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东方意识流”并非意识流——论王蒙新时期的小说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谢为杰[1](2021)在《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研究 ——以20世纪80年代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王蒙是当代文坛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家,随着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的演变,王蒙在峻急多变的20世纪80年代逐渐摆脱了集体话语和政治意识形态的桎梏,将自身丰富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于文学创作中,打破了长期现实主义的禁锢,苦心孤诣地进行文学形式的多方探索,他从初期的简单化、模式化,逐渐进入一个成熟、稳定的阶段,以知识分子的敏锐和批判精神,折射了对中国的历史、现实、人生、人性力透纸背的剖析,逐渐具备了文学大家的风范。论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以文本细读为基础,从文学转型的角度观照考察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将之放置到新时期以来的社会历史大背景下,以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框架中,从小说的主题转变及艺术创新两方面梳理分析王蒙创作在此阶段的变化脉络,从而有效呈现出王蒙文学作品中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艺术价值,同时由点及面地对当代文学历史进程进行大体观照,反映当代中国文学的演变轨迹,试图由此探讨当代文学的某些阶段性发展规律,进而探究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承前启后作用。论文分四章来论述王蒙在20世纪80年代的小说创作转型。第一章是绪论,分别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思路框架和创新点。第二章主要分析王蒙作品的主题转变。通过对历史记忆与苦难书写、冷峻现实与人性变异、走下神坛与人性回归、追求独立与寻找自我的论述,深入分析王蒙的小说创作主题从国家——民族这一宏大主题向真正的人的转变过程,探究作者在历史、现实和自我三个层面对历史、革命、人生以及自身的叩问思索。第三章论述的是王蒙作品的艺术手法创新。通过研读王蒙小说政治视角的选择变化、自我倾诉的心理描写、充满张力的叙事结构、狂欢化的语言游戏,探讨其附于艺术结构灵活的安排,分析他如何从侧重心理描写的“东方意识流”,逐渐发展成为叙事结构复杂、充满张力,以及语言极具游戏化和狂欢化的实验探索阶段,从而了解王蒙丰富多样并且革命性的艺术创新实验,进一步认识王蒙在当代文学自由、多元、开放的创作局面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章探讨王蒙创作转型的原因。结合社会与时代的特点以及王蒙个人经历思想,通过王蒙自身官员与文人的身份变奏、生命体验与文本艺术的契合等角度,分析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的内因,从商品经济的逐渐渗透、多元文学格局的形成等要素,探究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的外因,从而探索王蒙充满智慧又与时俱进的人生姿态,以期能够对作品进行系统而入微的观照,希望发掘出那一代人独特的人格魅力。
马凯丽[2](2019)在《王蒙小说的现代性》文中指出在中国当代文坛,王蒙是一位创作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的作家。王蒙以其旺盛、长久的创作生命力不断开拓创新,以小说创作为中心,铸就并彰显了具有抒情式的感伤,又有客观、理性的审视和反思的独具一格的“王蒙式”风格。王蒙的文学创作是当代文学一道刺破苍穹的闪电,一面飘扬于高山之颠的旗帜。现代性有着复杂、丰富的内涵,在对现代性作基本阐释的情况下,分析王蒙小说的现代性。王蒙小说充满了现代性意蕴,其小说反映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具有突出的现代性特征。王蒙小说在对现代社会人们孤独心灵的展示,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对城市文明弊病的揭露,以及对女性婚恋思想、价值理想的书写等主题思想方面凸显了小说现代性的显着特征。他大胆地剖析历史革命,揭示社会弊端,洞察人性的异化;用深情的笔端歌颂纯洁的爱情,展望美好理想的生活,也用他敏锐的思想鞭挞被封建礼教束缚的女性,被文革扭曲的心灵,被技术文明压迫的人的精神世界,展示现实生活的复杂。王蒙打破长期处于中国当代文学支配地位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束缚,放眼世界,大胆吸收域外文学艺术营养,苦心孤诣进行小说艺术创新实验,引领一代风骚。王蒙小说的意识流结构是对人物心灵隐秘地揭示,荒诞叙事是对社会怪象的夸张呈现,元叙事则展现了王蒙对文学创作的追求与态度。在修辞手法上王蒙注重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象征、讽刺,夸张、幽默,狂欢化的语言,等等,是王蒙小说创作现代性精神艺术呈现的操作策略。王蒙小说现代性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因素。豁达不羁的个性,丰富的个人经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社会思潮的巨大影响,西方思想观念和艺术创作的强大冲击,是王蒙小说现代性特征的根由。王蒙延续五四人文精神的传统,在民族解放初期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为推进民族文学走向开放、自由、多元发挥了领袖作用。王蒙小说丰富的现代性意蕴具有重要的思想文化意义,小说现代性精神的艺术呈现具有划时代意义与艺术审美价值。王蒙小说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样态,赞扬了社会的进步,又有深刻、冷峻、丰富的批判和反思,体现了王蒙小说现代性创作的特殊性。王蒙小说现代性写作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小说对肮脏、丑陋事物的描写有损小说的审美价值,语言流的现代感影响了对小说形象内涵的理解,元叙事的创作形式难以吸引读者对作品的投入。
陈守湖[3](2017)在《“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文中研究说明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来说,文学新变几乎是一种常态。如果说“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依然还属于政治规约中的“形势”之“新”,那么,“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条线的文学新变,则可以看作审美自律意识推动下的“形式”之“新”。从“85新潮”算起,先锋文学热潮持续了 5年左右,并在90年代整体转向,大多数先锋作家开始拥抱现实,形式实验的激情不复存在。尽管先锋文学已经成为往事,但先锋文学至今依然影响着当代中国文学,昔日的先锋代表作家依然是目前中国文坛最有份量的作家。对于先锋文学的评价,一直伴随着分歧。比如有人认为,它对中国文学的贡献被高估了,先锋文学是依靠批评家反复阐释加以经典化而进入文学史的,依托先锋文学确立起来的“纯文学”观念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是负面的遗产等等。三十年这样一个时间长度,正好为重审先锋文学遗产提供了契机。因此,本论文选择了 80年代这个“历史空间”来聚焦先锋文学,将先锋文学加以“历史化”“陌生化”,通过文学史料、文学事件和文学作品的对参研析,试图还原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体验“形式意识形态”支配下的先锋激情和梦想,在“历史的同情”和现实的审视中重评80年代先锋文学形式实验之于中国文学(文化)的独特价值。除去绪论和结语部分,本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主要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一、结合“重返八十年代”的人文动向简要介绍论文选题的缘由;二、从先锋文学话语政治、知识谱系、精神意象、历史阐释、叙事伦理、语言风格六个方面的塑形入手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三、从历史研究、思潮研究、文本研究三个维度对先锋文学研究现状进行评析;四、介绍研究的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五、对论文涉及的两个核心概念“80年代先锋文学”和“形式意识形态”进行学理阐释。第一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从逃离革命政治的总体化元叙事、重新续接“五四”启蒙传统、80年代美学热的文化政治本质、改革时代中国的现代性追求、文学新变中的先锋激情五个角度,展现了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语境和人文生态。第二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先锋文学并不是在80年代中后期一下子冒出来的,本章以反叛、独立、创新这样的先锋精神为参照,循着地下文学、朦胧诗、意识流小说、寻根文学、先锋文学这样一条脉络,考察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话语、先锋精神、先锋形式的文学沿革和历史源流。第三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主要聚焦于这样四个特征:一、对于所指的疏离,使文本成为能指浮动的世界;二、对于间离陌生的偏爱,赋予了语词意义奇幻的效果;三、对于听觉(声音)、视觉(色彩)的借重,生成了异端的修辞;四、对于官能体验的依赖,带来了文本的陌生化。第四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先锋文学挑战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叙事成规,通过形式自律自我“立法”,它只服从于它自己设定的虚构世界的存在逻辑和价值判断。本章从文学真实的解构、叙事时空的重置、叙事威权的拆解、隐秘历史的阐释、文本互文的制造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先锋文学除了在文本形式上标新立异,在精神意象上同样别具一格。倾注了形式实验激情的先锋文本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其中的“意味”就来自于精神意象的独特性。本章对先锋作家经常触及的荒诞、疾病、死亡、欲望、暴力五个精神意象进行了探析。第六章论述的是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本章提出了如下观点:作为一种文学精神,先锋并未终结,而是转型;伴随日常生活审美化,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将更为频繁,先锋的面目也将更为模糊,同时先锋文化也将在大众文化中弥散;在消费主义时代,先锋文化在商品化、趣味化、传媒化三个维度上发生了变异;80年代先锋文学的形式实验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而启蒙价值、叙事价值、美学价值弥足珍贵。在结语中,研究者结合自己对先锋文学文本的感性阅读体验和理性研究分析,回答了这样两个问题:何谓“先锋”、“先锋”何为。同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尽管可以在80年代先锋文学作品中挑出无数的硬伤,甚至某些作品还有着邯郸学步般的拙劣,但先锋文学形式实验的激情和梦想,先锋作家对于文学规则的勇敢颠覆,今天依然值得我们致敬。先锋就是独立,先锋就是自由,先锋就是革命,中国文学的先锋,应当永远在路上。
李延佳[4](2017)在《纵深的心灵之旅—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研究》文中提出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的磅礴气势为文艺界迎来了新的春天,批判极“左”路线、呼唤人性等文学创作的中心话题推动着女作家群的再度崛起,推动着女性文学逐渐从被时代文艺主潮覆盖的附属地位中独立出来。在此背景下,书写与表现女性空前觉醒与高涨的主体意识成为众多女作家的共同追求。在实现这一追求的过程中,女作家们开始倾向于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代替对外部现实世界的描绘,倾向于以女性自我书写的方式,使女性尊严、女性体验、女性欲望等得以呈现与伸展,构成了蔚然大观的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的创作景象。本文根据新时期女作家对于人的心灵世界的表现方式及挖掘程度的差异,将其创作的心理小说分为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心理体验小说和荒诞心理小说。女作家们在不同类型的心理小说的创作中,或描摹她们于特殊境遇中的内心纠结与挣扎,或暴露她们源于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或书写她们在非常态环境中的自我救赎与自我解脱,展现了新时期女作家将“人的自觉”与“女性的自觉”相结合的辛酸历程,由此也使得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的研究独具价值和意义。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部分首先对“心理小说”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就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的创作概况、崛起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有关新时期心理小说的研究资料进行了归纳与概括。第二部分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研究。心理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将现实内容与人物的心理世界相互交织,论文通过对其多重主题意蕴及其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强调了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肯定了其在展现人的内心世界方面的开拓性。在对心理现实主义小说进行结合时代潮流与女性立场的分析过程中,笔者重点对其内倾性、主体性及创作得失进行了阐释。第三部分是对心理体验小说的研究。在心理体验小说的创作中,林白、陈染等人长于以自我反观、自我叩问的叙事话语,展现人物个体的生命体验,论文由此对众多人物表现出的自恋、自闭、同性恋等心理倾向进行对比分析,对心理体验小说中的感觉书写、梦的建构进行了概括,并在心理学理论、文学史发展的观照下展开对心理体验小说的创作倾向、创作得失的探析。第四部分则对荒诞心理小说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根据主旨表达的差异性,将荒诞心理小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早期的荒诞心理小说,一个是残雪创作的荒诞心理小说,进而对两者创作主题的指向性及其艺术手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在有关荒诞心理小说的反思方面,本文侧重将残雪的荒诞心理小说置于存在主义理论与审丑审恶的艺术观念中进行了审视与把握。在论文最后的结语部分,论文对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在对女性自我认识及探索方面的进步意义,在表现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人的认识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行了概括,并肯定了其在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革新精神与责任意识,对今后的女作家心理小说的创作进行了展望与憧憬。
刘霞云[5](2017)在《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文中指出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文体为我们研究长篇小说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论文包含两方面的努力,一是从本体视角考察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演变的大致状貌,二是以存在的文体发展状貌为借镜,将其放置于多元的文化语境中以探究成因。基于此,论文以文化学为主导视角,采用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理论阐述与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法,侧重从文化思潮如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大众文化思潮等来探究其对作家文体选择的影响;从文化资源如地域文化、东方“合和”文化、古典文学传统等对作家的精神渗透来探究文体变异现象的生成;同时,还从作家的文化心理如政治文化心理、代际文化心理、女性文化心理等来分析文体与文化之间密切的互融互渗关系。论文根据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发展所表征出的阶段性特征,采用线性论述方式,将新时期以来三十余年分成新时期初、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末、新世纪以来四个时间段,从结构样式、叙述方式、语言形态等文体要素出发,历时勾勒出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大致脉络。在此基础上,再采用共时性论述方式,分别从文化思潮的冲击、文化资源的渗透以及文化心理的诉求等角度剖析文化因素对文体生成的影响。最后,结合文化视角下文体发展现状,对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限度及可能性维度做出反思与考量。论文认为,当代长篇小说在时代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创作主体和文类自身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合力下,已跃居时代中心文类地位,这中心地位不仅体现在作品外在的如出版量、参与作家群体等可量化指标上,还体现在大家对长篇小说文体逐步增温的关注度上。细梳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发展的演变镜像,新时期初为缓慢的苏醒和尝试期,80年代中后期为积极的崛起期,20世纪末则进入狂热的实验期,新世纪之后则进入内敛、多元的圆熟探索期,这些足显文界对文体一路走高的关注度。虽然文体本身无高低优劣之分,但作为“有意味”的形式,文体向来注重与作品思想力的有机融合,以此观之,文坛上能做到如此有机融合的作品对应于浩瀚的长篇创作稍显单薄,且由于受西方文化思潮的影响,一路走高的文体探索活动中还不乏涌现放逐小说意义,极致追求形式感的形式主义者,而政治文化心理的依附,又使部分作家放逐了小说的表达形式,存有故事本体论倾向。而大众文化对文体的消解、代际文化心理导致作家梯队构成的断代窘况,以及长篇写作大众化所带来的文类常识失范等现象,合在一起促成了文体探索的困境。面对如此限度,良性文学生态的营造、多重文化的汇通与融合等,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代际作家之间的良性互动,引导作家对小说文体常识的恪守与突破等,这些又为作家的文体探索提供了强劲的精神支持。从文类本体角度看,文体探索作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存在、发展及未来趋势烛照出长篇小说“艺术”地发展史;从创作主体角度看,文体探索的历程是一部中国作家精神心灵的成长史;从诸多影响成因看,文体探索过程又是一部中国文化因子的交织与语境的变迁史。一切文体现象都打上了时代文化的烙印。
陈蘅瑾[6](2017)在《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中,反讽成为了一个不曾退场的存在。本文通过对反讽概念与反讽理论较为系统的梳理,在大量阅读文学文本的基础上,以反讽作为作品的视点,分析西方反讽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的新质和魅力,认为当代文学中反讽的实质是完成了文学中主体话语系统的转换,拆解曾经的一元话语体系,实现了五四以来现代性启蒙话语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话语等多元话语在文学世界中的共生与共存。引言部分从西方的反讽与中国讽刺的比较入手,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主体意识的弱化对于反讽在中国本土的产生所形成的制约,进而阐释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极大促进了反讽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第一章从反讽概念的衍变入手,探讨反讽理论的构建过程,并对西方反讽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确认反讽作为沟通中西方文艺理论与思想的桥梁的价值所在。第二章通过1978年以来对于西方反讽理论的阐述的梳理和当代小说反讽批评实践的概括,旨在说明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所具有的独特性。第三章从人物命运、政治文化的语境、语言反讽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出王蒙小说反讽具有的质疑与守护的双重性。第四章以王朔的作品为主要分析文本,通过作品中特殊的人物群体以及他们拼接式的语言,概括王朔小说反讽具有的颠覆崇高的特征。第五章则以王小波的作品为个案研究,通过分析,归纳其作品反讽所具有的笑谑中解构与理想追求相互融合的特征。第六章则从民间叙述视角展开对于刘震云小说中反讽特征的研究,认为刘震云的小说反讽完成了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喧闹的现实与民众的孤独灵魂的张力叙述。第七章从寓言叙述、反讽结构与反讽语言三个维度分析阎连科的小说,归纳其小说反讽具有的在革命乌托邦中叙述反乌托邦的锋芒与柔情的双重性。第八章则以米兰·昆德拉和马尔克斯这两位西方的反讽小说大家为着力点,梳理中国当代小说家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过程中,对于外国文学的接受与借鉴,着力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家在小说反讽手法的运用对于西方反讽小说接受并融会贯通的过程。结语部分则对于一九七八年以来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艺术对于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小说的贡献进行了概括,同时分析了中国反讽小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杨兵[7](2016)在《承续与变奏—王蒙小说《这边风景》研究》文中指出王蒙的旧书新作《这边风景》的发表是中国当代文学史和王蒙小说创作链条发展史上的一件举足轻重的事件,作品以其跨越时空的精神穿透力与历久弥新的情感召唤力,在时隔近40年后透过历史埋没的尘埃而焕发新的生机。该书在出版后引发了文艺界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并于2015年8月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成为王蒙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得此殊荣的作品。本文自2014年确定选题以来,一直致力于探讨《这边风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和王蒙创作链条中的特殊地位和独特价值,并深入挖掘王蒙的创作心态和创作心理。围绕着“承续”与“变奏”两个要点和关键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对《这边风景》的成书过程、出版历程及王蒙小说创作链条和相关时代背景进行简要的梳理,从中揭示该小说创作出版与时代政治风云和作家创作心理的深刻关系;二是探讨《这边风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统如风俗习惯、人生哲学、文化心态的吸收与传承,对50年代创作所关注的青春主题和政治主题的续写和再奏,对作品挥之不去的“文革文学”烙印的呈现与超越;三是探讨《这边风景》中王蒙式幽默、杂色、狂欢化语言风格的发轫及王蒙新时期乡村书写的滥觞,小说通过语言实践探索和故事架构突破完成了对“四清”、“文革”政治运动的疏离和解构、对一元化乌托邦语言的嘲讽和戏弄,并在其中寄托了对新时期文学意识形态的想象和对文学语言的多元多维意义建构的诉求。
李敏[8](2016)在《乔伊斯与中国作家意识流小说创作的补充研究》文中提出1918年梅·辛克莱将本是心理学术语的“意识流”这一概念引入文学界,此后,英、法、美等国文坛上,意识流文学创作开始活跃起来,作家们将创作视角由描摹客观世界转向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真实,抛弃由传统钟表时间组成的线性结构,采用一种语意含糊、飘忽不定、新颖奇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来表现西方现代人复杂多变、朦胧晦涩的意识形态。在20世纪文坛上,詹姆斯·乔伊斯始终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他的意识流小说创作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中国作家刘以鬯深受乔伊斯影响,1963年发表的《酒徒》堪称中国第一部意识流长篇小说,但是由于在香港发表,受政治历史等原因的影响,大陆读者对《酒徒》不甚了解,对刘以鬯的意识流小说也缺乏系统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意识流小说创作逐渐走向成熟,一提中国大陆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大家首先想到王蒙,对他的研究可谓是汗牛充栋,但王蒙的小说只能称得上具有意识流小说创作倾向,不能算作真正的意识流小说。80年代的文坛新星莫言结合本土元素,创作了一批兼具西方意识流审美品质与中国文化色彩的意识流小说。本文力图通过对比分析乔伊斯与中国作家刘以鬯、莫言的作品来探讨中西方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异同点,对中国意识流小说创作做一些补充研究,进而完善了中国当代文学对乔伊斯意识流影响的接受史的研究。文章主体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挖掘内心真实、表现心理时间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三个角度分析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共性;第二章探讨了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理性因素的参与程度、理解难度与关照层面上;最后一章分析了造成二者不同的原因,包括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意图与创作理念的差异。尽管意识流小说语义含糊、条理不清,对读者的阅读习惯形成挑战,但它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人物意识、潜意识,表现人物的内在真实,这无疑是小说史上的一大进步。
郭宝亮[9](2015)在《“沧桑的交响”——王蒙论》文中认为从1953年王蒙开始写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算起,迄今他的文学生涯已经六十多年了。王蒙的文学生涯与共和国的历史同步共振,他的文学创作成为一部"浓缩的当代文学史和文化遭际史"。因此,透过王蒙的文学写作,我们能够看到王蒙创作的不凡的意义。20世纪50年代的王蒙,青春所遭遇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就深植于心灵深处,成为他人格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这一时期他的创作主要表现的是处于青春期的青年对生活的混沌和困惑的感悟,以及理想主义信念、乐观主义精神遭遇到现实之后的尴尬和困惑,《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正是这种尴尬和困惑的产物。70年代王蒙的代表作《这边风景》,我们看到的则是流行的先验的政治概念与原生态的生活真实纠结缠绕在一起的矛盾现象。80年代早期是王蒙创作的喷涌期,创作的具有先锋品格的作品使他成为当时中国文坛最具探索精神的作家。80年代中期创作的《活动变人形》则来自于痛苦的童年经验和家族记忆,展现了王蒙审父与自审的一面。90年代以来的"季节系列"小说和讽喻性寓言体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作家立体复合式的思维方式,以及他的一系列的有关多元整合的、建设改良的、中庸和谐的、理性民主的、交往对话的诸多思想观念。王蒙六十年来的文学创作历程,留给我们的是人言人殊又极具魅力的文学世界。
胡舟航[10](2015)在《从单声到多声:王蒙小说叙述声音流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从叙述声音角度将王蒙小说分为单声阶段、多声初步形成阶段、多声发展深化阶段,分别对其流变过程和各阶段叙述声音的特征及其原因进行论析。同时,对其各阶段叙述声音精神内含的深广度和欠缺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现当代作家在这方面的共同欠缺及其个人、文化与社会原因。本文分为如下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目的及意义。在叙事学视阈下,借助结构主义、女性主义的相关理论,结合巴赫金“复调”小说的对话理论,从理论层面确定从本文对叙述声音的理解和从这个角度研究王蒙小说的可能。第一章:以王蒙文学创作初期的代表作之一《青春万岁》为例,通过从叙述者话语、人物话语、转述性话语、人物形象体系的建构等方面确认这一阶段王蒙小说具有强烈的作者控制型特征,这一特征体现在叙述声音层面,就使小说具有明显的“单声”特征,这种单声特征反映了作者的单极化意识形态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章将对形成这种单声特征的个人、文化和社会原因进行分析,并与同时期的相关代表作进行比较,以揭示王蒙早期独白型小说话语单声特征的主客观原因。第二章:以王蒙文学创作转变期的代表作之一《蝴蝶》为例,从人物内心独白、叙述语调等层面分析王蒙在这一时期小说叙述话语在延续单声状态残存的同时,开始出现了“杂声”和“杂语”的因素。叙述话语一方面不断弱化作者控制型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对异己性声音保持“宽容”。与此同时,对人物形象世界也出现多样性评判趋势,这些都间接反映出了作者所坚持的单极化意识形态走向复杂化的端倪。在此基础上,本章将探寻产生这一变化的主客观因素。第三章:以《活动变人形》为例,论析王蒙文学创作在80年代后期进入一个多声发展深化阶段,这部小说中,不仅叙述者与作者产生了“距离”,叙述者话语、人物话语和转述话语也都出现了明显的多声特征。而人物形象塑造和设置方面的新格局、多维叙事视角的选择和转换都显示,作者基本超越了单一意识形态评判标准和一元世界观的统摄,叙述的多声形态基本形成。多声部叙述声音的形成也印证了作者在审美和文学趣味层面的转变,这与王蒙自己对人生和社会认识的深化、对新时代多元文化和观念格局的认识和适应密切相关。余论部分主要探究王蒙小说叙述声音由单声到多声、由独白向对话转变与时代变化和个人适应的总体关联。同时,指出王蒙小说第三个阶段“多声部”叙述声音之下的精神浅表性,这种浅表性与王蒙自己个人的人生道路与世界观、他对当下现实的适应性选择等原因有最为深刻的联系。同时,这一特征对于当代中国作家和文学也具有极大代表性,因此,以之为标本透视中国当代作家和文学的历史特征和局限,有着特殊的价值。
二、“东方意识流”并非意识流——论王蒙新时期的小说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东方意识流”并非意识流——论王蒙新时期的小说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研究 ——以20世纪80年代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思路与框架 |
1.4 论文创新点 |
2 小说思想主题的转变:从历史反思到世俗生活 |
2.1 80年代初期的历史反思 |
2.2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世俗人生 |
3 小说艺术手法的创新:从单一写实到多元探索 |
3.1 新时期之初的开拓探索 |
3.2 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实验创新 |
4 创作转型之溯源:个人经验与时代变换的融汇 |
4.1 复杂丰富的个人阅历 |
4.2 社会转型与文学新变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相关作品附录 |
致谢 |
(2)王蒙小说的现代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意义 |
三、理论依据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王蒙小说主题的现代性 |
第一节 个体孤独的呈现 |
第二节 对官僚主义的批判 |
第三节 城市文明病态的书写 |
第四节 对女性命运的关怀 |
一、自由开放婚恋观的张扬 |
二、自我理想追求的价值肯定 |
第二章 王蒙小说叙述艺术的现代性 |
第一节 叙述策略的现代性 |
一、意识流结构:心灵秘密的揭示 |
二、荒诞叙事:戏谑事件的夸张呈现 |
三、元叙事:间离与创作自省 |
第二节 修辞手法的现代性 |
一、象征:思想的具象 |
二、幽默、讽刺和夸张:含泪的微笑 |
三、语言的狂欢:时代语境的彰显 |
第三章 王蒙小说现代性的成因及意义 |
第一节 王蒙小说现代性的成因 |
一、中外文化环境的影响 |
二、王蒙思想个性的追求 |
第二节 王蒙小说现代性的意义 |
一、思想文化意义 |
二、艺术审美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选题缘起 |
第二节 研究对象描述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析 |
第四节 研究意义、思路、方法、创新点、难点 |
第五节 核心概念阐释 |
第一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人文语境 |
第一节 一种对抗——逃离元叙事 |
第二节 一种诉求——启蒙又重来 |
第三节 一种思潮——审美政治化 |
第四节 一种梦想——现代性追求 |
第五节 一种标举——先锋的姿态 |
第二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地下文学”的先锋萌动 |
第二节 “朦胧诗”的先锋意蕴 |
第三节 “意识流小说”的先锋探索 |
第四节 “寻根文学”的先锋突围 |
第五节 “形式实验”的先锋决绝 |
第三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语言风格 |
第一节 能指游戏:所指的遮蔽 |
第二节 间离陌生:奇幻的快感 |
第三节 声色涂抹:异端的修辞 |
第四节 私性拼贴:官能的狂欢 |
第四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叙事伦理 |
第一节 文学真实的解构 |
第二节 叙事时空的重置 |
第三节 叙事威权的拆解 |
第四节 隐秘历史的阐释 |
第五节 文本互文的制造 |
第五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精神意象 |
第一节 荒诞:现实的异化 |
第二节 疾病:晦暗的隐喻 |
第三节 死亡:在世的呓语 |
第四节 欲望:人性的沉沦 |
第五节 暴力:畸变的生存 |
第六章 80年代先锋文学的文化遗产 |
第一节 是终结,还是转型 |
第二节 先锋文化与大众文化 |
第三节 先锋文化与消费主义 |
第四节 形式实验的价值重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纵深的心灵之旅—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概述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创作概况 |
三、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的崛起原因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关注现实的心理抒写—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
第一节 多重维度的主题探索 |
一、婚恋困境中的挣扎与求索 |
二、政治风云中的忏悔与反思 |
三、人性观照中的坚守与背离 |
第二节 联结心理与现实的桥梁 |
一、内心独白 |
二、联想与幻想 |
三、回忆 |
第三节 关于心理现实主义小说的反思 |
一、与时代潮流共振的“向内转”与主体意识 |
二、基于女性立场表达的得与失 |
第三章 直面真我的心理呈示—心理体验小说研究 |
第一节 心理倾向的本真书写 |
一、自恋人格的对镜沉迷 |
二、自闭情结的逃离本能 |
三、女同性恋者的旖旎之态 |
第二节 直抵心灵的体验路径 |
一、感觉的抒写 |
二、梦的建构 |
第三节 关于心理体验小说的反思 |
一、性本能理论观照下的欲望书写与书写欲望 |
二、创作的突破与局限 |
第四章 聚焦灵魂的心理剖析—荒诞心理小说研究 |
第一节 异质性的主题阐释 |
一、早期荒诞心理小说的主题概括 |
二、残雪荒诞心理小说异化主题的探析 |
第二节 勾勒荒诞世界的笔法 |
一、意识流手法 |
二、夸张与变形 |
第三节 关于残雪荒诞心理小说的反思 |
一、存在主义理论观照下的解读 |
二、审丑审恶的艺术观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论题的缘起 |
二、研究现状及可开拓空间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一章 本体视角下长篇小说文体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一节 新时期初:落寞的整齐划一 |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暗涌的异质新构 |
第三节 20世纪末:高蹈的实验狂欢 |
第四节 新世纪以来:圆熟的多维探索 |
第二章 文化思潮的冲击与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
第一节 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西化 |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与文体的反叛 |
第三节 大众文化思潮与文体的消解 |
第三章 文化资源的渗透与长篇小说的文体变异 |
第一节 立足于地域文化的文体表达 |
第二节 东方“合和”文化与文类互融 |
第三节 古典文学传统与文体“返祖” |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诉求与长篇小说的文体自觉 |
第一节 政治文化心理与文体的规约 |
第二节 代际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差异 |
第三节 女性文化心理与文体的张力 |
第五章 限度与维度的长篇小说文体发展考量 |
第一节 极致的文化拥趸与文体的局限 |
第二节 文学生态的营造与文体的突围 |
第三节 文化的汇融与文体发展的可能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6)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反讽理论与反讽的魅力 |
第一节 反讽概念衍变中的理论建构 |
第二节 反讽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 |
第二章 中国当代小说的反讽 |
第一节 反讽理论有在当代的传播与生成 |
第二节 当代小说反讽的新质 |
第三章 王蒙:质疑中的守护 |
第一节 命运反讽中的悲情 |
第二节 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反讽 |
第三节 言语狂欢中的反讽解构 |
第四章 王朔:颠覆后的快意 |
第一节 不安分的灵魂——顽主群像的时代反讽 |
第二节 在熟悉与陌生间穿行——独特的反讽语言 |
第三节 尴尬时代话语秩序的消解 |
第五章 王小波:笑谑中的追寻 |
第一节 顽童的戏谑 |
第二节 戏谑中的浪漫理想 |
第六章 刘震云:困惑中的体悟 |
第一节 崇高的主体想象与琐碎的日常生活 |
第二节 宏大的历史书写与卑微的现实存在 |
第三节 喧嚣的现实与民众孤独的灵魂 |
第七章 阎连科:锋芒里的温情 |
第一节 身体寓言叙述中反讽锋芒的显现 |
第二节 独特反讽结构中的困境叙述 |
第三节 民间语言与革命语言交织中的反讽 |
第八章 中国当代小说家与西方反讽小说 |
第一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米兰·昆德拉的反讽小说 |
第二节 中国当代作家与马尔克斯的反讽小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承续与变奏—王蒙小说《这边风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评析 |
1.3 研究方法和路径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2.“文革文学”、王蒙创作与《这边风景》 |
2.1“文革文学”板块中的《这边风景》 |
2.2 王蒙小说的创作链条 |
2.3《这边风景》的创作历程 |
3. 《这边风景》风格的承续 |
3.1“文革文学”的烙印与超越 |
3.2 潜移默化的少数民族文化影响 |
3.3 一以继之的50年代创作惯性 |
4. 《这边风景》音符的变奏 |
4.1 王蒙式语言的发轫 |
4.2 王蒙乡村书写的源泉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乔伊斯与中国作家意识流小说创作的补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cract |
绪论 |
1 乔伊斯与刘以鬯、莫言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共性 |
1.1 挖掘内心真实,正视灵魂中丑恶的一面 |
1.2 打破钟表时间,建构心理时空 |
1.3 契合意识流动的表现手法 |
1.3.1 内心独白 |
1.3.2 自由联想 |
1.3.3 蒙太奇 |
1.3.4 梦境与幻觉 |
1.3.5 诗化与音乐性 |
2 刘以鬯、莫言对乔伊斯意识流小说创作的变异 |
2.1 理性因素的不完全退隐 |
2.2 理解难度的差异 |
2.3 关照层面侧重点不同 |
2.3.1 精神危机与人性堕落 |
2.3.2 生存状态的思考与生命意识的觉醒 |
3 乔伊斯与刘以鬯、莫言意识流小说创作出现差异的原因 |
3.1 作家生活经历与创作意图 |
3.2 美学思想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9)“沧桑的交响”——王蒙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50 年代:青春的歌唱与变奏 |
二、70 年代:戴着镣铐的舞蹈 |
三、80 年代初:最先敢吃蜗牛的人 |
四、80 年代中期:审父与自审 |
五、90 年代以来:为共和国存照的“季节系列”小说 |
六、另一套笔墨:讽喻性寓言体小说 |
七、王蒙思想的魅力及其意义 |
(10)从单声到多声:王蒙小说叙述声音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课题的来源 |
二、叙述声音理论成果的述评及本文理论基础 |
(一)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声音”理论 |
(二)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声音”理论 |
(三)巴赫金“复调”理论中的“声音”思想 |
(四)本文对叙述声音的定位 |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目标与意义 |
(一)研究内容和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四、王蒙小说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一章 王蒙早期独白型小说的单声特征——以《青春万岁》为例 |
第一节 王蒙早期小说叙述话语的单声特征 |
一、《青春万岁》叙述者话语的作者控制型特征 |
二、《青春万岁》人物话语的作者控制型特征 |
三、《青春万岁》转述性话语的作者控制型特征 |
四、王蒙早期其他小说叙述话语的作者控制型特征 |
第二节 王蒙早期小说单声性特征与形象世界的设计 |
一、“正—反”二元对立的人物世界与价值单极选择 |
二、结局在先的故事情节设计与作者一元世界观单极统摄 |
三、单一叙述视角选择体现的作者单极意识形态立场 |
第三节 王蒙早期独白型小说话语单声特征的主客观原因 |
一、王蒙少年人生经历与坚定的“少共”情结 |
二、50 年代官方意识形态在中国的绝对主导地位 |
三、王蒙早期文学趣味的单纯性与单调性 |
第二章王蒙中期小说从独白向复调发展的声音转换——以《蝴蝶》为例 |
第一节 王蒙中期小说叙述话语从单声到多声的转换 |
一、王蒙复出初期小说叙述话语单声状态的残存 |
二、王蒙复出初期小说叙述话语“杂语”因素的初现 |
三、《蝴蝶》叙述话语作者控制型特征与异己性声音的容留 |
四、《蝴蝶》人物内心独白话语的矛盾性与杂声性 |
五、《蝴蝶》转述话语中的双声性与杂声性构成 |
六、叙述语调由高亢单纯到低沉复杂的转变 |
第二节 王蒙复出初期小说杂声性追求对形象世界设计的影响 |
一、从“正-反”分明向“正-反”难辨的人物世界 |
二、从单纯情节主导到复杂心理主导体现的作者世界观 |
三、作者型叙述者的单声坚持与杂声容忍 |
四、单一叙述视角中作者单极意识形态立场的坚持与复杂化端倪 |
第三节 王蒙中期小说叙述“杂”声初露的主客观原因 |
一、改革开放与“百花齐放”的政策转变 |
二、新时期多元文化共生格局初成的意识形态环境 |
三、个人阅历、情感积淀及对政治的反思 |
四、意识流、复调小说理论的影响 |
第三章 王蒙中后期复调型小说多声的形成——以《活动变人形》为例 |
第一节 王蒙中后期小说叙述话语的多声特征 |
一、王蒙中后期小说话语的多声特征 |
二、《活动变人形》叙述者与作者距离的形成 |
三、《活动变人形》叙述者话语的多声特征 |
四、《活动变人形》人物话语的多声特征 |
五、《活动变人形》转述话语的多声特征 |
第二节 王蒙中后期小说的多声追求与形象世界的组织 |
一、王蒙中后期小说形象世界组织特征的变化与多声追求 |
二、《活动变人形》人物组织“正-反”原则的放弃与多极形态的形成 |
三、《活动变人形》情节结构布局与一元世界观的放弃 |
四、《活动变人形》多维叙述视角选择隐含多元价值立场 |
第三节 《活动变人形》叙述多声性形成的主客观原因 |
一、个人经历与身份变化对多元性现实和文化的认知 |
二、一元主导下多元世界观与价值观的确定 |
三、审美和文学趣味的升华 |
结语 王蒙小说多声性的价值与局限 |
一、王蒙小说叙述多声性的价值 |
二、王蒙小说多声对话的表浅性及其对深度的影响 |
三、王蒙小说对话性的局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东方意识流”并非意识流——论王蒙新时期的小说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王蒙小说创作转型研究 ——以20世纪80年代为核心[D]. 谢为杰.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王蒙小说的现代性[D]. 马凯丽. 陕西理工大学, 2019(09)
- [3]“形式意识形态”的文化实践 ——论1980年代中国先锋文学[D]. 陈守湖. 武汉大学, 2017(06)
- [4]纵深的心灵之旅—新时期女作家心理小说研究[D]. 李延佳.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5]新时期以来长篇小说文体的文化透视(1978-2013)[D]. 刘霞云. 南京师范大学, 2017(12)
- [6]反讽的魅力—1978年以来中国当代小说研究[D]. 陈蘅瑾.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7]承续与变奏—王蒙小说《这边风景》研究[D]. 杨兵. 中国矿业大学, 2016(03)
- [8]乔伊斯与中国作家意识流小说创作的补充研究[D]. 李敏. 辽宁大学, 2016(02)
- [9]“沧桑的交响”——王蒙论[J]. 郭宝亮. 文艺争鸣, 2015(12)
- [10]从单声到多声:王蒙小说叙述声音流变研究[D]. 胡舟航. 湖北师范学院,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