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建立学习型组织——谈华东交大外语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论文文献综述)
郑小凤[1](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侯毛凡[2](2020)在《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酒店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对比我国第三产业中其他产业,酒店业无论是发展的速度、规模都居于前列,酒店业已成为第三产业中重点产业。伴随着酒店业发展的同时,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员工的需求量也逐渐增高。而培训是培养专业人才和提高员工素质的最有效的方式。不过,目前大部分酒店的培训体系不够健全,培训效果较差,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才能对专业人才的技能水平、员工的素质、以及酒店的竞争力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一共分为六个章节,研究的主题是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的优化设计。首先,对国内外的人力资源培训理论予以简述,梳理了国内外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为YS酒店培训体系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论指导。其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YS酒店的背景、组织结构、人员构成以及目前的员工培训现状进行研究,发现酒店目前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培训制度实施不力、培训时间问题、培训场所问题、培训课程针对性不足、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建设滞后、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不健全。再次,从培训的制度建设、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的课程内容、培训后的效果评估等六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内容包括:从酒店的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员工自身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对培训奖惩制度、培训资金保障制度进行优化;根据不同职位、年龄、学历选择不同的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方法;从课程授课前的资料准备、授课地点、授课时间等方面进行培训过程的实施控制;根据受训员工的问卷调查评估培训的效果。最后,对培训体系优化设计的保障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具体内容包括:酒店管理层对培训的重视有利于酒店培训费用预算的申请以及政策支持;员工自身对培训的重视,会提高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使培训效果得到显着提高;加强酒店文化建设,构建起酒店学习型组织,不仅促进了员工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还增强了员工的荣誉感、向心力。
杨朔镔[3](2019)在《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化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是现代大学生成演进的历史产物,也是现代大学的制度之基和活力之源。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的臻善治理,关乎大学组织系统“学术生态力”的有效激发,关乎大学学术特质的永恒坚守,关乎现代大学制度的持续繁荣。自清末民初我国现代大学制度草创以来,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作为现代大学制度最为特出的内容和最为显在的表征,也经历了曲折而艰难的探索。无论是外在形式上还是内在功能上,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都为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的变革与治理能力的提升,乃至大学实力的整体崛起,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我国现代大学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学科交融方兴未艾、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速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以组织生态学的视野和生态的思维审视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系列问题。一方面,大学办学利益相关者过高的期待与过多的要求被叠加于其上,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内部各要素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同能力,也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出现结构碎片化与功能失耦,“以学术为志业”“以基层办大学”的主体性不断弱化;另一方面,重外力轻内生、重局部轻整体、重眼前轻长远的体制机制障碍,往往致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学术性被行政化的科层管控遮蔽,从而偏离学术本位。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利益纠葛和复杂环境,如何切实消除生态“痼疾”,构建动态、多样、共生的生态化治理体系,以激活“学术生态力”,促进学术本位的回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系统隐喻,借鉴组织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框架,结合系统科学、管理学、哲学等多学科知识,主要采用历史研究法、访谈研究法、案例研究法以及内容分析法,以激发“学术生态力”为旨归,基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演进的历时性视角和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三个层次的共时性视角,重点探讨了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个体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种群生态系统中基层学术组织之间及其与种群之间的关系、群落生态系统中基层学术组织种群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辨识和归因分析,尝试建构生态化的治理体系。本文在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历史背景下,对中西方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演进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揭示其生成演进的历时性生态逻辑是:从适应到超越的动态演替、分化与综合交替演进、从“求真”到“求力”的制度伦理变迁;共时性生态逻辑是:功能的多元共存、结构的松散联合、行为的分工协作,并提出了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进行生态化治理的前提基础。本文在组织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下分析认为,基于自组织理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个体生态系统应具有自组织的样态;基于生态位理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种群生态系统应具有“共栖”或“互利”的应然样态;基于组织边界理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群落生态系统应具有共生共荣的样态。以之为参照,当前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组织个体生态系统存在组织使命缺失、对外开放不够、学术圈子“割裂”学术权力结构、内部制度的形成缺乏契约文化;种群生态系统存在组织形态过度同构导致组织间的竞争加剧,“空巢组织”“近缘组织”“山头组织”的出现,使组织种群生态系统因生态位重叠滋生了干扰性、排斥性和利用性竞争;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群落生态系统则存在学术传承中的“专业融合”不足、学术创新中的“单位身份”束缚、学术应用中的市场“转换机制”缺失等边界固化问题。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分析认为,组织使命的认知偏误、学术制度科层化导致组织相对封闭、结构圈层化导致“学术共同体”精神缺失、自上而下的制度路径依赖等问题,致使组织个体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基于生态位理论分析认为,对组织生存发展的定位不清,资源依赖诱致的过度扩张,致使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种群之间存在生态位过度重叠和过度宽泛的问题;基于组织边界理论分析认为,因“单位制”造成的环境承载力下降,与组织群落外部合作过于功利化,造成组织群落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固化问题。上述原因最终导致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失效、失衡,使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偏离“学术本位”,脱离学术逻辑,遮蔽学术权力,使其难以在现代大学功能的实现中发挥有效支撑作用。对此,本文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治理的整体视角出发,尝试提出激发“学术生态力”的目的指向,以学术权力的优化配置为切入点,秉持目的性、过程性、整体性的生态化治理思维,促进个体生态系统功能耦合,以明确组织使命激发内生动力;创新种群生态系统竞合机制,以知识交叉融合实现良性互动;再造群落生态系统组织边界,以强化内外协同达致共生共荣。与此同时,应加强学校层面对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统筹谋划,建立超越学术绩效的组织评价制度,完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柔性化人事制度,为建构生态化治理体系提供条件保障。
张琳[4](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梁砾文[5](2019)在《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文中认为学术英语是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习的“刚性需求”,然而目前相关研究视角多局限于外语教学内部。本研究以外语教育规划为视角,从价值分析、目标分析和执行分析三方面建构中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本土理论,拓展研究视角,丰富现有理论,并从实践角度,回答三大基础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如何教,以咨借鉴。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建构如何?(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有哪些?(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路径如何?本研究采用定性、定量、定性的混合路径研究,以及探索性、验证性、阐释性的线性研究设计,采用文献法、探索性访谈、话语分析、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最终实现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之间的三角验证,保证研究结论的信效度,并通过遵守自愿、保密、忠实三大原则,确保本课题的研究伦理。本研究首先在理清三个核心概念“理工科研究生”、“外语教育规划”及“学术英语素养”的基础上,梳理相关理论,建立了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概念框架。其次研究者进行了探索性数据采集,包括国家及高校的规划文本、对理工科研究生、研究生导师及学术英语教师进行的探索性访谈,为后续研究做准备。再次,本研究以话语分析为基础,结合访谈法,分析相关政策文本和探索性访谈数据,回答第一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建构。此外,研究者汇报了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量化研究工具的修编及验证模型的建构过程,回答第二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最后,研究者汇报了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量化研究工具修编和验证模型建构,以及影响因素与内涵要素间路径模型的建构过程,并结合定性数据,回答第三个研究问题,即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影响路径。本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我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价值建构在宏观层面突出的表现为主体性丧失,在中观层面没有很好地融入研究生培养体系及高校国际化进程,在微观层面,没有很好地将“工具价值”转化为“人本价值”;(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体现为静态和动态两个层次。在静态层次上,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包括学术英语知识、学术英语技能和学术英语能力三个方面,在动态层次上,三方面要素通过实践相互转化;(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学术英语信念、学术英语实践、学术英语环境和英语学习经历,其中学术英语信念作用最大,无论是内涵要素还是影响因素都并非孤立存在,不仅仅需要重视单个因素的直接效应,更要重视各因素在影响路径中的转化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修订了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概念框架,建构了理论模型。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尝试以外语教育规划为视角,从中国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及发展实践中建构相关理论,以期理顺我国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在外语教育规划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各要素间的关系,指导实践。但是,本研究依然存在研究对象范围有待扩大、研究内容有待深化以及研究工具有待改进等局限。今后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如将研究对象拓展至更多地区和类型院校中的理工科研究生、进一步探讨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的转化机制、各影响因素的协同作用机制等课题、加强语料库技术、参与式观察、跟踪调查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等,以便更加深入地探寻这一课题,完善现有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夏正华[6](2019)在《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旨在分析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作者认为,这条路径分别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铺陈开来,法国通过推进多位一体化的国家战略,对内巩固实力,对外展现并优化国家形象,维护其国际地位。作者从政治、法律、文化、经济这四个维度系统阐述现代法国从强化民族凝聚力、到对外输出价值观与制度(法律)建设意识、到巩固政经影响力并参与(乃至主导)全球新型格局建构的大国发展轨迹,研究该国以兑现大国目标为导向的国家战略实践的成效与得失。在当前呼唤国际治理的全球化环境中,法国在博弈的同时,倡导国家个体融入合作机制与多边法规,为构建新型规范的国际秩序和增强国际法实施效率贡献了智慧---这些在国际法语境中提供让全球不同国家受益的理念、制度与体系的创举,的确是扞卫本国话语权、刷出一流大国“存在感”的有效举措,个中经验(亦包括教训)值得分析。本论文围绕国别案例展开分析。作者认为:法国基于一套文化自醒与自信的思维脉络,前瞻性地把法律、文化优势纳入国家战略实践的核心资源之中,在国际社会发挥精神与道义引领力,这有利于在处理与他国交往的问题时施加自身意愿,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基础上调整与他国的关系(即减轻对外交往的阻力),同时又有助于引领国际规范与机制的创设进程,提升国际社会对本国政治主张、利益诉求、文化传播的认可度与支持度。当然,有着“文化终极归宿”之美誉的法国,确实把以“自由、平等、博爱”为核心的人本理念传递至国际社会各个角落,在倡导“国际社会网络构建及各国在该网络中互动需要规则”这一共识的达成上兑现了一个“大国”的承诺与责任,在推动国际法规则构建与实施中提供了方案与智慧,其中不乏独辟蹊径的创举,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法国范式。法国如何把强国战略放在国际多边合作舞台上去推进,特别是她如何在参与国际组织---一种特殊的国际法主体---的制度建设与运作中建立有利于自身的话语平台、为本国谋求发展机遇、增强博弈能力,这是本论文论证的核心。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尝试将文化、国家战略、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多个领域衔接起来,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法国从强化政治影响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如何强化自身地位、依托外交展现国家政治影响力。第二章:法国从实现法律感召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数部有传世影响的法律文献,论述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以及法国通过影响国际社会制度构建来巩固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强国路径。第三章:法国从巩固文化吸引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巩固语言优势、展示文教活力、输出价值观,论述法国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强国战略的内在逻辑与实践。第四章:法国从扞卫经济竞争力的路径维护国家话语权。通过分析法国在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论述法国对于建设有序、公平的国际经贸环境的贡献,以及搭建能够切实推动本国经济发展平台的意识与努力。第五章:将法国营造优势地位与优良形象、把自身话语(观点与立场)通过制度外化的方式影响他者的经验,纳入到对我国新时代大国发展的思考中,总结有助于中国制定特色大国外交战略的启示,促进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地位的上升。
王静[7](2018)在《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应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都展开了合作和交流,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联系日益密切。国家、行业、地区之间既存在合作与协作,又产生了竞争与冲突。在这种交互融合下,要求语言教育需要为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服务。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移动技术融入日常生活,终身学习、泛在学习、非正式学习成为学习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外语教育政策作为教育政策的一个分支,也在其政策中(以课程标准为主)持续体现了以信息技术的发展视为促进外语教育系统改革和提升外语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途径。因此,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语言能力作为人力资本的特性更加明显,在人的能力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必须要为国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提供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合格的人才服务。本研究力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第一,关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历史演进;第二,关于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现状,在各个阶段推动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规律;第三,在各个阶段,政策发展的价值取向、政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探讨。探索这三个问题的目的是为了理清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各历史阶段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内容、特点、规律以及价值取向。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出智能化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构建方略,为推动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创新能力发展,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资政建议。研究发现,在自1999年起的第一轮的大学英语外语教学改革中,我国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之上,如自主学习室、大学英语网络建设等;在自2006年起至2013年的计算机整合阶段的外语教育改革,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重点放在逐渐转向发展外语教育资源建设、支持有效的外语信息化教学;自2013年起至2016年的第三轮大数据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中,我国高校的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心已经由早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强调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手段逐渐转移到强调学习者的行为分析之上的自主学习。本论文也揭示了在各个阶段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价值观演化过程。在第一轮的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课堂的“辅助工具”,统辖这一轮改革的价值观是以促进外语听说能力的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为代表的价值观;在第二轮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改革中,主要是建设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重视外语学习交际能力。整轮改革的过程和内容受到开放、共建、共享、协同的价值观的统帅。在第三轮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倡导在语言教学中培养跨学科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体现了共享、协同、开源和创新的价值观;当前的外语教学改革中,通过建立和发展外语社群实现共享、协同和创新的特点,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方略。主要包含以下三点:第一、提出建立和完善以学校为中心的内部、外部、内外之间的生态,包含学校内部的生态系统,学校外部的生态系统,国内生态系统以及国际生态系统。第二、提出在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方面,除了国家层面的政策以外,各地区、各高校联盟还可以出台与国家层面规划相呼应的补充规划和项目,从而来配合政策的实施。第三、将人工智能在理论上的应用借鉴到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之中。第四、基于混沌理论提出建立尽可能开放式的生态系统。总之,本研究围绕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对自近代以来至今的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演进进行了探索,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发展提供了资政建议,也为解决我国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外语教育改革,提升外语教学质量提供了方法和洞见。对其他学科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其他领域的政策发展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杨惠芬(Yvonne Yang)[8](2018)在《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文中研究说明美国开展服务学习已是普遍、具成效、以及被鼓励的教育理念,台湾地区从倡导迈入推广期,但在大陆地区仍属于一种创新性的教育概念。本论文以“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为题,探讨服务学习在美国、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研究目的有四:其一、探讨服务学习的教育意义与具体成效;其二、解构其促成服务学习成功的外部环境;其三、探求高校内部服务学习推动的评估机制;其四、分析其推动服务学习成功的内部环境各要素。根据研究框架,本研究内容包括绪论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研究重要性、范围与限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同时针对核心概念“服务学习”进行界定。第二部分为理论与研究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评述。第三部分为高等教育实践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对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高等教育界在服务学习实践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四部分为政府部门开展方面的文献综述,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对服务学习开展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五部分为服务学习成效与评估的现况,基于服务学习对学生、对学校、对社区、对社会成效的相关研究、以及成功的服务学习设计原则进行说明,并且提出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相关模式,作为本研究评估工具选择的依循标准。第六部分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采用Andrew Furco教授的“高等教育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进行资料搜集,除叙述统计量分析与推论统计量分析外,进一步针对“学校理念”、“教师支持”、“学生支持”、“社区参与”、“学校支持”等五大面向,以及各子面向的制度化程度进行探讨,再者,采用四分位数法试图了解二岸五大典范高校的定位。第七部分质化访谈,透过标准化深度访谈,探讨台湾地区的明新科技大学、辅仁大学、静宜大学、大陆地区的中山大学、以及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五大典范高校内部环境在服务学习制度化的支持现况。第八部分结论与建议,通过美国、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归纳其外在环境对服务学习的正向支持作为,同时以台湾地区全体高校的发展现况调查、以及五大典范高校质化访谈内容,总结高等教育中服务学习的发展经验,为本研究目的“移植美国服务学习至善果实到各高校的成功”提供重要启示与借鉴。最后,本研究提出四个重点结论:第一点、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第二点、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第三点、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第四点、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梅占军[9](2017)在《团队情绪智力与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从后工业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的联盟化、全球化以及设计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的一体化等已成为21世纪全球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为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市场外部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把团队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结构形式。团队合作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有效沟通,而沟通的关键则是情绪的转移和感情的互动。情绪智力就是关于情绪的感知、运用和调控的能力。于是,学者们分别从团队和员工视角,提出了团队情绪智力和员工情绪智力,并探讨了这些因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目的是建立以情绪为核心的绩效决定理论,为团队和员工提升绩效的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虽然以团队情绪智力、员工情绪智力为前因变量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①研究更多的局限于直接关系,对作用机制的研究较少;②更多的集中于一般团队的研究,对于临时团队的研究较少;③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没有将团队情绪智力和员工情绪智力结合起来考虑,表现为研究者将其研究视角大多局限于单一层面上,或者是研究微观的员工层面,关注员工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或者是研究宏观的团队或组织层面,关注团队情绪智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为理解一般团队与临时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员工情绪智力、团队绩效及其成员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以情绪为核心员工绩效决定理论,本研究开展了 5项具体研究。(1)以一般团队为研究对象,引入团队情绪氛围变量,通过实证研究,探究了①团队情绪智力对于团队情绪氛围的影响;②团队情绪智力对于团队绩效的影响;③团队情绪智力、团队情绪氛围和团队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2)以临时团队为研究对象,引入快速信任变量,通过实验研究,探究了①团队情绪智力对于团队快速信任的影响;②团队情绪智力对于团队绩效的影响:③团队情绪智力、团队快速信任和团队绩效关系之间的作用机制。(3)借鉴心理相容、组织疏离感等概念,以个人-组织匹配理论为基础,以情绪为核心,提出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概念,并开发了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量表,为研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为情绪劳动、情绪耗竭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4)以一般团队及其成员为研究对象,引入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变量,构建了团队层面团队情绪智力、个体层面员工情绪智力与员工绩效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模型,建立了一个跨层次的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了①员工情绪智力对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和员工绩效的影响;②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员工情绪智力和员工绩效关系间的作用机制;③团队情绪智力在员工情绪智力、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和员工绩效的关系中的跨层级调节作用。(5)以临时团队及其成员为研究对象,针对临时团队的特殊性,对一般团队研究中提出的跨层次模型进行了修正,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团队情绪智力、员工情绪智力与员工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
赵癸萍[10](2017)在《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学风是学习、治学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包括学习风气、治学风气和学术风气。学风的内核是蕴藏在学习中的价值观念与价值追求,学风的外显是人们学习的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群体氛围。学风弥漫于大学生学习全过程,对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方式、思想认识和精神面貌都有重要作用。开展大学生学风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增强大学德育实效、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共同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学风产生于学习过程之中,与教师的教风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组成学校校风的两大核心构成。大学生学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学风建设的交叉与融合,与学风建设在思维取向、实施主体和衡量方法方面存在差异,可适度区分。探究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须沿着学习、大学生学风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维脉络,层层深入、多维探查。学习的本质观呈现知识习得、意义建构、社会融入和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大学生学风的本质,从不同角度归结为学习的氛围、学术的文化和学习的价值三层本质。从不同视角看,大学生学风教育在行为层面是学习行为的规范,在环境层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学术层面是学术文化的传承,在精神层面是学习价值的引领,呈现出多维本质,具有导向性、建构性、自主性、互动性、养成性、潜隐性和群体性特征。大学生学风教育具备深厚的思想资源。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讲求自强不息、勤勉治学、学思结合、诚信笃实和学以致用风气,从传统文化脉络框定了学风教育的部分核心内容,也铸就了我国古代崇尚学习者勤奋刻苦、克服一切困难的主导旨趣,对学习兴趣的启发、学习热情的培养关注不太多。现代西方的学风教育理论中,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讲求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推动学习者的自我实现;社会学习教育理论秉持交互决定论思想,高度强调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培养,并探讨学习道德的自我开脱;终身学习教育理论将学习作为生存的基本手段,倡导终身学习思想和建设学习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和社会文化环境,提倡协作式学习、情境化学习,都极大扩充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弥补了我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的部分缺陷。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注重解放思想,奠定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原则,构成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支柱性理论。从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大学生学风呈现主流积极向上,但局部问题较为严重的现状。从积极方面看,大学生群体确立了较高远的学习目标,具备较正确的学习认知,对学习诚信遵守较好,具有较端正的学习态度,总体状况积极良好。从消极方面看,部分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性明显,学习价值观尚存在偏差,对学习诚信的立场偏轨,学习行为的自律匮乏。总体而言,大学生学风呈现自发性、分化性、失范性和从众性的特征。针对大学生学风的现实状况,各高校积极开展学风教育活动,呈现积极成果与消极问题共存局面。高校不同教育主体高度重视学风教育,但学工队伍、教务管理队伍、教师队伍等不同系统间力量缺乏整合。各高校的大学生学风教育体制机制在逐步建立,但长效机制建设严重不足,制度的执行力不强。学风教育的活动较为丰富,学生总体感受与评价中等偏上,但缺乏对大学生学习内在价值的引领,教育方法难脱呆板陈旧的嫌疑。从内容构成角度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依据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实状况和全国131所高校学风内容的语义归纳,本研究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归结为培养大学生的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理想信念教育、社会责任教育、科学发展教育和竞争态势教育是进取学风的主要教育内容。诚信价值教育、诚信品质教育、诚信法制教育和诚信实践教育是诚信学风的主要内容。求是精神教育、科学态度教育和严谨风格教育构成了严谨学风的主要内容。开拓意识教育、创造精神教育和质疑精神教育构成了创新学风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进取之风、诚信之风、严谨之风和创新之风的广阔思想内涵,凸显了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主要解决五个方面的问题。从途径拓展看,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相长的主体互动,实现对大学生学习价值的外在启发与内在反思;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协同一致,实现教育者的力量整合,改善教育力量分散的不良教育现状;通过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的结合,扩展教育形式和覆盖面;通过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避免学校孤军作战的不良局面。从机制创新看,要建立和健全学业指导机制、学业评价机制、学业激励机制、学业预警机制和学业淘汰机制,建立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长效机制,增强教育制度的执行力。从教育方法看,可以采用启迪法、示范法、规范法、竞争法和渗透法等多种方法,削弱大学生的抗拒心理,丰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运用。从环境优化看,大学生学风教育要重点优化宿舍、班级、校园和社会四大区域,提升学风教育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和融入度,阻断不良学习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构建良性的学习外部环境。
二、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建立学习型组织——谈华东交大外语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建立学习型组织——谈华东交大外语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2)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酒店员工培训现状的研究 |
1.2.2 酒店员工培训相关环节的研究 |
1.2.3 中外酒店员工培训体系的比较研究 |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图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员工培训及相关理论 |
2.1 培训的概念 |
2.2 培训体系的内容 |
2.2.1 培训体系的概念 |
2.2.2 培训课程体系 |
2.2.3 培训讲师管理制度 |
2.2.4 培训效果评估 |
2.3 培训的相关理论 |
2.3.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3.2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YS酒店基本情况 |
3.2 YS酒店人力资源基本情况 |
3.2.1 YS酒店组织结构 |
3.2.2 YS酒店员工结构 |
3.3 访谈与问卷设计 |
3.3.1 访谈设计 |
3.3.2 问卷设计 |
3.4 YS酒店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4.1 YS酒店培训现状 |
3.4.2 YS酒店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
3.5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
3.5.1 培训投入不足 |
3.5.2 酒店管理层对培训不够重视 |
3.5.3 欠缺培训监督反馈机制 |
3.5.4 培训过于形式主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 |
4.1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设计的目标及思路 |
4.1.1 培训体系优化目标 |
4.1.2 培训体系优化思路 |
4.2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的主要内容 |
4.2.1 培训需求分析优化 |
4.2.2 培训制度优化 |
4.2.3 培训课程体系优化 |
4.2.4 培训讲师管理制度优化 |
4.2.5 培训实施体系优化 |
4.2.6 培训效果评估优化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的实施保障措施 |
5.1 树立正确的培训理念 |
5.2 加强培训部建设 |
5.3 加强培训预算支持 |
5.4 加强培训信息化 |
5.5 构建学习型组织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调查问卷 |
附录 B 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访谈提纲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化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 |
(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 |
(三)个体生态系统、种群生态系统与群落生态系统 |
(四)生态化治理 |
四、研究前提、方法与总体框架 |
(一)研究假设与视角 |
(二)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五、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及生态逻辑 |
一、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 |
(一)国外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 |
(二)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成演进 |
二、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成演进的生态逻辑 |
(一)历时性生态逻辑 |
(二)共时性生态逻辑 |
第二章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的应然样态 |
一、自组织的个体生态系统 |
(一)具有“双重目的性”的组织使命导向 |
(二)具有开放性的系统结构 |
(三)能够自我催化循环的系统功能 |
(四)非平衡、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系统行为 |
二、“共栖”或“互利”的种群生态系统 |
(一)多样稳定的种群“共栖”结构 |
(二)开放互补的种群“互利”行为 |
三、共生共荣的群落生态系统 |
(一)差异化基础上整体统一的组织结构 |
(二)中心性与边缘性相互转化的组织功能 |
(三)与内外部生态环境相互依赖的组织行为 |
第三章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
一、个体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使命缺失 |
(二)组织对外开放不够 |
(三)圈子文化“割裂”学术权力结构 |
(四)内部制度的形成缺乏契约文化 |
二、种群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
(一)组织结构的过度同构导致组织间的竞争加剧 |
(二)生态位重叠导致组织间的竞争异化 |
三、群落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
(一)基于“双一流”建设政策文本的组织群落边界分析 |
(二)边界的固化导致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失调 |
第四章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系统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组织个体生态系统的自主能动性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
(一)组织使命的认知偏误 |
(二)学术制度科层化导致组织相对封闭 |
(三)结构圈层化导致“学术共同体”精神缺失 |
(四)自上而下的制度路径依赖 |
二、组织种群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位重叠 |
(一)定位不清导致组织“共栖”或“互利”受阻 |
(二)资源依赖诱致的过度扩张 |
三、组织群落生态系统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固化 |
(一)“单位制”造成的环境承载力下降 |
(二)与组织群落外部的合作过于功利化 |
第五章 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生态化治理体系的构建 |
一、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目的指向与切入点 |
(一)激发“学术生态力”的目的指向 |
(二)一个关键的切入点:学术权力的优化配置 |
二、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思维方式 |
(一)彰显稳定持续的目的性思维 |
(二)关注阶段演进的过程性思维 |
(三)立足有机统一的整体性思维 |
三、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现实路径 |
(一)促进个体生态系统功能耦合,以明确组织使命激发内生动力 |
(二)创新种群生态系统竞合机制,以知识交叉融合实现良性互动 |
(三)再造群落生态系统组织边界,以强化内外协同达致共生共荣 |
(四)D大学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案例分析 |
四、生态化治理体系构建的条件保障 |
(一)加强学校层面对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的统筹谋划 |
(二)建立超越学术绩效的组织评估制度 |
(三)完善基于学术共同体的柔性化人事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在学期间主持科研课题情况 |
(4)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研究生教育发展 |
1.1.2 理工科研究生公共英语教育 |
1.1.3 研究者个人动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路径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章导言 |
2.2 外语教育规划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相关研究 |
2.2.2 国内相关研究 |
2.3 学术英语素养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本章导言 |
3.2 概念界定 |
3.2.1 理工科研究生 |
3.2.2 外语教育规划 |
3.2.3 学术英语素养 |
3.3 相关理论 |
3.3.1 外语教育规划理论 |
3.3.2 学术英语素养理论 |
3.4 本研究的概念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本章导言 |
4.2 研究问题 |
4.3 研究对象 |
4.3.1 调查高校选取 |
4.3.2 调查样本 |
4.4 研究设计与方法 |
4.4.1 研究设计理念 |
4.4.2 研究设计 |
4.4.3 研究方法 |
4.5 数据处理 |
4.6 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4.7 研究伦理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探索性数据采集 |
5.1 本章导言 |
5.2 规划文本收集 |
5.2.1 国家宏观层面 |
5.2.2 高校中观层面 |
5.3 探索性访谈 |
5.3.1 探索性访谈设计 |
5.3.2 探索性访谈实施 |
5.3.3 探索性访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分析 |
6.1 本章导言 |
6.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内涵 |
6.2.1 外语教育规划的价值内涵 |
6.2.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内涵 |
6.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研究框架 |
6.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价值研究 |
6.4.1 国家宏观层面 |
6.4.2 高校中观层面 |
6.4.3 个体微观层面 |
6.4.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价值规划评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内涵要素 |
7.1 本章导言 |
7.2 预测问卷的修编 |
7.2.1 预测问卷分量表的题项编制 |
7.2.2 预测问卷分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
7.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正式问卷的维度构成与信效度检验 |
7.3.1 问卷的维度构成 |
7.3.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7.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内涵要素的测量模型 |
7.4.1 正式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
7.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 |
8.1 本章导言 |
8.2 预测问卷的修编 |
8.2.1《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题项编制 |
8.2.2《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8.3《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正式问卷维度构成与信效度检验 |
8.3.1 问卷的维度构成 |
8.3.2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8.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
8.4.1 正式调查及数据预处理 |
8.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 |
8.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8.5.1 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路径模型 |
8.5.2 学术英语环境与学术英语实践的影响路径 |
8.5.3 学术英语信念的影响路径 |
8.5.4 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9.1 本章导言 |
9.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规划价值分析 |
9.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规划内容分析 |
9.3.1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的总体现状和特点 |
9.3.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知识的现状和特点 |
9.3.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技能的现状和特点 |
9.3.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能力的现状和特点 |
9.3.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现状小结 |
9.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现状和特点 |
9.4.1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的总体现状和特点 |
9.4.2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信念的现状和特点 |
9.4.3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实践的现状和特点 |
9.4.4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环境的现状和特点 |
9.4.5 理工科研究生英语学习经历的现状和特点 |
9.4.6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因素现状小结 |
9.5 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影响路径再思考 |
9.6 外语教育规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章导言 |
10.2 研究结论 |
10.3 研究启示 |
10.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10.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研究邀请信 |
附录二 学术英语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研究生导师访谈提纲 |
附录四 研究生访谈提纲 |
附录五 国家宏观规划历时文本关键表述 |
附录六 国家宏观规划共时文本关键表述 |
附录七 高校研究生教育规划文本关键表述 |
附录八 先导检测调查问卷 |
附录九 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十 学术英语教师转写文稿(节选) |
附录十一 研究生导师访谈转写文稿(节选) |
附录十二 研究生访谈转写文稿(节选) |
(6)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 研究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论文框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方法 |
五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法国从政治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法国重建大国实力的最佳阵地 |
一 法国对于联合国组建以及《联合国宪章》制订的贡献 |
二 法国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 |
三 法国在国际外交中的特色与影响力 |
第二节 欧洲联盟---法国的“权力放大器” |
一 法国整合与影响欧洲的历史沿革 |
二 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法国意志:从强大的欧洲到强大的法国 |
三 法兰西文化中的“欧洲认同”与“欧洲观念” |
第三节 法语国家组织---法语传播力的核心阵地 |
一 法国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主导性地位 |
二 法语国家组织之于法国的特殊意义 |
三 法语在法语国家组织中的作用 |
四 法国与法语国家组织共迎挑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法国从法律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法律意识与制度建设的前瞻性 |
一 罗马法对于法国法律制度的深刻影响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法国 |
第二节 《论法的精神》对世界法治文明的启蒙影响 |
一 孟德斯鸠..西方法学理论与国家学说奠基者 |
二 《论法的精神》---为世界立法者立法 |
三 “三权分立”学说对于各国政体架构的原则性指导 |
第三节 《拿破仑法典》---欧洲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一 拿破仑与他的治国创举 |
二 罗马法之集大成者 |
三 《拿破仑法典》---现代法治社会的基石与立法典范 |
第四节 法国人权观念的世界性普及 |
一 法国人权观念及实践的创新性与普世性 |
二 法国《人权宣言》对于国际人权公约及宣言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法国从文化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法国文化软实力全方位展现的舞台 |
一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的软实力构建 |
三 法语文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下的传播 |
第二节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法国复兴人文主义理念的竞技场 |
一 推动现代奥林匹克复兴的法国社会人文环境 |
二 “奥运之父”顾拜旦的“法式”人文情结 |
三 法国在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与作用 |
第三节 法国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中的适应力与创造力 |
一 文化全球化下的法语推广 |
二 法语国家大学联盟的文化传播力 |
三 法国高等教育国家战略融入欧洲高等教育区域整合的进程 |
四 法国影视听传播网络的攻坚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从经济路径维护大国话语权 |
第一节 法国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特点 |
一 道德正义和实际利益的平衡 |
二 法国“经济爱国主义”的执着与妥协 |
三 在传统中寻求振兴经贸的创新点 |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法式价值观在经济领域的普及 |
一 《法英商约》--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雏形 |
二 当代国际自由贸易框架下的“多样性”本色 |
第三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法国影响世界金融政策走向的阵地 |
一 法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 法式思维在影响IMF决策能力上的体现 |
三 法国推动“欧洲联合文化”,建构欧盟在IMF的影响力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对中国强国战略实施的 |
第一节 法国国家人文吸引力战略对中国树立文化自信的启示 |
第二节 法国国际政治生态观对中国外交话语体系建构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与外语教育政策 |
1.1.2 信息化与外语教育政策 |
1.1.3 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下我国的语言(外语)教育政策 |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2.1 研究的主要目的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概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生态学理论 |
2.2.1 生态学的发展 |
2.2.2 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及其主要理论 |
2.2.2.1 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及特征 |
2.2.2.2 生态学的主要理论 |
2.2.3 生态学理论下的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 |
2.2.3.1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系统论和协同论 |
2.2.3.2 生态学赋予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的新内涵 |
2.3 社会文化理论 |
2.3.1 社会文化理论的发展 |
2.3.2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及主要理论 |
2.3.2.1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
2.3.2.2 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理论 |
2.3.3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信息化时代外语教育发展研究 |
2.3.3.1 技术作为工具介入认知 |
2.3.3.2 技术影响语言学习者社区互动及其文化构建 |
2.3.3.3 技术支持下的社交学习 |
2.3.4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 |
2.3.4.1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外语教育政策支持经济全球竞争力 |
2.3.4.2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语言能力是一种人力资本 |
2.3.4.3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信息技术能扩大社会资本 |
2.3.4.4 社会文化理论视域下的身份政治与语言教育政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综述 |
3.1 引言 |
3.2 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若干概念的厘定 |
3.2.1 外语的概念 |
3.2.2 外语教育的概念 |
3.2.3 外语教育政策的概念 |
3.2.4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概念 |
3.2.5 高校外语教育概念的厘定 |
3.3 国内外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现状与不足 |
3.3.1 国外研究现状 |
3.3.1.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概述 |
3.3.1.2 教育信息化政策研究 |
3.3.1.3 语言教育信息化研究 |
3.3.2 国外研究现状不足 |
3.3.3 国内研究现状 |
3.3.3.1 外语教育政策研究概述 |
3.3.3.2 教育信息化研究 |
3.3.3.3 外语教育信息化研究概述 |
3.3.4 国内研究现状不足 |
3.3.5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概念界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理论分析框架 |
4.1 引言 |
4.2 公共政策发展分析模式概述 |
4.2.1 公共政策的定义分析 |
4.2.2 生态学视域下的公共政策分析的特征与框架 |
4.2.2.1 生态学视域下的公共政策分析的特征 |
4.2.2.2 生态学视域下的公共政策分析框架 |
4.3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分析的特征与框架 |
4.3.1 教育政策分析的定义 |
4.3.2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分析的特征 |
4.3.3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分析框架 |
4.3.3.1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的内容分析 |
4.3.3.2 生态学视域下的教育政策过程分析 |
4.4 生态学视领下的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分析框架 |
4.4.1 语言政策生态系统分析的三个生态因子 |
4.4.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生态系统发展的分析框架和概念框架 |
4.4.2.1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过程生态系统分析 |
4.4.2.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内容系统分析 |
4.4.2.3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价值系统分析 |
4.4.3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生态系统发展的分析技术路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 |
5.1 引言 |
5.2 研究问题和研究思路 |
5.2.1 研究问题 |
5.2.2 研究思路 |
5.3 研究对象的确定 |
5.3.1 文献分析的对象 |
5.3.2 访谈的对象 |
5.4 研究工具与方法 |
5.4.1 文献调查法 |
5.4.2 历史研究法 |
5.4.3 要素分析法 |
5.4.4 专家访谈法 |
5.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近代和现代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19 世纪末-20 世纪末) |
6.1 引言 |
6.2 近代中国电化教学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分析(1890 年代-1940 年代) |
6.2.1 溯源一:视觉教学的过程和内容(1890 年代-1920 年代) |
6.2.2 溯源二:视听教学的过程和内容(1920 年代-1930 年代) |
6.2.2.1 视听教学的理论溯源 |
6.2.2.2 视听教学发展的背景 |
6.2.2.3 视听教学发展的教育改革兴国作用 |
6.2.3 溯源三:电化教学的过程和内容(1930 年代-1940 年代) |
6.3 现代中国高校外语电化教学发展的过程和内容分析(1940 年代-1990 年代) |
6.3.1 新中国成立初期高校外语电化教学发展(1940 年代-1970 年代) |
6.3.1.1 成立初期电化教学发展背景(1940 年代-1970 年代) |
6.3.1.2 成立初期外语电化教学内容和过程分析(1940 年代-1970 年代) |
6.3.1.3 文革期间外语电化教育内容和过程分析(1960 年代—1970 年代) |
6.3.1.4 成立初期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历史意义(1940 年代-1970 年代) |
6.3.1.5 成立初期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发展存在问题(1940 年代-1970 年代) |
6.3.2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发展(1970 年代-1990 年代) |
6.3.2.1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发展背景分析(1970 年代-1990 年代) |
6.3.2.2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内容和过程分析(1970 年代-1990 年代) |
6.3.2.3 文革后外语电化教学政策发展存在问题(1970年代-1990年代)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第一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1999 年-2005 年) |
7.1 引言 |
7.2 第一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1999 年-2005 年) |
7.3 第一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分析(1999 年-2005 年) |
7.3.1 过程分析之决策过程 |
7.3.2 过程分析之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 |
7.4 第一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内容分析(1999 年-2005 年) |
7.4.1 教育资源建设 |
7.4.1.1 网络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与共享 |
7.4.1.2 立体化教材 |
7.4.1.3 教学软件开发 |
7.4.2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外语教学法 |
7.4.2.1 网络自主化教学模式 |
7.4.2.2 从阅读能力培养转向听说及应用能力 |
7.4.3 基础设施建设 |
7.5 第一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存在问题(1999 年-2005 年) |
7.5.1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和外语教学法的问题 |
7.5.2 教学软件产品的设计理念方面的问题 |
7.5.3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生态系统的问题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第二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2006 年-2013 年) |
8.1 引言 |
8.2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2006 年-2013 年) |
8.3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分析(2006 年-2010 年) |
8.3.1 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的决策过程 |
8.3.2 政策的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 |
8.4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内容分析(2006 年-2013 年) |
8.4.1 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新型英语教学模式 |
8.4.2 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
8.4.3 基础设施建设 |
8.4.4 信息化教学保障体系 |
8.4.4.1 教育管理信息化 |
8.4.4.2 课程管理个性化 |
8.4.5 教育资源建设 |
8.4.5.1 立体式教材和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第五代教材 |
8.4.5.2 国家精品课程 |
8.5 第二轮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存在的问题(2006 年-2013 年) |
8.5.1 基础设施建设与保障体系之间的问题 |
8.5.2 外语教师教学法与信息素养的问题 |
8.5.3 自主能力培养 |
8.5.4 教学资源设计的理念问题 |
8.5.5 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融合程度的问题 |
8.5.6 政策过程生态系统的问题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第三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2013-2016 年) |
9.1 引言 |
9.2 第三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背景(2013 年-2016 年) |
9.3 第三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过程分析(2013 年-2016 年) |
9.3.1 政策的决策和制定过程 |
9.3.2 政策的执行、评估和调整过程 |
9.4 第三轮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改革内容分析(2013 年-2016 年) |
9.4.1 大数据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
9.4.2 第三轮改革期间外语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
9.4.2.1.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的教学内容 |
9.4.2.2 以培养英语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为目标 |
9.4.3 第三轮改革期间外语教师职业素养发展 |
9.4.4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 |
9.4.5 基础设施建设 |
9.4.6 外语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开发与应用 |
9.4.6.1 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
9.4.6.2 注重教与学的效果的大学英语教学手段 |
9.4.7 教育管理信息化 |
9.5 第三轮改革期间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问题(2013 年-2016 年) |
9.5.1 深度融合的效果 |
9.5.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生态系统的评估 |
9.5.3 不同阶段过渡期政策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三轮改革期间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价值分析(1999 年-2016 年) |
10.1 引言 |
10.2 三轮改革中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取向及演变(1999 年-2016 年) |
10.2.1 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取向 |
10.2.2 三轮改革中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观演变(1999 年-2016 年) |
10.2.2.1 从“学习西方”到“推出东方”的外语教育工具性转变 |
10.2.2.2 促进外语听说能力的教育普及和教育公平(1999 年-2006 年) |
10.2.2.3 开放、共建、共享、协同价值观下的外语交际能力培养(2006 年-2013 年) |
10.2.2.4 共享、协同、开源、创新价值观下的跨学科能力培养(2013 年-2016年) |
10.2.2.5 以人为本的语言人力资本各种潜能的发掘(2016 年-) |
10.3 中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价值难题 |
10.3.1 我国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内容缺失 |
10.3.2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政策工具价值异化偏离 |
10.3.3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的合法性质疑 |
10.3.4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价值的有效性探究 |
10.4 中国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体系 |
10.4.1 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价值定位倡导 |
10.4.2 外语教育政策的公共价值追求 |
10.4.3 外语教育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 |
10.5 结语 |
第十一章 智能时代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方略 |
11.1 引言 |
11.2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
11.2.1 立体化、连贯式的生态系统尚待形成 |
11.2.2 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过程的生态系统模型缺乏 |
11.2.3 开放式、交换式的复杂生态系统尚待形成 |
11.2.4 合法性与有效性 |
11.3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的使命 |
11.3.1 承载创新和发展经济的使命 |
11.3.2 承载推进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系统的变革 |
11.3.3 提升外语教育作为人力资本的培养 |
11.4 智能时代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方略 |
11.4.1 建立和完善的结合人工智能和混沌理论的复杂生态系统 |
11.4.2 激发以人为本价值观 |
11.4.3 立体化的政策体系 |
11.4.4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 |
11.4.4.1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的生态系统 |
11.4.4.2 语言教学与技术的融合 |
11.4.4.3 教学资源 |
11.4.4.4. 外语教育信息化人才 |
11.4.4.5 多元化的教育信息化投入 |
11.5 结语 |
第十二章 结语 |
12.1 引言 |
12.2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12.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2.3.1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2.3.2 本研究的不足 |
12.4 本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决策层访谈提纲 |
附录 2: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管理层访谈提纲 |
附录 3: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4:访谈转写稿范例一(信息化决策层访谈编码 1-1) |
附录 5:访谈转写稿范例二(管理层访谈编码 2-1) |
附录 6:访谈转写稿范例三(教师访谈编码 3-1) |
(8)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动机与目的 |
二、研究重要性与范围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第一章 服务学习的理论与研究 |
第一节 美国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2000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2001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志愿服务与服务学习倡导期(2010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服务学习之研究 |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高等教育服务学习的实践 |
第一节 美国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84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85年至1994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高等教育的实践 |
一、志愿服务倡导与兴起期(200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2006年至今) |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政府部门服务学习的开展 |
第一节 美国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服务学习倡导期(1970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兴起期(1971年至1994年) |
三、服务学习持续发展期(1995年至今) |
第二节 台湾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5年以前) |
二、服务学习倡导期(1996至2010年) |
三、服务学习兴起期(2011年至今) |
第三节 大陆政府部门的开展 |
一、志愿服务倡导期(1992年以前) |
二、志愿服务兴起期(1993年至今) |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服务学习的成效与评估 |
第一节 服务学习的成效 |
一、对学生的成效 |
二、对学校的成效 |
三、对社区机构的成效 |
四、对社会的成效 |
第二节 服务学习设计原则 |
第三节 服务学习制度化评估 |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工具与量化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工具—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 |
一、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组成 |
二、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使用 |
三、服务学习制度化自评要点的内容 |
第二节 量化研究对象与统计分析 |
一、量化研究之研究对象 |
二、叙述统计量分析 |
三、推论统计量分析 |
第三节 台湾地区总体高校自评要点之分析 |
一、自评要点标准之设计 |
二、五大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
三、各子面向制度化程度之分析 |
第四节 五大典范高校自评分析 |
一、典范高校在“学校理念任务”之自评与分析 |
二、典范高校在“教师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三、典范高校在“学生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四、典范高校在“社区参与”之自评与分析 |
五、典范高校在“学校支持”之自评与分析 |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质化研究内容与分析 |
第一节 明新科技大学(台湾、新竹)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二节 中山大学(大陆、广州)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三节 辅仁大学(台湾、台北)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中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五节 静宜大学(台湾、台中)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
第六节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陆、北京) |
一、第一面向:服务学习理念及任务 |
二、第二面向:教师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三、第三面向:学生对服务学习的支持与投入 |
四、第四面向:社区的参与和伙伴关系 |
五、第五面向:学校对服务学习的支持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通过“服务学习”发扬中华传统文化 |
二、通过“政府政策”促进服务学习的正向发展 |
三、通过“学术研究”强化服务学习的教育影响力 |
四、通过“高等教育”落实服务学习的全人发展目标 |
第二节 建议 |
一、提升服务学习为国家战略级教育政策,符合教育强国之定位 |
二、强化服务学习学术研究能量,藉由研究成果引发社会重视 |
三、鼓励高校组织服务学习联盟,有效整合高等教育资源 |
四、建置校内服务学习制度化系统,落实高等教育办学理念 |
五、激励教师采用服务学习,满足高等教育三大职能 |
六、鼓励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增强个人发展的幸福感 |
七、掌握社区机构需求,达成“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理念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
(9)团队情绪智力与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基本思路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员工绩效 |
2.1.1 员工绩效的定义 |
2.1.2 员工绩效的结构 |
2.1.3 员工绩效的影响因素 |
2.2 团队绩效 |
2.2.1 团队定义及类型 |
2.2.2 团队绩效的定义及结构 |
2.2.3 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 |
2.3 员工情绪智力 |
2.3.1 员工情绪智力的定义 |
2.3.2 员工情绪智力的结构与测量 |
2.4 团队情绪智力 |
2.4.1 团队情绪智力的定义 |
2.4.2 团队情绪智力的结构与测量 |
2.5 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2.5.1 员工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2.5.2 团队情绪智力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2.6 文献述评 |
2.6.1 团队情绪智力相关概念之异同 |
2.6.2 团队情绪智力的测量尚未达成共识 |
2.6.3 本土化研究存在不足 |
2.6.4 情绪智力和绩效关系的研究存在不足 第3章 一般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 |
3.1 假设提出 |
3.1.1 团队情绪智力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
3.1.2 团队情绪氛围与团队绩效的关系 |
3.1.3 团队情绪智力与团队情绪氛围的关系 |
3.1.4 中介作用 |
3.2 研究设计 |
3.2.1 变量测量 |
3.2.2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3.3 变量测量检验 |
3.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3.3.2 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检验 |
3.3.3 低层次向高层次加总的一致性检验 |
3.4 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
3.4.1 相关分析 |
3.4.2 假设检验分析 |
3.5 结论与讨论 第4章 临时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对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 |
4.1 假设提出 |
4.2 研究设计 |
4.2.1 变量测量 |
4.2.2 实验样本与数据收集 |
4.2.3 实验任务 |
4.3 变量测量检验 |
4.3.1 共同方法偏差 |
4.3.2 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检验 |
4.3.3 低层次向高层次加总的一致性检验 |
4.4 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
4.4.1 相关分析 |
4.4.2 假设检验分析 |
4.5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一般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与员工绩效的跨层次作用机制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研究设计 |
5.2.1 变量测量 |
5.2.2 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量表的开发 |
5.2.3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
5.3 变量测量检验 |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
5.3.2 收敛效度与区别效度 |
5.3.3 低层次向高层次加总的一致性检验 |
5.4 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
5.4.1 分析方法 |
5.4.2 相关分析 |
5.4.3 员工层次假设检验分析 |
5.4.4 团队层次跨层次调节效应分析 |
5.5 结论与讨论 第6章 临时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与员工绩效的跨层次作用机制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2 研究设计 |
6.2.1 变量测量 |
6.2.2 实验样本及数据收集 |
6.2.3 实验任务 |
6.3 变量测量检验 |
6.3.1 共同方法偏差 |
6.3.2 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检验 |
6.3.3 低层次向高层次加总的一致性检验 |
6.4 假设检验与研究结果 |
6.4.1 分析方法 |
6.4.2 相关分析 |
6.4.3 员工层次假设检验分析 |
6.4.4 团队层次跨层次调节效应分析 |
6.5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贡献 |
7.3 管理启示 |
7.4 研究局限性 |
7.5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一般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与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问卷 |
附录2: 临时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和团队绩效的作用机制问卷 |
附录3: 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的开放式调查问卷 |
附录4: 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预调查问卷 |
附录5: 员工-团队情绪相容感知的正式调查问卷 |
附录6: 一般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对员工绩效的跨层次作用问卷 |
附录7: 临时团队中团队情绪智力对员工绩效的跨层次作用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作者介绍 |
(10)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意义 |
(一)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现实需要 |
(二)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的内在需要 |
(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
(四) 优化当前社会风气的客观需要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研究路径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重点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特征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概念体系 |
(一) 学习与学风 |
(二) 学风与教风 |
(三) 学风与校风 |
(四) 大学生学风教育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体系 |
(一) 学习的本质 |
(二) 大学生学风的本质 |
(三)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本质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基本特征 |
(一) 导向性 |
(二) 建构性 |
(三) 自主性 |
(四) 互动性 |
(五) 养成性 |
(六) 潜隐性 |
(七) 群体性 |
第二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思想资源 |
一、中国古代学风教育思想 |
(一) 自强不息 |
(二) 勤勉治学 |
(三) 学思结合 |
(四) 诚信笃实 |
(五) 学以致用 |
二、现代西方学风教育理论 |
(一)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二) 社会学习教育理论 |
(三) 终身学习教育理论 |
(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学风教育理论 |
(一) 理论联系实际 |
(二) 坚持实事求是 |
(三) 注重解放思想 |
第三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分析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证调查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卷设计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调查实施 |
二、大学生学风的现状和特点 |
(一) 大学生学风的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的特点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现状和成因 |
(一)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实施现状 |
(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问题成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进取之风教育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社会责任教育 |
(三) 科学发展教育 |
(四) 竞争态势教育 |
二、诚信之风教育 |
(一) 诚信价值教育 |
(二) 诚信品质教育 |
(三) 诚信法制教育 |
(四) 诚信实践教育 |
三、严谨之风教育 |
(一) 求是精神教育 |
(二) 科学态度教育 |
(三) 严谨风格教育 |
四、创新之风教育 |
(一) 开拓意识教育 |
(二) 创造精神教育 |
(三) 质疑精神教育 |
第五章 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有效推进 |
一、大学生学风教育的途径拓展 |
(一) 教师教育、自我教育和互动教育相结合 |
(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相结合 |
(三) 文化育人、制度育人和实践育人相结合 |
(四) 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 |
二、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机制创新 |
(一) 建立学业指导机制 |
(二) 完善学业评价机制 |
(三) 改进学业激励机制 |
(四) 运用学业预警机制 |
(五) 引进学业淘汰机制 |
三、大学生学风教育的方法探索 |
(一) 启迪法 |
(二) 示范法 |
(三) 规范法 |
(四) 竞争法 |
(五) 渗透法 |
四、大学生学风教育的环境优化 |
(一) 优化宿舍环境 |
(二) 优化班级环境 |
(三) 优化校园环境 |
(四) 优化社会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论文写作的故事 |
攻博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一: 全国高校学风汇总 |
附录二: 大学生学风教育调查问卷 |
四、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 建立学习型组织——谈华东交大外语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YS酒店员工培训体系优化研究[D]. 侯毛凡. 华侨大学, 2020(01)
- [3]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生态化治理研究[D]. 杨朔镔.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4]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5]外语教育规划视角下的理工科研究生学术英语素养研究[D]. 梁砾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法国维护大国话语权的路径研究及启示[D]. 夏正华. 武汉大学, 2019(06)
- [7]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信息化政策发展研究[D]. 王静.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02)
- [8]高等教育中的服务学习[D]. 杨惠芬(Yvonne Yang). 厦门大学, 2018(02)
- [9]团队情绪智力与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 梅占军. 东北大学, 2017(06)
- [10]大学生学风教育研究[D]. 赵癸萍.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