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进展

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进展

一、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豆立娟[1](2021)在《铑和银催化环化反应构筑天然产物骨架的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具有未充满的价层d轨道,基于十八电子规则,性质与其他元素有明显差别。由于空d轨道的存在,过渡金属易与多种有机化合物形成配合物,用作合成结构多样性杂环分子的催化剂。同时过渡金属催化因具有简洁、高效、选择性好等优势,被广泛用作环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天然产物大多都具有结构多样性、生物活性、抗菌活性和药物活性。近年来,过渡金属作用在构筑复杂多环天然产物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探讨过渡金属催化环加成反应在构筑复杂天然产物骨架领域的应用,为天然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开展活性天然产物化学全合成研究提供有益参考。本论文中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对铑和银催化环化反应的两个体系展开了理论研究,分别在IDSCRF-B3LYP/GEN、IDSCRF-M06-2X/DGDZVP的计算水平上对反应涉及的所有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及过渡态进行了全几何构型优化,并进行了频率计算。文章中使用的能量值均在实验溶剂和实验温度中进行矫正,所使用的数据均是经矫正后的吉布斯自由能值。1.在铑催化烯炔和苯乙炔衍生物的[2+2+2]环加成反应理论研究中,找到了反应体系可能的反应机理:(1)Rh(cod)2BF4首先脱去(cod)2BF4-后,与配体L反应得到催化剂,催化烯炔通过分子内不对称氧化环化反应得到手性铑环戊烯中间体。紧接着,苯乙炔衍生物进入反应体系,中间体的铑原子与苯乙炔中的炔基片段配位,炔基碳插入金属-碳(M-C)中,形成含七元铑环的多环中间体。最后进行还原消除反应脱去催化剂,最终得到稠合三环萘氢呋喃衍生物;(2)铑同时和烯炔及苯乙炔衍生物的炔基配位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随后络合物中的炔烃经过过渡态插入金属-碳(M-C)中,形成铑环戊二烯中间体。之后中间体经由分子内不对称氧化环化反应,转化为含铑七元环中间体。最后进行还原消除反应脱去催化剂,最终得到稠合三环氢萘呋喃衍生物。上述可能的两种反应机理中,由于不对称末端炔烃插入时会产生区域选择性,所以找到了四条可能的反应路径PathⅠ-Ⅳ。通过对该反应体系中取代基效应的对比,结果如下:当反应底物苯乙炔苯环上对位取代基为给电子基-OMe时,PathⅣ为优势路径。在Path IV中,R2a与中间体COM1形成络合物COM2a-Ⅳ、并经过过渡态TS1a-Ⅳ插入金属-碳(M-C)键的过程,在IDSCRF-B3LYP/GEN的计算水平上需要跨越的能垒为27.8kcal·mol-1,为整个反应的决速步;得到的主产物为甲氧基与甲基取代基处于邻位的Pa-Ⅰ。当反应底物苯乙炔苯环对位的取代基为吸电子基-CF3时,PathⅢ为优势路径,在PathⅢ中,R2b与中间体COM1形成络合物COM2b-Ⅲ、并经过过渡态TS1b-Ⅲ插入金属-碳(M-C)键的过程,在IDSCRF-B3LYP-D3/GEN的计算水平上需要跨越的能垒为23.0 kcal·mol-1,为整个反应的决速步;得到的主产物为甲基和对三氟甲基苯基处于间位的产物Pb-Ⅱ。理论预测的主产物与Teng等人的实验结果一致。最后对在IDSCRF-B3LYP/GEN、IDSCRF-B3LYP-D3/GEN和IDSCRF-M06-2X/GEN三种计算水平上所得的计算结果进行优化和对比分析,发现IDSCRF-B3LYP-D3/GEN计算水平上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最吻合。2.在银催化生成(±)-nor-berkelic acid甲酯反应的理论研究中,发现该反应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1)炔醇环化形成烯醇醚、(2)二酚化合物脱乙醇转化为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和(3)烯醇醚与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通过[4+2]环加成反应转化为(±)-nor-berkelic acid甲酯。通过对该反应路径上各驻点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分析计算结果,找到了各阶段的反应机理。形成烯醇醚R3的优势路径为Path a1。Path a1中,催化剂首先与炔醇R1中炔基配位形成络合物COM1,COM1经过过渡态TS1,O(1)-C(5)成单键并生成中间体INT1。随后中间体INT1发生1,3-氢迁移,越过过渡态TS2形成中间体INT2,该过程是Path a1的决速步,在IDSCRF-M06-2X/DGDZVP计算水平上需要克服的能垒为37.8 kcal·mol-1。二酚化合物R2转化为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R4的过程中,Ag Sb F6与R2中的酯基O和邻位羟基O配位生成络合物COMa,经过过渡态TS,C(1)-O(2)、H(3)-O(4)键同时断裂,O(2)-H(3)成键,生成络合物COMb,COMb同时脱掉乙醇和催化剂转化为R4,该过程在IDSCRF-M06-2X/DGDZVP计算水平上需要克服25.2 kcal·mol-1的自由能垒,在25℃的实验温度下比较容易实现。烯醇醚和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通过[4+2]环加成反应转化为(±)-nor-berkelic acid甲酯的过程是产生区域选择性的过程。由于催化剂与两种反应物的配位方式不同以及催化剂的空间位阻效应差异和分步与协同发生环加成的可能,该反应有三种可能的反应路径,最终证明通过协同反应的PathⅢ为优势路径。PathⅠ,PathⅡ的决速步能垒(TS3-Ⅰ、TS3-Ⅱ)分别比PathⅢ的决速步(TS3-Ⅲ)能垒高出11.9、14.6·kcal·mol-1。从能量角度看,该反应经由PathⅢ进行的可能性更大,此时需要越过的能垒为20.4 kcal·mol-1。为了了解不同计算方法对结果的影响,我们在M06-2X方法的基础上,又运用B3LYP、ωB97XD和B3LYP-D3密度泛函方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综合考虑烯醇醚R3的形成过程以及(±)-nor-berkelic acid甲酯的形成过程,B3LYP-D3方法的计算结果最为合理。整个反应的决速步为形成烯醇醚R3的过程。其中,形成烯醇醚R3的优势路径Path a1中,在IDSCRF-M06-2X/DGDZVP计算水平上需要克服的能垒(TS2)为37.8 kcal·mol-1,在相同计算水平上使用B3LYP、ωB97XD和B3LYP-D3方法得到TS2的能垒分别为35.0 kcal·mol-1、40.9 kcal·mol-1、30.3 kcal·mol-1。其中B3LYP-D3方法的计算结果最为合理,但是在室温的条件下该反应依然较难实现,说明B3LYP-D3方法对烯醇醚R3形成过程的能垒描述仍然偏高,这可能是因为在1,3-氢迁移过程中的环张力较大所致。烯醇醚R3与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R4通过[4+2]环加成反应转化为(±)-nor-berkelic acid甲酯的优势路径PathⅢ中,在IDSCRF-B3LYP-D3/DGDZVP计算水平上需要克服的能垒为22.7 kcal·mol-1,该过程在室温条件下较易实现。在相同计算水平上使用B3LYP、ωB97XD和M06-2X计算方法得到TS3-Ⅲ的能垒分别为36.8 kcal·mol-1、23.5 kcal·mol-1、20.4 kcal·mol-1。其中M06-2X、ωB97XD和B3LYP-D3三种计算方法的能垒明显低于B3LYP计算方法的能垒,且与实验条件更加吻合,说明在在该过程的计算中考虑弱相互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郭小凤[2](2021)在《(-)-Brazilane和(-)-Brazilin的全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含有高异黄酮骨架的天然产物具有新颖的生物学活性,这类化合物在药物研究和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以Brazilin和Brazilane为典型代表的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作为高异黄酮类天然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发现具有一系列出色的生物活性,如抗癌、抗炎、降血糖活性等,这吸引了众多合成化学家、药物化学家的研究兴趣。纵观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对它们的合成研究,存在着合成步骤较长,个别反应不易进行,试剂昂贵且毒性较大等问题,且没有将两个分子统一起来进行设计合成。本论文基于Brazilin和Brazilane的分子结构特点,旨在开发一种合成步骤少,原料便宜易得,反应高效的全合成路线,并首次将Brazilin和Brazilane统一起来进行设计合成。通过Brazilin和Brazilane的合成研究,对具有类似结构的天然产物的合成提供借鉴和启发。本论文以(-)-Brazilane和(-)-Brazilin为合成目标,设计了一条统一的合成路线,该路线以3,4-二甲氧基苄醇为共同的起始原料,以脂肪酶催化的去对称化反应和酸催化的分子内Prins/Friedel-Crafts串联反应为特征反应。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以3,4-二甲氧基苄醇为初始原料,通过上保护基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氢化铝锂还原反应得到二醇化合物,通过对二醇的选择性乙酰化反应及Mitsunobu反应将两个芳环连接起来,再经两步简单的转化得到醛,接着在对甲苯磺酸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Prins/Friedel-Crafts串联反应,“一锅法”来构建关键的苯并二氢吡喃环结构,再经一步脱酚羟基的甲基保护基实现了巴西苏木素类天然产物(±)-Brazilane的全合成。(2)基于(±)-Brazilane的全合成研究,前手性二醇化合物在乙烯乙酸酯作为乙酰基供体,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去对称化反应,以96%ee值高选择性地构建了手性季碳中心,并以此手性中心控制其他手性,从而实现(-)-Brazilane的不对称全合成。(3)基于(-)-Brazilane的全合成研究,将亲核取代反应得到的二酯化合物氧化出羟基后,再经过氢化铝锂还原反应、对二醇的选择性乙酰化反应、Mitsunobu反应以及分子内Prins/Friedel-Crafts串联反应和脱酚羟基的甲基保护基等,实现(-)-Brazilin的不对称合成。

苗红杰[3](2020)在《N—烷基氮杂芳烃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研究》文中指出氢化吡啶、喹啉、异喹啉等非芳香性含氮六元杂环化合物具有潜在生理活性,在药物化学和材料科学中有广泛应用。从吡啶、喹啉、异喹啉等简单易得的氮杂芳烃出发经去芳构化反应来构建含有此类骨架化合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策略。本文首次报道了以烯胺酮作为双亲核试剂,在有机碱TMG或者DBU的作用下,通过“一锅”多组分Michael加成/Mannich串联反应实现了N-烷基活化吡啶盐、喹啉盐和异喹啉盐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以优秀的收率、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合成了一系列具有多个手性中心的复杂桥环化合物。除此之外,通过反应步骤控制,实现了喹啉双官能团化和三官能团化的精准调控。该反应不仅开发了氮杂芳烃新的反应模式,实现了氮杂芳烃反应位点的最大化,而且收率高,反应时间短,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便。同时还报道了烯胺亚胺盐酸盐作为新的双亲核试剂与N-烷基活化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反应。同样以优秀的区域选择性和非对映选择性完成了相似转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反应步骤控制,同样实现了异喹啉盐双官能团化和三官能团化的产物的精准调控。反应将亚胺基团片段引入到了目标产物结构中,为产物的进一步官能团化提供了更多选择。

张玲[4](2020)在《基于吡喃盐中间体的新型串联反应及其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吡喃盐是一类具有弱芳香性的活泼杂环中间体,在化学,生物学和光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基于吡喃盐中间体设计的一系列高效串联反应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论文从廉价易得的曲酸及麦芽酚出发,通过简单衍生及偶联反应引入炔烃官能团得到炔基吡喃酮,该炔基吡喃酮在金属催化剂催化下环化形成呋喃并吡喃盐中间体,基于该关键中间体设计了系列串联反应,为高效构建天然产物分子提供了便捷的合成策略,同时展现了吡喃盐中间体活泼的化学特性。本论文主要开展了如下两部分的研究工作:1.多羟基苯并呋喃的构建及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以曲酸衍生的炔基吡喃酮为原料,在三氟甲磺酸铟的催化下发生5-endo-dig环化形成呋喃并吡喃盐中间体,随后吡喃鎓六元环在水的参与下开环得到二羰基化合物中间体,在通过分子内羟醛缩合反应及芳构化得到羟基取代的苯并呋喃产物。当采用麦芽酚衍生的炔基吡喃酮为原料时,在甲醇的参与下吡喃盐开环形成半缩醛,随后在酸的作用下一锅得到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随后我们完成了多种取代模式的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的构建。羟基苯并呋喃化合物广泛存在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基于上述方法学合成策略,通过对羟基苯并呋喃底物的修饰及后续转化完成了11个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其中以10步完成了8-epi-Liphagal的形式全合成。2.基于氧吡喃叶立德中间体的[5+2]环加成反应。利用麦芽酚衍生的炔基吡喃酮,在金属的催化下原位形成呋喃并吡喃盐中间体,该中间体作为C5合成子参与[5+2]环加成反应构建[3.2.1]七元环化合物。有意思的是,当用吲哚衍生物为2π组分,在金催化下发生[5+2]环加成时选择性得到exo构型的桥环化合物,当用普通烯烃作为2π组分在碘化锌的催化下则得到endo构型产物。选择性得到不同构型的七元桥环并呋喃的产物,该类骨架广泛的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

高宇琪[5](2020)在《基于查尔酮的多环骨架构建及杂黄酮细胞毒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环骨架在各种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分布广泛,而杂多环骨架更是有机合成和药物化学中最重要的骨架类型之一,其丰富的生物活性和复杂的空间结构使相关的合成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极具挑战。可见光催化在过去十几年里飞速发展,逐渐成为了一种强有力的催化手段。光氧化还原催化剂或非金属光敏剂通过吸收可见光达到激发态并将电子或能量转移至反应底物,从而实现在基态难以发生的反应。这一催化模式符合当前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化学的发展需求,因此受到了合成化学家们的关注。然而,这些反应一般都依赖于光催化剂的氧化还原作用。另一方面,无光催化剂的光诱导反应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基于对含杂多环骨架分子的合成及生理活性兴趣,开展了本研究工作。我们发展了光促进的串联反应,便捷、高效地从查尔酮合成了一系列多环黄酮类化合物及独特的2,6-亚甲基苯并[d][1,3]氧氮辛烷骨架。也进一步发展了手性磷酸催化的不对称串联反应,实现了2,6-亚甲基苯并[d][1,3]二氧辛烷骨架的不对称构建。在此基础上,对合成的吲哚杂黄酮的细胞毒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筛选。本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 首先发展了以2-羟基查尔酮为底物,在光照条件下和亲核试剂的串联反应,构建了多环杂黄酮骨架。通过对反应条件的筛选,确定了磷酸二苯酯为催化剂、四氢呋喃为溶剂、24W家用荧光灯照射的最优反应条件。在最优反应条件下,含有不同取代基的2-羟基查尔酮和吲哚反应都能以较高的产率得到对应的多环吲哚杂黄酮分子。我们也以1,3-环己二酮、4-羟基香豆素和间苯三酚作为双官能团亲核试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2,6-亚甲基苯并[d][1,3]二氧辛烷骨架的杂黄酮化合物。这一反应为该类多环杂黄酮骨架的合成提供了一条便捷并且绿色的合成方法。随后,发现以手性磷酸为催化剂,能以中等对映选择性得到手性产物。此外,当用日光照射模拟生物合成条件时,也能以较高的产率得到产物。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在光照条件下,2-羟基查尔酮首先发生烯酮双键的E到Z构型的异构化,进而在酸促进下芳构化形成苯并吡喃鎓盐中间体,最后亲核试剂进攻这一中间体得到目标产物。当使用双官能团亲核试剂时,还会发生一步环化反应得到多环杂黄酮骨架。2. 发展了2-胺基查尔酮在光诱导下和双官能团亲核试剂的反应,合成了具有2,6-亚甲基苯并[d][1,3]氧氮辛烷骨架的分子。通过条件优化,确定了蓝色LED灯为光源、二氯甲烷为溶剂、4?分子筛为添加剂的最优条件。底物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当1,3-环己二酮为亲核试剂时,该反应对2-胺基查尔酮上不同位置的各种取代基都有很好的耐受性。以4-羟基香豆素、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作为亲核试剂该反应也能以较高的产率得到对应的多环骨架。这一反应为从线性底物合成环立体骨架提供了新思路。机理研究表明,2-胺基查尔酮在可见光诱导下发生双键异构化、芳构化得到喹啉正离子,进而这一中间体被双官能团亲核试剂捕捉、环化得到2,6-亚甲基苯并[d][1,3]氧氮辛烷骨架。3. 发展了手性磷酸催化的串联Michael加成、缩酮环化反应。这一反应以R-TRIP为手性催化剂,四氯化碳为溶剂,使(E)-4-(2-羟基苯基)-2-酮-3-烯酯与亲核试剂1,3-环己二酮能以高对映选择性得到具有2,6-亚甲基苯并[d][1,3]二氧辛烷骨架的多环化合物。该反应对绝大部分底物都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对(E)-4-(2-羟基苯基)-2-酮-3-烯酯中苯环取代基的位点较为敏感。和前面光诱导的反应不同,机理研究证明该反应是先发生不对称Michael加成之后,再通过分子内的缩酮环化得到目标产物。4. 对合成的吲哚杂黄酮进行了初步的细胞毒活性筛选。利用细胞活力检测法,以Hep G-2(人肝癌细胞)、ACHN(人肾癌细胞)、SF-268(人神经癌细胞)和MCF-7(人乳腺癌细胞)四种肿瘤细胞株为筛选模型,对20种吲哚黄酮杂合体进行了体外细胞毒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化合物对这四种肿瘤细胞有显着的抑制作用(IC50<10μM),初步确定了这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雍华娅[6](2020)在《新木脂素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脂素是一类由两分子苯丙素衍生物(即C6-C3单体)聚合而形成的天然产物,属于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木脂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比如木脂素能结合雌激素受体,并干扰癌促效应。本论文以自然界中含量特别稀少的新木脂素天然产物Codonopiloneolignanin A为目标分子进行全合成研究;并对氮杂环卡宾(NHC)催化的不对称Stetter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章新木脂素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研究Codonopiloneolignanin A是石建功课题组于2015年从甘肃渭源县党参水提物中分离出来的首例具有独特结构的新木脂素,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含量及其稀少(50kg党参中仅分离出0.8mg);(2)结构新颖(首个具有三环[5,3,0,03,8]癸烷骨架),且含有四个连续手性中心;(3)目前没有相关生物活性报道。结合这三方面因素,此新木脂素引起了我们的合成兴趣。结合分离文献推测的生源合成途径以及目标分子的结构特点,我们设计了采用[4+3]环加成或自由基环化反应来构筑三环[5,3,0,03,8]癸烷骨架,遗憾的是这两种环化方法的环化前体难以制备,经多次尝试都未能成功合成环化前体化合物。随后以3,4,5-三甲氧基肉桂醛(115)为原料,经氮杂环卡宾催化后二聚环化构建两个苯环处于顺式的五元环(116),再经过几步转化得到全顺式的五元环醛(107),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双Friedle-Crafts反应的同时也把TBS保护基脱除,实现了目标分子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此外,我们还对3,4,5-三甲氧基苯丙酸甲酯在SmI2介导下进行还原偶联-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发现主产物为反式的环化二聚体。第二章氮杂环卡宾催化下的不对称Stetter反应的研究进展氮杂环卡宾(简称NHC),是一类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近年来,手性氮杂环卡宾催化剂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在不对称Stetter反应上。本章主要介绍近年来在手性NHCs催化的不对称分子间和分子内Stetter反应研究进展。

朱治明[7](2020)在《天然产物Sanjoseolide和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包含天然产物Sanjoseolide和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研究两部分,具体内容如下所示:第一部分:Sanjoseolide及类似物的合成与细胞毒活性评估天然产物Sanjoseolide是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俄克拉荷马大学Susan L.Mooberry教授于2016年从Dalea frutescens A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含一个异戊烯基侧链、一个手性中心的查耳酮类化合物。作者利用SRB assay法测定其对PC-3和DU 145前列腺癌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和细胞毒性,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35.0μM和25.5μM。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根据逆合成分析确定了合成路线。首先,以2,4-二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选择性保护对位羟基,再通过DBU、Cu I催化在邻位羟基上构筑3-氯-3-甲基-1-丁炔,Pd/BaSO4加氢还原炔,克莱森重排在苯环上构筑异戊烯基侧链,氯甲基甲醚保护裸露羟基得到中间体5。我们也尝试通过碘带、MOM保护、Stille偶联合成中间体5。接下来通过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化构筑手性中心,最后通过Claisen-Schmidt反应构筑查耳酮类化合物的基本骨架后脱除保护基,分别以8步16.0%或6步8.04%的产率完成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由于Sanjoseolide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我们对其做衍生化研究,合成了Sanjoseolie的7个类似物,分别进行生物活性评估,讨论类似物的结构构效关系,发现化合物8e对RBE和HCCC-9810两种癌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对于RBE而言,合成的类似物8e和Sanjoseolide(1)对它抑制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12.8和15.7μM,对于HCCC-9810为12.7和15.6μM。其他化合物的细胞毒性抑制率IC50值高于20μM,抑制作用不明显。与天然产物Sanjoseolide(1)相比,不难发现在分子中增加三氟甲基对细胞毒性的生长具有更好的抑制作用(8e和1)。当然,苯环也显得至关重要(8b,8c和1)。目前,我们实验室也正在研究类似物对其它肿瘤细胞系的细胞毒活性。第二部分:天然产物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研究2014年,韩国首尔国立大学药学院天然产物研究所的Jongheon Shin教授在韩国民间药物中寻找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时,分离得到了一种香豆素类化合物Bavacoumestan C。该分子包含两个手性中心和独特的五元环。作者通过变形链球菌转基因食品酶A抑制实验确定其IC50值为119.0μM。通过对天然产物Bavacoumestan C分子的逆合成分析,确定了以2,4-二羟基苯乙酮和间二苯酚作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首先2,4-二羟基苯乙酮通过插羰反应构筑香豆素环,四丁基溴化铵提供溴源,取代羟基合成第一片段。第二片段通过间二苯酚和3,3-二甲基丙烯酸在三氯化铝的催化下发生傅克酰基化反应合成。在碳酸钾催化,丙酮回流的条件下反应以合成中间体7。在反应结束后我们并没有检测到化合物7。关于化合物7及Bavacoumestan C的合成我们正在探索。

黄登明[8](2019)在《苯并吡喃类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活性天然产物作为药物先导化合物一直是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新药研发随着耐药性的不断产生变得愈加困难。研究结构新颖、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独特的天然产物作为先导化合物,能够极大的推动新型药物的研发。原花青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在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通过对此类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研究,可以为后续的药理药效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选取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bisflavanol类、procyanidin B类和procyanidin A类苯并吡喃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研究,同时在全合成的基础上,对其母核苯并吡喃骨架的合成方法学进行研究。采用黄烷-3-醇单体偶联的汇聚式合成策略实现了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talienbisflavan A、bis-8,8′-catechinylmethane和bis-8,8′-epicatechinylmethane的全合成。以便宜易得的商品化咖啡酸为原料,发展了一种关键中间体四苄基儿茶素的高效合成方法。黄烷-3-醇单体采用新发展的区域选择性亚甲基化反应作为关键的偶联反应,一步构建天然产物的亚甲基骨架结构。采用“氧化-还原”策略同步实现两个羟基构型的翻转,随后经过侧链酯化反应、苄基脱保护反应,实现了天然产物talienbisflavan A、bis-8,8′-epicatechinylmethane的首次全合成和天然产物bis-8,8′-catechinylmethane的简洁合成。在完成部分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全合成基础上,采用基于酸催化的自身偶联反应作为关键偶联反应,实现了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高效、绿色合成。黄烷-3-醇单体经过区域选择性的Vilsmeier-Haack反应、硼氢化锂还原,合成得到C8-羟甲基黄烷-3-醇,接着在三氟甲磺酸催化下,自身偶联生成二聚化合物,合成得到20个苄基、烷基取代的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衍生物。同时,部分衍生物脱去保护基,合成得到4个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经过上述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合成方法和经验的积累,紧接着对结构相对复杂的天然产物procyanidin B1和A1进行合成研究。尝试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环氧化和儿茶素直接环氧开环等合成策略,经环氧区域选择性开环得到的烷氧基化合物与四苄基儿茶素在三氟甲磺酸镱催化下的偶联反应构建共同的关环前体骨架,利用此共同中间体同步实现两个天然产物procyanidin B1、A1及其非对映异构体的多样性合成,为该类天然产物后续的立体选择性全合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基础上,对其母核苯并吡喃骨架的合成方法学进行研究,合成了一系列苯并吡喃类天然产物类似物。以2H-苯并吡喃半缩醛和α-异腈乙酰胺为原料,在三氟甲磺酸锡作用下发生串联反应得到2-(2H-苯并吡喃)-恶唑化合物。在对该方法进行条件优化后进一步验证反应的普适性,合成得到20个代表性的2-(2H-苯并吡喃)-恶唑,最后推断出反应可能性的机理。

郭娇美[9](2019)在《新型螺(桥)环氧化吲哚和稠环色满的合成研究》文中提出含氮和含氧杂环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并且广泛应用于药物中间体和天然生物碱的合成中。螺(桥)环氧化吲哚是氮杂环化合物的代表,以复杂的结构、广泛的生物活性以及巨大的应用前景,在医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化学家们的研究热点。在氧杂环类化合物中,稠环色满化合物因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在有机合成方面备受广大化学家们的青睐。通过串联反应构建螺环氧化吲哚的方法很多,但对含桥环骨架的螺环氧化吲哚的合成报道却很少。本文第二章,我们实现了3-吲哚取代氧化吲哚与邻羟基查尔酮的Michael加成/缩合/Friedel-Crafts烷基化串联反应,在TfOH的催化下,以42-90%的收率合成了系列具有色满结构的螺环桥环氧化吲哚。双螺环氧化吲哚是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的特殊结构之一,由于其拥有两个螺季碳中心和高度拥挤复杂的结构,发展高效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第三章以靛红、1,2,3,4-四氢异喹啉和3-烯氧化吲哚为起始原料,在TFA的催化下,通过“一锅法”三组分[3+2]环加成反应,以高达91%的收率构建了一系列双螺环氧化吲哚。稠环色满化合物是很多天然产物和药物的核心骨架,因此发展一条更加高效、通用的方法来构建结构复杂的稠环色满骨架化合物,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第四章,我们以Bi(OTf)3为催化剂,廉价易得的羟基丙酮与邻羟基查尔酮为起始原料,通过发生Michael加成“诱导”的环化串联反应,实现了稠环色满骨架化合物的合成。该反应不但为呋喃并稠环色满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还开辟了邻羟基查尔酮新的反应模式。

王雍栋[10](2019)在《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以及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的研究内容分为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以及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两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的方法研究四氢大麻酚类化合物是从桑科(Moraceae)大麻属(Cannabis)植物中的大麻(Cannabis Sativa L.)分离得到的一类具有三环两手性中心的大麻素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神经抑制作用,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CNS)及孤立束核(NTS),起到止痛、镇静、抗痉挛、抗呕吐、治疗青光眼以及抗高血压等多种药理作用。首先,通过对此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我们设计先构筑出基本的大麻酚三环骨架,通过不对称催化加氢、官能团转换和分子内区域选择性脱水,分别获得目标化合物Δ9-四氢大麻酚与Δ8-四氢大麻酚。之后进行四氢大麻酚的全合成:以olivetol作为初始的原料,经过傅-克酰化反应、Michael-Aldol串联反应等操作,总共经过7步反应分别以24.6%和29.6%的收率,最终获得目标化合物Δ9-四氢大麻酚(Δ9-THC)与Δ8-四氢大麻酚(Δ8-THC)。第二部分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Sanjoseolide是从Dalea frutescens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异戊烯化的查尔酮类化合物,其含有独特的异戊烯基二羟基侧链。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毒活性,而且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抗增殖活性。首先,通过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分析,我们设计首先引入侧链基团,然后对侧链基团进行修饰,最后构筑查尔酮基本骨架。通过酚羟基的烷基化反应、Claisen重排反应在侧链引入基团;环氧化反应、不对称双羟化反应进行侧链基团修饰;通过Aldol反应构筑查尔酮基本骨架,最终获得目标化合物sanjoseolide。之后进行sanjoseolide的全合成:以2,4-二羟基苯乙酮作为初始的原料,经过Claisen重排反应、Aldol反应等9步反应获得目标化合物sanjoseolide。

二、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铑和银催化环化反应构筑天然产物骨架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过渡金属在催化合成天然产物骨架中的应用
    1.2 铑催化的环加成反应
        1.2.1 [2+2+2]环加成反应
        1.2.2 [3+2+1]环加成反应
        1.2.3 [5+2]环加成反应
        1.2.4 环异构化反应
        1.2.5 其他环化反应
    1.3 银催化的环加成反应
        1.3.1 [4+2]环加成反应
        1.3.2 [3+2]环加成反应
        1.3.3 其他环加成反应
    1.4 选题意义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密度泛函理论
    2.2 过渡态理论
    2.3 内禀反应坐标
    2.4 前线分子轨道理论
第3章 铑催化烯炔与末端炔烃[2+2+2]环加成生成稠合三环氢萘呋喃的理论研究
    3.1 研究对象
    3.2 计算模型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2+2+2]环加成的反应机理
        3.3.2 理论方法对比
        3.3.3 取代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催化烯醇醚与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4+2]环加成生成(±)-nor-berkelic acid甲酯的理论研究
    4.1 研究对象
    4.2 计算模型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初始反应物生成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的反应机理
        4.3.2 炔醇R1 生成烯醇醚的反应机理
        4.3.3 烯醇醚和邻甲亚基环己二烯酮[4+2]环加成的反应机理
        4.3.4 理论方法对比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2)(-)-Brazilane和(-)-Brazilin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天然产物简介
    1.2 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及其意义
        1.2.1 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发展
        1.2.2 天然产物全合成的意义
    1.3 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1.3.1 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的药理活性研究
        1.3.2 巴西木素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
    1.4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 (-)-Brazilane和(-)-Brazilin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2.1 (±)-Brazilane的逆合成分析
    2.2 (±)-Brazilane的合成路线研究
    2.3 (-)-Brazilane的逆合成分析
    2.4 (-)-Brazilane的合成路线研究
    2.5 (-)-Brazilin的逆合成分析
    2.6 (-)-Brazilin的合成路线研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材料来源以及规格
    3.2 合成天然产物(±)-Brazilane的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3.3 (-)-Brazilane的合成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3.4 (-)-Brazilin的合成操作步骤及实验数据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核磁图谱
附录 B HPLC分析
附录 C 高分辨质谱图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N—烷基氮杂芳烃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氮杂芳烃的去芳构化研究进展
    1.1 引言
    1.2 催化氢化还原法去芳构化
    1.3 单官能团化去芳构化
    1.4 双官能团化去芳构化
    1.5 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
    1.6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N-烷基氮杂芳烃与烯胺酮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
    2.1 研究背景
    2.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优化
        2.3.2 底物的扩展
        2.3.3 放大反应
        2.3.4 衍生
        2.3.5 吡啶盐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产物的不对称合成
        2.3.6 产物结构的确定及反应机理的探讨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仪器
        2.5.2 实验试剂
        2.5.3 底物的合成
        2.5.4 氮杂芳烃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反应操作步骤
        2.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N-烷基氮杂芳烃与烯胺亚胺盐酸盐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
    3.1 研究背景
    3.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3.3.2 底物的扩展
        3.3.3 放大反应
        3.3.4 产物的衍生
        3.3.5 产物结构确定及反应机理探讨
    3.4 本章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仪器
        3.5.2 实验试剂
        3.5.3 底物的合成
        3.5.4 氮杂芳烃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反应操作步骤
        3.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部分化合物谱图

(4)基于吡喃盐中间体的新型串联反应及其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吡喃盐中间体的概述
    1.3 基于炔烃为吡喃盐前体参与的反应研究进展
        1.3.1 基于苯并异吡喃盐中间体
        1.3.1.1 [4+2]环加成
        1.3.1.2 基于o-QDM中间体的环化反应
        1.3.1.3 苯并异吡喃中间体参与的串联反应
        1.3.1.4 苯并异吡喃中间体碳正离子的反应
        1.3.2 [3+2]偶极加成反应
    1.4 基于氧吡喃叶立德参与的反应
        1.4.1 基于曲酸及麦芽酚为氧吡喃叶立德前体的研究
        1.4.2 基于乙酰氧基吡喃酮为氧吡喃叶立德前体的研究
        1.4.3 基于氧吡喃叶立德中间体的全合成研究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多羟基苯并呋喃的构建及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2.1 引言
    2.2 1,4-共轭烯炔酮在有机合成中的研究背景
    2.3 选题思路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条件优化
        2.4.2 底物拓展
        2.4.3 羟基苯并呋喃的不同取代模式
        2.4.4 含羟基苯并呋喃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2.4.5 8-epi-Liphagal的全合成研究
        2.4.6 控制实验
        2.4.7 可能的反应机理
    2.5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2.5.1 典型实验操作
        2.5.2 实验数据
    2.6 单晶数据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氧吡喃叶立德中间体的[5+2]环加成反应
    3.1 引言
    3.2 基于构建七元环骨架的研究背景
    3.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条件优化
        3.4.2 底物拓展
        3.4.3 底物衍生化探究
        3.4.4 控制实验
        3.4.5 可能的机理
    3.5 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
        3.5.1 基本的实验操作
        3.5.2 实验数据
    3.6 单晶数据
    3.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化合物一览表
附录二 代表化合物谱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基于查尔酮的多环骨架构建及杂黄酮细胞毒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引言
    1.1 构建苯并吡喃多环骨架的研究进展
        1.1.1 通过加成反应构建
        1.1.2 通过氢化反应构建
        1.1.3 通过取代反应构建
        1.1.4 通过烷基化反应构建
        1.1.5 通过重排反应构建
    1.2 2,6-亚甲基苯并[d][1,3]二氧辛烷骨架合成的研究进展
        1.2.1 由2-羟基查尔酮及肉桂醛构建
        1.2.2 由苯并吡喃鎓盐构建
        1.2.3 由其他底物构建
    1.3 2,6-亚甲基苯并[d][1,3]氧氮辛烷骨架合成的研究进展
        1.3.1 由喹啉盐构建
        1.3.2 由苯胺构建
        1.3.3 由喹啉构建
        1.3.4 由其他底物构建
    1.4 可见光催化和诱导的反应研究进展
        1.4.1 过渡金属光催化剂催化可见光反应的研究进展
        1.4.2 非金属光催化剂催化可见光反应的研究进展
        1.4.3 无光催化剂的可见光诱导反应的研究进展
    1.5 论文的选题依据
第二章 可见光促进2-羟基查尔酮合成多环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2.1 设计思路
    2.2 实验部分
        2.2.1 反应原料的制备
        2.2.2 2-羟基查尔酮和吲哚的光促进反应
        2.2.3 2-羟基查尔酮与双官能团亲核试剂的光促进反应
        2.2.4 手性磷酸催化的不对称光促进反应的研究
    2.3 仿生合成的研究
    2.4 反应机理的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可见光促进2-胺基查尔酮合成2,6-亚甲基苯并[d][1,3]氧氮辛烷骨架的研究
    3.1 设计思路
    3.2 实验部分
        3.2.1 反应原料的制备
        3.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3.2.3 反应底物的适用性研究
        3.2.4 反应拓展产物的结构表征
        3.2.5 手性胺试剂催化的不对称光促进反应研究
    3.3 反应机理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对称催化2-羟基苯基-2-酮-3-烯酯合成2,6-亚甲基苯并[d][1,3]二氧辛烷骨架的研究
    4.1 设计思路
    4.2 实验部分
        4.2.1 反应原料的制备
        4.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4.2.3 反应底物的拓展
        4.2.4 反应拓展产物的结构表征
    4.3 反应机理的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吲哚杂黄酮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5.1 前言
    5.2 实验部分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1.1 实验仪器
        5.2.1.2 实验材料
        5.2.2 细胞毒活性测试方法
        5.2.2.1 细胞培养
        5.2.2.2 细胞毒活性筛选
    5.3 结果与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果与创新之处
    6.1 研究结果
    6.2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6)新木脂素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新木脂素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研究
    1.1 前言
    1.2 研究背景介绍
    1.3 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研究
        1.3.1 分离文献推测的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生源合成途径
        1.3.2 基于[4+3]环加成策略的合成路线
        1.3.2.1 途径A的 Michael加成的探索
        1.3.2.2 途径B的 Michael加成的探索
        1.3.2.3 基于[4+3]环加成策略的合成路线调整(一)
        1.3.2.4 基于[4+3]环加成策略的合成路线调整(二)
        1.3.3 基于自由基环化策略的合成路线
        1.3.4 基于二聚环化策略的合成路线
        1.3.4.1 基于二聚环化策略的合成路线调整(一)
        1.3.4.2 基于二聚环化策略的合成路线调整(二)
    1.4 小结
    1.5 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氮杂环卡宾催化的不对称Stetter反应的研究进展
    2.1 前言
    2.2 NHC催化的不对称分子间Stetter反应
    2.3 NHC催化的不对称分子内Stetter反应
    2.4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化合物谱图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天然产物Sanjoseolide和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课题的国内外动态、水平
    1.3 拟选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在该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拟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2 SANJOSEOLIDE及类似物的合成与细胞毒活性评估
    2.1 Sanjoseolide及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概述
        2.1.1 查耳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
        2.1.2 Sanjoseolide的分离及相关生物学活性评价
        2.1.3 Sanjuanolide的全合成
    2.2 异戊烯基侧链及查耳酮骨架构筑
        2.2.1 异戊烯基侧链构筑
        2.2.2 查耳酮骨架构筑
    2.3 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
        2.3.1 Sanjoseolide的逆合成分析
        2.3.2 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
        2.3.3 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类似物的合成及细胞毒活性评估
    2.4 实验部分
        2.4.1 一般实验程序
        2.4.2 化合物的合成及数据
        2.4.3 细胞培养
        2.4.4 细胞毒测试方法
    2.5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3 天然产物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研究
    3.1 BAVACOUMESTAN C及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概述
        3.1.1 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
        3.1.2 Bavacoumestan C的分离及相关生物学活性评价
        3.1.3 苯并呋喃香豆素环的构筑
    3.2 天然产物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研究
        3.2.1 Bavacoumestan C的逆合成分析
        3.2.2 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
    3.3 实验部分
        3.3.1 一般实验程序
        3.3.2 化合物的合成及数据
    3.4 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部分化合物谱图
致谢
硕士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8)苯并吡喃类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Bisflavanol类苯并吡喃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1.2.1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的分离与活性研究
        1.2.2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3 Procyanidin B类苯并吡喃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1.3.1 Procyanidin B类天然产物的分离及活性研究
        1.3.2 Procyanidin B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4 Procyanidin A类苯并吡喃天然产物的研究进展
        1.4.1 Procyanidin A类天然产物的分离与活性
        1.4.2 Procyanidin A类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1.5 2H-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6.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6.2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材料与化合物表征方法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
        2.1.2 实验仪器
    2.2 化合物表征方法
第3章 基于亚甲基化反应的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的全合成
    3.1 引言
    3.2 第一代合成路线的研究
        3.2.1 Talienbisflavan A的逆合成分析
        3.2.2 基于Mitsunobu反应的talienbisflavan A的合成研究
    3.3 第二代合成路线的研究
        3.3.1 Talienbisflavan A的逆合成分析
        3.3.2 基于亚甲基化反应的talienbisflavan A的合成研究
    3.4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自身偶联的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4.1 引言
    4.2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4.2.1 自身偶联反应的发现
        4.2.2 自身偶联反应条件优化
        4.2.3 羟甲基黄烷-3-醇底物的合成
        4.2.4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衍生物的合成
        4.2.5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的合成
        4.2.6 自身偶联反应的机理推断
    4.3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4.3.1 C8-醛基黄烷-3-醇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4.3.2 C8-羟甲基黄烷-3-醇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4.3.3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衍生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4.3.4 Bisflavanol类天然产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苯并吡喃天然产物procyanidin B1和A1的合成研究
    5.1 引言
    5.2 天然产物procyanidin B1和A1的逆合成分析
    5.3 天然产物procyanidin B1和A1的合成研究
        5.3.1 模板反应的研究
        5.3.2 环氧中间体的合成
        5.3.3 共同关环前体的合成
        5.3.4 天然产物procyanidin B1和A1的合成研究
    5.4 天然产物procyanidin B1和A1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2H-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6.1 引言
    6.2 新型2-(2H-苯并吡喃)-恶唑的合成
        6.2.1 串联反应条件优化
        6.2.2 底物普适性研究
        6.2.3 产物衍生化研究
        6.2.4 串联反应机理推测
    6.3 2H-苯并吡喃类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6.3.1 2-(2H-苯并吡喃)-恶唑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6.3.2.2-(2H-苯并吡喃)-恶唑衍生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新型螺(桥)环氧化吲哚和稠环色满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构建螺环桥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2.1 环加成反应合成螺环桥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1.2.2 串联反应合成螺环桥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
    1.3 构建双螺环氧化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3.1 异靛蓝为合成子构建双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3.2 3-烯氧化吲哚为合成子构建双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3.3 靛红为合成子构建双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3.4 其他合成子构建双螺环氧化吲哚化合物
    1.4 构建稠环色满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1.4.1 环加成反应构建稠环色满化合物
        1.4.2 串联反应构建稠环色满化合物
        1.4.3 其他反应构建稠环色满化合物
    1.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3-吲哚取代氧化吲哚参与串联反应构建螺环桥环氧化吲哚
    2.1 研究背景
    2.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确立
        2.3.2 底物扩展
        2.3.3 放大反应
        2.3.4 产物的衍生
        2.3.5 产物结构的确定及反应机理的探讨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实验仪器
        2.5.2 实验试剂
        2.5.3 底物的合成
        2.5.4 串联反应操作步骤
        2.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三章 3-烯氧化吲哚参与[3+2]环加成反应构建双螺环氧化吲哚
    3.1 研究背景
    3.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反应条件的筛选与确立
        3.3.2 底物扩展
        3.3.3 放大反应
        3.3.4 衍生反应
        3.3.5 产物结构确定及反应机理的探讨
    3.4 本章小结
    3.5 实验部分
        3.5.1 实验仪器
        3.5.2 实验试剂
        3.5.3 底物的合成
        3.5.4 三组分“一锅”[3+2]环加成反应操作步骤
        3.5.5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邻羟基查尔酮参与串联反应构建稠环色满
    4.1 研究背景
    4.2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反应条件筛选与确立
        4.3.2 底物扩展
        4.3.3 放大反应
        4.3.4 产物的衍生
        4.3.5 产物结构确定及反应机理的探讨
    4.4 本章小结
    4.5 实验部分
        4.5.1 实验仪器
        4.5.2 实验试剂
        4.5.3 串联反应操作步骤
        4.5.4 产物结构表征数据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结论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部分化合物谱图

(10)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以及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的方法研究
    1.1 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研究概述
        1.1.1 大麻酚类化合物简介
        1.1.2 四氢大麻酚类化合物的介绍
        1.1.3 四氢大麻酚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1.1.4 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类化合物的骨架构筑研究的研究思路
    1.2 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
        1.2.1 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1.2.2 四氢大麻酚的合成路线设计与开展
    1.3 结果与讨论
    1.4 实验部分
        1.4.1 主要仪器及试剂
        1.4.2 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2 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
    2.1 Sanjoseolide天然产物概述
        2.1.1 查尔酮类化合物的介绍
        2.1.2 查尔酮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2.1.3 天然产物sanjoseolide及其类似物的分离鉴定和结构特点
        2.1.4 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的合成研究
        2.1.5 查尔酮类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的研究思路
    2.2 天然产物sanjoseolide的合成路线设计与开展
    2.3 结果与讨论
    2.4 实验部分
        2.4.1 主要仪器及试剂
        2.4.2 化合物的合成及物理常数和波谱数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化合物谱图
符号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铑和银催化环化反应构筑天然产物骨架的理论研究[D]. 豆立娟.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2](-)-Brazilane和(-)-Brazilin的全合成研究[D]. 郭小凤.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N—烷基氮杂芳烃的多官能团化去芳构化研究[D]. 苗红杰. 河南大学, 2020(02)
  • [4]基于吡喃盐中间体的新型串联反应及其在全合成中的应用研究[D]. 张玲.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基于查尔酮的多环骨架构建及杂黄酮细胞毒活性研究[D]. 高宇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新木脂素Codonopiloneolignanin A的全合成[D]. 雍华娅. 兰州大学, 2020(01)
  • [7]天然产物Sanjoseolide和Bavacoumestan C的全合成研究[D]. 朱治明.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8]苯并吡喃类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D]. 黄登明.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9]新型螺(桥)环氧化吲哚和稠环色满的合成研究[D]. 郭娇美. 河南大学, 2019(01)
  • [10]天然产物四氢大麻酚的骨架构筑以及Sanjoseolide的全合成研究[D]. 王雍栋.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标签:;  ;  ;  

苯并吡喃型查尔酮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