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内外部均衡关系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连婕[1](2019)在《经常账户差额变化、成因和再平衡机制研究——基于国际经验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经常账户收支规模和结构不仅是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反映,也是其经济运行状况、竞争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与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当前,我国内外部形势出现了新变化,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这将对我国经常账户收支形势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影响经常项目差额的国内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国际主要经济体在不同政治经济背景下应对经常项目波动的实践经验,以期为未来政策选择提供更全面客观的建议。
徐佳骏[2](2019)在《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研究 ——以中国银行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简政放权这一政府深化改革的重要方式,而我国外汇管理局早几年在2009就提出了“五个转变”的改革思想,并在2012、2013年连续落实到经常项目的外汇管理改革中,形成了现今我国代位监管模式:银行负责事前审核,外汇局负责事中事后监督,至今已有近六年的实践期,了解这一模式的实践成果,探索这一模式的不足之处,对于政府其他部门下一步落实简政放权,深化改革是有宝贵价值的,本文旨在利用外汇业务从业经验,通过社会调查方式,梳理代位监管模式框架,运行机制,探索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对策,以此来为其他部门及学者探索简政放权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查找各类外汇管理改革进程中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笔者所在中国银行的具体案例及操作流程,用于梳理现行代位监管模式下的运行机制,访谈法是笔者根据工作上的便利,对中国银行基层外汇岗位员工进行访谈,旨在研究银行内部岗位设置问题,案例分析法笔者运用了工作中遭遇过的实际案例和外汇局通报的违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这些基础数据与资料,在对现行代位监管模式做科学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剖析出该模式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其下一步继续深化改革的建议。经过深入研究经常项目外汇下现行代位监管模式,本文总结了该模式的不足之处,分别为政策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银行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三个问题,并相应的提出了健全外汇管理相关法律体系、改进银行内部岗位设置以及增加有效激励监督机制三个对策。代位监管模式整体上对我国外汇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一模式尚不完善,代位监管模式中各大主体都有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也是我国下一步完善代位监管模式所需重视的方向。
何秋琴[3](2017)在《资本开放下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识别、估计与模拟》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对资本项目的开放一直是谨慎而行。然而,由于当今市场的国际化,难以避免资本开放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基于大数据关注“是什么”的相关性分析理念,不再强求“为什么”的因果分析,本研究提出一种利用利率去识别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的非参数方法,并估计出冲突的程度,以及模拟可能权衡冲突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本研究目标不是讨论相机抉择的政策操作是否真实加剧了政策冲突,以及研究从长期的政策机制视角,提出战略性的协调冲突的政策建议,而是假设冲突已经形成,当下如何用定量方法识别发现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进而如何设计协调冲突的决策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部分:冲突识别。首先,追述现有文献提及的1994-2014年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典型事实:第一次冲突发生在1994-1996年,主要表现为紧缩货币与抑制升值的政策冲突;第二次冲突发生在1997-2000年,主要表现为稳健货币与抑制贬值的政策冲突;第三次冲突发生在2001-2008年,主要表现为稳健货币和稳定升值的政策冲突;第四次冲突发生在2009-2010年,扩张货币政策与保持汇率稳定的政策冲突;第五次冲突发生在2012-2014年,稳健的货币与稳定汇率的政策冲突。其次,根据定性描述的冲突历史事实,基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三元悖论”分析,本研究推广了线性Taylor规则,构建一组半参数Taylor-type路径识别模型,提出从利率视角识别199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事实。年度结果识别了 45%的政策冲突,季度结果识别了 49%的政策冲突事实。最后,考虑常系数半参数路径识别模型的缺陷,建立时变半参数Taylor-type路径识别模型,全面识别出1994年以来中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事实。年度和季度结果分别都识别出了 85%的政策冲突,较好地描述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冲突估计。首先,在时变半参数路径识别框架下,估计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强度。在识别的69期政策冲突中,政策冲突强度超过20%的占到56.5%,在1999年1季度和2009年3季度的冲突强度甚至超过100%,存在严重的政策冲突。其次,分别从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总效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分析现实利率偏离理论利率(即政策冲突)的路径传导机制,回答货币和汇率政策冲突结果“是什么”的结果。当政策冲突表现为现实利率低于理论利率时,总效应来源于货币和汇率交替变换,直接效应源于汇率,间接效应主要源于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和预期产出缺口传导;当政策冲突表现为现实利率高于理论利率时,总效应和直接效应都来源于货币和汇率交替变换,间接效应主要源于通货膨胀和预期通货膨胀传导。第三部分:冲突模拟。基于路径识别框架,模拟研究了当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事实发生时,如何调整以及该调整多少,以便协调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研究发现政策冲突表现为现实利率低于理论利率时,如果采取政策措施:①减少货币供给量,需要调整的范围为0.3到10.3个百分点;②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需要调整的范围为0.06到5.45个百分点;③同时减少货币供给量,仅需要调整的范围为0.3到2.4个百分点,和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仅需要调整的范围为0.03到2.7个百分点。政策冲突表现为现实利率高于理论利率时,如果采取政策措施:①增加货币供给量,需要调整的范围为0.5到13.7个百分点;②增加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需要调整的范围为0.1到5.7个百分点;③同时考虑增加货币供给量,仅需要调整的范围为0.3到3.7个百分点,和增加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仅需要调整范围为0.08到0.35个百分点。第四部分:进一步的讨论。首先,假设政策重演历史,则季度货币政策效应发生正负反转约占62%,季度汇率政策效应发生正负反转约占45%。这意味着,无需改变政策,货币政策相比较汇率更易于发生政策效应的反转变化。其次,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检验了路径模型收敛于基准模型,研究结论表明所有的政策效应终将消失为常数,其时间长度不会超过本文样本的六倍。本文主要贡献:第一,建立创新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利率识别框架。基于三元悖论,将半参数时变路径模型融入到泰勒规则中,发现现实利率和理论利率的明显偏离,较好的描述了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的历史进程。第二,发现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路径的传导机制。当冲突表现为现实利率低于理论利率,直接效应源自于是汇率,间接效应源自于通货膨胀,预期产出缺口和预期产出缺口;当冲突表现为现实利率高于理论利率,直接效应源自于货币和汇率交替变换,间接效应源自于通货膨胀和预期通货膨胀。第三,探索性地给出当下如何去识别发现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冲突,以及如何设计去协调冲突的决策支持,以及历史如果重演,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效应将会如何改变。不同于现有研究,去争论相机抉择的政策操作是否真实加剧了政策冲突,以及从长期的政策机制视角提出战略性的协调冲突的政策建议。本文可能不足:第一,本研究是在一组模型化的研究框架内完成,虽然基于三元悖论,泰勒规则等经济学理论,以及非参数统计学方法,但是,如所已知,这些经济学理论的适应和统计学方法的运用需要满足一系列理想的条件。于是,作为研究模型框架中的许多假设未必符合现实,其变量选择也存在局限。本文仅仅是依据大数据的理念,不去强求“为什么”的因果关系,而是力图证实得到“是什么”的相关性结果。第二,作为一个完全由数据驱动,探索性的研究结果,仅仅从模型估计理论利率视角去识别货币和汇率政策的冲突,结果完全可能存在作者的偏向。因为完全可以考虑估计理论汇率,利用现实汇率与理论汇率明显偏离来研究冲突问题。当然,由于存在国际化因素,控制变量较复杂,这使得理论汇率估计的难度明显大于理论利率的估计。第三,未考虑半参数模型参数的相合性检验,虽然本研究也讨论了模型估计问题。本研究通过路径识别模型的收敛设计,验证了研究模型相对于基准模型,结论具有“唯一性”。
陈羲[4](2014)在《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了对外发展战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外贸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外贸出口迅速增长,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最大的货物贸易国(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4.16万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严重冲击,我国在积极组织力量应对危机的同时,开始认真反思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当前我国面临着内外需发展非均衡化的问题,体现在以居民消费为代表的内需在总需求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以出口为代表的外需比重则不断上升,导致国民经济发展过于倚重外部市场,存在系统风险,国内需求得不到满足又进一步抑制了经济增长。走科学发展之路,协调好内外需关系既是开放条件下调整国民经济运行机制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关系到政府宏观调控,制定外贸发展战略,促进贸易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问题。二是关于外贸的竞争力。我国长期以来依靠传统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确实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成为无可争议的贸易大国,不过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表现在产业对贸易的支撑能力不强、贸易效率不足、政府扶持不够、发展形态不科学、创新能力不足、增长质量不高、贸易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加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频繁对我国动用贸易保护手段,极大制约了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如何扬长避短,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外贸竞争力,值得认真研究。上述两个问题之间是密切相关的,适当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有力地促进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外贸竞争力的提升又反作用于国民经济发展,使内外需保持有效平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构筑了一个在实施开放型战略的背景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框架。论文包括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对策体系三大部分内容。一是理论体系部分,研究内需与外需之间的辩证关系,分析内外需结构性失衡带来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下如何正确处理扩内需与促外贸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外贸竞争力进行重新认识,对影响外贸竞争力的正反面因素进行梳理。二是评价体系部分,建立科学、合理、动态的、又能与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相衔接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外贸竞争力进行量化研究,按照时间序列开展纵向比较,运用截面数据与G20各国进行横向比较并归类,客观评判我国外贸发展的优势、劣势,确立我国在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三是对策体系部分,立足我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借鉴主要贸易国家的经验做法,提出我国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快提升外贸竞争力,实现从外贸大国向外贸强国的转变的总体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具体举措。
徐杨[5](2012)在《中国经常项目失衡与经济内外部均衡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常项目失衡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问题,它不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弊端,同时也反映了全球失衡的状况。各种旨在解释中国经常项目失衡原因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层出不穷,这些研究主要建立在汇率宏观政策、储蓄投资缺口模型和国际分工等基础上,选取不同的解释变量进行分析。本文借助以往的研究成果,选取储蓄投资缺口、人民币有效汇率、FDI和劳动力成本等内部变量的同时,首次加入外部调节变量,通过VAR模型和当期回归模型比较得出中国经常项目失衡主要源于内部变量,如储蓄投资缺口、人民币有效汇率等,其次也受到外部变量的影响,如国外政府债务、私人储蓄等。另外,本文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Swan模型,把中国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相结合,分析得出了中国经济需要内部调节为主,外部调节为辅的方式来实现中国经济的内外均衡,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李绚[6](2012)在《以国内价格稳定为基础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以及中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作为重要的对外经济变量,人民币汇率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及其内外均衡的重要性日渐增强。同时中国特殊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情况,使得国内外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已不能单纯以发达国家所沿用的均衡汇率理论来衡量人民币币值。在分析人民币均衡汇率时,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宏观经济目标得出科学判断。对于中国来说,我们应该首先解决内部经济问题,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福利最大化。因而内部均衡的实现在短期优于外部均衡,内部均衡是要实现的目标,外部均衡则是条件。首先深入研究内外冲突中的均衡汇率和国内价格稳定,经济平稳增长过程中利率和汇率的相互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国内价格稳定为基础的均衡目标,短期目标——以价格稳定为基础的经济平稳增长,中长期目标——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逐步实现,这对于解决我国目前的内外部经济困境、汇率问题及实现国内价格稳定有重大现实意义。在均衡目标框架下,结合中国现实经济基础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将产出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外部市场纳入分析中,以汇率—利率为主线,短期以内部均衡的实现为优先,中长期同时兼顾内外部均衡,并且根据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重新规定各个市场的内涵以及均衡条件,以此来构建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短期和中长期理论模型。通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短期模型和中长期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估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实证结果为,在长期均衡目标下,人民币实际汇率相对内外均衡汇率低估,并且是长期低估;而在短期均衡目标下,人民币名义汇率相对整体均衡名义汇率短期也存在一定高估。面对人民币汇率合理性的双重标准,人民币汇率合理的调整策略,涉及人民币汇率制度及人民币汇率政策目标。现阶段应以货币政策的独立为中心,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放松汇率干预及资本账户管制,实现资本自由流动。短期目标的实现有助于经济平稳增长,以促进中长期目标的实现。
陶怡[7](2012)在《中国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 ——基于“三缺口”模型》文中认为2005年7月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新情况。尤其是自2007年起,中国经济增速放缓,通货膨胀高企,较严重的内外失衡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继续剖析其深层原因。本文首先运用“三缺口”模型分析了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总体表现,重点分析了“投资储蓄缺口”和“财政收支缺口”中各指标的形成原因后,在分别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三缺口”中的表现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内外失衡的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选取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剖析内部均衡的“投资储蓄缺口”和“财政收支缺口”;运用修正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针对不同扩张力度下的财政政策对我国内外均衡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周建元[8](2011)在《调控型公共财政论》文中指出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经济理论选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都提出了建立健全我国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化我国财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认识公共财政体制则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建国以来,我国主要出现过生产建设财政、双元财政和公共财政三种财政模式。我国现有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财政从竞争性领域大幅度收缩乃至彻底退出。根据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能够较好地规范政府和市场行为,能够较好地解决财政“越位”、“缺位”和“错位”等问题,但无法应对经济周期波动这一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敌,在我国处于内外经济非均衡这一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现有的公共财政理论己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研究提出了调控型公共财政这一新理论,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我国乃至当前世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都应该采取的财政模式,也是可以预见的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财政模式。一是社会的分工和发展要求财政具有公共性。财政的公共性,是指财政应具有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公共财政的形成是导源于社会分工。分工导致社会产品分化为盈利性产品和非盈利性产品,盈利性产品可以由市场机制有效提供,非盈利性产品则必须由公共财政提供,因此,社会要发展,需要以财政的公共性为前提。二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要求财政具有反周期能力。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内在的不平衡性,其表现就是经济的周期性。世界经济从亚当·斯密时代、马克思时代、凯恩斯时代到最近的“次贷危机”时期,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始终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始终无法消除,只有运用财政手段调控才能使市场的非均衡性得到缓解,这就要求现代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为财政模式的选择带来了三大约束条件,这些约束条件要求我国财政必须具有公共性和调控性。一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外部经济冲击持续存在,这将成为我国经济平衡的巨大威胁。二是我国财政模式的选择存在效率约束条件。经过三十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出现了要素成本上升、三大战略性产业见顶、人口老龄化过快等问题,今后我国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大滞胀问题。三是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在不断扩大。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无论绝对规模还是相对规模都在迅速扩大,而且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不公平性还会进一步加大。新中国财政经过了60年的发展历程,前三十年是计划经济体制,后三十年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转轨经济体制。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模式变更的基本脉络是从调控型财政模式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模式,这一过程的终点应该是财政公共性和调控性的平衡点。公共财政能够与原生的市场经济相匹配,这是其与生产建设型财政的本质区别,但公共财政不能与现代市场经济相匹配,不能很好地应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公共财政因此又是一种消极的财政体制。公共财政的理论渊源是经济自由主义,其政策主张的实质就是自由放任,这种主张纯粹是从财政收支平衡的角度得出的结论,是一种消极落后的财政模式。单纯的公共财政体制,将使财政体制丧失资源配置职能和“相机抉择”能力。本研究构建了财政效率全覆盖模型,并结合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影响,研究了我国公共财政带来的效率损失。笔者根据三种财政模式设计了三种财政政策方案,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实施纯公共财政政策,我国经济将难以应对外部冲击而陷于崩溃,财政自身也难保。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历史上“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是我国政府财政思想的主流;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现象,公共财政具有遏制“投资饥渴症”和经济“过热”的功能;公共财政在保持收支平衡和方便管理上,均具有操作性上的明显优势。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扬弃,调控型公共财政的支出范围包括公共财政目前的所有范围,以弥补市场的失灵和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但由于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长期存在,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管理始终要把调控性放在重要地位,并兼顾领先经济周期和适应经济周期的双重需要。总之,我国公共财政理论对于生产建设财政是一个历史性进步,但也存在不可克服的缺陷。调控型公共财政是对公共财政的继承和发展,能将财政的调控性和公共性有机结合起来,因而是符合我国和世界市场经济国家需要的财政模式。我国财政模式从公共财政过渡到调控型公共财政,将是一个革命性突破和财政管理的必然趋势。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了现代财政的“双性定律”。本研究认为“调控性”和“公共性”这“双性”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内涵,是具有永恒性的范畴,也是现代财政的根本属性,必须上升为定律,即“财政双性定律”,为世界各国制定财政政策提供依据。(2)认为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只解决了市场的结构缺陷,并没有解决市场的波动性缺陷,因而公共财政是与自由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体制,而调控型公共财政才是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财政体制。调控型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理论相比,是一个巨大的进步。(3)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大滞胀理论。由于面临着要素成本低廉优势正在被急剧削弱、三大战略性产业出现见顶迹象、人口老龄化可能提前到来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引擎开始出现衰竭问题,我国今后要不断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这可能导致资产价格轮番上涨,并将不断削弱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因此,我国经济可能落入“中国式滞胀陷阱”。(4)认为我国目前的公共财政本质上是一种消极财政观。本研究认为,公共财政是与“自由放任”的亚当·斯密时代相适应的财政体制,是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公共财政认为市场可以自动实现均衡,否认现代市场经济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因而主张放弃财政的调节职能,听任市场自由波动。在我国今后经济崛起的非均衡国际经济环境下,运用这种理论指导实践必然导致我国经济难以稳定增长。(5)提出了“调控性-公共性”这一财政体制分析框架。所有财政体制选择的分析都离不开历史分析,研究历史数据和历史事件是财政体制选择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学者在研究财政历史的过程中,大多仅停留在集权和分权的分析上。本研究通过建立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调控性一公共性”分析盒式框架,分析了我国财政体制的演变趋势,且分析结论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是令人满意的。
张彩丽[9](2009)在《近15年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15年,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快,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之间互动性逐渐增强的背景下,内外均衡矛盾明显。随着经济开放度的不断加大,经济的内部失衡与外部失衡越来越严重,宏观经济调控出现了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政策冲突。因此,研究中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成因,治理经济内外部失衡,对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正确认识并理解开放经济下宏观经济内外部均衡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对进一步探讨我国内外部均衡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寻找协调内外失衡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聂韵[10](2009)在《内外失衡下中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面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双重目标协调发展的挑战。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等反映内部经济运行状况的政策目标通常归纳为内部均衡目标,而国际收支均衡、汇率稳定等反映外部经济运行状况的政策目标被归结为外部均衡目标。一般情况下,利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内价格,汇率作为一国货币的对外价格,二者分别被看作为实现内部均衡目标和外部均衡目标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利率与汇率两个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且能同时受经济基本因素(如货币供求等)的作用而发生变化,构成一个复杂的动态反馈系统,形成利率汇率联动机制。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国内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以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金融环境影响,近年来高速的经济增长虽然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迈上一个台阶,但是也将我国置于一个内部经济结构不合理,外部国际收支失衡的内外失衡困境。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影响内部均衡的利率与影响外部均衡的汇率结合起来,与货币供应量一起,建立了一个3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通过模型对我国利率与汇率的联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借助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 Causality Test)和脉冲响应函数(IRF)研究了利率与汇率变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利率对汇率存在着单向联动的引导关系,并且这种联动关系是微弱的,持续期间大概在一个季度。造成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联动性失效的原因主要是我国现在还处于经济转轨时期,利率市场化和汇率改革都没有完成,残存的旧体制与新体制之间的矛盾,割裂了利率机制与汇率机制应有的联系,可以从二者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反应看出,我国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要对实际汇率和实际利率产生影响,其效果是不大的,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脱节,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流畅性。我们必须继续推进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和汇率制度改革,逐步疏通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中的障碍,以发挥我国相关政策的最大效应,改善我国内外失衡的经济现状。
二、我国内外部均衡关系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内外部均衡关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经常账户差额变化、成因和再平衡机制研究——基于国际经验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三、我国经常项目差额影响因素研究 |
(一)我国经常项目账户主要特点 |
1. 货物贸易主导经常项目顺差。 |
2. 服务贸易持续逆差反映出产业结构不均衡现状。 |
3. 对外支付收益主导初次收入逆差。 |
4. 二次收入由顺转逆,对经常项目差额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实证研究 |
1. 指标的选取及其数据来源。 |
2. 主成分分析。 |
3. 协整关系检验与V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分析。 |
4. 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
(三)研究结论 |
四、国际经验比较 |
(一)世界具有代表性的经常项目顺、逆差国及其应对措施 |
1. 以美国为代表的长期逆差国。 |
2. 以德国为代表的长期顺差国。 |
3. 经常项目账户规模或方向发生显着变化的国家。 |
(二)主要启示 |
1. 应对经常项目收支失衡需从根源入手。 |
2. 宏观经济环境是政策选择的基础。 |
3. 货币政策应坚持前瞻性和独立性。 |
4. 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
五、我国经常项目差额变化及应对措施 |
(一)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常项目差额调控能力 |
1. 完善产业布局,争夺发展制高点。 |
2. 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丰富经常项目差额管理方式。 |
3.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降低外部条件变化对经常项目差额冲击力。 |
(二)推进国内经济金融改革,巩固经常项目差额调整基础 |
1. 深化金融系统改革,有效转化过剩储蓄。 |
2. 完善汇率管理机制,增强汇率对经常项目差额的调节效果。 |
3. 推进改革降低支出预期,提高国内需求消费水平。 |
(三)构建大数据监测框架,完善经常项目差额应对措施 |
1. 开展经常项目差额变动数据分析。 |
2. 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数据变动监测研究。 |
3. 关注人口变动、文化消费倾向变化趋势。 |
(2)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研究 ——以中国银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关于外汇管理的研究 |
二、关于代位监管的研究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主要概念 |
一、经常项目 |
二、外汇管理 |
三、代位监管 |
第二节 委托代理理论 |
一、委托代理理论产生与发展 |
二、委托代理中的道德风险问题 |
三、道德风险的解决办法 |
第三节 委托代理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一、代位监管模式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二、代位监管模式中委托代理双方的博弈 |
三、代位监管模式下“道德风险”的产生 |
第三章 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现状 |
第一节 经常项目外汇管理制度演变与现行规定 |
一、制度演变 |
二、法律法规基础 |
三、中国银行内部规章制度 |
第二节 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的内部岗位设置及与外部主体关系 |
一、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内部岗位设置 |
二、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与外部各主体间关系 |
第三节 代位监管模式下中国银行经常项目外汇操作流程 |
一、代位监管模式下货物贸易收付汇流程 |
二、代位监管模式下服务贸易收付汇流程 |
三、代位监管模式下追责处罚 |
第四章 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法规体系尚不完善 |
一、现行外汇管理法律法规不成体系 |
二、展业原则下的银行操作规范缺失 |
三、政策传导效率低下 |
第二节 银行内部岗位设置不合理 |
一、岗位设置分散 |
二、外汇业务岗位层级过多 |
第三节 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 |
一、缺乏激励机制,易产生道德风险 |
二、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
第五章 完善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建议 |
第一节 健全外汇管理相关法规体系 |
一、深入开展外汇管理法规清理和整合工作 |
二、完善银行外汇监管展业原则相关法规和配套制度 |
三、优化政策传导机制 |
第二节 改进银行外汇业务岗位设置 |
一、稳定人员配置 |
二、外汇业务上收处理 |
第三节 增加激励与监督机制 |
一、参与约束 |
二、激励相容 |
三、增加有效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资本开放下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识别、估计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理论研究 |
二、实证研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意义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一、论文思路 |
二、论文结构 |
第五节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难点 |
二、主要贡献 |
三、存在不足 |
第二章 货币和汇率政策冲突典型事实 |
第一节 内外均衡与政策冲突 |
第二节 货币和汇率政策冲突典型事实 |
一、紧缩货币与稳定汇率的政策冲突: 1994-1996 |
二、稳健货币与抑制贬值的政策冲突: 1997-2000 |
三、稳健货币与稳定升值的政策冲突: 2001-2008 |
四、扩张货币与保持汇率稳定的政策冲突: 2009-2010 |
五、稳健的货币与稳定汇率的政策冲突: 2012-2014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元悖论”下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三元悖论”的内涵与演进 |
第三节 “三元悖论”的统计描述 |
一、资本管制效率 |
二、货币政策独立性 |
三、人民币汇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货币和汇率政策冲突识别: 常系数路径识别模型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Taylor-type半参数路径识别模型 |
一、模型设计 |
二、半参数回归模型估计 |
第三节 Taylor-type识别求解 |
第四节 Taylor-type识别结果 |
一、变量选取 |
二、冲突识别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货币和汇率政策冲突识别: 时变半参数路径识别模型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时变半参数路径识别模型设计和求解 |
一、模型设计 |
二、时变半参数模型估计 |
第三节 时变半参数泰勒规则冲突识别结果 |
一、年度识别结果 |
二、季度识别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货币和汇率政策冲突估计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冲突估计 |
一、政策冲突强度 |
二、总效应 |
三、直接效应 |
四、间接效应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货币和汇率政策冲突模拟 |
第一节 引言 |
第二节 政策模拟设计 |
第三节 政策模拟结果 |
一、理论货币供给量模拟 |
二、理论汇率波动模拟 |
三、理论货币供给量和汇率波动模拟 |
四、冲突协调小结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进一步的讨论 |
第一节 历史重演时的政策变化 |
一、问题提出 |
二、历史重演模拟结果 |
第二节 路径识别模型的收敛性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识别研究 |
二、估计研究 |
三、模拟研究 |
四、进一步的讨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创新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理论溯源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主义需求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 |
四、马克思主义竞争理论 |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
一、需求理论 |
二、宏观经济均衡理论 |
三、国际贸易理论 |
四、现代西方竞争理论 |
第三节 理论评析 |
一、关于需求的研究 |
二、关于经济均衡的研究 |
三、关于国际贸易的研究 |
四、关于竞争力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研究 |
第一节 内需与外需的内涵 |
一、内需与外需的划分 |
二、内需的内部结构 |
三、外需的内部结构 |
第二节 内需与外需的相互作用 |
一、外需对内需的促进作用 |
二、内需对外需的促进作用 |
三、内外需之间的逆关联作用 |
第三节 外需对内需贡献的实证分析 |
一、我国外需对内需的拉动力 |
二、我国外需影响内需作用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内外需的非均衡发展和国际比较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外需发展阶段 |
一、内需主导阶段(1978-1993年) |
二、内外需并行阶段(1994-2000年) |
三、外需主导阶段(2001-2008年) |
四、扩内需促外需阶段(2008年后) |
第二节 我国内外需的非均衡化 |
一、非均衡化的表现 |
二、非均衡化的成因 |
三、非均衡化带来的问题 |
第三节 国外内外需关系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
一、主要国家(地区)的内外需发展模式 |
二、发展模式评析 |
三、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内外需均衡化下的外贸竞争力 |
第一节 旨在实现内外需均衡化的开放型战略 |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
二、突出内需主导地位 |
三、保持外需适度发展 |
四、内外需的协调均衡 |
第二节 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一、外贸竞争力的内涵 |
二、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影响 |
三、内外需均衡化对提升外贸竞争力的要求 |
第三节 内外需均衡化下决定外贸竞争力的因素 |
一、比较优势要素 |
二、基础性要素 |
三、创新性要素 |
四、可持续要素 |
五、非理性要素 |
第四节 内外需均衡化下制约外贸竞争力的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构建内外需均衡化下的外贸竞争力评价体系 |
第一节 科学构建评价指标 |
一、构建原则 |
二、主要特点 |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构成 |
一、贸易规模指标 |
二、贸易效益指标 |
三、贸易结构指标 |
四、贸易支撑指标 |
五、贸易环境指标 |
第三节 评价方法的选择 |
一、评价的方法与工具 |
二、因子分析法的运用 |
三、聚类分析法的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外贸竞争力的评价与国际比较 |
第一节 综合分析 |
一、参照系的选择 |
二、评价方法的使用 |
三、外贸竞争力的总体情况 |
第二节 单项分析 |
一、我国外贸竞争优势 |
二、我国外贸竞争弱势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开放型战略条件下提升外贸竞争力的建议 |
第一节 国际经验参考 |
一、利用垄断优势 |
二、创造异质资源 |
三、依托创新力量 |
四、构建合作网络 |
五、提供政策支持 |
六、推动绿色发展 |
第二节 面临的形势 |
一、国际背景 |
二、国内条件 |
第三节 总体思路 |
一、基本原则 |
二、战略定位 |
三、发展目标 |
第四节 对策建议 |
一、措施创新 |
二、格局创新 |
三、平台创新 |
四、体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国经常项目失衡与经济内外部均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 中国经常项目失衡情况及其影响 |
(二) 文献综述 |
1、汇率和宏观政策与经常项日的关系 |
2、基于储蓄-投资缺口模型的理论分析 |
3、其他方面的研究 |
(三) 本文创新 |
(四) 理论基础 |
1、名义汇率 |
2、贸易政策 |
3、劳动力成本 |
4、美国政府债务和私人储蓄 |
(五) 实证研究 |
1、变量选取 |
2、数据处理 |
3、VAR模型 |
4、当期回归模型 |
5、实证结论 |
(六) 中国经济内外部均衡调节 |
1、Swan模型 |
2、我国内外部均衡 |
3、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以国内价格稳定为基础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本文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理论基础 |
2.1 均衡汇率的基本概念 |
2.1.1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
2.1.2 均衡汇率 |
2.2 西方均衡汇率的均衡目标及理论框架 |
2.2.1 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价格均衡 |
2.2.2 资产市场均衡汇率——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
2.2.3 宏观经济均衡汇率——内外均衡 |
2.3 均衡汇率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
2.3.1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界定 |
2.3.2 长短期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实现条件 |
2.3.3 西方均衡汇率理论的中国适用性 |
2.4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价格稳定目标分析 |
2.4.1 人民币币值悖论——对内贬值和对外升值 |
2.4.2 我国的内外均衡矛盾冲突 |
2.4.3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国内价格稳定的关系分析 |
2.4.4 人民币汇率的宏观经济均衡目标——国内价格稳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价格稳定目标下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现实分析 |
3.1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现实分析基础及模型 |
3.1.1 人民币汇率的经济背景分析 |
3.1.2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基本分析模型 |
3.2 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的修正 |
3.2.1 短期均衡汇率模型 |
3.2.2 中长期均衡汇率模型 |
3.3 基于中国现实基本经济因素的短期汇率模型分析 |
3.3.1 基本经济变量分析 |
3.3.2 基于经济变量的人民币汇率模型 |
3.3.3 变量的数据搜集与处理 |
3.4 基于中国现实基本经济因素的长期汇率模型分析 |
3.4.1 基于经济变量的人民币汇率模型 |
3.4.2 变量的数据搜集与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均衡目标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实证分析 |
4.1 人民币短期均衡汇率实证 |
4.1.1 实证检验 |
4.1.2 短期均衡汇率实证结果分析 |
4.2 人民币中长期均衡汇率实证 |
4.2.1 实证检验 |
4.2.2 中长期均衡汇率实证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宏观经济均衡发展政策 |
5.1 固定汇率制下人民币币值波动的内因分析 |
5.2 人民币均衡汇率与价格稳定的政策机制 |
5.3 多重均衡汇率——币值合理水平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中国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 ——基于“三缺口”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结构与主要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理论回顾及文献综述 |
2.1 内外均衡政策相关理论回顾 |
2.1.1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
2.1.2 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理论回顾 |
2.2 内外均衡政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政策目标 |
2.2.2 内外失衡原因分析 |
2.2.3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 |
2.3 总结与启示 |
3 三缺口模型下的内外失衡分析 |
3.1 内外失衡的总体表现 |
3.2 内部失衡的具体表现 |
3.2.1 储蓄 |
3.2.2 投资 |
3.2.3 财政收入 |
3.2.4 财政支出 |
3.3 小结 |
4 篮子货币制度下货币政策绩效研究 |
4.1 理论框架 |
4.1.1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
4.1.2 货币政策绩效分析框架 |
4.2 实证分析 |
4.2.1 变量的选取和说明 |
4.2.2 变量平稳性检验 |
4.2.3 实证分析 |
4.3 小结 |
5 篮子货币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绩效研究 |
5.1 理论框架 |
5.1.1 经典M-F 模型的假设前提 |
5.1.2 已有的模型修正 |
5.1.3 本文对模型假设条件的扩充 |
5.2 扩张的财政政策绩效理论分析 |
5.3 实证分析 |
5.3.1 变量选取与说明 |
5.3.2 实证分析 |
5.4 小结 |
6 内外均衡政策搭配 |
6.1 宏观政策工具调节方向 |
6.1.1 货币政策 |
6.1.2 财政政策 |
6.1.3 汇率政策 |
6.2 政策搭配方案 |
6.3 不足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调控型公共财政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研究的重大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社会主义国家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2 我国的主要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3 我国财政体制中国有经济地位的相关理论综述 |
1.2.4 当代西方公共财政体制理论综述 |
1.2.5 微观运行层面的财政理论综述 |
1.2.6 对国内外财政体制理论的总体评述 |
1.3 本研究采用的指导思想及研究方法 |
1.3.1 本研究的指导思想 |
1.3.2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3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内容 |
1.4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4.1 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1.5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1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调控型公共财政:市场经济下现代财政体制的必然选择 |
2.1 公共性及公共财政的内涵分析 |
2.1.1 对财政公共性的分析 |
2.1.2 对公共财政基本内涵的分析 |
2.1.3 公共性与财政、经济的两大矛盾分析 |
2.2 历史的新视角:财政公共性的成因分析 |
2.2.1 社会分工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
2.2.2 社会分工必然产生财政的公共性 |
2.2.3 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依然要保持财政的公共性 |
2.2.4 财政公共性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
2.2.5 关于社会分工是经济发展原动力的帕累托效率分析 |
2.2.6 推进社会分工是永恒的主题,公共财政规模将持续扩大 |
2.3 关于现代经济非均衡性问题的分析 |
2.3.1 市场经济初期的经济非均衡性及其后果分析 |
2.3.2 宏观经济非均衡的激化: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
2.4 市场经济非均衡的必然性:从均衡工具得出的非均衡结论 |
2.4.1 凯恩斯主义并不能消除市场经济的内在非均衡性 |
2.4.2 经济动态分析: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有强化的趋势 |
2.5 当前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调控型公共财政具有必然性 |
2.5.1 财政公共性的历史地位分析 |
2.5.2 市场经济下的财政体制必须具有调控性 |
2.5.3 调控型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三大约束条件分析 |
3.1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外部约束条件:小国经济体论 |
3.1.1 一个误区:我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吗? |
3.1.2 我国转轨经济下的IS-LM-BP模型均衡分析 |
3.1.3 内外均衡的米德冲突及财政政策的作用分析 |
3.2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效率约束条件:大滞胀论 |
3.2.1 经济引擎已经出现衰竭征兆:我国实体经济将中长期下行 |
3.2.2 虚拟经济膨胀的内生化:论我国的中长期结构性通胀 |
3.2.3 “中国式滞胀”与“欧美式滞胀”的内在区别 |
3.2.4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经济下滑 |
3.2.5 大滞胀背景下的财政体制选择:财政政策要能遏制资产膨胀 |
3.3 我国财政体制选择的社会公平收入约束条件:分配失衡论 |
3.3.1 公平分配的福利经济学分析 |
3.3.2 我国分配的现状及国内外比较研究 |
3.3.3 我国收入分配失衡问题的展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历史规律分析 |
4.1 调控性和公共性的冲撞:我国财政体制历史演变的总规律 |
4.1.1 我国财政体制演变的总体阶段划分 |
4.1.2 基本脉络:从调控型财政体制走向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 |
4.2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政体制 |
4.2.1 我国“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的形成 |
4.2.2 1953-1967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
4.2.3 1968-1970我国财政体制的再度集中及原因分析 |
4.2.4 1971-1979年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 |
4.3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分析 |
4.3.1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分析 |
4.3.2 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演变及内在规律分析 |
4.3.3 我国分级包干财政体制实施的意义分析 |
4.4 集权与分权的复合体:分税制及构建公共财政体制 |
4.4.1 分税制:在财政分权的名义下矫正财政的过度分权 |
4.4.2 构建公共财政:力图改变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理论与实践 |
4.5 走向财政集权:两次金融危机及两次财政矫正 |
4.5.1 东南亚金融危机及1998-2004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
4.5.2 美国“次贷危机”及2008-2010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种消极财政体制: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缺陷分析 |
5.1 公共财政与纯公共财政的辨析 |
5.1.1 目前国内外对“公共财政”的界定缺乏学术价值 |
5.1.2 “纯公共财政”概念的引入 |
5.1.3 本研究的“公共财政”严格限定于“纯公共财政” |
5.1.4 公共财政理论的提出是我国财政理论研究的突破 |
5.2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归宿 |
5.2.1 经济学的两大分野及其主张分析 |
5.2.2 公共财政的经济学理论渊源:古典经济学 |
5.3 核心职能的缺失:对公共财政职能的分析 |
5.3.1 国内外有关财政职能界定的主要观点 |
5.3.2 关于财政投资职能的一般规范分析 |
5.3.3 投资在我国经济中的决定性地位分析 |
5.3.4 借鉴:德国经济崛起时的财政职能定位分析 |
5.4 无法相机抉择:公共财政的政策障碍效应分析 |
5.4.1 “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分析 |
5.4.2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关键在于运用公共投资手段 |
5.4.3 总体评价:公共财政理论是缺陷明显的理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一种低效率财政体制:对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效率损失的实证分析 |
6.1 财政效率及财政效率模型的设计和运用分析 |
6.1.1 经济效率和财政效率辨析 |
6.1.2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投资效率的全覆盖模型 |
6.1.3 开放经济条件下衡量我国财政效率的主要指标 |
6.1.4 简化后的我国财政预算内支出效率全覆盖模型 |
6.2 三种方案:对我国2008年后积极财政政策效率的分析 |
6.2.1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
6.2.2 “次贷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急剧恶化 |
6.2.3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及三种应对方案的设计思路 |
6.2.4 实施“方案一”的效率损失测算 |
6.2.5 实施“方案二”的效率改善状况分析 |
6.2.6 在“次贷危机”下实施“方案三”的效率损失测算 |
6.3 对三种方案的比较分析 |
6.3.1 三种方案带来的总效率变化分析 |
6.3.2 三种方案下的我国失业率变化分析 |
6.3.3 三种方案带来的财政收入变化分析 |
6.4 财政调控优于货币调控:对2009-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的分析 |
6.4.1 2009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财政政策效率尚未充分挖掘 |
6.4.2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分析:货币政策被过度使用 |
6.4.3 “次贷危机”下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及效果对比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成因分析 |
7.1 “量入为出”在我国历史上是主流财政思想 |
7.1.1 “量入为出”是与“治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
7.1.2 “量出为入”是与“乱世”相适应的财政管理思想 |
7.1.3 “凯恩斯困局”及其启示 |
7.2 我国经济发展中频繁出现“过热”问题 |
7.2.1 经济“过热”与公共财政的内在关系辨析 |
7.2.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超高增长速度 |
7.2.3 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性与公共财政理论的阶段性分析 |
7.3 投资膨胀及投资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
7.3.1 预算内投资膨胀长期是我国经济膨胀的主要原因 |
7.3.2 投资多元化有利于减少预算内财政投资 |
7.3.3 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有利于减少财政预算内投资 |
7.4 平衡财政收支缺口压力巨大 |
7.4.1 建国后长期实行平衡预算 |
7.4.2 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 |
7.4.3 我国财政赤字可能不断扩大,公共财政理论依然会有市场 |
7.5 从年度平衡预算到周期性平衡预算存在巨大跨越 |
7.5.1 年度预算平衡明了但不利于反周期 |
7.5.2 周期性预算平衡具有调控性但比较复杂 |
7.6 对公共财政理论本身的认识也需逐步深化 |
7.6.1 我国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具有明显的表面性 |
7.6.2 全面认识公共财政的内涵还须结合研究国际经济思潮 |
7.6.3 我国传统财政思想对认识公共财政理论也具有重大影响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通往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之路 |
8.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体制的基本内容分析 |
8.1.1 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科学内涵 |
8.1.2 我国财政必须具有调控性 |
8.1.3 我国财政必须是公共性和调控性的有机结合 |
8.2 构建调控型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 |
8.2.1 坚持吸收公共财政体制已有成果的原则 |
8.2.2 坚持以财政的调控性应对我国经济内外非均衡性的原则 |
8.2.3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 |
8.3 构建我国调控型公共财政的若干具体设想 |
8.3.1 改变财政管理思维,变财政集权为提高财政效率 |
8.3.2 改变财政投资观点,变削减乃至取消财政投资为财政适度投资 |
8.3.3 改变预算编制方式,变单一预算为复式预算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近15年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近15年我国内外经济内外非均衡发展状况 |
(一) 我国经济运行的现状 |
(二) 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衡量 |
二、我国经济内外部失衡的原因 |
(一)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直接原因 |
(二) 内部失衡是外部失衡的根本原因 |
(三) 现有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存在问题, 并在客观上进一步加深了经济的内外失衡 |
三、如何治理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 |
(一) 实行经济发展的协调型增长模式 |
(二) 扩大国内需求是关键 |
(三) 长期的治理路径 |
(10)内外失衡下中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外文献回顾 |
1.2.2 国内文献回顾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和以后的发展方向 |
1.5.1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1.5.2 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2章 内外失衡下利率与汇率传导机制的理论概述 |
2.1 内外失衡与政策搭配的理论分析 |
2.1.1 米德冲突 |
2.1.2 M-F 模型与蒙代尔政策分配原理 |
2.1.3 斯旺曲线 |
2.2 利率与汇率联动效应的理论及模型 |
2.2.1 利率平价模型 |
2.2.2 购买力平价理论 |
2.2.3 弹性价格货币模型 |
2.2.4 粘性价格货币模型 |
2.2.5 资产平衡模型 |
2.2.6 金融深化角度上利率与汇率的联动关系 |
2.3 内外失衡条件下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分析 |
2.3.1 利率变动对汇率的传导途径 |
2.3.2 汇率变动对利率的传导途径 |
2.3.3 货币供给对利率、汇率的传导途径 |
2.3.4 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功能分析 |
第3章 中国内外失衡及利率汇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 |
3.1 中国经济内部失衡的现状分析 |
3.1.1 从投资、消费比例角度分析内部失衡 |
3.1.2 从要素分配角度分析内部失衡 |
3.1.3 从储蓄结构角度分析内部失衡 |
3.2 中国经济外部失衡的现状分析 |
3.2.1 从经常项目账户分析外部失衡 |
3.2.2 从资本和金融账户分析外部失衡 |
3.2.3 从直接投资和净误差与遗漏账户分析外部失衡 |
3.2.4 从外汇储备角度分析外部失衡 |
3.2.5 从汇率角度分析外部失衡 |
3.3 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实证分析 |
3.3.1 实证方法简述 |
3.3.2 变量选取及实证过程 |
3.3.3 实证过程 |
3.3.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章 我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失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
4.1 对中国利率传导机制失效的分析 |
4.1.1 利率对储蓄和消费引导作用有限的原因分析 |
4.1.2 利率对固定资产投资作用有限性的分析 |
4.2 对中国汇率传导机制失效的原因分析 |
4.2.1 外汇市场交易主体单一 |
4.2.2 外汇市场交易币种少,交易方式单一 |
4.2.3 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
4.3 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联动效应提高的合理化建议 |
4.3.1 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4.3.2 加快金融市场的建设和金融体制的完善 |
4.3.3 进一步加快货币市场建设 |
4.3.4 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制度改革相配合 |
4.3.5 资本项目开放与汇率制度改革相配合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四、我国内外部均衡关系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经常账户差额变化、成因和再平衡机制研究——基于国际经验比较研究[J]. 连婕. 武汉金融, 2019(11)
- [2]经常项目外汇银行代位监管模式研究 ——以中国银行为例[D]. 徐佳骏.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资本开放下中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冲突:识别、估计与模拟[D]. 何秋琴. 浙江工商大学, 2017(06)
- [4]内外需均衡化下提升我国外贸竞争力问题研究[D]. 陈羲.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4)
- [5]中国经常项目失衡与经济内外部均衡的研究[D]. 徐杨. 复旦大学, 2012(04)
- [6]以国内价格稳定为基础的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D]. 李绚. 东华大学, 2012(07)
- [7]中国内外均衡政策搭配研究 ——基于“三缺口”模型[D]. 陶怡. 浙江工业大学, 2012(07)
- [8]调控型公共财政论[D]. 周建元. 湖南大学, 2011(04)
- [9]近15年我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成因分析[J]. 张彩丽. 价格月刊, 2009(11)
- [10]内外失衡下中国利率与汇率联动机制的实证研究[D]. 聂韵. 湘潭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