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软土固结状态初探

福州市软土固结状态初探

一、福州软土固结状态初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付英杰[1](2021)在《泥炭土率相关力学特性与本构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特殊的成土机制,泥炭土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其疏松的海绵结构、大比表面积以及高吸附性,导致泥炭土具有较差的岩土特性,如高有机质含量、大孔隙比、低密度、高含水量、高压缩性以及低抗剪强度等,常常被视为“问题土”。率相关性是岩土类材料的基本性质,而特殊的微观结构特征,使泥炭土的力学性质的率相关性可能更加显着。如果试验过程中只采取某一特定速率对其进行试验,那么得到的力学参数及计算模型往往难以作为可靠的工程建设依据。因此,认识并掌握泥炭土显着的率相关力学特性,建立考虑时效特征的本构模型,是一个既有实用价值又有科学意义的重要课题。本文由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有机质固相变形对泥炭土力学特性的影响机制与各向异性本构模型研究支持(NO 41972293),以昆明泥炭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的率相关固结与强度等力学特性试验研究,主要分为研究其压缩特性的常规一维固结回弹试验(历时15天)、分别加载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历时15天)、分级加载一维固结蠕变试验(历时60天)、等应变速率(CRS)一维固结试验(6个应变速率)、等应力速率(CRL)一维固结试验(5个应力速率)、固结-渗透联合试验(8个应变水平)等,研究其强度特性的等向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K0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K0固结排水三轴剪切试验以及变速率K0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等。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分析了泥炭土的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重点探讨了其率相关特性及形成机制;进一步地,在传统的弹塑模型修正剑桥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过应力理论的泥炭土弹黏塑性模型,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及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采用子增量步显式应力积分算法,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泥炭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数值计算程序,最后对模型进行了数值化和单元试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室内基本物性试验以及现场勘察,发现昆明泥炭土天然重度小、天然含水率高、初始孔隙比大、有机质含量高,与高有机质的草炭土或其他泥炭土性质接近,但与普通软黏土差别较大。(2)基于一系列常规一维固结试验,得到了昆明泥炭土的先期结压力,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及回弹指数等参数;通过分别加载和分级加载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了泥炭土的次固结系数以及总固结压缩量中次固结压缩量的比值,分析了泥炭土的次固结系数Cα与固结压力p之间的关系及次固结机理;进而研究了泥炭土的次固结系数Cα和压缩指数Cc的关系,并根据次固结压缩系数将泥炭土划分为高次压缩性土。(3)利用连续加载试验,研究了应变速率和应力速率对昆明泥炭土原状样压缩性的影响,以及压缩过程中渗透性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无论是CRS试验还是CRL试验,先期固结压力均随速率加快而增长。并且在CRL试验中,低速率水平下,先期固结压力对速率的敏感性更强;对于压缩指数Cc,CRS试验中,泥炭土的压缩指数Cc随应变率增大而减小,而在CRL试验中,速率对压缩指数Cc的影响并不明显;对于固结系数Cv,两种试验中,Cv均随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压缩过程中,渗透系数随孔隙比的变化规律符合经验公式Ck=0.25e0。(4)系统研究了不同固结方式下泥炭土剪切强度特性,重点分析了K0固结状态下泥炭土强度性状的剪切速率效应。通过一系列三轴试验,得到了泥炭土的K0系数为0.48,等向固结条件下的临界状态应力比M为1.4;对比等向固结和K0固结下的粘聚力c、内摩擦角φ发现,前者c=10.14k Pa,φ=34.13°,后者则为c=3.02k Pa,φ=29.8°,可以看出,K0固结条件下的c更大,而φ略小。对比两种固结方式下30k Pa,60k Pa和90k Pa围压条件下的不排水抗剪强度qu发现,K0固结下的qu分别为等向固结条件下qu的134.2%,165.6%和199.5%;结果还表明,不排水条件下泥炭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均呈软化型,而排水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硬化型;应变速率对泥炭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存在较为明显的影响,具体为剪切速率每扩大10倍,不排水抗剪强度提高22.1%~26.9%;(5)参考经典的弹塑性修正剑桥模型,结合过应力理论建立了泥炭土的弹黏塑性模型,模型中的6个材料常数(压缩指数λ、回弹指数k、临界状态应力比M、泊松比ν、流动参数μ和率相关性参数n)均可通过常规固结和三轴剪切试验获得。(6)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提供的UMAT子程序接口,采用子增量步显式应力积分算法,利用Fortran语言编写了泥炭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数值计算程序。基于建立的数值模型,对所开展的试验进行了计算模拟。试验模拟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试验规律与结果数值均基本相符,模型可以反映泥炭土的率相关力学响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江亚洲[2](2020)在《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软土在我国分布广泛,然而软土力学性质较弱,这些年来,软土震陷的研究一直是土动力学领域研究的难点,但是传统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不适用于进行软土的地震反应分析,同时也尚未出现一套成体系的、可靠的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及方法。因此,本论文进行了基于弹塑性计算的软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为充分研究软土场地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本文总结了传统等效线性化方法的优缺点,实施了大量的软土土工试验,进行了弹塑性本构模型及力学特性的分析,完成了多种输入地震动幅值作用下、基于有限元计算的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并对比、分析了软土场地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结果和等效线性化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并得到以下结论:1.大量土工试验结果表明,取样场地的软土为强结构性、强压缩性、低渗透性、临界状态线稳定的有机质饱和淤泥质软粘土。2.等效线性化方法原理上比较简单易懂、参数容易获取、计算量小,但是不适用于软土场地的计算分析。3.介绍了变换应力-循环流动(Transformation Stress-Cyclic Mobility:TS-CM)本构模型,并根据土工试验的结果得到了TS-CM本构模型的全套参数。4.TS-CM本构模型对单元体力学试验的模拟与试验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TS-CM本构模型完全适用于研究所用的软粘土,模拟效果较好,并且本构模型所用的参数较准确。5.弹塑性方法得到的结果在趋势上符合规律和对软土场地地震反应的认知,更接近真实场地的结果,能够在地震动输入幅值较大时也得到相对合理的解答,能够实时反映土体任何一点处的有效应力、刚度特性和变形状况,能够得到土体最终的残余变形,但是等效线性化方法几乎不能做到这些;可以认为在软土场地的地震反应分析方面,弹塑性计算方法优于等效线性化方法。

田强[3](2020)在《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处治及其工程特性》文中指出本文针对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进行了研究,主要目标是确定连云港某港区海相软土的工程力学特性。主要研究手段包括工程现场试验、室内试验、数值模拟三种方法。其中现场试验分别进行了剪切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室内试验主要包括固结试验、直剪试验。在工程运行期间对土体取样监测,确定了海相软土的矿物成以及颗粒组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针对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后的软土地基,分析在不同荷载条件下地基变形破坏的形式。通过上述方法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剪切波试验我们可以发现,港区土场整体为软弱土场,在未经加固的条件下无法修筑建筑物。(2)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主要成分为伊利石、伊利石-蒙脱石,颗粒组成主要为粘粒材料。港区海相软土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分布与海相软土的沉积环境相互作用,连云港地区的海相软土展示出了高灵敏度、高含水率、高压缩性、低渗透性的特性。(3)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初期海相软土快速压缩,随着时间的增长地表沉降速率减缓,土体强度的增长速度与压缩速度呈正比。这一特点主要是通过静力触探试验确定。(4)通过室内固结试验我们可以发现,海相软土具有较高的灵敏性,自然状态下的海相软土压缩性与取土深度无关,这与静力触探试验相驳。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状态下的海相软土为流塑状态,土体结构极易破坏导致。通过重塑土固结试验发现海相软土的含盐率对土体压缩性影响较大,高盐软土具有高孔隙比,高压缩性的特点。(5)通过剪切试验可以发现,经过真空联合堆载加固后的土体强度仍然较低。(6)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确定,可在加固后的地基上直接修筑港区道路。如直接修筑高层建筑物,土体存在破坏的风险。该论文有图28幅,表3个,参考文献91篇。

陈宇航[4](2020)在《滨海软弱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受河流冲积和海侵海退等不同沉积环境影响,我国滨海地区广泛分布的软弱土工程特性复杂。不排水抗剪强度是评价地基土地基承载力的重要参数。不排水抗剪强度参数变异性成果是确定性设计中参数特征值的选用或是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概率设计方法的研究基础。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项目资助下,研究我国滨海地区软弱土的沉积历史和空间分布;研究贝叶斯理论估算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的两种模式,即在有限的十字板剪切试验和没有直接的强度测试数据情况下,引入统计学中的贝叶斯理论框架,估算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变异性;基于原位静力触探(CPT)中锥尖阻力生成连续多个不排水抗剪强度样本,引入随机场理论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性,并研究海陆交互沉积和河流冲积等不同地质成因软弱土空间相关性特征;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空间异性评价浅地基承载力可靠性水平。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1)广泛调研了我国滨海地区区域地质志、钻孔资料和区域规范等资料。结果表明,我国华北、江苏和浙江等滨海地区遭受四到五次海侵,华南地区只有一次海侵层存留;软弱土的沉积相可分为滨海沿岸的滨海相;苏北黄泛平原、长江下游、钱塘江下游和珠江下游的三角洲相;太湖水网平原的湖相;江苏里下河区域的泻湖相;福建闽江口的溺谷相;软弱土沉积厚度最高可达40m左右,并且呈现“由沿海向山地递减”趋势。(2)引入贝叶斯理论,在场地仅能获得有限的十字板剪切试验数据时,可利用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分布降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变异性。通过比选,σ’p/pa=100.9-0.96LI更适用于液性指数大于1的软弱土。在没有直接十字板剪切试验的前提下,可利用有限的液性指数指标和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先验信息,基于不排水抗剪强度与液性指数的经验公式,建立后验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使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并生成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等效样本,可用于中小工程中。(3)引入随机场理论,基于CPT测试中的锥尖阻力生成多个连续的不排水抗剪强度数据,并计算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在收集大量CPT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研究海陆交互和河流冲积等不同沉积环境的粉质黏土层空间相关性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沉积环境软弱土的相关距离存在重叠;海陆交互沉积的软弱土因海退海侵的影响,容易形成海相、陆源碎屑物相互沉积的韵律层,夹砂薄层,参数值较为离散,导致相关距离较为集中在低值区间;由锥尖阻力和侧摩阻力计算得来的相关距离比值的均为0.91,由两种参数计算的相关距离参数相近,符合相关距离为反映土体自相关特性的固有属性的概念。(4)考虑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空间变异性,研究在有CPT测试和没有直接强度测试数据情况下进行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分析。研究表明,若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可靠度指标与失效概率计算结果与充足的安全系数储备一致;只考虑点变异性,可靠度指标过低与失效概率过高,与实际不符。相比于土的重度,不排水抗剪强度的变异性对浅基础地基土承载力可靠性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相关距离的取值对可靠性分析结果较为敏感。

袁霄雷[5](2020)在《软弱地层盾构下穿通道的变形规律与掘进参数优化》文中提出盾构法以其扰动小,施工过程可控,掘进速度快等特点成为城市地下隧道建设的首要选择。盾构施工对地表的扰动变形不可避免,特别是穿越软弱地层时,若盾构施工参数选择不当,会导致地面沉降超标、地表塌陷及地面建构筑物损坏等事故,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研究盾构掘进扰动规律、优化盾构施工参数、主动控制地表变形是避免地铁建设损坏城市市政设施与建构筑物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以福州地铁5号线为工程研究背景,针对长距离平行盾构穿越地下通道问题,采用理论和数值计算研究旋喷桩加固复合地基的等效变形参数,根据盾构结构及工艺特征,提出了盾构掘进扰动效应的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并优化了盾构施工参数,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根据土压平衡盾构的工作原理,总结分析了盾构施工时的地层扰动机理,探究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开挖面受力的不同状态、盾构推进方向地表沉降的阶段性特征、开挖面的稳定性控制方法、掘进对上部地层及地表的影响。(2)针对盾构掘进计算模型中复合地基力学参数取值的问题,基于桩土应力传递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地基等效变形模量的计算方法,与传统面积置换法、弹性力学解析法及数值分析法等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平板载荷试验研究了群桩效应对复合地基等效模量的影响。(3)根据软弱地层填充盾构工艺空隙引发周边土体变形的原理,提出了一种控制隧道周边位移量化模拟盾构隧道径向变形的方法,通过工程实例与传统应力释放法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桩-土实体单元模型、复合地层等效模型对比分析了沉降变形空间分布形态,采用PECK公式拟合了横向沉降槽曲线。(4)通过三维盾构掘进分析,研究了掘进过程中施工参数对地表最大沉降的影响关系,提出了优化的盾构掘进施工参数。

袁文俊[6](2020)在《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研究》文中指出修建在软土地基上的船闸一般采用桩基础,而船闸工程通常需要在闸墙两侧回填土。软土层在侧填土荷载作用下会发生侧向变形,从而对船闸下的桩基产生水平土压力,使桩身受弯挠曲甚至折断破坏,威胁到上部船闸结构的安全。侧填土荷载对软土地基上船闸桩基的影响属于典型的“被动桩”问题,目前关于软基船闸被动桩问题的研究,大多从施工、监测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论方面的研究较少。本文在收集整理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阅读和分析,从力学机理的角度,探讨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2)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基被动群桩模型,分析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闸墙段被动群桩的受力变形性状,并研究了闸墙竖向荷载对被动群桩受力变形的影响。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前排桩的“遮拦”作用,后排桩的弯矩和侧移小于前排桩;侧填土对船闸底板的约束作用降低了前、后排桩的桩身侧移,增大了桩顶的弯矩;闸墙竖向荷载对被动群桩弯矩和侧移的影响不明显。(3)采用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分析了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比较了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与群桩模型计算结果的差异,并探讨了软基船闸被动桩受力变形的影响因素。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船闸底板下的多排被动桩中,桩身弯矩和侧移随排数增加而下降的速率较快,侧填土荷载对桩顶沉降的影响不大;考虑桩—土—结构共同作用后,计算得到的桩身弯矩和侧移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侧填土高度和宽度、软土力学参数、软土层厚度对船闸被动桩弯矩和侧移的影响较大,桩径对弯矩的影响较为显着。(4)以广东省清远枢纽复线船闸工程作为工程背景,对该船闸闸室段桩基在回填后的受力变形进行有限元建模分析,结合回填施工期主体结构的监测数据,初步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合理性。

潘上[7](2020)在《软土地区邻近施工对既有顶管隧道扰动规律及安全保护距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邻近施工会对位于软土层中的隧道造成扰动,影响其功能开展甚至产生结构破坏。本文首先对电力顶管隧道管节接口处止水失效对应变形安全限值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常规三轴和小应变三轴试验确定了上海浅层软土小应变硬化(HSS)本构模型的参数,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研究了各邻近施工工况对顶管隧道的扰动影响规律,最后根据变形安全限值划定了安全保护距离。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几何分析方法提出了顶管隧道变形安全限值。使用阶段的顶管隧道,变形初始阶段管节位移模式为管节近似绕衬垫外缘发生转动。结合大直径顶管最常用的“F”型承插口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导致管节接口处止水失效的四种失效类型,包括钢套环挤压管壁、钢套环脱离橡胶止水带范围、止水带松弛、止水带压坏。建立了各止水失效类型对应的几何计算式,并带入实际电力顶管设计的参数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使用阶段的顶管隧道能承受约0.8°~1.2°管节张角,以及约15mm~26mm管节相对位移,以此作为变形安全限值。2.通过相关土工试验确定了土体本构模型的参数。通过常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和小应变三轴剪切试验,确定了上海第(2)层、第(4)层和第(6)层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参考割线模量等参数,得到了上海浅层软土的割线模量随应变发展的衰减曲线。将相关参数用于HSS本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较好地拟合了0.001%~1.2%应变范围内的三轴试验结果,包括应力-应变关系、超孔压累积规律以及应力路径等。准确的构模型参数提高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3.提出了地表堆载、基坑开挖、沉桩施工等三种邻近施工下土体扰动规律,以及地表堆载和基坑开挖影响下对应的电力顶管隧道所需安全保护距离。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土体采用HSS本构模型时受到的扰动范围要远小于采用M-C本构模型时的结果。土体位移等值线图表明地表堆载下方土体扰动区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梨”形,基坑地连墙侧方土体扰动区呈“倒三角”形,沉桩桩侧土扰动区呈“斜漏斗”形。根据顶管隧道最大位移达到15mm变形安全限值时,隧道与基坑、堆载的相对位置,划定了隧道所需的安全保护距离,同时发现单根沉桩对隧道扰动位移远小于15mm。该成果可为顶管保护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冯东[8](2020)在《多维应力路径下欠固结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交通工程中,路堤填筑及交通荷载作用引起路基内不同时空位置土体单元应力状态多维度变化,常导致欠固结软土路基产生过大沉降。针对此问题,本文通过空心圆柱扭剪试验,深入研究了多维耦合应力定向加载与间歇循环动力加载两种应力条件,对于不同固结度软土的静动力特性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欠固结重塑软土制样装置和空心圆柱试样切割仪,通过控制竖向变形量、固结时间以及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程度等方式,制备不同欠固结程度的重塑软土试样;固结度对软土定向剪切应力路径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固结度逐渐增大,总应力路径的长度在不断增长。相比之下,正常固结软土的总应力路径最长,试样最晚达到破坏状态;欠固结软土在定向剪切过程中,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演化发展是应力条件与土体本身的固结度共同决定的结果;对于轴向应变和环向应变的发展,大主应力方向角和固结度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对径向应变发展却几乎不产生影响;不同固结度软土剪切强度包络线大小、位置、所围面积的各向同性变化,表明固结度是决定其抗变形能力及强度的重要因素;多维循环动荷载作用的间歇和连续性,共同决定欠固结软土内部超静孔隙水压力演化、轴向应变累积发展对应的临界动应力水平。

郑晴晴[9](2019)在《间歇性循环荷载下杭州淤泥质软黏土宏微观动力特性研究》文中提出沿海地区是居民流动系数最高的区域,也是我国轨道交通客运最繁忙的地区。在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的海相饱和淤泥质软黏土在长期循环往复的轨道交通荷载下易发生沉降,既会引起隧道不平顺、脱节等病害,降低其长期服役性能,也会给轨道地基带来一定的失稳风险,造成巨大经济损耗。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动荷载是典型的非连续性动荷载,由短暂的振动和较长的间歇交替组成,所以在进行动力特性室内试验研究时,采用间歇性循环加载模拟地铁荷载更符合实际情况。对软黏土而言,间歇性循环加载下的动力特性与连续振动下的动力特性有较大差异,因此急需开展间歇性循环加载下软土动力特性的试验研究,方便为工程实践提供更符合实际工况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钻孔取芯法获取高质量的杭州地区淤泥质软黏土,通过GDS动三轴试验和扫描电镜、核磁共振等微观试验,开展了一系列间歇性循环加载下宏微观动力特性试验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不同围压下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下原状饱和淤泥质软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应变关系、有效应力路径,确定了杭州淤泥质软土的临界破坏线;基于K0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研究了K0固结软土的结构性和K0固结方式对不排水静剪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有效应力路径的影响,分析了两种固结方式下软土静力特性的区别。2.针对地铁荷载的非连续性,对15个在相同围压下K0固结的土样进行了包含不同单位振动时长、不同单位停歇时长的不排水间歇性循环加载试验,研究了连续振动和间歇振动下原状饱和软黏土的超孔压累积、塑性应变累积、刚度软化过程的差异;通过分析动孔压、动刚度在变化过程中的细节特征,以及通过分析间歇对其平均速率、分阶段发展特性、最终值的影响,研究了间歇对动力特性产生影响的直接原因;通过对比多组包含不同间歇时长的循环加载试验结果,分析了间歇时长对间歇效应的影响规律,探讨了间歇对软黏土宏观动力特性产生影响的机制。3.结合已有的试验案例和本文新增的试验数据,分别分析了软黏土试样在不排水连续振动循环加载下的塑性应变和超孔压发展特点,研究了动应力、初始静偏压力、偏压施加排水条件、静剪强度对孔压、应变发展过程的影响,发现超孔压和塑性应变的增长速率随振动次数增加单调减小,该衰减过程有一定的唯一性,并基于此建立了偏压固结土样在长期连续振动循环加载下超孔压、塑性应变的显式预测模型;研究了间歇对塑性应变增长率、孔压增长率衰减过程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考虑相对偏应力水平、停振比、单位振动时长的间歇性循环加载下超孔压和塑性应变的显式预测模型;研究了振动方式、动应力水平、初始静偏应力对孔压-应变关系的影响。4.对K0固结软黏土在不同单位振动时长、不同停振比下的刚度软化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间歇及间歇时长对残余刚度、刚度软化速率、软化拐点的影响,建立刚度软化的分段预测模型,分析了快速软化期、残余软化指数与停振比的回归关系;基于滞回圈面积数据,计算循环加载过程中的阻尼比变化,发现循环加载过程中阻尼比呈L型衰减,分析了间歇及间歇时长对阻尼比衰减的影响。5.针对K0固结软黏土展开了微观特性试验研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Image-Pro Plus软件,定性分析了结构单元体、孔隙形状、颗粒接触等特性在循环加载前后的变化,定量分析了连续振动前后、间歇振动前后的微观孔隙含量、孔隙面积分布、圆形度、定向分布频率的变化,探讨了间歇时长对软土微观孔隙几何特性的影响及影响规律;通过宏微观动力特性试验结果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了间歇对宏观力学特性产生影响的微观机理;结合核磁共振试验和动三轴试验,分析了振动前后的孔隙水变化和循环加载前后的孔隙率变化,发现振动会造成弱结合水转变成自由水,造成孔隙水压力上升、刚度软化;利用容量瓶法和亚甲基蓝吸附法分析了冲击、振动等典型荷载对吸附结合水的作用,研究了加载条件对孔隙水的影响,讨论了土体孔隙、孔隙水变化与宏观力学特性的联系。

钱森[10](2019)在《不同固结路径下天然沉积土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演化规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灵敏度评价体系是目前定量化评价土结构性对天然沉积土力学性状影响作用的主要理论框架,但由于该体系建立于一维K0固结条件下,常与实际工况发生冲突。如何在不同加载条件下定量化评价土结构性的影响已成为土结构性研究和地基工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方法,将现有灵敏度评价体系及其基准线拓展至三轴轴对称条件下,并建立应力灵敏度变化模型以定量描述应力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通过定性分析和实例计算,探讨了选用不同初始含水率或不同固结路径参考系对灵敏度关系的影响规律。论文主要内容和创新如下:(1)通过对重塑土进行不同固结路径压缩试验,明确了三轴轴对称条件下固有压缩曲线的唯一性,提出了一种同时考虑液限、初始含水率和固结路径影响的固有压缩参数经验预测方法。(2)通过分析文献中重塑土固结不排水强度数据,明确了不同固结路径下重塑土不排水强度与固结完成时孔隙比呈一一对应关系,建立拓展至三轴轴对称条件下的固有强度线,并据此推断采用不同固结路径参考系应得到相同的强度灵敏度。(3)通过分析原状样和重塑样的不同固结路径压缩试验结果,发现了正常固结阶段在平均有效应力一定的条件下,土体的体积变形随着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4)拓展应力灵敏度概念至三轴轴对称条件下的当前应力状态,并引入Liu-Carter压缩模型中,建立可定量描述土结构性损伤过程的应力灵敏度变化模型,模拟结果揭示了固结路径对应力灵敏度变化规律的影响。(5)通过定性分析和实例计算,验证了选用不同参考系时强度灵敏度保持不变,明确了选用不同参考系对灵敏度关系的影响规律。

二、福州软土固结状态初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州软土固结状态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泥炭土率相关力学特性与本构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泥炭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1.2.2 土体率相关力学特性研究
        1.2.3 泥炭土模型研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本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1.3.2 技术路线
        1.3.3 本课题的创新点探究
2 泥炭土的基本力学性质
    2.1 取样点概况
        2.1.1 工程地质条件
        2.1.2 水文地质条件
        2.1.3 气候条件
    2.2 泥炭土基本物理性质
    2.3 本章小结
3 泥炭土率相关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3.1 泥炭土常规一维固结试验研究
        3.1.1 泥炭土一维固结试验方案
        3.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 泥炭土连续加载试验研究
        3.2.1 GDS固结试验系统介绍
        3.2.2 泥炭土连续加载试验方案
        3.2.3 数据记录
        3.2.4 试验结果分析
    3.3 泥炭土三轴试验研究
        3.3.1 GDS三轴试验系统介绍
        3.3.2 试验方案
        3.3.3 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泥炭土弹黏塑性模型及有限元模拟研究
    4.1 修正剑桥模型简介
    4.2 基于过应力理论的泥炭土弹黏塑性模型
    4.3 模型参数与确定
    4.4 模型数值化
    4.5 ABAQUS及其UMAT子程序接口简介
        4.5.1 ABAQUS软件概述
        4.5.2 ABAQUS二次开发简介
    4.6 泥炭土弹黏塑性本构模型模拟
        4.6.1 CRS试验模拟
        4.6.2 CRL试验模拟
        4.6.3 分别与分级加载蠕变试验模拟
        4.6.4 不同速率下的三轴不排水剪切试验模拟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本构模型方面的研究
        1.2.2 软土试验及相关力学性质的研究
    1.3 选题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等效线性化土层反应分析方法
    2.1 引言
    2.2 等效线性化方法简介与缺陷
    2.3 模量阻尼比试验及误差分析
        2.3.1 软土模量阻尼比试验
        2.3.2 模量阻尼比试验数据分析方法
        2.3.3 模量阻尼比试验误差分析
        2.3.4 软土模量阻尼比特性
    2.4 小结
第三章 软土土工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软土背景、基本性质试验及参数
        3.2.1 密度试验
        3.2.2 比重试验
        3.2.3 含水率试验
        3.2.4 液塑限试验
        3.2.5 有机质含量试验
        3.2.6 饱和度计算
        3.2.7 初始孔隙比计算
        3.2.8 试样取样质量评估
    3.3 软土固结试验
        3.3.1 侧限固结试验
        3.3.2 等向固结试验
        3.3.3 两种固结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与适用性探讨
    3.4 软土静三轴剪切试验
        3.4.1 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CU)
        3.4.2 固结排水剪切试验(CD)
    3.5 软土渗透试验
    3.6 软土灵敏度试验
    3.7 软土动三轴压缩试验
    3.8 小结
第四章 软土弹塑性力学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软土弹塑性本构模型
    4.3 软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参数及其他参数确定
    4.4 软土力学特性单元试验验证
        4.4.1 等向固结试验模拟结果
        4.4.2 CU剪切试验模拟结果
        4.4.3 CD剪切试验模拟结果
    4.5 小结
第五章 软土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5.1 引言
    5.2 弹塑性土层反应分析程序
    5.3 软土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基本设置及弹性验证分析
        5.3.1 模型参数、输入地震动及人工边界
        5.3.2 软土弹性验证分析
    5.4 弹塑性分析结果
        5.4.1 脉冲波输入分析结果
        5.4.2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1 gal)
        5.4.3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10 gal)
        5.4.4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50 gal)
        5.4.5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100 gal)
        5.4.6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200 gal)
        5.4.7 El Centro波输入无阻尼系统分析结果(300 gal)
        5.4.8 弹塑性分析方法结果总结
    5.5 小结
第六章 弹塑性与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对比
    6.1 引言
    6.2 等效线性化分析结果
        6.2.1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1 gal)
        6.2.2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10 gal)
        6.2.3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50 gal)
        6.2.4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100 gal)
        6.2.5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200 gal)
        6.2.6 El Centro波输入结果(300 gal)
        6.2.7 等效线性化分析方法结果总结
    6.3 弹塑性与等效线性化方法对比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处治及其工程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价值目的和意义
    1.3 海相软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与现场检测
    2.1 工程背景
    2.2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机理
    2.3 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施工工艺
    2.4 .海相软土工程现场现场试验
    2.5 本章小结
3 海相软土室内试验
    3.1 海相软土的基本工程特性分析
    3.2 固结试验
    3.3 抗剪强度试验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ansys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评估
    4.1 有限元基本原理简绍
    4.2 基本参数的确立模型的建立
    4.3 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滨海软弱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土体参数变异性的古典与贝叶斯求解方法
        1.2.2 基于随机场理论的土体参数空间相关性
        1.2.3 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经验公式及空间变异性
        1.2.4 考虑空间变异性的浅基础承载力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滨海软弱土沉积历史与空间分布
    2.1 我国滨海地区沉积历史
        2.1.1 构造运动与地形地貌
        2.1.2 全球气候变化与海平面升降
    2.2 我国滨海地区软弱土空间分布
    2.3 我国滨海地区软弱土工程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有限样本条件下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估算
    3.1 软弱土不排水抗剪强度数据库的整理
        3.1.1 不排水抗剪强度的收集
        3.1.2 液性指数的修正
    3.2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有限样本下软弱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分析
    3.3 无实测强度情况下软弱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估算
        3.3.1 基于贝叶斯理论的不排水抗剪强度后验分布构建
        3.3.2 蒙特卡洛法求解不排水抗剪强度后验分布的算法实现
        3.3.3 无实测强度情况下基于贝叶斯理论估算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的算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随机场理论的连续样本条件不排水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性分析
    4.1 不同沉积环境的软弱土CPT测试数据概况
    4.2 基于随机场理论量化不排水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
        4.2.1 锥尖阻力与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公式
        4.2.2 基于锥尖阻力量化不排水抗剪强度空间变异性
    4.3 不同沉积环境软弱土的相关距离参数研究
        4.3.1 不同沉积环境软弱土的相关距离
        4.3.2 不同指标对相关距离的影响
        4.3.3 各沉积区域软土相关距离的建议值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考虑空间变异性的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分析
    5.1 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方法
        5.1.1 地基承载力功能函数
        5.1.2 可靠度指标与失效概率的计算
    5.2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框架
    5.3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可靠性分析应用
        5.3.1 工程概况
        5.3.2 可靠度与失效概率算例
    5.4 浅基础地基承载力可靠性敏感度分析
        5.4.1 变异系数的影响
        5.4.2 随机变量均值的影响
        5.4.3 相关距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软弱地层盾构下穿通道的变形规律与掘进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地层损失的地表沉降预测方法
        1.2.2 基于弹性理论的土体变形解析法
        1.2.3 相似模型试验
        1.2.4 盾构施工数值分析
        1.2.5 盾构施工参数优化
        1.2.6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软弱地层盾构掘进扰动变形机理与危害
    2.1 盾构掘进引起地层扰动的成因
        2.1.1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的工作原理
        2.1.2 盾构掘进过程中软弱地层变形的影响因素
    2.2 盾构施工掘进的受力与地层扰动特征
        2.2.1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面平衡原理
        2.2.2 盾构掘进方向地层扰动变形的阶段性特征
        2.2.3 盾构掘进面扰动效应分区
    2.3 盾构下穿施工引起路面变形破损的机制
        2.3.1 城市道路变形破坏模式
        2.3.2 盾构下穿地下通道路面沉降控制
        2.3.3 软弱地层盾构下穿施工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2.4 小结
第3章 地下通道复合地基等效模量研究方法
    3.1 传统复合地基模量等效化方法
        3.1.1 面积加权复合模量法
        3.1.2 弹性力学等效方法
        3.1.3 剪切位移法
        3.1.4 复合地基等效模量的理论修正
    3.2 基于荷载传递的桩土复合地基等效模量求解
        3.2.1 复合地基桩土单元荷载传递函数
        3.2.2 桩侧摩阻力分布形态理论推导
        3.2.3 复合地基的等效变形模量
    3.3 基于承压板加载原理的复合地基等效模量的数值求解
        3.3.1 承压板静载荷试验原理
        3.3.2 承压板加载试验的数值模拟
        3.3.3 复合地基等效变形模量的群桩效应
    3.4 不同复合地基等效模量求解方法的对比分析
    3.5 小结
第4章 盾构掘进过程的地层扰动特征研究
    4.1 盾构掘进扰动荷载模拟方法
        4.1.1 常规应力释放法及其局限性
        4.1.2 基于隧洞周边位移控制的盾构掘进过程模拟
        4.1.3 位移控制法与应力释放法的实例计算分析
    4.2 基于等效模量法的盾构掘进扰动规律研究
        4.2.1 复合地基的等效方法原理
        4.2.2 基于等效地层的盾构掘进扰动规律
        4.2.3 等效地层与实体单元桩-土模型计算结果的比较
    4.3 小结
第5章 建新南路-凤山路区间盾构长距离下穿地下通道掘进参数优化
    5.1 盾构下穿地下通道的数值模拟计算模型
        5.1.1 工程背景
        5.1.2 盾构下穿地下通道的三维模型
        5.1.3 边界条件与材料参数选取
    5.2 盾构施工参数敏感性分析
        5.2.1 不同土仓压力条件地下通道沉降变形
        5.2.2 不同桩端间距条件地下通道沉降变形
        5.2.3 不同注浆压力条件地下通道沉降变形
    5.3 盾构掘进参数优化
        5.3.1 盾构施工参数对地层扰动变形
        5.3.2 盾构施工参数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6)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被动桩的定义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堆填荷载作用下被动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试验研究
        1.2.2 计算方法研究
        1.2.3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
    2.1 概述
    2.2 软土的工程特性
        2.2.1 软土的定义
        2.2.2 软土的工程特性
    2.3 被动桩的桩土相互作用机理
        2.3.1 被动桩与主动桩的桩土相互作用
        2.3.2 被动群桩的桩土相互作用
    2.4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分析
        2.4.1 侧填土荷载对软基船闸桩的力学影响
        2.4.2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的工程特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被动群桩的有限元分析
    3.1 概述
    3.2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
        3.2.1 有限单元法概述
        3.2.2 有限单元法的求解思路
        3.2.3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3.3 常用的岩土体本构模型
        3.3.1 Mohr-Coulomb模型
        3.3.2 Drucker-Prager模型
    3.4 软基被动群桩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4.1 模型的基本假定
        3.4.2 结构与土体的接触算法
        3.4.3 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3.4.4 有限元分析过程
        3.4.5 试验实测数据验证
    3.5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闸墙段被动群桩的有限元分析
        3.5.1 土体位移模式
        3.5.2 桩侧土压力分析
        3.5.3 桩身弯矩分析
        3.5.4 桩身侧移分析
    3.6 闸墙竖向荷载对软基被动群桩的影响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桩—土—结构共同作用的软基船闸被动桩有限元分析
    4.1 概述
    4.2 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的建立
        4.2.1 模型尺寸
        4.2.2 模型参数及荷载取值
    4.3 船闸被动桩的有限元分析结果
        4.3.1 桩侧土压力
        4.3.2 桩身弯矩
        4.3.3 桩身侧移
        4.3.4 桩身轴力
        4.3.5 桩顶沉降
    4.4 与群桩分析模型的计算结果对比
        4.4.1 两种模型被动桩受力变形结果对比
        4.4.2 两种模型计算结果差异的原因分析
    4.5 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基船闸被动桩受力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4.5.1 侧填土高度的影响
        4.5.2 侧填土宽度的影响
        4.5.3 软土内摩擦角的影响
        4.5.4 软土粘聚力的影响
        4.5.5 软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4.5.6 软土层厚度的影响
        4.5.7 桩径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工程案例应用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工程地质条件
    5.3 闸室结构尺寸及桩基布置方案
    5.4 被动桩—软基—闸室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5.4.1 土体参数分析及模型建立
        5.4.2 闸墙下被动桩的受力变形分析
        5.4.3 闸室底板的沉降分析
    5.5 回填期结构监测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软土地区邻近施工对既有顶管隧道扰动规律及安全保护距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
        1.2.1 顶管结构变形限值研究现状
        1.2.2 邻近施工对既有顶管隧道扰动影响研究现状
        1.2.3 已有隧道保护技术标准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1.3.1 技术路线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既有电力顶管隧道变形研究
    2.1 引言
    2.2 国内电力顶管隧道常用设计参数
    2.3 接口变形安全限值
        2.3.1 承插式顶管接口构造与相对位移
        2.3.2 管节允许张角
        2.3.3 管节临界位移
        2.3.4 考虑曲线顶进初始张角的变形安全限值
    2.4 顶管止水失效案例与变形安全限值的应用
        2.4.1 工程概况
        2.4.2 隧道变形情况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轴试验与本构模型参数
    3.1 高精度小应变三轴仪与其新功能的研发
        3.1.1 高精度小应变三轴仪研发历程
        3.1.2 K_0系数测量功能的研发
        3.1.3 应力路径试验功能的研发
    3.2 上海浅层软土三轴试验
        3.2.1 普通固结不排水剪切三轴试验
        3.2.2 测量小应变的K_0固结不排水剪切三轴试验
    3.3 土体本构模型参数确定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邻近施工扰动规律与安全保护距离
    4.1 地表堆载
        4.1.1 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
        4.1.2 地表堆载对下方土体扰动规律研究
        4.1.3 安全保护距离
    4.2 基坑开挖
        4.2.1 有限元数值模型建立
        4.2.2 基坑开挖对侧方土体扰动规律研究
        4.2.3 安全保护距离
    4.3 沉桩施工
        4.3.1 沉桩施工对桩侧土体扰动情况
        4.3.2 既有电力顶管隧道受邻近沉桩扰动规律
        4.3.3 安全保护距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专利

(8)多维应力路径下欠固结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工程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路堤荷载定向剪切应力路径下欠固结软土静力特性
        1.2.2 交通荷载多维应力路径下欠固结土软土动力特性
        1.2.3 交通荷载下欠固结软土路基长期累积沉降与控制
    1.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欠固结软土复杂性质成因分析及研究进展
    2.1 软土复杂性质的成因
        2.1.1 内部因素
        2.1.2 外部因素
    2.2 欠固结软土的研究进展
    2.3 欠固结土临界状态模型的初步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塑软土基本性质与制备方法
    3.1 重塑软土的制备
        3.1.1 原状土获取
        3.1.2 重塑土试样制备
        3.1.3 重塑软土的基本性质
    3.2 侧限压缩试验
        3.2.1 试验仪器及操作流程
        3.2.2 试验结果分析
    3.3 直接剪切试验
        3.3.1 试验仪器及操作流程
        3.3.2 试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正常固结软土的静力特性
    4.1 试验仪器及操作流程
        4.1.1 动态空心圆柱扭剪系统
        4.1.2 试验原理
        4.1.3 空心圆柱试样制作、饱和与固结
    4.2 试验方案及应力路径控制
        4.2.1 试验方案
        4.2.2 应力路径控制
    4.3 不同大主应力方向角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3.1 超静孔隙水压力Δu的演化
        4.3.2 应变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欠固结软土的静力特性
    5.1 试验方案及应力路径控制
        5.1.1 试验方案
        5.1.2 应力路径控制
    5.2 不同大主应力方向角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5.2.1 超静孔隙水压力Δu演化
        5.2.2 轴向应变ε_z发展
        5.2.3 径向应变ε_r发展
        5.2.4 环向应变ε_θ发展
    5.3 固结度对软土静力特性的影响
        5.3.1 超静孔隙水压力Δu演化
        5.3.2 轴向应变ε_z发展
        5.3.3 径向应变ε_r发展
        5.3.4 环向应变ε_θ发展
        5.3.5 强度包络线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欠固结软土的动力特性
    6.1 试验方案与应力路径控制
        6.1.1 试验方案
        6.1.2 动力加载应力路径
    6.2 连续性循环荷载作用下欠固结软土的动力特性
        6.2.1 循环应力比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累积演化的影响
        6.2.2 循环应力比对轴向应变累积的影响
    6.3 间歇性循环荷载作用下欠固结软土的动力特性
        6.3.1 循环应力比对超静孔隙水压力累积演化的影响
        6.3.2 循环应力比对轴向应变累积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下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9)间歇性循环荷载下杭州淤泥质软黏土宏微观动力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清单(Notations)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列车荷载研究
        1.2.2 天然软土的性质
        1.2.3 循环荷载下饱和软黏土动力特性研究
        1.2.4 循环荷载下软土微观特性试验研究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研究内容、思路及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及内容
        1.4.2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原状软黏土不排水静力特性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前期试验准备
        2.2.1 原状土样的获取
        2.2.2 土的基本物理特性
        2.2.3 三轴试验介绍
    2.3 等向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2.3.1 试验步骤及方案
        2.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4 K_0固结软土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2.4.1 试验步骤及方案
        2.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周期性间歇对原状软黏土不排水动力特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间歇性循环加载试验步骤及方案
        3.2.1 试验步骤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验内容
    3.3 间歇对软黏土循环动力特性的影响
        3.3.1 刚度软化
        3.3.2 超孔压
        3.3.3 塑性应变
        3.3.4 本节小结
    3.4 间歇时长对间歇效应的影响规律
        3.4.1 整体发展
        3.4.2 发展速率
        3.4.3 极值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间歇性循环加载超孔压模型
    4.1 引言
    4.2 连续振动超孔压试验研究
        4.2.1 试验步骤
        4.2.2 有效应力路径及试验方案
        4.2.3 试验结果
        4.2.4 等效初次超孔压
        4.2.5 归一化超孔压增长率
        4.2.6 连续振动超孔压预测模型
    4.3 连续振动超孔压发展规律分析
        4.3.1 基于胡坤榕试验结果的规律分析
        4.3.2 基于薛寒试验结果的规律分析
        4.3.3 规律小结
    4.4 间歇振动超孔压模型试验研究
        4.4.1 试验步骤及方案
        4.4.2 试验结果
        4.4.3 等效初次超孔压
        4.4.4 归一化孔压增长率
        4.4.5 间歇性循环加载超孔压模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间歇性循环加载塑性应变模型
    5.1 引言
    5.2 连续振动塑性应变试验研究
        5.2.1 试验步骤及方案
        5.2.2 试验结果
        5.2.3 等效初次塑性应变
        5.2.4 归一化塑性应变增长率
        5.2.5 连续振动塑性应变预测模型
    5.3 连续振动塑性应变发展规律分析
        5.3.1 基于郭林试验结果的规律分析
        5.3.2 基于胡坤榕试验结果的规律分析
        5.3.3 基于杨攀博试验结果的规律分析
        5.3.4 规律小结
    5.4 间歇振动塑性应变模型试验研究
        5.4.1 试验步骤及方案
        5.4.2 试验结果
        5.4.3 等效初次塑性应变
        5.4.4 归一化塑性应变增长率
        5.4.5 间歇振动塑性应变模型
    5.5 孔压和应变的关系
        5.5.1 连续振动
        5.5.2 间歇振动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间歇性循环加载刚度软化及阻尼比研究
    6.1 引言
    6.2 间歇性循环加载刚度软化试验研究
        6.2.1 试验简介
        6.2.2 间歇加载刚度软化预测模型
        6.2.3 停振比与模型参数的关系
        6.2.4 刚度软化速率
        6.2.5 本节小结
    6.3 间歇性循环加载阻尼比研究
        6.3.1 阻尼比计算方法
        6.3.2 间歇性循环加载下阻尼比变化规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间歇性循环加载微观特性试验研究
    7.1 引言
    7.2 电镜扫描试验研究
        7.2.1 试验介绍
        7.2.2 微观结构变化定性分析
        7.2.3 微观结构特征变化定量分析
        7.2.4 宏微观特性相关性分析
    7.3 核磁共振试验研究
        7.3.1 试验介绍
        7.3.2 横向弛豫谱图分析
        7.3.3 量化指标分析
        7.3.4 宏微观相关性分析
        7.3.5 本节小结
    7.4 结合水和比表面积试验研究
        7.4.1 试验介绍
        7.4.2 吸附水含量
        7.4.3 比表面积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主要结论
    8.2 下一步研究计划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不同固结路径下天然沉积土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演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土结构性对天然沉积土压缩和强度性状的影响
        1.2.1 土结构性对天然沉积土压缩性状的影响
        1.2.2 土结构性对天然沉积土固结不排水强度性状的影响
        1.2.3 固结路径对天然沉积土压缩及强度性状的影响
    1.3 土结构性定量评价研究现状
        1.3.1 现有灵敏度评价体系及评价基准
        1.3.2 初始状态、固结路径对灵敏度评价基准的影响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关键科学问题
        1.4.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4.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固结路径对固有压缩性状的影响
    2.1 引言
    2.2 重塑土不同固结路径压缩试验方案
        2.2.1 试样物理-矿物成分性质
        2.2.2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2.3 等向固结路径下重塑土固有压缩性状
        2.3.1 重塑样的等向压缩性状
        2.3.2 等向压缩曲线的归一化分析
        2.3.3 等向固有压缩参数的影响因素及经验预测方法
    2.4 固结路径对重塑土固有压缩性状的影响规律
        2.4.1 不同固结路径下重塑样压缩性状
        2.4.2 固结路径对重塑土压缩曲线归一化的影响分析
        2.4.3 固结路径对固有压缩参数的影响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结路径对固有强度性状的影响
    3.1 引言
    3.2 不同固结路径下重塑土的固结不排水强度性状
        3.2.1 数据库来源与数据说明
        3.2.2 不同固结路径下重塑土固结不排水强度与孔隙比的关系
    3.3 固结路径对固有强度性状的影响规律
        3.3.1 固有强度线随固结路径的变化规律
        3.3.2 考虑固结路径影响的不排水强度比R*su经验关系式
    3.4 不同固结路径下固有强度性状与固有压缩性状的内在联系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固结路径下应力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
    4.1 引言
    4.2 不同固结路径下原状土压缩试验方案
        4.2.1 原状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4.2.2 原状土不同固结路径压缩试验方案及方法
    4.3 不同固结路径下原状土的压缩性状
        4.3.1 原状土的一维压缩性状
        4.3.2 原状土的等向压缩性状
        4.3.3 不同固结路径下原状土的压缩性状
    4.4 不同固结路径下偏应力对原状土压缩性状的影响规律
    4.5 不同固结路径下应力灵敏度的变化规律
        4.5.1 一维压缩条件下应力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
        4.5.2 等向压缩条件下应力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变化规律
        4.5.3 固结路径对应力灵敏度变化规律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力灵敏度与强度灵敏度之间关系探讨
    5.1 引言
    5.2 应力灵敏度与强度灵敏度的数值关系
    5.3 不同初始含水率参考系对灵敏度关系的影响分析
        5.3.1 定性分析不同初始含水率参考系对S_σ-S_t关系的影响规律
        5.3.2 实例计算不同初始含水率参考系对S_σ-S_t关系的影响
    5.4 不同固结路径参考系对灵敏度关系的影响分析
        5.4.1 定性分析不同固结路径参考系对Sσ-S_t关系的影响规律
        5.4.2 实例计算不同固结路径对S_σ-S_t关系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论文成果
致谢

四、福州软土固结状态初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泥炭土率相关力学特性与本构模拟[D]. 付英杰. 中原工学院, 2021(08)
  • [2]软土场地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研究[D]. 江亚洲.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3]连云港海相软土地基处治及其工程特性[D]. 田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4]滨海软弱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变异性分析[D]. 陈宇航. 东南大学, 2020(01)
  • [5]软弱地层盾构下穿通道的变形规律与掘进参数优化[D]. 袁霄雷.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6]侧填土荷载作用下软土地基船闸被动桩的受力变形性状研究[D]. 袁文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软土地区邻近施工对既有顶管隧道扰动规律及安全保护距离研究[D]. 潘上.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9)
  • [8]多维应力路径下欠固结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 冯东. 温州大学, 2020(04)
  • [9]间歇性循环荷载下杭州淤泥质软黏土宏微观动力特性研究[D]. 郑晴晴. 浙江大学, 2019(01)
  • [10]不同固结路径下天然沉积土灵敏度随应力水平的演化规律[D]. 钱森. 东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福州市软土固结状态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