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菌生长最佳条件及菌株的探讨

酵母菌生长最佳条件及菌株的探讨

一、酵母菌生长最适条件和最佳菌种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唐莹,王金玲,卢志全,蒋莹,何红英,董丹,晏雨辰,李巧月[1](2021)在《陆生伊萨酵母WJL-G4降解柠檬酸的条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本实验室分离获得的陆生伊萨酵母WJL-G4为试验菌株,在柠檬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考察该菌种的生长特性,降解柠檬酸最佳条件及其耐受性。方法:以降酸率和生长量为判断指标,对培养基中的柠檬酸质量浓度、氮源种类及添加量、无机盐种类及添加量进行筛选,并做单因素实验对温度、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筛选,然后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菌种的降酸条件。结果:对培养基进行筛选,降酸最佳配方为柠檬酸质量浓度1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浸粉,添加量为5 g/L,最佳无机盐为硫酸镁,其最佳添加量为0.001 mol/L。在温度28℃、装液量40 mL/250 mL锥形瓶、接种量1%(体积分数)、转速160 r/min、时间12 h时,降酸率为91.82%,较优化前降酸效率提高4倍,且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成本。此外,菌种可耐受SO2的最大质量浓度为8 mg/L,耐受的酒精体积分数为5%。结论:陆生伊萨酵母WJL-G4具有降解柠檬酸的功能,且在最佳降酸条件下其降酸效率显着提高。

朱星宇[2](2021)在《混菌发酵红枣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枣属于药食同源性食品,营养丰富,并含有多种保健功能成分。利用红枣生产具有营养、调味、保健功能的果醋,不仅能提高红枣加工的附加值,还可以增加市场上果醋类的品种,红枣果醋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本研究以新疆优质的红枣为原料,探究了混菌酿造红枣果醋的工艺,并对红枣果醋品质和风味进行了分析,再此基础上研制了红枣果醋饮料,以期为我国红枣发酵型深加工产品研发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及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红枣果醋发酵工艺优化,最适果酒专用酵母SY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2 h、发酵温度28℃、接种量8%;植物乳杆菌GIM1.191的最佳发酵条件是,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2℃、接种量6%。酒精发酵过程需要设定的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9℃,初始糖度14%,接种量7%(果酒专用酵母SY:植物乳杆菌GIM1.191为1:3),此时所得的酒精含量最高。(2)酒精阶段和醋酸阶段的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总糖、还原糖含量均低于红枣汁中的含量,枣醋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较高,枣醋中检出14中游离氨基酸,其中6种为必需氨基酸,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的作用,针对红枣果醋含有的一系列易挥发成分,进行较为深入的细致剖析,统计酯类26种;酸类16种;醇类14种;醛类9种;同时,酚类5种、酮类为6种;但醚类则仅为2种,最后总计鉴定出各类化合物91种。(3)通过单因素-响应面试验试验设计方法,得到最佳红枣醋饮料配方是:红枣醋12.14%,红枣汁13.38%,蔗糖1.92%,柠檬酸1.49%,红枣醋及红枣醋饮料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结果符合GB 18187-2000和GB 2719-2003的标准。

冯琳[3](2021)在《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及解酒护肝功能的评价》文中认为酒精性肝损伤是一种由于长期过量饮酒所导致的肝脏损伤性疾病。由于护肝药物长期食用会产生毒副作用,因此开发具有解酒护肝功能的天然性食品已逐渐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枸杞(Lycium barbarum)是一种富含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保健食材,具有补肾、护肝、抗衰老等多种功效。现有枸杞的加工方式和食用方式较为简单,会使其生物活性物质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基于此,本课题以枸杞为原料,选择不同菌种,通过发酵工艺和条件优化开发一款高附加值的发酵枸杞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收集了宁夏、青海、内蒙、新疆、河北和甘肃六个主要产区的枸杞原料,对其基本成分和活性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并采用化学抗氧化法(DPPH、ABTS、FRAP和ORAC)和细胞抗氧化活性分析法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甘肃、青海枸杞质量更大,新疆、宁夏枸杞次之。所有产区的枸杞样品中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的含量占比均较高。其中,河北枸杞的蛋白含量最高,宁夏和甘肃枸杞的蛋白含量次之。活性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宁夏枸杞中多糖、总酚和β-胡萝卜素含量较高,甘肃枸杞中总黄酮含量次之。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宁夏枸杞的化学抗氧化能力和生物学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以乙醇脱氢酶(ADH)体外筛选模型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作为综合评价指标,分别选择四种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酵母菌)对发酵枸杞汁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枸杞汁对ADH激活率最高,酵母菌发酵枸杞汁中SOD酶活最高,但酒精含量大于标准限量。为了进一步提升发酵枸杞汁的解酒能力并降低酒精含量,采取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方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先接种酵母菌以29°C,转速180 r/min发酵12 h,灭活后接种植物乳杆菌继续在37°C,转速为180 r/min发酵24 h,所制备的发酵枸杞汁的SOD酶活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佳,分别为468.6 U/m L和123.07μmol Trolox(TE)/m L。此时发酵枸杞饮料酒精含量仅为1.51%,且体外抗氧化能力和功效酶活力最优。最后,比较了枸杞原浆和四种不同菌种发酵枸杞汁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效果。结果显示,发酵枸杞汁相比于未经发酵的枸杞原浆可以明显缓解细胞内氧化损伤,通过降低Hep G2细胞内MDA含量及LDH的泄露率,提高抗氧化酶SOD酶活及ADH的激活率发挥作用效果;采用Hep G2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对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解酒护肝功能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各项指标均优于植物乳杆菌和酵母单一菌种发酵枸杞汁。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可以有效降低细胞模型中MDA、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分别降低52.54%、55.26%和49.99%;有效提高ADH、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分别提高1.66、4.38、1.62和2.44倍;有效抑制促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释放,抑制率为44.12%和78.44%。表明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在缓解细胞氧化应激、调节炎症反应和脂质代谢方面也具有有益效果。本研究开发出一款具有解酒护肝功效的发酵饮料,对提高枸杞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利用度和推动枸杞产业发展和区域脱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王俊敏[4](2021)在《黑藜麦山楂酒的研制及抗氧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藜麦为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富含黄酮、多酚、皂苷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菌消炎、减肥等多种功能特性,且其抗氧化活性会随着种皮颜色的加深而增加。山楂营养丰富,可药食两用,富含黄酮、多糖、有机酸及三萜酸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但其果实果胶含量较高,出汁率较低,除作为鲜果出售外,大多用于生产果脯类产品。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保健功效的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本实验以青海高原黑藜麦和潍坊特大山楂果为原料,采取混菌液态方式进行酒精发酵,最终制得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黑藜麦山楂酒,并对其感官及理化指标进行研究,为黑藜麦山楂复合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黑藜麦液化糖化工艺研究以黑藜麦为原料,对其淀粉的液化和糖化工艺进行研究,确定了最优的液化工艺条件如下:α-淀粉酶添加量为16 U/g、液化时间为45 min、液化温度为60℃;在最优液化工艺条件下,对其糖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最优的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为400 U/g、糖化时间为1.5 h、糖化温度为60℃、pH值为4.5。2.黑藜麦山楂酒工艺条件优化本实验以黑藜麦和山楂为原料,采用α-淀粉酶和糖化酶将黑藜麦中的淀粉进行水解制得黑藜麦糖化浓浆,采用复合果胶酶降解果胶制得山楂酶解液,将二者以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得到黑藜麦山楂复合汁,采取混菌液态方式进行酒精发酵,制得黑藜麦山楂酒。(1)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酵母菌的筛选及混菌比例的确定以黑藜麦山楂复合汁为酒精发酵初始糖液,选择10种酵母菌分别进行酒精发酵,以糖度、酒精度、还原糖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筛选出3种适合黑藜麦和山楂酒精发酵的酵母菌分别为:安琪啤酒酵母CN36(B)、拉曼德酒庄果酒酵母(F)、拉曼德71B酵母(H);在此基础上,分别按照安琪啤酒酵母CN36:拉曼德酒庄果酒酵母:拉曼德71B酵母=1:1:1,2:1:1,1:2:1,1:1:2四种比例进行酒精发酵,以酒精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确定了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酵母菌最优混菌比例为2:1:1。(2)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优化以黑藜麦山楂复合汁为酒精发酵初始糖液,选择安琪啤酒酵母CN36、拉曼德酒庄果酒酵母、拉曼德71B酵母(混合比例为2:1:1)作为发酵菌种,以酒精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综合指标,对黑藜麦山楂酒发酵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与正交试验优化研究。试验得到的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0℃,pH值为4.5,酵母菌接种量为0.25%,初始糖度为17°Bx,发酵时间为5 d。按照以上工艺条件酿造的黑藜麦山楂酒澄清透明、呈金黄色,果香酒香怡人,酒体协调、酸甜爽口,具有黑藜麦和山楂的典型风味,感官得分为84.2分;酒精度为5.93%vol;糖度为5.74°Bx;还原糖含量为3.74 g/m L;总酸含量为2.64 g/L;pH值为3.87;透光率为80.72%;总酚含量为276.24 mg/L;氨基态氮含量为17.42 mg/L;菌落总数≤1500 CFU/m L;大肠杆菌≤3 MPN/100m L;未检测出致病菌。

闫泽文[5](2021)在《不同菌种发酵对海参内脏酶解液风味的影响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综合利用海参内脏,探究海参内脏的深加工发展前景,本文以海参内脏为主要材料,在将其酶解后,研究酵母菌或者复合乳酸菌进行发酵的工艺并优化,利用电子舌、电子鼻探讨不同发酵方式下海参内脏酶解液在发酵前后风味和滋味的变化,同时研究不同菌种发酵过程中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及利用乳酸菌发酵后的产品是否具有体内抗肿瘤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不同菌种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制备及工艺优化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在55℃,料液比1:10,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2:1,总酶添加量为底物的3%的条件下,将海参内脏酶解120 min,得到海参内脏酶解液,添加合适的碳源后将其作为发酵基质使用。以发酵后溶液的SOD活力和酒精度作为评价指标,探究酵母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工艺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酵母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液初始糖添加量为16%,酵母菌接种量为0.06%,发酵温度38℃,发酵时间为10 h。以上工艺条件下其感官评价为92分,发酵液酒精度为5.3%vol,SOD酶活力为46.26 U/m L。同样将海参内脏酶解液作为发酵基质,以发酵终点的p H和发酵液中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作为评价指标,对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显示复合乳酸菌添加量为0.5%,复配比例为1:1(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1:1),乳糖添加量为4%,发酵时间为7 h时为乳酸菌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此时发酵液的p H为3.7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1.63%,最优条件下其感官评分为94分。(2)基于电子鼻、电子舌技术研究不同菌种发酵对海参内脏酶解液风味的影响利用电子舌、电子鼻对发酵前后的样品进行风味、滋味的评定,数据图显示,利用电子鼻可以很明确的区分出三种样品的挥发性物质差异,其中酵母菌发酵后的样品与其他的样品相比风味变化最大,主要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酒香。利用电子舌对三种样品的滋味进行了检测,实验证明酸味和苦味是海参内脏酶解液和酵母菌发酵后样品里最主要的滋味,而乳酸菌发酵则可以大幅降低样品的苦味,说明乳酸菌发酵可以降低海参内脏因为酶解而产生的苦味肽含量,比起酵母菌更适合用于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发酵。(3)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体内抗肿瘤试验通过在C57/BL小鼠背部肩胛处皮下接种MC38的方式创建荷瘤小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选取符合条件的小鼠进行试验,灌胃剂量均为0.1 m L/g。小鼠每24 h灌胃一次,每48 h在灌胃之后,记录小鼠体重和肿瘤体积。灌胃时间持续12天,在最后一次灌胃后采用脱颈法处死小鼠并剥取其皮下移植瘤标本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实验组各组荷瘤小鼠的抑瘤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作对比,低浓度实验组小鼠的抑瘤率为8.92%,中浓度组为16.3%,高浓度组为29.5%,说明高浓度组具有一定的体内抑瘤作用(P<0.05),并且实验结束时小鼠只是体重略有减少,除此之外均无不良反应。

周滟晴[6](2021)在《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及其在李子醋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果醋产业主要以勾兑的饮料型果醋为主,国外市场前景广阔的酿造法生产的果醋在国内较少。菌种选育和工艺优化是果醋工业的核心,本研究旨在筛选具有耐高温和耐乙醇的高产酸醋酸菌菌株,探究其在高温和高乙醇下的发酵特性和酶学特性,并将其应用于高温和高乙醇下发酵李子醋,以期为该优良醋酸菌株应用于非严格控制条件发酵果醋工业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耐受性初探。以多种类型的水果样品(李子、水蜜桃、芒果、香蕉和枇杷)为研究对象,通过富集培养、钙平板法、醋酸定性试验筛选出产醋酸菌40株,对比40株菌与工业醋酸菌AS1.41(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AS1.41)的5天产酸量,仅9株产酸量高于AS1.41的高产酸醋酸菌。对9株高产醋酸菌进行产酸曲线、生长曲线和耐受性初探,其中LO2菌株不仅产酸量高于AS1.41,而且37℃或11%乙醇条件下均具有良好长势,其OD600分别达0.56和0.61,对其进行形态学和16S r DNA鉴定,最终鉴定为Acetobacter sp.LO2(Genbank序列号MN602472)。2)点样法探究9株高产酸醋酸菌生长的耐受性。30℃,乙醇浓度超过13%时,仅LO2和AS1.41生长;乙醇浓度为15%时,仅LO2生长。37℃,乙醇浓度超过11%时,仅LO2和AS1.41生长;乙醇浓度超过13%时,仅LO2生长。40℃,仅LO2菌株能在13%乙醇浓度下生长。因此,LO2菌株具有良好的耐乙醇和耐温性。3)初始乙醇浓度和温度对高产酸醋酸菌的影响。第5天后,LO2和AS1.41的产酸量和生长量均趋于稳定,30℃和5%乙醇浓度时,LO2菌株表现出最佳的生长和最佳乙酸产量(约41.85 g/L)。初始乙醇浓度:当3%~10%的初始乙醇浓度时,LO2和AS1.41菌株的产酸量和生长量先上升后下降,在5%乙醇浓度达峰值。发酵温度:当30℃~40℃的温度时,随着发酵温度的上升,菌株生长的延滞期增加,其中,LO2菌株的产酸量和生长量逐渐降低,而AS1.41菌株的降速急剧至不生长。初始乙醇浓度和发酵温度组合:当30℃~40℃和3%~10%的初始乙醇浓度的组合条件时,各组合条件下,LO2菌株的生长和产酸量优于AS1.41,且能耐受37℃和10%乙醇组合或40℃和8%乙醇组合条件。4)初始乙醇浓度和温度对醋酸菌的产酸关键酶的影响初探。随着初始乙醇浓度的上升,粗酶液中,LO2和AS1.41菌株的乙酸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在5%乙醇和3%乙醇达峰值;随着发酵温度的上升,LO2和AS1.41菌株的ADH和ALDH分别在35℃和30℃达峰值。其中,ADH酶活性高于ALDH酶活性,且LO2菌株的酶活性高于AS1.41。LO2菌株的ADH和ALDH的最佳耐温和耐醇是37℃和10%乙醇,而AS1.41的分别是30℃和5%乙醇。5)LO2和AS1.41菌株在高温和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的发酵过程监测。两株菌在适宜条件(30℃,5%乙醇)的李子醋发酵生长和产酸性能相似,LO2菌株生产的李子醋的最大产酸量(53.88 g/L)高于AS1.41菌株(51.64 g/L);高乙醇条件(30℃,8%乙醇)延长醋酸菌的延滞期,LO2菌株生产的李子醋的最大产酸量(59.80 g/L)高于AS1.41(47.78 g/L);高温条件(37℃,5%乙醇),LO2菌株生产的李子醋产酸量(46.64 g/L)是AS1.41(25.92 g/L)的1.79倍;高温高乙醇条件(37℃,8%乙醇),AS1.41几乎不生长,LO2菌株仍保持发酵,但产酸量降低。6)LO2菌株和AS1.41菌株在高温和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的产品质量分析。在3种发酵条件[高温(37℃,5%乙醇)、高乙醇(30℃,8%乙醇)和高温高乙醇(37℃,8%乙醇)]下,LO2(AS1.41)菌株发酵的李子醋的有机酸含量分别比适宜条件(35℃,5%乙醇)下降8.37%(13.49%)、16.73%(47.03%)和8.16%(71.06%)。各胁迫条件下,与AS1.41相比,LO2菌株发酵的李子醋的挥发性成分数量更多(2~10种);对李子醋整体风味贡献最大的酯类和醇类成分相对含量更高(1.47%~14.16%);特征挥发性风味成分更丰富,其中李子醋的ROAV值最大的是醋酸异戊酯;同时,主成分分析能将8种李子醋有效区分。LO2菌株发酵的李子醋的感官评价优于AS1.41菌株,同时具备独特的李子颜色、浓厚的李子果香和醋香,有发酵醋的典型特征。

薛松[7](2021)在《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文中指出食醋作为调味品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其通常是由粮食诸如高粱、大米等经过发酵酿造而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醋的种类也逐渐增多,诸如苹果醋之类的新型食醋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及口感迅速赢得广大人民的欢迎。近几年,以蜂蜜为原料酿制而成的蜂蜜醋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蜂蜜醋产品的开发研究,对解决我国蜂蜜产品同质化严重,附加值较低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以目前广泛用于葡萄酒发酵生产的F1、F2、F3、F4、F5、F6、F7、F8活性干酵母为发酵剂,在相同条件下以椴树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发酵结束后测定发酵液中还原糖、乙醇以及高级醇、酯类等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浓度,构建了高级醇类和酯类的模糊综合评判隶属函数模型;通过对蜜酒进行感官评价,构建了感官得分的隶属函数模型;然后结合不同菌株的发酵性能,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优选出F6作为椴树蜜食醋发酵用酵母菌的最佳菌种。以椴树蜜为原料接种F6酵母菌首先进行酒精发酵,发酵液经处理后接种巴氏醋酸杆菌AS1.41进行椴树蜜食醋的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初始酒精度、初始p H值、发酵温度以及醋酸菌接种量4个因子作为自变量,以发酵液中的醋酸浓度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方法,在三角瓶水平上优化了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椴树蜜食醋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初始酒精度7%、初始p H值6、发酵温度30℃、醋酸菌接种量10%。采用上述发酵工艺,分别选用Logistic模型、Luedeking-Piret方程和Dose Resp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建立了菌体生长、底物(乙醇)消耗、产物(醋酸)生成的动力学模型方程,通过对模型拟合求解得出,三个模型方程的R2值分别为0.996,0.992和0.994,说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良好,能较好的反映出椴树蜜食醋醋酸发酵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动态变化趋势。

甄翠荣[8](2021)在《组合微生物协同发酵对玉米食品性能改良研究》文中指出玉米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作物之一,营养丰富且廉价易得。由于玉米自身的组成及加工特性,极大的限制了其食品加工及高附加值产品的应用开发。微生物发酵可以有效改善玉米的营养价值和加工性能,以提高玉米粉的附加值。本研究采用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种对玉米粉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测定比较玉米粉发酵前后的营养组分和理化加工特性的变化情况,进而了解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种发酵对玉米粉的影响。最后以发酵前后的玉米粉制作玉米蛋糕和牛角包,并作感官评价。为玉米粉的应用开发提供充分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从燕山即发高活性干酵母、杞参高活性干酵母、SAF高活性干酵母、HODGSON MILL高活性干酵母中分离出YS菌株、QS菌株、AD菌株、HM菌株四株菌株。通过嗅闻法、玉米粉中生长能力测定和产气实验选择AD菌株作为目的菌株。从安琪酸奶发酵剂分离出BJ菌株和SR菌株。通过产酸能力和玉米粉中生长能力测定选择SR菌株作为目的菌株。在双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粉的工艺研究中,以AD菌株发酵液浓度、SR菌株发酵液浓度、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作为4个因素,以发酵后玉米淀粉降解率为指标,分别做单因素试验。单因素试验中,AD菌株发酵液的最佳浓度为8%、SR菌株发酵液的最佳浓度为6%、最适发酵温度为33℃、最适发酵时间为60h;通过正交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各因素对玉米淀粉降解率影响的显着性为AD菌株发酵液浓度>发酵时间>SR菌株发酵液浓度>发酵温度,并且得出最佳工艺:AD菌株发酵液的最佳浓度为8%、SR菌株发酵液的最佳浓度为6%、发酵温度为33℃、发酵时间为72h;在此工艺条件下,玉米淀粉降解率达到30.06%。发酵后玉米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上升36.05%,可溶性糖含量上升69.12%,还原糖含量上升68.19%,小分子肽含量为原来的11.48倍,赖氨酸含量由34.92mg/g上升到42.69mg/g,色氨酸含量由9.21mg/g上升到12.25mg/g,其余基本成分的相对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粉的持水力下降33.88%,凝胶力提升29.38%;发酵后的玉米粉糊化特性方面也更趋近于淀粉,糊化过程中出现更明显的吸热峰,总吸热焓升高10.42%;糊化过程中衰减值和回生值分别降低了29.67%和37.59%,证明了发酵后的玉米粉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和抗回生性;玉米粉在乳酸菌发酵过程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也有所降低。用发酵前后的玉米粉制作全玉米蛋糕和全玉米牛角包,玉米发酵食品在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和比容测定上,发酵组均优于未发酵组。

唐莹[9](2021)在《陆生伊萨酵母降解及耐受高浓度柠檬酸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陆生伊萨酵母为研究对象,考察其降解柠檬酸的最佳条件及耐受柠檬酸的细胞生理学特征,致力于为柠檬酸型果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物降酸技术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在以柠檬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对陆生伊萨酵母WJL-G4的生长特性、降解柠檬酸的最佳条件及其耐受性进行考察,确定该菌种最佳降酸培养基及条件。添加其他碳源到柠檬酸培养基中,研究该菌种在双碳源条件下的碳源及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最后在不同浓度柠檬酸的培养条件下,研究陆生伊萨酵母WJL-G4耐受高浓度柠檬酸胁迫及其应激表型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本实验室分离获得的陆生伊萨酵母WJL-G4(Issatchenkia terricola WJL-G4)作为试验菌种,在以柠檬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以降酸率和生长量为判断指标,对培养基中的柠檬酸浓度、氮源种类及浓度、无机盐种类及浓度进行筛选,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对温度、装液量、接种量、摇床转速、培养时间进行筛选,然后用正交设计试验进一步优化菌种的最佳降酸条件。结果表明:对培养基进行筛选,降酸最佳配方为:柠檬酸浓度1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浸粉,添加量为5 g/L,最佳无机盐为硫酸镁,最佳浓度为0.1 g/L;对降酸条件进行筛选,在温度28℃、装液量40 mL/250 mL锥形瓶、接种量1%(V/V)、转速160 r/min、时间12 h时,降酸率为91.82%,较优化前降酸效率提高4倍,且减少能源消耗,节约成本。此外,陆生伊萨酵母可耐受SO2的最大质量浓度为8 mg/L,耐受的酒精体积分数为5%(V/V)。2、以葡萄糖、蔗糖、果糖、琥珀酸、苹果酸为其他碳源,分别添加到柠檬酸浓度为10和20 g/L的培养基中,研究陆生伊萨酵母WJL-G4在不同双碳源条件下对各种碳源的利用情况及有机酸种类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和果糖分别与柠檬酸混合培养条件下,当培养时间为0-24 h时,陆生伊萨酵母WJL-G4对柠檬酸的利用率与纯柠檬酸条件下呈现差异显着,并且菌种对糖类的利用率均大于70%,也大于菌种对柠檬酸的利用率,当培养时间为48 h,糖酸均消耗殆尽,说明该菌种优先利用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但同时消耗部分柠檬酸;当糖类碳源消耗殆尽,会以柠檬酸为碳源继续代谢,则可以通过控制培养时间来控制降酸的程度;对于琥珀酸、苹果酸作为其他碳源进行双碳源发酵时,陆生伊萨酵母在发酵前期即0-24 h时,琥珀酸、苹果酸碳源会影响菌种对柠檬酸的利用,但当培养时间为48 h时,菌种同样会将柠檬酸消耗殆尽,达到降酸目的,这为柠檬酸型果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物降酸工艺提供理论指导,但该菌种降解柠檬酸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探究。3、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等仪器,观察陆生伊萨酵母WJL-G4在不同柠檬酸浓度下菌种形态结构、细胞膜通透性的变化,再以细胞膜脂肪酸、胞内外pH以及抗氧化性等为指标探究菌种耐受高浓度柠檬酸胁迫下的应激特征。结果表明,在pH为3.0的培养条件下,对照组和柠檬酸浓度为20 g/L时,陆生伊萨酵母呈椭球状,细胞结构完整,液泡明显清晰,表面无明显褶皱和杂质。此外,菌种在柠檬酸浓度为20 g/L时已经出现应激变化,胞内pH、油脂、丙二醛、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均上升,且细胞膜脂肪酸种类增多,C15:2,ω-2、C18:2,ω-6、C20:1,ω-9和C18:1,ω-9这四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上升,此时菌种能通过自身调控耐受柠檬酸的胁迫。当柠檬酸浓度≥80 g/L时,陆生伊萨酵母生长量显着下降,细胞形态出现显着变化,液泡不再饱满清晰,细胞壁变薄,不再完整和清晰,细胞结构开始发生降解,此时,细胞膜通透性变大,油脂、丙二醛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提高,但胞内pH和超氧化物歧化酶降低,对该菌种造成的实质性损伤超过细胞自身应激能力,这为菌种耐受高浓度柠檬酸的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也为生物降酸提供数据参考。

赵颜[10](2020)在《马铃薯残渣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马铃薯渣综合利用研究应用,包括生产高蛋白饲料、固态发酵产品、制备燃料酒精和薯渣新型吸附剂和粘结剂、制备饲料种曲、方便面油料包可食性膜和有机化工产品等。本文剖析了马铃薯渣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应用,解决综合利用率低、食用安全性问题、技术推广困难等问题。本实验用酵母菌、霉菌、枯草芽孢杆菌、苏云金杆菌四类菌株进行了固态发酵,筛选适宜的菌种配合来优化最佳发酵工艺条件。1.单一菌株的发酵试验对马铃薯渣组分的影响中,孢木霉发酵效果最好。2.双菌株的发酵试验对马铃薯渣组分的影响中,确定汉逊酵母+多孢木霉、多孢木霉+酿酒酵母、多孢木霉+毕赤酵母3种发酵试验菌组的综合发酵能力优良。3.三菌株的发酵试验对马铃薯渣组分的影响中,汉逊酵母+多孢木霉+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多孢木霉+酿酒酵母两组组合的发酵能力优良。4.四菌株的发酵试验对马铃薯渣组分的影响中,试验整合以后对比单一菌株发酵试验,双菌种的发酵试验,以及三菌株的发酵试验得出,四种菌株在最佳组合发酵下的共同发酵对增加总真蛋白含量以及减少粗纤维的含量的试验效果最为优良。以马铃薯渣培养基中菌株的生长密集程度为研究对象,对培养基中辅助物添加量进行试验,试验进行了L9(43)正交试验,研究马铃薯渣发酵时4种无机盐尿素、硝酸铵、磷酸氢二钾、硫酸镁添加量的多少对菌株生长和发酵产物真蛋白以及粗纤维的改变含量变化影响,进一步确定最佳无机盐的添加量。试验还进行了L9(43)正交试验,研究马铃薯渣发酵时接种量的多少,发酵时间的多少,以及发酵时需要调控的温度高低,培养基的料层厚度4个因素对发酵产物的影响。1.辅助物添加量的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添加总质量12%的麸皮为辅助的营养物时马铃薯渣培养基的菌株生长最佳,菌群密度最大。2.马铃薯渣培养基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中4种无机盐的最佳添加量为:尿素2%,硝酸铵0.5%,磷酸二氢钾0.6%,硫酸镁0.02%。3.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试验结果可以得到,发酵条件影响程度大小顺序为接种量>料层厚度>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条件的最佳值为:接种量8%,料层厚度5cm,发酵时间48h,发酵温度26℃。本文进行了马铃薯渣混菌固态发酵工艺研究和马铃薯渣酒精发酵工艺优化研究及生物学评价。实验结果如下:1.鸭的消化代谢试验表明,鸭对发酵马铃薯渣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总能的表观消化率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12%、21.8%、14.7%和12.6%,差异极显着(P<0.01);发酵后马铃薯渣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优于发酵前,其中氨基酸总量表观消化率提高了26.84%,差异显着(P<0.05),必需氨基酸总量表观消化率提高了26.83%,差异显着(P<0.05)2.探究了发酵条件对马铃薯渣酒精发酵条件的影响,对工艺进行优化处理。分析结果得出,添加4%的α-淀粉酶,1.4%的糖化酶,糖化1.5h,接种8%的酵母种子液,发酵前期通氧8h,发酵60h时,酒精发酵产量最大。

二、酵母菌生长最适条件和最佳菌种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酵母菌生长最适条件和最佳菌种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陆生伊萨酵母WJL-G4降解柠檬酸的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1.1 材料
        1.1.2 培养基及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试验方法
        1.3.1 陆生伊萨酵母种子液的制备
        1.3.2 生长曲线绘制
        1.3.3 菌种降酸培养基研究
        1.3.4 菌种降酸条件及生长特性研究
        1.3.5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试验设计
        1.3.6 菌种耐受性研究
    1.4 指标测定方法
    1.5 数据处理
2 试验结果
    2.1 生长曲线
    2.2 降酸培养基的优化
        2.2.1 柠檬酸对菌种降酸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2.2.2 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对降酸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2.2.3 无机盐种类及添加量对降酸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2.3 菌种降酸率及生长量的单因素试验
    2.4 降酸率与生长量的正交优化试验
    2.5 时间对菌种降酸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2.6 耐受性试验结果
3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

(2)混菌发酵红枣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表
第1章 绪论
    1.1 红枣及红枣果醋概述
        1.1.1 红枣概述
        1.1.2 红枣果醋概述
    1.2 酵母菌和乳酸菌概述及其混合发酵的互作机理
        1.2.1 酵母菌概述
        1.2.2 乳酸菌概述
        1.2.3 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的互作机理
    1.3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3.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红枣果醋混菌酿造工艺优化
    2.1 前言
    2.2 主要材料
        2.2.1 试验原料及菌种
        2.2.2 试剂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菌种的活化
        2.3.2 红枣醋加工工艺流程
        2.3.3 红枣汁的制备
        2.3.4 红枣酒的制备
        2.3.5 红枣醋的制备
        2.3.6 菌种发酵条件优化
        2.3.7 酒精发酵阶段混菌酿造工艺优化
        2.3.8 分析测定方法
        2.3.9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酵母菌发酵条件优化
        2.4.2 乳酸菌发酵条件优化
        2.4.3 酵母菌和乳酸菌最佳配比结果
        2.4.4 接种量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2.4.5 发酵p H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2.4.6 枣汁初始糖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2.4.7 发酵温度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2.4.8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2.4.9 醋酸发酵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红枣果醋成分分析
    3.1 前言
    3.2 主要材料
        3.2.1 试剂与设备
    3.3 试验方法
        3.3.1 样品的制备
        3.3.2 红枣醋理化指标的测定
        3.3.3 红枣醋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3.3.4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红枣醋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3.4.2 游离氨基酸测定结果
        3.4.3 挥发性风味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的测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红枣醋饮料的研制
    4.1 前言
    4.2 主要材料
        4.2.1 试剂与设备
    4.3 试验方法
        4.3.1 单因素试验
        4.3.2 响应面试验设计
        4.3.3 微生物指标的测定
        4.3.4 枣醋饮料的感官评定
    4.4 结果与分析
        4.4.1 红枣醋饮料调配试验结果
        4.4.2 红枣醋饮料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
        4.4.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3)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及解酒护肝功能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枸杞概述
        1.1.1 枸杞简介
        1.1.2 枸杞的主要产地
        1.1.3 活性成分与护肝功能的相关研究
        1.1.4 枸杞资源的开发现状
    1.2 植物发酵饮料概述
        1.2.1 植物发酵饮料简介
        1.2.2 植物发酵饮料的主要发酵菌种
        1.2.3 植物发酵饮料中微生物的转化作用
    1.3 酒精性肝损伤概述
        1.3.1 酒精性肝损伤简介
        1.3.2 酒精在体内的代谢机制
    1.4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产地枸杞的比较与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主要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枸杞基本成分的测定
        2.3.2 枸杞活性成分的测定
        2.3.3 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方法
        2.3.4 细胞抗氧化活性评价方法
        2.3.5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枸杞基本组成成分
        2.4.2 枸杞中多糖含量
        2.4.3 枸杞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
        2.4.4 枸杞中β-胡萝卜素含量
        2.4.5 枸杞提取物自由基清除能力
        2.4.6 枸杞提取物细胞抗氧化活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发酵枸杞汁的工艺优化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主要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工艺
        3.3.2 发酵菌种的准备
        3.3.3 枸杞发酵原浆的工艺优化
        3.3.4 单一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工艺优化
        3.3.5 混合菌种发酵方式的确定
        3.3.6 混合菌种发酵时间的优化
        3.3.7 统计学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枸杞发酵原浆的工艺优化
        3.4.2 单一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工艺优化
        3.4.3 混合菌种发酵方式的确定
        3.4.4 混合菌种发酵时间的优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功能评价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主要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HepG2 细胞酒精性肝损伤评价模型的应用
        4.3.2 不同菌种发酵枸杞汁和枸杞原浆对HepG2 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4.3.3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4.3.4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4.3.5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
        4.3.6 枸杞汁发酵前后营养及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4.3.7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调配
        4.3.8 发酵枸杞汁质量指标的测定
        4.3.9 统计学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HepG2 细胞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应用
        4.4.2 不同菌种发酵枸杞汁和枸杞原浆对HepG2 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4.4.3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4.4.4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
        4.4.5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对HepG2 细胞炎症水平的影响
        4.4.6 枸杞汁发酵前后营养及风味成分的变化研究
        4.4.7 混合菌种发酵枸杞汁的调配
        4.4.8 发酵枸杞汁质量指标的分析
    4.5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黑藜麦山楂酒的研制及抗氧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黑藜麦概述
        1.1.1 黑藜麦简介
        1.1.2 黑藜麦的营养价值
        1.1.3 黑藜麦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1.2 山楂概述
        1.2.1 山楂简介
        1.2.2 山楂的营养价值
        1.2.3 山楂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1.3 低度酒概述
        1.3.1 低度酒简介
        1.3.2 低度酒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案
        2.2.1 黑藜麦山楂酒发酵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2.2 黑藜麦液化工艺条件选择
        2.2.3 黑藜麦糖化工艺条件选择
        2.2.4 不同酵母菌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2.2.5 混菌发酵对酒精发酵的影响
        2.2.6 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2.3 分析测定方法
        2.3.1 糖度
        2.3.2 pH值
        2.3.3 酒精度
        2.3.4 还原糖
        2.3.5 总酸
        2.3.6 菌落总数
        2.3.7 大肠菌群
        2.3.8 DPPH自由基清除率
        2.3.9 透光率
        2.3.10 总酚
        2.3.11 氨基态氮
        2.3.12 感官评分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黑藜麦液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3.1.1 黑藜麦液化工艺中α-淀粉酶添加量的确定
        3.1.2 黑藜麦液化工艺中液化温度的确定
        3.1.3 黑藜麦液化工艺中液化时间的确定
    3.2 黑藜麦糖化工艺条件的确定
        3.2.1 黑藜麦糖化工艺中糖化酶添加量的确定
        3.2.2 黑藜麦糖化工艺中糖化温度的确定
        3.2.3 黑藜麦糖化工艺中糖化时间的确定
        3.2.4 黑藜麦糖化工艺中p H值的确定
    3.3 不同酵母菌对酒精发酵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4 不同混菌比例对酒精发酵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
    3.5 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优化
        3.5.1 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单因素试验结果
        3.5.2 黑藜麦山楂酒酒精发酵正交试验结果
    3.6 黑藜麦山楂酒感官和理化指标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5)不同菌种发酵对海参内脏酶解液风味的影响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海参概述
        1.1.1 海参简介
        1.1.2 海参的加工利用现状
    1.2 海参内脏的主要成分
        1.2.1 海参蛋白及氨基酸
        1.2.2 海参多糖
        1.2.3 海参皂苷
    1.3 海参内活性物质的功能研究
        1.3.1 抗氧化活性
        1.3.2 抗肿瘤活性
        1.3.3 免疫调节活性
        1.3.4 减肥和降血脂功能
        1.3.5 降低血糖功能
    1.4 发酵海产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电子鼻、电子舌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
        1.5.1 电子鼻
        1.5.2 电子舌
    1.6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
    1.7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乳酸菌菌种的活化
        2.3.2 酵母菌菌种的活化
        2.3.3 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制备
        2.3.4 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制备
        2.3.5 酵母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单因素试验设计
        2.3.6 酵母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正交试验设计
        2.3.7 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单因素试验设计
        2.3.8 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正交试验设计
        2.3.9 感官评分表
        2.3.10 相关指标检测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酵母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单因素实验结果
        2.4.2 酵母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正交实验结果
        2.4.3 乳酸菌发酵酶解液单因素实验结果
        2.4.4 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正交实验结果
    2.5 相关指标检测结果
        2.5.1 溶液的糖浓度
        2.5.2 脂肪含量
        2.5.3 蛋白质含量
        2.5.4 微生物菌落总数的测定
        2.5.5 钠盐的含量
        2.5.6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2.6 小结
第三章 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对结肠癌小鼠的抗肿瘤作用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动物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的制备
        3.3.2 肿瘤细胞的复苏
        3.3.3 肿瘤细胞的传代
        3.3.4 实验动物的饲养
        3.3.5 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3.3.6 实验分组及给药
        3.3.7 统计学处理方法
    3.4 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抑制荷瘤小鼠体内肿瘤活性实验研究结果
        3.4.1 肿瘤体积
        3.4.2 荷瘤小鼠体重
        3.4.3 乳酸菌发酵海参内脏酶解液的体内抑瘤作用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发酵方式对海参内脏酶解液风味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电子鼻检测方法
        4.3.2 电子舌检测方法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电子鼻测定分析(PCA)结果
        4.4.2 电子鼻线型判别分析(LDA)结果
        4.4.3 电子舌检测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6)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及其在李子醋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果醋
        1.1.1 概述
        1.1.2 影响果醋质量的主要因素
        1.1.3 果醋质量评价指标——挥发性化合物和有机酸
        1.1.4 果醋产品市场现状
        1.1.5 果醋产品——李子醋研究现状
        1.1.5.1 李子概述
        1.1.5.2 李子销售及深加工研究现状
        1.1.5.3 李子醋研究现状
    1.2 醋酸菌
        1.2.1 概述
        1.2.2 影响醋酸菌生长和代谢的因素
        1.2.3 高耐受醋酸菌的研究
        1.2.3.1 耐热性
        1.2.3.2 耐酸性
        1.2.3.3 耐醇性
        1.2.4 醋酸菌的发酵机理
    1.3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耐受性初探
    2.1 前言
    2.2 材料与设备
        2.2.1 原料
        2.2.2 主要试剂
        2.2.3 仪器与设备
        2.2.4 培养基
    2.3 实验方法
        2.3.1 高产酸醋酸菌的筛选
        2.3.1.1 醋酸菌的初筛
        2.3.1.2 产酸定性实验
        2.3.1.3 高产酸醋酸菌的复筛
        2.3.2 高产酸醋酸菌菌株产酸曲线测定
        2.3.3 高产酸醋酸菌菌株的生长曲线测定
        2.3.4 高产酸醋酸菌耐受性初探
        2.3.5 菌株的鉴定
        2.3.6 数据分析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高产醋酸菌株的筛选
        2.4.1.1 初筛
        2.4.1.2 复筛
        2.4.2 高产酸醋酸菌产酸曲线
        2.4.3 高产酸醋酸菌生长曲线
        2.4.4 高产酸醋酸菌耐受性初探
        2.4.5 高产醋酸菌株的鉴定
        2.4.5.1 细胞形态、菌落形态
        2.4.5.2 16S rDNA鉴定
        2.4.5.3 系统发育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及相关酶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原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仪器与设备
        3.2.4 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
        3.3.1.1 3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3.3.1.2 37℃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3.3.1.3 4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3.3.2 温度和乙醇对高耐受性菌株的影响
        3.3.2.1 温度和乙醇对高耐受性菌株的生长量的影响
        3.3.2.2 温度和乙醇对高耐受性菌株的产酸量的影响
        3.3.3 高耐受性菌株的耐受性与酶活的关系
        3.3.3.1 培养方法
        3.3.3.2 蛋白含量的测定
        3.3.3.3 ADH/ALDH活性测定
        3.3.4 数据分析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点样法研究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
        3.4.1.1 3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3.4.1.2 37℃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3.4.1.3 40℃下高产酸醋酸菌的耐醇性
        3.4.2 高耐受性的高产酸菌株的特性研究
        3.4.2.1 30℃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3.4.2.2 35℃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3.4.2.3 37℃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3.4.2.4 40℃下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酸曲线
        3.4.3 胁迫环境对酶活的影响
        3.4.3.1 不同发酵温度对酶活的影响
        3.4.3.2 不同初始乙醇对酶活的影响
        3.4.4 酶稳定性
        3.4.4.1 酶的热稳定性
        3.4.4.2 酶的醇稳定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温和高乙醇发酵李子醋工艺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设备
        4.2.1 原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菌种活化及种子液制备
        4.3.2 李子醋发酵工艺
        4.3.2.1 发酵工艺流程
        4.3.2.2 李子汁的制备
        4.3.2.3 酒精发酵工艺
        4.3.2.4 醋酸发酵工艺
        4.3.3 主要理化指标测定方法
        4.3.4 HPLC测定李子醋的有机酸
        4.3.5 GC-MS测定风味化合物的变化
        4.3.5.1 样品预处理
        4.3.5.2 GC/MS条件
        4.3.5.3 定性定量分析
        4.3.5.4 特征风味物质分析-ROAV值
        4.3.6 感官评价
        4.3.7 数据分析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酒精发酵过程监测结果
        4.4.2 醋酸发酵过程监测
        4.4.2.1 适宜条件发酵李子醋
        4.4.2.2 高温条件发酵李子醋
        4.4.2.3 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
        4.4.2.4 高温和高乙醇条件发酵李子醋
        4.4.3 不同发酵条件下的8 种李子醋感官评价分析
        4.4.4 不同发酵条件下的8 种李子醋有机酸分析
        4.4.4.1 有机酸标准曲线
        4.4.4.2 有机酸含量对比
        4.4.5 不同发酵条件下8 种李子醋风味物质分析
        4.4.5.1 8 种李子醋主要挥发性成分分析
        4.4.5.2 8 种李子醋特征挥发性成分分析
        4.4.5.3 8 种李子醋特征挥发性成分的主成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7)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椴树蜜的概述
        1.1.1 蜂蜜的简介
        1.1.2 蜂蜜的分类
        1.1.3 蜂蜜的主要成分及营养价值
        1.1.4 蜂蜜的功能活性
        1.1.5 椴树蜜的简介
    1.2 蜂蜜的应用
        1.2.1 蜂蜜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2.2 蜂蜜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2.3 蜂蜜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1.2.4 蜂蜜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1.3 蜂蜜行业的发展现状
    1.4 蜂蜜醋的概述
        1.4.1 食醋的起源和功效
        1.4.2 食醋的酿造工艺
        1.4.3 蜂蜜醋的主要成分及营养价值
        1.4.4 蜂蜜醋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5 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2 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的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菌种
        2.1.2 材料与试剂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1.4 椴树蜜食醋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
        2.1.5 实验方法
        2.1.6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椴树蜜食醋酒精发酵阶段
        2.2.2 椴树蜜食醋醋酸发酵阶段
    2.3 本章小结
3 椴树蜜食醋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及放大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菌种
        3.1.2 材料与试剂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实验方法
        3.1.5 分析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椴树蜜食醋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乙醇消耗量及醋酸生成量的变化情况
        3.2.2 醋酸菌生长动力学模型
        3.2.3 醋酸生成量动力学模型
        3.2.4 乙醇消耗量动力学模型
        3.2.5 椴树蜜食醋发酵放大试验
    3.3 本章小结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组合微生物协同发酵对玉米食品性能改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玉米的营养价值
    1.2 玉米的微生物发酵
        1.2.1 乳酸菌发酵
        1.2.2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
        1.2.3 酵母菌发酵
        1.2.4 猴头菌发酵
        1.2.5 多菌种混合发酵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目的菌株的分离与选择
    2.1 材料与设备
        2.1.1 材料
        2.1.2 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酵母菌活化与增殖
        2.2.2 酵母菌分离
        2.2.3 酵母菌风味的选择
        2.2.4 玉米粉中酵母菌生长能力测定
        2.2.5 酵母菌发酵能力测定
        2.2.6 酵母菌生长曲线测定
        2.2.7 乳酸菌活化与增殖
        2.2.8 乳酸菌分离
        2.2.9 乳酸菌筛选
        2.2.10 玉米粉中乳酸菌生长能力测定
        2.2.11 乳酸菌生长曲线测定
        2.2.12 双菌种混合培养发酵玉米粉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酵母菌的分离效果及菌落形态
        2.3.2 适宜菌株的筛选结果
        2.3.3 酵母菌的生长能力
        2.3.4 酵母菌的发酵能力
        2.3.5 酵母菌生长曲线
        2.3.6 乳酸菌的分离效果及菌落形态
        2.3.7 适宜菌株的筛选结果
        2.3.8 乳酸菌的生长能力
        2.3.9 乳酸菌生长曲线
        2.3.10 双菌种混合培养发酵玉米粉
    2.4 讨论
    2.5 小结
3 双菌种固态发酵玉米粉工艺优化
    3.1 材料与设备
        3.1.1 材料
        3.1.2 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玉米粉发酵样品的制备
        3.2.2 单因素试验
        3.2.3 正交试验
        3.2.4 数据处理
        3.2.5 固态发酵法改良玉米粉的制备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3.3.2 正交试验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4 发酵前后玉米粉的营养成分及理化性质
    4.1 材料与设备
        4.1.1 材料
        4.1.2 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基本成分测定
        4.2.2 支/直链淀粉的测定
        4.2.3 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的测定
        4.2.4 小分子肽的测定
        4.2.5 必需氨基酸的测定
        4.2.6 持水力测定
        4.2.7 凝胶力测定
        4.2.8 发酵前后玉米粉糊化性质的测定
        4.2.9 糊化过程中吸热焓测定
        4.2.10 发酵前后玉米粉黄曲霉毒素B_1含量测定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本成分含量的变化
        4.3.2 直/支链淀粉含量的变化
        4.3.3 可溶性糖与还原糖含量的变化
        4.3.4 小分子肽含量的变化
        4.3.5 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4.3.6 持水力的变化
        4.3.7 凝胶力的变化
        4.3.8 糊化特性的变化
        4.3.9 吸热焓的变化
        4.3.10 双菌种发酵对玉米粉黄曲霉毒素B_1的消减作用
    4.4 讨论
    4.5 小结
5 发酵玉米粉蛋糕及牛角包加工
    5.1 材料与设备
        5.1.1 原料
        5.1.2 仪器与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全玉米蛋糕与牛角包工艺
        5.2.2 质构性质测定
        5.2.3 感官评价
        5.2.4 比容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质构性质分析
        5.3.2 感官评价分析
        5.3.3 比容测定分析
    5.4 讨论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创新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9)陆生伊萨酵母降解及耐受高浓度柠檬酸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酵母菌
        1.1.1 酿酒酵母
        1.1.2 非酿酒酵母
        1.1.3 酵母菌生物学特性
        1.1.4 酵母菌的菌落形态
        1.1.5 酵母菌的应用
    1.2 有机酸概述
        1.2.1 苹果酸
        1.2.2 柠檬酸
    1.3 降酸技术研究现状
        1.3.1 化学降酸法
        1.3.2 物理降酸法
        1.3.3 生物降酸法
    1.4 柠檬酸生物降解研究现状
    1.5 酵母菌受环境胁迫的研究
        1.5.1 以酵母为生物模式用于研究程序性死亡研究
        1.5.2 酵母菌受环境胁迫与抗氧化研究
        1.5.3 酵母菌受环境胁迫与细胞膜研究
        1.5.4 酵母菌受环境胁迫与线粒体的研究
    1.6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课题研究意义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2 陆生伊萨酵母降解柠檬酸条件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指标测定方法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生长曲线
        2.3.2 降酸培养基的优化
        2.3.3 菌种降酸率及生长量的单因素试验
        2.3.4 降酸率与生长量的正交优化试验
        2.3.5 时间对菌种降酸率及生长量的影响
        2.3.6 耐受性试验结果
    2.4 本章小结
3 陆生伊萨酵母WJL-G4在双碳源条件下降解柠檬酸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2.4 指标测定方法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葡萄糖柠檬酸双碳源条件下糖酸利用情况
        3.3.2 葡萄糖柠檬酸双碳源条件下糖酸含量动态监测
        3.3.3 葡萄糖柠檬酸双碳源条件下有机酸变化
        3.3.4 蔗糖柠檬酸双碳源条件下糖酸利用情况
        3.3.5 果糖柠檬酸双碳源条件下糖酸利用情况
        3.3.6 琥珀酸柠檬酸双碳源下酸利用情况
        3.3.7 苹果酸柠檬酸双碳源下酸利用情况
    3.4 本章小结
4 陆生伊萨酵母WJL-G4耐受高浓度柠檬酸胁迫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2.3 试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菌种在不同柠檬酸浓度下的生长曲线
        4.3.2 菌种在不同pH和柠檬酸浓度下的存活率
        4.3.3 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果
        4.3.4 柠檬酸浓度对菌种胞内pH的影响
        4.3.5 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下菌种的PI染色结果
        4.3.6 不同浓度柠檬酸处理下菌种细胞中ROS的测定结果
        4.3.7 柠檬酸浓度对菌种油脂含量和细胞膜脂肪酸种类的影响
        4.3.8 柠檬酸浓度对菌种抗氧化酶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10)马铃薯残渣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铃薯概况
        1.1.1 马铃薯简介
        1.1.2 马铃薯的组成成分
        1.1.3 马铃薯的加工
    1.2 马铃薯渣概况
        1.2.1 马铃薯渣成分简介
        1.2.2 马铃薯渣产生的过程
        1.2.3 马铃薯渣性质
    1.3 马铃薯渣的研究应用
    1.4 马铃薯渣固态发酵技术及其应用
        1.4.1 固态发酵
        1.4.2 固态发酵与微生物
        1.4.3 马铃薯渣作为固态发酵底物的工艺探究
        1.4.4 马铃薯渣作为发酵底物研究与应用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技术路线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马铃薯渣混菌固态发酵工艺研究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原料
        2.1.2 试验所需菌种
        2.1.3 试验所需培养基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2.2.1 试剂
        2.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关键技术路线和方法
        2.3.2 菌种筛选、最适的菌种组合
        2.3.3 辅助物添加量的优化试验
        2.3.4 马铃薯渣培养基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2.4 结果与分析
        2.4.1 菌种筛选、最适的菌种组合结果
        2.4.2 辅助物添加量的优化试验结果
        2.4.3 马铃薯渣培养基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试验结果
    2.5 试验研究讨论
        2.5.1 菌种筛选、最适的菌种
        2.5.2 马铃薯渣培养基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马铃薯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及生物学评价
    3.1 概述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设备
    3.3 发酵工艺
        3.3.1 发酵过程步骤
        3.3.2 发酵过程要点
    3.4 蛋白饲料中测定指标及方法
        3.4.1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3.4.2 消化代谢试验及消化率的计算
        3.4.3 实验数据讨论
    3.5 生物学评价与小结
第四章 马铃薯渣制备酒精燃料的技术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设备
        4.1.1 实验材料及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仪器名称
    4.2 实验方法
        4.2.1 马铃薯渣成分分析
        4.2.2 酿酒酵母生长曲线的测定
        4.2.3 马铃薯渣酒精发酵工艺优化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马铃薯渣成分分析
        4.3.2 酵母生长曲线
        4.3.3 马铃薯渣酒精发酵条件的工艺优化
        4.3.4 正交试验确定优化条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1.1 固态发酵马铃薯渣增值工艺
        5.1.2 马铃薯渣发酵生产蛋白饲料工艺研究
        5.1.3 马铃薯渣发酵制备酒精燃料的技术研究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酵母菌生长最适条件和最佳菌种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陆生伊萨酵母WJL-G4降解柠檬酸的条件研究[J]. 唐莹,王金玲,卢志全,蒋莹,何红英,董丹,晏雨辰,李巧月. 中国食品学报, 2021(08)
  • [2]混菌发酵红枣醋的研究[D]. 朱星宇. 塔里木大学, 2021(08)
  • [3]发酵枸杞汁的制备及解酒护肝功能的评价[D]. 冯琳. 江南大学, 2021(01)
  • [4]黑藜麦山楂酒的研制及抗氧化分析[D]. 王俊敏. 山西大学, 2021(12)
  • [5]不同菌种发酵对海参内脏酶解液风味的影响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闫泽文. 烟台大学, 2021(12)
  • [6]高产酸醋酸菌的耐受性研究及其在李子醋的应用[D]. 周滟晴.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1)
  • [7]椴树蜜食醋发酵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的构建[D]. 薛松. 烟台大学, 2021(09)
  • [8]组合微生物协同发酵对玉米食品性能改良研究[D]. 甄翠荣.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9)
  • [9]陆生伊萨酵母降解及耐受高浓度柠檬酸的研究[D]. 唐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10]马铃薯残渣固态发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 赵颜.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酵母菌生长最佳条件及菌株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