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观美国报业管理(九) 美国报纸发行体制与机制(论文文献综述)
林凤娇[1](2020)在《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媒介融合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媒介生态,传统报业面临着发行量下降、广告收入下滑、读者流失、人才流失以及信息获取渠道的多元化等严峻挑战,当然也带来了机遇。传统报业对信息的发现、采集、创造的能力,报纸的特殊属性使其拥有更丰富的政府、社会等资源,使得传统报业有着专业信息和权威观点等天然优势。出于技术升级、受众需求、竞争逐利、政策管制、国际竞争等因素的考量,推动着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统报业转型。转型之路存在着来自现有机制体制的束缚、市场定位难、盈利模式尚未清晰成熟等阻力,故而从拉斯韦尔“5W”模式出发,研究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分别从组织融合、内容融合、渠道融合、受众融合四大模块探究转型路径,同时以融合效果模块分析传播效果评价体系。
刘炎飞[2](2020)在《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文中认为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转型时期,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幻莫测的时局、中西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催生了媒体的发展与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进一步发展,新的政治体制及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使媒介环境相对宽松,报纸结构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民营报纸逐渐超越官报和政党报纸,所占比例为三分之二,民营报业和民营报人成为此时中国新闻业的主力军。黄远生、徐宝璜、邵飘萍、任白涛、戈公振、林白水、胡政之、史量才、汪汉溪、黄天鹏、周孝庵为其代表人物。他们大都留学于欧美或日本,接受了西方文化和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熏陶,也目睹了西方报纸在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反观中国报纸“现多徘徊歧路,即已入迷途者,亦复不少。”于是,他们为改造中国社会和发展中国新闻事业,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在新闻实践、新闻学研究、培养新闻人才等方面开启艰难的探索,撰写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着,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新闻学专刊,开启了中国的新闻教育,为推动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民营报人作为北洋政府时期新闻战线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新闻实践和新闻教育中,十分注重对新闻学的探讨和总结,在理论新闻学、实务新闻学和历史新闻学诸方面都创造了突出的成果,提出了新的思想见解,为中国新闻思想的宝库做出了新的贡献。民营报人们首次提出报纸是社会的公共机关,应以服务公众为目的,强调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全面客观代表公众意见,在社会普遍教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基础理论方面,民营报人最早构建了新闻学体系,提出了以事实为本源,读者为中心的新闻观,建立了新闻价值的判定标准,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原则遵循。为保证报纸的“客观性”,民营报人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道德规范,强调了记者道德修养和品性培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言论自由是报纸生存外在条件,独立自尊是记者的核心价值观,客观公正是记者恪守的报道原则。民营报人全面阐述了报纸作为一个组织机构,在业务活动中的操作原理与方法。提出了倒金字塔式的新闻写作方式,以读者为本位的编辑宗旨,事实与意见分离的新闻范式,以事实为基础、力求客观公正代表民意的评论写作要求等经典业务理论。报刊经营方面,他们提倡经济独立,主张在广告和印刷等经营活动中,不能唯利是图,而要义利兼顾。民营报人关于新闻基础理论的阐释、新闻业务操作规范的建立、新闻伦理道德的构想,以及报刊经营的思考,体现了公共性、客观性的新闻理念,折射出民营报人对新闻业职业化、专业化的追求。这些思想是民营报人在北洋政府时期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基于自身的角色立场,将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与中国新闻业实践相结合,建立起来的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理论体系,使中国关于新闻“有学”还是“无学”之争,第一次得到正面肯定的回答,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现代化、职业化转型,创建了中国新闻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对中国新闻事业与新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黄俊英[3](2016)在《GR传媒集团衍生价值活动的项目化运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进的传播技术使传媒行业的利益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迁,我国传统媒体固有的纸媒新闻和广告发布的业务模式,正面临新媒体的挑战,为了生存,许多报业集团已经开始了多元化发展的实践探索,开展衍生价值活动是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这些衍生活动的实施,也使得报业传媒集团的管理更趋复杂,探索一种适合报业传媒集团衍生价值活动的运营管理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基于此,本文以GR传媒集团为例,对其衍生价值活动采用项目化运营管理的模式进行研究。论文从宏观上分析了传媒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在理论上对项目化管理进行定义,在此背景下,对GR传媒集团衍生价值活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以及问题的成因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采用项目化的运营管理模式解决衍生价值活动管理问题的对策。
张雪飞[4](2016)在《天津M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新媒体迅猛发展,并开始抢占传媒业市场资源,导致传统传媒行业的发展遇到阻碍,开始衰退。2012年-2015年,纸媒效益出现断崖式下滑,国内不少报纸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国外与国内报纸运营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以市场为主导,媒体企业化,实行市场化运营;后者受体制和管理模式影响,无法彻底实现市场化运营,这对国内报纸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有一定政府背景的报纸,特别是都市报,虽然不会彻底消亡,但其生存环境将更加恶劣。中国纸媒的管理模式因中国特殊国情和机制体制,介乎于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之间,这种行政化的管理方式已经越来越束缚纸媒的发展,甚至已经到了影响纸媒生存的地步。基于这样一种现状,我们针对纸媒的创新管理模式展开讨论和研究。M报是21世纪初在天津地区创刊的一份都市报,它的出现打破了天津报业市场没有早报的局面。它生正逢时,赶上了中国都市报发展的“黄金十年”,在16年的快速发展之后,中国纸媒市场进入寒冬,其也未能幸免,出现了一系列经营不善的问题,实际现金收入以每年60%-70%的速度出现断崖式跳水。究其原因,天津报业市场的独特性、管理机制体制的僵化性、部门结构组成不合理等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M报遇到的困境和问题是当下中国纸媒行业的一个缩影,对其的研究可为其他纸媒的转型融合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较强实践意义。本文对M报的转型融合、管理创新方面提出六项建议,分别是资金来源去行政化、认识到优质原生新闻产品知识产权的优势、以做减法的方式推进一主多元式所有权改造、利用减税搞好多元化经营、用价格杠杆实现一线采编人员的精英化、摒弃政府购买可救都市报的幻想,这六项合理化建议,将为M报长远发展规划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思路,也可成为全国各地都市报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田园子[5](2014)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报业经历了两次重大转型:第一次是朝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型,第二次是当下的全媒体转型。在这次转型中,报业既要坚守传统报纸的发行,又要介入互联网进行电子产品的发行。有人认为纸媒“进入了漫长的严冬”,形成了一去不复返的“抛物线”下滑;有人认为纸媒虽然进入了衰退期,但只是经历一个时起时伏的过程,改革创新能力强的纸媒还是有希望生存下去。虽然观点不尽相同,但传统纸媒生存环境的恶化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报业必须要积极寻求突围之路。一切变革都源于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当尼葛洛庞帝提出“数字化生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人类终将走进一个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在这个革命性的时代里,各个行业都受到了来自数字技术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传媒业无疑是受到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新媒体的出现迫使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必须尽快地寻找出路,传播学界和业界都也都从不同层面展开了相应的探索和研究,并最终确立了报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走向。技术革新对于媒体而言从来就不是优势所在,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负载在技术之上的信息内容才是根本。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编辑部作为报纸内容建设的核心部门,无论是组织结构、流程再造以及记者编辑所必备的技能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变化,报纸编辑部的转型重要且必要。编辑部组织结构上的转型对于报业的组织结构转型是有启发性的,这样才能从下至上,稳步推进报业数字化的转型。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了报纸编辑部为研究对象,以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转型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资料、深度访谈等方法展开研究,透过具体案例阐述当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原因等。并在传播学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相关理论资源尝试跨学科研究,提出适合未来报纸编辑部运行的融合新闻生产组织结构。本论文包含引言在内共有6个章节,全文围绕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论述。媒介融合的演进路径及未来走向是整个论文研究的背景,媒介融合对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媒介融合与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是论文第二章主要论述的内容。第三章至第五章为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别从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现状、问题、原因以及转型思路这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本文选取了目前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三种编辑部组织结构为案例进行论述,分别是以广州日报为代表的“滚动新闻编辑部”、南方日报为代表的“全媒体编辑部”以及湖北日报为代表的新型职能式组织结构——“1+N”模式。透过以上组织结构模式深入分析各自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结合融合新闻生产的特点、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未来更加适应报业转型发展的融合新闻生产组织结构的思路。在结语部分,笔者浅析了新的传播技术及其带来的新问题,并提出对报业及报纸编辑部未来发展的期待。
张轶[6](2011)在《全媒体时代党报管理变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以来,与新中国一同成长起来的各级党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方面,上世纪末都市报的崛起,打破了党报一统天下的传统格局;另一方面,网络等新媒体的出现,对包括报纸在内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党报的变革、尤其是管理层面的变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辅之以比较分析法、分析综合法、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等,以国内多家党报为案例,借鉴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对国内外报业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变革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辅以作者本人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期间的切身感受,就全媒体时代美国报业的变革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从中找出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推动党报管理变革提出改进建议。本文认为,全媒体时代,党报首先应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定位,做大做强权威性,保持公信力;其次,面对新媒体的巨大冲击,应当树立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是共存关系而不是替代关系的观念;第三,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党报进行管理变革,一是明确党报的管理定位,二是推动党报内部机制变革,三是提升党报的质量管理水平,四是创新党报的人才建设体系,五是加大党报媒介融合的力度,六是树立党报的品牌管理意识。面对“报纸消亡论”,党报管理应以全媒体时代的挑战为契机,实施有效转型,从而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把握主动,发挥更大作用。
王秋苹[7](2010)在《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中期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信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和运行模式受到极大的挑战,报业被推向了竞争的前台,报业竞争力问题研究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的变化要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对经济思想史上对竞争力理论的历史考察,在分析当代主要国家和地区报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基础上,剖析了国内外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对我国当代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特征及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报业竞争力的环境,同时以《福建经济快报》兴衰为例证,分析了报业竞争环境变化对报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本文提出了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和实现报业集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和战略途径,并对未来报业竞争的趋势进行展望,这对新时期我国报业的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志强[8](2010)在《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民国时期,新闻职业与医生、律师、审计师等一样,经历了职业化的发展过程。胡政之的新闻生涯与民国历史相始终,而且他所主持的报刊和通信社,无论是业务水平和社会影响力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因此考察他的新闻职业观,可以管窥民国新闻职业的发展历程;而在具体的考察思路上,应该结合职业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新闻职业的特殊属性,重点探讨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新闻职业功能观,新闻媒介经营观、新闻职业人才观、新闻职业伦理观等。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与演变,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从1911年到1916年,胡政之在律师、教师、法官、记者、政府官员等多种职业中徘徊,最终选择了新闻业;1916年到1926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因为“报道真确公正之新闻”和“铸造稳健切实之舆论”观念的提出而初步形成;1926年到1937年,他的新闻职业观在《大公报》天津版、上海版的实践中得到了发展;1937年到1949年,其新闻职业观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考验中趋于成熟。胡政之认为,新闻职业的性质是“代表国民说话”,而“代表国民说话”就要求新闻职业从业者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还要反对不合理的新闻检查;新闻职业的功能,则主要表现在真实报道、还原现实,引导民众、提高素养,客观述评、监测环境,记载历史、传承文化,引领社会、共同发展等方面。在中国新闻史上,胡政之以重视媒介的经营管理而着称,但其经营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为了保障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他的制度化管理、人性化操作、荣誉股激励等经营管理措施,未必是新闻业的首创;但是在兼顾企业经营管理和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方面,他无疑代表了民国新闻业的最高水平。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在新闻报道方面表现为坚持公开的采访和真确的报道,坚决反对虚假报道和保护消息来源;在新闻评论方面则表现为不媚强梁和不媚世俗。他认为合格的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是具备较强的个人能力、遵守新闻职业操守和热爱新闻工作;而对于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他主张以自我培养为主,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严把入口关、狠抓业务训练和以事业、待遇与感情留住人才的自我培养体系,这也是大公报社人才辈出和群星璀璨的根本原因。历史的考察胡政之,可以发现他不仅是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而且还是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给予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周国梁[9](2010)在《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融文化和经济为一体,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大领域同时发挥巨大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来看,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过程。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国家。研究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探讨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及经验,对于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文化产业集群相关理论进行综述,从产业集群理论和文化产业理论两个角度进行梳理。之后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对文化产业的定义和分类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文化产业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行业和地域两个角度对美国文化产业集群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分析了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的资源禀赋、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提出了提升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陈乐[10](2009)在《新时期我国报业集团发行体制与策略研究 ——以江西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市场化、经济全球化和传播技术网络化重塑了我国传媒的媒介生态,媒介的功能和角色都发生了重大变迁。作为这种变迁的缩影,我国的报纸发行在发行渠道、理念、机制、营销策略等方面经历了巨大变革。检视和反思这个变革过程,梳理其发展脉络,分析其发展现状,展望其发展趋向,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报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从研究背景和发行理论出发,以报刊发行学、报业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市场营销学中的相关知识,聚焦于国内报业集团发行体制、发行模式和发行策略,采取文献研究法、统计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探析我国报业集团发行竞争的态势和经营对策。并以江西日报报业集团为案例,从江西省报业发行市场的角度分析当前江西日报报业集团发行改革实践,并针对分析中所得到的启示,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在结构上共分六章。针对目前国内报业集团的发行竞争白热化的现状以及报业集团现行的多种发行模式,笔者以新时期我国报业集团发行体制与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寻报纸发行更佳的建构与运作模式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发行策略和经营措施。特别是从江西日报报业集团发行状况的分析来看,由于国内报业发行的改革创新开始时间不长且深度不广,因此国内报业市场上现有的报业集团发行体制与模式以及发行竞争格局仍将维持一段比较长时间的稳定状态。相应的各报业集团发行策略和发行渠道的建设将在以适应各自发行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各自自成一派,形成相对比较健全的自办发行网络体系。未来我国报业集团在对自身发行道路的探索与健全的过程中,将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结合中国国情,加大对发行的资金投入以及拓宽发行渠道,同时积极培养既懂发行又懂经营的复合型发行人才,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报业集团的先进发行模式和发行策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报纸发行理论,健立健全报刊发行量公证制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发行。如此以来,才能使我国报业集团发行真正朝进健康有序的方向上前进,向国际化发展。
二、近观美国报业管理(九) 美国报纸发行体制与机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观美国报业管理(九) 美国报纸发行体制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
1.2.2 传统报业转型的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与不足 |
2 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及传统报业的现实生态 |
2.1 媒介融合的现状 |
2.1.1 媒介融合的内涵及演变 |
2.1.2 媒介融合背景下生成新的传播环境 |
2.2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生态变迁 |
2.2.1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现状 |
2.2.2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生存困境 |
2.2.3 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发展机遇 |
2.3 国内传统报业从业人员媒体融合认知情况调查 |
2.3.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2.3.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2.3.3 传统报业从业人员对待新媒体的态度:积极主动迎接变革 |
2.3.4 传统报业从业人员媒体融合认知情况 |
2.4 传统报业转型路径探索的理论支持 |
2.4.1 基于拉斯韦尔“5W模式”传播理论的转型模式分析 |
3 组织融合模式分析及转型路径探索 |
3.1 组织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
3.2 应对策略 |
4 内容融合模式分析及转型路径探索 |
4.1 国内内容融合模式的分析 |
4.2 未来发展趋势——数据新闻可视化报道 |
5 渠道融合模式分析及转型路径探索 |
5.1 渠道供应与用户需求相匹配 |
5.2 渠道拓展与市场运营相匹配 |
6 受众融合模式及转型路径探索 |
6.1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受众研究维度 |
6.2 大数据分析助力转型升级 |
7 融合效果分析及网络社会的到来 |
7.1 传播效果评价体系的变化 |
7.2 网络社会的到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2)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过往研究的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北洋政府时期新闻业的发展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一节 新闻业发展的历史环境 |
第二节 新闻业发展的政策空间 |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发展 |
第四节 民营报人大量涌现的原因及代表性民营报人 |
第二章 民营报人对报纸功能的阐释 |
第一节 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 |
第二节 报纸以服务公众为目的 |
第三节 报纸以代表公共意见为己任 |
第四节 报纸是公众接受教育的机关 |
第三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学基础理论的探讨 |
第一节 关于“新闻”与“报纸”的解释 |
第二节 对“新闻”起源问题的探究 |
第三节 对新闻价值理论的研究 |
第四节 对新闻真实性的认识 |
第四章 民营报人新闻伦理思想 |
第一节 道德品格:记者的首要资格 |
第二节 独立自尊:记者的核心价值观 |
第三节 言论自由:记者的追求与向往 |
第四节 客观公正:记者的报道原则 |
第五章 民营报人对新闻业务的理论总结 |
第一节 新闻采集思想 |
第二节 新闻编辑思想 |
第三节 报刊评论写作思想 |
第六章 民营报人的报刊经营理念 |
第一节 报纸商业化的必要性 |
第二节 义利兼顾的经营方针 |
第三节 以广告为本位的经营理念 |
第七章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形成的原因 |
一、新闻事业的需要 |
二、中西文化的影响 |
第八章 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与局限 |
第一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价值 |
第二节 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的历史局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北洋政府时期的代表性民营报人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后记 |
(3)GR传媒集团衍生价值活动的项目化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项目化管理的核心概念 |
2.1.1 项目及项目化 |
2.1.2 项目管理及项目化管理 |
2.2 项目管理与项目化管理的关系 |
2.3 项目化管理与一般企业管理的区别 |
2.4 项目化管理的优势 |
2.4.1 有效促进资源整合 |
2.4.2 有效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 |
2.4.3 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 |
2.4.4 为企业创造培育管理人才的平台 |
第三章 GR传媒集团现有基于衍生价值活动运营管理的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GR传媒集团的发展概况 |
3.2 GR传媒集团现有核心业务及其运营管理模式概述 |
3.2.1 GR传媒集团现有核心业务及现状概述 |
3.2.2 GR传媒集团现有基于核心业务的运营管理模式概述 |
3.3 GR传媒集团现有基于核心业务的衍生价值活动及运营管理模式概述 |
3.3.1 GR传媒集团现有衍生价值活动概述 |
3.3.2 GR传媒集团现有衍生价值活动的特点概述 |
3.3.3 GR传媒集团现有衍生价值活动的运营管理模式概述 |
3.3.4 GR传媒集团基于现有衍生价值活动引发的管理复杂性 |
3.4 GR传媒集团现行基于衍生价值活动运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基于集团层面的资源整合系统未能有效建立 |
3.4.2 现行基于衍生价值活动的运营管理效率低下 |
3.4.3 GR传媒集团的品牌影响力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
3.4.4 基于集团层面的风险监控缺失 |
3.5 GR传媒集团现有基于衍生价值活动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欠缺系统的项目化经营管理理念 |
3.5.2 基于衍生价值活动的协同管理机制欠缺 |
3.5.3 基于集团层面的利益分配机制及激励机制欠缺 |
第四章 GR传媒集团衍生价值活动项目化运营管理对策 |
4.1 树立系统的项目化运营管理理念 |
4.2 成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化运营管理办公室 |
4.3 有效建立起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化运营组织管理模式 |
4.4 建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化管理流程 |
4.5 建立基于项目化运营管理的流程体系 |
4.5.1 实施项目的分类管理 |
4.5.2 实施项目的分级管理 |
4.5.3 基于全过程管理理念构建项目化运营管理流程体系 |
4.6 建立有效支持项目化运营的信息与沟通管理体系 |
4.7 建立基于衍生价值活动的协同运营管理机制 |
4.7.1 建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资源分配协同机制 |
4.7.2 建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范围管理协同机制 |
4.7.3 建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采购管理协同机制 |
4.8 建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进度管理监控机制 |
4.9 建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
4.10 建立有效激发员工潜力的利益分配机制与激励机制 |
4.11 建立基于集团层面的项目化运营管理风险监控机制 |
4.11.1 建立风险识别机制 |
4.11.2 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
4.11.3 建立风险应对措施报告或报备制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4)天津M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述 |
2.2 理论基础 |
2.3 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天津M报市场状况与问题分析 |
3.1 M报基本概况 |
3.2 M报市场环境分析与同城纸媒比较 |
3.3 M报现实困局的外部因素及成因分析 |
3.4 M报现实困局的内部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国内外纸媒创新案例及得失借鉴 |
4.1 国外纸媒创新案例及得失借鉴 |
4.2 国内纸媒创新案例及得失借鉴 |
第五章M报实操案例与创新对策 |
5.1 M报转型典型案例分析 |
5.2 M报管理模式创新建议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报业数字化转型 |
1.1.2 报纸编辑部的重构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与媒介融合相关的研究 |
1.3.2 与报纸编辑部转型相关的研究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 媒介融合与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的关系 |
2.1 媒介融合及其演进趋势 |
2.1.1 从媒介竞合到媒介融合的演进 |
2.1.2 媒介融合过程中传播技术形态的演进 |
2.2 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演进 |
2.2.1 国外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演进 |
2.2.2 国内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演进 |
2.3 媒介融合对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 |
2.3.1 媒介融合下的报业数字化转型 |
2.3.2 信息技术对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
2.3.3 媒介融合对新闻生产流程变迁的影响 |
2.3.4 媒介融合对从业者能力变迁的影响 |
3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现状与问题 |
3.1 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动因 |
3.1.1 建立与报业数字化转型战略相匹配的组织结构 |
3.1.2 报纸编辑部体制改革的政策引导 |
3.1.3 媒介结构性融合阶段的迫切需求 |
3.1.4 内容建设仍旧是报业组织成败的核心因素 |
3.1.5 数字传播技术在报纸内容生产领域的开拓 |
3.1.6 知识特性对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的影响 |
3.2 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现状 |
3.2.1 滚动新闻编辑部——广州日报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模式 |
3.2.2 全媒体编辑部——南方日报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模式 |
3.2.3 全媒体编辑中心——湖北日报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模式 |
3.3 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管理结构不明晰 |
3.3.2 管理层级未减少 |
3.3.3 “跨部门协作”存在误区 |
3.3.4 错误理解组织结构扁平化 |
4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外部环境的原因分析 |
4.1.1 文化体制改革有待深入 |
4.1.2 “官本位”思想作祟 |
4.1.3 转企改制的“行政化”残余严重 |
4.2 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内部环境的原因分析 |
4.2.1 媒体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 |
4.2.2 缺乏组织结构转型的意识 |
4.2.3 不确定性规避倾向 |
4.2.4 担心既得利益受损 |
4.2.5 对已有组织文化的认同感 |
5 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思路 |
5.1 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依据 |
5.2 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的原则 |
5.3 融合新闻生产组织结构转型的思路 |
5.3.1 融合新闻生产的特点 |
5.3.2 融合新闻生产组织结构的特点 |
5.3.3 融合新闻生产中的学习型编辑组织 |
5.3.4 众包协作模式下的蜂群思维 |
6 结语 |
6.1 新的传播技术与新媒介 |
6.2 报纸编辑部与报业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文章 |
后记 |
(6)全媒体时代党报管理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2 全媒体时代党报管理变革的理论基础 |
2.1 全媒体时代及党报的概念 |
2.1.1 全媒体时代的含义与特点 |
2.1.2 党报的定义与特点 |
2.2 党报管理变革的理论前提 |
2.2.1 党报管理的基本原则 |
2.2.2 全媒体时代党报的合理定位 |
2.3 党报管理变革的理论依据 |
2.3.1 组织结构理论 |
2.3.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3.3 激励机制理论 |
3 全媒体时代党报管理的现实分析 |
3.1 全媒体时代党报面临的外部挑战 |
3.1.1 都市报的崛起 |
3.1.2 网络媒体的冲击 |
3.2 全媒体时代党报的内部管理问题 |
3.2.1 组织形式管理上的矛盾 |
3.2.2 传播内容管理上的两难选择 |
3.2.3 经营方式管理上的单一模式 |
3.2.4 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瓶颈 |
3.2.5 团队资源管理上的缺失 |
4 全媒体时代党报管理变革的对策建议 |
4.1 明确党报的管理定位 |
4.1.1 党报的路线定位及体制管理不变 |
4.1.2 党报的管理策略和路径需要变革 |
4.2 推动党报内部机制变革 |
4.2.1 创新党报的体制机制 |
4.2.2 推行扁平制的组织结构 |
4.3 提升党报的质量管理水平 |
4.3.1 强化党报导向的质量管理 |
4.3.2 提高党报内容的质量管理 |
4.3.3 改进党报形式的质量管理 |
4.4 创新党报的人才建设体系 |
4.4.1 创建人才管理的良性循环模式 |
4.4.2 完善多层面的激励机制 |
4.4.3 做好培训及职业规划设计 |
4.5 加大党报媒介融合力度 |
4.5.1 确立媒介融合的管理思维 |
4.5.2 改良媒介融合的流程再造 |
4.5.3 推动记者在媒介融合下的角色转变 |
4.6 树立党报的品牌管理意识 |
4.6.1 打造党报自身的品牌建设 |
4.6.2 开拓职业报人的品牌创新 |
5 案例:全媒体时代美国平面媒体的现状与启示 |
5.1 美国报业基本现状 |
5.2 集团化成就"协同增效" |
5.3 美国报业的媒介融合 |
5.4 美国报纸的基本管理及流程 |
5.5 全媒体时代的美国记者 |
5.6 美国报纸的品牌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国内外关于报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三、本研究的框架思路 |
四、本研究的主要方法 |
五、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报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论 |
第一节 竞争力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联理论 |
第三节 报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
第四节 报业竞争力的一般要素分析 |
第五节 报业竞争力的特殊要素分析 |
第二章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 |
第一节 美国报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日本报业的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的报业发展 |
第四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特点 |
第五节 当代报业发展的趋势 |
第三章 当代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世界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二节 从计划到市场:我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变迁及影响 |
第四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基本格局 |
第一节 "十五"以来我国报业竞争发展状况 |
第二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
第三节 我国报业竞争力面临的挑战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特征 |
第五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的趋势 |
第五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环境的影响分析——以《福建经济快报》的兴衰为例 |
第一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前身 |
第二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发展 |
第三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兴盛 |
第四节 《福建经济快报》的衰亡 |
第五节 《福建经济快报》亏损并停刊的原因透析 |
附录:见证《福建经济快报》兴衰的几个文件 |
第六章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对报业发展的意义 |
第二节 增强报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提升中国报业竞争力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四节 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的前景展望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关键概念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意义、创新点及难点 |
2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形成的背景 |
2.1 中国近代新闻业的职业化历程 |
2.2 中国近代新闻业职业化发展的表现 |
3 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发展历程 |
3.1 1911-1916年:选择新闻业 |
3.2 1916-1926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的初步形成 |
3.3 1926-1937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践行中发展 |
3.4 1937-1949年: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在考验中成熟 |
4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性质观:"代表国民说话" |
4.1 "代表国民说话"要求与政府保持一定的距离 |
4.2 不合理的新闻检查干扰"代表国民说话" |
5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功能观:报道新闻与铸造舆论 |
5.1 真实报道,还原现实 |
5.2 引导民众,提高素养 |
5.3 客观述评,监测环境 |
5.4 记载历史,传承文化 |
5.5 引领社会,共同发展 |
6 胡政之的媒介经营观及其实践:为新闻职业的独立自主而做营业 |
6.1 从依靠津贴到注重经营管理 |
6.2 刚性的制度管理明确新闻职业岗位的责权利 |
6.3 荣誉股激发新闻职业人才的主人翁精神 |
6.4 因势变更报社的组织结构以适应新闻职业的专业化发展 |
6.5 经营管理实践的特色:凸显新闻职业的规律性特征 |
7 胡政之的新闻职业伦理观及其实践:以"不媚"为中心 |
7.1 公开的采访真确的报道 |
7.2 不媚强梁不媚世俗 |
7.3 新闻职业伦理和史家修养 |
8 胡政之的新闻人才观及其实践:职业培训模式与自我培养 |
8.1 新闻职业人才的基本条件 |
8.2 新闻职业人才的养成策略:以自我培养为主 |
8.3 留住新闻人才的保障体系:事业、待遇和感情 |
8.4 用人不疑:给予新闻人才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 |
8.5 重用且宽容左派新闻人才 |
9 结论 |
9.1 新闻职业功能从政治工具到新闻媒介转换的推动者 |
9.2 新闻职业自主意识的提倡者和积极实践者 |
9.3 新闻职业声望的获取从外部影响转向内部授予的探索者与实践者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导论 |
0.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0.2 研究方法 |
0.2.1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0.2.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
0.2.3 历史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0.3 论文结构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及不足之处 |
0.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
0.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1章 相关理论综述 |
1.1 产业集群理论 |
1.1.1 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
1.1.2 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1.1.3 区位理论 |
1.1.4 增长极理论 |
1.1.5 新产业区理论 |
1.1.6 新竞争理论 |
1.1.7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产业集群理论 |
1.2 文化产业相关理论 |
1.2.1 文化产业定义的相关研究 |
1.2.2 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
1.2.3 文化产业政策的研究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化产业集群基础理论探索 |
2.1 文化产业的定义及分类 |
2.1.1 文化产业的定义 |
2.1.2 文化产业的分类 |
2.1.3 文化产业的特征 |
2.2 文化产业集群的界定及形成机理 |
2.2.1 文化产业集群的界定及特征 |
2.2.2 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2.3 文化产业集群的区位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市场因素 |
2.3.2 人力资源因素 |
2.3.3 制度因素 |
2.3.4 技术因素 |
2.3.5 资本因素 |
2.3.6 区域文化因素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及发展 |
3.1 美国报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
3.1.1 美国报纸和报业集团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
3.1.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美国报团的发展 |
3.1.3 战后美国报团的迅速扩张 |
3.1.4 进入21 世纪以来美国报业的逐步萎缩 |
3.2 美国电影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
3.2.1 早期美国电影的托拉斯联合 |
3.2.2 大制片厂制度的兴起(1916—1948 年) |
3.2.3 战后电影业的发展:从繁荣到衰落 |
3.2.4 20 世纪70 年代后美国电影公司的集团化发展 |
3.3 美国电视产业的发展 |
3.3.1 电视产业的起步时期:1939—1952 年 |
3.3.2 电视产业的稳步发展时期:1953—1980 年 |
3.3.3 垄断竞争中的电视产业:1981—1995 年 |
3.3.4 电视产业的大整合时期:1996 年至今 |
3.4 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趋势 |
3.4.1 企业并购频繁发生,产业集聚度日益提高 |
3.4.2 企业集团化,集团多元化趋势日益显着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文化产业集聚实证分析 |
4.1 数据及分析方法的选择 |
4.1.1 分析方法的选择 |
4.1.2 样本数据的说明 |
4.2 计算结果及数据分析 |
4.2.1 美国文化产业区域集中度分析 |
4.2.2 美国文化产业Hoover 系数分析 |
4.2.3 美国文化产业区域集聚程度分析 |
4.3 分析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及对中国黑龙江省的借鉴和启示 |
5.1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经验 |
5.1.1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
5.1.2 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 |
5.2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概况 |
5.2.1 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禀赋概况 |
5.2.2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5.2.3 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竞争力实证分析 |
5.3 提升黑龙江省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5.3.1 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扩大产业规模 |
5.3.2 转变文化产业发展观念,提高文化产品需求水平 |
5.3.3 利用自身比较优势,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
5.3.4 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 |
5.3.5 加快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区域人力资本存量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0)新时期我国报业集团发行体制与策略研究 ——以江西日报报业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报业集团发行的相关概念 |
2.1 报纸发行的概念 |
2.2 报刊发行的地位与作用 |
2.2.1 传播作用 |
2.2.2 桥梁作用 |
2.2.3 展示作用 |
2.2.4 经济作用 |
2.3 报刊发行理论的研究 |
2.3.1 报刊发行研究的现状 |
2.3.2 对报刊发行的科学认识 |
2.3.3 报刊发行学的研究 |
2.4 报业集团的性质和特征 |
2.5 报业集团报纸发行体制及其构成要素 |
第3章 我国报业集团发行体制与模式的分析 |
3.1 国内报业发行体制的演变及现状 |
3.2 新时期国内报业发行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
3.2.1 报业发行营销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
3.2.2 报业发行网络结构与人才结构不合理 |
3.2.3 "发行难"成为新时期中国报业共同面临的核心问题 |
3.2.4 报业发行量核查制度不完善 |
3.3 国外报业发行的经验与借鉴 |
3.3.1 美国报业发行的经验与借鉴 |
3.3.2 日本报业发行的经验与借鉴 |
3.4 现今国内报业集团的发行模式分析 |
3.4.1 扬子晚报:省会与地市渗透的发行模式 |
3.4.2 华西都市报:"敲门发行"模式 |
3.4.3 成都商报:公司分销制的发行模式 |
3.4.4 北京青年报:"小红帽"发行模式 |
3.4.5 南方都市报:"多版本"发行模式 |
3.5 我国报业集团发行模式的整合优化对策 |
3.5.1 权力退出报刊发行领域 |
3.5.2 自办发行产业化 |
3.5.3 完善发行代理制度 |
3.5.4 建立健全报刊发行量公证制度 |
3.6 国内报业集团发行模式的发展方向 |
3.6.1 整合型发行模式 |
3.6.2 效益型发行模式 |
3.6.3 免费派送发行模式 |
第4章 我国报业集团发行策略的分析 |
4.1 我国报业集团发行市场的总体竞争格局 |
4.1.1 发行渠道的竞争 |
4.1.2 价格竞争 |
4.1.3 促销竞争 |
4.2 我国报业集团发行战略的选择 |
4.2.1 扩张型战略 |
4.2.2 收缩型战略 |
4.2.3 多元化战略 |
4.3 新时期我国报业集团发行市场的竞争策略 |
4.3.1 加强发行渠道的建设及其结构调整 |
4.3.2 提高报纸发行与广告量价规律的认识 |
4.3.3 加强报纸自身结构调整创建报业品牌 |
4.3.4 加强发行终端与发行队伍建设 |
4.4 我国报业集团提高国内发行市场占有率的措施 |
4.4.1 措施之一:抓好采编 |
4.4.2 措施之二:推广品牌 |
4.4.3 措施之三:拓宽渠道 |
4.4.4 措施之四:抓好老客户 |
第5章 案例研究:江西日报报业集团发行改革的分析和启示 |
5.1 案例背景 |
5.2 案例分析 |
5.2.1 体制整合 |
5.2.2 市场定位 |
5.2.3 发行优势 |
5.2.4 发行策略 |
5.2.5 党报与子报的发行差异 |
5.3 若干启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6.2.1 报纸发行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
6.2.2 报纸发行的有效性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近观美国报业管理(九) 美国报纸发行体制与机制(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介融合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之路[D]. 林凤娇. 浙江大学, 2020(02)
- [2]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新闻思想研究[D]. 刘炎飞.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GR传媒集团衍生价值活动的项目化运营管理研究[D]. 黄俊英. 广西大学, 2016(02)
- [4]天津M报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 张雪飞. 天津大学, 2016(03)
- [5]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报纸编辑部组织结构转型研究[D]. 田园子. 武汉大学, 2014(06)
- [6]全媒体时代党报管理变革研究[D]. 张轶.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7)
- [7]当代中国报业竞争力研究[D]. 王秋苹.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8]胡政之新闻职业观及其实践研究[D]. 陈志强.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1)
- [9]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周国梁. 吉林大学, 2010(08)
- [10]新时期我国报业集团发行体制与策略研究 ——以江西日报报业集团为例[D]. 陈乐. 南昌大学, 2009(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