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Excel在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要秉真[1](2021)在《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浅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水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加大了对水环境的监测力度,希望通过实时监控了解水环境变化特征,及时获取精准的数据资料,为后续治理及预防提供可靠依据,并增强治理方案的可行性。由于水环境监测的复杂性,容易受到一些因素影响而导致监测数据准确性不高。为此,就需要做好水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控制,以促进水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吴秋瑜[2](2020)在《基于河流无线传感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河流是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地。监测是掌握、评估、预测河流水环境质量,预报河流污染的主要方法。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形成了无线传感网络,能广泛适用于环境监测领域。河流水环境监测采用无线传感网络技术,可以解决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实现实时、低成本、长时间、长距离的监测任务。为了解决河流监测距离长、网络稳定性差等问题,本课题采用了现代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河流监测的分组型无线传感网络水环境监测系统。首先,根据河流分布情况,提取河流的网络拓扑结构,提出采用分组型无线传感网络的方法。然后,将河流合理的分成若干长度合适的“线型”结构的Zig Bee网络组,每段构成一个水环境监测点。最后,每组Zig Bee网络采用一个数据传输单元将每个传感节点监测的水温、溶解氧、p H值和电导率,通过移动网络远程传输到数据中心。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实现水质检测的高精度模拟前端、带备用电池的太阳能发电电源、高拓展性的控制器单元,以及Zig Bee和DTU通信模块。节点均采用防水型铝合金接线盒和航空接头提升防护性,适应野外环境。给出汇聚点和传感节点的程序流程图,并设计相应的嵌入式程序。介绍了Zig Bee模块、DTU的配置方法和上位机演示系统的使用。最后分别对每种传感器和节点的无线通信等实施测试,完成Zig Bee传感网络整体调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Zig Bee传感网络能实现传感节点参数检测和将数据传输到汇聚点的任务,并在web监测界面显示传感节点的检测结果。参数测量结果准确、通信稳定,性能符合设计目标。
刘萍[3](2020)在《基于物联网的农村区域水环境智能监测及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农村水环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灌溉用水、农村饮用水的安全,为了密切配合“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亟需开展农村区域水环境智能监测及预测方法研究工作。基于物联网研究农村区域水环境智能监测及预测方法,可以尽可能全面、实时地感知农村区域水环境数据,实现对水环境的准确、全面评价和对水质变化趋势的合理、有效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面向农村区域水环境监测需求,围绕水环境监测所涉及的多个方面,在设计智慧水务总体架构的基础上,按照自底向上的顺序展开研究,主要研究了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结构、水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建模与性能分析方法(感知层)、基于专网通信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传输层)、水环境监测WSN数据融合算法(处理层)和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预测模型(处理层)。论文主要工作及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结构设计问题。设计了智慧水务总体架构,分析了智慧水环境监测网络面临的潜在挑战,设计了一种分布式、可扩展的智慧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结构,以满足其低时延、高带宽和移动性的要求。(2)研究了水环境监测WSN建模与性能分析问题。分析了农村区域的水环境监测WSN部署策略、覆盖要求及网络模型,提出了一种描述水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并提取系统性能指标的方法。基于性能评估进程代数(Performance Evaluation Process Algebra,PEPA)对分簇式水环境监测WSN进行建模,根据真实的水质监测实例及传感器节点参数设定了系统参数,采用模拟求解法仿真模拟了分簇式水环境监测WSN的工作过程,对所构建网络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提取及分析,讨论了不同设计方案对系统响应时间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PEPA及流体逼近法对节点高速移动、拓扑动态变化的网络系统进行了建模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将水环境监测网络大系统表示为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清楚地知道各个子系统的内在结构,并实现对系统性能指标的模拟或逼近,有助于优化系统设计方案。(3)研究了基于时分长期演进(Time-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专网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设计问题。提出了一个以TD-LTE基站为中心的水环境监测专网组网方案,以及一种基于数据融合、机器学习的水环境智能监测方法。该系统和方法的提出满足了农村区域水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对水环境监测系统共享化、智能化、一体化的需求,也能够很好地满足水环境应急监测的实时性要求。(4)研究了分簇式水环境监测WSN中的数据融合问题。设计了基于最小二乘的水环境监测WSN簇内数据融合模型,针对部分传感器节点数据缺失时,簇内数据融合模型中计算量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的数据融合算法。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减少了数据融合过程中的计算量,节省了簇首节点的存储空间和能量。(5)研究了基于长期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中长期水质预测问题。在对缺失水质数据进行预处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单参数预测模型,构建了堆叠LSTM的神经网络架构,确定了神经网络单元参数的设置及样本建立、学习过程的处理方法,并将该模型用于6项饮用水水质参数的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收敛速度快,样本精度逼近高,泛化能力强。在预测步长m=10,20,30,60,90,180这6种情形下,该模型的溶解氧预测精度均优于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和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尤其是溶解氧的中长期预测精度,明显优于ARIMA和SVR,随着预测步长的不断增加,该模型的优势也逐步增大。基于对各饮用水水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设计了一种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多参数中长期预测模型,对神经网络迭代次数不同时的模型预测精度进行了比较,在相同的神经网络结构及参数设置条件下,对比了单参数预测模型与多参数预测模型对溶解氧的预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训练集、测试集划分方式合理的前提下,多参数水质预测模型在小样本数据(182组)预测的精度上更胜一筹,体现出利用多个水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水质预测的效果。而当样本数量足够(953组)时,两种水质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当。
牛天田[4](2020)在《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文中研究表明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支持,但是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环境污染问题日渐严峻。尤其是水环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既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又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因此有必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实现生态型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便需要及时发现水环境污染情况,以便做出应对措施,为此需要对水环境实时监测。而传统的水环境监测方式成本较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经济基础薄弱的地区,传统的自动化通信式的水环境监测方式并不适用,因此需要对水环境监测方式进行更新和优化,以更好地保护水环境,实现农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化,保障人们的用水安全。本研究以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为突破口,以环境监测理论、无线传感网络理论和Zigbee技术理论为支撑,在了解水环境监测需求以及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高性能性、软件化、抗干扰性、扩展性的设计原则,以满足数据采集和数据收集与分析两大功能需求。整个系统以CC2530芯片作为传感器节点的主要构成,并使用比较稳定2.4GHz射频数据作为传输方式,采用Tiny OS操作系统构建基于无线网络传感器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建立了基于Web系统的环境监测系统平台,可以将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后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汇总,便于阅读和查看,并在最后在进行测试和调试,证明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提高水环境监测水平,实现预防水质污染、增强水环境保护能力的提供借鉴。其主要成果如下:(1)完成了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框架设计、Zigbee网络结构设计、数据收集系统设计等,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现阶段水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框架,提高水环境监测系统的长效性和持续性。(2)基于遗传算法、三边定位算法、NL-OGA定位算法构建了水环境监测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使得水环境监测系统所采集到的结果更加精确,更有助于判断水环境的具体情况,采取后续措施。(3)实现了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测试与应用,验证基于Zigbee无线传感技术的水环境无线传感网络监测系统的可行性,使得水环境监测更加便捷,降低了区域范围内水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成本,有助于水环境监测系统的普及。
曹春[5](2020)在《中等职业教育环境类专业项目教学设计研究 ——以水环境监测课程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企业对环境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中职环境专业院校承担着培养基层环境人才的重大职责,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环境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成为中职环境专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中职院校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不强,运用项目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水环境监测》课程作为环境监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环境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提升中职环境专业的教学质量,本论文选取《水环境监测》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将项目教学法与《水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相结合,进行了“生活污水采样”项目的具体教学设计,并进行了反思。为将来中职学校环境类专业其他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增加一些启示和经验。本文在对项目教学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后,梳理分析了项目教学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具体应用及不足之处,发现国内将项目教学法与环境类专业相结合的教学设计研究少之又少;本文基于实用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情境学习理论,对项目教学的定义、特点及实施原则等进行了归纳分析;接着从《水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得出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为项目教学法的可行性做了铺垫;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划分子项目,同时分析实际岗位情境,用子项目进行合成,形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新项目”;采用“生活污水采样”作为项目主题,进行了教学范例的设计与反思,避免了传统直接以书本内容划分而成的子项目作为项目主题的弊端,更加贴近岗位实际需要。按预期,本研究可以使《水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同时为中职教师使用项目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提升今后中等职业院校其他环境类课程的教学质量,从而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
姜明岑[6](2019)在《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是流域水环境监控与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还不完善,典型流域缺乏有针对性的预警指标和阈值,阻碍了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测预警工作的发展。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监控与管理的需求,依托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工作基础,对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从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构建技术,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技术和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技术3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应用分析。选择松花江流域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构建了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并通过“松花江流域水质预警平台”对技术与体系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目标是对水环境质量达标情况及水质变化趋势的监控,因此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是体系预警指标筛选与阈值制定的基础。通过频度分析法构建了流域污染源排放特征分析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和改进的自组织映射法构建了流域水质时空特征分析方法,改进后的方法可根据数据原始信息自动生成网格拓扑结构,保留了原始数据重要信息并能体现分类结果的层次性。对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了应用分析,结果表明:嫩江子流域CODCr、氨氮、总氮、挥发酚、砷、铅和汞排放较为突出;第二松花江子流域总磷、石油类、镉、总铬和六价铬排放较为突出;松花江干流子流域挥发酚和氰化物的排放较为突出。松花江流域水质总体呈逐年好转趋势,15年间水质变化可为3个时间段及3种水质情况。其中,肇源和嫩江口内断面水质状况最差,白旗、白沙滩、江桥和浏园断面水质状况较好,其余断面水质状况处于中等状态。根据最终分析结果,结合断面空间分布情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成了3个等级的预警分区。(2)结合层次分析法和重要指标筛选法建立了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方法,可对同一整体的预选指标从不同因素上进行交叉赋权,最终结果体现了多重因素对筛选指标的综合影响。构造了水质预警指标筛选系统层次结构,研究了准则层和指标层判断矩阵的构造方法。在构造水质特征因素下的指标层判断矩阵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法对水质时空特征分析结果进一步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对表达重复的因子进行了剔除。对松花江流域进行应用分析,筛选结果为:一级预警分区预警指标为氨氮、DO、CODMn、CODCr、BOD5、总磷、汞和氟化物;二级预警分区预警指标为氨氮、CODCr、DO、石油类、氟化物、p H值、总磷、BOD5和CODMn;三级预警分区预警指标为BOD5、总磷、CODCr、氨氮、石油类、电导率、水温、DO和CODMn。突破了水质预警指标阈值仅设置为浓度限值的传统方法,增加了模型参数阈值作为预警指标阈值的方法。构建了标准限值模型、统计限值模型、趋势变化模型和概率密度模型作为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的数学模型。依据预警指标的历史数据性质选择合适的阈值模型,分别对各个预警指标进行了阈值计算。(3)以松花江流域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收集分析了研究区域的水质监测数据和污染源监测统计数据,对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及预警指标筛选与阈值制定结果进行了总结,构建了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依托国控自动监测站实时监测数据,将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和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技术集成到“松花江流域水质预警平台”中进行应用实现,并对典型预警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体系成功地对真实污染事件进行了预警,并且与传统预警,即按照“超过标准值”判定的预警相比较,在氨氮超出标准限值前,提前了6小时发现数据异常趋势,为预警应急工作争取了宝贵时间,从而验证了体系和技术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熊小萍[7](2019)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痕量分析研究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在水环境中普遍存在,暴露在极低浓度下水生物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就可能受到不利影响。类固醇雌激素(SEs)、酚类雌激素化合物(PEEs)、邻苯二甲酸脂(PAEs)是三类典型的具有雌激素活性的EEDs。水环境中它们的含量大多低至ng/L至μg/L水平,对其实施有效的环境监测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基质复杂的污水样品。因此,有必要分别针对环境地表水及市政污水中的EEDs建立一套快速、灵敏、高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痕量分析方法。本文以5种SEs(雌酮(E1)、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17α-乙炔雌二醇(EE2)、己烯雌酚(DES))、3种PEEs(壬基酚(NP)、辛基酚(OP)和双酚A(BPA))、6种PAEs(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为目标化合物,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建立了地表水和污水中EEDs的全自动固相萃取(FASP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痕量分析方法。所有目标物都取得良好的回收率:65-110%,相对标准偏差:2-12%,方法检出限在0.2-4.5 ng/L之间。将该方法应用到水环境监测中,研究了不同水体中EEDs的组成与污染水平,分析了它们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其形成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发现,EEDs广泛存在于河流和市政污水中,污染以PEEs为主。具体包括:1、NP、OP、BPA、E1、E3在两间市政污水处理厂进水和出水中均有检出,EEDs总浓度(ΣEEDs)范围(平均值)分别为4-201μg/L(4.5μg/L)、80-1470 ng/L(720 ng/L)。厌氧/缺氧/好氧(A/A/O)和氧化沟工艺对ΣEEDs的去除率分别为94.2-99.8%、79.7-98.9%。两类污水厂对PEEs的去除率均在85%以上,A/A/O工艺对E1和E3的平均去除率仅为48.7%和20.1%,而氧化沟工艺对SEs的去除则高达94%以上。2、广州市河流中SEs、PEE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nd(未检出)-69.5 ng/L(E1)、2.3(OP)-41100 ng/L(NP),ΣEEDs浓度范围(平均值)为0.31-42.8μg/L(3.5μg/L)。成都市河流中SEs、PEEs、PAEs的浓度范围分别为<1.0(E2)-12.4 ng/L(E1)、<1.2(OP)-1020(NP)、3.4(DEHP)-2060(DBP),ΣEEDs浓度为0.09-3.6μg/L(0.94μg/L)。广州河流中ΣEEDs的浓度显着高于成都河流,其中ΣPEEs浓度比成都高1-2个数量级,ΣSEs的浓度处于同一水平。这可能与广州工业发达、人口密度高,PEEs的制造与使用量远高于成都有关。3、珠三角流域ΣEEDs浓度范围(平均值)为0.03-5.8μg/L(1.5μg/L),主要的污染来自OP、NP、BPA、E1。其中东江东莞段、珠江广州河段、北江中ΣEEDs的浓度分别为0.8-5.8μg/L(1.5μg/L)、0.4-2.8μg/L(1.0μg/L)、0.12-0.31μg/L(0.19μg/L),总体污染水平为:东江东莞段>珠江广州河段>北江,丰水期河流中ΣEEDs的浓度显着高于枯水期。4、相关分析发现,珠江干流、广州市河流中EEDs浓度与叶绿素a、溶解氧、电导率、溶解有机碳等环境参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表明EEDs在水环境中分布和行为可能受到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5、初步的风险评估发现,污水处理厂出水中EEDs的危害指数(HI)值范围(平均值)分别为1.51-2.98(2.32)、0.19-2.7(1.42),主要来自高浓度的NP、BPA以及高雌激素活性的E1的贡献。珠三角的东江东莞段、珠江广州河段和北江的HI值分别为0.48-14.2(3.64)、0.87-7.1(2.78)、0.28-0.87(0.4),其中NP的RQ平均值高达2.9,是该流域的主要风险源。广州市河流中亦有相似发现,EEDs的HI值为0.91-96(8.71),NP是风险的主要来源;成都河流中EEDs的HI值在0.09-5.42(1.91)之间,风险主要来自OP、NP、E1、E2。结果表明,上述河流及污水处理厂出水中的EEDs均处于中高的生态风险水平,已对当地的水生生物形成了潜在威胁。
龚地灵[8](2019)在《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世界正在开展的“智慧环保”建设的不断深入和环保部颁布的“水十条”及环境管理新要求,建设一个能够更加有效地管理整个流域的河流、污染源的自动监控管理系统被提上日程。它能够进一步整合自动监控数据、地理空间数据,实现自动监控数据实时、直观、动态管理和表达,为流域水环境形势分析、研判等环境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本文从淮河流域的水环境污染情况出发,采用SOA的架构进行系统框架设计,构建了流域水环境信息系统的框架模块和内容体系。根据污染源的类型选择相应的数学模型构建本系统的水质预测模型,以曲线表格及动态专题图等展示形式实现水质监测数据的直观显示和空间表达,对水环境信息与数据按照监测信息和预警信息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管理,实现了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异常判别、水质评价、趋势分析等功能,快捷把握水环境质量状态。当某个监测站点数据超过安全阈值或正常标准时,进行异常判别并判定其污染程度,同时对污染地点进行定位,在Web GIS上发出预警,通过预警模型预测模拟出下游的污染或水质情况,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可评估污染事故的时间跨度、空间尺度和影响程度,在事件处置的过程中依流程进行应急响应决策,进行跟踪与后期记录,并提供常态监控和事件处置的后评估功能,从而为城市水环境系统设施的常规监管与事故风险管理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以ArcGIS平台作为基础,依托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运行管理,应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采集空间数据建立系统空间数据库,采用Oracle数据库进行属性数据的管理建立了系统数据库。对流域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的登录界面和各模块操作界面进行了界面设计,构建了具有信息查询和运算分析功能的流域水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友好方便的界面。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多功能、综合性的应用管理平台,使各类水环境数据有了标准化的接口和统一应用的平台,为强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和提高流域水环境管理效率提供了技术支持。
高丹[9](2018)在《济南市柳行片区水环境监测与预警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与滞后的基础设施规划配套的不匹配,导致城市水环境污染灾害频发且不断加剧,严重制约着城市人文环境的发展,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以济南市柳行片区为示范区,探索利用数学模型建立城市水环境监测预警框架体系,实现城市水环境的预警预报。采用MIKE URBAN径流模块“时间—面积模型”作为降雨径流模型,建立柳行片区管网系统一维非稳态流的水动力模型,模型率定后应用于实际降雨道路积水预测。通过MIKE11 HD和AD两个模块构建的水动力、水质两个模型,模拟降雨径流以及突发污染事件对城市河道水体水量、水位及水质的综合影响。模型率定后应用于河道强降雨水质水位分析预测及突发污染事件水质变化预测,与实测数据对比,可以有效指导河道水环境管理。采用WEST模块构建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影响模型。构建A2O工艺流程,建立模型并根据日常运行数据进行校核。分别应用于水质水量超标情况,模拟分析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指标变化。同时建立《城市水环境风险识别与等级划分方案》,针对不同影响因子(单因子或多因子条件)划分不同风险等级,设定相应阈值。通过“城市水环境动态风险图”这个水环境监控系统判断污染事件的风险等级,达到预警、预报及等级评估。本课题通过对三个城市水环境监测预警模型的实地验证,同时建立水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城市水系统及设施的预警和决策支持平台,具备对城市水环境风险的预警预报能力,为城市水环境管理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张磊[10](2017)在《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系统自身的演进和发展,高等教育专业设置面临着来自教育系统内外的多重挑战,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识别这些挑战并开发相应的专业设置治理体系是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不同层次专业之间的关系在微观层面是与专业层次结构相关的教育系统功能表达问题。在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两分法”和现行专业目录的框架下,两个教育层次的规模对等发展和二者总体在高等教育中的绝对规模使得二者的并行发展呈现出一种双螺旋的运行模式。应用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范式分析发现,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专业层次适配是教育系统双螺旋专业发展模式中的结构要求,这种双螺旋的效率是实现教育系统特定功能的系统动力。通过构建和运算以专业关系为基础的各类关系矩阵,并结合系统耦合分析方法分析发现,本科专业和高职专业的对接和层次适配处于较为初级的自发为序的状态,表现在专业对接强度分布不均、专业层次结构的稳定性和协调性都有待提高等方面,这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因而,实现两个专业层次在专业结构上的良性互动以推动教育系统的发展演进并实现预期的教育功能是微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校际专业交往是中观层面关系到院校自身的专业发展和院校之间的专业资源配置问题。应用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可以以矩阵形式构建并表达高校之间基于共同举办的专业而形成的不同层次的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使用结构洞分析方法对这些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存在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现象。由于内生冲突的存在,院校无法在提升校际专业交往效率的同时提升交往资源的集中程度和对网络的控制力,因而陷入两难决策的困境中。面对影响校际专业关系强度的技术性因素、学科与专业的隔离效应因素、学校发展历史性因素以及教育主体对校际专业关系功能和作用认识的主观因素等原因,开展校际专业关系网络治理以提升校际专业交往资源配置效率和院校专业交往能力是中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以就业为主要关系的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问题是宏观层面社会、教育与人的协同发展问题。在“社会—教育—人”的系统交互和社会与教育“母系统—子系统”的关系模式中,使用耦合分析方法和供需均衡分析方法对教育系统就业供需的专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专业供需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系统的专业供需处于整体上的供不应求状态,而在社会系统中国民经济各行业对于专业的供需又处于较大程度上的供大于求的状态,产生了“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它是教育系统专业设置的自发独立性与社会系统行业对专业需求的天然不均衡性二者冲突的系统表现,而这种冲突的解释和解决也必然需要在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视角中进行。因此,调整专业与行业的供需关系以解决教育与社会的结构性冲突并实现毕业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协同即成为宏观层面专业设置治理的主要任务。通过以上全局性的系统分析发现和识别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目前存在“微观上专业层次适配处于自发为序的状态”“中观上存在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宏观上存在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三个现象,根据其不同的表现可以设立不同的治理目标并开发相应的治理工具以及配套安排等治理要素。使用链理论对这些治理要素进行系统整合,可以发展出一个使各治理要素在横向内容上相互补充和协调,在纵向层次上相互衔接和配套,在时间上保持延续和动态演进的三维治理链,该治理链体系是为教育治理现代化在专业设置和优化调整的地区治理方面构建机制框架方面所做的一种尝试。
二、Excel在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cel在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
2 水环境监测质量的控制流程 |
2.1 前期控制 |
2.2 过程控制 |
2.3 样品分析 |
2.3.1 方法的确定 |
2.3.2 保证水质、试剂、仪器质量和性能 |
2.3.3 分析过程控制 |
3 如何保证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
3.1 建立健全的监测制度 |
3.2 做好监测仪器的定期检查和维护 |
3.3 强化员工综合素质 |
4 结论 |
(2)基于河流无线传感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概述 |
2.1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简介 |
2.2 Zig Bee技术简介 |
2.3 Zig Bee网络结构 |
2.3.1 Zig Bee节点类型 |
2.3.2 Zig Bee网络结构 |
2.4 数据传输单元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
3.1 设计目标 |
3.2 设计方案 |
3.2.1 系统体系结构 |
3.2.2 测量参数选择 |
3.2.3 通信方式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4.1 节点设计简介 |
4.2 控制器与接口 |
4.3 无线通信模块 |
4.3.1 Zig Bee模块 |
4.3.2 远程通信模块 |
4.4 高精度集成模拟前端 |
4.4.1 p H测量 |
4.4.2 溶解氧测量 |
4.4.3 电导率测量 |
4.4.4 温度测量 |
4.5 有后备电池的太阳能电源电路设计 |
4.6 防水和屏蔽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5.1 嵌入式软件设计 |
5.1.1 软件设计概述 |
5.1.2 通信与组网 |
5.1.3 汇聚节点程序设计 |
5.1.4 传感节点程序设计 |
5.2 上位机软件与监测界面 |
5.2.1 DTU传输方式设置和演示测试 |
5.2.2 监控界面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实验与测试 |
6.1 系统实物 |
6.2 系统性能测试 |
6.2.1 信号强度测试 |
6.2.2 传感器校准和测量 |
6.2.3 节点数据传输测试与监测界面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成果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基于物联网的农村区域水环境智能监测及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基于物联网、机器学习的水环境监测研究现状 |
1.2.1 基于物联网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 |
1.2.2 基于机器学习的水环境监测方法研究 |
1.3 农村区域水环境自动监测需求 |
1.3.1 农村区域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
1.3.2 农村区域水环境自动监测需求分析 |
1.4 农村水环境监测指标体系 |
1.4.1 水环境监测指标 |
1.4.2 农村水环境监测指标类型及选取原则 |
1.4.3 农村水环境自动监测指标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智慧水务背景下的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
2.1 智慧水务总体架构设计 |
2.2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结构设计 |
2.2.1 智慧水环境监测网络面临的潜在挑战 |
2.2.2 智慧水环境监测网络体系结构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环境监测WSN建模与性能分析方法研究 |
3.1 农村区域水环境监测WSN结构设计 |
3.1.1 水环境WSN部署策略 |
3.1.2 水环境监测WSN覆盖要求 |
3.1.3 面向农村区域水环境监测的WSN网络模型 |
3.2 水环境监测WSN形式化建模与性能分析 |
3.2.1 随机进程代数 |
3.2.2 PEPA建模方法 |
3.2.3 基于PEPA的水环境监测WSN建模与性能分析 |
3.3 基于PEPA的ITS建模和工作流程评价 |
3.3.1 ITS中的实时定位和路径规划系统及其工作流程 |
3.3.2 ITS的PEPA建模 |
3.3.3 系统参数设定 |
3.3.4 性能指标提取及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TD-LTE专网的水环境监测系统及方法研究 |
4.1 基于TD-LTE专网的水环境监测系统 |
4.1.1 水环境监测终端 |
4.1.2 TD-LTE基站 |
4.1.3 水环境监控中心 |
4.1.4 智能移动终端 |
4.1.5 TD-LTE终端和卫星终端 |
4.2 基于TD-LTE专网的水环境监测方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的水环境监测WSN数据融合算法研究 |
5.1 水环境监测网络中的数据融合 |
5.2 基于最小二乘的水环境监测WSN数据融合 |
5.2.1 最小二乘估计 |
5.2.2 基于最小二乘的水环境监测WSN数据融合模型 |
5.3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的水环境监测WSN数据融合 |
5.3.1 问题的提出 |
5.3.2 递推最小二乘的前推和后推算法 |
5.3.3 基于递推最小二乘的数据融合算法 |
5.3.4 算法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预测模型研究 |
6.1 数据预处理 |
6.1.1 数据来源 |
6.1.2 数据预处理 |
6.2 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单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
6.2.1 水质单参数时间序列预测 |
6.2.2 LSTM神经网络 |
6.2.3 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预测模型及其工作流程 |
6.2.4 实验仿真 |
6.2.5 三种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比较 |
6.3 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多参数预测模型研究 |
6.3.1 水质多参数时间序列预测 |
6.3.2 基于LSTM深度神经网络的水质多参数预测模型 |
6.3.3 实验仿真 |
6.3.4 水质单参数预测模型与多参数预测模型对比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
致谢 |
(4)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述 |
2.1 环境监测概述 |
2.1.1 水质监测与分析 |
2.1.2 水质监测指标及方法 |
2.2 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概述 |
2.2.1 网络结构 |
2.2.2 网络节点 |
2.2.3 网络协议 |
2.2.4 网络定位 |
2.3 局域网协议概述 |
2.3.1 Zigbee协议简介 |
2.3.2 Zigbee技术体系与结构 |
2.3.3 Zigbee网络拓扑结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环境监测的需求分析与设计 |
3.1 水环境监测需求 |
3.1.1 数据收集需求 |
3.1.2 运营管理需求 |
3.2 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
3.2.1 系统设计原则 |
3.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与设计 |
3.2.3 系统设计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框架的设计与实现 |
4.2 Zigbee网络结构设计与实现 |
4.3 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3.1 节点选型 |
4.3.2 终端程序设计 |
4.3.3 簇头节点 |
4.3.4 汇聚节点 |
4.4 数据收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
4.4.1 通信模块设计 |
4.4.2 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环境监测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算法 |
5.1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概述 |
5.2 遗传算法 |
5.2.1 RSSI测距法 |
5.2.2 面向水环境的节点定位算法 |
5.3 基于遗传优化的节点定位算法 |
5.3.1 三边定位算法 |
5.3.2 NL-OGA定位算法 |
5.4 基于改进算法的模拟实验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环境监测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
6.1 系统实现 |
6.1.1 数据功能实现 |
6.1.2 监测功能实现 |
6.2 系统测试 |
6.2.1 测试准备 |
6.2.2 测试场景 |
6.2.3 测试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等职业教育环境类专业项目教学设计研究 ——以水环境监测课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项目教学法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第二章 项目教学法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
2.1.2 项目教学法的特点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实用主义学习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情境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中职学校《水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3.1 中职学校水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现状调查 |
3.1.1 调查目的及访谈题目编制 |
3.1.2 调查结果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2.2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2.3 项目教学应用于《水环境监测》的可行性分析 |
第四章 《水环境监测》课程内容分析及项目教学探索 |
4.1 课程内容分析 |
4.1.1 课程内容分析 |
4.1.2 课程项目划分 |
4.2 项目教学探索 |
4.2.1 主题确立原则 |
4.2.2 项目流程 |
第五章 项目教学法的案例设计 |
5.1 案例展示 |
5.1.1 “生活污水采样”案例展示 |
5.2 案例评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项目教学在中职《水环境监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访谈调查》 |
附录B 《中职院校项目教学法调查问卷(学生)》 |
附录C 《主要水样保存方法及水样贮存容器的洗涤方法》 |
(6)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应用进展 |
1.2.1 国内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应用进展 |
1.2.2 国外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的应用进展 |
1.3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构建研究进展 |
1.3.1 流域水环境预警目标 |
1.3.2 预警体系设计要素 |
1.3.3 流域水质预警指标与阈值 |
1.4 流域水污染特征分析研究进展 |
1.4.1 指数类分析方法 |
1.4.2 模糊数学类分析方法 |
1.4.3 多元统计类分析方法 |
1.4.4 灰色系统理论类分析方法 |
1.4.5 人工神经网络类分析方法 |
1.4.6 其他类型分析方法 |
1.5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构建技术研究 |
2.1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分析 |
2.1.1 流域水环境预警体系要素 |
2.1.2 预警指标筛选与阈值制定原则与依据 |
2.2 流域污染源排放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
2.2.1 方法原理 |
2.2.2 应用分析 |
2.3 流域水质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
2.3.1 流域水质特征分析必要性 |
2.3.2 水质时空特征分析方法比选 |
2.3.3 流域水质时间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
2.3.4 流域水质空间特征分析方法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技术研究 |
3.1 水质预警指标筛选方法研究 |
3.1.1 筛选因素分析 |
3.1.2 筛选方法建立 |
3.1.3 方法原理 |
3.2 判断矩阵构造方法研究 |
3.2.1 准则层判断矩阵构造方法 |
3.2.2 指标层判断矩阵构造方法 |
3.2.3 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
3.3 筛选方法应用分析 |
3.3.1 预警指标初筛 |
3.3.2 判断矩阵构建 |
3.3.3 预警指标筛选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技术研究 |
4.1 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制定分析 |
4.1.1 水质预警指标阈值含义 |
4.1.2 数学模型构建 |
4.2 标准与统计限值模型 |
4.2.1 标准限值模型原理 |
4.2.2 统计限值模型原理 |
4.2.3 模型应用分析 |
4.3 趋势变化模型 |
4.3.1 趋势变化模型原理 |
4.3.2 模型应用分析 |
4.4 概率密度模型 |
4.4.1 概率密度模型原理 |
4.4.2 模型应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案例研究-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构建 |
5.1 研究区域数据信息 |
5.1.1 水质监测数据 |
5.1.2 污染源数据信息 |
5.2 松花江流域水环境污染特征及管理需求 |
5.2.1 流域污染源排放特征 |
5.2.2 流域水质特征 |
5.2.3 流域管理需求 |
5.3 流域水质预警指标与阈值 |
5.3.1 预警指标 |
5.3.2 预警指标阈值 |
5.4 松花江流域预警体系的应用实现 |
5.4.1 平台概况 |
5.4.2 主要功能模块 |
5.4.3 典型预警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7)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痕量分析研究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种类 |
1.2.1 类固醇雌激素 |
1.2.2 酚类雌激素化合物 |
1.2.3 邻苯二甲酸酯 |
1.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 |
1.3.1 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前处理方法 |
1.3.2 典型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 |
1.4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
1.4.1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在饮用水源、地表水中的应用 |
1.4.2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在污水中的应用 |
1.4.3 EEDs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
1.5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潜在生态风险 |
1.5.1 环境风险评价 |
1.5.2 EEDs的风险评估 |
1.6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 |
1.6.4 主要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环境水样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建立 |
2.1 实验仪器、试剂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和材料 |
2.2 地表水样品EEDs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2.1 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雌激素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2.1.1 固相萃取柱(SPE)的选择 |
2.2.1.2 淋洗条件的选择 |
2.2.1.3 洗脱试剂的选择 |
2.2.1.4 衍生化试剂的选择 |
2.2.1.5 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雌激素化合物的优化方法在实际环境水样中的检测 |
2.2.2 邻苯二甲酸酯方法的建立以及在实际环境水样中的检测 |
2.2.3 污水样品EEDs分析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
2.2.4 基质效应评价 |
2.3 仪器分析方法 |
2.3.1 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雌激素化合物的仪器条件 |
2.3.1.1 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雌激素化合物的色谱条件 |
2.3.1.2 类固醇雌激素和酚类雌激素化合物的质谱条件 |
2.3.2 邻苯二甲酸酯的仪器条件 |
2.3.2.1 PAEs的色谱条件 |
2.3.2.2 PAEs的质谱条件 |
2.4 质量控制与保证(QA/QC) |
2.4.1 空白和基质加标 |
2.4.2 内标 |
2.4.3 回收率指示物 |
2.4.4 方法检出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在污水处理厂中的行为研究 |
3.1 引言 |
3.2 水样收集 |
3.3 EEDs在污水中的浓度水平与分布规律 |
3.4 EEDs在污水厂各处理单元去除效果 |
3.5 A、B污水厂进出水中EEDs的季节差异及风险评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珠三角河流及水源水中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 |
4.1 引言 |
4.2 水样采集 |
4.2.1 珠三角河流样品采集 |
4.2.2 珠三角水源水样品采集 |
4.3 EEDs的组成与浓度水平 |
4.3.1 珠三角河流中EEDs的组成与浓度水平 |
4.3.2 珠三角水源地中EEDs的污染水平与组成 |
4.4 EEDs的时空分布 |
4.4.1 珠江三角洲河流中EEDs的时空分布 |
4.4.2 水源地中EEDs的时空分布 |
4.5 EEDs与水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
4.5.1 珠三角河流中EEDs与水环境参数之间的相关性 |
4.5.2 水源地中EEDs与水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4.6 风险评估 |
4.6.1 珠三角河流中EEDs的风险评估 |
4.6.2 珠三角水源水中EEDs的风险评价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广州市、成都市河流中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状况及风险评估 |
5.1 引言 |
5.2 样品采集 |
5.2.1 广州市河流样品采集 |
5.2.2 成都市河流样品采集 |
5.3 城市河流中EEDs的组成与污染水平 |
5.3.1 广州市区河流中EEDs的组成与污染水平 |
5.3.2 成都市区河流中EEDs的浓度组成与污染水平 |
5.4 EEDs的时空分布 |
5.4.1 广州市河流中EEDs的时空分布 |
5.4.2 成都市河流中EEDs的时空分布 |
5.5 广州市、成都市河流中EEDs的浓度与其他城市河流对比 |
5.6 成都市河流中EEDs的相关性分析 |
5.7 风险评价 |
5.7.1 广州市河流中EEDs的风险评价 |
5.7.2 成都市河流中EEDs的风险评价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水环境信息系统现状 |
1.3.2 国内水环境信息系统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组织 |
1.5 技术路线 |
2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框架设计 |
2.1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简析 |
2.1.1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整体框架 |
2.1.2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的需求分析 |
2.2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架构原则 |
2.3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 |
2.3.1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逻辑结构分析 |
2.3.2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子系统功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淮河流域水环境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3.1 数据库的分类 |
3.2 数据库的设计原则 |
3.3 物理结构设计 |
3.4 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
3.4.1 系统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
3.4.2 系统空间数据库的实现 |
3.5 系统属性数据库的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4 淮河流域水环境模型研究 |
4.1 淮河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原理 |
4.1.1 水环境建模软件的介绍 |
4.1.2 EFDC软件模型原理 |
4.2 模型建设目标及主要功能 |
4.3 水环境模型的建立 |
4.3.1 控制单元划分 |
4.3.2 污染源估算 |
4.3.3 入河排污口概化 |
4.3.4 河流网格化 |
4.3.5 参数率定 |
4.3.6 模型验证 |
4.3.7 模型建成 |
4.4 水污染事件预警处置 |
4.5 本章小结 |
5 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
5.1 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 |
5.2 系统基本信息管理设计 |
5.3 重点污染源管理模块 |
5.3.1 信息发布 |
5.3.2 统计分析 |
5.3.3 动态评价 |
5.4 地表水管理模块 |
5.4.1 信息发布 |
5.4.2 断面分析 |
5.4.3 动态分析 |
5.5 数据库管理模块 |
5.5.1 功能 |
5.5.2 输入项目 |
5.5.3 输出项目 |
5.5.4 界面设计 |
5.5.5 相关数据表 |
5.6 水质模型模块 |
5.6.1 功能 |
5.6.2 输出项目 |
5.6.3 界面设计 |
5.7 重点排污企业管理模块 |
5.7.1 功能 |
5.7.2 输入项目 |
5.7.3 输出项目 |
5.7.4 界面设计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济南市柳行片区水环境监测与预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3 城市水环境系统预警定义 |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的预警研究应用现状 |
1.2.1 国外城市水环境预警研究及应用情况 |
1.2.2 国内水环境预警模型应用及研究现状 |
1.3 济南市城市水环境研究现状 |
1.3.1 济南市城市水环境监测现状情况 |
1.3.2 城市水环境预警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柳行片区水环境现状分析及模拟软件分析 |
2.1 济南市水环境概况 |
2.1.1 济南市城市水环境基础条件 |
2.2 柳行片区基本概况及水环境现状分析 |
2.3 水环境模拟软件介绍 |
2.3.1 排水管网的水动力模型 |
2.3.2 水质影响模型 |
2.3.3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影响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柳行片区水环境预警模型构建及校核 |
3.1 水动力模型构建与校核 |
3.1.1 资料收集现状及数据前期处理 |
3.1.2 降雨径流模型构建 |
3.1.3 集水区划分及降雨径流模型参数设定 |
3.1.4 管网水动力模拟与校核 |
3.2 柳行片区水质模型构建与校核 |
3.2.1 柳行河基础资料及数据前期处理 |
3.2.2 柳行河水质模型构建 |
3.2.3 柳行河模型率定 |
3.3 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影响模型构建与校核 |
3.3.1 初始资料收集整理 |
3.3.2 污水处理系统建模过程 |
3.3.3 模型校正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柳行片区水环境预警模拟应用 |
4.1 柳行片区排水管网降雨积水模拟 |
4.1.1 降雨积水模拟 |
4.1.2 模拟预案编制要点 |
4.2 柳行河水质模型模拟分析及其结果查看 |
4.2.1 降雨径流模拟分析 |
4.2.2 突发水污染事件模拟分析 |
4.2.3 柳行河水质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
4.3 污水处理厂超标模拟 |
4.3.1 进水量超量的模拟预测 |
4.3.2 水质超标的模拟预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水环境安全风险及评价 |
5.1 济南市城市水环境风险识别与风险等级划分 |
5.1.1 城市水环境风险等级划分 |
5.1.2 按影响因子划分风险事件 |
5.2 城市水环境动态风险图 |
5.2.1 城市水环境动态风险图系统介绍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外对于专业设置的认知差异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研究 |
1.3.4 研究评述 |
第2章 专业关系的研究范畴与分析方法 |
2.1 专业关系的分类及其量化 |
2.1.1 专业关系系统分类 |
2.1.2 专业关系的主体范畴、数据与标识 |
2.1.3 专业关系赋值规则及量化框架 |
2.2 专业与院校之间举办关系的量化考察 |
2.2.1 本科院校与本科专业的举办关系 |
2.2.2 举办高职专业的院校与高职专业的举办关系 |
2.3 基本理论与方法 |
2.3.1 基本理论 |
2.3.2 分析方法和工具 |
2.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3章 微观分析:专业层次适配与教育系统发展 |
3.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与专业对接 |
3.1.1 专业层次的两分法 |
3.1.2 专业对接的含义与内容 |
3.1.3 本科专业目录与高职专业目录的对接关系 |
3.1.4 院校与专业的对接关系 |
3.2 专业层次相互关系的社会系统论 |
3.2.1 帕森斯AGIL社会系统论 |
3.2.2 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解释 |
3.2.3 专业对接之于教育社会系统的意义 |
3.3 适应—整合:专业对接是专业层次适配的基本环节 |
3.3.1 专业对接与专业层次适配的社会系统关系 |
3.3.2 专业对接的基本单位与组织结构 |
3.3.3 专业对接关系的强度 |
3.3.4 专业对接强度的地区状态 |
3.4 整合—潜在模式维持:专业层次适配是双螺旋模式的结构要求 |
3.4.1 专业层次与双螺旋模式的社会系统关系 |
3.4.2 专业对接的双螺旋模式结构分析 |
3.4.3 双螺旋专业对接链的长度与层次适配 |
3.5 潜在模式维持—目标达成:双螺旋效率是教育功能实现的系统动力. |
3.5.1 专业层次双螺旋模式与教育功能实现的社会系统关系 |
3.5.2 专业对接指数 |
3.5.3 专业结构效率的系统分析方法 |
3.5.4 专业对接的耦合度分析 |
3.5.5 专业对接的耦合协调性分析 |
3.5.6 双螺旋模式的系统效率 |
3.6 小结与讨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特征及治理的原则、分类方法与空间 |
3.6.1 治理起点:地区专业层次适配的阶段性特征 |
3.6.2 专业层次适配地区特征的成因 |
3.6.3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空间 |
3.6.4 专业层次适配的治理原则 |
3.6.5 专业层次适配的分类治理方法 |
第4章 中观分析:校际专业交往与院校专业发展 |
4.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 |
4.1.1 校际专业交往与校际专业关系的含义与特性 |
4.1.2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关系的内容 |
4.1.3 校际专业交往构建了校际专业关系存在形式的可能性空间 |
4.1.4 校际专业交往规定了校际专业交往关系的强度 |
4.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是校际专业关系的社会存在表达形式 |
4.2.1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定义 |
4.2.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结构与属性 |
4.2.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存在性及其意义 |
4.2.4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
4.3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与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1 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3.2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形成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机制 |
4.3.3 结构洞: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测量 |
4.4 地区院校专业交往能力的分类实证分析 |
4.4.1 类型一:举办高职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2 类型二:举办本科专业院校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3 类型三:全局专业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4 类型四:基于专业对接的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4.5 校际专业关系网络的比较分析 |
4.5 小结与讨论:校际专业交往能力引致的院校专业发展治理需求 |
4.5.1 治理起点:校际专业交往能力的跨网络(层次)差异和内生冲突 |
4.5.2 治理难题:影响校际专业关系网络调整和演化的因素追溯 |
4.5.3 治理目标:提升院校校际专业交往能力 |
4.5.4 治理工具 |
4.5.5 治理能力涵养 |
第5章 宏观分析:专业就业协调与社会事业发展 |
5.1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
5.1.1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社会系统论 |
5.1.2 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结构性冲突 |
5.1.3 专业与行业的全局均衡是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 |
5.2 地区性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1 研究方法设计 |
5.2.2 本科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3 高职专业就业供需专业结构全局分析 |
5.2.4 “需求导向”与“学科导向”的专业供需耦合差异 |
5.2.5 教育系统专业供需协调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
5.3 地区性就业供需行业结构耦合分析 |
5.3.1 研究方法设计 |
5.3.2 各行业的本科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3 各行业的高职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4 各行业的全局专业供需结构分析 |
5.3.5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地区特征共性 |
5.3.6 行业专业供需协调的层次和行业特性 |
5.4 小结与讨论:教育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治理 |
5.4.1 治理起点:行业与专业的供需悖论 |
5.4.2 专业供需平衡的动力机制 |
5.4.3 治理目标:教育、社会与人的协同发展 |
5.4.4 治理思路 |
5.4.5 治理工具 |
第6章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及行动路径 |
6.1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原则 |
6.2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目标 |
6.3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工具 |
6.4 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配套 |
6.5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与运行 |
6.5.1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概念 |
6.5.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构建 |
6.5.3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链的运行 |
第7章 结语 |
7.1 主要的发现与结论 |
7.1.1 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分析的三个发现 |
7.1.2 专业设置地区治理行动路径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T地区高等院校名单、标识及举办的专业数量 |
附录B: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 年)(部分) |
附录C:能与高职专业目录对接的本科专业名单 |
附录D:能与本科专业目录对接的高职专业名单 |
附录E:T地区举办的本科专业与高职专业对接院校数量关系 |
附录F:T地区本科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附录G:T地区高职专业与产业就业供需协调状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Excel在水环境监测数据分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浅析[J]. 要秉真.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01)
- [2]基于河流无线传感网络的水环境监测系统研究[D]. 吴秋瑜. 广西大学, 2020(07)
- [3]基于物联网的农村区域水环境智能监测及预测方法研究[D]. 刘萍. 扬州大学, 2020
- [4]基于无线传感器技术的水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开发[D]. 牛天田. 西北大学, 2020(02)
- [5]中等职业教育环境类专业项目教学设计研究 ——以水环境监测课程为例[D]. 曹春.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6]基于水质指标的流域水环境预警技术研究与应用[D]. 姜明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7]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痕量分析研究及其在水环境监测中的应用[D]. 熊小萍. 广州大学, 2019(01)
- [8]淮河流域水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的研究[D]. 龚地灵.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9]济南市柳行片区水环境监测与预警模拟研究[D]. 高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10]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地区治理研究[D]. 张磊. 天津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