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余姚市的小水电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周科,陈起红,黄姚松[1](2020)在《余姚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余姚市现有水资源为基础,简要介绍了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的现状,功能和效益,简单分析了余姚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的监测方式和设备,对生态流量监测平台的描述,并举例说明了某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的实施步骤,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实施所面临的问题。加快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的开发利用,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陈晓珍[2](2014)在《多中心视角下的山区水资源治理研究 ——以余姚市鹿亭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是不可替代的生活资源,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控制性的生态资源。水资源治理如果得当,不仅能保护环境、保障资源供给,还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反之,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健康。当前,我国在水资源的保护、管理及利用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问题,使得水资源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针对水资源的特点,各地区、各流域都有各自的治理模式,这其中山区的水资源因其具有水源地特征,使其治理不但要考虑开发利用,更要考虑生态保护。同时,由于山区多属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政府的行政力量对水资源进行治理,但这种政府为主导的一元治理模式,制约了水资源治理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调动市场和社会参与水资源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多中心治理山区水资源的模型,实现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群众期待的治理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论文的背景和意义,梳理国内外关于水资源治理的研究情况,明确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多中心治理水资源的概念和理论,并提出山区水资源治理的多中心模型。第三部分以余姚市鹿亭乡为个案,对山区水资源治理的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提炼出鹿亭乡在水资源治理中积累的基本经验:明确的目标定位、清晰的政策导向和系统的执行落实。第四部分对山区水资源治理中面临的困境进行归纳,并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定位,指出由政府确定水资源治理的具体目标、治理内容并提供资金保障的单中心模式有着明显弊端,容易出现由政府信息的不足与扭曲、公共决策的局限性、寻租活动的危害等导致的政府机制失灵,“搭便车”、“公地悲剧”引起的市场机制失灵和一直以来“政府办社会”所导致的社会机制失灵三种危机并存的情况。第五部分提出建立多中心治理模式的建议:通过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来培育水资源治理的多元主体;通过科学选择治理项目来寻求共同的利益焦点;通过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治理中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多元治理机制,形成三方互相制约、互相制衡的机制结构,从而构建起多元共赢的山区水资源治理模式。
祝小兵[3](2012)在《余姚市小水电能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水电是廉价而清洁的再生能源,其开发与建设,不仅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且对保障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余姚市小水电站的蓬勃发展,在取得显着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产业基础和条件有待改善、自动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财政扶持需进一步加大以及水电站开发如何避免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进一步发展小水电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鲁建范,祝小兵[4](2011)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水电惠农增效》文中提出结合余姚市小水电的情况,阐述小水电在壮大镇、村两级集体经济及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余姚市政府扶持小水电发展方面出台的优惠政策。
鲁建范,祝小兵[5](2011)在《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水电惠农增效》文中提出余姚市小水电当地的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余姚市小水电概况,阐述了小水电在壮大镇、村两级集体经济及当地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余姚市政府扶持小水电发展方面出台的优惠政策。
张志中,祝小兵,毛制怒,鲁建范,鲁建品[6](2010)在《进一步推进小水电建设 促进山区科学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余姚市小水电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为小水电是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应加快推进小水电的进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优化经营方式,进一步发挥科技对小水电的作用,促进小水电事业的发展.
周丽芳[7](2009)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长期以来村级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目前城乡“二元”体制尚未彻底打破,公共财政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背景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完全依靠国家和政府的投入既不现实也不可能,而要完全依靠农民单家独户的出资建设也是难以实现的,只有村级集体经济才具备参与建设发展的现实条件,也才能担当起“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重任。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举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极大地促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最终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小康。因此,如何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农村的和谐稳定、繁荣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已经成为当前许多“三农”问题专家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相比于其他地区,余姚市的新农村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都处于一个较高的起点,尤其是本世纪以来,余姚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注重“造血”和“输血”功能并重,村级“内力”和政府社会“外力”共培育,在资源开发、资本经营、产业发展和结对帮扶等几大实现路径方面作了探索,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资本性、资产性和资源性收入来源,为余姚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就是通过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内涵分析、历史解读,通过对“余姚模式”的现实分析,提出目前村级集体经济在呈现发展模式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下,同样面临着发展水平低、村级“内力”弱,发展路子窄、政府社会“外力”缺,制约因素多,无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等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注重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关系的整体性研究,针对当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参考国内一些地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启示,探寻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发挥资源优势、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精英治理、健全民主管理,同时,提出了非农建设用地制度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进一步明确等配套机制的建设与完善。
罗丹,陈洁[8](2009)在《中国县域财政的现状、困境与改革取向》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县域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政府运转的中枢,县域财政的状况不仅是县域能否良好治理的关键,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也具有重要影响。自实行分税制以后,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相当部分地方的县域财政陷入困境。这一问题近年来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改革完善县域财政体制呼声渐高。对9个样本县及20余个乡镇的调研表明,理顺县域财政体制,应合理定位县乡政府职能,明确工作重点;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县域必要的财源;加大县乡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出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县乡债务。
祝小兵,鲁建范[9](2006)在《余姚市扶持小水电发展政策浅谈》文中提出介绍余姚市小水电概况以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分析余姚市在促进小水电发展方面所出台的优惠政策,并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孙丽君[10](2006)在《对浙江余姚水利建设资金筹集办法的调查和思考》文中认为余姚市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多,投资大,仅依靠财政投入难以实施。该市通过改革水利投融资体制,组建水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保障了大规模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本文介绍了该市水利建设资金筹集办法,并对有关做法进行了剖析。
二、论余姚市的小水电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余姚市的小水电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2)多中心视角下的山区水资源治理研究 ——以余姚市鹿亭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多中心治理山区水资源的理论 |
第一节 山区水资源治理的范畴 |
一、水资源 |
二、水资源治理 |
三、山区水资源治理的特点 |
第二节 多中心治理理论 |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 |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内涵 |
第三节 山区水资源治理的多中心模型 |
第三章 山区水资源治理:以余姚市鹿亭乡为例 |
第一节 水资源现状 |
一、我国水资源现状 |
二、浙江省水资源现状 |
三、余姚市水资源现状 |
第二节 鹿亭乡水资源治理概况 |
一、鹿亭乡基本情况 |
二、鹿亭乡水资源治理现状 |
三、极端条件下的山区水资源治理——“菲特”前后的旱涝考验 |
第三节 治理成效和基本经验 |
第四章 多中心治理山区水资源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鹿亭乡水资源治理面临的困境 |
一、三方主体各自为战 |
二、三大效益难以协调 |
第二节 多中心视角下的原因分析 |
一、政府角色转变不到位 |
二、治理目标难协调 |
三、市场机制不完善 |
四、群众参与不主动 |
第五章 完善多中心治理山区水资源的对策 |
第一节 培育水资源治理的多元主体 |
第二节 寻求共同的利益焦点 |
第三节 完善多中心治理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余姚市小水电能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 |
2 小水电能源建设现状 |
2.1 开发建设现状 |
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小水电产业基础和条件有待改善 |
2.2.2 水电站自动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
2.2.3 财政扶持需进一步加大 |
2.2.4 水电站开发不当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
3 对策探讨 |
3.1 改善小水电站高效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
3.2 提高水电站的自动化水平 |
3.3 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
3.4 做好水资源优化调度, 确保河流最小生态需水 |
4 结论 |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水电惠农增效(论文提纲范文)
1 余姚小水电概况 |
2 小水电作为山区脱贫项目优势明显 |
3 余姚市扶持小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 |
4 余姚市小水电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5 结语 |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综述 |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研究综述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
第四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概述 |
第一节 村级集体经济的概念与功能 |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内涵 |
二、村级集体经济的功能 |
第二节 村级集体经济的起源与发展沿革 |
一、村级集体经济的起源 |
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沿革 |
第三节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
一、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主体 |
二、村级集体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
三、新农村建设拓展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 |
第三章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浙江省余姚市的调查 |
第一节 余姚市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现状 |
一、余姚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概况 |
二、余姚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余姚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途径 |
一、依托资源型 |
二、经营资本型 |
三、产业服务型 |
四、结对帮扶型 |
第三节 余姚市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其制约因素 |
一、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四章 国内其他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国内其他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 |
一、“温州模式”中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 |
二、“苏南模式”中集体经济发展的经验 |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集体经济发展的启示 |
一、发挥市场导向优势 |
二、培养村庄精英 |
三、规范村级管理 |
四、创新体制机制 |
五、政策正确导向 |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中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原则 |
一、改革与创新相同步原则 |
二、输血与造血相配合原则 |
三、增收与节支相结合原则 |
四、强村与富民相协调原则 |
第二节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
一、发挥资源禀赋优势的发展路径 |
二、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的发展路径 |
三、完善精英治理的发展路径 |
四、健全民主管理的发展路径 |
第三节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需完善的配套机制 |
一、创新非农建设用地制度 |
二、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
三、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 |
第六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中国县域财政的现状、困境与改革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县域财政现状 |
(一)县域一般预算可用财力快速增加且均衡化趋势初步显现 |
1. 一般预算收入水平总体快速提高,部分县(市)和乡镇财政受到明显影响 |
2. 县域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在波动中快速增加且明显受到财税体制改革的影响 |
3. 县(市)获得的上级补助收入越来越多,均衡性努力明显增强 |
4. 县域可支配收入快速提高且初步呈现相对差距缩小趋势,乡镇可支配收入出现分化 |
(二)县级预算外收入仍很重要,乡镇预算外收入地位明显下降 |
(三)不同基金收入变化不一,社保基金快速增加 |
二、县乡财政面临的问题 |
(一)县乡财政自给水平明显下降且困难程度加深 |
1. 多数县(市)可用财力大大低于全国水平 |
2. 县乡财政自给水平下降 |
3. 县乡债务风险不容忽视 |
(二)不同县域之间和乡镇之间可用财力相差悬殊 |
1. 可支配收入地区差距非常大,县域间的差距具有明显的扩大趋势 |
2. 乡镇之间的相对差距更大 |
(三)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 |
1. 养人负担过重,养事支出所占比重较低 |
2. 部分县(市)维持运转类支出所占比重明显偏高 |
3. 外来人口较多的县(市)仍未建立健全的覆盖外来人口的公共财政框架 |
(四)税源流失比较严重与部分地方税负较重的现象并存 |
三、解决县乡财政困难的基本思路 |
(一)合理定位县乡政府职能,明确工作重点 |
(二)进一步理顺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保证县域必要的财源 |
1. 继续保持中央在财政收入分配中的主要地位,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方式 |
2. 加强税收征管 |
3. 建立稳定的县级财政收入来源 |
4. 因地制宜推行“省管县”和“乡财县管”的财政体制 |
(三)加大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转移支付方式 |
1. 加大财力均衡性转移支付占转移支付的比重 |
2. 实行“一个漏斗”,确保各种转移支付在县级能够整合起来 |
3. 降低地方配套,减轻地方压力 |
4. 完善转移支付管理办法,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支出方式 |
1. 精简机构,降低人员经费所占比重 |
2. 增加民生支出,加强公共服务 |
3. 合理制定支出强制性规定,减轻地方支出压力 |
4. 完善支出方式,提高支出效率 |
5. 建立覆盖全体人口的公共财政体制,延伸公共服务范围 |
(五)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县乡债务 |
1. 锁定债务,明确责任 |
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存量债务 |
3. 加强制度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县乡不合理负债的制度基础 |
(9)余姚市扶持小水电发展政策浅谈(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水电概况 |
二、小水电地位和作用 |
三、余姚市对小水电开发的优惠政策 |
1. 财政无偿补助镇、村集体开发小水电 |
2. 下放水电资源的开发使用权 |
四、下步工作打算 |
1. 借《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 争取各级领导对小水电工作的更多支持 |
2. 继续实施对老电站的技改扩容 |
3. 争取市财政安排一定资金, 对部分电站实施除险加固 |
4. 正确把握工作重点, 强化对小水电的行业管理 |
四、论余姚市的小水电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余姚市小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探讨[A]. 周科,陈起红,黄姚松. 2020年(第八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论坛论文集, 2020
- [2]多中心视角下的山区水资源治理研究 ——以余姚市鹿亭乡为例[D]. 陈晓珍.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3)
- [3]余姚市小水电能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 祝小兵.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2(07)
- [4]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水电惠农增效[A]. 鲁建范,祝小兵. 中国水利学会2011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小水电论坛论文集, 2011
- [5]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促进水电惠农增效[J]. 鲁建范,祝小兵.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1(04)
- [6]进一步推进小水电建设 促进山区科学发展[A]. 张志中,祝小兵,毛制怒,鲁建范,鲁建品. 中国原水论坛专辑, 2010
-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以浙江省余姚市为例[D]. 周丽芳.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8]中国县域财政的现状、困境与改革取向[J]. 罗丹,陈洁. 改革, 2009(03)
- [9]余姚市扶持小水电发展政策浅谈[J]. 祝小兵,鲁建范.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06(10)
- [10]对浙江余姚水利建设资金筹集办法的调查和思考[J]. 孙丽君.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