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舆论监督的权利与责任(论文文献综述)
任生[1](2021)在《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研究》文中认为公民舆论监督是公民宪法权利中监督权的体现和常见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行,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也在逐步提高,舆论监督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我们对舆论监督权的立法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讨论公民的舆论监督权为后续的保障舆论监督权的实现和舆论监督权的法治化、相关的立法完善提供指导建议。对于我国的舆论监督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舆论监督过程的逐一分析,找出“症结所在”,才能为舆论监督的发展道路扫清障碍提供前提。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公民舆论监督权的基础理论开始论述。先探讨舆论监督权的概念。其次具体分析的特征和优势。最后来分析舆论监督权的法理基础。第二部分着重探讨我国舆论监督的现状,介绍我国在舆论监督权上的相关立法和成就。第三部分分析我国舆论监督所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国外舆论监督权的研究和立法,综合我国具体国情为我国舆论监督权的前进方向提出自己的见解。第四部分针对我国舆论监督权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并针对舆论监督权的立法问题展开讨论。
张玉玲[2](2021)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历经百年而初心如始,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始终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如何破解“历史周期律”,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拒腐防变的新路,一直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就是中国共产党成功探索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概括。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本源、传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和显着优势的监督体系,是能够保持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推动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始终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在当前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以宏观的历史视野,推进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整体性研究,仍是该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以逐一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应该完善和发展的短板是什么等基本问题为逻辑主线,渐次展开本文的研究与论述。本文总体结构包括三部分:引言、正文、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论文正文部分由六章内容构成,分别概述如下:第一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式。分别从基本概念界定、十大要素的梳理整合和“多维立体协同”监督模式及其特点三个方面,从宏观上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二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分别阐释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厘清监督主体、强化问责——“谁来监督”,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从内容逻辑视角解读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什么”。第三章主要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本文认为对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的坚守、对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精神内核的继承创新、对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的秉承、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思想的域外借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维度、实践维度、历史维度、世界维度,分析回答中国为什么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第四章主要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首先,依据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脉络,分三个阶段梳理其发展历程: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二是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全面恢复与发展(1978-2012);三是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2012——)。其次,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和国家体系建设的五个方面的基本经验: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紧扣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分别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两个方面,阐释回答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怎样形成的。第五章主要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与现实贡献。首先,通过古今中外权力监督体系的比较,凝炼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显着优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优势,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其次,基于显着优势分析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现实贡献: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从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的优势是什么。第六章主要剖析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本文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成果颇丰,但当前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和国家监督制度逐渐成熟定型,仍然面临三个方面的现实挑战:一是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二是党内监督的短板——“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有待加强;三是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基于对现实挑战的剖析,本文提出新时代应对现实挑战、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三条对策:一是完善协同监督机制,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协同性;二是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三是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分别从现实挑战和完善对策两个方面,回答新时代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应该完善和发展的薄弱环节是什么。结语部分是对全文观点的宏观提炼与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的未来展望。本文基于以上六章内容的研究,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夺取反腐败斗争彻底胜利的必由之路。第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的“制度密码”。第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管住公权力”的“中国智慧”。笔者认为,随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纵深推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研究,协同监督机制研究,权力配置、运行和制约机制研究,以及关于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阐释,将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
杨立新[3](2021)在《《民法典》对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文中提出《民法典》人格权编和侵权责任编都对我国的媒体行为及责任作出了具体规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民法典》形成这种特色的原因,是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新闻法或者媒体法,媒体行为及责任规范阙如,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依据侵权责任法进行规范的成熟经验。《民法典》总结司法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利用设立人格权编的立法空间,将经过司法实践检验的规范媒体行为及责任的经验写进法典,构成了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体系,对保障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行使舆论监督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也给媒体的不当行为造成人格权损害后果的媒体侵权责任作出了具体规定。
王艳卓[4](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职宣誓是现代国家重要的政治仪式,体现着国家法制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纵观人类社会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就职宣誓是伴随着人类的精神生活所发展起来的政治现象,是就职宣誓主体对就职宣誓对象的承诺和担当,它体现了道德信仰、法律信仰和政治信仰的深度融合。近年来,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内很多地区和部门都在陆续举行公务员就职宣誓活动,各地党政机关和基层组织逐渐涌现出的就职宣誓实践活动已逐渐被人民群众认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193个联合国会员国中,有177个国家的宪法规定相关公职人员就职时须宣誓效忠宪法。”由此可见,就职宣誓制度已然形成了国际惯例和政治共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当时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极其艰难的革命条件,尤其是在极端恶劣的白色恐怖下,很多党员迫于环境压力入党宣誓都是秘密进行的,更不可能公开的进行就职宣誓,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最初的就职宣誓是入党宣誓,入党宣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前身和基础。为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发展需要以及真正实现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2018年3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修正第二十七条,增加“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内容,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就职宣誓并将就职宣誓上升到宪法层面,这不仅体现了宪法的权威,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激励和教育国家公职人员忠于宪法,增加履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宪法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中央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各级领导机关是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它们所产生的委员会,正如党中央所判断,中国能否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取决于“关键少数”,而“关键少数”就是指广大党员干部,加之绝大多数国家公职人员的政治面貌是中共党员,因此,国家工作人员的就职宣誓其实质就是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党章》为基本遵循,不断制定和修订了近百部党内法律法规,极大的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建设。所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有机结合,通过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更好的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构成的法治治理体系,真正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共同推进以及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其法治社会的一体建设。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遍布国家党政机关、高校、企业等各个行业和各个领域,因此,就职宣誓主体也涵盖从中央到基层各类群体、组织和机构。另外,在就职宣誓主体上相比较于西方就职宣誓而言具有广泛性,由于就职宣誓在中国尚属新生事物,可以说目前仍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还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客体及对象不明确、就职宣誓程序及仪式不规范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这样就需要构建完善的就职宣誓体系及其配套机制加以保障,进而使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能够得到具体的贯彻落实以及具有可操作的推进路径,这将对于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论文主要依托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法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研读、历史比较、多学科交叉、实证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起源发展、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必要性、现状分析及推进路径等内容做综合分析阐释。论文主要依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就职宣誓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监督机制、追责机制和保障机制,有针对性地探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进而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长效机制。大体上论文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介绍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研究现状、撰写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与创新之处等,第一部分内容为全篇论文的展开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概述。这一部分主要从宣誓的内涵及其起源出发,分别对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内涵进行界定,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权思想理论、干部队伍建设理论、政治参与思想理论、法治建设思想理论以及通过对西方主权在民、宪政思想、政治合法性思想的借鉴,深刻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必要性论述。这一部分主要是阐述中国实行就职宣誓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通过就职宣誓这一政治活动能够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健康向上的政治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就职宣誓能够全面提升党的各方面建设,即党的政治、纪律、作风、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进而将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并最终有利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发展历程梳理,就职宣誓呈现出从入党宣誓到宪法宣誓的发展脉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入党宣誓是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就职宣誓处于曲折发展阶段,随着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就职宣誓实践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特别是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宪法宣誓变成了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形式。论文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特殊性。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现状分析。结合中央国家机关、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就职宣誓、地方基层组织、高等学校以及各行各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现状,发现目前党员干部存在就职宣誓主体法律意识薄弱,就职宣誓制度过于宏观、就职宣誓程序不规范、就职宣誓违誓机制缺失以及就职宣誓配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具体分析其原因。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推进路径。这一部分通过参考和借鉴国外就职宣誓制度对中国就职宣誓主体、就职宣誓对象、就职宣誓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和规范,并提出具体的就职宣誓推进路径。通过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宣传氛围、构建线上线下党员干部学习机制以及具体落实《党员干部培训工作条例》来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学习机制;通过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和监察监督、基层组织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来完善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监督机制;通过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来构建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责任机制;依托“五大体系”和“四大机制”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配套机制。
赵安琪[5](2020)在《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公众参政议政意识的觉醒,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公共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变得尤为重要。有效治理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媒体作为公众与地方政府间沟通的渠道,为公众行使监督权提供了路径。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融媒体拓宽了公众的监督途径,丰富了公众与媒体的监督形式,使得融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中发挥出更显着的效应。当前,学界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研究多是从治理模式、治理路径的宏观方向出发,对于媒体监督在地方政府治理的作用研究则多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缺少结合时代背景深入分析融媒体监督效应的研究,因此,以治理理论、政治沟通理论为理论基础,围绕地方政府治理、融媒体、监督效应等关键词进行研究,对促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探讨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路径与发挥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问题是本论文的主旨。在既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选取具体的实证案例进行研究。电视问政作为借助融媒体平台而开辟的全新问政节目,是媒体和公众行使监督权利、参与社会治理的创新形式,也是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有效性的具体实践。选取电视问政这一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融媒体监督实践为研究切入点,切合研究主题,使得论证更具应用性。通过介绍电视问政节目的流程与角色设置,可以分析融媒体平台如何发挥监督作用,公众又是如何借助融媒体平台行使监督权利。通过分析出电视问政对于地方政府治理的监督效应,归属到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的一般性规律,对于改进电视问政的内容与形式,更好的发挥融媒体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本论文以监督效应为中心展开论述,从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的具体监督实践出发,梳理2017年—2019年之间的14期电视问政节目的内容,分析R市电视问政与政府治理的关系和监督现状。再选取样本,既对监督效应进行实际效果的微观量化,又对监督效果进行宏观的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全面论证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最终由电视问政这一具体案例延伸,对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进行分析,探究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不足的困境与原因,以此提出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体制、公众协同治理的完善对策,完善融媒体监督机制,来实现地方政府的有效治理,使得地方政府向着政治民主化、治理现代化方向迈进。
杨益航[6](2020)在《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文中研究说明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是当前法学界和新闻传播界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能够有效推动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促进形成公平公正公开的司法环境。其内涵基于司法公开,是把司法权置于公众视野内,让公众了解司法,让司法裁判经得起检验的制度安排。此研究的实际意义却远不至此,和谐的司法与媒体关系可以使司法理念深入人心,厚植法治根基,树立司法权威,进而在全社会营造尊法、懂法、守法的法治氛围。司法与媒体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司法可以对媒体进行制约,媒体也可以对司法进行监督,同时二者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如何在维护共同价值的基础上找到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的平衡点,怎样构建司法与媒体良性互动、相生相长的和谐关系是国内外各相关领域努力的方向。本文从当前司法活动与媒体报道之间的价值目标出发,梳理了国内外在应对涉法新闻报道方面的实践和发展,就典型问题进行了初步阐释,并在理论的基础上以比较法研究的方式对国内外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判,探讨在应对热点案件和舆情中的一般和特殊情况及应对方法,从发展角度对新媒体环境下的新挑战和新问题初步分析,倡导建立和谐有序的司法与媒体互动关系。全文共六章十六万字,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从概念入手分析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新闻报道的特点,从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理论来分析媒体参与司法活动的正当性,并在此基础上就二者之间的共同价值追求和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对比,指出实践中的冲突和难点。聚焦司法公开,从审前和审判公开分析媒体报道在不同阶段介入的特点和难点,就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和当前实践中存在的冲突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就例外原则进行初步探讨。通过近年来国内的热点案例分析司法与媒体关系的不同特点。以呼格吉勒图案、赵作海案分析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以药家鑫案分析舆论压力对审判工作的影响;以于欢案分析新闻舆论促成司法系统自我纠偏的可行性;以张扣扣案分析新媒体时代复杂舆论环境对司法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比较法视角分析美国、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做法和特点,列举了包括对言论自由、庭审公开、保密制度、隐私权等领域的规定和办法,总结规律性特征,以及为改善国内工作带来的启示。对目前包括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在内的信息技术前沿发展和传播环境深刻变革做了简要分析,同时从涉法新闻报道角度对这些新技术可能带来的影响做了前瞻性预判,并针对公共领域和被遗忘权等新媒体环境下愈发突出的问题做了专题研究。最后,从改善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的角度切入,根据前文研究从司法与媒体合作基础、共同任务、有效做法等方面提出构建司法与媒体和谐关系的意见建议。此外还就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依法规制司法与媒体报道关系、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王乐[7](2020)在《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冲突与调适》文中提出在网络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舆论与司法也存在微妙的关系。舆论是热情的、朴素的、无规则可言的,司法是理性的、克制的、依程序规定的;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权,人人都是舆论监督的主体,而审判权效力强制,只有司法机关能够独立行使;舆论可以是各家之言,仁智互见,司法判决却是结论唯一,真相只有一个,从本质上来说,舆论与司法是异质的。但同时,舆论与司法都追求揭露事实真相、维护社会正义,以实现公平公正作为共同价值目标,差异与统一并存,也注定了二者在运行中存在冲突与合作。因此,找到舆论与司法的平衡点,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解决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两者间冲突的方法,更好的实现民意与司法的良性互动。不可否认,网络舆论监督权利的行使,不仅仅是言论权利的自由表达,民主进程的进步体现,也在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公正审判、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层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看到它正向作用的同时也要警惕其带来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审判活动受到来自外界不同力量的干扰,行政权的扩大化、亲朋好友的人情请托、舆论监督权的过当行使,都无可避免的影响和干预司法活动的正常进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监督公权力的方式日益多样化,司法活动愈加公开透明,权力、人情、暴力一系列干预法院审判的因素进一步得到遏制,而舆论却可以假借道德之名在干预审判的世界里肆意横行。“药家鑫案”、“江歌案”、“于欢案”、“昆山反杀案”,判决书的背后,我们看到舆论对司法的影响。诚然,舆论是民情民意的直观表达,但是司法审判同样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正的坚守防线,因此,本文旨在保障网络舆论监督权的充分行使下,平衡其与司法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之间的关系,探究二者合理发展的动态路径,做到让司法约束舆论,让舆论监督司法。本文拟通过四个部分对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冲突与调适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对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通过界定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指出其具有传播的迅速及时性、交互性、内容的不确定性等特点。接着分析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内涵及其内在价值,同时肯定网络舆论监督对推进司法改革进程中的积极影响与正向意义;第二部分阐述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冲突的具体表现,通过社会热点案件的分析,归纳了司法实践中二者产生冲突的主要类型,即网络舆论影响司法审判和有的法院对舆论监督应对不够积极两个方面;第三部分从网络舆论自身的缺陷、司法领域的现存问题以及二者性质不同、思考方式不同几个角度全方位分析司法与舆论冲突的成因;第四部分通过阅读与借鉴域外其他地区的经验,在我国现有国情的基础上,就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冲突提出应对机制:首先,网络媒体层面的措施,在充分保障网络媒体合理行使新闻自由权的前提下,将网络媒体的自律与他律机制相结合,通过提升媒体职业素养,加强网络舆论监管,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客观,构建和谐文明的媒体监督环境。其次,司法层面的措施,保障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前提下,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沟通机制、重大案件及时回应机制来促进司法工作人员理性面对舆情社论,同时注重司法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的提升,在健全司法制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审判不公现象的发生。最后,规范网民行为方式,提高网民法律意识,通过一系列法律普及、法治宣传措施,对可能存在偏颇的“民意”监督进行正面的引导,让网络舆论这把“双刃剑”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李星[8](2020)在《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研究》文中认为自媒体的崛起与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拓展了公众的话语空间,提升了民众的话语权,公众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参与需求,互联网中的言论环境呈现出新的特点。以时评类自媒体作者的言论观为研究对象,从言论自由、言论的社会责任,言论的功能这三个维度探析时评类自媒体作者对言论的看法,感知自媒体时代言论环境的变化。基于对自媒体时代言论自由的考察,时评类自媒体作者强调个人发声之权利与公众的言论监督权,肯定了自媒体对于言论空间拓展的积极意义。关于言论的社会功能,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认为言论是政府与民众进行政治沟通的介质;言论是社会议题的推动者,促进了公共问题的解决;言论是社会环境的监测仪和预警器,维护了社会的稳定。针对言论的社会责任,时评类自媒体作者提出言论表达应坚守正义的价值观,促进健康言论环境的形成。梳理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的脉络,分析其言论观的文化特征并从文化基因、知识体系,政治文化这三方面进行解读。研究发现自媒体作者的言论表达与传统文人论政在文化基因上保持着一致性。自媒体言论作者的知识体系受到多元文化与现代价值观念的影响。除此之外,时评类自媒体作者的言论观也体现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烙印。时评类自媒体作者的言论观具有发扬中国文人论政光辉,吸收现代世界先进观念的积极意义。与此同时,时评类自媒体作者的言论观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即时评类自媒体作者的言论观缺乏学理性,过于理想化,缺乏言论取得实效的具体方案设计。
任远[9](2020)在《自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与保护》文中研究指明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并非凭空产生。《淮南子》卷九《主术训》中曾言:“尧置敢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汤有司直之人,武王立戒慎之鼗”。可见,自尧舜时代起,舆论监督便成为了帝王听言纳谏的重要形式。随着时代的不断更替,舆论监督的形式也因载体的不同不断发生变化,直至十七世纪的英国将新闻界称为“第四等级”、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时起,媒体舆论监督便成为了宪政制度下必然存在的一种政治力量。随着2018年自媒体人“兽爷”以一篇《疫苗之王》曝光轰动全国的“长春长生疫苗案”,引发“人民日报”、“新华社”、“新京报”等传统新闻权威媒体的跟进报道,甚至出现更甚于“三鹿奶粉案”的网友、媒体大咖、业内权威的舆论风暴席卷网络,但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是自媒体站在了前面,扛起了媒体舆论监督的大旗。正是这种依靠其自身固有的平民化、门槛低等优势的自媒体,凭借对2016年“魏则西事件”、2017年“李文星BOSS直聘事件”等一个个鲜活而使人触目惊心案件的报道,逐步地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2018年,自媒体微信公众号“丁香医生”则以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直击国内的直销行业保健品乱象问题,间接地导致隐藏多年的传销帝国崩塌瓦解,使舆论监督权进入了“自媒体时代”。通过对近年来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研究和实践总结分析来看,如何合法行使舆论监督权、行使舆论监督权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与司法审判权相冲突、是否会间接或直接侵犯他人人格权以及如何确保舆论监督权得以合法行使是自媒体时代下能够正确合法行使该权利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笔者在本文中运用了跨学科交叉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法律解释与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法学知识为基础,并结合新闻学等学科对近年来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进行了总结分析,得出了在自媒体时代下正确行使舆论监督权有助于倒逼行政、司法改革、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知情权、监督权等基本权利的初步结论及问题方向。随即在得出初步结论及问题方向的基础上定位具体问题并寻求相关问题的处理方案。得到了要修改并完善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平衡并解决舆论监督权在行使过程中与审判独立之间产生的冲突。应出台并设置相应的配套保障制度以去除传统“神秘化”思想等因素对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限制,保障该权利的行使。最后,我们要保障自媒体时代下公民正确、合法的行使舆论监督权需要促进舆论监督在社会公众思想上的内在转变、完善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配套制度以及完善现有的行业自律组织以这三种方式来平衡、协调在当前自媒体时代下公众行使舆论监督权与侵权、审判独立间的畛域,充分保障公众合法行使该项权利,最大限度的解决因行使该项权利而产生的各方矛盾。
戴靓[10](2020)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党内法规是“党之重器”,是约束党员权力的“制度之笼”,其生命力源自实施。党中央在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建设过程中提出,到建党一百周年之际需要形成高效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提出这一目标不仅是党内法规“四梁八柱”体系初步建成后,对体系化的党内法规加以贯彻落实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实现党内治理法治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新发展阶段中,用好党员同志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促进国家稳步发展和社会有序进步就显得至关重要。党内法规的核心作用是规约权力,而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就是激发党内法规约束力的能量之源,也就是说,党内法规是否能在全党成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强约束,发挥制约权力之应有作用,关键在于其实施体系运行是否高效化和科学化。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建构与完善的逻辑,既包括学理逻辑,也包括实践逻辑。首先,本文以法理学为出发点,以剖析党内法规属性和解构党内法规实施的基本架构为基础,建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其次,以实践为落脚点,结合各省一级纪检监察机关网站的反腐专栏中公示的案例,研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存在的不力样态及成因,归纳总结提升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效能的“四大模式”即,“自律型遵规守规”模式、“法治精神引领型执规”模式、“内外联动型督规”模式和“党规引导权利救济”模式。最终,形成了从理论中来,回归实践中去的研究逻辑闭环,试图提出完整的、可操作的建构和完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现实进路。本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分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基础理论、研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问题及成因以及探析党内法规实施体系效能提升路径。第一部分为第一、二、三章,主要说明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继续分析党内法规、党内法规实施的基本理论构成,进而得出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基本理论及其基本结构;第二部分为第四章,主要讨论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存在的不力样态并从静态构成要素维度剖析其运行不力的原因。第三部分为第五章,主要试图探讨完善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实践进路。
二、舆论监督的权利与责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舆论监督的权利与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1)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公民舆论监督权概述 |
(一)公民舆论监督权的概念 |
(二)公民舆论监督权的特征 |
1.公民舆论监督具有人民性 |
2.公民舆论监督具有广泛性 |
3.公民舆论监督具有开放性或透明性 |
4.公民舆论监督具有实时性 |
(三)公民舆论监督权的作用 |
1.保障民众的知情权 |
2.保障民众的参与权 |
3.保障民众的表达权 |
4.保障民众的监督权 |
5.公民舆论监督能更好的预防打击犯罪 |
(四)公民舆论监督权的法理基础 |
1.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2.权力制约理论 |
3.言论自由理论 |
二、我国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现状 |
(一)我国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的规范现状 |
1.我国法律对舆论监督权的保护性规定 |
2.我国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中对舆论监督权的保护性规定 |
3.监督舆论权在我国的地方立法也有相应的保护规定 |
(二)我国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的实践现状 |
三、我国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存在的问题 |
(一)舆论监督权的主体尚不明确 |
(二)公民舆论监督的对象范围不清晰 |
(三)公民舆论监督权行使的不当限制 |
四、我国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的完善路径 |
(一)公民作为舆论监督权的主体 |
(二)明确公民舆论监督权的对象 |
(三)相关案件的审理适用实际恶意原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价值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价值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外文献研究现状 |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代表性观点简介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模式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一)权力、政治权力、国家权力、公权力与腐败 |
(二)监督、监督制度、监督体系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构成要素 |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认识的不断深化 |
(二)学界对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成要素的探讨 |
(三)梳理与整合:党和国监督体系的“十大要素”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结构模式 |
(一)“多维立体协同”监督结构模式及其结构分析 |
(二)“多维立体协同”结构模式的特点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内容逻辑 |
一、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为谁监督” |
(一)党内监督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使命,不断推进自我革命 |
(二)国家监督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打造廉政为民政府 |
(三)社会监督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构筑人民监督网 |
二、厘清监督主体——“谁来监督” |
(一)厘清党内监督多元主体 |
(二)厘清国家监督多元主体 |
(三)厘清社会监督主体 |
三、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监督谁” |
(一)党内监督对象始终坚持全覆盖和抓“关键少数”相结合 |
(二)国家监督逐步实现监督对象全覆盖 |
(三)社会监督对象的统一性和全覆盖 |
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重点——“监督什么” |
(一)压实责任,党内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二)强化责任担当,国家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三)依法有序监督,社会监督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形成发展的思想探源 |
一、始终坚守马列主义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本源 |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监督思想内核的坚守 |
(二)对列宁社会主义监督思想的继承 |
二、始终继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监督思想的精神内核 |
(一)学习借鉴苏联的党政监督模式 |
(二)党政监督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
(三)重视党政监督法规建设 |
(四)建立局部政权条件下的行政监察制度体系 |
三、始终秉承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历史基因 |
(一)对我国传统法治监察思想的传承 |
(二)对我国传统监察制度体系建设思想的借鉴 |
(三)对我国传统廉政文化教育的扬弃 |
四、对西方国家权力监督制约思想的借鉴 |
(一)各国应在共同反腐中交流互鉴 |
(二)对资产阶级权力监督思想的批判吸收 |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发展历程 |
(一)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制度框架的创立与撤销(1949-1978) |
(二)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恢复发展(1978-2012) |
(三)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体系化创新发展(2012——)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
(二)必须坚持紧扣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中心任务 |
(三)必须坚持党内监督、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的协同发展 |
(四)必须坚持紧紧抓住“关键少数” |
(五)必须坚持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
第五章 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和现实贡献 |
一、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显着优势 |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
(二)马克思主义权力监督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优势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 |
(四)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优势 |
二、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贡献 |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 |
(二)历史维度——中国传统监察思想的新超越 |
(三)实践维度——党和国家自我革命的新阶段 |
(四)世界维度——腐败治理的中国经验 |
第六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与完善对策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现实挑战 |
(一)党内监督、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协同性有待提升 |
(二) “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仍是党内监督的短板 |
(三)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有待健全 |
二、健全中国特色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完善对策 |
(一)坚持党的领导,完善协同监督机制 |
(二)多管齐下,破解“一把手”监督、同级监督难题 |
(三)固本强基,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民法典》对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法典》规范媒体行为及责任的具体内容和原因 |
(一)《民法典》规范媒体行为及责任的具体内容 |
(二)我国《民法典》为什么要对媒体行为及责任进行规范 |
二、媒体实施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义务 |
(一)在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中保护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义务 |
(二)对他人提供的新闻内容负有合理核实义务 |
(三)媒体在刊登或报道后的更正、道歉和删除义务 |
1.传统媒体的更正、道歉义务。 |
2.网络媒体的删除、道歉义务。 |
(四)小结 |
三、《民法典》对媒体行为及责任的具体规范 |
(一)确定媒体行为及责任的一般原则 |
(二)媒体侵权行为的侵害客体 |
1.姓名权。 |
2.名称权。 |
3.肖像权。 |
4.声音权。 |
5.名誉权。 |
6.荣誉权。 |
7.隐私权。 |
8.个人信息。 |
(三)媒体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 |
1.侵害姓名权、名称权。 |
2.侵害肖像权。 |
3.侵害名誉权。 |
(1)传统媒体侵害名誉权。 |
(2)文学艺术作品侵害名誉权。 |
(3)网络作品侵害名誉权。 |
四、《民法典》对媒体侵权责任抗辩事由的具体规定 |
(一)媒体侵权责任抗辩的一般性原则 |
(二)媒体对肖像权的合理使用 |
1.经过肖像权人同意而使用。 |
2.媒体在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中合理使用的“新闻性”。 |
(三)媒体对侵害名誉权的抗辩 |
(四)媒体对侵害隐私权责任的抗辩 |
1.合理使用。 |
2.权利人明确同意。 |
(五)媒体对侵害个人信息责任的抗辩 |
1.合理处理权利人同意的信息。 |
2.合理处理自然人自行公开的信息。 |
3.为维护公共利益合理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 |
4.为维护该自然人的合法权益合理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 |
五、媒体侵权责任的认定 |
(一)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 |
(二)媒体和记者的关系是用人单位和工作人员的关系 |
(三)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侵权责任的交叉法律适用 |
(四)媒体侵权责任的承担 |
六、结语 |
(4)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创新 |
1.4.2 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概述 |
2.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相关概念 |
2.1.1 就职宣誓的内涵及其发展 |
2.1.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内涵 |
2.1.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特征 |
2.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理论基础 |
2.2.1 人民主体思想理论 |
2.2.2 干部队伍建设理论 |
2.2.3 法治建设思想理论 |
2.2.4 西方政治思想借鉴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必要性 |
3.1 就职宣誓体现全面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统一 |
3.1.1 就职宣誓是依法治国和依宪治国的统一 |
3.1.2 就职宣誓是依规治党和依法执政的融合 |
3.2 就职宣誓可以重塑党员干部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 |
3.2.1 就职宣誓重塑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 |
3.2.2 就职宣誓体现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 |
3.3 就职宣誓能够传承党内政治文化并净化政治生态 |
3.3.1 就职宣誓传承健康向上的党内政治文化 |
3.3.2 就职宣誓营造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
3.4 就职宣誓可以促进全面从严治党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 |
3.4.1 就职宣誓全面提升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 |
3.4.2 就职宣誓全面推进党的组织建设、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 |
3.5 就职宣誓能够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
3.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3.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促进民主政治发展进程 |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发展历程 |
4.1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演变脉络 |
4.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就职宣誓的最初表现阶段 |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1978):就职宣誓的曲折发展阶段 |
4.1.3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2):就职宣誓的探索推广阶段 |
4.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今):就职宣誓的最高表现阶段 |
4.2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重要意义 |
4.2.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从严治党下的中国道路 |
4.2.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治理下的中国方案 |
4.2.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是政党执政下的中国智慧 |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现状分析 |
5.1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当前现状 |
5.1.1 中央机关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2 地方省市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3 高等学校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4 国有企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1.5 其他行业党员干部的就职宣誓 |
5.2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的存在问题 |
5.2.1 就职宣誓人员法律意识薄弱 |
5.2.2 就职宣誓相关规定尚需规范 |
5.2.3 就职宣誓监督机制尚不完善 |
5.2.4 就职违誓责任机制尚未构建 |
5.2.5 就职宣誓配套机制尚不健全 |
5.3 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制约因素 |
5.3.1 部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缺失 |
5.3.2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存在短板 |
5.3.3 政府职能仍需要进一步转变 |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推进路径 |
6.1 提高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意识 |
6.1.1 积极营造党员干部就职宣誓法律氛围 |
6.1.2 加强就职宣誓党员干部法律法规培训 |
6.1.3 推进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有效衔接 |
6.2 完善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 |
6.2.1 借鉴国外类似制度 |
6.2.2 规范就职宣誓制度 |
6.3 确立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监督机制 |
6.3.1 国家层面的巡视监督与监察监督 |
6.3.2 法规层面的党内监督与纪检监督 |
6.3.3 社会层面的群众监督与舆论监督 |
6.4 建立党员干部就职违誓制度的责任机制 |
6.4.1 制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考评考核条例 |
6.4.2 实施党员干部就职宣誓违誓追责办法 |
6.5 健全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的保障机制 |
6.5.1 积极推进“五个体系”培养高素质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 |
6.5.2 健全“四大机制”确保就职宣誓党员干部队伍的制度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综述 |
2.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相关概念与基本理论 |
(一)相关概念辨析 |
1.地方政府治理 |
2.融媒体监督 |
3.监督效应 |
4.电视问政 |
(二)理论基础 |
1.治理理论 |
2.政治沟通理论 |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的现状 |
(一)山东省R市的基本情况 |
1.R市政府治理与融媒体建设的现况 |
2.R市电视问政的兴起 |
(二)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程序分析 |
1.R市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 |
2.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来源 |
3.基于融媒体平台的电视问政角色分析 |
(三)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内容 |
1.各期问政节目的监督内容 |
2.R市电视问政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
(四)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分析 |
1.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案例回顾 |
2.2019年第4期电视问政的监督成果 |
3.R市电视问政在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现状 |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效应分析 |
(一)R市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微观监督效应分析 |
1.样本选择与变量设定 |
2.R市电视问政中的政府回应效度 |
3.R市电视问政的问题整改效度 |
4.小结 |
(二)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积极效应 |
1.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
2.扩大监督覆盖面,提升地方政府治理透明度 |
3.建立民意诉求新渠道,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益 |
(三)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 |
1.监督趋于流于形式 |
2.缺乏有力的问责功能,被问政单位消极应对 |
(四)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监督溢出效应 |
1.促进政府治理理念的转变 |
2.提高地方政府部门的行政效率 |
四、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电视问政在地方政府治理中的消极效应表现 |
1.问政内容缺乏公共性,难以形成公共政策 |
2.问政主体参与不够,监督效果打折扣 |
3.问政程序反馈不够,监督缺乏有效性 |
(二)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问题分析 |
1.融媒体的公信力危机 |
2.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危机 |
3.舆论与法治的冲突 |
(三)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存在消极效应的原因分析 |
1.媒体自身体制的制约 |
2.融媒体监督中法律法规的缺位 |
3.民主监督的机制缺陷 |
4.地方政府治理中的行政文化困境 |
五、地方政府治理中提升融媒体监督效应的路径分析 |
(一)构建以电视问政为中心的民主监督机制 |
1.创新电视问政的监督形式,提升监督效能 |
2.明确融媒体监督机制,加强民主监督制度建设 |
(二)深挖监督问题公共性,实现公众协同治理 |
1.完善监督问题的公共性机制 |
2.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实现协同治理 |
(三)突破传统行政文化桎梏,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
1.创新行政文化 |
2.增强行政执行的过程监督 |
(四)强化问责功能,完善政府决策评价体系 |
1.强化治庸问责功能 |
2.完善行政决策评价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研究综述 |
二、本文研究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
三、本文的主要观点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基本原理 |
第一节 司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司法的概念 |
二、司法的功能 |
三、司法权和司法程序 |
四、司法裁决 |
第二节 司法公正的原则 |
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
二、无罪推定原则 |
三、罪刑法定原则 |
四、罪刑相适应原则 |
五、得知被指控的性质和理由原则 |
六、由合格的法庭进行审理原则 |
七、被告人出庭和辩护原则 |
八、与证人对质原则 |
九、不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
第三节 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正当性 |
一、媒体报道的权利根据 |
二、媒体报道是公众表达权的体现 |
三、媒体报道满足公众对司法的知情权 |
四、媒体监督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
第四节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主要问题 |
一、信息环境对司法公正的影响 |
二、媒体与司法的工作方式差异 |
三、媒体报道对法官的影响 |
四、假新闻对社会公众的误导 |
五、媒体报道对个人隐私的影响 |
六、媒体审判问题 |
第二章 司法公开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侦查和检察程序公开问题 |
一、侦查公开的范围 |
二、侦查公开的限制 |
三、检察机关逮捕程序公开 |
四、检察机关起诉程序公开 |
第二节 审判公开问题 |
一、立案公开 |
二、审判程序公开 |
三、审判结果公开 |
四、执行公开和审务公开 |
第三节 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 |
一、司法公开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发展 |
二、媒体报道对司法公开的价值 |
三、司法公开在司法公正和媒体报道方面存在问题 |
四、依法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与媒体的关系 |
第四节 媒体对不公开审判的异议权问题 |
一、媒体对审前不公开听证程序的异议 |
二、媒体对不公开庭审的异议权 |
三、媒体对不公开的司法案件报道问题之思考 |
第三章 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关系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媒体报道在纠正冤假错案方面的作用 |
一、呼格案和赵作海案的基本情况 |
二、媒体关于两件案件的报道对完善司法体制的作用 |
三、从这两个案件看构建冤假错案的预防和救济机制 |
第二节 媒体报道对公正审判的影响 |
一、药家鑫案的基本情况 |
二、新闻报道和舆情在此案中的作用 |
三、药家鑫案件的法律分析 |
四、以药家鑫案为视角思考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 |
第三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的纠偏作用 |
一、于欢案的基本情况 |
二、于欢案的法律和媒体报道作用分析 |
三、于欢案件中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贡献 |
第四节 媒体报道对司法公正的维护 |
一、8·27 昆山砍人案的基本情况 |
二、此案报道和舆论分析 |
三、此案中舆论对刑事司法实体公正的影响 |
四、此案对刑事司法程序公正的影响 |
第五节 新媒体环境下舆论对司法影响 |
一、张扣扣案的基本情况 |
二、案件的舆情讨论 |
三、真相与对真相的想象 |
第四章 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关系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强调保护言论自由模式 |
一、美国的言论自由传统 |
二、美国司法对隐私权的保护与媒体报道的问题 |
三、司法对新闻媒体采访和报道权的保护 |
四、缄口令 |
五、对律师的言论限制 |
六、对司法人员的言论限制 |
七、与陪审团审判有关的限制 |
第二节 英国注重保障司法公正的模式 |
一、英国的司法公开 |
二、英国司法对媒体涉法报道的限制 |
三、英国处理新闻报道与司法关系模式的特点 |
第三节 欧洲国家媒体与司法报道关系 |
一、欧洲关于媒体与司法关系的文件 |
二、欧洲人权公约的规定和欧洲人权法院的实践 |
三、欧洲大陆国家关于司法和媒体关系的规定 |
四、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保密制度和救济手段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体与司法关系 |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影响下舆论环境特点 |
一、新传播环境的特点分析 |
二、新传播因素在司法领域影响和体现 |
三、新形势下的司法信息公开工作的短板和不足 |
第二节 影响司法公正的新传播因素考察 |
一、新技术下庭审公开的边界 |
二、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的规制问题 |
三、对司法的匿名评论权问题 |
第三节 网络传播中公众领域问题 |
一、以奈特诉特朗普案看公众人物社交网络管理 |
二、媒体与公众平台的责任划分 |
第四节 媒体新环境下的被遗忘权问题 |
一、被遗忘权原理 |
二、被遗忘权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
三、被遗忘权保护的途径 |
四、被遗忘权保护对于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意义 |
第六章 改善媒体报道与司法关系的建议 |
第一节 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初探 |
一、媒体报道与司法活动的合作基础 |
二、司法和媒体的共同任务 |
三、司法公正原则和媒体报道的兼容 |
四、构建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和谐关系有效做法 |
第二节 确立和完善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关系的思路 |
一、正确认识媒体报道与司法公正的关系 |
二、以主流媒体为抓手营造良好的司法公正舆论环境 |
三、根据舆论建议促进司法公正 |
四、媒体与司法关系之协调 |
第三节 依法规制司法与新闻的关系 |
一、依法行使言论自由权 |
二、制定相关人员的职业准则 |
三、明确媒体在报道司法工作中的社会责任 |
四、司法机关对媒体报道限制 |
五、媒体的自我规制 |
六、新闻媒体的行业规制 |
第四节 媒体侵权行为的法律救济 |
一、新闻侵权行为的界定 |
二、媒体报道侵权法律救济的原理 |
三、媒体侵权的法律救济的方式 |
四、新闻侵权的救济措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7)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冲突与调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概说 |
(一)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及特征 |
1.网络舆论监督的概念 |
2.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 |
(二)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内涵及意义 |
1.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概述 |
2.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意义 |
(三)网络舆论监督对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正向价值 |
1.促进人民法院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
2.推进审判公开,减少司法偏差 |
3.弘扬正确法治观念,增强人民法治意识 |
二、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冲突表现 |
(一)网络舆论监督不当干预司法 |
1.网络舆论监督权的扩张影响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 |
2.媒体对司法活动的不当介入可能造成“媒体审判” |
3.过当的网络舆论监督可能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司法公正 |
(二)有的法院对待网络舆论监督的应对不够积极 |
1 少数法院对媒体采访报道的不当限制 |
2.有的法院信息公开力度不足 |
三、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冲突的原因分析 |
(一)网络信息真伪不明 |
1.网民对案件信息的非理性公布 |
2.不明真伪信息的盲目性传播 |
3.民众舆论复杂多变,稳定性差 |
(二)网络舆论监督主体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 |
1.网民的舆论规范意识不强 |
2.部分无良媒体道德缺失 |
(三)法院信息公开和对网络舆论分析监测不到位 |
1.司法信息公开有待深化 |
2.对网络舆论分析监测不到位 |
(四)有的司法人员素质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司法腐败 |
(五)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存在性质差异 |
1.二者的思考方式不同 |
2.二者对法的价值的需要不同 |
3.二者对程序的要求不同 |
四、我国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冲突的调适 |
(一)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制 |
1.网络媒体的自律机制建设 |
2.加强媒体舆论监督立法 |
(二)保障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健全司法配套制度 |
1.完善司法审判公开制度 |
2.建立重大案件及时回应机制 |
3.加强司法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素质 |
(三)提高网民法律意识,规范网民行为方式 |
1.提高网民法律意识 |
2.规范网民行为方式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一、专着 |
二、报纸期刊 |
三、学位论文 |
致谢 |
(8)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自媒体时代时评作者的言论环境 |
第一节 自媒体平台言论空间增大 |
一、自媒体平台呈现开放性言论空间 |
二、自媒体平台中信息的社交化传播 |
三、自媒体时代民众话语权显着提升 |
第二节 政府与自媒体平台联动治理 |
一、政府对自媒体平台秩序的监管 |
二、自媒体平台自律 |
第三节 公众参与表达的社会心理 |
一、公众的社会参与需求强烈 |
二、公众的意见表达与观点渴求 |
第二章 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的具体表现 |
第一节 言论自由观 |
一、强调个人发声之权利 |
二、肯定自媒体对于言论空间拓展的积极意义 |
三、肯定公众的言论监督权 |
第二节 言论功能观 |
一、言论是政府与民众政治沟通的介质 |
二、言论是社会议题的推进者 |
三、言论是社会环境的监测仪和预警器 |
第三节 言论责任观 |
一、言论表达应促进健康言论环境的形成 |
二、言论表达应坚守正义的价值观 |
第三章 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的文化特征 |
第一节 中国文人论政的传统文化基因 |
一、传统文人与当代言论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
二、自媒体中议政论政传统的延续 |
三、以报刊“立言”与以自媒体“立言” |
第二节 全球化视野下多元知识观念的吸纳 |
一、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
二、现代价值观念的影响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烙印 |
一、强调公众话语理性 |
二、控制不良信息传播 |
三、加强公众舆论引导 |
第四章 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的价值评估 |
第一节 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的积极意义 |
一、发扬了中国文人论政光辉 |
二、吸收了现代世界先进观念 |
第二节 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的局限性 |
一、缺乏学理性 |
二、过于理想化 |
三、缺乏言论取得实效的具体方案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自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 |
2 舆论监督权简述 |
2.1 相关概念及辨析 |
2.1.1 传统舆论监督权 |
2.1.2 自媒体时代下的舆论监督权 |
2.2 我国舆论监督权的规定 |
2.2.1 舆论监督权之《宪法》规定 |
2.2.2 舆论监督权之其他法律规定 |
2.2.3 舆论监督权之相关政策规定 |
3 自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权行使的实践探析 |
3.1 舆论监督权行使之案例分析 |
3.1.1 “权健案” |
3.1.2 “药家鑫之父名誉侵权案” |
3.1.3 “华谊兄弟诉自媒体名誉侵权案” |
3.2 舆论监督权行使之实践启示 |
3.2.1 行使舆论监督权有助于倒逼行政、司法改革 |
3.2.2 行使舆论监督权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 |
4 自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权行使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与侵权畛域 |
4.1.1 部分主体的“容忍义务” |
4.1.2 报道真实与客观真实之辨析 |
4.1.3 信息来源的保密义务 |
4.2 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与审判独立之冲突与平衡 |
4.2.1 舆论监督权行使中的非理性因素对审判独立之影响 |
4.2.2 “民意”与“法意”的平衡 |
4.3 舆论监督权行使过程中的配套保障制度欠缺 |
4.3.1 传统“神秘化”思想对舆论监督权的影响 |
4.3.2 公权力主体在舆论监督权行使过程中的定位不当 |
5 自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权行使的法律制度完善 |
5.1 促进舆论监督在法治思维的内在转变 |
5.1.1 提高行权主体的权利意识 |
5.1.2 强化行权主体的法律责任观念 |
5.1.3 加快公权力从监督到被监督的地位转换 |
5.2 修改完善现有的法律体系 |
5.2.1 宪法方面 |
5.2.2 民法方面 |
5.2.3 行政法方面 |
5.2.4 刑法方面 |
5.3 出台《新闻法》等专项法律对舆论监督权加以明确 |
6 完善行使舆论监督权的配套措施 |
6.1 完善舆论监督权的保障政策 |
6.2 完善现有的行业自律组织 |
6.2.1 扩大现有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入会成员资格 |
6.2.2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 |
6.2.3 切实履行行业协会责任保障成员合法的舆论监督权 |
7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研究现状评述 |
1.2.1 研究的历程 |
1.2.2 研究的内容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党内法规实施的基本理论 |
2.1 党内法规的基本理论 |
2.1.1 党内法规的基本概念 |
2.1.2 党内法规的特征 |
2.1.3 党内法规的功能 |
2.1.4 党内法规与党内法规制度的概念辨析 |
2.2 党内法规实施的基本理论 |
2.2.1 党内法规实施的概念 |
2.2.2 党内法规实施的构成要件 |
第三章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基本理论建构分析 |
3.1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内涵界定 |
3.2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构成要素分析 |
3.2.1 静态参与要素 |
3.2.2 动态运行要素 |
3.3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特征 |
3.3.1 系统性和个体性相统一 |
3.3.2 现实性和政治性相统一 |
3.3.3 相对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统一 |
3.3.4 理论指导和实践可操相统一 |
3.4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的建构原则 |
3.4.1 程序性原则 |
3.4.2 合“宪”原则 |
3.4.3 公开平等性原则 |
第四章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不力样态及其成因研析 |
4.1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不力的具体样态 |
4.1.1 遵规守规制度运行不力样态 |
4.1.2 执行适用制度运行不力样态 |
4.1.3 实施监督制度运行不力样态 |
4.1.4 权利救济制度运行不力样态 |
4.2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不力的成因剖析 |
4.2.1 党内法规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不足 |
4.2.2 党员综合素质短板 |
4.2.3 党内法规实施环境 |
第五章 党内法规实施体系运行效能提升进路 |
5.1 遵规守规制度:倡导“自律型遵规守规”模式 |
5.1.1 建构常态化宣规学规机制 |
5.1.2 层层压实守规责任 |
5.1.3 德法兼治引导党员自律守规 |
5.2 执行适用制度:提倡“法治精神引领型执规”模式 |
5.2.1 牢固树立“以事实为依据、以党规为准绳”的执纪理念 |
5.2.2 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原则严格落实违规追责机制 |
5.3 实施监督制度:实现“内外联动型督规”模式 |
5.3.1 多种监督形式并行的党内同体监督机制 |
5.3.2 多元主体参与的党外异体监督机制 |
5.4 权利救济制度:“党规引导型权利救济”模式 |
5.4.1 制定党员权利救济类党内法规体系 |
5.4.2 设置相对独立的党员权利救济机关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舆论监督的权利与责任(论文参考文献)
- [1]公民舆论监督权立法保障研究[D]. 任生.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研究[D]. 张玉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民法典》对媒体行为及责任的规范[J]. 杨立新.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1(02)
- [4]中国共产党党员干部就职宣誓制度研究[D]. 王艳卓. 吉林大学, 2020(01)
- [5]地方政府治理中融媒体监督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R市电视问政为例[D]. 赵安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论司法公正与媒体报道之关系[D]. 杨益航.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7]网络舆论监督与人民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冲突与调适[D]. 王乐.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时评类自媒体作者言论观研究[D]. 李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自媒体时代下舆论监督权的行使与保护[D]. 任远.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10]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实施体系研究[D]. 戴靓.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