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家具扬威迪拜(论文文献综述)
莫岸华[1](2020)在《与京沪比较视野下的广州会展业发展国际化程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广州会展业发展迅速,与上海、北京领跑全国会展业,其竞争力、办展规模与教育规模跃居全国会展城市前茅。然而,与上海、北京相比,广州的会议业国际化水平、展览业国际化水平还存在着巨大差距。为缩小差距,本文结合"粤港澳大湾区"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促进广州会展业国际化进程的策略。
肖慧[2](2018)在《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文中提出语言既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载体。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和载体,语言与社会之间必然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换言之就是二者之间存在着共变现象。社会的嬗变促使语言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充分体现在构成语言体系的各个环节及因素中。与印欧、拉美语系不同,汉语是集音、形、义三要素为一体的、内蕴最为丰富的符号表意系统,而词汇(也可称为语汇)又是语言系统中最活跃的变异因素。语言对社会嬗变的变异对应正是来自词汇的敏感反应。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新词汇的大量产生,正是社会生活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现象乃至新观念的集中反映。透过语言的发展规律以及语言的变异现象可以全面梳理并了解社会各阶段不同的发展形态及深层的变化原因。因此,研究语言的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语言本身的变异性是语言所独有的最本质的特征。随着我国多元化的社会结构变化,现代汉语在词汇、语义、语法等方面均出现了新的变异现象。在这些变化中,最突出的就是词汇或者说语汇的变异。而词汇(或语汇)的变异功能又体现在词汇的增与减上,即:新词语的强势传播以及传统词语的弱化与隐退这两个方面。根据其来源,.新词语可以分为外来词、新造词及方言词三种形式。从其构成方式来看,新词汇可分为自源性新词和他源性新词。从构成新词汇的语素来看,外来语素又占绝对优势。这也反映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态与趋势。新词素的大量出现,使得新词汇较传统的汉语语汇有了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新的缩略词语的广泛传播与使用;二是在音节上向多音节方向转变;三是外来词与异族词显着增多;四是外来的字母代词的使用频率加大。现代汉语变异的第二个特征就体现在现代汉语共同语系统中语义,或者说词素的变异上。新时期汉语语义的变异是指现代汉语词义系统中新义位的增加,以及对原词义理解与使用上的偏移。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就词汇(或语汇)中最基本、最活跃、最微小构成单位的词素来说,新时期汉语中产生的新词素并不多,且大都是音译外来词成分的语素化。通过汉语本身延伸而产生的新词素数量极少,且多是地方方言语素的加入,比如广东及港澳台等地区。总的来说,现代汉语语义变异具有单义新词新增比例大、词义的组合性强,且词义分布地域广等特.点。现代汉语语法的变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词汇的聚合;二是词汇的组合。目前,汉语中广泛使用的ABB或者AABB重叠式表达、语汇中类词缀的大量出现和表现在词的游移性方面的现象都属于聚合的范畴。组合式变异,包括两类:一是指出现的新的语法构成现象,二是指存在但偏离于传统语法组合规则的新语言现象。现代汉语语法在组合上的变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结构方面:“被X”结构”、“有+VP”结构以及“副+名”的新造词组合、动宾复合词带宾语等表达形式。这些语法变异现象的产生和兴起的深层原因正是源自社会结构、社会生活、乃至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不仅折射着新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凸显了语言自身变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语言的变异是内、外诱因合力的结果。内因包括语言结构要素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语言类推机制的作用;外因则包括社会变化、语言的认知与交际功能以及语用心理因素等等。新时期汉语大量新结构、新词族的出现,通常是先创造一个新词语或新结构,然后便进入了批量化的类词族、类结构“生产模式”。现代汉语中词汇、语义及语法的变异,似乎使汉语完全进入一个混沌、无序的发展状态,但汉语作为一个动态的开放性系统,正是通过其语言内部和外部的调节与变异,不断地推动着汉语从无序走向有序、从不完美走向完美。随着社会的变化又会出现新的无序和不完美,语言就是这样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展。总之,就汉语自身的发展变化及社会功能来看,其自身变异的存在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合理性,这一矛盾体在汉语的发展变异过程中会得到完美的统一。
苗瀚文[3](2018)在《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研究 ——基于设计社会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从事城市室内设计的深圳设计师群为对象,以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的历史变迁为线索,以人、设计与社会的互动为核心,从社会学的视角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展开论述,它们分别是:一、肇端于深圳的中国现代室内设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背景是什么?二、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构成显现出了一种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和精神文化特征?三、在城市发展之初,深圳室内设计师群是如何组织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设计资源的?四、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当下,如何才能让设计师及其设计作品更好地适应社会空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五、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及其设计观念和风格的形成和变迁是基于何种社会机制和文化背景,以及它在中国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围绕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生成—存在—发展—延续”的历史脉络,通过大量面对面的访谈和实地调研,并辅之以具体的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和对比,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去阐释深圳室内设计师群这样一个特殊社会群体的内在特性和外部“生态”,以期揭示其群体性设计生产活动的变化轨迹和社会意义,并从一个侧面为设计社会学中的设计群体研究提供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范例。首先,笔者考察了深圳作为一个沿海新城的发展历史,以及室内设计师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各种外部条件,这既包括城市地理、人口和产业等实体因素,也包括城市文化与精神等主观条件。根据实地调研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经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深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信息流通优势使它成为了一个适合室内设计发展的理想场所,室内设计师、室内设计活动和室内设计产品可以在这个全新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直接的交流互动。同时,深圳也为设计市场和设计销售的形成以及设计文化产业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笔者认为,室内设计师群的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设计师和设计团队不断地思索和进取,更需要各方面社会力量的积极介入。其次,文章分析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生成和发展,尤其对其构成和特征进行了论述,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生成有赖于上世纪末深圳的市场经济改革与对外开放带来的市场与信息方面的区位优势,也因此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在构成上具有年轻化、地域多样化、文化多元化等特征,深圳作为一个以移民人口为主体的新型城市,它的人口构成多来自全国各地追逐梦想寻求发展的年轻人。三十多年以来,作为新移民的室内设计师群在深圳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凭借自己的才能与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再次,文章讨论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设计风格特点和室内设计风格的演变,其设计风格演变具有明显的脉络可寻,经历了从简易模仿到深度模仿再到融合与创新过程,并且其设计活动具有典型的商业化、组织化的特点。本文认为深圳室内设计风格经历了四次演变: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初期,主要是通过书报杂志上的介绍,学习和模仿境外设计作品的风格和手法,以形式让位于功能的现代简约风格为主;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期,此时深圳与境外设计机构的交流互动机会增多,深圳室内设计师更加广泛地借鉴西方流行的设计风格。这一时期总体呈现的设计风格主要是90年代初期流行的新古典风格(欧陆风格),以及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更加明快的现代简约风格,注重追求空间的高利用率;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期——2010年左右,深圳设计师开始走独立发展的道路,风格上开始注重地域和文化特色的表达和自身品牌的塑造,室内设计风格表现出多样化的格局,但主要是以复古的新中式风格和具有时尚特点的都市风格为主,开始更多的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时尚的审美情趣,而不仅仅只是停留在空间功能性的考虑上;第四个阶段是2010年左右至今,这一时期的深圳室内设计师群体组织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在观念上有了更进一步的突破,更多的关注设计与人、社会及自然的关联,更多的主张回归自然并倡导“可持续设计”和智能化设计,其设计风格具有亲和、自然、环保和高效的特征。同时,文章还就深圳室内设计中的女性话语与女性参与进行了讨论,认为深圳女性室内设计师的发展,体现了现当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深圳女性室内设计师的职业参与是以深圳消费市场的快速扩张和包容奋斗的社会氛围为基础。因此,深圳室内设计的女性具有风格色彩丰富、手法细腻、线条柔和的特征。最后,本文考察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与深圳社会及市场的互动,重点分析了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对深圳城市面貌、室内设计行业及国内其他设计师群体的影响。深圳室内设计师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壮大,更紧密地与市场接轨,在设计规范、设计协作方式、设计与市场的互动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商业化运作特点。笔者认为,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形成、发展和成熟,从外部环境来说,是以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增长的现实为基础的,同时又有行业的规范管理与相互协作作为保障;而从内部动因来说,则是由于它始终把兼收并蓄和创新求变作为推动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根本原则,同时又在保证设计所带来的商业利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人文关怀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作为设计的根本目标。
袁丁[4](2017)在《非洲的“过客”:对刚果(金)中国短期移民群体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非间人员往来逐年快速增长,目前有近百万的中国人生活在非洲。相比较传统的海外华人群体的研究,国内及国际学术界对在非的中国人群体研究依然较少,以国别为单位的研究更是较为缺乏。通过自2013年至2016年间的多点跟踪田野调查,本文对刚果(金)的华人短期移民群体进行了研究,以此为例来指出目前国际移民研究中存在一些对中国在非移民群体的误解,并提出了自己对这一群体的描述与分析框架。本文首先描述了刚果(金)华人的历史、现状与构成的多样性,指出华人移民总体数量不大,随社会稳定程度波动较大,是一个来源丰富、职业与生计方式多样的新移民群体。还特别指出需要意识到中非间的移民流动是双向的,是全球南南移民潮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需注意到华人新移民群体与传统华人华侨之间的差异。第二章通过对刚果(金)华人移民群体跨国流动的驱动力、过程以及目的地的分析,指出影响其跨国流动的能力与阻力因素。跨国流动不仅包含了在物理空间的流动,还实现了在社会阶层上的流动。移民的社会网络在跨国空间上的使用,还带来了商品、现金、信息、观念、科技、资本及疾病等的跨国网络流动。文中指出,相比较传统的海外华人华侨群体,在刚果(金)的中国人群体具有非定居性、持续的流动性以及目的地的不确定性等特征。以上三点特征提示我们应注意到南南移民与南北移民理论解释框架之间的差异,对于在非洲的中国人群体不能简单套用西方移民研究中的一些现有概念与理论框架来进行解释。第三章在对现有的一些相关移民概念进行了辨析之后,提出了一个中国本土化的概念“过客”来描述和分析刚果(金)的中国人群体,同时与国际移民理论进行对话。本章也分析了在刚果(金)的华人“过客”群体的身份认同与内部的区分。第四章,描绘了“过客”群体在刚果(金)空间上所呈现出的小聚居、大散布的分布状态,展现了其在不同空间中的日常生活与社会适应。利用“去疆域化”的理论视角和空间生产理论,分析了该群体通过对符号空间的重命名、物理空间的复制和社会空间的再现等空间策略来建构出一个华裔空间。通过对跨区域社会领域和世界体系的分析视角,展现了“过客”的跨国网络空间内部参与者的多元性及其运作过程的复杂性。从时间的维度上,中国“过客”群体表现出临时性的特征,其注重于未来的紧迫感与当地人“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时间观念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第五章从一个更为动态的角度分析了“过客”群体在刚果(金)社会中的适应策略的特征,即“过客策略”。“过客”群体的封闭性造成了刚果社会对其污名化的想象,通过对金沙萨的“中国人零售店事件”的详细分析,本章指出了互动过程中的参与者(包括刚果人、其他族裔移民与华人内部)的多样性及其之间存在的问题与张力。中国“过客”群体在日常生活中主要采取了回避和不融入的策略,而当面临一些危机或必须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场景时,则选择以购买非过客群体提供的产品的方式,来获得一种看似融入其实并不融入的身份。第六章将移民研究中对“客”的讨论与人类学中对于不同文化下“待客之道”(Hospitality)的研究相联系。指出在主—客关系的预设上,刚果民间将中国人视作是对其具有道德扶助义务的“Mundele”,而不是中国人自己所预设的“客人”。因此,刚果人所预期的其与中国人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依附关系”而非“给予—感恩”关系。中国对非援助方式的转变,使得原有的平衡的互惠关系变得不再平衡。而“亚非拉兄弟”的阶级话语认同,也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使得与非洲经济间距离越来越大而难以继存。尽管中国秉持的是一种基于“礼在今天,利在明天”的长期性互惠平衡关系,但具有临时性特征的中国“过客”群体与临时性的刚果社会,这种模式的互惠关系很难成形。本章为“待客之道”的研究提供了 一个在南南移民领域的跨文化比较案例。论文的最后对“过客”的分析框架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一概念的适用度进行了讨论,提出这一概念框架可以在国际移民研究体系下为对南南移民群体的理解带来新的启发。
汕头市统战部,汕头市外事侨务局,汕尾市外事侨务局,潮州市外事侨务局,揭阳市外事侨务局,汕头市侨联,汕头市工商联[5](2013)在《当代粤东华侨经济成就掠影》文中指出浓情金秋,硕果飘香,2013年11月,广东省第五届粤东侨博会在汕头市隆重举行。自2008年开始,第一至第四届粤东侨博会依次在汕头、潮州、揭阳、汕尾举办,粤东四市经济发展活力和水平持续展现,经贸交流与合作成果不断扩大。2013年,侨博会的接力棒再次传到首届举办地——汕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接近中华民族
弋铧[6](2012)在《花好月圆》文中研究表明刘雪英第一次看到吴佩云燃烟,是在她来深圳快一个月的时候。那时候天已经有些秋凉了,再是南方,也有萧飒的气息,每条路上凭空添了许多枯败的树叶,冷风吹得人寒沥沥的。姑妈仍旧要刘雪英插一盏灭蚊器,还是强调有小咬,冷不丁会扎一下她的老皮老肉,疼痒几天。刘雪英这一个月
许峰[7](2012)在《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文中研究表明开埠是上海现代性的开端,正是在开埠以后,菜(市)场、跑马场(跑马厅)、公园等传入到上海,而棚户区也是在此时逐渐出现。开埠后各种新型空间的生产,实际上表征着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的生产。有形的菜场在租界、华界内逐一设立,带动了规范、秩序、市场、契约、卫生、人道、法治、公益等无形的西方现代理念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渗入到市民的日常生活,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规训、培养的作用,而国人接受菜市场的过程也就是国人逐渐接受“现代”城市生活规范的过程。跑马厅这一空间的开创,本意是西人出于自身锻炼与娱乐的需要,但在无形之中成为西方向中国展示现代体育文明发展成果的橱窗和传播现代体育精神的温床;而国人从四面八方围聚到跑马厅、追捧春秋大跑马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国人接受西方现代竞技体育意识熏陶,认同西方先进文化植入的过程。不过,跑马厅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体育竞技场,还是西人耀武扬威的处所,华洋之间政治角力的漩涡中心以及不折不扣的名利场。外滩公园、虹口花园、顾家宅公园、兆丰公园等西式公园相继落成并向外国侨民及一小部分高等华人开放,在潜移默化之中促成了上海市民公共意识的觉醒及现代民主精神的勃发。以申园、张园(味莼园)、愚园、徐园、半淞园等为代表的亦公亦私的经营性私园的出现,标志着上海的传统园林建筑从封闭的私家园林向开放的经营性私园过渡,标志着从“私有”到“公享”的转变。而作为翘楚的张园,集公园、游乐场、会展中心、名利场、风月场以及政治漩涡中心于一身,清末民初之际上海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张园身上得到充分地展现。开埠以后的上海吸引了大批来自苏北的社会中下层人士到此谋生。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江北贱民”与被遗弃的“下只角”,这是苏北人及其聚居地闸北在晚清以来的文学作品中最为常见的形象,上海社会长期存在却在有意忽略、回避对于“苏北人”和“闸北”的地域歧视问题。实际上,苏北人自强不息,并非只是胸无点墨的“大老粗”,但是,对于闸北作为蛮荒之地及苏北籍产业工人作为化外之民的负面形象改造,一直要到2006年大宁国际商业广场的落成才初见成效。大宁国际在闸北的落户,一方面是在改变着闸北在上海人心目中一直以来作为贫民窟、“下只角”的负面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在这片一直以来是以劳动为美的工人区中播种下、催生出以休闲为美的中产阶级意识。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这一新型都市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上海正从传统的生产型社会逐步朝消费型、休闲型社会过渡。显而易见,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一条关于“现代性”的主线,即上海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但是这种过渡和转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纵观三角地菜场、跑马厅、张园、蕃瓜弄和大宁国际这几处在上海赫赫有名的空间,尽管属性千差万别,但是它们的出现或者说生产却不约而同地折射出上海在开埠以后,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城市风貌或者说是“地方性知识”。比如,菜场的产生既表现出强烈的世俗性又充满了浓厚的商业色彩,同时还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干预烙印。跑马厅既是强身健体的竞技场同时又是敲骨吸髓销金窟,并且还是华洋冲突的政治漩涡中心以及斗富炫异的名利场。而作为“全国人之聚点”的张园不仅和跑马厅一样身兼多职,而且更加是以一种亦私亦公、不伦不类的形态出现。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行了公园的职能,而且甚至比那些“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侨民公园更富于平等、公共、契约等的现代精神,也更像是“公”园。至于蕃瓜弄和大宁国际就更耐人寻味了。偏偏是在“不夜城”中,在“霓虹灯”下,大片的棚户区一望无际,大批的苏北人在水深火热中苦苦挣扎。而那座金碧辉煌,以休闲为天职的大宁国际不仅不是坐落在南京路、淮海路等沪上知名的温柔富贵乡,反而是诞生在闸北这个上海有名的“下只角”和苏北人的聚居地,并且不偏不倚,就在大宁国际的正东面就是“上工新村”——上海产业工人的样板居住区。一个是中产阶级的乐土,一个是劳动者的家园;一个以休闲、娱乐为特征,一个以“劳动光荣”、“劳工神圣”为标志。无论是哪一处空间,无一不是矛盾重重、张力重重,正是在多重力量的相互碰撞、共同作用下,终于,上海在曲折中不断前行,呈现出一种中西杂糅、新旧交织、美丑并存、正负相随的独特发展态势。尽管这条充满“上海特色”的发展道路是如此曲折,但主线依然十分清晰:随着菜场、跑马场、公园、生活中心等空间在上海的呱呱坠地,秩序意识、卫生观念、契约精神、公共意识、言论自由、体育精神、休闲观念等种种西方先进理念也逐渐植入、勃发,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着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其结果不仅是上海民众的物质生活日趋现代,更重要的是上海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上海的城市氛围日趋现代。这四处空间的生产过程都殊途同归地反映出开埠以后的上海正不断地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乡土向摩登转型。百年上海,百年中国。
鲍小莉[8](2011)在《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文中研究表明大自然的景观资源是有限的,大众旅游的拓展需求是无限的;旅游要开发,环境要保护,如何使两者可持续地发展,这是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最常遇到的困难。当前我国正处在大众旅游需求爆发期和旅游产业升级转型期,一方面,发展旅游对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过度开发和盲目开发出现的“人工化”、“城市化”、“商业化”建设现象已对自然景观资源造成痛心疾首的破坏。自然景观旅游建筑是指自然景观旅游区内为旅游开发需要而建造的建筑,它是人们在大自然环境进行旅游拓展的一种载体。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是既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又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它的出现与存在可以使上述的供需矛盾向缓解或加剧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因此,如何做好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从而有利于缓解供需矛盾,是迫切需要当今建筑师进行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建筑设计的角度,围绕着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征,紧扣“如何实现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的核心问题展开研究,将共生思想引入三者关系,提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和设计流程四个层面共同建构,最后总结全文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各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二章包括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是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一章绪论是提出问题: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如何处理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阐明了研究对象的概念、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以及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破坏性,实证了问题的真实存在和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第二章是分析问题,通过充分认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共生思想的引入,是三者形成共生关系,以及缓解开发与保护矛盾的关键所在。第三、四、五、六、七、八章是解决问题。第三章在总结已有设计理念的意义和局限性的基础上,以该类型建筑建造的初始动机和本质问题为依据,提出了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及其建构框架。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是指建立在三者达成共生关系的目标前提下,同时满足旅游对建筑的需求、环境对建筑的需求和建筑自身需求的设计理念。该理念将指引整个建筑设计,追求建筑客观存在的关系本质,对有着密切关系的旅游和环境给予应有的关注。第四、五、六、七章在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手法、设计流程4个层面来共同建构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策划层面,以共生关系设计理念为指导,从定位分析、功能设置、设施规模、选址布局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设计策略,确保设计朝着三者共生的方向进行。在设计内容层面,从形态生成、服务对象、资源利用、排放处理和材料选用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在满足建筑自身需求的同时,既有利于自然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旅游活动的开展。针对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特性,提出具有适用意义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在设计手法层面,通过实地调研和和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有利于实现三者共生的建筑体量尺度、建筑边界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在设计流程层面,探讨自然景观旅游建筑在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进行创作的设计过程,设计流程包括目标设定、影响分析、方案生成、多方综合协同、检验评价、实施反馈6个阶段,体现出共生关系设计流程的针对性、循环性、开放性特点。主要解决的是如何保证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贯彻的问题。最后,第八章总结全文,得出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关系设计导则,分析归纳导则的作用和在宏观规划层面提出保证导则实行的初步建议,并基于导则进行典型案例分析评价。总而言之,本文系统分析了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指出在解决旅游开发和环境保护矛盾问题上,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应遵循以实现三者共生为总目标的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策划、设计内容、设计流程和设计手法四个层面来共同实施和贯彻共生关系设计理念。基于共生关系的设计导则对于当前快速增长的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建设具有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现实意义。
马静[9](2011)在《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文中提出台湾与大陆同用汉语,但是由于历史和政治上的影响,两岸的一部分词语出现了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岸人民的交流。本文以台湾《醒报》新闻网“今日必读”栏目的新闻稿作为语料进行词汇考察与研究,对这部分语料进行分析梳理和观察,形成了《醒报》词表,并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作对比。根据所选语料和词表,从词形的角度进行考察。在两岸用词有差别的部分中,大陆和台湾的词汇在词形上存在四个方面的不同,即,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台湾特有词、台湾保存下来的旧词。本文从这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词,分析产生差异的类别,并结合具体例子,得出了结论,产生差异的词主要存在于外来词和新兴事物造词方面;在两岸用词相同的部分,主要集中在历史传承词和行业词,以及部分词形一致的外来词上。根据所选语料,并对照词表,在对比台湾与大陆词汇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后,结合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知识,探究产生这些情况的原因是由于历史的影响和台湾与大陆社会生活的不同。再结合语言的发展规律,认为一部分词汇会在两岸交流密切的领域得到融合,消除两岸交流的障碍。
林伟[10](2010)在《最奢侈的警钟》文中认为世界上最奢侈的不是钱,但统统可以用钱来度量。在沙漠和大海环抱的中东城市迪拜,就是这样一座可以用钱来度量的奢侈都市。
二、中国家具扬威迪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家具扬威迪拜(论文提纲范文)
(1)与京沪比较视野下的广州会展业发展国际化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州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竞争力稳步提升 |
(二)展览规模不断攀升 |
1.境内办展规模不断扩大 |
2.境外办展规模不断壮大 |
(三)会展教育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
二、广州会展业国际化差距研究 |
(一)会议业国际化差距 |
(二)展览业国际化差距 |
1.国际化水平不高,境外办展能力较弱 |
2.国外展商比例较低,国际影响力不够 |
3.对国际着名会展企业吸引力有待加强 |
4.与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较少,获得国际认证展览项目数量有待提高 |
三、提高广州会展业国际化水平的策略 |
(一)集群化发展,增加会展企业的竞争力 |
(二)增强国际参与度,拓展国外合作渠道 |
(三)加强与国内外着名会展企业交流与合作 |
(四)加强与丝路沿线国家会展业合作,形成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 |
(五)举办绿色会展,走向“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 |
(2)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
2.1.2 国外实证研究现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实证研究现状 |
2.3 语言变异原因、定义及分类 |
2.3.1 语言变异的原因 |
2.3.2 语言变异的定义 |
2.3.3 语言变异的分类 |
第3章 汉语词汇变异现象 |
3.1 基于词汇学的词汇变异分析 |
3.1.1 词语长度 |
3.1.2 词语构成材料 |
3.1.3 结构方式 |
3.1.4 词性分布 |
3.2 词汇变异的表现分析 |
3.2.1 具有明显的词族特点 |
3.2.2 双音节、三音节合成词的变异特点 |
3.2.3 ABB式叠词的变异特点 |
3.2.4 “被”字短语的变异特点 |
3.2.5 外来词的变异特点 |
3.2.6 新词产生 |
3.2.7 社会阶层方言形成 |
3.2.8 民族方言演进 |
3.2.9 普通话发展 |
3.3 词语变异的个案研究 |
3.3.1 成语变异分析 |
3.3.2 贬义词语褒义化变异分析 |
3.4 词汇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3.5 小结 |
第4章 汉语语义变异现象 |
4.1 语义变异的类型 |
4.1.1 理性意义的变异 |
4.1.2 感情色彩的变异 |
4.2 语义变异的方式 |
4.2.1 认知主体的体验性 |
4.2.2 不同领域间的比较 |
4.2.3 不同领域间的互动 |
4.2.4 语义变异的激活方式 |
4.2.5 情感化的过程 |
4.3 词义变异 |
4.3.1 词义引申法产生的变异 |
4.3.2 语音模拟法产生的变异 |
4.3.3 缩略法产生的变异 |
4.4 语义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4.4.1 变异的合理性 |
4.4.2 变异的不合理性 |
4.4.3 变异的规范化使用 |
第5章 汉语语法变异现象 |
5.1 语法变异的分类 |
5.1.1 聚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
5.1.2 组合方式产生的变异 |
5.1.3 语言渗透产生的变异 |
5.2 句法推动下的语法变异 |
5.2.1 句法成分的变异 |
5.2.2 语序的变异 |
5.2.3 特殊格式的句法变异 |
5.3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 |
5.3.1 网络语言语法变异的类型 |
5.3.2 词性的随意活用 |
5.3.3 语气、人称等代词的生造 |
5.3.4 混合句的大量使用 |
5.3.5 网络语言的语法变异特点 |
5.4 语法变异的规范性思考 |
5.4.1 规范性原则 |
5.4.2 规范性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 |
6.1 语言自身的发展因素 |
6.1.1 语言的功能因素 |
6.1.2 语用变化因素 |
6.1.3 语言类推因素 |
6.2 外界环境的因素 |
6.2.1 政治因素 |
6.2.2 科技因素 |
6.2.3 经济因素 |
6.2.4 媒体因素 |
6.2.5 文化因素 |
6.2.6 特定事件因素 |
6.3 内外因素的碰撞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研究发现 |
7.2 应用启示 |
7.3 研究的局限性 |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3)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研究 ——基于设计社会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拟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方法 |
1.6 资料来源说明 |
1.6.1 问卷调查 |
1.6.2 深度访谈 |
1.6.3 文献与信息搜集 |
1.7 基本理论 |
第2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生成 |
2.1 概念界定 |
2.1.1 群 |
2.1.2 室内设计师群 |
2.1.3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 |
2.2 构成与特征 |
2.2.1 群体构成 |
2.2.2 群体特征 |
2.3 生成机制 |
2.3.1 特区体制的确立 |
2.3.2 设计市场的形成 |
2.3.3 移民情结和文化认同 |
2.3.4 境外设计文化的影响 |
2.3.5 设计主题的群体自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发展 |
3.1 发展分期 |
3.1.1 初创阶段: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 |
3.1.2 成长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期至21世纪初期 |
3.1.3 成熟阶段:21世纪初期至2010年左右 |
3.1.4 转型阶段:2010年左右至今 |
3.2 发展特征 |
3.2.1 群体结构的变迁 |
3.2.2 社会角色的变迁 |
3.2.3 总体发展趋势和特征 |
3.3 发展动因 |
3.3.1 设计师的教育和文化背景 |
3.3.2 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
3.3.3 地缘优势和地缘文化结构 |
3.3.4 外来设计潮流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运作模式 |
4.1 设计规范 |
4.1.1 法律法规约束 |
4.1.2 行业协会引导 |
4.1.3 知识产权保护 |
4.2 协作方式 |
4.2.1 行业设计联盟 |
4.2.2 项目设计协作 |
4.2.3 跨界设计融合 |
4.3 运作模式的变迁 |
4.4 设计与市场的互动 |
4.4.1 设计对市场的适应 |
4.4.2 市场对设计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设计风格 |
5.1 风格界定 |
5.1.1 何为室内设计风格 |
5.1.2 深圳室内设计风格的类型 |
5.2 风格特征 |
5.2.1 总体特征:多元、前沿、高效 |
5.2.2 时代特征:从纯粹功能到符号价值 |
5.3 风格变迁 |
5.3.1 风格变迁过程:从简单模仿到本土创新 |
5.3.2 风格变迁动因:社会与文化的双重作用 |
5.4 “女性风格” |
5.4.1 女性设计师的介入:社会背景、文化意涵、参与方式与生存状态 |
5.4.2 女性设计师的设计风格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的影响 |
6.1 对深圳室内设计行业及设计师自身的影响 |
6.1.1 行业地位与职业声望的提升 |
6.1.2 国际化参与程度的提升 |
6.1.3 室内设计师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确立 |
6.1.4 室内设计师群体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 |
6.2 对深圳城市环境的影响 |
6.2.1 营造城市新锐面貌,提升城市品格 |
6.2.2 型塑城市精神气质,提高城市认同 |
6.2.3 散发城市文化魅力,厚植城市底蕴 |
6.3 对内陆地区室内设计的影响 |
6.3.1 室内设计作品形式与技术的引领作用 |
6.3.2 产业布局和运营管理的示范作用 |
6.3.3 开放创新的行业精神的鼓舞作用 |
6.3.4 包容互助的行业组织的促进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深圳室内设计大事记 |
附录(二) 深圳不同时期室内代表设计师主要作品 |
附录(三) 图表来源索引 |
附录(四) 深圳代表设计师个案研究 |
附录(五) 深圳室内设计师群体基本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六)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非洲的“过客”:对刚果(金)中国短期移民群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刚果(金)初印象 |
二、研究背景 |
(一) 非洲华人华侨研究议题的政治化 |
(二) 南南移民潮流及中非间移民的双向流动 |
(三) 中国新移民与传统华人华侨的差异 |
(四) 中非间移民的临时性与非定居性 |
(五) 南南移民与南北移民理论解释框架的差异 |
三、研究的对象、问题及目的 |
(一) 研究的对象 |
(二) 研究的问题 |
(三) 研究的目的 |
四、研究的意义与贡献 |
五、文献综述 |
(一) 国际移民研究与海外华人华侨研究 |
(二) 中国的非洲研究与中国人类学的非洲研究 |
(三) 中外文献中对于非洲及刚果(金)华人华侨群体的研究 |
六、研究方法与海外民族志的知识生产 |
(一) 海外田野点简介 |
(二) 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讨论 |
(三) 海外民族志的知识生产 |
(四) 比较研究与学科对话 |
(五) 如何书写非洲 |
(六) 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七、论文的写作分析框架 |
第一章 刚果(金)的中国移民:历史、现状与多样性 |
三张影像里的中国人 |
本章导言 |
第一节 刚果(金)的移民概况 |
第二节 非洲的中国新移民群体 |
第三节 刚果(金)的中国人群体的历史与数量 |
一、历史 |
二、数量与来源 |
第四节 刚果(金)中国新移民群体构成的多样性 |
一、刚果(金)中国新移民群体概况 |
二、职业与生计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跨国流动:动力,流动性与跨国网络 |
田野之路 |
本章导言 |
第一节 个体流动的驱动力,过程与目的地 |
一、推拉框架与多元驱动力 |
二、过程:机制、路径与路线图 |
三、目的地的多样性 |
第二节 流动性:影响跨国流动的能力与阻力 |
一、(im)mobility的理论讨论 |
二、流动的能力/阻力因素 |
第三节 跨越社会阶层的流动 |
一、“跨国”与“跨界” |
二、物理空间里的跨界流动与社会不平等 |
三、跨国流动所引发的社会阶层的流动 |
第四节 社会网络与跨国网络 |
一、商品的跨国网络 |
二、现金流的跨国网络 |
三、信息与观念的跨国网络 |
四、科技的跨国网络 |
五、资本投资的跨国网络 |
六、疾病与治疗方法的流动 |
第五节 刚果(金)华人移民的特征 |
一、非定居性 |
二、持续的流动性 |
三、目的地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 |
四、与其他中国新移民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过客”的概念化与刚果(金)的中国“过客”群体 |
水葫芦与过客 |
本章导言 |
第一节 为什么需要一个新概念? |
一、概念的重要性 |
二、新概念的必要性 |
第二节 相关学术概念的比较与厘清 |
第三节 “过客”的概念化 |
一、过客的定义 |
二、与中国传统理解上的过客的比较 |
三、各种文化中的类似概念 |
第四节 “过客”的英译方法 |
第五节 刚果(金)华人“过客”群体的认同与族际边界 |
一、刚果(金)“过客”群体的身份认同 |
二、刚果(金)“过客”群体的族际边界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过客”的空间建构与临时性 |
金沙萨的一天 |
本章导言 |
第一节 “看不见的唐人街”:华裔空间的分布 |
一、金沙萨的城市空间 |
二、封闭的居住与工作空间 |
三、半开放的生活功能空间 |
四、空间上的热点 |
五、通过交通工具连接 |
六、跨地区与跨国的空间 |
第二节 空间建构与社会适应 |
一、对生活环境的适应 |
二、对语言的适应 |
三、对食物的适应 |
四、对消费的适应 |
五、对枯燥生活的适应 |
六、对性的适应 |
第三节 去疆域化:空间建构的策略 |
一、去疆域化理论 |
二、对刚果的空间的认知与命名 |
三、中国式空间格局的复制 |
四、社会空间的再现 |
第四节 跨区域社会领域与世界体系 |
第五节 时间差异与过客的临时性一 |
一、刚果时间与中国过客的时间 |
二、过客的临时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过客”的社会互动与策略选择 |
会巫术的中国人 |
本章导言 |
第一节 谣言:污名化与种族化 |
一、对谣言的分类 |
二、污名化想象与种族化话语 |
三、污名化与种族化的成因 |
第二节 “过客”群体与社会互动 |
一、与刚果人的互动 |
二、与其他族群间的互动 |
三、华人群体内部的互动 |
第三节 “中国人零售店事件” |
一、违法开店 |
二、对策 |
三、抓人风波 |
四、一波又起 |
第四节 过客策略:对事件的分析 |
一、行动者及事件过程的分析 |
二、策略选择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过客”与待客之道 |
告别 |
本章导言 |
第一节 “中非兄弟般的友情” |
第二节 Hospitality(待客之道):一个关于主-客关系的跨文化讨论 |
一、陌生人、客、主 |
二、什么是Hospitality(待客之道) |
三、待客之道的研究框架 |
第三节 Mundele与Chinois |
第四节 依附关系与“给予-感恩”关系 |
一、依附关系 |
二、“给予—感恩”关系 |
第五节 互惠的平衡性与时间性 |
一、平衡性 |
二、时间性 |
第六节 为客之道 |
本章小结 |
总结: 对“过客”的再讨论 |
一、刚果(金)华人“过客”群体的特征 |
二、“过”、“客”的再讨论 |
三、国际移民视野下的“过客 |
四、过客的分析框架 |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当代粤东华侨经济成就掠影(论文提纲范文)
李嘉诚 |
谢国民 |
陈有汉 |
陈伟南 |
李光隆 |
林建岳 |
林少毅 |
刘锦庭 |
刘艺良 |
卢绍杰 |
孙大文 |
陈克威 |
许世元 |
张锦程 |
张泗清 |
郑辉 |
钟声坚 |
钟廷森 |
周泽荣 |
周振基 |
庄坤平 |
庄佩源 |
张贵龙 |
李桂雄 |
陈经纬 |
周光明 |
郑鸿标 |
郑合明 |
郑汉明 |
赵启平 |
赵利生 |
蔡林楠 |
陈葆心 |
陈来金 |
龚俊龙 |
黄雄 |
林源德 |
马介璋 |
潘坤平 |
王建旭 |
吴宏丰 |
吴源盛 |
萧文鸾 |
杨启秋 |
余丹 |
陈幼南 |
翁烈强 |
姚楚克 |
黄俊辉 |
戴德丰 |
吴清亮 |
辛澍杰 |
姚宗侠 |
姚宾 姚勇 |
张敬石 张敬川 |
(7)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 |
第一章 小菜场的文化规训与视觉整饬——以虹口“三角地菜场”为例 |
第一节 “规范”与“秩序”观念的建立 |
第二节 “卫生”、“整洁”与“动物保护”意识的植入 |
第三节 “市场”与“契约”精神的产生 |
第四节 租界时期的发展与演变 |
第五节 房地产开发作用下的“现代性”重构与不断复制的“现代”精神——当代三角地菜场的重建与扩张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竞技场·政治漩涡中心·销金窟·名利场——身兼多职的上海跑马厅 |
第一节 驰马角胜的竞技场——竞技体育意识的植入 |
第二节 华洋角力的政治漩涡中心 |
第三节 敲骨吸髓的销金窟——被金钱扭曲的价值观 |
第四节 斗富炫奇的名利场 |
第五节 身兼多职的跑马厅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意识的觉醒与民主精神的勃发——从私有走向公享的上海园林 |
第一节 从私园到公园——清末民初的上海园林 |
第二节 海天胜景数张园——众园之首的张氏味莼园 |
第三节 从张园的收费、服务看上海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从“蕃瓜弄”到“大宁国际”——中产阶级意识崛起在闸北 |
第一节 霓虹灯下的“黑人”与“下只角” ——现当代文学中的“苏北人”形象及“闸北”景观 |
第二节 “大宁国际”:休闲,让生活更美好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以来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参加的科研活动 |
致谢 |
(8)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1.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的现存问题和发展机遇 |
1.1.2 自然景观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破坏性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的廓清 |
1.2.1 自然景观旅游区 |
1.2.2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四个层次的文献整理 |
1.3.2 文献研究的评述 |
1.4 研究的定位和意义 |
1.4.1 研究定位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6.1 课题研究整体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关系 |
2.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关系 |
2.1.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的关系 |
2.1.2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环境的关系 |
2.1.3 自然景观旅游区旅游与环境的关系 |
2.1.4 三者关系的发展与趋势 |
2.2 共生思想的引入 |
2.2.1 共生的概念解释 |
2.2.2 共生思想引入的必要性 |
2.2.3 共生思想引入的可行性 |
2.2.4 三者的共生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的建构 |
3.1 已有设计理念的总结评论 |
3.2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 |
3.2.1 设计理念的产生 |
3.2.2 设计理念的内涵 |
3.2.3 设计理念的建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策划 |
4.1 定位分析 |
4.1.1 旅游策划和旅游规划成果利用 |
4.1.2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成果利用 |
4.2 功能设置 |
4.2.1 旅游活动对建筑功能设置的需求 |
4.2.2 生态环境对建筑功能设置的需求 |
4.2.3 功能设置的共生设计方式 |
4.3 设施规模 |
4.3.1 旅游出行量对建筑设施规模的需求 |
4.3.2 环境对建筑设施规模的需求 |
4.3.3 设施规模的共生设计方式 |
4.4 选址布局 |
4.4.1 基于GIS 技术的选址布局 |
4.4.2 互利的滨水旅游建筑选址布局 |
4.4.3 互利的山地旅游建筑选址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内容 |
5.1 形态生成 |
5.1.1 人文环境的启发 |
5.1.2 自然环境元素的提取及演变 |
5.1.3 自然景观环境的形态补偿 |
5.1.4 建筑形态的仿生 |
5.2 服务对象 |
5.2.1 建筑服务对象从单一物种到多物种的改变 |
5.2.2 建筑对生物栖息地的提供 |
5.2.3 减少建筑对生物的干扰 |
5.3 资源利用 |
5.3.1 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能源和资源利用的特点 |
5.3.2 可再生资源利用和游客参与 |
5.4 排放处理 |
5.4.1 排泄物处理的原地利用 |
5.4.2 污水处理的高度可视化 |
5.5 材料选用 |
5.5.1 有利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
5.5.2 有利于旅游区形象传达和旅游吸引力的提升 |
5.5.3 有利于建筑建造实施和维护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手法 |
6.1 体量尺度处理 |
6.1.1 化整为零 |
6.1.2 突破常规尺度 |
6.2 边界处理 |
6.2.1 界面的融合 |
6.2.2 底部的架空 |
6.3 空间处理 |
6.3.1 室内空间的外置与分离 |
6.3.2 室外空间的引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共生关系设计理念指导下的设计流程 |
7.1 目标设定 |
7.1.1 策划定位 |
7.1.2 共生需求综合 |
7.1.3 主观设想 |
7.2 影响分析 |
7.2.1 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
7.2.2 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
7.2.3 旅游对建筑的影响 |
7.3 方案生成 |
7.4 多方综合协同 |
7.4.1 建筑内部专业的协同 |
7.4.2 多学科的协同 |
7.4.3 参与各方的协同 |
7.5 检验评价 |
7.5.1 目标检验 |
7.5.2 影响评估 |
7.5.3 共生评价 |
7.6 实施反馈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生关系建筑设计导则 |
8.1 导则的内容 |
8.2 导则的作用 |
8.2.1 作为建筑设计辅助工具 |
8.2.2 作为定性衡量判断建筑成果是否三者共生的工具 |
8.3 导则的实行 |
8.3.1 实行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力量 |
8.3.2 规划控制层面的初步建议 |
8.4 基于共生关系设计导则的实例分析 |
8.4.1 广东南昆山十字水度假村 |
8.4.2 香港湿地公园访客中心和观鸟屋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序言 |
1.1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语料来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语料来源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醒报》词汇统计与分析 |
2.1 《醒报》词表 |
2.1.1 《醒报》词表的获取 |
2.1.2 《醒报》词表分析 |
2.2 《醒报》词表与大陆《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对比分析 |
2.2.1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存在差异的部分 |
2.2.2 《醒报》词表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相同的部分 |
第3章 《醒报》与大陆存有差异的词汇的分析 |
3.1 词形完全相同所指不同 |
3.1.1 使用范围有大小之别 |
3.1.2 所指对象有别 |
3.1.3 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3.1.4 由缩略语产生的词形相同的词 |
3.2 所指相同而词形有异的词语 |
3.2.1 外来词的差异 |
3.2.2 词序相反 |
3.2.3 语素相近 |
3.2.4 新兴事物命名不同造成词形不同 |
3.2.5 由于缩略造成的词形略有不同 |
3.3 台湾特有词 |
3.3.1 社会制度的不同产生的特有词 |
3.3.2 具有特色的社会生活产生的特有词 |
3.4 台湾保留下来的旧词语 |
第4章 《醒报》新闻用词中与大陆普通话用词的相同部分 |
4.1 历史传承词 |
4.2 使用一致的外来词 |
4.2.1 来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
4.2.2 来源于日语的词 |
4.3 行业词采用一致的用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中国家具扬威迪拜(论文参考文献)
- [1]与京沪比较视野下的广州会展业发展国际化程度研究[J]. 莫岸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20(02)
- [2]现代汉语词汇、语义及语法变异现象研究[D]. 肖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3]深圳室内设计师群研究 ——基于设计社会学的视角[D]. 苗瀚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18(07)
- [4]非洲的“过客”:对刚果(金)中国短期移民群体的研究[D]. 袁丁. 云南大学, 2017(12)
- [5]当代粤东华侨经济成就掠影[J]. 汕头市统战部,汕头市外事侨务局,汕尾市外事侨务局,潮州市外事侨务局,揭阳市外事侨务局,汕头市侨联,汕头市工商联. 潮商, 2013(05)
- [6]花好月圆[J]. 弋铧. 清明, 2012(02)
- [7]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 ——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D]. 许峰. 上海大学, 2012(07)
- [8]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 鲍小莉.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9]台湾《醒报》词汇考察与分析[D]. 马静. 河北大学, 2011(11)
- [10]最奢侈的警钟[J]. 林伟. 理财, 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