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教大众化阶段高职定位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王敏[1](2021)在《大众化进程中肯尼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吴瑞瑞[2](2020)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浙江省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院校逐渐延伸至县域范围办学,这一趋势正是高等教育地方化发展的重要体现。通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搬迁主校区、设立新校区等形式,浙江省部分高等院校拓展办学形式,强化了高等院校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各地县域政府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高校进驻辖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储备高素质人才。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对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高等教育办学权利、高等教育经济地理以及区域高等教育相关理论可以透析浙江省发展县域高等教育的动因。与国家层面上高校空间演进的历程相对一致,浙江省高校空间布局经历了中心城市布局、大城市布局和地方化聚合三个阶段。近年来,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较为快速。县域相关院校的发展情况表明,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分布不均衡,办学层次多样,办学上仍然面临师资力量不足、专业设置相对单一等挑战。解决浙江省县域高等院校发展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县域高校办学权利,强化办学特色,优化县域高校空间布局,重新梳理并建立良好的校地关系。这些问题的解决对推动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大有裨益。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治理需要优化。优化策略应该从校地关系建构、政府统筹和院校改革三个方面切入。在校地关系层面,县域高校需进一步厘清与当地政府的责权利,增强校地互动。在政府统筹层面,省域范围内县域高等教育的管理应该围绕县域需求,提升人才培养前瞻性,强调为地方育人。在院校层面,可以尝试建立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推进政、校、企三方联席理事会制度,提升协同发展成效。县域高等教育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创新的过程。浙江县域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办学权力结构、办学意识、与产业互动及校地互动等各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仍存在诸多挑战。未来县域高等教育的研究,需要在研究方向、方法及理论视角上继续探索。
王艳[3](2020)在《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面对世界“新科技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竞争态势,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始终是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以浙江省为例,“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浙江大湾区建设,对浙江省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探究如何通过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高教引进区域发展是本研究的重点问题。具体包括明晰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路径与对策。首先,本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梳理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关系,并根据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明确区域高等教育结构的理想状态,及引领并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要素自由流动。基于此,构建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以长三角三省一市为样本,从比较评价视角,分析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探究其发展机遇与挑战,剖析高等教育发展面临困境的深层原因。研究发现,浙江省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规模结构稍显落后,主要表征是省内高水平大学数量偏少,省内重点建设高校第二层次院校发挥的作用还不够,仍需注重提升现有高校的综合实力,这些都是实现高教强省的关键。此外,浙江省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长三角、省内重点发展方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适应,区域内互动交流机制尚需完善。本研究的贡献在于,立足于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剖析深层问题,提出建设浙江省高教强省的可行性路径,“引进、新建、培育、调整、优化”五措并举,实施“重点发展、分类推进、科学布局、结构优化”四大战略,实现“前瞻性、超常规、跨跃式”发展。包括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全省高教实力;加快引进优质国内外高等教育资源,优化省内空间格局;加快分类发展与管理,聚焦“一流多元”模式;对接产业转型与升级,灵活调整学科专业;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水平。指出推动高等教育各要素灵活流动,是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此外,结合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从高校、学生、人才等要素的存量与增量视角,进一步为我国区域高等教育结构提出相关调整策略与依据。
刘海涛[4](2019)在《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加快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任务。而我国本科教育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便开始进行以专业设置为核心的教学制度设计,并将专业始终视为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这直接决定了专业设置在本科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但长期以来,受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等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始终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与盲目性,至今也没有得以有效解决。研究型大学作为大众化时代承担精英教育责任的主体,其本科专业设置对其他类型高校起着重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对其本科专业设置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我国整体本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本文以研究型大学为切入点,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进行了系统研究。最终目的是为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优化路径,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论据和对策思考。为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数据分析、访谈调查等方法,基于实践与理论的双向建构,将论文主要分为三个层面:理性认识、实证研究及理论探讨。第一,在理性认识层面,通过问题提出、文献综述以及研究设计,剖析了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涵,并将其概括为一个纵横交错的体系。就纵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即完整系统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包括从专业生成到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全过程。就横向而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又表现为客观属性与主观价值的统一体,即科学合理的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具有“相关逻辑特性总和”与“各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适应性”的双重特征。而且,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行为主体权力与需求的适应性,与其多元逻辑的特性总和是相互影响、对应统一的,并分别通过本科专业设置的过程与结果得以反映。由此,本研究将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概括为: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多元逻辑的协调统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利益相关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对专业设置各逻辑历史演变与基本诉求的分析,以及专业设置各利益主体权益的审视,对该理性认识进行了具体分析。第二,在实证研究层面,基于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主要从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进行实践分析。就其过程而言,主要包括本科专业内容确定、专业设置模式设计,以及各主体权力划配,即设置什么专业、怎样设置专业和谁来设置专业三个基本方面。研究发现,目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主要表现为,基于“统一管理,分级备案或审批”的国家行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虽然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模式设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但仍然无法超越政府的主导作用,而社会与学生主体更是处于被相对忽略的状态;就其结果而言,主要包括专业结构布局状态与专业内涵建设状态两个方面。研究发现,无论是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数量所呈现的静态与动态状况,还是本科专业布局所呈现的外部与内部结构,亦或是学生对各专业及其课程的认知状态,均表明各高校更为重视专业结构调整而忽视专业内涵建设。第三,在理论探讨层面,通过对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与结果的实践研究,本文将其基本特征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本科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根据对其特征的分析,本文认为,相对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而言,其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透过特征表面从学理层面,进一步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背后的问题本质进行理论反思。主要认为,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存在一定的历史惯性;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与冲突;本科专业设置中的利益关系存在一定的强制性割裂。基于此,本研究从专业作为一种课程组合来进行人才培养的本质内涵出发,基于“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结合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精英性目标,主要提出,研究型大学应该从明确人才培养理念、健全专业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三个方面来调整专业价值取向、淡化本科专业结构、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牛海燕[5](2019)在《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1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如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高技能人才急剧匮乏等。因此,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引导,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则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新课题。2014年国家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必须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加速技能型人才培养,促进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鉴于此,加强对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分析,就显得很有必要。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试图在分析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可行性探析,这对于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部分是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发展过程,该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发展各阶段的文本解读和主要政策。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发展特点,包括政策在促进高职教育地位和功能上的作用逐步提升;政策的目标和导向愈加明确;政策提倡高职教育办学类型、层次和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政策注重高职教育自身建设能力的增强以及政策引导高职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化和公平化。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教育政策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包括高职教育政策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保障;政策在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方面的作用不够突出;政策在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办学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政策在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方面不够完善以及政策在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方面有待改进。第五部分介绍了德国和美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政策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最后一部分介绍了针对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提出了几点思考,包括完善高职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和完善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相关政策;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相关政策;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以及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赵晓芳[6](2019)在《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战略背景、总体思路、战略任务、实施路径、保障措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现代化内涵是什么、怎样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现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我国在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发展的战略安排对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阶段目标,深入研究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对于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高等教育本质属性、高等教育与生产力相互作用规律、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等为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法、比较法与规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展开较为系统的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演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行准确分析,对比国内外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及其内涵并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地方,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寻找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合理路径。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是阶段目标依次实现的过程,每一个阶段目标的实现链接起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全过程。深化发展阶段目标及其内涵研究为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提供了独特视角和新的方法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历经萌芽、起步调整和恢复发展、跨越式发展等四个阶段,各阶段呈现出不同特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存在着高等教育德育工作不够深入、高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高等教育现代化基础还有薄弱环节、高等教育地区和学科内部发展不平衡、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不充分等主要问题。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受现代高等教育起步较晚和历史布局不平衡、思想观念现代化不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等的影响。通过横向比较中外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在比较中学习其有价值的经验教训;以新时代高教育现代化各阶段内涵为落脚点,将其内涵发展分为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总体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先进行列阶段等三个不同阶段,各阶段蕴含着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发展逻辑与时代内涵;正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从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水平为基点,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动力;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深化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社会广泛支持的社会支持体系。二是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各阶段的内涵为参照系,实施内涵式发展,为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质量保障;形成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培养体系,发展优质教育以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广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构建新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7](2019)在《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知识高度分化与新兴学科不断涌现的整体背景下,我国教育管理学逐渐走向成熟与专业化。基于四十余年纷繁复杂的研究成果,对学科已有研究开展系统性、理论性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助于厘清学科发展的历史脉络,又有助于准确掌握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研究工作。然而,现有对学科整体审视的研究,多为学者凭借自身知识积累所作的阶段性的回顾与展望,又或是囿于某一分支学科、具体研究领域当中。既有研究在视角上缺少全景维度与长时间段的系统检视,难以从海量繁杂信息中洞悉学科发展的真实样貌和客观动态规律,系统性的学科审思需引入新的研究范式加以完善。知识图谱作为反映科学知识发展进程以及结构关系的一种知识管理工具,能有效克服以上不足。通过对海量复杂信息开展缜密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可动态展现学科的演进特征,探究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发现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失与薄弱环节,对拓宽学科研究广度与挖掘研究深度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鉴于此,本研究尝试将知识图谱方法运用于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研究当中,以学科归宗、学科渗透、学科价值为研究基点,以正视学科发展的复杂本质、顺应跨学科的发展态势为研究原则,通过构建三维矩阵(以学科给养、主题演化、知识流动、学术群体为目的维,以各类知识单元为对象维,以统计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聚类分析等科学计量分析为方法维),将CNKI中1979-2018年我国教育管理学38162篇文献信息转化成一系列的知识图谱,以期更深层次地揭示学科结构的相似性与承接性,具体的研究过程及研究发现如下:(1)“学科给养”视角。分别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层面呈现学科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来源与基础条件。总体来说,学科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学科发展的内部与外在条件整体较好,高等院校引领拉动学科发展,但机构之间“贫富”差距较大。此外,研究成果分布在829种不同的期刊上,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14个学科,呈现学科交叉性强,领域广泛等特性。(2)“发展轨迹”视角。前述文献样本涉及到的50351个关键词之间存在强弱关系,通过对这些关键词开展共现分析与聚类分析,挖掘出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亲疏关联。整体来看,学科经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明确的范畴体系,整体呈现“核心—衍生—边缘”的主题格局。阶段性分析表明,学科演进过程中新老话题的更替,存在明显的“政策依赖”特性,与繁荣的应用研究相比,基础性研究量少质低,纵向连贯性研究不足。(3)“知识关联”视角。通过探测突现词把握学科研究前沿。学科研究中具有时代特征“变”的研究域,是学科发展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积极回应。综合“主题演化”的分析结果可知,关注度高的热点领域,容易聚集集体智慧创造新知识,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对前述38162篇文献样本涉及到的144618篇参考文献开展引文分析,结果显示,滋养学科发展的奠基性文献在学科发展初期较为欠缺,这与学科发展初期学术研究规范性存在欠缺有关,因学科研究更注重现实性与实用性,学术积累在延续性和体系上较为薄弱。(4)“学术群体”视角,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对作者合作与作者共被引形成的“显性网络”与“隐性网络”进行考察。整体而言,作者合作构成的“显性网络”密度低,“权威学者”之间的学术联系不紧密,“师生型”、“同事型”是合作的主要方式,网络中派系林立的程度值不高,整体科研合作网络仍处于待优化的初级阶段。基于核心作者共被引构成的“隐性网络”按照研究领域可分为10个学术群体,研究跨领域特性明显,但不具备明显的学派效应。整体上来看网络连通性好,信息传递快,具有典型的“小世界”效应,存在“学术明星”现象。(5)综合上述分析,研究基于知识图谱视角,总结出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范式特征,并对学科研究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从建构均衡化教育管理学学科体系、打造本土化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等层面提出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一系列建议。研究借由宏观概括、中观分析、微观扫描对我国教育管理研究的四十年进行回溯与总结,结合学科发展范式特征提出展望,客观呈现学科总体图景、发展态势与结构特征,为后续研究把握研究重点、捕捉研究前沿、规范学科布局奠定了研究基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未来还需进一步扩充基础数据,扩大文献样本的来源范围,将学术着作、学位论文吸纳进来,同时增加中外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横向对比,以客观评价我国教育管理学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地位、优势与差距。此外,还需丰富研究内容,将学科研究成员的知识结构与研究取向纳入学科建设的重点考察范围,进一步完善本研究。
李蓉[8](2019)在《一名兼职辅导员平衡教学与管理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是针对作为L高职院校新任兼职辅导员的Y老师,针对Y老师兼任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学工作之间的矛盾和困惑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采取叙事研究的方法并结合访谈、观察、实物分析等方法,对师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访谈、分析,在讲述Y老师的成长故事的同时从时间、精力和能力三个维度,以自我、同事及学生三个视角对Y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Y老师难以平衡教学与管理的原因。第一:内部原因。主要是职业倦怠和自我反思不足。第二:外部原因。主要是培训体系不完整、管理制度的缺失和进修交流不易实施。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第一:自我发展是根本。这就需要了解自我专业水平和发展需求、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充实自己、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协调好教学与管理工作。第二:需要学校支持。学校需要制定完备的兼职辅导员选拔与培训制度、落实平台搭建健全考评体系、建立激励保障制度。
孙宇[9](2019)在《高教园区升级发展问题研究 ——以宁波市南高教园区为例》文中提出高教园区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产物,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高等教育发展正从“量的扩张为主”转向“质的提升为重”的发展道路,高教园区也面临升级发展的现实问题。本研究以宁波市南高教园区为例,分析新常态背景下,经济转型升级对高教园区提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增强创新服务能力、增加青创人口供给的新要求。采用德尔菲法确定5个评价指标,分别是在校生培养规模、在校生毕业就职情况、横向科研经费情况、成果转化收入情况和年度决算经费情况描述宁波市南高教园区6所高校的发展现状。总结宁波市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借助新经济增长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和三螺旋理论梳理南高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高教园区对区域经济产生的作用有: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实力;而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南高教园区升级发展和优化高教园区教育结构。结合实地调研访谈,总结南高教园区在建设发展中具有革新式的办园理念、开创性的教育机制、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和特色化的高校建设等经验,但同时也存在园区整体实力不强、学科专业与产业衔接不紧、毕业生留甬比例不高、园区规划需要完善等问题。论文选取美国硅谷科技园作为国外高教园区成功案例,总结硅谷科技园的成功原因:成熟的创新网络、领先的科技创新、活跃的风险资本和创新的园区文化。论文同时选取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作为国内高教园区成功案例,研究分析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成功原因:明确的高校办学定位、专业与产业的紧密结合、园区特色优势明显、政府内驱动力充足。通过对这类园区成功因素的分析,为宁波南高教园区升级发展提供借鉴启示。论文研究提出推进宁波南高教园区升级发展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索: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升级高教园区的功能定位;做大做强优势学科专业;推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建立;以国际化推动园区升级发展。
刁瑜[10](2018)在《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何优化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重大命题,亦是本研究的核心问题。该核心问题产生的逻辑如下:课程是人才陪养质量的重要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简约化是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优化的核心。基于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困境的反思和国际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进程的探究,本研究选取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比较研究这一主题,尝试为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做出一定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以“以简驭繁”(LIM)作为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逻辑起点,构建基于专业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的课程设计完备形态,探讨课程设计外在形式简约化与内在实质简约化的融合,尝试借鉴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经验,探寻具有我国鲜明职教特色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设计新路径。本研究在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两大研究问题:一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是如何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此为对“应然”课程设计命题的追问;二是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经验及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借鉴与有益启示是什么?此为对“实然”课程设计命题的探究。在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以简驭繁、高职课程设计、高职课程设计的比较三个方面对国内外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呈现、解析。对比利时高职专业课程设计进行比较分析,聚焦于外在形式简约化和内在实质简约化的两个维度。其中,形式简约化主要关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结构;实质简约化则关注高职课程设计自身的优化发展。基于这样的分析逻辑,在第二章中构建了本研究的比较分析框架。首先,依据高职教育课程的发展模式和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模式的两条标准,选取了比利时作为本研究的比较对象;其次,根据贝雷迪(G.Z.Bereday,1964)比较教育研究四阶段模型,明确了本研究的两条研究主线:历史分析和切面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功能主义范式,从结构和功能两大维度选取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模式三大基本要素以及高职课程设计简约化(VLIM),作为本研究比较分析的参照项,并最终构建了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框架。基于比较分析框架,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高度抽象的高职专业课程设计分析模型。在分析模型中,外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的外部环境,是指影响高职课程设计的各个利益相关者(如政府、雇主、专业组织、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者、学习者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中圈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是指整个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制度架构;内圈则代表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核心圈,是指高职专业课程设计体系的三大基本要素。可以说,只有建立了这样一个高度抽象的分析模型,才能保证对比利时高职课程设计的探讨上升至系统层面,且保证其结论使用在同一话语平台,结论也就有了可通性,这样才能在我国高职专业课程设计模型构建这一层面提出有效结论。
二、高教大众化阶段高职定位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教大众化阶段高职定位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2)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研究重难点 |
第二章 县域高等教育的理论分析 |
2.1 高等教育办学权力视角 |
2.1.1 政府举办高等教育责任的深化 |
2.1.2 高等院校自主办学权力的展示 |
2.1.3 第三部门高等教育功能的延伸 |
2.1.4 市场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的体现 |
2.2 高等教育经济地理视角 |
2.2.1 高校区位影响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发挥 |
2.2.2 高校布局影响区域合作、人地互动和产学结合 |
2.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视角 |
2.3.1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经济利益红利 |
2.3.2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发展红利 |
2.3.3 区域高等教育治理的政策优化红利 |
第三章 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历程 |
3.1 国家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
3.1.1 中心城市布局:新中国建立至1978年 |
3.1.2 大城市布局:1978至世纪之交 |
3.1.3 地方化聚合:世纪之交至今 |
3.2 浙江省高等院校空间布局演进 |
3.2.1 校园空间转换、置换,创建高教园区 |
3.2.2 办学地点转至区县,创办独立学院 |
第四章 浙江省高校县域办学的动力 |
4.1 外部环境因素 |
4.1.1 县域产业发展要求高校求变 |
4.1.2 地方优惠政策推动高校布局 |
4.1.3 高等教育普及需要发展空间 |
4.2 地方政府因素 |
4.2.1 借助高校增强人力资本储备 |
4.2.2 通过高校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
4.2.3 借力高校提升地方治理水平 |
4.3 高校主体因素 |
4.3.1 提高现有办学资源利用效率 |
4.3.2 在服务地方中实现自身发展 |
第五章 浙江省县域高校办学现状分析 |
5.1 县域高校的分布状况 |
5.1.1 县域高校类型分布丰富多样 |
5.1.2 县域高校布点北多南少 |
5.2 县域高校的办学特征 |
5.2.1 办学层次丰富多样,各校布点不一 |
5.2.2 办学集中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域 |
5.2.3 依托母体高校师资,师资依附明显 |
5.2.4 专业力争错位设置,对接地方不足 |
第六章 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优化策略 |
6.1 校地关系层面 |
6.1.1 明确高校与当地政府的权责利 |
6.1.2 加强县域高校与地方深度互动 |
6.2 政府层面 |
6.2.1 统筹规划,立足全省进行合理布局 |
6.2.2 适度前瞻,促成育人用人良性互动 |
6.3 高等院校层面 |
6.3.1 建立社会化的联席理事会制度 |
6.3.2 构建多元化县域高等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 |
6.3.3 打造心态稳、福利高的服务地方型教师队伍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办学权力结构日渐明朗,亟需高端架构专门化机制 |
7.1.2 特色办学意识已经萌发,亟需因地制宜打造优势学科 |
7.1.3 空间布局总体适应需求,仍需强化省域均衡统筹 |
7.1.4 校地、产教互动已见端倪,亟需夯实合作路径与载体 |
7.2 未来展望 |
7.2.1 研究方向展望 |
7.2.2 研究方法展望 |
7.2.3 研究理论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等教育将迈入普及化阶段需加强结构调整 |
1.1.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机遇与挑战并存 |
1.1.3 浙江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布局迫在眉睫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逻辑研究 |
1.3.2 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优化研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拟创新点 |
1.5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1.5.1 技术路线 |
1.5.2 研究方法 |
2 高等教育结构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 |
2.1 高等教育结构的理论基础 |
2.1.1 社会变迁与教育变革理论 |
2.1.2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2.1.3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相关理论 |
2.2 高等教育结构的影响因素 |
2.2.1 高等教育结构的演变历程:影响因素分析依据 |
2.2.2 高等教育结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
3.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增长 |
3.2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人才结构升级 |
3.3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与创新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4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现状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
4.1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的需求与意义 |
4.2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标准:内部协调性与外部适应性 |
4.3 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体系构建 |
4.4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选取与计算方法 |
4.4.1 基本原则 |
4.4.2 数据来源 |
4.4.3 指标含义与计算 |
4.4.4 以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计算合理性指数 |
4.5 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现状与问题 |
4.5.1 高等教育发展历程与现状 |
4.5.2 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与人口规模不相称 |
4.5.3 高层次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
4.5.4 高等教育资源省内空间布局不均 |
4.5.5 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适应性水平有待提升 |
4.5.6 高等职业教育仍需持续发力 |
4.6 本章小结 |
5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调整策略:以浙江省为例 |
5.1 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顶层设计原则 |
5.2 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重点 |
5.3 长三角一体化视角下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优化路径 |
5.3.1 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全省高教实力 |
5.3.2 加快引进优质高教资源,优化省内空间格局 |
5.3.3 加快分类发展与管理,聚焦一流多元模式 |
5.3.4 对接产业转型与升级,灵活调整学科专业 |
5.3.5 建立健全体制与机制,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
5.4 本章小结 |
6 环境展望与政策建议 |
6.1 科学划分高等教育区域,形成动态疆界 |
6.2 分类评估区域高教水平,实施不同策略 |
6.3 推动区域高教均衡发展,调整存量增量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调研座谈会记录 |
作者简介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已有相关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与范围的界定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认识 |
第一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二、过程与结果:本科专业设置内涵的综合反映 |
第二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遵循各逻辑的协调统一 |
一、学科知识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内在规律 |
二、市场需求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社会应用 |
三、个体发展逻辑: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价值回归 |
四、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整合与统一 |
第三节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要兼顾各利益主体权力与需求的统一 |
一、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主体的构成 |
二、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各主体的权益审视 |
三、高校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制衡与统一 |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过程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内容确定的实践分析 |
一、基于国家层面的实践分析 |
二、基于高校层面的实践分析 |
三、基于专业内容变化的实践分析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模式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口径与方向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时间与空间 |
第三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权力配置的实践分析 |
一、对政府权力的分析 |
二、对高校权力的分析 |
三、对社会权力的分析 |
四、对学生权力的分析 |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学科专业布局与结构的实践分析 |
一、从学科专业数量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二、从学科专业结构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三、从社会人才需求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布局与结构 |
第二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的实践分析 |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结构体系 |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社会需求的适用性 |
三、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对学生发展的适用性 |
第三节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结果分析 |
一、访谈样本的选择 |
二、访谈过程的实施 |
三、访谈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与理论反思 |
第一节 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一、专业设置管理体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与计划性特征 |
二、专业布局与结构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与趋同性特征 |
三、本科课程设置表现出较强的专业化与形式化特征 |
四、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特殊性 |
第二节 关于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论反思 |
一、本科专业设置制度改革的历史惯性 |
二、本科专业设置多元逻辑的失衡与冲突 |
三、本科专业设置中利益关系的割裂 |
第六章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的理性回归 |
第一节 “谈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合理性 |
一、基于内涵的合理性 |
二、基于管理的合理性 |
三、基于目标的合理性 |
第二节 “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对策思考 |
一、明确人才培养理念,调整专业价值取向 |
二、健全专业管理体制,淡化本科专业结构 |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课程设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名单 |
附录二: 2012-2017年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变化一览表 |
附录三: 2007与2017年度36所研究型大学专业布点与专业结构统计表 |
附录四: 案例高校2017届本科毕业生规模前20位的专业及其就业率 |
附录五: 研究型大学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览表 |
附录六: 基于学生认知视角的研究型大学本科专业设置访谈提纲 |
附录七: 学生访谈编码手册(Codebook)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五、研究的不足与创新之处 |
(一)不足之处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
一、高职教育的规模壮大与大力发展阶段(2001-2004 年) |
(一)本阶段的主要政策文本 |
(二)关于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
(三)关于高职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政策 |
(四)关于高职毕业生就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方面的政策 |
二、高职教育的内涵建设与质量提升阶段(2005-2013 年) |
(一)本阶段的主要政策文本 |
(二)关于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
(三)关于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政策 |
(四)关于高职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政策 |
三、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与特色化建设阶段(2014-至今) |
(一)本阶段的主要政策文本 |
(二)关于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 |
(三)关于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 |
(四)关于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政策 |
(五)关于招生工作的政策 |
(六)关于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政策 |
第二章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特点 |
一、政策在促进高职教育地位和功能上的作用逐步提升 |
二、政策的目标和导向愈加明确 |
三、政策提倡高职教育办学类型、层次和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四、政策注重高职教育自身建设能力的增强 |
(一)政策日益注重规模逐步扩大与质量不断提升 |
(二)政策要求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实践技能 |
(三)政策提出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更加明确 |
(四)政策要求高职经费投入要不断增长 |
五、政策引导高职教育发展更加均衡化和公平化 |
第三章 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高职教育政策缺乏相关配套的法律保障 |
二、政策在提升高职教育吸引力方面的作用不够突出 |
(一)社会对高职教育仍存在歧视 |
(二)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特色 |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工资待遇和地位较低 |
三、政策在促使企业积极参与办学方面的作用不够明显 |
四、政策在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方面不够完善 |
五、政策在增强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方面有待改进 |
(一)高职院校规模与双师型教师数量不协调 |
(二)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高技术人才匮乏 |
(三)双师型教师建设流于形式 |
(四)高职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不合理 |
第四章 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
(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
(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
二、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成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
(二)加强校企合作的政策保障 |
(三)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四)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 |
第五章 对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思考 |
一、完善高职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 |
二、制订和完善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的相关政策 |
(一)加强高职政策宣传力度,出台提高社会对高职认同度的相关政策 |
(二)出台鼓励高职院校特色办学的相关政策,以增强吸引力 |
(三)调整和完善高职学生就业政策,提高毕业生社会地位 |
三、完善企业参与办学的相关政策,以调动企业积极性 |
(一)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校企双方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
(二)完善高职经费投入的相关政策,增加高职教育办学经费 |
(三)制订和完善校企合作监督约束和协调机制 |
四、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发展渠道 |
(一)完善高职教育和培训体系,实现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 |
(二)完善学历教育政策,扩宽发展空间 |
(三)健全经费投入机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 |
五、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一)完善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的相关政策 |
(二)进一步完善提升双师型教师质量的相关政策 |
(三)健全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 |
1.4 研究方法、思路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可能的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1.5.4 高等教育现代化内涵 |
第2章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演进 |
2.1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萌芽阶段 |
2.1.1 中体西用开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思想萌芽 |
2.1.2 多元化孕育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践开端 |
2.2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起步调整阶段 |
2.2.1 建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专门人才培养体制 |
2.2.2 “文革”重创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大局 |
2.3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恢复发展阶段 |
2.3.1 国际化拓展高等教育发展空间 |
2.3.2 加快推进科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
2.3.3 办学体制多元化完善高等教育培养体系 |
2.4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新阶段 |
2.4.1 大学生规模扩大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 |
2.4.2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支撑 |
2.4.3 内涵式发展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演进的问题及分析 |
3.1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分析 |
3.1.1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
3.1.2 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基础 |
3.2 高等教育现代化存在的问题 |
3.2.1 高等教育德育工作不够深入 |
3.2.2 高等教育投入相对不足 |
3.2.3 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较为薄弱 |
3.2.4 高等教育存在地区和学科发展不平衡 |
3.2.5 高等教育发展存在不充分 |
3.3 阻碍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因素分析 |
3.3.1 现代高等教育起步晚和历史布局不平衡 |
3.3.2 思想观念现代化不足 |
3.3.3 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与政策实施存在差异 |
3.3.4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高等教育平衡发展 |
第4章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比较借鉴 |
4.1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
4.1.1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
4.1.2 英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
4.1.3 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
4.1.4 我国与美英德三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比较 |
4.2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
4.2.1 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
4.2.2 英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
4.2.3 德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
第5章 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及其内涵 |
5.1 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探索 |
5.1.1 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入新时代 |
5.1.2 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探讨 |
5.2 基本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的内涵 |
5.2.1 人的现代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核心内涵 |
5.2.2 教育队伍现代化肩负塑造时代新人的重任 |
5.2.3 普及化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5.3 总体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阶段的内涵 |
5.3.1 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高等教育体制 |
5.3.2 建立优质均衡高等教育机制 |
5.3.3 深度融合的信息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
5.3.4 形成面向人人的个性化与多样化教育制度体系 |
5.3.5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高等教育治理格局 |
5.4 进入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先进行列阶段的内涵 |
5.4.1 高度国际化为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国际化平台 |
5.4.2 公平教育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之根本 |
5.4.3 创新服务能力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5.4.4 高等教育竞争力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
第6章 加快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路径 |
6.1 提升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水平 |
6.1.1 强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理论支撑 |
6.1.2 提高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践水平 |
6.2 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动力 |
6.2.1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
6.2.2 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 |
6.2.3 完善高等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
6.2.4 深化高等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
6.2.5 建立有序的社会广泛支持系统 |
6.3 实施内涵式发展为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提供质量保障 |
6.3.1 形成高素质师资队伍培养机制 |
6.3.2 发展优质教育以建设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 |
6.3.3 形成广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格局 |
6.3.4 构建新型高等教育生态系统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及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可能的创新点 |
第四节 研究基础 |
一、数据来源及检索策略 |
二、研究方法 |
三、知识图谱绘制流程 |
四、辅助软件 |
第二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给养”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时序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论文时序分布 |
二、基于学科成长规律的基本判断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文献的空间分布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机构分析 |
二、我国教育管理研究文献的期刊分布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研究基金项目分析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项目资助年度分布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基金类别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典型基金项目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学科知识生产仍处于成长阶段 |
二、学科发展呈现交叉性强领域广的特点 |
三、学科发展存在分化不均的现象 |
第三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发展轨迹”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展现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整体性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时间演化 |
一、1979-198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二、1990-199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三、2000-2009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四、2010-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特点总结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主题的演进总结 |
第四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关联”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前沿的阶段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基础 |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文献共被引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期刊共被引分析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研究前沿的分析 |
二、基于研究基础的分析 |
第五章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第一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科学者分布状态 |
一、高产作者界定标准 |
二、高产作者产出与分布分析 |
第二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合作网络解析 |
一、数据选择与研究方法 |
二、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状况整体分析 |
三、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合作网络特征分析 |
第三节 我国教育管理学学术群体的知识图谱 |
一、数据来源和分析架构 |
二、作者共被引网络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讨论 |
一、基于学者合作状况的分析 |
二、基于学术群体构成的分析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工作及发现 |
一、基于“学科给养”视角的研究发现 |
二、基于“发展轨迹”视角的研究发现 |
三、基于“知识关联”视角的研究发现 |
四、基于“学术群体”视角的研究发现 |
第二节 知识网络视角下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特点 |
一、我国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 |
二、学科交叉与互涉促进分支学科不断生成 |
三、以混合团体为基础聚合的学术共同体 |
第三节 学科视角下完善我国教育管理学研究的展望 |
一、建构均衡化的教育管理学科体系 |
二、打造本土化的教育管理学学术格局 |
三、完善教育管理学学科制度化建设 |
第四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后续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术语缩写列表 |
附录二 数据索引 |
附录三 本研究涉及的部分法律与政策文件 |
附录四 1979-2018 年我国教育管理学部分着作统计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一名兼职辅导员平衡教学与管理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辅导员 |
2.兼职辅导员 |
3.高等职业院校兼职辅导员 |
4.平衡 |
(四)文献综述 |
1.关于兼职辅导员的相关研究 |
2.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五)研究方法 |
1.叙事研究方法 |
2.叙事研究中的资料收集 |
3.研究中的角色定位 |
4.研究中的伦理道德处理 |
(六)研究思路与框架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框架图 |
二、她从哪里来——Y老师的学习经历 |
(一)Y老师的求学经历 |
1.Y老师本科之前的求学经历 |
2.Y老师的本科经历 |
3.Y老师的研究生经历 |
(二)Y老师的工作经历 |
(三)小结 |
三、她在哪里——作为兼职辅导员的Y老师 |
(一)我教得好吗? |
1.自己的感受 |
2.学生怎么说 |
3.其他同事怎么说 |
(二)我管理得好吗? |
1.自己的感受 |
2.学生怎么说 |
3.同事怎么说 |
(三)我能做到教学与管理的平衡吗? |
1.自己的感受 |
2.学生怎么说 |
3.同事怎么说 |
(四)小结 |
四、她要去哪里——Y老师直面的挑战 |
(一)Y老师的困惑和迷茫 |
1.学生怎么说 |
2.Y老师怎么说 |
3.学校怎么说 |
(二)Y老师的困惑、迷茫的原因 |
1.内部原因 |
2.外部因素 |
五、如何回到这里——助力Y老师做到教学与管理的平衡 |
(一)自我发展是根本 |
1.了解自我专业水平和发展需求 |
2.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充实自己 |
3.在实践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
4.协调好教学与管理工作 |
(二)学校支持是要务 |
1.制定完备的兼职辅导员选拔与培训制度 |
2.落实平台搭建 |
3.健全考评体系 |
4.建立激励保障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 |
(一)学生访谈提纲 |
(二)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9)高教园区升级发展问题研究 ——以宁波市南高教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高教园区发展提出新要求 |
1.1.2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对高教园区发展带来新挑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教园区的发展研究 |
1.3.2 高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高教园区 |
1.4.2 区域经济 |
1.4.3 升级发展 |
1.5 高教园区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理论基础 |
1.5.1 新经济增长理论 |
1.5.2 人力资本理论 |
1.5.3 三螺旋理论 |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7 研究的创新点 |
2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发展历史与现状 |
2.1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建设缘由 |
2.2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发展现状 |
2.2.1 在园学生规模结构情况 |
2.2.2 在园学生毕业就职情况 |
2.2.3 园区高校横向科研经费情况 |
2.2.4 园区高校成果转化情况 |
2.2.5 园区高校年度决算经费情况 |
2.3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现阶段定位 |
3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
3.1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
3.1.1 宁波市经济发展现状 |
3.1.2 鄞州区经济发展现状 |
3.2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升级发展背景分析 |
3.2.1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南高教园区集聚高端创新要素 |
3.2.2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园区高校增强创新服务能力 |
3.2.3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园区高校增加青创人口供给 |
3.3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分析 |
3.3.1 南高教园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3.3.2 区域经济影响南高教园区建设发展 |
4 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发展经验与存在问题 |
4.1 大众化背景下南高教园区发展经验 |
4.1.1 革新式的办园理念 |
4.1.2 开创性的教育体制 |
4.1.3 市场化的经营机制 |
4.1.4 特色化的高校建设 |
4.2 新常态背景下南高教园区存在问题 |
4.2.1 园区规划需要优化完善 |
4.2.2 园区高校整体实力不强 |
4.2.3 学科专业与产业衔接不紧 |
4.2.4 毕业留甬学生比例下滑 |
5 国内外高教园区发展经验的借鉴 |
5.1 美国硅谷科技园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5.1.1 美国硅谷科技园的形成发展 |
5.1.2 美国硅谷科技园发展的经验启示 |
5.2 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
5.2.1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的形成发展 |
5.2.2 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发展的经验启示 |
6 探索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升级发展的路径选择 |
6.1 加强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导 |
6.2 升级南高教园区的功能定位 |
6.3 推进学科专业产业链的建立 |
6.4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
6.5 用国际化带动园区升级发展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读与核心概念界定 |
一、题目解读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以简驭繁(Less is More,LIM)”极简主义的研究 |
二、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三、关于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比较的研究 |
四、研究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理论依据 |
二、研究假设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框架 |
五、研究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分析框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必然取向:简约化 |
一、简约化与专业课程设计优化 |
二、高职课程设计的中心议题:专业课程的简约化 |
三、专业课程优化要求课程设计简约化 |
第二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简约化的知识观照 |
一、课程设计简约化对实践知识的关注 |
二、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新视角:LIM |
三、课程设计简约化的核心:VLIM |
第三节 高职教育课程设计分析框架的构建 |
一、比较对象的选择 |
二、分析框架的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梗概 |
第一节 比利时教育体系概览 |
一、比利时国家简介 |
二、比利时教育体系简况 |
三、比利时高等教育体系概况 |
第二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概要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的基本制度与政策框架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资助政策与经费来源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质量监控 |
四、比利时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
第三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 |
一、中职教育课程的延续 |
二、以劳动力市场为导向 |
三、分层级资格证书体系 |
四、开放的职后培训途径 |
五、以简驭繁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概述 |
第一节 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一、萌芽自发阶段(1830独立前) |
二、制度规范阶段(1830~1914-1918) |
三、质量提升阶段(1945~1970) |
四、标准规范阶段(1960~1988) |
五、未来发展展望(1989~至今) |
第二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 |
一、技术回归:方法论 |
二、目标驱动:以人为本 |
三、设计导向:以简驭繁 |
第三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构成要素 |
一、高职课程设计中的注册制课程 |
二、高职课程设计中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分类 |
第四节 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实证研究 |
一、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专业标准 |
二、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
三、比利时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质量保障 |
四、典型案例解析:三所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比较 |
一、高职课程设计比较分析框架的应用 |
二、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差异 |
三、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共性 |
第二节 中比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经验 |
一、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 |
二、构建制度化设计框架 |
三、关注课程设计简约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借鉴 |
第一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梗概 |
一、历史演变 |
二、设计模式 |
三、发展趋势 |
第二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主要问题 |
一、课程目标的职业性不够 |
二、课程内容的操作性不强 |
三、课程模式的同质化严重 |
第三节 我国高职教育课程设计的改进对策——基于LIM视角 |
一、建立“政府一市场”的课程管理机制 |
二、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 |
三、完善高等职业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标准 |
四、深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
五、借鉴比利时经验中坚守中国文化自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未来研究展望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APPENDIX) |
附录1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家访谈函 |
附录2 比利时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与纺织品模块课程计划课程 |
附录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生物技术)化妆品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护理模式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医疗保健)老年保健模块课程表 |
附录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工商管理高职模块化培训指南(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酒店与餐饮管理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旅游管理模块课程计划(适用至2017年8月31日) |
附录1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商业科学与工商管理)银行、证券金融模块课程计划 |
附录1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电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子模块课程表 |
附录1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工业IT模块课程表 |
附录1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冷却与加热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航空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1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机械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19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工业科学与技术)电信技术模块课程表 |
附录20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骨科缓急药物模块课程表 |
附录21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图书馆与纪录片信息科学模块课程表 |
附录22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3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特殊教育模块课程表 |
附录24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人事管理模块课程表 |
附录25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高级咨询模块课程表 |
附录26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社会文化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7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企业联合工作模块课程表 |
附录28 比利时高职教育专业大类(社会工作)聋人口译员模块课程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学术活动 |
后记(EPILOGUE) |
致谢(ACKNOWLEDGEMENT) |
四、高教大众化阶段高职定位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众化进程中肯尼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 王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浙江省县域高等教育发展研究[D]. 吴瑞瑞.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3]高等教育区域结构调整逻辑及布局优化研究 ——以浙江省为例[D]. 王艳. 浙江大学, 2020(10)
- [4]中国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研究 ——以研究型大学为例[D]. 刘海涛. 厦门大学, 2019(08)
- [5]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 牛海燕.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6]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阶段研究[D]. 赵晓芳. 南昌大学, 2019(02)
- [7]我国教育管理学知识图谱研究 ——基于1979-2018期刊文献的实证分析[D]. 热孜万古丽·阿巴斯.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8)
- [8]一名兼职辅导员平衡教学与管理的叙事研究[D]. 李蓉.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9]高教园区升级发展问题研究 ——以宁波市南高教园区为例[D]. 孙宇. 宁波大学, 2019(06)
- [10]以简驭繁:比利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 刁瑜. 厦门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