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然发菜与人工发菜的鉴别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敏[1](2021)在《光果甘草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根腐病病原菌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收录的药用甘草的原植物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实践发现,光果甘草具有严重的连作障碍,即光果甘草连作常导致植株发育不良,根腐病频繁发生,药材的产量和品质下降。然而,其机理却并不清楚。故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同一地块中未被开垦的土壤(Control),1年生及5年生光果甘草的根际土壤(Gg1和Gg5)进行16S r DNA和ITS测序,对比分析了光果甘草根际土壤和对照组之间,以及不同生长年限的光果甘草根际土壤之间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采用外源添加法,探究了光果甘草根、茎、叶的水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甘草根腐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生长和繁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了光果甘草叶片中对甘草根腐病病原菌具有潜在促进作用的9中酚酸类物质的含量,并就其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产孢性能及孢子萌发的影响开展了试验,旨在阐释光果甘草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以及为探寻光果甘草连作障碍的解除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光果甘草连作增加了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的丰富度,降低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P>0.05)。主坐标分析表明,光果甘草的根际土壤与对照组的微生物组成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光果甘草的种植年限显着地影响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在门水平上,与Gg1相比,连作5年的光果甘草(Gg5)根际土壤中芽枝霉门(Blastocladiomycota)的相对多度降低了83.16%,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的相对多度分别增加了70.99%和61.08%。在属水平上,与Gg1相比,连作5年的光果甘草(Gg5)根际土壤中有益菌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及Naganishia的相对多度分别降低了64.08%、31.30%和63.58%,病原菌镰刀菌属(Fusarium)和亡革菌属(Thanatephorus)的相对多度分别增加了78.08%和2077.70%。由此推测,光果甘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尤其是有益微生物相对多度的降低和病原微生物相对多度的增加可能是导致光果甘草发生连作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致病性试验表明,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对光果甘草具有强烈的致病性,可引起典型的根腐病症状。光果甘草根和茎的水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显着地抑制了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和繁殖,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而叶的水浸提液则显着地促进了该两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生成,其对尖孢镰刀菌的菌落直径和孢子产量的促进效果分别高达14.50%和24.10%,对腐皮镰刀菌的菌落直径和孢子产量的促进效果分别高达7.92%和13.46%。因此,光果甘草叶片作为凋落物在农田中的大量积累可能是造成甘草连作背景下根腐病频发的另一个原因。建议在每年在叶片枯落前对其进行收割并及时移出农田。基于前人关于作物连作障碍中起关键性化感作用的酚酸类物质和甘草属植株中存在的酚酸类物质的报道,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光果甘草叶片中绿原酸、没食子酸、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芥子酸、阿魏酸、对香豆酸、咖啡酸和肉桂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光果甘草叶中仅存在水杨酸、对羟基苯甲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芥子酸、绿原酸和没食子酸,其中阿魏酸含量最高。在这7种酚酸类物质中,仅对香豆酸对腐皮镰刀菌的菌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他的酚酸类物质则不同程度抑制了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和繁殖。因此我们推测,除了本试验所检测的9种酚酸外,可能还有其他的化感物质促进了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的生长和繁殖,导致光果甘草连作根腐病频发。
雷铮宇[2](2020)在《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多糖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几乎在所有生物中都有分布。目前,多糖因具有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等众多的生物活性,已成为了低毒、高效天然产物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而微藻多糖的结构与活性随藻种属及培养条件不同而具有显着差异,是天然活性多糖研究的重要资源。本论文以原始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为受试对象,考察了光照时长和盐胁迫对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此外,进一步地纯化小球藻分泌的胞外多糖,并分析其结构特征、探究其生物活性,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本研究发现光照周期和培养基盐度对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泌具有显着影响,与正常培养基盐度、全黑暗异养培养条件相比,光照:黑暗周期为8h:16h,培养基盐度为10‰时,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增加60%,其值为0.297±0.01 g/L。2)通过醇沉浓缩、Sevag除蛋白、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层析后,纯化得到分子质量分别为131 k Da和170k Da的单一多糖组分CPEPS-A1和CPEPS-B1。3)进一步分析多糖的化学组成发现CPEPS-A1和CPEPS-B1都是由糖和脂质组成的复合物,其中CPEPS-A1组分中糖成分所占质量比重为62.66±0.42%,由木糖、甘露糖和核糖按摩尔百分比19.81:79.93:0.25组成,CPEPS-B1组分的糖成分所占质量比重为82.58±1.69%,单糖组分为鼠李糖、木糖、甘露糖和葡萄糖,其摩尔百分比为10.22:46.10:17.98:25.62。进一步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法表征小球藻胞外多糖结构,结果表明CPEPS-A1和CPEPS-B1组分的多糖结构中均具有α和β糖苷键构型,但CPEPS-A1由一个α型糖环和两个β型糖环的单糖组成,CPEPS-B1的单糖构成单元含有一个α型糖环和三个β型糖环。4)小球藻胞外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症活性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多糖对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其中CPEPS-A1组分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清除活性,其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03±0.001、0.362±0.003和0.093±0.003 mg/m L;同时,CPEPS-A1和CPEPS-B1组分都能明显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炎症因子分泌,其抗炎症活性基本与多糖作用浓度呈正相关关系,其中CPEPS-B1组分具有更显着的抗炎症能力,当作用浓度为1000μg/m L时,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内i NOS含量以及释放的ROS、IL-6和TNF-α含量分别下降48.6%、55.4%和59.1%。以上研究结果初步探究了光照时长和盐度胁迫对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选取了合适的光照和盐度胁迫显着提高了多糖产量,同时,本研究鉴定了小球藻胞外多糖CPEPS-A1和CPEPS-B1组分的单糖组成、官能团、糖苷键和糖环构型,也对两种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和抗炎症活性进行了探究,为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丁艳[3](2020)在《汉语植物词语研究》文中提出植物词语是汉语词汇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较大的语义场。众多植物词语在传达自身的概念意义之外,还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成为富含民族文化意义的“能指”词。植物词语不仅是解读民族文化的一种媒介,也成为探索语言与思维关系的重要途径和出口。本文选择汉语植物词语(包括用来称说植物的名词和以植物名为构词语素构造的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汉语相关权威字典、词典及综合性语料库中的植物词语为语料,依据传统语言学、文化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知识对植物词语从命名、语义等语言层面以及认知、文化等角度进行全面而系统地研究。文章对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理据、意义构成、意义衍变特别是具有文化义的植物词语的语义特点及表现、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植物词语与民族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微观的描写与宏观的分析,深入探讨语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在植物词语意义及植物隐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旨在揭示植物词语一般特点的同时探索其所具有的独特性,勾勒出汉语植物词语系统的基本面貌;并希望借助某一类词语聚合的研究,从词汇层面上探讨一个民族的语言现实与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思维方式之间的联系。论文的研究目标为:从植物名出发,分析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和命名的特点,探讨植物概念获得名称的依据与理由以及它们在词义特征中的具体表现;分析植物词语的意义构成和语义特征,探讨社会文化对语义产生及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隐喻在植物词语词义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词义的演进与隐喻的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研究,有如下发现:汉语植物词语的命名理据多源,它们多方面揭示出植物词的词义特征并反映出植物的某种特点,呈现出类比性和具象性等比较突出的文化特征。汉语植物词语的词义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既有客观词义,也有主观词义,是植物概念义和深层附加义的双层叠加,词义蕴涵的民族文化色彩浓厚。植物词语文化涵义的产生和理解是建立在植物自身的特征属性和文化模式(包括社会历史文化形式、习俗生活形式、心理文化形式)与认知模式(隐喻或转喻)的基础之上,并反映出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信息。隐喻的认知机制是植物命名的重要依据和途径,植物的隐喻命名从属于与植物相关的基本概念隐喻,反映出人类认知事物的过程和规律;隐喻也是植物词语词义发展的内在心理机制,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植物词语的语义,以相似性(或相关性)为联结点,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途径实现了语义的衍生和拓展。汉语植物隐喻涉及的层面极广,模式多样且特色鲜明。这些独具特色的植物隐喻模式是特定文化影响下的必然产物,与特定的文化模式相适应。植物词语词义的演进与隐喻(包括转喻)的认知方式及其被用于语言交流的社会文化三位一体、密不可分。论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对汉语植物词语的研究历史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学术回顾;分析论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说明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第一章汉语植物词的命名。按照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植物词的命名理据进行分析和归类;在此基础上探讨汉语植物词的命名特点,同时对植物词中的异名同名现象进行了描写和解释,并从语言的内外部因素分析产生植物词异名现象的深层原因。第二章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植物词语的语义构成包括理性义、语法义和文化义。根据自身研究需要,重点分析植物词语理性义和文化义两个方面。通过索解植物词语语素义与词义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植物词语理性义的直接性、间接性的语义表现和产生原因;阐释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特征,指出植物词语文化义的语义来源和产生途径;通过对比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语义模式,探讨不同语言系统中植物词语的意义对应模式,分析引起这种语义模式差异的原因。第三章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隐喻是植物命名的一种重要依据,也是用来描述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植物隐喻化认知表现在植物名的隐喻化上,也表现在借植物的隐喻含义来映射反映非植物域的某一概念上。论文从两个方面即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和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来分析植物词语的隐喻系统和隐喻文化认知,指出在植物词语语义演变的过程中,隐喻起着重构、联想和转移的认知作用。同时,文章在深入考察植物隐喻特点的基础上也指出了汉语植物隐喻生成的动因。第四章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意义作为一种概念系统,基于人们的认知模式而存在,词义的产生与发展受到人们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限制,也受到社会文化、民族心理、生态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本章从文化的物质层次挖掘植物词语反映的古代生产生活以及植物词语对饮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映射,通过词语所蕴涵的民族文化信息的微观解读,探讨词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作用。第五章汉语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植物词语不仅可以反映物质文化,有些更是精神文化下的言语结晶。植物词语蕴涵着独特的礼俗文化色彩,并烙有礼俗文化的鲜明印迹。蕴含于植物词语中的大量礼俗事象,折射出汉民族的一些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植物词语也映照出民族价值观念,人们以花草树木为载体,抒发了对高尚精神人格的赞美与追求,彰显出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也折射出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审美要求。结语。对论文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文章的创新之处,分析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和完善的方向。
杜洁[4](2014)在《悬浮培养发菜胞外多糖生物活性研究》文中提出发菜(Nostoc flagelliforme)是一种能够在干旱地区良好生长的具有很高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陆生蓝藻。目前,野生发菜资源匮乏,而悬浮培养发菜既可以提高生长速度,又不消耗野生资源,是发菜获取的重要途径。悬浮培养发菜富含多种活性成份,其中发菜多糖是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生物活性多糖。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的活性,关于其它方面的生物活性还有待探究。本课题以悬浮培养发菜为研究对象,提取发菜胞外多糖,研究悬浮培养发菜胞外多糖的体内外免疫活性、抑菌性及抗炎性等生物活性,以期为发菜多糖功能性食品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试验得出以下结果:1.通过发菜培养液蒸发浓缩,脱蛋白,透析等一系列处理,获得发菜胞外多糖。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发菜胞外多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99%,乙醇倍数4.5倍,浓缩倍数8倍。2.通过比较不同培养时间(0、12、24、36、48、60和72h)和不同浓度(0、25、50、100和200μg/mL)发菜胞外多糖分别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转化活性的影响,研究发菜胞外多糖的体外免疫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培养时间和不同浓度的发菜多糖均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转化能力,并且表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发菜多糖具有增强小鼠体外免疫功能的作用。3.通过小鼠脏器指数试验,碳粒廓清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和定量溶血分光光度试验,观察发菜胞外多糖对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多糖组小鼠的脏器指数、碳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及足跖增厚值都显着增大,且脾脏B细胞分泌抗体能力显着增强。表明发菜多糖具有增强小鼠体内免疫功能的作用。4.通过测滤纸片周围抑菌圈直径大小,探究发菜胞外多糖抑菌性。比较得出发菜多糖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沙门氏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尤其抑制沙门氏菌作用最强,抑制作用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发菜多糖能够抑制青霉与红曲霉,而对根霉没有抑制作用。5.通过观察发菜胞外多糖对小鼠炎症的影响,得出发菜多糖能够有效缓解二甲苯造成的小鼠耳部炎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发菜多糖对角叉菜胶引起的小鼠足部炎症有一定抗炎效果,尤以低剂量效果最佳。
冯俊利[5](2013)在《发菜MAAs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转基因体系的建立》文中指出发菜,学名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 (Berk&Curtis) Bornet&Flahault],是一种陆生经济蓝藻,具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和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不少学者致力于发菜人工培养的研究,但进展缓慢。本实验室通过多年研究,成功利用低剂量的UV-B和干湿交替处理,培养出与天然发菜形态类似的丝状原植体。在培养过程中发现,低剂量的UV-B诱导MAAs含量的显着升高,但发菜MAAs的具体种类、合成和调控机制仍不清楚,MAAs在发菜形态建成中的作用也有待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发菜的遗传操作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这对深入研究发菜的重要功能基因是一个重大阻碍。本研究通过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发菜MAAs的类型及合成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同时成功建立一套发菜转基因体系,为深入揭示MAAs在低剂量UV-B介导的光形态建成中的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发菜的MAAs经过HPLC分离后,在8.3min左右被检测到,采用LC-MS的方法鉴定其分子量为378,与已报道的MAAs的分子量均不同,是一种新型的MAAs。借助丝状模式蓝藻鱼腥藻PCC7120对发菜MAAs合成的相关基因进行了鉴定,发现发菜中存在一个基因簇参与MAAs的合成,该基因簇包含五个基因,暂时命名为ORF1、ORF2、ORF3、ORF4和ORF5。其中,ORF1、ORF2参与MAAs环状骨架的合成,ORF3、ORF4和ORF5参与后期氨基酸的组装和肽键形成等加工过程。ORF1-2、ORF1-4和ORF1-5转基因鱼腥藻PCC7120比野生型鱼腥藻表现出更强的UV-B耐受能力。二、参照点状念珠藻ATCC29133和鱼腥藻PCC7120与大肠杆菌接合转移的方法,对发菜的遗传转化体系进行了研究,成功将外源DNA转入了发菜细胞,确定了发菜转基因的操作步骤:首先对发菜细胞进行超声处理,向处理后的藻细胞中加入新鲜的BG-11培养基,置于培养箱中过夜恢复,收集培养至对数期的大肠杆菌细胞,与恢复后的藻细胞进行混合,涂于BG-11平板后先在低光下(5-10μmol photons m-2s-1)培养两天,然后置于正常光照下(25-30μmol photons m-2s-1)培养四天,转至相应抗性平板,一个月左右可见接合子长出。
盖志毅[6](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
王捷[7](2011)在《念珠藻属(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念珠藻属(Nostoc)是一类不分枝、具有异形胞的丝状固氮蓝藻,广泛分布于全球7大洲的水生生态系统和陆生生态系统中。念珠藻属的一些种类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价值,并受到很大的关注。通过对念珠藻进行大量的样本采集,以中国山西、吉林、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南、浙江、湖北、云南等11个省、自治区,日本广岛大学和菲律宾获得的3株念珠藻为研究材料,将采集的念珠藻进行分离纯化培养,使用传统分类学方法,观察和测量单根藻丝的营养细胞、孢子和异形胞的形态、大小及胶鞘的厚度,结果显示:(1)新疆的10株念珠藻的细胞形态和大小有一定的差异。(2)野外生长的普通念珠藻、发状念珠藻、球状念珠藻的形态差异较大,容易进行区分。但是细胞形态差异较小,这三种念珠藻的实验室纯化培养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时均为胶质的球状体,很难对其进行区分。在研究中发现,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普通念珠藻和球状念珠藻都呈现同样的胶质球状,但是,发状念珠藻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会呈现非常短的丝体聚为一团毛绒的状态,未见出现胶质的球状体,也没出现很长的头发丝状的形态。(3)来自于吉林省的念珠藻和球状念珠藻的野外形态基本相同,但是吉林省的念珠藻胶鞘较厚,细胞也较大,明显大于球状念珠藻。(4)浙江省东钱湖念珠藻是橄榄绿色、较脆,胶鞘非常薄。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系统学的发展,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成为念珠藻的分类和分子系统研究的重要和有力手段。本文选用16个目标基因,即16s rRNA基因、rbcL基因、hetR基因、nifH基因、kaiBC基因、tufA基因、gyrB基因、sodF基因、tRNALeu (UAA)内含子基因、ntcA基因、rpoB基因、rpoC1基因、ITS序列、cpcBA-IGS序列、glnA基因、psbA基因和其中具有较高区分度的13个基因的联合序列对不同来源的31株念珠藻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来自于新疆的10株念珠藻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是,XAO13和其它九株藻有较远的亲缘关系。(2)sodF基因和ntcA基因是区分普通念珠藻、球状念珠藻和发状念珠藻很好的分子工具。(3)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s)、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和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为念珠藻属中三个不同的种。(4)来自于南京师范大学的普通念珠藻和日本广岛大学普通念珠藻的亲缘关系很近。(5)和苏铁共生的念珠藻和所研究的其它念珠藻的亲缘关系较远。(6) GenBank数据库中鱼腥藻、节球藻各自分为一个分支,未和所研究的念珠藻分为一个分支,支持念珠藻、鱼腥藻、节球藻分为不同的属。综合传统分类学方法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念珠藻属的分类地位和分子系统进行了研究,得到了良好的结果。因此,采用传统分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是研究分类和分子系统的很好的方法。
贡保东珠[8](2011)在《低温胁迫下发状念珠藻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文中认为低温胁迫是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地理分布和品质产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发状念珠藻(简称发菜)作为一种低等陆生蓝藻,其个体生长的分子机制目前尚未探明,且大规模培养发菜或发菜细胞并未有突破性进展。同时,低温也是影响发状念珠藻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限制因子,其作为不适宜生长的条件,对发菜生命活动存在一定的胁迫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抑制发菜细胞的生理活性,影响细胞胞外多糖和蛋白质的产率。在低温胁迫下,植物蛋白质组学响应逆境机制的研究已经显示出了相当的优势,但是在蓝藻特别是发状念珠藻抗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来说,目前仍是空白,这就为我们深入研究发菜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及其对逆境的应答机制,尤其是抗低温冻害的机制,从蛋白质组水平上探索其蛋白质(或基因)的表达差异显得尤为必须和重要。1.本实验采用改良TCA法,优化了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双向电泳技术。通过对发状念珠藻总蛋白的提取、总蛋白的溶解、胶条的选择及电泳等环节的优化,得到了重复性很高、分辨率很好的蛋白质图谱。2.对发状念珠藻进行4℃低温处理72h后,提取总蛋白,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差异蛋白点。3.利用PDQuest8.0软件分析比较得到了104个有显着差异的蛋白点。其中,低温处理上调表达量的蛋白点有42个,下调表达量的蛋白点有62个。4.初步筛选出存在明显差异的部分蛋白点,经质谱鉴定分析,这些差异蛋白质包括光敏色素3、叶绿体磷酸激酶、H+或Na+转运(F型、V型、A型)ATP酶家族蛋白、质膜相关蛋白质以及其他未知蛋白质等等,初步推测这些差异蛋白点可能与低温胁迫相关。综上所述,应用2-DE及MALDI-TOF-MS方法,建立了低温胁迫下发状念珠藻总蛋白双向凝胶电泳体系,分离并初步鉴定了部分与低温胁迫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寻找这些与抗逆相关的蛋白,对了解发状念珠藻抗逆机制以及提高其抗逆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为研究低温胁迫下发状念珠藻的生理机制及其适应机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线索。
沈蓉蓉[9](2010)在《发菜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文中研究表明海藻糖代谢途径及其相关代谢酶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工程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不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应用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价值和意义。发状念珠藻具有很强的抗逆性,能抵御极端不良环境的胁迫。本实验室于2007年在受到干旱胁迫的发状念珠藻中发现了海藻糖的存在,本研究进一步对其体内海藻糖代谢与抗逆性之间的关系做了一些探索。本研究通过设计简并引物,从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 Born.Et Flah.)中克隆得到一个基因组DNA片段,可能编码参与海藻糖代谢的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NfMTS)。NfMTS基因全长2799bp,编码933个氨基酸,表达形成一个106.6KD大小的蛋白。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四个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的高度保守区域。通过大肠杆菌中表达NfMTS,这个重组蛋白可以将麦芽糊精转化成麦芽糖基海藻糖,证明了这个蛋白具有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的功能。通过双倒数作图法得出该重组酶的米氏常数为1.87 mM(麦芽六糖为底物),最适的酶活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7.0。在干旱胁迫下,发状念珠藻中的海藻糖和蔗糖的积累量都显着升高,麦芽糖基海藻糖合成酶的表达量也呈现增加的趋势。然而,海藻糖积累得比较少,约0.36 mg·g-1DW,而蔗糖积累的量较大,约为0.90 mg·g-1DW,这表明了海藻糖和蔗糖在发状念珠藻的抗干旱胁迫中都起到了作用,同时,可能是蔗糖而不是海藻糖在发状念珠藻遇到干旱胁迫时作为化学伴侣分子起到了作用。本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了发菜海藻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所得到的成果为研究发菜海藻糖代谢途径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发菜中海藻糖的代谢及功能。
刘峥颢,王庭欣,匡林鹤,吴广臣[10](2009)在《PCR法测定转基因植物食品及掺假食品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我国目前食品行业中的问题以及对PCR法测定转基因植物食品以及检测掺假食品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我国目前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应推广采用已成熟的基因检测技术,用于食品质量检测,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消费者利益。
二、天然发菜与人工发菜的鉴别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天然发菜与人工发菜的鉴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光果甘草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根腐病病原菌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 |
1.1.1 土壤细菌、真菌比例失衡,关键性的微生物菌群丰度改变 |
1.1.2 化感物质常年积累,化感作用增强 |
1.1.3 土壤理化指标的改变 |
1.2 连作障碍的消减及防治措施 |
1.2.1 合理的农艺管理措施 |
1.2.2 生物防治 |
1.2.3 物理及化学调控 |
1.3 酚酸类化感物质与土传病害的关系 |
1.3.1 土传病害的发生 |
1.3.2 酚酸类化感物质对土传病菌的影响 |
1.4 甘草概述 |
1.4.1 甘草的用途 |
1.4.2 甘草的栽培现状 |
1.5 光果甘草的形态特征、分布及连作障碍 |
1.5.1 光果甘草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
1.5.2 光果甘草连作障碍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光果甘草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
2.1 材料及方法 |
2.1.1 样品采集 |
2.1.2 土壤DNA提取与分析 |
2.1.3 物种注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 统计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测序数据分析 |
2.3.2 Alpha多样性分析 |
2.3.3 Beta多样性分析 |
2.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差异性分析 |
2.3.5 土壤微生物门水平相对多度 |
2.3.6 土壤微生物属水平相对多度 |
2.4 讨论 |
第三章 光果甘草根、茎、叶的水浸提液以及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病原菌的影响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供试菌株 |
3.1.2 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对光果甘草的侵染实验 |
3.1.3 光果甘草根、茎、叶的水浸提液及根系分泌物对病原菌的影响 |
3.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对光果甘草的致病性 |
3.3.2 光果甘草根的水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3.3 光果甘草茎的水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3.4 光果甘草叶的水浸提液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3.5 光果甘草根系分泌物对病原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光果甘草叶中酚酸类物质对镰刀菌生长和繁殖的影响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供试菌株 |
4.1.2 仪器及试剂 |
4.1.3 标准曲线的绘制 |
4.1.4 光果甘草叶中酚酸类物质提取 |
4.1.5 色谱条件 |
4.1.6 质谱条件 |
4.1.7 外源酚酸类物质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 |
4.2 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光果甘草叶中酚酸类物质的鉴定 |
4.3.2 外源酚酸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3 外源酚酸对病原菌产孢的影响 |
4.3.4 外源酚酸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2)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多糖的研究概况 |
1.1.1 多糖的提取 |
1.1.2 多糖的分离纯化 |
1.1.3 多糖的结构鉴定 |
1.1.4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2 微藻多糖的研究概况 |
1.2.1 微藻多糖结的结构组成 |
1.2.2 微藻多糖的生物活性 |
1.3 胁迫条件对微藻产多糖的影响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胁迫条件对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藻株及其培养基 |
2.2.2 实验主要试剂及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小球藻的活化 |
2.3.2 光照周期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3.3 盐胁迫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3.4 小球藻生物量的测定 |
2.3.5 小球藻胞外多糖产量的测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光照周期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4.2 盐胁迫对小球藻生物量及其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主要实验试剂 |
3.2.2 主要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提取 |
3.3.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
3.3.3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纯度及分子量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 |
3.4.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子量及纯度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结构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1 主要实验试剂 |
4.2.2 主要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小球藻胞外多糖总脂含量的测定 |
4.3.2 小球藻胞外多糖单糖组成测定 |
4.3.3 小球藻胞外多糖脂肪酸组成分析 |
4.3.4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3.5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
4.4.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4.4.3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氧化及抗炎症活性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5.2.1 主要实验试剂 |
5.2.2 主要实验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5.3.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炎症活性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5.4.2 小球藻胞外多糖的抗炎症活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植物词语的界定 |
一、选题缘由 |
二、植物词语的界定与选取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传统训诂学对植物词语的研究 |
二、植物词语文化内涵研究 |
三、植物词语隐喻认知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语料来源 |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
二、研究方法 |
三、语料来源 |
第一章 汉语植物词的命名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与类型 |
一、植物词命名理据的探求方法 |
二、植物词命名理据的类型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命名的特点 |
一、理据多源,但命名单一 |
二、选取事物最典型的特征进行命名 |
三、命名具有类比性 |
四、命名具有鲜明的具象性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的异名与同名 |
一、植物词的异名同实 |
二、植物词的同名异实 |
第二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语义分析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理性义 |
一、理性义的直接性及其表现 |
二、理性义的间接性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文化义 |
一、文化义的语义特征 |
二、文化义的语义来源 |
三、文化义的产生途径 |
第三节 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及成因 |
一、植物词语的语义对应模式 |
二、植物词语语义对应模式差异成因 |
第三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认知 |
第一节 汉语植物概念的隐喻命名 |
一、植物概念与植物隐喻命名的认知形成 |
二、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类型 |
三、汉语植物名称的隐喻认知分析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的隐喻模式 |
一、植物基本层次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二、植物构成部分概念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三、“人是植物”“事(物)是植物”概念隐喻为基础的隐喻模式 |
第三节 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及生成动因 |
一、汉语植物隐喻的特点 |
二、汉语植物隐喻的生成动因 |
第四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物质文化映射 |
第一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生产生活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的农业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古代的社会生活 |
三、植物词语与古代其他生产活动 |
第二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饮食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饮食生活 |
二、植物词语与食事规仪 |
第三节 汉语植物词语与中医药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药学典籍 |
二、植物词语与药学理论 |
三、植物词语与医食保健 |
四、植物词语与涉医文学 |
第五章 汉语植物词语的精神文化观照 |
第一节 植物词语的礼俗文化 |
一、植物词语与古代传统礼仪 |
二、植物词语与民风民俗 |
第二节 植物词语的价值观念 |
一、“君子之风”理想人格的赞颂与追求 |
二、人与自然“物我相融”的情感体验与共鸣 |
三、“德容兼备”古代社会的审美要求与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悬浮培养发菜胞外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发菜概述 |
1.2 发菜的研究现状 |
1.2.1 发菜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
1.2.2 发菜人工培养研究 |
1.2.3 发菜营养物质研究 |
1.3 多糖研究进展 |
1.3.1 多糖的提取 |
1.3.2 多糖的分离 |
1.3.3 多糖的纯化 |
1.3.4 多糖的生物活性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发菜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 材料及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试验试剂 |
2.1.3 BG-11 培养基的配制 |
2.1.4 试验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发菜细胞的培养 |
2.2.2 发菜胞外多糖的分离提取 |
2.2.3 硫酸-苯酚法测多糖含量 |
2.2.4 胞外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
2.2.5 胞外多糖的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单因素试验结果 |
2.3.2 响应面设计结果 |
2.3.3 胞外多糖的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发菜多糖对小鼠体外免疫活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仪器 |
3.1.1 试验样品与试剂 |
3.1.2 试验动物 |
3.1.3 试剂的制备 |
3.1.4 试验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制备 |
3.2.2 试验设计 |
3.2.3 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 |
3.2.4 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
3.2.5 统计学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糖在不同培养时间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3.2 多糖在不同培养时间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影响 |
3.3.3 不同浓度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
3.3.4 不同浓度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活性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发菜多糖对小鼠体内免疫活性的影响 |
4.1 材料及仪器 |
4.1.1 试验样品与试剂 |
4.1.2 试验动物 |
4.1.3 试剂的制备 |
4.1.4 绵羊红细胞 |
4.1.5 豚鼠血清补体 |
4.1.6 试验仪器 |
4.2 试验方法 |
4.2.1 动物分组与给药 |
4.2.2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
4.2.3 碳粒廓清试验 |
4.2.4 迟发型变态反应 |
4.2.5 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测定 |
4.2.6 统计学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体征表现 |
4.3.2 多糖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4.3.3 多糖对小鼠碳粒廓清速率的影响 |
4.3.4 多糖对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
4.3.5 多糖对小鼠脾脏 B 细胞分泌抗体能力的影响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发菜多糖抑菌及抗炎研究 |
5.1 材料及仪器 |
5.1.1 试验样品与菌种 |
5.1.2 试验动物及药品 |
5.1.3 菌种培养基 |
5.1.4 试验仪器 |
5.2 试验方法 |
5.2.1 制备菌悬液 |
5.2.2 制备多糖液 |
5.2.3 抑菌试验 |
5.2.4 对二甲苯抗炎试验 |
5.2.5 对角叉菜胶抗炎试验 |
5.2.6 统计学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浓度发菜多糖抑制细菌能力 |
5.3.2 不同浓度发菜多糖抑制真菌能力 |
5.3.3 发菜多糖对二甲苯抗炎试验结果 |
5.3.4 发菜多糖对角叉菜胶抗炎试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发菜MAAs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转基因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发菜研究现状 |
1.1 发菜的经济价值与生态学意义 |
1.2 发菜的分布与资源现状 |
1.3 发菜人工培养 |
2 蓝藻基因转移系统 |
2.1 蓝藻基因转移方法 |
2.2 质粒载体 |
2.3 分子标记和报告基因 |
3 MAAs研究进展 |
3.1 MAAs的性质和分子结构 |
3.2 MAAs的分布 |
3.3 MAAs的合成 |
3.4 MAAs的功能 |
4 MAAs与发菜的光形态建成 |
5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发菜MAAs的类型鉴定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及培养条件 |
2.2 MAAs的提取、纯化及光谱扫描 |
2.3 MAAs的HPLC检测 |
2.4 HPLC-MS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发菜MAAs的扫描光谱 |
3.2 发菜MAAs的HPLC检测 |
3.3 LC-MS鉴定MAAs的分子量 |
4 讨论 |
第三章 借助模式蓝藻鱼腥藻PCC 7120鉴定发菜MAAs合成相关基因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
2.2 发菜总DNA提取方法 |
2.3 ORF1-2、ORF1-4和ORF1-5在鱼腥藻PCC 7120中表达的载体构建 |
2.4 大肠杆菌/鱼腥藻PCC 7120接合转移 |
2.5 鱼腥藻PCC 7120总DNA提取 |
2.6 Western Blot |
2.7 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测定 |
2.8 MAAs的提取、纯化及光谱扫描 |
2.9 MAAs的HPLC检测 |
2.10 HPLC-MS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鱼腥藻PCC 7120 ORF1-2、ORF1-4转基因株合成新物质的情况 |
3.2 鱼腥藻PCC 7120 ORF1-2、ORF1-4转基因株合成物质的鉴定 |
3.3 鱼腥藻PCC 7120 ORF1-5转基因株合成新物质的情况 |
3.4 鱼腥藻PCC 7120 ORF1-5转基因株所合成物质的鉴定 |
3.5 UV-B对转基因藻株光合活性的影响 |
4 讨论 |
第四章 发菜转基因体系的建立 |
1 前言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培养条件 |
2.2 大肠杆菌/发菜接合转移方法 |
2.3 发菜总DNA提取方法 |
2.4 细菌荧光素酶(LuxAB)活性的测定 |
2.5 叶绿素a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转基因发菜的获得 |
3.2 转基因发菜的PCR及LuxAB活性检测 |
4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念珠藻属(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 |
1.1.1 传统的植物学分类方法 |
1.1.2 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
1.1.3 细菌学分类方法 |
1.1.4 生理、化学分类方法 |
1.2 蓝藻念珠藻属的分类学研究 |
1.2.1 念珠藻属的概述 |
1.2.2 念珠藻属的分类学方法 |
1.3 念珠藻属的分子系统研究方法 |
1.3.1 距离矩阵法 |
1.3.2 最大简约法 |
1.3.3 最大似然法 |
1.3.4 贝叶斯推测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念珠藻属种的形态特征及分布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3.1 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 |
2.3.1.1 中国山西神池县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2 中国湖南省永州市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3 日本广岛大学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4 中国山西偏关县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1.5 中国南京师范大学普通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2 发状念珠藻(Nostoc flagelliforme) |
2.3.2.1 中国宁夏发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2.2 中国甘肃发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2.3 中国内蒙古发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3 球状念珠藻(Nostoc sphaeroides) |
2.3.3.1 湖北省鹤峰市球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3.2 菲律宾球状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4 吉林省白山市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5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念珠藻形态特征 |
2.3.6 新疆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念珠藻形态特征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念珠藻属的分子系统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检测 |
3.2.3 PCR扩增并回收产物 |
3.2.4 TA克隆 |
3.2.4.1 目的片段与载体连接 |
3.2.4.2 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3.2.4.3 挑取单克隆并检测 |
3.2.5 基因序列的测定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 研究结果 |
3.3.1 基于16S rRNA基因的序列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2 基于念珠藻cpcBA-IGS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3 基于念珠藻gln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4 基于念珠藻gyrB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5 基于念珠藻hetR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6 基于念珠藻ITS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7 基于念珠藻kaiBC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8 基于念珠藻nifH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9 基于念珠藻ntc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0 基于念珠藻psb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1 基于念珠藻rbcL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2 基于念珠藻rpoB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3 基于念珠藻rpoC1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4 基于念珠藻sodF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5 基于念珠藻tufA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3.16 基于念珠藻tRNA~(Leu)(UAA)内含子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3.4 讨论 |
3.4.1 基于16个基因的念珠藻属和其它近缘属的分子系统研究 |
3.4.2 基于16个基因的念珠藻属中几个种的分类地位和分子系统研究 |
3.5 小结 |
第四章 念珠藻属基于13个基因联合序列的分子系统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系统发育分析 |
4.2 研究结果 |
4.2.1 基于13个基因联合序列的多样性及分子系统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低温胁迫下发状念珠藻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发状念珠藻的研究概况 |
1.2 蓝藻抗低温胁迫的相关研究 |
1.3 植物响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
1.4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一节 发状念珠藻悬浮细胞总蛋白的制备 |
1.1. 实验材料 |
1.2 发状念珠藻总蛋白的分离与纯化 |
第二节 发状念珠藻双向电泳的建立与优化 |
2.1 双向电泳第一向等电聚焦 |
2.2 双向电泳第二向SDS-PAGE电泳 |
2.3 染色与成像 |
第三节 图谱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第一节 发状念珠藻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优化 |
3.1 低温胁迫下发状念珠藻总蛋白的双向电泳分离 |
3.2 重复组实验组内一致性和重复性分析 |
第二节 低温胁迫下发状念珠藻差异表达蛋白点的分析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发菜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发状念珠藻概述 |
1.2 海藻糖概述 |
1.3 发状念珠藻中海藻糖的研究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2.材料和方法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3.结果与分析 |
3.1 发菜总DNA的提取 |
3.2 TREY基因片段的克隆 |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PET32B-TREY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
3.5 PET32B-TREY重组蛋白的纯化 |
3.6 TREY基因产物的酶活性测定 |
3.7 米氏常数测定 |
3.8 TREY-MAIN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纯化 |
3.9 发菜中TREY表达量及海藻糖、蔗糖的测定 |
4.讨论 |
5.总结与展望 |
5.1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2 NFMTS基因的鉴定和性质分析 |
5.3 高压液相蒸发光测定糖类的应用 |
5.4 MTS基因的敲除 |
5.5 代谢途径中的三个基因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PCR法测定转基因植物食品及掺假食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目前食品行业中的问题 |
2 PCR技术在植物性食品检测和食品掺假中的应用 |
3 结论 |
四、天然发菜与人工发菜的鉴别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光果甘草连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根腐病病原菌影响的研究[D]. 张敏.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2]小球藻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抗氧化和抗炎症活性研究[D]. 雷铮宇. 湘潭大学, 2020(02)
- [3]汉语植物词语研究[D]. 丁艳. 内蒙古大学, 2020(12)
- [4]悬浮培养发菜胞外多糖生物活性研究[D]. 杜洁. 河南科技大学, 2014(02)
- [5]发菜MAAs合成相关基因的鉴定及转基因体系的建立[D]. 冯俊利.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7)
- [6]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7]念珠藻属(蓝藻)的分类及分子系统研究[D]. 王捷. 山西大学, 2011(06)
- [8]低温胁迫下发状念珠藻蛋白质组学的研究[D]. 贡保东珠. 兰州大学, 2011(10)
- [9]发菜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D]. 沈蓉蓉.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9)
- [10]PCR法测定转基因植物食品及掺假食品研究[J]. 刘峥颢,王庭欣,匡林鹤,吴广臣. 现代商贸工业, 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