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丽,高志蓉[1](2021)在《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文中提出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是农业科技的主要接受者和应用者。农业新技术只有被农民接受,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农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影响他们对新科技的认识、接受和应用,进而影响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农业科学技术作为一种进步力量,对农民的全面发展、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农民的造就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农民应当通过教育培训丰富自身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运用科技进行农业生产的实践中增强自身的科学素质;两者之间有实现良性互动的内在根据,也需要实现良性互动的外部环境。
张敏[2](2021)在《温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
胡鑫[3](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三农”工作作出的符合中国社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战略部署。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乡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的重要课题。目前,在中国农业农村发展滞后的众多原因中,最为根本的原因是乡村人才队伍发展瓶颈制约,这就为农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提出了新的课题。论文采用比较研究、系统分析、规范研究等方法,通过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探寻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探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论文由以下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绪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国内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这一章首先对人力、人才、人力资本、人才资源、人才支撑体系等概念进行了释义;其次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最后明确了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包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所拥有的机遇。第三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包括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即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国外学者的相关思想,即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即以农为本思想、政以才治思想、养护农民思想。第四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在释义和阐述职业农民、新型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紧迫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释义和阐述乡村专业人才内涵、类型、作用以及乡村振兴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在释义和阐述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合理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在释义和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客观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在阐述社会各界内涵、社会各界是乡村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必然性等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第五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包括实施阳光工程、实施雨露计划、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包括实施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包括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包括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包括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第六章是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包括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即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即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即教师定期服务乡村、医生定期服务乡村、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即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科技人才兼职取酬、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即增加财政涉农资金、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在系统梳理了人力、人才、人才资本、人才资源等概念基础上,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具体维度,全面阐释了人才支撑体系概念。二是论文以各类人才资源为研究主体,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实践路径。三是论文完整构建了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刘健[4](2021)在《多主体参与下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科技园区作为集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及推广为一体的重要载体,可以紧紧围绕农产品、农业科技和生产装备展开示范活动,帮助广大农业企业真正实现自身效益最大化,同时也对区域性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2016年江苏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创建国家级,2019年园区被科技部第七批验收认定,验收总成绩在77家验收园区中排名第一。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正式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四年以来,园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发展过程中的诸多不足。本文从多主体参与视角出发,暨从企业、政府和高校这三个角度,对园区发展提出了具体对策。这不仅仅是对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研究的补充,也对推动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更是以点带面地为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建言献策。本文通过对科技园区和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界定,依托农业区位、技术创新、发展极、三螺旋模型等理论对参与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企业、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三大主体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对比分析法,走访调查、具体分析了扬州农科园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第一步,深入现场对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进行了考察调研,获取相关基础数据和信息,归纳整理出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的现状。重点论述企业、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参与园区建设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第二步,通过对比镇江农业科技园区和扬州农业科技园区的各项数据,分析得出扬州农科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即产业主体驱动不够、政策主体引领不强、科技主体支撑不足。第三步,联系实际,针对存在的问题,从设立农科园专项扶持政策、加强农科园的监管力度、规划引领产业特色发展、实施科学的管理制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提高科技转化率、建立合作联盟、成立公共实验室、建立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扬州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
瞿连贵[5](2021)在《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发展教育以摆脱贫困是各国反贫困的普遍做法。然而,在普及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发展何种教育更适合于贫困者的需要也更有利于他们摆脱贫困则与经济发展、文化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直面贫困群体发展能力不足这一根本原因,专注于开发贫困群体的职业能力、促进贫困群体就业、依托就业摆脱贫困。由于这一特性,职业教育已成为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状态的教育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渠道、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的长远之计。为此,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作为本研究的核心问题,旨在从学理上阐明职业教育为何能反贫困?职业教育反贫困又是如何实现的?可以从国内外的历史实践中汲取什么经验?职业教育如何在乡村振兴和相对贫困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功能又如何发挥?可以提供何种行动方案?为探究以上问题,研究围绕以下思路和方法展开。第一,借助文献和理论分析,确定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第二,通过政策文本分析,揭示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脉络及蕴藏的对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理解和认识的演进;第三,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展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图景及其实现路径;第四,采用比较分析法,梳理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典型做法及其背后对作用机理和实现路径的理解和认识;第五,运用归纳法,提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具体的研究内容和步骤如下:首先,以历史制度主义为分析视角,梳理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演进动因及政策治理的基本逻辑。接下来,以学历职业教育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成效、运行特征和现实困境,呈现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然境况。在此基础上,分析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的组织使命与反贫困理念、职业教育反贫困主要实践、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最后,综合历史、现实和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的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的优化建议。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七个结论:第一,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经历了六个阶段: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改变普遍贫穷落后的面貌(1949-1977);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和促进农民增收(1978-1993);面向成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和转移就业(1994-2000);面向贫困地区群众提升素质、加快解决温饱步伐(2001-2010);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助力脱贫攻坚(2011-2020);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开展终身职业培训、壮大中等收入群体(2021-)。背后的演进动因为:政治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经济上把职业教育视为将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重要手段;政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文化上把职业教育视为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透过政策演变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政策逻辑为:与国家反贫困战略目标内在统一,融入国家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之中,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以及适时优化反贫困的实施方式。第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面向多维贫困和脱贫难度较大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和优质的资源支撑,实施长周期和系统化培养,最终实现综合赋能的目标。表现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国家贫困标准为识别依据、以能力开发与就业服务衔接为途径、以就业创业促脱贫促发展为目标、以学校和企业共同赋予贫困家庭学生发展权能为保障的运行特征。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在激活贫困家庭学生内源动力的意识、能力和方法,在开发贫困家庭学生人力资本的质量和针对性、在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向工作过渡的制度建设,在支持贫困家庭学生生涯发展等方面,尚有较大空间。第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精准聚焦于农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从多维度激活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内源发展动力,成人贫困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满意度较高,增进了成人贫困劳动力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这些成效与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呈现出的以下运行特征密切相关,即政府统筹配置培训资源与引入市场竞争相结合以优化培训供给、技能培训与劳动生产有效衔接以扩充成人贫困劳动力发展权能、共同目标引领下政府与市场组织和贫困劳动力多向互动。面对国家治理的新形势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新诉求,职业技能培训面临供给主体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能力不足、学员来源多样和需求多元与培训成本约束之间的内在张力、面对培训机构间合作难以实现、外在激励与内源动力不足的双重制约等现实挑战。第四,国际劳工组织面向非正规经济开展促进就业的综合项目,借助培训促进特殊群体人力资本开发,促进体面就业和创业以改变不利处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促进青年就业和创业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核心任务,将促进教育公平和性别平等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重要领域,将培养绿色技能促进绿色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和减贫的发展方向,创新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以提升服务特殊群体的能力;世界银行从促进可持续发展出发、发展面向未来的全民教育,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出发、实施人力资本项目。以上实践的启示在于,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据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以促进处境不利群体就业和体面工作为根本目标,多元主体共同治理以创设能力建设与能力发展衔接的政策环境。第五,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可以概括为,专注于贫困家庭学生面向职业的能力开发、学校培养和企业培训紧密结合、促进就业创业以阻断贫困传递。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职业教育能否赋予贫困者内源发展动力、贫困者能否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参与主体之间能否有效配合、反贫困政策内部是否协调一致、能力开发能否与市场需求匹配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表现为:以面向成人贫困劳动力、开发劳动生产能力为起点,以提供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培训并促进转化为途径,以促进成人贫困劳动力与劳动产生和就业岗位匹配为目标。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技能供给的质量是否有保障,技能需求的个性化与培训供给的同质化的矛盾能否消解,培训资源能否支撑受训者多样化的诉求,技能培训变革能否顺应低收入群体的新需求。第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可以概括为,以贫困对象的识别为起点,包括能力开发和精准赋能、促进就业和摆脱贫困、能力发展和增收致富,最终摆脱贫困和实现发展。现实中表现为三个向度:一是个体层面的教育培训、岗位就业、稳定收入和脱贫致富互相关联;二是区域层面的本土人才培养、区域发展的人才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区域脱贫与个体脱贫同步推进;三是社会层面的岗位创造、能力开发、促进就业、群体增收、社会稳定前后贯通。第七,面向新时代乡村振兴和低收入群体增收的现实需要,职业教育需要从以促进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为主体转向以服务低收入群体增收为重点,注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和终身职业培训的整合以提供终身发展的支持,从促进贫困群体就业转向服务低收入群体生涯发展,以为优化社会结构和社会融合贡献职业教育的力量。
宁云,章琰,王乾[6](2021)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主渠道之一,将其产出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对增强我国农业领域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文章选取影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效益的5个关键因素,通过调查问卷和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外部支持是影响成果经济效益、无形资产效益最重要的因素,而转化主体的成果转化能力及意识则是影响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重要因素,上述结论有望对我国农业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闫锡泰[7](2020)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析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包括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建设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供参考。
何立阳[8](2021)在《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农业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身为农业大国,近年来在政策法规的积极引导下,涉农企业发展迅速,但涉农产业的弱质性长期存在,国家金融管制政策存在一定刚性,对农业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支持尚不充分,农业企业的科技成果在落地落实转化过程中融资难、途径单一、机制僵化等问题长期存在,成为制约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良性发展的重要原因。探索农业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融资机制、融资途径和融资方式组合等因素对融资效率的影响,可以为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提供动态调整建议,为农业科技企业产品技术的转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信息不对称理论、优序融资理论和融资效率理论,运用描述性统计及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选取河北省121家农业科技企业为样本对成果转化各个阶段的融资情况进行调研,在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成果转化的融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探索影响融资效率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一是根据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融资现状,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和主要观点,从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不同阶段融资的角度选题,对融资效率进行研究。二是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在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融资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在研发阶段、中试阶段、商品化阶段和规模化阶段的融资需求、融资方式和收益占比等因素对融资效率的不同影响,探索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影响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的主要因素。三是利用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调研所得数据,选取融资效率相关指标构建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对成果转化不同阶段对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各阶段融资效率普遍较低,融资方式较单一,而在不同阶段选择不同融资方式组合会对其融资效率有较大影响。四是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影响,提出优化企业阶段性融资方式的选择、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等相应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各阶段融资效率水平均较低;影响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企业未对融资方式优化选择和内部经营管理的不规范。针对以上问题,从企业自身角度,分别就优化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共享信息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切入点,将企业规模、融资金额和融资利率作为投入指标,收入总额和收益占比作为产出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企业成果转化各阶段的融资效率进行建模,对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进行较为科学客观的评价。
叶翔宇[9](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业科技进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潘长彬[10](2020)在《贵定云雾贡茶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供需研究》文中认为
二、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论文提纲范文)
(1)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良性互动的内在根据 |
(一)科学技术只有渗透于劳动者才能发挥作用 |
(二)人的主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才能得到改造 |
(三)科学技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 |
二、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 |
(一)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农业科技发挥作用的坚强基础 |
(二)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
三、优化农民科学素质和农业科学技术发展间良性互动的条件 |
(一)加强农民科学素质的培养 |
(二)提高农业科学技术的适应性 |
(三)优化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良性互动的环境 |
(3)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概述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人力 |
2.1.2 人才 |
2.1.3 人力资本 |
2.1.4 人才资源 |
2.1.5 人才支撑体系 |
2.2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
2.2.1 产业兴旺 |
2.2.2 生态宜居 |
2.2.3 乡风文明 |
2.2.4 治理有效 |
2.2.5 生活富裕 |
2.3 乡村振兴战略对人才支撑的诉求 |
2.3.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制约 |
2.3.2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挑战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机遇 |
第3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乡村发展与城乡空间正义相关联 |
3.1.2 人才作用的发挥要立足社会实践 |
3.1.3 人民群众是最充沛的人才储备库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攸关国计民生 |
3.2.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 |
3.2.3 要通过教育挖掘培养乡村人才 |
3.3 国外学者相关思想 |
3.3.1 人力资本核心是提高人口素质 |
3.3.2 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源泉 |
3.3.3 人力资本获得需要后天的投资 |
3.4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4.1 以农为本思想 |
3.4.2 政以才治思想 |
3.4.3 养护农民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
4.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
4.1.1 职业农民 |
4.1.2 新型农民 |
4.1.3 新型职业农民 |
4.1.4 乡村振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
4.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4.2.1 乡村专业人才 |
4.2.2 乡村专业人才的类型 |
4.2.3 乡村专业人才的作用 |
4.2.4 乡村振兴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
4.3 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
4.3.1 农民工 |
4.3.2 新生代农民工 |
4.3.3 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 |
4.3.4 乡村振兴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合理性 |
4.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 |
4.4.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4.4.2 科技人才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 |
4.4.3 科技人才是科技知识的传播者 |
4.4.4 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客观性 |
4.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 |
4.5.1 社会各界 |
4.5.2 社会各界是乡土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 |
4.5.3 社会各界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载体 |
4.5.4 乡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必然性 |
第5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 |
5.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
5.1.1 实施阳光工程 |
5.1.2 实施雨露计划 |
5.1.3 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
5.1.4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 |
5.2 加强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 |
5.2.1 实施特岗教师计划 |
5.2.2 实施“三支一扶”计划 |
5.2.3 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 |
5.2.4 实施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 |
5.2.5 实施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 |
5.3 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的路径 |
5.3.1 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行动计划 |
5.3.2 实施乡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培养计划 |
5.3.3 打造“星创天地”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
5.4 发挥科技人才支撑作用的路径 |
5.4.1 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 |
5.4.2 实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培养计划 |
5.4.3 实施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项目 |
5.4.4 全面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 |
5.5 鼓励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的路径 |
5.5.1 公民个人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振兴 |
5.5.2 鼓励引导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 |
5.5.3 群团组织发挥人才优势支持乡村振兴 |
5.5.4 行业部门利用资源优势推进乡村振兴 |
第6章 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的运行机制 |
6.1 建立多种方式并举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6.1.1 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 |
6.1.2 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 |
6.1.3 以“半农半读”接受农业职业教育 |
6.2 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 |
6.2.1 城乡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2 区域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2.3 校地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 |
6.3 建立城市人才定期服务乡村机制 |
6.3.1 教师定期服务乡村 |
6.3.2 医生定期服务乡村 |
6.3.3 科技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3.4 文化人才定期服务乡村 |
6.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
6.4.1 科技成果转化收益 |
6.4.2 科技人才兼职取酬 |
6.4.3 农技推广服务绩效纳入职务(称)评聘 |
6.5 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
6.5.1 增加财政涉农资金 |
6.5.2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
6.5.3 拓宽资金筹集渠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多主体参与下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已有研究述评 |
1.3 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图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科技园区的概念 |
2.1.2 农业科技园区的概念 |
2.2 相关基本理论 |
2.2.1 技术创新理论 |
2.2.2 技术诱导变革理论 |
2.2.3 三螺旋理论 |
2.3 多主体参与视角下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机制分析 |
2.3.1 农科园参与主体分析 |
2.3.2 农科园参与主体行为分析 |
2.3.3 农科园参与主体互动分析 |
第3章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现状和成效 |
3.1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概况 |
3.1.1 园区发展基础 |
3.1.2 园区功能布局 |
3.1.3 园区发展现状 |
3.2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 |
3.2.1 企业参与园区建设的成效 |
3.2.2 行政引导园区建设的成效 |
3.2.3 科研院所支持园区建设的成效 |
3.2.4 三方主体的协同发展的成效 |
第4章 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
4.1 存在的不足 |
4.1.1 科研能力存在缺项 |
4.1.2 政府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
4.1.3 园区综合效益能力不高 |
4.2 原因分析 |
4.2.1 企业主体驱动不够 |
4.2.2 行政主体引领不强 |
4.2.3 科研主体支撑不足 |
4.2.4 三方主体间缺乏连接机制 |
第5章 促进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对策 |
5.1 提高企业主体竞争水平 |
5.1.1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
5.1.2 强化企业自身科研能力 |
5.1.3 实施科学的运营体系 |
5.2 提升行政主体引领作用 |
5.2.1 细化农科园专项扶持政策 |
5.2.2 加大投入和扩展园区融资渠道 |
5.2.3 引领产业特色融合发展 |
5.3 加大科研主体科技支撑力度 |
5.3.1 健全科技支持体系 |
5.3.2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
5.3.3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
5.4 完善参与主体间的连接机制 |
5.4.1 建立合作联盟 |
5.4.2 成立公共实验室 |
5.4.3 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反贫困 |
二、职业教育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反贫困历史中职业教育作用机理的考察 |
二、反贫困行动中职业教育功用与定位分析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制的已有理解和认识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支持环境探析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策略探讨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现实问题及应对策略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步骤 |
第二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内源发展理论:职业教育激活贫困者内在发展动力 |
一、内源发展理论及其发展 |
二、内源性反贫困及其实现 |
三、内源发展理论与贫困者内生动力生成 |
四、内源发展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二节 赋权理论:职业教育赋予贫困者能力的内在机理 |
一、赋权理论及其发展 |
二、赋权理论的构成要素 |
三、赋权理论的支撑环境与基本条件 |
四、赋权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三节 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职业教育对贫困者人力资本的开发 |
一、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内涵 |
二、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和价值拓展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与人力资本开发 |
四、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的局限 |
五、人力资本反贫困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四节 现代治理理论:构建职业教育参与贫困治理的路径 |
一、现代治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
二、现代治理理论与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内在关联 |
三、现代治理理论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启示 |
第五节 理论框架与分析思路 |
一、理论框架 |
二、分析思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进与治理逻辑 |
第一节 分析视角 |
一、历史制度主义理论及分析方法 |
二、历史制度主义对本研究的启示 |
第二节 建国以来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阶段 |
一、面向工农兵普及劳动生产知识(1949-1977):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早期探索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实用人才(1978-1993):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 |
三、面向成人的职业技能培训(1994-2000):促进农民增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 |
四、面向贫困群众转移就业提升素质(2001—2010):加快解决温饱步伐 |
五、面向贫困人口提供多层次支持(2011—2020):打赢脱贫攻坚战 |
六、面向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2021—):壮大中等收入群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演进动因 |
一、政治动因:职业教育是增强贫困群体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举措 |
二、经济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人口转化为经济发展所需劳动力的关键 |
三、社会动因:职业教育是贫困者实现自力更生和自主发展的教育保障 |
四、文化动因:职业教育是面向贫困者有效整合扶智与扶志的优先选项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政策的治理逻辑 |
一、与国家反贫困总体战略目标内在统一 |
二、嵌入国家经济全面持续高速发展之中 |
三、始终注重贫困者面向就业的能力开发 |
四、适时优化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方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进展调查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调查目的与实施过程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工具 |
四、实施步骤 |
五、数据来源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成效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运行特征 |
三、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实施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与基本经验 |
第一节 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国际劳工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国际劳工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二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性与反贫困 |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践特征 |
一、世界银行组织使命与反贫困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实践 |
三、世界银行的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特征 |
四、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作用机理 |
五、世界银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 |
第四节 国际组织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基本经验 |
一、注重能力建设:以贫困人口能力建设和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二、实施路径多元:依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教育培训支持 |
三、面向就业创业:促进弱势群体体面工作以提升生活质量 |
四、多元主体共治:创设能力建设与岗位转化衔接的社会政策环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学历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
一、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作用机理 |
二、非学历职业技能培训反贫困的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及优化改进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与模式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构成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基本模式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实践向度 |
一、搭建面向贫困者个体的促进就业进而摆脱贫困的阶梯 |
二、面向贫困地区培养经济发展所需实用人才促进区域脱贫 |
三、畅通低收入者技术技能发展通道以向中等收入群体跨越 |
第三节 职业教育反贫困实现路径的优化改进 |
一、对象拓展:从以贫困人口为主体到以低收入人口为重点 |
二、方式优化: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衔接 |
三、目标升级:从促进就业摆脱贫困到促进生涯发展和职业成功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反思及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职业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共识:能力贫困、教育反贫和职教赋能一脉相承 |
二、职业教育反贫困的治理逻辑:开发能力、服务经济和促进增收紧密衔接 |
三、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运行模式:分类瞄准、多向发力与赋权增能互为支撑 |
四、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国际经验:以人为本、服务需求与体面就业高位衔接 |
五、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实现路径:精准识别、综合赋能与能力发展层层递进 |
六、职业教育反贫困的路径转向:对象拓展、方式优化与目标升级同频共振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对职业教育反贫困的可持续性的探讨和分析较为有限 |
二、对职业教育反贫困功能限度的考察不够深入 |
三、职业教育与贫困内在关系的辩证分析不透彻 |
第三节 研究展望 |
一、多维度审视职业教育在弱势群体治理中的功能与价值 |
二、立体化审视职业教育促进弱势群体发展的实现路径 |
三、发展性审视职业教育助力弱势群体发展的路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问卷设计和抽样 |
2.2 因变量的测量 |
2.3 自变量的测量 |
2.4 控制变量 |
2.5数据分析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样本描述性统计 |
3.2因子分析 |
3.3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
4 讨论 |
5 研究结论 |
(7)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存在的问题 |
1.1 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
1.2 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
1.3 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
1.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
2 对策 |
2.1 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
2.2 加大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资金投入 |
2.3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素质 |
(8)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科技企业 |
2.1.2 成果转化阶段性融资 |
2.1.3 融资效率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优序融资理论 |
2.2.3 融资效率理论 |
3 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融资调研 |
3.1 问卷设计及检验 |
3.1.1 问卷设计 |
3.1.2 问卷检验 |
3.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样本总体特征 |
3.2.2 样本总体分析 |
3.3 调研结果分析 |
3.3.1 样本数据各阶段具体分析 |
3.3.2 样本数据阶段性对比分析 |
3.4 小结 |
4 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测度 |
4.1 融资效率评价方法的选择 |
4.2 DEA-BCC模型说明 |
4.3 指标的选取与说明 |
4.4 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测度分析 |
4.4.1 综合效率 |
4.4.2 纯技术效率 |
4.4.3 规模效率 |
4.4.4 效率对比分析 |
4.4.5 融资方式影响融资效率的验证分析 |
4.5 小结 |
5 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问题及成因分析 |
5.1 企业成果转化融资存在的问题 |
5.1.1 融资方式单一 |
5.1.2 企业贷款受限 |
5.1.3 融资成本较高 |
5.2 企业成果转化融资问题成因分析 |
5.2.1 信息不对称 |
5.2.2 无优化融资选择 |
5.2.3 内部管理水平较低 |
6 提高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企业成果转化中融资方式的选择 |
6.2 加强内部管理,优化内部资源配置 |
6.3 提高信息透明度,建立对外信息平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把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民科学素质与农业科技发展的良性互动[J]. 王晓丽,高志蓉. 晋中学院学报, 2021(05)
- [2]温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 张敏. 浙江海洋大学, 2021
- [3]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研究[D]. 胡鑫. 吉林大学, 2021(01)
- [4]多主体参与下扬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对策研究[D]. 刘健. 扬州大学, 2021(09)
- [5]职业教育反贫困的作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D]. 瞿连贵. 华东师范大学, 2021(11)
- [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为例[J]. 宁云,章琰,王乾. 农业科技管理, 2021(02)
- [7]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闫锡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0(23)
- [8]河北省农业科技企业成果转化融资效率研究[D]. 何立阳. 河北农业大学, 2021(05)
- [9]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农业科技进步研究[D]. 叶翔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贵定云雾贡茶产业农业科技服务供需研究[D]. 潘长彬. 湖南农业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