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麻:未来最有前途的纤维素纤维(论文文献综述)
喻叶[1](2021)在《基于电化学方法的麻纤维脱胶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以及对舒适度的要求增强,汉麻纺织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更加高效、节能、环保的前处理方法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一种具有化学活性的电解水溶液,通过对其氧化还原电位、表观活性物质含量、过氧化氢浓度等指标测试,分析了活性电解水溶液的基本性质及其化学活性的稳定性。研究发现,制备的活性水具有较高的表观活性物质含量和过氧化氢浓度,以及较持久的化学活性保持能力。本研究将活性水用于汉麻纤维脱胶漂白处理,并对活性水处理汉麻纤维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所得优化工艺为:室温浸泡,浴比1:50,浸泡时间30 min。研究发现,活性水对汉麻纤维的脱胶、漂白效果显着,残胶率与白度测试结果均优于传统化学处理的结果。通过FTIR、SEM、XRD、TG-DSC以及拉曼光谱对不同脱胶处理的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活性水处理有效地去除了汉麻纤维中的果胶、木质素及半纤维素等杂质,处理后的纤维结晶度提高。本研究对活性水脱胶处理后的废水进行了BOD、COD、AOX、TOC等指标的水质分析,所得结果为后续研究及相关企业应用提供参考。本研究还对脱胶后废水进行了电解再生处理并继续用于汉麻的脱胶处理。研究发现,活性水对汉麻脱胶处理产生的废水具有循环再利用潜力。同传统的化学脱胶方法相比,本课题研究的基于电化学方法产生的活性水的脱胶方法具有脱胶和漂白一步完成,操作简单,不使用强酸、强碱等优点,是一种能耗低,排放少,环境友好的大麻纤维脱胶方法。
马成业[2](2020)在《基于生物炼制的麻类原料组分高效解离及转化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全球石化资源的日益枯竭,使用绿色环保可再生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资源以生产燃料能源、大宗化学品等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阔叶材和针叶材等林木资源已得到广泛地开发和利用,麻类植物生长周期短,材质优异,纤维含量高,具有显着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然而,麻类植物资源在当前工业应用模式中仅有纤维素得到利用,其中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制浆中尚未得到高效的转化增值利用。若要从源头上实现麻类生物质的全组分利用,首先需要理解原料的基本成分和结构,以便实现其生物质组分的高效分离和转化。本论文在明确麻类原料成分组成和原本木质素结构特征的基础上,对麻类原料现有制浆过程产生的工业木质素进行了分离和表征,并比较其与原本木质素的结构变化,为其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探索了新型低共熔溶剂体系下马尼拉麻主要组分的解离,明晰了解离组分的结构特点和应用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系统研究麻类生物质原料特性。对马尼拉麻和大麻原料的成分组成进行分析,并分离得到相应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样品,比较两者原始结构的区别。马尼拉麻中含有灰分2.05%、抽提物5.21%、果胶0.14%、纤维素55.68%、半纤维素20.35%、木质素16.57%,大麻中含有灰分2.31%、抽提物4.25%、果胶2.92%、纤维素61.59%、半纤维素22.17%、木质素6.76%。研究表明马尼拉麻和大麻半纤维素主要由(1→4)-β-D-木聚糖和β-葡聚糖组成,两者原本木质素的主要差异在于,马尼拉麻原料木质素有且仅含有β-O-4芳基醚键(64.16/100 Ar),而大麻原料木质素中除了含有β-O-4芳基醚键外,还含有β-β连接键。(2)阐明马尼拉麻原料现有碱性过氧化氢制浆过程木质素的结构特征和分子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分离马尼拉麻产生的碱性过氧化氢木质素(AHPL),并将其与两次酶解木质素(DEL)进行结构比较。研究表明,马尼拉麻木质素由对羟基苯基(H)、愈创木基(G)和紫丁香基(S)型单元以及丰富的对香豆酯组成。在碱性过氧化氢脱木质素过程中,木质素中主要发生芳基醚键的略微断裂且对香豆酸酯发生部分裂解。研究发现两次酶解木质素(DEL)和碱性过氧化氢木质素(AHPL)中大量存在且占主导地位的β-O-4醚键,表明这些木质素组分有利于木质素向下游转化为芳香族化学品。(3)探索了一种生物质绿色高效拆解的预处理方法。以马尼拉麻为原料,采用醇基低共熔溶剂(DES)预处理实现了麻类主要组分的快速拆解并对所得组分进行了详细的结构表征。研究表明,在110 ℃时采用DES预处理30 min,木质素脱除率可达92.79%,所得的木质素可以达到纳米级别、纯度高、分子量小、多分散系数低,后续可以通过调节预处理参数将其发展为一种低成本纳米木质素制备方法,这将为木质素高值化应用途径提供优质的原料,促进木质素基相关高品质材料开发进程。与此同时,所得的纤维素残渣也表现出良好的酶解糖化性能(大于90%)。DES的优化和循环实验表明DES处理效果可以通过不同处理参数来调节,这将为最终生物质原料主要组分的可控分离和精准利用奠定基础。
何雍[3](2020)在《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使用天然可再生资源开发环境友好的复合材料成为中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与传统增强纤维(玻纤等)相比,天然植物纤维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模量高、可再生降解优点。天然纤维与非极性聚合物相容性差,直接加工会导致材料力学性能变差。因此改善天然纤维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和增韧天然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使用无毒可再生溶剂γ-戊内酯(GVL)除去黄麻纤维的杂质,通过SEM观察纤维的表面形貌和长径比变化,选择140°C下浸泡1h的黄麻与PP共混改性。选用桐油酸酐(TOA)、环氧大豆油(ESO)与TOA/ESO凝胶对黄麻/PP复合材料增韧改性;讨论了TOA、ESO和TOA/ESO凝胶对黄麻/PP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结晶、动态力学、微观形貌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GVL处理后的黄麻纤维/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TOA、ESO和TOA/ESO凝胶对黄麻纤维/PP复合材料的增韧效果,分析TOA、ESO和TOA/ESO凝胶增韧机理。研究表明:(1)未处理的黄麻纤维与PP共混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纤维与PP相容性差,脱粘现象严重。经过GVL溶剂处理后纤维杂质被除去干净,纤维表面粗糙且形成大量的沟壑,长径比增大,纤维和PP共混改性后相容性好,纤维起到很好的增强作用。GVL溶剂处理后的黄麻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38.3MPa上升到43.4 MPa,弯曲强度从32MPa上升到44.5MPa,拉伸模量从408MPa增加到1365MPa。在Jute(GVL)/PP复合材料中加入TOA后,红外光谱表明TOA酸酐基团与纤维羟基发生了反应。SEM显示纤维与PP的相容性得到改善,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和韧性提高,断裂伸长率从原来的12%上升到103%,冲击强度也提高3倍。另外TOA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结晶度都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偏移,复合材料的熔融粘度下降。(2)通过化学改性方法在纤维表面接枝羧基。羧基与ESO熔融共混反应在黄麻表面形成ESO层,提高纤维与PP的相容性。ESO使黄麻纤维/PP复合材料的韧性明显提高,冲击强度增加12.4KJ/m2,增加了5倍,断裂伸长率从14%增加到225%,提高了15倍,表现出优良的增韧效果。ESO使黄麻纤维/PP复合材结晶度先升高后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向低温偏移,熔融粘度随ESO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3)设计TOA与ESO摩尔比Z值制备TOA/ESO凝胶,通过红外分析凝胶结构变化。在黄麻/PP复合材料中加入ESO网络结构的凝胶显示出较好的增韧效果,其中断裂伸长率从13%增加到66%,提高了5倍,冲击强度达到12.5KJ/m2,增加了4倍。ESO网络结构的凝胶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降低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提高结晶度。凝胶微观形貌显示凝胶与基体相容性好,冲击受力后没有发生脱粘,凝胶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熔融粘度升高。
李新生[4](2019)在《生物质碳材料/MnO2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文中指出超级电容器是目前最有前途的高功率密度、高可逆电荷存储过程和长循环寿命的储能装置之一,在混合动力汽车、便携式电子设备和其他高功能领域上显示出了很好的应用潜力。近年来,三维多孔碳材料以其低的离子扩散阻抗,独特的孔结构和拓扑结构成为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生物质作为一种可持续、廉价和环境友好的天然可再生资源,一般具有多尺度的三维结构,是制备三维多孔碳材料的优良前驱体,在未来的超级电容器中具有显着的应用优势。但是,由于生物碳材料自身孔隙结构的不可控性和局限的电化学性质,目前基于生物质三维多孔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比容量和能量密度相对较低。因此,本文以农业废弃物玉米芯和竹子为碳源,设计了两种制备方法对生物质多孔碳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调控,通过可控炭化、自组装等方法构建了孔隙结构可控的生物质多孔碳三维复合材料。并以多种电聚合方式向生物质多孔碳引入具有电化学活性的Mn O2,探讨了沉积方法和沉积参数对于Mn O2生长和形貌的影响,获得了电化学性能优异的生物质碳材料/Mn O2复合物并将其进一步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一步化学活化法和高温热解法制备得到不同孔隙结构的玉米芯活性炭和玉米芯生物碳,并分别在两种玉米芯多孔碳上电沉积Mn O2,通过对活性炭/Mn O2复合物和生物碳/Mn O2复合物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分析来阐明基底微结构对复合物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沉积二氧化锰后,未经化学活化的生物碳的电化学性能得到显着提高。生物碳/Mn O2复合物电极的面积比电容高达4475 m F cm-2,是生物碳电极的9倍。但活性炭电沉积二氧化锰后其比电容并没有得到显着提高,说明基底微结构对电沉积二氧化锰的作用效应影响很大。进一步以活性炭为阳极,生物碳/Mn O2复合物为阴极和聚乙烯醇/氯化锂凝胶作为电解质组装了夹心结构的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结果表明,该器件功率/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和生物相容性好,在绿色和可再生的能源储存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2.利用玉米芯活性炭、纳米纤维素、氧化石墨烯三者的协同作用,通过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高比表面积、高导电和高机械强度的三维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其中,活性炭作为导电基底来提高石墨烯气凝胶的比表面积和贡献比电容;纳米纤维素作为为增强剂,一方面可以提高复合气凝胶的机械强度,另一方面,其亲水性可以增加氧化石墨烯在水溶液的浸润性。通过改变纳米纤维素的加入量和在不同的模具成型可以分别获得轻质、超薄的活性炭/石墨烯/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该复合气凝胶进一步复合赝电容物质Mn O2,得到比电容非常高的活性炭/石墨烯/纳米纤维素/Mn O2复合电极(4800 m F/cm2)。最后,以活性炭/石墨烯/纳米纤维素气凝胶为阳极,活性炭/石墨烯/纳米纤维素气凝胶/Mn O2复合物为阴极和聚乙烯醇/硫酸钠凝胶为电解质,组装得到了夹心状非对称全固态超级电容器。该器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0.365 m W h cm-2),功率密度(18000 m W cm-2)和长的循环稳定性(>99%),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上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3.以生物质竹炭为基底,通过循环伏安法共沉积上Mn O2和聚吡咯,制备得到一种三元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生物多孔碳、Mn O2和聚吡咯复合结构的缺点,充分地利用了Mn O2和聚吡咯的协同和互补作用,并将Mn O2纳米粒子嵌入到聚吡咯链中,提高了竹炭/聚吡咯/Mn O2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同时,Mn O2粒子通过与聚吡咯链相互交联提供刚性支撑和导电路径,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倍率性能(电容值仍保留48.2%)。此外,得益于聚吡咯与Mn O2的双重电容贡献,竹炭/聚吡咯/Mn O2电极具有很高的比电容(2436 m F/cm2)。将该电极与活性炭/石墨烯/纳米纤维素电极进一步组装成非对称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后该器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0.426 m W h cm-2),功率密度(16000 m W cm-2)和长的循环稳定性(>99%),有望在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上得到进一步应用。
孙振华,邢晓露,马建伟[5](2019)在《基于KES织物风格仪测试系统的棉/大麻混纺针织物性能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测试新型棉/大麻混纺织物风格,基于川端织物风格评价系统(KES),对棉/大麻45/55混纺面料的拉伸、剪切、弯曲和摩擦性能进行评价,比较分析纬平针织物、毛圈织物纤维素酶处理前后的织物风格。通过分析得出:纤维素酶处理能明显改善棉/大麻织物风格,提高织物柔顺感,降低表面粗糙度。毛圈织物在剪切性能上优于纬平针织物,具有更好的活络性;纬平针织物在拉伸、弯曲和摩擦性能上优于毛圈织物,具有更好的柔顺感、柔软度、回弹性和匀整性等。
邱晓丹[6](2014)在《绿色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声学仪器领域的应用》文中提出随着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资源约束,利用可再生资源如植物纤维与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生产绿色复合材料的技术应运而生。在音乐领域,制作声学乐器吉他的传统材料主要是利用桃花心木木质,而这种珍贵的树种目前已经濒临灭绝。所以研究开发一种可再生和可持续的材料来替代优质木材制作声学仪器成为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聚乳酸(PLA)是完全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同时其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高强度,可塑性强,易加工成型等优点,是高分子基质的合适选择。植物纤维价廉,比强度高并可降解,近年来作为增强材料发展迅速,用来增强聚乳酸,不但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而且赋予复合材料完全降解性能。植物纤维中,麻纤维的强度和模量优于其它植物纤维,也是天然植物纤维中最长的纤维,因此本论文研究制备了亚麻/大麻纤维增强聚乳酸绿色复合材料,并对其在声学领域的应用进行讨论。在本文中,笔者成功开发出一种采用薄片堆叠方法制成的绿色复合材料,并制作了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不同的处理方式的亚麻/大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实验中对样品进行了拉伸模量,抗弯模量和材料密度等测试,计算声音在材料中的传播速度;同时也运用电子扫描电镜来观察复合材料断裂面,分析复合材料的受力和断裂现象;并运用了动态力学分析(DMA)测试,计算材料的阻尼特性。所有的测试结果显示,碱处理过的较高纤维体积分数的植物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与桃花心木木材相比,在声音传播速度,共鸣和保真度方面与桃花心木木材相似,并且兼具优良的机械性能。因此,新型亚麻/大麻增强聚乳酸绿色复合材料,具有环保,成本低,可持续的优势,是替代稀有木材的优良材料,而且其在声学乐器行业中的应用有非常良好的前景。
刘艳艳[7](2012)在《大麻纤维柔软整理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麻纤维是天然纤维素纤维,其产品具有吸湿排汗、凉爽透气、抗霉抑菌、隔热绝缘、屏蔽紫外线、易洗耐磨、无刺痒感(其他麻纺织品普遍存在)等独特性能,倍受人们的关注与喜爱。但由于大麻纤维比较粗硬,纤维间抱合力差,所以大麻纤维的可纺支数较低,成纱质量不高。目前大麻纤维产品多为中档及以下水平,不能充分体现出大麻的优异性能。本论文从大麻纤维的柔软整理入手,改善其柔软性,增强纤维间的抱合力,从而提高纤维的可纺性能,以得到高纺纱,提高产品档次和国际市场竞争力。本论文就大麻纤维的柔软整理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分别使用CWS阳离子型柔软剂,新型有机硅KGS-9068柔软剂,双氨基改性硅油KGA-9059对大麻纤维进行柔软剂处理。通过检测初始模量、马克隆值和纤维体积减少量,分析得出CWS阳离子型柔软剂处理效果最好,且最优工艺条件为:柔软剂用量4g/L,处理时间45min,处理温度35℃,浴比1:10。2、采用常温常压等离子体预处理与柔软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麻纤维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分析可知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柔软剂整理有较显着的促进作用,柔软效果更好。且最佳工艺条件为电极间距离8mm,处理时间10s,电源功率110W。3、采用超声波处理与柔软剂处理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麻纤维进行柔软整理,并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探讨了超声波处理的最佳工艺。通过分析可知超声波处理对柔软剂整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手感更柔软。最佳工艺条件为频率33kHz,功率300W,温度50℃,时间30min。4、分别在等离子体预处理和超声波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减少柔软剂用量对大麻纤维进行柔软整理。通过检测分析,与仅用柔软剂处理相比,等离子体预处理与超波处理能够降低柔软剂的用量并达到较好的柔软整理效果。
韩国军[8](2011)在《大麻微波辐照脱胶工艺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麻纤维是一种韧皮纤维,其单纤维较为细软,大麻纺织品一般能避免其它麻类纺织品的粗硬感和刺痒感,较为柔软合体。大麻纤维具有优异的吸湿透气性,天然的抗菌保健性,卓越的抗紫外辐射等性能。随着近年来人们对绿色环保、低碳经济等能源意识的提高以及返璞归真时尚潮流的兴起,大麻纤维及其纺织品因其优异的性能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大麻纤维是未来最有前途的纤维素纤维。大麻纤维在纺织加工和应用之前必须进行脱胶,脱胶是大麻纺织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及其重要的加工环节,脱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纤维的产量与应用价值。与其它麻类相比,大麻原麻的果胶、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含量高,使得大麻纤维脱胶较为困难。大麻常用的脱胶方法有自然发酵法(天然水沤麻)脱胶、机械法脱胶、化学法脱胶、生物化学联合法脱胶及闪爆、超声波法脱胶等。而这些传统脱胶方法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目前常见脱胶方法所急需解决的各种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大麻微波辐照脱胶法提取大麻纤维。大麻微波辐照脱胶是一种利用微波辐照提取技术对大麻进行辐照脱胶的工艺方法。微波辐照脱胶不仅能够有效地去除大麻中含量较高的木质素和其它杂质,本方法同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辐敏剂过氧化钡(BaO2)作为催化剂,对脱胶过程进行有效的催化。微波辐照脱胶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加热均匀,节能高效等特点,制成的精干麻残胶率、木质素含量低,适合于纺中高支纱,加工高档服装面料。在微波辐照预处理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有微波辐照时间、温度、硫酸浓度、浴比,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通过回归正交设计分析各影响因素对预处理后各性能指标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在微波辐照碱氧一浴脱胶过程中,主要工艺参数有微波辐照时间、温度、硫酸浓度、浴比等,为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通过二次通用旋转组合回归优化设计讨论各工艺因素对精干麻残胶率、残余木质素量、强力和白度的影响,经过优化实验、计算与分析,得到最优工艺参数。通过对大麻微波辐照脱胶工艺参数优化分析,可得到如下的结论:(1)微波辐照预处理最优工艺条件:微波辐照时间18 min、温度50℃、浴比1:18、硫酸浓度0.8 ml·L-1。(2)微波辐照碱氧一浴脱胶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辐照时间50 min、温度99℃、BaO2浓度0.42 g·L-1、NaOH浓度9.9 g·L-1、H2O2浓度9.5 g·L-1、浴比1:18。
奚杨[9](2011)在《大麻纤维比重与其化学组分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麻纤维是未来最有开发前途的纤维素纤维。大麻纤维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以及抗老化等性能。大麻纺织品具有许多天然保健功能,如抗菌消毒、吸湿透气,屏蔽辐射、消音吸波、保温性、冷暖感等。产品可生物降解,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已开发多种环保型的纺织品和其它产品。比重是大麻纤维重要的物理性能参数之一。但目前对大麻纤维比重的研究还比较少,相关资料对大麻纤维比重给出的都是具体的数值,且数值的差异较大,这给相关产品的研发和实际生产带来很大的麻烦。建立计算大麻纤维比重的理论,提供准确的比重值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大麻纤维相关产品的开发与利用。利用比重参数研究纤维微细结构,可以探求大麻纤维从宏观性质到微观结构的变化。利用比重值可以定性地鉴别大麻纤维,定量地分析混纺织物中纤维含量及其不匀度。同时,准确的界定比重值,有利于解决大麻混纺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归类问题,提高进出口环节的效率,减少通关成本。文中应用数学建模理论对大麻韧皮纤维脱胶改性后的化学组分与比重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关联性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1.采用不同的脱胶工艺对同一品种的原麻进行脱胶,得到各组分含量均不相同的大麻纤维样本,对样本进行化学组分与比重的测试。2.采用灰色关联方法得出大麻纤维比重与各化学组分之间的关联程度,采用灰色系统建模理论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大麻纤维比重与纤维各组分含量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误差得出此数学模型的算术平均误差。3.讨论大麻纤维中的果胶、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对大麻纤维比重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大麻纤维的各化学组分中纤维素的含量对比重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木质素的含量,果胶的含量对比重的影响最小。4.由于大麻纤维各组份中纤维素的含量是影响纤维比重的主要因素,因此就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与大麻纤维比重的单因素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误差得出此数学模型的算术平均误差。5.通过灰关联分析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知,大麻纤维的比重并不是固定的数值而应是一个变化的范围值。大麻纤维各个组分含量不同,其比重就会有所差异。在实际生产中,通过提高测试比重的准确性来控制混纺比与复合材料的重量配比有助于实现生产预测和快速反映,以实现产品的最佳性能。
李瑞[10](2010)在《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大麻纤维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是由于其纤维中纤维素含量较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等纤维素伴生物较多,使大麻织物在染整加工和使用上存在很多困难。本课题在参考了大量其它天然纤维素纤维的加工和改性方法的基础上,对大麻织物进行改性,以期可以改善大麻织物的染色和服用性能。本课题采用的原料为纯大麻原坯布,由于前处理工艺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织物染色时的染色性能,所以为了获得能够满足后续染色及改性的要求的大麻织物,首先简要的讨论一下大麻织物的前处理工艺。分别采用酸碱煮练和酶煮练两种方法对大麻织物进行煮练。先进行酸煮练处理对大麻纤维中木质素的去除有很好的效果,并且配合碱煮练可以很好的提高大麻织物的毛细效应,并且保持较好的强力。由于生物酶对织物刺痒感的改善较为明显,所以在煮练部分选取了常见的三种纺织用酶对大麻织物进行处理,分别为精炼酶、果胶酶、酵素,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酵素酶与果胶酶复配起来处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由原布的14.5cm上升到现在的17.8cm,织物的抗弯长度从原来的38.6cm下降到27.7cm,抗弯强度也从原来的573N下降到213N,表明织物的毛细效应和柔软度都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并且织物的单面压缩性能也获得了较好的改善,织物的毛羽长度从0.604mm下降到0.554mm,分界点处的压力值由1.05cN下降到0.87cN,织物主体压缩硬度由11.2下降到9.8,表明织物的刺痒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获得较好的白度对于后续的染整加工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双氧水和过氧乙酸两种漂白剂对于大麻织物进行漂白,并分别从影响它们漂白的因素着手找到它们对于大麻织物的较佳的工艺,最后结合两种工艺对大麻织物进行初漂与复漂。相对于双氧水来说,过氧乙酸在漂白大麻织物时,对大麻纤维中木质素的去除较为有效,漂白前后的木质素含量分别为5.284%和4.019%,同样条件下双氧水漂白前后大麻织物的木质素含量为5.284%和4.525%。先进行过氧乙酸漂白再进行双氧水漂白可以使大麻织物在保持一定的强力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白度,它的强降率和白度分别为13%和64.1,可以基本满足染整加工的需要。针对大麻织物的染色的不足,在参考其它麻类纤维改性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浓碱液、乙二胺/氢氧化钠/尿素水溶液,阳离子改性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硫脲/氢氧化钠/尿素、N-甲基氧化吗啉(NMMO)等改性方法对大麻织物进行改性在染料的上染率、色牢度、强力、刺痒感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NMMO和阳离子改性后的大麻织物性能较为优异,染色时可获得较好的上染率与比表面得色量,并保持较好的色牢度,其对刺痒感的改善也很明显。经过改性后的大麻织物在染色时上染率有了明显的提高,阳离子改性后的织物上染率由41%提高到了54%,提高了13%,然后是NMMO处理的织物和乙二胺改性织物,上染率也都分别提高了12%和11%。从K/S值来说,同时织物也获得了较高的K/S值,其中NNNI改性织物达到10.13,阳离子改性织物也达到了9.98,过浓碱改性即丝光后的染色织物K/S值也达到了8.8。从染色时的匀染性来说,染色织物的匀染性也有所提高,色差DE上可以看出,从原布的2.2都有所下降,其中NMMO改性织物的色差为1.2。再从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断裂延伸率来说,虽然经过改性后纤维有所损伤,但是同时改性也使纤维中各组分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织物强力的增加,所以在总体上来看,织物的强力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强降率都保持在13%以内,特别是经过NMMO改性的织物强降率不足1%,而且改性织物的断裂延伸率都普遍提高20%以上。同时改性后的染色织物干湿摩擦牢度和耐洗牢度都达到了4-5级以上。从织物的刺痒感来看,改性后大麻织物的刺痒感有所改善。其中NMMO改性的大麻织物的毛羽长度最短,从原来的0.423mm下降到0.324mm.分界点压力值也从0.98cN下降到0.79cN。
二、大麻:未来最有前途的纤维素纤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麻:未来最有前途的纤维素纤维(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电化学方法的麻纤维脱胶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汉麻纤维的组成及性能 |
1.1.1 汉麻纤维的组成成分 |
1.1.2 汉麻纤维的结构性能 |
1.2 纤维脱胶方法及原理 |
1.2.1 沤麻法 |
1.2.2 化学脱胶法 |
1.2.3 物理脱胶法 |
1.2.4 生物脱胶法 |
1.2.5 其他方法 |
1.3 现有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
1.4 电化学方法的相关应用 |
1.4.1 电化学废水脱色 |
1.4.2 电化学纸浆漂白 |
1.4.3 纺织染整中的应用 |
1.5 电化学制备水溶液脱胶可行性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电化学法制备活性水 |
2.1 实验设计 |
2.2 活性水的制备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制备过程 |
2.2.3 测试方法 |
2.3 活性水性质分析 |
2.3.1 氧化还原电位的稳定性 |
2.3.2 有效活性物质含量的稳定性 |
2.3.3 双氧水浓度的稳定性 |
2.3.4 盐度变化情况 |
2.3.5 紫外光谱分析 |
2.3.6 水溶液粘度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活性水汉麻脱胶处理可行性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2.1 活性水处理汉麻纤维工艺 |
3.2.2 传统化学法脱胶漂白工艺 |
3.2.3 脱胶前后活性水性质检测 |
3.2.4 脱胶废水的再生及再利用 |
3.3 测试方法 |
3.3.1 处理后纤维测试 |
3.3.2 活性水溶液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处理后汉麻纤维的基本性能分析 |
3.4.2 活性水使用前后的水质分析 |
3.4.3 活性水循环利用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麻纤维活性水脱胶工艺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单因素实验方法 |
4.2.2 处理工艺正交实验设计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浴比对纤维白度的影响 |
4.3.2 时间对纤维白度的影响 |
4.3.3 温度对纤维白度的影响 |
4.3.4 预处理工艺对处理效果影响 |
4.3.5 处理工艺参数探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水对汉麻纤维脱胶处理的机理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测试方法 |
5.2.1 残胶率测试 |
5.2.2 木质素含量测试 |
5.2.3 光学显微镜样品观察 |
5.2.4 扫描电子显微镜 |
5.2.5 白度测试 |
5.2.6 染色 |
5.2.7 K/S值测试 |
5.2.8 傅里叶红外光谱 |
5.2.9 拉曼光谱 |
5.2.10 X射线衍射 |
5.2.11 热重分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残胶率及木质素含量测试 |
5.3.2 表面形态分析 |
5.3.3 纤维白度分析 |
5.3.4 染色性能分析 |
5.3.5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5.3.6 拉曼光谱分析 |
5.3.7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XRD) |
5.3.8 热重分析(TG-DSC) |
5.4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2)基于生物炼制的麻类原料组分高效解离及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生物质三大组分概述 |
1.2.1 纤维素 |
1.2.2 半纤维素 |
1.2.3 木质素 |
1.3 麻类原料概述 |
1.3.1 马尼拉麻原料概述 |
1.3.2 大麻原料概述 |
1.4 木质素分离提取的方法 |
1.4.1 原本木质素的分离方法 |
1.4.2 碱性脱木质素的方法 |
1.4.3 酸性脱木质素的方法 |
1.4.4 机械化学法分离木质素 |
1.4.5 酶解法分离木质素 |
1.4.6 离子液体分离木质素 |
1.4.7 低共熔溶剂分离木质素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2 基于马尼拉麻与大麻生物质原料的组分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 |
2.2.2 原料灰分含量测定 |
2.2.3 原料苯醇抽提物含量测定 |
2.2.4 原料木质素含量测定 |
2.2.5 原料半纤维素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
2.2.6 原料纤维素含量测定 |
2.2.7 原料果胶含量测定 |
2.2.8 原料两次酶解木质素(DEL)的制备 |
2.2.9 原料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表征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原料成分分析 |
2.3.2 原料半纤维素核磁分析 |
2.3.3 原料两次酶解木质素(DEL)分子量及糖分析 |
2.3.4 原料两次酶解木质素(DEL)核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碱性过氧化氢脱木质素过程中马尼拉麻木质素的结构解析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 |
3.2.2 碱性过氧化氢木质素(AHPL)的分离 |
3.2.3 两次酶解木质素(DEL)的制备 |
3.2.4 木质素的乙酰化 |
3.2.5 木质素大分子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木质素的糖分析及分子量分析 |
3.3.2 红外光谱(FT-IR)光谱分析 |
3.3.3 木质素的二维核磁(2D-HSQC)谱图分析 |
3.3.4 木质素的磷谱核磁定量谱图(31PNMR)分析 |
3.3.5 热解气质联用谱图分析 |
3.3.6 碱性过氧化氢过程中木质素的结构变化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醇基低共熔溶剂预处理的麻类组分分离及转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醇基低共熔溶剂(DES)的配制 |
4.2.3 醇基低共熔溶剂预处理及循环性能测定 |
4.2.4 两次酶解木质素(DEL)的制备 |
4.2.5 富含纤维素残渣的葡萄糖转化效率测定 |
4.2.6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富含纤维素残渣部分 |
4.3.2 木质素部分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5.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3)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植物纤维概述及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纤维的分类 |
1.2.2 植物纤维的研究进展 |
1.2.3 物理方法 |
1.2.4 化学方法 |
1.3 植物纤维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原料和设备 |
2.3 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桐油酸酐/黄麻纤维/PP复合材料制备 |
2.3.2 环氧大豆油/黄麻纤维/PP复合材料制备 |
2.3.3 凝胶/黄麻纤维/PP复合材料制备 |
2.4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桐油酸酐增韧黄麻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3.1 GVL溶剂对黄麻纤维处理不同时间的影响 |
3.2 TOA与 Jute、PP共混改性机理 |
3.3 TOA/Jute/PP复合材料的熔融共混产物红外表征 |
3.4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3.5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结晶的影响 |
3.6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的影响 |
3.7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3.7.1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强度影响 |
3.7.2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模量影响 |
3.8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9 TOA对 Jute/PP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氧大豆油增韧黄麻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4.1 ESO增韧Jute(grafted)/PP复合材料的机理 |
4.2 黄麻纤维接枝改性前后红外表征 |
4.3 ESO对 Jute(grafted)/PP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 ESO对 Jute(grafted)/PP复合材料结晶的影响 |
4.5 .ESO对 Jute(grafted)/PP复合材料形貌影响 |
4.6 ESO对 Jute(grafted)/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7 ESO对 Jute(grafted)/PP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影响 |
4.8 ESO对 Jute(grafted)/PP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OA/ESO凝胶增韧黄麻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TOA/ESO凝胶制备与增韧Jute/PP复合材料机理 |
5.2 PJET复合材料的FTIR表征 |
5.3 Z值对TOA/ESO凝胶含量的影响 |
5.4 PJET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
5.5 PJET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
5.6 PJET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5.7 PJET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8 PJET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分析 |
5.9 PJET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工作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如下 |
(4)生物质碳材料/MnO2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超级电容器 |
1.3 生物质碳材料 |
1.3.1 生物质碳材料定义及分类 |
1.3.2 生物质多孔碳 |
1.3.3 生物质碳气凝胶 |
1.3.4 生物质复合碳材料 |
1.3.5 生物质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1.4 生物质碳材料/MnO_2复合材料 |
1.4.1 二氧化锰的充放电机理 |
1.4.2 二氧化锰的形态和结构 |
1.4.3 生物质碳材料/二氧化锰复合物的制备方法 |
1.4.4 生物质碳材料/二氧化锰复合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进展 |
1.5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玉米芯衍生多孔碳/MnO_2复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3 AC的制备 |
2.2.4 CC的制备 |
2.2.5 AC和CC电极的制备 |
2.2.6 MnO_2@AC和 MnO_2CC电极的制备 |
2.2.7 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的组装 |
2.2.8 材料表征 |
2.2.9 电化学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形貌分析 |
2.3.2 元素分析和表面化学表征 |
2.3.3 电化学分析 |
2.3.3.1 MnO_2@AC的电化学性能 |
2.3.3.2 MnO_2@CC的电化学性能 |
2.3.3.3 ASC的电化学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玉米芯基活性炭/石墨烯/纳米纤维素气凝胶@MnO_2复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3 GO的制备 |
3.2.4 AC的制备 |
3.2.5 AC/GO/CNF气凝胶的制备 |
3.2.6 AC/GO/CNF电极的制备 |
3.2.7 AC/GO/CNF气凝胶@MnO_2复合电极的制备 |
3.2.8 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的组装 |
3.2.9 材料表征 |
3.2.10 电化学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AC/GO/CNF气凝胶的制备 |
3.3.2 形貌分析 |
3.3.3 元素分析和表面化学表征 |
3.3.4 电化学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竹炭/PPY/MnO_2复合物的电化学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CC的制备 |
4.2.4 竹炭/MnO_2复合电极的制备 |
4.2.5 竹炭/PPY和竹炭/PPY/MnO_2复合电极的制备 |
4.2.6 全固态非对称超级电容器(ASCs)的组装 |
4.2.7 材料表征 |
4.2.8 电化学表征 |
4.3 实验部分 |
4.3.1 形貌分析 |
4.3.2 元素分析及表面化学表征 |
4.3.3 电化学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基于KES织物风格仪测试系统的棉/大麻混纺针织物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测试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拉伸性能分析 |
2.2 剪切性能分析 |
2.3 弯曲性能分析 |
2.4 摩擦性能分析 |
3 结论 |
(6)绿色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声学仪器领域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天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及概括 |
1.1.1 自然纤维 |
1.1.1.1 介绍 |
1.1.1.2 纤维种类 |
1.1.1.3 韧皮纤维 |
1.1.1.4 纤维性能 |
1.1.2 生物降解基质:聚乳酸(PLA) |
1.1.2.1 简介 |
1.1.2.2 聚合 |
1.1.2.3 力学性能 |
1.1.2.4 降解和水解 |
1.1.2.5 应用和性能 |
1.1.3 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基体界面 |
1.1.3.1 简介 |
1.1.3.2 纤维的化学处理 |
1.2 材料的声学品质 |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绿色复合材料的制作 |
2.1 亚麻/大麻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 |
2.1.1 材料 |
2.1.2 制作方法 |
2.1.3 制造步骤 |
2.2 实验样品列表 |
第三章 绿色复合材料的拉伸测试结果及分析 |
3.1 拉伸测试 |
3.2 拉伸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绿色复合材料的抗弯测试结果及分析 |
4.1 抗弯测试 |
4.2 抗弯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及分析 |
5.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5.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动态力学测试结果及分析 |
6.1 动态力学测试(DMA) |
6.2 动态力学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课题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7)大麻纤维柔软整理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大麻纤维的结构 |
1.1.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1.1.2 大麻纤维的物理结构 |
1.2 大麻纤维的基本组分 |
1.2.1 纤维素 |
1.2.2 半纤维素 |
1.2.3 果胶 |
1.2.4 木质素 |
1.2.5 脂蜡质、灰分与其它成分 |
1.3 大麻纤维的理化性能 |
1.4 大麻纤维的优良特性 |
1.4.1 天然抑菌、卫生健康 |
1.4.2 吸湿透气性能 |
1.4.3 耐晒、耐热、耐腐蚀性能 |
1.4.4 抗静电 |
1.4.5 防紫外线辐射功能 |
1.4.6 良好的保温性和冷暖感 |
1.5 大麻的用途 |
1.5.1 大麻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5.2 工业大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价值 |
1.6 大麻纤维的柔软整理研究现状 |
1.7 柔软剂 |
1.7.1 表面活性剂型柔软剂 |
1.7.2 阴离子型柔软剂 |
1.7.3 非离子型柔软剂 |
1.7.4 阳离子型柔软剂 |
1.7.5 反应性柔软剂 |
1.7.6 有机硅柔软剂 |
1.7.7 非活性有机硅 |
1.7.8 羟基硅油乳液 |
1.8 柔软整理的测试及评价方法 |
1.9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10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大麻纤维的柔软剂整理 |
2.1 实验方案 |
2.1.1 实验准备 |
2.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3 柔软整理的工艺选择 |
2.2 大麻纤维原样的柔软性测试 |
2.3 CWS阳离子型柔软剂处理 |
2.4 双氨基改性硅油KGA-9059柔软剂处理 |
2.5 新型有机硅平滑剂KGS-9068处理 |
2.6 不同柔软剂最佳工艺整理效果比较 |
2.7 大麻纤维的SEM电镜分析 |
2.8 结论 |
第三章 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改善大麻纤维柔软性的影响 |
3.1 等离子体作用原理 |
3.2 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等离子体预处理的工艺选择 |
3.3.2 用第三种方法验证 |
3.3.3 大麻纤维的SEM分析 |
3.3.4 对比实验 |
3.4 结论 |
第四章 超声波处理对改善大麻纤维柔软性的影响 |
4.1 超声波作用原理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超声波处理的工艺选择 |
4.3.2 超声波处理对大麻纤维柔软性能的影响 |
4.3.4 大麻纤维SEM电镜分析 |
4.3.5 对比实验 |
4.4 结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大麻微波辐照脱胶工艺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大麻 |
1.1.1 大麻简介 |
1.1.2 大麻纤维 |
1.1.3 大麻常见脱胶方法 |
1.2 微波技术 |
1.2.1 微波技术应用现状 |
1.2.2 微波辐照提取技术 |
1.2.3 微波辐照技术在纺织领域中的应用 |
1.3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大麻微波辐照预处理脱胶工艺研究 |
2.1 实验 |
2.1.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1.2 工艺流程 |
2.1.3 工艺参数的选配 |
2.1.4 预处理效果测试指标 |
2.2 单因素工艺参数对微波辐照预酸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1 微波辐照预处理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2 微波辐照预处理温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3 硫酸浓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2.2.4 浴比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 |
2.3 微波辐照预处理脱胶工艺参数优化 |
2.3.1 正交实验设计 |
2.3.2 实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
2.3.3 实验结果分析 |
2.3.4 优化结果验证及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麻微波辐照碱氧一浴脱胶工艺研究 |
3.1 单因素工艺参数对微波辐照碱氧一浴脱胶效果影响 |
3.1.1 微波辐照时间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3.1.2 微波辐照温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3.1.3 辐敏剂浓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3.1.4 碱液浓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3.1.5 H_20_2浓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3.1.6 浴比对脱胶效果的影响 |
3.2 微波辐照碱氧一浴脱胶工艺参数优化 |
3.2.1 二次旋转组合实验设计 |
3.2.2 实验方案与测试结果 |
3.2.3 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
3.2.4 最佳工艺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波辐照脱胶机理探讨 |
4.1 实验仪器及分析方法 |
4.2 微波辐照预处理机理探讨 |
4.2.1 不同预处理效果比较 |
4.2.2 纤维纵向形态特征分析 |
4.2.3 红外光谱分析 |
4.2.4 X-射线衍射分析 |
4.3 微波辐照碱氧一浴脱胶机理探讨 |
4.3.1 不同脱胶方法效果比较 |
4.3.2 纤维纵向形态特征分析 |
4.3.3 红外光谱分析 |
4.3.4 X-射线衍射分析 |
4.4 微波辐照脱胶热效应分析 |
4.5 微波辐照脱胶非热效应研究探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大麻纤维比重与其化学组分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大麻纤维的结构 |
1.1.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1.1.2 大麻纤维的物理结构 |
1.2 大麻纤维的优异性能 |
1.2.1 良好的保温性和冷暖感 |
1.2.2 抗菌防霉、卫生保健 |
1.2.3 防紫外线及声学性能 |
1.2.4 耐高温、耐腐蚀及抗老化性能 |
1.3 大麻的用途 |
1.3.1 大麻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3.2 大麻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1.3.2.1 工业大麻造纸应用价值 |
1.3.2.2 工业大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价值 |
1.3.2.3 工业大麻籽应用价值 |
1.3.2.4 工业大麻药用价值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与意义 |
第二章 大麻纤维的脱胶 |
2.1 主要脱胶方法 |
2.1.1 化学脱胶法 |
2.1.2 物理脱胶法 |
2.1.2.1 机械脱胶法 |
2.1.2.2 闪爆脱胶法 |
2.1.2.3 超声波法 |
2.1.3 生物脱胶法 |
2.2 大麻脱胶方法的前景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实验方案 |
3.1 理论基础 |
3.1.1 大麻纤维各化学组分 |
3.1.1.1 纤维素 |
3.1.1.2 半纤维素 |
3.1.1.3 果胶 |
3.1.1.4 木质素 |
3.1.1.5 脂蜡质、灰分与其它成分 |
3.1.2 大麻纤维的比重 |
3.2 实验方案 |
3.2.1 大麻纤维的脱胶试验 |
3.2.2 大麻纤维成分分析实验 |
3.2.3 大麻纤维比重测试实验 |
第四章 实验数据及分析 |
4.1 实验数据的测试 |
4.1.1 大麻纤维化学组分的测试 |
4.1.2 大麻纤维比重的测试 |
4.2 大麻纤维比重与果胶的关系 |
4.3 大麻纤维比重与纤维素的关系 |
4.4 大麻纤维比重与木质素的关系 |
第五章 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关联度分析 |
5.1 数学模型理论概述 |
5.2 实验数据灰关联分析 |
5.2.1 计算规格化矩阵 |
5.2.2 计算参考数列与比较数列的灰色关联系数 |
5.2.3 计算关联度 |
5.3 建立比重与纤维各组分之间的GM(1,5)数学模型 |
5.3.1 构造初始化数列 |
5.3.2 建立累加1-AGO生成数据列 |
5.3.3 求矩阵B,Y |
5.3.4 建立比重与纤维各组分之间的GM(1,5)数学模型 |
5.3.5 GM(1,5)模型的误差分析 |
5.4 建立比重与纤维素的GM(1,2)数学模型 |
5.4.1 建立GM(1,2)数学模型 |
5.4.1.1 构造初始化数列 |
5.4.1.2 建立累加1-AGO生成数据列 |
5.4.1.3 建立比重与纤维素的GM(1,2)数学模型 |
5.4.2 模型误差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与性能 |
1.1.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1.1.2 大麻纤维的优良性能 |
1.2 大麻纤维的化学组成 |
1.2.1 纤维素 |
1.2.2 木质素 |
1.2.3 纤维素的其它伴生物 |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大麻织物煮练工艺研究 |
2.1 试验原料及化学药品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试验药品 |
2.2 主要试验仪器 |
2.3 主要试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2.3.1 主要试验内容 |
2.3.2 测试方法 |
2.4 试验结果及讨论 |
2.4.1 酸碱煮练的研究 |
2.4.2 生物酶煮练的研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麻织物漂白工艺研究 |
3.1 试验原料及化学药品 |
3.2 主要试验仪器 |
3.3 主要试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
3.3.1 主要实验内容 |
3.3.2 测试方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双氧水对大麻织物的漂白工艺的研究 |
3.4.2 大麻织物的过氧乙酸漂白工艺的研究 |
3.4.3 双氧水与过氧乙酸复漂大麻织物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大麻织物的改性及染色 |
4.1 大麻织物的改性工艺现状 |
4.1.1 物理改性 |
4.1.2 化学改性 |
4.2 试验材料及仪器 |
4.2.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4.2.2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
4.3 试验手段与测试方法 |
4.3.1 大麻织物改性工艺流程 |
4.3.2 大麻织物活性红BES染料染色工艺 |
4.3.3 测试方法 |
4.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浓碱改性大麻织物的研究 |
4.4.2 乙二胺/尿素/水混合液改性大麻织物 |
4.4.3 阳离子接枝改性大麻织物 |
4.4.4 硫脲/氢氧化钠/尿素混合液改性大麻织物 |
4.4.5 NMMO改性大麻织物 |
4.4.6 几种改性方法改性效果的对比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大麻:未来最有前途的纤维素纤维(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电化学方法的麻纤维脱胶技术的研究[D]. 喻叶. 天津工业大学, 2021(01)
- [2]基于生物炼制的麻类原料组分高效解离及转化研究[D]. 马成业.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植物纤维/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何雍. 贵州大学, 2020(04)
- [4]生物质碳材料/MnO2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上的应用[D]. 李新生.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5]基于KES织物风格仪测试系统的棉/大麻混纺针织物性能评价[J]. 孙振华,邢晓露,马建伟. 毛纺科技, 2019(06)
- [6]绿色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声学仪器领域的应用[D]. 邱晓丹. 东华大学, 2014(03)
- [7]大麻纤维柔软整理技术的研究[D]. 刘艳艳.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8)
- [8]大麻微波辐照脱胶工艺及机理研究[D]. 韩国军. 青岛大学, 2011(06)
- [9]大麻纤维比重与其化学组分关系的研究[D]. 奚杨. 大连工业大学, 2011(08)
- [10]大麻织物改性技术对染色及服用性能的影响[D]. 李瑞. 河北科技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