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翅蝗科(Arcypteridae)部分种类全基因组提取及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测序(论文文献综述)
张大鹏[1](2020)在《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文中研究指明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1995属直翅目Orthoptera、癞蝗科Pamphagidae癞蝗亚科Pamphaginae,是较原始类群之一。近年来,关于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所包含属、种的分类地位及分类、鉴别标准,国内外有很大差异。蓝胫沟笨蝗Sulcotropis cyanipes Yin et Chou,1979被中国动物志列为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的异名。2011年,Storozhenko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并将鄂伦春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elunchuna和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都列为笨蝗的异名。2013年,肖云丽等发表新属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新种泰山驼背笨蝗Humphaplotropis taishanensis Xiao,Yin et Yin,2013。2015年,Storozhenko等也把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列为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但没有说明任何理由。为明确我国笨蝗族的种类及其特征,进一步揭示其系统发育关系,本文通过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方法相结合,对中国笨蝗族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记述了我国笨蝗族蝗虫5属18种,厘定描述了各属、种的形态特征,提供了属、种检索表。2.依据常规形态分类学方法,对采自黑龙江、山东、内蒙古、河北、陕西、山西、江苏等地的笨蝗族标本进行了研究,共发现中国笨蝗族5种:阿旗笨蝗Haplotropis aqiensis Zhang,Lin et Yin,2018、山东笨蝗Haplotropis shandongensis Zhang,Yin et Liu,2019、黑河笨蝗Haplotropis heiheensis Zhang,Li et Yin,2020、小五台沟笨蝗Sulcotropis xiaowutaiensis Li,Zhang et Yin,2020、阿穆尔华笨蝗Sinohaplotropis amurensis Yin,Zhang et Yin,2020。3.发现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雌性原图的前翅顶端到达腹部第三节中部,而中国和俄罗斯所有记载的笨蝗雌雄性前翅都不达腹部第二节背板后缘,因而都不是笨蝗,为鉴定错误,系可能都是新种。雄性为不知,它的前翅理应比雌性长,达到或超过腹部第三节背板后缘,从命名到今130多年来没有采到过类似长翅的雌和雄标本,该种或已灭绝。4.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Yin,1982仅在“中国蝗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一文中列出雄性侧面图,没有描述,雄性的下生殖板很短,可同6个已知种笨蝗区别,为有效种,不是笨蝗的异名。动物志中内蒙古笨蝗Haplotropis neimongolensis Jin,1994前胸背板中隆线隆起,被后横沟切断,应为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的一个种:内蒙古驼背沟笨蝗Sulcohumpacris neimongolensis(Jin,1994)comb.nov.新组合,不是笨蝗Haplotropis brunneriana Saussure,1888异名。5.根据雄性下生殖板顶端分叉将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恢复为有效属。根据前胸背板中隆线被割断将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恢复为有效属。通过对笨蝗族3个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测序、注释和分析,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编码蛋白(PCGs),联合蝗总科15个种和蚤蝼总科1个种,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推断法(BI)构建了分子系统树,证明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是有效属,不是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的异名。
姜兵[2](2019)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采用二代测序的方法,对中国黑蝗亚科Melanoplinae5属5种,秃蝗亚科Podisminae 5属5种,黑背蝗亚科Eyprepocnemidinae 3属3种,共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并结合NCBI中已经公布的相关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数据,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从而检验中国黑蝗亚科的单系性,确定各属种在亚科级(或族级)水平的正确归属。所得主要结果如下:1.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草绿异色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四川拟裸蝗和山蹦蝗线粒体基因组的长度依次为15,870bp、15,696 bp、15,557 bp、16,235bp、15,641 bp、15,430 bp、16,334bp、16,019bp、15,621bp、15,466 bp、17,700bp、15,347bp和 15,413 bp;A+T的含量均在70%-80%之间,依次为75.9%,76%,73.1%,70.2%,72.4%,71.9%,76.0%,73.5%,74.8%,75.2%,74.6%,74.9%,76.0%,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基因的组成及基因顺序和目前已公布的蝗总科物种相同,均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1个A+T富集区(位于rrnS和trnI之间)。13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分布特征、基因重叠区和间隔区的数目和长度、22个tRNA的二级结构以G-U错配为主要类型,这些特点与蝗亚目其他物种一致。2.在13种蝗虫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中有5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起始密码子,有11种蝗虫存在不标准的终止密码子:斑腿黑背蝗、点背版纳蝗和四川拟裸蝗ND2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GTG,斑腿黑背蝗、小方板蝗、点背版纳蝗和山蹦蝗COI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ACC,点背版纳蝗ND5的不标准起始密码子为TTA;TAG作为不标准终止密码子在每个种中都多次出现,较为常见。斑腿峨眉蝗、斑腿佯越蝗、斑腿黑背蝗、云南棒腿蝗、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云南云秃蝗、北极黑蝗、点背版纳蝗、峨眉小蹦蝗、山蹦蝗ND1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云南棒腿蝗、异背蝗属一种ND3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小方板蝗、异背蝗属一种、峨眉小蹦蝗ND4的不标准终止密码子为TAG。3.基于45个物种的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和2个rRNA基因,选取东方蝼蛄Gryllotalpa orientalis、斑翅草螽Conocephalus maculatus、中华树蟋Oecanthus sinensis、郑氏比蜢 Pielomastax zhengi、日本蚱Tetrix japonica、金澜沧蝗Mekongiella kingdoni作为外群,利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中国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交叉分布聚为一支,无法分开,没有互为单系,而北极黑蝗没有落在这一支内,方板蝗属落入黑背蝗亚科的分支中,说明中国黑蝗亚科是一个多系群,绝大部分属种应隶属于秃蝗亚科。黑蝗亚科和秃蝗亚科分支与北极黑蝗构成姐妹群,方板蝗属应隶属于黑背蝗亚科,版纳蝗属、拟裸蝗属和异色蝗属的系统发生地位暂未得到解决。本文首次对黑蝗亚科、秃蝗亚科、黑背蝗亚科的共13个蝗虫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对其tRNA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及绘图。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其系统分类情况进行探讨,为确定中国黑蝗亚科中的分类地位提供了分子依据。
董梦书[3](2017)在《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的缅甸安小叶蝉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缅甸安小叶蝉Anaka burmensis Dworakowska隶属于半翅目叶蝉科小叶蝉亚科,是竹子上的重要叶蝉类害虫。取食危害竹子的叶蝉种类多,其外形特征很相似,依靠传统的分类学方法进行种类的快速准确鉴定较为困难。为了了解缅甸安小叶蝉种群的遗传结构,本文通过mt DNA COI、16S rRNA、Cyt b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缅甸安小叶蝉2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其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分化,探讨该虫内在的遗传因素。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了解该虫在中国分布和变化,可为叶蝉类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及缅甸安小叶蝉的防治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了26个地理种群的缅甸安小叶蝉共241个个体的线粒体DNA COI基因的部分序列,计算核苷酸组成、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子变异AMOVA分析等,构建单倍型网络图。结果表明:获得缅甸安小叶蝉基因序列长度为615bp,共检测出546个保守位点,变异位点有69个,33个单倍型,其中A+T含量占72.4%;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166,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45,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877,中性检验Tajima’s D为-1.65898,Fu’s Fs为-5.787,结果不显着(0.05<P<0.10),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72915,平均基因流(Nst)为0.5985。分子变异结果显示缅甸安小叶蝉26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间(72.92%)。根据构建的单倍型网络图,各地理种群呈现高频率单倍型向低频率扩散的现象。2.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26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缅甸安小叶蝉共243个个体的线粒体mt DNA 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计算核苷酸组成、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子变异AMOVA分析等。结果表明:获得缅甸安小叶蝉该基因序列长为471bp,共检测出442个保守位点,变异位点有29个,19个单倍型,A+T含量为78.7%;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20,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332,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198,数(Hd)为0.332,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198,中性检验Tajima’s D为-2.22989,Fu’s Fs为-14.788,结果差异极显着(P<0.01),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2654,基因流(Nst)为0.2656,分子变异结果显示缅甸安小叶蝉26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间(63.23%)。3.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测定22个不同地理种群的缅甸安小叶蝉共200个个体的线粒体mt DNA Cyt b基因部分序列,计算核苷酸组成、各群体间的遗传距离、分子变异AMOVA分析等。结果表明:获得缅甸安小叶蝉该基因序列长度为593bp,共检测出546个保守位点,变异位点有47个,28个单倍型,A+T含量为78.1%;总总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057。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为0.830,核苷酸多样度(Pi)为0.00562,中性检验Tajima’s D为-1.80834,Fu’s Fs为-9.171,结果差异显着(P<0.05),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6727,基因流(Nst)为0.6729,分子变异结果显示缅甸安小叶蝉22个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种群间(77.33%)。总而言之,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缅甸安小叶蝉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分布无直接对应的关系,但在不同地理种群之间的差异显着。4.与近似种之间的关系利用线粒体COI、16S rRNA、Cyt b三个基因部分序列探讨了缅甸安小叶蝉与近似种之间关系,并构建ML和NJ树。结果表明:缅甸安小叶蝉与绿安小叶蝉Anaka.sp.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分别为0.15280.1731、0.14590.2283、0.17790.1924;与竹白小叶蝉Sweta bambusan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分别为0.21010.3213、0.16080.1668、0.25470.3067;与四斑双干小叶蝉Trifida quadripunctata之间的遗传距离依次分别为0.24370.2635、0.20200.2524、0.21140.2375。缅甸安小叶蝉间种内的遗传距离在0.01660.0490间可确定到种;种间遗传距离在0.15280.2547可确定不同的种。NJ和ML分子系统树显示,缅甸安小叶蝉各地理种群格局总体呈平行关系;树的拓扑结构分为2个分支,它与竹白小叶蝉的亲缘关系比四斑双干小叶蝉的近,而与绿安小叶蝉的亲缘关系最近。初步筛选出Cyt b作为分子标记鉴别不同的种,初步建立分子体系。
高尚[4](2017)在《竹蝗属系统发生分析与青脊竹蝗分子生态学研究》文中指出竹蝗是直翅目Orthoptera,蝗科Acrididae,斑翅蝗亚科Oedipodinae,竹蝗属Ceracris昆虫的统称。起初是因为其以竹叶为食而得名。竹蝗属内一些种类目前仍然是危害竹林的重要害虫,与竹类植物关系十分紧密。1)目前国内外竹蝗属内各物种分类地位仍存有争议,有必要就该类昆虫开展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该属进行修订。本研究以竹蝗属内青脊竹蝗、黄脊竹蝗、红股竹蝗、黑翅竹蝗、海南竹蝗、贺氏竹蝗、思茅竹蝗、蒲氏竹蝗、西藏竹蝗和西藏竹蝗短翅亚种这10种竹蝗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线粒体编码蛋白基因与核基因串联分析的方法,构建贝叶斯系统发生树和最大似然法系统发生树,以此获取较为准确可靠的竹蝗属内物种系统发生关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竹蝗属是单系群,并没有与其他属蝗虫物种发生交集;西藏竹蝗和西藏竹蝗短翅亚种聚为一枝,后与红股竹蝗聚为一枝,然后该三个物种形成的分支再与青脊竹蝗成为姐妹群。海南竹蝗和贺氏竹蝗始终聚为一枝,亲缘关系最近。黑翅竹蝗和思茅竹蝗聚为一枝,然后该分支再与黄脊竹蝗成为姐妹群。另外,我们检验出黑翅竹蝗和思茅竹蝗实际为同一物种,并不存在亚种的分化。我们也选取竹蝗属内青脊竹蝗、黄脊竹蝗、红股竹蝗、黑翅竹蝗、海南竹蝗、贺氏竹蝗、西藏竹蝗这7种竹蝗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13个线粒体编码蛋白基因串联分析的方法,构建贝叶斯系统发生树和最大似然法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红股竹蝗与青脊竹蝗互为姐妹群,然后与西藏竹蝗聚为一枝。黑翅竹蝗与黄脊竹蝗聚为一枝,互为姐妹群,亲缘关系最近,并没有与其他属蝗虫物种有交集,因此支持黄脊竹蝗作为竹蝗属内的1个种保留。海南竹蝗和贺氏竹蝗仍然聚为一枝。2)国内外目前对竹蝗属内物种地理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中采用2个线粒体基因16S rRNA和CO1以及3个核基因片段ITS,Histone3和Wingless。通过单基因分析建树以及线粒体基因同核基因结合的多基因分析建树方法,将两类不同进化速率和遗传方式的分子标记相结合用于系统学分析以揭示出可信的种群地理结构。本实验对大陆和海南岛以及台湾岛等23个青脊竹蝗地理种群进行谱系地理学分析,研究大陆和海南岛青脊竹蝗地理种群之间是否有基因流。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大陆青脊竹蝗地理种群间具有高水平的基因流,基于16S rRNA、CO1、ITS和Wingless的4个基因标记构建的贝叶斯系统发生树和最大似然树均表明:海南岛青脊竹蝗种群和大陆青脊竹蝗种群可能具有基因流。除Histone3和Wingless外其他基因构建的系统发生树表明,台湾岛青脊竹蝗全部个体单独聚为一枝,和大陆青脊竹蝗种群间没有基因流发生,Histone3可能因为其保守性导致贝叶斯系统发生关系大多为平行枝,而Wingless和Histone3的ML树置信度较低,结果不可靠。根据5个基因串联分析结果,海南岛青脊竹蝗种群和大陆青脊竹蝗种群可能有基因交流,台湾岛的青脊竹蝗种群全部个体聚为一枝,云南地区的青脊竹蝗种群是最早演化出来的。结合我们所有结果我们分析海南岛与大陆青脊竹蝗种群间可能具有基因流;台湾岛与大陆青脊竹蝗种群间可能具有基因流。未来需要进一步验证。3)微卫星是一种具有众多优点的高效分子标记,被广泛应用于遗传杂交育种和绘制染色体遗传图谱以及推断昆虫种群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变异等。因为同域分布物种间基因渐渗方面的研究较少,而国内外竹蝗属内种间基因渐渗研究尚未见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选择使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检验安徽金寨县青脊竹蝗和黄脊竹蝗同域分布种群之间是否发生基因渐渗事件,同时也使用DNA条形码技术通过扩增青脊竹蝗和黄脊竹蝗种群每个个体在CO1基因上的barcoding片段,并利用获取的片段数据集,经过软件处理后构建贝叶斯系统发生树和最大似然树,以达到交叉验证的目的。根据在微卫星分析方面聚类分析的结果,我们获知同域分布青脊竹蝗和黄脊竹蝗种群个体间会发生基因渐渗。结果表明:基因流由黄脊竹蝗到青脊竹蝗,即由黄脊竹蝗渐渗到青脊竹蝗的种群中,这可能是因为黄脊竹蝗种群结构更加不稳定以及因为黄脊竹蝗种群多分布于竹林郁闭度较高的区域,青脊竹蝗多分布于郁闭度较低的竹丛过渡带区域,而黄脊竹蝗雄性要比雌性更加具有扩散能力,所以黄脊竹蝗雄性因为其喜阳的特性而由竹林深处向过渡带扩散而与青脊竹蝗种群雌性发生杂交。根据系统发生分析结果,在线粒体遗传方面青脊竹蝗和黄脊竹蝗种群的个体全部分开,分别与同种个体聚为一大枝,没有发生交叉枝,是独立遗传,即没有发生基因渐渗现象,这可能与线粒体是严格的母系遗传相关。
张伟南[5](2015)在《蚁蛉亚科部分种类18S rRNA、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及分子系统学研究》文中指出蚁蛉科Myrmeleontidae是脉翅目中种类最多,分布广泛的类群。蚁蛉科的现生种类分为3亚科:须蚁蛉亚科Palparinae、亮翅蚁蛉亚科Stilbepteryginae、蚁蛉亚科Myrmeleontinae。其中蚁蛉亚科占蚁蛉科已知种类的87%。蚁蛉亚科的高级分类阶元族、属一直存在很多争议,其系统发育关系也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对蚁蛉亚科5族14属20种昆虫以及蝶角蛉科的日完眼蝶角蛉(Protidricerus japonicus)用PCR产物测序、克隆测序法共获得了18S r RNA、16S r RNA、COI基因序列45条。并在Gen Bank上下载了树蚁蛉族的班克溪蚁蛉(Epacanthaclisis banksi)的16S r RNA和COI基因。使用MEGA6.0对所获得序列进行比对,并对序列的碱基组成、碱基替换、以及遗传距离的分析和碱基替换饱和分析;使用Modeltest3.7以及PAUP4.0b10软件,Mrbayes软件以蝶角蛉科的日完眼蝶角蛉作为外群建立蚁蛉亚科部分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得到的结果如下:1.蚁蛉亚科昆虫核基因18S r RNA基因较为保守,在蚁蛉亚科昆虫的18S r RNA基因序列中,全部488个位点,其中保守位点463个,变异位点25个,A+T的平均含量为52.3%,G+C的平均含量为47.7%,A+T的含量G+C基本相当。蚁蛉亚科昆虫的线粒体基因中,16S r RNA基因中全部606个位点,其中保守位点73个,变异位点527个,A+T的平均含量为70.7%,G+C的平均含量为29.3%,有明显的A+T碱基组成偏向性;COI基因中全部538个位点,其中保守位点147个,变异位点404个,A+T的平均含量为63.7%,G+C的平均含量为36.3%,也具有明显的A+T碱基组成偏向性。2.蚁蛉亚科21种昆虫中的18S r RNA基因序列TS/TV的平均值为0.92,颠换频率略大于转换;16S r RNA基因序列TS/TV的平均值为0.70,颠换频率略大于转换;COI基因序列TS/TV的平均值为0.86,颠换略大于转换,颠换最高发生在T-A之间。第1位点的颠换频率大于转换(R1st=0.67),第2位点的颠换频率大于转换(R2st=0.87),第3位点的转换大于颠换(R3st=1.18)。3.遗传距离比较:对蚁蛉亚科5族14属21种昆虫的18S r RNA、16S r RNA、COI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计算:蚁蛉亚科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03-0.020,0.039-0.291,0.070-0.292;与外群日完眼蝶角蛉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0210.112;0.2970.395;0.3450.496。4.系统发育重建结果分析:对蚁蛉亚科昆虫的18S r RNA、16S r RNA、COI基因序列以及联合数据分别构建MP、ML、Bayes系统发育树。单基因数据以及联合数据均支持蚁蛉亚科为单系群;支持蚁蛉属、哈蚁蛉属、东蚁蛉属隶属于蚁蛉族,树蚁蛉属、溪蚁蛉属隶属于树蚁蛉族,白云蚁蛉属、距蚁蛉属、次蚁蛉属、双蚁蛉属隶属于恩蚁蛉族,击大蚁蛉属、中大蚁蛉属、棘蚁蛉属隶属于棘蚁蛉族。综合系统发育树得出的结果表明蚁蛉亚科各族、属间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分类学大体一致,与形态分类学不同的是:囊蚁蛉族的两种昆虫并没有聚为一支,且不同发育树中的位置存在很大差异,囊蚁蛉族的分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蚁蛉族的钩臀蚁蛉(Myrmeleon bore)在不同的系统发育树中的位置也存在很大差异,进化关系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
张敏哲,周晓榕,庞保平,韩海斌[6](2014)在《内蒙古11种主要草原蝗虫16SrDNA序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测定了内蒙古11种主要草原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16S rDNA序列,并构建了其分子系统树。在获得的505 pb序列中,G+C占30.2%,A+T占69.8%,表现出A/T偏向性。在505 bp个碱基中检测到156个多态性位点,占碱基总数的30.9%。156个多态性位点中包括50个单变异多态性位点(占总位点数的32.1%)和106个简约信息位点(占总位点数的67.9%)。分别采用NJ、ME、MP和UPGMA聚类方法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4科的17种蝗虫共聚为6支,其中槌角蝗科、斑腿蝗科与网翅蝗科3个科的蝗虫先聚在一起,再与斑翅蝗科相聚。4种聚类方法中UPGMA聚类法更为符合传统的以形态学为基础的分类体系。
刘燕[7](2013)在《蝗亚目四种蝗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及谱系基因组学分析》文中指出蝗总科(Acridoidea)昆虫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亚目(Caelifera),在总科内的科及亚科分类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随着线粒体基因序列在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基于单个基因或少数几个基因的研究已经难以解决更多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因此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联合分析、整个基因组全序列分析以及分子数据与形态学的密切结合将是目前分子系统学主要研究手段。目前GenBank收录的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52种,其中蝗总科38种,仍然无法满足构建稳健的蝗总科主要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需要。本研究采用长PCR与二次PCR相结合的方法,对直翅目蝗总科的长翅素木蝗(Shirakiacris shirakii),短角外斑腿蝗(Xenocatantops brachycerus),花胫绿纹蝗(Aiolopus tamulus)和疣蝗(Trilophidia annulata)4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序列测定、组装和注释及结构分析。通过联合GenBank中已收录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和本实验室已测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数据,对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不同联合数据集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的有效性。主要结论如下:1、长翅素木蝗、短角外斑腿蝗、花胫绿纹蝗和疣蝗线粒体基因组长度分别为15649bp、15605bp、15593bp和15922bp;都编码13个蛋白质基因(CO Ⅰ、CO Ⅱ、 COⅢ、ATP6和ATP8; ND1、ND2、ND3、ND4、ND4L、ND5、ND6和Cytb),2个rRNA (1rRNA和srRNA),22个tRNA基因和一个非编码区A+T富集区。四种蝗虫的线粒体基因组tRNA基因与典型的节肢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排序不同,均存在KD倒置现象。与非洲飞蝗和中华稻蝗比较发现,六种直翅目昆虫的基因间隔区和重叠区的数目、长度均较为相似,长的间隔序列皆位于tRNASer (UCN)与ND1基因间。2、长翅素木蝗、短角外斑腿蝗、花胫绿纹蝗和疣蝗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均具有明显的AT偏向性,其中长翅素木蝗AT含量最低,为72.3%,疣蝗AT含量最高,为76.1%。对于线粒体基因组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也具有显着的AT碱基偏向性,比较四种蝗虫的蛋白质编码密码子第1、2、3位点,密码子第3位点的AT含量最高,其中长翅素木蝗最低为84.8%,疣蝗最高为88.9%。物种间蛋白编码基因第3位点的AT偏向性与全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一致。3、四种蝗虫13个蛋白编码基因中,除了CO Ⅰ和ND2基因,大多的起始密码子均为典型的ATN密码子。长翅素木蝗、短角外斑腿蝗和疣蝗CO Ⅰ基因以特殊的ACC作起始密码子,与斑腿蝗科的斑角蔗蝗、斑腿勐腊蝗相同;疣蝗ND2基因以GTG作为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方面,长翅素木蝗与短角外斑腿蝗的13个蛋白编码基因均为典型的TAN,而在花胫绿纹蝗和疣蝗中多个蛋白编码基因(ND2、 CO Ⅰ、COⅡ、ND3、ND5、Cytb)均为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或TA。分析发现直翅目昆虫蛋白质编码基因中CO Ⅰ起始密码子多样化和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都是比较常见的。4、四个物种除tRNASer(AGN)均缺失DHU臂,其余的tRNA基因均能形成典型的三叶草型二级结构。22个tRNA基因均存在一定数目的碱基错配现象,而且绝大部分为G-U错配。5、比较长翅素木蝗、短角外斑腿蝗、花胫绿纹蝗和疣蝗四个物种的lrRNA和sr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发现两个rRNA二级结构茎区比较保守,差异较大的部位存在于环区或序列两端。6、53种直翅目昆虫的AT富含区域的长度不等,AT含量从67.4%(暗褐蝈螽)到88.1%(短角外斑腿蝗和花胫绿纹蝗)不等。长翅素木蝗和疣蝗的AT丰富区AT含量分别为84.8%和86.0%,所测的4个物种具有显着的AT偏向性。7、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及去掉密码子第3位点的蛋白编码基因、rRNA基因4个数据集对直翅目昆虫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所有结果都支持直翅目中的蝗亚目和螽亚目分别为一个单系群。在蝗总科的8个科中,锥头蝗科和瘤锥蝗科始终聚为一支,支持将两科并列归为锥头蝗总科,位于蝗亚目的基部分支处;大多结果显示斑翅蝗科为一个单系群。斑腿蝗科15种除四川凸额蝗,在大多系统树中其余14种均聚类为一支,四川凸额蝗大多与癞蝗科聚为一支;癞蝗科4种始终聚类为一支,显示了其单系性,同时与斑腿蝗科聚类,证明斑腿蝗科与癞蝗科有很近的亲缘关系。斑腿蝗科、剑角蝗科、网翅蝗科及槌角蝗科的几个物种互相交替相聚,本研究不支持这四科为单系群。
白洁,黄原[8](2012)在《基于线粒体ND2基因的直翅目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测定了39种直翅目昆虫线粒体ND2基因全长序列,联合GenBank中41种直翅目昆虫的ND2基因序列,探讨ND2基因在解决直翅目系统发育分析上的功效,为建立直翅目的主要类群之间稳定的系统发育关系提供更多的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直翅目昆虫的ND2基因序列全长为996~1 029 bp,平均长度为1 020 bp,A+T含量平均为73%。用贝叶斯法(Bayesian,BI)、最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和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lihood,ML)构建系统树,SH检验显示,RAxML法构建的ML树似然值最大,与PAUP*的ML法构建的ML树差异显着,而与贝叶斯树和简约树没有明显差异。所有系统树都显示直翅目为单系群;而蝗亚目的剑角蝗科、网翅蝗科、槌角蝗科和斑腿蝗科均不是单系群,锥头蝗科与瘤锥蝗科亲缘关系较近,这与Otte分类系统一致。螽亚目基本由两大分支构成,一支是蝼蛄总科和蟋蟀总科聚集而成,且具有很高的置信度;另一大分支由螽斯总科独自构成。
叶保华[9](2012)在《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文中提出佛蝗亚科Phlaeobinae隶属直翅目Orthoptera、镌瓣亚目Caelifera、蝗总科Acridoidea、剑角蝗科Acrididae,广泛分布于全世界。佛蝗亚科Phlaeobinae最早于1975年由DirshV. M.建立,对于该亚科分类系统的构建一直是蝗虫分类学的热点之一。本文对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种类进行了采集、记录和描述,发现佛蝗属Phlaeoba1新种,并在印象初院士蝗虫进化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该亚科的建立并得到分子分类学的印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佛蝗亚科的分类详细描述了中国佛蝗亚科、佛蝗类5个属的特征,编制了佛蝗亚科5个属的检索表和各属分种检索表,描述了佛蝗类23种的形态特征。发现并记述佛蝗属Phlaeoba南投佛蝗Phlaeoba nantouensis sp. nov.1新种(Ye and Yin,2007)。首次记述墨脱佛蝗Phlaeobamedogensis Liu,1981雌虫形态特征。补充记述《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三十二卷直翅目·蝗总科·槌角蝗科剑角蝗科》未记载的台湾佛蝗Phlaeoba formosana (Shiraki,1910)形态特征。2、新亚科菊蝗亚科陈世骧院士在《进化论和分类学》(科学出版社,1987)中提出在分类时要区分原始特征和新生特征。原直翅目Protorthoptera化石的翅很长,説明长翅是原始特征。印象初院士在《蝗虫类在青藏高原上的适应性》(1981)一文中提出蝗虫的演化途径是:长翅→短翅→无翅;发音器发达→退化→消失;鼓膜器(听器)发达→退化→消失;就是说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是最进化的种类。该理论观点在中国蝗总科Acridoidea分类系统的研究、欧亚大陆斑翅蝗科分类系统研究中得到良好应用。另外2012年张道川等在《Insect Science》上发表1个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新属:高原蝗属Pacris Zhanget al.,并建立一个新亚科Pacrinae高原蝗亚科,填补了棒角蝗科Gomphoceridae中最进化类群的空白。所有这一些都充分证明印象初院士蝗虫进化理论的正确性。全世界剑角蝗类群中尚未发现缺翅、缺发音器、缺听器的种类,缺发音器的在传统佛蝗亚科Phlaeobinae中仅有2个属:菊蝗属(Phlaeobida Bolivar,1902)和华菊蝗属(Sinophlaeobida Yin et Yin,2007)。根据传统佛蝗亚科内菊蝗属Phlaeobida、华菊蝗属Sinophlaeobida的种类前翅短小、置于体两侧,不能发音,与其他佛蝗亚科属种类有明显区别,认为两个属的种类是比其他属较进化的类群。因此提出建立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模式属为菊蝗属Phlaeobida Bolivar,1902。编制了新亚科分属种检索表和剑角蝗科Acrididae分亚科检索表,描述了菊蝗类4个种的形态特征。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新亚科的设立也得到分子分类结果的支持。在Gene Bank里选择了隆额网翅蝗Arcyptera coreana、李氏大足蝗Aeropus licenti、中华剑角蝗Acrida cinerea、白纹佛蝗Phlaeoba albonema之4种蝗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中cox2片段,结合自测的弱线菊蝗Phlaeobida carinata(PC)、海南菊蝗Phlaeobidahainanensis(PH)、暗色佛蝗Phlaeoba tenebrosa(PY采自友谊关,PR采自瑞丽)的cox2基因,利用软件进行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形成独立的进化分支,与剑角蝗亚科Acridinae组成姐妹群,再与佛蝗亚科Phlaeobinae组成姐妹群,而非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和佛蝗亚科Phlaeobinae直接组成姐妹群,说明了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与剑角蝗亚科Acridinae具有较近亲缘关系,与佛蝗亚科Phlaeobinae亲缘关系较远。菊蝗亚科Phlaeobidinae subfam. nov.的建立,是以翅、发音器、听器特征为基础的蝗虫进化理论的指导下完成的,是剑角蝗科Acrididae分类的又一新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蝗虫进化理论的内涵和剑角蝗科系统学研究。同时,新亚科的建立对于剑角蝗科系统学深入研究(如分子系统学方面)和在全世界范围发现菊蝗亚科物种多样性方面具有参考意义。
张媛[10](2011)在《丽金龟科部分种类线粒体基因序列比较及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本实验以mtDNA CO I、Cyt b以及16S rRNA基因为分子标记,通过PCR扩增和测序技术,对丽金龟科部分种类的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分别计算了3种基因序列不同种类金龟子的遗传距离、转换与颠换比值、密码子不同位点出现频率、氨基酸使用频率等参数,构建了分子进化树,探讨了丽金龟科部分种类之间的亲缘关系,分析了CO I、Cyt b以及16SrRNA基因部分序列在丽金龟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实验及分析过程包括:总基因组DNA的提取,mtDNA CO I、Cyt b以及16S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基因序列测定以及对获得序列的分析。本研究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本实验获得CO I、Cyt b、16S rRNA基因序列片段分别为651bp.489bp、825bp。对基因序列碱基组成分析结果如下:COⅠ基因部分序列中A, T、G、C各位点平均含量分别29.2%、35.8%、16.7%、18.3%,其中A+T的平均含量为65.0%,G+C的平均含量为35.0%;Cyt b基因部分序列中A, 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2%、38.0%、12.6%、18.2%,其中A+T的平均含量为69.2%,G+C的平均含量为30.8%;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中A、T、G、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3.2%、39.6%、17.6%、9.6%,其中A+T的平均含量为72.8%,G+C的平均含量为27.2%。3个基因序列的A+T含量均明显高于G+C含量,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好性。(2)序列变异分析结果显示:CO I、Cyt b、16S rRNA基因的变异位点主要发生在第三位点上,其变异位点数分别为167、118、120,所占总变异率分别为81.5%、74.6%、39.2%。碱基替换主要发生在T和A之间。CO I、Cyt b、16S rRNA基因的平均d值分别为0.14、0.11、0.07,平均R值分别为1.1、1.67、1.14。(3)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CO I、Cyt b、16S rRNA3个基因的氨基酸使用频率最多的均为Leu,分别为16.4、14.17、17.59。氨基酸使用频率最低为0。3个基因的密码子使用频率最高的均为UUA,分别为16.4、15.1、25.8。最低密码子使用频率也为0。说明在氨基酸和密码子的使用上也具有偏好性。(4)系统进化树的分析结果:基于COⅠ、Cyt b、16S rRNA3个基因分别构建了NJ树、MP树和UPMGA树,分子系统树结果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异丽金龟属Anomala内的不同种优先聚集,之后为属间的Mimela holosericea, Blitopertha pallidipennis, Popillia quadriguttata依次聚集,最后为白星花金龟科P.brevitarsisde和锹甲科L.maculifemoratus,两个外群依次聚类。说明属内种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科内属间缘关系次之,与外群关系最远。分析结果提示COⅠ、Cyt b以及16S rRNA部分序列可作为种群间的亲缘关系界定的有效分子标记之一
二、网翅蝗科(Arcypteridae)部分种类全基因组提取及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测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翅蝗科(Arcypteridae)部分种类全基因组提取及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测序(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笨蝗形态分类概述 |
1.1.1 蝗总科Acridoidea |
1.1.2 癞蝗科Pamphagidae |
1.1.2.1 国外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
1.1.2.2 国内癞蝗分类研究概况 |
1.1.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 |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概述 |
1.2.1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
1.2.2 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
1.2.3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1.2.4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 |
1.2.5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笨蝗形态分类研究 |
2.1.1 标本来源 |
2.1.2 标本所用工具 |
2.1.3 标本处理 |
2.1.4 标本制作 |
2.1.5 标本鉴定 |
2.2 笨蝗分子系统学研究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所用仪器及试剂 |
2.2.3 试剂 |
2.2.4 试剂盒 |
2.2.5 标准分子量 |
2.2.6 分析软件 |
2.2.7 mtDNA的提取与纯度检测 |
2.2.8 序列的扩增、注释及处理 |
2.2.8.1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2.2.8.2 PCR扩增 |
2.2.8.3 序列的组装及注释 |
2.2.8.4 序列的处理 |
2.2.9 分子系统树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中国笨蝗族Haplotropidini Sergeev形态分类 |
3.1.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
3.1.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
3.1.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
3.1.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
3.1.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
3.2 中国笨蝗族分类体系与名录 |
3.2.1 华笨蝗属Sinohaplotropis Cao et Yin,2008 |
3.2.2 笨蝗属Haplotropis Saussure,1888 |
3.2.3 沟笨蝗属Sulcotropis Yin et Chou,1979 |
3.2.4 驼背笨蝗属Humphaplotropis Xiao,Yin et Yin,2013 |
3.2.5 驼背沟笨蝗属Sulcohumpacris Yin,Yin et Cao,2016 |
3.3 笨蝗族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3.1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线粒体基因组 |
3.3.2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核苷酸组成 |
3.3.3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蛋白编码基因 |
3.3.4 笨蝗族Haplotropidini3 种笨蝗的RNA基因 |
3.3.5 系统发育分析 |
4 讨论 |
4.1 中国笨蝗族的属级阶元确立地位 |
4.1.1 沟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
4.1.2 华笨蝗属的分类地位 |
4.2 中国笨蝗族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5 结论 |
5.1 创新点 |
5.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黑蝗亚科概述 |
1.1.1 黑蝗亚科特征 |
1.1.2 黑蝗亚科分类 |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2.1 线粒体基因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2 线粒体基因组在蝗总科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3 黑蝗亚科分子系统学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样本 |
2.2 测序和注释 |
2.3 线粒体基因组组成情况分析 |
2.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1 MAFFT序列比对 |
2.4.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4.3 将核苷酸序列位点对应到氨基酸序列 |
2.5 rRNA基因一级序列比对及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5.1 MAFFT序列比对 |
2.5.2 模糊位点的查找与删除 |
2.6 tRNA基因二级结构预测及绘图 |
2.7 数据集序列特征 |
2.8 饱和度检测 |
2.9 遗传距离的计算 |
2.10 进化模型的选择 |
2.11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
2.11.1 ML法建树 |
2.11.2 BI法建树 |
3 13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
3.1 斑腿峨眉蝗 |
3.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 tRNA基因 |
3.1.4 rRNA基因 |
3.1.5 A+T富集区 |
3.2 斑腿佯越蝗 |
3.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2.3 tRNA基因 |
3.2.4 rRNA基因 |
3.2.5 A+T富集区 |
3.3 斑腿黑背蝗 |
3.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3.3 tRNA基因 |
3.3.4 rRNA基因 |
3.3.5 A+T富集区 |
3.4 云南棒腿蝗 |
3.4.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4.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4.3 tRNA基因 |
3.4.4 rRNA基因 |
3.4.5 A+T富集区 |
3.5 小方板蝗 |
3.5.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5.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5.3 tRNA基因 |
3.5.4 rRNA基因 |
3.5.5 A+T富集区 |
3.6 异背蝗属一种 |
3.6.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6.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6.3 tRNA基因 |
3.6.4 rRNA基因 |
3.6.5 A+T富集区 |
3.7 云南云秃蝗 |
3.7.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7.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7.3 tRNA基因 |
3.7.4 rRNA基因 |
3.7.5 A+T富集区 |
3.8 北极黑蝗 |
3.8.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8.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8.3 tRNA基因 |
3.8.4 rRNA基因 |
3.8.5 A+T富集区 |
3.9 草绿异色蝗 |
3.9.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9.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9.3 tRNA基因 |
3.9.4 rRNA基因 |
3.9.5 A+T富集区 |
3.10 点背版纳蝗 |
3.10.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0.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0.3 tRNA基因 |
3.10.4 rRNA基因 |
3.10.5 A+T富集区 |
3.11 峨眉小蹦蝗 |
3.11.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1.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1.3 tRNA基因 |
3.11.4 rRNA基因 |
3.11.5 A+T富集区 |
3.12 四川拟裸蝗 |
3.12.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2.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2.3 tRNA基因 |
3.12.4 rRNA基因 |
3.12.5 A+T富集区 |
3.13 山蹦蝗 |
3.13.1 基因组结构和核苷酸组成 |
3.13.2 蛋白质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频率 |
3.13.3 tRNA基因 |
3.13.4 rRNA基因 |
3.13.5 A+T富集区 |
4 系统发育分析 |
4.1 数据集序列特征 |
4.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4.3 遗传距离分析 |
4.4 系统发育分析 |
4.4.1 基于PCG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2 基于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4.4.3 基于PCGs+rrnL+rrnS数据集的系统发育分析 |
5 讨论 |
5.1 中国黑蝗亚科取样的代表性 |
5.2 基因选择及建树方法讨论 |
5.3 系统发育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本研究中的实验样品信息 |
附录B 直翅目线粒体基因组研究统计 |
附录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C1: 科研项目 |
附录C2: 发表论文 |
致谢 |
(3)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的缅甸安小叶蝉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概述 |
1 竹子叶蝉研究进展 |
1.1 叶蝉概述 |
1.2 竹子叶蝉种类及危害 |
1.3 缅甸安小叶蝉研究概况 |
1.3.1 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及寄主 |
1.3.2 生物学特性 |
1.3.3 防治 |
2 线粒体基因组研究概况 |
2.1 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 |
2.2 线粒体基因的应用 |
3 遗传多样性研究概况 |
3.1 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
3.2 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技术和方法 |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试虫 |
1.1.2 试剂耗材 |
1.1.3 仪器 |
1.2 方法 |
1.2.1 实验试剂的配制 |
1.2.2 总DNA的提取 |
1.2.3 线粒体DNA COI基因片段的PCR扩增 |
1.2.4 目的片段的克隆 |
1.2.5 目的片段回收 |
1.2.6 连接 |
1.2.7 制备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
1.2.8 转化与筛选 |
1.2.9 目的片段的检测 |
1.2.10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扩增结果 |
2.2 线粒体COI基因序列分析 |
2.3 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不同地理种群及种间遗传距离 |
2.5 基因流与遗传分化 |
2.6 COI基因序列的单倍型网络图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线粒体 16S rRNA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16S rRNA基因序列的扩增结果 |
2.2 线粒体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3 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不同地理种群及与种间的遗传距离 |
2.5 基因流与遗传分化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的扩增结果 |
2.2 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分析 |
2.3 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 |
2.4 不同地理种群及种间的遗传距离 |
2.5 基因流与遗传分化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地理种群缅甸安小叶蝉与近似种的比较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遗传距离分析 |
2.2 构建系统发育树 |
2.2.1 线粒体COI基因 |
2.2.2 线粒体 16S rRNA基因 |
2.2.3 线粒体Cytb基因 |
3 小结与讨论 |
3.1 小结 |
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果与结论 |
1.1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2 基于线粒体 16S rRNA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3 基于线粒体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1.4 与近似种之间的关系 |
2 研究展望 |
2.1 创新点 |
2.2 不足之处 |
2.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4)竹蝗属系统发生分析与青脊竹蝗分子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昆虫种群遗传学研究概述 |
1.1.1 遗传多样性研究 |
1.1.2 种群遗传结构 |
1.1.3 生殖过程、社会结构和近交 |
1.1.4 种群遗传学研究方法 |
1.2 微卫星标记在昆虫种群遗传学中的应用 |
1.2.1 微卫星标记概述 |
1.2.2 微卫星在昆虫遗传学研究中的应用 |
1.2.3 微卫星在蝗虫种群研究中的应用 |
1.3 竹蝗属研究概述 |
1.3.1 生物学特性和地理分布格局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探讨竹蝗属内物种系统发生地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3 实验方法与操作 |
2.2 实验结果 |
2.2.1 基因组DNA的扩增效果 |
2.2.2 系统发生结果 |
2.3 讨论 |
第3章 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初步探讨青脊竹蝗的种群遗传结构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标本的采集、处理、保存和鉴定 |
3.1.2 总DNA的提取 |
3.1.3 目的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处理 |
3.1.4 遗传多样性研究 |
3.1.5 系统发生与谱系地理学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 |
3.2.2 遗传多样性分析 |
3.2.3 系统发生及谱系地理学分析 |
3.3 讨论 |
第4章 应用微卫星位点分析同域分布物种间基因渐渗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标本的采集、鉴定、处理、保存 |
4.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3 全基因组DNA的提取 |
4.1.4 引物选择 |
4.1.5 微卫星引物扩增 |
4.1.6 基因分型和结果读取 |
4.1.7 微卫星数据分析 |
4.1.8 系统发生分析 |
4.2 结果 |
4.2.1 全基因组DNA提取结果 |
4.2.2 微卫星引物扩增结果 |
4.2.3 遗传多样性分析 |
4.2.4 系统发生分析 |
4.3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蚁蛉亚科部分种类18S rRNA、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及分子系统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 蚁蛉科的简介 |
2. 蚁蛉科分类研究历史及概况 |
2.1 世界蚁岭科分类研究历史及概况 |
2.2 中国蚁岭科分类研究历史及概况 |
3. 核糖体DNA及线粒体DNA概述 |
3.1 核糖体DNA的概述 |
3.2 线粒体DNA的概述 |
4. 脉翅目系统发育研究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试剂及耗材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DNA的提取 |
2.2.2 电泳检测 |
2.2.3 实验所用引物 |
2.2.4 PCR扩增反应 |
2.2.5 PCR产物回收测序 |
3 研究结果分析及讨论 |
3.1 蚁蛉科蚁蛉科的14属 21种昆虫以及外群蝶角蛉的 18S r RNA、16S r RNA、COI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
3.1.1 蚁蛉科 18S r RNA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
3.1.2 蚁蛉科 16S r RNA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
3.1.3 蚁蛉科COI基因序列组成和变异 |
3.2 蚁蛉科昆虫碱基替换分析 |
3.3 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1 18S r RNA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2 16S r RNA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3 COI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 |
3.3.4 联合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构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内蒙古11种主要草原蝗虫16SrDNA序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1.2.1 蝗虫基因组DNA提取 |
1.2.2 PCR扩增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 |
1.2.3 扩增产物检测 |
1.2.4 产物序列测定与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CR结果分析 |
2.2 数据描述 |
2.2.1 序列组成 |
2.2.2 遗传分化系数 |
2.3 系统发育树 |
3 结论与讨论 |
(7)蝗亚目四种蝗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及谱系基因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前言 |
1 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
1.1 动物线粒体及线粒体基因组简介 |
1.2 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顺序 |
2 昆虫纲及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现状 |
3 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及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3.1 直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及特征 |
3.2 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3.3 斑腿蝗科与斑翅蝗科的系统发育研究进展 |
4 研究物种简介 |
4.1 长翅素木蝗简介 |
4.2 短角外斑腿蝗简介 |
4.3 花胫绿纹蝗简介 |
4.4 疣蝗简介 |
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1 实验材料 |
1.1 标本的采集、保存与鉴定 |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总DNA提取及检测 |
2.2 PCR引物设计 |
2.3 PCR扩增的体系和条件 |
2.4 PCR产物测序 |
3 原始数据处理 |
3.1 全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拼接 |
3.2 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基因定位及注释 |
3.3 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组成分析 |
3.4 4种蝗虫线粒体基因组RNA二级结构预测 |
4 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的直翅目昆虫系统发育分析 |
4.1 序列数据来源 |
4.2 序列比对及组成特征 |
4.3 系统发育信号检验及模型选择 |
4.4 不同系统发生树的构建 |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 |
1 4物种总DNA提取结果 |
2 L-PCR扩增及纯化结果 |
3 Sub-PCR扩增及纯化结果 |
4 序列的拼接 |
第四部分 直翅目4种蝗虫全线粒体基因组组成分析 |
1 长翅素木蝗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及分析 |
1.1 基因组结构与基因顺序 |
1.2 基因间隔区与重叠区 |
1.3 全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 |
1.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情况和氨基酸组成统计 |
1.5 tRNA二级结构预测 |
1.6 rRNA二级结构预测 |
1.7 控制区 |
2 短角外斑腿蝗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及分析 |
2.1 基因组结构与基因顺序 |
2.2 基因间隔区与重叠区 |
2.3 全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 |
2.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情况和氨基酸组成统计 |
2.5 tRNA二级结构预测 |
2.6 rRNA二级结构预测 |
2.7 控制区分析 |
3 花胫绿纹蝗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及分析 |
3.1 基因组结构与基因顺序 |
3.2 基因间隔区与重叠区 |
3.3 全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 |
3.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情况和氨基酸组成统计 |
3.5 tRNA二级结构预测 |
3.6 rRNA二级结构预测 |
3.7 控制区分析 |
4 疣蝗的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及分析 |
4.1 基因组结构与基因顺序 |
4.2 基因间隔区与重叠区 |
4.3 全基因组碱基组成特征 |
4.4 蛋白质编码基因的密码子使用情况和氨基酸组成统计 |
4.5 tRNA二级结构预测 |
4.6 rRNA二级结构预测 |
4.7 控制区分析 |
第五部分 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及讨论 |
1 53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序比较 |
2 53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组成特征比较 |
2.1 线粒体基因组碱基组成及偏向性 |
2.2 线粒体基因组的间隔区和重叠区的比较 |
3 53种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比较 |
3.1 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密码子比较 |
3.2 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的氨基酸组成 |
4 线粒体基因组tRNA二级结构的比较 |
5 线粒体基因组rRNA二级结构的比较 |
第六部分 直翅目昆虫线粒体谱系基因组学分析 |
1 系统发生数据集及组成分析 |
2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 |
3 g1检验与PTP检验 |
4 直翅目昆虫的遗传距离分析 |
5 直翅目不同数据集构建的系统树分析 |
5.1 线粒体全基因组(37genes数据集)构建的系统树 |
5.2 蛋白质编码基因(13PCGs)构建的系统树 |
5.3 2个rRNA(2rRNA)构建的系统树 |
5.4 去掉密码子第三位点的PCG数据集构建的系统树 |
6 讨论 |
6.1 直翅目昆虫mtDNA基因序列数据集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和讨论 |
6.2 mtDNA的不同数据集对蝗总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
6.3 不同数据集不同建树方法结果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基于线粒体ND2基因的直翅目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总DNA提取 |
1.3 PCR引物设计与扩增 |
1.4 PCR产物纯化及测序 |
2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DNA组成及进化特征 |
3.2 系统发育分析结果 |
4 讨论 |
(9)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佛蝗形态分类概述 |
1.1.1 关于直翅目 Orthoptera |
1.1.2 关于蝗总科 Acridoidea |
1.1.3 关于剑角蝗科 Acrididae |
1.1.4 关于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
1.2 蝗虫分子系统学概 |
1.2.1 分子系统学的简要原理 |
1.2.2 核酸分子系统学方法 |
1.2.3 核酸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对象 |
1.2.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方法 |
1.2.5 蝗虫分子系统学研究简况 |
1.2.6 佛蝗分子系统学研究简况 |
1.3 所要研究的问题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佛蝗、菊蝗形态分类研究 |
2.1.1 标本材料 |
2.1.2 实验工具 |
2.1.3 实验试剂 |
2.1.4 标本采集 |
2.1.5 标本的处理 |
2.1.6 标本制作 |
2.1.7 标本的观察、鉴定 |
2.2 佛蝗、菊蝗分子系统学研究 |
2.2.1 研究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设备 |
2.2.4 实验步骤 |
2.2.4.1 总 DNA 的提取 |
2.2.4.2 琼脂糖凝胶电泳与凝胶成像 |
2.2.4.3 引物设计 |
2.2.4.4 DNA 扩增 |
2.2.4.5 DNA 扩增产物的回收与测序 |
2.2.4.6 DNA 碱基序列数据的处理及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佛蝗、菊蝗形态分类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1 剑角蝗科 Acrididae 特征与传统亚科检索表 |
3.1.2 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的形态分类研究 |
3.1.2.1 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的特征与属检索表 |
3.1.2.2 垫蝗属 Duroniella I. Bolivar, 1908 |
(1)细垫蝗 Duroniella angustata Mistshenko, 1951 |
(2)长角垫蝗 Duroniella gracilis Uvarov, 1926 |
3.1.2.3 锡金蝗属 Sikkimiana Uvarov, 1940 |
(1)大吉岭锡金蝗 Sikkimiana darjeelingensis (Bolivar, 1914) |
(2)金钟山锡金蝗 Sikkimiana jinzhongshanensis Jiang et Zheng, 1998 |
3.1.2.4 佛蝗属 Phlaeoba St l, 1860 |
(1)长角佛蝗 Phlaeoba antennata Brunner-Wattebwyl, 1893 |
(2)短翅佛蝗 Phlaeoba angustidorsis Bolivar, 1902 |
(3)墨脱佛蝗 Phlaeoba medogensis Liu, 1981 |
(4)暗色佛蝗 Phlaeoba tenebrosa (Walker, 1871) |
(5)九万山佛蝗 Phlaeoba jiuwanshanensis Zheng et Deng, 2006 |
(6)中华佛蝗 Phlaeoba sinensis Bolivar, 1914 |
(7)白纹佛蝗 Phlaeoba albonema Zheng, 1981 |
(8)僧帽佛蝗 Phlaeoba infumata Brunner-Wattebwyl, 1893 |
(9)锡金佛蝗 Phlaeoba sikkimensis Ramme, 1941 |
(10)南投佛蝗 Phlaeoba natouensis sp.nov. Ye and Yin, 2007 新种 |
(11)台湾佛蝗 Phlaeoba formosana (Shiraki, 1910) |
3.1.2.5 黄佛蝗属 Chlorophlaeoba Ramme, 1941 |
(1)长翅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longusala Zheng, 1982 |
(2)越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tonkinensis Ramme, 1941 |
(3)长头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longiceps Liang et Zheng, 1988 |
(4)台湾黄佛蝗 Chlorophlaeoba taiwanensis Yin et al., 2007 |
3.1.2.6 华佛蝗属 Sinophlaeoba Niu et Zheng, 2005 |
(1)版纳华佛蝗 Sinophlaeoba bannanensis Niu et Zheng, 2005 |
(2)老阴山华佛蝗 Sinophlaeoba laoyinshan Mao et al. , 2008 |
(3)短翅华佛蝗 Sinophlaeba brachyptera Mao et al. , 2008 |
(4)郑氏华佛蝗 Sinophlaeoba zhengi Lou et Mao, 2011 |
3.1.3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
3.1.3.1 建立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 新亚科的依据 |
3.1.3.2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的特征和属检索表 |
3.1.3.3 菊蝗属 Phlaeobida Bolivar, 1902 |
(1)海南菊蝗 Phlaeobida hainanensis Bi et Chen, 1981 |
(2)弱线菊蝗 Phlaeobida carinata Liu et Li, 1995 |
(3)黄纹菊蝗 Phlaeobida chloronema Liang et Chen, 1986 |
3.1.3.4 华菊蝗属 Sinophlaeobida Yin et Yin, 2007 |
(1)台湾华菊蝗 Sinophlaeobida taiwanensis Yin et Yin, 2007 |
3.1.4 中国剑角蝗科 Acrididae 亚科检索表 |
3.2 佛蝗、菊蝗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与分析 |
3.2.1 PCR 产物的电泳结果 |
3.2.2 佛蝗、菊蝗、剑角蝗与外群 cox2 序列 |
3.2.3 佛蝗、菊蝗、剑角蝗与外群的分子系统树 |
4 讨论 |
4.1 关于剑角蝗的物种多样性 |
4.2 关于佛蝗亚科与 Phlaeobinae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的分子系统学研究 |
4.2.1 传统佛蝗亚科 Phlaeobinae 不是一个单系群 |
4.2.2 佛蝗亚科与 Phlaeobinae 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分子系统学研究尚需加强 |
5 结论 |
5.1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5.2 建立菊蝗亚科 Phlaeobidinae subfamily nov. 新亚科的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本论文蝗虫名录 |
(10)丽金龟科部分种类线粒体基因序列比较及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丽金龟的研究概况 |
1.1.1 丽金龟形态特征 |
1.1.2 丽金龟生物学特性 |
1.1.3 丽金龟分类研究概况 |
1.2 线粒体基因组特点及其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1.2.1 线粒体DNA的特点 |
1.2.2 昆虫线粒体基因组成 |
1.2.3 线粒体基因在昆虫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
1.2.4 金龟总科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 |
1.3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概述 |
1.3.1 分子系统学概念以及发展史 |
1.3.2 分子系统学研究方法 |
1.4 本实验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试剂 |
2.3 设备及主要耗材 |
2.4 实验方法 |
2.4.1 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
2.4.2 总基因组DNA凝胶电泳检测 |
2.4.3 mtDNA CO Ⅰ、Cyt b、16S 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及测序 |
2.5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5.1 序列的拼接、校正及同源性比对 |
2.5.2 序列分析及系统树的构建 |
3 结果分析 |
3.1 总基因组DNA提取及检测 |
3.2 PCR扩增、检测以及测序 |
3.2.1 CO Ⅰ、Cyt b和16SrRNA基因扩增电泳结果 |
3.2.2 PCR产物的测序 |
3.3 序列分析与系统树的构建及分析 |
3.3.1 线粒体DNA CO Ⅰ、Cyt b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 |
3.3.2 系统树的构建以及分析 |
3.4 讨论 |
3.4.1 关于实验过程的讨论 |
3.4.2 对所测序列的讨论 |
3.4.3 对CO Ⅰ、Cyt b以及16S rRNA基因特点及作用的讨论 |
3.4.4 对丽金龟科系统发育研究的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网翅蝗科(Arcypteridae)部分种类全基因组提取及16S rRNA基因和COⅠ基因测序(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笨蝗族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蝗总科:癞蝗科:癞蝗亚科)[D]. 张大鹏.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线粒体基因组的中国黑蝗亚科系统发育研究[D]. 姜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3]基于线粒体基因序列的缅甸安小叶蝉遗传多样性研究[D]. 董梦书. 贵州大学, 2017(04)
- [4]竹蝗属系统发生分析与青脊竹蝗分子生态学研究[D]. 高尚.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5]蚁蛉亚科部分种类18S rRNA、16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及分子系统学研究[D]. 张伟南. 河北师范大学, 2015(11)
- [6]内蒙古11种主要草原蝗虫16SrDNA序列分析[J]. 张敏哲,周晓榕,庞保平,韩海斌. 环境昆虫学报, 2014(04)
- [7]蝗亚目四种蝗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分析及谱系基因组学分析[D]. 刘燕.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4)
- [8]基于线粒体ND2基因的直翅目部分种类分子系统发育分析[J]. 白洁,黄原. 动物学杂志, 2012(04)
- [9]中国佛蝗亚科(Phlaeobinae)的分类研究(直翅目:镌瓣亚目:蝗总科:剑角蝗科)[D]. 叶保华. 山东农业大学, 2012(12)
- [10]丽金龟科部分种类线粒体基因序列比较及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作用[D]. 张媛. 沈阳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