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悦,田双双,刘晓谦,张永欣,闫利华,王智民[1](2021)在《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茯苓是我国传统药食两用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茯苓多糖是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肿瘤、抗炎、保肝、调节机体免疫力等药理作用,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及保健品等领域。本文对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降解、结构表征、结构修饰及其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刘星汶,徐晓飞,刘玮,赵云鹏,张尚微,沈艺楠,杨继国[2](2021)在《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真菌多糖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且生物活性广泛。茯苓多糖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的菌核,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能活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功能活性、作用机理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最后对茯苓多糖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程玥[3](2021)在《茯苓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保肝活性及其对CYP2E1酶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为国家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主要用于治疗脾虚食少、心神不安、肝劳实热闷怒等病症。多糖是茯苓菌核中一种活性显着的化学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肿瘤、保肝、抗炎等多种活性。茯苓天然活性多糖由于得率低、分离纯化难等问题,目前的研究报道主要集中在其粗提物或衍生物上,关于其均一组分的精细结构和许多生物活性还有待探索。目的:本课题以体外保肝活性为导向,通过水提醇沉结合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凝胶柱层析技术从茯苓菌核中分离、纯化出若干不同的多糖组分,筛选活性最高的均一组分,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分析其结构特征。再通过体内肝损伤模型探究其发挥保肝作用的调节机制,以期阐明茯苓保肝活性多糖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理,探讨其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1)利用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综合脏器指数、肝组织病理变化、肝标志酶变化、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因子的生化水平等指标评价茯苓醇提物、水提物和多糖的预防肝损伤作用;(2)通过DEAE-52纤维素树脂和Sephadex S-500凝胶柱层析技术分级纯化茯苓多糖,利用CCl4构建人正常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以细胞保护活力、肝标志酶变化为指标,筛选茯苓多糖发挥保肝活性的均一组分;(3)结合物理和化学方法,通过光谱扫描、离子色谱、示差-多角度激光光散射系统-凝胶色谱、甲基化、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等技术对PCP-1C的结构特征进行表征;(4)再利用CCl4构建的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进一步验证均一多糖的体内保肝活性。结合H&E染色、生化指标测定、酶联免疫分析综合评价纯化的茯苓均一多糖预防肝损伤的作用,并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而探讨其结构与功能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结果:(1)茯苓水提物、醇提物和粗多糖的预处理对CCl4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各给药组小鼠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ALT、AST、MDA、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显着降低,SOD活性显着升高,且茯苓多糖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以茯苓多糖高剂量组最接近阳性药物组;(2)利用DEAE-纤维素和葡聚糖凝胶从茯苓多糖(PCP)中分离出5种不同的多糖组分(PCP1、PCP2、PCP-1A、PCP-1B和PCP-1C)。理化特性测定结果显示不同组分得到了较好的富集和分离,体外保肝活性实验指向PCP-1C为主要保肝活性组分,且呈现出较好的均一性;(3)PCP-1C数均分子量为17 k Da,主要由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岩藻糖组成,摩尔比为43.5:24.4:17.4:14.6。结构表征表明PCP-1C的主链主要由1,6-α-D-Galp构成,分支包括T-α-D-Manp,1,3-β-D-Glcp,1,4-β-D-Glcp,1,6-β-D-Glcp,T-β-D-Glcp,T-α-L-Fucp和1,3-α-L-Fucp;(4)对PCP-1C的体内保肝活性评价结果显示,PCP-1C显示出优越的保肝活性,能够有效降低血清中肝损伤特征转氨酶的升高,提高肝脏抗氧化酶SOD、GSH-Px活性,降低了丙二醛和炎性因子的产生。此外,PCP-1C可能通过抑制核受体CAR的表达以及干扰四氯化碳诱导的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的激活,缓解小鼠肝损伤。结论:茯苓多糖为茯苓发挥保肝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并从其中进一步分离富集出主要活性均一组分PCP-1C。PCP-1C的分子量为17 k Da,由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主要由1,6-α-D-半乳糖和α-D-甘露糖构成其重复单元。药理实验表明,该多糖可通过调节CAR蛋白的表达,抑制CYP2E1酶的活性,减少有毒CCl4代谢产物的产生。这为多糖在肝脏保护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前景。
蒋瑜[4](2020)在《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乳腺癌已经成为全世界女性中发病率最高的癌症,严重威胁了女性的健康。放化疗虽然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放化疗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肝肾损伤和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进食困难,进而引起营养不良、身体抗性减弱。并且放化疗还会不同程度地破坏患者的肠道稳态,而肠道稳态的失衡又会加速肠道炎症和肿瘤的发生。因此,寻找一种安全高效毒副作用低的天然产物,使其在发挥抗肿瘤作用的同时降低药物对肝肾及胃肠道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一个新的思路。茯苓在调节肠道腹泻以及脾胃虚寒中均具有良好效果。茯苓还具有保肝护肝作用,对肝硬化以及肝癌的治疗效果良好。茯苓作为一种扶正抗癌药,其单药或与其他药材配伍在我国中医药领域中用于乳腺增生以及乳腺肿瘤的治疗和调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然而目前关于茯苓抗乳腺癌的具体药理学机制仍不明确。虽然茯苓被报道能够通过干扰周期蛋白cyclin D1/cyclin E的表达或提高Bax/Bcl-2的比率等对多种癌细胞的增殖或侵袭有抑制作用。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对肿瘤小鼠肝肾的毒性和肠道稳态的作用仍还未见报道。为此,结合茯苓的多种功能活性,本文通过体内外实验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评判了茯苓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活性部位所在以及初步的抗肿瘤机制。随后,从肝肾组织学形态、肝功能指标以及小鼠的肌肉力度等方面探究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由于肿瘤的生长会导致肿瘤小鼠肠道稳态失衡,因此我们比对分析了各组小鼠肠道屏障和肠道菌群的差异,探究了茯苓对乳腺癌小鼠肠道稳态的影响,并对其代谢功能进行了预测和验证。最后,通过硅胶色谱柱联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反复分离和纯化获得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单体,利用LC/MS和核磁共振技术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并从蛋白分子层面以及物质的结构和活性方面寻找其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茯苓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成分主要集中在茯苓醇提取部位,并且体内外实验结果一致证明了茯苓具有抗乳腺癌活性。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均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从体外细胞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能够明显干扰乳腺癌细胞周期使其大量阻滞于G1期,并且显着够诱导细胞的凋亡(P<0.05)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从体内动物实验结果分析可知,茯苓醇提物干预能够明显延缓小鼠肿瘤的生长速度从而降低最终肿瘤重量(P<0.05)。肿瘤组织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的结果均显示茯苓醇提物明显改变了肿瘤组织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并且,茯苓醇提物可通过增加小鼠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和降低Ki67的增殖指数而显着延缓裸鼠移植瘤的生长。2.小鼠的肝、肾、脾重、血浆中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浓度、肝肾组织切片组织形态分析以及代表肌肉力度的指标综合显示,茯苓醇提物对肿瘤小鼠重要器官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其对肿瘤小鼠的肝肾还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推测其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可以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小鼠肠道屏障相关指标和肠道菌群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上调磷酸化ERK1/2和p38 MAPK的表达,提高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量,降低DAO、D-LA和内毒素水平,显着缓解肿瘤小鼠的肠粘膜损伤以及修复肠道屏障功能。同时,茯苓醇提物可以通过提高有益菌Bifidobacterium、Lactobacillus的丰度,减少硫酸还原菌Desulfovibrio和炎症相关菌Mucispirillum、S24-7和Staphylococcus的丰度以及增加肿瘤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显着改善乳腺癌小鼠肠道菌群失调。通过对肠道菌群代谢功能预测以及小鼠尿、血清中腐胺含量差异的进一步检测,推测腐胺相关代谢通路可能是茯苓醇提物在调节肿瘤小鼠肠道微生物稳态中调节的通路之一。3.通过对茯苓醇提取物依次经过有机试剂萃取、MCI和ODS色谱硅胶柱反复分离,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纯化,通过细胞毒性实验的逐级检测筛选,最终分离得D2-1(25.38 mg)、D2-2(10.88 mg)和D2-3(10.88 mg)三个单体化合物。经LC/MS分析和核磁结构鉴定,化合物分别为:3-O-乙酰-16α-羟基-脱氢栓菌酸、去氢茯苓酸和茯苓酸。其中,茯苓酸对两株乳腺癌细胞的抑制率显着高于其他两个单体化合物(P<0.05),且对正常的乳腺上皮细胞无明显毒性。由此可推测茯苓酸是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通过分析三个单体化合物的构效关系,推测茯苓酸结构中C-17上的C9侧链在C-24上连接的亚甲基结构以及C-8的双键结构共同促进了其对乳腺癌细胞的抑制活性。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对茯苓酸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显示,茯苓酸可以通过下调周期蛋白Cycline D1、Cycline E、CDK2和CDK4,上调p53和p21蛋白的表达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周期,通过上调促凋亡蛋白Bax,下调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促进细胞色素c的释放,同时激活死亡受体和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激活蛋白酶caspase-3,-9和-8来调控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以上结果明确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主要活性物质以及体内的毒副作用,从物质的结构以及蛋白分子层面共同阐述了茯苓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并首次报道了茯苓能够通过修复肠道屏障损伤和改善肠道菌群结构来维持肿瘤小鼠的肠道稳态。我们的结果显示茯苓可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乳腺癌的药物。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为茯苓在乳腺癌的治疗和相关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支持。
程玥,丁泽贤,张越,姜悦航,王雷,罗建平,彭代银,俞年军,陈卫东[5](2020)在《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茯苓为国家药食同源中药材品种,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功效。茯苓多糖作为其中最主要的活性物质之一,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等药理活性,存在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该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系统总结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及近年来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全面深入探讨茯苓多糖的化学组成和活性,讨论当前存在问题,为深入探究茯苓多糖构效关系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陈腾[6](2020)在《酵母菌葡聚糖羧甲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抗氧化活性及结构表征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关于酵母菌葡聚糖修饰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羧甲基化,而对于酵母菌葡聚糖羧甲基衍生物制备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制备最大取代度的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的工艺研究,而对于取代度和分子量对于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的生物活性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以从面包酵母中提取的酵母菌葡聚糖为原料,通过羧甲基化衍生制备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通过清除·OH、ABTS+·和Fe2+螯合实验来考察取代度和分子量对羧甲基酵母葡聚糖(CMG)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中的Box-Behnkn Design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活性最佳的羧甲基酵母葡聚糖(CMG)的制备工艺。主要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比较酵母菌葡聚糖和不同取代度的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清除·OH、ABTS+·及螯合Fe2+的能力评估取代度和葡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关系,发现清除活性和取代度呈现一定的依赖关系。考虑实际生产情况及取代度对CMG的活性影响,决定优化取代度为0.8的CMG。(2)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取代度为0.8的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制备工艺氢氧化钠和葡聚糖的质量比3.2,氯乙酸和氢氧化钠的质量比1.5羧甲基化时间2.0h碱化时间1.5h。使用此工艺制备出取代度为0.784的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CMGA,结果与预测值接近。(3)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分析通过超滤系统分离得到CMGA的三个组分CMGB、CMGC、CMGD,结果表明三个组分都是纯度相对较高的单一多糖组分,通过GPC分析软件计算得到CMGB、CMGC、CMGD的数均分子量(Mn)和重均分子量(Mw)分别是1.881×106 daltons和5.403×106 daltons、2.915×106 daltons和5.990×106 daltons、54294 daltons和1.300×106 daltons。(4)通过比较CMGB、CMGC、CMGD清除·OH、ABTS+·及螯合Fe2+的能力评估分子量对于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自由基清除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较小的组分CMGD表现更好的自由基清除活性。(5)通过红外光谱分析,GLUCAN和CMGB、CMGC、CMGD三个组分的红外光谱基本相同,都具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而CMGB、CMGC、CMGD三个组分在1611cm-1、1439 cm-1和1379 cm-1附近出现了新的特征吸收峰,说明该三个样品均具有羧甲基基团。(6)通过核磁共振分析,Glucan为一种含有β-(1→3)糖苷键为主链的D-葡聚糖。而CMGB、CMGC、CMGD三个组分在60110ppm之间的主链信号还仍然存在,表示多糖样品的主链结构未发生变化,而部分C-6信号峰化学位移从61.34 ppm向低场移至69.70 ppm(C-6’),部分C-4信号峰从68.90移至74.92ppm(C-4’),较少观察到C-2信号峰移动,说明羧甲基衍生化反应主要发生在C-6和C-4羟基位且羧甲基衍生化反应活性顺序大体为:C-6位>C-4位>C-2位。(7)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在GLUCAN样品的衍射图中,GLUCAN、CMGB、CMGC和CMGD在20°存在宽的衍射峰,表示虽然CMGB、CMGC和CMGD发生了羧甲基修饰,但是主要构象保持不变。(8)通过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GLUCAN整体颗粒较为工整,结构致密,表面平滑未见明显颗粒状结构。CMGB整体颗粒呈不规则形状,颗粒度聚集,结构致密,表面粗糙且凹凸不平,具有明显的颗粒状结构。CMGC整体颗粒呈不规则形状,整体结构松散,表面粗糙且凹凸不平,延其表面可以观察到很多的裂隙和不规则的较大的孔洞形状且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CMGD表面具有平滑的结构也具有粗糙的颗粒状结构,且整体相较于CMGB与CMGC其颗粒连接更为紧密,整体结构更加紧密。三个组分的分子表面形态存在一定差异。
张叶茁[7](2020)在《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使用不同剂量STZ分别制作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比较不同组的模型成功率,找出STZ的最佳注射剂量,并以此模型探讨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4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高脂饲喂组(7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维持饲料,高脂饲喂组给予高脂饲料,4周后将高脂饲喂组大鼠随机分为四组:高脂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50mg/kg(10只);模型Ⅰ组:腹腔注射30mg/kg STZ(20只);模型Ⅱ组:腹腔注射40mg/kg STZ(20只);模型Ⅲ组:腹腔注射55mg/kg STZ(20只)。另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柠檬酸缓冲液50mg/kg。实验结束时,检测各组大鼠各项生化指标,比较各模型组大鼠的模型成功率,找出最佳成模剂量。茯苓复合提取物对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65只SPF级雄性SD大鼠,4周龄,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选取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其余55只用于2型糖尿病模型制备。55只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喂4周,第4周末,大鼠禁食12h,按照30 mg/kg剂量一次性左下腹腹腔注射1%STZ,之后继续饲喂高糖高脂饲料1周,检测空腹血糖,以血糖值>11.1 mmol/L为建模成功。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对照组、二甲双胍组、茯苓低剂量组、茯苓中剂量组、茯苓高剂量组。所有大鼠连续灌胃4周,检测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INS)、胰高血糖素(GC)水平,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丙二醛含量(MDA),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观察胰腺、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1.不同剂量STZ结合高脂喂养,均可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腹腔注射30mg/kg STZ是最佳剂量。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重显着升高(P<0.05),空腹血糖均显着降低(P<0.05)。3.与模型对照组血清TG、TC、LDL-C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血清HDL-C比较,茯苓低、中、高剂量组均显着升高(P<0.05)。4.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INS均显着升高(P<0.05)、GC均显着降低(P<0.05)、HOMA-IR指数显着降低(P<0.05)。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血清SOD活性上升,MDA含量降低(P<0.05)。6.HE染色结果显示:茯苓复合物低、中、高剂量组胰岛细胞排列、肝细胞弥漫性脂肪样变性等情况呈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1.腹腔注射STZ 30 mg/kg结合高脂喂养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成模率最高。2.茯苓复合提取物能维持糖尿病大鼠正常体重,降低其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3.茯苓复合提取物能调节糖尿病大鼠血脂,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4.茯苓复合提取物可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和肝脏损伤。
程倩雯[8](2020)在《茯苓多糖口服液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延迟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随着目前科学的发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更加丰富,例如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但含铂两药的化疗方案仍是NCCN指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方案。随化疗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其中恶心呕吐是消化道副反应中最常见的症状,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降低患者化疗完成率,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延迟性呕吐一般出现在化疗24小时~7天内。西医对于急性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治疗起效快,效果稳定,但对于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治疗仍有不足。中医药作为传统医学手段,对于减轻化疗期间的副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茯苓多糖口服液作为湖南补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具有辅助抗肿瘤效果的制剂,临床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脾胃气虚证者的治疗。目前茯苓多糖口服液是否对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有预防效果,国内外尚未有相关临床研究。目的:验证茯苓多糖口服液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在含铂两药化疗期间出现的延迟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预防作用,评估茯苓多糖口服液在非小细胞肺癌含铂两药化疗期间的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设计,纳入Ⅲ期-Ⅳ期NSCLC含铂两药化疗患者6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30例。试验开始之前利用SAS 9.4统计软件PROC PLAN过程语句,给定种子数,分别产生60例受试者所接受处理的随机数字表,进行分组编码。按照研究方案筛选和录取符合要求的受试者,随机分入试验组或对照组后进入42天的治疗观察期。化疗方案按照NCCN临床实践指南NSCLC2015版执行。两组均同步使用化疗前的标准止吐方案,若化疗期间再出现不良反应分级3级以下的恶心呕吐症状,两组均不再应用西医止吐剂治疗。两组在化疗期间均不服用其他中成药或中药。试验组进行顺铂+紫杉醇/多西紫衫醇化疗Q21d(具体为顺铂25mg/m2 d1-d3+紫杉醇135-175mg/m2 d1静滴;顺铂25mg/m2 d1-d3+多西紫衫醇75mg/m2 d1静滴)的同时,服用茯苓多糖口服液10ml/次,一日3次,连用21天;对照组仅进行顺铂+紫杉醇/多西紫衫醇化疗Q21d。连续使用2周期后,分别于治疗第7天、第21天、第28天、第42天进行相关量表和指标的评价。评价标准: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NCI-CTCAE1.4.03),临床症状评估量表(MDASI-TCM),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检查)。采用SAS9.4版本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64例,共完成6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主要疗效指标恶心呕吐发生率及严重程度:1、化疗相关不良反应量表(NCI-CTCAE1.4.03):在治疗总过程中,两组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但试验组呕吐总发生率有优于对照组趋势。在治疗第28天,试验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呕吐发生率有优于对照组趋势(P=0.054)。在治疗第42天,试验组恶心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42天,两组呕吐发生率,试验组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发生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方面,治疗总过程中,试验组2级恶心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症状量表(MDASI-TCM):在治疗第21天、第42天,试验组恶心症状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第21天、第42天,试验组与对照组呕吐症状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3、生活质量评分(QLQ-c30):治疗第21天差值为试验组0.5±24.1,对照组10.6±18.8,P=0.0666>0.05,试验组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差异趋势;治疗第42天差值为试验组-3.1±28.2,对照组5.6±24.5,P=0.0978>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差异趋势。次要疗效指标1、中医症状量表(MDASI-TCM)其他症状情况:治疗第21天,在睡眠不安、气短、健忘、胃口最差、麻木、便秘、生活乐趣7项中,试验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疲劳(乏力)、苦恼方面,试验组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42天,在出汗、疲劳(乏力)、睡眠不安、气短、健忘、悲伤感、便秘、怕冷、生活乐趣9项中,试验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胃口最差、情绪方面,试验组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总分情况:两组在第21天和第42天中医症状积分总和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比较两组在第21天和第42天总分差值(前-后),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茯苓多糖口服液在改善预期性恶心症状方面有一定趋势,但优势不显着;在改善化疗引起的脾气虚症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2、生活质量评分(QLQ-c30)其他领域及单项情况:治疗第21天,试验组在功能量表-角色功能、功能量表-躯体功能领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42天,试验组在功能量表-情绪功能、功能量表-整体生活、功能量表-躯体功能领域和单项-气短、单项-食欲减弱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量表-角色功能、功能量表-认知功能,试验组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茯苓多糖口服液在有预防预期性恶心呕吐症状的趋势,但优势不明显;而在改善生活质量领域及脾虚相关症状(气短、食欲减弱)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安全性评价:除NCI不良反应量表中记录的不良反应外,试验组出现4例(11.8%)发生不良事件,对照组6例(20%)发生不良事件,经判断与试验药物无关,且P>0.05,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无其他不良反应记录。结论:茯苓多糖口服液对预防含铂两药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有显着优势,并可以改善恶心发生的严重程度,对预防改善化疗期间出现的延迟性呕吐及预期性恶心呕吐有一定的作用趋势,但改善效果不显着;茯苓多糖口服液对于改善化疗导致的脾气虚相关症状有显着优势;茯苓多糖对于改善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有明显的优势。茯苓多糖口服液治疗安全性良好,适用于临床推广。
任海东[9](2020)在《加味酸枣仁汤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内代谢物质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临床上中药及其复方通常以汤剂形式应用,由于中药复方中化学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现代研究中对复方物质基础研究报道不多,而侧重于质量控制方面,如中药标准化、指纹图谱研究等。本文选取临床验方加味酸枣仁汤,对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大鼠灌胃加味酸枣仁汤后的血浆移行成分和尿液代谢产物,为加味酸枣仁汤的制剂研发、质量控制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研究复方加味酸枣仁汤体外和体内的物质基础。主要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加味酸枣仁汤以汤剂形式应用的化学成分、大鼠灌胃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后的血浆移行成分以及大鼠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后经代谢产生的不同时间点的尿液代谢成分。方法:(1)对复方加味酸枣仁汤按比例以水为溶媒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采用UPLC-Q-TOF-MS技术,分别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对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复方加味酸枣仁汤的体外物质基础。(2)大鼠灌胃给予复方加味酸枣仁汤提取液后,眼眶取血采集样本,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比分析空白血浆和含药血浆的化学成分,研究复方加味酸枣仁汤的血浆移行成分。(3)大鼠灌胃给予复方加味酸枣仁汤提取液后,正常饮水,分别收集大鼠的空白尿样,0-12 h的含药尿样和12-24 h的含药尿样,采用UPLC-Q-TOF-MS技术,对比分析空白尿样和不同时间点的含药尿样的化学成分,研究复方加味酸枣仁汤的尿液代谢成分。结果:(1)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报道的质谱数据信息,对比分析了加味酸枣仁汤以汤剂形式应用的34个化学成分,主要有皂苷类成分、酚酸类成分、黄酮类成分等。化学成分主要来源于复方中的炒酸枣仁、知母、川芎、甘草和远志药材。(2)在加味酸枣仁汤体外物质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鼠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后的血浆移行成分进行研究,检测和分析了血浆移行成分中的5个化学成分。(3)在加味酸枣仁汤体外物质基础研究和血浆移行成分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鼠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后不同时间段的尿液代谢成分进行研究,检测和分析了尿液代谢成分中的10个化学成分。结论:复方加味酸枣仁汤的体外和体内物质基础研究,体现了复方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具有多样性,以皂苷类和黄酮类为主,同时兼有其他成分。分析结果覆盖了文献报道的部分活性成分,这些成分在组方的单一中药物质基础研究中发挥主要作用,如酸枣仁皂苷类成分、知母中的双苯吡酮类成分以及远志中的酮类成分和寡糖酯类成分等。化学成分的主要来源反映了复方中的炒酸枣仁、知母、远志和甘草的重要作用。大鼠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后的血浆移行成分研究,表明复方在临床上应用,发挥作用的主要功效物质可能是原型成分。主要来源药物以酸枣仁、知母、川芎、甘草为主。大鼠给予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后,对不同时间段的尿液代谢成分进行分析,表明复方以汤剂形式入药,经口服吸收后,化学成分在体内可能通过原型成分排出,也可能经过不同的生物转化过程,进而生成发挥作用的药效物质。
王明[10](2019)在《茯苓皮抗肾纤维化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茯苓皮(Surface layer of Poria cocos,SLPC)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Schw.)Wolf]的干燥外皮,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症。茯苓皮中含有三萜类、二萜类、甾体类、黄酮类、蒽醌类、木脂素类等成分,其中三萜类化学成分是其主要化学成分。茯苓皮具有利尿、肾保护、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肾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多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的共同病理特征,有效抑制TIF进程是防治CKD的关键。本论文系统分离鉴定了茯苓皮的化学成分,阐明茯苓皮中羊毛甾烷三萜和3,4-开环羊毛甾烷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TGF-β/Smad信号通路而发挥抗肾脏纤维化作用。目的:系统地研究利水渗湿中药茯苓皮的化学成分,揭示茯苓皮抗肾纤维化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茯苓皮的合理开发利用及抗肾纤维化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1.干燥的茯苓皮粉碎后用乙醇回流提取,减压浓缩得到浸膏,经蒸馏水混悬溶解,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次,合并萃取液得到不同极性部位的萃取物。2.采用MCI GEL CHP 20P树脂柱、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ODS RP-18反相中压柱等多种色谱技术,结合制备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IR、HRESIMS、1D和2D NMR等波谱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3.分别采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和小鼠足细胞(MPC5)导致肾纤维化损伤模型。根据茯苓三萜酸化合物母核结构及所含官能团不同,选择一个三环三萜类新化合物茯苓酸ZF(PZF)、三个3,4-开环羊毛甾烷三萜类新化合物茯苓酸ZC(PZC)、茯苓酸ZD(PZD)和茯苓酸ZG(PZG),及两个羊毛甾烷三萜类新化合物茯苓酸ZE(PZE)和茯苓酸ZH(PZH)为研究对象,评价其对TGF-β1和AngⅡ介导的HK-2细胞纤维化及足细胞损伤的影响。4.通过q RT-PCR、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TGF-β1和AngⅡ介导的HK-2和足细胞中RAS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观察PZC、PZD、PZE、PZF、PZG及PZH对RAS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5.观察TGF-β1和AngⅡ介导的HK-2和足细胞中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研究PZC、PZD、PZE、PZF、PZG及PZH对Smad2、Smad3、p-Smad2、p-Smad3、Smad4及Smad7等蛋白表达的影响。6.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cclusion,UUO)法构建TIF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PZC、PZD和PZE小鼠肾损伤的改善作用,Masson’s染色观察PZC、PZD和PZE对小鼠肾间质纤维化改善作用。通过q RT-PCR、Western blot等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PZC、PZD和PZE对小鼠肾脏促纤维化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观察PZC、PZD和PZE对UUO小鼠肾组织RAS、Wnt/β-catenin及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评价其抗肾纤维化活性及构效关系。结果:1.系统的鉴定茯苓皮的化学成分。从茯苓皮乙酸乙酯部位分离鉴定10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36个3,4-开环羊毛甾烷三萜类成分:poricoic acid A(FLP-1)、poricoic acid B(FLP-2)、poricoic acid E(FLP-5)、poricoic acid ZA(FLP-6)、poricoic acid D(FLP-7)、poricoic acid F(FLP-8)、poricoic acid ZB(FLP-9)、poricoic acid ZC(FLP-10)、poricoic acid G(FLP-12)、26-hydroxy-poricoic acid DM(FLP-13)、poricoic acid ZD(FLP-14)、poricoic acid AM(FLP-17)、poricoic acid C(FLP-23)、16-deoxyporicoic acid B(FLP-24)、poricoic acid ZG(FLP-27)、3,4-seco-lanosta-7,9(11),24(25)-trien-21-oic acid 3-oate(FLP-30)、15α-hydroxylanosta-8(9),24(25)-diene-3,21-dioic acid(FLP-32)、poricoic acid ZJ(FLP-34)、poricoic acid ZK(FLP-35)、poricoic acid AE(FLP-39)、6,7-dehydroporicoic acid H(FLP-41)、poricoic acid CE(FLP-44)、poricoic acid CM(FLP-51)、poricoic acid ZM(FLP-58)、poricoic acid ZO(FLP-63)、25-methoxy-poricoic acid A(FLP-66)、poricoic acid ZQ(FLP-71)、poricoic acid ZR(FLP-72)、poricoic acid ZS(FLP-73)、poricoic acid ZT(FLP-76)、poricoic acid ZU(FLP-80)、poricoic acid BM(FLP-82)、poricoic acid ZV(FLP-83)、poricoic acid GE(FLP-87)、16α-hydroxy-3,4-seco-lanosta-4(28),7(9),11,24-tetraene-3,21-dioic acid-3-ethyl ester(FLP-89)、poricoic acid GM(FLP-97);38个羊毛甾烷三萜类成分:dehydrotrametenolic acid(FLP-3)、dehydroeburicoic acid(FLP-4)、3-epi-dehydrotumolosic acid(FLP-11)、3β,16α-d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e-21-oic acid(FLP-16)、3-O-acetyl-16α-hydroxyl dehydrotrametenolic acid(FLP-18)、dehydropachymic acid(FLP-19)、pachymic acid(FLP-20)、eburicoic acid(FLP-21)、poricoic acid ZE(FLP-22)、trametenolic acid(FLP-26)、poricoic acid ZH(FLP-28)、16α-hydroxytrametenolic acid(FLP-29)、poricoic acid ZI(FLP-31)、16α-hydroxy-3-oxo-24-methyl-lanosta-5,7,9(11),24(31)-tetraen-21-oic acid(FLP-33)、poricoic acid ZL(FLP-36)、3β,15α-dihydroxy-lanosta-7,9(11),24-trien-21-oic acid(FLP-37)、3-epidehydropachymic acid(FLP-38)、pohyporenic acid C(FLP-40)、3α-O-acetyl-hydroxyl pachymic acid(FLP-43)、25-hydroxypachymic acid(FLP-45)、15α-hydroxy-dehydrotumulosic acid(FLP-47)、5α,8α-peroxydehydro-tumulosic acid(FLP-48)、6α-dehydropolyporenic acid C(FLP-49)、3β-O-acetyl-16α-hydroxy-lanosta-8,24-diene-21-oic acid(FLP-52)、3β-O-acetyl-lanosta-7,9(11),24(31)-trien-21-oic acid(FLP-55)、3-oxo-16α-hydroxy-lanosta-7,9(11),24(31)-trien-21-oic acid(FLP-61)、poricoic acid ZN(FLP-62)、3β,16α-dihydroxy-24-oxolanost-7,9(11)-dien-21-oic acid(FLP-64)、3β,15α-dihydroxy-lanosta-8,24-diene-21-oic acid(FLP-65)、poricoic acid ZP(FLP-67)、16α,27-dihydroxy-dehydrotrametenoic acid(FLP-68)、3β,16α-di-hydroxy-7-oxo-24-methyllanosta-8,24(31)-dien-21-oic acid(FLP-69)、dehydro-trametenonic acid(FLP-77)、3-oxol-anosta-8(9),24-diene-21-oic acid(FLP-78)、dehydroeburiconic acid(FLP-79)、3β,15α,16α-trihydroxy-lanosta-7,9(11),24(31)-trien-21-oic acid(FLP-81)、poricoic acid ZW(FLP-84)、3-(2-hydroxy-acetoxy)-5α,8α-peroxydehydrotumulosic acid(FLP-98);1个三环三萜类成分:poricoic acid ZF(FLP-25);5个二萜类成分:dehydroabietinol(FLP-53)、dehydroabietlc acid(FLP-54)、7-oxol-15-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FLP-75)、dehydroabietic acid(FLP-85)、1β,16-dihydroxy-dehydroabietic acid(FLP-91);5个黄酮类成分:3’,4’,5,6,7,8-hexamethoxy-flavone(FLP-74)、4-hydroxy-3’,5,6,7,8-pentamethoxy flavone(FLP-90)、wogonin(FLP-92)、4’,5,6,7,8-pentamethoxyflavone(FLP-95)、4’,7-dihydroxy isoflavone(FLP-100);3个甾体类成分:ergosterol(FLP-46)、β-sitosterol(FLP-56)、ergosta-4,6,8(14),22-tetraen-3-one(FLP-59);1个木脂素类成分:matairesinol(FLP-60);1个蒽醌类成分:aloe-emodin(FLP-94);以及10个其他类小分子化合物: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1,2-dibutyl ester(FLP-15)、dibutyl phthalate(FLP-42)、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1,4-bis(6-methylheptyl)ester(FLP-50)、palmitic acid(FLP-57)、vanillin(FLP-70)、4,5-dihydroxy-9-methanol-12-(14,15-dimethyl)-methanol-1,7-diphenyl(FLP-86)、3,4,5-trihydroxy-benzaldehyde(FLP-88)、maltose(FLP-93)、4-hydroxy-2-nonenoic acid(FLP-96)、4,5-dihydroxy-10-methyl-11-(14,15-dimethyl)-methanol-1,7-diphenyl(FLP-99)。其中FLP-6、9、10、14、22、25、27、28、31、34、35、36、58、62、63、67、71、72、73、76、80、83、84、86、99等25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FLP-32、37、43、60、61、74、75、79、88、90、91、92、93、94、95、96、100等17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茯苓属中分离鉴定。2.茯苓三萜酸抑制TGF-β1和AngⅡ诱导的HK-2及足细胞损伤,改善UUO小鼠肾间质纤维化。TGF-β1和AngⅡ均能诱导HK-2细胞转分化,诱导足细胞损伤。3,4-开环羊毛甾烷三萜(PZC、PZD及PZG)和羊毛甾烷三萜(PZE及PZH)均可显着下调TGF-β1和AngⅡ诱导的HK-2细胞中促纤维化蛋白collagen I、fibronectin和α-SMA的表达,显着上调E-cadherin的表达;显着上调足细胞中Podocin、Nephrin、Podocalyxin及Synaptopodin蛋白的表达。PZC、PZD和PZE减少UUO小鼠肾组织中炎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积聚,下调肾组织中促纤维化蛋白α-SMA、CollagenⅠ及Fibronectin的表达。3.茯苓三萜酸抑制RAS的激活。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GF-β1和AngⅡ激活HK-2及足细胞中的RAS成分,上调AGT、renin、ACE及AT1R等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茯苓三萜酸显着的抑制TGF-β1和AngⅡ诱导的细胞中RAS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UUO上调肾组织RAS蛋白表达,茯苓三萜酸给药7天能抑制肾组织中激活的RAS。茯苓三萜酸可作为一种新型RAS抑制剂。4.茯苓三萜酸抑制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HK-2和足细胞中,TGF-β1和AngⅡ均能激活β-catenin及其下游靶基因的转录,导致上调Snail1、Twist、MMP-7、PAI-1及FSP-1的表达,加速肾纤维化。茯苓三萜酸显着抑制TGF-β1和AngⅡ诱导的HK-2及足细胞中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能显着地抑制UUO小鼠肾组织中上调的Wnt1及下游蛋白的表达,而发挥抗纤维化作用。5.茯苓三萜酸选择性抑制Smad3磷酸化。TGF-β1是目前公认最关键的促纤因子,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肾纤维化,TGF-β/Smad信号通路可作为抗纤维化药物的靶点。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和AngⅡ可激活HK-2及足细胞的TGF-β/Smad信号通路,上调p-Smad2、p-Smad3及Smad4的蛋白表达,并下调Smad7的表达。PZC、PZD、PZE、PZG及PZH选择性抑制HK-2及足细胞中磷酸化的Smad3水平,对Smad4、Smad7和磷酸化的Smad2的蛋白表达水平没有显着影响。茯苓三萜酸能选择性抑制UUO引起的小鼠肾组织中磷酸化的Smad3水平。6.茯苓三萜酸3位羧基和侧链羟基是抗肾纤维化活性的增效基团。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3,4-开环羊毛甾烷三萜酸PZD对肾纤维化的抑制作用强于PZC,二者均强于羊毛甾烷三萜酸PZE,此外PZG的活性强于PZH,这表明羊毛甾烷三萜酸的A环断开生成羧基后有助于增强其抗肾纤维化活性,此外侧链(24位及31位)羟基数量的增多能够增强抗肾纤维化活性。结论:本研究从茯苓皮中分离鉴定100个化合物,其中25个新化合物,17个已知化合物为首次从茯苓属中分离鉴定;基于TGF-β1和AngⅡ介导的HK-2和足细胞模型及UUO小鼠肾脏纤维化模型,揭示了3,4-开环羊毛甾烷三萜酸PZC、PZD和PZG,羊毛甾烷三萜酸PZE和PZH通过抑制RAS,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选择性抑制Smad3的磷酸化而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利水渗湿中药茯苓皮的化学成分,揭示了茯苓皮发挥抗肾纤维化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型抗肾纤维化药物提供了先导化合物,为茯苓皮的合理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二、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茯苓多糖的提取 |
1.1 胞外多糖的提取 |
1.2 胞内多糖的提取 |
1.2.1 传统水提取法 |
1.2.2 超声辅助提取法 |
1.2.3 酶辅助提取法 |
1.2.4 微波提取法 |
1.2.5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
1.2.6 碱水提取法 |
2 茯苓多糖的分离纯化 |
2.1 多糖提取液除杂 |
2.2 多糖的分离 |
3 茯苓多糖的结构表征 |
3.1 茯苓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
3.2 茯苓多糖的结构分析 |
4 茯苓多糖的降解 |
4.1 酸降解法 |
4.2 辐照降解法 |
4.3 电Fenton降解法 |
4.4 酶降解法 |
5 茯苓多糖的结构修饰 |
5.1 硫酸化 |
5.2 羧甲基化 |
5.3 磷酸化 |
6 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 |
6.1 抗肿瘤作用 |
6.2 抗炎作用 |
6.3 保肝作用 |
6.4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
6.5 其他作用 |
7 结语与展望 |
(2)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文格式: |
1 茯苓多糖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
1.1 茯苓多糖及多糖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1.2 茯苓多糖的结构研究 |
2 茯苓多糖的功能活性研究 |
2.1 免疫调节 |
2.2 抗肿瘤作用 |
2.3 抗氧化作用 |
2.4 抗炎 |
2.5 抗病毒 |
2.6 抗菌 |
3 茯苓多糖的安全性研究 |
4 展望 |
(3)茯苓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保肝活性及其对CYP2E1酶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不同茯苓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2 主要仪器 |
1.3 实验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茯苓不同组分的提取分离 |
2.2 动物分组给药及处理 |
2.3 肝脏、脾脏指数测定 |
2.4 肝功能生化检测 |
2.5 肝组织病理学检测 |
2.6 肝组织中SOD,MDA,IL-1β,IL-6和TNF-α含量测定 |
2.7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茯苓提取物的制备 |
3.2 对小鼠一般特征的影响 |
3.3 对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的影响 |
3.4 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影响 |
3.5 对小鼠肝组织中SOD、MDA水平的影响 |
3.6 对小鼠肝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茯苓保肝活性多糖的分级分离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细胞株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 实验方法 |
2.1 茯苓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
2.2 茯苓多糖不同组分的理化性质测定 |
2.3 细胞培养 |
2.4 茯苓多糖不同组分的体外保肝活性筛选 |
2.5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PCP的分离纯化及保肝组分筛选 |
3.2 PCP1 的分离纯化及保肝活性组分筛选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茯苓活性均一多糖的结构解析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1.2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紫外全波长扫描 |
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 均一性和分子量测定 |
2.4 单糖组成分析 |
2.5 甲基化分析 |
2.6 核磁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紫外全波长扫描 |
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 均一性和分子量测定 |
3.4 单糖组成分析 |
3.5 甲基化分析 |
3.6 核磁分析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茯苓均一多糖的保肝机制初步探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饲养 |
2.2 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 酶联免疫分析 |
2.4 H&E染色 |
2.5 Western Blot分析 |
2.6 数学统计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PCP-1C缓解CCl_4诱导的肝酶功能障碍 |
3.2 PCP-1C对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影响 |
3.3 PCP-1C抑制CCl_4诱导的氧化应激 |
3.4 PCP-1C抑制CCl_4诱导的炎症反应 |
3.5 PCP-1C对 CYP2E1和CAR蛋白表达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全文讨论与总结 |
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
1.1.1 乳腺癌的发病现状 |
1.1.2 乳腺癌的现代治疗方式和弊端 |
1.2 茯苓的简介 |
1.3 茯苓的抗肿瘤作用 |
1.3.1 茯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 |
1.3.2 茯苓三萜的抗肿瘤作用 |
1.3.3 茯苓与化疗药物的协同增效作用 |
1.3.4 茯苓多糖和三萜的发掘现状 |
1.4 肠道稳态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 |
1.4.1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屏障状况 |
1.4.2 乳腺癌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 |
1.4.3 茯苓在肠道稳态中的潜在价值 |
1.4.4 肠道稳态的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6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外抗乳腺癌活性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主要试剂及耗材 |
2.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原料的制备 |
2.3.2 细胞的培养 |
2.3.3 MTT细胞毒性实验 |
2.3.4 细胞周期的检测 |
2.3.5 细胞凋亡检测 |
2.3.6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
2.3.7 肿瘤组织的H&E染色 |
2.3.8 肿瘤组织的免疫组化染色 |
2.3.9 数据统计学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茯苓水提物和醇提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2.4.2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率 |
2.4.3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率 |
2.4.4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5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周期的影响 |
2.4.6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7 茯苓醇提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 |
2.4.8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行为状态的影响 |
2.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2.4.10 茯苓醇提物对荷瘤小鼠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影响 |
2.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
2.4.1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肿瘤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茯苓醇提物的体内毒副作用及对肠道稳态的调节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1 主要试剂与耗材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的培养 |
3.3.2 动物实验设计与操作 |
3.3.3 小鼠肝、肾以及结肠组织H&E染色 |
3.3.4 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测定 |
3.3.5 小鼠抓力的检测 |
3.3.6 小鼠血浆中D-LA、DAO及血浆内毒素浓度的检测 |
3.3.7 肠紧密连接蛋白及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检测 |
3.3.8 16SrDNA扩增子测序 |
3.3.9 生信分析 |
3.3.10 腐胺含量的测定 |
3.3.11 数据统计学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肝和肾组织形态的影响 |
3.4.2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影响 |
3.4.3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主要脏器重量的影响 |
3.4.4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肌肉力度的影响 |
3.4.5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结肠组织粘膜形态的影响 |
3.4.6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黏膜因子的影响 |
3.4.7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紧密连接蛋白的影响 |
3.4.8 茯苓醇提物对肠组织ERK1/2 and p38 MARK磷酸化表达的影响 |
3.4.9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α和β多样性的影响 |
3.4.10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
3.4.11 茯苓醇提物对小鼠肠道特异性菌群的影响 |
3.4.12 肠道微生物代谢功能预测 |
3.4.13 相关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作用机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主要材料与试剂 |
4.2.2 主要细胞及培养基 |
4.2.3 仪器与设备 |
4.2.4 细胞的培养 |
4.3 实验方法 |
4.3.1 MTT细胞毒性实验 |
4.3.2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的制备 |
4.3.3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部位的初步分离 |
4.3.4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进一步分离 |
4.3.5 茯苓抗乳腺癌活性成分的纯化 |
4.3.6 单体化合的鉴定 |
4.3.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
4.3.8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茯苓不同提(萃)取物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2 茯苓氯仿萃取物MCI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3 组分M经ODS柱进一步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4 组分D2经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部位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的差异 |
4.4.5 单体化合物的鉴定 |
4.4.6 单体化合物的细胞毒性与其结构的关系 |
4.4.7 茯苓酸对乳腺癌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茯苓多糖的结构研究 |
1.1 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 |
1.2 茯苓多糖的结构研究 |
1.2.1 茯苓天然多糖的化学结构 |
1.2.2 茯苓多糖的结构修饰 |
2 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 |
2.1 抗氧化作用 |
2.2 免疫调节 |
2.3 抗肿瘤作用 |
2.4 抗炎作用 |
2.5 保肝作用 |
2.6 其他作用 |
3 茯苓多糖的构效关系 |
3.1 茯苓多糖通过化学修饰引入不同官能团对其活性的影响 |
3.2 茯苓多糖的链构象与其活性关系 |
3.3 茯苓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活性的关系 |
4 结语与展望 |
(6)酵母菌葡聚糖羧甲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抗氧化活性及结构表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酵母菌葡聚糖的结构及存在形式 |
1.2 酵母菌葡聚糖的提取方法 |
1.2.1 酸碱法 |
1.2.2 酶法 |
1.2.3 物理方法 |
1.3 酵母葡聚糖的生理功能 |
1.3.1 增强免疫能力 |
1.3.2 抗辐射 |
1.3.3 抗氧化 |
1.4 酵母菌葡聚糖的应用领域 |
1.4.1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4.2 在动物养殖和饲料领域中的应用 |
1.4.3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1.5 酵母菌葡聚糖的修饰方法 |
1.5.1 物理修饰方法 |
1.5.2 化学修饰方法 |
1.6 多糖结构分析方法 |
1.6.1 化学分析方法 |
1.6.2 物理分析方法 |
1.7 本研究实验背景、目的与内容 |
1.7.1 实验研究背景 |
1.7.2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2章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及羧甲基化研究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酵母菌培养 |
2.2.2 酵母菌葡聚糖制备 |
2.2.3 酵母菌葡聚糖羧甲基衍生物(CMG)的制备 |
2.2.4 羧甲基取代度(DS)取代度测定(络合滴定法) |
2.2.5 酵母菌葡聚糖及其羧甲基衍生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2.2.6 响应面优化酵母菌葡聚糖羧甲基衍生物制备工艺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酵母菌葡聚糖及其羧甲基衍生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 |
2.3.2 各因素对酵母菌葡聚糖羧甲基化衍生物取代度的影响 |
2.3.3 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 |
2.3.4 响应面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 |
2.4 讨论 |
第3章 不同分子量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制备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
3.1 材料与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的制备及分子质量的测定 |
3.2.2 不同分子质量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的制备 |
3.2.3 不同分子质量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的分子量测定 |
3.2.4 酵母菌葡聚糖及其羧甲基衍生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CMGA分子质量和分析 |
3.3.2 CMGB、CMGC、CMGD分子质量和分析 |
3.3.3 CMGB、CMGC、CMGD自由基清除活性 |
3.4 结论与小结 |
第4章 葡聚糖与不同分子质量羧甲基酵母菌葡聚糖的结构表征 |
4.1 材料与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红外光谱测试 |
4.2.2 核磁共振测试 |
4.2.3 X射线衍射分析 |
4.2.4 SEM的超微结构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GLUCAN、CMGB、CMGC和 CMGD的红外光谱 |
4.3.2 GLUCAN、CMGB、CMGC和 CMGD的核磁共振(NMR)分析 |
4.3.3 GLUCAN、CMGB、CMGC和 CMGD的 X射线衍射(XRD) |
4.3.4 GLUCAN、CMGB、CMGC和 CMGD的扫描电镜(SEM)分析 |
4.4 讨论与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 |
第1章 引言 |
1.1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
1.2 糖尿病治疗 |
1.2.1 口服西药治疗 |
1.2.2 口服中药治疗 |
1.2.3 注射胰岛素制剂 |
1.3 糖尿病模型 |
1.3.1 自发性动物模型 |
1.3.2 诱发性动物模型 |
1.4 茯苓复合提取物 |
1.4.1 茯苓的功效 |
1.4.2 人参的功效 |
1.4.3 刺五加的功效 |
1.5 胰岛素抵抗 |
1.6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
2.1.2 动物饲料 |
2.1.3 茯苓复合提取物 |
2.1.4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
2.2.1 模型制备方法及分组 |
2.2.2 糖尿病模型的判定标准 |
2.2.3 实验动物相关指标检测 |
2.3 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
2.3.1 动物模型制备与分组 |
2.3.2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体重的测定 |
2.3.3 各组大鼠空腹血糖的测定 |
2.3.4 各组大鼠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测定 |
2.3.5 各组大鼠血脂的测定 |
2.3.6 各组大鼠血清MDA、SOD的测定 |
2.3.7 胰腺、肝脏病理学观察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2 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建立 |
3.1.1 大鼠行为学观察 |
3.1.2 大鼠体重的变化 |
3.1.3 大鼠空腹血糖检测结果 |
3.1.4 大鼠血脂检测结果 |
3.1.5 大鼠血清胰岛素(INS)检测结果 |
3.1.6 大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
3.1.7 各组大鼠模型成功率比较 |
3.2 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 |
3.2.1 大鼠的一般情况 |
3.2.2 大鼠体重变化 |
3.2.3 大鼠空腹血糖(FBG)检测结果 |
3.2.4 大鼠血清胰岛素(INS)检测结果 |
3.2.5 大鼠血清胰高血糖素(GC)检测结果 |
3.2.6 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 |
3.2.7 大鼠血脂检测结果 |
3.2.8 大鼠血清SOD检测结果 |
3.2.9 大鼠血清MDA检测结果 |
3.2.10 大鼠胰腺和肝脏病理学改变 |
第4章 讨论 |
4.1 2 型糖尿病模型建立 |
4.2 复合提取物对大鼠糖代谢的影响 |
4.3 复合提取物对大鼠血脂的影响 |
4.4 复合提取物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资助课题 |
(8)茯苓多糖口服液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延迟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非小细胞肺癌铂类药物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研究进展 |
1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分类 |
2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发病机制 |
2.1 西医对CINV发病机制的理解 |
2.2 中医对CINV病机的理解 |
3 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治疗进展 |
3.1 西医CINV的治疗进展 |
3.2 中医CINV的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茯苓多糖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
1 茯苓多糖及化学修饰 |
2 茯苓多糖抗肿瘤的药理作用 |
2.1 直接的抗肿瘤作用 |
2.2 免疫调节功能 |
2.3 其他相关药理作用 |
3 茯苓多糖在肿瘤治疗的临床应用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选择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入选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方法及研究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1 疗效评价指标 |
3.2 安全性评价指标 |
4 疗效评价方法 |
4.1 主要评价指标 |
4.2 次要疗效标准 |
4.3 安全性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6 技术路线图 |
7 研究结果 |
7.1 纳入及完成情况 |
7.2 治疗前基本情况 |
7.3 治疗前疗效评价指标情况 |
7.4 用药情况 |
7.5 疗效评价 |
7.6 安全性评价 |
8 小结 |
8.1 基线情况 |
8.2 主要疗效指标 |
8.3 次要疗效指标 |
9 讨论 |
9.1 研究背景选题依据 |
9.2 研究结果分析 |
9.3 优势与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程度(NCI-CTCAE1.4.03) |
附录2 肿瘤常见症状及中医症状调查表(MDASI-TCM) |
附录3 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加味酸枣仁汤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内代谢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复方中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一节 酸枣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二节 茯苓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知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四节 川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五节 甘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六节 百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七节 远志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八节 牡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第一节 液相质谱联用技术简介 |
第二节 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加味酸枣仁汤水提取液化学成分分析 |
1.1 仪器与试药 |
1.2 方法 |
1.3 结果 |
1.4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加味酸枣仁汤血浆移行成分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加味酸枣仁汤尿液代谢成分研究 |
3.1 仪器与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4.1 结果与讨论 |
4.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茯苓皮抗肾纤维化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茯苓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1.1 茯苓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
1.1.1 茯苓的本草考证、野生资源生长环境及其产地分布 |
1.1.2 茯苓的化学成分研究 |
1.1.3 茯苓的药理活性研究 |
1.2 中药治疗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
1.2.1 慢性肾脏病 |
1.2.2 肾脏纤维化 |
1.2.3 中药治疗肾脏纤维化 |
1.3 本课题的思路及意义 |
第二章 茯苓皮的化学成分 |
引言 |
2.1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药材的来源与鉴定 |
2.1.3 提取与分离 |
2.2 实验结果 |
2.2.1 新化合物的结构解析与波谱数据归属 |
2.2.2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2.2.3 理化常数及波谱数据 |
2.3 讨论 |
2.3.1 茯苓三萜酸类成分的结构特征 |
2.3.2 茯苓三萜酸化合物的生源途径假说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茯苓三萜酸调控RAS/Wnt/β-catenin轴及干预Smad3 磷酸化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
引言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细胞传代 |
3.3.2 纤维化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分组 |
3.3.3 茯苓三萜酸细胞毒性及浓度筛选 |
3.3.4细胞免疫荧光实验 |
3.3.5 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蛋白表达 |
3.3.6 实时定量PCR(RT-PCR)测定 |
3.3.7 数据分析 |
3.4 实验结果 |
3.4.1 茯苓三萜酸抑制TGF-β1及AngⅡ诱导的HK-2 和足细胞损伤 |
3.4.2 茯苓三萜酸抑制RAS激活 |
3.4.3 茯苓三萜酸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 |
3.4.4 茯苓三萜酸选择性抑制Smad3 的磷酸化 |
3.5 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茯苓三萜酸对UUO诱导的肾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
引言 |
4.1 实验动物 |
4.2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3 实验方法 |
4.3.1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 |
4.3.2 UUO小鼠模型的制备 |
4.3.3 肾组织样本收集 |
4.3.4 包埋、切片 |
4.3.5 苏木素-伊红(H&E)染色 |
4.3.6 Masson’s染色 |
4.3.7 Western blot测定肾组织蛋白表达 |
4.3.8 RT-PCR测定 |
4.3.9 统计分析 |
4.4 实验结果 |
4.4.1 茯苓三萜酸改善UUO小鼠肾脏纤维化 |
4.4.2 茯苓三萜酸抑制UUO小鼠肾脏RAS激活 |
4.4.3 茯苓三萜酸抑制UUO小鼠肾脏中激活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4.4.4 茯苓三萜酸选择性抑制UUO小鼠肾脏Smad3 的磷酸化 |
4.5 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图 |
四、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王悦,田双双,刘晓谦,张永欣,闫利华,王智民. 世界中医药, 2021
- [2]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刘星汶,徐晓飞,刘玮,赵云鹏,张尚微,沈艺楠,杨继国.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1(08)
- [3]茯苓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保肝活性及其对CYP2E1酶影响研究[D]. 程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
- [4]茯苓的抗乳腺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蒋瑜. 江南大学, 2020(04)
- [5]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程玥,丁泽贤,张越,姜悦航,王雷,罗建平,彭代银,俞年军,陈卫东. 中国中药杂志, 2020(18)
- [6]酵母菌葡聚糖羧甲基化衍生物的制备、抗氧化活性及结构表征的研究[D]. 陈腾.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7]茯苓复合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D]. 张叶茁. 吉林大学, 2020(08)
- [8]茯苓多糖口服液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延迟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D]. 程倩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加味酸枣仁汤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内代谢物质基础研究[D]. 任海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茯苓皮抗肾纤维化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王明. 西北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