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3年摩托车市场两大猜想(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指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金志新[2](2019)在《泰国引进外资规模及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全球的经济迅速发展无疑是全面的,在投资、贸易、金融等方面都有体现。国际与国内经验都表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一国不断发展甚至是经济腾飞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其对东道国的利处体现许多方面,包括就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对进出口结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成为世界的经济主要特点之一,其数量、规模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虽然近年来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但是还能达到回复自己的国家经济的目标。外商直接投资对发展经济,特别是东道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帮助本国家拉动经济与贸易增长其中的一种,以外商直接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发展中的国家。本文以现有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材料和对外商直接投资引进的实证研究结果作为出发点,并通过各种数据库搜集了大量能够反映泰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现状的数据,基于国际经济与贸易采取实证分析方法,分别研究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影响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并以描述性统计方式,对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上述内容进行详细研究后,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泰国与外商直接投资早就有相关关系,政府将外商直接投资当重要的项目,而建立投资机构为了引进及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从1960第一版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来,泰国对外商直接投资引进来的规模越来越大,不同地区或者国家慢慢的进来泰国投资,美国、日本、中国、欧洲国家全球各地流入到泰国,所以泰国成为东道国。泰国不同的成本因素引进了投资者进来投资不同的行业,农业:林业及渔业、制造业:汽车、电子设备、机械和设备的制造、计算机等等,服务业:食宿服务、金融和保险,早期阶段外商直接投资的70%主要集中在金融行业。90年代,投资行业分布有所变化,资本外流从金融机构转移到基本的制造业,特别是加工食品和纺织。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泰国不平稳的趋势,但是泰国政府对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看重要,所以为了增加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者的机会就建立投资处(BOI)提出优惠政策,税收优惠和非税收优惠,为了引进投资者以及服务。当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到泰国进来而带了资金、增加、技术、增加了经济规模、劳动力的机会、开展市场,所以本文进行研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了影响泰国经济和贸易,参考相关文献和收集数据为提出外商直接投资对泰国的效果,从经济和贸易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影响了引起效课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劳动力、工资率、通货膨胀率、汇率、进口及出口当效果的变量,从单根检验和协整性检验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劳动力、工资率、通货膨胀率、汇率、进口及出口跟外商直接投资有相关,利用引力模型对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及进出口与外商直接投资有高度的关系,下一步利用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本国家的影响因素,与东盟国家来进行,使得泰国的地理位子、市场规模、基础设施、劳动力的因素拉近外商直接投资,汇率、政府与政策、自然灾难会导致投资者的选择,但是相关机构提出政策为避免损害。泰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是目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虽然近些年外商直接投资的比率在不断增加,但是在全球经济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比如:2001年中国加入贸易组织、2015年东南亚国家成为东盟经济共同体,对于泰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所影响,在新形势下对泰国外商直接投资进行研究对于泰国进一步的引进外资、改善投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雷天来[3](2019)在《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北川新县城为田野调查点,重点考察重建空间与北川灾后移民日常生活的互动关系,分析北川人于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再生产过程以及由此形成“地方感”,从而理解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空间——地方”关系。本研究试图在经验层面增加关于中国灾后社会的研究,探索北川在灾后重建后的社会生态及变迁,并对其内在机理给予审视和思考。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论及参考文献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分为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绪论”部分从交代选题缘和研究意义开始,论述灾后北川异地重建空间的特殊性,其研究的特殊意义;进而对“空间——地方”关系进行讨论,厘清“地方感”概念的来源、发展,从而论述日常生活视角于“地方”研究的重要性;再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指出本研究存在的突破和深入探讨的可能性;最后对研究方法以及田野点的选择等进行说明。第二章“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本章分别从北川县的历史背景、行政规划、人文地理、城镇生活等方面,对北川县的区域背景和地方历史地理进行大致梳理。通过追溯北川老县城空间形成的历史,以显示地震前的北川人自在状态下的生活环境,生长于斯的北川人享有共同的文化背景、地方观念及生活方式,老县城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地方”,为当地人提供身份归属、认同和情感维系作用。而2008年的特大地震使北川老县城物理空间成为废墟的同时,也摧毁了当地人的生活空间和一处极为重要的“地方”,为北川人的生活带来阴影,并附上无数不确定性。第三章“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本章对地震后北川重建工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国家权力和高规格重建标准等话语给予自身全权承担空间重建以合法性,并赋予新县城空间以“民族文化特色”、“绿色”、“科学”等“地方身份”。在此背景下,新县城之自然地理环境、区位格局、城镇面貌无处不体现出明显的“进步意义”,与老县城之空间格局、面貌产生强烈对比。此外,源于国家权力和专家系统的知识和话语也对新县城未来发展以框定,间接对城镇空间秩序和生活秩序提出更高要求,从而使空间商榷和文化调适成为北川人未来生活的重要主题,也意味着失去“地方”(家园)的北川人面临“地方”再造的问题。第四章“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本章从北川人安置社区温泉路上的一处“占道菜场”现象入手,讨论一个在中国社会常见的“违规”空间如何在新县城中成为各方角力的焦点。围绕“占道菜场”在新县城近十年的数度变迁,指出北川人对于占道经营现象态度的前后变化,这背后隐藏着特殊的社会心态和文化逻辑,即“占道菜场”并非主要由社会消费层次差异而衍生,也并非仅作为地方社会日常生活消费空间而存在,其形成因素较为复杂。一方面,“占道菜场”与地方传统生活“场”(集市)文化相关,其形成位置及其所带有的人气、热闹等特质,贴合北川人关于“场”的记忆、认知和想象;另一方面,“占道菜场”之所以于新县城超前的规划和严密的管理中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该空间作为灾后社会情感世界的依托而存在,这种特质是政府规划中的公共菜场所不具备的。在此背景下,当城镇空间治理与地方社会逐渐和解后,“占道菜场”以合理不合规的状态存在于新县城,尽管该空间之“身份”仍不具备足够的稳定性,但可以确定的是,新的富有情感内涵、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地方”正由此产生。第五章“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本章呈现的是灾后公共纪念空间——抗震纪念园空间的规划过程、使用情况及意象争议,描述抗震纪念园成为与北川人日常休闲娱乐生活息息相关的过程,并对该园未能成为北川人纪念地震灾害及遇难者的空间进行解释。就规划过程而言,抗震纪念园自空间规划到实体建筑落成过程中,持续体现出一个“去灾化”的思路和导引北川人走向未来新生活的理念。就使用情况而言,地方政府、商家、居民于抗震纪念园中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使该园由一个以灾后纪念为主导意象的公共空间逐渐转化为公共日常休闲空间。就意象争议而言,北川人与非北川人不同的灾害记忆、认知导致形成迥异的空间评价,显示出灾害纪念(祭祀)于北川人灾后情感中的特殊意义。抗震纪念园引发意象争议背后,存在城镇空间公共规划层面和受灾群体关于纪念(祭祀)空间价值之认知差异,传统祭祀(信仰)与现代纪念(唯物主义生死观)之思维差异,现代城镇空间管理与祭祀活动的现实矛盾,灾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与灾害议题之内在冲突,更隐藏着公共死亡事件背景下社会内部结构(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合法性因素)对于纪念(祭祀)空间和仪式的影响,以上问题使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纪念空间与纪念(祭祀)活动难以真正融合,而开辟于城镇偏僻处的多处祭祀空间则成为地方政府与北川人相互妥协下的产物。第六章“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本章主要围绕萨朗舞被国家和地方政府作为标志性羌族文化符号移植入安置社区的社区广场后引发的互动过程展开论述。改革开放后,萨朗舞先是被地方精英由茂县、汶川等羌族地区引进北川老县城,经由改编、重组,并成功实现萨朗舞舞蹈形式的在地化。地震后,萨朗舞成为国家向灾后重建空间容器中注入的标志性民族文化。尤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推进下,各安置社区配有专门的社区广场以进行萨朗舞日常训练,北川人的日常生活开始与萨朗舞产生了种种关联。尽管萨朗舞舞蹈形式及其隐含的羌族族群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长期引发北川人的质疑和争论,但在社区广场空间日复一日的舞蹈实践中,萨朗舞对于北川人的意义早已超越舞蹈本身,它转而为灾后安置社区培育起地方归属感和新的社区道德秩序,使社区广场成为新县城安置社区中新的日常生活中心和社区治理结构中的重要空间,这在无形中增强和塑造了个体对社区、北川新县城的地方感和凝聚力,使社区真正成为人们确认自我身份归属的重要纽带。以上数章通过对北川新县城三处空间再生产过程的描述,论述北川人通过对规划空间所赋予的定义和情感,使“空间——地方”紧张关系得以改观,并由此建构新的“地方感”的过程。最后,研究试图提出北川人于新县城中的“地方感”生成的主要构成维度,并指出灾后社会“空间——地方”关系的特殊之处。
李杨[4](2019)在《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文中指出产业生态化依赖于产业生态系统发展格局和过程的解析,然而产业系统和资源环境系统都具有很强的异质性,且相互之间存在复杂的作用途径。本研究从产业生态学视角综合运用复杂网络、数据挖掘、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建立了产业生态系统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并开展了中国产业生态系统格局特征和演化代谢过程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使用多样性与复杂性指标刻画产业格局,物质流与碳排放指标刻画资源环境压力格局。研究分析发现,产业多样性复杂性高的区域集中在胡焕庸线以东,区域产业多样性和复杂性逐年增加。本地采掘与初级产品生产物质流指标的格局在空间上相对分离,而高工业碳排放区域与区域能源和产业结构密切相关。研究使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方法识别了4类典型区域产业生态系统及其主要转化路径。产业演化和代谢过程分析发现,生产空间中行业部门与区域内已有行业部门的关联性越强,越容易在区域内出现或继续存活,并以此建立了产业演化过程的概率预测模型。演化模型存在由不动点分割的不同演化阶段,产业多样化过程需要超过临界密度规模。在宏观代谢方面,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对数平均迪氏分解表明,规模效应对碳排放增长贡献最大,结构效应2003年后显着增加碳排放,技术效应一直减少碳排放。不同区域的结构效应对碳排放贡献差异明显;区域经济复杂性越高,行业碳排放强度越低。在微观代谢方面,基于生命周期数据库和行业结构信息,可以推断区域潜在的代谢网络,识别关键节点和代谢压力;推断区域潜在的产业共生网络,判断区域共生潜力。区域实现产业生态化首先依据区域所属聚类模式,确定产业发展阶段与目标;其后应用产业演化预测模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之后构建优化区域的代谢结构,完善区域内产业共生关系;最后平衡不同的发展目标,避免“一刀切”的运动式治理,给予产业生态系统适应调整的时间,重视系统弹性。综上,本文系统评估了中国产业发展格局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资源环境压力格局的分异性,识别了典型产业生态系统模式;建立了基于临近性的大尺度、细粒度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分析方法,实现了区域产业结构变迁的定量预测;建立了推断区域代谢结构和产业共生的方法,为区域的产业共生规划等产业生态化实践提供了方法工具和决策支撑。
袁侃[5](2018)在《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主要基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法治建设、电视变革的历史背景,和电视涉法传播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公共领域建构价值,将中国电视涉法传播的实践视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实践,采用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话语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全面剖析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历史轨迹。研究结论认为,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来看,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开创期、扩张期和再造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并分别产生了“记录体”、“说法体”和“沟通体”三种特色话语形态;同时,尽管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建构成效,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状态。其中,第二章主要在前一章的相关文献分析基础之上,进一步从词源学、现有界定、东西方不同语境三个不同维度探讨了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并在此基础上界定了何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及其内在结构、建构前提和主要特征。研究发现,从本质上说,公共领域是公众围绕公共利益而进行公共意见交流的精神领域,具有普遍的客观存在性。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空间语境下由电视所提供的一个开放性的法治公共议题公共话语空间,包括了空间载体、参与主体、空间话语和话语规则等构成要素,具有公共意见交流和公共议题呈现等主体功能,和载体的扩张性、平台的开放性、参与的平等性、话语的公共性等基本特征。第三章至第五章沿着上述理论思考路径,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从功能完善性标准和发展衡量标准等维度,通过全面系统的仔细梳理和深入分析,认为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主要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建构与演变阶段。其中,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开创期(1980——1998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探索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在这段极为漫长的时间里,其主要呈现出话语地位的非主流、时间形态的断断续续、空间样态的相对单一、“普法”话语的强势主导等基本特征。并且,在这一阶段后期,以央视《社会经纬》为代表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模式基本定型,并由此确立了“记录体”的话语主导地位,其以纪实为主要风格,以“故事化”为主要的话语表达手段,较好地承载起了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议题呈现功能。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扩张期(1999——2010年)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与演变的建构语境、扩张历程、结构形态与主导话语。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条件的向好转变,其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横向规模与纵向质量的“突变”式发展。特别是以《今日说法》为代表的“说法体”电视法治节目的崛起,使得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单一的议题呈现功能基础之上,进一步具备了意见交流的功能,标志着其已经在形式上具备了较为完整的功能。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再造期(2011年至今)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建构语境、建构表现、主导话语及其公共领域再造意义。研究发现,这一阶段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在前一阶段的“说法体”建构模式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了“沟通”的作用与功能,实现了参与主体的极大扩充、意见交流的更加充分、观点碰撞的初步显现。同时,由于新媒体传播手段的日渐兴盛,原有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与网络公共领域开始逐步叠加,并且相互交融,从而使得其具备了不同于以往的实践形态。第六章将文献分析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和访谈的方式获取了社会公众、业者对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现状、问题的认知和对其发展的期望,另一方面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对相应主题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远未达到成熟的状态,由于技术变迁、建构认知、经济因素等综合影响,其主要正面临着以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为主要表征的载体危机、以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为主要特点的形态危机、以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为主要标志的话语危机,以及以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为突出问题的功能危机。为此,本研究提出,未来的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应当从外部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以建立有效的空间发展社会保护机制,力争实现其生态的重建;推动其主要建构者(电视媒体)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力争实现其认知的重构;建立复合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力争实现其空间的重组;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力争实现其手段的重整。
杜之利[6](2018)在《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提升,汽车部门作为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进入了高速增长的阶段。2016年,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都有了质的飞跃,其中汽车生产制造量达到了 2811.9万辆,而销售量也同样超过了 2800万辆,比2015年增长超过14%,产销量连续八年位居世界第一。汽车部门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费量。2015年中国汽车部门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耗的9.4%,并且石油消费比重已经超过50%。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汽车部门仍将以传统汽柴油车为主,因此抑制汽车行业的能源消费可以有效的减少石油消费量,缓解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另一方面,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也在逐步扩大,未来中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是不可逆的趋势,如何在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情形下,减小排放带来的环境负效应也是至关重要的。本文首先在预测汽车保有量的基础上,核算了中国汽车部门的能源消费量,并将这一计算方法和结果应用于后文的研究当中。在此基础上,本文把视角放在了私人交通方面,并在环境与能源安全的双重约束下分析了未来中国电动汽车的发展路径。进一步的,本文从微观角度入手,讨论了油价变动对汽车消费者使用和购买到底有何影响。接着本文探讨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能源问题,分别讨论了轨道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效率对私人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本选题的主要贡献在于现有文献研究缺少对汽车部门能源问题的经济学探讨,尤其是在中国汽车保有量爆发式增长的背景下,仍然鲜有文献从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分析如何控制汽车保有量局部激增以及汽车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问题。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贡献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第一,本研究将重新核算汽车部门以及整个交通部门的能源消费,弥补现有统计数据以及核算方法的不足。第二,现有的新能源汽车规划缺乏科学依据,并且也少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追溯到发展电动汽车的本源意义,即从环境和能源安全角度,探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弥补了现有规划和研究的不足。第三,本研究从微观角度研究油价变动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也是目前文献较少涉及的方向。第四,目前对于轨道交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轨道交通修建对周边土地及附加值影响,以及对环境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目前对于轨道交通修建对汽车能耗关系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轨道交通修建能否起到抑制汽车能源消费的作用也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在这一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贡献意义。第五,目前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效率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改进方向,一是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一特定地区,缺少多区域效率的横向比较,另一方面是方法上集中在基础的DEA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测算了不同城市道路公交系统的运行效率。另一方面,本研究加入了拥堵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丰富了之前效率指标的内涵和维度。而在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方面,目前还缺少对公共交通效率与私人汽车能源消费关系的讨论,这也是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贡献。
王晓丽[7](2017)在《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文中指出新世纪中国电影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电影产量、票房数量、影院建设、从业队伍、观影人次等方面今非昔比,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盛世景观。但是与产业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电影质量和口碑的持续走低,导致国产电影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因而总结电影产业发展的经验和深入分析当前电影的创作症候对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具有切实且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在全面整理和把握新世纪中国电影资料的基础上,梳理出电影发展的主要脉络,运用消费文化、叙事学、类型学、意识形态批评、纪实美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影像、叙事、美学、价值观以及与观众的关系等进行系统地研究。第一章揭示消费文化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论文首先辨析消费文化的含义,指出消费文化作为文化全球化的主力军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语境和主要价值观之一;剖析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即电影政策的实施推进了电影产业化进程,吸引多元资本投入到电影行业从而促进了电影的繁荣,同时受众主体的低幼化和消费文化语境直接影响了电影娱乐化、物欲化、怀旧性的审美转向;将新世纪电影的格局划分为商业电影、主旋律电影和艺术电影等,并简要分析其基本形态。第二章探讨商业电影中奇观化的国产大片。古装武侠大片开启了中国大片的探索之旅,以“武舞美学”为核心的动作奇观营造颇具东方文化色彩,但过于重视画面而陷入叙事和意义双重失落的泥沼,叫座不叫好。历史战争大片以战争场面奇观为视觉营造的重点,通过考察战争与人性的纠缠表达出对人性的质疑和历史的反思,但压抑的画面和人性表达的失衡造成了娱乐性的欠缺与审美的错位。奇幻大片以真爱、成长、自由为主题,运用电脑特技手段建构非真实的艺术空间,辅以爱情、动作、冒险等类型元素,以青年人为目标受众而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但技术进步的同时暴露出艺术的幼稚。第三章讨论商业电影中世俗化的类型片,选取喜剧片、小妞电影和青春片等中小成本类型片进行分析。喜剧片以其得天独厚的娱乐优势获得市场的青睐,小妞电影以引领时尚的消费品牌和女性青春靓丽的形象而赢得女性观众市场,青春片的盛行在于它契合了当下影院观影主体——20岁上下的青年人对青春、爱情、梦想的期待和想象。虽然这些类型片的娱乐性较强,但在消费文化的驱使下出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不足,如喜剧片的低俗、小妞电影的拜金主义和青春片的幼稚等,同时还存在叙事模式化、手法雷同化、主题同质化、风格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第四章解读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面对资金危机和接受焦虑,主旋律电影一方面通过国家形象的塑造、集体记忆的重构、当代英模的宣扬完成了意识形态的时代性重写;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市场化转型,向商业电影借鉴奇观化、明星化、类型化的叙事策略,以实现电影的社会效益与商业效益的双重诉求。论文最后指出了主旋律电影发展中出现的商业美学膨胀等问题,提出了主旋律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五分析艺术电影的坚守和探索。大众消费文化的普及与蔓延使原本小众化的艺术电影更加边缘化,艺术电影在坚守艺术独立性的同时也开始了类型化的探索,呈现出再现现实经验、描绘个体情感与沉溺类型越界等三种创作倾向。论文着重探讨其现实经验的关注与遮蔽,生命体验的开掘与简化,以及类型的融合与支离等美学症候。最后,在对新世纪中国电影重要文本的影像、叙事与文化的分析中得出结论:电影艺术的发展与时代、社会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新世纪中国电影的审美与文化、创作与市场(观众)、艺术与商业之间是一种互相促进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中国电影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的飞速发展之后,未来中国电影将呈现出数量性增长减缓和质量性增长提高的发展趋势。所以对电影产业的繁荣应当肯定,对电影叙事和精神上的不足应予以正视和重视,而任何单一的肯定或否定评价都不可取。
李庆锋[8](2016)在《琴弦上的歌》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一位大学教授,一位古汉语学者,无意中翻开了鄌郚乐器的第一页……一20世纪1969年的秋天,萧风瑟瑟,旷野凄凄,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流,正席卷着中国的大地。胶济铁路,像一条颤颤蠕动的长蛇,匍匐在齐鲁大地上,通向苍茫的远方。阴历的九月二十九日早晨,一辆列车在青岛火车站发出了一声长嘶,顶着滚滚黑烟,缓缓驶出青岛。青岛,这个饱经沧桑的海滨城市,此时以一种刚毅的面容,目送着又一次分离的
陈启文[9](2016)在《大河上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引子遥想一条万里巨川的诞生,那该是一个庄严而浩大的仪式,自然也是天地造化。但黄河到底是怎样诞生的,又是一个让人类费尽猜测的千古之谜。这一谜团近年来已被中国地理学家揭开了,并且向世人再现了在地球造山运动中大地重新塑形和黄河逐渐形成的过程。科学的阐释过于深奥,这里我尽可能把它转化为简明扼要的常识。第一阶段
徐菁鸿[10](2015)在《带有B-D功能反应和阶段时滞的中国汽车业种群生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世界经济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汽车产业无论是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国家工业水平的代表性产业。中国汽车产业内部结构演化复杂,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关系成为整个产业的核心问题之一。整车企业希望逐步剥离利润较低的零部件生产,转而在整车制造环节上缩短与跨国汽车企业的距离,而国内零部件企业相对分散,低水平重复建设在所难免,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亟待提高。合资合作整车企业在零部件采购方面通常照顾本体系的零部件企业,而国内零部件企业很难进入其采购体系,最终导致国内零部件企业在核心部件市场上的占有率明显偏低。同时,日本、欧美的汽车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生产上依然坚持技术不扩散策略,导致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关键零部件和汽车电子领域与外资企业的差距依然很大。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尝试从种群生态学这一新的视角,构建一类汽车产业管理系统——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并运用实测研究和估量研究的方法对该系统的优化与创新发展展开研究。实测研究即选择某一典型区域,通过实际测量、实际调查等方法采集真实数据进行研究。估量研究则可以有效减轻实测研究中数量特征值实测的困难,采用一定标准下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以生态学,种群研究理论与方法为指导,从时间维度上理清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的演变规律,其研究重点包括:(1)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生态位的演变;(2)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内亚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3)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能否达到稳定的条件或状态。这里的稳定性是汽车产业种群进化的前提。围绕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本文依据TRIZ理论和SCP范式,通过对现阶段相关研究进行比较、继承和发展,对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的内涵进行了定性的研究。通过对沈阳市汽车零部件产业种群的实测研究以及中国五大汽车产业集群生态位的估量研究,对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的内涵进行了定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种群组织是存在的,资源竞争对种群演化的影响可以用生态位来进行描述,可以运用种群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展开研究。进一步确立了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的研究范式——NSIS范式(Niche-Structure-Interaction-Stability).在NSIS范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研究,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并用matlab7.0进行数据处理。实证研究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对中国汽车业生态位(N——Niche)进行横向(同年生态位测度资源矩阵)及纵向(历年生态位测度资源矩阵)的研究。其次,研究了生态位对种群结构(S——Structure)的作用。建立了整车企业单种群常微分时滞方程,研究结果表明生态位可以反映局域种群之间的资源竞争情况,进而会影响由局域种群构成的更高一层种群结构的变化与演进。再次,研究了种群间的相互作用(I——Interaction).建立了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带有BD功能反应函数和阶段时滞的常微分方程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群为寄主宿主关系,并表现出显着的依附特征。最后,对所构建种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S——Stability)进行了证明。研究结果发现种内作用及人工干预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着。本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整零关系表现为寄主宿主关系,零部件企业目前的发展对整车企业的发展存在轻微的伤害,但是这种伤害尚未造成整车种群的退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整车种群的缓慢进化。(2)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企业存在技术转移和知识传递,对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3)零部件企业之间存在不良竞争,影响企业进化,可以通过提高质量认证要求或跨地域的行业重组来提升零部件企业的整体竞争力。(4)整车企业对零部件企业的引导作用(内作用)与相关政策的指导作用是影响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稳定发展,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零部件企业无法承接来自日本、欧美的技术转移的情况下,整车企业由于具有占据更宽生态位的能力,所以可以通过合作或收购的方式推动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进步。本研究在建模过程中遵循了简化参数的思想,简参数系统客观存在的缺陷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很难避免,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希望能够从复杂参数系统的角度对同一问题进行研究,将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二、2003年摩托车市场两大猜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年摩托车市场两大猜想(论文提纲范文)
(2)泰国引进外资规模及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1.3 理论意义 |
1.1.4 实践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3.3 预期结论 |
第二章 国际投资理论 |
2.1 国际投资概念及意义 |
2.1.1 国际投资概念 |
2.1.2 国际投资意义 |
2.1.3 国际投资的影响因素 |
2.2 国际投资理论 |
2.2.1 垄断优势理论 |
2.2.2 内部化理论 |
2.2.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2.4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
2.2.5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
2.2.6 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三章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现状 |
3.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研究 |
3.1.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发展历史 |
3.1.2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概述 |
3.1.3 泰国环境概括 |
3.2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规模 |
3.3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产业 |
3.4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区域 |
第四章 泰国引进外资效果实证分析 |
4.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效果实证分析 |
4.1.1 引力模型及应用 |
4.1.2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研究 |
4.2 基于引力模型的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效果实证分析 |
4.2.1 计量模型的设计 |
4.2.2 选取相关变量 |
4.2.3 变量检验环节 |
4.2.4 回归结果 |
4.3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因素 |
第五章 泰国政府促进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应政策 |
5.1 泰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 |
5.2 泰国政府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应政策建议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之处 |
6.3 未来的研究展望$#xA; |
参考文献 |
致谢$#xD;$#xA;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意识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理解“空间——地方”关系 |
一、“空间”与“地方”在思想脉络中的分歧与发展 |
二、日常生活研究视野下的“空间”与“地方” |
三、日常生活之上的“地方感”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一、研究方法 |
二、田野点的选择 |
第二章 北川县城的历史地理沿革和城镇空间图景 |
第一节 北川县地理区位和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川老县城日常生活空间图景 |
第三节 地震后的北川老县城空间 |
第三章 被“赠予”的城镇空间:新县城的规划和重建 |
第一节 新县城空间的重建与规划 |
一、重建:选址 |
二、重建:规划与定位 |
第二节 新北川县城空间图景 |
一、城镇空间边界 |
二、安置小区空间 |
三、城镇街道空间 |
小结 |
第四章 去“地方化”与再“地方化”:“占道菜场”空间的生成与演变 |
第一节 去“地方化”:规划空间与违规空间的“交锋” |
一、“占道菜场”:一个“违规”空间的初现 |
二、北川人:城镇空间秩序的“扞卫者” |
三、选址与协商:新的公共菜场的规划与落成 |
第二节 再“地方化”:“违规”空间的合理化进程 |
一、“违规者”群体的“道义”资源与空间诉求 |
二、空间秩序“扞卫者”诉求的变更 |
三、多方协作:违规空间的“合理化”改造 |
第三节“菜场”亦“集市”:灾后重建空间上的地方文化逻辑 |
一、地方传统集市的时空演变 |
二、集市空间于灾后地方社会的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抗震纪念园的空间规划、意象及使用争议 |
第一节 北川抗震纪念园建设始末 |
一、规划设计 |
二、空间深描 |
第二节 灾害纪念空间的再生产及其现实功用 |
一、大型活动空间 |
二、日常休闲空间 |
三、商业活动空间 |
第三节 灾后重建空间何以达成“纪念”? |
一、不同主体与纪念空间感知分歧 |
二、纪念空间中个体性符号的缺失及其根源 |
三、个体化哀悼的空间困境 |
小结 |
第六章 广场空间的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的生成 |
第一节 移植来的羌族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空间的发展图景 |
一、北川地区羌族历史与复杂的族群认同 |
二、移植来的族群文化:萨朗舞于北川县城的“在地化”过程 |
第二节 社区广场空间与萨朗舞日常实践 |
第三节 社区广场空间日常舞蹈实践与“地方”社区感知的形成 |
一、社区广场空间中的舞种冲突 |
二、作为国家权力实践场域的社区广场空间 |
三、社区广场空间:“地方”认同重构的载体 |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一、日常生活与“地方感”的形成:北川新县城空间上的实践与经验 |
二、灾后社会视野下的“空间——地方”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深度访谈一览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 |
后记 |
(4)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我国工业与资源环境格局存在空间分异 |
1.1.2 工业发展及其资源环境影响具有复杂性 |
1.1.3 生态文明要求产业生态化发展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章节安排 |
第2章 产业生态系统研究综述 |
2.1 产业生态系统的定义与内涵 |
2.2 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综述 |
2.2.1 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研究 |
2.2.2 产业生态系统的过程研究 |
2.2.3 产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研究 |
2.3 小结 |
第3章 产业生态系统的逻辑与分析框架 |
3.1 逻辑框架 |
3.2 分析框架 |
3.2.1 格局分析 |
3.2.2 过程分析 |
3.2.3 可持续性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产业格局与资源环境压力格局分析 |
4.1 引言 |
4.2 中国产业多样性和复杂性格局 |
4.2.1 中国产业多样性地理空间分布 |
4.2.2 中国经济复杂性指标地理空间分布 |
4.2.3 不同指标产业格局的比较与重心变迁分析 |
4.3 中国资源环境压力格局 |
4.3.1 中国的物质流指标空间分布 |
4.3.2 中国的工业碳排放空间分布 |
4.4 格局的综合分析与典型模式识别 |
4.5 小结 |
第5章 产业演化与代谢过程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于生产空间的产业演化过程分析 |
5.2.1 产业关联性与生产空间网络 |
5.2.2 基于生产空间临近性的产业演化预测模型 |
5.2.3 基于产业演化预测模型的区域发展阶段判断 |
5.3 基于指数分解的宏观产业代谢过程分析 |
5.4 基于生命周期数据库的微观产业代谢过程分析 |
5.4.1 产业代谢过程网络结构分析 |
5.4.2 基于产业代谢过程网络的资源环境压力识别 |
5.4.3 基于产业代谢过程网络的潜在产业共生识别 |
5.5 小结 |
第6章 产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分析 |
6.1 引言 |
6.2 典型区域的产业生态化路径 |
6.2.1 产业发展阶段与目标制定 |
6.2.2 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
6.2.3 产业代谢结构与产业共生优化 |
6.2.4 产业生态化决策与系统弹性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工业行业部门经济复杂性及其排名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
1.2.2 关于电视涉法传播的研究 |
1.3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3.1 研究视角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与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理论探讨 |
2.1 公共领域的中国适应性 |
2.1.1 公共领域概念的词源学分析 |
2.1.2 公共领域概念的学术探讨 |
2.1.3 公共领域的东西方不同社会语境 |
2.2 从公共领域到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 |
2.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 |
2.3.1 要素结构 |
2.3.2 功能结构 |
2.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前提 |
2.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发展的衡量标准 |
2.5.1 载体的扩张性 |
2.5.2 平台的开放性 |
2.5.3 参与的平等性 |
2.5.4 话语的公共性 |
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创与“记录体”的确立 |
3.1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3.1.1 逐步演替的社会转型 |
3.1.2 法律体系建设的提速前行 |
3.1.3 “自己走路”的中国电视改革 |
3.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艰难探索 |
3.2.1 庭审直播: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建构的初步尝试 |
3.2.2 《冯大兴的下场》:理想化的直接对话空间建构实践 |
3.2.3 《焦点访谈》:“介入式”间接对话空间建构的独特景观 |
3.2.4 《社会经纬》:故事化“记录体”的确立 |
3.3 开创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
3.3.1 非主流传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话语地位 |
3.3.2 时间断层: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历时形态 |
3.3.3 相对单一: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空间样态 |
3.3.4 普法话语: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宏大主题 |
3.4 “记录体”的确立及其故事化特色 |
3.4.1 纪实风格:“记录体”的直观面貌 |
3.4.2 权力博弈:“记录体”的内在本质 |
3.4.3 故事化:“记录体”的现实选择 |
3.4.4 “化枯燥为形象”:故事化的编码逻辑 |
3.4.5 隐含的意义:故事化背后的法治意识形态 |
4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扩张与“说法体”的兴盛 |
4.1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4.1.1 高歌猛进的改革开放与加速重构的社会秩序 |
4.1.2 国家法律体系的建成与公民法治素养的提升 |
4.1.3 电视市场化与民生化的互动演进 |
4.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扩张 |
4.2.1 《今日说法》:“说法体”话语模式的强势崛起 |
4.2.2 《经济与法》:专业细分趋势下的独特法治公共领域 |
4.2.3 《法治在线》:“记录体”的新闻话语表达变体 |
4.2.4 社会与法频道: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横向扩张 |
4.3 扩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形态 |
4.3.1 突变: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极速膨胀 |
4.3.2 集中:直接对话空间的强势崛起及其功能转向 |
4.3.3 不适:大浪淘沙之后的重生与消亡 |
4.4 《今日说法》“说法体”现象的多维透视 |
4.4.1 “说法体”探源 |
4.4.2 参与主体视角下的“说法体”功能认知 |
4.4.3 “说法体”表意系统的确立 |
4.4.4 公共议题选取的“点滴”思维 |
4.4.5 公共讨论设计的开放色彩 |
4.4.6 “姥姥文化”的话语表达追求 |
4.4.7 “说法体”现象的扩散及意义 |
5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与“沟通体”的创设 |
5.1 再造期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语境 |
5.1.1 从“四个全面”进入“新时代” |
5.1.2 从“法律体系”迈向“法治体系” |
5.1.3 从“电视媒体”转向“融合媒体” |
5.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再造 |
5.2.1 《小区大事》:“参与式”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开端 |
5.2.2 《我是大律师》:“直接对话空间”的极致表达 |
5.2.3 《律师来了》:“融合对话空间”的积极建构 |
5.3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及公共领域再造意义 |
5.3.1 “沟通体”的核心意涵 |
5.3.2 “沟通体”的基本话语形态 |
5.3.3 “沟通体”的电视法治公共领域再造功能 |
6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与风险应对 |
6.1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结构危机 |
6.1.1 载体危机:媒介格局变迁下的“整体失落” |
6.1.2 形态危机:空间层次的结构性失衡 |
6.1.3 话语危机:话语表达方式的日渐僵化 |
6.1.4 功能危机:公共领域功能的错位与异化 |
6.2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归因 |
6.2.1 技术归因:“危”与“机”中的艰难调适 |
6.2.2 认知归因:公共意识的不足与法治观念的落后 |
6.2.3 经济归因:公共属性与经济属性的长期博弈 |
6.3 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危机启示 |
6.3.1 生态重建:建立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社会保护机制 |
6.3.2 认知重构:公共意识与法治精神的双重提升 |
6.3.3 空间重组:建立融合对话空间主导下的多元空间体系 |
6.3.4 手段重整:以全新融合思维重塑法治公共领域面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社会公众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附录二: 中国电视法治节目业者电视法治公共领域认知与满意度访谈提纲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6)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主要贡献 |
第2章 中国汽车部门能源消费的核算 |
2.1 引言 |
2.2 中国汽车保有量的预测 |
2.2.1 方法及数据 |
2.2.2 中国汽车保有量预测结果 |
2.3 汽车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3.1 现有统计数据的缺陷 |
2.3.2 汽车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4 中国交通部门能源消费核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车能源消费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变动 |
3.1 引言 |
3.2 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
3.2.1 基础模型构建 |
3.2.2 数据说明 |
3.3 实证结果 |
3.3.1 实证检验及结果 |
3.3.2 门限回归 |
3.4 区域差异的讨论 |
3.4.1 分析方法 |
3.4.2 收敛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能源安全与环境约束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 |
4.1 引言 |
4.2 约束条件下电动汽车发展路径 |
4.2.1 约束条件下汽车石油消费 |
4.2.2 双重约束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
4.3 多情景下新能源汽车需求 |
4.3.1 电动重型货车的发展 |
4.3.2 燃油效率技术进步 |
4.3.3 约束下电动汽车发展的路径设计 |
4.4 政策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油价变动如何影响私人汽车的使用和购买 |
5.1 引言 |
5.2 方法和数据描述 |
5.2.1 数据 |
5.2.2 问卷的设计 |
5.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2.4 研究方法 |
5.3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轨道交通能否有效抑制汽车能源消费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3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6.3.1 研究方法 |
6.3.2 数据说明 |
6.4 模型结果 |
6.4.1 二元选择模型 |
6.4.2 倍差法 |
6.4.3 稳定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道路公共交通效率与私人汽车能源消费变动 |
7.1 引言 |
7.2 文献综述 |
7.2.1 城市公共交通效率 |
7.2.2 汽车能源消费 |
7.3 城市道路公交效率的测算 |
7.3.1 研究方法 |
7.3.2 指标选择与数据 |
7.3.3 效率测算结果 |
7.4 城市道路公交效率对私人汽车能源消费的影响 |
7.4.1 模型设定和数据选取 |
7.4.2 模型结果与内生性的讨论 |
7.5 收入效应的进一步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一、科研成果 |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获奖及荣誉 |
致谢 |
(7)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消费文化: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现实语境 |
第一节 消费文化之定义 |
一、消费文化的内涵 |
二、消费文化的范畴 |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生态环境 |
一、电影政策:产业进程的主动力 |
二、多元资本:产业繁荣的助推力 |
三、社会症候:娱乐至死和价值虚无 |
四、观众本位:产业发展的中心点 |
第三节 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格局与基本形态 |
一、商业电影:繁荣中的尴尬 |
二、主旋律电影:危机下的转型 |
三、艺术电影:困境中的坚守 |
第二章 商业电影(上):奇观化的中国大片 |
第一节 东方奇观背后的双重失落 |
一、华丽的东方奇观 |
二、叙事的断裂与拼贴 |
三、价值虚无与文化悖逆 |
第二节 战争奇观下的人性迷思 |
一、影像的真实美学风格 |
二、人性叙事的丰富与困境 |
三、文本意义的建构与缺憾 |
第三节 技术的进步与艺术的幼稚 |
一、数字技术与审美体验升级 |
二、类型杂糅与叙事混乱 |
三、想象力的匮乏 |
第三章 商业电影(下):世俗化的类型片 |
第一节 “笑”的盛宴 |
一、贺岁喜剧:小品化与游戏化 |
二、中小成本喜剧:巧合与戏仿 |
第二节 女性的童话 |
一、女性乌托邦的建构 |
二、凝视中的误认与想象 |
三、消费文化的意义旨归 |
第三节 青春怀旧风 |
一、青年群像与成长主题 |
二、怀旧消费与偶像崇拜 |
三、青春书写的陷落与超越 |
第四章 主旋律电影的交响与变奏 |
第一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
一、国家形象的塑造 |
二、集体记忆的重构 |
三、当代英模的宣扬 |
第二节 商业化策略 |
一、视听的奇观化 |
二、人物的日常化 |
三、叙事的类型化 |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
一、过度商业化与现实桎梏 |
二、主旋律电影的主流化走向 |
第五章 艺术电影的坚守与探索 |
第一节 现实经验的呈现与遮蔽 |
一、现实生活的再现 |
二、纪实风格的凸显 |
三、回避现实与无力超越 |
第二节 主观心理的表现与简化 |
一、人物心理的开掘 |
二、有意味的形式 |
三、戏剧性的妥协 |
第三节 类型越界的融合与支离 |
一、艺术性的追求 |
二、类型化的转向 |
三、难以弥合的裂缝 |
余论 |
一、中国电影史范畴中的新世纪电影 |
二、跨文化视野下的新世纪中国电影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中国重要影片一览表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10)带有B-D功能反应和阶段时滞的中国汽车业种群生态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视角与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拟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献述评 |
2.1 产业生态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与述评 |
2.1.1 产业生态学研究的发展与现状 |
2.1.2 产业生态学研究述评 |
2.2 汽车产业生态化研究现状与述评 |
2.2.1 汽车产业生态化研究现状 |
2.2.2 汽车产业生态化研究述评 |
2.3 种群生态学运用于产业组织研究的现状与述评 |
2.3.1 种群生态学运用于产业组织研究的现状 |
2.3.2 种群生态学运用于产业组织研究述评 |
2.4 综合述评 |
第3章 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研究范式 |
3.1 提出产业种群生态系统范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
3.1.1 TRIZ理论 |
3.1.2 SCP范式及种群生态学理论 |
3.2 现阶段相关研究的比较、继承与发展 |
3.2.1 现阶段相关研究的比较 |
3.2.2 继承与发展 |
3.3 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3.1 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的内涵研究及实测研究 |
3.3.2 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生态位的内涵研究及估量研究 |
3.3.3 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3.4 中国汽车产业种群生态系统NSIS研究范式的逻辑框架 |
3.4.1 生态位 |
3.4.2 种群结构 |
3.4.3 种群间相互所用 |
3.4.4 稳定性 |
第4章 基于NSIS范式的中国汽车业种群生态系统的定量研究及其结论 |
4.1 种群界定及数据采集说明 |
4.1.1 种群界定 |
4.1.2 数据采集说明 |
4.2 生态位分析 |
4.3 种群结构分析 |
4.4 两种群相互作用分析 |
4.4.1 取得数据 |
4.4.2 关系判定 |
4.4.3 建立BD功能反应模型 |
4.4.4 建立带有BD功能反应和阶段时滞的模型 |
4.5 两种群稳定性分析 |
4.6 NSIS范式应用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四、2003年摩托车市场两大猜想(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泰国引进外资规模及效果研究[D]. 金志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19(01)
- [3]灾后社会日常生活空间的地方型塑 ——以北川新县城为例[D]. 雷天来.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 [4]产业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与可持续性研究[D]. 李杨. 清华大学, 2019(06)
- [5]中国电视法治公共领域的建构与演变 ——以央视涉法传播实践为例[D]. 袁侃. 武汉大学, 2018(02)
- [6]中国城市汽车能源消费研究[D]. 杜之利. 厦门大学, 2018(06)
- [7]论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新世纪中国电影[D]. 王晓丽. 武汉大学, 2017(06)
- [8]琴弦上的歌[J]. 李庆锋. 时代文学, 2016(10)
- [9]大河上下[J]. 陈启文. 清明, 2016(02)
- [10]带有B-D功能反应和阶段时滞的中国汽车业种群生态系统研究[D]. 徐菁鸿. 辽宁大学,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