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现代”约会的方方面面

中学生“现代”约会的方方面面

一、中学生“摩登”交友面面观(论文文献综述)

邓海燕[1](2019)在《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7年以后,日本殖民者的野心不断扩张,对东北的殖民统治越发残酷,加强对思想文化的统治,加紧对新闻出版行业的控制,整个伪满后期面临“出版难,杂志少”的景况。1941年由满洲杂志社创刊的《麒麟》,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发行完整、传播广泛、接近大众等特点,很快赢得市场,成为拥有十万读者的“东亚第一刊”,成为伪满畅销的一本大众文化杂志。杂志一面大量刊载娱乐性趣味性的通俗作品,有意疏离政治和时局,以办国民“自己”的杂志为办刊宗旨;一面又替伪政府做宣传唱赞歌,为日伪当局效力,履行国策杂志的使命,具有复杂的意识形态性,这是伪满后期能够继续刊行的杂志所共同呈现出的特点,也是杂志的一种生存策略,不适合用简单的是非论来判断,要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其显与隐的表达,这也是本论文所持的客观态度,力求公允,呈现杂志原本的文化样态。本研究在走访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文献的量化整理和细密的耙梳,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汇总,考察杂志特殊的生存背景和大众文化的特质,从而揭示殖民语境中杂志编辑人、写作者及伪满的普通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中介绍了当下《麒麟》研究的现状,根据杂志自身的特点,确定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入研究,并对殖民语境、《麒麟》的大众文化及特点进行界定,保证论文写作的合理性。第一章具体阐述了《麒麟》杂志特殊的殖民生存场域,从政治、教育和文化三方面展开论述,日本残酷的政治统治、奴化的教育思想和专制文化政策迫使期刊杂志只能倾向通俗的、娱乐的、有趣的、历史的文艺作品,规避现实,粉饰太平,这样的大众通俗文学作品是能够被统治者接受的,有利于市民社会的稳定,有利于伪满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麒麟》的大众文化现象,也是不难理解的生存之道。第二章是从《麒麟》杂志传媒的外围生存境况和杂志自身的内部特点考察其刊行策略。先历时性考察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外围生态,梳理伪满后期在物资紧缺、资金不足、文化专制的杂志生态环境下,杂志不得不寻求新的生存之道,而不得已选择走向大众文化之路;然后对杂志自身特点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从杂志刊行思想、读者定位、市场化运作等角度进行梳理,从而确立《麒麟》杂志大众文化的策略性定位的观点。第三章是从杂志文本的文体形式上阐释《麒麟》的大众文化建构。本章基于伪满时期苛刻的文化监管制度和汉语出版物少难以满足大众读者阅读需求的背景,是匮乏的文化市场推动了通俗趣味性读物在内容策略上不自觉的倾向于通俗小说、文化杂谈、民间歌谣、弹词鼓词等纷繁多彩的大众性文体形式,《麒麟》呈现出以“慰安民众”为办刊宗旨的大众文化形态。第四章着重从文本内部讨论《麒麟》杂志的大众文化形态建构的问题。文中从都市文化、女性文化、流行文化等视角出发,分析文本中的都市空间符号、女性的生存现状、文本的娱乐性消遣精神、侦探悬疑的大众化取向等大众化特征,探析杂志文本的内在变化:现代的、都会的、消费的、时尚的走向为一种潮流;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乡土与都市的参差融汇也是一种潮流,而且两者难以切分,扭结在一起流动向前。由此,《麒麟》通过形式与内容的双重探索与实践,进行其对于大众文化的构建。第五章是论文的落脚点,探寻大众文化杂志《麒麟》所呈现的文化图景的意义所在,本研究认为杂志的出版和发行,体现出意识形态宣传和大众文化建设方面的复杂作用,客观的总结其既有被利用的亲日、媚日的奴性话语,也有反侵略的隐性表达,即便是杂志的大众文化建构中的负能量,也要回溯到特定时空和语境中,认识其存在的意义,并从多个角度考察其正负能量。结语总结全文,简要阐明《麒麟》杂志研究的意义,并说明本论文研究的局限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空间。

曾建辉[2](2018)在《民国出版评论研究》文中指出出版评论是出版业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随着近现代新式出版技术的进步和出版业态的产生而出现的。民国是出版评论的发展繁荣期。西方科技的引进,以机械化、电气化为主要特征的先进的工艺技术代替了传统的印刷术,具有速度快、版料省、数量多、成本低、质量高等明显优势。官书局、教会书馆、民办印刷所等传播机构并起,特别是民营印刷企业的崛起与兴盛,互相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利润展开激烈的竞争,使出版业具有了浓重的产业化色彩。大中小书局、书馆、书店林立,各自有其读者对象,各自有目标和信念,各有其出版方针和出版方向,展开激烈的市场竞争,征逐奔竞,复杂而紊乱。整个出版业呈高速发展态势,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扩大。同时,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出版法规朝令夕改,漏洞百出,令出版从业者无所适从;出版行业市场化、商业化不断加深,盗版、翻印、淫书泛滥等出版乱象甚嚣尘上。这种繁芜的出版现实不但为出版评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构建起了新兴知识分子发表独立言论,探讨出版话题的公共平台。他们纷纷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文艺学、经济学、教育学等角度,针对出版业出现的现象、问题、优点、缺陷、发展趋势等进行评判和议论。这些围绕出版活动展开的评论,具有问题意识,关注出版现实,视野开阔,基于出版又不止于出版,大大扩充了传统以出版物评论为主的出版评论的包容量、拓展了出版评论的覆盖面,推动着出版评论走向独立、自觉、理性和成熟。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实践,不仅是呈现了二十世纪前半期出版评论的历史发展演变,而且不同主体出版评论活动的具体运作展示了民国出版业的鲜活面貌和主要特征,组成了现代出版文化的一幅精彩画卷。本论文力图以文本资料为基础,以传播学相关理论构建框架,全面客观地对民国时期出版评论进行考察和分析。论文由六部分组成。绪论中阐述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的缘由和意义,梳理和检视了民国出版评论研究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一些不足,界定和厘清了论文所涉及的主要概念,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安排。第一章从纵向的维度考察了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将民国时期的出版评论分为形成期(1912-1918)、发展期(1919-1937)、转折期(1938-1945)、异化期(1946-1949)四个阶段,对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变化做一个宏观的历时性的呈现;第二章是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这是传播过程中的主体和渠道因素,也是出版评论的外在形式要素。具体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不同职业或文化身份的作者群体及其特征,对出版评论载体和作为一种特殊载体形式的文体也进行了论述,反映出出版评论作为一种评论文体呈现出的多元丰富性;第三章、第四章分别从出版外生态、出版内生态视角对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论述。主要包括对出版自由的讨论、对出版业发展的监督或建议、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对出版物的评论和对出版业务工作的评论等;第五章分析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和影响。这是传播过程中的效果层面,论述出版评论对出版机构的内容生产创新、出版外部管理制度的调整、出版文化观的形塑等方面短期或长期的冲击及影响。结语用嵌入理论统筹贯穿整个民国出版评论的研究,关注民国时期出版评论作为出版业的一种脱嵌力量与政治、经济、文化、读者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重塑评论的标准与批评规范对出版评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朱冯芳[3](2018)在《乱世的见证叙事 ——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文中研究指明从苏青的走红起到现在,国内外对其研究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浮沉。但从见证叙事的角度出发,研究苏青作为女性个体及其文学活动是对乱世时代的透视与再现相对较少。结合见证叙事的观点来研究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或许能使她在文学史中的形象更为饱满。本论文正是以此为视点,力图促进苏青研究。论文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简单梳理苏青与见证叙事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的核心:如何从见证叙事的角度分析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第一章关注的是苏青独特的写作策略、创办《天地》以及对“吃”和男女关系的关注。重点讨论苏青运用独特的自传体叙事策略和家庭性话语,巧妙地见证乱世,她创办的《天地》杂志能够反映众生百相以及在“俗人哲学”的价值观下,苏青如何在乱世谈论饮食与两性,在日常生活中洞悉乱世。第二章主要阐述苏青如何呈现乱世女性生存与生育的问题。以苏青为个案,从她的个人婚恋、母亲体验以及对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探讨她在乱世为女性争取话语权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矛盾性以及女性主义观点的不彻底性,考察乱世女性的普遍命运。第三章主要阐述苏青如何在乱世进行新市民文学创作,包括她文学创作的主题转向、语言风格以及作品细节的世俗隐喻等。苏青反叛了“五四”以来“启蒙/救亡”的文学主题,转向了“日常化/世俗化”,试图用饱含生活气息的语言淡化乱世阴影,以民俗民风、肺结核等生活细节隐喻并消解乱世。结语部分将总结正文。在动荡不安的乱世里,苏青以一种常态生活的思维模式和“假装生活在盛世”的心态进行写作,她努力地谋求生活并且见证了普通人在乱世的精神形态、审美追求和生活渴望。

吴群涛[4](2017)在《“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认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源于英美的朋克如今已成为具有全球性影响的青年文化。早在七十年代末朋克便传入中国,在中国摇滚发展的推动下,于九十年代中期受到了中国青年的广泛关注和热情追捧。在近四十年时间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和中国话语融入朋克,并对其进行筛选、吸收和改造,最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朋克亚文化。论文绪论部分对朋克文化这一研究对象进行了界定,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同时对研究意义和价值、创新点、重难点、方法、思路、论文结构安排等进行了相应介绍。论文第一章从梳理英语中“punk”的词源及衍变入手,回顾朋克运动在英美的兴起与发展,剖析出朋克的文化内涵。同时,由“punk”汉译上出现过的论争切入,对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予以概述——经过十余年的“道听途说”和近十年的“地火燎原”,目前朋克在中国的传播处于平稳发展期。在此期间,国内主要有四种朋克传播方式,包括翻译、“打口”、“迷笛”和独立厂牌,它们的联合作用扩大了朋克的受众群体,促成了中国摇滚朋克时代的到来。论文第二章聚焦中国“朋克时代”,选取朋克先锋崔健和何勇,北京朋克乐队群“无聊军队”,以“盘古”、“舌头”、“苍蝇”和“生命之饼”为代表的外省朋克和广受国际媒体关注的“挂在盒子上”为核心的女子朋克乐队进行深入考察,解析朋克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和特征。论文第三章论述具有代表性的乐评人与朋克紧密相关的活动与观点。主要分析涵括郝舫、李皖、颜峻三位知名乐评人的朋克乐评。他们分别代表了国内乐评人在对待朋克文化主要的批评方式与态度,其作品受到了不同时期各个层次的中青年读者的认可,实质上参与了朋克文化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极大地影响着人们对朋克文化的认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论文第四章先从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和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转换三个方面来论析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的关系,再从文学书写与亚文化传播紧密关联的角度,连通卫慧与棉棉、宁肯与春树这两组具体的“朋克书写个案”的脉象,分析当代作家对朋克文化的接受差异。论文结论呼应绪论及正文各部分,强调指出朋克文化实践的最大意义是不断地敞开问题,让人们拥有更多自由地表达与争论的空间、方式与勇气,并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刘莹[5](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毕磊菁[6](2014)在《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安忆是一位始终充满着活力的作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到今天,她一直在努力地耕耘着,并且成果颇丰。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开始在复旦大学讲授《小说学》课程,她在援引和赞同纳博科夫的“好的小说都是好神话”的观点后,得出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而它的价值则在于开拓精神空间,建设精神宫殿。王安忆本人30多年来的创作,也就是她苦心构建起来的“心灵世界”。研究这个“心灵世界”,就必须关注外国文学对她多年来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她的整个文学创作,尤其是几次“转型”的代表作品都浸淫着外国作家作品、外国文艺思潮的深刻影响。将王安忆的作品和对她产生过影响的相关外国作家作品联系起来,从取材立意、叙事方法、情节设置、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她在创作上受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影响的渐进过程。和许多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文学创作的作家一样,初登文坛的王安忆在创作中主要受到的是西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影响。俄苏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王安忆在文学创作之初就侧重接受与借鉴的资源。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都有着大量模仿和借鉴俄苏作品的痕迹。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是王安忆欣赏和学习的另一榜样。她从奥斯汀身上汲取到了从身边事件出发,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二者在男女爱情的价值观取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典型环境描写则对王安忆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她的作品中对于外部环境的描写,尤其是对城市的勾勒,就有着巴尔扎克的影响的痕迹。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文坛掀起一股介绍、翻译和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和作品的热潮中,王安忆的创作也相应地体现出了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接受与融合的特点。她创作的寻根文学代表作《小鲍庄》在故事内容上有机地借鉴和模仿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三恋”系列作品的横空出世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关联。西方现代主义“向内转”的倾向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促使她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叔叔的故事》则是王安忆又一“转型”力作。她的作品在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上的转变,都有着西方小说“元叙事”的影子。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王安忆对女性心灵史的描写在她创造的“心灵世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对女性独特而丰富的个体存在有着自己的理解。她承认女性受到男权中心主义的压迫,其作品中也相应塑造了很多女性的悲剧形象;但又不认同激进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同性之爱”,以及“以身体进行写作”等观点,而是采取一种温和妥协的方式进行创作。《长恨歌》、《富萍》等系列作品的成功体现了她善于在历史进程中刻画各类女性的人物形象,塑造个性不同、命运不同的女性人物的特点,这是一种融合了“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写作。与她笔下出现的女性世界相适应,她的语言风格也有了再次转变,呈现为一种更加女性化、更加看似漫无目的的“女人腔”写法。这和伊瑞格瑞的理论有所契合。我们由此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王安忆在小说创作的多年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创作理论。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对她的理论文集《心灵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纳博科夫关于经典小说家们创造出了一个个颇具神性的世界的言论,更是直接刺激了她的小说创作观的成型。王安忆学习与借鉴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经验的总结性作品《华丽家族》,更说明了她已经对如何创造“心灵世界”有了自己的主张,她从作品主题、人物类型、叙事手法等诸多方面总结并提炼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艺理论对她的一贯滋养。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浸染,无法拒绝外来的影响。王安忆多年来的文学创作折射出了中国当代文学与接收外国文学的某种契合度。外来文学资源作为文学传统和文学环境的一部分,为她提供了更开阔的创作视野和创作思维,时代为她提供了大量可资书写的内容,文学本身的发展又为她提供了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就是中国当代作家接受外国文学影响并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一个成功范例。基于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才能获得一种厚实的基础,最终使我们能比较清晰地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原先的简单国别文学研究的局限,从而在更为广阔的视域中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

周岩[7](2013)在《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想象 ——以新时期中国城市题材电影为分析对象》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性体验为基本理论视角,通过对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现实题材城市电影的细读来分析当代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探讨这些城市想象图景的建构特点与流变规律。综观新时期以来的中国城市电影,主要呈现出以下想象图景:通过响应改革的城市主流人群建构的“美好憧憬中的光明之城”,通过社会转型中城市普通人群呈现的“五味杂陈的市井之城”,通过城市边缘人群展现的“无望漂泊的异化之城”,通过城市多元人群表达的“多彩多味的情感之城”。从憧憬到彷徨与反思、再到以情感重建现代城市,成为城市电影对现代转型体验的流变主线。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第二章到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探讨了:以第四代为主体的电影人基于现代化憧憬来展现城市改革的影片;以第五代为主体的电影人基于震惊体验和道德反思来呈现城市变迁的影片;早期新生代电影人基于底层体验来表现城市边缘的影片;新生代中更年轻的电影人与第五代、早期新生代电影人共同基于情感体验来反映多彩城市的影片。第六章作为结语对主体部分论述进行总结,并根据影片中的人群呈现、空间呈现和时代语境三个层面进行概述性梳理。30余年来的城市影像基于艺术真实,从整体上反映和记录了中国城市的现代转型和变迁历程,展现出当代国人的生命体验,具有影像历史的记录意义。

陈一愚[8](2013)在《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1896-1949)》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观众被简单的认定为一部或另一部电影观者、一类或者另一类电影类型的爱好者、亦或是某一明星的粉丝。在中国电影界,从最初的流行杂志、报刊、书籍等纸质媒介,到如今的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电子媒介,民众、学者以及公众话语对观众的争论无处不在。但无论是1949年前将电影视作新奇玩意的热闹型观众、将电影视作认知世界工具的学习型观众,又或是将普通观众视作庸俗之辈的智识观众,亦或是在建国后成为政治宣传对象的观众、改革开放后作为电影商品消费者的观众,电影观众早现在公众舆论、研究者着作内的历史形象基本没有改变。他们一直是被动的且缺乏自律的社会群体,需要被引导、被教育。与之相对,他们作为自然人所应有的文化兴趣、理解力和信息需求却被湮没了。本文的写作,并非是为了重新论证观众作为自然人所应具备的主观能动性,那在人文学科有关受众接受领域的研究中已有详细的论述。但是,观众作为自然人的属性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基础,所以文中笔者十分关注观众观影习惯的演变轨迹。从最初与京戏、杂耍、曲艺等传统娱乐项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意交流、走动不受约束的观影习惯,到现代影院出现后那种“柏拉图洞穴”再演般自觉受到约束的观影习惯,观众对电影的认识随着观影习惯的变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研究时,笔者发现,现今作为争论的那些议题在历史上早已被翻来覆去地论述过,有时名目相同,有时花样繁多。笔者以为,这种轮回式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公众话语建构观众、观众表达欲望的行为模式不仅会依据不同时期的社会事件而相异,更会因为观众作为个体成长中受到像家庭、社会、民族、国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相似。本文的目的旨在提供一个中国电影观众的成长史,尤其是通过比较年代较早的公众舆论中有关电影观众的争鸣历史,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的公众话语表达,描述中国观众如何去认识电影的过程。

郭娜[9](2013)在《《新闻报》副刊与上海市民文化研究 ——以《快活林》、《新园林》、《本埠附刊》为例(1927-1937)》文中提出上海近代市民文化是在西方现代文明和东方传统文明夹缝甚至冲突中形成的,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特色。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不仅是近代文化中心,也是近代新闻业、出版业最发达的地方,副刊深受上海近代繁荣的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影响,副刊的创办伊始就以市民文化市场为准绳,迎合市民口味的,并逐渐成为市民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化消费品。本文选取历史悠久、当时发行量最大、副刊内容稳定且丰富的《新闻报》为样本,在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理论框架下,探寻《新闻报》副刊与上海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本文发现《快活林》、《本埠附刊》等副刊通过大量的话语,进行着都市生活的书写和建构,呈现了都市的不同面貌;主编和读者共同建立了一个平民化的“公共空间”,编者与读者充分互动,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讨论社会现实问题,培养提升市民意识,争取女性话语空间的平台;受市民文化市场制约下的小说连载,在迎合市民阶层的情感需求的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市民文化。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在1927-1937年这十年间,《快活林》、《新园林》和《本埠附刊》随着市民文化和文化市场的嬗变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对市民文化的呈现和都市书写都带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九一八”事变和“八一三”事变之前,《快活林》的消闲性色彩浓重,迎合市民口味,参与建构市民消闲文化,而《本埠附刊》这一阶段建构市民消费空间,充当“消费指南”角色。在1931-1937年间,《新闻报》副刊则对不思进取,沉浸在摩登中的青年学生、都市中日益泛滥的金钱崇拜、都市的不平等进行了鞭挞。不仅在副刊内容上出现了顺势性变化,在《快活林》上所刊载的小说也受到文化市场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呈现了从侦探小说——武侠言情小说——社会小说——国难小说这一系列的变化。很显然,《新闻报》副刊从多维度建构和呈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市民文化和生活,并且潜移默化的渗透中,推动市民文化消费、文化心态和市民意识的发展变迁。因此,《新闻报》副刊是我们透视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民文化的重要的文化文本。

方晨[10](2013)在《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问题研究 ——以《女子月刊》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处于传统社会向新型社会过渡的时期,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有新与旧糅合的特点,映射到女性生活方面也是如此。一方面近代以来对于男女自由平等的积极倡导,大量知识分子鼓励女性能够实现自身的解放。另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发起新生活运动对女性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女性回到家中做贤妻良母,使整个家庭中的人都能做到合乎礼义廉耻。“新贤妻良母主义”的思潮也随之而起,鼓吹女性重新回到家庭去做合格的母亲与妻子。面对这种开放与复古的思潮,20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知识分子并没有放弃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仍然高举女性解放的旗帜,引入新式习俗、破旧立新,力图促进女性解放道路的发展。1933年的《女子月刊》作为时代的产物,编者认为该刊没有政治、经济、宗教的背景,是一份知识分子为拯救女性而办的报刊。它一方面为社会的知识分子提供一个讨论社会问题、发表研究成果、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平台;另一方面为女性群体提供一个心灵的休息站、知识的储存库。经过各代主编们的共同努力终于将《女子月刊》建为一个真正来源于女性、为女性服务的女性报刊,其作者有一半是女性,其读者也是以女性为主,其分销地遍及全国各地,其内容包括各阶层女性生活的各方面,这一份报刊可看做整个时代女性的缩影。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婚恋已加快从传统向自由婚恋过渡的步伐,但是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不平衡,甚至也引发独身主义、离婚主义等问题。20世纪30年代的女性,教育与职业也带有过渡时期的特征,面对复古思潮的兴起,女性对教育和职业的探索还是在向前发展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平衡和不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历史和现实共同作用的结果。20世纪30年代应着新生活运动的要求,全国各地开设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和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积极开展女性卫生运动,为女性健康的发展提供机遇。这个时代的女性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带有过渡时期的特点,在各方面相对于前一个时代都有进步,这些进步离不开各种为女性而办女性报刊的努力、离不开知识分子对女性解放道路的探索、离不开女性自身独立意识的觉醒。

二、中学生“摩登”交友面面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学生“摩登”交友面面观(论文提纲范文)

(1)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麒麟》杂志研究的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第一章 殖民语境:《麒麟》的生产场域
    第一节 “改朝换代”: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一、炮制伪满洲国
        二、所谓的友邦、盟邦、亲邦
        三、殖民“暴力”的效应
    第二节 切断民族之根:奴化的殖民教育
        一、“王道主义”教育方针
        二、让日语成为“国语”
        三、推行殖民学制
        四、强制落实奴化教育思想
    第三节 专制与霸权:日伪政权的文化统治
        一、霸道的伪满文化统治机构
        二、细化专制的文化统治策略
第二章 “大众文化”:《麒麟》杂志的策略性定位
    第一节 伪满时期文学传媒的生态
        一、从报纸副刊到文学杂志
        二、从小众文艺期刊到大众文化杂志
    第二节 “大众文化”杂志《麒麟》
        一、《麒麟》办刊思想的演变
        二、“大众”读者定位
        三、版面风格和栏目设置的大众化
        四、《麒麟》杂志的市场化运作
第三章 文学样式的大众性
    第一节 娱乐化的通俗小说
        一、占据《麒麟》文学主体的通俗小说
        二、徘徊在章回体和新文学之间的通俗小说
    第二节 “传承文化使命”的散文
        一、彰显民族文化的节日习俗散文
        二、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散文
        三、包罗万象的其他散文
    第三节 书写底层大众生活的民间歌谣
        一、情歌:离情别绪相思苦
        二、生活歌:婚姻家庭中女性的悲情
    第四节 雅俗互动的弹词与话剧
        一、走向通俗:新文学的弹词改编尝试
        二、雅俗相遇:演绎话本故事的现代话剧
    第五节 由通俗小说改编的鼓词
        一、鼓词《啼笑因缘》的诞生
        二、从视觉艺术到视听艺术的转化
        三、讲究音韵的俗白式语言风格
第四章 文本内涵的大众性
    第一节 现代都市的空间符号与悖论叙事
        一、时尚消费空间:咖啡店、吃茶店、舞厅
        二、日常活动空间:公园、办公室
        三、流动行进空间:火车、电车
        四、都市书写的悖论
    第二节 摩登与传统:大众视野中的女性想象
        一、尚美女性:讲究衣着打扮的流行时尚
        二、职场女性:独立自信的时代风尚
        三、家庭主妇:渗透“贤妻良母”思想
    第三节 娱乐性和模式化的精神消遣品
        一、矛盾纠葛的感情故事
        二、以死告终的爱情悲剧
        三、历经风雨的完美结局
        四、花样无穷的情感套路
    第四节 侦探、悬疑与大众取向
        一、构设类型化的悬疑焦点
        二、迎合大众的小说取向
    第五节 儿童文学产品的大众化特征
        一、儿童文化产品的类型及特征
        二、善与美的精神引导
        三、潜藏的意识形态性
第五章 作为策略的大众:《麒麟》文化图景的意义
    第一节 奴性话语:日本殖民统治的历史见证
        一、从“看”和“说”入手的大众亲日引控
        二、调门越来越高的大众媚日教唆
        三、利用文学树立大众的“良民”榜样
    第二节 隐性话语:中国人民反侵略意志的曲折表达
        一、建立同构关系,认同中暗示处境、吐露心声
        二、描绘二元意象,对比中透露情感倾向
        三、文本间存在矛盾,真意从深潜处释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民国出版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研究现状
    第三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甄别
        一、概念界定: 出版评论及其特征
        二、概念甄别: 出版评论与出版理论、图书评论及其他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内容结构安排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创新之处
        三、论文的内容结构安排
第一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近代新式出版业的发展和出版评论的孕育
        一、近代新式出版事业的崭新格局
        二、出版评论的孕育与初步实践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形成期(1912-1918)
        一、五四运动前民国出版业的发展变革
        二、出版评论的文体自觉与定型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发展期(1919-1936)
        一、民国出版业步入黄金时代
        二、发展期民国出版评论的表征
    第四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转折期(1937-1945)
        一、抗战时期出版业的艰难前行
        二、抗战时期出版评论的“非常态”发展
    第五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异化期(1946-1949)
        一、出版业的复苏、磨难与孳新
        二、走向异化的出版评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载体和文体
    第一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体
        一、普通读者评论主体
        二、出版从业者评论主体
        三、文人学者评论主体
        四、官方背景管理者的评论主体
    第二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载体
        一、多元与集中: 民国出版评论载体的类型特征
        二、规制与催化: 载体对出版评论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民国出版评论的文体
        一、新闻体
        二、论文体
        三、杂感体
        四、文艺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外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关于出版自由的学理讨论
    第二节 对出版业的认知、监督和建议
        一、对出版业认知的逐步深入
        二、对书价问题的高度关注
        三、对纸荒困境的专业探讨
        四、对读书会现象的深入评议
    第三节 对出版失范现象的批评
        一、出版投机化的问题
        二、盗版翻印的问题
        三、淫书出版的问题
        四、出版愆期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主题与内容:基于出版内生态的视角
    第一节 对民国时期出版物的评论
        一、关于教科书出版
        二、关于大众通俗出版物出版
        三、关于童书出版
    第二节 对出版工作业务的评论
        一、反映出版工作的甘苦
        二、呈现出版商与着作者的纠葛
        三、审视书业广告的运筹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国出版评论的效果及影响
    第一节 出版评论引发出版机构内容生产的革新
    第二节 出版评论推动外部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出版评论与出版法制化
        二、出版评论与出版物检查法令
    第三节 出版评论促进出版文化观的形塑
        一、建立正确的出版物价值取向
        二、树立高尚的出版职业道德观
        三、确立出版评论的批评规范
    本章小结
结语: 脱嵌·协商·重塑
参考文献
附录: 民国年度出版评论目录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乱世的见证叙事 ——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苏青研究现状
    第二节 何为见证叙事及选题意义
    第三节 内容架构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乱世日常生活的见证
    第一节 再现乱世的写作策略
    第二节 众生百相——《天地》杂志
    第三节 假装在盛世——谈“吃”与“风花雪月”
    小结
第二章 乱世女性生存与生育的见证
    第一节 时空置换下的矛盾女性
    第二节 乱世女性的生儿育女
    第三节 不彻底的女性主义书写
    小结
第三章 乱世新市民文学的见证
    第一节 新市民文学:启蒙/救亡的反叛书写
    第二节 商业化写作:读者导向型的语言风格
    第三节 日常性描绘:生活细节的呈现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苏青生平与作品年表
附录二:苏青高中时期的三篇习作
附录三:《天地》总目录(1-21 期)(1943.10—1945.6)
后记

(4)“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四、研究的创新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五、主要研究方法、思路及论文结构安排
第一章 嬗变与发展:朋克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一节 嬗变中的朋克
        一、朋克文化身份的“三重变奏”
        二、国内对“punk”汉译名的论争
    第二节 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
        一、传播历程
        二、主要传播方式及影响
第二章 喧嚣与愤怒:中国摇滚的“朋克时代”
    第一节 朋克先锋
        一、崔健对“冲撞”风格的尝试
        二、何勇与“性手枪”精神的契合
    第二节 “无聊军队”朋克群体
        一、“无聊军队”促进朋克亚文化在中国的发展
        二、建构“青春乌托邦”:无聊军队专辑音乐歌词分析
    第三节 外省朋克
        一、外省朋克:“盘古”、“舌头”和“苍蝇”
        二、武汉朋克:“生命之饼(SMZB)”
    第四节 女子朋克
        一、中国摇滚中的女性朋克
        二、“挂在盒子上”:中国第一(支)女子朋克乐队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拨乱反正:国内乐评人对朋克的引介与批判
    第一节 “比零还少,比最多还多”:郝舫哲评朋克
        一、书写摇滚:《伤花怒放》与《灿烂涅盘》
        二、论朋克的未来:《比零还少》
        三、译介朋克:《上车走人》与《请宰了我》
    第二节 “在黑暗中,看到一点亮光”:李皖文评朋克
        一、引介西方朋克摇滚诗歌
        二、重申对朋克概念的认识
        三、展开对中国朋克摇滚的批评与反思
    第三节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颜峻怒评朋克
        一、活跃在摇滚现场的诗人
        二、论噪音与音乐
        三、对中国朋克的批判性反思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书写与差异:中国当代作家对朋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文学审美范式
        一、文化认同中的立场和思维
        二、文学的个性表达与普遍诉求
        三、文化认同基础上文学审美范式的建构
    第二节 卫慧、棉棉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浪漫遮蔽反叛:卫慧的“另类”文学
        二、残酷彰显叛逆:棉棉对朋克精神的推崇与实践
    第三节 宁肯、春树的朋克书写比较
        一、歌声表达灵魂:宁肯对朋克的改造与演绎
        二、狂欢追求独立:春树用朋克表述自由青春力量
结语
附录
    Ⅰ. 英美朋克亚文化年表
    Ⅱ. 朋克文化术语翻译及释义
    Ⅲ. 中国朋克亚文化年表
    Ⅳ. 历届迷笛音乐节概况(2000-2017)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6)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国内王安忆研究
    二.海外王安忆研究
第一章 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俄苏文学对王安忆早期小说的深层影响
    第二节 简·奥斯汀的乡村世界与雯雯系列的联系
    第三节 《人间喜剧》和王安忆描写的城市
第二章 中国化的现代主义印记
    第一节 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与《小鲍庄》
    第二节 “力比多”对王安忆性恋题材的影响
    第三节 元小说叙事形式的初露端倪
第三章 王安忆式的女性主义写作
    第一节 激进西方女性主义的改写
    第二节 纳入女性视野的“新历史主义“观照
    第三节 伊瑞格瑞“女人腔”与王安忆小说的契合
第四章 全球语境中的王安忆
    第一节 在东西方文化的参照中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中“心灵世界”的丰富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7)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想象 ——以新时期中国城市题材电影为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城市想象与媒介呈现
    二、电影中的城市想象
    三、现代转型与中国电影的城市想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美好憧憬中的光明之城——响应改革的城市主流人群书写
第一节 现代化憧憬中的光明之城——城市主导改革者的影像书写
    一、天堂与地狱——早期电影中的经典城市想象
    二、新时期初的现代化憧憬与对正面城市想象的强调
    三、改革题材电影中的“憧憬型”美好城市建构
    四、上世纪90年代改革题材影片的转向与反腐题材影片的兴起
    五、反腐题材影片与城市“现代化预设”正面图景的建构
    六、总结
第二节 美好憧憬中的创业之城——城市改革模范的影像呈现
    一、以工厂为中心的“体制内”模范书写
    二、“个体户”的奋斗与身份重塑
    三、“现代化城市”与“都市里的村庄”的双重城市想象 第三章 五味杂陈的市井之城——城市普通人群的变迁感受呈现
第一节 现代转型与第五代导演的城市体验
    一、“城市改革”书写与“城市变迁”书写的比较
    二、城市化与真切城市体验的开始
    三、第五代导演与城市题材影片创作
第二节 张泽鸣、孙周的城市心灵诉说
    一、张泽鸣影片的城市个体感受与文化体验
    二、从惊诧到淡然:孙周城市电影中的自问自答
第三节 黄建新电影:道德批判中的城市体验
    一、《黑炮事件》,《错位》,《轮回》:尴尬与荒诞的转型城市
    二、“城市三部曲”与《埋伏》、《睡不着》:精神困境中的百态城市
    三、“心理三部曲”:当代城市的信任危机
第四节 夏刚电影:可沟通的温情城市
    一、《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创作初探时的“迷惘”城市
    二、《遭遇激情》、《大撒把》和《无人喝彩》:富于人情的可沟通城市
    三、《与往事干杯》、《伴你到黎明》:温情城市中的“游戏”续写
    四、《谁来倾听》:对话主题的再次突显
第五节 其他第五代导演的城市呈现
    一、电影产业化与其他第五代导演的主要城市想象
    二、王朔小说改编电影与冯小刚电影:商业语境中的多彩城市
第六节 第五代导演影片中的城市想象流变
    一、现代体验之初的游离城市
    二、徘徊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两分城市”
    三、现实态度中的情感城市 第四章 无望漂泊的异化之城——城市边缘人群的体验展现
第一节 呈现边缘——早期新生代导演的城市撷取
第二节 体制外导演影片创作中的异化城市
    一、张元早期影片:茫然失落的异化城市
    二、王小帅早期影片:流浪于城市边缘
    三、贾樟柯早期影片:没落的边缘城市
    四、体制外创作者的城市想象勾勒
第三节 体制内导演影片创作中的边缘城市
    一、《头发乱了》:基于自我身份的迷惘城市
    二、《留守女士》与《湮没的青春》:灵与欲的焦灼城市
    三、《危情少女》、《周末情人》:忧郁的躁动城市
    四、《苏州河》:阴郁游离的虚构城市
    五、《长大成人》:透过迷茫城市的希望之光
    六、早期新生代导演“长大成人”后的城市想象勾勒
第四节 早期新生代导演的城市想象与体验流变
    一、边缘城市想象中的现代性体验与意义
    二、情感城市:早期新生代导演的创作转型 第五章 多彩多味的情感之城——城市多元人群的多重复现
第一节 年轻一批新生代导演的多彩城市想象
    一、张杨电影中的多味城市
    二、张一白电影:以情感想象城市
    三、其他导演的城市呈现
    四、年轻一批新生代导演的城市想象与体验
第二节 近年来新导演影片中的城市呈现
    一、“疯狂城市”的续写
    二、新城市爱情题材电影:多元语境中的情感城市
第三节 情感城市想象与当下城市的体验建构 第六章 多维想象——转型中国城市图景的流变
第一节 城市题材影片中的人群呈现与流变
    一、影片中人群社会身份的整体特征流变
    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人群的历时性梳理
第二节 城市题材影片中的空间呈现与流变
    一、改革题材影片:“都市里的村庄”与工厂的共现
    二、第五代导演的现代城市展现
    三、新生代导演早期作品中的边缘城市空间
    四、90年代末以来的多彩城市空间展现
第三节 时代语境与影片主创者的城市想象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和研究成果

(8)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1896-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一个概念的历史
        从古代观众到现代电影观众
        最早的电影观众:从活动西洋镜到“活动影像”
        “奇观电影”及观众诉求
    二、现代电影观众的初显与形成
        “叙事”的出现与加强,学习中的电影观众
        放映场所的转变,进入现代公共空间的电影观众
        定义电影观众:被不断想象与重构的观众群体
    三、缺席的中国电影观众研究
        受众研究视野下的中国电影
        影视角观察电影观众,研究早期中国电影观众的源起
        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研究意义
    四、一次有关中国早期电影观众成长历史的回溯
第一章 萌芽:从“戏园观众”到纪录片观众(1896-1908)
    一、没有影院的时代:诞生自传统娱乐场所的电影观众
        由各地电影放映概况石晚清民众最初的观影生活
        中国影戏观众的诞生,多样的观影身份
        最初的观影心理:惊奇、梦幻与石把戏
    二、观众群体的初显
        最早的电影观众,作为戏曲观众的附属角色
        电影从业者,意识到电影商业价值的观众
        看不懂影戏的普通观众
    三、最早的电影观念:电影作为记录工具
        京剧纪录片,国人的初次制片尝试
        新闻、风光纪录短片的摄制与观影
        发展的观影态度:从看“奇观”到看电影
第二章 发展:影院观众与“戏人电影”观众(1909-1922)
    一、步入影院——逐渐脱离喧嚣娱乐场所的影戏
        各地第一批电影院建立概况与放映标准的确立
        鲜有普通百姓问津的“一二十年代”影戏院
        从茶园/戏院到影剧院,变化的空间与观影体验
        全新的“感触结构”
    二、渐入官方视野的中国电影
        看不到国片的中国观众
        介于官方与民间意识形态间的电影检查机构出现
        观众群体的分流,专业影评者的出现
    三、好莱坞冲击下中国影人与中国观众
        电影观念的转变:电影作为叙事工具
        好莱坞对电影人的影响:以三部长故事片为例
        好莱坞冲击下普通观众的审美与接受
第三章 繁华:影院观众与明星消费(1923-1936)
    一、进入寻常百姓生活的电影院
        如火如茶的影院建设与普通电影观众的涌现
        轮次分级制下的观众阶级分层
        不同的观影喜好与不同的观影口的
        为观众提供内容与氛国的影院:被满足的欲望与被挟持的理想
    二、认识电影,复杂的本土化之路
        透过《孤儿救祖记》看中国影人的学习与创新
        剧作与表演,来自电影研究者的声音
    三、狂热的观众与被追逐的明星
        从观众到电影明星
        传统观念中的电影明星
    四、被建构的银幕形象与被操纵的明星消费
        作为“使用与满足”对象的明星形象
        被强化的性别欲望与被操纵的明星消费
        从武伙影片的兴盛透视20年代末30年代初观众需求与官方意识间的关系
第四章 割裂:多场域与多导向(1937-1949)
    一、战前影院大众化时期的观影群像
        伴随左翼电影观念兴起的智识观众群
        以黄嘉谟、刘呐鸥为代表的“软性电影”观众群
        以左翼影评人为代表的“硬性电影”观众群
    二、战时娱乐至上的租界区电影观众
        上海——被满足的民族主义与商业娱乐的需求
        香港——殖民主义的后遗症
    三、战时被括弧的大后方与延安根据地观影趣味
        大后方地区电影放映队眼中的观众
        “延安电影团”与它的电影观众
    四、战后日益高涨的观影热情与需求
        逐渐恢复的中国电影业
        重新认识观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需求
第五章 轮回的观影现象
    一、观众究竟在看什么?
    二、戏曲电影作为吸引力电影
    三、与电影技术发展关联的吸引力
        动作的展示
        声音的展示
    四、吸引力元素和电影观众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新闻报》副刊与上海市民文化研究 ——以《快活林》、《新园林》、《本埠附刊》为例(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近代上海市民文化与报纸副刊之关联
        二、个案选择与考察时段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民国时期副刊研究
        二、关于《新闻报》及其副刊研究
        三、关于上海市民生活、市民文化研究
    第三节 研究视角、分析思路、研究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分析思路
        三、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的局限性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局限性
第二章 《新闻报》副刊与近代上海市民文化概述
    第一节 《新闻报》副刊概述
        一、从《快活林》到《新园林》
        二、《本埠附刊》
        三、《新闻报》副刊主编:严独鹤与严谔声
    第二节 近代上海市民文化及其与副刊关系
        一、上海市民文化的形成
        二、上海市民文化的特点
        三、副刊与市民文化
第三章 市民文化与都市书写
    第一节 副刊中的消闲文化与消费空间建构(1927-1931年)
        一、《快活林》与市民消闲文化
        二、《本埠附刊》与市民消费文化
    第二节 副刊中的都市书写(1931-1937年)
        一、都市写真:如此上海
        二、对摩登学生的批判
        三、都市中的金钱崇拜
        四、不平等的都市
第四章 平民化的公共空间
    第一节 副刊所建构的平民化的公共空间
    第二节 编者与读者的互动:小记者通信
    第三节 女性的自我言说:妇女专号
    第四节 国难声中的情绪表达
        一、号召团结抗日
        二、抗日建言
        三、提倡国货运动
    第五节 关注社会底层民众
    第六节 市民意识的体现
第五章 连载小说与市民文化市场
    第一节 文化市场制约下的副刊小说刊载
        一、上海市民文化市场形成
        二、《新闻报》副刊中的小说刊载
    第二节 连载小说与市民文化需求
        一、侦探小说
        二、武侠言情小说
        三、社会、国难小说
第六章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10)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问题研究 ——以《女子月刊》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理论方法及史料来源
    四、 思路及文本结构
第一章 时代语境与《女子月刊
    第一节 《女子月刊》所处的时代语境
        一、 近代女性解放思想的发展
        二、 “妇女新运”的兴起与“贤妻良母主义”的复兴
    第二节 《女子月刊》概述
        一、 《女子月刊》的创办及发展
        二、 《女子月刊》的栏目及内容
        三、 《女子月刊》的编者、撰稿人及读者群
    小结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的恋爱与婚姻生活
    第一节 由“买办婚姻”到“自由婚恋”
        一、 传统买办婚姻的弊害
        二、 “自由婚恋”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婚姻制度的变化
        一、 结婚择偶标准的变化
        二、 婚姻礼俗的变化
        三、 婚制变化中存在的不平衡发展
    第三节 婚恋自由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 离婚现象日益增多
        二、 独身主义高唱入云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的教育与职业
    第一节 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的教育生活
        一、 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子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 女子教育发展受阻的原因
        三、 20世纪30年代知识分子对于改革女子教育的讨论
    第二节 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的职业生涯
        一、 职业与家庭的角色冲突与女性的选择
        二、 女性职业的种类与报酬
        三、 女性的职业生活实景
    小结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的卫生与健康生活
    第一节 新生活运动与女性卫生运动
    第二节 女性卫生运动的内容
        一、 女性与个人卫生
        二、 女性与家庭卫生
        三、 女性与体育锻炼
    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学生“摩登”交友面面观(论文参考文献)

  • [1]殖民语境下的《麒麟》大众文化建构[D]. 邓海燕.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2]民国出版评论研究[D]. 曾建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2)
  • [3]乱世的见证叙事 ——苏青在沦陷上海的生存与写作[D]. 朱冯芳.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4]“另类青春之歌”—朋克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吴群涛. 武汉大学, 2017(06)
  • [5]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6]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D]. 毕磊菁.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7]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想象 ——以新时期中国城市题材电影为分析对象[D]. 周岩. 浙江大学, 2013(08)
  • [8]中国早期电影观众史(1896-1949)[D]. 陈一愚.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08)
  • [9]《新闻报》副刊与上海市民文化研究 ——以《快活林》、《新园林》、《本埠附刊》为例(1927-1937)[D]. 郭娜. 复旦大学, 2013(03)
  • [10]20世纪30年代都市女性问题研究 ——以《女子月刊》为中心[D]. 方晨.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标签:;  ;  ;  ;  ;  

中学生“现代”约会的方方面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