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邹成成[1](2020)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森林旅游因其自身优良的生态属性、较强的劳动力吸附能力成为林业发展重要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和富民产业。近年来,从国家和地方出台的方针政策中不难看出,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产业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林业转型升级要关注经济也要关注民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城市病”也随之出现,城镇居民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需求逐渐增大,森林是优良的释放压力、亲近自然之地,所以发展森林旅游是拉动绿色经济、增进民众绿色福利水平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关注科学划分森林旅游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定位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发展阶段,评价各区域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分析绿色发展视域下的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和递阶结构,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给出有实践意义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本论文系统阐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绿色发展、“两山”理论、产业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产业竞争力等相关理论对森林旅游产业的指导作用,给出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内涵。对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将我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按照时间先后分为5个历史时期,并分别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产业的发展特征,将国内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划分为有限竞争、资源竞争及差异化竞争三个阶段。结合产业发展未来消费群体变化、产品需求变化和产业文化内涵变化几个方面分析了森林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奠定基础。本论文借鉴钻石模型,按照生产要素、需求要素、支持产业和政府作用四个层次进行指标归类,建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影响因素指标的变异程度不同,本文选取熵权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借助SPSS软件及Excel软件对全国31个省域2008-2017年森林旅游产业的竞争力进行定量测算、整理,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进行权重分析、结构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为后文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提出奠定基础。本论文分析了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含义,给出了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机制,充分搜集和分析以往相关文献资料,在现有统计年鉴等材料中挑选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备选观测指标,组成产业竞争力拟选影响因素集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拟选指标因素进行分类,在简化的变量体系上进一步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关系的因果分析,剔除关联度小的因素,将关联度大的因素挑选出来组成以绿色旅游资源、绿色产业规模、绿色发展环境、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政策支持等5类影响因素组成的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对5个维度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厘清森林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本论在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描述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压力、动力,分析了产生压力和动力的机制和发展变化情况,厘清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要素作用机理,得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循环推进框架。本文确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总目标,制定了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对前文分析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从以绿色供给为前提、保护优先为先导、结构调整为机遇、产品创新为特色和全域协作为支撑几个方面提出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路径,并基于产业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按照旅游资源要素、产业规模要素、发展环境要素、政策支持要素和基础设施要素5个方面提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建议,希望为我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张强[2](2020)在《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文中指出土地是人类社会形成、存在和长期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人地关系矛盾日益加剧。选择适宜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向,把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是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理县是岷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平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开展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有利于摸清土地资源本底状况,是区域土地承载能力水平提升、国土空间合理开发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以理县为研究区,以土地综合承载力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省重点研发项目“川西北高原村镇聚落绿色宜居性能提升技术研究(2020YFS0308)”为支撑。在实地调研、文献资料分析基础上,利用GIS、RS技术和相关数学方法,根据理县区域特色及土地利用状况,对影响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自然与经济社会因子进行分析,对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客观评价,在分级分区的基础上提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措施及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首先通过对影响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的自然、社会、环境及土地利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土地综合承载力由内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内在因素为土地资源本体的影响,外在因素包括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生态环境及土地利用等。(2)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确定土地资源承载、经济、社会、生态4个方面,选取土地利用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森林覆盖率等1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及熵值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采用线性加权法赋组合权重,根据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理县各乡镇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得出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大致呈现以杂谷脑镇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规律,根据研究采用0-1的分级标准,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地综合承载力可划分为三类:杂谷脑镇为较高承载区,古尔沟镇、桃坪镇、通化乡、夹壁乡、甘堡乡、蒲溪乡、木卡乡、下孟乡、米亚罗镇、上孟乡为中承载区,朴头镇和薛城镇为低承载区。(3)理县各乡镇土地综合承载力大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综合影响,综合承载力最高的为杂谷脑镇,最低的为薛城镇,各乡镇的综合平均值为0.4737,生态承载力与社会承载力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各指标障碍度进行计算,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主要障碍因素包括土地利用率、人均耕地面积、粮食单产、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水平、地质灾害点数量等。各系统障碍度大小依次为经济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生态承载力;(4)最后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级划分以及对障碍度诊断的结果,依据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原则,对不同分区提出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的措施及建议。
李平[3](2020)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生态文明的稳步推进。绿色发展作为新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能有效突破生态环境的约束,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难题,解决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吉林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与重点生态功能区,限制开发区域面积占吉林省国土面积的86.43%,是吉林省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急需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与资源承载力允许下的绿色内生发展模式,进而实现限制开发区在保护中有序开发的目标。而绿色发展效率则是在绿色发展及生态效率概念的基础上,考虑资源能源投入和环境代价后的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本研究以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绿色发展效率的测算及分析,探寻绿色发展效率背后的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选择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较高的县作为典型案例,总结经验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理论上丰富人地关系系统协调发展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推动吉林省限制开发区绿色转型,科学制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分析。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科学提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涵,综合归纳出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理论,厘清绿色发展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以及主体功能区划理论的关系。(2)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条件、绿色发展效率时空演变特征做以详细分析。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DEA模型,以劳动、资本、技术作为投入要素,经济指标作为期望产出,环境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效率。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呈现V型演变趋势,区域内部绿色发展效率差异逐步增大。(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作用机理分析。从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内外动力入手,从自然资源禀赋、生态经济、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发展、政府政策调控等方面探讨绿色发展的动力机制。在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因素、科技创新水平、环境规制等因素关系的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Tobit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不同因素对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假说部分成立,经济发展水平是绿色发展效率的核心驱动因素。(4)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临江市(森林生态功能区)、梨树县(农产品主产区)、通榆县(草原生态功能区)三个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的绿色发展典型案例深入探讨,进而提出不同类型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5)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完善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升级、强化要素集聚以及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四大方面提出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进而增强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内生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何翔宇[4](2020)在《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如何构建科学的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准确定位“三生”空间功能成为市域国土空间可持续利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省鹤壁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以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识别划定为研究的切入点,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基础上,开展国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相关研究。本文针对鹤壁市各区县开展“三生”空间功能水平评价,对市域国土“三生”空间功能格局分布特征进行空间异质性和相关性分析。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鹤壁市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和适宜程度。在“双评价”的基础上,对鹤壁市进行“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为确定“三生”空间优势功能分布格局,引入标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确定“三生”空间优势主导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三生”空间优化分区。研究表明“三生”空间利用受城镇化、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大于自然环境因素,“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受到社会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和人的作用的相互影响。通过对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进行定量识别的实证研究,表明构建的“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可以较好的反映不同地类的功能类型,同时不同地类功能的划分与空间主导功能的识别结果基本一致。从空间异质性来看,生产功能高值区位于淇县和浚县,在空间分布上位于市域东南部,该区域土地利用以水浇地、旱地等农用地为主导,生活功能高值区分布在淇滨区、鹤山区和山城区,在空间格局上,该区域主要分布为鹤壁市老城区和新城区,由于连片发展而形成的带状区域,生态功能高值区分布在鹤山区和山城区,主要位于市域西部的山地丘陵地带,该区域多林地、草地等生态用地;从空间相关性来看,“三生”空间各功能呈现一定的空间集聚特征,可以通过全局自相关和局域自相关检验,不同功能集聚区在空间分布格局上具有较大差异。鹤壁市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和适宜性程度均以高等级区域为主,高承载等级和适宜区面积分别占评价面积的89.39%和88.67%;鹤壁市城镇建设承载能力较高和高等级面积所占比例分别为36.38%和8.85%。鹤壁市国土空间适宜农业开发区域占比高,城镇建设开发以中度适宜为主。鹤壁市国土空间划分为7种国土空间功能区类型,根据各分区特征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格局重构模式,提出“三生”空间优化调控利用的政策建议,生产空间的农业用地应加大投入水平,生活空间城镇建设用地应提高利用效益,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生态空间的生态用地应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本文的创新主要是基于土地的多功能性,提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的新视角和技术方法,构建“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优化调控利用的实现路径;开展“三生”空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将单要素集成确定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承载等级,评价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等级;以优势功能为基础进行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提出了鹤壁市“三生”空间优化的分区方案和实现路径。该研究为具体的规划实践工作提供更好的决策和技术支撑,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对提高区域国土空间治理的执行力和效能,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优化调控理论研究有所借鉴。
胡宁[5](2020)在《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东北地区是中国发展最早的老工业基地,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早所以带来了城镇化的发展和进步,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从全国范围来看,一直处在比较高的水平。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东北经济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出现了很多不适,和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城镇化发展也开始逐渐放缓。国家适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东北地区重现了生机和活力。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经济发展需要从量的增长到质的提高。东北地区由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重工业为主,转型发展比较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同时出现了城镇化发展缓慢,人才外流的现象。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比较多,转型面临着更大的困难。2013年国家提出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给东北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国家提出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城镇化发展当中之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势在必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1949年到1957年为快速启动阶段,1958年到1965年为剧烈波动阶段,1966年到1978年为倒退阶段,1979年到2002年为再次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为速度放缓阶段。具有这样几个问题,包括城镇化发展质量不优,效率不高;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并且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得出东北地区必须要走生态城镇化发展之路。生态城镇化是推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对东北地区发展生态城镇化的政策基础、人口与社会因素、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经济与产业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与熵权法结合的方法建立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模型,把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分为三个子系统,人口子系统、生态子系统和产业子系统,得出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再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仿真预测,认为生态城镇化是适合东北地区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对于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本文提出了四个方面。一是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包括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打通城市群交通网络,整合城市群资源,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二是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三是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调发展,包括改善生态环境,构建生态农业旅游区,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生态旅游业。四是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包括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
李艳佳[6](2020)在《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文章在对国内外关于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文献及相关理论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对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然后构建横向涵盖农业、农村和农民三方面,纵向涵盖要素配置能力、科技支撑能力、社会保障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文化服务能力、基层治理能力6方面的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矩阵指标体系,并且利用新构建的指标对黄河流域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进行测度。最后基于黄河流域9个省份1998—2018年间的面板数据,应用半参数可加模型,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农村资本存量、技术水平、基础设施以及制度环境6个方面实证分析其对黄河流域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研究结论为:(1)黄河流域各省份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变化幅度不大;农业自我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各有不同,其中甘肃在2014年以后略有提升,宁夏先波动下降后快速提升,陕西和山西不断下降。其余各省均呈现先下降后提升的变化趋势,只是变化拐点时间不同而已。黄河流域各省份农村自我发展能力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均以2006年为拐点,先下降后提升。黄河流域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整体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同时又均具有阶段性。(2)自然资源与基础设施是影响黄河流域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其不仅通过了线性检验,同时也通过了非线性检验。其中,线性部分影响系数均为正,表明其对黄河流域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非线性部分的影响均体现为一个U形,且初始阶段影响为正。人力资源和技术水平未通过线性检验,但通过了非线性检验,说明非线性部分已经很好的描述了其对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作用,且人力资源对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影响体现为U型。而农村技术水平对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呈现出S形影响。
王诗语[7](2019)在《云南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城镇化建设是新时代的重要任务,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的规划要求,到2020年国家平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左右,同时要求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明确提出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发展是落实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云南省经济发展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云南省在目前难以扭转的资源消耗型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城镇化的进程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二者之间很可能互相冲突,这就要求云南省要在城镇化发展与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之间寻求平衡。本文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城镇化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试图测算云南省各州市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是否协调,并找出引致两者之间关系的主要因素,进而可以找到促进各州市城镇化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协调发展的措施。综合考量后,本文首先选取了云南省11个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测算云南省11州市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然后根据响应模型测算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之间的响应指数,正响应表明二者相互促进,良性协调发展,负响应表示二者相互抑制,是恶性发展,需要缓和改善,零响应表示二者无明显关系;最后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11州市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11州市的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评结论。11州市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在时间演变方面整体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在空间演变方面存在并保持着以昆明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且11州市在2008-2016年这9年的城镇化综合指数的平均值的排名只有微小变化;从增长率来看,呈现出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增长幅度相对越低,而城镇化水平越低的区域其增长幅度相对越高的规律。11州市中的大多数州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在时间演变方面有所提升,其中只有楚雄和文山有所下降;在空间演变方面存在西部最高,其次为滇中城市群,最后呈现出以滇中城市群为中心往四周递减的趋势,且2008-2016年这9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的平均值的高低排名只有微调,没有剧变;从增长率来看,整体上呈现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靠前的州市其增长速度居中,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居中的州市其增长速度最靠前,而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最靠后的州市其增长速度最慢,其中楚雄和文山甚至还有下降。(2)对11州市响应指数的测评结论。根据11州市响应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将响应分为三类。正响应类——保山和临沧。优化响应类——昆明、玉溪和昭通。恶化响应类——楚雄、文山、德宏、曲靖、红河和丽江。(3)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每个州市主要影响因素都由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和城镇化系统的指标构成。正响应类的保山市,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城镇绿地建设和社会保障投入力度;临沧市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公路通车里程和固定资产投入等城镇化建设因素,以及废气处理能力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资源环境因素。优化响应类,包括昆明、玉溪和昭通,昆明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社会保障和就业投入力度以及湿地覆盖率;玉溪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污染处理较强、节能环保投资力度较大以及卫生技术人员缺乏;昭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污染处理能力欠佳以及其人均产值、人均建成区面积等城镇化建设不足的因素。恶化响应类,包括楚雄、文山、德宏、曲靖、红河和丽江,前三个州市的主要影响因素都存在耕地、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匮乏,以及工业污染排放量大、污染处理和节能环保投资不足的问题,在城镇化建设中,他们都面临着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教育投入少的问题;后三个州市的主要影响因素都有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少,另外,曲靖二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较低,丽江、红河的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
陈国磊[8](2019)在《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新时代,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刻画我国未来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和构筑区域有序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湖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均要求主体功能区的实施必须建立与落实绩效考核评价。“十三五规划”提出要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国务院颁布的《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要求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开展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差异化专项评价。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明确要求要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精准落地。因此,开展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研究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国土空间整体战略布局的科学体现。主体功能区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出的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包括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地域单元,是构筑新时代绿色、协调、创新区域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与基础。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为研究对象,选择2007年、2010年、2013年、2016年为时间序列,基于县级空间尺度单元和自然保护区点状要素尺度,界定主体功能区相关概念,构筑人地关系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支撑体系,构建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技术方法并结合田野调查法,对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的水平特征、空间格局、时空演化、影响因子与驱动力机制、人类活动干扰程度、功能区建设路径等进行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文地理要素和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现状空间格局差异显着。湖北省主体功能区人口、经济、产业、交通四类人文地理要素的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出“东多西少”的显着性特征,且数量和水平上均呈现出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内部差异。山水林田湖草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格局特征各具不同。平原、丘陵地形地貌主要分布在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山地地形地貌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要素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的中部和东部;林地资源主要主要分布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的鄂东南幕阜山区、鄂东北大别山区、鄂西南武陵山区和鄂西北秦巴山区所构成的四大生态屏障区;耕地和园地资源以农产品主产区最多,主要分布在农产品主产区中部;湖泊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开发区的武汉市、黄石市和鄂州市;草地资源主要分布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东北部和西部、农产品主产区的北部。(2)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各具特色。重点开发区基于优先考核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等方面内容的绩效评价要求,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生态保护三个子系统层,子系统下包括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产业结构、资源消耗、城乡协调、公共服务、环境治理7个考核指标层和23个具体指标因子;农产品主产区规定农业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由农业发展、农村生态、农民生活三个系统层构成,子系统下包括农产品保障、农业结构优化、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环境保护、农民收入、公共服务6个考核层及指标因子层的24个具体指标因子;重点生态功能区规定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要求,指标体系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人民生活三个方面建立系统层,子系统下的考核层包括对生态资源、环境治理、发展效率、发展质量、收入水平、公共服务6个方面的考核,指标因子层由筛选的20个指标因子组成。三类功能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充分对接湖北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和绩效评价要求,且最大限度考虑数据可获得性及评价科学性等原则,具有参考借鉴意义。(3)不同时间尺度下,湖北省三大类型主体功能区绩效水平高低不一、绩效空间集聚效应强弱有别格局有异、系统协调发展程度有待提高、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能力同中有异。一是2007、2010、2013、2016年四个时段上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和子系统绩效水平整体向好发展,但也存在局部年份下降和波动的演变特征,特别是子系统绩效水平和空间分布上均在较大差异。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以武汉市、宜昌市所在县市区为高值分布,而生态保护子系统则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特征,高值区以恩施市、张湾区、茅箭区等为主;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发展水平呈现“倒T字型”格局特征,以江汉平原及沿长江一带的区域和鄂北岗地随县、钟祥市、沙洋县等为高值区。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发展水平及演化规律较为吻合,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水平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特征且逐渐向东加强的演化趋势;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水平具有“西强东弱,四核凸显”的总体空间演化格局特征,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但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却呈现“东强西弱”的显着差异格局特征。二是总体绩效空间全局相关性上重点开发区高于农产品主产区高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区相关性演变显示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总体呈现集聚效应逐渐小幅度增强的趋势,而重点生态功能区呈现大幅下降后小幅上升的趋势。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显示,重点开发区的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相关性呈现减弱后增强的演变趋势,社会保障子系统呈现持续增强的演变趋势,生态保护子系统呈现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全局相关性总体上属农村生态大于农民生活大于农业发展,相关性演变趋势是农业发展先降后升、农村生态“波浪式”下降、农民生活持续上升;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相关性演变趋势是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呈现大幅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人民生活子系统相关性呈持续增强演变趋势。同时,三类功能区及其子系统的空间局部集聚特征均随着相关性的演化而变化。系统协调发展度具有重点开发区先下降后上升、农产品主产区呈现缓慢上升到快速上升的演变、重点生态功能区持续上升幅度较大的特征,但整体协调发展度均需提高。三是驱动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是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生产成本、对外开放度和创新水平。主导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土地产出率、人口城镇化率、农林牧渔业总投资和交通可达性。影响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地形起伏度、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交通可达性和政府干预度。(4)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强,总体保护力度急需加强。2016年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中的10个具有典型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均存在不同类型的人类活动且数量较多,主要包括居民点、农业用地、工矿用地、养殖场、采石场、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其他人工设施;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总干扰程度最强,上涉湖和二仙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网湖和梁子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与实验区受人类活动干扰程度最强;实地调研核查研究与室内理论分析研究存在高度吻合与相似性,人类活动要素存在集聚分布特征,呈现连片性和规模化的态势,具有沿着山脉、湖泊、道路等要素分布的地理带分布特点,空间复杂性较强。实验区人类活动要素最多,缓冲区数量次之,核心区较少;减少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的干扰,迁移搬出自然保护区内人口,关停自然保护区内旅游设施、能源设施,复绿保护区内采石场、工矿用地等是推进湖北省禁止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有效举措和当务之急。(5)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发展建设可选择有效路径和出台必要政策共同助力。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关系未来湖北省战略空间格局的形成及人民美好生活的获得。一方面可结合本文研究选择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区定位,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三条路径。另一方面可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三个方面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左坤[9](2019)在《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载体和劳动对象,是城市开发建设活动最为重要的战略要地。对土地资源载负能力的研究,是在可持续发展条件下衡量其区域内国土资源能够进行开发利用的程度,并评判土地资源健康发展的状态,为后续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和对策。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西安的土地资源开发建设活动不断发力,使土地资源的载负压力不断增强。本文以西安市为研究区,梳理了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发展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概念的理解;以耕地协调性、建设用地协调性、生态用地协调性三个角度构建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结合西安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状况进行等级划分;以熵值模型、模糊数学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为测算模型,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制图功能,对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空差异和各驱动因素的贡献程度进行探测;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特征的差异性和驱动因素间贡献程度的时空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来看,西安市土地资源载负压力适中,土地资源承载力与相关要素之间协调程度不强,造成土地资源的载负能力整体不高,处于中度承载力水平,承载力指数呈现出先小幅度缓慢上涨,而后小幅度缓慢下跌的态势,总体在0.51-0.57之间上下波动。从空间来看,西安市各区县土地资源所能载负人类活动和支撑经济活动的能力处于中度承载力水平,土地资源与各要素的协调性程度在空间上略有差异,其承载压力适中,载负能力总体处于中度承载力水平。从驱动因素来看,各驱动因素2015年较2006年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贡献程度呈现总体下降状态;驱动因素两两之间交互作用较强,其交互关系多为双驱动因素增强;驱动因素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布差异,并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县区承载力的主要驱动因素也发生改变。
许典子[10](2019)在《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维系地球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战略资源,随着社会经济规模扩大,人水和谐矛盾凸显,水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时代背景下,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对实现水资源科学管控、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三峡库区流域作为研究区域,构建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体系。建立了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水环境容量价值是其中无法直接获取的重要指标,采用非点源模型进行了核算;进行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状况差异下不同空间尺度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特征,明晰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关键驱动因素;结合过程评价,进行了2020年及2030年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及预警成因解析。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结合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需求,回顾了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进展。目前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正逐渐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定性趋于定量,从现状评价向承载力监测预警转变,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也更加服务于国家的水资源安全战略管理需要,科学客观地进行三峡库区全库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具有迫切性和必要性。(2)构建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体系。基于主体(水资源系统)及客体因素(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构建了包含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3个层次结构、3个子系统和19个具体指标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峡库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模型,进行了无法直接获取的重要指标水环境容量价值的核算;采用熵值法和理想点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和分级标准,建立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资源承载能力过程评价,提出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方法。(3)水环境容量价值是指标体系中无法直接获取的重要指标,采用非点源模型进行了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价值核算。在P=90%最枯月设计水文条件下,三峡库区流域COD、TP、TN和NH3-N流域水环境容量分别为18.91万t/a、5534.10 t/a、845.61 t/a和9110.81 t/a,由污水处理代替费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方面核算出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容量价值为1551.81亿。(4)进行了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揭示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生态环境状况差异下不同空间尺度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特征和驱动因素。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呈现显着的地域不均衡性,空间上呈现由西向东、由库尾向库首增多的趋势。在县域尺度上,大渡口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最弱,评价等级为“Ⅴ级”,巫溪县水资源承载能力最强,评价等级为“Ⅰ级”。根据库区分区,库首水资源承载能力最好,评价等级为“Ⅱ级”;库中次之,评价等级为“Ⅲ级”;而库尾承载能力最弱,评价等级为“Ⅳ级”。根据主体功能区划,重点生态功能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好,综合评价等级为Ⅱ级,重点开发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Ⅳ级。三个子系统中,人均水资源量、城市化水平和水环境容量价值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呈显着的强相关关系,是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驱动因素。(5)进行2020年及2030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过程评价和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状态研判。预测2020年全库区常住人口数达到2164.91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498.47万人,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需水总量达到53.737亿m3;2030年全库区常住人口数达到2418.15万人,城镇人口达到1935.69万人,需水总量达到53.592亿m3。进行2020年和2030年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等级划分,2020年出现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和绿色预警等级的区县分别有0、7、6、10和3个,2030年分别有0、4、8、10和4个,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状况转好。预警成因主要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引起的人类大力开发利用水资源,超过了供给水平,既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又有自然环境改变、自然禀赋差异的自身原因,同时也有目前水资源管理机制与政策的因素。
二、影响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基础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础概念 |
2.1.1 绿色发展 |
2.1.2 森林旅游产业 |
2.1.3 产业竞争力 |
2.1.4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 |
2.2 相关理论 |
2.2.1 绿色发展理论 |
2.2.2 “两山”理论 |
2.2.3 产业经济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
3.1.2 森林旅游产业绿色发展问题 |
3.2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
3.2.1 森林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
3.2.2 森林旅游产业带动其他产业能力 |
3.2.3 森林旅游的区域经济牵动度 |
3.3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与竞争阶段分析 |
3.3.1 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历程 |
3.3.2 森林旅游产业市场竞争阶段分析 |
3.4 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趋势 |
3.4.1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消费群体变化 |
3.4.2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产品需求变化 |
3.4.3 适应森林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变化 |
3.5 本章小结 |
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模型构建 |
4.1 基于钻石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框架 |
4.1.2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构建 |
4.2.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选择 |
4.2.2 基于熵权法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 |
4.3 本章小结 |
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
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测算 |
5.2 各级评价指标的作用权重分析 |
5.3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结构分析 |
5.3.1 生产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2 需求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3 支持产业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3.4 政府作用要素维度竞争力分析 |
5.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聚类分析 |
5.4.1 聚类分析结果 |
5.4.2 聚类结果分析 |
5.5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时空分析 |
5.5.1 空间分布分析 |
5.5.2 时间趋势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6.1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原理 |
6.1.1 绿色发展对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机制 |
6.1.2 影响因素遴选原则 |
6.1.3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的方法 |
6.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2.1 拟选影响因素体系 |
6.2.2 影响因素筛选模型设定 |
6.2.3 数据处理及检验 |
6.2.4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主成分分析 |
6.2.5 拟选影响因素指标回归分析 |
6.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体系 |
6.3.1 绿色旅游资源因素 |
6.3.2 绿色产业规模因素 |
6.3.3 绿色发展环境因素 |
6.3.4 绿色基础设施因素 |
6.3.5 绿色政策支持因素 |
6.4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结构分析 |
6.4.1 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
6.4.2 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 |
6.5 本章小结 |
7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O分析 |
7.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理论解析 |
7.2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压力(P) |
7.2.1 竞争力提升的压力 |
7.2.2 压力的动态变化 |
7.3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动力(M) |
7.3.1 动力主体构成及动态演化 |
7.3.2 驱动力构成及动态演化 |
7.4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P-M循环推进框架 |
7.5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路径(O) |
7.5.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目标与路径设计原则 |
7.5.2 以保护优先为先导的绿色旅游资源要素提升路径 |
7.5.3 以结构调整为机遇的绿色政策支持要素提升路径 |
7.5.4 以产品创新为特色的绿色产业规模要素提升路径 |
7.5.5 以全域协作为支撑的绿色发展环境要素提升路径 |
7.5.6 以绿色供给为前提的绿色基础设施要素提升路径 |
7.6 本章小结 |
8 绿色发展视域下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 绿色发展视域下旅游资源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1.1 自然资源保护方面 |
8.1.2 资源管理能力方面 |
8.2 绿色发展视域下产业规模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2.1 产品创新方面 |
8.2.2 技术创新方面 |
8.3 绿色发展视域下发展环境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3.1 经济环境方面 |
8.3.2 社会环境方面 |
8.4 绿色发展视域下政策支持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4.1 绿色供需方面 |
8.4.2 政策制度方面 |
8.4.3 人才选育方面 |
8.5 绿色发展视域下基础设施要素竞争力提升建议 |
8.5.1 交通产业支持方面 |
8.5.2 服务设施升级方面 |
8.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附录1 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 |
附录2 2008-2017年各地区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结果 |
附录3 各地区一级指标综合评价测算结果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 |
1.2.2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 |
1.4.2 理论基础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水文 |
2.1.5 矿产资源 |
2.1.6 动植物资源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状况 |
2.2.2 经济产业 |
2.2.3 教育医疗 |
2.2.4 交通条件 |
2.3 土地利用现状 |
2.3.1 土地利用的数量与结构 |
2.3.2 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
2.3.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2.4 数据来源 |
第3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1 自然因素分析 |
3.1.1 高程 |
3.1.2 坡度 |
3.1.3 水资源因素 |
3.2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
3.2.1 人口因素 |
3.2.2 经济因素 |
3.2.3 道路因素 |
3.3 环境因素分析 |
3.3.1 地质环境 |
3.3.2 生态环境 |
3.4 土地利用因素分析 |
3.4.1 建设用地分析 |
3.4.2 耕地现状分析 |
第4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
4.2.2 经济承载力 |
4.2.3 社会承载力 |
4.2.4 生态承载力 |
4.3 指标的标准化 |
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4.1 层次分析法(AHP) |
4.4.2 熵值法 |
4.4.3 组合赋权重 |
4.5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值的计算 |
第5章 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分析 |
5.1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 |
5.2 土地综合承载力分级 |
5.3 评价结果差异分析 |
5.4 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方法 |
5.5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 |
5.5.1 分类障碍度诊断 |
5.5.2 单项指标障碍因子诊断 |
5.5.3 各乡镇障碍因子分析 |
5.6 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措施研究 |
5.6.1 土地综合承载力提升遵循的原则 |
5.6.2 各类型区提升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区域发展模式研究进展 |
1.2.2 限制开发区域研究进展 |
1.2.3 绿色发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关键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3.4 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限制开发区 |
2.1.2 绿色发展 |
2.1.3 绿色发展效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产业生态学理论 |
2.2.5 主体功能区划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 |
3.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背景与条件 |
3.1.1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类型和范围 |
3.1.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自然环境条件 |
3.1.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演变与现状分析 |
3.1.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环境发展态势分析 |
3.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测算方法 |
3.2.1 研究方法 |
3.2.2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3.2.3 绿色发展效率测算 |
3.3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时序演化特征 |
3.3.1 绿色发展效率总体呈现V型演变趋势 |
3.3.2 不同区域绿色发展效率演变趋势不同 |
3.3.3 绿色发展效率时间变化差异特征 |
3.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空间演变特征 |
3.4.1 绿色发展效率整体相对较好,但内部呈两极分化态势 |
3.4.2 绿色发展效率相对低值区以资源型城市为主 |
3.4.3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分异特征 |
3.4.4 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关联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
4.1.1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 |
4.1.2 限制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外生动力 |
4.2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4.2.1 经济发展水平与绿色发展效率存在非线性关系 |
4.2.2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3 科技创新水平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4 城镇化水平提升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2.5 环境规制有利于绿色发展效率提高 |
4.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4.3.1 Tobit模型 |
4.3.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4.3.3 数据来源 |
4.3.4 测算结果 |
4.4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影响因素作用机制 |
4.4.1 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2 产业结构升级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3 科技创新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4 城镇化水平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4.5 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 |
5.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
5.1.1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目标 |
5.1.2 模式选择的原则 |
5.1.3 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一般模式 |
5.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2.1 典型案例(临江市) |
5.2.2 森林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3.1 典型案例(梨树县) |
5.3.2 农产品主产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4.1 典型案例(通榆县) |
5.4.2 草原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完善体制机制支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1.1 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
6.1.2 发挥目标评价导向作用,建立绿色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
6.1.3 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机制 |
6.2 加快产业升级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2.1 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
6.2.2 优化产业配置,促进产业组织合理化 |
6.3 强化要素集聚保障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3.1 加强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
6.3.2 加大绿色投入,加强金融资金支持力度 |
6.3.3 集聚优秀人才,激发绿色发展活力 |
6.4 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促进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 |
6.4.1 加强生态建设与修复,提高生态环境容量 |
6.4.2 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建立权责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制度 |
6.4.3 强化节能降耗,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优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背景 |
1.1.2 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背景 |
1.1.3 实施全域空间管控的政策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评述 |
1.3.1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研究进展 |
1.3.2 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模式研究进展 |
1.3.3 “三生”空间识别划定研究进展 |
1.3.4 国土空间优化调控配置研究进展 |
1.3.5 研究进展总体评述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国土空间规划 |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 |
2.1.3 “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
2.1.4 空间功能识别 |
2.1.5 空间优化调控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结构理论 |
2.2.2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4 地域分工理论 |
2.2.5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
2.2.6 人地关系系统协调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因素与演化分析 |
3.1 “三生”空间优化调控的目标与测度标准 |
3.1.1 “三生”空间利用总量 |
3.1.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 |
3.1.3 “三生”空间利用结构 |
3.1.4 “三生”空间利用形态 |
3.1.5 “三生”空间利用效益 |
3.2 “三生”空间利用研究基本框架 |
3.2.1 理论分析 |
3.2.2 量化方法 |
3.2.3 实证分析 |
3.2.4 模拟优化 |
3.3 “三生”空间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定性分析 |
3.3.2 定量分析 |
3.4 “三生”空间利用的演化机理 |
3.4.1 “三生”空间利用影响机理综合分析 |
3.4.2 土地投入水平与“三生”空间利用演化 |
3.4.3 城镇化和工业化对“三生”空间利用演化分析 |
3.5 “三生”空间利用演化的实证分析 |
3.5.1 研究区概况 |
3.5.2 鹤壁市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鹤壁市“三生”空间功能识别与划定 |
4.1 “三生”空间利用分类体系 |
4.1.1 分类依据 |
4.1.2 分类原则 |
4.1.3 “三生”空间功能分类体系划分 |
4.2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划定方法 |
4.2.1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三生”空间功能初步识别 |
4.2.2 “三生”空间功能定量识别方法 |
4.2.3 “三生”空间功能组合模式 |
4.2.4 “三生”空间主导功能识别方法 |
4.3 “三生”空间利用功能识别与划定的实证研究 |
4.3.1 数据来源 |
4.3.2 功能价值量计算方法 |
4.3.3 “三生”空间功能识别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鹤壁市“三生”空间格局分析 |
5.1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框架 |
5.2 “三生”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
5.3 “三生”功能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1 “三生”空间功能评价 |
5.3.2 生产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3 生活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3.4 生态功能格局特征分析 |
5.4 “三生”功能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1 生产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2 生活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4.3 生态功能空间自相关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三生”空间“双评价”实证研究 |
6.1 评价原则与方法 |
6.1.1 评价原则 |
6.1.2 评价方法 |
6.2 资源环境本底特征评价 |
6.2.1 土地资源 |
6.2.2 水资源 |
6.2.3 环境评价 |
6.2.4 生态评价 |
6.2.5 灾害评价 |
6.3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
6.3.1 农业生产承载等级评价 |
6.3.2 农业生产适宜程度评价 |
6.4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及适宜程度评价 |
6.4.1 城镇建设承载等级评价 |
6.4.2 城镇建设适宜程度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双评价”的“三生”空间优化与实现路径 |
7.1 双评价与空间优化的理论框架 |
7.1.1 理论内涵 |
7.1.2 “三生”空间功能格局评价模型 |
7.1.3 “三生”空间优化分区方法 |
7.2 优化分区方案 |
7.2.1 优化分区原则 |
7.2.2 功能优化分区 |
7.2.3 “三生”空间功能优化分区特征 |
7.3 “三生”空间优化实现路径 |
7.3.1 “三生”空间格局优化 |
7.3.2 “三生”空间优化对策 |
7.4 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8.3.1 研究不足 |
8.3.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博士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5)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城镇化的理论研究 |
1.2.2 城镇化相关的实证研究 |
1.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
1.2.4 生态城市的研究 |
1.2.5 东北地区城镇化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及概念辨析 |
2.1.1 城镇化 |
2.1.2 新型城镇化 |
2.1.3 生态城镇化 |
2.2 相关理论 |
2.2.1 城市发展理论 |
2.2.2 中心地理论与点轴系统理论 |
2.2.3 人口迁移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理论 |
2.2.6 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城镇化的人口-生态-产业协同机理分析 |
3.1 生态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
3.1.1 适度集聚性 |
3.1.2 系统性 |
3.1.3 产业特色性 |
3.1.4 动态性 |
3.1.5 生态性 |
3.1.6 人本性 |
3.2 生态城镇化的要素构成 |
3.2.1 人口子系统 |
3.2.2 生态子系统 |
3.2.3 产业子系统 |
3.3 生态城镇化系统的协同演化机制 |
3.3.1 人口子系统与产业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2 产业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3.3 人口子系统与生态子系统的协同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4.1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阶段 |
4.1.1 东北地区城镇化快速启动阶段(1949—1957年) |
4.1.2 东北地区城镇化波动阶段(1958—1965 年) |
4.1.3 东北地区城镇化倒退阶段(1966—1978年) |
4.1.4 东北地区城镇化再次快速发展阶段(1979—2002年) |
4.1.5 东北地区城镇化放缓阶段(2003 至今) |
4.2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1 城镇化质量不优,效率不高 |
4.2.2 城市群竞争力不强,大城市缺乏辐射带动功能 |
4.2.3 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城市之间发展差距较大 |
4.3 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过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2 缺乏创新的黑土地域文化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3 实行多年的城乡二元体制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3.4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滞后对城镇化的制约和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支撑因素分析 |
5.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基础 |
5.2 人口与社会因素 |
5.2.1 基础设施条件 |
5.2.2 社会保障条件 |
5.2.3 科技与文化条件 |
5.3 资源与生态环境因素 |
5.3.1 自然资源条件 |
5.3.2 生态环境条件 |
5.4 经济与产业因素 |
5.4.1 农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2 工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4.3 第三产业对生态城镇化的支撑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
6.1 模型方法选择 |
6.2 模型构建 |
6.2.1 模型原始数据选取 |
6.2.2 因子分析优化指标体系 |
6.2.3 熵权法评价指标标准化矩阵构建 |
6.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水平评价 |
6.4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6.4.1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6.4.2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的系统动力学预测 |
7.1 系统动力学模型介绍 |
7.1.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7.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7.2 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设计 |
7.2.1 研究方法 |
7.2.2 模型数据的来源 |
7.3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7.3.1 确定模型系统边界 |
7.3.2 系统动力学SD流图 |
7.3.3 系统动力学仿真检验 |
7.3.4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结果及优化调控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路 |
8.1 以城市群为主体推动生态城镇化 |
8.1.1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群的空间布局 |
8.1.2 打通城市群的交通网络 |
8.1.3 整合城市群的资源 |
8.1.4 加快推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8.1.5 按照生态功能分区有序推进生态城镇化 |
8.2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8.2.1 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
8.2.2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8.2.3 加强产业政策的科学性水平 |
8.3 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统筹发展 |
8.3.1 改善生态环境,为生态城镇化提供土壤 |
8.3.2 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特色农业 |
8.3.3 建设生态工业园,形成产业集聚 |
8.3.4 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产业链 |
8.4 强化资源环境的持续承载能力 |
8.4.1 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城镇化发展模式 |
8.4.2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
8.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相关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理论基础 |
2.1.1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1.2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关于农村区域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2 关于自我发展能力的界定 |
第三章 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构成及影响因素 |
3.1 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构成 |
3.2 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实证分析 |
4.1 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测度 |
4.1.1 样本确定 |
4.1.2 指标体系构建 |
4.1.3 指标选取 |
4.1.4 计算过程 |
4.1.5 基本结论 |
4.2 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解释变量 |
4.2.2 研究方法 |
4.2.3 实证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7)云南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城镇化综述 |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述 |
三、城镇化与资源环境关系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与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城镇化 |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 |
三、响应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承载力理论 |
二、城镇化与资源环境互动效应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三章 云南省11州市城镇化水平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水平测度与分析 |
第一节 云南省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现状 |
一、云南省区域概况 |
二、云南省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状况 |
三、研究州市的选取 |
第二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二、指标选取及体系建立 |
三、数据来源 |
四、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节 云南省11州市城镇化水平测度与分析 |
一、11州市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
二、11州市城镇化水平分析 |
第四节 云南省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度与分析 |
一、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测度 |
二、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 |
第四章 云南省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 |
第一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拟合 |
一、响应模型 |
二、数据来源及曲线拟合 |
第二节 云南省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及分析 |
一、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指数 |
二、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分析 |
第五章 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模型选定 |
一、灰色关联法的优势 |
二、基本模型 |
第二节 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一、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
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一、11州市城镇化水平与资源环境承载力测评结论 |
二、11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响应结论 |
三、响应关系的主要影响因素的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云南省整体层面的共性建议 |
二、云南省11州市的差异性建议 |
第三节 总结与展望 |
一、总结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在读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一、获奖情况 |
二、发表论文 |
三、科研课题 |
(8)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 |
1.2.2 国内研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区与时段选取 |
1.3.1 研究区选择缘由 |
1.3.2 研究时段确定 |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主体功能区 |
2.1.2 绩效及其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地关系理论 |
2.2.2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
2.2.3 区域分工理论 |
2.2.4 生态经济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本章小节 |
3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与现状空间格局 |
3.1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系统认知 |
3.1.1 主体功能区总述 |
3.1.2 主体功能区格局 |
3.1.3 主体功能区方案 |
3.2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现状 |
3.2.1 社会经济要素空间发展现状 |
3.2.2 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绩效评价体系与测度方法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
4.1.1 指标构建总体思路 |
4.1.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与体系建立 |
4.2.1 绩效评价指标遴选 |
4.2.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 绩效评价测度方法与数据处理 |
4.3.1 评价测度方法 |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湖北省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5.1 重点开发区绩效评价分析 |
5.1.1 重点开发区综合总绩效 |
5.1.2 经济发展子系统绩效 |
5.1.3 社会保障子系统绩效 |
5.1.4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5.2 重点开发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 |
5.2.1 重点开发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5.2.2 重点开发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5.3 重点开发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5.4 重点开发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5.5 本章小结 |
6 湖北省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6.1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评价分析 |
6.1.1 农产品主产区综合总绩效 |
6.1.2 农业发展子系统绩效 |
6.1.3 农村生态子系统绩效 |
6.1.4 农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6.2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6.2.1 农产品主产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6.2.2 农产品主产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6.3 农产品主产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6.4 农产品主产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6.5 本章小结 |
7 湖北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评价及空间格局 |
7.1 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绩效评价分析 |
7.1.1 重点生态功能区综合总绩效 |
7.1.2 生态保护子系统绩效 |
7.1.3 绿色发展子系统绩效 |
7.1.4 人民生活子系统绩效 |
7.2 重点开发区发展绩效空间效应格局分析 |
7.2.1 重点生态功能区总绩效空间相关性 |
7.2.2 重点生态功能区子系统绩效空间集聚特征 |
7.3 重点生态功能区空间协调发展度分析 |
7.4 重点生态功能区绩效发展驱动因素探测 |
7.5 本章小结 |
8 湖北省禁止开发区人类活动评价及空间格局 |
8.1 人类活动评价分析 |
8.1.1 人类活动现状特征 |
8.1.2 人类活动影响程度评价 |
8.2 人类活动空间格局特征分析 |
8.2.1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类型 |
8.2.2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密度 |
8.2.3 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复杂性 |
8.3 人类活动实地核查研判 |
8.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 |
8.3.2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 |
8.4 本章小结 |
9 湖北省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及政策建议 |
9.1 主体功能区建设路径选择 |
9.1.1 聚焦绩效评价结果,对标主体功能定位 |
9.1.2 紧扣绩效驱动影响因素,培植区域增长动力 |
9.1.3 挖掘绩效空间格局特征,促进全域协调发展 |
9.2 主体功能区发展政策建议 |
9.2.1 探索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创新体系 |
9.2.2 推进健全生态补偿体制机制 |
9.2.3 协同构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新格局 |
9.3 本章小结 |
10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可能的创新 |
10.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基础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2.1.1 资源稀缺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人地协调理论 |
2.2 土地资源承载力内涵及特征 |
2.2.1 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关概念 |
2.2.2 土地资源承载力特征 |
2.3 土地资源评价模型确定 |
2.3.1 土地资源评价模型确定 |
2.3.2 熵值模型 |
2.3.3 模糊数学模型 |
2.3.4 地理探测器模型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区范围 |
3.1.2 自然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生态环境状况 |
3.2 数据来源 |
第四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选取原则 |
4.1.2 指标选取依据 |
4.1.3 指标体系建立 |
4.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1 基础数据 |
4.2.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第五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测算 |
5.1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确定 |
5.1.1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等级确定依据 |
5.1.2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确立 |
5.2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测算 |
5.2.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时空测算 |
5.2.2 基于地理探测器模型时间分异测算 |
5.3 土地资源承载力驱动因素测算 |
第六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 |
6.1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间特征分析 |
6.1.1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间特征 |
6.1.2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间差异性分析 |
6.2 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特征分析 |
6.2.1 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特征 |
6.2.2 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差异性分析 |
6.3 土地资源承载力驱动因素分析 |
6.3.1 土地资源承载力单驱动因素分析 |
6.3.2 土地资源承载力驱动因素复合分析 |
6.3.3 土地资源承载力驱动因素空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历程 |
1.2.2 水资源承载能力影响因素 |
1.2.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方法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创新点 |
1.3.4 技术框架 |
2.研究区域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 |
2.1.4 河流水系 |
2.1.5 水文特征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2.1 人口与耕地 |
2.2.2 国民经济概况 |
2.3 水资源概况 |
2.3.1 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概况 |
2.3.2 水质状况 |
2.3.3 污染源排污状况 |
2.4 小结 |
3.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体系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选取原则 |
3.1.2 指标体系分类框架设计 |
3.2 水环境容量价值 |
3.2.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模型 |
3.2.2 水环境容量核算 |
3.2.3 水环境容量价值核算 |
3.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3.3.1 标准化处理 |
3.3.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 |
3.3.3 分级标准 |
3.4 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方法 |
3.4.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预测 |
3.4.2 需水量预测 |
3.4.3 过程评价 |
3.4.4 预警等级划分 |
3.5 小结 |
4.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1 水环境容量价值 |
4.1.1 三峡库区流域负荷核算 |
4.1.2 三峡库区流域水环境容量价值核算 |
4.2 水资源承载能力指标体系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指标体系权重确定 |
4.2.3 指标体系分级标准确定 |
4.3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4.3.1 水资源承载能力空间分布特征 |
4.3.2 水资源承载能力驱动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5.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 |
5.1 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 |
5.1.1 人口发展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
5.1.2 国民经济指标预测 |
5.2 需水预测 |
5.2.1 现状用水分析 |
5.2.2 需水量分类预测 |
5.2.3 总需水量预测 |
5.3 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 |
5.3.1 过程评价 |
5.3.2 预警等级划分 |
5.3.3 预警成因解析 |
5.4 小结 |
6.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影响森林资源环境人口承载能力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绿色发展视域下中国森林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D]. 邹成成.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9)
- [2]理县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 张强.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3]吉林省限制开发区域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与模式研究[D]. 李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0(05)
- [4]市域“三生”空间划定与优化调控研究 ——以鹤壁市为例[D]. 何翔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5]东北地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研究[D]. 胡宁. 吉林大学, 2020(08)
- [6]农村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艳佳. 兰州大学, 2020(01)
- [7]云南省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D]. 王诗语.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8]湖北省主体功能区空间发展绩效研究[D]. 陈国磊.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9]西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研究[D]. 左坤. 长安大学, 2019(01)
- [10]三峡库区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预警研究[D]. 许典子. 武汉大学, 2019
标签:承载力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