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小资的26个关键词(论文文献综述)
叶如茵[1](2021)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文中认为
李莹玉[2](2021)在《可持续性视角下湖南省博物馆文创品牌形象设计》文中提出
周珊伊[3](2021)在《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知青作家作为当代文学史上独特的写作群落,他们在文化荒芜的时代环境中徙居乡土,渡过了自己的青春年代。人生经历的相似与知青身份的认同使其心理与思想相近,并在新时期迅速崛起,形成了新时期文学重要的写作群体。而正是城乡间漂泊的青春经历使他们形成了“外来者”的身份体认。他们在新时期与文学主潮积极呼应、不断重新追索盘问自身的历史、执着于寻觅精神原乡的不同姿态,都源于“外来者”的身份体认生成的心理基点。“外来者”形象在他们的文学世界中不断复现,隐含着知青作家的自我投射,成为知青作家盘问历史与追问自我的独特方式。知青作家的城乡经验也成为了他们新时期文学书写的重要资源,延续着百年文学中“外来者”形象的谱系,共同表现了新时期的现代性话语诉求。因此,本文即从新时期的文学语境入手分析知青文学的“外来者”叙事。并从叙事学角度,探究知青文学中的“外来者”叙事的叙事功能与审美效果,以期为知青文学研究激活新的研究视点。第一章主要研究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策略。新时期知青文学在和伤痕、反思文学交构互动中呈现了动态的变迁,深刻地记录了新时期以来城乡现代化进程中的冲突与互动。该章从叙事结构的渐次延展、叙事人称的有意选择及叙事声音的多元复杂三个方面入手,集中探析了新时期知青文学中“外来者”故事的叙事策略。意在揭示特殊话语年代下知青文学主题的演变与深化。并通过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对叙事人称有意味的选择,透视其背后潜隐的内在“视点”与主体意识,为知青文学研究中“话语权”的论争提供新的阐释。第二章主要探究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动因。该章主要通过知青作家独特的“外来者”身份认同、共有的“原乡”情结及参与新时期现代性话语实践对知青文学创作的影响,揭示知青作家在新时期普遍出现的以“外来者”叙事模式结构故事的内、外在原因。重点表述了知青文学不同于新时期其他写作群落的特质,并揭示其城乡象征意义以及形象符码是如何进入中国以城市为导向的现代话语机制中,如何为现代性话语建构提供资源的。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效果。现有的对“外来者”叙事的研究普遍忽视了其在叙事学方面的意义。该章从创设冲突与叙述张力、政治转喻与性别隐喻、距离审美与移情效果三个方面入手,集中论述了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产生的叙事作用与审美效果,以此来探讨“外来者”叙事对知青作家文本生成的重要价值,生成了“外来者”叙事研究的新视点。
白雪[4](2021)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与经验为历史根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依据及重要意义,深刻分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路径参考。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等问题。列宁深入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并初步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矛盾问题。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关于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的历史根据。党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解决各个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回顾和总结我们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过程和总结经验教训,对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研究的现实起点。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判定根据的前提条件。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还需厘清主要矛盾变化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关系,以及充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助于深刻揭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证分析,能够深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结合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是研究的归宿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通过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重要发展战略、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系统安排,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快速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研究状况,对重点文献以及代表性作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精准分析;利用比较研究法,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比党的重要文献关于发展问题的阐述挖掘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应用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方法,剖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理论内涵,校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便准确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与重要举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题,从理论基础、历史根据、现实背景、判定依据、重要意义、理论特征、现实表现及解决路径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有助于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还有助于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来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主要发展问题,全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为更好地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理论支撑。
甘琪琴[5](2021)在《基于空间活力度的重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文中提出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存量发展的优势资源,直观深刻地反映文化景观的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及美学价值。文化游览线为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出创新路径。整理相关文献发现,已有游览线研究多集中于风景名胜区、公园以及区域线性遗产等,城市尺度研究较少;定量优化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游览线主题性研究鲜见。由此本文从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游览线出发,进一步探讨主题游览线的串联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文化游览线为研究对象,并将文化的物质载体界定为历史文化遗产。采用“理论基础——对象调研——定量分析——串联优化”的研究思路,系统整合、关联和再组织历史文化遗产点,激活衰落空间活力,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现研究方法和得出结论如下:(1)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主要包括3个历史文化街区、9个传统风貌区、149处173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地理空间中呈现隐性、分散、弱相关等特质。梳理现有的24条文化游览线发现,渝中区文旅产品主题单一;城市地标、购物商圈对游览线的“引流”作用显着;纵向游览线缺乏,且沿城市中央山脊游览线的沿途景点数量有待丰富。(2)对百度热力图、微博语义文本等多源大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处理、量化表达和交叉验证。本文以人群集聚程度指标量化“空间活力”,选取百度热力图来展开空间活力测度,一是筛选现状活力度高或活力潜力高的遗产点作为游览线的构成主体;二是剖析城市人群聚集时空特征,挖掘体现旅游六要素的新兴活力点,辅助游览线的路线定位。基于空间活力的量化结果,串联并优化文化游览线,这符合存量盘活的大背景,以及定量化、人本化的学科发展趋势。本研究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级与其空间活力度(即实际使用效率)呈正相关”的假设。根据资料收集与量化数据分析,将遗产保护等级评定、空间活力测度分别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列表分析两者相关性。针对假设不成立、与假设有偏差的6种结果,进行重点调研,总结了交通可达性、功能业态特色化、景观节点丰富度三种空间活力影响因素。(3)结合渝中区游览线现状问题,提炼出本文文化游览线串联优化的三条原则,包括游线网络整体性、文化主题丰富性、空间活力多样性。完整的游览线由景点及联通景点的路线组成。本文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的串联优化分为五个步骤:第一,将游览线主题凝炼为巴渝山水、红色记忆、开埠建市三类;第二,串联已有24条文化游览线;第三,从游线网络整体层面,对路线层级进行优化,包括拓展和延伸路线至高活力度旅游六要素集中范围等;第四,筛选、关联和再组织游览线上的历史文化遗产点;第五,优化方案可视化呈现。
杨依晴[6](2020)在《“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文中认为“网红展”打卡是近年来城市中的一种青年时尚,它伴随着文化消费的热潮出现,借由互联网的传播效应引发了较大的流行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展览爱好者青年进行深入访谈,以及对网络中的“网红展”打卡内容进行观察,探讨“网红展”打卡流行现象所体现的青年时尚品味的具体内涵和形成原因,并尝试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首先,“网红展”打卡体现了青年对尚新的时髦品味、文艺的浪漫品味和小众的个性品味的追求,青年们将艺术展览视为一种新奇体验和时髦的休闲活动,将之作为构筑浪漫生活的一部分,并在这种相对小众的爱好中获得品味上的优越感。他们也积极地在网络缺场空间中打造理想自我景观,并努力使用一种自然的、克制的方式来展现品味。青年的时尚品味追求是在社会背景、传媒因素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社会背景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和文化工业使人们向往并能够追求艺术化的生活;传媒因素方面,大众媒体抬高了品味的重要性,并塑造出美好生活的标准样态,新媒体也为青年时尚品味的展示、互动和传播创造了良好的传播环境;心理上,一方面城市生活压抑了人的审美和情感,使人们渴望在艺术欣赏中得到释放;另一方面青年自身的地位恐慌也催生了品味焦虑,使他们急于建构出生活风格。品味与阶层的关系在当前的社会中变得更加复杂。青年对“网红展”的追逐源于对艺术展代表的文化精英的品味的向往,包含着由此获取品味文化资本的希望。打卡的方式也能帮助他们找到自身所处的品味共同体,获得圈层内部的认同,但同时也体现出青年的品味建构依赖于符号消费,这实际上不利于审美品味的提升,从中获得的认同也显得短暂而虚无。
杜未未[7](2020)在《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外华文文学因创作者经历和书写对象与生俱来的跨域属性,与空间视角有着极强的适配性,受“空间转向”思潮与国内文艺研究理论热点的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以空间视野介入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北美华文文学作为海外华文创作版图中活跃且高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华工书写发展至当代新移民写作,创作实践始终与空间位移带来的意义表征相关联,但相关研究大多停留于对作家、作品的微观解读,缺少系统化、全局性的体系建构与理论梳理。因此需要借鉴空间理论与空间批评路径,对创作文本进行文本细读,结合史实史料,综合观照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在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的特质与互动,整体关注近代以来文本空间中典型空间意象的更迭,以及空间表征模式的流变,挖掘北美华文文学以空间维度对各时代话语、社会场域做出的文学回应。国内外丰富多元的空间理论资源在拓展思维路径的同时,也容易形成新的结构性制约,面对广袤的理论来源我们既需保持开放的视野广度积极吸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对理论过度依赖而造成文本阐释的偏移。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的建构基点,仍应是立足于文学创作实践的理论融合。故而在绪论部分,从国外20世纪中后期人文社会思想领域的“空间转向”、文学研究中的空间理论方面综合梳理理论成果,关注国内对空间理论的译介、再阐发与文学批评领域的化用现状,在理论观点不断解构、碰撞、融合的过程中,结合北美华文文学创作实况选择用“乌托邦/异托邦/恶托邦”角度进行空间书写类型的结构性呈现,一方面突破现有空间理论模型的思维制约,一方面从北美华文文学以现实主义叙事型创作为主的实用精神中,提纯出典型空间感知与构建意图,作为进一步观照文学生产所表达的空间关系、精神变迁的重要端口。第一章从北美华文文学作家在空间书写中寄予的“乌托邦愿景”出发,探讨诗性空间定位的“立”与“破”。西方乌托邦概念的空间性与中国原生的桃源式空间发生交叠,并在现代性审美、寓言化言说、以历史僭越现实等创作技艺的加持下,创造出不同时代人类精神冲动的空间想象。不仅早期华工书写中的乌托邦建构,体现出现实层面的生存空间逐利需求与话语层面的异域想象,北美华文文学中也出现过以对异国乡土建立怀旧式乌托邦的方法,在书写家族与寻根故事中铺展代际冲突间的理想化社会诉求,同时新移民创作从全球性反殖民话语体系出发,对革命理想进行乌托邦空间化呈现。此外也有作家选择了截然相反的乌托邦路径,即用私人化的存在空间、割裂于历史的寓言式空间等游移于主流话语之外的封闭性场域,抗衡历史与社会的空间收编。第二章借鉴福柯的“异托邦”理论,分析空间书写对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异托邦视角不仅代表文学研究范式从历史视角向空间视角转变,更督促着文学批评对知识型的建构、文学秩序的形成、空间并置的认知变奏等进程化问题加以关注。从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来看,唐人街空间由最初被迫他者化的族裔聚落,演变为主动他者化的景观性空间符码,地下室意象则日趋超越离散叙事中的边缘空间定位,见证、演绎着移民群体性地位的提升;从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来看,博物馆、纪念馆、墓地等带有时间超越性的异托邦形态,与危机异托邦所呈现的庇护、排他与悖反属性,在不同层面上展现着异托邦的独特话语模式;从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来看,心理诊所、抽屉等空间意象,也具有审视自我救赎、时代省思,考察秩序与隐私感知等价值指向。第三章由恶托邦入手观察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北美华文文学发展过程受到近现代时期中国被西方列强侵略殖民、文化压榨,与西方20世纪经济、战争危机两种恶托邦空间感受的共同影响,展现出更为暴虐复杂的空间属性。早期华人移民遭遇“排华”事件的险恶生存处境、战争时期的罪恶城市镜像、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以及因愚昧、贫穷、灾难等原因形成的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在展现群体苦难屈辱、无畏挣扎的过程中体现出人性与天性的博弈与沉沦。第四章聚焦于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呈现。作为对空间书写类型及其转型的归纳与演绎的补充,空间的流通、割裂、争夺乃至无序,展现着科技跃迁带来的世界性空间碰撞,与空间激变对国际关系提出的新思考:如何定位空间流通与全球化体系建构中的地方性存在,如何正视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空间割裂与认知错位,如何解读人类社会中多种形态的空间争夺行为,这些均是跨域书写需要加以深度思考的即时性问题。第五章集中剖解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思考表达层面的空间叙事和内容层面的空间表征,如何通过叙事艺术实现共融。综合选择北美华文文学创作中特色较为突出、使用频率较高,且围绕空间元素展开的空间叙事手段,鉴于创作现状与研究视野,在对群体性创作策略的整合和对个体书写经验的凝视下,主要从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以及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三方面入手。最后总结北美华文文学空间想象流变中的精神史变迁与创作转型,在书写范畴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向中,去边界化的地志空间书写与世界化文化症候相互表征;身份感知从“缺失”与“追寻”,到形成多元复合的文化认同,隐形身份认同与日常空间审美化成为新移民作家群拓展书写主题的意识底色;职业叙事原型由“经济”过渡到“科技”,故事空间场域由纽约过渡到硅谷,表象转变的背后实则蕴藏着空间认知结构的跃迁与价值基点的当代重塑。
贾一村[8](2020)在《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文中提出《毛泽东选集》是建国后第一部进行系统外译的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着作,也是20世纪我国对外影响最大的中央文献着作之一。其俄文译着诞生于50多年前,整体质量精湛,文中大量的“文化空缺”现象引人关注,具有极高的翻译研究价值。多元系统理论主张以动态、发展、关联的眼光来研究翻译问题,将翻译活动置身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和社会背景之下进行审视,关注政治、社会文化等系统中的多种因素对于翻译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这为本文开展翻译的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思路。鉴于此,本文将以中央编译局翻译的《毛选》一至三卷俄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文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作为翻译研究的切入点,结合多元系统理论之视角,对《毛选》俄译情况进行审视、评价、探讨、总结和展望,深挖其翻译研究价值。首先,本文整理了《毛选》及其俄译本的出版发行状况,并通过文本分析路径,对《毛选》中较典型的“文化空缺”现象(共计约700个案例)进行了详细梳理,将其划分为物质文化空缺、制度文化空缺和精神文化空缺三大类,并继续向下细分为7小类,归纳总结出《毛选》俄译本所采取的4套翻译方法、7种翻译策略和3条翻译理念,共同形成了《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随后,再通过社会分析路径,借助多元系统理论基本原理,以“当年视角”来对《毛选》文本翻译之全貌进行评析和探讨。作者认真梳理了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环境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以“文化空缺”现象为例,通过对编译局版与莫斯科版的《毛选》译文进行对比研究,深度解析当年编译局译者修订译文时的主要考量及背后所遵循的翻译逻辑,清晰还原了当时政治系统(国际政治、国内政治两方面)和社会文化系统(文化交流、教育发展、译学思想三方面)的多种文本外因素对《毛选》的文本翻译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为《毛选》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再以当年之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毛选》译文进行审视和评价,在充分肯定其整体精湛的翻译质量的同时,也对译文中一些可优化提升之处(比如,一些中国特有的度量单位词的翻译需完善、某些文化内涵信息翻译不全而难以理解的问题等)进行商榷和探讨。然后,回归“当今视角”,理清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因素的新变化及其对翻译的影响,整理归纳出当前我国中央文献翻译工作在5个方面的新变化和提出的4点新要求。以此为参照,以当代之眼光重新审视当年的《毛选》译文并对其做出评析,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翻译新问题(比如,其翻译整体策略的优化调整问题,由于时代变迁和共同记忆的丧失而导致的“文化新空缺”问题,以及通过译者艺术“演译”而产生的“逆向文化空缺”问题等)进行探讨,为其他中央文献的翻译提供了一些参考借鉴。通过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毛选》俄文翻译整体质量精湛,采用了丰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体现了鲜明的翻译理念,符合当年“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是我国译界的“标杆”和经典之作。第二,以当年之标准审视《毛选》译文,在总体翻译质量精湛的同时,亦存在一定的可提升空间,一些翻译处理尚可探讨和商榷。第三,以当今之眼光审视《毛选》译文,其整体方略宜做适当调整(由“忠实为主”转向“整体均衡”),文中一些翻译案例的处理需与时俱进加以完善。第四,《毛选》俄译本的最终面貌是文本翻译和社会力量共同影响下的综合产物,当年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社会文化系统内多种因素对《毛选》译文面貌的塑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毛选》文本中包含内容丰富的“文化空缺”现象,译者对其翻译处理整体上佳,但“文化空缺”是动态发展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既有“消亡”,又有“新生”),因此其翻译工作亦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最后,立足当前,本文总结了《毛选》俄译的历史意义,并展望未来,探讨了《毛选》优良翻译传统(主要包括: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自力更生的坚强意志、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力求为中央文献翻译事业的长远发展提出一些参考和建议。
赵苓岑[9](2020)在《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莫里斯·布朗肖(Maurice Blanchot)作为二十世纪法国本土的“先驱”作家、批评家,针对其作品、公共参与的批评及“历史现场”的还原却明显地滞后,但这一错位却恰逢法国社会运动及理论走向外的热潮,积极影响了二十世纪思想史的进程:宏大叙事的形而上的传统被后现代所质疑、清算。后现代思潮中的两股主流后马克思主义与解构主义同属否定性批判,却在批判后是否建制的问题上走向了两条不同的道路。近来的研究却揭示了另一种可能:解构主义中“书写”这一概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实践”这一概念有所对话,而且能够继续对话,以回应后现代的现实。深刻影响了解构主义“书写”概念的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实际上已经预示了这一异质性对话,或者说铺垫了这一对话的可能。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作用于后现代思潮,这一问题又具体地分为以下几个问题:中性何时又如何走向否定性批判,在批判的理论坐标上留下“中性批判”的轨迹,中性批判又如何以非连续性、匿名、复多性等特征实现“书写”与实践、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政治的对话,中性批判如何又是否能够建立“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又是否为另一种建制,这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及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拓展布朗肖研究、理解后现代思潮的互动,并探索进一步深化对话的可能,但在国内布朗肖研究中却属于缺位的状态。本论文以“布朗肖中性批判”为研究对象,旨在文化、社会、历史的典型现象中还原“中性批判”的生成,并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中性批判的生成关键在于与他者的异质性对话,集中展现了上世纪思想史“非连续性”的转向、尊重他异性的伦理转向以及回归日常的走向。论文将结合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与现象学还原的方法,再现布朗肖中性思想与法国典型文学、文化符号、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德国早期浪漫派、新小说代表作家阿兰·罗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对话,试图阐明中性如何借由否定性批判逐步地走向文学的共通体,实现一种新的共通体与生活方式。论文分绪论、正文与结论三部分,正文共有五章。绪论部分在阐明选题动机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布朗肖中性思想如何与法兰克福学派及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对话,创造性地提出思想史三段论、日常的三层公开性、三种关系,以构建中性批判的话语。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针对中性批判的实践研究较为缺乏的现状,选择在正文部分提供较为详实的史料,综合分析中性批判的来龙去脉。论文第一章将聚焦中性批判生成的土壤。二十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批评史避不开布朗肖与萨特,因为他们,法国“话语”因而可能。布朗肖、法国、二十世纪是相互成就的。法国的首都、文学之都、布朗肖文学生涯的起点及场域——巴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文学空间:既为布朗肖所描述,又为其提供中性的条件,也构成中性的接受。本章将分析布朗肖为何批判以科学与进步为标准的现代性:首先享受科学与进步成果的巴黎充斥着以新闻为代表的专制语言,以街垒运动为代表的自下而上的暴力,反犹现象所表现出的对他者的排斥,促使布朗肖反思自法国大革命以来享有过大权力的启蒙以及启蒙所过度推崇的理性。具化了现代性的现代化城市巴黎,作为文学与革命、文学与政治互动最为频繁与最为集中的场域,为中性批判提供了丰富的语料及恰当的喻体。后续章节则回应中性批判的两个关注:生存与审美,也就是如何与他者共存的伦理与如何合乎尺度的表达。同时,第二章、第三章及第四章也对应着布朗肖不同的创作阶段,按时序呈现中性批判的发展。首先,以政论式写作开启文学生涯的30年代,布朗肖如何以中性意识突破知识分子民族主义的重围,不仅刺破了两次世界大战间“和平欧洲”的假象,而且借德占区巴黎与巴黎人无以识别的民族面貌强调了中性的必要性:以批判实现自知,但这一阶段的写作更多地倾向于文化自觉,属于中性走向否定性批判的探索初期。第三章则通过与具体的他者——巴特——的比较(对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以50年代末期至60年代末期反戴高乐威权、反对对阿尔及利亚战争、五月风暴及这一社会活动高潮期的宣言与自治组织为观察对象,分析二者的不同反应及表述,凸显布朗肖中性批判基于日常的现实粘度与“实践性”,中性批判也正是因为作用于自发性意识的可能,具有实践性。60年代社会运动热潮渐冷,包括布朗肖在内的法国知识分子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语言的思考上来,认为权力的讨论不能仅限于国家机构、政治的视域,应回溯至语言,对语言进行反思。第四章以布朗肖对德国早期浪漫派的批判为切入点,布朗肖批判其“反思自我”的极端主义的可能,提出并实践以断裂、复多性语言为特征的断片书写。但也正因为断片书写,中性批判走向了不同于哲学与传统文学的道路:以写作而非建制作用于意识,而非推翻制度,打造不断生成的文学的共通体。文学的共通体或许过于理想,但中性批判对新小说、80年代城市日常书写乃至二十世纪文学艺术的影响至今可见,这样一种跨时空的差异性互动或许一定程度上呼应了共通体的生成性,因此,论文最后一章将具体地以布朗肖代表性虚构作品《死刑判决》为例,辅以新小说理论旗手阿兰·罗伯-格里耶的代表性虚构作品《窥视者》,分析中性批判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如何调动图文互动,实现一种基于日常又与文学艺术共谋的新的生活方式。论文结论部分就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路径、考察重点与核心观点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指出,通过考察布朗肖半个多世纪以来中性批判的流变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与思想碰撞,其实践的价值、精神的内涵、思想的前瞻性与独特性可得到合理的解释与充分的揭示。在这个意义上,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布朗肖中性批判的定义、阶段的划分、特征的梳理、历史定位与思想溯源的追溯,更在于将其当做已经实践过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帮助我们探索新时期的批判路径。
蒋韵,傅小平[10](2020)在《蒋韵:使表达有刻骨铭心的真诚,是我的文学理想》文中指出"我需要一个‘告别仪式’,和我所珍爱的,我个人所拥有的记忆。"傅小平:从读你的长篇新作《你好,安娜》开始,我又陆续读了你的中短篇《朗霞的西街》《行走的年代》《心爱的树》《水岸云庐》等,长篇《隐秘盛开》。我有限的阅读只是涵盖了你少量作品,却也能得出一个大致印象:你是围绕某几个主题深入开掘,而多于
二、解读小资的26个关键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小资的26个关键词(论文提纲范文)
(3)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现状及综述 |
第一章 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策略 |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渐次延展 |
一、“居在——离去”的叙事结构 |
二、“离去——归来”的叙事结构 |
三、“离去——归来——再离去”的叙事结构 |
第二节 叙事人称的选择性 |
一、“冷眼旁观”的第三人称叙事 |
二、“痛陈自我”的第一人称叙事 |
第三节 叙事声音的复杂性 |
一、作者声音的干预 |
二、叙述“声音”与“眼光”的错位 |
第二章 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的动因 |
第一节 “局外身份”的悬浮与焦虑 |
一、“乡村外来者”的冷眼旁观 |
二、“城市多余人”的迷惘犹疑 |
三、“代际幸存者”的自我建构 |
第二节 “原乡情节”的执着与失落 |
一、“借问乡愁何处寻”的失落与悖论 |
二、“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找寻与建构 |
第三节 “现代表述”的承继与沿革 |
一、空间书写的对峙与交融 |
二、启蒙话语的嬗变与重构 |
三、性别政治的延续与寓指 |
第三章 知青文学中“外来者”叙事的效果 |
第一节 创设冲突与叙事张力 |
一、冲突对峙间的叙事张力 |
二、新城市经验及文化空间的生成 |
第二节 政治转喻与性别隐喻 |
一、政治话语对女性身体的征用 |
二、经验表述对性别符号的运用 |
第三节 距离审美与移情效果 |
一、“他者”视野的理性外审 |
二、“成长”叙事的感性自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 |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问题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矛盾的认识 |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与社会主义革命 |
(二)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矛盾问题 |
(三)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 |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学说 |
(一)详尽阐述主要矛盾理论 |
(二)系统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党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
(二)党探索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二、党对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
(二)党探索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发展 |
(二)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分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二)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依据 |
(一)社会生产发生新的阶段性变化 |
(二)人民生活需要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
三、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的“不变”相统一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国际地位的“不变”相统一 |
(三)坚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
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
(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性发展 |
(三)为解决世界性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分析 |
一、深刻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涵 |
(一)美好生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前提 |
(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 |
(三)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人民理想生活的现实写照 |
(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须全社会共同努力 |
二、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 |
(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 |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以往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 |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今后我国发展主要问题的集中概括 |
(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关涉人民生活的全局性问题 |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 |
(一)坚定的人民立场 |
(二)强烈的问题导向 |
(三)深刻的辩证思维 |
(四)全面的发展要求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证分析 |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表现 |
(一)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二)民主法治建设不完善与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三)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不足与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四)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与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五)环境质量改善不达标与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二、新冠肺炎疫情凸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 |
(一)公众生态文明观念与实现美好生活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
(二)人民对健康服务的需要与公共健康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
(三)农村地区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 |
(四)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有待加强 |
注释 |
第六章 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 |
一、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力 |
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 |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
(二)民主法治建设稳中求进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 |
(三)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
(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
(五)提升生态文明整体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基于空间活力度的重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存量盘活背景下对遗产保护提出新要求 |
1.1.2 文旅融合为遗产活态传承提供新路径 |
1.1.3 大数据应用带来新契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游览线相关研究 |
1.2.2 空间活力相关研究 |
1.2.3 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 |
1.4.1 相关概念辨析 |
1.4.2 点轴理论及其旅游学价值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第2章 对象调研: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及文化游览线 |
2.1 研究地理范围 |
2.2 生成背景 |
2.2.1 自然地理:巴山蜀水,山环水绕 |
2.2.2 历史人文:开放包容,多元共生 |
2.3 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类型 |
2.3.1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 |
2.3.2 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 |
2.3.3 小结 |
2.4 渝中区现有文化游览线梳理 |
2.4.1 文化旅游整体形象感知 |
2.4.2 红色主题游览线 |
2.4.3 文商旅主题游览线 |
2.4.4 跟团游主要游览线 |
2.4.5 自助游主要游览线 |
2.4.6 小结 |
第3章 定量分析:空间活力测度及其影响因素 |
3.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3.2 渝中区城市人群聚集时空特征 |
3.2.1 时间动态变化维度 |
3.2.2 空间静态分布维度 |
3.3 渝中区历史文化遗产空间活力测度 |
3.4 提出问题 |
3.5 空间活力影响因素解析 |
3.5.1 基于游记大数据的整体判断 |
3.5.2 交通可达性 |
3.5.3 功能业态特色化 |
3.5.4 景观节点丰富度 |
第4章 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 |
4.1 游览线串联优化的内容与原则 |
4.1.1 内容 |
4.1.2 原则 |
4.2 文化游览线的主题凝炼 |
4.3 文化游览线串联优化的步骤 |
4.3.1 串联现有文化游览线 |
4.3.2 基于高活力度旅游要素的路线优化 |
4.3.3 遗产点的筛选、关联和再组织 |
4.4 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方案 |
4.4.1 整体方案呈现 |
4.4.2 开埠建市主题游览线 |
4.4.3 红色三岩主题游览线 |
第5章 结论、不足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重庆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
致谢 |
(6)“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品味的定义流变 |
二、品味与社会阶层 |
三、品味、生活风格与消费 |
第三节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网红展”概述及“打卡”行为的界定 |
第一节 艺术展的时尚化过程 |
第二节 “网红展”和“打卡”的界定 |
一、何为“打卡” |
二、“网红展”的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网红展”的类型和特征 |
一、“网红展”的几种类型 |
二、“网红展”的主要特征 |
第三章 “网红展打卡”中的时尚品味分析 |
第一节 从“网红展”看青年的品味追求 |
一、尚新的时髦品味 |
二、“文艺”的浪漫品味 |
三、小众的个性品味 |
第二节 “打卡”:品味的线上表达 |
一、缺场空间中的品味展演 |
二、品味的景观化呈现 |
三、低调与克制的炫耀 |
第四章 青年时尚品味:社会、传媒与心理 |
第一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社会背景分析 |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趋势 |
二、文化工业和艺术的商品化 |
第二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传媒因素分析 |
一、大众传媒中的品味话语 |
二、新媒体的推波助澜 |
第三节 青年时尚品味的心理因素分析 |
一、现代城市性下的审美欲望膨胀 |
二、身份不确定带来品味焦虑 |
第五章 “打卡网红艺术展”时尚品味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社会区分的指标 |
一、“网红展”代表的中等品味 |
二、对中产阶层文化精英品味的认同 |
三、作为一种职业素养的审美品味 |
四、品味共同体与圈层化社交 |
第二节 消费:品味建构的捷径 |
一、消费社会的品味经济 |
二、“网红展”打卡中的符号消费意涵 |
三、文化符号与虚幻认同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空间”概念的厘清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乌托邦愿景:诗化空间定位的“立”与“破” |
第一节 桃源式空间的现代性衍生 |
一、早期华人书写中的乌托邦想象 |
二、家族与寻根:异国的怀旧乌托邦 |
三、革命理想的乌托邦空间化 |
第二节 作为媒介的文物:传统人文元素的空间重塑 |
第三节 存在空间与寓言化空间:抗衡历史的封闭性场域 |
第二章 异托邦:现实空间再建构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早期移民经历与留学生叙事中的离散空间 |
一、唐人街:从族裔聚落到景观化的空间符码 |
二、地下室:超越离散的边缘空间再定位 |
第二节 游离于当下的异质空间 |
一、博物馆/纪念馆/墓地:异托时与异托邦的叠加 |
二、庇护/排他/悖反:危机异托邦的存在方式 |
三、妓院/舞会/社交媒体:日常秩序的“补偿性异位” |
第三节 内向审视的心理空间 |
一、心理诊所:自我救赎的通道与时代省思的边界 |
二、抽屉:秩序与隐私的空间感杂糅 |
第三章 恶托邦:极端场景下人的异化与人性省思 |
第一节 天使岛:早期移民经历与排他空间 |
第二节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视域下的罪恶城市镜像 |
第三节 恐怖事件阴影下的当代都市空间 |
第四节 愚昧/贫穷/灾难:极端封闭场景中的伦理孤岛 |
第四章 北美华文文学对空间关系的“拓扑化”呈现 |
第一节 空间的流通:全球化体系下的地方性存在 |
第二节 空间的割裂:社会发展节奏差异导致的认知错位 |
第三节 空间的争夺:根植于人类本能的社会行为 |
第五章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北美华文文学的空间叙事结构 |
一、空间并置主导下的复线结构 |
二、以典型空间为原点的桔瓣式结构 |
三、故事空间与话语空间的时空嵌套 |
第二节 作家创作历程中的文本空间搭建 |
一、续写:作家对成名作的补充与再消费 |
二、重写:改写旧作行为下的文本空间重构 |
三、超越互文:由生命体验出发的主题共鸣与书写革新 |
结语 |
一、从“区域”到“全球”:去边界地志空间书写中的文化症候 |
二、从“身份缺失”到“在地化认同”:隐形身份与日常空间审美化 |
三、从“经济”到“科技”:职业叙事原型中的空间认知结构跃迁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国外空间理论着述汉译版本辑录 |
附录2 国内空间与文学研究专着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选题依据 |
2.研究对象及思路 |
3.研究方法 |
4.研究价值和意义 |
5.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毛泽东选集》基本概况及其翻译研究 |
1.1 《毛选》的基本概况 |
1.2 《毛选》出版发行概况 |
1.3 《毛选》的外译概况 |
1.4 《毛选》的俄译概况 |
1.5 《毛选》翻译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空缺”现象及其研究综述 |
2.1.1 “空缺”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
2.1.2 “文化空缺”的概念界定 |
2.1.3 “文化空缺”的分类与《毛选》俄译研究 |
2.2 多元系统理论综述 |
2.2.1 多元系统理论概述 |
2.2.2 多元系统理论与《毛选》俄译研究 |
2.3 研究思路之建构 |
2.3.1 文本分析路径 |
2.3.2 社会分析路径 |
2.3.3 整体研究思路 |
第三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本中的“文化空缺”现象 |
3.1 物质文化空缺 |
3.1.1 人称文化空缺 |
3.1.2 物称文化空缺 |
3.2 制度文化空缺 |
3.2.1 民俗文化空缺 |
3.2.2 体制文化空缺 |
3.3 精神文化空缺 |
3.3.1 思维方式空缺 |
3.3.2 价值观念空缺 |
3.3.3 审美意识空缺 |
第四章 《毛泽东选集》“文化空缺”现象的俄译方略研究 |
4.1 《毛选》俄译本翻译方法研究 |
4.1.1 文化内涵“共有”:直译法 |
4.1.2 文化内涵“相通”:换译法 |
4.1.3 文化内涵“缺省”:意译法、注释法 |
4.1.4 文化内涵“冗余”:减译法、省译法 |
4.2 《毛选》俄译本翻译策略研究 |
4.2.1 求真保全,原汁原味 |
4.2.2 简明清晰,精确具体 |
4.2.3 语言平实,文风质朴 |
4.2.4 移形换位,闪展腾挪 |
4.2.5 舍“象”取“义”,拨云见日 |
4.2.6 因“境”制“译”,文化融通 |
4.2.7 化繁为简,减负增效 |
4.3 《毛选》俄译本翻译理念研究 |
4.3.1 以我为主,坚守底线 |
4.3.1.1 以我为主 |
4.3.1.2 坚守底线 |
4.3.2 内外有别,有的放矢 |
4.3.2.1 内外有别 |
4.3.2.2 有的放矢 |
4.3.3 群策群力,统筹全局 |
4.3.3.1 群策群力 |
4.3.3.2 统筹全局 |
第五章 当年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之审视 |
5.1 政治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1.1 国际政治之影响 |
5.1.1.1 国际政治概况 |
5.1.1.2 国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1.2 国内政治之影响 |
5.1.2.1 国内政治概况 |
5.1.2.2 国内政治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 社会文化系统对《毛选》俄文翻译之影响 |
5.2.1 文化交流之影响 |
5.2.1.1 文化交流概况 |
5.2.1.2 文化交流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2 教育发展之影响 |
5.2.2.1 教育发展概况 |
5.2.2.2 教育发展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2.3 译学思想之影响 |
5.2.3.1 译学思想概况 |
5.2.3.2 译学思想对《毛选》俄译之影响 |
5.3 当年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5.3.1 《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 |
5.3.2 《毛选》俄文翻译之探讨 |
第六章 当今视角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的重新审视 |
6.1 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政治和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 |
6.1.1 政治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1.1 国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1.2 国内政治之变化及影响 |
6.1.2 社会文化系统的新变化及其影响 |
6.1.2.1 文化交流之变化及影响 |
6.1.2.2 教育发展之变化及影响 |
6.1.2.3 译学思想之变化及影响 |
6.2 当今时代背景下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 |
6.2.1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变化 |
6.2.2 当前中央文献翻译工作的新要求 |
6.3 当今视角下《毛选》俄文翻译之评析与探讨 |
6.3.1 俄译整体方略的重新审视 |
6.3.2 “文化新空缺”问题之探讨 |
6.3.3 “逆向文化空缺”问题之探讨 |
第七章 《毛泽东选集》俄译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
7.1 《毛选》俄文翻译的历史意义 |
7.1.1 《毛选》译着的历史地位不可替代 |
7.1.2 《毛选》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了一扇窗 |
7.2 《毛选》翻译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
7.2.1 集体翻译的工作方法 |
7.2.2 自力更生的顽强作风 |
7.2.3 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 |
7.2.4 以我为主的翻译原则 |
结束语 |
1.内容与结论 |
2.研究创新点 |
3.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附录 I:《毛泽东选集》俄译本“文化空缺”典型翻译案例汇编 |
1.物质文化空缺 |
2.制度文化空缺 |
3.精神文化空缺 |
附录 II:编译局版和莫斯科版《毛泽东选集》译文对比研究实录(“文化空缺”翻译案例精选)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
(9)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法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中性批判的土壤——文学与革命 |
1.1 新闻与死亡的权利 |
1.1.1 新闻的景观与文学的自知 |
1.1.2 捧杀、棒杀与回归日常 |
1.1.3 照片、疾病与日常的过渡及匿名 |
1.2 暴力与日常 |
1.2.1 暴力与日常三难 |
1.2.2 四百多年街垒史与中性批判的调性 |
1.2.3 精神街垒与知识分子的拒绝 |
1.3 批判与日常 |
1.3.1 《国际杂志》与跨界的“世界” |
1.3.2 批判的根基与尺度——语言栅栏 |
1.4 写作与日常 |
1.4.1 中间人以及跨界的中性关系 |
1.4.2 反犹与为了纪念及警示的批判 |
1.4.3 奥斯维辛之后共通体的写作 |
1.4.4 流亡、外边与写作的受难、救赎 |
小结:拱廊街、拱廊街计划 |
第二章 中性批判的萌芽——文化自觉与理论探索 |
2.1 象征或者象征性 |
2.1.1 “不设防”与象征的逃逸 |
2.1.2 象征的“理性组织”与政治激情 |
2.1.3 分裂式政论写作 |
2.1.3.1 异见者的呼唤——中性的身份 |
2.1.3.2 游击、断裂的批判与时代病的诊断 |
2.1.3.3 疾病的隐喻、纳粹与虚假的联盟 |
2.1.3.4 非暴力不合作的批判与“和平欧洲”的假象 |
2.2 虚构与象征 |
2.2.1 虚设的门与无形的门 |
2.2.2 落空的手与中性的“念头” |
2.3 同时代的颜色 |
2.3.1 德占区巴黎与无法识别的民族面貌 |
2.3.2 不可能者的思想:他异的关系 |
2.3.3 拉斯科的野兽与文学的起源 |
小结:以文学扞卫象征 |
第三章 中性批判的发展——布朗肖与巴特的中性 |
3.1 模糊的中性与中性的不同态度、定义及定位 |
3.1.1 “服务的中性”与“为中性服务” |
3.1.2 巴特的中性与符号结构 |
3.2 中性的不同实践——白板书写与白色书写 |
3.2.1 “意识”的自由而非“功效”的自由 |
3.2.2 中性的不同程度:意识的缺席或者行动的自杀 |
3.3 写作的生成与想象的变形 |
3.3.1 作家应有的属性:反复自杀的耐心 |
3.3.2 先知之言——神性的受难 |
3.4 中性批判的“我” |
3.4.1 “我可以是谁”的疑问与文学的开端 |
3.4.2 反复接近原初的白板书写 |
3.5 走出文本的行动:宣言及自治组织 |
3.5.1 “走出”、“别处”与文学的本质、作家身份及写作的需求 |
3.5.2 拒绝直接而急迫的行动与文学的娱乐性、匿名性 |
3.5.3 词与物的中性或者行动的中性 |
3.5.3.1 结构主义与政治冷感的原因 |
3.5.3.2 无法匿名的戴高乐与知识分子纳粹化的可能 |
3.5.4 巴特与词语的“象牙塔” |
3.5.5 为了玫瑰的战役——签名与自治组织 |
3.5.5.1 与宣言合一及签名的集体性 |
3.5.5.2 启蒙、批判与自治组织 |
小结:文本的欢愉与共通体的狂欢 |
第四章 中性批判的成熟——布朗肖与德国浪漫派 |
4.1 德国早期浪漫派的危机与文学的良机 |
4.1.1 “反思”与写作的镜子 |
4.1.2 “无动于衷”的布朗肖与“脱轨”的浪漫派 |
4.2 “反思语言”对“反思自我”的批判 |
4.2.1 “反思自我”的弊端与语言的自治 |
4.2.2 断片的60 年代与布朗肖的断片 |
4.2.2.1 独白的交流——断片的花环 |
4.2.2.2 言语的群岛与断裂的必然 |
4.3 中性语言的特征:“欧几里得几何到黎曼几何” |
4.3.1 中性——言语关系 |
4.3.2 等待,遗忘——无尽的谈话 |
4.3.2.1 等待匿名与复多的言语 |
4.3.2.2 “遗忘的回忆”——断片的起点 |
4.3.3 作为第三类关系的断片 |
4.3.3.1 玩弄切分的解构 |
4.3.3.2 断片的三种距离 |
小结:如果批判成为一种起源 |
第五章 中性批判的装置艺术——布朗肖与罗伯-格里耶的日常 |
5.1 日常与现实 |
5.1.1 结构主义模型与中性批判 |
5.1.2 日常、批判及闲暇 |
5.1.3 “闲暇”的品格与约减的翻译 |
5.1.4 “远”和“空”的旅行 |
5.2 中性的图文互动与作为开关的玛德莱娜蛋糕 |
5.2.1 “重现的镜子”以及小说之光 |
5.2.2 死亡作为文学的权利 |
5.2.3 死亡之眼与作品的诞生 |
5.2.4 《死刑判决》的核心意象:都灵裹尸布 |
5.2.4.1 《死刑判决》与叙事的叠层 |
5.2.4.2 《窥视者》与移动摄影机 |
5.3 窥视内外 |
5.3.1 内部窥视 |
5.3.2 蒙太奇的外部窥视 |
5.4 牧神的迷宫——《窥视者》与《死刑判决》的装置艺术 |
5.4.1 牧神与现代性 |
5.4.2 《窥视者》与造浪的人工海岸 |
5.4.3 《死刑判决》与拱廊街 |
小结:创造一种日常 |
结论:成为我们自己的传承人 |
参考文献 |
附录A:布朗肖发表文章、序言、后记、集体宣言、公开信、手册总览(按时间顺序排列) |
附录B:布朗肖私人书信(按时间顺序排列) |
致谢 |
四、解读小资的26个关键词(论文参考文献)
- [1]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社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研究[D]. 叶如茵. 广州美术学院, 2021
- [2]可持续性视角下湖南省博物馆文创品牌形象设计[D]. 李莹玉. 南华大学, 2021
- [3]新时期知青文学“外来者”叙事研究[D]. 周珊伊.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4]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D]. 白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基于空间活力度的重庆渝中区文化游览线串联及优化[D]. 甘琪琴. 西南大学, 2021(01)
- [6]“打卡热”中的青年时尚品味分析 ——以“打卡网红艺术展”为例[D]. 杨依晴.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3)
- [7]空间的文学建构与文化阐释 ——北美华文文学空间书写研究[D]. 杜未未. 吉林大学, 2020(03)
- [8]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研究 ——以“文化空缺”现象的翻译研究为例[D]. 贾一村.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08)
- [9]布朗肖中性批判研究[D]. 赵苓岑. 南京大学, 2020(12)
- [10]蒋韵:使表达有刻骨铭心的真诚,是我的文学理想[J]. 蒋韵,傅小平. 西湖,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