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调适(论文文献综述)
王真真[1](2019)在《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及其调适 ——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群体比例持续走高,许多高校的男女生比例呈现失调态势,关注女生群体已成为我国高校必须重视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女性群体在社会各界的作用日趋显着,未来女大学生步入社会,不仅是知识女性的主力军,也是社会和国家建设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会给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冲击,导致她们产生不同程度的思想困惑。那么,她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婚恋观、职业观怎样,如何让她们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调适,富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通过对温州五所高校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数据分析,从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入手,将与女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人生价值观、婚恋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作为问卷调查的三个维度,总结分析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表现和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调适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策略。当代高校女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思想困惑,主要表现在人生观、价值观、婚恋观、职业观层面,价值理念模糊、忽视精神契合、个体素质羸弱等思想困惑异常突出,而究其成因,则主要与社会多元思潮、学校重技轻德、父母长辈溺爱、传统择业引导及女大学生个人自我调适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尝试提出了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消解调适策略,主要有:一是加强性别教育,强化立德树人;二是优化社会环境,清朗网络空间;三是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择业观念;四是保持积极心态,提高综合素质。本文期待通过研究,提升女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引导女大学生成人、成长和成才;同时,为女大学生群体更好地了解自身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早日成为一名拥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良性婚恋观和科学职业观的现代化女性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孙茜[2](2017)在《大学新生的迷茫感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是人生的新起点。大学新生进入大学,面对新环境、新生活,要扮演新角色。大学新生迷茫感是指大学新生在大学生活过程中出现的迷茫、不知所措,甚至会由此产生焦虑、急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趋向。大学新生的迷茫感主要包括专业迷茫感、学习迷茫感、职业迷茫感和交往迷茫感。大学新生的迷茫感对大学新生适应新生活,顺利完成大学学习、实现自我成长成才会产生影响。帮助大学新生消除迷茫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应有之义。文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新生迷茫感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大学新生迷茫感的影响因素,旨在寻找到大学新生迷茫感的教育引导对策。认为实现大学新生迷茫感的教育引导研究,就必须努力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积极引导大学新生的职业价值观,切实加强大学新生的交往实践教育,尽快建立大学新生的情绪表达平台。
周红,陈永凤[3](2016)在《农村籍大学生求职择业不良心理与自我调适浅析》文中指出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农村籍大学生带采巨大的思想压力,呈现出许多阻碍其顺利就业的心理问题。本文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几种常见求职择业不良心理表现及成因,并提出自我调适的方法,对他们争取一个好的就业开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海阳[4](2015)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代诸多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不良心态以及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对学校和社会的稳定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应当给予高度重视。本文从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心理问题入手,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性地探讨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李雄文,俞红秀[5](2015)在《大学生五种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文中提出面对急剧递增的就业人数和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大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产生了种种不良心理:焦虑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等,阻碍了毕业生顺利就业。本文着重分析这五种不良心理的特点、表现及如何调适克服,来帮助大学生认识不良心理的危害,从思想上彻底排除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罗梦淇[6](2013)在《“自我定位”在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当代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受到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容易出现择业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大学生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目标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其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而对于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研究,国内很多学者提出自我心理调节法,本文认为该调节方法属于被动调节,无法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治标不治本。因此,寻找一种能从根本上积极地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方法是大学生成功择业的关键。本文提出的自我定位调适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调适观念,强调大学生在择业准备时期的自我意识的培养。只有充分认识自我,才能找到未来职业发展方向,避免迷茫、从众等择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只有不断管理自我,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实现人职匹配,避免因专业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过低等因素影响求职过程,出现不够自信、自我放弃等择业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如何调适自我定位,解决择业心理问题,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形成原因的分析,发现自我定位的不适是导致大学生诸多择业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根据人职匹配理论,提出了大学生自我定位的调适观念。通过对大学生在自我定位过程中存在的不适现象及其原因分析,提出了大学生自我定位的调适机制以及若干优化学校引导机制的对策。
邹小勤[7](2013)在《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大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的校园生活是决定他们能否在大学阶段实现成长的关键要素。大学生学校适应不但影响着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习收获,还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深刻认识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本质,厘清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基本状态,剖析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大型数据库,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同时进行的方式,解读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特征以及大学生达到适应状态所经历的过程,并重点分析了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从而提出提高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综合问卷分析与访谈,本研究得出以下五点主要结论:一、结构的多维性和维度的不平衡性是大学生学校适应系统的特点。大学生学校适应由学习适应、同伴关系适应、身心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就业自信五个维度组成,尽管在对学生的访谈过程中我们发现某些特定维度之间存在协同发生性,但是通过问卷调查部分的差别效应检验我们确认了五个维度之间的差异性,即这五个维度有独立存在的必要,而判定学生达到学校适应状态的标准就是在这五个维度上全部达到适应状态。而在学校适应的维度平衡方面,不同学生会在学校适应的不同维度上出现困难,而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中,同伴关系适应维度上的适应情况最好,而学习适应和就业自信是大学生适应最为困难的两个维度,这说明学习和就业是学生们在大学遇到的最大挑战。二、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过程是一个阶段特征明显的动态过程。文化适应U型理论适用于对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把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蜜月期、震惊期、调适期和掌控期,每个阶段都体现出鲜明的阶段特征。在阶段的划分上,要注意区分蜜月期和掌控期的特征,因为处于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在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上都不会出现适应困难,区分这两个阶段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学生与校园生活的接触程度以及是否感受到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负面影响;处于震惊期的学生他们的主要特征就是对于校园生活的态度比较消极,在学校适应的五个维度上都能够感受到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而能否对自己的现状尝试进行积极改变是学生能否进入调适期的关键;处于调适期的学生可能在学校适应的某一维度上会感受到强烈的不适应,但是这一阶段他们对于解决问题的态度较为积极。三、个人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在不同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性别方面,除了就业自信维度外,女生在其他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高于男生;城乡方面,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和同伴关系适应两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较高,而城市学生则在就业自信维度上自我评价较高;是否独生方面,独生的大学生仅在就业自信维度上自我评价高于非独生的学生;院校类型方面,211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适应、同伴关系适应和校园生活适应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其他院校类别的学生;年级方面,大二学生在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身心适应和就业自信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其他年级的学生;科类方面,理学类学生在学校适应五个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均比其他科类的学生低。四、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存在重要的直接影响。四种类型的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三个维度与大学生学校适应各维度之间均存在独特的匹配关系。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与学习压力、竞争压力、人际压力和经济压力关系最为紧密的学校适应维度依次为身心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同伴关系适应和就业自信,与教学认可、师生交流和课外活动参与关系最为紧密的学校适应维度依次为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除了课外活动参与度的提高能够同时提高学校适应五个维度的水平外,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的其它维度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则是抑制、促进路径并存,可见,并不是所有类型的校园压力都会对大学生学校适应产生负面的影响,特定类型的校园压力反而是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动力,校园活动认可度的提高也并不必然能够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水平,而应该对校园活动的组织形式进行具体的分析;对于学校适应过程的不同阶段,校园压力主要在震惊期和调适期对学校适应产生作用,校园压力是引发学生进入震惊期的重要原因,到了调适期,一部分压力类型对学校适应的影响开始从负向转向正向,但是对学校适应还是以负向影响为主,而校园活动在蜜月期和调适期对大学生学校适应主要起正向的作用,在震惊期则主要起负向的作用。五、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具有重要的中介作用。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和学校适应之间主要起部分中介作用,也就是说校园压力还是会对学校适应产生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但是在研究中我们也发现,通过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有的压力类型可以完全消除对学校适应的直接影响,比如校园活动对竞争压力和学习适应就起完全的中介作用,在校园活动的作用下,竞争压力对学习适应并不产生直接影响;校园活动的的中介效应只对特定类型的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关系起作用,也就是说对于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需要针对具体的路径进行分析,不能笼统而论;校园压力对于学校适应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在中介效应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校园压力对学校适应的影响路径中,有些路径的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方向是相反的,属于“不一致的中介效应”,可见应该把“校园压力-校园活动-学校适应”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来进行解析;对于学校适应的不同阶段,校园活动的中介作用主要在震惊期和调适期起作用,当学生处于震惊期时,校园压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感知对校园活动产生负面的影响并进而降低了学校适应水平,当学生处于调适期时,他们积极面对校园压力对自己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通过校园活动的参与来最终提高自己的学校适应水平。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从“学生进行自我调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校改善校园活动平台”和“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胡海山,卢进丽,朱丽[8](2013)在《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与自我调适》文中认为当前我国女大学生普遍面临就业难问题,这不仅影响了知识女性潜力的充分发挥,而且直接导致了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障碍。本文分析了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普遍存在的几种典型心理障碍,并结合产生原因向女大学生提出一系列进行自我调适的方法。
温萍[9](2012)在《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融入到大学生就业中,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眼前的重要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引导大学生产生积极的就业心理。而思想政治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以对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科学认识为前提。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尤其是不同专业大学生产生的不同的就业心理,从教育模式、原则、方法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调适策略。本文是基于对工科院校的工科专业、理科专业、文科专业以及主干专业的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对相应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提出有效的调适策略,旨在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减轻心理负担。文章首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尤其是不同专业门类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阐述,以及对相应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其次,详尽阐述了就业心理的含义及对大学生的重大意义;第三,在工科院校的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中发放了调查问卷,通过对比研究,分别指出工科专业、理科专业、文科专业和主干专业的大学生产生的不同就业心理;最后,通过深入研究,分别对不同专业门类大学生所产生的不同就业心理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调适策略。
王晶[10](2012)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择业是人生的重大选择,就业是走向社会的重要台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大众化,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已为社会所接受。同时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与日俱增,劳动力市场供远大于求,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多数高校毕业生承受着沉重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由此产生了很多复杂的就业心理问题。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水平令人担忧。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缺乏对自身心理素质的锻炼,是他们就业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社会环境、教育体制、家庭和自身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自卑、孤傲、焦虑、嫉妒、怯懦、攀比、矛盾、虚荣和冷漠等心理问题。本文阐述了大学毕业生的这些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指出了这些问题给他们就业造成不良影响的主要方面。文中详细阐述了大学毕业生出现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长期存在,择业渠道不畅通,劳动力供求信息难以契合,用人单位的歧视观念和经验主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政府就业服务职能缺位等;二是教育体制因素,主要有专业设置和市场需要存在很大差别,教育质量不高和就业指导工作落后等;三是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和职业定位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毕业生造成了压力;四是个人自身的因素,大学毕业生的自身评价存在偏差,容易受到情感、学业、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影响到了就业心理。众多因素掺杂在一起共同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这四个原因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文章在提出具体的措施之前,介绍了几个国外的职业理论,并结合职业理论提出了一些关于就业的建议。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首先政府发挥就业服务主导作用;其次学校要开展立体式的就业指导;然后推行动态的心理疏导机制;同时配以心理辅助工具的使用;再次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辅导;最后大学毕业生要不断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值得社会关注。找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新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成功实现就业,对于推动就业工作持续稳定进行,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大学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调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及其调适 ——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现状 |
一、当代女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调研 |
(一)人生观 |
(二)价值观 |
二、当代女大学生婚恋观调研 |
(一)恋爱观 |
(二)择偶观 |
(三)婚姻观 |
(四)性爱观 |
三、当代女大学生职业观调研 |
(一)职业定位 |
(二)择业观念 |
第二章 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表现及成因 |
一、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表现 |
(一)个体意识强,但价值理念模糊 |
(二)重物质利益,但忽视精神契合 |
(三)高职业定位,但素质能力羸弱 |
二、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成因 |
(一)学校因素:性别教育的缺失,重技能轻德育的影响 |
(二)社会因素:市场经济、多元文化思潮和社交网络的负面影响 |
(三)家庭因素:父母的娇生惯养,长辈传统保守的择业引导 |
(四)自身因素:心理较脆弱,自我调节与判断能力较差 |
第三章 当代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消解调适 |
一、加强性别教育,强化立德树人 |
(一)设置女性课堂,加强四自教育 |
(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立德树人 |
二、优化社会环境,清朗网络空间 |
(一)优化社会环境,消除负面影响 |
(二)清朗网络空间,强化责任意识 |
三、提升家长素质,更新择业观念 |
(一)提高自身修养,注重言传身教 |
(二)更新择业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
四、保持积极心态提高综合素质 |
(一)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心理素质 |
(二)积极参加实践,增强应变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关于女大学生思想困惑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2)大学新生的迷茫感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大学新生迷茫感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大学新生的专业迷茫感 |
一、专业认知迷茫感 |
二、专业认同迷茫感 |
三、专业培养迷茫感 |
第二节 大学新生的学习迷茫感 |
一、学习目标迷茫感 |
二、学习方法迷茫感 |
三、时间管理迷茫感 |
第三节 大学新生的职业迷茫感 |
一、职业选择迷茫感 |
二、职业发展迷茫感 |
三、职业回报迷茫感 |
第四节 大学新生的交往迷茫感 |
一、同辈群体交往迷茫感 |
二、师生交往迷茫感 |
三、家庭成员交往迷茫感 |
第二章 大学新生迷茫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个体价值观与大学新生的迷茫感 |
一、指标设置 |
二、数据结果及分析 |
三、小结与分析 |
第二节 学校教育与大学新生的迷茫感 |
一、指标设置 |
二、数据结果及分析 |
三、小结和分析 |
第三节 竞争性就业环境与大学新生的迷茫感 |
一、指标设置 |
二、数据结果及分析 |
三、小结和分析 |
第三章 大学新生迷茫感的教育引导对策 |
第一节 努力增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
一、“四个注重”:优化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结构 |
二、“三位一体”:落实大学新生入学教育队伍组建 |
三、“多管齐下”:重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环境建设 |
第二节 积极引导大学新生的职业价值观 |
一、引导大学新生树立自主择业观 |
二、引导大学新生树立职业平等观 |
三、引导大学新生树立竞争性就业观 |
第三节 切实加强大学新生的交往实践教育 |
一、重视自我教育,提高大学新生交往兴趣 |
二、重视群体互动,拓宽大学新生交往范围 |
三、重视社会实践,提升大学新生交往能力 |
第四节 尽快建立大学新生的情绪表达平台 |
一、充分发挥心理教育的疏导作用 |
二、充分利用传播媒介的沟通功能 |
三、充分实现人力资源的合作效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4)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大学生在择业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
1.1 自负自大的心理 |
1.2 自怨自艾的自卑心理 |
1.3 急躁焦虑的心理 |
1.4 求稳怕苦的求职心理 |
1.5 消极等待的心理 |
2 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趋势和特点 |
2.1 人数在逐步增多 |
2.2 出现的范围在逐步扩大 |
2.3 地域差异、性别差异越来越明显 |
2.4 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导致的后果已日益加重 |
3 大学生产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主观因素方面 |
3.2 客观因素 |
4 研究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方法 |
4.1 社会和家庭需要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择业环境 |
4.2 学校要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
4.3 大学生要学会有效的自已调适, 通过自我调适来缓解和排除心理压力 |
(5)大学生五种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1 焦虑心理及其调适 |
1.1 焦虑心理的主要特点、表现 |
1.2 焦虑心理的调适 |
2 自卑心理及其调适 |
2.1 自卑心理的特点、表现 |
2.2 自卑心理的调适 |
3 自负心理及其调适 |
3.1 自负心理的特点、表现 |
3.2 自负心理的调适 |
4 攀比心理及其调适 |
4.1 攀比心理的特点及其表现 |
4.2 攀比心理的调适 |
5 依赖心理及其调适 |
5.1 依赖心理的特点及其表现 |
5.2 依赖心理的调适 |
(6)“自我定位”在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关于职业选择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关于大学生择业心理的研究 |
1.3 文章重难点及创新点 |
1.3.1 文章重难点 |
1.3.2 文章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自我定位 |
2.1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 |
2.1.1 基本概念厘定 |
2.1.2 择业心理倾向分析 |
2.1.3 择业心态分析 |
2.1.4 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分析 |
2.2 有关自我定位的研究概述 |
2.2.1 自我定位的定义及原则 |
2.2.2 自我定位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 |
2.2.3 自我定位是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 |
2.2.4 自我定位是大学生不断完善自我的内在需要 |
第3章 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不适及其原因分析 |
3.1 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不适 |
3.1.1 自我认识不足 |
3.1.2 自我控制偏差 |
3.1.3 对社会需求不明确 |
3.2 大学生自我定位不适的原因分析 |
3.2.1 内在因素 |
3.2.2 外在因素 |
第4章 大学生自我定位的调适 |
4.1 自我认识——调适大学生自我定位的基础 |
4.1.1 兴趣定位——喜欢做什么 |
4.1.2 能力定位——能够做什么 |
4.1.3 身心定位——适合做什么 |
4.1.4 人生价值观的定位——为什么而做 |
4.2 自我管理——调适大学生自我定位的保障 |
4.3 高校应积极引导大学生自我定位的调适 |
参考文献 |
(7)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 |
一、在迷茫中探索:源于对大学生的思考 |
二、在探索中关注:源于对人的发展的思考 |
三、在关注中聚焦:源于对教育回归生活的思考 |
四、在聚焦中明晰:源于对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研究的思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 |
二、校园压力 |
三、校园活动 第二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述评 |
第一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方法 |
一、量的研究方法 |
二、质的研究方法 |
三、整合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相关研究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现状总结与本研究切入点 |
一、对已有研究的整体评价 |
二、研究的趋势与展望 |
三、本研究的切入点 第三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分析框架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图式理论 |
二、文化适应理论 |
三、压力认知交互作用理论 |
四、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现实探讨 |
一、大学生身心特征与大学校园环境的特征 |
二、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的现实探究 |
第三节 研究整体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假设 |
三、研究技术路线 第四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问卷调查分析 |
第一节 问卷调查研究设计 |
一、问卷的编制 |
二、问卷调查的数据收集 |
三、问卷调查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总体特征分析 |
二、基于人口统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
三、基于院校变量的大学生学校适应特征分析 |
四、结论与分析 |
第三节 校园压力与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影响分析 |
一、独特、差别和中介效应检验应用于影响机制研究的现实基础 |
二、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学校适应的独特、差别效应检验 |
三、校园活动在校园压力与学校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四、结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学校适应的访谈分析 |
第一节 质性研究设计 |
一、访谈方法的选择 |
二、访谈对象与内容 |
三、资料整理与分析 |
四、信度效度与伦理 |
第二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与过程分析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分析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分析 |
三、结论与分析 |
第三节 大学生学校适应阶段分析 |
一、蜜月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二、震惊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三、调适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四、掌控期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五、结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系统的特点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过程的特点 |
三、个人背景变量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状态的影响 |
四、校园压力和校园活动对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 |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建议 |
一、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生的自我调适 |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 |
三、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学校改善校园活动平台 |
四、大学生学校适应水平的提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展望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展望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8)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与自我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女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几种典型心理障碍 |
(一) 择业焦虑心理 |
(二) 自我评价偏差 |
(三) 择业挫折心理 |
(四) 择业依赖心理 |
(五) 择业虚荣心理 |
二、女大学生产生就业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 |
(一) 中国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尚未消失 |
(二) 相关劳动法律和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
(三) 家庭无限责任支持系统的越位 |
(四) 女大学生自我调适不足 |
三、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自我调适 |
(一) 增强自我调适的自信心和自觉性 |
(二) 掌握主观心理调适的科学方法 |
1. 择业前的心理调适 |
2. 面试时的心理调适 |
3. 择业失败后的心理调适 |
四、结束语 |
(9)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目录 |
第一章 前言 |
1.1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国外关于就业心理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关于就业心理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本文基本思路及方法 |
1.4.1 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概述 |
2.1 大学生就业心理定义及内涵 |
2.1.1 心理的内涵 |
2.1.2 就业心理的含义 |
2.1.3 就业心理危机的含义 |
2.2 就业心理的特征 |
第三章 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调查 |
3.1 问卷调研对象及目的 |
3.1.1 问卷调研的对象 |
3.1.2 问卷调研的目的 |
3.2 调研问卷的编制 |
3.3 调研问卷的报告结果 |
第四章 工科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分析 |
4.1 大学生积极的就业心理 |
4.1.1 大学生的自我肯定意识 |
4.1.2 大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规划 |
4.1.3 就业心理趋于务实与理性 |
4.2 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
4.2.1 工科专业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
4.2.2 理科专业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
4.2.3 文科专业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
4.2.4 主干专业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
5.1 就业心理调适的基本原则 |
5.1.1 客观认识自我原则 |
5.1.2 正确把握现实原则 |
5.1.3 择业期望恰当原则 |
5.1.4 有利个人发展原则 |
5.1.5 甘于艰苦奋斗原则 |
5.1.6 分类指导原则 |
5.2 就业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 |
5.2.1 进行专业再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
5.2.2 通过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对企业就业环境的认识 |
5.2.3 做好与毕业生家长的沟通和交流 |
5.2.4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思想工作 |
5.2.5 加强网络管理,开辟网上健康就业心理教育渠道 |
5.2.6 建立大学生就业心理档案 |
5.2.7 大学生自我调适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10)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 大学生心理素质综述 |
(一) 心理素质的界定 |
(二)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
1. 突显出比较成熟的自我意识,并逐步趋于完善 |
2. 初步具有对事物的思辨能力和较强的批判性思维 |
3. 拥有较为理智的情感,但缺乏稳定性 |
(三)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
(四) 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准 |
二、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
(一) 高校毕业生择业时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
(二) 就业心理问题的分类 |
1. 功利心理 |
2. 从众心理 |
3. 求稳心理 |
4. 求全心理 |
三、 毕业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社会环境因素 |
1. 劳动力市场供需差别大 |
2. 社会提供择业渠道不通畅,供需信息难以契合 |
3. 用人单位存在歧视观念和经验主义 |
4. 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5. 政府就业服务职能的缺位 |
(二) 教育体制因素 |
(三) 家庭因素 |
(四) 个人因素 |
1. 自我评价存在偏差,是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
2. 情感因素 |
3. 学业因素 |
4. 人际关系 |
5. 个人生理因素 |
6. 价值取向 |
四、 缓解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
(一) 借鉴职业发展理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 |
1. 职业发展相关理论概述 |
2. 职业发展理论的启示 |
(二) 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措施 |
1. 政府发挥就业服务主导作用 |
2. 高校积极开展立体式的就业指导 |
3. 推行动态的心理疏导机制 |
4. 加强心理辅助工具的使用 |
5. 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心理卫生、心理保健工作 |
6. 大学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试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四、大学生的不良择业心理及调适(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及其调适 ——基于温州高校的调研[D]. 王真真. 温州大学, 2019(01)
- [2]大学新生的迷茫感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孙茜.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3]农村籍大学生求职择业不良心理与自我调适浅析[J]. 周红,陈永凤.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02)
- [4]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 赵海阳.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2)
- [5]大学生五种择业心理障碍及其调适[J]. 李雄文,俞红秀.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03)
- [6]“自我定位”在解决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中的作用研究[D]. 罗梦淇. 浙江大学, 2013(07)
- [7]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研究[D]. 邹小勤. 厦门大学, 2013(08)
- [8]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心理分析与自我调适[J]. 胡海山,卢进丽,朱丽.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3(01)
- [9]工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D]. 温萍. 东北石油大学, 2012(12)
- [10]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 王晶. 河北师范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