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20年受益匪浅

养兔20年受益匪浅

一、养兔二十年效益丰(论文文献综述)

张旻蕊[1](2015)在《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八十年变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农”问题在我国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学术领域都对有关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一系列问题倍加关注。而江村是了解中国农村的窗口。本文在对江村已有文献进行二次分析的基础上,从历史纵向比较角度出发,将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描述了江村农民近八十年的收入结构。论文由四个方面构成:首先,对费孝通等不同时段学者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总结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七十年变迁;其次,分析近十年来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新变化;再次,对江村农民近八十年的收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分析江村农民收入结构变迁的社会意义。本文收入的来源范围非常广泛,主要从工资收入、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江村农民近八十年的收入结构的记述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变迁,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冷碧滨[2](2013)在《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反馈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猪生产在畜牧业中处于主体地位,其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是一个重要的“三农”问题。随着我国生猪产业的不断发展和生猪生产的规模化和工厂化程度不断提高,生猪规模养殖产生的粪污量急剧增加且相对集中,无法被周围土地消纳,猪粪尿就从有机肥资源转变成污染源,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沼气作为重要的户用生物质资源,户用生物质资源工程的推广和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出现了原料短缺和技术服务不足等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生猪规模养殖废弃物污染和户用生物质资源发展不足问题,探索生猪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和生物质资源开发的有效模式。本文研究工作和成果主要有:1.通过对中国生猪生产近年来生产消费基本情况的分析,得出了中国生猪生产消费在中国畜牧业以及世界猪肉生产消费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对“公司+生猪养殖户”模式的系统动力机制和博弈淘汰机制分析,剖析了近年来不具有市场开拓和风险应对能力的散养户不断退出的原因,验证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现今我国生猪产业走上了规模化快速发展轨道,我国生猪产业正朝着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已经成为我国生猪业的主要养殖模式。2.采用DEA对生猪规模间养殖效率进行评价,得出了:相较于散养,中小规模显示出了一定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的不断升级在大规模生猪养殖中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作用。建立了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和层次分析法,评价了2000-2011年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警示了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在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的同时,必须处理好和自然环境的关系。3.通过SD基模对生猪规模养殖系统与户用生物质资源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并进行基模并运算,提出了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模式。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生猪规模养殖以及户用生物质资源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对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基模进行并运算,构建了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创新模式,系统动力学基模研究表明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既缓解了生猪规模养殖污染,提高农户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又实现了沼气工程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民生工程的战略目标。生猪规模养殖作为生猪养殖的一种必然选择,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和规模养殖场的不断增多,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模式对生猪规模养殖污染和户用生物质资源能源服务技术短缺制约具有反制约作用,是生猪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循环开发的有效模式。4.将演化博弈模型与系统动力学进行有效结合,建立了SD演化博弈模型并对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进行动态演化研究,实现了系统动力学和演化博弈模型的有效结合,也实现了对影响演化博弈稳定状态的相关因素和政策进行动态仿真,创新了博弈和系统动力学有效结合的复杂系统分析方法和工具,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系统动力学理论。通过农户行为理论和博弈及演化博弈相结合,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了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中农户行为的演化。演化博弈是研究行为的演化动态过程,而系统动力学恰恰也是研究复杂系统动态过程,通过系统动力学和博弈论及演化博弈进行有效结合,将系统动力学与演化博弈的动态复制系统有效结合,建立了SD演化博弈模型,对农户、生猪规模养殖企业、政府三个主体在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中的行为进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博弈动态演化,得出了推进农户、生猪规模养殖企业和政府参与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的政策建议。5.提出了基模生成集核和基模核的概念,并利用基模生成集核和基模核对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进行了系统结构分析,完善了基模生成集理论,使系统结构分析的过程更为简洁直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系统动力学基模及基模生成集理论。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刻画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经营模式的系统动力学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利用强简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作嵌运算生成极小基模核,由极小基模核构成基模生成集核,由基模生成集核生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模核并施行从流率基本入树模型至强简化入树模型的逆变换生成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模进行反馈分析;并通过枝向量行列式反馈环计算法计算出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经营模式系统总体流图的反馈环并对其进行分析,得出:利用强简化流率基本入树模型作嵌运算生成反馈极小基模核,由反馈极小基模核构成反馈基模生成集核并由反馈基模生成集核生成具有典型意义的基模和施行从流率基本入树模型至强简化入树模型的逆变换的基模生成方法更为简洁、直观,这为复杂系统的基模反馈分析提供了一个更为简洁的方法和思路。同时,利用基模生成集核生成基模并结合行列式反馈环算法进行基模反馈分析得出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对来自环境污染、农户优质能源利用的制约具有反制约作用,土地问题为制约该模式的主要因素。6.以江西德邦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作为实证研究案例,在对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进行了系统结构反馈分析情况下,构建了SD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德邦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的稳定性并进行调控对策仿真,得出了推动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的政策建议。

王逍[3](2007)在《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文中指出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散杂居农业民族,其主体人口分布于我国广袤的东南山区。基于畲族经济较之东南区域经济严重滞后的现实,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敕木山区以惠明寺村为中心的畲族村落群经济变迁之田野调查,为畲族经济发展模式提出较有普遍意义的思考。对畲族经济问题的关注,无论是从畲族研究的时代要求和学术使命,抑或从民族平等、社会和谐、城乡协调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多维度来审视,均具有较强的现实紧迫性。本文采取以惠明寺村为深度田野个案、以周边六个畲村为田野参照物的点面结合的调查方法,首先从畲族与市场关系的历史变迁切入田野对象(第一章),然后勾勒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及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图像(第二、三章),再着力聚焦于惠明寺村人如何在各种力的交错互动中,通过惠明茶的复兴而逐步走向市场,进而阐析其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第四、五、六章),同时选取田野参照村落的若干经济面相,与惠明寺村进行共性及个性的比较(第七章)。最后,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相互观照和畲族历史与现实深度评估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八章):一、依托畲区资源禀赋、发挥山区资源优势,从传统与现代整合的角度,实现畲区由传统生存型农业向现代商品化农业转变,是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二、超越“耐劳杂作、弗事商贾”的传统农本意识,淡化“山野自足、于世无求”的族群封闭心理,强化多维度的族群互动等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文化自觉,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内在活力。三、有效发挥政府职能,为优化畲区产业结构、加快畲族人力资源建设、完善畲区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等提供制度性支持,是畲族经济转型的外在条件。

李瑞雪[4](2005)在《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山区小流域治理,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分配和土地利用优化等为基础,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措施,建立以经济植物、防护性植物、观赏性植物为核心的,农、林、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可为工业和商业提供优越生产、生态环境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目前对小流域治理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工程措施和造林措施为主,研究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综合配置和集中实施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二是从水文学、地质学、水利工程学等角度研究小流域陡坡地土壤侵蚀机理,包括侵蚀泥沙、径流和养分的流失特征,影响因素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三是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法等定性定量方法在较小尺度上研究小流域分类及其治理优化模式,尺度推绎问题较突出。三峡库区山区分布有大量的小流域,而且小流域类型复杂,是三峡水库泥沙的主要策源地,加之三峡库区土地资源稀缺,小流域亦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资源。到目前为止,三峡库区尚未深入开展小流域治理方面的研究,难以为三峡库区山区水土保持、三峡工程建设以及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系统能以迅速和灵活的方式通过模型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支持和帮助。当前决策支持系统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而且相继提出了群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式决策支持系统等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分别适应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决策部门的需要,这也代表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项目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现状调查、治理优化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查明该地区小流域的现状特征、土壤侵蚀因子及强度,构建出适用于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提出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化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在分析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形成特征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及数学模型对三峡库区水土肥流失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典型小流域自然资源分异特征及社会经济结构状况,提出了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及发展策略。①小流域地貌是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地质构造等内营力是形成小流域地貌基本骨架的因素,气候、水文等外营力因素是在内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对地貌形态的进一步雕饰,对地貌演化的后期或现代地貌的演化起主导作用;小

樊青[5](2004)在《国内知名养兔专家朱秀柏谈农户应当如何发展养兔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日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国内知名养兔专家朱秀柏就目前养兔业的效益如何、兔肉的营养价值、养兔关键技术、养兔规模的确定及兔产品的销售渠道等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记者:朱所长,现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在关注农民增收问题,听说养兔近几年效益还不错,您认为情况如何? 朱所长:养兔作为养殖业的一个行业,从多年来看,特别是最近几年,

吴世豪[6](2004)在《燕赵大地蜗牛王——记邯郸市巾帼特种动植物开发研究所所长吴长新创业记实》文中指出 “要致富,养蜗牛;养蜗牛,找老吴”,冀南大地人们口耳相传着这句话。老吴何许人也?老吴就是被人们誉为“蜗牛大王”、现任邯郸市巾帼特种动植物研究所所长的吴长新。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冀南这块热土上,吴长新走过了一条艰难坎坷的创业之路,用他全部的心血谱写了经济大潮中一曲壮美的赞歌。

李新虎[7](2003)在《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区小流域是一个自然、经济、人文、社会构成的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山区小流域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资料收集、区域系统诊断、规划决策、防护体系及工程设计、检测评价与调控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研究区的庞大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如果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工作,必然存在时效性差、精度低、重复工作、制图效果差等问题,人力、财力、物力、时间、数据的浪费。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山区小流域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环境日趋恶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对区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迫切需求,加速了计算机技术与山区小流域治理开发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从而为产生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三峡库区典型山区小流域的研究,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探求了构建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路及其实现方案,建立了基于GIS的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探讨了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其分区治理模式,为三峡库区山区小流域的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1.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由立地因子库、知识库和模型库构成。GIS子系统为立地因子库提供高质量的空间数据,同时也是系统数据更新的主要接口。功能模块以立地因子库、模型库、知识库为基础,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实现查询、显示、统计和各种分析功能。 山区小流域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实体特征;山区小流域的数据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属性值的特征;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需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几个方面的数据;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实地观测、实验和试验、遥感数据、现有图件、GPS定位信息和国家认可的电子数据等多种途径获得数据;可通过图形叠加和图斑合并处理山区小流域的图形数据;可以从流域、垂直分带、地块三个尺度上构建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 专家知识库是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的获取和解释,知识整理,知识表示,知识形式化及形成知识库几个方面对山区小流域治理专家知识库进行了设计。 数宇地形模型是山区小流域治理中最重要的模型,另外模型库中还包含一般的决策支持模型和应用模型;参数可以直接量化的模型,直接用函数表示,系统运行时,直接调用该函数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模型的运算;对于参数不可直接量化的模型,构建相应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运行时,通过决策者相应的选择完成模型的运算:对于现有的较为成熟而又方便共享的模型,通过系统的外部调用接口直接调用。2.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方案 按照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的思路,利用现有的条件,初步构建了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部分功能:首先,在利用GIS软件ARC删FO,Arcview,Mapi恤及VisuaalFoxpro6.0建立了石碗溪小流域立地因子库;采用VisualBasic6刀编程语言,构建了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利用VsualBasic6.0实现了山区小流域治理部分决策模型;在 Visual Basic编程环境下,利用 DAO数据库编程技术和 Mapobjects实现了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数据接入。3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其治理模式 本文研究了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异特征,得到了如下一些结果:山区小流域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资源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呈现出垂直分异特征;在山区小流域内部,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异特征,表现在水平分布上,从沟道发源地到汇流处,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依据这种垂直分异特征,将小流域进行分区。据此,将石碗溪小流域分为 1、11、Ill区,相应的治理模式如下:l区:加固河岸,沿河两岸种枫杨、刺槐、桑树等,防冲保土,一级阶地种植甘蔗,沙土种植花生、西瓜,稻田等水面养殖鱼虾、鳖等水产品;农户周围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蔬菜瓜果,养殖鸡鸭鹅兔;健全排灌系统。11区:一级台地以下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二、三级台地以下,坡度25”以上,建成柑橘、猕猴桃、桃、李等成片的经济林;山地、疏林地及荒草地,要封山育林,建成乔灌草结合的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Ill区:山上部,陡坡地营造马尾松等用材林,结合马桑、映山红等灌木及首蓉等草本植物,形成乔、灌、草结合的防护体系:中部发展油桐、油茶、杏、慈竹等经济林;整治坡面水系,排洪沉沙,缓坡修筑梯田,肥沃土地种植黄山药、花椒、山胡椒等。

高现涛[8](2003)在《养兔二十年效益丰》文中提出 山东省诸城市孟疃镇庄家村农民刘本明,致力于兔业开发20年不辍,获得巨大回报。他从一位普通农村干部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兔业开发企业家,并创建诸城市本明兔业开发公司,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明星养殖企业”。1983年,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刘本明看准了养兔业投资小、繁殖快,充分利用农村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做饲料,节省粮食,是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好项目,就购进了几百只兔子在庭院里试养。他多次往返于

高现涛[9](2003)在《养兔二十年效益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山东诸城市孟疃镇庄家村农民刘本明,致力于兔业开发20年不辍,获得巨大回报,从一位普通农村干部发展成为固定资产超千万元的兔业开发企业家。2001年底,他创建的诸城市本明兔业开发公司(邮码 262205,电话0536-6311368、6311098)被山东省畜牧协会评为“山东省十大明星养殖企业”。

李孝安[10](1983)在《兴堡子川高扬程提灌工程的经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兴堡子川位于甘肃省靖远县北部,旱川内有100多万亩肥沃土地。从长远考虑,均有提引黄河水发展灌溉的条件。目前因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资金困难,故计划分两步加以开发利用。首先兴建第一期工程,即发展水浇地16.8万亩,其中林地1.8万亩、农田15万亩;设计提水流量为6米3/秒,加大流量为7米3/秒,装机容量为4.8万千瓦,平均扬程为413.18米。在第一期工程充分发挥效益以后,再根据国民

二、养兔二十年效益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养兔二十年效益丰(论文提纲范文)

(1)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八十年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从一则故事谈起
        (二)由此引出的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民收入的研究
        (二)关于江村的研究概况
        (三)关于江村农民收入的研究
        (四)总结与评价
    三、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与创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手段
        (四)江村简介
第二章 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七十年变迁
    一、1936 年江村农民的收入状况
    二、1956 年江村农民收入结构
    三、1961-1981 年江村农民收入结构
    四、1989 年江村农民收入结构
        (一)1989 年江村农民收入结构
        (二)新增的收入
    五、2007 年江村农民收入结构
        (一)2007 年江村农民的收入结构
        (二)新增的收入
第三章 近十年来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新变化
    一、近十年来江村农民收入概况
    二、2008 年江村农民的收入状况
    三、2010 年江村农民的收入状况
    四、2012 年江村农民的收入状况
    五、2014 年江村农民的收入概况
        (一)家庭经营收入
        (二)工资性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
    六、2015 年的新变化
第四章 江村农民收入结构八十年变迁的比较分析
    一、八十年来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一)家庭经营收入
        (二)工资性收入
        (三)财产性收入
        (四)转移性收入
    二、八十年来江村农民收入结构变迁的基本特征
        (一)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变化不大
        (二)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比重增加
        (三)不同类型家庭农户增收发展不平衡
第五章 江村农民收入结构变迁的社会影响
    一、生活水平
        (一)衣
        (二)食
        (三)住
        (四)行
    二、生活方式
        (一)人际交往网络化、扩大化
        (二)消费模式网络化
    三、生活观念
        (一)婚姻模式“渐趋同”
        (二)文化休闲“赶时髦”
        (三)子女教育“受关注”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
    二、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附录
致谢

(2)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反馈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 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的概念
        1.3.1 生物质资源
        1.3.2 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的概念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研究现状及理论简述
    2.1 研究现状
        2.1.1 农业产业化概述
        2.1.2 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2.1.3 养殖废弃物处理的研究现状
        2.1.4 规模化养猪场沼气工程发展的研究综述
        2.1.5 沼气生态能源建设与生态畜牧业养殖技术的协调发展
        2.1.6 规模养殖与农户合作发展研究的现状分析
        2.1.7 系统动力学反馈结构分析与仿真理论研究的现状分析
    2.2 相关理论简述
        2.2.1 博弈理论
        2.2.2 系统科学及系统动力学的相关理论
第3章 生猪规模养殖趋势分析
    3.1 生猪生产消费基本情况
        3.1.1 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总体情况
        3.1.2 生猪生产情况
        3.1.3 生猪消费情况
        3.1.4 生猪生产的区域发展情况
    3.2 “公司+生猪养殖户”运营模式
        3.2.1 “公司+生猪养殖户”经营模式运行的动力机制
        3.2.2 “公司+生猪养殖户”经营模式的违约问题
    3.3 生猪不同养殖规模的养殖技术效率分析
        3.3.1 生猪不同规模生产基本情况
        3.3.2 生猪规模间养殖特征
        3.3.3 基于DEA的生猪规模间养殖技术效率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的动力机制
    4.1 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承载力评价
        4.1.1 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
        4.1.2 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承载力评价
    4.2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动力机制
        4.2.1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国家战略及政策法规
        4.2.2 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动力机制
    4.3 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的动力机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合作开发系统的农户行为演化
    5.1 农户参与合作开发系统的外在影响因素
        5.1.1 农户行为的理论基础
        5.1.2 农户参与合作开发系统的外在影响因素
    5.2 农户参与合作开发系统的行为博弈
    5.3 农户参与合作开发系统的行为演化
        5.3.1 农户参与合作开发系统的演化博弈模型
        5.3.2 农户参与合作开发系统的博弈演化
        5.3.3 农户参与合作开发系统的博弈演化稳定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合作开发系统主体博弈动态演化
    6.1 合作开发系统主体得益矩阵
        6.1.1 合作开发系统主体行为分析
        6.1.2 合作开发系统主体得益矩阵
    6.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合作开发系统演化博弈的动态复制系统
        6.2.1 基于合作开发系统演化博弈的动态复制系统
        6.2.2 合作开发系统的SD演化博弈模型
    6.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合作开发系统的博弈动态演化
        6.3.1 在既定得益情况下的开发系统三主体行为博弈动态演化
        6.3.2 在既定主体行为下开发系统三主体行为博弈动态演化
        6.3.3 在既定主体行为下主体得益对系统三主体行为博弈动态演化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基模生成集核的合作开发系统结构分析
    7.1 合作开发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建立
        7.1.1 流位流率系及外生变量、调控参数的确定
        7.1.2 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构造
    7.2 基模生成集核
        7.2.1 概念及其生成定理
        7.2.2 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的强简化变换
        7.2.3 基模生成集核
    7.3 基模分析
    7.4 合作开发系统总体反馈分析
        7.4.1 总体增长上限基模
        7.4.2 总流图的反馈环枝向量行列式计算与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演化博弈模型的系统对策仿真
    8.1 德邦生猪规模养殖系统简介
        8.1.1 高塘乡简介
        8.1.2 江西省德邦牧业有限公司简介
    8.2 基于SD的德邦合作开发系统的演化博弈模型
        8.2.1 合作开发系统主体得益矩阵
        8.2.2 德邦合作开发系统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
        8.2.3 德邦合作开发系统的SD演化博弈模型
    8.3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博弈动态演化仿真
    8.4 基于SD演化博弈模型的调控对策仿真
        8.4.1 加强沼气服务体系建设
        8.4.2 加大环境保护和户用沼气工程建设的考核力度
        8.4.3 加大考核,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8.4.4 加强对生猪规模养殖企业的监督力度,构建农户的表达通道
        8.4.5 将国家政策生根落地,提高农户使用户用生物质资源的积极性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政策建议
    9.1 进一步加大生猪规模养殖的政策支持力度,稳定猪肉价格
    9.2 必须加大生猪规模养殖废弃物处理力度
    9.3 大力开发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
    9.4 必须保障合作开发系统的农户利益
    9.5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9.6 加大对沼气服务体系建设的倾斜力度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全文总结
    10.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二至十一阶反馈环核计算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旨趣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第三节 相关学术谱系梳理
    第四节 资料、思路与论文架构
第一章 从游耕到定耕:汉族市场的边缘人
    第一节 游耕与迁徙:游离于汉族市场之外
    第二节 拓荒与定耕:汉族市场有限的辐射
    第三节 市场边缘化与畲区经济、文化的滞后性
    小结 田野聚焦的背景与田野结论的参照
第二章 拓荒与生存: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一节 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
    第二节 惠明寺院——惠明寺村落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第三节 汤夫人崇拜及其社区功能意义
    小结:惠明寺村庄聚落变迁中的悠悠禅意
第三章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
    第一节 农作物种植功能模式变迁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与市场关系变迁
    第三节 农作物种植与经济生活变迁
    小结:国家政治场域中的村落经济与市场
第四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上)
    第一节 互动——复兴惠明茶
    第二节 重展新姿的惠明茶
    第三节 惠明寺茶场的承包与转让
    小结 惠明茶从沉沦僻壤到重展新姿
第五章 走向市场的惠明茶(下)
    第一节 惠明茶的大规模复兴
    第二节 卷入茶叶市场经济大潮的惠明寺人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的憧憬与困境
    小结:嵌合在传统之中的市场之路
第六章 走向市场的动力与阻力
    第一节 走向市场的源动力
    第二节 深入市场的客观制约因素
    第三节 市场进程中文化惯习的正负功能
    小结:曲折漫长的市场进程
第七章 来自田野参照物的比较
    第一节 经济变迁同步相似的敕木山村
    第二节 惠明茶经济效应辐射的周湖村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中的东弄村经济图像
    第四节 畲汉互动较多的杂居村落双后岗
    第五节 被城市化辐射的旱塔村
    第六节 惠明寺人先祖故地包凤村
    小结 田野参照物与惠明寺村的共性及个性
第八章 结语:历史人类学视野中的畲族经济转型
    第一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方向——依托资源禀赋、改造传统农业
    第二节 畲区经济转型的内源性因素——经济主体的文化自觉
    第三节 畲族经济转型的外源性因素——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附录
跋语

(4)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山区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1.1.1 山区小流域的界定
        1.1.2 山区小流域基本特征
        1.1.3 山区小流域治理发展趋势
    1.2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1.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1.2.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1.3 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1.3.1 决策支持系统的有关概念
        1.3.2 决策支持系统的产生发展及其发展动力
        1.3.3 决策支持系统的构造与系统结构
        1.3.4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1.4 小结
第2章 立体依据和研究方案
    2.1 立题依据
    2.2 研究方案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2.3 研究方法
        2.2.4 技术路线
第3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3.1 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及其形成特征
        3.1.1 小流域地貌的地质气候环境背景
        3.1.2 小流地貌演化的因素分析
        3.1.3 三峡库区小流域地貌演化的过程分析
    3.2 三峡库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流失量分析
        3.2.1 USLE中各因子值的确定及因子图的生成
        3.2.2 栅格流失量的计算和土壤侵蚀等级图的生成
        3.2.3 土壤流失量预测结果与讨论
    3.3 典型小流域自然特征及其分异
        3.3.1 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
        3.3.2 山区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
    3.4 三峡库区小流域社会经济现状分析
        3.4.1 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分析
        3.4.2 农民生产和生活情况分析
        3.4.3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3.3.4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3.3.5 小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展望
第4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1 三峡库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及经济分析
        4.1.1 小流域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分析
        4.1.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对土壤质量影响分析
        4.1.3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分析
        4.1.4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4.2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2.1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影响因子分析
        4.2.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
        4.2.3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4.2.4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3 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4.3.1 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耕地经济效益
        4.3.2 发挥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农林牧业用地
        4.3.3 加大农业生产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4.3.4 扩大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4.3.5 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
第5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5.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5.1.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
        5.1.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5.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设计
        5.2.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分析
        5.2.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设计
        5.2.3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建立过程
    5.3 山区小流域治理专家知识库
        5.3.1 知识的获取与解释
        5.3.2 知识整理
        5.3.3 知识表示
        5.3.4 知识形式化与形成知识库
    5.4 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型库
        5.4.1 山区小流域治理应用模型
        5.4.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实现方案
    5.5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5.5.1 系统实现的软硬件平台
        5.5.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用户界面
        5.5.3 系统功能的实现
第6章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模式研究
    6.1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理论框架
        6.1.1 生态适宜性与敏感性原理
        6.1.2 景观结构和功能理论
    6.2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环境调控方法
    6.3 三峡库区小流域水土肥流失治理的耕作模式
        6.3.1 顺坡耕作农作系统
        6.3.2 横坡耕作农作系统
        6.3.3 梯田农作系统
        6.3.4 秸秆覆盖农作系统
        6.3.5 垄沟格网式耕作农作系统
        6.3.6 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
    6.4 案例分析——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
        6.4.1 石碗溪小流域生态适宜性和敏感性分析
        6.4.2 基于格局优化的整体格局选择与空间布局
        6.4.3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措施
    6.5 三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策
        6.5.1 改变传统观念,提高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地位
        6.5.2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6.5.3 切实加强对土地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6.5.4 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实施重点生态农业工程
        6.5.5 因地制宜建立和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6.5.6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
        6.5.7 完善政策,放活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加快土地流转和荒山荒坡治理
        6.5.8 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第7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结论
        7.1.1 三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7.1.2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7.1.3 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7.1.4 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
    7.3 相关领域内亟需开展的研究和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

(7)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山区小流域治理及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1. 山区小流域治理研究概述
        1.1 山区小流域的界定
        1.2 山区小流域基本特征
        1.3 国外山区小流域治理研究简述
        1.4 国内山区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2.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综述
        2.1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SS)
        2.2 决策支持系统的构造与系统结构
        2.3 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2.4 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
    3. 信息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3.1 山区小流域动态监测
        3.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
    4. 小结
第二章 立题依据及技术路线
    1. 立题依据
    2. 研究方案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步骤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自然
        3.2 石碗溪社会经济状况
        3.3 数据来源及其整理
第三章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系统分析
        1.1 目标分析
        1.2 山区小流域治理的过程分析
    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
        2.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的原则
        2.2 基于GIS的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3. 小结
第四章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设计
    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分析
        1.1 山区小流域实体特征及数据的基本特征
        1.2 山区小流域数据标准
        1.3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分类
        1.4 山区小流域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设计
        2.1 小流域尺度立地因子库
        2.2 垂直分带立地因子
        2.3 地块尺度立地因子库
    3.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建立过程
    4. 小结
第五章 山区小流域治理专家知识库
    1. 知识的获取与解释
    2. 知识整理
    3. 知识表示
    4. 知识形式化与形成知识库
    5. 小结
第六章 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型库
    1. 山区小流域治理一般模型
    2. 山区小流域治理应用模型
        2.1 数字地形模型
        2.2 沟道分类模型
        2.3 山区小流域保土效益模型
        2.4 山区小流域治理生态效益模型
        2.5 小流域治理经济效益计算及评价
    3.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模型的实现方案
    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GIS的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实现
    1. 系统实现的软硬件平台
        1.1 系统开发环境
        1.2 系统运行环境
    2.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用户界面
        2.1 MDI多文档活动界面
        2.2 系统菜单设计
        2.3 系统对话框设计
        2.4 工具栏设计
    3. 系统功能的实现
        3.1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接入
        3.2 山区小流域治理知识查询
        3.3 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型计算
    4. 小结
第八章 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治理模式
    1. 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
        1.1 地形地貌垂直分异
        1.2 气候垂直分异
        1.3 土壤垂直分异
        1.4 植被垂直分异
    2. 以自然资源垂直分异为基础的分区治理模式
        2.1 山区小流域垂直分异综合分区
        2.2 山区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
    3. 小结
第九章 结果与讨论
    1. 结果
        1.1.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总体设计
        1.2. 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构建
        1.3. 山区小流域治理专家知识库的构建
        1.4. 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型库的构建
        1.5.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各部分实现及系统集成
        1.6. 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治理模式
    2. 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四、养兔二十年效益丰(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村农民收入结构的八十年变迁[D]. 张旻蕊. 苏州大学, 2015(02)
  • [2]生猪规模养殖与户用生物质资源合作开发系统反馈仿真研究[D]. 冷碧滨. 南昌大学, 2013(02)
  • [3]走向市场:一个畲族村落的农作物种植与经济变迁[D]. 王逍. 厦门大学, 2007(09)
  • [4]三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李瑞雪. 西南农业大学, 2005(06)
  • [5]国内知名养兔专家朱秀柏谈农户应当如何发展养兔业[J]. 樊青. 畜牧市场, 2004(07)
  • [6]燕赵大地蜗牛王——记邯郸市巾帼特种动植物开发研究所所长吴长新创业记实[J]. 吴世豪.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04(13)
  • [7]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D]. 李新虎. 西南农业大学, 2003(02)
  • [8]养兔二十年效益丰[J]. 高现涛. 农民致富之友, 2003(04)
  • [9]养兔二十年效益丰[J]. 高现涛. 农家顾问, 2003(01)
  • [10]兴堡子川高扬程提灌工程的经济分析[J]. 李孝安. 水利水电技术, 1983(10)

标签:;  ;  ;  ;  ;  

养兔20年受益匪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