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吉林油田百万吨采油厂达产(论文文献综述)
受吉相,徐佳,李成政,姜晶华,彭刚,王晓菲,暴海宏,毛凯,耿莉,李勇,张云普,王珊珊,谭晔,雷凤颖,高重阳,谢冬梅[1](2022)在《我眼中的成绩单 油气突破》文中研究指明完善和落实资源战略,进一步稳固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效益之源,完整准确理解“端牢能源饭碗”的深刻内涵,统筹促进油气能源和新能源发展,加快建设“油气热电氢”在内的名副其实的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集团公司2022年工作会议编者按:2021年,集团公司以保障国?
王正茂,王锦芳,李彬,魏欢,杨永智,阳建平,周代余,马宏斌,徐君,王连刚,何刚,廖广志[2](2020)在《油藏型天然气储气库与提高石油采收率协同建设新技术》文中研究说明与其它国家相比,中国储气库建设起步较晚,建设经验缺乏。中国建库地质条件复杂,中国储气库建库类型单一,以气藏型储气库为主,进一步限制了储气库建设的规模发展。截至2019年底,中国已建成27座地下储气库,调峰能力130亿方,占天然气消费量比例的4.2%,仅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如何突破常规气藏储气库类型的限制,拓展建设油藏型储气库,便是中国快速发展储气库建设亟需解决的难题之一。文中通过室内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详细论证了油藏型储气库建设与天然气驱油提高油藏采收率协同开发的机理和方法。利用文中的新技术优选了适合建库的四个油藏,前期先导试验阶段提高原油采出程度5%以上,目前油藏顶部已存天然气4亿方,初步具备了储气库生产调峰和战略保供能力,既能够使老油田再次焕发青春,又有效提升了储气库生产调峰和战略保供能力,可实现油气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
李月清[3](2017)在《稳中求进谋未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2017年工作会议关键词解读》文中指出眺望2017年,从国际看,国际石油市场和金融市场动荡不稳,全球贸易持续低迷,经济全球化阻力增加,世界经济复杂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凸显。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将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稳定运行的基础尚不牢固,区域和行业走势持续分化,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金融风险正在累积;石油需求仍将疲弱,大幅拉动石油需求的动力不足。综合国内外宏观环境变化,石油石化行业仍将面临巨大挑战。2017年1月中旬,国内主要石油石化企业相继召开年度工作会议,正确理解和解读工作会议报告关键词,对于洞察和明晰石油石化企业战略支点、业务优化调整和改革攻坚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高鹏[4](2013)在《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应用经济分析、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延长石油抽油杆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利用技术经济评价知识体系中的度量、计算、分析等对该项目做出科学的经济技术分析,编制出最终的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分析。延长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自然产能低,是一个特低渗、异常低压、低丰度的“三低”岩性油藏,其开采层位多,从侏罗系直罗组直3到三叠系延长组长10,油层埋深从200m至2000m不等。油田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为了满足原油生产需求,采油设备几乎全部采用适应性强、经久耐用的游梁式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组成的“三抽”系统。随着延长油田的迅猛发展,抽油杆的需求总量也稳步增长。因此加快抽油杆产品优化升级与技术革新是改变国内抽油杆制造行业的落后面貌,追赶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提升我国抽油杆产品质量性能的唯一途径。通过论证分析,本文认为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延长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进一步提高产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李志[5](2013)在《油田难采储量分类与经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油田资源日益紧缺,许多油田的开发项目转向低孔、低渗的难采储量。难采储量的开发同时面临技术风险和经济风险,需要认真评估油田的开采效果和经济效益。然而,面对复杂繁多的油田勘探和开发条件,油田项目工作者依据现有的一些评价标准,只能给出单个储层、物性等指标的分类,无法给出储量的综合评价,在缺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情况下依赖于主观经验和判断,未充分挖掘现有的勘探和开发信息,更不能准确反映未开发区块的经济评价。为此,本文按全面性、数据完整性、数据非均值、指标弱相关性、公平性、强解释性原则构建了储量分类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包含开发效果、区块属性、经济评价三个板块,建立组合赋权模型计算区块属性指标的权重,设计FCM算法确定已开发区块的开发效果分类,并将FCM分类结果分别与组合赋权模型、BP神经网络算法、判别分析方法相结合,构建了未开发区块的分类方法,最后本文针对未开发区块的开发项目评价,提出了体现产出衰减效应的经济评价方法。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以大庆某油田的40多个区块为实例,说明难采储量分类与经济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首先,本文结合我国难采储量分类与评价工作的现状与难题,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归纳研究的现实与理论意义。其次,本文回顾了难采储量分类与评价方法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与路线。第三,本文提出了储量分类评价指标的全面性、数据完整性、数据非均值、指标弱相关性、公平性、强解释性6个原则,然后根据全面性、数据完整性建立了初步的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意见和调研情况,在数据非均值、指标弱相关性、公平性、强解释性等原则下,对指标进行了筛选。指标体系涉及开发效果、区块属性、经济评价三个板块,其作用是充分利用已开发区块开发的信息挖掘开发效果与属性指标间的关系,通过此关系利用未开发区块的属性指标值,预测未开发区块的类别。第四,本文设计了模糊C均值(FCM)算法,对已开发区块效果指标进行分类,从而确定开发效果的类别数及每个类别的效果特征,本文将该方法应用于大庆某油田的30多个已开发区块的开发效果分类。第五,本文构建了组合赋权模型,测算各属性指标在评价效果指标时所占的权重,模型依托于已开发区块的样本数据,目标函数同时要求专家预测误差和样本数据误差最小化,因此该权重预测方法融合了区块现有的客观样本数据和专家经验。本文以大庆某油田的样本区块为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过程。第六,在对已开发区块的开发效果FCM分类基础上,分别运用BP神经网络、组合赋权模型、判别分析等公共具,构造了未开发区块难采储量分类方法,该方法充分挖掘已开发区块的样本数据,提出了“效果指标”与“地质、储层物性等指标”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改进了传统储量分类方法在缺乏未开发区块“开采效果”的情况下,依赖于对“地质、储层物性等指标”的主观判断与分类。本文以大庆某油田为样本区块的例说明分类方法的应用过程。第七,构造了未开发区块的难采储量经济评价方法,在分类结果的基础上预测单井产量和开发成本,然后模拟“产量—时间”曲线,将前三月单井产量转化为各个评价期的修正产量,以此预测未开发区块的现金流,之后计算开发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和灵敏度变动情况。该方法有效利用现有的已开发区块样本信息,反映了油田生产的衰减效应,提供了未开发区块的油田开发经济评价方法。本文以大庆某油田的样本区块为例说明分类方法的应用过程。最后,对全文内容及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并对文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地方提出日后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黄瑶[6](2013)在《油田企业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为获取足够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我国油田企业必须强化成本管理工作,从管理中出效益。与国外油公司相比,我国石油企业依然存在成本管理体制不健全、经营管理模式粗放,可采储量接替不足以及投资资金供给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解决这些问题,以胜利油田新疆探区A稠油区块为例,将成本管理对象细化到油田企业的最小生产单元——单井,吸收和借鉴油藏经营管理理念、标准成本管理理论、动因理论等,构建了一套以油气生产工艺流程为基础,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组织层级为支撑,强调成本管理与生产管理有机结合,包含单井成本预算编制、过程控制、单井成本核算、单井成本分析、考核评价责任主体等内容的三维一体单井成本管理模式,对于加快推进油田企业成本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和规范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由六个部分组成。首先介绍了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背景以及研究意义和技术方法,然后提出了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基础,包括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接着本文的第三章介绍了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包括目标及原则、该模式的构建思路及主要特征。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对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设计和应用分析,包括制定单井标准成本,设计单井预算编制方案,建立三维一体单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等内容。最后本文提出了单井成本管理模式推广的难点和条件以及保障措施并得出结论
迟元顺[7](2012)在《吉林装备制造公司阀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文中指出吉林装备制造公司拟投资阀门制造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项目建设期为19个月;建设规模为年产阀门500,000套。达产后年实现营业收入56400万元。本论文综合利用了工程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市场分析、财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等方面的理论知识。采取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力求研究过程更加科学、研究结论更趋准确,达到投资分析的目的,使该项目实现投资决策与管理的科学化。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首先,阀门行业市场空间较大、前景看好。随着全球经济变暖趋势的加强,市场对阀门产品需求逐步扩大,阀门市场未来将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装备制造集团为了满足内需的同时,也是为打造百亿元生产基地寻求新项目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提出投资阀门生产项目。其次,阀门市场需求主要是石油、化工、电站、长输管线、造船、核工业、各种低温工程、宇航以及海洋采油等国民经济各部门不可缺少的流体控制设备。阀门的最大用户是石油行业、石化行业、电力部门、冶金部门和城市建设等部门。其中石油、石化行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石油、石化企业的油田、采油厂、炼油厂、化工厂、油库、加油站、输油(气)管线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及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要求必将推动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阀门的需求必将呈持续增长趋势。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产阀门500,000套。项目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相关企业技术相结合,通过合作摸索掌握油气田的阀门产品制造的核心技术,引进关键设备,建成国内一流的石油石化阀门制造厂。第三,本项目选址在长春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园区内“三横六纵”路网框架基本形成,园区水、电、气、热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根据生产流程的需要,做到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执行环境保护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运行的原则。设计中坚决贯彻国家有关节能等方面的规定、规范,并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第四,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土建工程实行工程招标及实行工程监理,项目计算期5年(不包括建设期),建设期为19个月,项目投产后第一年产量为设计产能的70%,第二年为设计产能的90%,第三年达产。项目自2012年1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2012年6月开工建设,2013年12月末全部竣工。项目总投资3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2487万元,流动资金7513万元。所需全部资金,由项目单位自筹(向集团总公司申请资金支持)。达产后实现年产阀门500,000套,年实现销售收入56400万元,达产后年税后净利润为5097.41万元,年上缴税金1993.53万元。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8.65%,项目投资利润率为22.66%,项目动态回收期4.51年。(折现率10%,不包含建设期)。从项目敏感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产品销售价格的降低是最敏感的因素,其次是经营成本的增加,从内部收益率的降低幅度看,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盈亏平衡分析表明公司的生产能力达到42.05%时就可以保本,表示项目适应市场的能力及抗风险的能力比较强。项目NPV>0,项目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全部投资4.51年收回,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8.65%,达产后每年上缴税金1993.53万元,表明项目盈利水平较好。综上所述,该项目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应尽快实施得以尽早占有市场和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该项目符合国家战略政策,解决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社会效益显着。本项目风险的主要因素为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及管理风险,文中给出了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本论文以项目的投资估算为基础,通过对生产规模的确定、产品售价、产品成本估算、税率的确定、对项目投资的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财务指标的计算和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论证了投资该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该项目产品技术水平是先进的,产品市场空间广泛,效益可观,经济上可行。如能按期达产,必将是一次成功的投资。
唐维华[8](2012)在《吉林省L-CNG汽车加气站市场与经济效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吉林省在节能减排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非常落后,不利于吉林省的经济发展。因此,吉林省能源生产和消费应走多种能源相结合之路,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近年来随着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天然气清洁、环保、经济的综合效益在我省已初步显现。特别是天然气用作车用燃料在改善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效果方面优势非常明显,因此发展天然气汽车对于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和改善大气污染、减低运营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吉林省的省内气源不均衡,北部多,南部少,天然气发展基础薄弱,气源紧缺并相对单一。而且吉林省周边省份气源供应也相当紧缺。同时,吉林省天然气勘探开发由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中石化东北分公司垄断,吉林省天然气整体系统缺乏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受上述条件限制,严重制约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吉林省目前天然气生产及输送能力远远满足不了需求,尤其受气源、地理条件的限制,众多远离气源或输气管线的城市用气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修建管道施工不经济。目前,LNG是全球增长最快的一种能源,我国正在大力发展LNG,因此以LNG(液化天然气)为气源的供应模式进入我们的视野。发展液化天然气(LNG)工业,可以有效和经济可行地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比较L-CNG汽车加气站与CNG汽车加气站两种加气站的优缺点,得出L-CNG加气站在目前及未来市场的经济性和安全供气等方面存在优势。并根据吉林省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城市管网情况出发,结合已有吉林省天然气管网的布局,对吉林省燃气汽车发展现状进行统一规划、统筹考虑,主要研究解决目前吉林省汽车污染的问题,以及吉林省燃气汽车加气站少、汽车加气难的问题,正确处理需求与供给、远期与近期的关系,做到远近结合。最后根据市场的需求重点研究L-CNG汽车加气站市场与经济效益,以及L-CNG汽车加气站经营风险及应对措施。最后得出吉林省L-CNG汽车加气站项目市场前景广阔,且具有极强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崔娜[9](2012)在《吉林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要素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之一,先进的、科学的技术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来,为了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关于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研究成为了热点。吉林省作为老工业基地之一,承担着振兴老东北工业的重任,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方面,通过引进和自主创新高新技术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省利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我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改造效果的研究,找出我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以免造成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的浪费,阻碍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本文总结了以往对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内涵界定、技术创新理论、技术扩散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以吉林省三大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化工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切入点,构建评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的指标体系,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引入评价中,这不仅为评价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效果提供了参考模型,而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阐述了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述。本文第二部分阐述了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内涵,并对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对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内在联系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系统的梳理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理论。本文第三部分对吉林省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吉林省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现状、改造重点和当前吉林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制约因素。本文的第四部分是重点,在明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的基础上,结合高新技术和传统产业的特点构建了一套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吉林省三大主导产业为实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专家调查法),通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得到第一手资料,之后将调研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再运用模糊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本文最后是对策建议部分。根据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评价结果,同时结合我省当前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现状及制约因素,得出吉林省加快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对策建议。
王宝光[10](2010)在《LB地区原油勘探项目技术经济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吉林油田LB地区年勘探项目所在的地区勘探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历了三个勘探开发阶段,即构造油藏勘探阶段,岩性-构造油藏勘探阶段及岩性油藏勘探阶段,自2001年开始,该区进入了岩性油藏勘探阶段。2006年该区预探和评价相结合,继续深化岩性勘探,以扶余油层为主,兼顾高台子及杨大城子油层,在“深盆油藏”认识指导下,进一步深化成藏模式,以揭示该区的整体含油趋势并完成三级储量任务为目标进行部署,本文以2006年勘探项目作为研究对象。LB区块勘探项目后评价对前期工作、钻探工程(钻井工程、录井工程、测井工程、试油工程)、工程成本、勘探效益和健康安全环境影响与持续性等进行了整体评价。通过评价可以看到,该项目立项决策正确,组织健全,管理规范,应用先进适用工程技术,效果显着。投资节约、成本下降,在超额完成储量任务的前提下,实际完成投资30747万元,比计划减少了5914万元,比计划降低了16.13%;勘探实际发现成本为0.30美元/桶,比计划降低了18.92%。探井成功率较高,2006年LB地区钻预探井13口,评价井44口,其中10口预探井和35口评价获工业油流,成功率分别为76.9%和79.5%。平均探井成功率达到78.9%,比吉林油田公司2006年平均探井成功率(71%)高7.9个百分点。勘探成果显着,各级储量均超计划完成,实现了该区“多层系含油、大型整装、超亿吨级岩性油气藏区”的勘探目标,并超额完成了各级储量指标,该区新增探明、控制、预测三级储量2.3×108t,使LB地区成为吉林油田2000年以来发现的第三个具备亿吨级储量规模的油田,通过资源潜力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可持续发展潜力较大。该项目的实施为油田勘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借鉴完善。
二、吉林油田百万吨采油厂达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油田百万吨采油厂达产(论文提纲范文)
(1)我眼中的成绩单 油气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谈体会 |
“持续做强做优‘资源勘探、油气开发、新能源’三大主业” |
塔里木油田公司执行董事、党工委书记 杨学文: |
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石道涵: |
新疆油田公司副总经理 王林生: |
西南油气田公司油气资源处处长 谢继容: |
大庆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副主任 李宏斌: |
谈经验 |
“将技术创新放在重要位置,助力油田实现油气突破” |
中油测井评价信息处处长 余春昊: |
工程院固井研究所所长、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靳建洲: |
渤海钻探公司工程技术处副处长 张洪华: |
西部钻探吐哈钻井公司劳动模范、70516钻井队队长 李杰: |
大庆钻探1202钻井队队长 李文亮: |
谈未来 |
“率先垂范,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实干在先” |
辽河油田开发事业部(开发部)主任 武毅: |
东方物探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软件技术研究部副主任 侯红军: |
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总工程师、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杨国涛: |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长岭采气作业区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 吴国华: |
青海油田采油三厂狮子沟采油作业区干柴沟采油班班长、青海油田劳动模范 徐海成: |
(4)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技术经济评价管理知识体系 |
2.2 技术经济评价管理相关理论 |
2.2.1 边际经济学原理 |
2.2.2 货币的时间价值 |
2.2.3 效用理论和供求理论 |
2.2.4 投入产出技术 |
2.2.5 实物期权 |
第三章 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的现状 |
3.1 延长石油抽油杆项目简介 |
3.1.1 项目提出的理由和过程 |
3.1.2 项目概况 |
3.1.3 项目规模及产品方案 |
3.2 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的市场分析预测 |
3.2.1 市场分析 |
3.2.2 市场预测 |
3.2.3 项目风险及防范措施 |
3.2.3.1 市场风险 |
3.2.3.2 技术风险 |
3.2.3.3 原材料价格风险 |
3.2.3.4 市场风险防范措施 |
3.2.3.5 技术风险防范措施 |
3.2.3.6 原材料价格风险防范措施 |
第四章 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的技术评价 |
4.1 技术方案 |
4.2 主要设备方案 |
第五章 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经济评价 |
5.1 编制原则 |
5.2 财务评价基础数据与投资估算 |
5.3 成本费用测算 |
5.4 收入及税金估算 |
5.5 财务评价 |
第六章 项目评价后分析及结论 |
6.1 评价后分析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详细摘要 |
(5)油田难采储量分类与经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难采储量开发与分类评价研究现状 |
2.1 难采储量的开发现状与相关技术 |
2.2 难采储量的分级 |
2.2.1 国际通行石油储量分级方法 |
2.2.2 我国石油储量现行分级与分类 |
2.2.3 难动用储量的分类 |
2.3 难采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
2.5 分类评价方法 |
2.6 难采储量开采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
2.7 难采储量灵敏度分析 |
2.8 文献评述 |
2.9 小结 |
第三章 储量分类评价指标体系 |
3.1 指标选择原则 |
3.2 基于全面性和数据完整性的难采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2.1 开发效果指标 |
3.2.2 属性指标 |
3.2.3 经济评价指标 |
3.3 指标筛选 |
3.4 小结 |
第四章 储量开发效果的FCM分类 |
4.1 问题背景 |
4.2 FCM分类方法 |
4.3 大庆某油田计算实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难采储量分类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1 组合赋权模型 |
5.2 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未开发区块难采储量分类 |
6.1 基于组合赋权分类结果 |
6.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分类 |
6.2.1 BP神经网络算法 |
6.2.2 已开发区块储量分类与油层相关属性关系 |
6.2.3 未开发区块储量分类 |
6.3 基于判别分析的分类 |
6.3.1 判别分析法 |
6.3.2 已开发区块储量分类与油层相关属性关系 |
6.3.3 未开发区块储量分类 |
6.4 分类方法比较及适宜性分析 |
6.4.1 分类方法比较 |
6.4.2 分类方法适宜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难采储量经济评价及灵敏度分析 |
7.1 难采储量个经济评价方法 |
7.2 产量—时间曲线 |
7.2.1 样本数据及其预处理 |
7.2.2 曲线拟合 |
7.3 难采储量经济评价 |
7.3.1 评价参数取值 |
7.3.2 区块成本预算 |
7.3.3 区块产量收入预算 |
7.3.4 区块投资回收期预算 |
7.3.5 区块净现值预算 |
7.3.6 区块内部收益率预算 |
7.3.7 区块综合评价结果 |
7.4 难采储量灵敏度分析 |
7.4.1 B04、B02、B03、B06、B05区块灵敏度分析 |
7.4.2 B01区块灵敏度分析 |
7.5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Ⅰ 组合赋权法程序 |
附录Ⅱ FCM分类 |
附录Ⅲ BP神经网络 |
(6)油田企业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第2章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基础 |
2.1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构建的实践基础 |
2.1.1 我国油田企业现行成本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2.1.2 构建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
2.1.3 构建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可行性 |
2.2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
2.2.1 预算管理理论 |
2.2.2 成本动因理论 |
2.2.3 标准成本管理理论 |
第3章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总体框架 |
3.1 构建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目标及原则 |
3.1.1 构建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目标 |
3.1.2 构建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原则 |
3.2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思路 |
3.2.1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构建的框架体系 |
3.2.2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管理机制 |
3.3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主要特征 |
第4章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具体方案设计 |
4.1 单井成本责任中心及标准成本库的建立 |
4.1.1 单井成本责任中心 |
4.1.2 单井标准成本库 |
4.2 单井成本预算管理 |
4.2.1 编制思路及内容 |
4.2.2 单井预算编制方案 |
4.3 单井成本控制模型 |
4.3.1 单井成本控制原则 |
4.3.2 单井成本控制模型 |
4.4 单井成本核算 |
4.4.1 单井成本核算原则 |
4.4.2 单井成本核算内容 |
4.4.3 单井成本核算流程 |
4.5 单井成本分析 |
4.5.1 单井成本分析方法 |
4.5.2 单井成本影响因素 |
4.5.3 单井成本分析内容 |
4.6 单井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4.6.1 单井综合效益评价的原则 |
4.6.2 单井三维立体坐标评价模型 |
4.7 单井成本责任主体绩效考核细则 |
第5章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应用分析——以 A 区块为例 |
5.1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应用条件及推广难点 |
5.2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在 A 区块的应用分析 |
5.3 单井成本管理模式应用推广的保障措施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吉林装备制造公司阀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2 本文研究范围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二章 项目概述与市场分析 |
2.1 项目名称、主办单位 |
2.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范围 |
2.3 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 |
2.4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 |
2.5 建设投资与建设期 |
2.6 市场分析 |
2.7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第三章 项目产品方案与建设方案 |
3.1 项目产品方案 |
3.2 项目建设规模 |
3.3 产品工艺方案及质量控制方案 |
3.4 项目建设方案 |
3.5 工程技术方案 |
3.6 环境保护 |
3.7 节能 |
3.8 职业安全与卫生及消防设施 |
3.9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
第四章 项目设施计划与投资效益分析 |
4.1 项目设施计划 |
4.2 项目设施进度表 |
4.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
4.4 投资估算 |
4.5 资金筹措 |
4.6 财务评价及效益分析 |
4.7 项目投资社会影响分析及风险分析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吉林省L-CNG汽车加气站市场与经济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世界节能减排的背景 |
1.1.2 中国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 |
1.1.3 吉林省节能减排的成效 |
1.1.4 汽车尾气排放的危害 |
1.2 主要研究问题及研究重点 |
1.2.1 燃气汽车发展历程 |
1.2.2 燃气汽车的优势及劣势 |
1.2.3 CNG 汽车加气站的流程图及流程介绍 |
1.2.4 本文研究重点 |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模式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述方式 |
第2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研究现状 |
2.1.1 市场分析研究现状 |
2.1.2 经济效益评价研究现状 |
2.2 市场分析相关理论 |
2.2.1 市场分析相关概念 |
2.2.2 市场分析的内容 |
2.2.3 市场分析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效益评价相关理论 |
2.3.1 成本管理理论 |
2.3.2 经济效益理论 |
第3章 吉林省燃气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
3.1 吉林省燃气汽车市场调研的情况 |
3.1.1 调研情况 |
3.1.2 调研情况初步分析 |
3.2 吉林省燃气汽车市场发展的预测 |
3.2.1 CNG 燃气汽车年耗气量的预测 |
3.2.2 CNG 燃气汽车发展数量的预测 |
3.2.3 LNG 燃气汽车市场发展的预测 |
3.3 吉林省燃气汽车市场发展的风险 |
3.3.1 气源供应状况 |
3.3.2 供应的稳定性 |
3.3.3 技术能力 |
第4章 L-CNG 供应模式的市场与经济效益分析 |
4.1 吉林省燃气汽车现状研究 |
4.1.1 加气子站气量供应不足 |
4.1.2 加气母站气量供应不足 |
4.1.3 市场存在空白 |
4.2 L-CNG 供应模式的分析 |
4.2.1 CNG 汽车加气站存在的问题 |
4.2.2 L-CNG 汽车加气站的流程图及流程介绍 |
4.2.3 L-CNG 汽车加气站的优势分析 |
4.2.4 LNG 汽车的优势分析 |
4.3 市场情况分析 |
4.4 上游气源供应情况分析 |
4.4.1 近期气源供应情况 |
4.4.2 中、远期气源供应情况 |
4.4.3 远期气源供应情况 |
4.5 L-CNG 竞争力分析 |
第5章 吉林省 L-CNG 汽车加气站经济分析 |
5.1 建设投资估算 |
5.2 流动资金估算 |
5.3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 |
5.4 总成本费用估算 |
5.5 外购材料及备件费用估算 |
5.6 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
5.7 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 |
5.8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 |
5.9 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
5.10 利润与利润分配 |
5.11 资产负债 |
第6章 L-CNG 汽车加气站经营风险及应对 |
6.1 风险识别 |
6.2 应对措施 |
6.3 可操作性分析 |
第7章 结论 |
附表 |
参考文献 |
(9)吉林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二、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 |
(一) 主要概念界定 |
(二) 相关基础理论 |
三、 吉林省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现状及问题分析 |
(一) 吉林省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现状 |
(二) 吉林省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重点 |
(三) 吉林省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的制约因素 |
四、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分析 |
(一)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评价体系设计 |
(二) 吉林省三大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效果的实证分析 |
(三) 评价结果分析 |
五、 对策建议 |
(一) 政府加强基础性引导,抓住长吉图先导区战略机遇,推动我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
(二) 注重高新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三)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防止优秀人才的流失 |
(四) 加大高新技术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
(五) 以高新技术改造为契机,构建产业链,发挥区域集聚效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LB地区原油勘探项目技术经济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后评价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后评价与前评估的区别 |
1.3 国内外后评价研究的现状 |
1.4 石油天然气工业开展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 |
第二章 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 |
2.1 评价内容 |
2.2 评价方法 |
2.2.1 对比分析法 |
2.2.2 统计预测法 |
2.2.3 层次分析法 |
2.2.4 因果分析法 |
2.2.5 成功度评价法 |
2.2.6 评价方法的选择 |
2.3 评价指标体系 |
2.4 本项目后评价的框架 |
第三章 项目概况 |
3.1 项目背景 |
3.1.1 项目基本情况 |
3.1.2 项目实施前勘探现状 |
3.2 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
3.3 项目管理组织情况 |
3.3.1 组织健全,管理规范 |
3.3.2 工作流程合理 |
第四章 项目决策及部署评价 |
4.1 项目决策评价 |
4.2 部署评价 |
4.2.1 总体部署方案评价 |
4.2.2 2006 年年度部署评价 |
4.3 评价结论 |
第五章 项目实施过程评价 |
5.1 钻井工程评价 |
5.1.1 组织管理评价 |
5.1.2 工程质量评价 |
5.1.3 配套技术评价 |
5.2 录井工程评价 |
5.3 测井工程评价 |
5.3.1 测井系列、方法先进适用 |
5.3.2 加强测井过程管理,确保测井工程质量 |
5.3.3 测井效果较好 |
5.4 试油工程评价 |
5.4.1 试油及油层改造设计规范、执行严格 |
5.4.2 试油、油层改造工艺先进适用 |
5.4.3 加强工程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
5.5 评价结论 |
第六章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6.1 项目投资执行情况分析 |
6.2 工程成本分析 |
6.2.1 单项工程成本分析 |
6.2.2 典型井成本分析 |
6.3 勘探成效分析 |
6.3.1 单位储量成本分析 |
6.3.2 成功率分析 |
6.3.3 储量升级率分析 |
6.3.4 储量动用率分析 |
6.4 评价结论 |
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持续性评价 |
7.1 健康安全环保管理评价 |
7.1.1 建立健全 HSE 管理体系 |
7.1.2 组织机构合理、规章制度健全 |
7.1.3 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运行保障机制有效 |
7.1.4 环境影响评价 |
7.1.5 安全评价 |
7.2 风险控制评价 |
7.3 持续性评价 |
7.3.1 资源可持续性 |
7.3.2 技术可持续性 |
7.3.3 外部条件可持续性 |
7.4 影响与持续性评价结论 |
第八章 综合评价 |
8.1 综合评价结论 |
8.1.1 立项决策正确,组织健全,管理规范 |
8.1.2 应用先进适用工程技术,效果显着 |
8.1.3 目标实现程度较高 |
8.1.4 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较大 |
8.2 取得的主要经验教训 |
8.3 存在问题及建议 |
8.3.1 存在的问题 |
8.3.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四、吉林油田百万吨采油厂达产(论文参考文献)
- [1]我眼中的成绩单 油气突破[N]. 受吉相,徐佳,李成政,姜晶华,彭刚,王晓菲,暴海宏,毛凯,耿莉,李勇,张云普,王珊珊,谭晔,雷凤颖,高重阳,谢冬梅. 中国石油报, 2022
- [2]油藏型天然气储气库与提高石油采收率协同建设新技术[A]. 王正茂,王锦芳,李彬,魏欢,杨永智,阳建平,周代余,马宏斌,徐君,王连刚,何刚,廖广志. 第32届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2020)论文集, 2020
- [3]稳中求进谋未来——我国石油石化企业2017年工作会议关键词解读[J]. 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17(Z1)
- [4]延长石油抽油杆生产项目的技术经济评价研究[D]. 高鹏. 西安石油大学, 2013(05)
- [5]油田难采储量分类与经济评价研究[D]. 李志. 中国地质大学, 2013(05)
- [6]油田企业单井成本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 黄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8)
- [7]吉林装备制造公司阀门项目投资效益分析[D]. 迟元顺. 吉林大学, 2012(10)
- [8]吉林省L-CNG汽车加气站市场与经济效益研究[D]. 唐维华. 吉林大学, 2012(10)
- [9]吉林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研究[D]. 崔娜. 吉林大学, 2012(09)
- [10]LB地区原油勘探项目技术经济后评价研究[D]. 王宝光. 吉林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