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资源状况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迫切性(论文文献综述)
徐书彬[1](2021)在《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迎来了新的重大历史机遇。面对日趋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依然保持着健康有序的发展,对外投资大国地位持续巩固,中国企业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对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关注程度的持续提高,企业面临的社会责任压力日益增大。在中国企业大规模走出国门的同时,一些企业出现环保意识薄弱、劳资关系处理不当、与当地居民产生矛盾、投资权益得不到保护、恶性事故频发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使得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受阻,还影响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和奉献意识,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讲好中国故事,履行社会责任,在带动当地就业、环境保护、民生工程建设等方面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全球范围内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快速发展的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海外投资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大国形象塑造。因此,厘清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探讨如何提升中国跨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打造企业软实力,进而推动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并“走下去”,极具现实意义。在上述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和讯网“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数据库”和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照企业“走出去-如何走-走下去”的思路,重点探讨如下3个问题:(1)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影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2)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影响海外市场进入模式?(3)企业社会责任如何影响海外投资绩效?围绕本文研究的三个问题,本文在选题视角和研究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1)在选题视角上,当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多聚焦于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对企业在本土的经济行为和后果的影响,个别研究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对国际化行为(出口、并购)的影响,研究视角单一且尚未形成体系;而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现有文献主要从东道国特征、母国特征、制度距离、行业等角度探讨宏观和中观层面的影响,从企业微观层面探讨的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融资约束、生产率、高管团队特征等视角。个别文献以案例分析或描述性统计的形式探讨了海外投资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因此,本文依照企业“走出去-如何走-走下去”的逻辑主线,以中国跨国企业为样本,依次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以及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一方面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拓展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微观层面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2)在适用情境上,现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从市场环境、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行业特点等外部因素,产权性质、产品战略、组织冗余等内部因素探讨了调节变量的影响,还有部分研究忽视了对调节变量的探讨导致研究结论不一致。制度因素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对外直接投资中不容忽视,现有研究大多将制度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探讨其对企业社会责任或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及绩效的影响。本文将制度因素(包括制度距离和制度环境)作为调节变量引入研究框架,发现了不同类型制度距离具有不同方向的调节作用,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投资绩效的关系有正向的调节作用,这与当前一些研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在制度薄弱的国家效用更大的观点正好相反。本文对调节效应的探讨进一步廓清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情境和边界条件。(3)在作用机制上,现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试图考察中介变量问题以打开企业社会责任与结果变量之间的“黑箱”,探讨了融资约束、企业声誉、营销能力、技术创新等机制。本文在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时,引入了大量的中介变量,分别考察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融资约束、企业生产率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融资约束、技术创新影响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声誉、国际认证和组织污名影响海外投资绩效等机制。一方面,进一步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融资约束、技术创新、企业声誉等机制影响企业行为及绩效,支持了当前一些研究的结论;另一方面,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生产率、国际认证和组织污名等机制影响企业行为及绩效,这在现有的研究中较少涉及,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作用机制。本文对中介变量的探讨进一步厘清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作用机制。本文共分为7个章节,首先,基于对现实背景的剖析和已有研究的梳理,从研究主题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已有研究的不足出发,提出研究问题;其次,结合理论和实证分析对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可能的创新点。第2章是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主要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同时对企业社会责任、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本文研究的出发点。第3章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从总体和结构上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状况进行描述,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事实基础。第4章是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作用边界和作用机制;其次构建计量模型,采用负二项回归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并从股权性质、行业类型、东道国类型和所属区域等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接着检验制度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验证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机制。第5章是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作用边界和作用机制;其次构建计量模型,采用Logit回归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并从股权性质、行业类型、东道国类型和所属区域等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接着检验制度距离和国际化经验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验证企业社会责任通过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影响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机制。第6章是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作用边界和作用机制;其次构建计量模型,采用OLS回归实证检验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并从进入模式、行业类型、东道国类型等角度进行异质性分析;接着检验东道国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投资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最后验证企业社会责任通过企业声誉、国际认证和组织污名影响海外投资绩效的机制。第7章是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结合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研究结论。(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和敏感型行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提升作用更大;向发达经济体投资和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提升作用更大。调节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法律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关系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而文化制度距离对二者关系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机制、企业生产率提升机制来促进对外直接投资。(2)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水平越高,海外子公司以独资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概率越大。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和制造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正向影响更大;向发达经济体投资和位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更大。调节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法律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不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文化制度距离负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国际化经验正向调节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关系。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通过融资约束缓解机制、技术创新机制影响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3)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企业以独资模式和海外并购模式进入东道国市场时,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直接接触消费者行业和重污染行业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提升作用更大;企业向非“一带一路”国家和发达经济体投资时,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正向影响更为显着。调节效应检验的结果表明,东道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经济制度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投资绩效的关系有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获得国际标准认证,改善母国的组织污名来提升企业的海外投资绩效。
韩美琳[2](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指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张晨瑶[3](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认为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杜方正[4](2020)在《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有企业面对刑事法律风险防控的现实难题,在犯罪论实践上的首要反应,当属建立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管理体系。上位法需求、合规制度的来源构成与行政监管要素是当前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有效合规判定基准偏离刑事合规的预设轨迹以及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目的判定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适用的主要问题。刑事合规本质上是由国家与企业出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之共同目的,采取的刑事实体、程序性及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手段在内的各项管理运行机制与措施。建构与完善企业合规制度是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与实现内部治理的潜在要求。国有企业开展刑事合规管理有着天然的法理基础与实践来源。风险刑法理论、情境预防理论以及刑法治理模式理论成为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研究不可或缺的理论依据。国家法层面的刑事合规、国有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以及国资监管层面的刑事合规是国有企业三阶层刑事合规基本分类。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在于,国有企业是最为重要的合规主体,具有明显的法律拟制属性,刑事合规具有法治国企建设的内生动力。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犯罪预防的目的。实现现代企业治理则属于国家和企业共同的价值目标。刑事合规制度的风险防控既力求避免国家法层面的刑事法律风险,也对企业层面的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设置必要“警戒线”,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基础路径与合规风险传导机制。准确识别与评估刑事合规风险是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关键。刑事合规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以审计监督、监察监督与专项合规管理为基础路径,主要针对商业活动与生产经营中的贪污贿赂型刑事合规风险、职权型刑事合规风险与经营型刑事合规风险。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基理上,刑事合规管理体系是刑事合规传导阻断机制的基准阀门,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具有不确定性与跳跃性的基本特性。常规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与突发型刑事合规风险传导共同构成了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标准化模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起点体现在行政监管与刑事合规的零和博弈,两者难以调和的矛盾成为合规管理首要面对的难题。行政和解的引入具有法定意义结案机制的参考价值,是有效刑事合规前置径路的必经环节,更是刑事合规立足长远的借鉴之策。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行政监管逻辑构造则表现于对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反思。毫无疑问,国有企业刑事合规上的突破与进展,必然需要对现有的刑事合规管理架构进行必要的整合与改造,创设与组建统一的综合性合规部门,统筹管理国有企业风险防控事项;合理协调监察与刑事合规职能关系,突出合规的前置刑事合规风险防控特征;突破西方产权理论束缚,完善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特殊合规激励政策机制;突破反腐败、反欺诈和反贿赂刑事合规领域,以刑事罪状论构建刑事合规职能视阈。刑事合规制度是否有效且得到充分地遵守与执行,关键在于合规管理运行机制的有效与否。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的有效证成既遵循一般企业合规的客观规律,无一例外地围绕保证企业实现合法合规经营为根本目标。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有效性证成紧紧围绕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与刑事合规制度的开放性展开。流于形式的刑事合规管理更是对企业有限管理资源的浪费与实质阻碍。正在走向成熟与完善的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应当力求在法律逻辑与司法实践中回避“故步自封”与“因循守旧”。作为迅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刑事合规需要有“海纳百川”之气度和“兼容并蓄”的气魄,敢于尝试、能够突破,于正当化基础之上实现刑事合规制度的“行稳致远”。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旨在建立以反腐败、反贿赂为中心的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与合规制度体系。通过引入预防商业贿赂合规失职罪的法律适用,反商业贿赂立法应坚持主体身份的一致性、合规体系的衔接性与资产保护的平等性等基本要素,以非自愿的排除性、出罪功能的自治性与追诉权的裁量性等维度构建刑事合规出入罪机制。刑事合规激励制度是国有企业建立与完善合规制度与体系的动因,也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合规管理体系上的程序性展现。提倡依托行政与刑事合规激励新机制,激发“先行先试”国有企业在实现合规管理有效性与风险防控上有所突破与日臻完善,为全面推行企业合规制度奠定坚实环境基础与提供行动范本。
刘辉[5](2020)在《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文中认为创新,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成为最为耀眼的“事业”。但是,数十年的举国奋斗,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中兴事件”让国人刻骨铭心。中国的创新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技术比市场重要、创新比技术重要,基础性、原创性创新(厚度与深度)比应用性、模仿式创新(标度与热度)重要,开放式、协同性的跨界创新比封闭式、排他性的创新重要。基于这样的视角,论文以跨界创新为研究选题,开展研究。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等为引导,以重大社会需求牵引,紧密结合我国创新实践的现实,力图通过对跨界创新,尤其是通过对基础性、革命性、原创性的跨界创新的研究,构建跨界创新的理论体系,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提升我国创新绩效和创新竞争力。第一,论文本文基于价值是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观点,提出了创新、战略竞争优势、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创新机理。同时,论文还构建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三条创新路径,揭示了这三条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变。论文研究揭示:互联网、共创共享价值、跨界创新构成了新时代价值创造的三大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价值共创共享是互化联网时代价值创造的基本内核,基于互联网的,以共创共享价值生态为基本形态的跨界创新则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价值创造的创新路径。第二,深入研究和揭示了“界”、“跨界”、“跨界创新”的本义和内涵,深入辨析了跨界创新与相关的创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结,阐述了“跨界”并非“无界”。跨界实质上是一个跨越“旧界”(或者破除“旧界”),建立“新界”的过程,跨界创新绝非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建立包括科学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共同体”,从而构建了以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为三大支撑的跨界创新理论基础。第三,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各个环节,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构成了一条创新链(创新网络)。论文深入刻画跨界创新链,揭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与联结,建立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协同创新价值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演化与分析,揭示三大推论和三大命题。命题之一揭示:创新能力、投入水平与努力程度、价值共创共享、协同效应,对于跨界协同创新价值链的构建和有效运作,既共同支撑,又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有序、高效开展跨界创新,构建中国新时代创新性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第四,基于现实,针对我国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密切结合,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创新的实践,并通过我国创新的现实实践修正、验证和支撑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是本文的一个基本遵循。论文从历史的跨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创新,针对产学研分割体制以及狭隘的创新意识所导致并加剧了的我国创新链的断裂与封闭,论文提出从创新链供应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和“四点聚力发力,消除断点,强固创新链”的“断裂弥合”之策,并以“空间技术”、生态基纤维材料、中国高铁技术、中国核电技术等四个案例对理论研究和“断裂弥合”之策加以支撑,实现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的结合、融合,同时,这4个跨界创新案例,也为有效解决中国创新链的源头活水不足、中间多断链、观念视野、领域专业、资源环境与体制模式等“断裂”或“阻隔”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探讨新时代中国创新路径提供现实示范。论文认为,在跨界创新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坚实跨界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入开展基于模型驱动的跨界创新理论研究,深化和结构化基于案例推演的创新实践研究等。
骆坤[6](2020)在《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国际商务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模式下,不同国家的企业可以将产品推往全球市场,减少中间交易环节,进而提升产业价值链。而当前正值我国制造业发展遭遇瓶颈的时期,一方面国内需求逐渐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在国际市场上遭遇西方发达国家的排挤,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缺乏新的竞争优势。鉴于此,如果以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带动我国制造企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减少成本提升产品品质,又符合“中国制造2025”促进我国制造企业绿色持续发展和智能化发展的要求。目前,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出台优惠政策,为我国制造企业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我国制造企业若能抓住时机,借助跨境电子商务的优势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也有利于从国家层面上促进我国工业强国的建设和经济实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识别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的采纳提出建议与对策。第一,梳理了学术界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界定了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和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概念与相关的维度划分。论文也对主要的采纳理论包括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的采纳理论进行了归纳整理。第二,构建了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论文借助TOE模型为主体的研究模型,并结合其他的采纳行为理论,将与本研究相关的研究变量扩充到原有的模型之中,更加具有创新性与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假设并构建了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明确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第三,剖析了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首先定义了跨境电子商务维度、技术维度、环境维度和中介变量的测量项,设计了调查问卷并取得本文的研究数据,利用SPSS和AMOS等数据分析软件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跨境电子商务特性、组织特性、环境特性对于制造企业的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采纳意愿在三者和采纳行为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最后,论文依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提升平台发展水平、优化跨境物流供应链、增强应用风险防范能力、加大引导力度、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加大高管支持力度、发挥政策优势、积极参与跨境电商贸易规则制定、健全跨境电商信用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闻洪涛[7](2016)在《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同时也是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创新能力却备受质疑。在国内国际面临环境因素不确定的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到底如何进行创新是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聚焦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话题,基于产业创新理论、文化产业理论、战略管理论和传播学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1)进行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2)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3)研究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主体结构,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从个体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4)研究产业创新的主要内容,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重要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所在,并把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作为重点创新领域研究。(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本文提出,网络文化产业的创新应突出市场创新的核心地位,充分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6)从产业制度创新的视角提出保障和激励措施。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回到创新理论创始人熊彼特的理论本源,结合产业实践,提出“市场创新能力”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能力所在。提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领域在于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其中市场创新为核心领域。产业创新宜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新的市场创新”的渐进性创新路径。文章建构了网络文化产业逆向周期模型,并分析了网络产业创新中的“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互动关系。(2)提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结构应“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的路径优化;建立了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企业、风投机构和用户居于核心层,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和政府处于外围层),提出应高度重视风投机构作为创新主体的作用。(3)提出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模式是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优选战略模式。自主创新带动战略的内涵主要是:以市场创新为核心,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突出自主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产业创新主导权;产业创新要发挥带动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合作创新是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王然[8](2016)在《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有效把握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及时发现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我国各省域资源环境禀赋、经济发展规模、城镇化、工业化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其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不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挑战不同,有必要构建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的指标体系,且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有针对性的导向策略。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制定更为系统、具体、科学的差异化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是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任务。较多研究针对31个省市区构建了通用型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但对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差异性的考虑不够。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生态文明评价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各类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明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的关键任务不同;在指标体系构建时,首先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绿色发展的思想等方面的考虑,构建了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然后在把握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重点的基础上,分别对省域生态文明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维度指标进行调整,以构建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的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集对分析方法测算中国省域生态文明指数,并从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生态文明综合指数两方面分析各类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从而提出推进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具体如下:1.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确实是客观存在的,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中国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海南省等东南沿海省市区(第一类省域)资源环境指标得分最高,资源环境总体上处于最佳状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陕西省等12个省市区(第二类省域)资源环境得分多处于中等排名,资源环境各指标也多处于中等排名;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南省、贵州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0个省市区(第三类省域)资源环境指标得分多排名靠后。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生态基础、产业结构、要素流动、区域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原因;第一类省域第三产业占比高,多是要素资源的聚集地,区域科技发展水平高:第二类省域土地资源禀赋较好,第二产业占比较高,多为粮食主产区域,有望成为吸纳第一类省域人口的区域,区域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第三类省域生态基础相对较差,多为要素资源的分散地区,区域科技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应把握科学性与客观性、定量化与可操作性、权威性与典型性等原则;基于这些思路与原则,从生态文明基础指数、生态文明建设指数、“一票否决”思想三个一级子系统,从生态基础、国土空间、资源管理、环保行动、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制度、“红线”指标七个二级子系统选取33个具体指标构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3.基于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重点不同、“红线”指标约束不同的思想以及区域特殊性等原则,对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进行了调整,从而构建了差异化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类省域的发展方向是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同时必须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增加了城区人均道路面积、公共交通车均道路面积、单位GDP建设用地面积下降率、大专以上受教育人口比重等9项特色指标。第二类省域属于经济发展水平较好、工业与农业须并行发展的区域,其有望成为经济发达、第三产业发展优良的省市,应增强城镇的社会服务和经济生产功能,提高城镇吸纳人口的能力,增加了城镇化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农业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比重、人均旱涝保收面积等17项特色指标。第三类省域应在现有城镇布局基础上进一步集约开发、集中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中心城镇,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中心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增加了城镇化率、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煤炭、石油、天然气基础储量占全国比重等10项特色指标。4.在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结合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构建了差异化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将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引入定量化分析模型,运用组合赋权法、集对分析方法测算各类省域生态文明指数,从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生态文明综合指数两方面分别评价分析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最高的并不是经济十分发达、产业结构高度化、技术水平更好的北京市、上海市,而是多集中在发展相对均衡的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多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西省、湖南省等粮食主产区域,工业与农业并行发展的相对较好。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排名靠前的集中在能源资源较为丰富的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以及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河北省、河南省。另外,无论是经济十分发达的第一类省域、工农业并重的第二类省域,还是生态功能脆弱的第三类省域,大多数省域对“红线”指标的履行是不够的,一方面说明了将生态红线“一票否决”纳入生态文明实际考评约束机制的思想落地难度较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大多数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十分迫切,尤其二氧化硫、PM10浓度超标十分严重。5.分别从推进第一类省域、第二类省域、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将“一票否决”的思想纳入规范化的生态文明考评约束机制四方面提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第一类省域应推进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包容的、可持续的城镇化;提高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经济强省资源管理水平,加快绿色转型发展;加速发展海南省第三产业和热带农业。第二类省域应加强关注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四川省环境保护、生态制度的建设;提升江西省、安徽省等中部四个粮食主产省域的资源管理水平,加速转型发展;重点关注云南省等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国土空间开发。第三类省域应优化河南省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山西省资源管理能力;西藏自治区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贵州省、甘肃省等其他五个省市区应重点关注绿色转型发展、生态制度建设。另外,可将“一票否决”思想纳入规范化的生态文明考评约束机制,强化落实地方政府负责的刚性要求。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将中国省域分为三类。传统的分类方法多按照地理区位将省域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而本文从资源利用、环境质量两方面选取指标评价了中国31个省市区的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运用变异系数法证明了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存在的客观性,结合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评价指标得分,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将31个省市区分为三类,各类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特征十分明显。2.构建了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的指标体系。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任务以及绿色发展的思想出发,构建了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以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特征为基础,对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各维度指标进行了调整,从而构建了不同类型省域差别化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不同类型省域设定了差别化的“红线”指标约束值。3.提出具有区域导向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运用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方法——组合赋权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运用集对分析方法测算分析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分别针对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省域提出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姜姣娇[9](2014)在《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电信业已经进入新的大融合、大变革和大转型的发展时期,这是电信产业在一个新的领域里告别产品竞争时代进入满足竞争的商业模式时代的转型标志。在此发展阶段和外部竞争环境下,如何集中有限资源,挖掘市场中最有价值客户,同时对其进行差异化营销,将是电信产业市场营销策略的中心任务和重要课题,也是确保具有明显网络外部性的电信产业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电信运营商最有价值的客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集团客户,对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进行市场细分、营销策略组合,有助于推动整体电信产业的战略转型,因此,本文主要作了以下创新性研究:(1)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决定了市场细分以及营销策略制定的适用性,本文在研究了集团客户特点、客户价值基础上构建了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通过聚类分析将指标归类,利用SPSS13.0中的因子分析模块进行权重计算,使用了某电信运营商2011年CRM系统中最新集团客户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所得评估结果有利于电信运营商对集团客户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细分,制定行之有效的集团客户组合营销策略。(2)设计了包含集团客户期望、感知质量、集团客户感知价值、竞争、投诉、忠诚度模块的电信产业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将结构方程模型SEM统计方法引入满意度测评模型,使用最小二乘迭代算法(PLS)计算模型路径系数,利用LISREL模型方法确定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及权重,然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2011年调研数据得出实证结果。(3)将特征联合熵理论引入KNN分类算法,提出了改进算法FUE-KNN。创新性的将特征联合熵中的两个变量设为客户价值、满意度,从而得出基于客户价值、满意度特征联合熵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细分模型。为了验证此算法在客户细分中的应用效果,以某地区的移动集团用户在2011年的客户价值、满意度相关数据作为样本,最终将集团客户细分为四类:A“最佳集团客户”、 B“奇异集团客户”、C“诱惑集团客户”、D“幽灵集团客户”。结合大市场6PS营销理论与SWOT-MS分析,制定SO-A、WO-A、ST-A、WT-A等十六类营销策略,此营销组合策略的灵活运用为我国电信运营商适应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郝冀[10](2011)在《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进行企业竞争力研究的历史不长,虽然近年来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竞争力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关于企业竞争力的本质、组成、影响因素、提升背景以及各个主体在企业竞争力提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至今仍是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只有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全面的研究,才能准确地把握企业竞争力的实质并有针对性的给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建议。基于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现状,本文构建了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分析框架。这就是:首先对企业竞争力加以界定;然后分析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最后在对企业竞争力提升背景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路径和提升措施。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对企业竞争力现状的评价方法包括粗集理论、分层比较法、基于模糊数的FAHP比较法和基于三角模糊数的最小二乘比较法等。本文对颇有争议的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界定,认为企业的竞争资产、竞争环境和竞争策略是企业竞争力的主要内涵,而创新、制度和全球化则对上述三者发挥重要影响,用数学模型表示即为:(竞争资产×竞争环境×竞争策略)创新×全球化×制度(?)企业竞争力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企业、钢铁企业和石油石化企业与国外相关企业的比较,对我国国企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有企业在某些指标上同世界领先的企业还存在差距,但差距在逐渐缩小。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对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宏观背景包括全球化趋势、技术进步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中观背景包括中国的产业发展状况及中国区域企业集群发展状况;微观背景包括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方式的发展变化。本文运用多层次因素影响分析方法对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信贷供给的宽松环境、企业盈利水平和合理的产权结构对企业竞争力提升起到很好的正面推动作用;而企业规模的大小、企业资本市场表现和盈利水平的波动,对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方向不显着。本文通过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的分析,提出了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即:通过以技术创新为先导、探索多种形式的产权安排结构、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和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本文分政府和企业两个主体分别提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举措。政府的举措包括:深化体制改革、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整顿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完善出资人管理和内部市场化改革、深化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等;企业的举措包括:选择正确的战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完善企业考核办法、突出利益相关者作用等。
二、从资源状况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迫切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资源状况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迫切性(论文提纲范文)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企业社会责任 |
1.3.2 对外直接投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2 制度理论 |
2.2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 |
2.2.1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的度量方法 |
2.2.3 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实证研究 |
2.2.4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2.3 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研究 |
2.3.1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2 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3 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
2.3.4 对外直接投资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2.4 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的相关研究 |
2.4.1 国际化情境下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
2.4.2 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 |
2.4.3 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关系相关研究的文献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3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现状分析 |
3.1.1 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意识增强,整体履责水平较低 |
3.1.2 行业间履责水平差异显着,金融业表现优异 |
3.1.3 履责企业区域分布集中,地区间履责水平差异显着 |
3.1.4 国有企业履责水平高,民营企业成履责重要主体 |
3.1.5 海外社会责任履行水平低,多数企业仍在“旁观” |
3.1.6 相关法律法规陆续出台,规范企业权利和义务 |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状况分析 |
3.2.1 跻身世界大国行列,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 |
3.2.2 投资行业分布广泛,结构持续优化 |
3.2.3 投资目的地集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稳步增长 |
3.2.4 地方企业成为主力军,投资区域和城市分布不均 |
3.2.5 投资主体多元化,非国有企业重要性凸显 |
3.2.6 跨国企业国际化水平和经营绩效有待提升 |
3.3 本章小结 |
4 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2.1 企业社会责任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4.2.2 制度距离的调节作用 |
4.2.3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机制 |
4.3 研究设计 |
4.3.1 数据说明 |
4.3.2 实证方法与模型设定 |
4.3.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4.3.4 变量描述性分析 |
4.3.5 变量相关性分析 |
4.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4.4.1 基准回归结果 |
4.4.2 内生性检验 |
4.4.3 稳健性检验 |
4.4.4 异质性检验 |
4.4.5 制度距离的调节效应检验 |
4.4.6 融资约束和企业生产率的机制检验 |
4.5 本章小结 |
5 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理论分析 |
5.2.1 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市场进入模式 |
5.2.2 制度距离和国际化经验的调节作用 |
5.2.3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海外市场进入模式的机制 |
5.3 研究设计 |
5.3.1 数据说明 |
5.3.2 实证方法与模型设定 |
5.3.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5.3.4 变量描述性分析 |
5.3.5 变量相关性分析 |
5.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5.4.1 基准回归结果 |
5.4.2 内生性检验 |
5.4.3 稳健性检验 |
5.4.4 异质性检验 |
5.4.5 制度距离和国际化经验的调节效应检验 |
5.4.6 融资约束和技术创新的机制检验 |
5.5 相关延伸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6 企业社会责任对海外投资绩效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2.1 企业社会责任与海外投资绩效 |
6.2.2 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 |
6.2.3 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海外投资绩效的机制 |
6.3 研究设计 |
6.3.1 数据说明 |
6.3.2 实证方法与模型设定 |
6.3.3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6.3.4 变量描述性分析 |
6.3.5 变量相关性分析 |
6.4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6.4.1 基准回归结果 |
6.4.2 内生性检验 |
6.4.3 稳健性检验 |
6.4.4 异质性检验 |
6.4.5 东道国制度环境的调节效应检验 |
6.4.6 企业声誉、国际认证和组织污名的机制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行业标准 |
7.2.2 构建“政府-行业-媒体-公众”的多主体监督机制 |
7.2.3 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实施全方位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
7.2.4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畅通社会责任沟通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制度现状及适用问题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现实境遇 |
一、刑事合规制度的法律评价 |
二、刑事合规制度的义务来源 |
三、刑事合规制度的行政监管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适用问题 |
一、合规文本模式导致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形式化 |
二、合规管理运行机制偏离企业刑事合规预设轨迹 |
三、法律程序性障碍影响刑事合规价值与目的判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概念重构与法理探寻 |
第一节 刑事合规概念二元视角与基本立场 |
一、合规理论框架下的刑事合规 |
二、关键概念视角下的刑事合规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法理依据 |
一、风险刑法理论的合规导向 |
二、情境预防理论的合规指引 |
三、企业犯罪治理的合规维度 |
四、刑事合规阶层性分类理论确立 |
第三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与价值目标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必要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价值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风险识别与传导规制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识别与评估的路径 |
一、刑事合规风险识别的基础路径 |
二、刑事合规视角下贪污贿赂型风险 |
三、刑事合规视角下的职权型风险 |
四、刑事合规视角下的经营型风险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边界与规制 |
一、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国企边界 |
二、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基本原理 |
三、刑事合规风险传导标准化模型 |
四、刑事合规风险传导的规制路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行政镜像与治理反思 |
第一节 行政镜像: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的零和博弈 |
一、国有企业行政监管的权力来源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公法属性 |
三、破解之道:行政和解稳步引入 |
第二节 治理反思: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体系的重塑 |
一、国有企业多重风险治理制度形成与层叠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管理架构塑造与提升 |
三、应然之解:“综合合规职能体系”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有效性与证成轨迹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正当化的“抱朴守拙” |
一、法人替代刑事责任原则的演进 |
二、刑事合规形成机制的预防功能 |
三、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正当性原则 |
第二节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开放性的“行稳致远” |
一、国有企业刑事合规的开放性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过程再溯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指引与激励的初步方案 |
第一节 重点领域刑事法律风险的合规指引 |
一、域外专项刑事合规的制度借鉴 |
二、反商业贿赂统一立法初步构想 |
三、国有企业反商业贿赂合规指引 |
第二节 刑事合规激励的刑事政策与行政指向 |
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合规适用 |
二、国有企业刑事合规激励的基础路径 |
本章小结 |
余论:企业合规布局的前提与范本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
1.2.1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4 研究内容 |
1.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1 创新与创新理论的演变研究 |
2.1.1 创新理论的诞生 |
2.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
2.1.3 创新理论的演变 |
2.2 创新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
2.2.1 创新能力 |
2.2.2 创新能力评价 |
2.2.3 国际上若干重要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数 |
2.3 协同创新与跨界创新 |
2.3.1 协同创新 |
2.3.2 跨界搜索与跨界创新 |
2.4 启示与借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价值创造与跨界创新 |
3.1 价值创造的机理与路径 |
3.1.1 创新与价值创造机理 |
3.1.2 价值创造的一般创新路径 |
3.1.3 基于机会与网络的价值创造路径 |
3.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
3.2.1 “界”与“跨界” |
3.2.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辨析 |
3.3 跨界创新的理论支撑 |
3.3.1 跨界创新与认同理论 |
3.3.2 跨界创新与创新共同体 |
3.3.3 跨界创新的三位一体理论支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创新模型构建与分析 |
4.1 跨界创新链 |
4.1.1 跨界创新链的基本刻画 |
4.1.2 跨界创新链的推进逻辑 |
4.1.3 跨界创新链与创新价值链 |
4.2 创新价值分析模型及其推演 |
4.2.1 构建模型的基本假设 |
4.2.2 基本模型 |
4.2.3 模型推演 |
4.2.4 模型推演结果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跨界创新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
5.1 我国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
5.1.1 新中国创新实践 |
5.1.2 中国创新实践与创新期待间的“鸿沟” |
5.1.3 中国创新实践的启示 |
5.2 中国创新链断裂分析 |
5.2.1 中国创新链的源头之困:少有“0→1”的突破 |
5.2.2 中国创新链的“断链”之困 |
5.2.3 我国创新链的阻隔 |
5.3 中国跨界创新的案例 |
5.3.1 案例一:创建科研特区,实现“0→1”的突破 |
5.3.2 案例二:中国纺织业的跨行业的全链跨界创新 |
5.3.3 案例三:中国高铁技术的跨界创新 |
5.3.4 案例四:中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
5.3.5 案例的综合分析与启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6)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论文研究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3 论文研究的方法 |
1.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制造企业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2 跨境电子商务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3 采纳行为的相关概念界定 |
2.1.4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的概念界定 |
2.2 采纳行为的理论基础 |
2.2.1 创新扩散理论 |
2.2.2 TAM模型 |
2.2.3 TOE模型 |
2.2.4 感知风险理论 |
2.2.5 采纳行为理论基础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与假设 |
3.1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依据 |
3.2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变量选取 |
3.3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假设 |
3.3.1 跨境电子商务特性影响因素假设 |
3.3.2 组织特性影响因素假设 |
3.3.3 环境特性影响因素假设 |
3.3.4 采纳意愿的中介作用假设 |
3.3.5 研究假设汇总 |
3.4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构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4.1 问卷设计与变量测量 |
4.1.1 问卷设计 |
4.1.2 变量测量 |
4.2 问卷前测 |
4.2.1 问卷前测的信度分析 |
4.2.2 问卷前测的效度分析 |
4.3 问卷正式发放与数据分析 |
4.3.1 问卷的确定 |
4.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
4.3.3 问卷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4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3.5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1 跨境电子商务特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2 组织特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3 环境特性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4 采纳意愿和行为的验证性因子分析 |
4.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4.6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4.6.1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立 |
4.6.2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
4.6.3 采纳意愿的中介效应检验 |
4.7 实证结果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促进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的对策与建议 |
5.1 跨境电子商务维度的对策建议 |
5.1.1 提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水平 |
5.1.2 优化跨境物流供应链 |
5.1.3 增强跨境电子商务应用风险防范能力 |
5.2 组织维度的对策建议 |
5.2.1 加大对传统制造企业的引导力度 |
5.2.2 重视跨境电商人才引进与培养 |
5.2.3 加大高层管理者的支持力度 |
5.3 环境维度的对策建议 |
5.3.1 提高政策扶持力度 |
5.3.2 积极参与跨境电商贸易规则制定 |
5.3.3 健全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关于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7)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文章框架 |
1.5 研究特色和可能的创新点 |
2.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综述 |
2.1 创新和产业创新相关理论 |
2.2 核心能力理论 |
2.3 创新扩散理论 |
2.4 文化产业和网络文化产业概念 |
2.5 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研究及述评 |
3.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分析 |
3.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1.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历程 |
3.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成就 |
3.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特点 |
3.2 国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经验 |
3.2.1 美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2.2 日本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2.3 .韩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特点 |
3.3 中外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比较及启示 |
4.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 |
4.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外部环境分析——基于PEST分析框架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科技环境 |
4.1.5 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 |
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条件分析——基于创新能力视角 |
4.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能力评估 |
4.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内部优势和劣势 |
4.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SWOT分析 |
5.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网络构建——从个体创新到网络创新 |
5.1 从单一主体到多样化主体的转化——从企业个体到创新网络 |
5.1.1 企业作为核心创新主体的地位 |
5.1.2 政府作为产业创新主体的作用 |
5.1.3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作用 |
5.1.4 中介机构的作用 |
5.1.5 用户作为使用者和生产者的双重身份 |
5.1.6 风投机构:从外围因素到创新主体的变化 |
5.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
5.2.1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模型构建 |
5.2.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分层现象分析 |
5.2.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主体六要素双层概念模型构建 |
5.2.4 创新主体网络中“企业-风投”和“企业-用户”关系的建立 |
5.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
5.3.1 产业创新形式和独立创新的价值 |
5.3.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机制优化:从独立创新到合作创新 |
5.4 从产业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
5.4.1 产业集群的作用 |
5.4.2 从产业集群到创新集群 |
5.4.3 从创新集群到全国性的产业创新网络 |
6.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领域——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 |
6.1 从价值链理论看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价值活动 |
6.1.1 价值链理论 |
6.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价值链分析 |
6.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领域分析 |
6.2.1 平台型产品创新 |
6.2.2 内容产品创新 |
6.2.3 市场创新 |
6.2.4 产业制度创新 |
6.2.5 商业模式创新 |
6.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重点和核心 |
6.3.1 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重点领域 |
6.3.2 市场创新: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领域 |
6.4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
6.4.1 服务业逆向产品周期理论 |
6.4.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逆向周期模型构建 |
7.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 |
7.1 影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
7.1.1 创新的主动权问题 |
7.1.2 创新的核心领域 |
7.1.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定位和创新目标 |
7.2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带动战略构建 |
7.2.1 以市场创新为核心的同时注重产品创新的重要性 |
7.2.2 加强自主创新掌握产业创新的主动权 |
7.2.3 网络文化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 |
7.2.4 合作创新——产业创新的优选模式 |
8.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保障与激励措施 |
8.1 产业制度创新及挑战 |
8.1.1 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
8.1.2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制度创新面临的挑战 |
8.2 从房地产“后拐点论”的广泛传播看产业制度创新的紧迫性 |
8.2.1 “后拐点论”的出台及其传播过程 |
8.2.2 “后拐点论”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分析 |
8.2.3 应对虚假信息传播的思考 |
8.3 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保障和激励措施 |
8.3.1 企业家队伍建设和企业家精神的激励 |
8.3.2 金融创新:国有和民营风投机构的合力 |
8.3.3 形成良性竞争环境 |
8.3.4 加强内容真实性保障 |
8.3.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用户隐私保护 |
9.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1.2.1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
1.2.2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分析 |
2.1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的区域差异特征 |
2.1.1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分析架构 |
2.1.2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特征 |
2.2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的成因分析 |
2.2.1 生态基础方面的原因 |
2.2.2 产业结构方面的原因 |
2.2.3 要素流动方面的原因 |
2.2.4 区域科技发展方面的原因 |
2.3 中国省域资源环境问题区域差异分析的启示 |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
3.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应体现坚持绿色发展的思想 |
3.1.3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理论模型的刻画 |
3.2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3.2.1 科学性与客观性 |
3.2.2 定量化与可操作性 |
3.2.3 权威性与典型性 |
3.3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基本指标体系的具体确定 |
3.3.1 指标体系 |
3.3.2 指标解释及意义 |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1 把握不同类型省域生态文明评价的重点 |
4.1.2 结合区域差异设定不同的指标约束值 |
4.2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3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差异化指标体系的具体确定 |
4.3.1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2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3.3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方法 |
5.1 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 |
5.1.1 常用的指标赋权方法 |
5.1.2 指标赋权方法评述 |
5.1.3 组合赋权方法 |
5.2 生态文明评价的集对分析模型 |
5.2.1 集对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2 集对分析用于生态文明评价的可行性 |
5.2.3 生态文明评价的集对分析方法 |
5.3 省域生态文明评优模型 |
5.3.1 生态文明评优“红线”指标实施模型 |
5.3.2 融入“红线”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优模型 |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
6.1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
6.1.1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1.2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分析 |
6.1.3 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分析 |
6.2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
6.2.1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2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分析 |
6.2.3 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分析 |
6.3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实证研究 |
6.3.1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3.2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各维度指数分析 |
6.3.3 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综合指数分析 |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
7.1 推进第一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
7.2 推进第二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
7.3 推进第三类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建议 |
7.4 将“一票否决”思想纳入规范化的生态文明考评约束机制 |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
(9)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研究 |
2.1 集团客户价值评估相关理论基础 |
2.2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设计 |
2.3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价值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研究 |
3.1 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相关理论基础 |
3.2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 |
3.3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满意度评估模型实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营销策略研究 |
4.1 市场细分方法及模型研究 |
4.2 基于特征联合熵的改进 K 近邻分类模型 |
4.3 SWOT-MS 分析与策略制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移动集团客户营销策略应用案例 |
5.1 案例背景 |
5.2 策略分析与制定 |
5.3 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背景 |
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及不足 |
六、文章框架 |
第二章 企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国际、国家及产业竞争力有关理论 |
一、竞争力理论基础 |
二、国家竞争理论 |
三、国际竞争理论 |
第二节 几种前沿竞争力理论 |
一、超强竞争理论 |
二、超优势竞争理论 |
三、动态竞争理论 |
第三节 路径理论概述 |
一、制度的内涵 |
二、制度变迁理论概述 |
三、经济系统制度变迁的动力 |
四、制度变迁的分类 |
五、制度变迁的时滞 |
第三章 与竞争力有关的国有企业相关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国有企业地位及近年的发展 |
一、国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二、国企在国民经济中应发挥的作用 |
三、“十一五”时期中央企业发展的情况 |
四、国企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
一、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性 |
二、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的迫切性 |
第三节 我国国有企业的分布与分类 |
一、我国国有企业的分布 |
二、我国国有企业的分类 |
三、国企改革发展的方向及“十二五”时期国企改革的主要任务 |
四、“十二五”时期央企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 |
第四节 我国国有企业及其竞争力的特征 |
一、国有企业自身的特征 |
二、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特征 |
三、我国国有企业竞争力发展的特征 |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状况评价 |
第一节 企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 |
一、企业竞争力评价维度 |
二、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三、已有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四、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 |
五、对我国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简单回顾 |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的评价 |
一、评价对象的选择 |
二、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三、运用粗集理论进行指标约简 |
四、电力企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五、对电力企业进行评价 |
六、选用多样本对中国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 |
第三节 对国有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说明 |
一、对中国电力企业总体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二、管理整合能力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三、核心市场能力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四、核心技术能力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五、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
六、对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 |
第五章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多层次影响因素模型的理论假设和参数选择 |
一、宏观因素理论假设 |
二、中观因素理论假设 |
三、微观因素理论假设 |
四、数据来源 |
五、计量方法的选择 |
第三节 对计算结果的说明 |
一、对结果的总体说明 |
二、分项说明 |
第四节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其他因素 |
一、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
二、治理结构都企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背景 |
第一节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宏观背景 |
一、经济全球化 |
二、技术进步 |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第二节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中观背景 |
一、产业发展 |
二、产业集群 |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微观背景 |
一、企业组织形式的变化趋势 |
二、企业组织形式变化对国企的影响 |
三、兼并与收购重组成为趋势 |
四、生产的变革 |
第四节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背景的特殊性分析 |
一、企业竞争力提升宏观背景的特殊性 |
二、企业竞争力提升中观背景的特殊性 |
三、企业竞争力提升微观背景的特殊性 |
第七章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分析 |
第一节 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几种典型路径 |
一、美国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经验和教训 |
二、美国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
三、日本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经验和教训 |
四、日本企业竞争力提升路径 |
第二节 我国竞争力发展历史阶段 |
一、波特的国家竞争力四阶段理论 |
二、我国企业竞争力发展历程 |
第三节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传统路径 |
二、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
第八章 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举措 |
第一节 发挥政府在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作用 |
一、政府应该发挥的作用 |
二、政府应该协调与企业间的关系 |
三、政府应该采取的措施 |
第二节 政府提升竞争力的举措 |
一、继续完善所有制结构 |
二、继续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
四、整顿市场秩序,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完善竞争机制 |
五、深化政府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六、规范市场秩序,完善竞争机制 |
七、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
八、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改善我国的基础设施 |
第三节 政府自身的政策选择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二、加快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三、加快推进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发展,为企业竞争力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
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五、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
第四节 国有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举措 |
一、制定企业竞争战略 |
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
三、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
四、完善公司考核治理方法 |
五、突出利益相关者利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从资源状况看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迫切性(论文参考文献)
-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研究[D]. 徐书彬. 江西财经大学, 2021
- [2]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我国国有企业刑事合规制度研究[D]. 杜方正. 东南大学, 2020(02)
- [5]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D]. 刘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6]制造企业跨境电子商务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 骆坤.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6)
- [7]我国网络文化产业创新战略研究[D]. 闻洪涛.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 [8]中国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王然. 中国地质大学, 2016(02)
- [9]基于客户价值与满意度的电信运营商集团客户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姜姣娇. 天津大学, 2014(05)
- [10]中国国有企业竞争力研究[D]. 郝冀.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