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盛世华章——12月20日澳门回归庆典报道部分报纸版面评述(论文文献综述)
张雷[1](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季念[2](2019)在《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42年5月14日在伦敦创刊的《伦敦新闻画报》,是世界上第一份成功地将新闻与图像有机结合,实现文学与艺术“联姻”的周刊。它从创刊之日起,就对中国和中国人形象给予了高度关注。创刊后仅20天,即刊载了关于中国人的专题报道《中国的道光皇帝》。到1876年,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几乎涉及了晚清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种职业。《伦敦新闻画报》在这三十多年中塑造的晚清中国人形象既丰满多样又极具典型性,对英国中产阶级读者乃至大英帝国臣民关于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认知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伦敦新闻画报》的中国人形象报道中,用力最勤、着墨最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在晚清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皇帝高官。就皇帝而言,《伦敦新闻画报》报道了道光皇帝、咸丰皇帝和同治皇帝,并将他们置于晚清战乱不断、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下加以观照,表现了道光皇帝强撑危局的艰难,咸丰皇帝苦心维持的不易,同治皇帝作为符号象征的无奈。就高官而言,它报道了耆英、斌椿、叶名琛、广州行商及其他官员群像,描绘了耆英在外交活动中的善变形象,表现了斌椿作为“中土西来第一人”的开放包容个性,浓墨重彩地对叶名琛进行了污名化。当然,《伦敦新闻画报》虽然格外重视皇帝高官,但其报道的中国人形象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报道了形形色色的下层人形象。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军人和中国百姓。就军人形象而言,它描绘了遇敌溃逃、英勇顽强、唯利残忍等不同类型的军人;就中国百姓而言,它表现了堕落麻木、礼貌友善、吃苦耐劳等不同品质的中国百姓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丰富而生动,这既得益于该报图文结合的特色,更得益于该报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首先,在图像与文字的互释、互补与悖离中,增强了人物形象的直观性、可感性和性格张力。其次,通过新闻观察者的叙述、新闻当事人的叙述、嵌套性叙述等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增强了新闻故事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与生动。再次,记者、画家将新闻背景与事实巧妙结合,或利用新闻背景阐明新闻事实,或利用新闻背景烘托新闻事实,不仅使画报中的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更加完整,而且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故事与中国人形象。《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作为一种西方视野中的“他者”形象,既非现实生活中中国人形象毫不走样地再现,也非西方人凭空想象的产物。它是记者在中国民间游历、战地目击、受传闻影响等亲历中国的印象,也是西欧对中国人美化性想象与丑化性想象的延续,是西欧社会集体想象的产物;在它身上体现了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媒介使命的混合,杂糅了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中产阶级定位与新闻写实等矛盾对立的因素。《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曾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和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并提供了中国人形象研究的新参照物。其次,它具有较强的审美意义。它拓展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和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再次,它具有很强的当代价值。它既为当代社会观察和评价外国媒体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又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还对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水平和质量提供了借鉴。
王杨红[3](2018)在《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文中认为1782-1914年是中—暹关系由传统朝贡体制向近现代外交变迁的时期。对这一转变历程的研究,不仅是深刻明晰、探讨两国关系的需要,还是抚今追古,继往开来,为当下两国乃至中国—东南亚关系提供借鉴的应有之义。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一世不断遣使清廷,使中—暹传统朝贡关系得以延续并不断发展。此后直至鸦片战争前,拉玛二世、三世先后遵照执行,努力维持朝贡关系,不曾更易。但鸦片战争后,两国朝贡关系面临变局,开始疏离、中衰。1853年6月使团遇劫事件后不及两年,包令条约签订,暹罗被西方列强敲开大门,而蒙固王对中—暹关系的看法亦有所转变,两国朝贡关系就此中断。对于1862-1888年广东、福建地方官的数次催贡,暹廷均采取模棱两可的拖延策略,为此甚至提出并坚持改道天津进贡的建议。但这一路线与传统朝贡体例不符,为清廷所拒绝。至1893年,在北榄事变的催化下,清廷以承认暹罗独立的方式,终结了两国的朝贡关系。两国朝贡关系中断后,订约设领之议亦在中国萌芽、成形。受1906年那空猜西亲王访华影响,基于彼此互为独立国的中—暹订约呼声开始高涨,其目的在于保护华人。1907年杨士琦访暹拉开了中—暹订约交涉的序幕。杨氏返国后,1908年两国驻法公使开始交涉订约事宜。但双方在华人问题上针锋相对,清廷欲设领保护华人,暹廷却认为华人乃本国国民,无需中国保护,订约交涉遂陷入僵局。1909年3月28日,清廷颁布以血统主义为原则的国籍法;1913年4月10日,暹廷颁布同时采用血统主义与出生地主义的国籍法,与中国国籍法存在根本差异。这使得暹罗华人“双重国籍”问题明朗化。1910年曼谷华人罢工、1910-1913年暹罗中华总商会申请立案,均让暹罗政府意识到中国势力介入的可怕。1914年拉玛六世所着《东方犹太》的问世,则意味着暹罗政府强力管理、同化华人的肇始。“华人问题”自此成为两国订约交涉的焦点和痼疾所在。
赵庆华[4](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苏王飞[5](2018)在《《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代表,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问题日益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不同时期、不同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武术的报道也不尽相同。因此,对武术报道的历时研究,就具有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中,报纸的武术报道现场表现力不如电视,速度快不过网络,但也拥有自身独特的报道优势和特色,报纸内容繁多丰富,选择性和针对性较强,能将武术报道做深、做全、做透,有利于受众深度了解武术事件本身。在众多大众媒体中,根据办报历史、综合全面、权威主流的筛查标准。《中国体育报》(原名为《体育报》)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是第一份体育类党报。它信息量大,权威性强,无论从体育界还是报纸业或是体育的大众传播领域,都是首屈一指的。更为重要的是,它见证了中国体育报纸发展的所有阶段,能够提供完整详实的文本资料,并具有代表性,而且其内容安排除了在竞技体育新闻报道上大做文章之外,更重视体育报纸的宣传功能,传统体育也被囊括其中,而武术报道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本文选择《中国体育报》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对武术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本文选定1958年至2017年作为研究时间区域。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中国体育报》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我国武术的发展情况,对《中国体育报》创刊60年武术报道的发展历程以及特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1958-1966年);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1973-1987年);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1988-2007年);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2008-2017年)。本论文还从报道内容、报道形式、报道特征等几个方面分别对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与归纳,以探讨《中国体育报》历年来武术报道的变化趋势、呈现出的特点及其报道的整体特征。《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在其60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变化,其内容与形式可以说一直都在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很多,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还有来自体育事业和新闻事业本身的影响。从武术报道的规模上来看,《中国体育报》成立之初,其对武术的重视程度不够,其武术报道一直是时而增加时而减少,并未形成稳定、成熟的报道模式。从恢复发展阶段到繁荣发展阶段,其武术报道量虽有所起伏,但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深化改革阶段,报道量更是大幅度上升;从武术报道的内容上来看,由最初的国内武术新闻报道逐渐拓展到国际武术新闻报道比重不断增大,成为该报的报道重点;从武术报道的体裁上来看,由起步阶段以数量较小字数较少的消息类为主发展到通讯类、评论类等各体裁相辅相成;从武术报道的手段来看,由最初单纯的黑白版面和文字类新闻到色彩和图片不断地运用到武术报道中,版面也越来越丰富多彩。武术报道在体裁上主要是消息和通讯,还有一部分单纯的图片报道和少量的评论。初期其稿件多来自本报记者和新华社,随着报道团队不断发展壮大,派出记者釆访各种国际武术赛事,逐渐形成了以本报作者自釆稿件为主。研究60年《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不仅仅是为了描述和概括武术报道的特征和内容变化等,还是为了寻找《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对于当今武术新闻传播的现实意义。作为我国第一份专业体育类报纸,《中国体育报》的武术报道无论是报道理念还是报道业务,对于当今的武术报道、传播和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俞灵灵[6](2018)在《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文中指出移动电商领域竞争模式的升级、一般条款的抽象性和立法者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使得法官在裁判时难以沿用传统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方式,难以用现有的具体规则去处理这些不正当竞争行为,实践中往往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因此,站在移动电商的大背景下,从判决书本身出发对上述司法难点进行甄别考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裁判文书网涉及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59份判决书为样本,从宏观视角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从微观视角对裁判的现状进行探究,发现法官难以厘清知识产权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之间的关系,对竞争关系认定态度模糊,对竞争行为的正当性判定存在疑问。而对竞争行为正当性判定存疑又具体表现为三点,一般条款适用泛道德化、说理论证两级分化及同等情形不同对待。在此基础上,本文探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法官对法律的适用理论存在误读,一般条款本身的抽象性及道德性影响了法官理性审判,司法论证及配套机制的缺乏导致了法官难以寻得正义。经由剖析,本文分别从条文本身、法官本身及配套措施出发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即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严格法律的适用程序和加强说理论证以约束法官审慎裁判;提升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级别、优化电子证据机制和建立案例族谱以弥补配套措施的缺失。我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于2017年11月4日颁布,而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新法颁布前,法官对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审判是依托旧法来实现的。新法的颁布完善了旧法在新商业时代所暴露出的弊端。而本文通过判决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也与新法部分所修之处契合。
强月新,姜欣[7](2012)在《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的中国媒体发展可以归纳概括为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十二个字。谋划开局,指2011年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开局之年。无论是报业、广播电视业、互联网行业、出版业还是电影行业,在这一年都本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伟大目标,在本行业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未来五年发展的高屋建瓴的规划与措施。深化改革,指2011年无论是从媒介经营还是政府规制这两方面,媒介变革正逐渐走向深化。无论是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广播电视媒体出台的一系列规制措施、互联网行业
罗佳[8](2012)在《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中认为电视是当今影响最广泛的大众传播媒体,是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电视“视听兼备”,具有广播、报纸无法比拟的优势。而电视新闻直播与新闻事件同步,极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是电视新闻发展的方向。世界各大电视媒体早已将电视新闻直播作为新闻播出的常规手段。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起步很晚,但自1997年中央电视台(以下简称“央视”)现场直播“日全食——彗星天象奇观”起,央视新闻直播发展迅速。如今,直播已成为央视新闻播出的常规手段。媒体传递信息需要语言作为载体。电视新闻直播语言集中体现了媒体语言的特征。电视通过视、听双渠道传递信息,电视语言包括画面语言和有声语言两大部分。本文在分析电视新闻语言和电视新闻直播特征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特别是有声语言的特征。电视新闻直播有声语言具有庄重性、叙述性、粗糙性等特征;画面语言具有字幕重要、图像传播事实等特征。内容决定形式。根据电视新闻直播内容和对象的不同,电视新闻直播可以大体分为仪式类、事件类和常规类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电视新闻直播语言又有所差别。仪式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整齐、规范,语言杂质少,语言需达到“美感享受”的层次。事件类电视新闻直播可以分为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和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两类。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注重即兴口语表达等,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政治性强、媒体“议程设置”功能凸显、现场表达与配音结合等。常规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是交流感强、语速快、语言样式以宣读式和讲解式为主等。语言是电视新闻直播的关键环节,是提高电视新闻直播质量的重要因素。语言的训练需要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做起。电视新闻直播报道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对报道者的语言基础、性格气质有着特殊的要求。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可以分为播音员和记者、主持人两类。播音员培养的重点在于院校教育,而主持人培养的重点则在于新闻采编、评论实践。西方媒体“主播制”、“职业生涯管理”等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管理模式,值得我国电视媒体借鉴。
张莹莹[9](2011)在《《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是以2000-2009年《音乐周报》原件为文本,全面考察其创办背景,梳理报纸的基本情况,深层揭示其形式和内容背后所蕴含的音乐学和编辑学价值。揭示《音乐周报》办报的规律和方法。体现《音乐周报》与中国当代音乐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拟采用编辑学研究相关的历史的方法、分类的方法、比较法、社会调查法、科学抽象法、功能研究法等方法。通过研究发现《音乐周报》在办报过程中内容和形式的安排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形式上,版面大小和版式形态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风格统一的,比较明显的变化是伴随着主编人员的变换而出现版式风格、版面大小的明显改变。十年间两次全新改版是明显的分界线。内容上,基本内容的设置在很长时期内保持稳定。2010年的改版,内容出新、变化大。周报编辑队伍的建设具备了专业性的特质。作者群以本报记者及专业音乐工作者为主。读者人数没有被充分拓展,其音乐权威大报的价值没有被充分利用。因此,周报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和读者调查力度,使报纸内容尽量符合读者的期望、加大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重要新闻的设置和内容选择上是有规律可循的。重要报道是与“音协”工作重点同步的,音协在某一时期的工作重点,是周报头条新闻选择的风向标。把十年内所有的头条新闻进行归类,发现大概都集中在十几个类别之中,有一定的规律性。《音乐周报》十年来对“引导中国音乐界发展的方针政策、不同音乐品种的发展、音乐创作、音乐教育、全国大型音乐活动、学术研究、重大社会活动(节日、突发事件等特殊事件)、能够保障音乐事业良好发展的事项以及边缘音乐文化”的关注和推动是不遗余力的;其“音乐评论”栏目新颖、涉及面广、观点鲜明、争鸣自由、组织有序。《音乐周报》的功能和作用,十年来除起到对各方面音乐新闻进行及时报道和信息解读的作用外,还有指明中国音乐前进方向、记录音乐发展历程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发现并揭露音乐界存在的问题、界定问题、把问题明朗化、提示解决问题的途径,具有辅佐中国音乐良性发展的功能。
闫旭宁[10](2011)在《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澳门回归”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在大众媒体中也有着与其意义分量相称的呈现。因为“澳门回归”这一事件所天然具有的可以提高国民国家认同的因素,媒体对原初事实进行建构的同时也在建构着国家认同。本文以1999-2009年澳门回归十年来每年12月19-21日《人民日报》上有关“澳门回归”议题的283篇新闻文本为样本,主要运用符号学,同时辅以统计学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到宏观对文本进行细读和深挖,结合诸多实例,有层次地分析了《人民日报》借助“澳门回归”这一新闻事件在国民中建构国家认同的策略。分析表明,《人民日报》紧紧抓住澳门回归及每年纪念日的有利时机,通过议题设置凸显了这一议题,在微观的新闻事实建构、中观的新闻神话建构和宏观的原型建构的层面运用多种新闻手段成功建构了国家认同。最后,本文简要分析了媒体建构、传播国家认同对国家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二、盛世华章——12月20日澳门回归庆典报道部分报纸版面评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盛世华章——12月20日澳门回归庆典报道部分报纸版面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
个人简介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起与选题依据 |
0.1.1 选题缘起 |
0.1.2 选题依据 |
0.2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意义 |
0.3 国内外研究述论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0.4.1 研究方法 |
0.4.2 创新之处 |
第1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上) |
1.1 皇帝形象 |
1.1.1 夕阳余辉里强撑危局的道光皇帝 |
1.1.2 大厦将倾时苦心维持的咸丰皇帝 |
1.1.3 短暂平静下作为符号象征的同治皇帝 |
1.2 官员形象 |
1.2.1 外交舞台上的善变者耆英 |
1.2.2 中土西来第一使者斌椿 |
1.2.3 亦商亦官的行商 |
1.2.4 被污名化的两广总督叶名琛 |
1.2.5 地方治理中的官员群像 |
第2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主要类型(下) |
2.1 军人形象 |
2.1.1 遇战溃逃的中国军人 |
2.1.2 英勇顽强的中国军人 |
2.1.3 唯利残忍的中国军人 |
2.2 百姓形象 |
2.2.1 堕落麻木的中国百姓 |
2.2.2 礼貌友善的中国百姓 |
2.2.3 吃苦耐劳的中国百姓 |
第3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表现艺术 |
3.1 图像与文字的互文 |
3.1.1 图像与文字互释 |
3.1.2 图像与文字互补 |
3.1.3 图像与文字悖离 |
3.2 多重叙述主体的透视 |
3.2.1 新闻观察者的叙述 |
3.2.2 新闻当事人的叙述 |
3.2.3 嵌套性叙述 |
3.3 新闻背景与事实的结合 |
3.3.1 背景阐明新闻事实 |
3.3.2 背景烘托新闻事实 |
第4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的形成原因 |
4.1 记者画家亲历中国的印象 |
4.1.1 民间的游历 |
4.1.2 战地的目击 |
4.1.3 传闻的影响 |
4.2 西欧的中国人想象的延续 |
4.2.1 对美化性想象的延续 |
4.2.2 对丑化性想象的延续 |
4.3 大英帝国意识形态与新闻媒介使命的混合 |
4.3.1 商业利益至上与新闻客观的博弈 |
4.3.2 不列颠民族优越与新闻中立的拉锯 |
4.3.3 中产阶级定位对新闻写实的调和 |
第5章 《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书写的意义 |
5.1 历史意义 |
5.1.1 影响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的认识 |
5.1.2 促进了其他画报对中国人的关注 |
5.1.3 提供了研究中国人形象的新参照物 |
5.2 审美意义 |
5.2.1 拓宽了图文并重的审美空间 |
5.2.2 扩展了新闻画报的表现范围 |
5.2.3 提升了新闻画报的艺术品位 |
5.3 当代启示 |
5.3.1 为观察当代外国媒介中的中国人形象提供了视野 |
5.3.2 为当代中国媒体报道外国人形象提供了启示 |
5.3.3 为提升当代中国画报的图文艺术提供了借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思路与史料说明 |
第一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恢复(1767-1782) |
第一节 缅甸入侵与郑信复国 |
第二节 郑信遣使清廷 |
一、郑信首次遣使受挫(1767-1771) |
二、郑信第二次遣使与中—暹关系的发展(1771-1777) |
三、郑信第三次遣使及1781年进贡(1777-1782) |
第二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延续、发展与中衰(1782-1851) |
第一节 拉玛一世与清廷的关系(1782-1809) |
一、拉玛一世的即位与请封(1782-1788) |
二、两国朝贡关系的密切——拉玛一世的其他遣使(1788-1809) |
第二节 拉玛二世、三世维系朝贡关系的努力(1810-1839) |
一、拉玛二世的遣使(1810-1824) |
二、鸦片战争前拉玛三世的遣使(1825-1839) |
第三节 鸦片战争后中—暹朝贡关系的中衰(1840-1851) |
第三章 中—暹朝贡关系的中断与终结(1851-1893) |
第一节 蒙固王的遣使与使团遇劫事件(1851-1853) |
一、蒙固王的登基与第一次遣使(1851-1852) |
二、蒙固王第二次遣使与使团遇劫(1852-1853) |
第二节 蒙固王对中—暹关系看法的转变(1853-1868) |
一、暹使拜会包令与包令访暹的酝酿(1854-1855) |
二、包令条约的签订与清廷的反应(1855-1856) |
三、蒙固王1857年对中国时局的看法与清廷1862-1863年催贡 |
四、蒙固王1868年对华关系布告 |
第三节 中—暹传统朝贡关系的终结(1869-1893) |
一、天津路线的提出与僵持(1869-1880) |
二、1882年朱拉隆功正式拒绝进贡? |
三、温宗彦、郑观应、王荣和等访暹——朝贡关系的落日余晖(1884-1888) |
四、朝贡关系之终结——北榄事变的催化(1893) |
第四章 两国订约设领——从提议到早期交涉(1867-1914) |
第一节 订约设领之议的提出与演进(1867-1907) |
一、订约设领之议的萌芽与成形(1867-1906) |
二、那空猜西亲王访华与订约呼声的高涨(1906-1907) |
第二节 两国订约的早期交涉(1907-1914) |
一、杨士琦访暹与暹廷的因应(1907) |
二、两国订约交涉的起始与停顿(1908-1909) |
三、曼谷华人罢工与两国订约交涉的重启(1910-1914) |
第三节 华人问题——两国订约交涉的焦点与痼疾 |
一、暹罗中华总商会的成立及其立案之曲折(1910-1913) |
二、暹罗华人问题与设领纷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
小结 |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
一、郡城天后宫 |
二、北港朝天宫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
一、信仰风俗 |
二、祭祀仪式 |
小结 |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
一、参与公益事业 |
二、移民精神安慰 |
三、同乡联系纽带 |
四、教育教化民众 |
五、军事战略防御 |
六、处理族群纠纷 |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
小结 |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有关体育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2 有关武术报道的相关研究 |
1.2.3 有关《中国体育报》的相关研究 |
2 研究方法与对象 |
2.1 研究方法 |
2.1.1 文献资料法 |
2.1.2 内容分析法 |
2.1.3 数理统计法 |
2.1.4 逻辑分析法 |
2.2 研究对象 |
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发展历程 |
3.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3.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3.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3.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阶段分析 |
4.1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探索起步阶段 |
4.1.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1.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1.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2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恢复发展阶段 |
4.2.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2.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2.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3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繁荣发展阶段 |
4.3.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3.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3.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4.4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深化改革阶段 |
4.4.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4.4.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4.4.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5 《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总体分析 |
5.1 武术报道内容分析 |
5.2 武术报道形式分析 |
5.2.1 报道数量 |
5.2.2 报道版面 |
5.2.3 报道来源 |
5.2.4 报道体裁 |
5.3 武术报道特征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增多报道形式、加强深度报道 |
6.2.2 采取独家报道 |
6.2.3 推崇大众武术报道 |
6.2.4 加强媒介融合与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1958-1966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2:1973-198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3:1988-200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附表4:2008-2017年《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标题 |
致谢 |
(6)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缘起 |
2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异质化探析 |
2.1 异于传统电商之移动电商新特征 |
2.1.1 不再囿于时空 |
2.1.2 集个性化数据 |
2.1.3 具有聚合效应 |
2.2 衍生的竞争行为较传统之不同点 |
2.2.1 表现形式迥异 |
2.2.2 对用户行为选择的更多限制 |
2.2.3 对证据机制的更艰挑战 |
2.2.4 对法官技艺的更高要求 |
3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司法裁判分析 |
3.1 宏观视角:所采样本的实证分析 |
3.1.1 以时间和地域为参数 |
3.1.2 以案由为参数 |
3.1.3 以被诉行为所涉的模块为参数 |
3.1.4 以判决依据为参数 |
3.1.5 以原告胜诉率为参数 |
3.2 微观考察:判决依据及理由的运用歧义 |
3.2.1 法法之间关系的歧义 |
3.2.2 竞争关系考察之歧义 |
3.2.3 竞争行为正当性判断之歧义 |
4 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裁判困境的理论溯源 |
4.1 知识产权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之关系剖析 |
4.1.1 规范层面:法条竞合或想象竞合 |
4.1.2 责任层面:竞合或独立 |
4.2 竞争关系判定之理论廓清 |
4.2.1 是否为前提 |
4.2.2 标准之厘定 |
4.3 不正当性的判断存疑之原因考察 |
4.3.1 一般条款本身具抽象性及伦理性 |
4.3.2 法官陷入适用困境和论证困境 |
4.3.3 司法配套机制不完善 |
5 完善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的裁判制度之建议 |
5.1 细化一般条款以遏制泛道德化现象 |
5.1.1 填补一般条款 |
5.1.2 明晰认定标准 |
5.2 审慎法官裁判以走出现实困境 |
5.2.1 严格适用程序 |
5.2.2 加强说理论证 |
5.3 升级配套机制以弥补缺失 |
5.3.1 提升审判级别 |
5.3.2 优化电子证据机制 |
5.3.3 建立案例族谱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目次 |
作者简介 |
(8)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先贤研究成果 |
一、 探索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2002 年) |
二、 发展阶段(2003~今) |
第二章 电视新闻直播的发展 |
第一节 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 |
一、 早期人类信息传播活动 |
二、 新闻传播随人类生产力的提高而发展 |
三、 中国新闻事业概况 |
第二节 电视新闻的发展 |
一、 欧美电视新闻的发展 |
二、 中国电视新闻的发展 |
第三节 电视新闻直播历程 |
一、 美国电视新闻直播历程 |
二、 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历程 |
第三章 电视新闻直播的语言特征 |
第一节 电视新闻语言是媒体语言的集中代表 |
一、 媒体语言的特征 |
二、 电视新闻语言集中代表媒体语言 |
第二节 电视新闻语言的特征 |
一、 电视语言的特征 |
二、 电视新闻语言是电视语言与新闻的结合 |
第三节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是电视新闻语言特征的突出展现 |
一、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语境 |
二、 电视新闻直播的特征 |
三、 电视新闻直播解说语言的特征 |
四、 电视新闻直播现场同期声的特征 |
五、 电视新闻直播音乐的特征 |
六、 电视新闻直播画面语言的特征 |
第四章 三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
第一节 仪式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
一、 整齐、规范,语言杂质少 |
二、 语言的美感享受 |
第二节 事件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
一、 可预知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
二、 突发事件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
第三节 常规类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特点 |
一、 交流感强、语速快 |
二、 语言样式以宣读式和讲解式为主 |
三、 现场报道丰富 |
四、 副语言使用局限 |
第五章 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的训练路径 |
第一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选拔 |
一、 性格、气质的挑选 |
二、 不拘专业选拔人才 |
第二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培养 |
一、 重视中小学语文基础 |
二、 重视专业训练 |
三、 在采访、编辑实践中锻炼 |
四、 在新闻栏目中成才 |
五、 学校办学与实践需接轨 |
第三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管理 |
一、 管理的原因 |
二、 播音员、主持人管理措施 |
三、 聘用制、“主持人中心制”、品牌主持人职业生涯管理的推行 |
第四节 电视新闻直播报道者的人文关怀 |
一、 媒体的“人文关怀” |
二、 “最小伤害原则”体现“人文关怀” |
结语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央视新闻直播大事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节 对象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业概况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纸发展的历程 |
第二节 当代报纸的分类 |
第三节 当今音乐类报纸的特点 |
第二章 《音乐周报》概况 |
第一节 《音乐周报》的创刊及发展情况 |
第二节 《音乐周报》的办报宗旨 |
第三节 《音乐周报》的编辑队伍、作者与读者群体调查 |
第三章 《音乐周报》的版式、内容及文化价值研究 |
第一节 《音乐周报》的版面形态 |
第二节 《音乐周报》的内容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10)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人民日报》中的“澳门回归”报道 |
二、相关理论阐释 |
(一) 国家认同概念界定 |
(二) 国家认同的研究现状 |
三、理论支撑 |
(一) 新闻框架效应 |
(二) 议程设置理论 |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十年来《人民日报》“澳门回归”报道的统计学分析 |
一、分析目的 |
二、样本选择 |
三、研究设计和实际操作 |
(一) 每年的报道数量 |
(二) 报道强势 |
(三) 报道形式 |
四、统计结果的简要描述和分析 |
(一) 每年的报道数量 |
(二) 报道强势 |
(三) 报道形式 |
五、本次内容分析的结论 |
第三章 十年来《人民日报》“澳门回归”报道的符号学分析 |
一、微观的新闻事实建构角度 |
(一) 词语 |
(二) 句式 |
(三) 视角 |
二、中观的新闻神话建构角度 |
(一) 隐喻的使用 |
(二) 转喻的使用 |
(三) 象征的使用 |
(四) 蒙太奇的使用 |
三、宏观的原型建构角度 |
(一) 原型与新闻 |
(二) “澳门回归”报道中的家原型 |
余论 |
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盛世华章——12月20日澳门回归庆典报道部分报纸版面评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2]论《伦敦新闻画报》中的晚清中国人形象(1842-1876)[D]. 季念. 湘潭大学, 2019(12)
- [3]从朝贡到早期订约交涉:中—暹关系的变迁(1782-1914)[D]. 王杨红. 厦门大学, 2018(12)
- [4]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5]《中国体育报》武术报道研究(1958-2017年)[D]. 苏王飞. 上海体育学院, 2018(01)
- [6]移动电商领域不正当竞争案件的司法裁判研究 ——以中国裁判文书网59份判决书为样本[D]. 俞灵灵.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7]谋划开局·深化改革·飞速发展——2011年中国媒体发展盘点[J]. 强月新,姜欣. 中国媒体发展研究报告, 2012(00)
- [8]电视新闻直播语言研究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 罗佳.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12)
- [9]《音乐周报》十年发展研究(2000-2009)[D]. 张莹莹. 西安音乐学院, 2011(09)
- [10]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D]. 闫旭宁. 苏州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