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内固定方法治疗寰枢椎不稳定(论文文献综述)
夏子博[1](2021)在《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比较齿状突骨折三种不同手术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式的可行性,并讨论齿状突骨折的手术指征以及手术术式选择。材料与方法:选择于2014年1月到2019年12月因齿状突骨折入住我院的45例患者,男性35例,女性10例;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组,包括后路非融合组、后路融合组以及前路组,以骨折愈合,手术时间,骨折融合,出血量,颈椎活动度测量(cervical range of motion,ROM)(包括屈、伸,左、右旋转度),颈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相关评价指标,通过对各个参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每种手术方式对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结果:1、手术时间比较:后路非融合组:161.54±67.22分钟,后路融合组:266.94±93.80分钟,前路组:123.21±13.67分钟,前路组与后路融合组相比,手术时间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后路非融合组与后路融合组相比,手术时间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2、手术出血量:后路非融合组:217.69±45.31ml,后路融合组:233.89±45.75ml,前路组:117.50±10.86ml,前路组与后路融合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前路组与后路非融合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而后路非融合组与后路融合组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骨折愈合、融合:后路非融合组:3-6月,后路融合组:3-6月,前路组:4-6月。后路融合组进行末次随访发现,均植骨融合。所有患者均未产生螺钉脱落、松动以及断钉等并发症。4、颈椎活动度(CROM):后路非融合组在进行治疗时,取内固定前(屈:11.72±1.28度,伸:30.85±4.01,左旋转:28.19±4.18,右旋转:28.31±3.03度)取内固定后(屈:27.19±3.29度,伸:49.42±6.38度,左旋转:46.81±3.61度,右旋转:45.73±4.23度),取出内固定后颈椎屈伸、左右旋转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后路融合组(屈:13.19±2.05度,伸:31.89±3.10度,左旋转:29.94±4.07度,右旋转:28.11±2.81度),后路非融合组活动度大于后路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VAS评分:后路非融合组术前的评分结果为:6.62±0.87分,二次取出内固定术后的评分结果为:2.15±0.90分;后路融合组术前:6.67±0.91分,术后:2.00±0.69分;前路组术前:6.07±0.73分,术后:1.36±0.74分。与术前相比,各组术后评分均得到提高,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前路齿状突螺钉术以及后路颈椎融合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2、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主要适用于前路齿状突螺钉无法实施的无合并横韧带损伤的ⅡC型,浅Ⅲ型齿状突骨折,且术后能较好恢复颈椎活动度。3、后路融合固定术适用于前路齿状突螺钉无法实施的粉碎性ⅡB型齿状突骨折,伴横韧带损伤、寰枢椎不稳及无法复位的齿状突Ⅱ型、Ⅲ型骨折。4、前路齿状突螺钉术主要适用于骨折可复位的无合并横韧带损伤稳定的新鲜ⅡB型齿状突骨折,单枚螺钉即可。
高德科[2](2021)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在寰枢椎不稳症中的临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讨论分析采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便于在临床上推广应用该技术。[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4年4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寰枢椎不稳症的患者,均采用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共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统计分析患者术中及术后的相关指标。同时,对比患者术前和术后三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OA)颈椎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的变化情况,和计算患者术后三月的改善优良率。观察术后寰枢椎的X线、CT等检查的影像学表现;并且根据螺钉与椎弓根的关系,对植入的椎弓根螺钉位置进行分级评估,并计算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率。另外,观察患者术后随访中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6~165 min,平均(130.82±17.22)min;术中出血量为70~420 ml,平均(148.37±65.65)ml;术后引流量15~400 ml,平均(108.67±78.50)ml。患者术后三月的颈椎JOA评分(14.42±1.56)分明显高于术前(8.38±1.70)分,而术后三月的VAS(1.97±0.76)分和NDI(13.93±3.86)%显着低于术前的 VAS(6.93±1.01)分和 NDI(41.45±8.44)%,经统计分析P<0.05,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三月的改善优良率为81.67%(49/60)。入组病例中植入的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共计240枚,其中0级螺钉179枚,1级螺钉42枚,2级螺钉18枚,3级螺钉1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率92.08%(221/240)。术后随访过程复查X线、CT等检查的结果显示寰枢椎的稳定性可靠,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内固定物均未出现松动脱出、疲劳断裂及移位等表现,大部分已经实现骨性融合。术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显着,螺钉植入的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向清波[3](2021)在《后路寰枢椎内固定融合在Chiari畸形Ⅰ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本文根据所行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寰枢椎内固定组与非寰枢椎内固定组,通过对比两组术后疗效,评估寰枢椎内固定在Chiari畸形Ⅰ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及心脑血管病医院自2019年1月-2020年6月符合标准的Chiari畸形Ⅰ型病例总数27例,其中13例患者行“后颅窝小骨窗减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寰枢椎内固定融合术”,将此类患者归为寰枢椎内固定组,14例患者行“后颅窝小骨窗减压+下疝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将此类病例归为非寰枢椎内固定组。通过以下方面评估对比:术前与术后症状改善程度、JOA评分、影像学变化、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等情况。结果1、近期疗效寰枢椎内固定组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非寰枢椎内固定组组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2、远期疗效JOA评分表,寰枢椎内固定组症状完全消失1例,显效6例,有效6例,未出现症状加重或复发病例,非寰枢椎内固定组治愈1例,显效6例,有效6例,但出现1例复发,症状逐渐加重,治疗无效。3、齿状突后缘软组织影变化情况:因部分患者术前MRⅠ为外院检查,无法测量术前软组织影厚度,内固定组1例,非内固定组7例。根据现存病例观察来看,内固定组病例增生变厚的软组织影术后半年随访见逐渐变薄,脑干腹侧蛛网膜下腔增宽、脑脊液通畅,术前与术后差值(0.92±0.65)mm,非寰枢椎内固定组剩余7例患者术前术后软组织影无明显变薄,且术后较术前稍增厚,有增厚趋势,术后与术前差值(-0.25±0.35)mm。4、脊髓空洞变化情况:寰枢椎内固定组合并脊髓空洞患者12例,非寰枢椎内固定组合并脊髓空洞患者11例,非寰枢椎固定组中1例患者脊髓空洞无明显改变,余患者脊髓空洞均不同程度改善。5、术后并发症:寰枢椎内固定组术后并发症3例(23.1%),其中颅内感染3例,脑脊液漏1例,术区积液2例;非寰枢椎内固定组组发生3例(21.4%),其中颅内感染3例,脑脊液漏1例,术区积液1例。两组患者术后均有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结论1、手术治疗Chiari畸形Ⅰ型疗效明显,两种手术方式均有效。2、根据齿状突后缘软组织影改变,内固定治疗有改善趋势,需进一步大样本量研究。
兰东兴[4](2020)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差异,进而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提供依据。方法共纳入寰枢椎不稳患者45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组24例,侧块螺钉组21例,分别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和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椎动脉、神经根、脊髓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通过颈椎X线片或CT评估螺钉是否松动、移位,植骨是否融合,并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评估患者疼痛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进而通过组间比较及统计学分析,评价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均安全置钉,未发生严重神经、血管及脊髓损伤,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病例,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寰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组(表2,P值均小于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椎弓根螺钉组和侧块螺钉组患者平均改善率分别为76.4%和68.7%,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P=0.92>0.05)。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椎弓根螺钉组由术前5.46±2.02分,减少至1.58±1.89分,侧块螺钉组由术前4.57±2.04分,减少至0.76±1.14分,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P=0.09>0.05)。椎弓根螺钉组1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未见明显改善,考虑与病史较长、脊髓功能不可逆性改变有关;侧块螺钉组有4例术中出现静脉丛损伤,均通过明胶海绵压迫等处理后出血停止,成功置入侧块螺钉,其中2例给予术中输血;侧块螺钉组3例患者术后出现枕颈部疼痛加重,考虑C2神经根损伤,末次随访时均明显缓解。末次随访患者颈椎X线片和(或)颈椎CT检查提示所有患者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螺钉位置满意,无松动、移位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无需暴露寰椎后弓下缘深部组织,可减少C2神经根损伤及静脉丛出血,且稳定性良好,植骨融合率高,该手术通过解除压迫,重建上颈椎稳定性,可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杨再超[5](2020)在《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相关径线的测量及临床应用》文中指出目的对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的相关径线解剖学及影像学进行测量,为齿状突骨折临床上采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解剖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提供的30例国人成人C1-C3复合体标本,完成枢椎高度、齿状突高度、齿状突体部最窄处冠状外径、内径和和矢状外径、内径,齿状突基底部冠状外径、内径和矢状外径、内径,置钉角度α、β以及钉道长度的测量。齿状突置入螺钉后进行矢状位剖面测量。以上述数据为参考对4例齿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运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解剖学测量结果:枢椎高度37.77±1.72mm,齿状突高度14.33±0.85mm,齿状突体部最窄处冠状外径9.30±0.70mm,矢状外径10.91±0.96mm、内径7.34±0.68mm,齿状突基底部冠状外径10.08±1.06mm,矢状外径10.66±0.75mm、内径7.36±0.97mm,置钉角度α为9.2±1.1°,角β为58.4±1.0°以及钉道长度38.41±1.39mm。影像学CT测量结果:枢椎高度37.87±1.72mm,齿状突高度14.44±0.92mm,齿状突体部最窄处冠状外径9.19±0.70mm、内径6.50±0.76mm,矢状外径11.05±0.95mm、内径7.49±0.63mmmm,齿状突基底部冠状外径10.85±0.99mm、内径6.80±0.75mm,矢状外径11.47±0.91mm、内径7.37±0.94mm,置钉角度α为8.6°±1.1°、β为58.6°±1.0°以及钉道长度38.01±1.33mm。临床以此些数据为参考,应用前路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4例,全部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影像学检查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通过相关测量为齿状突骨折前路空心螺钉固定手术提供数据参考,推荐使用一枚长度34mm-40mm、直径4mm空心螺钉固定,α角8°左右,β角58°左右的方向为螺钉置入最佳角度,临床初步应用此数据安全有效。
刘博[6](2020)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对接受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分析,测量术前术后上下颈椎曲度的数值及变化,探讨该术式寰枢椎融合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银川国龙医院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的3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两年随访的上颈椎(C1-2矢状位角度)以及下颈椎曲度(C2-C7矢状位角度),并且计算术前术后的变化值,通过分析两角度及其变化值之间的相关性,得出复位因素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结果所有纳入研究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其中30例患者术后出现C2-C7角度的减小,1例下颈椎后凸患者由术前后凸进展而来,所有患者均未进行二次手术。手术前C1-C2角度平均值为13.63±12.13°(-13.10°40.5°),术后平均值为23.04±3.72°(18.2°34.4°),术后两年的平均值为22.81±3.64°(17.8°33.1°),较术前增大(P<0.001);术前C2-C7角度平均值为14.37±6.15°(-4.1°25.4°),术后平均值为14.68±6.31°(-6.2°26.1°),术后两年平均值9.62±5.46°(-10.1°21.3°),较术前明显减小(P=0.001);术前,C1-C2角度与C2-C7角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487),说明寰枢椎不稳患者病情进展时随着C1-C2角度减小,C2-C7角度代偿性增大;术后两年,C1-C2角度与C2-C7角度也存在负相关性,但相关性较弱(r=-0.344);手术前到术后两年C1-C2角度平均变化值为8.82±9.94°(-14.3°31.8°),C2-C7角度平均变化值为-4.75±4.64°(-12.7°6.0°),两变化值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性(r=-0.849),这说明C1-C2复位角度的增大将会引起C2-C7角度相应减小,这说明C1-C2复位角度的增大将会引起C2-C7角度相应减小。结论寰枢椎融合术后寰枢椎角度与术前相比的变化会导致下颈椎做出相应代偿性改变,即融合后寰枢椎角度的增大会导致下颈椎曲度的减小甚至出现后凸畸形,且随着手术前后寰枢椎角度变化值的增大,下颈椎曲度变化值也相应增大。所以在融合角度的选择上,手术医师需结合患者自身状况及术前寰枢椎的角度,对患者的融合角度个性化定制,慎重选择,避免术后寰枢椎角度复位过大,以期达到最好的术后疗效及临床结局。
徐顶立,蒋伟宇,阮超越,王扬,胡旭栋,陈云琳,许楠健,李豪杰,周树一,马维虎[7](2019)在《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植骨与髂骨植骨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比较》文中指出目的 比较分析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植骨融合术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联合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4年9月 — 2016年10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的5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21例; 年龄9~59岁[(50.3±3.2)岁]。26例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移植术(复合体组),30例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联合髂骨植骨术(髂骨组)。术前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和颈部活动受限,术前及术后均行X线片、颈椎三维CT检查评估并分析寰枢椎复位、移植骨骨融合及内固定情况。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融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寰齿前间隙(ADI)和轴性症状评分,同时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24~30个月,平均27.4个月。复合体组和髂骨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2.21±0.25)h和(2.72±0.26)h (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7.3±45.4)ml和(277.7±43.4)ml (P<0.05),骨融合时间分别为(6.9±0.5)个月和(8.1±1.8)个月(P>0.05)。复合体组术前VAS为(5.45±0.69)分,术后1个月为(2.64±0.51)分,12个月为(0.91±0.70)分,24个月为(0.45±0.16)分;髂骨组分别为术前(5.18±0.75)分,术后1个月(2.45±0.52)分,术后12个月(1.27±0.19)分,术后24个月(0.41±0.18)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体组术前JOA评分为(10.82±0.35)分,术后1个月为(12.73±0.65)分,术后12个月为(15.18±0.61)分,术后24个月为(15.64±0.15)分;髂骨组分别为术前(10.73±1.19)分,术后1个月(13.01±0.63)分,术后12个月(14.73±0.91)分,术后24个月(15.55±0.51)分,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体组ADI术前为(2.28±0.59)mm,术后1个月为(1.83±0.56)mm,术后12个月为(1.71±0.56)mm,术后24个月为(1.59±0.67)mm;髂骨组分别为术前(2.23±0.60)mm,术后1个月(1.80±0.18)mm,术后12个月(1.67±0.69)mm,术后24个月(1.62±0.53)mm,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各时相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轴性症状评估:复合体组优23例,良3例;髂骨组优21例,良9例(P>0.05)。术后均未出现因置钉所导致的脊髓神经损伤。髂骨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渗血,经换药后愈合,其余患者无切口感染渗液。结论 寰枢椎后路钉棒内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植骨和取自体髂骨植骨治疗寰枢椎不稳均可以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复合体植骨融合术手术时间更短和术中出血量更少,是一种可行的代替方案。
王慧武[8](2019)在《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8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并行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联合一期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成人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281岁(56.9±12.49岁);病程120天(6.0±6.12天);高处坠落伤6例,车祸伤4例;按损伤机制:齿突骨折8例,横韧带断裂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外伤史,表现为颈疼伴活动受限和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全麻后在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监测下行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后通过C型臂机透视观察复位情况,均得到满意复位,复位成功后再行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1例既往有强直性脊柱炎病史患者行后路C1C4固定植骨融合术,其余均行后路C1/2固定植骨融合术。随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骨折或植骨融合率、颈椎活动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根据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估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10例患者在全麻下手法复位均复位成功,手法复位过程顺利,复位过程中SEP监测未见异常,复位成功率100%,复位成功后均行一期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神经症状均未见明显加重。1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出院后2个月因褥疮感染控制不良死亡,1例失访,其他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15.25±10.42个月)。所有病例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末次随访时钉棒在位固定良好,未见寰枢椎失稳及再移位等现象,患者颈椎活动度4355°(49.38±4.24°),末次随访时6例获得随访的伴有齿状突骨折患者:2例齿状突骨折未愈合,4例获得愈合;获得随访的8例患者:6例患者后路植骨在3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1例横韧带损伤患者6个月随访时后路植骨融合不良,但钉棒固定在位良好,继续随访观察,1例ⅡB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在末次随访时出现植骨处骨吸收,好在齿状突骨折愈合良好,无需再做其他处理。结论: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通过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可获得较好复位效果,复位成功后行一期后路固定植骨融合术能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张国旺[9](2018)在《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1、通过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上颈椎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2、在已建立模型上研究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结构性植骨技术的生物力学稳定性。3、探讨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加结构性植骨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伴一侧椎弓根发育不良或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1、将一名健康志愿者的CT资料通过建模软件重建为颈椎三维几何模型、对图像信息进行参数设置,建立上颈椎模型。与文献进行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对正常模型图像进行编辑,建立Jefferson骨折有限元模型。2、在所建立的寰椎Jefferson骨折模型中模拟加载3种不同的内固定手术方式:双侧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双侧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单侧寰枢椎弓根螺钉固定加结构性植骨技术,模拟并得出3组模型在颈椎屈伸、侧屈和旋转过程中的参数,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3、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22例不稳定寰椎骨折伴一侧椎弓根发育不良或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结构性植骨进行手术治疗(A组),并与同期收治的另外22例采用双侧椎弓根钉加结构性植骨治疗(B组)相比较,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椎弓根螺钉置入成功率、术后寰枢椎稳定性及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均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比较两组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建立了完整的上颈椎有限元模型,通过与相关文献报道中的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2、通过比较各个节段的活动,和植入物的最大应力等指标得出,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技术在前屈后伸活动度中有明显优势,病变节段很好的控制活动度,相邻节段基本不影响活动度。而在侧弯和旋转活动度中,单侧置钉与双侧置钉的方法各有优势。3、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448个月,平均28.4个月。A组手术时间(123.35±18.21)min,术中出血量(218.45±80.16)ml,住院时间(7.05±1.02)d,住院费用(4.57±0.88)万元,椎弓根螺钉置入成功率100%,寰枢椎稳定性得到即刻恢复,未出现术后并发症。B组手术时间(173.35±12.44)min,术中出血量(318.16±61.67)ml,住院时间(7.22±0.82)d,住院费用(6.73±0.17)万元,椎弓根螺钉置入成功率100%,寰枢椎稳定性得到即刻恢复,未出现术后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住院时间、螺钉置入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VAS及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技术可以起到固定骨折、维持稳定的作用,在生物力学稳定性方面,是钉棒固定系统方法的一种补充。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技术与双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技术的临床疗效相近,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对于伴有一侧椎弓根发育不良或粉碎性骨折而不适合置钉的不稳定寰椎骨折,单边固定亦可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
陈俊宇[10](2018)在《O-arm红外导航与徒手法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中置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比较》文中提出目的:比较O-arm红外导航辅助置钉与徒手法置钉治疗的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中置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01月-2018年02月于我院接受O-arm红外导航辅助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29例,将其作为导航组;另选取自2010年0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骨科在非导航辅助下行徒手椎弓根螺钉术治疗的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21例,将其作为徒手组;两组患者术后常规行颈椎CT检查来评估置入螺钉的情况;我们采用Neo等的方法,将螺钉位置分为4个等级:0级,螺钉全部位于椎弓根内部,未穿出椎弓根的皮质;1级,椎弓根螺钉有穿破皮质,但<2mm;2级,椎弓根螺钉穿破皮质≥2mm,但<4mm;3级,椎弓根螺钉穿破皮质≥4mm。观察记录两组置入螺钉的等级情况,并将两者的置入螺钉的精确性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皆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并未出现明显的与置入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导航组中29例患者分别置入25枚C1椎弓根螺钉、51枚C2椎弓根螺钉,共计76枚上颈椎椎弓根螺钉,出现0级螺钉69枚(90.8%),1级螺钉7枚(9.2%),没有置入2级、3级螺钉;而徒手组21例患者中共置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61枚,包括22枚C1螺钉和39枚C2螺钉,其中有0级螺钉48枚(78.7%),1级螺钉8枚(13.1%),2级螺钉3枚(4.9%)以及3级螺钉2枚(3.3%);导航组和徒手组在置入螺钉精确性的分级上与置入0级螺钉的精确性上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46)。结论:与传统的徒手法置钉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相比,使用O-arm红外导航辅助置钉可有助于提升置入的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
二、用内固定方法治疗寰枢椎不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用内固定方法治疗寰枢椎不稳定(论文提纲范文)
(1)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1章 综述 齿状突骨折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1.1 齿状突骨折的流行病学 |
1.2 齿状突的解剖与损伤机制 |
1.3 齿状突骨折的诊断、损伤分型 |
1.3.1 诊断 |
1.3.2 分型 |
1.4 齿状突骨折治疗 |
1.4.1 保守治疗 |
1.4.2 手术治疗 |
1.5 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术 |
1.6 后路钢丝固定术 |
1.7 后路经寰枢椎关节突关节螺钉内固定术(Magerl技术) |
1.8 后路C1侧块一C2椎弓根螺钉钉棒固定术(Harm技术)、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术 |
1.9 后路枕颈融合术 |
1.10 后路寰枢椎固定非融合Ⅱ期取出内固定术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分组方法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并发症比较 |
3.2 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植骨融合 |
3.3 颈椎活动度(CROM) |
3.4 VAS评分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在寰枢椎不稳症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寰枢椎不稳临床诊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后路寰枢椎内固定融合在Chiari畸形Ⅰ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Chiari畸形发病机制及手术方式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寰枢椎不稳后路手术相关并发症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5)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相关径线的测量及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6)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8)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方法 |
2.2.1 术前准备 |
2.2.2 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和手术方法 |
2.2.3 术后处理 |
2.2.4 随访及疗效评价 |
第3章 结果 |
第4章 讨论 |
4.1 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
4.2 手术方式选择 |
4.3 手术并发症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部分 |
第一部分 上颈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
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1 实验对象 |
1.1.2 软件 |
1.1.3 实验设备 |
1.1.4 上颈椎模型的建立 |
1.1.5 上颈椎模型的验证 |
1.2 实验结果 |
1.3 讨论 |
1.3.1 有限元模型应用的合理性 |
1.3.2 本研究上颈椎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及不足 |
第二部分 不同寰枢椎内固定技术在JEFFERSON骨折治疗中的生物力学分析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对象 |
2.1.2 软件 |
2.1.3 实验设备 |
2.1.4 实验方法 |
2.2 实验结果 |
2.2.1 双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模型 |
2.2.2 双侧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螺钉模型 |
2.2.3 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模型 |
2.2.4 三种后路螺钉系统及正常模型活动度汇总 |
2.2.5 三种后路螺钉系统及正常成年人模型活动度变化百分比(%) |
2.2.6 植入物最大应力(MPa) |
2.3 讨论 |
2.3.1 单侧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加髂骨块植骨融合技术对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 |
2.3.2 三种不同后路内固定技术差异的比较 |
2.3.3 本研究的优缺点 |
第三部分 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加结构性植骨治疗不稳定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临床资料 |
3.1.2 固定及植骨器材 |
3.1.3 手术方法 |
3.1.4 术后处理 |
3.1.5 疗效评价 |
3.1.6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3 讨论 |
3.3.1 不稳定性寰椎骨折手术治疗策略选择 |
3.3.2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技术 |
3.3.3 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及适应证 |
3.3.4 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手术注意事项 |
第四部分 结束语 |
4.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
4.2 后续研究工作 |
英文部分 |
PART 1 ESTABLISH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NORMAL UPPER CERVICAL SPINE |
1.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1.1.1 SUBJECT |
1.1.2 SOFTWARE |
1.1.3 HARDWARE |
1.1.4 ESTABLISHMENT OF NORMAL CERVIC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ODEL |
1.1.5 VALIDATION OF NORMAL UPPER CERVICAL MODEL |
1.2 RESULT |
1.3 DISCUSSION |
1.3.1 THE RATIONALITY OF THE APPLICATION OF FINITE ELEMENT MODEL |
1.3.2 THE VALIDITY AND DEFICIENCY OF THE UPPER CERVICAL SPINE FINITE ELEMENT MODEL IN THIS STUDY |
PART 2 BIOMECHANICAL ANALYSIS OF DIFFERENT ATLASS FIXATIONS IN JEFFERSON FRACTURES |
2.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1 SUBJECT |
2.1.2 SOFTWARE |
2.1.3 HARDWARE |
2.1.4 METHODS |
2.2 RESULTS |
2.2.1 BILATERAL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TECHNICAL MODEL |
2.2.2 BILATERAL ATLAS LATERAL MASS SCREW + AXIAL PEDICLE SCREW TECHNICAL MODEL |
2.2.3 UNILATERAL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S FIXATION COMBINED WITH SINGLE CORTICAL BONE ILIAC BONE GRAFT TECHNICAL MODEL |
2.2.4 SUMMARY OF ROM OF THREE REAR SCREW SYSTEMS AND NORMAL MODELS |
2.2.5 PERCENTAGE CHANGE IN ROM OF THE THREE POSTERIOR SCREW SYSTEMS AND NORMAL ADULT MODELS (%) |
2.2.6 MAXIMUM STRESS OF THE IMPLANT (MPA) |
2.3 DISCUSSION |
2.3.1 THE EFFECT OF UNILATERAL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S FIXATION COMBINED WITH SINGLE CORTICAL BONE ILIAC BONE GRAFT ON UPPER CERVICAL SPINE ACTIVITY |
2.3.2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HREE DIFFERENT POSTERIOR FIXATION TECHNIQUES ON CERVICAL SPINE ACTIVITY |
2.3.3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STUDY |
PART 3 UNILATERAL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S FIXATION COMBINED WITH STRUCTURAL AUTOGRAFTS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UNSTABLE ATLAS FRACTURES |
3.1 MATERIALS AND METHODS |
3.1.1 CLINICAL DATA |
3.1.2 INTERNAL FIXATION EQUIPMENT AND BONE GRAFT MATERIAL |
3.1.3 SURGICAL TECHNIQUE |
3.1.4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
3.1.5 EFFICACY EVALUATION |
3.1.6 STATISTICAL ANALYSIS |
3.2 RESULT |
3.3 DISCUSSION |
3.3.1 SURGICAL TREATMENT OF UNSTABLE ATLAS FRACTURES |
3.3.2 SHORT SEGMENT FIXATION OF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
3.3.3 FEASIBILITY AND INDICATIONS OF UNILATERAL ATLANTOAXI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
3.3.4 ATTENTION DURING THE PROCEDURE |
PART 4 SUMMARY |
4.1 MAIN WORK AND INNOVATION POINTS |
4.2 FOLLOW-UP WORK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
(10)O-arm红外导航与徒手法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中置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病例资料 |
2.治疗方法 |
3.术后评价方法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1.重建寰枢椎复合体结构稳定的重要性 |
2.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优越性 |
3.导航技术在上颈椎椎弓根置钉中的应用 |
4.O-arm红外导航辅助下的上颈椎椎弓根置钉精确性 |
结论 |
典型病例 |
参考文献 |
综述: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内固定技术与脊柱外科导航技术的发展 |
参考文献 |
主要的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用内固定方法治疗寰枢椎不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齿状突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D]. 夏子博. 吉林大学, 2021(01)
- [2]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在寰枢椎不稳症中的临床应用[D]. 高德科.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3]后路寰枢椎内固定融合在Chiari畸形Ⅰ型中的应用[D]. 向清波.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观察[D]. 兰东兴.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5]国人枢椎齿状突置入螺钉前后相关径线的测量及临床应用[D]. 杨再超.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6]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对下颈椎曲度的影响[D]. 刘博. 宁夏医科大学, 2020(08)
- [7]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联合枢椎棘突肌肉血管复合体植骨与髂骨植骨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比较[J]. 徐顶立,蒋伟宇,阮超越,王扬,胡旭栋,陈云琳,许楠健,李豪杰,周树一,马维虎. 中华创伤杂志, 2019(10)
- [8]全麻下经口咽快速手法复位在成人急性创伤性寰枢椎脱位治疗中的价值[D]. 王慧武. 南昌大学, 2019(01)
- [9]单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D]. 张国旺.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10]O-arm红外导航与徒手法在创伤性寰枢椎不稳中置入上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比较[D]. 陈俊宇. 苏州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