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分子激光角膜移植术后屈光退化患者角膜地形图变化分析

准分子激光角膜移植术后屈光退化患者角膜地形图变化分析

一、准分子激光角膜术后屈光回退患者角膜地形图变化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姚玲[1](2021)在《飞秒激光辅助的瓣下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治疗远视及散光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的瓣下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治疗远视及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分析研究,入选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南昌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屈光科就诊的满足手术要求的中高度远视患者10例10眼,其中男性6例6眼,女性4例4眼,年龄18-36岁,平均(25.30±6.25)岁,行飞秒激光辅助的瓣下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trastromal keratoplasty,FS-LIKE),供体角膜取自同期行小切口飞秒激光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的近视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于术后1d、1w、1m、3m、6m观察术眼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DVA)、裸眼近视力(Uncorrected near visual acuity,UN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BCDVA)、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柱镜度数(Cylinder refraction,C)等视力及屈光度情况,并采用裂隙灯、眼压计、角膜地形图、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观察术眼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形态、角膜前表面陡峭轴曲率K1、前表面平坦轴曲率K2、前后表面平均曲率(Mean meridian keratometry,Km)、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等变化情况,以此评估飞秒激光辅助的瓣下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治疗远视及散光的临床疗效。数据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设定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并完成随访。术后各时间点UDVA、UNVA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均P<0.05),除1眼术后末次随访BCDVA欠佳,余术眼均较术前提高或保持一致。术后各时间点SE较术前有明显改善((F=46.055,P<0.05))。术后各时间点C较术前有明显改善术前明显改善(F=9.544,P=0.007)(除1眼因未植入散光透镜剔除柱镜度数统计)。裂隙灯显微镜结果示:术后早期角膜轻度水肿,植片在位、透明,边界清晰,随时间推移角膜水肿逐渐消退恢复清亮透明,植片逐渐与周围组织融合,术后末次随访透镜边界模糊难以分辨。OCT结果示:角膜表面光滑,角膜瓣复位良好,透镜植片在位,透镜边界随时间推移逐渐与周边组织融合。角膜地形图结果显示术后CCT明显增加、角膜前K1、K2、Km显着增高、中央变陡(P值均<0.05);角膜后表面Km较术前无明显变化(F=0.148,P=0.728)。术后各时间点IOP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03,P=0.296)。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的瓣下角膜基质植入术治疗远视及散光的早期疗效是较为安全有效且稳定的,有望为远视散光患者提供新的手术方式的选择。

徐丽娜[2](2020)在《高度近视眼SMILE术后屈光回退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影响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行SMILE的高度近视患者30例(54眼)作为研究对象,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1.0且睫状肌麻痹后球镜度数<-0.5D的患者纳入回退组,裸眼视力≥1.0纳入对照组,屈光回退组4例(6眼)和对照组26例(48眼)。记录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常规检查,包括UCVA、电脑验光、非接触性眼压IOPNCT、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角膜厚度、角膜曲率、矫正眼压IOPshah。所有患者于术后6个月应用Pentacam切向曲率的差异图计算有效光学区(effective optical zone,EOZ)直径,分别记录0-180°、30-210°、60-240°、90-270°、120-300°、150-330°共6条主子午线光学区直径,计算术后实际光学区平均值,比较两组上述计量资料,分析影响屈光回退的相关因素。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着差法,卡方检验和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1.回退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术前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非接触性眼压、矫正眼压、角膜曲率Km和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回退组和对照组SE术后1月、3月和6月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IOPNCT和IOPshah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OPNCT和IOPshah回退组组间术后1周比1月、3月比6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比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周比1月、1月比3月、3月比6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Km在术后1周、1月、3月、6月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回退组术后1周比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月比3月、3月比6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1月比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比1月、3月比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Km术前后差值(术前-术后6月)、术前后变化率(术前后差值/术前)、术后差值(术后6月-术后1周)、Km术后变化率(术后差值/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两组术后CCT、计划切削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际切削厚度、切削误差(计划切削-实际切削)、切削厚度偏差率(切削误差/计划切削)、切削厚度比(实际切削/术前C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回退组和对照组子午线0-180、30-210、120-300、150-330 EOZ直径、平均和预计光学区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余子午线EOZ、差值(预计光学区-平均值)、偏差率(差值/预计光学区)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1.屈光回退与性别,年龄,术前后CCT、IOP、Km、SE、UCVA,眼压的波动均无相关性;2.术后实际切削厚度均小于预计切削厚度,且切削误差与屈光回退呈正相关,误差越大发生屈光回退几率越大;3.屈光回退与术前后角膜Km差值呈负相关,差值越小越容易回退,即术后角膜膨隆导致屈光回退;4.术后实际光学区均小于预计光学区,屈光回退与实际光学区大小呈负相关,光学区越大越不易发生屈光回退,且水平子午线比垂直子午线相关性大;

黄鹤[3](2020)在《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中应用眼表保护技术对眼表泪膜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在飞秒激光LASIK(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联合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角膜胶原交联(coneal collagen cross-linking,CXL)术中应用眼表保护技术对眼表泪膜影响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1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飞秒激光辅助制瓣LASIK联合CXL手术的患者10人共20眼,年龄(17-29岁),选用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利用EXCEL表格将患者左右眼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决定双眼的手术方式,两组均正常行FS-LASIK手术并联合CXL。对照组在准分子激光治疗结束后,冲洗基质床,用0.25%核黄素浸润90秒钟,冲洗干净核黄素,复位角膜瓣,进行紫外光照射。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紫外光照射前,改用一次性环形孔巾敷布覆盖好角巩膜缘,再进行紫外光的照射。两组分别用370nm紫外线30mv/cm2照射90秒,于术后一个月利用德国OCULUS眼前节综合分析系统,测量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first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f)、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on-invasive aver-age tear film break-up time,NIBUTav)、Oculus自动干眼分级、下泪河高度(lower tear meniscus hight,LTMH);采用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法观察上皮细胞着染情况,分析该方法对于交联手术患者的眼表泪膜情况的影响。结果:交联术后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非侵入性泪河高度分别为0.22±.10mm、0.24±0.1mm(Z=-1.755,P=0.079)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7.80±.72s、9.20±6.17s(Z=-0.357,P=0.721);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11.61±4.20s、12.85±5.76s(P=0.519);干眼评级分别为1.00±0.67、0.80±0.79(Z=-0.816,P=0.414);角膜上皮荧光色素钠染色分别为0.10±0.32、0.20±0.63(Z=-0.447,P=0.65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飞秒激光LASIK联合角膜胶原交联术治疗近视相比,应用眼表保护技术干眼指标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CXL对眼表泪膜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未发现显着的改善。

彭婕婷[4](2020)在《屈光决明方围手术期干预SMART全激光术的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屈光决明方围手术期干预SMART全激光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患者术后的客观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6-2018.5期间在我院行SMART全激光术,且符合纳入标准的的患者,共70例,根据有无服用屈光决明方分为对照组(28例,56眼)和中药组(42例,84眼),分析对照组和中药组术后裸眼视力、眼压、屈光度、haze的发生率及视觉质量。使用SPSS 26.0分析数据。结果:1.对照组和中药组的患者大多数都在术后7d恢复了良好的视力(UCVA≥1.0)(分别占比87.5%和89.3%,P>0.05)。术后7d时中药组的平均UCVA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18±0.23、1.08±0.27,P<0.05)。2.对照组和中药组手术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术后1y时两组的EI分别为1.21±0.22和1.22±0.19(P>0.05)。3.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的SE均波动在±1.0D以内,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屈光度逐渐稳定;术后1y时,对照组和中药组屈光度波动在±0.25D、±0.50D、±0.75D的占比分别为80.4%、91.1%、98.2%和78.6%、92.9%、97.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36,P=0.865>0.05)。4.两组患者术后3m眼压明显波动,3m后中药组眼压趋于稳定,对照组术后6m后眼压趋于稳定;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高眼压。5.术后早期(前3个月内)两组患者的MTF截止频率(10/20cpd)均低于术前水平,对照组MTF10、MTF20数值在术后7d、1m下降尤为明显(均为P<0.05);术后6m以后,中药组的MTF截止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6.两组患者的SR值在术后均较术前增加,术后6m及术后1y时,两组SR值差异最为明显(P<0.05)。7.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内角膜前表面的高阶像差的RMS值明显增加(均为P<0.05),在术后7d达到峰值,术后不同时间点,中药组RMS值均小于对照组,术后6m及术后1y时差异明显(P<0.05)。8.术后1m时,对照组和中药组分别有7(12.5%)、6(7.1%)眼出现了0.5级haze(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haze均消失。结论:1.屈光决明方围手术期干预SMART全激光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2.屈光决明方能改善SMART全激光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

蒋政[5](2020)在《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63例(126只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散光度0-2.5 D)的患者,62只眼行SMILE手术,64只眼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记录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的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CDVA)、角膜曲率、等效球镜度、残余散光度、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和客观散射指数(OSI)。使用散光矢量分析法评估散光的矫正效果。以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作为评价视力恢复程度的指标。结果:术后3月,SMILE组和FS-LASIK组中分别有58眼(93.55%)和61眼(95.31%)的UDVA达到1.0,分别有18眼(29.03%)和14眼(21.88%)的CDVA提高1行。术后3月SMILE组和FS-LASIK组的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均无显着差异(P>0.05)。在术后3月,SMILE组的等效球镜及柱镜度分别为0.02±0.43D、-0.28±0.58D,FS-LASIK组的等效球镜及柱镜度分别为-0.05±0.46D、-0.10±0.45D;其中SMILE组柱镜度在±0.50 D之间的比例为60.00%,在FS-LASIK组中比例为83.33%,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1周到术后3月等效球镜的变化分别为-0.35±0.17D和-0.46±0.44D,SMILE组术后1周到术后3月等效球镜的变化低于FS-LASIK组(P<0.05)。术后3月,散光矢量分析法显示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均以顺规散光为主,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CI均略高于1,SMILE组的IOS、CI、AE高于FS-LASIK组,但是SMILE组和FSLASIK组IOS、CI、AE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月,SMILE组和FS-LASIK组的OSI值分别为0.91±0.58,0.83±0.44;MTF cutoff值分别为37.96±9.46,38.81±9.92,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在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矫正近视散光的精确性比SMILE手术更高,但两组术后散光均呈过矫趋势,且SMILE术后散光轴位偏差较FS-LASIK大;3.SMILE术后屈光稳定性比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手术高;4.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优于SMILE手术。

苏才培[6](2020)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评价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WASCA)的切削中心分布以及治疗近视及散光的视觉疗效。方法选取于我院行SMILE术的近视患者31例(55只眼),FS-WASCA术25例(45只眼)。使用Orbscan II地形图评价手术切削中心分布,并对比两组术后1月、6月的裸眼视力(UDVA)、最佳矫正视力(CDVA)、屈光度和高阶像差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1)SMILE组切削中心相对于目标中心(角膜顶点)的平均距离为0.218±0.162mm(范围:0.001-0.879mm)。FS-WASCA组切削中心相对于目标中心(角膜顶点)的平均距离0.438±0.208mm(范围:0.021-1.022mm)。SMILE组切削中心偏心平均距离小于FS-WAS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FS-WASCA组的切削中心分布相较于SMILE组更为分散。SMILE组切削中心位置更接近术前kappa角方位(P=0.008)。(3)两组术后1月和6月的裸眼视力(UDVA)(P=0.239,0.738)、最佳矫正视力(CDVA)(P=0.164,P=0.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无丢失超过两行。(5)术后6月,平均等效球镜SMILE组(-0.08±0.39D)和FS-WASCA组(0.09±0.28D)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90%的病例等效球镜度均在±0.50D范围内。(6)术后6月,SMILE组球差引入量小于FS-WAS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高阶像差引入量(P=0.089)和彗差引入量(P=0.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通过对切削中心的分析,我们发现通过主观校准的SMILE比使用眼球跟踪校准的FS-WASCA,在目标切削中心和获得切削中心上有更好的相关性。(2)SMILE和FS-WASCA在矫治近视和散光方面均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可预测性和稳定性。(3)SMILE组的球差引入值显着低于FS-WASCA组,但在总高阶像差和彗差的引入值方面两者没有显着差异。

葛瑶[7](2020)在《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是当前角膜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式[1]。飞秒激光可设置的角膜瓣范围比角膜板层刀制瓣更广泛[2],但对于如何依据患者原有屈光状态、角膜结构设置角膜瓣的厚度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研究通过对同一患者双眼设不同厚度角膜瓣行FS-LASIK治疗屈光不正,观察术后临床疗效和视觉质量,探讨FS-LASIK矫正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安全性,以及同一患者制不同厚度角膜瓣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造成这些变化可能的原因和作用机制,以期为FS-LASIK手术中制作角膜瓣厚度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收集2018年09月至2019年08月在我院门诊准分子激光治疗中心拟接受FS-LASIK的屈光不正患者27例(54眼),患者平均年龄为21.15±4.588岁;女性5例(18.5%),男性22例(81.5%),术前等效球镜度1.5D~6.0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每位患者双眼分为相差15μm的厚角膜瓣组、薄角膜瓣组,各27眼。采用德国鹰视FS200飞秒激光系统制作角膜瓣,记录术前性别、年龄,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acuity,BVCA)、眼内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眼部参数,随访记录术后1天、1周、术后1个月、3个月、半年的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压、等效球镜度,分别比较厚角膜瓣组、薄角膜瓣组手术前后结果的变化情况及两组之间结果的变化情况,对同一组内手术前和手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的裸眼视力、眼压、角膜曲率的变化进行比较,对两组手术之间相同时间节点裸眼视力、眼压、角膜曲率的变化进行比较,讨论同一患者制作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术中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分析FS-LASIK远期临床疗效稳定性。应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的屈光状态、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曲率、角膜厚度等眼部参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薄、厚角膜瓣两组术前、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半年,等效球镜度(0.70±0.37、0.74±0.54、0.56±0.40、0.65±0.55、0.61±0.38、0.57±0.34、0.56±0.34、0.47±0.30、0.57±0.26、0.54±0.34)、眼压(11.11±3.51mmHg、9.674±2.99mmHg,11.285±2.61mmHg、9.674±2.99mmHg,11.29±2.61mmHg、10.19±2.28mmHg,9.59±1.56mmHg、9.52±1.66mmHg)、角膜曲率(39.19±1.88、39.27±1.89、39.24±1.86、39.06±1.65、39.18±1.76、39.13±1.65、39.21±1.61、39.30±1.57、39.19±1.77、39.35±1.66)差异显着。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不同时间下术后等效球镜度、眼压、角膜曲率较术前等效球镜度(3.85±1.20、3.78±1.01)、眼压(14.48±2.50mmHg、14.48±2.10mmHg)、角膜曲率(42.56±1.37、42.56±1.19)均有下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04±0.043、-0.011±0.051、-0.038±0.056、-0.033±0.055、-0.063±0.069、-0.056±0.070、-0.041±0.058、-0.041±0.064、-0.052±0.051、-0.044±0.051)较薄、厚瓣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04±0.192、0.004±0.019)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时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达100%。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中,组间、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对结果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中,发生一例(95μm,薄瓣组)术后第一天结膜下出血,宣教、给与对症治疗后术后一周随访时出血吸收。结论: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术后视力恢复效果满意。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术后临床疗效稳定,薄至90μm的角膜瓣手术安全性也是可以保证的,同一患者不同厚度的角膜瓣对术后早期眼压及等效球镜度有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薄角膜瓣患者的角膜激光反应可能更明显,且更可能具有生物力学益处。

曾晓莉[8](2020)在《FS-LASIK与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对比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 PRK)治疗低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术后疗效和视觉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连续收集2019年5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使用FEMTO LDV飞秒激光、Amaris 500E准分子激光机行FS-LASIK和Trans PRK手术治疗的低中度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91例(91眼,每例均纳入患者右眼作为观察眼)。其中FS-LASIK组44例44眼,Trans PRK组47例47眼,分别对患者在术前、术后1月和术后3月进行疗效及视觉质量的评估测量。评估指标包括:1、主观视觉质量: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力检查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在数据分析时转换为log MAR视力;美国国家眼科学会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量表(NEI-RQL-42)。2、客观视觉质量:利用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及眼前节分析系统采集6mm瞳孔直径下角膜前表面球差、慧差、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SR及Q值;并利用该系统角膜前表面切向曲率差异图测量术后实际光区大小。统计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客观视觉质量参数采用方差分析,NEI-RQL-42量表得分、术后有效光学区采用t检验,术后有效光学区的变化与可能影响参数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1、视力和屈光度:术后1月UCVA,FS-LASIK组为-0.0136±0.04,Trans PRK组为0.085±0.05,FS-LASIK组UCVA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术后3月UCVA,FS-LASIK组为-0.0318±0.05,Trans PRK组为-0.0149±0.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5)。术后1月及术后3月等效球镜(SE)FS-LASIK组分别为0.238±0.43D、0.1505±0.34D,Trans PRK组分别为0.1436±0.44D、0.104±0.297D,SE两组各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378、P=0.383)。2.像差:术后1月球差、彗差、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值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0.427±0.12μm、0.41±0.19μm、0.706±0.17μm;Trans PRK组0.315±0.16μm、0.300±0.14μm、0.594±0.17μm。术后3月球差、彗差、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0.442±0.11μm、0.436±0.19μm、0.707±0.18μm;Trans PRK组0.362±0.18μm、0.319±0.17μm、0.609±0.26μm。两组术后像差在各时间点均较术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月FS-LASIK组球差、彗差和总高阶像差均高于Trans 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月FS-LASIK组球差和彗差高于Trans 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高阶像差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R、Q值:术后1月、3月SR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0.144±0.04、0.143±0.04,均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0、P=0.002);Trans PRK组0.139±0.04、0.137±0.04,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P=0.452、P=0.546);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月、3月Q值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为0.86±0.42、0.844±0.41。Trans PRK组为0.71±0.454、0.68±0.42,两组Q值术后明显增大,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有效光学区:术后1月、3月有效光学区两组分别为:FS-LASIK组5.32±0.26mm、5.28±0.25mm,较设计光区减小1.18±0.26mm(缩小18.1±4.05%)、1.22±0.25mm(缩小18.73±3.85%),Trans PRK组5.71±0.19mm、5.67±0.18mm,较设计光区减小0.79±0.19mm(缩小12.2±2.93%)、0.83±0.18mm(缩小12.82±2.79%)。两组间1月、3月两时间点对比,Trans PRK组有效光区均更大,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0、P=0.000)。5、美国国家眼科学会屈光不正生活质量量表(NEI-RQL-42):FS-LASIK组术前、术后量表总分分别为:54.50±14.81分,73.45±11.28分,Trans PRK组术前、术后量表总分分别为:63.44±10.04分,74.24±11.29分。两组术后总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对比,术前FS-LASIK组总分低于Trans PR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两组间术后总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结论:1、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显着提高患者视力,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Trans PRK术后视力恢复相对缓慢。2、两种手术方式术后有效光区均小于设计光区;在相同手术光学区设计的情况下,Trans PRK手术方式比FS-LASIK手术方式术后可获得更大的有效光区。3、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像差均增加,Trans PRK手术方式术后球差和慧差小于FS-LASIK手术;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像差的增加均未对患者术后主观视觉质量产生不良影响。4、两种手术方式术后Q值均增加,但随时间推移均有向原有非球面形态恢复的趋势。

王芸[9](2019)在《SMILE与FS-LASIK矫正近视后角膜上皮厚度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后6M内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角膜上皮厚度变化与角膜像差的关系。方法傅立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SMILE与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者术前、术后1W、1M、3M、6M的角膜上皮厚度。将瞳孔中心直径5mm区域分为中央区(C)、上方区(S)、鼻上区(SN)、鼻侧区(N)、鼻下区(IN)、下方区(Ⅰ)、颞下区(IT)、颞侧区(T)、颞上区(ST),分别测量9个区域角膜上皮厚度,分析平均角膜上皮厚度变化值与中央角膜厚度减少量、切削比的关系。分析平均角膜上皮厚度变化值与角膜总高阶像差、彗差、球差的关系。结果中低度组(等效球镜度0.00D~-6.00D)SMILE38眼,FS-LASIK26眼;高度组(等效球镜度-6.00D~-10.00D)SMILE 30眼,FS-LASIK 24眼。不同屈光度组两种术式术前9个区域角膜上皮厚度统计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M时,中低度组FS-LASIK9个区域角膜上皮增厚量与SMILE无差异(P>0.05),高度组FS-LASIK在上方(S)、鼻上(SN)和鼻侧(N)区角膜上皮增厚量较SMILE大(P<0.05)。术后3M时,中低度组FS-LASIK在上方(S)区角膜上皮增厚量较SMILE大(P<0.05),高度组FS-LASIK在中央(C)、上方(S)、鼻侧(N)、鼻下(IN)、颞下(IT)及颞上(ST)区角膜上皮增厚量较SMILE大(P<0.05)。术后6M时,中低度组FS-LASIK在上方(S)及鼻侧(N)区角膜上皮增厚量较SMILE大(P<0.05),高度组FS-LASIK在上方(S)及鼻下(IN)区角膜上皮增厚量较SMILE大(P<0.05)。SMILE中低度组和高度组预设透镜中央厚度均明显大于FS-LASIK激光拟切削深度(P<0.05)。SMILE组与FS-LASIK组术后1M、3M、6M时平均角膜上皮厚度增加量均与中央角膜厚度减少量及切削比成正相关(P<0.01)。术后1M、3M、6M时SMILE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均比FS-LASIK组小(P<0.05),SMILE组与FS-LASIK组角膜像差增加量与平均角膜上皮厚度增加量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SMILE后角膜上皮厚度增加小于FS-LASIK,角膜中央直径5mm范围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增加的均一性好于FS-LASIK,SMILE术后角膜像差小于FS-LASIK可能与之相关。

袁小艾[10](2019)在《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中调整切削屈光度的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FS-LASIK是一种由飞秒激光辅助制瓣、准分子激光切削基质层的屈光手术方式,是目前屈光手术的主流术式之一。大多数准分子激光仪在使用过程中均发现随着患者屈光度的增加,术后发生过矫的程度也越重。那么SCHWIND AMARIS 500E准分子激光仪是否也存在这种问题呢?又该怎样调整手术方案呢?本研究在使用Zimer飞秒激光仪制瓣、SCHWIND AMARIS 500E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近视的手术过程中,通过调整切削屈光度,观察术后屈光状态,旨在探索一个最佳的手术设计方案。目的观察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中调整不同屈光度的疗效,找到切削屈光度的最佳调整方案。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患者120例,其中男64例,女56例,年龄18-35(22.29±4.08)岁,将其右眼纳入研究。A组患者等效球镜度数≥-6.00D且<-7.00D 32眼,16眼全矫,16眼切削屈光度减去-0.25D;B组患者等效球镜度数≥-7.00D且<-8.00D 34眼,19眼切削屈光度减去-0.25D,15眼切削屈光度减去-0.50D;C组患者等效球镜度数≥-8.00且<-9.00D 26眼,14眼切削屈光度减去-0.50D,12眼切削屈光度减去-0.75D;D组患者等效球镜度数≥-9.00且<-10.00D 28眼,15眼切削屈光度减去-0.75D,13眼切削屈光度减去-1.00D。收集所有病例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裸眼视力和屈光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方案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差异。结果SCHWIND AMARIS 500E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近视时同样存在过矫的情况,且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过矫的程度也会增大。A组患者全矫和切削屈光度减去-0.25D两种手术方案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切削屈光度减去-0.25D和-0.50D两种手术方案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切削屈光度减去-0.50D和-0.75D两种手术方案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切削屈光度减去-0.75D和-1.00D两种手术方案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及屈光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术后各时间点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可以发现:术前等效球镜度数为≥-6.00D且<-7.00D、≥-7.00D且<-8.00D、≥-8.00D且<-9.00D、≥-9.00D且<-10.00D的患者术中切削屈光度分别减去-0.25D、-0.50D、-0.75D及-1.00D时可使术后屈光度在-0.25D+0.50D之间,且裸眼视力均可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SCHWIND AMARIS 500E准分子激光仪治疗高度近视时随着患者近视度数的增加,术后发生过矫的程度也越重。在治疗高度近视的术中适当的调整切削屈光度以减少术后过矫的发生是可行的。

二、准分子激光角膜术后屈光回退患者角膜地形图变化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准分子激光角膜术后屈光回退患者角膜地形图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飞秒激光辅助的瓣下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治疗远视及散光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主要检查设备及检查项目
    2.3 手术设备及手术方法
    2.4 术后用药及随访
    2.5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术后随访情况
    3.2 术后视力
    3.3 术后屈光度
    3.4 术后裂隙灯检查
    3.5 术后角膜OCT检查
    3.6 术后角膜地形图检查
    3.7 术后眼压检查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激光手术治疗远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2)高度近视眼SMILE术后屈光回退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综述SMILE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1.2.1 概述
        1.2.2 SMILE手术
        1.2.3 SMILE的主要优势
        1.2.4 SMILE并发症
        1.2.4.1 术中并发症
        1.2.4.2 术后并发症
        1.2.5 总结和展望
第2章 资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纳入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1.3 分组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术前常规检查
        2.2.2 SMILE手术
        2.2.3 术后随访检查
    2.3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回退组和对照组术前一般情况的比较
    3.2 回退组和对照组UCVA和 SE的比较
    3.3 回退组和对照组眼压的比较
    3.4 回退组和对照组平均角膜曲率Km和角膜厚度的比较
    3.5 回退组和对照组的有效光学区的比较
    3.6 屈光回退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中应用眼表保护技术对眼表泪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前言
(二)材料和方法
    2.1.研究对象、入选与排除标准
    2.2.材料及仪器
    2.3.实验方法
    2.4.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
    1.患者基础眼部信息
    2.术后结果评估
(四)讨论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
综述 角膜胶原交联术主要临床应用及改进型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4)屈光决明方围手术期干预SMART全激光术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选择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干预措施
    2.3 检查规范
    2.4 观察及采集指标
    2.5 数据整理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视力
    3.3 屈光度
    3.4 眼压
    3.5 MTF截止频率
    3.6 斯特列尔比(SR)
    3.7 像差的均方根值(RMS)
    3.8 角膜下雾状混浊(haze)
4 讨论
    4.1 TPRK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测性
    4.2 屈光决明方围手术期干预SMART全激光术的临床疗效
    4.3 屈光决明方干预SMART全激光术后的视觉质量分析
    4.4 屈光决明方的组方特点及作用机理
    4.5 角膜表层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及中西医治疗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准分子激光角膜表层切削术后患者自觉症状与视觉质量
    参考文献
附件1: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5)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实验分组
    2.5 术前准备
    2.6 手术方法
    2.7 术后用药及随访
    2.8 散光矢量分析
    2.9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致谢

(6)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1 引言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术前检查
    2.3 手术方法
    2.4 切削中心的测量
    2.5 高阶像差测量
    2.6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两组切削中心的对比
    3.2 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
    3.3 SMILE组及FS-WASCA组矫正屈光不正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
    3.4 两组术前和术后高阶像差的比较
4 讨论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的屈光回退:原因分析及文献回顾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7)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与步骤
    2. 统计学分析
    3. 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FS-LASIK与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附表
准分子激光表层角膜切削术发展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SMILE与FS-LASIK矫正近视后角膜上皮厚度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上皮重塑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致谢

(10)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中调整切削屈光度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屈光手术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准分子激光角膜术后屈光回退患者角膜地形图变化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飞秒激光辅助的瓣下角膜基质透镜植入术治疗远视及散光的临床研究[D]. 姚玲. 南昌大学, 2021(01)
  • [2]高度近视眼SMILE术后屈光回退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D]. 徐丽娜. 吉林大学, 2020(08)
  • [3]核黄素/紫外线A诱导的角膜交联术中应用眼表保护技术对眼表泪膜的影响[D]. 黄鹤.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屈光决明方围手术期干预SMART全激光术的疗效分析[D]. 彭婕婷.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SMILE和角膜地形图引导的FS-LASIK矫正近视散光疗效的对比研究[D]. 蒋政.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6]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透镜取出术和飞秒激光制瓣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的切削中心分布及视觉疗效的对比研究[D]. 苏才培. 浙江大学, 2020(02)
  • [7]同一患者双眼制不同厚度角膜瓣FS-LASIK临床观察[D]. 葛瑶. 皖南医学院, 2020(01)
  • [8]FS-LASIK与TransPR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研究[D]. 曾晓莉. 西南医科大学, 2020(10)
  • [9]SMILE与FS-LASIK矫正近视后角膜上皮厚度的对比研究[D]. 王芸. 苏州大学, 2019(02)
  • [10]FS-LASIK治疗高度近视术中调整切削屈光度的疗效观察[D]. 袁小艾. 新乡医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准分子激光角膜移植术后屈光退化患者角膜地形图变化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