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闵春艳[1](2019)在《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文中认为目的:将液质联用技术应用于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了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杂质分析方法、抗菌乳膏可疑非法添加活性成分的UPLC-QQQ-MS/MS(MRM)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掺伪小活络丸中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液质联用分析方法、以及菊花药材硫磺熏蒸标志物的UPLC-Q-TOF-MS/MS液质联用分析方法,分别实现了对这些药品的杂质分析、掺伪成分检查、毒性成分和药效成分的含量测定、以及硫磺熏蒸标志物的成分分析,为产品的工艺改进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加强对药品生产过程中原辅料质控、清洁验证、加工炮制、生产控制等工艺环节的质量控制,实现药品生产的批间稳定性和质量可控性。方法:应用UPLC-Q-TOF-MS/MS技术对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进行杂质分析,获得杂质的保留时间、一级质谱信息,对USP42收载的已知杂质进行鉴定;对USP42未收载的杂质,且质谱响应较高的未知杂质,通过获取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信息进行质谱解析和结构推断。结合头孢吡肟对照品氧化降解、酸降解、碱降解、高温破坏试验,得到各种降解产物,对杂质的形成进行初步分析。建立UPLC-QQQ-MS/MS(MRM)内标法检测某抗菌乳膏在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小活络丸中掺伪药材的特征化学组分,建立小活络丸中芍药苷的HPLC-PDA检查方法,并配套质谱确证方法;建立UPLC-QQQ-MS/MS(MRM)外标法考察小活络丸药材掺伪对药效成分和毒性成分的影响。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考察硫磺熏蒸工艺对菊花药效组分的影响。结果: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供试品中检出杂质A、C、E三个已知杂质。同时,检出10个质谱响应信号较强的未知杂质。3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吡肟同分异构体杂质,推断为头孢吡肟Δ3双键位置异构体和头孢吡肟(6-H,7-H)差向异构体,分子式为C19H24N6O5S2。3个未知杂质为头孢吡肟C2脱羧异构体,推导分子式为C18H24N6O3S2。1个未知杂质为文献命名为(2RS)-2[[(Z)-2-(2-氨基-4-噻唑基)-2-(甲氧亚)乙酰氨基]-甲基]-1,2,5,7-四氢-7-氧-4H-呋喃并[3,4-d][1,3]噻嗪的m/z 370.0641的化合物,推导分子式为C13H15N5O4S2。以上7个未知杂质均为头孢吡肟降解杂质。[M+H]+m/z428.0681的未知杂质推测为头孢吡肟3-CH2OCH3取代产物,分子式为C15H17N5O6S2,推测为头孢吡肟的工艺杂质。[M+H]+m/z894.1786的未知杂质推测为头孢吡肟的聚合物杂质,分子式为C23H57N8O10S9。另外,还发现1个辅料精氨酸的降解杂质。UPLC-QQQ-MS/MS(MRM)内标法检测某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它们的检出限均为5μg·kg-1,定量限均为12.5μg·kg-1,在1?41ng·m 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回收率为100%?108%。应用该方法检出该品牌四批样品中含有倍他米松84~1165μg·kg-1,而地塞米松含量极低,仅仅有2个批次被检出,但含量在定量限以下。在16批小活络丸中6批检出了不应存在的草酸钙簇晶,推测存在芍药掺伪的问题。采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在小活络丸中检出芍药苷、芍药内酯苷、4-表-芍药内酯苷、没食子酰芍药苷等白芍和赤芍特有的化学组分,初步表明小活络丸存在芍药属药材,且部分批次样品中掺伪药材为白芍,且6批掺伪小活络丸中芍药苷含量为39.57~642.77μg·g-1。利用UPLC-QQQ-MS/MS(MRM)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的毒性成分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16批小活络丸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的总量范围为0.005~27.28μg·g-1;利用UPLC-QQQ-MS/MS(MRM)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的有效成分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16批小活络丸的苯甲酰乌头碱、苯甲酰新乌头碱、苯甲酰次乌头碱的总量范围为45.57~318.47μg·g-1。各厂家小活络丸乌头类生物碱总量差异较大,存在同一产品质量不一致问题。硫磺熏蒸使菊花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等化合物与亚硫酸发生亚硫酸酯化反应,新生成11种含硫衍生物。在这11种化合物的二级碎片中均出现m/z80或m/z81的硫磺熏蒸特征碎片,清晰地提示这些物质为含硫衍生物。结论:本文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杂质分析,检测到8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未知杂质,推导了分子式、结构式,初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环节,提示其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辅料精氨酸的质量控制,其生产工艺应控制精氨酸的氧化降解;对其产生异构体杂质的生产工艺环节进行研究和控制,对容易形成聚合物杂质的物料和工艺进行改进,对其原料药的工艺杂质需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如有必要应在现行质量标准中指明工艺杂质。本文建立的UPLC-QQQ-MS/MS(MRM)内标法可专属灵敏的检测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为企业清洗验证环节的活性物质残留物检查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抗菌乳膏类制剂的质量监管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建立HPLC-PDA方法检查小活络丸生产投料中引入的非处方成分芍药苷及配套的质谱确证方法,可用于检查小活络丸生产过程中的芍药属药材掺伪投料;建立UPLC-QQQ-MS/MS外标法检测小活络丸中6种乌头类生物碱,为小活络丸产品的安全性和生产工艺的质量可控性提供有效的质控方法。本文建立的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硫磺熏蒸菊花的检查,用于含菊花中药制剂生产的源头质量控制。
王晓灿[2](2016)在《内外合治对兔耳增生性瘢痕MMP-1影响的PDGF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复制兔耳瘢痕模型,使用康复新液、硅油尿素地米乳膏、康复新液+硅油尿素地米乳膏来观察兔耳增生性瘢痕中PDGFR-α、PDGFR-β与MMP-1的相关表达变化,从而探讨增生性瘢痕的有关发生机理,为探索有效的中医药防治增生性瘢痕药物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择3-4月兔龄的清洁级新西兰大耳白兔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康复新液治疗组、康复新液+硅油尿素地米乳膏组、硅油尿素地米乳膏治疗组、阳性对照组进行兔耳瘢痕造模。各治疗组分别治疗14d、28d后,观察兔耳瘢痕模型的一般情况、测量厚度;HE染色观察瘢痕的增生指数、成纤维细胞计数:Masson染色观察瘢痕胶原密度;免疫组化观察瘢痕中PDGFR-α、PDGFR-p与MMP-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治疗14d、28d后瘢痕厚度均出现明显下调,差异显着(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康复新液+硅油尿素地米乳膏组差异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治疗14d、28d后瘢痕增生指数HI均出现下调,差异显着(P<0.05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硅油尿素地米乳膏组、康复新液+硅油尿素地米乳膏组差异最为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治疗14d、28d后瘢痕成纤维细胞计数均出现下调,差异显着(P<0.05或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康复新液+硅油尿素地米乳膏组下调幅度最大;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治疗14d、28d后瘢痕胶原面密度均出现下调,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在治疗14d、28d后PDGFR-α、PDGFR-β、MMP-1均出现下调,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治疗组均可以降低兔耳增生性瘢痕的厚度、成纤维细胞数、胶原密度,尤其以中西药合治组效果最为明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DGFR-α、PDGFR-β,进而影响MMP-1来降低成纤维细胞的过度增生和胶原的过度沉积,从而达到防治增生性瘢痕的作用。
陈延祥[3](2014)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制备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既有抗菌的作用,也有抗炎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湿疹患者的治疗,也用于治疗皮炎患者。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曲安奈德含量为0.1%,硝酸益康唑含量为1%,是由二者组成的复合制剂。曲安奈德属中强效的糖皮质激素,既有抗炎症的功效,同时具有抗过敏和抗毒活性,做为外用制剂应用时具有系统吸收少的特点,临床用于治疗各种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病。在处方工艺研究的前期研究中,首先建立了有关物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方法学研究证明,确定的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可以有效的分离各杂质,且专属性良好。在处方工艺研究的前期研究中,建立了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方法。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曲安奈德在30.24~70.56μ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益康唑在0.3012~0.7028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色谱峰面积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同时,方法学研究结果表明精密度、回收率试验均符合要求。另外,在处方研究中,以产品性状、含量、有关物质等参数为考察指标,进行了处方单因素考察,并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最后通过正交优化试验进行了优化,并确定最优处方。同时,本论文对制得的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进行了质量研究,拟定初步质量标准。样品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加速试验(温度40℃±2℃、湿度RH75%±5%)考察6个月,分别于1、2、3、6月取样检测,与零月数据比较,各检测项目无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本品在加速条件下放置6个月质量稳定;长期试验(温度25℃±2℃、湿度RH60%±10%)考察12个月,分别于3、6、9、12月取样检测,各检测项目与零月数据比较,无明显变化,说明本品基本稳定,质量稳定可靠。最后,对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体外透皮性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透皮研究发现本品在24小时内透过皮肤进入接受液中的药物量都极少,但均测到了皮肤中的滞留量,说明本品可有效产生局部效应而避免全身作用。而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本品与市售品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及市售派瑞松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损皮肤有轻度的刺激性,末次给药后第八天红斑消退,两者比较未见明显差别:两者均无过敏性。
王丽峰[4](2013)在《白藜芦醇包合物与泡囊的制备及其乳膏透皮吸收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制备白藜芦醇的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分子包合物并通过透皮吸收实验考察四种不同促渗剂对其包合物乳膏渗透性能的影响。(2)制备白藜芦醇泡囊,并对其乳膏的透皮吸收进行研究。方法:(1)通过正交实验,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白藜芦醇环糊精(HP-β-CD)分子包合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对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物相进行鉴定。(2)利用HPLC法测定各批次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包合率,求得最佳包合工艺。(3)采用DPPH法测定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抗氧化能力。(4)通过体外透皮吸收实验,验证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渗透性,并选出最佳促渗剂。(5)测定添加最佳促渗剂的乳膏的锥入度及黏度稳定性等,对乳膏的质量进行评价。(6)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白藜芦醇维生素C棕榈酸酯泡囊,并进行了处方优化,采用透析法测定包封率。结果:薄层色谱法验证了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制备成功;实验表明,最佳包合工艺: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为1:15(质量比),包合温度为40℃,包合时间为1.5h;DPPH的氧化还原实验表明,白藜芦醇-羟丙基-β-环糊精分子包合物具有一定清除DPPH的能力,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的IC50值为564.45μg·mL-1;通过不同促渗剂对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乳膏的渗透作用的实验,可以得出,促渗剂种类不同、加入的量不同均能影响乳膏的渗透效果,从实验结果可看出,最佳促渗剂为1%的氮酮。结论:白藜芦醇制备成包合物后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且稳定性良好,制成的泡囊形态优良,白藜芦醇乳膏具有良好的渗透能力,在美容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杨珅珅[5](2012)在《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促吸收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选择临床应用广泛,对心血管疾病具有显着疗效的名方“复方丹参片”为样本,针对中药复方物质基础较为复杂,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层次作用的特点,以其有效部位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三七总皂昔为物质基础,选取其中的代表性成分丹参酮ⅡA(TS),丹酚酸B (SAB),三七皂苷R1(R1)及人参皂苷Rb1(Rb1), Rg1(Rg1)为研究对象,运用超临界C02萃取技术与等度渗漉法提取TS与SAB有效成分,以多个有效组分在单一提取物及与不同组药配伍后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结果为依据,将中药复方的配伍研究与药代动力学结合进行,探索有效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规律:根据有效组分各自的理化特点和影响其吸收的因素,建立了适用于有效组分吸收研究的整体动物、大鼠原位灌注及Caco-2细胞模型,系统地研究吸收促进剂对于多个有效组分的促吸收效果及作用机制。建立TS, SAB, R1,Rb1及Rg1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的定性、定量质量控制方法。以TS、SAB的提取率和含量为考察指标,兼顾有效成分的理化特点与稳定性,将单因素考察与正交试验设计相结合,最终确立最佳提取纯化工艺条件。超临界流体C02萃取TS,提取率达93.4%,含量为42.1%。利用超临界流体C02萃取后的药材残渣经50%酸性乙醇渗漉提取SAB,提取率为93.4%,含量为10.6%。渗漉液浓缩至适当体积后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酚酸提取物中SAB的含量为58.4%,转移率为79.7%。建立快速、灵敏、专属性良好的UPLC-MS/MS法用以同时测定血浆样品中TS, SAB, R1, Rb1及Rg1。与单一提取物的体内过程相比,丹参酮提取物与丹酚酸提取物、丹参酮或是丹酚酸提取物与三七皂苷提取物配伍应用后药动学参数均无显着性的差异(p>0.05),不存在吸收动力学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在大鼠体内过程相互独立,不存在酶竞争和代谢抑制。冰片对于R1,Rb1及Rg1具有不同程度的促吸收作用。与冰片合用后,Rg1,Rb1和R1的AUC0-72h值分别提高了64.0%,31.0%,7.7%,对于Rg1的促吸收效果最为显着(p<0.05)。冰片对于各皂苷成分促吸收效果的差异与化合物本身的分子结构与相对分子量相关。复方丹参制剂处方配伍的合理性基于药效学而非药动学的协同作用。针对有效组分各自的理化特点和影响其吸收的因素,系统地研究聚乙二醇1000维生素E琥珀酸酯(TPGS)、辛酸癸酸聚乙二醇甘油酯(Labrasol)、泊洛沙姆188(F68)、癸酸钠(SC)、去氧胆酸钠(SDC)对多个有效组分的促吸收效果。各吸收促进剂对于有效组分的促吸收作用程度差别较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各吸收促进剂对于TS促吸收能力的强弱顺序为:TPGS> Labrasol> F68 ≈ SDC> SC;对于SAB、R1、Rg1及Rb1促吸收能力的强弱顺序为:SC>SDC>F68。与对照组相比,4% TPGS、10% Labrasol、4% F68组TS的Cmax和AUC0-72h分别提高了2.5和2.6倍,1.5和1.4倍,1.8和1.3倍。推测各吸收促进剂对于TS的促吸收作用与其最大增溶浓度及P·gp的抑制强度相关。SC对于SAB、R1、Rg1及Rb1的促吸收作用最为显着。当SC浓度达到4%时,与对照组相比,SAB、R1、Rg1及Rb1的Cmax和AUC0-72h分别提高了4.0和1.7倍,5.6和2.0倍,3.6和1.6倍,1.7和2.0倍。推测各吸收促进剂对于SAB、 R1、Rg1及Rb1的促吸收作用与其调控紧密连接的作用相关。SC对于BCSⅢ型药物的促吸收作用较为显着,其促吸收作用具有非特异性及浓度依赖性,可以作为改善Ⅲ型药物膜透过性的首选促进剂。应用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和Caco-2细胞模型考察各吸收促进剂对于有效成分的促吸收效果,探索促进剂的促吸收作用机制并评价其粘膜毒性。采用以上两种生物模型评价各吸收促进剂对于TS的促吸收作用时添加适量浓度的Tween-80,其增溶作用可以消除药物溶解度和溶出速率对于TS吸收的影响,因此可以直接用来评价吸收促进剂对于药物透膜性的影响。各吸收促进剂对于TS促透作用的强弱可能与其对P-gp的抑制强度相关,而抑制强度可能与吸收促进剂各自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和临界胶束浓度有关。综合SAB、R1、Rg1及Rb1与吸收促进剂联用后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与跨膜电阻值(TEER)的测定结果,推测各吸收促进剂能够可逆性地打开细胞旁路处的紧密连接而增加药物旁路吸收。吸收促进促进剂对紧密连接的调控机制主要是通过磷脂酶C依赖性通路、Ca2+-E钙黏素通路及络氨酸激酶-磷酸酶通路等途径改变紧密连接的状态而增加药物膜通透性。
赵艳[6](2012)在《基于O/W乳剂基质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皮肤病如湿疹、瘢痕疙瘩系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发治疗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的新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种外用糖皮质激素,用于皮肤科治疗各种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具有临床疗效好和不良反应小的特点,适合长期治疗慢性、易复发炎症皮肤病。本课题选择丙酸氟替卡松作为模型药,以O/W型乳剂基质为载体,制备丙酸氟替卡松乳膏。本文确定了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及建立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质量标准并考察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稳定性。通过对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处方、制备工艺以及稳定性的研究为申报治疗慢性、易复发炎症皮肤病的新药奠定基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1)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处方筛选与制备工艺的研究目的:进行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剂的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的优化。方法:本文用单因素方法进行了油相水相辅料和乳化剂及其用量的筛选确定了乳膏的最佳处方,并通过对工艺参数如乳化设备、乳化方式、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速度及药物的加入方式等的考察来优选乳膏制备的最佳工艺。结果:确定了丙酸氟替卡松的最佳处方即:以吐温-80为乳化剂,单硬脂酸甘油酯为辅助乳化剂,十八醇、白凡士林为油相,以丙二醇为保湿剂,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为防腐剂,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兼促透剂。乳膏制备的最佳工艺即:采用逆转相法,乳化剂分别加入法制备乳膏,乳化温度80℃,乳化时间20min,乳化速度600r/m,药物溶于二甲基亚砜并于45℃下加入基质中。结论:该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制得的乳膏外观及稳定性良好,能满足工业生产需要。(2)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质量标准研究目的:控制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剂的质量。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丙酸氟替卡松的含量的方法,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了方法学考察。结果:丙酸氟替卡松的含量测定方法即色谱柱:反相C18柱(250×4.6mm,5um),流动相:0.02M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4.5)-甲醇(24∶76),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0nm,柱温:35℃,进样量20μl。结论:经过方法学验证,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建立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质量标准为制剂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3)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稳定性研究目的:对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该制剂外观、药物含量等指标在试验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均符合中国药典的相关规定。结论:证明该制剂稳定性良好,为其包装选择和质量标准制订提供了依据。
邓泮[7](2008)在《两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新剂型的药动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目前治疗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但由于其存在多种严重的副作用,临床用药安全性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并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炎症性肠病治疗,现已开发出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制剂,二丙酸倍他米松通过透皮给药被广泛应用于皮肤类炎症疾病的治疗。这类药物制剂的药动学研究具有生物样品血药浓度低,样品测试易受内源性物质干扰的特点,药动学研究难度较大。目的:建立专属、灵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考察pH依赖型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和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剂动物体内药动学,为这两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首先采用转篮法对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Entocort EC)的体外溶出度进行比较;采用比格犬单次及多次给药评价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的药动学特征。采用双周期交叉实验,六只比格犬分别口服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胶囊受试制剂和已上市Entocort EC,与给药第一天及给药后第五天采血,多次给药后于第三天和第四天给药前采血。采用家兔单次及多次给药评价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的药动学特征。家兔分为8个给药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0.5 g,1.0 g和2.0 g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0.05%,对照组分别给予2.0 g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0.05%和他扎罗汀乳膏0.05%,于给药前(0h)和给药后采血,并于实验结束后分离皮片。多次给药组分别连续给予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和他扎罗汀乳膏5天,于每次给药前和给药后第5天采血,实验过程中观察皮肤刺激反应并根据标准评分,于实验结束后分离皮片。采用本研究建立的LC-MS/MS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布地奈德、倍他米松和他扎罗汀酸的浓度。结果:建立了灵敏、专属的LC-MS/MS方法,应用于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胶囊犬体内药动学研究和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剂的家兔药动学研究,方法的定量下限分别为25.0pg/mL(布地奈德)、15.0 pg/mL(倍他米松)和0.150 ng/mL(他扎罗汀酸)。布地奈德受试和参比制剂的体外释放曲线f2相似因子为90.1。比格犬药动学结果显示:犬口服布地奈德肠溶缓释胶囊受试制剂(含9 mg布地奈德)后,Tmax为3.8±3.2 h,Cmax为1056±659 pg/mL,多次给药后AUC0-t较同等剂量单次给药提高约3倍。此外,服用受试及参比制剂后的犬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均较大。家兔药动学结果显示,家兔经皮给予三个剂量0.05%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后,t1/2分别为30.0~36.8 h(倍他米松),12.5~17.4 h(他扎罗汀);倍他米松的Cmax和AUC0-∞的增加和剂量增加呈线性关系,而他扎罗汀酸的Cmax和AUC0-∞的增加和剂量增加不呈线性关系。Cmax范围是167~910 pg/mL(倍他米松)和8.96~28.0ng/mL(他扎罗汀酸)。多次给药后Cmax和AUC0-∞均有所提高。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给药组的倍他米松AUC0-t为17.8±10.3 ng·h/mL低于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给药组(AUC0-t33.4±12.6 ng·h/mL)。统计学结果显示经皮分别给予单方和复方制剂后,家兔皮片中倍他米松和他扎罗汀酸的浓度均没有显着差异(P>0.05)。复方制剂对家兔刺激性得分值为0,低于他扎罗汀乳膏和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结论:布地奈德受试和参比制剂有良好的体外释放相似性;比格犬口服受试制剂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文献报道的布地奈德溶液给药延后,表明该制剂具有一定的缓释性,但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结果个体差异均较大。由于受试及参比制剂均是通过胃肠道pH值差异发挥结肠缓释作用,属于pH时滞型制剂,犬胃肠道的pH值存在个体差异并且易受动物生理活动和胃肠道自动力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利用pH差异设计的释药系统可能出现药物不能达到病灶或药物无法释放的情况,从而影响药效的发挥。家兔透皮给予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剂后,皮片中可以达到与单方制剂相当的浓度,体循环中的倍他米松量减少并且对皮肤无刺激性,表明复方制剂可以发挥皮肤局部疗效并且安全性良好。
刘志敏[8](2005)在《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文中研究说明1 目 的 将蒙药那如三味丸由水丸改制成巴布剂,即由口服剂型改为经皮给药剂型;探讨那如-3 巴布剂组方药物的透皮吸收特性及促进那如-3 巴布剂透皮吸收的机理;比较那如三味丸口服给药与那如-3 巴布剂经皮给药不同给药途径吸收后的血药浓度;观察那如-3 巴布剂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疗效,探讨那如-3 巴布剂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抗炎镇痛机理。 2 方 法 2.1 用水煎、大孔树脂分离法提取制备草乌提取物;用醇提法提取制备荜茇浸膏;用水煎过滤提取法提取制备诃子浸膏。 2.2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含量、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含量。 2.3 用改良 Franz 扩散池法收集草乌提取物、荜茇浸膏透皮接受液和那如-3 巴布剂的透皮接受液,用 HPLC 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扩散量和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和胡椒碱的透皮扩散量,计算透皮速率常数。 2.4 采用家兔颈动脉取血,乙醚萃取血样,HPLC 法测定血浆中新乌头碱、乌头碱和胡椒碱的含量,观察那如三味丸灌胃(口服)和那如-3 巴布剂腹部贴敷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变化。 2.5 用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 注射于 SD 雄性大鼠左后足跖皮下致炎,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以足跖肿胀度、足跖肿胀抑制率、关节炎指数、继发性前肢肿胀和耳部红斑及尾部结节出现率、踝关节病理改变等为指标,观察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作用。 2.6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的IL-1、TNFα和PGE2水平。 2.7 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测痛法测定小鼠的疼痛抑制率;用热板测痛法测定小鼠舔足潜伏期(时间),作为痛阈指标,观察那如-3 巴布剂的镇痛作用。 3 结 果 3.1 实验第一部分 蒙药那如-3 巴布剂的研制和透皮吸收特性研究 3.1.1 用水煎、大孔树脂分离法和醇提等提取方法提取制备出草乌提取物、荜茇浸膏和诃子浸膏。用 HPLC 法进行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为每 g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含量为 3.9470mg、乌头碱含量为 0.6898mg。每 g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含量为 73.8239mg。 3.1.2 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和HPLC法测定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和乌头碱、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结果:高、中、低浓度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78.8052μg/cm2·h、35.7333μg/cm2·h、39.7052μg/cm2·h;乌头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18.3909μg/cm2·h、15.9628μg/cm2·h、13.5627μg/cm2·h。高、中、低浓度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分别为 265.5747μg/cm2?h、208.2002μg/cm2?h、176.5923μg/cm2?h。 3.1.3 以那如-3 巴布剂主药中的指标成分新乌头碱和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考察指标,比较二组分促透剂氮酮、丙二醇各为 2%、4%和 6%时的透皮速率。结果:氮酮、丙二醇2那如-3 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各为 4%时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最大,24h累计渗透量为 26.1781μg/cm2,高于 2%组和 6%组,三组比较差异显着(P<0.05)。氮酮、丙二醇各为 6%时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最大,24h累计渗透量为 199.2911μg/cm2,高于 2%组和 4%组,但三组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3.1.4 在对巴布剂基质初步优化的基础上,涂布制备出成品那如-3 巴布剂,并对部分质控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那如-3 巴布剂的膏体含水量约 30%;粘度适中,剥离基本无残留,透气性好;高、中、低剂量那如-3 巴布剂的剥离强度分别为 3.75、3.89、4.16牛顿(N);拉力分别为 37.85、39.90、40.30 牛顿(N);皮肤追随性评分分别为 4.6、4.6、4.8 分,符合巴布剂皮肤追随性要求。3.1.5 对那如-3 巴布剂中草乌有效成分新乌头碱以及荜茇中的主要成分胡椒碱的透皮速率进行测定,结果:高、中、低剂量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为 8.1256μg/μg/cm2?h、7.7501μg/cm2?h、7.1239μg/cm2?h;胡椒碱的透皮速率为 93.7196μg/cm2?h;84.8898μg/cm2?h;76.6839μg/cm2?h。3.2 实验第二部分 那如-3 巴布剂和口服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测定3.2.1 用 HPLC 法测定口服(灌胃)给药那如三味丸和透皮给药那如-3 巴布剂后家兔血中的新乌头碱含量,结果:灌胃给药后 1h 血浆含量为 0.1079μg/ml,在 6h 达到高峰,为 1.0567μg/ml,至 24h 已降至 0.1993μg/ml。那如-3 巴布剂透皮给药后 1h 还检测不到血中的新乌头碱,6h 为 0.6375μg/ml,12h 为 0.7110μg/ml,至 24h 为 1.0730μg/ml 。3.2.2 用 HPLC 法测定口服(灌胃)给药那如三味丸和透皮给药那如-3 巴布剂后家兔血中的胡椒碱含量,结果:灌胃给药后 1h 血浆含量为 2.2143μg/ml,在 3h 达到高峰,为 25.0140μg/ml,6h 为 20.1719μg/ml,以后很快下降,至 24h 已降至 0.9435μg/ml。那如-3 巴布剂透皮给药后 1h 还检测不到血中的胡椒碱,3h 时血浆中胡椒碱的含量为4.8668μg/ml,6h 为 7.0277μg/ml,12h 为 7.4760μg/ml,至 24h 为 8.1269μg/ml。3.3 实验第三部分 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及机理研究3.3.1 用弗氏完全佐剂(FCA)0.1ml 注射于 SD 雄性大鼠左后足跖皮下致炎,成功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实验各组大鼠出现典型
刘养凤,张伯礼[9](2003)在《冰片的药理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综述了冰片的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研究概况。文献显示 :冰片可以促进某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提高生物利用度和血药浓度 ;促进透皮吸收 ;冰片对神经系统也有一定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
李华荣,高逢喜[10](2002)在《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6只单次外用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家兔的药-时数值,以PKBP-NI程序拟合其药动学参数。结果:该药在家兔体内的转运过程符合具有滞后时间的一室模型特征,药动学参数如下:tmax为(3.9±0.3)h,Cmax为(11.2±0.8)mg·L-1,t1/2为(7.0±0.8)h,tlag为(0.19±0.08)h,AUC为(176 ±22)mg·h·L-1。
二、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利用UPLC-Q-TOF-MS/MS液质联用技术研究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的杂质 |
引言 |
1.已知杂质鉴定 |
2.未知杂质定性分析 |
3.强制降解实验与未知杂质来源分析 |
4 小结 |
第二章 UPLC-MS/MS内标法测定抗菌乳膏生产过程中引入的痕量倍他米松和地塞米松 |
引言 |
1 材料与仪器 |
2 实验 |
3.结果与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HPLC和HPLC-MS技术的小活络丸生产原料掺伪检查和产品质量评价 |
引言 |
1 小活络丸中草酸钙簇晶的显微特征与来源分析 |
2 基于药材组分分布的芍药属药材掺伪质谱确证方法 |
3 掺伪芍药属药材代表性组分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
4 掺伪小活络丸中的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的保证 |
5 主要药效组分乌头碱类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
6 掺伪松香的LC-MS/MS质谱确证 |
7 掺伪松香中松香酸HPLC分析 |
8 小结 |
第四章 利用UPLC-Q-TOF-MS/MS技术研究硫磺熏蒸工艺对菊花药效组分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仪器 |
2 结果与讨论 |
3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液质联用技术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英文缩略词 |
致谢 |
(2)内外合治对兔耳增生性瘢痕MMP-1影响的PDGF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一、研究内容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动物 |
1.3 实验用药 |
1.4 实验试剂 |
1.5 实验条件 |
1.6 实验方法和实验内容 |
1.6.1 技术路线图 |
1.6.2 兔耳瘢痕模型的建立 |
1.7 观察指标 |
1.7.1 瘢痕大体观察 |
1.7.2 瘢痕厚度的测量 |
1.7.3 瘢痕增生指数的测量 |
1.7.4 成纤维细胞计数的测量 |
1.7.5 胶原纤维面密度的测量 |
1.7.6 免疫组化 |
1.8 统计分析 |
1.9 实验结果 |
1.9.1 实验动物死亡情况 |
1.9.2 瘢痕普通状态观察 |
1.9.3 HE染色观察 |
1.9.4 治疗后各组瘢痕厚度对比 |
1.9.5 治疗后各组增生指数对比 |
1.9.6 治疗后成纤维细胞计数对比 |
1.9.7 治疗后胶原纤维面密度对比 |
1.9.8 PDGFR-α、PDGFR-β、MMP-1免疫组化结果 |
二、讨论 |
2.1 增生性瘢痕的中医学认识 |
2.1.1 瘢痕形成的病因病机 |
2.1.2 中医药防治瘢痕的可能机制 |
2.1.3 中医药治疗瘢痕的方式研究 |
2.1.4 中医药对瘢痕防治的现代研究 |
2.2 现代医学对增生性瘢痕的认识 |
2.2.1 细胞因子对瘢痕形成的作用机制 |
2.2.2 PDGF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
2.2.3 MMP-1对增生性瘢痕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
2.3 动物模型评价 |
2.4 阳性药物选择依据 |
2.5 应用康复新液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
2.6 康复新液药理学研究 |
2.7 应用硅油尿素地米乳膏的理论与实验依据 |
2.8 实验指标的选择依据 |
2.8.1 病理学 |
2.8.2 作用机制 |
2.9 增生性瘢痕的治疗结果分析 |
2.9.1 治疗后对增生性瘢痕的一般状态影响 |
2.9.2 治疗影响PDGF、MMP-1的可能机制 |
2.10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2.10.1 课题的创新性 |
2.10.2 研究手段 |
2.10.3 动物模型 |
2.10.4 药物选取 |
2.10.5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增生性瘢痕的中西医治疗浅析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3)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制备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1.抗真菌药物概述 |
2.曲安奈德益康唑复方制剂研究现状 |
3.乳膏剂简介 |
4.剂型的选择 |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
1.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1 药品 |
1.1.2 材料与试剂 |
1.1.3 仪器 |
1.2 方法与结果 |
1.2.1 有关物质检测方法 |
1.2.2 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 |
1.2.3 含量检测方法 |
1.2.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建立 |
1.3 讨论 |
1.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
1.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1.4 小结 |
第二章 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 |
2.1 试药和仪器 |
2.1.1 试药 |
2.1.2 仪器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乳膏剂制备工艺 |
2.2.2 制备工艺选择 |
2.2.3 加入方式选择 |
2.2.4 工艺参数优化 |
2.2.5 处方筛选 |
2.2.6 最终处方及工艺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质量研究及稳定性考察 |
3.1 质量研究 |
3.1.1 性状 |
3.1.2 鉴别 |
3.1.3 有关物质 |
3.1.4 含量测定 |
3.2 稳定性考察实验 |
3.2.1 实验方法 |
3.2.2 考察项目 |
3.2.3 实验结果 |
3.3 加速和室温留样考察 |
3.3.1 实验样品 |
3.3.2 实验方法 |
3.3.3 考察项目 |
3.3.4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3.4.1 影响因素试验 |
3.4.2 加速试验 |
3.4.3 包装材料 |
3.5 小结 |
第四章 皮肤渗透性研究 |
4.1 仪器与材料 |
4.1.1 仪器 |
4.1.2 药品与试剂 |
4.1.3 研究药品 |
4.2 实验方法 |
4.2.1 色谱条件 |
4.2.2 溶液的制备 |
4.2.3 方法学验证 |
4.3 实验结果 |
4.3.1 接收液药物积累数据处理与结果 |
4.3.2 皮肤滞留量数据与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安全性研究 |
5.1 刺激性试验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材料 |
5.1.3 仪器 |
5.1.4 实验方法 |
5.1.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6 结论 |
5.2 过敏性试验 |
5.2.1 实验目的 |
5.2.2 实验材料 |
5.2.3 仪器与试剂 |
5.2.4 实验方法 |
5.2.5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2.6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白藜芦醇包合物与泡囊的制备及其乳膏透皮吸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白藜芦醇 |
1.1.1 药物来源及性质 |
1.1.2 白藜芦醇的功效 |
1.2 包合物的研究 |
1.2.1 包合物和包合技术 |
1.2.2 包合材料 |
1.2.3 包合物的优势 |
1.2.4 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工艺 |
1.3 渗透促进剂的研究 |
1.4 泡囊的研究 |
1.4.1 泡囊的研究进展 |
1.4.2 泡囊的优点 |
第二章 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软膏渗透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3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1 白藜芦醇包合物的制备 |
2.3.2 白藜芦醇包合物的验证 |
2.3.3 方法学考察 |
2.3.4 抗氧化能力性能测定 |
2.3.5 白藜芦醇环糊精分子包合物乳膏制剂促渗剂的选择 |
2.3.6 白藜芦醇包合物乳膏的质量控制 |
2.4 讨论 |
第三章 白藜芦醇泡囊的制备及其体外吸收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药 |
3.2.2 方法与结果 |
3.2.3 结果 |
3.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综述 载药微粒体的制备及其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促吸收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前言 |
参考文献 |
第一章 指标性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中脂溶性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2.1.1 丹参脂溶性成分TLC法定性鉴别 |
2.1.2 丹参脂溶性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1.2.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2.1.2.2 溶液的配制 |
2.1.2.3 色谱条件 |
2.1.2.4 方法学考察 |
2.2 丹参中水溶性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1 丹参总酚酸类成分TLC法定性鉴别 |
2.2.2 丹参总酚酸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2.2.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2.2.2.2 溶液的配制 |
2.2.2.3 色谱条件 |
2.2.2.4 方法学考察 |
2.3 三七中有效成分分析方法的建立 |
2.3.1 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及Rb_1的TLC法定性鉴别 |
2.3.2 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及Rb_1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2.3.2.1 吸收波长的选择 |
2.3.2.2 溶液的配制 |
2.3.2.3 色谱条件 |
2.3.2.4 方法学考察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丹参脂溶性及水溶性成分中间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丹参酮类提取物的提取工艺研究 |
2.1.1 超临界萃取提取丹参脂溶性成分工艺考察 |
2.1.1.1 单因素考察对丹参酮ⅡA萃取效果的影响 |
2.1.1.2 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 |
2.1.1.3 提取工艺条件验证 |
2.1.2 加热回流法提取丹参酮类成分的工艺条件 |
2.2 丹参酚酸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 |
2.2.1 渗漉法提取丹参丹参酚酸类成分的工艺考察 |
2.2.1.1 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 |
2.2.1.2 提取工艺条件验证 |
2.2.2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丹参酚酸类成分工艺考察 |
2.2.2.1 树脂的预处理 |
2.2.2.2 大孔吸附树脂静态吸附性能的考察 |
2.2.2.3 药液吸附渗漏点和上柱量的考察 |
2.2.2.4 洗脱流速的考察 |
2.2.2.5 洗脱溶媒的考察 |
2.2.2.6 洗脱溶媒用量的考察 |
2.2.3 水煮醇沉法提取纯化丹参酚酸类成分的工艺条件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研究 |
1. 仪器、试剂与动物 |
2. 方法与结果 |
2.1 样品分析方法 |
2.1.1 色谱及质谱条件 |
2.1.2 溶液的配制 |
2.1.3 血浆样品的处理 |
2.1.4 方法学确证 |
2.2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2.3 药动学测定数据 |
2.4 药动学数据处理方法 |
3. 讨论 |
3.1 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3.2 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
3.2.1 丹参酮类提取物与丹参酚酸类提取物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
3.2.2 丹参提取物与三七总皂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
3.2.3 冰片与三七总皂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吸收促进剂对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促吸收作用的研究 |
第一节 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与吸收促进剂联用后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及结果 |
2.1 丹参酮提取物与吸收促进剂联用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2.1.1 给药样品的配制 |
2.1.2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2.1.3 样品处理、测定及实验数据处理 |
2.1.4 实验结果 |
2.1.4.1 TPGS对丹参酮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1.4.2 Labrasol对丹参酮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1.4.3 F68对丹参酮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1.4.4 SC对丹参酮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1.4.5 SDC对丹参酮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 丹酚酸提取物、三七皂苷提取物与吸收促进剂联用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2.2.1 给药样品的配制 |
2.2.2 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2.2.3 样品处理、测定及实验数据处理 |
2.2.4 实验结果 |
2.2.4.1 吸收促进剂对丹酚酸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4.1.1 F68对丹酚酸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4.1.2 SC对丹酚酸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4.1.3 SDC对丹酚酸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4.2 吸收促进剂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4.2.1 F68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4.2.2 SC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2.2.4.2.3 SDC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吸收促进剂对丹参酮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3.2 吸收促进剂对丹酚酸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3.3 吸收促进剂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
第二节 大鼠原位灌注模型研究吸收促进剂对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的促吸收机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及结果 |
2.1 试液的组成与配制 |
2.2 原位肠灌注模型的建立 |
2.2.1 原位肠灌注模型实验法 |
2.2.2 原位肠灌注模型实验法参数的计算 |
2.3 灌注液中酚红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2.4 丹参酮提取物与吸收促进剂联用后小肠吸收研究 |
2.4.1 灌注液中TS测定方法的建立 |
2.4.2 丹参酮提取物肠灌注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
2.4.3 吸收促进剂对丹参酮提取物小肠吸收的影响 |
2.4.3.1 供试液的配制 |
2.4.3.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4.3.3 统计分析 |
2.5 丹酚酸提取物与吸收促进剂联用后小肠吸收研究 |
2.5.1 灌注液中SAB测定方法的建立 |
2.5.2 丹酚酸提取物在空白大鼠肠灌注液中稳定性考察 |
2.5.3 吸收促进剂对丹酚酸提取物小肠吸收的影响 |
2.5.3.1 供试液的配制 |
2.5.3.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5.3.3 统计分析 |
2.6 三七总皂苷提取物与吸收促进剂联用后小肠吸收研究 |
2.6.1 灌注液中R_1,Rg_1及Rb_1测定方法的建立 |
2.6.3 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在空白大鼠肠灌注液中稳定性考察 |
2.6.4 吸收促进剂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小肠吸收的影响 |
2.6.4.1 供试液的配制 |
2.6.4.2 实验方法及结果 |
2.5.4.3 统计分析 |
3. 讨论 |
3.1 吸收促进剂对丹参酮提取物肠吸收的影响 |
3.2 吸收促进剂对丹酚酸提取物肠吸收的影响 |
3.3 吸收促进剂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物肠吸收的影响 |
第三节 Caco-2细胞模型研究吸收促进剂对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的促吸收机制 |
1. 仪器与材料 |
2. 方法与结果 |
2.1 Caco-2细胞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
2.1.1 Caco-2细胞培养 |
2.1.2 Caco-2细胞单层完整性的评价 |
2.2 样品分析方法 |
2.3 MTT法考察吸收促进剂的细胞毒性 |
2.3.1 MTT法测定原理 |
2.3.2 实验方法 |
2.3.3 细胞毒性的评价 |
2.4 吸收促进剂与丹参酮提取物连用后Caco-2细胞单层AP-BL的转运 |
2.4.1 供试液的配制 |
2.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4.3 吸收促进剂与丹参酮提取物联用后对于Caco-2单层膜TEER的影响 |
2.5 吸收促进剂与丹酚酸提取物联用后Caco-2细胞单层AP-BL的转运 |
2.5.1 供试液的配制 |
2.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6 吸收促进剂与三七皂苷提取物联用后Caco-2细胞单层AP-BL的转运 |
2.6.1 供试液的配制 |
2.6.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6.3 吸收促进剂对于Caco-2单层膜TEER的影响 |
3. 讨论 |
3.1 吸收促进剂对于Caco-2的细胞毒性 |
3.2 吸收促进剂对丹参酮提取物在Caco-2细胞单层膜AP-BL方向转运的影响 |
3.3 吸收促进剂对丹酚酸以及三七总皂苷提取物在Caco-2细胞单层膜AP-BL方向转运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6)基于O/W乳剂基质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1 引言 |
1.2 丙酸氟替卡松概述 |
1.2.1 丙酸氟替卡松理化性质与药代动力学 |
1.2.2 丙酸氟替卡松的药理与毒理作用 |
1.2.3 丙酸氟替卡松临床应用 |
1.3 乳膏剂简介 |
1.3.1 乳膏剂的制备及乳化设备 |
1.3.1.1 乳膏剂制备 |
1.3.1.2 乳化设备 |
1.3.2 乳膏剂的质量评价 |
1.3.2.1 乳膏剂的理化性质考察 |
1.3.2.2 主药的含量测定 |
1.3.2.3 稳定性考察 |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 |
第二章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制备工艺的研究 |
2.1 仪器与试药 |
2.2 方法与结果 |
2.2.1 基质筛选评价标准 |
2.2.1.1 外观性状 |
2.2.1.2 稳定性试验 |
2.2.2 乳膏的处方筛选 |
2.2.2.1 基质的选择 |
2.2.2.2 油相辅料选择 |
2.2.2.3 水相辅料的选择 |
2.2.2.4 附加剂的选择 |
2.2.2.5 辅料与主药的配伍试验 |
2.2.2.6 乳化剂的筛选 |
2.2.2.7 乳膏最佳 HLB 值筛选 |
2.2.2.8 乳化剂和辅助乳化剂用量的筛选 |
2.2.2.9 基质中油相的用量及配比筛选 |
2.2.3 制备工艺及优化 |
2.2.3.1 乳化设备的选择 |
2.2.3.2 油水加入顺序考察 |
2.2.3.3 乳化剂的加入方式 |
2.2.3.4 乳化温度的考察 |
2.2.3.5 搅拌转速对乳膏质量的影响 |
2.2.3.6 乳化时间的考察 |
2.2.3.7 药物的加入方法 |
2.2.4 处方及工艺确定 |
2.2.4.1 乳膏的稳定性及外观 |
2.2.4.2 熔点 |
2.2.4.3 稠度 |
2.2.4.4 pH 值 |
2.2.4.5 刺激性试验 |
2.2.4.6 处方及制备工艺的确定 |
2.3 小结 |
2.4 讨论 |
第三章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质量标准研究 |
3.1 仪器与试药 |
3.2 方法与结果 |
3.2.1 性状 |
3.2.2 鉴别 |
3.2.2.1 薄层鉴别 |
3.2.2.2 HPLC 法鉴别 |
3.2.3 检查 |
3.2.3.1 粒度检查 |
3.2.3.2 装量检查 |
3.2.3.3 微生物限度 |
3.2.4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剂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HLPC 法 |
3.2.4.1 流动相的选择: |
3.2.4.2 测定波长的选择: |
3.2.4.3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用性试验 |
3.2.4.4 专属性试验 |
3.2.4.5 线性和范围 |
3.2.4.6 回收率试验 |
3.2.4.7 精密度 |
3.2.4.8 溶液的稳定性 |
3.2.4.9 重复性 |
3.2.4.10 定量限 |
3.2.4.11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剂含量测定 |
3.2.5 丙酸氟替卡松有关物质的检查 |
3.2.5.1 色谱条件建立 |
3.2.5.2 有关物质归属 |
3.2.5.3 最低检出限: |
3.2.5.4 测定方法: |
3.2.5.5 有关物质检测结果 |
3.3 小结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稳定性考察 |
4.1 仪器与试药 |
4.2 方法与结果 |
4.2.1 影响因素试验 |
4.2.1.1 高温试验 |
4.2.1.2 强光照射试验 |
4.2.1.3 高湿度试验 |
4.2.1.4 影响因素实验结果 |
4.2.2 加速试验 |
4.2.3 长期试验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前景与展望 |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7)两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新剂型的药动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血浆浓度测定中存在的问题 |
二、布地奈德新剂型研究 |
三、倍他米松新剂型的研究 |
第一章 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的制备及犬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研究 |
2.1 基本处方 |
2.2 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建立 |
2.3 体外释放度结果 |
3 LC-MS/MS法测定血浆中布地奈德 |
3.1 溶液配制 |
3.2 质谱条件和色谱条件的选择 |
3.3 血浆样品预处理 |
3.4 分析方法确证 |
3.4.1 方法的专属性 |
3.4.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3.4.3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
3.4.4 血浆样品提取回收率 |
3.4.5 样品的稳定性 |
3.4.6 基质效应考察 |
4 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胶囊剂犬药动学研究 |
4.1 药动学试验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4.2 犬血浆样品测定 |
4.3 数据处理 |
4.4 药动学结果 |
5 讨论 |
第二章 复方他扎罗汀倍他米松乳膏剂家兔药动学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
2 LC-MS/MS法测定家兔血浆和皮片中倍他米松 |
2.1 溶液配制 |
2.2 质谱条件和色谱条件的选择 |
2.3 血浆样品预处理 |
2.4 分析方法确证 |
2.4.1 方法的选择性 |
2.4.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2.4.3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
2.4.4 血浆样品提取回收率 |
2.4.5 样品的稳定性 |
3 药动学试验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4 样品测试 |
4.1 家兔血浆样品测定 |
4.2 皮片样品预处理 |
4.3 皮片样品测定 |
5 LC-MS/MS法测定家兔血浆和皮片中他扎罗汀酸 |
5.1 溶液配制 |
5.2 质谱条件和色谱条件的选择 |
5.3 血浆样品预处理 |
5.4 分析方法确证 |
5.4.1 方法的选择性 |
5.4.2 标准曲线和线性范围 |
5.4.3 方法精密度与准确度 |
5.4.4 血浆样品提取回收率 |
5.4.5 样品的稳定性 |
6 药动学试验给药方案与样品采集 |
7 样品测试 |
7.1 家兔血浆样品测定 |
7.2 皮片样品预处理 |
7.3 皮片样品测定 |
8 皮肤刺激性试验 |
9 数据处理 |
10 药动学参数及结果评价 |
11 皮肤刺激实验结果 |
12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文章 |
(8)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表 |
文献综述 |
一、经皮给药系统和巴布剂的研究概况 |
1 经皮给药制剂之一-巴布剂 |
2 经皮给药的促渗方法研究 |
3 中药的经皮给药研究 |
4 经皮给药的体内分析方法 |
参考文献 |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近况和中药治疗 |
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机理研究 |
2 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 |
3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
参考文献 |
三、蒙药那如三味丸及其成分的研究 |
1 蒙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 |
2 蒙药那如-3 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
3 那如三味丸药物成分的现代研究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前言 |
实验第一部分 蒙药那如-3 巴布剂的研制和透皮吸收特性研究 |
实验一 那如-3 巴布剂组方药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
实验二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乌头碱的含量测定 |
实验三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
实验四 草乌提取物中新乌头碱、乌头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五 荜茇浸膏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六 那如-3 巴布剂主药的透皮速率测定和优化促渗剂的比例 |
实验七 制备那如-3 巴布剂和部分质控指标测定 |
实验八 那如-3 巴布剂中新乌头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九 那如-3 巴布剂中胡椒碱的透皮速率测定 |
实验第一部分 结论 |
实验第一部分 参考文献 |
实验第二部分 那如-3 巴布剂和口服剂不同给药途径的血药浓度测定 |
实验一 那如-3 透皮给药与口服给药的新乌头碱血药浓度测定 |
实验二 那如-3 透皮给药与口服给药的胡椒碱血药浓度测定 |
实验第二部分 结论 |
实验第二部分 参考文献 |
实验第三部分 那如-3 巴布剂的抗炎镇痛作用观察及机理研究 |
实验一 那如-3 巴布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跖肿胀度的影响 |
实验二 那如-3 巴布剂对AA 大鼠关节炎病理改变的影响 |
实验三 那如-3 巴布剂对AA 大鼠血清IL-1、TNFα、PGE2 水平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
实验四 那如-3 巴布剂的镇痛作用观察 |
实验第三部分 结论 |
实验第三部分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冰片的药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药代动力学 |
2 药效学研究 |
2.1 促进药物吸收作用 |
2.1.1 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
2.1.2 提高某些药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及血药浓度 |
2.1.3 冰片的促透皮吸收作用 |
2.1.4 冰片的其他促透作用 |
2.2 冰片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
2.3 冰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2.4 抗菌、抗炎、镇痛作用 |
2.5 抗生育作用 |
3 毒性及安全性研究 |
4 结语与展望 |
四、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药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D]. 闵春艳. 苏州大学, 2019
- [2]内外合治对兔耳增生性瘢痕MMP-1影响的PDGF机制研究[D]. 王晓灿.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6(05)
- [3]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的制备及安全性研究[D]. 陈延祥. 山东大学, 2014(04)
- [4]白藜芦醇包合物与泡囊的制备及其乳膏透皮吸收的研究[D]. 王丽峰. 天津医科大学, 2013(02)
- [5]复方丹参制剂有效组分促吸收方法的研究[D]. 杨珅珅. 沈阳药科大学, 2012(12)
- [6]基于O/W乳剂基质的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的研究[D]. 赵艳. 合肥工业大学, 2012(06)
- [7]两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新剂型的药动学研究[D]. 邓泮. 沈阳药科大学, 2008(03)
- [8]那如-3巴布剂的透皮吸收特性及改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病变的机理[D]. 刘志敏.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5(04)
- [9]冰片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刘养凤,张伯礼. 中医药学报, 2003(06)
- [10]复方醋酸曲安缩松乳膏在家兔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J]. 李华荣,高逢喜. 中国药师, 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