的平均发育时间分别为43.0天、32.0天和22.0天,取食青皮的幼虫发育时间最长。取食青皮、核壳和种仁幼虫化蛹后蛹的平均重量为0.079g、0.110g和0.180g,取食青皮的蛹的重量最轻,取食种仁的最重。
陈文斌[2](2021)在《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植株挥发物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烟粉虱Bemisiatabaci(Gennadius)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为害棉花、蔬菜、花卉等600多种寄主植物,若虫和成虫均能为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世界各国的瓜果蔬菜以及花卉等都受到它的严重危害。我国上海自从1994年引进国外一品红之后,烟粉虱逐渐成为我国多种农作物上的重要害虫。本文以棉花、野生苘麻与蓖麻为材料,研究了苘麻不同距离对棉田烟粉虱的诱集效果、比较了烟粉虱成虫在这三种寄主植物上的选择偏好性、探讨了这三种植物挥发性气味物对烟粉虱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苘麻对棉田Q型烟粉虱存在较强的诱集能力,在三个不同调查时期,苘麻上烟粉虱若虫量为同期棉花上的2.3-4.6倍,8月28日第三次调查时,苘麻上的若虫量达到高峰,为40.5头/株,与同期棉花上不但存在极显着差异,且虫量为前二次调查的2.7倍(8月8日)和1.7倍(8月18日);苘麻上的成虫数量则在8月18日达到最高峰,平均达到94.8头/株,与同期棉花上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分析还发现,苘麻对烟粉虱活动性大的成虫诱集力强,前二次调查结果呈现出近苘麻的棉株上虫量少,远离苘麻的棉株上虫量多,表明近苘麻的棉株上一些烟粉虱迁移到苘麻上;而到后期,则表现出越近苘麻,棉株上虫量越多,表明苘麻对烟粉虱仍有一定的吸引力。三个调查时间段烟粉虱的若虫量也是以苘麻上最多,表明烟粉虱更喜欢将卵产在苘麻上。2.罩笼选择试验结果指出,相较于棉花和蓖麻,Q型烟粉虱对苘麻有着更强的选择偏好。在1、2、24h时对苘麻均有最高的选择率,三个时间段烟粉虱对苘麻的选择率分别达到50.5%、55.0%和60.6%,而棉花与蓖麻上的虫量随选择时间的延长则逐渐下降。培养皿试验中烟粉虱对苘麻的选择率达到66.6%,也印证了罩笼选择试验的结果。Y型嗅觉仪行为测定烟粉虱对三种寄主不同生育期的偏好性时,发现三种植物的生育期不同,烟粉虱的选择性存在差异。但总的表现为苘麻对烟粉虱有着更好的诱集效果。在开花前和开花期,与空气流相比较,烟粉虱对苘麻的选择率为67.6%与63.3%,均高于棉花和蓖麻;当“Y”型管两臂气味源均为寄主植物时,烟粉虱对苘麻的选择率也达60.8%至64.5%。在三种植物开花结果后,烟粉虱的选择性在三种植物间差异并不明显。试验结果还表明,蓖麻对烟粉虱则存在一定的驱避作用,烟粉虱对其选择率最低可至33.5%。3.利用动态顶空法收集了 3种植物的挥发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收集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与鉴定。苘麻三个时期共检测出24种化合物,棉花24种化合物,蓖麻20种化合物。统计分析结果指出:苘麻挥发性物质不同时期差异的重要变量分别是芳樟醇(Linalool)、壬烷(Nonane)、辛酸乙酯(Ethyl Octanoat)、壬酸乙酯(Ethylnonylate)、丙烯酸正丁酯(n-ButylAcrylate)、罗勒烯(Ocimene)与十六醇(1-Hexadecanol);棉花挥发性物质不同时期差异的重要变量为乙酸叶醇酯(Cis-3-Hexenyl Acetate)、2-己烯醛(2-hexenal)、辛酸乙酯(Etheyl Octanoat)、萘(Naphthalene)、壬酸乙酯(EthylNonanoate)、壬烷(Nonane)、间二甲苯(m-Xylene)、月桂醛(Dodecanal)以及辛醛(Octanal);蓖麻挥发性物质不同时期差异的重要变量有壬醛(Nonanal)、癸酸乙酯(Ethyl caprate)、2-丁基-1-辛醇(2-Butyl-1-octanol)、丙烯酸正丁酯(n-Butyl Acrylate)、十六醇(1-Hexadecanol)和萘(Naphthalene)。本文对以上三种植物分别选取了一种差异化合物——芳樟醇、乙酸叶醇酯和壬醛,分析测定了对Q型烟粉虱定向行为的影响。结果指出,芳樟醇在1、10、100μL/mL的浓度下对Q型烟粉虱有显着的吸引作用,选择率依次为64.4%、61.2%和60.4%;高浓度的乙酸叶醇酯也对烟粉虱具有较强的诱集作用,选择率为60.9%;壬醛在高浓度时则对烟粉虱有着明显的驱避效应,选择率仅有32.5%。分析还发现,化合物的浓度不同,对烟粉虱的影响也不相同,表明化合物的浓度也会影响烟粉虱的选择。芳樟醇、乙酸叶醇酯与壬醛这三种对烟粉虱具有趋向调控功能的挥发物组分可以作为潜在的引诱剂或趋避剂组分,为发挥烟粉虱的“推拉(Push-Pull)”防控策略提供重要依据,以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
范民霞[3](2020)在《两种药用植物苦苏和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文中提出自古以来,天然产物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天然药物被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中。非洲药用植物种类丰富独特,应用广泛且生物活性显着,具有极大研究开发空间。本论文依据民间用药以及文献记载选择了两种典型的多用途植物-苦苏(Hagenia abyssinica(Bruce)J.F.Gmel)和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进行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的研究,旨在通过本研究发掘出具有显着生物活性且结构新颖的化学成分,为两种药用植物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苦苏是蔷薇科哈根属的单种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北部至津巴布韦南部一带,是非洲民间常用药物,主要用来治疗腹泻,舌头感染和溃疡等疾病。在埃塞俄比亚地区有利用苦苏根进行癌症治疗的传统用法。但当前对苦苏的抗肿瘤、抗氧化以及抗菌活性研究甚少,且发挥药效的化学成分也不明确。因此,我们对其化学成分及相关活性进行研究。首先对苦苏根皮乙醇提取物和四个萃取部位(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相)进行体外抗氧化、抗增殖和抗菌活性筛选,确定了苦苏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后采用多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如薄层色谱、凝胶和硅胶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等,从苦苏的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53个单体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NMR)及质谱(MS)等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出38个单体化合物,其中包括1个新化合物(1)和37个已知化合物。它们分别鉴定为:Methylsulfonyldehydrodicatechin A(1)、去氢双儿茶素A(2)、二氢槲皮素(3)、儿茶素(4)、短叶松素(5)、金合欢素(6)、槲皮素(7)、异槲皮素(8)、5,7-二羟基-3,4’,6-三甲氢基黄酮(9)、胡萝卜苷(10)、β-谷甾醇(11)、Glyyunnansapogenin B(12)、阿江榄仁亭(13)、野蔷薇苷(14)、熊果酸(15)、O2-没食子酰基-α-D-吡喃葡萄糖(16)、3-O-绿原酸(17)、4-O-绿原酸(18)、豆腐果苷(19)、原儿茶酸(20)、2-甲氧基对苯二甲酸(21)、异香草醛(22)、香草酸(23)、没食子酸(24)、苔黑酚(25)、对羟基苯甲酸(26)、鞣花酸(27)、反式阿魏酸(28)、咖啡酸(29)、油酸酰胺(30)、(2E,4E)-8-hydroxy-2,7-dimethyldeca-2,4-dienedioic acid(31)、2-Methyl-4-(2-oxo-2H-chromen-7-yloxy)-butyric acid(32)、7-羟基香豆素(33)、松脂素(34)、(+)-1-Hydroxy-pinoresinol(35)、赤乌愈创甘油-8’-香草酸酯(36)、Questinol(37)、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38)。其中33个化合物(1-6,8-19,21-22,24-25,28-38)为首次从哈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随后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抗氧化活性的体外筛选。其中,咖啡酸(29)表现出潜在抗氧化活性(DPPH,IC50:0.393±0.11μg/m L;Vc,IC50:0.414±0.10μg/m L)。槲皮素(7)(50μg/m L)对HT-29细胞的抗增殖活性相对较好。印楝是楝科印楝属的热带-亚热带多用途药用植物,在非洲主要分布于加纳、埃塞俄比亚,苏丹,肯尼亚和尼日利亚等地区。印楝在当地的传统用法主要有抗癌、抗氧化、抗菌和抗病毒等。作为多药用部位植物,当前其叶子、花和种子的抗癌、抗氧化和抗菌活性研究较多,但其根皮部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我们对印楝根进行相关活性的研究,并进一步明确其物质基础。对印楝根部乙醇提取物及四个萃取部位(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相)体外抗氧化、抗增殖和抗菌活性进行测定,确定了其活性部位(乙酸乙酯)。运用现代分离技术从印楝根皮活性部位中分离到36个化合物,利用NMR等波谱技术共鉴定了其中的25个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4)、β-谷甾醇(11)、Nimbin(39)、(+)-南烛木树脂酚(40)、没食子儿茶素(41)、(-)-表没食子儿茶素(42)、(-)-表儿茶素(43)、3,5-Dihydroxy-3,4’,5’,8-tetrameth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e(44)、3,5,7-Trihydroxy-8-methoxyflavone(45)、山柰酚(46)、芦丁(47)、杨梅苷(48)、3-甲氧基苯酚(49)、原儿茶酸甲酯(50)、没食子酸乙酯(51)、3-Guaiacylpropanol(52)、Gigantol(53)、丁二酸(54)、4-羟基丁酸(55)、棕榈酸(56)、月桂酸(5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8)、5,7-二羟基香豆素(59)、东莨菪亭(60)、东莨菪苷(61)。其中13个单体化合物(40,44-45,48-55,59和61)为首次从印楝中分离获得。综合上述,本研究从两种药用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化合物63个。其中新化合物1个,属首分33个,种首分13个。同时发现苦苏中咖啡酸表现出潜在抗氧化活性,槲皮素(50μg/m L)对HT-29细胞具相对较高的增殖抑制率。本论文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苦苏和印楝的化合物库,还为两种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常璐璐[4](2019)在《基于印楝种仁的木材防腐微胶囊制备及其抑菌研究》文中指出木材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材料,每年由于腐朽和霉变导致木材产品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研究表明,每年有约占木材生产量15%的木材因腐朽而损失掉,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传统防腐剂因其毒性大、污染环境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此开发新型植物源防腐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植物源防腐剂具有高效、人畜无害,且不易产生抗药性等优点,但同时不稳定、易挥发等缺点又限制了其大规模的应用。开发出新型植物源木材防腐剂可以扩大木材的使用范围和使用寿命,这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印楝(Azadirachta IndicaA楝Juss.)种仁富含丰富的抑菌物质,因此其具有成为新型木材防腐剂的潜力。本论文运用三种溶剂对印楝种仁进行提取,优选出乙醇为最理想的提取溶剂,并对3种印楝提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测定,探索出抑菌效果差异的原因。之后优化了印楝种仁的提取工艺,并将印楝种仁提取物微胶囊化,制备出热稳定性优良的植物源防腐剂。对印楝提取物及其微胶囊的抑菌机理、固着机理及耐腐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新型植物源防腐剂的开发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评价印楝种仁提取物对五种木材真菌抑菌效果及成分分析。印楝种仁提取物以甲醇、正己烷及乙醇为提取溶剂,采用水浴搅拌法提取印楝种仁活性成分,并对提取物进行抑菌效果测定,结果表明三种提取物对五种木材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综合成本及安全性,以乙醇提取物作为提取溶剂最为合理。采用GC/MS对甲醇、正己烷及50%乙醇提取物进行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21、11和17种化合物,包括多种硫化物,角鲨烯等有杀虫和抑菌效果的活性物质,其中虾青素和南美蟾毒精为首次从印楝种仁中分离得到。(2)优化印楝种仁提取率并对提取物抑菌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印楝种仁提取工艺参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45%,液料比10:1(mL·g-1),温度45℃,提取得率为14.98%。利用含药培养基法对最低抑菌浓度提取物生长效果进行测定,并采用光学显微镜(O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抑菌机理进行初探,发现提取物对五种真菌的形貌均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表现为菌丝扭曲变形、断裂,细胞内溶物流出,霉菌孢子明显减少等。(3)制备印楝种仁提取物微胶囊并对其性质进行表征。将印楝种仁提取物微胶囊化,对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壁材种类、乳化剂种类和用量、酸化剂种类等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制备最佳条件为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壁材,1%SDS为乳化剂,10%NH4C1为酸化剂。探究乳化转速及固化时间与粒径分布规律的关系,分析得出乳化速度对微胶囊壁厚影响不大,但2000r/min内,乳化速度越快,微胶囊粒径越小。固化时间对微胶囊粒径影响很小,但固化时间越长,微胶囊壁厚越厚。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出印楝提取物和壁材之间无化学反应发生,仅仅是简单的物理混合。通过TG/DTG曲线可以发现,三种试剂的热稳定性依次为:壁材(AMS)>印楝提取物微胶囊(MNE)>印楝提取物(NE)。将提取物微胶囊化能很好地解决印楝提取物不稳定、易挥发的问题。(4)研究微胶囊在木材中分布规律及其处理材抗菌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胶囊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微胶囊主要分布于木材导管,纹孔有少量附着,木射线中无胶囊。通过室内试验对印楝提取物微胶囊(MNE)处理材进行防霉、防腐性能测定,结果发现,MNE处理材对三种霉菌(黑曲霉、绿色木霉和桔青霉)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均能达到5级防霉效果。印楝提取物物(NE)处理材防霉效果次之,微胶囊壁材(AMS)处理材对三种霉菌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室内耐腐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褐腐处理,MNE处理材具有明显的耐腐效果,杨木失重率较素材降低31.7%,而NE处理材防腐效果略差,失重率较素材降低25.3%。相比素材白腐12周的失重率,MNE和NE处理材分别降低了 13.7%和8.4%。AMS处理材对两种腐朽菌均无抗性,微胶囊处理材抑菌作用主要来源于印楝种仁提取物。(5)探究微胶囊固着机理及其处理材耐腐机理。将处理材进行为期3个月的室内耐腐试验,结果发现,经褐腐(密粘褶菌)及白腐(彩绒革盖菌)处理后的菌丝能穿过杨木纹孔,并在木材导管中大量扩散。NE、MNE处理材内部菌丝明显多于AMS处理材及素材,且菌丝变粗,表面不光滑,出现断裂,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通过FTIR、XRD等表征手段,发现褐腐菌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能力较强,白腐菌对木质素降解作用更强。MNE处理材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均有抑制效果。
谢婷婷[5](2019)在《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文中提出农业害虫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目前化学杀虫剂仍是防治农业害虫的重要手段。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高效低毒的植物源农药的开发及增产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商品化开发最成功的植物源农药——印楝素,由于产量低、结构复杂、合成途径不清晰等问题限制了它的应用和推广。研究、揭示印楝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对于构建印楝素异源生物合成平台,实现印楝素的异源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对于高产印楝素的印楝育种,也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明确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推测印楝素A生物合成途径。以愈伤组织为对象,研究诱导子茉莉酸甲酯和前体物质鲨烯对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并利用转录组和代谢组技术,研究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愈伤组织代谢的影响,探索印楝素A合成的调控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完善了从鲨烯到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以鲨烯为底物,从缓冲液类型、浓度、起始p H、提取时间及料液比5个方面优化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的制备条件:以p H 7.0的200 mmol·L-1 Tris-HCl缓冲液为提取溶液,料液比1:20,4℃提取1 h。从反应终止试剂及稳定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底物浓度以及辅助因子组合5个方面完善了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反应条件:反应总体系800μL,其中印楝无细胞提取物300μL(相当于印楝叶0.015 g),100μL 250μmol·L-1的底物和400μL含有1 mmol·L-1 Mg2+、1 mmol·L-1 Mn2+、0.1 mmol·L-1 ATP、0.1 mmol·L-1NADPH+和5 mmol·L-1抗坏血酸的缓冲液,在30℃下反应60 min,用200μL乙酸结束反应。利用建立的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以7种萜类物质为底物,研究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结果表明,大戟二烯醇、Nimbin、脱乙酰茄碱苷、茄碱苷、2,3-环氧鲨烯和丁酰鲸鱼醇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且茄碱苷位于印楝素A合成途径的较下游位置;羊毛甾醇不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在实验的基础上,推测、绘制了从鲨烯到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2)明确了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影响。鲨烯和茉莉酸甲酯显着促进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愈伤组织在红蓝光(16/8 h L/D)光照下培养24 h,与对照相比,添加500μmol·L-1鲨烯和100μmol·L-1茉莉酸甲酯可分别提高印楝素A产量79.1%和73.0%。进一步研究表明两者对印楝素A的合成有协同增效作用,同时添加500μmol·L-1鲨烯和100μmol·L-1茉莉酸甲酯,红蓝光(16/8 h L/D)照射培养24 h,愈伤组织中印楝素A的产量提高139.0%。鲨烯对愈伤组织中4种未知化合物的合成也有促进作用,结合质谱信息初步鉴定其中3种化合物为1-Senecioyl-3-acetylvilasininlactol presumably、1-Detigloyl-1-isobutyroyl-epoxymethacroylazadirachtin和Nimbosodione,其中1-senecioyl-3-acetylvilasininlactol pres-umably可能参与印楝素A的合成。(3)初步揭示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相关代谢网络的影响。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检测到茉莉酸甲酯、鲨烯以及两者共同处理的印楝愈伤组织的代谢产物共767种,其中差异代谢物的数目分别为132、137和132种。茉莉酸甲酯、鲨烯和两者共同处理均显着影响有机酸、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和苯丙烷及其衍生物的代谢。与鲨烯相比,茉莉酸甲酯对脂质调控明显,而鲨烯对胺类物质的代谢影响更大。基于差异代谢物的分析,本研究绘制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调控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代谢网络。茉莉酸甲酯通过促进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糖酵解等初生代谢,降低固醇类物质的次生代谢调控印楝素A的合成。鲨烯影响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和糖酵解,并通过干预三羧酸循环、脂质代谢以及结构修饰相关酶的活性影响印楝素A的合成。7种柠檬苦素类物质代谢分析表明鲨烯促进印楝素H的合成,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D和印楝素H的合成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两者均抑制印楝素B的合成。进一步证明了Nimbin和Salannin是印楝素A生物合成途径的中间代谢物,Azadiradione可能参与了印楝素A的合成。(4)初步阐明茉莉酸甲酯和鲨烯调控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机制。茉莉酸甲酯、鲨烯以及两者共处理的印楝愈伤组织转录组测序共获得96.88 Gb Clean Data,组装得到44313个Unigene,其中25038个Unigene在数据库注释信息。茉莉酸甲酯、鲨烯及两者共同处理组分别获得261、32和316条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常见数据库比对分析,注释得到560条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信息。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生长发育、代谢、酶活性以及激素的信号传导等有调控作用,鲨烯对印楝的代谢、酶催化及信息传导等方面有影响。两者的协同作用对印楝生长发育、代谢及催化等方面影响更加显着,调控范围涉及更广。基于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联合分析,本研究初步阐释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调控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机制。茉莉酸甲酯调控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和糖酵解反应的进行,促进乙酰Co A、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的合成,进而引起萜类合成中1-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l-deoxy-D-lxyluloses-phosphatereduetoisomerase,DXR)、甲基戊二酰Co A还原酶(hydroxymethylglutaryl-Co A reductase,HMGR)和鲨烯环氧酶(squalene epoxidase,SQLE)基因的高表达,推动印楝素A的合成,同时茉莉酸甲酯抑制固醇类物质的合成,促使更多的鲨烯进入印楝素A的代谢通路中。鲨烯除了以前体物质参与印楝素A的合成,调控Entner-Doudoroff pathway反应和糖酵解,还通过影响乙酰Co A的合成和结构修饰相关酶的活性调控印楝素A的合成。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了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明确了2,3-环氧鲨烯、大戟二烯醇、丁酰鲸鱼醇、脱氧茄碱苷、茄碱苷和Nimbin等6种物质是印楝素A的合成前体,通过实验进一步完善了从鲨烯到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基于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愈伤组织生物合成印楝素A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结果为最终阐明印楝素生物合成途径,指导构建印楝素异源生物合成平台,实现印楝素的异源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欧剑峰[6](2018)在《薇甘菊活性化学成分对双额岩小粪蝇驱避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Kunth)是菊科假泽兰属的多年生藤本植物,原产地南美洲,后入侵非洲、澳大利亚、东南亚和我国东南沿海,在我国的香港、台湾、深圳、东莞、珠海、广州、惠州、茂名等均有分布。薇甘菊是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杂草,由于它生长迅速,繁殖力强,适应力广,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并善于缠绕其它植物并致其死亡,对环境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破坏,也称为“植物杀手”。目前,对于薇甘菊研究主要在防除方法与策略上,而有关薇甘菊利用的报道很少。植物源农药由于易分解、无残留、对环境友好的特点国内外对其的研究逐渐被重视。近年来,一种危害草菇的双额岩小粪蝇(Bifronsina bifrons Stenhammar)日益猖獗,给草菇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危害率达20~30%。在该害虫的防治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农药残留的问题不容乐观。本研究基于前人对鱼藤酮、荆芥油、印楝、川楝、苦楝、非洲山毛豆、万寿菊等植物源农药研究基础,利用薇甘菊驱避活性物质用于双额岩小粪蝇防治,以期实现草菇生产上农药减量化的目的。本文用固相微萃取法(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对薇甘菊叶进行萃取,并对提取物进行化学分析测定,对其单一的化学组分进行试验,利用生物测定试验筛选出有驱避活性的物质,在室内和田间(菇房)测定其驱避效果,进一步确定驱避物质,为双额岩小粪蝇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对薇甘菊叶进行萃取,经GC/MS气相质谱仪进行分析测定,气相色谱图共有30个峰,经检索分析,得到化合物30个。薇甘菊叶的主要化学成分为:β-荜澄茄烯20.72%、α-荜澄茄烯12.16%、β-罗勒烯11.76%、3-己烯-1-醇10.18%、石竹烯6.2%、正己醇4.76%、柠檬烯4.72%、α-可巴烯4.61%、倍半水芹烯3.34%、δ-杜松烯3.34%、1,2,3,4,4a,7-六氢-1,6-二甲基-4-(1-甲基乙基)-萘烷2.47%。2.生物测定试验表明,薇甘菊活性物质对双额岩小粪蝇具有一定的驱避作用。2.1 Y型嗅觉仪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叶挥发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具有显着的驱避效果,而且随着时间延长,驱避作用更为明显,20min后达到极显着水平。2.2薇甘菊的甲醇粗抽提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1d驱避率为10.43%,且t检验达到显着水平。2.3薇甘菊挥发性单组份化合物中,经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的测定,8种单组份化合物表现出不同或相反的生物活性,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均具有显着的驱避效果,驱避率为63.28%和52.46%;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田间试验均具有较高的驱避活性,在2%浓度下,α-松油醇的驱避率达77.87%,芳樟醇的驱避率达63.06%,且均达到极显着水平,随着α-松油醇和芳樟醇浓度的增加而驱避率增加。
宋丽[7](2018)在《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竹醋液是竹炭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未经处理的竹醋液(竹醋原液)含有竹焦油和苯并芘等对农作物或人体有害的物质。蒸馏法是去除竹醋液中苯并芘等有害成分的有效方法,因此,竹醋蒸馏液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竹醋液具有农药增效、抑菌等生物活性,据报道,竹醋液对印楝素杀虫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尚不清楚竹醋液对印楝素的光解是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了药效。为回答上述科学问题,本研究以竹醋蒸馏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竹醋蒸馏液对印楝素和噻虫嗪的光解影响,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技术,建立了印楝素和噻虫嗪农药的检测方法,利用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P&T-TD-GC-MS)技术,比较了竹醋原液和竹醋蒸馏液的化学组成,评价了竹醋蒸馏液中主要成分苯酚、愈创木酚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旨在为竹醋蒸馏液在农药光稳定剂应用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LC-Q-TOF-MS测定印楝素A和噻虫嗪的检测条件。采用反相C18色谱柱(150×2.1 mm i.d.,1.8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 L/min,柱温为30℃,进样量2μL,印楝素A和噻虫嗪的检测波长分别为215 nm和254 nm。(2)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Online-SPE)结合LC-Q-TOF-MS测定印楝提取物中5种印楝素的方法。印楝样品经70%乙腈提取,采用反相C18色谱柱(150×2.1 mm i.d.,3.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优化后方法的回收率(82.0102.8%),线性(R2≥0.9991),精密度(0.834.83%)和检测限(0.340.76 ng/m L)满足定量分析要求,该方法简便可靠,成功用于印楝种子和叶子提取物中印楝素的测定。(3)竹醋蒸馏液对植物源农药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在高压汞灯照射下,竹醋蒸馏液对印楝素A表现出显着的光猝灭效果,其中,印楝素A在纯水中的光解半衰期为4.47min,当印楝素A与稀释30倍的竹醋蒸馏液混合后,其光解半衰期为10.83 min,半衰期延长了2.42倍。在玻片表面,竹醋蒸馏液与印楝素A混合后,印楝素A的光解半衰期延长至4.13 min,是空白对照的1.4倍。总之,竹醋蒸馏液在水中和玻片表面均能抑制印楝素A的光解,且印楝素A的光解半衰期与竹醋蒸馏液浓度呈剂量-效应关系。(4)竹醋蒸馏液对化学农药噻虫嗪光解的影响。在高压汞灯照射下,噻虫嗪在稀释30倍的竹醋蒸馏液中的光解半衰期为7.37 min,与未加竹醋蒸馏液的对照相比,光解半衰期延长了6.5倍。在氙灯照射下,噻虫嗪在稀释30倍竹醋蒸馏液中的光解半衰期为3.38h,与未加竹醋的对照相比,光解半衰期延长了1.7倍。因此,在水溶液中,竹醋蒸馏液能提高噻虫嗪的光稳定性。(5)竹醋蒸馏液挥发性成分分析。采用吹扫捕集-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比较分析了竹醋原液及竹醋蒸馏液的挥发性组分。结果表明,竹醋原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4种,竹醋蒸馏液中检出挥发性成分的数量为26种。2种竹醋液中相对含量≥2%的共有成分为:乙酸甲酯、乙酸、糠醛、苯酚、愈创木酚。(6)竹醋蒸馏液光猝灭机理探讨。利用GC-MS方法,分析比较了竹醋蒸馏液照光前后的化学组分变化,结果表明,竹醋蒸馏液中的酚类物质在数量和相对含量上产生了明显的减少。进一步开展竹醋蒸馏液的主要成分苯酚和愈创木酚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结果发现,苯酚和愈创木酚均对印楝素A的光解产生光猝灭作用,因此,确认了竹醋蒸馏液中酚类物质是产生抑制农药光解作用的主要成分。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了印楝素等农药的检测方法,首次发现了竹醋蒸馏液具有抑制印楝素和噻虫嗪等农药光解的作用;明确了竹醋蒸馏中苯酚、愈创木酚等酚类化合物是光猝灭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竹醋蒸馏液有望作为光稳定剂应用在农药制剂中,为竹醋蒸馏液的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蔡静[8](2017)在《明党参悬浮细胞次生代谢产物调控及诱导子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明党参Changium smyrnioides Wolff为我国特有的伞形科药用植物,其根作为药材明党参(Changii Radix)收载于2015年版《中国药典》。由于人为采挖和明党参本身竞争力较弱的生物学特性,该植物现处于易危状态,需受到保护。明党参植株不同部位以及不同组织培养材料中富含具多重药理活性的呋喃香豆素类成分。经过系统化地筛选的明党参悬浮细胞体系配合适合的诱导处理,可作为天然呋喃香豆素的可持续开发资源。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文献综述。该部分总结了明党参生物学特性、主要代谢成分及其对应的药理活性和组织培养技术在明党参上的应用进展,综述了利用悬浮细胞获取天然药用成分的应用研究和利用诱导子促进植物代谢产物积累的研究,为后续实验提供理论依据。2.面向呋喃香豆素生产的明党参悬浮细胞体系建立。根据文献从明党参叶、叶柄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并继代,从生长速度、质地和呋喃香豆素含量角度筛选获得源自叶和柄的愈伤组织细胞系各2个。将所选愈伤组织分别转入悬浮培养,从生物量和呋喃香豆素含量上综合考量,选定源自叶柄的细胞系P717。筛选各培养条件,结果为该细胞系在起接种量2 g/L、含蔗糖30 g/L、起始pH5.8的培养基中,25℃、24 h全光照环境下培养,生物量和呋喃香豆素积累均较高,生长周期约15天。3.诱导子对明党参悬浮细胞呋喃香豆素代谢的调控。以所建立的悬浮培养体系为材料,考察5种诱导子单个处理及组合处理对明党参细胞生长和3种呋喃香豆素代谢的影响。实验发现茉莉酸甲酯、水杨酸和钙离子及其两两组合处理为有效的诱导处理,适宜的作用时间点为生长周期第10天。茉莉酸甲酯+钙离子诱导了 3种呋喃香豆素的最高含量,但对细胞生长抑制较重。茉莉酸甲酯诱导了佛手柑内酯(空白组的40.10倍)和花椒毒素(空白组的2.08倍)最高产量。钙离子诱导了佛手酚最高产量(空白组的79.40倍)。4.诱导子对明党参悬浮细胞呋喃香豆素代谢调控机制初步研究。通过测定与分析各有效处理组诱导后,0~5天内细胞生长、呋喃香豆素积累和一系列胁迫相关物质的变化,发现能有效促进明党参细胞中呋喃香豆素产生的诱导处理引发了细胞中氧化胁迫和防御反应,并进一步引起了与防御相关的次生代谢成分(例如呋喃香豆素)积累。5.明党参原植物与不同离体培养材料的比较。通过测定明党参原植物与不同培养材料中多糖、核苷类、氨基酸和呋喃香豆素类代谢产物含量发现,这些成分在不同状态的明党参样品中差异较大。总体上,分化状态样品(原植物、再生植株)中多糖、氨基酸和呋喃香豆素含量比脱分化状态样品(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细胞)高,分化状态样品中氨基酸、核苷类成分的种类较多。原植物与悬浮细胞对诱导子的反应研究发现,悬浮细胞中含量增幅明显大于原植物,同时诱导效果比在原植物中更持续。
孙磊[9](2016)在《植物精油对绿豆象控制作用的研究及有效成分鉴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豆象是危害豆类及种籽的重要仓储害虫。开发一种无公害的植物源农药是防治绿豆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皮、小茴香、肉豆蔻和砂仁4种植物精油,并测试绿豆象Calposobruchus chinensis(Linnaeus)的熏蒸毒力和种群抑制作用。利用GC-MS测定4种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并从中找出5种单体化合物,并测试绿豆象的熏蒸毒力和种群抑制作用。具有增效的两元复配比对绿豆象的熏蒸毒力测定和种群抑制作用。(1)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桂皮精油、小茴香精油、肉豆蔻精油和砂仁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粉碎粒度分别是40目、40目、20目和40目;粉末与蒸馏水的比例分别是1:20、1:18、1:23和1:20;浸泡时间分别是2h、4h、5h和4h;提取时间分别是4h、1.5h、2.5h和2h;最高提取率分别是1.53%、1.52%、2.72%和0.65%。(2)4种精油对绿豆象的熏蒸作用表现,桂皮精油对绿豆象卵的熏蒸效果最好,肉豆蔻精油对绿豆象幼虫、蛹和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好,随着时间的延长熏蒸效果越好。4个浓度桂皮精油、小茴香精油、肉豆蔻精油和砂仁精油熏蒸后绿豆象平均产卵量、平均孵化率、平均羽化率、雌性比率、发育历期、产卵抑制率和种群抑制率有明显抑制作用,只有F1代发育历期有明显刺激作用。(3)从本实验利用GC-MS分析测定4种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桂皮精油鉴定出16个组分,主要组分及相对含量分别为分别为反式-肉桂醛(53.25%)、反式-石竹烯(12.17%)、α-衣兰油烯(5.88%)、δ-荜橙茄烯(5.31%)、α-蒎烯(1.74%)。小茴香精油鉴定了15个组分,主要组分及相对含量分别为茴香脑(52.26%)、草蒿脑(32.82%)、D-柠檬烯(5.00%)、葑酮(2.27%)。肉豆蔻精油鉴定了21个组分,主要组分及相对含量分别为β-水芹烯(21.31%)、肉豆蔻醚(19.68%)、β-蒎烯(11.46%)、α-蒎烯(10.68%)、松油烯-4-醇(7.13%)、D-柠檬烯(4.91%)、左旋-α-蒎烯(3.24%)。砂仁精油鉴定了23个组分,主要组分及相对含量依次为莰烯(14.41%)、乙酸龙脑酯(14.26%)、樟脑(5.53%)、α-荜澄茄油烯(4.5%)。(4)莰烯对绿豆象卵和蛹熏蒸效果最好;D-柠檬烯对绿豆象幼虫熏蒸效果最好;左旋-α-蒎烯对绿豆象成虫熏蒸毒杀效果最好。α-蒎烯、左旋-α-蒎烯、反式石竹烯、D-柠檬烯和莰烯熏蒸后对绿豆象成虫平均产卵量、平均羽化率、发育历期、产卵抑制率和种群抑制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只有孵化率有显着的刺激作用。(5)5种单体化合物进行两元复配,其协同毒力理指数(c.f)和共毒系数(CTC)全部具有增效作用。左旋-α-蒎烯:反式石竹烯对绿豆象卵熏蒸效果最好,左旋-α-蒎烯:D-柠檬烯对绿豆象幼虫熏蒸效果最好,α-蒎烯:左旋-α-蒎烯对绿豆象蛹熏蒸效果最好,α-蒎烯:反式石竹烯对绿豆象成虫熏蒸效果最好。具有增效作用的两元配比A:B(6:4)、A:C(4:6)、A:D(9:1)、A:E(6:4)、B:C(7:3)、B:D(6:4)、B:E(1:9)、C:D(7:3)、C:E(4:6)和D:E(4:6)熏蒸后对绿豆象平均产卵量、平均羽化率、发育历期、产卵抑制率和种群抑制率有显着抑制作用,只有F1代平均产卵量和平均孵化率在低浓度下有显着刺激作用。
赵津池[10](2015)在《印楝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Juss)是印度传统药用植物,具有抗寄生虫,抗氧化,抗癌,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溃疡,杀精,抗着床,抗糖尿病,调节免疫,杀软体动物和杀虫等生物活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研究用于蝗灾防治。通过多年以来对各国印楝的研究,从中提取了大量的化合物,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并对印楝中最主要的杀虫成分印楝素做简单介绍。
二、印楝种仁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楝种仁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棉铃虫发生与危害 |
1.2 棉铃虫成虫对寄主植物的行为选择及嗅觉识别 |
1.2.1 棉铃虫成虫的取食行为 |
1.2.2 棉铃虫成虫的产卵行为 |
1.2.3 棉铃虫成虫的嗅觉识别 |
1.3 棉铃虫幼虫对寄主植物的取食选择及生理适应 |
1.3.1 棉铃虫幼虫的取食选择 |
1.3.2 棉铃虫幼虫取食寄主植物的生理适应 |
1.4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与为害情况 |
2.1 材料方法 |
2.1.1 试验站点选取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核桃园棉铃虫发生动态 |
2.2.2 景观多样性对棉铃虫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条挥发物的行为选择与电生理反应 |
3.1 材料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供试植物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1.4 标准化合物 |
3.1.5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核桃枝把棉田诱集棉铃虫成虫 |
3.2.2 棉铃虫对核桃枝条的选择行为 |
3.2.3 电生理活性物质的鉴定 |
3.2.4 棉铃虫成虫对核桃枝把挥发物的EAG剂量反应 |
3.2.5 棉铃虫成虫对电生理挥发物的行为选择 |
3.2.6 核桃枝把田间放置时间对核桃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的取食行为及生理适应 |
4.1 材料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4.1.3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田间核桃幼果被害状调查 |
4.2.2 棉铃虫幼虫对核桃果实不同部位取食选择 |
4.2.3 取食核桃果实不同部位棉铃虫幼虫的生长发育 |
4.2.4 核桃果实各部位次生物质含量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植株挥发物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 |
1.1 植食性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机制 |
1.2 植物对植食性昆虫的防御机制 |
2 植物挥发物的研究进展 |
2.1 植物挥发物的种类 |
2.2 植物挥发物的收集方法 |
2.3 植物挥发物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
2.4 植物挥发物成分的生物测定 |
3 烟粉虱 |
3.1 烟粉虱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 |
3.2 烟粉虱的生物型 |
3.3 烟粉虱的综合防治 |
3.4 烟粉虱的寄主选择性研究 |
4 “推拉(Push-Pull)”策略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4.1 “推拉(Push-Pull)”策略的工作原理 |
4.2 “推拉(Push-Pull)”系统的组成 |
4.3 “推拉(Push-Pull)”策略的优缺点 |
5 立题依据和目的意义 |
第2章 烟粉虱对寄主植物的田间趋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植物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的生物型鉴定 |
2.2 烟粉虱对田间寄主植物的趋性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的偏好性评价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植株 |
1.3 仪器设备 |
1.4 试验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烟粉虱对罩笼内寄主植物的选择性试验 |
2.2 烟粉虱对不同寄主植物叶片的培养皿选择试验 |
2.3 烟粉虱对不同寄主植物的“Y”型嗅觉试验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植物挥发物对烟粉虱定向行为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植株 |
1.3 供验试剂 |
1.4 仪器设备 |
1.5 试验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植物不同时期挥发物定性分析 |
2.2 植物挥发物的PLS-DA分析 |
2.3 植物挥发物标样对Q型烟粉虱定向行为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1 总结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两种药用植物苦苏和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苦苏和印楝的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苦苏的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1 苦苏的简介 |
1.1.2 苦苏的传统药用价值及其他应用 |
1.1.3 苦苏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1.4 苦苏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2 印楝的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
1.2.1 印楝的简介 |
1.2.2 印楝的传统药用价值及其他应用 |
1.2.3 印楝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2.4 印楝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1.3 小结 |
第二章 苦苏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2.1 苦苏体外抗氧化实验(初筛) |
2.1.1 仪器及试剂 |
2.1.2 实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统计分析 |
2.1.5 结果与讨论 |
2.2 苦苏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的研究 |
2.2.1 仪器及试剂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苦苏体外抗增殖活性实验 |
2.3.1 材料及试剂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结果与讨论 |
2.4 苦苏体外抑菌实验 |
2.4.1 材料及试剂 |
2.4.2 实验方法 |
2.4.3 结果及讨论 |
2.5 苦苏根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
2.5.1 仪器及试剂 |
2.5.2 实验材料 |
2.5.3 提取分离 |
2.5.4 结构鉴定与讨论 |
2.6 药理活性筛选 |
2.6.1 抗氧化筛选 |
2.6.2 抗增殖筛选 |
2.7 小结 |
第三章 印楝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3.1 印楝体外抗氧化实验(初筛) |
3.1.1 试剂及方法 |
3.1.2 实验材料 |
3.1.3 结果与讨论 |
3.2 印楝总黄酮总多酚含量的研究 |
3.2.1 材料及方法 |
3.2.2 结果与讨论 |
3.3 印楝体外抗增殖实验(初筛) |
3.3.1 材料及试剂 |
3.3.2 实验方法 |
3.3.3 结果与讨论 |
3.4 印楝体外抑菌实验 |
3.4.1 材料及方法 |
3.4.2 结果与讨论 |
3.5 印楝根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
3.5.1 仪器及试剂 |
3.5.2 分离提取 |
3.5.3 结果鉴定与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基于印楝种仁的木材防腐微胶囊制备及其抑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木材防腐处理方法和技术 |
1.2.2 木材防腐剂分类 |
1.2.3 水载防腐剂固着工艺研究 |
1.2.4 植物源防腐剂提取工艺 |
1.2.5 印楝应用研究现状 |
1.2.6 微胶囊技术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及目标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2 三种印楝提取物抑菌活性及成分分析 |
2.1 三种溶剂印楝种仁提取物抑菌活性测定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3 结果与分析 |
2.2 三种溶剂印楝提取物成分分析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法 |
2.2.3 结果与分析 |
2.3 本章结论 |
3 印楝提取工艺优化及抑菌机理 |
3.1 印楝种仁提取工艺优化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抑菌机理分析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结论 |
4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制备及其表征 |
4.1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的制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结果与分析 |
4.2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的性质表征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方法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结论 |
5 印楝微胶囊在木材内部的分布及抗菌性 |
5.1 微胶囊体外抑菌效果及其在木材中的分布规律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印楝微胶囊处理材抗菌性研究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结论 |
6 印楝提取物微胶囊在木材中的固着及耐腐机理 |
6.1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微观形貌的影响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方法 |
6.1.3 结果与分析 |
6.2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
6.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2.2 结果与分析 |
6.3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结晶度的影响 |
6.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3.2 结果与分析 |
6.4 腐朽对处理材/素材表面元素的影响 |
6.4.1 试验材料 |
6.4.2 试验方法 |
6.4.3 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结论 |
结论 |
1. 主要结论 |
2. 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印楝素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
1.2.2 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研究方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构建及其合成前体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2 研究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构建条件优化 |
2.2.2 印楝素A无细胞合成体系反应条件优化 |
2.2.3 印楝素A合成前体筛选 |
2.2.4 鲨烯合成印楝素A的生物合成途径推测 |
2.3 小结 |
第三章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3.1.2 研究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鲨烯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 |
3.2.2 茉莉酸甲酯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的影响 |
3.2.3 鲨烯与茉莉酸甲酯的协同作用对愈伤组织印楝素A合成的影响 |
3.3 小结 |
第四章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代谢网络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4.1.2 研究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差异代谢物筛选 |
4.2.2 代谢物种类及分布途径 |
4.2.3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愈伤组织初生代谢的影响 |
4.2.4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愈伤组织次生代谢物的影响 |
4.2.5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调控印楝素A合成相关代谢网络分析 |
4.2.6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调控其他代谢网络差异代谢物分析 |
4.2.7 几种柠檬苦素类物质的差异代谢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影响印楝素A合成的调控机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转录组组装质量分析 |
5.2.2 Unigene功能注释 |
5.2.3 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处理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4 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对印楝素A合成相关通路基因的调控 |
5.2.5 茉莉酸甲酯和鲨烯影响印楝素A合成的调控机理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6.2.1 讨论 |
6.2.2 展望 |
6.3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薇甘菊活性化学成分对双额岩小粪蝇驱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1 前言 |
1.1 薇甘菊概况 |
1.2 双额岩小粪蝇发生、生物学特性及为害防治 |
1.2.1 双额岩小粪蝇发生与为害 |
1.2.2 生物学特性 |
1.2.3 双额小粪蝇防治现状 |
1.3 害虫防治及植物源农药研究发展 |
1.3.1 植物源杀虫研究 |
1.3.2 植物源驱避作用研究 |
1.4 薇甘菊植物源农药的研究开发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植物 |
2.1.2 供试虫源 |
2.1.3 供试单组份化合物 |
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GC/MS测定 |
2.3.2 Y型嗅觉仪试验方法 |
2.3.3 薇甘菊甲醇抽提物田间(菇房)驱避试验方法 |
2.3.4 羽化率法选择性试验单组份化合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室内生物 |
2.3.5 单组份化合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田间(菇房)驱避试验方法 |
2.3.6 数据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薇甘菊叶化学成分测定 |
3.2 薇甘菊对双额岩小粪蝇嗅觉试验 |
3.3 薇甘菊甲醇抽提物田间(菇房)试验 |
3.4 薇甘菊挥发性单组份化合物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室内生物活性试验 |
3.5 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田间(菇房)驱避试验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薇甘菊叶的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 |
4.1.2 Y型管嗅觉驱避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
4.1.3 薇甘菊溶剂抽提物驱避作用的研究 |
4.1.4 薇甘菊挥发性单组份化合物室内测定表现出不同生物活性 |
4.1.5 α-松油醇和芳樟醇对双额岩小粪蝇成虫的驱避具有开发前景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竹醋液化学组分的研究进展 |
1.2.2 竹醋液的抑菌和增效作用 |
1.2.3 印楝素检测方法及其光解研究进展 |
1.2.4 噻虫嗪光解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印楝素和噻虫嗪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试验材料 |
2.1.1 仪器设备 |
2.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2 LC-Q-TOF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1 标准溶液的配置 |
2.2.2 提取方法 |
2.2.3 印楝素A的检测条件 |
2.2.4 噻虫嗪的检测条件 |
2.2.5 Online-SPE-Q/TOF-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2.3 方法验证 |
2.3.1 印楝素A检测方法的验证 |
2.3.2 噻虫嗪检测方法的验证 |
2.3.3 Online-SPE-Q/TOF-MS检测方法的验证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印楝素A的检测方法 |
2.4.2 噻虫嗪的检测方法 |
2.4.3 Online-SPE-Q/TOF-MS检测的条件优化 |
2.4.4 Online-SPE-Q/TOF-MS检测方法验证 |
2.4.5 Online-SPE-Q/TOF-MS方法检测实际样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 |
3.1 仪器和试剂 |
3.1.1 实验试剂 |
3.1.2 实验仪器 |
3.1.3 对氨基苯甲酸的配制标准溶液的配置 |
3.2 光解实验方法 |
3.2.1 竹醋蒸馏液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2.2 竹醋蒸馏液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3 统计和计算公式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竹醋蒸馏液对水中印楝素光解的影响 |
3.4.2 竹醋蒸馏液对玻片表面印楝素光解的影响 |
3.4.3 对氨基苯甲酸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4.4 pH值对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4.5 木醋液对水中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3.4.6 竹醋蒸馏液对水中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4.7 竹醋蒸馏液对玻片表面印楝素光解的影响 |
3.4.8 对氨基苯甲酸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4.9 pH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4.10 木醋液对噻虫嗪光解的影响 |
3.5 印楝素A和噻虫嗪光解产物分析 |
3.5.1 水中印楝素A光解产物分析 |
3.5.2 噻虫嗪在水中光解产物的质谱鉴定 |
3.6 小结 |
第四章 竹醋蒸馏液化学成分及其光猝灭机理探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 |
4.2.2 化学成分的测定 |
4.2.3 酚类化合物对水中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竹醋液的基本理化性质 |
4.3.2 P&T-TD-GC-MS分析结果 |
4.3.3 竹醋蒸馏液照光前后的成分比较 |
4.3.4 酚类化合物对水中印楝素A光解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印楝素、噻虫嗪检测方法的建立 |
5.1.2 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 |
5.1.3 竹醋蒸馏液化学成分及其光猝灭机理探究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8)明党参悬浮细胞次生代谢产物调控及诱导子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明党参研究进展 |
1 明党参生物学特性研究 |
2 明党参主要代谢产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 |
3 明党参组织培养研究 |
第二节 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生产药用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
1 细胞系筛选与优化悬浮培养条件 |
2 悬浮细胞扩大化培养 |
3 利用悬浮培养细胞进行生物转化 |
第三节 诱导子调控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面向呋喃香豆素生产的明党参悬浮细胞体系建立 |
第一节 明党参愈伤组织诱导与细胞株筛选 |
1 材料与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明党参悬浮细胞体系的建立 |
1 材料与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诱导子对明党参悬浮细胞呋喃香豆素代谢的调控 |
第一节 单一诱导子对明党参悬浮细胞呋喃香豆素代谢的调控作用 |
1 材料与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诱导子复合作用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诱导子对明党参悬浮细胞呋喃香豆素代谢调控机制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与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明党参原植物与不同离体培养材料的比较 |
第一节 原植物与离体培养材料主要代谢成分比较 |
1 材料与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二节 原植物与悬浮细胞受诱导后呋喃香豆素含量变化差异比较 |
1 材料与设备 |
2 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研究成果 |
致谢 |
(9)植物精油对绿豆象控制作用的研究及有效成分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精油对绿豆象熏杀和抑制种群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1 熏蒸作用 |
1.1.2 种群抑制作用 |
1.2 植物精油水蒸气蒸馏提取方法 |
1.2.1 水蒸汽蒸馏法的提取原理 |
1.2.2 水蒸汽蒸馏法的优点 |
1.3 植物源精油的化学成分 |
1.3.1 萜烯类化合物 |
1.3.2 香族化合物 |
1.3.3 脂肪类族化合物 |
1.3.4 含氮含硫化合物 |
1.5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5.1 立题依据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4种精油的工艺研究 |
2.1 材料 |
2.1.1 供试中药材 |
2.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精油提取 |
2.2.2 原料处理 |
2.2.3 精油样品的储藏 |
2.2.4 精油提取率的计算 |
2.2.5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提取工艺参数的研究 |
2.3.2 精油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
2.3.3 精油提取工艺的验证 |
2.4 结论与讨论 |
2.4.1 结论 |
2.4.2 讨论 |
第三章4种精油对绿豆象熏蒸毒力测定及种群抑制作用的研究 |
3.1 材料 |
3.1.1 试虫与饲料 |
3.1.2 主要仪器 |
3.2 方法 |
3.2.1 4 种精油对绿豆象熏蒸毒力测定 |
3.2.2 4 种精油对绿豆象种群抑制作用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4 种精油对绿豆象的熏蒸毒力测定 |
3.3.2 4 种精油对绿豆象的种群抑制作用 |
3.4 结论与讨论 |
3.4.1 结论 |
3.4.2 讨论 |
第四章4种植物精油化学成分鉴定 |
4.1 材料 |
4.1.1 供试精油 |
4.1.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 方法 |
4.2.1 精油脱水 |
4.2.2 精油稀释 |
4.2.3 精油组分定性 |
4.2.4 GC-MS测定条件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桂皮精油GC-MS分析结果 |
4.3.2 小茴香精油GC-MS分析结果 |
4.3.3 肉豆蔻精油GC-MS分析结果 |
4.3.4 砂仁精油GC-MS分析结果 |
4.4 结论与讨论 |
4.4.1 结论 |
4.4.2 讨论 |
第五章 5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熏蒸毒力测定和种群抑制作用的研究 |
5.1 材料 |
5.1.1 试虫与饲料 |
5.1.2 主要材料与试剂 |
5.2 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5 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的熏蒸毒力测定 |
5.3.2 5 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种群抑制作用 |
5.4 结论与讨论 |
5.4.1 结论 |
5.4.2 讨论 |
第六章 复配5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熏蒸毒力测定和种群抑制作用的研究 |
6.1 材料 |
6.2 方法 |
6.2.1 复配5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的增效作用测定 |
6.2.2 复配5种单体化合物合理配比的确定 |
6.2.3 复配5种精油化合物增效效果的测定与评判 |
6.2.4 具有增效作用的两两配比对绿豆象熏蒸毒力测定 |
6.2.5 具有增效作用的两两配比对绿豆象种群抑制作用 |
6.2.6 数据处理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复配5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的增效作用测定 |
6.3.2 复配5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熏蒸合理配比的确定 |
6.3.3 具有增效作用的两两配比对绿豆象的熏蒸毒力测定 |
6.3.4 复配5种单体化合物对绿豆象复配增效效果的测定与评判 |
6.3.5 具有增效作用的两两配比对绿豆象的种群抑制作用 |
6.4 结论与讨论 |
6.4.1 结论 |
6.4.2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印楝种仁挥发性成分的GC-MS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南疆核桃园棉铃虫种群发生规律、成虫行为选择及幼虫取食适应能力[D]. 刘海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的选择性及植株挥发物对其选择行为的影响[D]. 陈文斌. 扬州大学, 2021(09)
- [3]两种药用植物苦苏和印楝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 范民霞.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0(01)
- [4]基于印楝种仁的木材防腐微胶囊制备及其抑菌研究[D]. 常璐璐.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5]鲨烯和茉莉酸甲酯对印楝素A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机制[D]. 谢婷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02)
- [6]薇甘菊活性化学成分对双额岩小粪蝇驱避作用研究[D]. 欧剑峰.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2)
- [7]竹醋蒸馏液对农药光解的影响[D]. 宋丽.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8(01)
- [8]明党参悬浮细胞次生代谢产物调控及诱导子作用机制研究[D]. 蔡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 [9]植物精油对绿豆象控制作用的研究及有效成分鉴定[D]. 孙磊. 河南工业大学, 2016(08)
- [10]印楝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赵津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