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医学期刊采访模式的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亚峰[1](2021)在《武汉“封城”期间CGTN推特账号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暴发,国际社会对中国有很多指责的声音。针对国外污名化贴标签的种种声音,作为中国第一个全球性英语频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顺应移动媒体时代特点,积极利用全球主流新媒体网站、社交平台,向国际受众提供大量来自中国抗疫一线的报道,用事实和中国声音回击国外不实报道。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武汉“封城”期间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推特账号关于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从报道内容、报道叙事、传播效果等方面分析我国外宣媒体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试图回答疫情相关报道采用何种叙事策略?传播效果如何?疫情相关报道有无可取之处?论文利用爬虫数据挖掘,抓取武汉“封城”期间CGTN推特账号一个构造周内的报道数据,采用人工选取的方式筛选出401条与疫情相关的推文作为研究对象,以框架理论作为支撑,设计出报道数量、报道主题、报道形式、消息来源、报道立场、报道语言六种类目进行分析,并运用SPSS、EXCEL统计分析方法,有效分析CGTN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报道的总体特征和阶段性变化,梳理出武汉“封城”期间CGTN推特账号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叙事框架和叙事策略,针对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传播效果的一些可能性建议。叙事研究发现,CGTN结合权威零聚焦视角、真实内聚焦视角、客观外聚焦视角,呈现出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构架国际传播新秩序、反击抹黑中国报道的框架变化。传播效果层面分析发现,真实抗疫故事更易获得国际用户青睐、观点价值类推文收效不佳、官方声明式辟谣不尽如意。针对CGTN推特账号存在话语体系僵硬、议程设置能力弱、官方信源过多等问题,论文建议CGTN主动转变话语体系、增强议程设置、加强多元叙事、创新个性化辟谣,提升外宣媒体对于提升疫情报道的传播效果。
李青[2](2021)在《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正式科学教育为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培育了具备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以教育的现代化彰显人的主体性和科学理性,最终指向人的现代性。但当前,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却面临制度、观念和方法等因素制约而无法对接社会转型需要。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良性发展,为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培育了具有自主意识和理性精神的科学公民,有力地推动科学与社会的融动互进。美国社会现代化诉求是如何借助非正式科学教育渗透到民众心智中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在此过程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研究以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出美国社会现代性是如何体现并作用于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过程。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化梳理。依托社会文化情境理论等,对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的文化、政治、经济、等社会情境进行剖析,揭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演进与美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互动关系,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具有主体意识、科学素养和理性精神思维的科学公民来顺应社会现代化转型的。绪论部分主要交代选题的价值、相关学术动态、研究设计的依据以及研究对象的合理化界定,使研究对象明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第一章聚焦宗教神性裹挟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培育虔诚信徒,培育神性社会所需的宗教价值观;第二章聚焦政治化的非正式科学教育,剖析非正式科学教育如何通过科学启蒙为新国家培育具有民族意识和政治素养的国家公民,践行为民主政治巩固民意的政治使命;第三章聚焦工业化时期非正式科学教育是如何回应社会形态跃迁和生产力解放诉求,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塑造的技术理性及其极化对人性的异化;第四章转向对技术理性极化的利弊反思,以培育具备科学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的能动公民为目标,批判技术理性对整全人性的异化,并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需要渗透知识背后的方法、态度和价值观元素,推动公众理解科学的价值及潜在的风险;第五章则根植于后现代实践哲学下的追求个体解放和意识独立的时代诉求,强调非正式科学教育逐渐从服务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的姿态回归到追求个体自主意识的理性精神的本真使命,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情境性和交互对话性,以主体间性思维审视传播主体和公众间的互动关系,倡导公众在交流对话中加深对科学的认知,塑造具有整全理性的科学公民。研究认为,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科学大众走化向大众科学化的历程,即逐渐从外在于人的工具的现代性形态转向回归人性本体的后现代性形态。教育目的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实施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体现出一种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的态势。研究指出,美国文化传统、资本主义精神和分权自治体制是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目标与内容明晰、实施模式多元、广受社会支持和重视成效评估是其实践经验。最终在把握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面临的理念、经费、人员、制度和评估困境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路径:根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历史与现实,正确处理文化差异与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辩证关系;营造适切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生态环境,提升其制度体系完善性和民主参与的文化生态;聚焦专业性人才培养,加强非正式科学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重视家庭情境中的科学知识传递,弥补家庭科学教育的缺失;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成效评价,健全其的成效测评体系。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需要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适切性,思考“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模式的互鉴可能;检视整体迈向“公众参与科学”阶段是否冒进;探索非正式科学教育“情境断裂”的缝合思路。
潘镜羽[3](2019)在《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的美学素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网络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使媒介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微信即新媒体时代极具代表性和广泛适用性的产物。快速的城市生活节奏让人们养成“快餐式”的阅读习惯、偏爱“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来不及感悟和思考的“无奈”使以视觉为主的公众号推文因其直观、感性、简短、浅显的特性成为了媒介传播的重要内容。消费社会的浮躁化和肤浅化,使微信公众号推文的生产趋于流水化和同质化,大众没时间细细品味经典,人们陷入审美意识和审美理念越发缺失,审美感知力和审美判断力越发弱化的怪圈。这些都在潜移默化间改变了网络媒介生态,影响着大众的审美观念、审美活动和审美趣味,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及娱乐状态。本文旨在回答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问题,针对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在编辑过程中应注重的不同“美”的方面进行探析,构建其美学素养的理想构成。该理想构成包括三个层面,体验层对应审美体验中感官的感性感知,包括情感美、文字美、视听美、版面美;支柱层对应技术技能的支撑,包括修图美和剪辑美;基座层对应审美体验的深层精神力量,包括思想美和素质美。本研究依据该理想构成,从不同维度设计调查问卷、访谈提纲,对微信公众号编辑者进行调研、数据回收和处理。根据问卷的数据结果,结合深度访谈挖掘问卷选项背后的隐藏问题和编辑者心理,并对此进行辩证分析,归纳和总结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特征。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掘了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深究浮于表面的现象背后的问题,在美学研究的基础上对编辑者美学素养存在的问题进行审美分析,揭示隐藏在微信公众号编辑行业中的审美危机,剖析其背后的审美变异现状,对其进行审美批判,并尝试寻找背后的原因。最后本研究从编辑者个人应树立正确审美观念、培养健康审美情趣、提升审美文化修养,社会应重视审美教育、优化大众审美态度、提升全民审美能力、注重审美创造,以及相关部门进行监管、公众平台进行自我规范这三个方面,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寻找对策,以求改善目前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审美意识浅表化、审美观念畸形化、审美趣味低俗化和审美创造缺失化的困境,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刘洋[4](2017)在《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代以来,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科学主义在中国的勃兴,中医的生存空间被急剧压缩。建立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基础上的中医,其科研、教育、医疗、管理、交流、传播、评价等方法体系,都与建立在现代科学思想基础上的西医大为迥异,也与基于西方的近代中国社会建制格格不入。为了谋求发展,近代中医不断改良、汇通、论战、抗争,直至尝试“科学化中医”,希望改造中医,使其融入近代科学的体系。伴随着抗争与羁绊中的前行,中医自觉不自觉吸收和借鉴了西医的思想和制度,开始了中医体制化的探索。科学体制化是科学体制的形成过程,是科学发展的组织条件和制度保证,是科学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是医院、医学院、医生组织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形成。其显着的特征是医学知识与政治的结合,以及对医疗空间的制度性分割。由于近代社会政治制度源于西制,中医天然地被社会体制排除在外,晚清和民国政府没有主动启动中医体制化进程。中医体制化基本上萌生于中医民间,由中医界自下而上努力探索,其层次、范围、效果上与西医的近代体制化相比,距离很大。与民国政府的“抑中扬西”的卫生政策相左,近代山西地方政府对中医采取扶持政策,中医体制化在近代山西得以率先发轫。山西模仿西方科学和西医体制,成立中医社团、开展中医学校教育、创办医院、出版发行中医期刊和书籍,以及制订和完善中医学术、研究制度等努力,在中医体制化中作出独到的努力。本文以具有独特历史价值的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及其活动为视角,放眼整个近代中医的发展历程、中医与社会的关系、中医与西医的矛盾和媾和。通过历时共时的分析,探讨体制化对中医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为时下政府在中医药管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责界定、市场划分,提供有益参照。本文主体包括绪论、正文(共七章)、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概念释名。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其后五章是关于山西中医体制化的探索实践内容;最后一章总结山西中医体制化的贡献与启示。第一章是关于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近代中医体制化以中医思想文化变革为基础,“西学东渐”的近代化思潮是中医的近代化转型的根本原因。正是在这种近代化思潮的影响下,面对薄弱的医疗卫生基础,山西从统治和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推动开展中医改进。中医体制化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在近代山西发端。第二章是关于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建及发展内容。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官办的中医社团。山西行政长官阎锡山在学会的创办、发展、运行中都发挥主导作用,给予经费、政策、发展环境的支持。由于组织稳定,经费充裕,中医改进研究会发展迅速。研究会在管理制度、科研方法、学术奖励等各个方面吸收西学,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规范,保障了中医研究的有序开展。研究会发展中期,由于政治、社会局面发生巨大转变,及“中医科学化”思潮出现,研究会进行了改组,从人员、机构、组织多方面发生较大调整。研究会宗旨也从最初的“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演变。第三章是关于中医教育探索的部分。近代山西山西医学教育历经波折,先后创办了“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山西医学传习所”和“山西医学专门学校”等医学教育机构。后者几易其名,学制、课程、教育方向也随之不断变化。特别是其办学方针的“由中转西”,反映了中西医教育难以实现良好契合的矛盾。近代中医教育界在探索建立学制,统一课程设置,编辑中医教材,兴办中医学校,培养中医人才过程中的努力,也是不断寻求合理医学教育建制的过程。最终,在中医向西医的参习和妥协中,近代中医教育建制得以建立。第四章是关于中医临床与防疫实践的内容。作为中医研究和中医教育的实践场所,中医改进研究会的附设中医医院设立后,引入了西医医院的理念,设立养病室(病房)、加强院感管理、完善诊疗制度,不断提高中医的临床诊治能力。为了弥补中医在卫生防疫中显露出的不足,研究会建立了疫情报告和研判制度,积极探索中医在卫生防疫中的作用。由于西医对传染病的病原学、传播途径方面具有证据确凿、逻辑合理的实践优势,使得基于西制的近代政府,有充分理由选择西医理论和制度作为卫生防疫的立法和行政依据,西医在国家卫生防疫体系中的地位得以通过政治制度确立,成为卫生防疫的主角,中医逐渐退出了卫生防疫体系。第五章介绍了中医改进研究会在历次中医抗争社会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中医界面对政府、西医的不公正政策和歧视,从维护自身权益以及中医地位出发,积极投入到抗争和中西医论战中。在纳入教育体系、创设中央国医馆、建立中医社会体制等方面,中医改进研究会与全国中医药界,互通声气,积极运用请愿抗争和参政提案等手段,奔走呼号,终获一定成效。《中医条例》、《医师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使中医在法律地位上与西医平等;中央国医馆、卫生署中医委员会的成立,成为中医行政管理建制化的标志;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获得通过,中医执业考核得到实施等一系列突破,使得中西医并存的二元医疗卫生体制渐见雏形。第六章是关于中医学术传播与交流方面的内容。医学交流机制与系统的形成,是医学体制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传统中医“秘而不宣”的习惯,随着近代报纸、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发生了巨大改变。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创办的《医学杂志》,作为中医学术交流的载体,业界沟通的桥梁,中西医论战的平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研究会的改组,《医学杂志》的办刊思想也由“中医改进”向“中医科学化”发生转换。同时,研究会还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征集审查民间验方活动,出版了蕴含巨大学术价值的《审查征集验方》。研究会采取出版代销名家医书、与其他中医团体交换期刊、在杂志刊登医药信息等的形式,广泛进行业界交流,在近代中医的学术传播交流体制化中取得积极成效。第七章总结了山西在中医体制化中的贡献与启示。由于地方行政力量的鼎力支持,甚至将发展中医作为省政发展的重要内容,近代山西强化中医管理,从机构、组织、制度、机制方面,在神州一隅开辟了中医体制化的试验田。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实践表明,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是未来中医发展的基础。辩证认识中西医,以包容胸怀接受在一定时期内中西医二元化格局的局面,有助于未来产生真正的新的生命科学。中医体制化是中医科学化概念的重要延伸,是中医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结束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对全文的概括总结;二是指出了本文仍需努力的方向;三是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附录共有9个部分,汇总了近代山西中医体制化相关制度和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等等,为研究提供详实的参证。纵观中医在中国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医发展的各个兴盛阶段多得益于体制的促进。新中国成立后,“中西医结合”、“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国际化”等概念和思路,都是基于振兴中医发展的目的提出的。同时,也反映出中医自身的特性与历次被强加之上体制的不适应。直到170年后的今天,依然没有寻求出适合中医的发展之路;如何处理中西医二者的关系,也是众说纷纭。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医和西医的“范式”不可通约,源于西医的近代医疗体制无法适应中医发展的自身属性。有着五千年深厚文化和历史底蕴的传统中医,面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又一次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革命,需要再次审视其发展规律,完善中医体制化建设。
郭建[5](2017)在《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医学技术化的加深和医学专科化的发展,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越发凸显。医疗上的"高消耗和低效益",医疗服务费用急剧攀升,而医疗品质却在逐渐下降,医务人员的工作越来越忙、学历层次越来越高,但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却越来越少等,这一切让很多人对现代医学产生了质疑,也使现代医学的发展陷入史无前例的困境和危机。现代医学技术异化问题不仅是我国医疗改革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全世界共同面临的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本研究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考察了临床医学实践中常见医学技术异化现象的具体事例,例如诊断指标的数字化和过度客观化、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现象、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抗生素滥用、精神科药物滥用、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手术的过度使用、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以及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等,并深度解析了由异化而带来的危害,如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医疗辐射暴露、过度医疗、医患关系物化、医学边界模糊、医学主体变更、医生综合判断能力下降、女性生育自主权的剥夺等,从而体现出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第二部分,本研究从科学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技术哲学和生物医学等多学科,运用技术异化理论、社会建构论、唯物辩证法、利益理论、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等多种理论,具体从本体论层面、认识论层面和方法论层面深入探讨了现代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第三部分,本研究从技术控制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思想中汲取营养,在生态学和系统观的启发下,在理论层面探索出若干条应对和预防医学技术异化的方法或策略。本研究认为医学技术异化既具有自发性,又具有人为性,自发性的异化现象由医学技术的反自然性、价值负载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所决定,技术的这些特性决定了医学技术异化现象是医学技术化的一个必然后果,而人为性的异化现象又告诉我们医学技术异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或消除。医学科技的主体是人,任何技术如果忽视人类的个性,丧失了真正为人类服务的本质,只追求单向度的技术目标,就会变成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探讨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及其产生的根源,并从哲学层面反思其消解的路径,既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现代医学的科学内涵和实践本质,完善医疗改革顶层设计,也可以规范医学技术的合理使用,稳步推动医学科技的健康发展。
张婷[6](2016)在《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社会化网络逐渐成为信息传播与共享、公众交往的主要工具。在这种背景下,受众获取档案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为适应这种变化,档案信息传播由传统模式向社会化网络传播模式扩张。笔者从宏观上对档案信息社会网络传播展幵探讨,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分别对档案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网络传播概况进行研究;第三章对传统传播模式---"5W模式"、"循环模式"、"螺旋模式"和谭彩敏和叶女英构建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分析总结,并构建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档案信息传播模式;第四章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流程管理包括五部分: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搭建、受众分析、资源建设、传播路径、和效果评估;第五章从传播者、传播信息、传播媒介、受众四个方面对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最后为文章的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社会化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为档案信息传播提供了新思路,档案信息传播工作也将跟随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本文对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研究,以期完善相关理论,改进现有的传播模式,实现档案信息优化配置,提高传播效果。
章米力[7](2016)在《《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传统医学的起源一直是个无法下定论的谜,与任何一种技术的起源一样,它之所以陷入谜团,是因为在远古时期并没有这样一个独立的命题。它是早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将中国医学的起源置于整个华夏文明发端的大传统中考察,是本研究的基本前提。医学起源难以定论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早期文本的缺失。治疗作为一门古老的技艺,几乎与人类发展同步,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就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研究中国医学史的材料中,《黄帝内经》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医学典籍,它系统地展现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主流思想,与百家争鸣的诸子哲学处于类似的时空背景中,深受先秦各流派思想的影响,反之也影响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对《黄帝内经》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成果,部分结论已经在学界达成基本共识,比如它的成书背景,它所展现的主要哲学思想,它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指导作用,它以身体为象征的一系列政治隐喻等。此外,伴随着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志等学术研究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新面世的材料与传世医学文本互证,一些《黄帝内经》中引用的古医书似乎找到了应证,传统医学理论与其他材料的比较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上述学术进步为研究提供了很多支持。本文是从文学人类学角度来考察《黄帝内经》中的神话历史,通过揭开以神话面貌笼罩在早期传统医学发展上的面纱,理解中国医学文化渐进的内在动力,以及它与华夏文明其他方面的互相影响。文学人类学是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尝试之一,它把文献记载与活态文化、考古实物做比较研究,使单薄的证据得以丰富,形成多重释古的立体证据链。因袭前辈学者的创造性思维,目前文学人类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大、小传统论,“四重证据法”等几个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这正是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论。《黄帝内经》蕴含的“人文治疗”也是传统医学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医学起源与大传统文化无可分割,因此作为技艺的治疗与作为文化的“大文学”亦是无可分割的。西方后现代学派在近半个多世纪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传统文明提出了重新审视的重要见解。医学是这个反思中重要的载体之一,医学与文化的紧密关系,从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深刻体现出来。本研究的观察重点是传统医学与华夏文明的关联性。表现方式是将《黄帝内经》及其所代表的传统医学,作为华夏传统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行展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了“四重证据法”,通过传世文献、文字、考古材料、活态文化等证据,论述传统医学中的几个经典概念:道、阴阳、气、风、神明、身体隐喻、神圣数字“五”、祝由,以及黄帝作为有熊氏在早期文明信仰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略作一简述。论述“道”与“阴阳”时,本文将道家理论中的“返胎”作为重要的理解路径,“道”的原型是感生神话,“阴”、“阳”两字含有生殖的意义,从而揭示“卵生—母生—返胎”的古老生命发生轨迹,推理出“混沌神话—母神神话—父权神话”这样一个社会学演变路径。对“气”的认识从开天辟地的神话中开始,“气”的文字演变记录了祭祀仪式和少数民族中仍然保持着的宗教仪式。“气”是想象中人神沟通的载体,墓葬中的金缕玉衣、九窍塞、玉璧以及玉璧上的谷纹等纹样都显示出古人对“气”的运用。“风”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具有感天动地之效,甲骨卜辞和古代文献中的“风”透露出神格,“风”一系的象征体系包括了凤鸟、四方风、四方神。在取象思维的医学体系中多用到“风”的概念,结合西汉年间的占盘、式盘,甚至可以看到科学的萌芽。医学名词“神明”透露出医学相授的秘密社团特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指示了“神明”是华夏文明创世纪中的“上帝”。从文字角度考察,“神”与“明”结合构成了生化万物,代表天地大道力量的神圣角色。身体与政治的互为象征是传统医学的常见文学表现,“德”字的构造揭示了身内之物“心”与身外之物“道德”的关联。医学史材料中,文献生动记录了麻风病的身体污名化与身体外延的呼应。在考古材料中,两汉墓葬中金缕玉衣是古人成就最高道德的登峰造极之作。“五”是神圣数字,也是传统医学中的生命之数,代表中央,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源于四柱擎天的创世神话,乃天绳交午形成的中央之位。在民俗仪式中,端午节作为阴阳之气交午之节点,蕴含了水与火的对偶模式。被学者推测为河图洛书的凌家滩玉龟玉版的布数方法也体现了中央五的特点。古老的“祝由”通常被认为是情志治疗的一种手段。结合史前及殷周时期的人牲斩首礼、头骨饮器、人头骨祭祀、神兽噬人造型青铜器,可知头颅承载着人之精,人之魂,乃最核心所在。祝由术的目的在于移精变气,道家修炼房中养生术对还原祝由术有一定帮助。此外,黄帝作为《黄帝内经》的依托撰人,实则是“有熊氏”崇拜的无意识延续。“阴阳”、“三阴三阳”观念都与熊崇拜有关。熊是史前神圣动物中的重要角色。楚帛书、楚简记录了熊与帝王身份相合的渐进过程,“熊经鸟伸”等拟熊仿生养生法是大传统中的小传统,以熊为造型的玉器、青铜车进一步证明了熊与伟大生命力之间的关系。总之,《黄帝内经》中所体现的传统医学发生史,与华夏文明发生史高度契合,借助于大传统新知识观,医源考察的时间长度和材料宽度都能够被大大拓展。在现代医学看来,《黄帝内经》的谬误比比皆是,但传统医学整体论的思想体系是值得称道的。如果不将《黄帝内经》的文化价值释放出来,它将在现代医学的批评中沦为历史“糟粕”,埋没了其对中国文学史、哲学史的可期贡献。时至今日,治疗神话仍在延续,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在人类无法彻底消解对死亡的畏惧之前,治疗的需求必将伴随整个生命过程。在医学科学求新求变的过程中,反观历史,从而追求生命观的成熟,是《黄帝内经》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期盼所在。
周冉,周玉皎[8](2009)在《加强医院图书馆医学期刊管理和利用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工作实践,分析了医院图书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加快医院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和建议:加强医院图书馆医学期刊的管理;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实施计算机自动化管理;加强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完善内部科学管理;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意识,培养一支图书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期刊的利用率,促进医院图书馆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郭晟梅[9](2007)在《“一稿多投”现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相关学术平台论文的统计分析,以实例和数据证明了“一稿多投”现象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对学界多学科视角讨论“一稿多投”现象进行了疏理,并以库恩“范式”理论为基点探讨了各学科不同视角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国内外部分重要学术规范和稿件处理规则,从作者、法律、学术资源、学术氛围等维度分析了网络环境、信息爆炸背景下,我国学界“一稿多投”现象产生的原因,并以局部合理性的观点提出了当代学术环境下,基于学术范式的“一稿多投”现象的可能处理方式。
袭继红[10](2000)在《试析医学期刊采访模式的优化》文中研究指明
二、试析医学期刊采访模式的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医学期刊采访模式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武汉“封城”期间CGTN推特账号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对外传播的概念梳理 |
二、国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外传播的研究梳理 |
三、CGTN与今日俄罗斯、半岛电视台的对比研究 |
四、媒体关于新冠肺炎报道的研究梳理 |
五、小结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样本选择 |
二、抽样方法 |
三、类目建构 |
四、信度测试 |
第一章 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的国际传播实践 |
第一节 CGTN的定位 |
第二节 CGTN的社交化探索 |
第三节 CGTN的本地化探索 |
第四节 CGTN的融媒体探索 |
第二章 CGTN推特账号对新冠肺炎疫情报道分析 |
第一节 武汉封城期间的报道描述 |
一、报道数量 |
二、报道主题 |
三、报道形式 |
第二节 报道立场与话语分析 |
一、消息来源 |
二、报道立场 |
三、话语分析 |
第三章 CGTN推特账号新冠疫情报道叙事研究 |
第一节 叙事框架变化 |
一、讲述中国抗疫故事 |
二、构建国际传播新秩序 |
三、反击抹黑中国报道 |
第二节 叙事视角分析 |
一、零聚焦视角权威 |
二、内聚焦视角真实 |
三、外聚焦视角客观 |
第三节 叙事策略分析 |
一、社交化传播适应平台特性 |
二、可视化传播输出中国声音 |
三、故事化传播引发用户共情 |
四、个性化辟谣展现中国立场 |
第四章 CGTN推特账号对新冠疫情报道的传播效果分析 |
第一节 互动文本分析 |
一、真实抗疫现状获用户青睐 |
二、观点价值类推文收效不佳 |
三、官方声明式辟谣不尽如意 |
第二节 互动评论分析 |
一、被认可的抗疫故事 |
二、被质疑的“Propaganda”报道 |
三、被滥用的标签化 |
第五章 CGTN推特账号新冠疫情报道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报道问题分析 |
一、话语体系僵硬 |
二、议程设置能力弱 |
三、官方信源过多 |
第二节 报道对策建议 |
一、转变话语体系 |
二、增强设置议程 |
三、加强多元叙事 |
四、创新个性化辟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相关研究 |
(二)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研究概况 |
(三)现代性相关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现代性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关系 |
(二)理论基础 |
(三)具体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内容 |
四、核心概念 |
(一)现代性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 |
第一章 “侍奉上帝”与宗教信徒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时期的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前殖民阶段的美国社会发展样态 |
(二)前殖民阶段的非正式科学教育概况 |
二、“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清教政治模式在殖民地初步践行 |
(二)殖民地经济贸易水平逐渐增强 |
(三)欧洲文化教育传统在北美的沿袭 |
(四)宗教性教育政策法规的颁布实施 |
三、“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义问答”模式中的家庭教育 |
(二)“社区布道”中的科学知识推广 |
(三)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人的科学实践 |
(四)“报刊出版”中的科学知识扩散 |
四、“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为开拓“新耶路撒冷”而教 |
(二)教育类型与方式分散多样 |
(三)以立法巩固教育的宗教性 |
(四)教育的实用性倾向日渐凸显 |
五、“侍奉上帝”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宗教神性对自然人性的无情宰治 |
(二)“杂乱拼凑”的教育师资队伍 |
(三)“潜匿于神学体系中的科学知识”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层级化明显 |
第二章 “科学立国”与“国家公民”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新生国家为自由民主而战 |
(二)“旧科学”的落寞与“新科学”的荣盛 |
(三)“大觉醒运动”与西进运动的发展 |
(四)以立法形式巩固民主政治观的实践 |
二、“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培育民族情感”的场馆科学实践 |
(二)“宣扬理性”的公共讲座与科学博览会 |
(三)“知识福音”与教会性科学知识推广 |
(四)政治主导的科学知识推广实践 |
(五)职业科学人的热情参与 |
(六)“公民社会塑造”与科学新闻出版 |
三、“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科学立国”成为核心价值诉求 |
(二)“宗教性的消退”与“世俗化的觉醒”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具有国家化倾向 |
(四)注重借鉴西欧教育的优质经验 |
四、“科学立国”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立国之师”的质量参差不齐 |
(二)“科学立国”存在严重的路径依赖 |
(三)“科学立国”的实利主义倾向显现 |
(四)“国家公民培育”面临“肤色歧视” |
第三章 “技术时代”与“科技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内战对美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助推 |
(二)“手工训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三)进步主义运动与进步教育实践 |
二、“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教会推行的“科学肖陶扩之旅” |
(二)“政府推动”的技术知识推广 |
(三)“报刊科学”中的科技知识传递 |
(四)科学场馆的科学知识宣传 |
(五)技术行会的产业技能培训 |
(六)“新闻媒体人”的科技资讯传播 |
三、“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以培育具有技术理性的产业人为目标 |
(二)教育内容更注重生产实用性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遵循“新闻模式” |
(四)“新闻人的出场”与“科学人的隐退” |
四、“技术时代”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唯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盛行 |
(二)科学新闻的“碎片化”与“主观化” |
(三)伪科学与迷信冲击下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出现衰退迹象 |
第四章 “科学危机”与“批判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危机”激化了美国社会发展矛盾 |
(二)“莫斯科的威胁”与“华盛顿的警觉” |
(三)公众“科学万能论”价值观的消解 |
(四)“经济起落”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颠簸” |
二、“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新闻科学”的“荧幕化”与内容“专精化” |
(二)增强公众科学鉴别力的“电视科学” |
(三)创设“科学原生态”的场馆科学模式 |
(四)“共筑科学理解力”的“科学共同体” |
(五)“从做中学”的社区化科学教育 |
三、“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理解科学”的政治取向较为明显 |
(二)理性批判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三)“现代公众”概念的逐渐清晰化 |
(四)科学与消费的联姻:“科学广告”盛行 |
四、“科学危机”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消费文化对公众理智精神的侵蚀 |
(二)科学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滑落 |
(三)迷信和虚假内容仍然充斥其中 |
(四)公众定位从“知识缺失”转向“理解缺失” |
第五章 “交往社会”与“实践理性人”培育的非正式科学教育 |
一、“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背景 |
(一)科学哲学的“生活实践转向” |
(二)知识生产模式的后现代转型 |
(三)社会转型对非正式科学教育提出新要求 |
(四)美国社会持续关注科学教育事业 |
二、“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样态 |
(一)为公众参与科研创设“公共科学领域” |
(二)鼓励实践探索的科学场馆活动 |
(三)推行交互对话的科学传播模式 |
(四)“活动式”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开展 |
(五)“专业化”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特征 |
(一)强调公众参与科学的机会平等 |
(二)注重科学参与的交互性对话 |
(三)凸显公众参与科学的情境化 |
(四)关切非正式科学教育的成效测评 |
四、“交往社会”时期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困境 |
(一)“公众参与”面临过度商业化的侵蚀 |
(二)科学人与公众的科学理解错位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缺乏自我批判反思 |
(四)公众参与科学的活力受限 |
第六章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审思:历程审视、影响因素、经验与反思 |
一、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审视 |
(一)目标追求:从外在的目的转向本体的目的 |
(二)教育内容:从有序的科学转向跨界的科学 |
(三)实践模式:从单向的灌输转向双向的交互 |
(四)“自我批判”:从依附性发展转向批判性发展 |
二、影响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
(一)美国文化传统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二)资本主义精神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分权自治政治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四)科学自身发展对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三、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良性发展的实践经验 |
(一)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清晰 |
(二)非正式科学教育的实施模式多元化 |
(三)非正式科学教育的社会支持力度高 |
(四)非正式科学教育更强调成效评价 |
四、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与反思 |
(一)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美国经验对我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的启示 |
(三)理性反思美国经验的本土化转译 |
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改革年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
(3)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的美学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及相关概念辨析 |
2.1.1 与“编辑者”相关的概念辨析 |
2.1.2 与“美学素养”相关的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审美教育理论 |
2.2.2 媒介素养理论 |
2.2.3 传播美学理论 |
第三章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理想构成 |
3.1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体验层 |
3.1.1 情感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人性之魅 |
3.1.2 文字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沟通之钥 |
3.1.3 视听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呈现之美 |
3.1.4 版面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设计之美 |
3.2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支柱层 |
3.2.1 修图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再创之艺 |
3.2.2 剪辑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重塑之力 |
3.3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基座层 |
3.3.1 思想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理性之光 |
3.3.2 素质美: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内在之义 |
第四章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现状调查 |
4.1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问卷调查概况 |
4.1.1 问卷调查背景与目的 |
4.1.2 问卷调查方法与内容 |
4.1.3 问卷回收与数据处理 |
4.2 对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深度访谈分析 |
4.2.1 访谈调查目的及内容 |
4.2.2 访谈调查方法及步骤 |
4.2.3 编辑者深度访谈分析 |
4.3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特征 |
4.3.1 排版新颖多变 |
4.3.2 内容多元有趣 |
4.3.3 图片生动直观 |
4.3.4 音、视频有感染力 |
第五章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5.1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局限性 |
5.1.1 审美意识浅表化 |
5.1.2 审美观念畸形化 |
5.1.3 审美趣味低俗化 |
5.1.4 审美创造缺失化 |
5.2 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受新媒体时代环境因素的影响 |
5.2.1 未受明确的法律法规监管 |
5.2.2 受市场、资本逻辑的影响 |
5.2.3 众多网络问题的负面影响 |
第六章 提升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建议 |
6.1 培养微信公众号编辑者健康的审美意识 |
6.1.1 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
6.1.2 培养健康审美趣味 |
6.1.3 提升审美文化修养 |
6.2 社会重视审美教育 |
6.2.1 优化审美态度 |
6.2.2 提升审美能力 |
6.2.3 注重审美创造 |
6.3 相关部门进行规范和监管 |
6.3.1 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3.2 公众平台自我规范监管 |
第七章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关于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关于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美学素养的访谈提纲 |
附录三:访谈对象基本资料 |
(4)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思路 |
0.4 方法与创新 |
0.5 概念释名 |
第一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背景 |
1.1 近代化思潮对中医的影响 |
1.1.1 海防思潮下的中西医参合 |
1.1.2“中体西用”思潮下的中西医汇通 |
1.1.3 维新变法后的中医改良 |
1.1.4 新文化运动后的中医科学化 |
1.2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发轫 |
1.2.1 社会制度与中医的关系 |
1.2.2 近代中医社团的建立 |
1.2.3 近代中医教育的开展 |
1.2.4 近代中医医疗机构的创设 |
1.2.5 近代中医期刊的发行 |
1.3 近代山西的医疗卫生状况 |
1.3.1 山西悠久的中医药历史 |
1.3.2 近代山西的医疗体系 |
1.3.3 近代山西的卫生防疫 |
1.4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背景 |
1.4.1 独特的地方历史文化传统 |
1.4.2 阎锡山对中医的思想认同 |
1.4.3 重要幕僚和在晋中医的影响 |
1.4.4 卫生经济的现实需要 |
1.5 近代山西中医改进的特点 |
1.5.1 远大的目标 |
1.5.2 合理的原则 |
1.5.3 体制化的方向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团体:从创建到改组 |
2.1 兼容并蓄中逆袭创设(1919-1929) |
2.1.1 官办社团的特征 |
2.1.2 中医改进研究会的创设经过 |
2.1.3 理事为中心的中医学共同体 |
2.2 历经坎坷后改弦更张(1930-1937) |
2.2.1 改组原因及过程 |
2.2.2 会员和分会制度的完善 |
2.2.3 中医师职业团体的雏形 |
2.3 宗旨:从“改进”到“科学化”的嬗变 |
2.3.1 成立初期:弘扬与改进 |
2.3.2“中西医论战”中:衷中参西 |
2.3.3“废止中医案”后:科学化的提出 |
2.4 系统全面的研究规范 |
2.4.1 不断完善的制度规程 |
2.4.2 持之以恒的研究例会 |
2.4.3 行之有效的学术奖励 |
2.5 源于西学的研究思路 |
2.5.1 引进还原论思维:分级与分科 |
2.5.2 实证主义方法 |
2.5.3 开放包容的研究态度:中西医兼容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医学教育:实践与机制 |
3.1 中西医兼业:山西医学专门学堂和晋城医学馆 |
3.1.1 山西医学专门学堂 |
3.1.2 晋城医学馆 |
3.2 分层培养:山西医学传习所与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2.1 山西医学传习所 |
3.2.2 山西医学专门学校 |
3.3 改弦易辙:山西医学专科学校到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3.1 山西医学专科学校 |
3.3.2 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 |
3.4 建立中医学制的探索 |
3.4.1 编订课程和教材 |
3.4.2 加入近代学制 |
3.5 借鉴西医的中医教育模式 |
3.5.1 中西医并行教授 |
3.5.2 初试中医护理教育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医疗与卫生:从医院到社会 |
4.1 引进西医理念的中医院 |
4.2 养病室在中医医院的设立 |
4.3 院感管理制度的雏形 |
4.4 中医防疫的体制化实践 |
4.4.1 中医参与防疫的背景 |
4.4.2 疫情报告制度的建立 |
4.5 中医退出传染病防控的原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体制化的社会行动:联合与抗争 |
5.1 面对“管理医士规则”秉持 |
5.2 在加入教育体系中凸显 |
5.3 在“存废之争”中联合 |
5.4 为设立中央国医馆呼号 |
5.5 中医体制化构想的提出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学术传播交流:期刊与书籍 |
6.1 编辑出版期刊 |
6.1.1 《医学杂志》的出版 |
6.1.2 《医学杂志》的发行 |
6.1.3 《医学杂志》的编者 |
6.1.4 《医学杂志》的作者 |
6.2 从“改进”向“科学化”的调适 |
6.2.1 办刊宗旨 |
6.2.2 栏目设置 |
6.2.3 文章主题 |
6.2.4 作者倾向 |
6.3 征集审查民间验方 |
6.3.1 民间验方的征集活动 |
6.3.2 严谨合理的审查程序 |
6.3.3“贱便验”为纲的收录标准 |
6.3.4 《审查征集验方》的社会影响 |
6.4 出版发行名家论着 |
6.4.1 彭承祖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6.4.2 赵缉庵与《针灸传真》 |
6.4.3 杨百城及《灵素生理新论》 |
6.4.4 时逸人和《中国时令病学》 |
6.5 革新中医学术交流 |
6.5.1 转变交流思想 |
6.5.2 初建引文规范 |
6.5.3 丰富交流途径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近代中医体制化的启示 |
7.1 官办背景成就了中医体制化的独特样本 |
7.2 整体论和还原论的融贯助力中医体制化发展 |
7.3 中医体制化的思想在抗争过程中凸显 |
7.4 制度变迁导致产生近代中西医二元格局 |
7.5 中医体制化建设要规避中医科学化的悖论 |
7.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中医改进研究会重要管理制度规章 |
附录2 中医改进研究会教育活动相关资料 |
附录3 中医改进研究会医疗卫生相关资料 |
附录4 中医改进研究会社会行动相关资料 |
附录5 中医改进研究会学术传播相关资料 |
附录6 《医学杂志》全期目录 |
附录7 近代山西医学人物小传及名录 |
附录8 近代山西医学发展沿革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3 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方法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第2章 医学技术的演进及现代医学技术化 |
2.1 医学技术历史演进和医学技术化 |
2.2 现代医学技术化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福音 |
2.2.1 对人类预防诊治疾病能力的提升 |
2.2.2 对患者生命质量和大众健康状况的改善 |
2.2.3 对医疗保健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推动 |
2.2.4 对医学科学知识的深化 |
2.3 现代医学技术的特点与潜在风险 |
2.3.1 应用速度快范围广但负效应认识滞后 |
2.3.2 医学技术的协同演化 |
2.3.3 某些技术全面应用风险的隐蔽性和扩散性 |
第3章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
3.1 技术异化思想溯源 |
3.1.1 人本主义和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 |
3.1.2 法兰克福学派技术异化思想 |
3.1.3 埃吕尔和温纳的技术异化思想 |
3.2 医学技术化和医学技术异化的关系 |
3.2.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概念的提出 |
3.2.2 从医学技术化走向医学技术异化 |
3.2.3 技术异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3.3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基本特征 |
3.3.1 医学技术的主体化 |
3.3.2 医学技术的资本化 |
3.3.3 医学技术的权力化 |
3.3.4 医学技术的机械化和过度客观化 |
第4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现象试析 |
4.1 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异化现象 |
4.1.1 躯体疾病的过度诊断 |
4.1.2 心理疾病诊断的泛化 |
4.1.3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过度依赖 |
4.2 现代医学治疗技术的异化现象 |
4.2.1 药物滥用现象——以抗生素为例 |
4.2.2 高风险手术演变为常规治疗——以心血管介入手术和剖宫产为例 |
4.2.3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异化问题 |
4.3 现代医学预防技术的异化现象 |
4.3.1 健康人群的普遍性癌症筛查 |
4.3.2 基因检测技术的异化 |
4.3.3 对疫苗接种的过度推崇 |
第5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成因分析 |
5.1 从本体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1.1 医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医学影像学诊断为例 |
5.1.2 医学技术的两重性 |
5.1.3 医学本体的复杂性 |
5.2 从认识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2.1 "实在论"疾病观的影响 |
5.2.2 "机械论"身体观的影响 |
5.2.3 狭隘生命观的影响 |
5.3 从方法论层面分析医学技术异化产生的原因 |
5.3.1 生物医学还原论导致人性的物化和异化 |
5.3.2 医学技术主义的兴起导致医学人文精神的衰落 |
5.3.3 循证医学的过度强调导致技术僭越了医学艺术 |
第6章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反思 |
6.1 现代医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 |
6.1.1 唯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 |
6.1.2 科学功利主义的影响 |
6.1.3 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 |
6.1.4 主客二分自然观的影响 |
6.2 技术控制主义对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启示 |
6.2.1 技术控制主义的兴起及对医学的影响 |
6.2.2 提倡发展和使用医学适宜技术 |
6.2.3 发展补救性技术控制医疗差错 |
6.2.4 公民有权参与医学技术精英的民主控制 |
6.3 用后现代主义视角回顾和展望现代医学 |
6.3.1 后现代主义兴起及其对医学的影响 |
6.3.2 后现代主义与新人文医学的建立 |
6.3.3 后现代主义与生态医学的发展 |
6.3.4 后现代主义与中医药走向世界 |
6.3.5 后现代主义与东西方医学融合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专有名词索引 |
中外人名索引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研究现状 |
1.2.1 社会化网络传播现状研究 |
1.2.2 档案信息传播研究 |
1.3 国外研究现状 |
1.3.1 社会化网络传播现状研究 |
1.3.2 档案信息传播研究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理论基础 |
2.1 档案信息传播理论 |
2.1.1 档案信息与档案信息价值 |
2.1.2 档案信息保密与利用 |
2.1.3 档案信息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
2.1.4 档案信息传播与一般信息传播的关系 |
2.2 社会化网络传播理论 |
2.2.1 社会化网络传播的特点 |
2.2.2 社会化网络对档案信息传播的影响 |
2.2.3 社会化网络下档案信息传播效能分析 |
第三章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模式构建 |
3.1 传统传播过程模式 |
3.2 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式 |
3.3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的基本模式 |
3.3.1 档案信息驱动机制 |
3.3.2 档案信息联动机制 |
3.3.3 档案信息反馈机制 |
第四章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流程管理 |
4.1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搭建 |
4.2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的受众分析 |
4.2.1 社会化网络受众的类型 |
4.2.2 社会化网络受众的特点 |
4.3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资源建设 |
4.3.1 丰富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资源 |
4.3.2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资源的技术建设 |
4.4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路径 |
4.5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效果的评估 |
4.5.1 评估的原则 |
4.5.2 评估的主体 |
4.5.3 评估客体 |
4.5.4 评估指标体系 |
第五章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风险管控 |
5.1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源风险与掌控 |
5.1.1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组织传播者 |
5.1.2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个体传播者 |
5.2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内容风险与掌控 |
5.2.1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资源的内容 |
5.2.2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资源的组织 |
5.3 档案信息社会网络传播媒介风险与掌控 |
5.3.1 社会化网络运用层次浅、水平低 |
5.3.2 受众媒介素质较低 |
5.3.3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存在隐患 |
5.4 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受众风险与掌控 |
5.4.1 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 |
5.4.2 社会公众的档案信息素养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7)《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内经》研究回顾 |
第三节 “文学治疗”研究回顾 |
本章小结:研究缘起与文献综述 |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
第一节 大、小传统视野 |
第二节 突破文献的知识考古 |
第三节 神话—原型批评 |
第四节 “四重证据法”探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治疗中的“文学” |
第一节 文学及其人类学转向 |
第二节 文学中的“医者”、“病”与“治疗” |
第三节 疾病的神话历史 |
第四节 华夏文明大传统中的治疗 |
第五节 “文学”在《内经》中的体现 |
第六节 《内经》“文学”的疗效 |
本章小结:神话与治疗谱系的梳理 |
第四章 《内经》大传统原型详析 |
第一节 圣熊与“黄帝” |
第二节 “道”与“阴阳”生殖起源说 |
第三节 与“神明”对话 |
第四节 身体与德政 |
第五节 风的神格与物格 |
第六节 生命之数“五” |
第七节 神话之“气” |
第八节 祝由的隐喻 |
第五章 “文学治疗”建构文化 |
第一节 医学与文学 |
第二节 医学与哲学 |
第三节 《内经》与“文学治疗” |
第四节 现代社会需要“文学治疗” |
第五节 永不消失的“文学”疾病 |
本章小结:为什么需要“文学治疗”?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论文表格列表 |
附录二 :论文插图列表 |
附录三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在读期间发表媒体文章情况 |
致谢 |
(9)“一稿多投”现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界定 |
2.研究方法 |
3.研究基础 |
4.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国内"一稿多投"现象统计研究 |
1.1 概论 |
1.2 分类别、分时段的统计分析 |
1.2.1 政治经济法律类 |
1.2.2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类 |
1.2.3 教育与社会科学类 |
1.2.4 医药卫生类 |
1.2.5 理工A类(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
1.2.6 农业 |
1.2.7 文史哲类 |
1.2.8 搜索结果的解读 |
1.3 典型案例研究 |
第二章 国内外"一稿多投"研究状况分析 |
2.1 "一稿多投"现象的学理研究 |
关于"一稿多投"的概念界定 |
2.1.1 国内研究部分 |
2.1.1.1 学科角度 |
2.1.1.2 "一稿多投"研究观点综述 |
2.1.2 国外研究部分 |
2.2 库恩的"范式"理论 |
2.2.1 《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有关范式的论述 |
2.2.2 当前"范式"研究发展状况 |
2.3 国内外"一稿多投"研究现状的"范式"解读 |
2.3.1 学科角度 |
2.3.1.1 编辑学范式 |
2.3.1.2 法学范式 |
2.3.1.3 传播学范式 |
2.3.1.4 政治学范式 |
2.3.2 不可通约性影响下的学科差异 |
第三章 "一稿多投"现象局部合理性分析 |
3.1 国内外学术期刊的相关约定 |
3.1.1 国外部分 |
3.1.2 国内部分 |
3.2 基于学术环境的局部合理性分析 |
3.2.1 作者维度 |
3.2.2 法律维度 |
3.2.3 学术资源 |
3.2.4 学术氛围 |
3.2.5 知识的有效传播 |
3.2.6 市场化分析 |
结论 |
4.1 基本观点 |
4.2 部分建议 |
4.2.1 关于书籍出版中"一稿多投" |
4.2.2 关于论文发表中"一稿多投"处理建议 |
4.2.2.1 对大学科研导向建议 |
4.2.2.2 对编辑的建议 |
4.2.2.3 对法律的建议 |
4.2.2.4 对作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文中涉及人物简介 |
附录2: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节选) |
附录3—1:重要学术期刊约稿规定 |
General Information for Authors |
Categories of Signed Papers |
Science Express |
Manuscript Selection |
Submission Requirements |
Conditions of Acceptance |
Science Contact Information |
附录3—2:稿约 |
附录4—1:研究文献(部分) |
附录4—2:研究文献(部分) |
Discussion |
Action |
附录4—3:研究文献(部分) |
Discussion |
Action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试析医学期刊采访模式的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武汉“封城”期间CGTN推特账号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研究[D]. 刘亚峰. 中央民族大学, 2021(02)
- [2]现代性视角下美国非正式科学教育发展研究[D]. 李青.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0)
- [3]微信公众号编辑者的美学素养研究[D]. 潘镜羽.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4]近代中医体制化历程(1919-1937) ——以中医改进研究会为中心[D]. 刘洋. 山西大学, 2017(02)
- [5]现代医学技术的异化及其哲学反思[D]. 郭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7(11)
- [6]档案信息社会化网络传播研究[D]. 张婷. 山西大学, 2016(06)
- [7]《黄帝内经》的文学人类学研究[D]. 章米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加强医院图书馆医学期刊管理和利用的思考[J]. 周冉,周玉皎. 中国医院, 2009(03)
- [9]“一稿多投”现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D]. 郭晟梅. 浙江工业大学, 2007(06)
- [10]试析医学期刊采访模式的优化[J]. 袭继红. 医学信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