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s”的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候倩倩[1](2020)在《《国际航运黑碳减排合理控制措施研究》中as的汉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际航运业的不断发展,黑碳减排问题逐渐受到重视。本次翻译实践的材料选自国际海事组织的研究报告:《国际航运黑碳减排合理控制措施研究》。该研究报告针对船舶排放黑碳问题,总结出了供选择的合理方案,对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航运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在翻译过程中,笔者发现as一词出现频率较高,词性活跃,用法多样,具体包括as可作关系代词、连词和介词,可引出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主语补语和宾语补语。因此,本翻译实践报告重点研究as的汉译。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翻译实践报告结合了直译法、增译法、重译法、语序调整译法和分译法,分析了as的具体译法并加以归类,具体包括as可译为指示代词、比况短语、时间介词、因果连词、判断动词、兼语句和被字句。通过研究as的译法,以期为日后海事类研究报告的翻译提供参考。
高雨[2](2020)在《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日语动词指导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聚焦日语教学语法中的动词学习项目,探寻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何种指导法来提高教育与学习的效果。长期以来,我国大学的日语专业在实际教学中借用了日本的“学校语法”。然而时至今日,随着中国日语教育需求逐步增大,为了更好的契合我国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际需求,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日语教学语法体系愈发必要。动词作为教学语法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意义、活用、与格助词的搭配等方面对学习者来说都是习得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日语动词本身的特点,还应结合中国学习者的实际情况,活用其已有的母语知识和认知能力,将日语动词习得中国化。本文围绕日语动词与格助词的搭配、多义动词、汉字サ变动词、复合动词、类义动词,通过具体示例寻找适合中国日语学习者的动词指导法。分析结论如下所示。①动词的学习和格助词密不可分。正确搭配格助词是学好日语动词的基础。例如多义动词根据不同的意义和用法,接续不同的格助词,因此在进行指导时,教师解释动词的中心含义后,可导入「名词+格助词+勤词」的惯用例,让学生理解多义动词的用法和词组之间的关系。②指导汉字サ变动词时,可通过「感动する」、「结束する」等汉字词干与相似的中文词汇的比较,来减少自他词性判断错误和词义理解偏差带来的误用。③指导复合动词时,可适当补充复合动词的结合条件和限制原则等理论知识,纠正学习者的自创错误词汇。再总结「~合う」、「~拔<」等生产性高的词素,丰富学习者的词汇量,强化学习者多使用复合动词的意识。④指导类义动词时,重点分析动词间的差异,总结其可替换与不可替换的用法,并判断动词间的关系(包含关系、邻接关系、交叉关系等)。针对「试みる」、「试す」这样的一字多训的类义动词,还可以适当结合母语知识分析动词的汉字词干,寻找中日两语言间的共同点。
汪迪[3](2019)在《两汉定语类“者”字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者”字结构用途丰富。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专门用作定语的“者”字结构,“者”是用作名词中心语的修饰性或限定性成分,它的位置可以放在中心语的前面,也可以位于其后。相比于先秦,汉代语言有了较大的变化,定语类“者”字结构的用法更加复杂,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这些新的形式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根据汉代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将用作定语的“者”字结构划分为“NP·(之)·VP/AP者”和“VP/AP者·NP”两大类。另外,从地域角度将汉代地域划分为政治经济中心的中东部,吴楚文化为代表的南部以及人口稀少战乱频繁的西北部三个部分,选取三地的代表性传世着作和出土文献。具体为,中东部选取《史记》、《汉书》和《盐铁论》;南部选取《论衡》、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张家山汉简;西北部选取敦煌汉简、居延汉简和额济南汉简。调查出该结构在三地域的出现频率及类型变化情况,再将三地域的使用特点进行比较归纳。最后,总结“者”字结构在汉代的时代特点。调查结果显示,西北部出现了“NP·VP者”和“VP者·NP”两种用法,结构类型较为简单且用例不多,敦煌汉简仅三句,居延十一句,额济纳两句。中东部的文献中,各类型均有出现,句式变换丰富,如《史记》出现了两百多符合要求的句子。南部除《论衡》中“者”字结构用例较多,约七十句外,其他两部文献中符合要求的结构很少。总体可以看出,“者”字结构在汉代使用中东部出现最多,南部次之,西北部最少。结合各界学者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与汉代三地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另外,文体的选择也会影响调查的结果,如传世类着作由于篇幅较长,“者”字使用的频率自然会高一些,而出土文献由于内容、篇幅和记载者个人语言水平的限制,“者”字结构的类型变化情况自然是有限的。针对汉代出现的中心语位于定语之后的新用法,有的学者认为这和量词的语序变化有关,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受到了“大名冠小名”组合方式变化的影响,但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都认为是汉代新兴词序组合方式的变化对句法结构的使用产生了影响,即词语使用顺序的变换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者”字结构用法的变化。随着时代的演变,这种新兴的句法结构也与近现代汉语中心语和定语搭配的用法渐趋一致。
马腾腾[4](2019)在《Research on the Meaning Expansion of Chinese Classifier Tiao and Japanese Classifier Honn》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中日量词「条(tiao)」和「本(ほん)」为考察对象,从历时角度,共时角度,认知角度等多方面,对二者的意义扩张进行了考察。本论文的考察结果由以下三点构成:①从历史变迁的角度来看,根据本文的考察结果,量词“条”最初是由名词转化而来,在东汉时期最早作为量词来使用。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其所称量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唐五代时期,出现了称量细长的有生命物体和抽象物体的用法。到了宋元时代,出现了称量人以及和人相关事物的用法。这一时期大体上构建了现代汉语中量词“条”的基本框架。到明清时期,其用法已和现代用法大体相同了。日语的「本」的本义为“根”,最初作为量词时是称量“植物”“书类”“细长物”的。到了中古时期,其作为量词的用法主要集中在称量植物方面。进入中世后,其称量的植物范围和细长事物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近世和近代,又出现了不具有细长特征的抽象物。其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②在现代语中,「条(tiao)」和「本(ほん)」称量的名词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称量细长事物是两者的共同点。在非细长特征的名词中,“新闻”是两者都可称量的。但是,「条(tiao)」能称量的一些大型自然山脉,衣料中的裤子和裙子等这些无生命物体和蛇、毛毛虫等一些有生命物体,在日语中却不能用「本(ほん)」来称量。同样,「本(ほん)」能称量的铅笔、香烟、黄瓜、身体部分的骨头、牙齿、大部分无论是否具有细长特征的植物,这些在汉语中都不能用「条(tiao)」来称量。在不具有细长特征的范畴内,二者又都有彼此可称量的对象。[条(tiao)」主要称量大汉、心、命等一些与人相关的事物,牛、狗等动物以及法律、规律、原则、理由、指示等事物。「本(ほん)」主要称量公共交通的运行数,频率,软件,情报项目,作品,活动,联系方式,有用的行为,只在特定方面有用的信息等。③从意义扩张的角度来看,「条(tiao)」和「本(ほん)」都是以称量具有细长特征的事物为中心,由具体的细长事物扩张到非细长的事物。此外,在非细长事物这一领域,二者又分别有各自的扩张路径。
邵梦[5](2018)在《《发展汉语》教材中情态副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副词教学一直都是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情态副词作为副词的一个小类,存在词义较空灵、范围不明、功能复杂等分歧,这不仅增加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习得难度,也增加了情态副词在教学实践中的难度。通过前人的研究,我们发现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使用汉语时,能够熟练运用情态副词的较少,对学过的情态副词回避使用的情况较为明显。在第二语言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学习者和教学者最重要的工具和依据。汉语教材中出现的课文、生词、语言点等内容的选编对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态副词的选择和编排,直接影响着情态副词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对教材中的情态副词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改善留学生情态副词的习得现状,进一步提高情态副词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参考。本文以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为研究对象,参考了张谊生、李泉、崔诚恩、王政红、陈一等关于情态副词分类的研究,整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出现的甲乙级情态副词,并将《发展汉语》中出现的情态副词与之对照,筛选出22个情态副词作为研究对象,以“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逐词研究情态副词的词义与用法,并对比了《发展汉语》中情态副词的编写情况,指出了一些《发展汉语》中情态副词语义和用法与这些情态副词在语料中所反映的语义和用法的差异。
江蓝生[6](2018)在《再论“们”的语源是“物”》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重点从语音演变的角度论证唐代以来文献中的复数词尾标记"弭、伟、每、懑、门、们"的语源都是"物"。这些读音不同的复数词尾标记之间不是连续式音变的关系,而是不同演变路径的同源音类的叠置。"弭"和"每"是唐宋以来秦晋等北方系官话内部的文白读叠置;鼻音韵尾的"懑、门、们"标记的出现,则是音节内部的元音韵母受m声母顺向同化而增生出鼻韵尾的结果。江西安福话、现代晋语和西北方言中的复数词尾为"物"源说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胡昕婷[7](2018)在《空间词汇的语义扩张 ——以「前」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日语的「前」和中文的“前”同为空间词汇。在认知语言学看来,人的认知过程是先拥有一种概念,再通过隐喻、转喻等认知另一种不同领域的概念。在本文的讨论中,就是对空间词汇「前」和“前”进行语意扩张来认知时间概念。尽管理解空间看似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实际上空间里包含着意识不到的复杂性,同样是“前”,有很多种空间的认知模式。人们认识的空间是在所有这些模式的总和之上进行选择和理解的。同样,由构成复杂的空间投射出来的时间并不是对应所有空间的认知模式。本文旨在探讨对时间概念的认知是如何从空间词汇投射形成的,中日两种语言中的“前”和「前」在此方面又有着怎样的共同点和相异之处。要探讨空间词汇的意义扩张,首先要探明作为典型用法、投射起点的空间认知的构成。笔者从语料库中抽取具代表性的实例,将其分类归纳,诠释空间语义的认知内涵,寻出典型用法。随后,笔者同样从语料库中收集实例,归纳时间用法,分别分析中日两个语言中的概念投射方式。为了提高研究的实证性,笔者还加入部分问卷调查,考察中日两国母语者的思维方式差异,并进行对比。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对中日两语言中“前”和「前」的语义拓展方式的异同进行分析和总结。最终结论如下。关于空间用法向时间用法投射的认识角度,笔者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不同的认识模式。此前的研究均认同ME和MT这两种投射的模式,而笔者认为还可以看作是同样一个认知图示下本质相同的模型,由于被插入观察者而产生一个主观视角,因此出现两种不同的时空对应模式。
陈曦[8](2017)在《贵港话语法研究》文中提出贵港话属于粤方言勾漏片。本文主要探讨贵港话的实词、虚词和句法方面的问题,在对贵港话语法进行共时描写的基础上,试同普通话以及周边其他粤方言(平南话、南宁话、玉林话、北流话、广州话等)进行对比,力求最大限度地突显贵港话本身的独特性。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介绍贵港市的历史地理概况、民族人口组成、语言使用现状等,此外还对贵港话乃至广西区内的粤语语法研究进行了综述,最后交代此次研究的目的和材料来源。第二章是贵港话实词的研究,涵盖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量词和代词。名词部分涉及逆序词、词缀、重叠式和名词的组合功能,其中逆序词的结构和后缀“儿”、“仔”是考察的重点。形容词部分主要分析了重叠式和嵌入式。动词部分涉及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和系动词,量词部分除了系统描写名量词和动量词外,还对量词的语法功能进行了分析。代词部分涉及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的分析。第三章是贵港话虚词的研究,主要有副词、助词、连词和介词四大类。其中副词分为肯定副词、否定副词、程度副词、范围副词等八类进行描写分析;介词分为施事格、处所格、源点格、途径格、伴随格等十二类;连词分为并列关系、取舍关系、转折关系、选择关系等十一类。助词部分着重描写了完成体、经历体、进行体、尝试体、已然体等十一类体标记。第四章是贵港话的句法研究,主要讨论贵港话的宾语语序和状语语序问题,还有疑问句、否定句、比较句和处置句四类特殊句式。第五章是贵港话特色词语分析,对贵港话的特色词语(“侬”、“爹”、“样”和“着”)进行分析,并构拟这些词的语义发展过程,第六章是结语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强化对贵港话语法现象的认识,为将来贵港话乃至整个粤方言的语法研究提供更多富有价值的语言材料。
苏敏[9](2017)在《中、英、韩日语学习者终助词「ね」的使用实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日语会话中,我们常会看到「(?)」、「(?)」、「(?)」等一系列的终助词,这些终助词在向听话者传达疑问、感叹、禁止等语气的同时,而且对于正常的日语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平时在与日本人进行交流时,会深切的感受到很难正确的使用终助词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甚至有时会因为终助词的使用错误而带来一些窘况。关于终助词的先行研究至今还停留在对学习者单一学习水平、单一母语的考察阶段(杨(2008)研究对象是中上级汉语母语者)、张(2005)研究对象是上级以上的台湾学习者)。关于学习者不同学习阶段终助词的使用情况的研究较少(何(2008、船户(2008))。同时,不同母语之间的对照研究,经笔者考察,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本稿在先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学习者口语语料库考察学习者终助词的整体使用特征以及不同母语、不用水平的学习者终助词「(?)」的习得状况。首先,通过数据考察中国人日语学习者会话语料中从初级到超级所出现的所有终助词的使用特征;其次,比较分析不同级别、不同母语的学习者主要使用的终助词「(?)」的功能的使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本稿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问题,导入主题。介绍研究目的与方法,以及本稿中使用的语料库。总结关于终助词的先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明确本文的立场,同时介绍本稿所使用的终助词「(?)」的功能分类。第二章:分析考察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终助词的整体使用特征。第三章:根据调查结果,对比分析不同级别、不同母语的学习者终助词「(?)」的使用异同。第四章:总结并展望今后课题。通过本稿的考察,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1)母语确实对终助词「(?)」的习得有影响,但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存在很多相似点。随着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提高,终助词「(?)」的使用次数、「(?)」的功能的种类、各个功能的使用次数也逐步增加。初级学习者「(?)」的使用次数较少,还未完全习得「(?)」的功能。中级学习者「(?)」的使用次数增多,并开始使用「(?)」的所有功能,尤其是「(?)」的A类的发话促进的功能的使用状况趋于稳定。上级和超级学习者的发话促进的功能的使用频率仍然居高,同时发话缓和和发话填充的功能的使用频率也开始增加,而且开始使用「(?)」、「(?)」、「(?)」等文末表现,可以推测学习者从上级水平开始习得这类复合终助词。(2)不同母语的学习者关于终助词「(?)」的功能的使用也存在普遍规律。例如,不同母语的学习者A类发话促进的功能的使用频率都居高,B类注意唤起和C类发话填充的功能都存在个人差异,发话填充的功能多以「(?)」的固定形式出现等。谈及不同母语之间的区别,英语日语学习者相对于其他母语学习者来说「(?)」的总使用次数和各级别「(?)」的使用次数都居高。中文日语学习者的最大特征就是C类发话填充的功能使用较多。(3)终助词「(?)」的C类发话填充和A类会话促进的两个功能经常以「(?)T」的固定形式出现。这种固定的形式在发话填充的功能中以图式的形式习得,在会话促进的功能中一直以固定的形式习得。
向大军[10](2017)在《基于语料库的英语Let结构之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中的英语let结构,是指英语中以let引导的祈使句结构。该结构在现代英语中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因其语义和句法的特殊性与元稳定性,该结构在祈使句研究中通常被边缘化,鲜有学者对该结构作过细致而系统的专题研究。现有文献对let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法层面(比如该结构的主语、let的词性问题等),对该结构的语义研究较为有限,同时对该结构的语义及其句法体现形式描写也较为缺乏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真实数据的实证性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理论框架内,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对英语let结构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和功能句法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揭示该结构的语义和句法特征,深化对该结构使用本质的认识,旨在丰富和发展作为普通语言学和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同时为其他语言理论对该结构的研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试图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英语let结构在及物性上有哪些过程类型和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该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怎样?第二,英语let结构的语气人称和语气意义有何关系?该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怎样?第三,英语let结构有哪些句法特征?该结构及物性和语气的句法体现形式是怎样的?本研究在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设计后,对英语let结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以明确现有研究的贡献与不足,为下文对该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然后介绍加的夫语法,重点论述其研究范式、及物性系统理论、语气系统理论和功能句法理论,以确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指出英语let结构的加的夫语法研究途径;接着以加的夫语法为理论框架,分别对英语let结构的及物性系统、语气系统以及功能句法进行详细描写和分析,旨在明确该结构在语言实际使用中的经验建构模式、交际角色选择和句法体现形式;最后总结全文。本研究采用加的夫语法的分析方法,对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中收集的3221条let结构语料抽样作基于情景语境的仔细分析和统计,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在及物性方面,总体来看,英语let结构在及物性过程类型上,主要体现的是行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和影响过程;环境过程的分布概率非常小;该结构不能体现事件-相关过程。在各过程类型中,行动过程主要涉及两个参与者;心理过程主要为认知型;关系过程主要为地点型和方向型;影响过程主要涉及隐性施动者。let结构的及物性过程类型与let能否体现过程意义有较大的关联。在各过程类型中,行动过程和心理过程主要涉及该结构中let的语法化用法;影响过程主要涉及let的实义动词用法;而关系过程则与let的实义动词用法和语法化用法都有所涉及。具体来看,let结构的各种形式所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在分布概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let‘s结构主要体现行动过程、心理过程和关系过程,体现影响过程的分布概率非常小。letus结构和let‘s结构基本相似,不同的是该结构中影响过程的分布概率较大;这说明let‘s结构和letus结构在及物性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letme结构中,心理过程的分布概率最大,其次是行动过程,关系过程和影响过程的分布概率相差不大。lethim/her/them结构在过程类型分布概率上较为相似,其中影响过程的分布概率较高,其他过程类型分布概率都较小。在letit结构中,虽然影响过程的分布概率也最大,但关系过程也有较大的分布概率;该结构还能体现环境过程。letthere结构主要涉及关系过程,过程类型较为单一。在let+专名结构中,虽然影响过程的分布概率仍然最大,但该结构在其他过程类型中的分布概率较lethim/her/them/it结构有明显提升。let结构的各种具体形式所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在参与者角色的配置模式及其系统分布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对let结构的及物性分析表明,该结构在现代英语中建构了复杂的人类世界经验,是反映现实世界的重要词汇语法资源。第二,在语气方面,let结构的语气人称和语气意义受情景语境和个体的话语目的严格制约。总体来看,该结构主要体现的是[行动提议]和[正式希望]。在[行动提议]中,有[会话双方]、[发话方]、[受话方]和[第三方]四种选择。在[行动提议]中,不同的人称指向能体现具有不同祈使力等级的语气意义。当语气人称指向会话双方时,主要体现[坚决提议]、[假设]和[希望]。当语气人称指向发话方时,主要体现[提供]、[建议]、[思考]和[希望]。当语气人称指向受话方时,主要体现[命令]、[要求]、[建议]和[希望]。当语气人称指向第三方时,主要体现[坚决提议]和[希望]。具体来说,let结构的各种具体形式体现出不同的语气系统分布特征。let‘s结构和letus结构在语气特征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该两种结构除了语气人称都主要指向会话双方,并主要体现[坚决提议]外,其语气人称还能在特定语境下指向发话方和受话方,体现[提供]、[建议]、[要求]等意义;所不同的是letus结构还能体现对受话方的[命令]。letme结构具有较强的语法化特征,在语气人称上有[发话方]和[受话方]两种选择,其中选择[发话方]的概率较大;在语气人称指向发话方时,主要体现[提供]和[建议];当语气人称指向受话方时,主要体现[要求]。let/him/her/them/it结构在语气人称上有[受话方]和[第三方]两种选择,其中选择[受话方]的概率较大;当语气人称指向受话方时,此类结构能体现[命令]、[要求]、[建议]和[希望]四种主要语气意义,其中[建议]和[要求]的分布概率较大;当语气人称指向第三方时,主要体现[坚决提议]和[希望],其中[坚决提议]的分布概率较大。letthere结构在现代英语中是一种规约式的、程式化的表达发话者臆想或希望的结构,其多体现[正式希望];只有在非常特殊的语境下,才有[受话方]语气人称选择,并体现[要求]。let+专名结构的语气人称也有[受话方]和[第三方]两种选择,但指向第三方的分布概率较大;当语气人称指向第三方时,主要体现[坚决提议];当语气人称指向受话方时,主要体现[建议]和[要求]。英语let结构语气人称和语气意义在语言实际使用中的多样性,为言语互动者的交际角色选择及其人际功能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词汇语法资源。第三,在句法体现形式方面,let结构的句法体现形式与let的语义功能有较大的关涉。根据let的语义功能,该结构有两种功能结构:一种是具有实义动词特征的let引导的一般祈使句结构,其中let为主动词,潜在的受话者you为主语;另一种是具有语法化特征的let引导的特殊祈使句结构,其中起语气标记语功能的let为小句的直接成分(即l成分),let之后的名词词组为主语。从意义和形式的体现关系看,作为一般祈使句的let结构在及物性上的主要句法体现形式为:(s)^m^c,即隐性主语^主动词^补语;在语气上的主要句法体现形式为:(s)或(s)^o,即隐性主语或隐性主语^操作语。作为特殊祈使句的let结构在及物性上的主要句法体现形式为:s^m^c,即主语^主动词^补语;在语气上的主要句法体现形式为:l^s或o^l,即l成分^主语或操作语^l成分。letthere结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及物性的句法体现形式主要为:m^c^(c),即主动词^补语^隐性补语;其语气的主要句法体现形式为:l^s,即l成分^主语。本研究基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加的夫语法理论框架下,对英语let结构的及物性系统和语气系统作了较为精密的描写,并对该结构的句法体现形式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在语义上,打破了主要从语气视角对该结构进行分析的局限;在句法上,从功能视角重新审视了该结构的句法问题。研究表明英语let结构是建构世界经验和践行人际关系的重要词汇语法资源。本研究凸显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多功能思想、系统思想、语境思想和词汇是最精密语法思想,验证了加的夫语法在解释具体语言现象上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系统功能语义理论和句法理论,对语篇描写、理论生成和外语教学都具有一定的研究启示。本研究对英语let结构的语义及其句法体现形式分析力求全面、系统,以期呈现该结构在真实语境中的使用本质。期待相关领域的未来研究能对该结构作出更加科学、全面、系统的解释。
二、浅谈“s”的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s”的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航运黑碳减排合理控制措施研究》中as的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任务描述 |
1.1 作品原文介绍 |
1.2 翻译任务简介 |
2 任务过程 |
2.1 译前准备 |
2.2 过程描述 |
2.3 译后事项 |
3 案例分析 |
3.1 理论依据 |
3.1.1 语义翻译与研究报告翻译 |
3.1.2 交际翻译与研究报告翻译 |
3.1.3 翻译方法 |
3.2 研究报告中as的用法和特点 |
3.2.1 as的用法 |
3.2.2 as的特点 |
3.3 案例分析 |
3.3.1 as引出定语从句的译法 |
3.3.2 as引出状语从句的译法 |
3.3.3 as引出补语的译法 |
4 实践总结 |
4.1 实践总结 |
4.2 翻译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原文与译文 |
附录Ⅱ 翻译术语对照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日语动词指导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Abstract |
摘要 |
1. はじめに |
1.1 研究背景及ぴ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対象及ぴ研究方法 |
1.3 论文の构成 |
2. 先行研究 |
2.1 教育文法にっいて |
2.2 动词の活用システムと活用形の导入顺序について |
2.3 本论文の位置づけ |
3. 格助词と动词 |
3.1 格助词と动词の组み合ゎせ |
3.2 动词の自他性による格助词の使用 |
4. 多义动词 |
4.1 多义动词の基本的な意味の习得 |
4.2 同音语の多义动词の指导 |
5. 漠字サ麦动词 |
5.1 同形类义语の汉字サ衮动词の误用と指导 |
5.2 同形异义语の汉字サ麦动词の误用と指导 |
6. 复合动词 |
6.1 复合动词の习得 |
6.2 复合动词の误用と指导 |
7. 类义动词 |
7.1 类义动词の习得と指导 |
7.2 「一字多训」の类义动词の指导 |
8. 终ゎりに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谢辞 |
(3)两汉定语类“者”字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 |
一、各家对“者”词性和功能的分析 |
二、将“者”字结构按照历史发展脉络展开研究 |
三、从具体的历史文献专着或简牍中展开“者”字结构的调查 |
第一章 “者”和定语类“者”字结构分析 |
第一节 “者”字分析 |
第二节 定语类“者”字结构 |
第二章 西北部定语类“者”字结构 |
第一节 敦煌汉简中的“者”字结构 |
第二节 居延汉简中的“者”字结构 |
第三节 额济纳汉简中的“者”字结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中东部定语类“者”字结构 |
第一节 《史记》中的“者”字结构 |
第二节 《汉书》中的“者”字结构 |
第三节 《盐铁论》中的“者”字结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南部定语类“者”字结构 |
第一节 马王堆汉墓帛书中的“者”字结构 |
第二节 张家山汉简中的“者”字结构 |
第三节 《论衡》中的“者”字结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定语类“者”字结构的地域差异 |
第一节 “者”字结构的地域差异特点 |
第二节 形成差异的原因分析 |
一、地域差异 |
二、文体差异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定语类“者”字结构特点 |
第一节 “NP·之·VP/AP者”结构分析 |
第二节 “NP·VP/AP者”结构 |
第三节 “VP/AP者·NP”结构分析 |
第四节 “者”字结构相关问题探讨 |
第五节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Research on the Meaning Expansion of Chinese Classifier Tiao and Japanese Classifier Honn(论文提纲范文)
要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问题提起 |
1.2 先行研究 |
1.3 研究目的と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日助数词「条(tiao)」と「本(ほん)」の歴史的変迁 |
2.1 中国语の助数词「条(tiao)」の歴史的変迁 |
2.1.1 秦と汉时代 |
2.1.2 魏晋南北朝时代 |
2.1.3 唐五代 |
2.1.4 宋元时代 |
2.1.5 明清时代 |
2.1.6 「条(tiao)」の歴史的変迁のまとめ |
2.2 日本语の助数词「本(ほん)」の歴史的変迁 |
2.2.1 上代 |
2.2.2 中古 |
2. 2.3中世 |
2.2.4 近世と近代 |
2.2.5 「本(ほん)」の歴史的変迁のまとめ |
第三章 现代中日助数词「条(tiao)」と「本(ほん)」の意味と用法 |
3.1 现代中国语の助数词「条(tiao)」の意味と用法 |
3.2 现代日本语の助数词「本(ほん)」の意味と用法 |
3.3 「条(tiao)」と「本(ほん)」の意味と用法のまとめ |
第四章 中日助数词「条(tiao)」と「本(ほん)」の意味拡张 |
4.1 中国语の助数词「条(tiao)」の意味拡张 |
4.2 日本语の助数词「本(ほん)」の意味拡张 |
4.3 「条(tiao)」と「本(ほん)の意味拡张のまとめ |
第五章 结论 |
5.1 本稿のまとめ |
5.2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谢辞 |
(5)《发展汉语》教材中情态副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概述 |
1.2.1 情态副词研究现状 |
1.2.2 情态副词在对外汉语综合教材中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语料来源 |
1.4 研究方法 |
二、《发展汉语》中情态副词的选取和分布 |
2.1 基于《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情态副词 |
2.2 《发展汉语》情态副词的分布 |
2.2.1 《发展汉语》情态副词的整体分布情况 |
2.2.2 《发展汉语》情态副词甲乙两级分布情况 |
三、《发展汉语》情态副词复现情况 |
3.1 《发展汉语》情态副词课文复现情况 |
3.1.1 复现一次的情态副词 |
3.1.2 复现两次的情态副词 |
3.2 《发展汉语》情态副词在课文中的复现情况 |
3.2.1 在课文中的复现分布 |
3.2.2 在课文中的复现间隔 |
四、《发展汉语》中情态副词的语义及用法 |
4.1 价值判断的情态副词 |
4.1.1 意外性判断副词 |
4.1.2 论理及理会性判断副词 |
4.2 真伪判断的情态副词 |
4.2.1 表若然意义的情态副词 |
4.2.2 表或然意义的情态副词 |
4.2.3 表必然意义的情态副词 |
4.2.4 表实然意义的情态副词 |
4.3 发话行为的情态副词 |
五、汉语教材中情态副词编写建议 |
5.1 情态副词的选择与排序 |
5.1.1 根据大纲选编情态副词 |
5.1.2 调整编排顺序与比重 |
5.2 情态副词的复现与设计 |
5.2.1 科学性地增加复现率 |
5.2.2 详细讲解与具体操练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
致谢 |
(7)空间词汇的语义扩张 ——以「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谢辞 |
摘要 |
要旨 |
1 はじめに |
2 先行研究 |
2.1 认知言语学及びメタファー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2 日本语の「前」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3 中国语の“前”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2.4 “前”と「前」に関する中日比较研究 |
3 日本语の「前」の意味拡张 |
3.1 辞书での説明 |
3.2 「前」の空间的用法及びその意味拡张 |
3.3 「前」の时间的用法 |
3.3.1 「前」が「过去」に写像する场合 |
3.3.2 「前」が「未来」に写像する场合 |
3.3.3 日本语の「前」の时间的用法にある共通点 |
4 中国语の“前”の意味拡张 |
4.1 辞书での説明 |
4.2 “前”の空间的用法及びその意味拡张 |
4.3 “前”の时间的用法 |
4.3.1 “前”が「过去」に写像する场合 |
4.3.2 “前”が「未来」に写像する场合 |
5 「前」の空间メタファーによる意味混淆の问题 |
5.1 「前」による意味混淆 |
5.2 アンケー卜调査及びその结果 |
6 终わりに |
参考文献 |
(8)贵港话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1 绪论 |
1.1 地理人文概况 |
1.2 语言和方言概况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 |
2 实词 |
2.1 名词 |
2.1.1 修饰语和名词中心语 |
2.1.2 名词词缀 |
2.1.3 名词的重叠式 |
2.1.4 名词在组合功能上的特点 |
2.2 形容词 |
2.2.1 重叠式 |
2.2.2 嵌入式 |
2.3 动词 |
2.3.1 能愿动词 |
2.3.2 趋向动词 |
2.3.3 系动词 |
2.3.4 动词的重叠式 |
2.4 代词 |
2.4.1 人称代词 |
2.4.2 指示代词 |
2.4.3 疑问代词 |
2.5 数词 |
2.6 量词 |
2.6.1 名量词 |
2.6.2 动量词 |
2.6.3 量词的功能 |
3 虚词 |
3.1 副词 |
3.1.1 肯定副词 |
3.1.2 否定副词 |
3.1.3 程度副词 |
3.1.4 范围副词 |
3.1.5 时间副词 |
3.1.6 频率副词 |
3.1.7 情状副词 |
3.1.8 语气副词 |
3.2 介词 |
3.2.1 施事格介词 |
3.2.2 处所格介词 |
3.2.3 源点格介词 |
3.2.4 途径格介词 |
3.2.5 伴随格介词 |
3.2.6 工具格介词 |
3.2.7 与格介词 |
3.2.8 对象格介词 |
3.2.9 受益格介词 |
3.2.10 依据方式介词 |
3.2.11 原因目的介词 |
3.2.12 排除介词 |
3.3 连词 |
3.4 助词 |
3.4.1 结构助词 |
3.4.2 动态助词 |
3.4.3 语气助词 |
4 句法 |
4.1 语序问题 |
4.1.1 状语语序问题 |
4.1.2 宾语语序问题 |
4.2 句式 |
4.2.1 疑问句 |
4.2.2 否定句 |
4.2.3 比较句 |
4.2.4 被动句和处置句 |
5 特色词语 |
5.1 “侬” |
5.2 “爹” |
5.3 “样” |
5.4 “着”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9)中、英、韩日语学习者终助词「ね」的使用实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序论 |
1.1 はじめに |
1.2 先行研究 |
1.2.1 终助词の定义と范畴 |
1.2.2 终助词「ね」に関する先行研究 |
1.2.3 先行研究の分析 |
1.3 研究データ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目的 |
1.6 本研究における终助词「ね」の机能の分类 |
第二章 中国语母语话者の终助词全体の使用状况 |
2.1 使用频度にかかわる要因 |
2.1.1 「ね」について |
2.1.2 「ガ」について |
2.1.3 「よ」について |
2.1.4 ほかの终助词について |
2.2 まとめ |
第三章 终助词「ね」の使用実德 |
3.1 中国言吾を母语とする场合 |
3.1.1 调査结果及び分析 |
3.1.2 まとめ |
3.2 韩国语を母语とする场合 |
3.2.1 调査结果及び分析 |
3.2.2 まとめ |
3.3 英语を母语とする场合 |
3.3.1 调査结果及び分析 |
3.3.2 まとめ |
3.4 结果分析 |
3.4.1 母语の差异 |
3.4.2 机能の差异 |
3.4.3 「ね」の习得过程 |
第四章结论及び今後の课题 |
4.1 结论 |
4.2 今後の课题 |
参考文献 |
谢辞 |
附录 详细中文摘要 |
(10)基于语料库的英语Let结构之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问题 |
1.3.3 研究方法 |
1.3.4 语料来源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传统语法对let结构的研究 |
2.2.1 Jespersen的研究 |
2.2.2 Quirk et al.的研究 |
2.2.3 Biber et al.的研究 |
2.2.4 Huddleston & Pullum的研究 |
2.2.5 传统语法对let结构的研究述评 |
2.3 生成语言学对let结构的研究 |
2.3.1 Costa的研究 |
2.3.2 Sepp?nen和Potsdam的研究 |
2.3.3 Davies的研究 |
2.3.4 Alcázar & Saltarelli的研究 |
2.3.5 生成语言学对let结构的研究述评 |
2.4 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对let结构的研究 |
2.4.1 Clark的研究 |
2.4.2 Takahashi的研究 |
2.4.3 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对let结构的研究述评 |
2.5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let结构的研究 |
2.5.1 Halliday的研究 |
2.5.2 Matthiessen的研究 |
2.5.3 Fawcett的研究 |
2.5.4 其他系统功能语言学者对let结构的研究 |
2.5.5 系统功能语言学对let结构的研究述评 |
2.6 其他语言学派对let结构的研究 |
2.6.1 Tregidgo的研究 |
2.6.2 Hopper & Traugott的研究 |
2.6.3 Collins的研究 |
2.6.4 其他语言学派对let结构的研究述评 |
2.7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加的夫语法与系统功能语言学 |
3.3 加的夫语法的研究范式 |
3.3.1 意义与形式的双向性 |
3.3.2 个体认知与社会互动的融合性 |
3.3.3 理论生成与语篇描写的统一性 |
3.4 加的夫语法的及物性系统理论 |
3.4.1 行动过程 |
3.4.2 关系过程 |
3.4.3 心理过程 |
3.4.4 环境过程 |
3.4.5 影响过程 |
3.4.6 事件-相关过程 |
3.5 加的夫语法的语气系统理论 |
3.5.1 加的夫语法的语气系统网络 |
3.5.2 语气与其他语义系统网络的关系 |
3.5.3 语气与语篇结构的关系 |
3.6 加的夫语法的功能句法理论 |
3.6.1 句法的基本范畴 |
3.6.2 句法的基本关系 |
3.6.3 加的夫语法功能句法分析的基本思想 |
3.7 加的夫语法视角下英语Let结构的分析框架 |
3.7.1 加的夫语法视角下英语Let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3.7.2 加的夫语法视角下英语Let结构的语气分析 |
3.7.3 加的夫语法视角下英语Let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3.8 小结 |
第4章 Let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1 引言 |
4.2 Let‘s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2.1 Let‘s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2.2 Let‘s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2.3 Let‘s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3 Let us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3.1 Let us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3.2 Let us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3.3 Let us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4 Let me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4.1 Let me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4.2 Let me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4.3 Let me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5 Let him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5.1 Let him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5.2 Let him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5.3 Let him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6 Let her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6.1 Let her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6.2 Let her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6.3 Let her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7 Let them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7.1 Let them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7.2 Let them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7.3 Let them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8 Let it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8.1 Let it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8.2 Let it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8.3 Let it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9 Let there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9.1 Let there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9.2 Let there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9.3 Let there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10 Let +专名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
4.10.1 Let+专名结构的参与者角色配置模式 |
4.10.2 Let+专名结构及物性的系统分布特征 |
4.10.3 Let+专名结构及物性的系统网络建构 |
4.11 小结 |
第5章 Let结构的语气分析 |
5.1 引言 |
5.2 Let‘s结构的语气分析 |
5.2.1 实例引证 |
5.2.2 Let‘s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2.3 Let‘s结构语气的系统网络建构 |
5.3 Let us结构的语气分析 |
5.3.1 实例引证 |
5.3.2 Let us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3.3 Let us结构的语气系统网络建构 |
5.4 Let me结构的语气分析 |
5.4.1 实例引证 |
5.4.2 Let me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4.3 Let me结构的语气系统网络建构 |
5.5 Let him结构的语气分析 |
5.5.1 实例引证 |
5.5.2 Let him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5.3 Let him结构语气的系统网络建构 |
5.6 Let her结构的语气分析 |
5.6.1 实例引证 |
5.6.2 Let her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6.3 Let her结构的语气系统网络建构 |
5.7 Let them结构的语气分析 |
5.7.1 实例引证 |
5.7.2 Let them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7.3 Let them结构的语气系统建构 |
5.8 Let it结构的语气分析 |
5.8.1 实例引证 |
5.8.2 Let it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8.3 Let it结构的语气系统网络建构 |
5.9 Let there结构的语气分析 |
5.9.1 实例引证 |
5.9.2 Let there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9.3 Let there结构的语气系统网络建构 |
5.10 Let +专名结构的语气分析 |
5.10.1 实例引证 |
5.10.2 Let+专名结构语气的系统分布特征 |
5.10.3 Let +专名结构的语气系统网络建构 |
5.11 小结 |
第6章 Let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1 引言 |
6.2 Let‘s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2.1 句法特征 |
6.2.2 句法分析 |
6.3 Let us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3.1 会话双方/发话方指向 |
6.3.2 受话方指向 |
6.4 Let me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4.1 发话方指向 |
6.4.2 受话方指向 |
6.5 Let him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5.1 第三方指向 |
6.5.2 受话方指向 |
6.6 Let her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6.1 第三方指向 |
6.6.2 受话方指向 |
6.7 Let them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7.1 第三方指向 |
6.7.2 受话方指向 |
6.8 Let it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8.1 第三方指向 |
6.8.2 受话方指向 |
6.9 Let there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9.1 受话方指向 |
6.9.2 无人称指向 |
6.10 Let+专名结构的功能句法分析 |
6.10.1 第三方指向 |
6.10.2 受话方指向 |
6.11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1.1 及物性分析 |
7.1.2 语气分析 |
7.1.3 功能句法分析 |
7.2 研究启示 |
7.2.1 语篇描写 |
7.2.2 理论生成 |
7.2.3 外语教学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的学术成果 |
四、浅谈“s”的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航运黑碳减排合理控制措施研究》中as的汉译实践报告[D]. 候倩倩.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1)
- [2]适合中国学习者的日语动词指导法研究[D]. 高雨. 扬州大学, 2020(05)
- [3]两汉定语类“者”字结构研究[D]. 汪迪.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4]Research on the Meaning Expansion of Chinese Classifier Tiao and Japanese Classifier Honn[D]. 马腾腾. 延边大学, 2019(01)
- [5]《发展汉语》教材中情态副词的研究[D]. 邵梦. 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8(12)
- [6]再论“们”的语源是“物”[J]. 江蓝生. 中国语文, 2018(03)
- [7]空间词汇的语义扩张 ——以「前」为例[D]. 胡昕婷.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01)
- [8]贵港话语法研究[D]. 陈曦. 广西大学, 2017(01)
- [9]中、英、韩日语学习者终助词「ね」的使用实态研究[D]. 苏敏. 湖南大学, 2017(07)
- [10]基于语料库的英语Let结构之加的夫语法视角研究[D]. 向大军. 西南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