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9·11”对印度在世界与地区政治格局中地位与作用的影晌(论文文献综述)
党岱[1](2019)在《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文中认为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由于起源和地域的不同,从旧石器时期开始,中华文化便呈现出多元性,各文化在产生和发展的初期都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到了新石器早中时期,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多姿多彩,展现着多元并进的面貌。新石器中期以后,随着各文化不断地发展,地域的扩张和人口的迁徙越来越频繁,各种文化相互作用与交融,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不同地域文化各具特色又逐步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文化下移”,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雾合云集,竞相争霸。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孤立的静态的生活格局,“百家争鸣”的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重组。秦汉封建大一统帝国的建立,随着“书同文”“行同伦”“车同轨”“度同制”以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举措的实施,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的高度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文化在多元的政治背景主要呈现出下呈现出多元发展之特点,既有横向空间地域性不同文化圈的音乐文化交流,而各文化圈内部本身又有诸多不同形态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并且存在着相互联系与整合的一体化趋势。秦汉音乐文化体现出强势一体化政治经济背景下的多元发展,在域内不同区域不同类别音乐文化交流的基础上,随着张骞“凿空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秦汉开拓进取、包容宏大的时代精神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外部世界,促进了与周边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开启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新纪元。本论文将春秋至两汉时期的音乐交流活动和行为放置于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整体发展观的视野中,放置于这段历史时期的文化语境中进行考察分析,结合文献、考古出土乐器、画像等资料,结合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知识,通过纵向交流与横向交流的融合分析,域内交流与域内外交流的结合探讨,梳理分析这段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环境与特点、不同的传播类型与模式、多样的传播内容、传播观念及不同媒介的运用、交流与传播的结果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从“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到“大一统”时代的秦汉,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如何在多元一体民族格局背景下,生动地展现出从多元的多元到一体的多元之律动。最后进一步分析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民族文化的传播构建了宏伟的远景的背景下,研究音乐文化多元一体的形成与发展,探求传播规律的积极意义:不仅在历史上促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而且在当下对于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精神的构建,具有积极的借鉴与启示。
彭洋慧[2](2019)在《新时代中印关系的发展与构建》文中提出中印在全球发展中是两个最有潜力的新兴大国,同时其发展势头也令全球瞩目。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彼此均处于新一届领导人执政的历史新时期。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的中印关系是中印两国实现自身和平崛起的需要,“二十一世纪是亚洲世纪”,今天一个和平稳定的中印关系有着全球战略意义,促进亚太地区的稳定和亚洲世纪的早日到来。在两国新一代领导人上任后,中印的交往越来越热络,互动对话频繁,彼此的共同利益也越来越体现在务实合作以及国际事务方面上,被视为两国关系发展的新时代。然而,从历史、现实、地缘、国家利益的视角来看,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还任重道远,制约因素主要涉及了边界、西藏等传统问题,同时美国因素、中印巴三角关系等影响也不容忽视。对中印关系的研究是新时代我国国际关系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探讨新时代中印关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首先能够牢牢把握中印关系的稳定、发展对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全与外交的积极影响力有着关键意义,以期进一步为助于中印关系的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再者能够更全面、系统掌握双方的实际发展现状,针对中印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引发的一定制约因素,这就需要借助彼此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合作方式有效的处理,进一步调整认知、趋利避害,维护我国根本利益,实现两国互利共赢,构建世界和谐发展。本文共计五章,基于两国的发展历史,探寻双方关系的发展特征,挖掘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制约条件,进一步研究处于新时代的中印两国,在面对政治、经济,安全等层面上出现的挑战,如何牢牢把握机遇,寻求一条构建中印新型大国关系的道路。立足于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有机结合文献分析与历史分析法,对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从动态、静态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确保研究更加有效。同时本课题获得了以下结论:在中印两国快速发展及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两国在立足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以及增强军事国防力量的基础上,厘清中印政治、经济和安全诸方面关系。处于新时代的中印关系,在其发展过程中引发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归根结底两国利益多于分歧,历史遗留问题等负面因素不应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绊脚石,加强中印双方交流与沟通机制,增加政治互信,积极推动中印经贸合作,妥善处理中印边界问题,从而开创一条睦邻友好、共同繁荣的道路。
刘长珍[3](2015)在《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度是一个典型的多语、多方言的国家,语言环境极其复杂。对印度政府而言,如何制定语言政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本研究在印度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相互关系基础上,探讨印度从英国殖民时期到独立后印度的语言政策及其变迁,深入分析影响印度政府制定与调整语言政策的各种因素,以期发现印度语言政策特有的规律。本研究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印度语言政策:首先,从历时角度描述了印度语言政策演变及语言状况的变化;其次,从共时角度阐述独立印度的语言政策在具体语言上的体现及影响;第三,文献分析法和史料研究贯彻始终;最后,本研究既整体上分析印度的语言政策,又从部分着眼论述具体语言(印地语、英语和附则语言)在不同领域的表现,体现了印度的语言多样性特征。通过分析印度的语言政策,本研究发现:印度的语言政策经历了从“单语主义向多语主义”的转变,即由建国初期实行印地语为国家唯一官方语言的单语主义的语言政策逐步转向体现语言多样性的“三语模式”。本研究认为以下因素促使印度政府制订与调整其语言政策:政治上减少语言冲突,促进国家统一,追求语言生活的和谐;经济上发展国内经济,提高国际地位;文化传统上既注重文化传承,又关注语言权利保护。三方面的因素共同促使印度政府制订适合印度语言状况的语言政策,并维护的印度的语言多样性。这些因素可以作为语言政策的评价标准。当今的印度,“三语模式”的实行维护了印度语言多样性特征。多语主义符合印度国情和全球化的国际环境。该研究在选题、分析视角和内容观点等方面的创新不但弥补了国内印度语言政策领域研究的空白,而且也为多语国家的语言政策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
马斌[4](2015)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国际货币职能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内容。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下一步经济工作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厘清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尤为重要,其不仅关乎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然而,人民币国际化是在我国宏观经济处于转型期且仍是发展中大国、国内金融体系发育滞后、利率和汇率市场化程度较低、资本项目存在较多管制,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加速变革但美元仍占据主导地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低速调整期等一系列特殊背景下寻求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与美元、英镑、德国马克、日元和欧元等主要货币国际化相比,人民币将走出一条在服从货币国际化一般规律基础之上,独具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影响人民币国际化的因素也将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本文把国内外理论成果与我国国情有机结合,把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效统筹,基于国际货币三大职能视角,结合人民币在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使用两个层面,全方位、多层次地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并以此为基础从宏观经济维度、贸易维度、金融维度和空间维度四个方面提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立体、多维策略。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全文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并在梳理和评述有关货币国际化和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以及创新与不足。第二章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特征。基于国际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记账单位职能、价值储藏职能视角,结合人民币在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使用两个层面,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归纳人民币国际化的特征。结果表明: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大进展,已开始在官方和私人部门全面发挥国际货币职能;尽管如此,与主要国际货币的国际化程度相比,人民币依然差距较大,而且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也出现了多方面的失衡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人民币的记账单位与价值储藏职能发展滞后于交易媒介职能;第二,人民币在官方部门的使用程度低于私人部门使用程度;第三,官方和私人部门内部不同职能发展程度失衡;第四,人民币国际化的区域失衡。第三章为交易媒介职能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中国双边本币互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双边本币互换的典型事实,梳理出其中的影响因素,并采用面板Log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样本经济体对华贸易依赖程度越高、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可能性越大;中国与样本经济体的地理距离、对样本经济体贸易依赖程度对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象选择具显着的负向效应;与中国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样本经济体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对象的可能性较大。此外,尽管样本经济体资源和能源禀赋情况的影响不显着,但是一国资源和能源禀赋丰裕程度越高,其越可能成为中国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对象。其次,考虑垂直专业化分工背景,建立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从理论上分析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并采用时间序列VAR模型进行计量检验。理论模型的结果显示:垂直专业化程度、进口方对最终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出口企业生产的规模报酬、出口市场份额、其他最终产品出口企业出口计价货币决策以及汇率波动程度对最终产品生产商出口计价货币选择产生重要影响;但垂直专业化的影响取决于进口中间品的计价货币形式,当且仅当进口中间品以第三方货币计价时,垂直专业化才会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产生影响,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贸易选择本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低。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产生了显着的负向效应。除此之外,我国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市场份额、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显着影响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当前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变化主要由出口市场份额变化所致,但仍不能忽视在深度融入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进程中,我国出口对以第三方货币计价的进口中间产品高度依赖所带来的负向效应。最后,基于货币搜寻理论,采用空间截面模型实证分析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的影响因素。发现:一方面,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具有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一国(地区)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规模的上升,可以显着带动其相邻国家(地区)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交易额的增加;另一方面,样本经济体外汇市场发达程度、人民币兑样本经济体货币汇率水平及波动程度、中国与样本经济体的通货膨胀差异性是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规模变化的显着影响因素;且样本经济体外汇市场越发达、人民币兑样本经济体货币汇率波动程度越低,中国与样本经济体通货膨胀差异程度越高,该经济体外汇市场上人民币的交易规模越大,而人民币兑样本经济体货币升值则不利于其市场上人民币交易规模的提升。此外,尽管中国与样本经济体贸易联系紧密程度的影响不显着,但是其符号为正,即双边贸易联系紧密程度越高,越有利于该市场上人民币交易额的攀升。第四章为记账单位职能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从人民币的驻锚货币职能和国际债券人民币计价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在理论分析人民币汇率政策溢出渠道的基础上,归纳人民币成为驻锚货币的影响因素,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样本国(地区)的贸易一体化效应、相对贸易竞争力、贸易条件冲击差异性以及国内金融部门发展差异性对人民币锚货币职能的发挥具有显着的影响,其中贸易一体化效应越大、中国的贸易竞争力越高以及我国国内金融部门发展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人民币驻锚货币职能的发挥,我国与样本经济体贸易条件冲击差异对人民币货币锚效应的影响为负。此外,尽管通货膨胀差异性的影响不显着,但其符号为正,表明中国与样本国(地区)的通货膨胀差异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人民币影响力的提升,意味着保持我国物价稳定,将有助于人民币锚货币职能的发挥。其次,以梳理出的影响一种货币成为债券计价货币的因素为基础,构建人民币成为国际债券计价货币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模型,并采用VAR估计方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人民币升值程度越高、人民币汇率越稳定、我国债券市场越发达、经济规模越大、在全球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越高,以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债券发行规模越大,而我国短期利率水平越高,则越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债券规模的提升。近年来人民币计价国际债券规模份额的上升主要由我国经济规模不断攀升和对外贸易规模的持续增加所驱动,但也不能忽视我国过高的短期利率对人民币国际债券规模攀升所带来的负向效应。第五章为价值储藏职能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主要以全球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为基础进行研究。首先,以1965—2014年全球外汇储备的币种构成为基础,分析了全球主要外汇储备货币格局的变迁,以及推动各主要储备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份额变化的重要因素。发现: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各货币所占比重的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每一阶段各货币地位的变化均是其发行国(地区)内在经济地位以及该货币币值稳定性变化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了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具体而言,货币发行国(地区)经济实力、金融市场发达和开放程度,该货币币值的稳定性以及惯性效应是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在IMF所公布的全球外汇储备币种构成数据的基础上,纳入人民币样本,构建动态面板模型,采用S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影响一种货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因素,并据此进一步分析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是:货币发行国(地区)经济规模、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金融开放程度、政策和制度质量、军事实力以及惯性效应的影响为正;而通货膨胀率越高,越不利于其货币国际地位的提升,而且汇率稳定的货币更易被国际市场所接受。单就人民币而言,当前我国在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仍保持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的持续稳定和长期升值趋势,以及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将对人民币外汇储备货币地位的提升产生显着的促进作用。但是美元、欧元等主要储备货币的惯性效应、我国较低的金融发育程度以及较高的资本账户管制,将阻碍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总额中份额的增加。此外,不断提升我国的政策和制度质量,可以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提供坚实的保障。第六章为结论与政策建议。首先,阐述本文的基本结论;其次,从宏观经济维度、贸易维度、金融维度和空间维度提出深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立体、多维策略。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基于国际货币三大职能视角,结合人民币在官方部门和私人部门的使用两个层面,系统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弥补了已有研究中多侧重以某一职能或几种职能为视角进行研究片面性的缺陷。第二,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弥补了已有研究多为定性分析的缺陷。第三,以国际货币经验为基础,结合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独特性的现实,在考虑经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适时纳入空间因素以及政策和制度质量因素,不仅可以弥补直接照搬国际经验的武断性,也可以拓宽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因素的研究维度。
刘霏[5](2015)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文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全球形势进行重新评估,就已经开启了战略重心移向亚太的进程,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部署,针对亚洲大陆建立并强化海上封锁线。但“9·11”事件打破美国原有的战略部署,战略重点向反恐转移,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持续十年之久,美国因此中断进军亚太的步伐,却为中国赢得十年的高速发展期,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得到同步急速增长。然而,随着中国不断增强地亚太地区影响力,美国再次将视野移回亚太,推出“重返亚太”、“转向亚洲”及“亚太再平衡”策略,以期掌控东亚格局,主导亚太事务,保持美国的绝对优势。从本质上讲,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是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其超级大国的地位。为维护霸权地位和国家利益,美国将不惜使用一切物质和非物质力量,防止其地位受到现实或潜在的威胁与损害。任何国家若显示出与之抗衡的能力,都会被美国视为“主要对手”,遭到报复和围堵。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具备上述特点的只有中国。对此,美国着力将战略重心“东移”至亚太,争夺亚太地缘战略利益,并利用中国与一些邻国的领土领海争端,扶持日本、菲律宾、越南等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搞所谓的“以邻制华”,企图使中国陷入周边争端乱局中难以自拔,进而干扰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在战略上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鉴于此,中国的近邻日本、菲律宾亦开始进一步靠向美国,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则左右逢源,远邻澳大利亚悄悄改变风向,中国周边国家在美国的挤压下纷纷进入战略再定位阶段,其中海洋领土争端方面尤为突出。本来基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中国周边海洋争端虽然冲突时有发生,但也仅局限于可控范围内的“小打小闹”。可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冲击下,各相关争议国借助美国及域外其他大国势力的介入,联手实施牵制中国战略,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使中国周边海洋争端出现阶段性演变。各国根据自身利益的需求,在中国海洋争端中采取不同的立场与策略:美国“遏制介入”、日本“合纵抗华”、东盟“联合制衡”、澳大利亚“疑惧防范”、俄罗斯“选择性战略协作”、印度“强化‘东向’政策”、韩国“均衡合作”。面对周边国家一味在海洋上采取蚕食政策,固化非法占有,中国从未放松过警惕,并认识到只有通过积极维权,才能有效地维护地区和平,保证国内政局的稳定。中国的海洋战略思想进行大幅调整,强硬立场前所未有。中国绝不放弃属于自己的任何一寸领土。因此,中国不能单纯以加强军事实力,用四面出击的办法来对付一切威胁。而应多角度综合谋划,在诸多矛盾中,着力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制定长远的大战略,以应对来自多方的威胁。针对不同的海洋争端,采取不同的应对之策。
田文青[6](2015)在《冷战后印度和南非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印度和南非两国人民就有了很密切的联系,这种友好的关系一直维持到了19世纪末;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到冷战结束的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印度和南非两国受南非白人政府推行的种族歧视政策以及“南非印度人问题”的影响,两国间不仅在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方面十分冷淡,而且在政治外也上充满了对抗性,这种局面贯穿了整个冷战时期。冷战结束后,南非在1994年组成民族联合政府后,彻底废除了种族歧视政策,调整了同许多国家的外交关系,其中就包括在冷战时期与南非关系较差的印度。印度与南非重新确立了全面且深化的合作关系,冷战后双方间的合作相较于冷战时期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况和特点,两国关系发展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冷战时期所不能比拟的。本文在介绍印度与南非冷战时期和冷战后两国关系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尝试探讨冷战时期和冷战后印南两国关系呈现出不同发展轨迹的原因,着重论述分析了印南两国在国际层面上的合作及其产生的影响。尽管冷战时期印度与南非两国关系不是很稳定和谐,但冷战后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与金砖五国合作机制的建立,促成印度和南非建立起了一种稳定、和谐、发展而又全面的关系,这不仅符合两国利益,也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稳定与发展。
王晓飞[7](2015)在《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及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上面,新加坡虽然是个小国,但却尽显辉煌的成就,发挥出了与它的国土面积及人口数极其不对称的作用力,成为世界上众多小国争相学习的榜样。究其原因,其根本性是在于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后,被誉为新加坡“国父”的李光耀,根据新加坡特有的国情及立足于新加坡特殊的地理环境,并结合当时在美苏争霸下的国际形势,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动向,构建了作为小国新加坡所独具特色的外交战略——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是新加坡维护国家安全,拓展国家生存空间,并促进国家加快发展的产物,在现实性的基础上,同时又呈现出不断的发展性。通过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所信守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渐趋被国际社会所接纳,促进了新加坡与区域内及区域外大国之间的关系发展,形成了在政治上的多边参与及经济上的多方卷入的局面。这为现今地区及全球开展相互间在政治上和经济的良性互动,提供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启示。在冷战期间,在区域内,新加坡借助于印尼与马来西亚对等的关系发展,建立了区域内的大国平衡格局,不仅抑制了印尼及马来西亚的威胁,同时还摆脱了受猜忌的存在状态,进而以东南亚地区一员的身份,融入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在区域外,新加坡依托于美日的关系发展,填补了英军撤离后的大国真空,同时,又极力地拉入苏联来平衡美日在东南亚的势力发展,通过对中国的借重,平衡了苏联在东南亚的势力影响,牵制了苏联对东南亚的势力扩张,并利用印度的进入,稀释了中国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从而使得在东南亚地区呈现出区域外大国相互制衡的关系局面,建立了区域外大国平衡的格局,消除了东南亚地区因某个大国做大、做强而雄霸东南亚的政治隐患。在冷战后,新加坡对大国平衡外交战略进行了建设性的发展,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加大了对东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度,以及针对性地倾注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繁荣。这为冷战后东盟在维护东盟地区的整体利益、促进东盟成员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助推东盟与中、美、日等区域外大国关系的发展,助以前瞻性的引领。本论文在绪论部分,着重概述该问题研究的意义所在、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内外对该问题的有关研究进展状况,以及本论文所注重的研究方法和所采用的结构样式。除绪论之外,本论文共分五大部分。第一章是整个论文的根基所在,解析大国平衡外交的理论架建、大国平衡外交的内涵与外延及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大国平衡外交需要特定的理论予以支撑,即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现实主义均势理论推动了大国平衡外交由理论走向实践,并在实践中向更高的层级发展。大国是大国平衡外交所要涉及的根本性对象,大国问的关系变化,为大国平衡外交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支持。此外,大国平衡外交的存在与发展,则需要一定的条件性。斗而不破的国际社会是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没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社会,大国平衡外交只能以虚拟性的存在,从而缺失现实存在的价值性。第二章阐述新加坡实施大国平衡外交的背景因素。在无政府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外交政策的首要原则就是服务于国家利益。显然,一国所采取何种外交政策,与其所处的环境,存在着一定的根源性。新加坡在独立初期,整个国家内外交困而面临生存的脆弱性。如何生存?关系到新加坡能否存在,生存是新加坡整个国家所压倒性的一切。新加坡实施大国平衡外交,是顺应国家生存之要务。第三章分析在冷战期间,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具体运作过程及所取得的成效。通过大国平衡外交,新加坡的国家安全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维护,国家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新加坡成为世界上众多小国中的一个成功的典范。第四章探讨在冷战后,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发展性。冷战结束后,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的多极化进程则进一步凸显,这使得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关注点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新加坡对国家安全的维护及对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基于东盟的层面。同时,在稳固美日关系发展的前提下,以中国为代表的区域外大国,在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体系上的重要性得到了显着的提升。这体现了李光耀所一直倡导的,新加坡的外交政策不仅要具有审时度势性,而且还要具有紧跟世界形势变化的与时俱进性。第五章着重从总体上研习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特性,以及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实施对中国的影响性。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有着鲜明的新加坡特性,赋有深刻的新加坡烙印,这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在使然。中国是个世界性的大国,在世界上,尤其是在作为近邻的东南亚地区存有广泛的利益取向。新加坡以大国平衡的外交方式,在获取其国家利益的同时,则会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中国的利益。对于有利中国的,我们要积极地参与进去,而对于那些不利于中国的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始终不懈地坚持我们的原则,不拿原则作交易;另一方面,我们要利用中国是大国的有利条件,引领中新关系朝向互利双赢的方向发展。论文的结语部分,从国家发展的战略性高度及基于中国的视角,对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进行评判,肯定其积极性,指出其消极性,并提出了应对之策。总之,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战略的“得”与“失”,给国际关系的发展容纳了更多的思索空间。
李正[8](2014)在《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世界范围内地缘经济合作已二度兴起。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涌现的新一轮区域及次区域合作潮流,有力地推进了区域一体化进程,并使之成为了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的两大时代主题。地缘经济的此番发展势头强劲持续,至今未见稍减;其影响广泛深远,世界多数国家参与或寻求参与了不同层次的地缘经济合作;发展绩效显着,已在西欧、北美、东南亚、拉美、非洲的相邻国家或地区间,形成了一些异速发展的经济融合区域与地缘经济板块,并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世界经济地图。其中,最为活跃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当属北美地缘合作区与中国-东南亚地缘合作区。然而,作为实践经验总结的欧美地缘经济理论,受制于理论构建的历史渊源、现实条件、研究传统、主观目的以及政策导向等各种因素,其局限性日渐凸显,也不符合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需要及利益诉求。国内的一些地理学者从区域经济系统论出发,提出并初步阐述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的概念,开创了地缘经济研究的区域路径。不过,这个解释体系还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其理论基础尚显薄弱,更缺乏严密的实证检验。文中在汲取既有成果的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尝试从地理学视角出发,发挥其整体性、综合性思维的优长,同时注重与地缘政治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运用相关学科前沿理论及新方法,并将理论抽象与实证检验两相结合,对“地缘经济区”这一研究与实践客体进行审视、充实与拓展;尝试进一步发展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并以地理学特有的“过程-格局-机制-效应”的研究范式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展开规范研究,寻求地缘经济系统关联结构演变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时空规律及效应,以建立起地缘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地缘经济理论框架下,推导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新观测技术,即基于“流”的表征与测度技术。将它作为贯通整个研究的另一条副线,结合澜-湄流域为核心的实证区开展定量分析。通过基于理论模型与实测流的结构网络分析与比较,揭示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规律。全文包括六个部分,即绪论、结论和四章正文:绪论部分,为论文选题及其缘由。通过概览半个世纪来国内外地缘经济合作的实践轨迹,以及相应的理论进展,介绍了本研究的现实背景与理论背景;围绕地缘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明确了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及目标,阐述了它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对相关研究成果的回顾及述评。结合地缘经济合作实践的发展进程,以地缘经济学理论的形成及发展为线索,从欧美国家创立地缘经济学到国内的学习引进及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发展,以及本研究将要深入探讨的关联结构问题,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在厘清国内地缘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重点评述新世纪来地理学家在该领域的创新成果,归纳了中国地缘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特征;紧扣“地缘经济区”这一核心概念及分析单元,运用地理学思维,对研究内容作出了大致规划;根据研究需要,初步确定了论文研究的方法体系、总体思路及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基础。简要介绍了相关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了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经济地域系统论、区位论、网络结构理论、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理论等五个基础理论,作为地缘经济系统演化的基础理论。第三章,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研究。首先,在既有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成果基础上,从地域经济地域系统的核心概念出发,阐述了它的属性特征、类型及结构功能。进而,对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演进的动力机制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地缘经济的形成发展主要受制于三大驱动力,即内源力、外驱力及其耦合动力。它们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推进,形成一个多层次、结构分明的综合性动力系统,共同推动着地缘经济向网络演化;与之相适应,市场机制、合作机制、自组织机制等三种机制,构成了地缘经济区有效运行的机制体系。介绍了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表征体系及其变迁,即从地缘经济关联作用的“力学”表征转向“流”表征。借鉴了空间流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流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形态及特质。回顾了基于理论模型的空间关联作用的测评方法,对引力模型、空间流模型、地缘经济关系模型、可达性分析模型等作了评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方法的地缘经济关系的新观测技术,即基于各种要素实测流的多元统计、综合评价与网络结构分析法。第四章,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实证分析。依据理论研究确定的基本原则,界定了实证区范围,即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核心的地缘区域。利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出空间关联度,以此作为网络分析的关系数据,拟合并解析了地缘经济关联网络(即预期网络)的结构特征;利用实际测得的地缘经济要素流数据,开展了多元统计分析及综合评价,并以物质输出流作为典型指标,拟合及检验了地缘经济流关联网络(即实测网络)的结构特征。第五章,为实证区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效度检验及趋势演变。首先,根据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了用以检验预期网络与实测网络结构效度的检验模型,并选取中国、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作了典型分析。面板检验证实,实证区实测网络结构不仅是有效度的,也是有偏差的。进一步讨论了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体输出功能因素、距离因素、制度因素、合作制度安排的影响等。继而,从节点中心性、核心节点、网络中心性、核心-边缘结构、凝聚子群等多个层面,来比较实测网络与预期网络,对实证区地缘经济关联结构形成了较为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及价值评判,揭示出实证区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演变的趋势规律。结论部分,为学术总结与理论思考。通过对全文的总结归纳,并结合对学科和相关研究领域的认识,概括为六条主要研究结论和三点创新之处。最后指出了研究中的不足及遗留问题,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刘名望[9](2014)在《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1947-1964)》文中研究指明印度与俄罗斯都是与中国相邻且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两国关系不仅是大国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也是改变世界政局的大国关系之一,对我国国家安全及睦邻外交的推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加强对两国关系的历史研究,而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薄弱的地方。基于此,我选择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国家利益及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印度与俄罗斯关系的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在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的发展演变中,国家利益是其决定因素。两国对国家利益及其获取方式的认知和考量决定着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独立后的印度最根本的国家利益是维护国家独立、完整与安全,及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以早日实现“有声有色”的大国梦。为此,尼赫鲁提出了不结盟战略,以期获得两大集团的经济政治支持。战后斯大林将巩固和维护苏联与东欧的安全及恢复经济发展作为国家的根本利益,为此提出了“两个阵营”理论;而马林科夫和赫鲁晓夫则更注重经济发展与美共同称霸全球,为此提出了“和平共处”战略。如此,在两国利益的交织下,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就呈现出了一幅渐进式发展轨迹:冷淡、冷暖转换、战略合作。在影响两国关系的各种因素中,地缘因素无疑是继国家利益因素之后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它主要是指苏联南下印度洋、联印制华战略和印度联苏反华战略的选择。除此以外,大国因素的影响也是相当重要的。它主要体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影响上。此三者共同构筑了影响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本论文除绪论与结语外,正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由来与意义及国内外对该选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印苏关系发展的历史背景。第二、三、四章分别阐述了1947—1949年、1950—1958年和1959—1964年两国关系的发展演变。结语部分总结了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发展轨迹、对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这一时期两国关系在整个印苏关系历史发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基本确定了印苏关系发展的战略框架,为尼赫鲁之后的印苏关系奠定了基础,而且双方从此建立起了战略合作关系。
欧兰[10](2014)在《中国崛起对泰中关系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在国际上快速增长的实力对泰国内外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导致泰国对华政策发生了变化。本文假定在中国崛起过程中泰国希望在经济、安全、外交等领域拓展与中国的关系,这些领域的新变化以及泰国内外部的因素特别是东南亚地区的国际环境,也将大大影响泰国对华外交政策。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以和平方式崛起,成为东亚大陆的主导力量,整个东亚地区正在随着中美两国力量的对比的变化而被划分为中美两国的势力范围。而今21世纪初叶中国的崛起将对美国在东亚海域的控制力及其全球的安全利益形成挑战。因此本文将注重把泰中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现实发展状况相结合,采取历史的分析方法解读不同时期泰国政府在处理泰中关系时所采取的政策取向,以期为泰国的外交战略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认为,泰国作为发展中的小国,在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和文化实力)可能受到大国的威胁,从而可能对国家战略产生影响。泰国意识到,与中国的关系正常化对于双边关系是利大于弊。同时,中国以和平方式崛起,成为东亚大陆的主导力量,因此泰中经济相互依存,利益和谐,经济合作,实现国际稳定与和平发展等都是有助于地区稳定与和平的重要力量,这些因素可以降低战争的风险,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两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发展机会增多的同时还可能扩展到政治合作领域,因此双边的合作将占主流,而冲突则会越来越少。为了东南亚地区的共同崛起,泰国认同并支持中国的和平崛起。泰中能够走上共同崛起的道路,还决定于泰中崛起的相容关系。根据杰姆斯·N罗萨(James N. Rosenau)的联接政治理论分析框架,从泰国的内外环境的关键因素联接起来分析泰中关系之间包括安全、经济、社会的变革。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对泰中关系出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的辩证分析,将有助于理解泰国对华外交政策的变化。本文研究从泰中建交以来的三个阶段:从1975年泰中建交到20世纪90年代初,从90年代初到2007年泰中战略伙伴关系建立,从2007年至今。泰国的国家利益、政府的合法性、经济发展和价值观念的维持都是关系泰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关键因素。由于政治和安全利益的需要,泰国把中国作为友好、值得信赖的邻居和伙伴。在内部因素方面,安全因素对泰国外交政策变化的作用显着,而外部因素方面,经济因素对泰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影响显着。从2007年至今,内部因素中经济与安全方面对泰国外交政策变化的作用都是显着的。这对联接政治理论的假设是绝好的印证。在泰国的安全方面,本文认为,内部因素在对华政策制定上发挥较大的影响作用。1975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泰国领导人对中国看法的转变,泰国的对华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领导人的观念不再仅仅是关注军队,而是谋求泰国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泰国发动政变后,对华政策发生了转向,重新开始与共产党统治国家交往。这一政策是随着泰方担忧国内的恐怖主义问题而提出的,当时中国也已经宣布执行两个层面的外交手段。因此,内部因素对华政策制定上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7年,东南亚各国为柬埔寨的和平进程而积极推动地区层面的政治合作,加上当时国际大环境是冷战行将结束,美国逐渐减弱了在东南亚大陆的影响力。在泰国面临权力真空问题的同时出现了更多的地区跨界领土与主权争端,泰国政府认为国家的边境城市受到安全威胁的影响,因此,在这个时期外部因素在对华政策制定上发挥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自2007年至今,泰中两军安全合作关系已经越趋紧密。虽然日本企图配合美国的战略意图,共同拉拢泰国对抗中国的崛起,但泰国的内部看重中国和平崛起,并没有受到过多外部的影响,最终促使泰国积极推动泰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所以在这个时期中国崛起在该地区的安全方面对泰国内部来说是在相互理解和尊重历史的前景下实现的,而边境问题的和平解决,则为确保共同安全建构起了有着明显影响力的多边安全框架。因此,在这个时期内部因素在对华政策制定上发挥了更大的影响作用。关于泰国的经济方面,本文发现,外部因素在对华政策制定上发挥着更大的影响作用。在1975年到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全球爆发了石油危机,导致国际环境的变化,这个阶段泰国国内也是政变不断,政局动荡不安,不过在对外战略中泰国改变了对华战略,并推动泰中之间关系向正常化过渡,最终正式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因此,外部因素变化是泰国外交战略调整的重要原因,从而对泰国的对华政策制定产生了显着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初到2007年,国际资本的涌入和泰国股市的繁荣,埋下了经济危机的种子。泰方认识到中国的崛起为泰国以及东南亚提供了经济合作的机会,应该支持中国的经济增长创造了贸易价值投资机会,但同时也必须督促中国和平与稳定崛起,促进中国融入区域共同体以及世界,才能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现状有所改善。所以最重要的是泰国外部因素对华政策制定的影响比较大。自2007年至今,在亚洲地区,美国为了应对中国崛起的挑战和对地区经济利益的控制,采取了重返亚洲的政策,这给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战略也造成了重要的影响。虽然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但泰国内部对华战略依然认可中国的和平崛起。以泰国的努力来积极推动中国融入区域共同体以及世界,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泰中关系的共同发展,将中国视为泰国重要的经济伙伴。因此,在这个阶段泰国内部对华政策制定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的崛起以后,泰国的内政外交深受其影响。可以说,中国崛起对泰国的影响比对其他东盟国家的影响要大得多。泰国还需要坚持以往的外交法宝:保持平衡,泰国与中国间的外交也要作相应的调整。泰中和谐双边关系的发展,需要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建立互信的关系。历史悠久的泰中友谊,冷战时期即已经经受住了国际、地区以及国内格局变迁的冲击,保持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冷战后20多年的历史发展证明,泰中外交不论是在双边层面还是多边层面都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综合来看,泰中和谐双边关系是建立在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安全互助、文化互鉴的基础之上的,拥有深厚的历史和现实根基。历史上泰国面临国内政治困境和外部环境变化时,国家都意识到与中国关系的正常化对于双边关系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泰中关系发展始终是利大于弊的。通过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泰国已经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的目标。中国崛起对泰中关系发展的影响是整体上的,在安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领域,以及在东南亚这个巨大的地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泰中关系的良性发展对于双边与多边关系的未来都是有利的。不过,泰中关系发展也会遇到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中国国家力量的发展和增强、美国影响力的存在、东盟其他国家对华关系的变动等等。不管怎样,中国的和平崛起对泰中关系的健康、稳定,为新世纪泰中关系的发展还是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国际环境的变化和泰中两国各自的经济、社会发展促使泰中两国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在各个领域的合作。
二、“9·11”对印度在世界与地区政治格局中地位与作用的影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9·11”对印度在世界与地区政治格局中地位与作用的影晌(论文提纲范文)
(1)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可行性 |
四、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分析 |
第一章 史前到西周的音乐文化交流简述: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初期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史前多元音乐文化的发展 |
一、史前多元文化和社会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
二、从音乐的起源看史前时期的音乐文化交流 |
第二节 夏商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音乐文化趋势增强 |
一、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一体化趋势 |
二、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夏商音乐文化交流 |
第三节 西周音乐文化交流:一体化文化下的治礼作乐 |
一、周初制定礼乐 |
二、“礼崩乐坏”的同时乐舞走向绚烂 |
三、音乐教育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春秋战国音乐文化交流:多元社会背景下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政治文化背景 |
一、华夏文化的汇成 |
二、多元政治背景下的文化发展 |
第二节 音乐文化传播:区域音乐文化的多元发展 |
一、区域音乐风格的多元 |
二、“钟磬之乐”的区域性交流与多元发展 |
三、“新声”的广泛传播与繁荣 |
四、《诗经》《楚辞》之形成发展 |
五、多元音乐思想与音乐教育的传播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秦汉音乐文化传播与交流:一体化为主的多元发展 |
第一节 传播与交流环境 |
一、民族融合与疆域扩张 |
二、大一统的政治思想 |
三、外交政策背景下的文化交流 |
四、礼乐文化的承继与乐府机构的建立 |
第二节 域内传播与交流 |
一、从几个不同区域着名汉墓出土的相关音乐文物分析 |
二、以楚国为代表的区域音乐文化交流 |
三、以秦声为代表的歌唱传播 |
四、琴乐的传播 |
五、舞蹈文化传播与交流 |
第三节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交流 |
一、两汉与月氏、乌孙、匈奴等少数民族的音乐交流 |
二、鼓吹乐的传播 |
第四节 丝绸之路背景下的音乐文化交流 |
一、与西域的音乐文化交流 |
二、佛教音乐传入 |
三、百戏之传播发展 |
四、关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交流 |
五、关于丝绸之路音乐文化传播与整合的思考 |
第五节 秦汉与域外的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 |
一、与越南、缅甸等国的音乐交流 |
二、与朝鲜、日本的音乐文化交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东周与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比较及意义: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的拓展 |
第一节 交流与传播之比较 |
一、交流背景:从多元政治到封建大一统 |
二、交流范围:从域内到域内外 |
三、传播方式与符号:愈发多元 |
四、传播内容:由雅及俗 |
第二节 东周秦汉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之意义 |
一、从历史意义层面分析: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
二、对当今音乐文化建设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结论:从多元轴心时代的多元到封建大一统强势一体化下的多元 |
一、民族融合与交流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 |
二、政治、经济是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保障 |
三、内部交流与内外交流是有机的统一 |
四、多元与一体是矛盾统一体 |
五、音乐艺术多元化发展是永恒的定律 |
六、追古思今是根本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新时代中印关系的发展与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主要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印关系发展历程的回顾 |
第一节 政治热经济冷的蜜月时期(20世纪50年代) |
第二节 和平、友好关系受损的冲突时期(20世纪60年代) |
第三节 聚焦双边关系大局的正常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90年代) |
第四节 携手迎接亚太世纪的全面发展时期(2000-2012) |
第二章 新时代中印关系发展概况与特点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印关系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印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 |
一、在地缘政治的战略份量大幅提升 |
二、促进经济外交是对外关系的核心任务 |
三、莫迪对华外交实力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凸显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印关系发展的机遇 |
第一节 共同发展的战略需要 |
第二节 莫迪“经济实用主义”对两国经济关系的影响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倡议带来两国互利新契机 |
一、加深中印经济的合作 |
二、促进两国在南亚地区间的密切联系 |
三、促进中印命运共同体的打造 |
第四节 高层互动与机制化沟通频繁且富有成果 |
第五节 多边领域合作方兴未艾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印关系发展的挑战 |
第一节 地缘安全因素 |
一、边界争端造成两国关系的脆弱性 |
二、印度对中国西藏问题立场、态度的影响 |
三、围绕印度洋战略的利益问题 |
第二节 外部因素 |
一、美日等国“渗入”中印领土争议等问题 |
二、美日印澳的战略合作关系加深了中国对印疑虑 |
三、中印巴关系敏感而复杂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印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
第一节 高层引领夯实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
第二节 累积共识为解决边界等历史遗留问题创造条件 |
第三节 合作促进现存国际体系改革 |
一、对中印两国在全球作用给予明确定位 |
二、中国向西开放和印度“东向”政策对接 |
三、中印两国要做战略协作的全球伙伴 |
第四节 务实合作拓展两国的共同利益基础 |
一、加强两国安全合作 |
二、发展中印经贸关系 |
三、加强中印民间交流 |
第五节 完善机制开展务实多边轨道合作 |
一、通过上海合作组织增强安全互信和情报共享 |
二、通过金砖组织推进双边政治关系稳中求进 |
三、通过二十国集团峰会推动全球治理现代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3)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印度多语现象的体现 |
1.1.2 印度多语现象的作用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国外关于印度语言政策的研究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2.3 小结 |
1.3 研究问题与方法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属殖民时期的语言政策 |
2.1 官方语言政策及其调整 |
2.1.1 内容及调整 |
2.1.2 动因 |
2.2 语言教育政策及其变迁 |
2.2.1 殖民初期的语言教育政策 |
2.2.2 东学派与西学派的语言教育及其争议 |
2.2.3 印度教育的西方化时期 |
2.2.4 民族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2.3 英殖民时期语言政策的评述 |
2.4 影响及其原因 |
2.4.1 影响 |
2.4.2 原因 |
2.5 小结 |
第3章 独立后的官方语言政策及其调整 |
3.1 独立前夕的语言之争 |
3.1.1 印地语与乌尔都语、印度斯坦语之争 |
3.1.2 印度语言与英语之争 |
3.1.3 制宪会议与问题解决 |
3.2 独立初期单语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
3.2.1 印度宪法中的语言政策 |
3.2.2 语言政策的评述 |
3.2.3 单语政策的不良影响 |
3.3 英语官方语言地位的确立及其原因 |
3.3.1 语言冲突 |
3.3.2 确立原因 |
3.4 小结 |
第4章 三语的语言教育政策 |
4.1 教育政策的制订与完善 |
4.1.1 《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
4.1.2 “三语模式”的形成及完善 |
4.2 原因剖析 |
4.2.1 历史因素 |
4.2.2 现实因素 |
4.3 教育政策的评述 |
4.4 小结 |
第5章 印地语的推广和地位 |
5.1 引言 |
5.2 印度语言规划的目标与阶段 |
5.3 印地语的推广 |
5.3.1 印地语推广的措施 |
5.3.2 印地语推广的成效 |
5.4 印地语与教育 |
5.5 小结 |
第6章 英语在印度:地位与影响 |
6.1 英语在当地印度的地位 |
6.1.1 英语与行政 |
6.1.2 英语与教育 |
6.1.3 英语与传媒 |
6.2 当代英语的地位与影响 |
6.3 小结 |
第7章 附则语言及其地位 |
7.1 语言邦建立 |
7.1.1 建立过程 |
7.1.2 建立原因 |
7.1.3 建立影响 |
7.2 宪法第八附则 |
7.2.1 第八附则语言 |
7.2.2 第八附则评述 |
7.3 附则语言的地位及其影响 |
7.3.1 附则语言与行政 |
7.3.2 附则语言与教育 |
7.4 结语 |
第8章 语言政策转变的原因剖析 |
8.1 原因剖析 |
8.1.1 语言生活状况 |
8.1.2 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 |
8.1.3 政治统治的工具 |
8.1.4 经济发展的需求 |
8.1.5 语言文化保护的需要 |
8.1.6 国际大形势的影响 |
8.2 评价标准 |
8.3 小结 |
第9章 结语 |
9.1 研究创新 |
9.2 研究不足 |
参引文献 |
(4)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国际货币职能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概念界定 |
1.2.2 货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2.3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内容安排与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与特征 |
2.1 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国际货币三大职能视角 |
2.1.1 交易媒介职能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
2.1.2 记账单位职能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
2.1.3 价值储藏职能视角下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
2.2 人民币国际化的特征:发展失衡 |
2.2.1 记账单位与价值储藏职能发展滞后于交易媒介职能 |
2.2.2 人民币在官方部门的国际使用程度低于私人部门 |
2.2.3 官方和私人部门内部不同职能发展程度失衡 |
2.2.4 人民币国际化的区域失衡 |
2.3 本章小结 |
3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交易媒介职能视角 |
3.1 中国人民银行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影响因素 |
3.1.1 典型事实 |
3.1.2 实证检验 |
3.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 |
3.2.1 理论模型:考虑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 |
3.2.2 经验证据:以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为例 |
3.3 外汇市场人民币交易的影响因素 |
3.3.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3.3.2 估计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记账单位职能视角 |
4.1 人民币成为锚货币的影响因素 |
4.1.1 实证模型设定 |
4.1.2 计量检验结果 |
4.2 人民币成为国际债券计价货币的影响因素 |
4.2.1 经济计量模型选取 |
4.2.2 计量结果与讨论 |
4.3 本章小结 |
5 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价值储藏职能视角 |
5.1 全球外汇储备币种结构演变态势 |
5.1.1 全球主要外汇储备货币格局变迁 |
5.1.2 主要储备货币地位变化的推动因素 |
5.2 人民币成为外汇储备货币的影响因素 |
5.2.1 动态面板模型构建 |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多维策略 |
6.2.1 宏观经济维度 |
6.2.2 贸易维度 |
6.2.3 金融维度 |
6.2.4 空间维度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研究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0.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综述 |
0.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0.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3 研究方法与结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研究结构 |
1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演进 |
1.1 冷战后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 |
1.1.1 奥巴马前期:“全面接触”、“遏制+合作” |
1.1.2 奥巴马时期:“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 |
1.2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深层次动因 |
1.2.1 内部因素:利益驱动 |
1.2.2 外部因素:面临挑战 |
1.3 在亚太战略中美国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基本政策 |
1.3.1 理论基调:支持与中立统一 |
1.3.2 整体布局:强化与遏制并存 |
1.3.3 具体部署:军事与政治协调 |
2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中日东海争端 |
2.1 东海争端的阶段性演变 |
2.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中日东海争端 |
2.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中日东海争端 |
2.2 美国在中日东海争端中的政策 |
2.2.1 强化美日同盟,联合牵制中国 |
2.2.2 加剧海洋争端,巩固东亚主导 |
2.3 日本在东海争端中的政策 |
2.3.1 日本在东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2.3.2 日本在东海争端中合纵抗华的原因 |
2.3.3 日本合纵抗华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3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南海争端 |
3.1 南海争端的阶段性演变 |
3.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南海争端 |
3.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南海争端 |
3.2 美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2.1 推动多边解决机制,联合制衡中国 |
3.2.2 倡导南海航行自由,谋求战略利益 |
3.3 东盟及各国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3.1 东盟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3.2 东盟各国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3.3 东盟及各国在南海争端中联合制衡的原因 |
3.3.4 东盟及各国联合制衡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3.4 澳大利亚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4.1 澳大利亚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4.2 澳大利亚在南海争端中疑惧防范的原因 |
3.4.3 澳大利亚疑惧防范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3.5 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中的政策 |
3.5.1 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3.5.2 俄罗斯在南海争端中选择性战略协作的原因 |
3.5.3 俄罗斯选择性战略协作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4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印度洋战略竞争 |
4.1 印度洋战略竞争的阶段性演变 |
4.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印度洋局势 |
4.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印度洋局势 |
4.2 美国在印度洋战略竞争中的政策 |
4.2.1 深化美印关系,联合钳制中国 |
4.2.2 推进印太战略,维护地区优势 |
4.3 印度在印度洋战略竞争中的政策 |
4.3.1 印度在印度洋的立场与策略 |
4.3.2 印度在印度洋强化“东向”政策的原因 |
4.3.3 印度强化“东向”政策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5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与黄海争端 |
5.1 黄海争端的阶段性演变 |
5.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黄海争端 |
5.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黄海争端 |
5.2 美国在黄海争端中的政策 |
5.2.1 强化美韩同盟,联合包围中国 |
5.2.2 拓展联合军演,谋求多重利益 |
5.3 韩国在黄海争端中的政策 |
5.3.1 韩国在黄海争端中的立场与策略 |
5.3.2 韩国对黄海争端均衡合作的原因 |
5.3.3 韩国均衡合作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 |
6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激化中国海洋争端 |
6.1 对中国海洋安全利益产生的影响 |
6.1.1 激化海上争端,危害中国海洋安全环境 |
6.1.2 刺激军备竞赛,加剧中国海洋区域博弈 |
6.2 对中国海洋政治利益产生的影响 |
6.2.1 打破地区均势,挤压中国海洋战略空间 |
6.2.2 强化军事部署,侵犯中国海洋领土主权 |
6.3 对中国海洋经济利益产生的影响 |
6.3.1 围堵战略航道,阻碍中国海洋贸易发展 |
6.3.2 争夺自然资源,威胁中国海洋经济建设 |
6.4 对中国海洋文化利益产生的影响 |
6.4.1 质疑法理依据,削弱中国海洋合法权利 |
6.4.2 抢占舆论阵地,增加中国海洋维权难度 |
7 中国的应对之策 |
7.1 中国海洋战略思想的调整 |
7.1.1 美国亚太再平衡前的中国海洋战略思想 |
7.1.2 美国亚太再平衡后的中国海洋战略思想 |
7.2 中国的应对之策 |
7.2.1 宏观战略方面的应对之策 |
7.2.2 具体海域方面的应对之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冷战后印度和南非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基本思路 |
四、选题的难点与创新 |
(一) 难点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冷战时期印度与南非关系 |
第一节 国际政治格局背景 |
第二节 尼赫鲁时期的印南关系 |
第三节 六十年代后的印南关系 |
第二章 冷战后印南关系的新发展 |
第一节 印度与南非外交关系的恢复及发展 |
一、新南非的建立 |
二、印南外交关系的重新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不断深化发展的印南战略伙伴关系 |
一、高层互访频繁,双边交流走向正常化 |
二、经济和贸易关系快速发展 |
三、日益密切的军事安全合作 |
四、蓬勃发展的文化交流 |
第三节 冷战后印南关系发展的特点 |
一、从局部合作转为全面合作 |
二、印南双边关系发展的速度令人惊叹 |
第三章 冷战后印南关系快速发展的原因 |
第一节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
一、冷战的结束与国际政治多极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与新兴国家的崛起 |
第二节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情结 |
一、南非印度人问题 |
二、印度与“非国大”的合作 |
第三节 印度与南非国家利益的需要 |
一、印度的发展 |
二、南非的发展 |
三、经济利益是印南双边关系发展的主要动力 |
第四节 相近的意识形态和共同的战略需求 |
一、相近的民主价值观和民主制度 |
二、相近的地缘政治经济 |
第四章 国际领域层面上的印南合作及其影响 |
第一节 “金砖国家”机制下的印南合作及其影响 |
一、“金砖五国”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发展 |
二、“金砖国家”合作框架下的印南合作 |
三、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下的印南合作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 印南在非洲地区的合作及其影响 |
一、非洲在印度与南非外交战略中的地位 |
二、印南在非洲地区的合作 |
三、印南在非洲地区合作带来的影响 |
第三节 印南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合作及其影响 |
一、印南在联合国改革中的合作 |
二、印南在其他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合作 |
三、印南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合作带来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的由来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一、国内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二、国外学者关于新加坡外交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创新点 |
第四节 论文选题的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大国平衡外交的阐释 |
第一节 均势理论:大国平衡外交的理论架建 |
一、均势的涵义 |
二、均势理论的生成轨迹及在国际关系中的实践 |
三、均势理论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及评判 |
第二节 内涵与外延:大国平衡外交的肢体构架 |
一、大国的认知 |
二、平衡的哲学思考 |
三、小国的生存战略衍生出大国平衡外交 |
第三节 斗而不破的国际社会:大国平衡外交的生存空间 |
一、大国势力充斥国际社会 |
二、国际社会总体上引领大国关系相对稳定的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形成的背景因素 |
第一节 国内背景因素 |
一、政治因素:由殖民地衍变为集权制国家 |
二、经济因素:空守缺失腹地的“帝国枢纽” |
第二节 国际背景因素 |
一、国家安全因素:“马来海洋中的华人岛屿” |
二、国际格局因素:具有相互依赖性的多极化渐趋发展 |
第三节 李光耀个人因素 |
一、不一般的人生历程 |
二、实用主义的外交理念 |
第三章 冷战期间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实施路径 |
第一节 发展好睦邻关系,构建区域内的大国平衡格局 |
一、化解敌意情绪,实现与马来西亚关系的正常化 |
二、冰释猜忌心理,实现与印尼关系的正常化 |
第二节 实施多边卷入策略,搭建区域外的大国平衡格局 |
一、引入美日,填补英国撤离后的大国真空 |
二、拉入苏联,牵制美日 |
三、借重中国,消解苏联的势力 |
四、接近印度,稀释中国的影响力 |
第四章 冷战后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演进 |
第一节 冷战后新加坡所处的国际环境 |
一、大国关系形态的嬗变 |
二、东盟的发展获得了历史性的提升 |
第二节 建构冷战后美日角色的新定位 |
一、冷战后新美关系的发展 |
二、冷战后新日关系的发展 |
第三节 铸造冷战后发展中大国的平衡格局 |
一、新加坡在冷战后与印度的关系发展 |
二、新加坡在冷战后与俄罗斯的关系发展 |
三、新加平坡在冷战后与中国的关系发展 |
第五章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特性及对中国的影响 |
第一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以东盟为立足点 |
一、新加坡外交战略与东盟外交战略相链接 |
二、新加坡为东盟的发展提供内驱力 |
第二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具有不均等性及动态性 |
一、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不均等性:倾向性的平衡 |
二、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的动态性:发展性的平衡 |
第三节 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之策 |
一、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有益性影响 |
二、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对中国的负面性影响 |
三、中国的应对之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聚焦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 国外关于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地缘经济的理论研究 |
三、 关于空间关联结构的理论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地缘政治与经济理论 |
一、 地缘政治理论 |
二、 地缘经济理论 |
第二节 经济地域系统论 |
一、 地域系统论 |
二、 经济地域系统论 |
第三节 地缘区位论 |
一、 理论渊源 |
二、 理论推演 |
三、 理论应用 |
第四节 劳动地域分工与协作理论 |
一、 理论变迁 |
二、 理论内涵 |
三、 理论应用 |
第五节 网络结构理论 |
一、 理论概述 |
二、 理论内涵 |
三、 理论应用 |
第三章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研究 |
第一节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理论审视 |
一、 相关概念 |
二、 属性特征 |
三、 区域类型及其结构功能 |
第二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演变的动力机制 |
一、 内源力及市场机制 |
二、 外驱力及合作机制 |
三、 耦合动力及网络化机制 |
第三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空间表达 |
一、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的力学表达 |
二、 地缘经济关联的“流”表征 |
三、 流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网络结构 |
第四节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测度方法 |
一、 基于理论模型的测度方法 |
二、 基于要素流的测度方法 |
三、 网络结构测度方法 |
第四章 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实证区的选择 |
一、 实证区选择的原则与范围 |
二、 实证区的地缘经济基础 |
三、 实证区地缘经济合作进程及成效 |
第二节 基于引力模型的关联结构测度 |
一、 引力模型的修正 |
二、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处理 |
三、 计算结果 |
四、 地缘经济关联度的网络分析 |
第三节 基于空间流的关联结构测度 |
一、 要素流的统计描述 |
二、 地缘经济流的综合评价 |
三、 地缘经济流的网络分析 |
第五章 地缘经济关联结构效度检验和演变趋势 |
第一节 关联结构效度检验 |
一、 检验模型 |
二、 面板数据及其处理 |
三、 结果及解释 |
第二节 关联结构演变特征及趋势 |
一、 实测网络与预期网络结构对比 |
二、 关联结构时空特征 |
三、 关联结构演变趋势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创新之处 |
第三节 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1947-196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二、资料与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 本论文资料的主要来源 |
(二) 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学者的研究现状 |
(三)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可探研的空间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内容 |
(一) 创新点 |
(二) 难点 |
(三)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印苏关系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印度独立前的俄(苏)印关系 |
一、沙俄时期的俄印关系 |
(一) 印度在英俄争霸亚洲霸权战略中的地位 |
(二) 俄英对印度的政策 |
二、苏联与英属印度的关系 |
(一) 支持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
(二) 支持印共活动 |
三、尼赫鲁对苏联的认识 |
(一) 苏联不会对印度造成威胁,但应与之保持友好关系 |
(二) 苏联发展很快,且与印度国情相似,印度应该向它学习 |
第二节 冷战格局下苏联的“两个阵营”理论 |
一、冷战格局的形成 |
二、苏联“两个阵营理论”的出台 |
第三节 尼赫鲁的建国思想 |
一、建国后印度的政治经济概况 |
二、“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和议会民主制 |
(一) “社会主义类型”社会 |
(二) 议会民主制 |
三、不结盟政策 |
第二章 冷淡的印苏关系(1947—1949) |
第一节 印度临时政府期间的对苏政策 |
一、印度临时政府的对苏政策 |
二、尼赫鲁对苏联的接近与印苏建交 |
第二节 印度独立初期的对苏关系 |
一、走向冷淡的两国关系 |
二、印苏关系冷淡的原因 |
(一) 苏联对印度国家性质的认识 |
(二) 苏联对印度“独立”及其不结盟政策的怀疑 |
(三) 尼赫鲁对苏联“世界革命”的对抗 |
小结:冷淡关系(1947—1949)的特点:无交往、无合作 |
第三章 冷暖转换的印苏关系(1950—1958) |
第一节 印苏关系转变的原因 |
一、苏联对外政策的调整 |
(一) “和平共处”理论的出台 |
(二) 对第三世界的再认识 |
二、印度与西方阵营关系的疏远 |
(一) 在新中国问题上与西方各国的南辕北辙 |
(二) 在朝鲜问题立场上的转变 |
(三) 对美国构建包围社会主义国家阵线的抵制 |
第二节 印苏关系的转换(1950—1958) |
一、印苏关系的转换 |
(一) 缓和期(1950—1953) |
(二) 发展期(1954—1958) |
二、印苏友好发展的见证 |
(一) 尼赫鲁访苏 |
(二) 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联袂访印 |
第三节 印苏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接近与配合 |
一、苏伊士运河危机 |
(一) 危机的由来 |
(二) 印苏两国的态度 |
(三) 印苏两国在此危机中的战略考虑 |
二、匈牙利事件 |
(一) 事件的由来 |
(二) 印度对匈牙利事件的态度 |
(三) 印度双重标准的缘由 |
小结:冷暖转换关系(1950—1958)的特点:交往与合作不断升温 |
第四章 走向战略合作的印苏关系(1959—1964) |
第一节 印苏关系向战略合作演变的背景与缘由 |
一、苏联对巩固发展与印度关系的战略考虑 |
(一) 南下印度洋 |
(二) 借重印度扩大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影响 |
二、印度对巩固发展与苏联关系的战略考虑 |
(一) 寻求经济援助 |
(二) 寻求政治援助 |
(三) 寻求军事援助 |
(四) 扩大与苏联的贸易 |
三、印苏关系中的中国因素——联苏反华与联印制华战略思想的产生与形成 |
(一) 中印关系的恶化与印度联苏反华的战略选择 |
(二) 中苏关系的恶化与苏联联印反华的战略选择 |
(三) 苏联的联印制华与印度的联苏反华的战略选择 |
第二节 印苏关系的急剧升温 |
第三节 苏联对印度关切的重大利益的支持 |
一、苏联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对印度的偏袒 |
二、苏联对果阿解放的支持 |
(一) 果阿危机的由来 |
(二) 危机后苏联的态度 |
三、苏联对克什米尔问题的支持 |
(一) 苏联对克什米尔问题的初步介入 |
(二) 苏联的第一次否决 |
(三) 苏联的第二次否决 |
第四节 1959—1964印苏经贸及军事关系 |
一、1959—1964苏联对印度的经济援助 |
(一) 1959—1964苏联对印度经济援助的概况 |
(二) 苏联对印度经济援助的影响 |
二、1959—1964印苏贸易发展 |
(一) 1959—1964印苏贸易的增长 |
(二) 1959—1964印苏贸易对印度经济状况的改善 |
三、1959—1964苏联对印度的军事援助 |
(一) 1959—1964苏联对印度军事援助的概况 |
(二) 1959—1964苏联扩大对印度军事援助的原因 |
小结:战略合作关系(1959—1964)的特点:苏联全方位支持印度 |
结束语 |
一、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发展轨迹 |
二、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
(一) 受印苏两国对国家利益认知的影响 |
(二) 受苏联南下印度洋、联印制华战略与印度联苏制中战略的影响 |
(三) 受大国因素影响 |
三、尼赫鲁时期印苏关系的历史定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中国崛起对泰中关系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暨文献综述 |
一、泰国学者研究现状 |
二、中国学者研究现状 |
三、其它学者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重点、思路及方法 |
一、理论研究的重点 |
二、论文基本思路和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新自由主义与泰中关系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与大国崛起理论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对安全方面的解释 |
第三节 新自由主义对经济方面的解释 |
第四节 新自由主义对外关系方面的解释 |
一、以“合作互利或接触”为核心 |
二、外交政策的制定 |
第五节 新自由主义在泰中关系分析中的应用 |
第二章 泰中外交关系的发展演变 |
第一节 1975年泰中正式建交:建交的战略 |
一、外部环境因素改变引起泰国外交变革,导致泰国对华战略的调整 |
二、内部环境因素引起泰国外交变革,导致泰国对华战略的调整 |
第二节 1978-1992年泰中政治关系:在柬埔寨问题上的政治合作 |
一、越南入侵柬埔寨对泰中关系的影响 |
二、美国对柬埔寨问题的态度和作用 |
三、东盟对柬埔寨问题的作用 |
四、中国在柬埔寨问题上的外交政策 |
第三节 1993-2007年冷战结束后泰中合作伙伴关系 |
一、泰中合作伙伴关系 |
二、泰中合作伙伴的经济关系 |
三、泰中合作伙伴的社会和文化关系 |
第四节 2007年至今泰中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深化战略伙伴关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崛起对泰国国际环境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崛起对泰国安全环境的影响 |
一、中国崛起对泰中安全合作的影响 |
二、中国崛起对泰美安全合作的影响 |
三、中国崛起对泰日安全合作的影响 |
四、中国崛起对泰国与东盟安全合作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崛起对泰国经济环境的影响 |
一、中国与东南亚的双边经济关系 |
二、泰国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的反应 |
三、次区域经济合作对泰中关系影响的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崛起对泰国对外关系的影响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泰国国内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应对 |
第一节 泰国国内因素:认识中国崛起的制度背景 |
一、泰国的社会与文化对泰中关系走向的影响 |
二、泰国的政治制度对泰中关系走向的影响 |
三、泰国国内的经济对泰中关系走向的影响 |
第二节 泰国学术界对中国崛起的认识 |
第三节 泰国民众对中国崛起的认识与态度 |
第四节 泰国政府对中国崛起的认知与应对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崛起导致泰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
第一节 泰国对华政策的变化 |
一、泰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安全因素 |
二、泰国调整对华政策的经济关键因素 |
三、泰国调整对华政策的外交关键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崛起对泰中关系发展的有利因素 |
第三节 中国崛起对泰中关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六章 本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9·11”对印度在世界与地区政治格局中地位与作用的影晌(论文参考文献)
- [1]春秋至两汉音乐文化内外交流与传播 ——从多元为主到一体化为主[D]. 党岱.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2]新时代中印关系的发展与构建[D]. 彭洋慧.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从单语主义到多语主义的转变—印度语言政策研究[D]. 刘长珍.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03)
- [4]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国际货币职能视角[D]. 马斌. 东北财经大学, 2015(08)
-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海洋争端的影响[D]. 刘霏. 武汉大学, 2015(07)
- [6]冷战后印度和南非关系研究[D]. 田文青. 云南大学, 2015(09)
- [7]新加坡大国平衡外交研究(1965-2014) ——基于现实主义均势理论的视角[D]. 王晓飞. 云南大学, 2015(09)
- [8]地缘经济地域系统关联结构理论与实证[D]. 李正.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9]尼赫鲁时期的印苏关系研究(1947-1964)[D]. 刘名望. 云南大学, 2014(07)
- [10]中国崛起对泰中关系的影响[D]. 欧兰. 山东大学,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