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十大民营银行择日开业(论文文献综述)
尹洪东[1](2021)在《东野三世》文中研究表明卷一 东野一世 去意迟迟第一章身体的突发事件有时真的说来就来,猝不及防。这不,毫无征兆,齐东野竟得了突发性耳聋。先是左耳一阵阵秋蝉嘶鸣,节奏三长一短,涩涩不畅,有几分沙哑,接着是右耳,仿佛一根正在浇灌的细塑料水管,乍然被几枚钢钉刺破,发出不可抑制的嗤嗤的喷溅声。两种声音先后发作有五六分钟,便戛然而止。齐东野正惶惑不已,两耳又嗡的一声,随之是整个脑腔轰然共鸣。听觉就像一只正在高速旋转的陀螺,莫名其妙地骤然停了下来。
李强[2](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谢文驰[3](2020)在《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商业银行在我国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形成了成熟的金融体系,城市商业银行立足于地方,为地方居民和小微企业提供专业的信贷服务及金融手段,为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和健全、城市商业银行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城商行是由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先天存在资本金来源不足、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内控营运风险大及资产质量较低等问题。在发展的三十年中,城市商业银行一直在谋求自身的变革和发展,其中,引入战略投资者是解决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困难的一条有效途径,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纷纷走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道路且成效明显。昆仑银行(原名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引入央企集团中石油的战略投资是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成功案例。克拉玛依市商业银行为持续扩大经营规模,依托中石油集团的优势,于2009年引入中石油集团的战略投资。中石油集团入股后,克拉玛依市城市商业银行更名昆仑银行,开始走产融之路,各项经营指标数据均有所提升:有效补充了资本金;实行产融结合的发展战略,开展石油石化供应链特色业务;增强银行的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引入健康有效的管理模式等。重组十年来,昆仑银行已从一家区域性城市商业银行成长为在国内、国际具有一定影响力、产融结合特色鲜明的商业银行。本文以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开始,探讨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确立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明确了本次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目标。本文以昆仑银行引入中石油集团的战略投资为主要案例,介绍了昆仑银行、中石油集团的基本情况,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的过程及结果。在案例分析中,首先对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进行动因分析并讨论了战略投资者在昆仑银行中的治理参与,然后结合本文的理论基础展开昆仑银行―引战‖后的经营分析,最后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和EVA值法对其进行绩效分析。此外,本文选取珠海华润银行作为对比案例进行经营绩效的对比分析,以探讨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效果差异。最终探讨昆仑银行引入中石油集团的战略投资对城市商业银行引入大型实体企业的战略投资及发展产融结合的经营战略的借鉴意义。
张健康[4](2020)在《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文中指出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进度与实体经济发展不相匹配被普遍认为是中国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错配现象突出的主要原因之一。究竟是什么阻碍了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关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和提出了各自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就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迟滞提出一个新的解释框架,然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基本观点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国家力量为主导、以国有企业为依托、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对象的工业化战略全面实施以后,中国金融系统便被赋予了为工业化建设,具体而言就是为国有企业集中和输送廉价资金的政策性任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化事实上逐渐成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但是以银行为主体的中国金融系统仍然没能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职能,而造成此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迟迟未能培育起“自生能力”和融资模式过于单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体制市场化改革,必须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促使国有企业尽快培育起“自生能力”,同时改革承担着国家战略性负担和社会性负担的国有企业的融资模式,从而使金融系统真正解除为国有企业“输血”的政策性负担。本文的重点就是描述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金融系统是如何一步步被赋予为国有企业集中和提供廉价资金的职能的。全文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主要分析新中国建立初期,最高决策层进行金融发展模式选择时,面临哪些约束条件。缺资金、缺技术的条件下需要尽快建立起完备的现代工业体系,特别是独立的重工业体系,是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考虑金融发展模式时,必须考虑的首要因素。资金从哪里来?如何才能尽可能集中国内有限的资金?如何才能保证集中起来的资金用到国家选定的优先发展的项目中去?由谁来执行?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需要,最终促使当时中国最高决策层选择了一种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置的体制。第二章主要描述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政权对全国金融体系的整顿。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事斗争的逐步胜利,新政权对新解放区的金融机构分三大类分步骤进行了整顿:没收官僚资本金融机构壮大充实国有金融机构;运用国家力量推动私人金融机构集中和接受人民政府的领导;取消外国驻华金融机构特权使之为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发展服务;坚决打击私营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经过三年左右的整顿,中国金融市场的秩序快速得以恢复且出现了繁荣的迹象,金融系统的本来功能亦得以初步回归,同时国家借机掌握了金融系统的主导权,事实上为新金融体制的建立创造了基本条件。第三章主要描述各类非公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向国有金融机构靠拢、金融机构决策权是如何一步步向中央集中、金融市场是如何一步步从中国大陆消失、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金融格局是如何一步步形成和所有金融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被纳入财政系统从而成为财政系统的一个职能部门的。第四章主要描述金融机构被一步步纳入财政系统的同时,金融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如何一步步被财政化的。金融系统职能的财政化主要表现为三各方面: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完全服从国家计划安排,成为国家财政的有效补充;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第五章主要是对1953年至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做出评估。总的来说,计划统领财政、财政统领金融的资金动员、管理和配给体制下的中国金融系统,表现出了很强的存款动员能力,有力支持了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就是集中了大量廉价的资金,遵照政府的意志进行配置,有力支持了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同时支持了国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但是该套金融体系和体制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诸多问题:资金配置效率不高,贷款使用效率较低;滋生出新的风险,比如财政领域的风险与金融领域的风险相互传递、决策的外部成本提高;金融杠杆基本失去作用,不能发挥促进交易和推动企业改善治理的职能;决策权过度集中和金融系统缺乏起码的独立性,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甚至金融机构存在的连续性。
陈勐[5](2018)在《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南京是中国近代时期着名的政治型城市和消费型城市,针对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的研究对于全面反映近代南京社会、城市、建筑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史料研究为主、史论分析为辅,基于西风东渐、建筑类型发展以及商业区的改造与变迁等视点,系统的呈现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历程,包括:整体梳理、考证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基于社会史、政治史等视角剖析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动因,关于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演绎的理论性分析与探讨等。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背景,基于文献和图像史料讨论近代以前特别是明清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类型。第二章至第五章基于时间线索展开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史的研究,分为晚清及民国初年(1860年代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至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底至1945年)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时期(1945至1949年)。文章基于商业设施的现代化视角,讨论各时期内政府当局的商业区计划、商业设施建设以及商人阶层自主经营的商业建筑,并总结各时期商业建筑现代化发展的特征和原因。第六章为总结性章节,基于建筑类型演变的视角探讨以市房、街市、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代表的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试图总结商业建筑发展的一般规律,并进而分析其背后的建筑技术、营建法规及形式理想等方面的原因。本文以年代和历史事件为纵向线索梳理建筑史实,论从史出、总结规律,以建筑类型的分类为横向线索讨论空间形式的演绎,是将建筑历史研究与社会变革视野相衔接的一种探索。
杨馥华[6](2018)在《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乃“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改革一直是政府经济体制改革中最为重要一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进一步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断深化银行业体制改革,从2014年初开展首批5家民营银行试点工作起,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大幕徐徐拉开,截至2017年12月,共有17家民营银行获批筹建并开业经营。经过四年时间,中国民营银行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性发展,并掀起新一轮商业银行民营化的改革浪潮。当前中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政治、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基础,但作为我国银行体系中的新成员,其发展依然面临着限制性规制较多、社会认知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业务拓展力较差、风险防范力较弱、公司治理有待探索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民营银行改革发展问题成为金融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热点。但与十多年前全社会民营银行大讨论所研究的“设或不设,怎么设立民营银行?”等问题不同的是,“在现有银行体系的基础上,国家如何有序推进民营银行设立进程、民营银行如何健康发展?”成为了当前首要研究的问题。目前,中国关于民营银行的研究尚未成熟,理论基础还不够扎实,可供学习和参考的国外文献较少。由此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的经济学机理,探寻适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与特殊国情的民营银行发展路径选择,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规制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丰富和完善了民营银行发展必然性的理论基础,促进了马克思经济相关理论的拓展,有利于推动制度变迁理论在金融范畴的发展,有助于实现规制经济学理论在银行领域的创新;从应用上,有利于国家金融体制改革顶层设计的前瞻化,有利于国家规制当局监管政策与手段的合理化,有利于中国民营银行家们经营管理的科学化。本文的研究以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和现代金融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思想为指导,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制度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等理论精髓,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比较分析和案例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进行研究。透过中国银行业发展历史和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分析当前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中蕴含的经济学机理以及影响因素;通过收集与整理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指标和数据、中国类民营银行(13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指标和数据,并分别运用SCP范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发展中国民营银行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量化实证分析与检验;充分运用矛盾统一性和矛盾特殊性原理,结合案例分析方法对中国民营银行准入路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战略;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民营银行科学发展的有效规制体系。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共有八章:第一部分是导论与理论基础:由第一章和第二章组成。第一章导论部分主要是把研究的问题提出来,为什么要研究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问题?研究此问题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背景是什么?研究此问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同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按民营银行定义、成立必要性、准入路径、市场定位、规制体系和所需外部环境等五个专题进行述评,并对研究现状进行评价。第二章是理论基础部分,介绍部分现代金融理论、马克思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银行规制理论的内容与思想,为下一步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历史透视与作用机理:由第三章、第四章组成。第三章站在中国银行业发展史视角,分析了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了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环境、公司治理、监督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第四章在立足中国民营银行发展效应基础上,基于制度变迁、马克思经济思想、社会福利、银行规制等四个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为下文提出中国民营银行准入路径、发展战略、市场定位、规制体系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启示。第三部分是民营银行发展实证和海外经验的借鉴研究:由第五第、第六章组成。第五章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类民营银行对经济增长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中国民营银行发展的经济金融市场环境。第六章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中国台湾、日本、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得出了若干值得借鉴的启示。第四部分是民营银行发展战略构建和规制体系完善问题研究:由第七章、第八章组成。第七章首先明确了中国民营银行准入总体原则,提出了准入路径应由当前“单一的增量新设模式”,向“复合的增量新设和存量改造两者并行模式”转变的现实性路径选择建议;随后设计了增量新设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由“优先经济发达区位发展”向“全国范围一视同仁”转变,存量改造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选择优先发展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最后就民营银行不同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第八章从完善民营银行准入机制、加重股东责任、健全银行退出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优化建议,以期对中国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中国民营银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与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视角创新。本文在国内首次采用基于资本社会化的国有银行与民营银行的双寡头古诺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目前国内采用此模型分析仅限于国有独资银行与民营银行之间;本文首次采用基于银行规制者与民营银行之间博弈模型进行理论分析,目前国内采用此模型分析仅限于银行规制者与一般银行之间。二是研究手段创新。本文精心选取四个代表性研究样本:一家正在进行筹建申报的民营银行、一家已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第一家开业且最具互联网金融基因的民营银行、具有传统业务公存公贷特点的民营银行。通过现场考察、单位汇报、高管访谈、部门沟通、数据收集等多种手段掌握第一手材料。三是研究结论创新。本文在中国民营银行准入路径上,首先提出了当前应由“单一的增量新设模式”向“复合的增量新设和存量改造两者并行模式”转变的现实性路径选择建议;随后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增量新设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由“优先经济发达区位发展”向“全国范围一视同仁”转变,存量改造模式的区位推进路径应选择优先发展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路径设计。在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上,在国内首次提出了“应以动态、多元、长远的视角和心态,允许民营银行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和时期,以不同的身份、扮演不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促进我国整个银行业的进步与发展”的民营银行发展思路。囿于笔者理论功底与学术水平有限,本文研究尚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经济学分析整体性和体系化不够;二是理论分析较多而实际数据验证较少;三是实证方法运用不够前沿与先进。以上不足将在后期研究中加以改进和提升。
刘永超[7](2017)在《晚清至民国时期太原近代化研究(1892-1937)》文中认为晚清民国时期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开始近代化的重要时期。太原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其近代化开始较晚。1892年太原第一家近代工厂——太原火柴局的建立,标志着太原近代化的开始。辛亥革命爆发前,太原近代化一直发展较慢,特别是工业方面成效不甚明显,反倒是教育和交通发展迅速。民国建立后到1937年太原沦陷前,太原的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2年到1932年,这一时期太原市经济、教育等各方面都在稳步发展,近代化颇具成效;第二阶段是1932年到1937年,中原大战对山西的经济造成重大打击。战后,阎锡山潜回山西,大力发展工业,使太原工业在这一阶段迅速发展,成绩斐然。随着太原城各方面近代化的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教育环境、衣食住行、娱乐方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1892年—1937年太原市近代化的整体情况以及太原市民在城市的变化中具体的生活情况,对于全面了解当时太原的风土人情、了解民众生活状况、了解一个相对闭塞的中部城市近代化的发展方式和速度有着重要意义。
李庆锋[8](2016)在《琴弦上的歌》文中认为第一部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古汉语学者,无意中翻开了鄌郚乐器的第一页……一20世纪1969年的秋天,萧风瑟瑟,旷野凄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正席卷着中国的大地。胶济铁路,像一条颤颤蠕动的长蛇,匍匐在齐鲁大地上,通向苍茫的远方。阴历的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一辆列车在青岛火车站发出了一声长嘶,顶着滚滚黑烟,缓缓驶出青岛。青岛,这个饱经沧桑的海滨城市,此时以一种刚毅的面容,目送着又一次分离的
贾宇[9](2015)在《战略转型下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紧紧围绕建设上海“两个中心”,做好战略转型,做稳做强航空运输,积极筹建国内首批民营银行,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百年老店。作为集团公司战略转型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做好创新,与集团整体战略转型保持一致,更好的服务于集团,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说,前辈们对集团公司的战略转型、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本论文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比较热门的大数据等话题,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方面的一些看法,分析这些是否适合集团公司的战略转型需要。通过对均瑶集团战略转型的研究分析,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进行创新,一方面研究均瑶集团产业结构是否存在问题,另一方面研究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能否有创新之处。通过提出利用e-HR系统、实施以人为本管理、加强知识管理和利用大数据管理等途径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以满足集团战略转型的要求,去解决均瑶集团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诸如管理失控、信息系统化管理不足、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综上进行详细的研究,切实做出一套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分析,以期今后实施。
曹春婷[10](2015)在《民国上海国药业研究(1927年-1949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依据上海市档案馆的有关档案、上海地方志史料和部分民国报刊,以民国上海的国药行业及其群体为考察对象,通过国药业与西药业的对比研究,探索民国时期传统行业在新兴行业冲击下的应变与转型,分析国药业的发展轨迹、经营模式、贸易网络和行业群体的地缘特征等,探讨这些因素在行业发展乃至上海的行业经济中的作用。本文尤其详细剖析了国药业这一传统行业在遭受西药业等新兴行业剧烈冲击后持续发展的状况及其原因,认为其中既包括战时药品需求旺盛、国药业有利可图的特殊历史背景,又包括国药业及时转型,采取各种新型销售策略和经营方式,还包括国药业同业公会对本行业的全力维护与支持,更包括资方群体在获利丰厚的情况下让利劳方,使得行业内部呈现相对稳定和睦的劳资关系。通过对国药行业及其群体的研究,能够以小见大,一方面能够填补目前对国药行业研究不足的空白,另一方面也能够对民国上海经济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二、中国十大民营银行择日开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十大民营银行择日开业(论文提纲范文)
(1)东野三世(论文提纲范文)
卷一东野一世去意迟迟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卷二东野二世京华新月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卷三东野三世归而不隐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3)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 |
1.3.1 规模效应理论 |
1.3.2 协同效应理论 |
1.3.3 供应链金融理论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第2章 案例介绍 |
2.1 商业银行引入非金融机构战略投资者 |
2.2 合作双方基本情况 |
2.2.1 昆仑银行基本情况 |
2.2.2 中石油集团基本情况 |
2.3 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及结果 |
2.3.1 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过程 |
2.3.2 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结果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因分析 |
3.1.1 注册资本较少,抗风险能力弱 |
3.1.2 业务类型简单,收入来源单一 |
3.1.3 依托本市资源优势,对外拓展的需求 |
3.2 战略投资者在昆仑银行中的治理参与 |
3.3 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经营分析 |
3.3.1 规模效益分析 |
3.3.2 协同效应分析 |
3.3.3 供应链金融效应分析 |
3.4 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后的绩效分析 |
3.4.1 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分析 |
3.4.2 基于EVA值法的绩效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对比案例分析 |
4.1 选择对比样本 |
4.1.1 选择对比样本的原因 |
4.1.2 珠海华润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简介 |
4.2 对比分析 |
4.2.1 经营对比分析 |
4.2.2 绩效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启示 |
5.1 昆仑银行案例的借鉴意义 |
5.2 对商业银行“产融结合”经营模式的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新中国建立之初选择金融发展模式时面临的约束条件 |
第一节 单纯依靠国家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的确立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的金融遗产:国家垄断金融体制 |
第三节 革命根据地的金融实践:政府严格控制金融系统 |
第二章 从市场金融体制到计划金融体制 |
第一节 新政权对金融业的整理 |
第二节 有管理的金融市场的短暂繁荣 |
第三节 金融系统功能的初步回归 |
第四节 计划金融体制的基本确立 |
第三章 金融机构财政机关化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
第二节 交通银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被率先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三节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业务边缘化与机构被纳入财政部体系 |
第四章 金融机构日常业务财政化 |
第一节 货币发行逐渐被纳入财政预算轨道 |
第二节 银行存贷款业务成为财政预算的有效补充 |
第三节 监管财政款项逐渐成为银行主要的日常工作 |
第五章 对1953-1978年间中国金融系统运行绩效的评估 |
第一节 存款动员能力评估 |
第二节 资金配置效果评估 |
第三节 风险管理能力评估 |
第四节 产品流通促进能力评估 |
第五节 企业治理能力促进价值评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研究的创新性 |
0.2 已有相关研究述要 |
0.3 关于本文研究的一些说明 |
0.3.1“南京近代”在本文中的含义 |
0.3.2 相关概念解释 |
0.3.3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近代以前南京的商业区布局与商业建筑 |
1.1 南京城史地特征与商业区布局 |
1.1.1 城市格局与商业区分布 |
1.1.2 城南水系与商业街市布局 |
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南京传统商业空间的两种原型 |
1.2.1 传统商业街市 |
1.2.2 小型临街商业建筑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清及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街市与商业建筑(晚清~1927) |
2.1 概述:晚清至民国初年南京的商业区与商业街市 |
2.1.1 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区的变迁 |
2.1.2 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发展特征 |
2.2 下关开埠与商埠现代化 |
2.2.1 下关地区的历史沿革与商业位势 |
2.2.2 下关的商业街市与新商业建筑类型 |
2.2.3 西风东渐的建筑形式:外廊样式 |
2.2.4 小结 |
2.3 清末新政与南洋劝业会 |
2.3.1 南洋劝业会的背景 |
2.3.2 南洋劝业会的缘起与筹备 |
2.3.3 端方的现代化理想与劝业会场的布局与空间 |
2.3.4 南洋劝业会的现代化空间体验 |
2.3.5 聚珍赛奇:南洋劝业会的展品与陈赛 |
2.3.6 南洋劝业会与南京城市改造及城市近代化 |
2.3.7 小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旧城商业街区改造及商业设施建设(1927-1937) |
3.1 概述: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的商业概况及商业设施建设 |
3.1.1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3.1.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商业街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3.2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商业区计划 |
3.2.1 《首都计划》前的商业区计划 |
3.2.2 《首都计划》关于商业区与商业设施的计划 |
3.2.3 《首都计划》后关于工商业区的计划 |
3.3 新商业区的开辟与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3.1 新街口银行及商业区规划及建设 |
3.3.2 旧城商业街道的改造 |
3.4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27 年~1937 年) |
3.4.1 国货运动的背景及其发展 |
3.4.2 国货陈列馆:宣传国货的大本营 |
3.4.3 国货公司:政府导向的国货事业 |
3.4.4 中央商场:抗战前“南京唯一之大规模商场”(1934 年~1936 年) |
3.5 社会改良类商业设施:大型菜场的建设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占时期南京商业设施的改造与建设(1937-1945) |
4.1 背景:日军对南京城市商业设施的破坏 |
4.2 概述:日占时期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建设 |
4.2.1 日占时期南京社会及商业概况 |
4.2.2 日占时期南京的商业设施建设与发展概况 |
4.3 日本人创办的商业设施 |
4.3.1“日人街”的划定 |
4.3.2 日本连锁型百货商店的出现 |
4.3.3 日本商人的市房改造与建设 |
4.4 当局的商业设施改造与建设 |
4.4.1 1938至1940年间的菜场、市房与简易市场的改造与建设 |
4.4.2 1940年以后的市房建设 |
4.5 中国商人创办的集中型商业设施 |
4.5.1 内街式集中型商业设施:商场 |
4.5.2 简易的集中型商业设施:市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设施的发展(1945~1949) |
5.1 概述: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概况与商业设施 |
5.1.1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社会与商业概况 |
5.1.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城市商业区及商业设施发展概况 |
5.2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商业街区的改良与建设 |
5.2.1 既有商业区的改良计划 |
5.2.2 市区的北拓:中山北路沿线建设 |
5.3 国货运动与南京的现代化商业设施(1945 年~1949 年) |
5.3.1 国货运动的背景 |
5.3.2 中央商场的改造与扩建(1945 年~1946 年) |
5.3.3 国货公司的复业与续办 |
5.3.4 国货展览会的创办 |
5.4 当局主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4.1 下关热河路商场及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4.2 八府塘菜场(1946 年~1947 年) |
5.5 商人创办的大型商场和市房 |
5.5.1 商办的大型商业设施 |
5.5.2 市房的营建与改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特征探析 |
6.1 南京近代传统商业街市与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空间的现代化演绎 |
6.1.1 传统商业街市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1.2 传统小型临街商业建筑的空间形式演绎及特征 |
6.2 南京近代市房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2.1 市房的建筑类型及其特征 |
6.2.2 市房店面的商业元素 |
6.3 南京近代大型商场建筑的空间形式特征 |
6.3.1 大型商场的发展沿革 |
6.3.2 大型商场的建筑空间形式探析 |
6.4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空间形式发展的原因探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启示 |
(一)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发展的历史轨迹综述 |
(二) 南京近代商业建筑的现代化发展特征 |
(三) 认识和启示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论文附录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6)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价 |
一、民营银行概念内涵界定 |
二、民营银行成立必要性 |
三、民营银行准入路径 |
四、民营银行市场定位 |
五、民营银行规制建议和所需外部环境 |
六、对研究现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基本思路 |
二、框架结构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民营银行发展与规制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
第一节 民营银行概述 |
一、民营银行的定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发展民营银行必要性的理论基础 |
第二节 马克思经典着作相关理论 |
一、马克思的银行信用理论 |
二、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 |
第三节 制度变迁理论 |
一、制度变迁的概念 |
二、制度变迁的形式 |
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类型和相机组合模式 |
第四节 银行规制理论 |
一、银行规制理论溯源 |
二、银行规制缘由理论 |
三、银行规制目标和方式 |
第三章 民营银行发展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中国银行业简史及制度变迁轨迹 |
一、中国银行业萌芽与发展时期 |
二、中国银行业强管制时期 |
三、中国银行业大一统管理时期 |
四、中国银行业改革重建时期 |
五、中国银行业改革深化时期 |
六、中国银行业转型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外部发展环境和经营管理现状 |
一、外部环境状况 |
二、批筹与开业状况 |
三、业务营运状况 |
四、定位模式状况 |
五、公司治理状况 |
第三节 影响民营银行发展因素分析 |
一、民营银行发展的思想基础性因素 |
二、民营银行发展的关键性保障因素 |
三、民营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因素 |
第四章 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效应经济学分析 |
第一节 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变迁思想视角分析 |
一、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动因 |
二、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形式和模式选择 |
三、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进程中的成本收益 |
四、民营银行发展制度变迁进程中政策含义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发展的马克思经济思想视角分析 |
一、继承和发展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指导民营银行发展 |
二、运用马克思股份制理论加强民营银行管理体制建设 |
三、以马克思金融风险理论指导防范民营银行发展的改革风险 |
第三节 民营银行新设对社会福利和国有银行的影响——基于双寡头古诺垄断模型理论分析 |
一、利率管制下银行业“双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二、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业“双寡头市场”社会福利分析 |
三、利率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情况下银行业“双寡头市场”类型比较 |
第四节 民营银行规制的成本收益视角分析 |
一、银行规制成本收益分析 |
二、我国民营银行规制改革成本收益分析 |
三、银行规制静态博弈分析 |
第五章 民营银行发展环境和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民营银行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实证分析 |
一、SPC范式研究相关概述 |
二、对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指标的计算 |
三、对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和竞争强度分析 |
第二节 中国类民营银行的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
一、变量指标设定、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二、实证检验和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民营银行发展与规制的海外比较 |
第一节 中国台湾民营银行的发展和规制 |
一、中国台湾发展民营银行背景及动因 |
二、中国台湾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和规制演进过程 |
三、中国台湾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的教训 |
第二节 日本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 |
一、日本银行业概述 |
二、日本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和规制演进过程 |
三、日本民营银行内部治理和外部规制 |
四、日本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经验教训 |
第三节 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 |
一、俄罗斯发展民营银行背景与动因 |
二、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和规制演进过程 |
三、俄罗斯民营银行发展和规制的主要教训 |
第七章 民营银行发展路径与战略定位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民营银行准入路径研究 |
一、民营银行准入路径的现实性选择 |
二、民营银行增量新设模式推行路径选择 |
三、民营银行存量改造模式推行路径选择 |
第二节 民营银行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研究 |
一、民营银行总体发展战略和主要类型 |
二、民营银行初创阶段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
三、民营银行中后阶段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
第八章 建立健全民营银行规制体系 |
第一节 完善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 |
一、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的政策目标和基本原则 |
二、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框架设计 |
三、民营银行市场准入机制的细化要求 |
第二节 加重股东责任落实自担风险原则 |
一、银行股东自担风险的渊源与概念术语 |
二、民营银行股东加重责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
三、民营银行股东加重责任的制度困境 |
四、银行股东加重责任法律制度的建设 |
第三节 建立健全银行市场退出机制 |
一、我国银行业市场退出机制建设现状 |
二、银行退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
三、进一步完善银行退出机制的建议 |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及贡献 |
二、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晚清至民国时期太原近代化研究(189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特色和创新点 |
第一章 太原概况及其沿革 |
第一节、太原概况 |
第二节、太原市的沿革 |
第二章 太原近代化的表现 |
第一节、晚清时期太原近代化 |
一、经济近代化 |
二、教育近代化 |
三、社会近代化 |
第二节、民国初期(1912—1932)太原近代化 |
一、经济近代化 |
二、教育近代化 |
三、社会近代化 |
第三节、阎锡山重掌山西时期太原近代化(1932—1937) |
一、经济近代化 |
二、教育近代化 |
三、社会近代化 |
第三章 人民生活情形 |
第一节、经济生活情形 |
第二节、教育情形 |
第三节、社会生活情况 |
一、衣 |
二、食 |
三、住 |
四、行 |
五、娱乐 |
六、习俗 |
第四章 太原近代化特点及其原因 |
(一)、开始晚、发展慢 |
(二)、商业发达、官僚资本工业占主体 |
(三)、各方面发展不均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战略转型下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第2章 论文的理论基础 |
2.1 人力资源管控理论 |
2.1.1 人力资源管控的概念和内涵 |
2.1.2 影响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主要因素 |
2.1.3 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介绍 |
2.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2.1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背景 |
2.2.2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
2.3 大数据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
2.3.1 大数据的概念 |
2.3.2 大数据与人力资源管理 |
第3章 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
3.1 均瑶集团简介 |
3.2 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运行状态 |
3.2.1 集团公司组织架构 |
3.2.2 集团的人员基本构成情况(截至2014年 12月31日) |
3.2.3 集团目前正在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简介 |
3.3 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研究 |
3.3.1 人力资源的整体配置优化不到位 |
3.3.2 人力资源体系沟通机制不够完善 |
3.3.3 集团管控程度较弱 |
3.3.4 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支撑较弱 |
3.3.5 动态管理和信息交流较弱 |
第4章 均瑶集团战略转型及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
4.1 均瑶集团战略转型 |
4.1.1 转型思路分析 |
4.1.2 具体转型案例 |
4.2 均瑶集团战略转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
4.2.1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的性质一致 |
4.2.2 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一致 |
4.2.3 人力资源管理与其他子战略协同 |
4.2.4 人力资源管理与执行能力相匹配 |
第5章 战略转型中的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径 |
5.1 均瑶集团人力资源改进方向 |
5.2 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选择 |
5.3 搭建嘉扬e-HR信息系统 |
5.4 实施“以人为本”管理 |
5.5 实施知识管理 |
5.6 运用大数据辅助人力资源管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民国上海国药业研究(1927年-1949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1 概念界定 |
2 选题意义 |
3 学术史回顾 |
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一章 国药业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国药业的缘起与分工 |
一、从“医药一家”到“医药分家” |
二、中药业的业内分工 |
第二节 国药业的发展概况 |
一、国药业的经营情况 |
二、国药业的店铺格局 |
第二章 国药业的变化与转型 |
第一节 西药业冲击下的国药业 |
一、国药、西药孰强孰弱 |
二、国药业的营销方式与危机处理 |
第二节 国药业抗战前后的变化 |
一、抗战前后空间布局的对比 |
(一)抗战前国药号的分布区域 |
(二)抗战后国药号的分布区域 |
(三)抗战后国药业的分布地段 |
二、资本组织方式的转型 |
(一)抗战前后国药号资本组织方式的转型 |
(二)不同资本组织方式国药号的实力比较 |
第三章 国药业的资方群体及其同业公会 |
第一节 地缘因素主导的业内关系 |
一、资方群体的籍贯构成 |
(一)资方群体籍贯构成情况 |
(二)江浙客商的籍贯构成特点 |
二、各籍商帮的实力分析 |
(一)各籍商帮实力对比 |
(二)商帮背后的地域文化影响 |
第二节 利义因素主导的社会关系 |
一、同业公会及其职能 |
(一)国药业同业公会的历史与沿革 |
(二)同业公会的组织体系 |
(三)同业公会的职能 |
二、国药业的圈里与圈外 |
(一)权与利的纠葛 |
(二)情与义的援助 |
第四章 国药业职工运动从“轰轰烈烈”到“偃旗息鼓” |
第一节 国药业职工运动转型的原因 |
一、国药业职工运动“轰轰烈烈”的原因 |
(一)1932年前国药业职工的“苦日子” |
(二)中共对国药业职工运动领导权的“掌控”与“失控” |
二、南京国民政府对国药业职工组织领导权的强化 |
(一)对工会的改组与严控 |
(二)“十三条”的订定与履行 |
第二节 民国国药业职工的真实状况 |
一、职工的类别和职责 |
(一)四类国药号的职工类别和人数 |
(二)前店和后场的职责与分工 |
二、职工的等级与收入 |
(一)从学徒开始的进阶之路 |
(二)低薪背后的高福利 |
三、地缘羁绊下的劳资关系 |
(一)职工的年龄、教育程度与失业率 |
(二)职工的籍贯构成 |
(二)劳资双方籍贯对比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档案(按档案卷宗号排序) |
二、期刊和报纸(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三、地方志(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四、专着(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五、论文(按照出版年代排序) |
后记 |
四、中国十大民营银行择日开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东野三世[J]. 尹洪东.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21(05)
- [2]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3]昆仑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案例分析[D]. 谢文驰.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中国金融系统功能的财政化(1949-1978)[D]. 张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5]南京近代商业建筑史研究[D]. 陈勐. 东南大学, 2018(05)
- [6]中国民营银行发展及规制机理研究[D]. 杨馥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7]晚清至民国时期太原近代化研究(1892-1937)[D]. 刘永超. 西北大学, 2017(07)
- [8]琴弦上的歌[J]. 李庆锋. 时代文学, 2016(10)
- [9]战略转型下均瑶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研究[D]. 贾宇. 南昌大学, 2015(03)
- [10]民国上海国药业研究(1927年-1949年)[D]. 曹春婷. 上海师范大学, 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