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与现实:意义交互产生的文化张力

幻想与现实:意义交互产生的文化张力

一、虚实相生:意义互动生成的文化张力(论文文献综述)

李浩[1](2021)在《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及其生态意蕴研究》文中认为宗白华的美学首先是—种生命的美学,“生生而条理”的生命节奏是其本体,阴阳二气是生命节奏之根基,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是其底色。它将“生命”作为审美的第一要义,“生命”是宇宙自然之全体生命,天然地包含着生态整体意识。宗白华发掘出“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节奏”这一思想内核,然后圆融地将宇宙自然、艺术和人生连接贯通,以“同情”的方式将个体的生命情感与自然的运动节奏进行融合,并主要借助艺术这一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建构出自然、艺术、人生的辩证统一体,呈现出大化流转、一气贯通的“整生”论美学形态,蕴含了一定的生态智慧。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分析宗白华生命美学产生的背景和文化哲学基础。第一节背景,包括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及学术理路、宗白华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三个部分。首先,西方生命哲学传入中国并在当时产生了较大影响。其次,通过对宗白华个人经历及其学术理路的梳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生命美学的形成和完善过程。此外,宗白华与新儒家的一些代表人物有交集,其生命美学思想的发展成熟应该与现代新儒家互有启发。第二节主要追溯宗白华美学的西方生命哲学基础。宗白华早年对生命本体的理解,主要受到叔本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歌德的影响。第三节分析宗白华美学的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基础。宗白华的生命哲学和美学思想成熟于回归中国古典生命哲学之后,受到《周易》以及儒家、道家、禅宗等哲学思想的综合影响,其中尤以“天人合一”“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的《周易》哲学为根基。第二章主要阐释宗白华生命美学的内涵,这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第一节揭示出宗白华生命美学之本体—一“生生而条理”的生命节奏,然后分别从内涵、根基、表现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生命节奏之“生命”包含多个层次,更多的时候是指哲学本体意义上的大宇宙生命或自然之“道”,生命节奏与“道”是体用如—的关系;阴阳二气是生命节奏之根基;生命节奏不仅表现在哲学艺术上,还表现在中国古代的礼乐文化之中,表现在古人的日常生活里。第二节重点分析生命节奏和艺术意境、时空观、虚与实等三个宗白华美学中重要范畴之间的联系,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节奏在宗白华美学体系中的本体地位。第三章主要介绍宗白华生命美学中的生态意蕴。宗白华一定程度上发现了中国古代美学中的生态内涵:首先,其生命美学的生态意蕴体现在对自然之美的强调和对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的阐发之中;其次,其哲学根基——《易传》中的“天人合一”“继善成性”等观念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此外,宗白华美学借助生命节奏这一主线连接贯通自然、艺术和人生,呈现出大化流转、一气贯通的“整生”论美学形态,具有明显的生态意蕴。第四章简要探析宗白华生命美学及其生态意蕴的重要启示。首先,宗白华呼吁我们培养一种艺术化的人生观;其次,宗白华生命美学是宗先生发扬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自觉地推进中国古典形而上学现代阐释的伟大试验,鼓舞我们要勇于和善于对中国传统美学理论进行现代转化,使之成为建构中国当代美学话语体系的一条有效路径;此外,人与自然关系的严峻现实警示着我们,要打破传统二元对立的认识论,尝试建立一种整体式的、参与性的世界观。

周春雨[2](2020)在《魏晋南北朝形神美学观研究》文中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玄、释、儒三家基于自己理论系统对“形神”问题作出了不同阐释,但人们在作出新的阐释时已经将之前的形神观念当作自己的前理解。所以,即使在一个动态的阐释过程中仍然存在清晰的线索,使得我们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厘清形神观念的发展脉络,进而发觉“形神”之美到美学范畴的“形神”这一建构过程,也是中国人审美与中国美学的建构过程。首先,在审美观念层面上:玄学视域下,何晏、王弼对有名、无名等一系列概念的辨析,使得哲学转向了对本体的探索,客观上构成了一种以符号逻辑层层推演的理性模式。之后,魏晋时期对于人物“形神”的广泛品评以及嵇康《养生论》中对人之形神的集中探讨,使得人们形成了注重生命之和的观念,并且认为人身体与精神的平和能呈现出自然之道与宇宙之美。二者相结合形成了以人的生命为核心,以符号为表现形式的玄学形神观念。在佛学视域下,在佛经传译的过程中,形神观实现了由“无”到“空”的转变。表现形神的方式除却玄学正向的推演方法外,更增添了“中道”的负的方法,这一变化丰富了中国人的艺术思维方式。慧远在“神不灭”的基础之上立论,实现了“神”的独立,人可以与万物通过精神相感应,故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审美对象,这便极大的拓宽了中国人的审美范围。宗炳和谢灵运等人在肯定神的独立存在的同时,力图实现对“神”的超越,希望通过内观心灵,或诗性直觉,达到容宇宙万物于一心的境界以实现心灵的超越。儒家视域下,儒家形神观讲求人的伦理性,注重实用性,形神观念的又回归到汉朝“形”由气化的朴素唯物观点。不同的是,儒家与佛教思想融合,广泛提倡精神与情感的联系。寒门士人或如范稹为国疾呼,主张“浮屠害政,形灭神灭”;或如刘勰希望“宗经明道”,寄托风骨于文辞之中借文章以安国兴邦;在民间故事中也反映出人民并不在乎形神的本源是什么,而是讲求实用理性在儒家形神观下从“仁孝”的情感中汲取力量,可见无论何种观念都是将形神问题与伦理情感相联系。其次,在艺术理论中:从“形”的方面来看,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与王弼玄学理论所形成的中国审美的言象意三层审美结构相结合,形成“肉——言”“骨——象”“神——意”的一一对应关系的人化批评方式;从建安诗歌中之“风骨”气韵开始到嵇康的以死明志构筑的中国士人的风骨,再到刘勰的对于“风骨”的系统总结,使得“风骨”逐渐的成为文学评论中厚重、蕴藉的核心概念之一。从“神”的方面来看,在佛学“神不灭”思想影响下,宗炳的山水画理论中“卧游万里”呈现出相由心生的重心灵、重表现的创作方法;以及谢灵运诗歌中的用顿悟的方法由空间入时间,呈现了诗性直觉的创作方法;再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阐述了相对完善的精神思想不受客观身体的限制的文学创作理论。可见,由“神”引发的创作论使中国的艺术创作突破了现实中的时空限制。最后,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音乐形象具有形式美,使音乐艺术也不再是政治礼教的附庸。他剥离了音乐定名的符号限制,让音乐重回审美活动,从而实现了美的自觉;顾恺之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确立了艺术中“神重形轻,形神统一”的关系引申出了虚实相生的美学观念;谢灵运诗歌中的“池塘生春草”所展现的情景猝然相遇,由景入境,初步显露出情景交融的审美趣味;志怪小说中形神相离的艺术手段寄托着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希望,离魂故事范式中投胎转世的大团圆结局极大的影响了中国观众的审美偏好。在大团圆的结局中的情感触动根源乃是儒家“和乐”的审美文化,和乐的审美文化造就了中国艺术整体暖色的色彩风格。在对“形神”问题的不同层面的讨论中“形神”逐渐由哲学范畴演变为了一对美学范畴,并且在艺术实践中引申扩展与其他美学范畴一道构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的艺术传统,最终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

李萌[3](2020)在《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傲然屹立。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传播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各艺术门类创作目的之一。此背景下,满含诚意与新意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应运而生,本片把镜头对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文物,打开了文博类纪录片的全新呈现方式,其启迪思想沁润心灵的叙事方式、精美绝伦的画面呈现,让观者深刻体会到文物所蕴藏的传统文化如此绚丽多彩,唤醒观众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也激发出观众对国家民族深厚的感情。一经播出受到大众广泛好评,已播出的第一二季在豆瓣电影分别获得9.4与9.5的高评分,并在2019年8月获得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本文便以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为研究对象,以叙事为切入点,以叙事学为主要理论依据,以美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辅之。以个案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运用实例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整体叙事进行系统分析。正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建构,主要从叙事主体、叙事主题、叙事结构三个层面进行论述;第二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策略,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风格、叙事技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总结其叙事策略与同题材纪录片相比的独特之处;第三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语言,主要从其镜头语言、声音语言、文本语言三个构成部分进行论述,并分析本片如何通过叙事语言吸引观众关注文物、关注传统文化以及关注纪录片本身;第四章分析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价值,主要从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探索本片所蕴藏的时代意义。最后,结语部分对《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之处与美中不足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为同题材纪录片的创作带来启发。本研究不仅对观众解读该纪录片提供了文本分析资料,也丰富了《如果国宝会说话》在叙事方面的理论研究,也期待本文对历史题材纪录片分类下文博类纪录片的叙事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刘迪[4](2020)在《图式与意象 ——潇湘八景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潇湘”地处湖南,深居内陆,山峦连绵起伏,江湖纵横交错,自然环境优美宜人,但因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自古便被视为荒蛮之地,同时也是落魄文人遭遇贬谪的场所,然而在自然环境与生存环境的双重作用下却形成独立发展的潇湘文化体系。一种是以文字为主要载体的“潇湘文学”,具体在文学上生发了以屈原、湘妃等楚湘神话渲染的悲怆颓唐的氛围,以柳宗元、范仲淹等诗文传递出身处逆境却淡然超逸、洒脱超然的豁达心境。另一种是以图像为主要载体的绘画表现,文字是人们探索潇湘最初的方式,而对于同样承载潇湘文化的图像表现,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深入的解读。“潇湘八景图”作为潇湘文化的衍生物,延伸着潇湘文化的精神框架,塑造着一种视觉的文化形态。本文以图像为切入点,运用学科交叉互证的研究方法,将美术学研究与图像学研究相结合,并对“潇湘八景图”的图像构成、诗画意象、文化隐喻、发展转变进行探讨。“潇湘八景图”以核心图像突出景致特征,保持画题不变的基础上,多有渺远、盈虚、幽寂的致思意趣。这种意境的形成与诗歌密切相关,图像是文字的无声表现,“潇湘八景图”在潇湘文化中产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潇湘文化的文本叙述,其中题画诗的加入,更有助于厘清其中的文化隐喻。了解历史,剖析诗歌,解读图像,“潇湘八景图”显露出非常强大的文化特征,不仅是对山河逸境的赞美,更是文人面临政途不顺时,“贬黜的无奈与归家的渴望—悲伤—徘徊—沉寂—释然—享受”心态转变的记录,此外画家更于画面中展露禅思意趣的意境美。绘画史是流动的,在历史背景与文人精神的影响下,“潇湘八景图”于明清时发生画意的巨大转变,于东渐日本时对日本绘画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明确认识“潇湘八景图”的衍生与发展,还原“潇湘八景图”在中国绘画史中的艺术维度与艺术层次,以期对相关研究予以启发。

孙慧[5](2020)在《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文中提出从广义的学科角度着眼,本文隶属于中国当代音乐研究范畴;从狭义的个案立场微观,本文隶属于文化当事人个体研究范畴。具体选定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当代作曲家:陈其钢。作为以文化当事人及其音乐作品、创作风格为核心的论题,文章将针对陈其钢“中国式表达”的相应样式,及其当代音乐创作中“风格趣向”的相关意象展开。为论证这一问题,本文将首先进入中国当代音乐历史叙事相关探讨,对“新音乐”和“新潮音乐”的概念与脉络予以厘清、梳理,以确立其学理定位及对后世中国当代音乐在风格、观念上产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切入人文论域,挖掘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在陈其钢音乐内涵中的显现。其次,本文将密切关联时代现实与个人经历对作曲家产生的影响,针对其作品展开体裁样式、形式结构、音响形态等相关技术分析,了解其个性化音乐语言体系建立的过程;同时,也将收集关于陈其钢三十余年来的访谈、讲座等内容,归纳总结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从中探究其写作趣向偏好与音乐美学思想。最后,本文将选取最能体现作曲家主观情思与写作意趣的声乐体裁进行内涵性探究,并以此为连接路径,寻找他与北宋文人苏东坡的精神共通;进一步,将视角从个体扩大至群体,对“第五代作曲家”展开现象化研究,并以另一位在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史上有着卓越建树的作曲家谭盾为比肩,比对差异化的同时进入跨文化语境,揭示中国当代音乐作曲家其国际风格的全新本质。为论证清晰,本文还将借助宗白华、李泽厚、蔡仲德等多位中国美学家与六代画家谢赫的审美话语系统,密切深入我国儒、道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与古代画论进行对应性研究。本文在充分论证后,得出结论:陈其钢的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在客观上表现为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源”,以西方音乐技法为“流”,经由“文化转译”的“再现”与“再造”而形成的具有“第三空间混合性”的形态,在作品与人格的文化气质上揉杂了儒家节仪的理性温柔与道家缘情的自在独立,有文人出世洒脱的风骨气度,并且,陈其钢始终通过表达“真我”的创造性去领悟、触碰真理。

查书雨[6](2018)在《阿来小说批评论》文中研究指明阿来的小说创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创作以来,阿来以独特的叙事方式,深刻而持久的历史挖掘,吸引着批评界的目光。近三十年的批评历程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绩。阿来小说批评作为一种当代文学批评现象,反映出社会文化语境、新媒体发展对文学批评的影响。阿来小说自身的文本复杂性与文化特殊性形成一些难点问题与焦点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形成分歧作为隐藏的力量默默地推动着阿来小说批评向纵深发展。在批评维度上,大概形成文化、诗性、历史、人性四个小山峰,各个维度下的阿来小说批评各有其特征,也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某些局限性,共同构成一部阿来小说动态批评史。批评史是作品经典化的历史,从阿来小说批评史寻找《尘埃落定》经典化路径,对于探讨当代文学作品熔炼为经典的过程与方式具有参考价值。并且,批评史作为一种“活的力量”亦参与着当代文学批评精神的塑造。阿来小说批评突破了藏族文学批评的困境,壮大了藏族文学批评的批评队伍,深化了批评视域。阿来小说批评不仅推动着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而且也为当代汉语小说创作提供了文学经验。当然,阿来小说批评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汉族批评者或者其他非藏族批评者在面对藏族小说时存在文化理解上的偏差,表现在批评上即误读;批评界过于关注小说民族文化、民族特色,存在着某种套话式的重复;商品经济招致长篇小说批评与短篇小说批评冷热不均等。这些问题不仅是阿来小说批评的缺失,也反映了当代文学批评的某个剖面,这就需要批评家和理论家努力寻求批评的新的发展可能:以多民族文学史观为理论根基,以跨文化研究为方法论,扎根民族又超越民族,从而达到走向世界的可能。这对于阿来小说批评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李云竹[7](2018)在《万文“意”始,万象归一 ——诗歌翻译的“太极译象观”》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一国文学若想历久弥新,必然要汇入世界多元的文化洪流之中。诗歌是民族文学的精华,若想实现民族文化的跨境传播,必然绕不开诗歌的翻译。目前,学界对诗歌翻译的研究主要涉及五个方面:以译本为中心的研究,以译者为中心的研究,以读者为中心的研究,以诗歌翻译理论为指导的纯理论研究和以全球本土化为中心的研究。从上述五个方面可以看出,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客体、方法论和本体论的认识上,单一层面的探讨居多,主、客体之间的有机联系尚不成熟,鲜有从二者交流互动的角度进行诗歌翻译实质的相关思考。此外,支撑诗歌翻译研究的理论多为西方翻译理论、哲学理论和文论,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诠释有待加深。这一分析成为了本研究最初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尝试搭建诗歌翻译的“太极译象观”,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思考诗歌翻译实践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将主、客体纳入动态的体系之中,阐释诗歌翻译实质。深入挖掘中国传统经典中的理论精髓,给予其应有的阐发,并运用在翻译研究的实际操作之中,促其合理地为当代翻译研究服务,也是中国学者无可推卸的责任所在。对中国文化寻根溯源,发现“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先民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知识和经验的最早记录,是中国智慧的一大宝典。《周易》中“阴阳互动”、“立象尽意”、“通变则久”、“太极和”等思想都与翻译实践中的文本关系、策略方法、观念思想、态度伦理等方面不谋而和,均建立在“观物取象”之信息解读的基础上,因而以“易”训“译”,重续这股“易理”对翻译实践解读的生生之脉便具备了充足的基础。翻译过程本就是一个参赞化育的愉悦过程,将“太极”引入诗歌翻译研究,从主、客体互动过程中考察诗歌翻译的本质,尝试构建一套系统而有针对性的诗歌翻译的“太极译象观”,可以丰富诗歌翻译研究的角度,拓宽研究视角,摆脱西方译论体系和言说方式的羁绊,使翻译研究从封闭系统转变为开放系统,使翻译研究更加整体化、全面化、特色化,推动中国特色当代翻译理论建设,进而开凿出中国传统译论的源头活水。按照穆雷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划分,诗歌翻译“太极译象观”的构建,从方法论上看,属于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人文主义方法论和理论思辨。从一般方法上看,研究目的上为描述性研究方法和规定性研究方法;研究逻辑上为先归纳后演绎;研究用途上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研究性质上为定性研究。应用到的具体方法有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归纳法,图示法,阐释法,个案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诗歌翻译的“太极译象观”开篇阐述了其理论来源、理论基础和具体内涵。随后从主体开天地、客体荡涟漪、主客相融生生不息三个方面展开。首先,从易学的角度分析了译者翻译思想的形成过程,总结出了翻译思想的生成模型。其次,对诗歌翻译的译本重构进行了探讨。先是结合诗歌的文本特征,全面分析了诗歌翻译距离的成因、影响和存在价值,以此为基础,论述了意义重构、意境重构及意识重构的应对策略。最后,从“言”、“象”、“意”三者的辩证关系切入,对主、客体互动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诗歌翻译的本质是在传播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走出国门,超越语言,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会通。

魏家海[8](2017)在《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汉学研究成果的反思性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包括唐诗翻译)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汉学家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不断受到我国古代文学界的重视,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研究获得的关注还不够,有待拓展和深化。本研究立足于实实在在的翻译文本,对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轨迹进行了梳理,丰富了翻译史研究和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引入了新的资源。通过总结他的翻译方法、翻译思想、传播和接受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典籍的翻译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寻找代言人,为培养更多紧缺的高层次的汉译英翻译人才,为我国制定适当的图书对外推广政策和计划,推动中国文化的外译、出版、发行和海外传播,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为促进美国社会对中美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重新认识海外唐诗研究的价值,为我国的唐诗研究提供反思。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着作和中国文学选集中的唐诗翻译的文本出发,不仅总结了宇文所安在不同学术研究阶段中的唐诗翻译特征的异同,而且挖掘了翻译背后的中西诗学思想、文化思潮和哲学观念的影响,具有翻译文化史意义。本研究在中西诗学、修辞学、语言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理论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的学术性和文学性相互交融这条主线,对着作中的主体文化和文学语境进行宏观描写和分析,对译文文本和原诗文本的语言和文体风格进行微观比较和解释,并把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译文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传播价值、翻译思想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借鉴意义。主要内容如下:宇文所安的着作《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诗歌翻译的实验性,契合了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宇文所安的早期翻译的实验性,通过孟郊和韩愈诗歌翻译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的翻译注重“可读性”,但努力追求忠实性。译文受到一些西方汉学家的高度评价,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特别是研究资料不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翻译的僵化、讹误和过度阐释现象。这些翻译误读背后既有译者自己的局限性,也有翻译目的使然,还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总体而言,宇文所安《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翻译实践透视了学术研究初期阶段翻译理念的特征。《初唐诗》是宇文所安从唐诗个案研究向系统研究的转折点,开启了系统化翻译的新阶段。随着从耶鲁大学博士生到耶鲁大学职业汉学家的身份转换,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宇文所安受到各种理论思潮,特别是耶鲁大学学者们的理论的影响,其次,还有中国传统的哲学和诗学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是唐诗研究的理论资源,而且也是唐诗翻译研究的隐形理论支柱。翻译的差异性阅读和翻译的修辞性构成这个阶段的两个基本特征。他的唐诗翻译阐释中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的传统。译文虽有某些不准确和松散之处,但地道性和可接受性占主导地位。宇文所安在《盛唐》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法、训诂法、阐释法等多种方法,对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翻译诗学的“正典”既有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诗言志”、“诗缘情”的文论思想,又有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子。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中的审美自主性、审美陌生性和审美非大众性在宇文所安的翻译中有所体现。不过,宇文所安并非仅仅是理论的消费者,他的“非虚构”诗学理论对翻译中意义的非隐喻化和显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中西诗歌创作中的方法论不仅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借入翻译研究过程之中,苦吟的诗学、隐秘的诗学,还有西方极简主义的诗学等都是创作经验的提炼,可用以观察、评价和阐释宇文所安晚唐诗翻译中的文学文化价值。宇文所安的晚唐诗翻译反映了“苦吟”诗学的本质特征。宇文所安在唐诗翻译中,也受到极简主义诗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翻译中对唐诗中某些复杂的意象和高难度词语的淡化处理,就是极简主义在唐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追忆”本是宇文所安的文学研究方法论,但可以解释宇文所安对晚唐诗中的文学文化的翻译。《中国文学选集》是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经典化的标志,作为中国文学课程的通识教材,对美国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包括唐诗)的意蕴和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宇文所安的唐诗文本的选择标准、倾向、内容和体例,以及对唐诗传播版图的重构意图,在语言形式选择中,尽管他不把韵律效果作为翻译主要的考量标准,但通过补偿手段也能翻译部分音乐效果。宇文所安对意象的翻译以再现为主,变通为辅。副文本也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特色,对译文的正文本的语境进行了补充和延伸,这对教材的阅读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翻译选集在西方有广泛的传播力,深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宇文所安的翻译思想散见于译例言、导言、诗学研究着作、论文和访谈之中。他对文学翻译功能的认识,对翻译中的“中国性”和“世界性”的“中和”式把握,契合了中国哲学中的“中和”思想。他的归化和异化相融合的理念,中国诗歌史的重构和民族文化可译性的观点,对译者角色的理解,对不同语域中的翻译策略的解释,以及翻译作为文化代言人的思想,构成了翻译思想的基本因子,藉此可对中国文化的翻译规模、方法、赞助和效果等进行反思。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包括名人译者模式,翻译策略模式,翻译传播模式,翻译“代言人”模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并对国内的中国诗歌评论和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主要是“学术翻译”,同时又有“文学翻译”的特性,他的唐诗研究或诗学研究类着作中的唐诗翻译以配合学术研究为目的,翻译的忠实度很高,通过大量的副文本中的训诂和文化典籍的语境补充,使翻译体现了学术性,并且兼顾文学性和可读性。

盛瑨[9](2017)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数字艺术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济的日益增长,社会大众对博物馆展示陈列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艺术品位,又可以参与其中,这也是当今博物馆发展的趋势。针对这种现象,2017年2月21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提出优化博物馆结构,丰富博物馆藏品,促进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功能和社会教育水平,建设现代博物馆体系,以此来推动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产业开发。因此,博物馆展示陈列对建设现代博物馆体系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对数字艺术与博物馆展示陈列艺术之间关系的梳理,运用基于博物馆学的多学科知识,建构博物馆展示陈列设计中数字艺术方面的理论体系,再用该理论体系去重新界定展示陈列的形式与内容,建立博物馆展示陈列的数字艺术应用系统,呈现出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博物馆空间展示效果,在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提升了社会价值。本文以数字艺术在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研究。文章在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和范围、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和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一章通过研究数字艺术与博物馆展示陈列艺术之间的关联性,来提出数字艺术进入博物馆展示陈列必要性。第二章以数字艺术在国内外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现状为切入点,从数字影像展示陈列应用与交互性装置展示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寻找数字艺术在国内博物馆展示陈列主要问题与出路。第三章就博物馆展示陈列的数字艺术理论系统架构,是以博物馆学为基础,融合艺术学、科学技术、传播学、美学经济等知识,建立数字艺术理论系统的基本体系,并进行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媒体转换。第四章运用数字艺术理论体系从博物馆展示陈列的筹划、空间、艺术品、数字内容、音乐音效、影与像和虚拟博物馆平台七个部分来整合数字艺术系统中的内在模块结构关系,并建立完整的博物馆展示陈列的数字艺术应用系统。第五章从各个层面来分析博物馆展示陈列中数字艺术的作用。第六章再从博物馆展示陈列艺术中数字艺术系统应用的多角度来提炼出多重价值,并关注后博物馆时代的社会发展效应。最终将研究的理论成果转换成社会的具体实践,对今后的博物馆建设与改造有所帮助。

黄春媛[10](2016)在《虚实相生的声乐美学特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儒家、道家的思想体系很丰富,对我们的人生、社会、和自然都有很多深奥、精准的观察,有较强的理论依据。本文从理论上论述了"虚""实"在声乐演唱过程中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各有其不一样的表现和意义。诸如"大音希声"与"大象无形"皆是虚实相生而达到的大美之极。老子的道家思想,哲学思辩性也很强,他提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智慧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形形色色问题都具有教育和启迪意义。

二、虚实相生:意义互动生成的文化张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虚实相生:意义互动生成的文化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1)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及其生态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宗白华生命美学产生的背景和文化哲学基础
    第一节 宗白华生命美学产生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二、个人经历及学术理路
        三、与现代新儒家的关系
    第二节 西方生命哲学基础
        一、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
        二、柏格森的生命创化论
        三、歌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传统生命哲学基础
        一、《周易》和“四时自成岁”之历律哲学
        二、道家和禅宗
第二章 宗白华生命美学的内涵
    第一节 宗白华生命美学之本体-“生生而条理”的生命节奏
        一、生命节奏及其内涵
        二、生命节奏之根基-阴阳二气
        三、生命节奏的丰富表现
    第二节 生命节奏与宗白华美学几个重要范畴之间的关系
        一、艺术意境:“道”“舞”“空白”
        二、时空观-以时统空,节奏化、音乐化的时空合一体
        三、虚与实
第三章 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中的生态意蕴
    第一节 对自然的重新发掘
    第二节 《周易》中的生态审美智慧
    第三节 自然、艺术和人生的辩证统一
第四章 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及其生态意蕴的重要启示
    第一节 人生的艺术化
    第二节 发掘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中国传统美学理论的现代转化
    第三节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参与性的世界观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魏晋南北朝形神美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文章结构
第一章 玄学视域下的形神建构
    一、魏晋形神观与玄学哲思
        (一)两汉三国时期的形神观
        (二)以无为本的正始玄学形名观
        (三)王弼言、意、象的符号逻辑
    二、人的“形神”之美转向美学的“形神”
        (一)身体的“形”“神”之美
        (二)嵇康“以心为主”的听觉形象
        (三)嵇康形神之“和”对士人精神世界的建构
    三、顾恺之“形神兼备”的艺术观
        (一)顾恺之的绘画实践与“以形写神”的美学命题
        (二)“有情而无累”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
        (三)“形神兼备”与“虚实相生”
    小结
第二章 佛学背景下的形神新变
    一、佛教思想对传统形神观的否定
        (一)龙树的中观美学对玄学形神美学的瓦解
        (二)慧远的神本体佛家形神观
        (三)“形”与“神”....现象与空间的重释
    二、佛学形神思想与山水艺术的建构
        (一)佛学“神不灭”思想与宗炳的形神美学
        (二)澄怀味象与山水画理论的艺术形象建构
        (三)神超理得与山水画论艺术精神构建
    三、“理”与“悟”.....谢灵运山水诗对形神的超越
        (一)道生的顿悟形神观
        (二)谢灵运山水诗“由景到境”的形象超越
    小结
第三章 儒家传统形神观的融合新解
    一、士人阶层的情本形神美学观
        (一)范缜与《神灭论》
        (二)刘勰论文章之“神思”与“物象”
        (三)《文心雕龙·风骨》中的“形神”美学观
    二、南北朝民间志怪小说中的儒家形神观
        (一)儒家以人为中心的理性化形神观
        (二)儒家以孝文化为核心的伦理形神观
        (三)和乐思想统摄下的形神审美范式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叙事学相关研究
        二 纪录片叙事相关研究
        三 《如果国宝会说话》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创新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
第一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建构
    第一节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主体
        一 建构整体的真实作者
        二 展现内涵的隐含作者
        三 传递信息的叙述者
    第二节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主题
        一 植根记忆的历史文化
        二 融入精神的家国情怀
        三 潜移默化的哲学思想
        四 饱涵意境的审美艺术
    第三节 《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结构
        一 时间顺序式结构
        二 时空交错式结构
        三 双线关联式结构
第二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多角度的叙事视角
        一 开拓视野的零聚焦
        二 沉浸体验的内聚焦
        三 客观叙事的外聚集
    第二节 多变幻的叙事风格
        一 严肃与活泼互补
        二 纪实与写意兼具
    第三节 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一 设置悬念激发想象
        二 情景再现引人入胜
        三 捕捉细节丰满叙事
第三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语言
    第一节 打造视觉盛宴的镜头语言
        一 独特的镜头运用
        二 精湛的画面构图
        三 独具匠心的蒙太奇
    第二节 营造听觉奇观的声音语言
        一 紧扣叙事的背景音乐
        二 补充叙事的同期声
    第三节 烘托诗意氛围的文本语言
        一 展现韵律美的语音修辞
        二 体现逻辑美的语篇修辞
        三 呈现意象美的辞格运用
第四章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叙事价值
    第一节 文化价值:建构文化记忆增强文化认同
        一 文字与图腾:文化记忆的符号建构
        二 人物与思想:文化记忆的精神建构
    第二节 历史价值:唤醒历史记忆激发集体情感
        一 以历史记忆激发国家归属感
        二 以历史记忆激发历史敬重感
    第三节 艺术价值:展现传统之美呈现意境之美
        一 器物美的展现
        二 意境美的呈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二季文物统计
个人简历
致谢

(4)图式与意象 ——潇湘八景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引言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研究现状
    4.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潇湘八景图”的源流探析
    1.1 “潇湘八景”溯源
        1.1.1 “潇湘”地理环境及“潇湘八景”的实景考证
        1.1.2 “潇湘”文化溯源
    1.2 地域特色之确立——宋代“潇湘八景图”
        1.2.1 启“潇湘八景”无声诗——宋迪
        1.2.2 拂“潇湘八景”禅意相——牧溪、玉涧
    1.3 理想佳胜之衍生——元、明、清三代“潇湘八景图”
        1.3.1 嗣承马夏——张远与“潇湘八景图”
        1.3.2 吴中流韵——文徵明、文从简与“潇湘八景图”
        1.3.3 见其深意——宋旭与“潇湘八景图”
第二章 “潇湘八景图”的图像探析
    2.1 画题要素与场景特征
        2.1.1 题名的对称性与工整性
        2.1.2 场所的确定性与模糊性
        2.1.3 景致的变幻性与叠加性
    2.2 图像表现与图式构成
        2.2.1 基础图像
        2.2.2 核心图像
        2.2.3 辅助图像
    2.3 笔墨技法与山水表达
第三章 “潇湘八景图”的诗画意象与文化隐喻
    3.1 “潇湘八景”的诗画意象
        3.1.1 “潇湘八景”题画诗
        3.1.2 “潇湘八景图”与“潇湘八景”题画诗的图文关系
    3.2 “潇湘八景”诗画中的文化隐喻
        3.2.1 第一层次:现山河逸境
        3.2.2 第二层次:倾个人悲愁诉忧国情怀
        3.2.3 附加层次:纳禅思意趣
    3.3 “潇湘八景图”与诗词搭建的典型个案
        3.3.1 探赜索隐钩深致远——“江天暮雪”与《江雪》诗
        3.3.2 水碧沙明空诉清怨——“潇湘八景图”与王夫之《潇湘大八景词》
第四章 “潇湘八景图”在明清的转变及对外影响
    4.1 “潇湘八景图”向明清纪游图的画意转变
        4.1.1 画意转变的原因
        4.1.2 “潇湘八景图”与明清纪游图之间的传承关系
        4.1.3 “潇湘八景图”与明清纪游图的图像意象比较
    4.2 “潇湘八景图”的对外影响——以日本为例
        4.2.1 “潇湘八景图”的东渐原因
        4.2.2 日本与“八景”文化现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5)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凡例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论题的相关学术背景及学科范畴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与问题所在
    三、研究策略和研究程序、章节安排
    引用参考文本
第一章 历史风潮与人文风格
    第一节 “新音乐”与“新潮音乐”的学理定位
        一、“新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肇始
        二、“新潮音乐”:中国当代音乐的动因
        三、以人为本:中国当代音乐的内涵与外延
    第二节 “中国式表达”与“风格趣向”的文化剖析
        一、“表达”与“趣向”词意解析
        二、华夏音乐美学基本特征及在陈其钢音乐人文风格中的显现
    本章小结 内外因素 相生相协
    引用参考文本
第二章 作曲家生平及作品、访谈概述
    第一节 陈其钢生平概述
        一、少年初长成:国内成长背景(1951-1983)
        二、职业化确立:海外求学经历(1984-1992)
        三、艺境风格化:三部经典之作
        四、唯乐不可伪:面对真我敞开
    第二节 陈其钢作品、访谈概述
        一、从作品样式看基本写作偏好
        二、从访谈观点探音乐美学思想
    本章小结:潜心理想 中得心源
    引用参考文本
第三章 假谢赫“六法”勾绘中国式表达
    第一节 气韵生动——情景交融
    第二节 骨法用笔——主题手法
        一、骨法架势:以《逝去的时光》主题手法为例
        二、骨质笔力:以《蝶恋花》之《多愁善感》为例
    第三节 应物象形——标题意象
        一、“花鸟命题”的直觉与想象
        二、标题的内容与题材暗示
    第四节 随类赋彩——配器音色
        一、色彩之时空流动
        二、音色之性格标签
    第五节 经营位置——结构布局
        一、旋律发展利用调式游移展开
        二、半音化进行的蒙太奇晕染法
        三、段落衔接与背景铺陈之手法
    第六节 传移模写——承续传扬
    本章小结 情在理中 气韵生动
    引用参考文本
第四章 音乐样式、代际群体及跨文化语境
    第一节 声乐作品的内涵性研究
        一、从人声体裁挖掘主观情思
        二、苏轼与陈其钢的思想共通
    第二节 第五代作曲家现象研究
        一、于无声处听惊雷:“崛起的一代”
        二、个体比较性研究:以谭盾为例
        三、跨文化语境下的中国作曲家
    本章小结 回溯开篇设问
    引用参考文本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6)阿来小说批评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确立
    二、研究现状
        (一)阿来小说的批评现状
        (二)阿来小说批评研究概况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价值
第一章 作为一种当代批评现象的阿来小说批评
    一、繁荣表象背后的尴尬
        (一)纯文学与时代的对抗:坎坷出版路
        (二)阿来小说批评的兴起与发展
    二、新世纪:悄然变化的批评格局
        (一)媒体批评的“热”活跃
        (二)精英批评的“冷”坚守
    三、阿来小说批评的难点与焦点
        (一)文本的复杂性之客观存在
        (二)普遍与特殊之主观认知
第二章 阿来小说批评的多重维度
    一、文化: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一
        (一)文化身份界定
        (二)双向徘徊的文化立场
        (三)文化研究的批评路径
    二、诗性: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二
        (一)文本建构的诗意化
        (二)叙述方式的意象化
        (三)诗性精神的守望
    三、历史: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三
        (一)社会历史批评的盛行
        (二)“大”历史与“小”叙事
        (三)作家历史观的演变
    四、人性:阿来小说批评多重维度之四
        (一)生态视域的“人”之在
        (二)人性真善美的理想呼唤
        (三)文学文本中的人性呈现
第三章 阿来小说批评的价值及其局限
    一、阿来小说批评价值意义的确认
        (一)文学批评的历史化探索
        (二)藏族文学批评的突围战
        (三)批评与创作的同构关系
    二、阿来小说批评的局限
        (一)他者批评的误读现象
        (二)理论的惰性与批评的审视
        (三)时代之因与缺席的批评
第四章 阿来小说批评发展的可能
    一、民族主体的批评立场
        (一)多民族文学史观
        (二)民族性与世界性
    二、文学批评与跨文化研究方法结合
        (一)跨文化研究方法的理路
        (二)阿来小说跨文化研究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万文“意”始,万象归一 ——诗歌翻译的“太极译象观”(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易学的浪漫回归
    1.1 文之初,意本源: 研究背景
        1.1.1 易之道: 《周易》概述
        1.1.2 译之源: 《周易》与翻译
        1.1.3 “一”之理: 题目解说
        1.1.3.1 万文“意”始
        1.1.3.2 万象归一
    1.2 研之道,贵以鲜—一研究意义与创新性
        1.2.1 化之传: 诗歌翻译与中国文化跨境传播
        1.2.2 “易”阑珊: 《周易》与诗歌翻译的融会贯通
    1.3 一而十,十而百: 研究方法
        1.3.1 研究角度
        1.3.2 方法论
        1.3.3 一般方法
        1.3.4 具体方法
    1.4 知先言,识先文: 文献综述
        1.4.1 研究文献回顾
        1.4.1.1 大易翻译学
        1.4.1.2 “五行”与翻译
        1.4.1.3 “阴阳”与翻译
        1.4.1.4 “象”与翻译
        1.4.1.5 “太极”与翻译
        1.4.1.6 其他易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1.4.2 研究成果评价
        1.4.3 尚未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 流转的译场: 灵动的“译象观”
    2.1 大美在易,轮回相契: 理论来源
    2.2 相生相克,气理相通: 理论基础
        2.2.1 生与克: 五行相息
        2.2.2 言与魂: 空谷诗韵
        2.2.3 景与态: 清漪化境
        2.2.4 力与权: 轻舟传语
    2.3 立象尽意,天人合一:“太极译象观”
        2.3.1 万物一始,万文“意”始
        2.3.2 主体开天地
        2.3.3 客体荡涟漪
        2.3.4 主客相融,生生不息
第三章 朦胧的遮蔽: 译者翻译思想分析
    3.1 精气为物,弥纶天地: 译者翻译思想模型
        3.1.1 各从其类,各指其所
        3.1.1.1 翻译需求
        3.1.1.2 翻译趣味
        3.1.1.3 审美人格
        3.1.2 精气成物,倒置天地
        3.1.3 物我同一,神物同游
        3.1.3.1 与天地准,与天地似
        3.1.3.2 旁行不流,乐天知命
        3.1.3.3 范围天地,曲成万物
        3.1.3.4 物我归一,神物同游
    3.2 严谨的传教士: 理雅各
        3.2.1 文化身份
        3.2.2 学术准备
        3.2.3 翻译目标
        3.2.4 翻译思想及翻译策略
        3.2.4.1 《中国经典》中的《诗经》译本
        3.2.4.2 韵体《诗经》译本
        3.2.4.3 《东方圣书》中的《诗经》译本
    3.3 洒脱的诗人: 庞德
        3.3.1 翻译目的
        3.3.2 诗学观的三次转变
        3.3.3 翻译思想
    3.4 本色的译者: 汪榕培
        3.4.1 文本选取
        3.4.1.1 翻译需求
        3.4.1.2 翻译趣味
        3.4.1.3 审美人格
        3.4.2 翻译思想
        3.4.3 翻译策略
    3.5 透明的归隐
第四章 诗意的再生:诗歌译本重构
    4.1 境的呈现:诗歌翻译距离
    4.2 意的表达:意义重构
    4.3 美的延续:意境重构
    4.4 声的传递:意识重构
第五章 诗性的复活:诗歌文化的跨境传播
    5.1 得“意”而忘“象”:“言意”相融,和谐共生
    5.2 与天地合其德:天人相合的文化归一
第六章 结语
    6.1 主客相融,文我归一
    6.2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6.3 本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中涉及到的新范畴

(8)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宇文所安其人及其主要着作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实际应用价值
        三、国际政治价值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述评
        一、近年国内外唐诗英译研究现状
        二、宇文所安的诗学思想研究和唐诗研究的述评
        三、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述评
第一章 《韩愈与孟郊的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实验性
    第一节 翻译镜像的实验性
        一、“想象界”的镜像
        二、作为“他者”的镜像
        (一) 句法顺序结构的翻译模仿
        (二) 以古语措辞译古语措辞
        三、原诗在译诗镜像中的凝视与被凝视
        (一) 译者的主题选材的选择性凝视
        (二) 译诗的认同与再现凝视
    第二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总体识度
        一、意象翻译的可读性
        二、语言修辞翻译的可读性
        (一) 语言翻译的简洁性
        (二) 修辞翻译的简明性
        三、文化翻译的可读性
        (一) 神名和圣贤名的翻译
        (二) 传说中的人物和风物的翻译
        (三) 精灵鬼怪形象的翻译
    第三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局部识度
        一、意象翻译中的弱化与误译
        二、词语的误读与误译
        (一) 词语的误译
        (二) 表达方式的误译
        (三) 翻译中过度阐释与误译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初唐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学术传统
    第一节 文本意义解构翻译中的修辞学传统
        一、道法自然与翻译修辞的“存在之真”
        二、修辞的翻译与翻译的修辞
        三、差异性修辞阅读中的翻译的修辞性
        (一) 翻译的隐喻性
        (二) 翻译的转喻性
        (三) 翻译的双重转喻性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翻译修辞的超越性
        (一) 对语言同一性的超越
        (二) 释义对译诗文本修辞的超越
    第二节 文本翻译中的结构主义诗学传统
        一、“语言”相对固化中的“言语”翻译的调整
        (一) 专有名词翻译的微调
        (二) 特殊词语修辞翻译的微调
        二、句子结构的翻译重组
    第三节 翻译阐释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一、作为创造者的译者主体性与中国人文传统的植入
        二、作为解释者的译者与中国人文传统的解释
        (一) 解释译文中的语言意义
        (二) 补充译文中的文化蕴涵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盛唐诗》中翻译的中西正典影响
    第一节 中国诗学“道”“志”“情”的影响
        一、“文以载道”与正统之“道”在译诗中的还原
        (一) 德之“道”与译之“德”
        (二) 理之“道”与译之“理”
        (三) 事之“道”与译“事”之“道”
        二、“诗言志”与译诗中的世界关系的塑造
        (一) 言“政”与译“政”
        (二) 伦理之“志”与译诗的伦理定位
        (三) 作诗言“志”与翻译心理
        三、“诗缘情”与译诗中的情感跨越
        (一) 山水幽情
        (二) 边塞豪情
        (三) 友人别情
        (四) 狂幻纵情
    第二节 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响
        一、审美自主性与译者的审美自觉
        (一) 情美
        (二) 气美
        (三) 画美
        二、审美陌生性与译者的审美创新
        (一) 意象的陌生化翻译
        (二) 修辞形式的陌生化翻译
        三、审美非大众性与译者对审美传统的坚守
        (一) 浪漫情怀的审美价值
        (二) 诗的“诗性”审美价值
    第三节 非虚构诗学的影响
        一、意义翻译的非隐喻化
        (一) 生活经历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实现
        (二) 事件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反映
        二、潜在意义翻译的显化
        (一) 诗歌意义中的宇宙结构的感知模式的自然显化
        (二) 诗歌的意义和模式由隐变显
        三、翻译中联想方式“类”义的跨界
        (一) 译者对心理感觉“类”义的跨越
        (二) 译者对视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三) 译者对听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晚唐》中的唐诗翻译的文学文化的辐射
    第一节 诗歌创作方法论在翻译中的辐射
        一、苦吟的诗学与诗歌翻译的文学文化价值
        (一) “苦吟”与翻译的节奏
        (二) “苦吟”与声律和意象翻译的玩味
        二、隐秘的诗学与文学文化价值翻译的等化
        三、极简主义诗学与文学文化的淡化
        (一) 联想意义的淡化
        (二) 复义的单义化
    第二节 译者声音的辐射
        一、译者“声音”的翻译选材
        二、译者“声音”中的译文语言特征
        (一) 文化词语
        (二) 修辞与叙事
        (三) 语篇
    第三节 追忆在翻译中的辐射
        一、翻译中的诗性审美追忆
        (一) 审美追忆中的翻译追忆的本质
        (二) 对诗人审美认知和表达的追忆
        二、注释中的文化追忆
        (一) 译注追忆中的文化传承
        (二) 个案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文学选读》中翻译的经典重构与阅读
    第一节 文本选择论
        一、汉学家的唐诗文本选择对比
        二、唐诗译介选择的社会文化考量的分析
    第二节 语言选择论
        一、音韵节奏翻译的差异与补偿
        二、句法形式的移植与变异
        (一) 诗句结构的节奏转换
        (二) 对仗句的转换
    第三节 意象选择论
        一、心理意象
        二、生理意象
        三、物理意象
        四、史典意象
        (一) 文学语典意象
        (二) 文化典故意象
    第四节 副文本补偿论
        一、题解的时间维度对诗人形象的重构
        二、注释的空间维度对唐诗中的文化形象的重构
    第五节 小结
        (一) 有关宇文所安译作的国际译评
        (二) 有关沃森译作的国际译评
        (三) 关于西顿的译作的国际译评
第六章 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及其启示
    第一节 文学翻译思想
        一、文学翻译的功能
        (一) 翻译是中国古典诗歌成为“世界诗歌”的前提
        (二)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思想中的融合与中和
        (三) 文学翻译对文学经典的重构
        二、文学和文化的可译性
        三、译者的角色
        四、文学翻译的效果
        (一) 文学翻译语域和风格的多样性
        (二) 文学翻译的透明性和本土性
    第二节 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对中国文学翻译的启示
        一、名人译者模式
        二、翻译策略模式
        四、翻译“代言人”模式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9)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数字艺术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范围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博物馆学理论方面
        二、艺术学理论方面
        三、科学技术理论方面
        四、传播学理论方面
        五、美学经济理论方面
    第五节 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六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主要创新点
        一、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主要创新点
    第七节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
        一、博物馆展示陈列
        二、数字艺术
    第八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系统图
        一、研究方法
        二、写作思路和框架
第一章 数字艺术与博物馆展示陈列艺术的关联性
    第一节 现代科技的进程
        一、第五媒体时代的开始
        二、现代科技的数字艺术呈现
    第二节 展示陈列的表象
        一、展示陈列的概念界定
        二、展示陈列的分类
    第三节 当数字艺术与展示陈列相交集
        一、当代艺术中影像装置作品展示的启发
        二、大型展演活动的科技绽放
        三、主题性博览会中科技与艺术的交集
    第四节 数字艺术进入博物馆展示陈列的必要性
第二章 数字艺术在国内外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应用依据
    第一节 数字影像展示陈列应用现状
        一、“配角”性展览方式
        二、数字影像在博物馆展呈中的应用优势
    第二节 交互性装置展示应用现状
        一、信息资讯科普性应用
        二、文化性表达应用
        三、互动科学技术性应用
    第三节 数字艺术在国内博物馆展示陈列主要问题与出路
        一、内容与形式同质化趋势加剧问题
        二、数字展示陈列方式的应用于文物保护之间系列问题
        三、数字艺术在国内博物馆展示陈列出路
第三章 博物馆展示陈列的数字艺术理论系统架构
    第一节 数字艺术理论系统架构的前提
    第二节 数字艺术理论系统架构的体系
        一、博物馆学理论
        二、基于博物馆学的艺术学理论
        三、基于博物馆学的科学技术理论
        四、基于博物馆学的传播学理论
        五、基于博物馆学的美学经济理论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的博物馆媒体转换
        一、博物馆媒体的“用户思维”建立
        二、博物馆信息的数字化转型
        三、技术、艺术促使博物馆虚拟平台建设
第四章 博物馆展示陈列的数字艺术系统架构
    第一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中数字艺术系统的筹划
        一、主题氛围的立体营造
        二、文案层次的经纬延伸
        三、空间语境的虚实交叠
    第二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数字艺术系统的空间
        一、数控可变的造型方式
        二、人性温控的色彩表达
        三、智能交互的灯光氛围
        四、环保节能的材料表达
    第三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数字艺术系统的艺术品
        一、书法作品的数字化呈现
        二、绘画作品的数字化表达
        三、雕塑作品的数字化拓展
        四、装置作品的数字化解构
    第四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数字艺术系统的数字内容
        一、数字内容的形象性
        二、数字内容的独创性
        三、数字内容的情感性
        四、数字内容的审美性
    第五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数字艺术系统的音乐音效
        一、数字音乐的随机性表达
        二、数字音效的自然仿真
    第六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艺术数字艺术系统的影与像
        一、数字摄影的记录采集
        二、数字图形的创意设计
        三、数字影像的多样呈现
    第七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艺术数字艺术系统的虚拟博物馆平台
        一、虚拟现实技术展示
        二、虚拟博物馆空间的体验
        三、虚拟博物馆的现实意义
    第八节 数字艺术系统中的内在模块结构关系
        一、文本类
        二、空间环境类
        三、数字媒体类
        四、实物类
第五章 博物馆展示陈列中数字艺术系统的作用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与审美的模式分解与突破
        一、突破传统的艺术创作的过程
        二、对审美主体的作用
        三、审美客体的作用
    第二节 科学与艺术的深度融合
    第三节 丰富多变的交互体验
    第四节 寓教于乐的营运理念
    第五节 传承保护的思想意识
第六章 博物馆展示陈列中数字艺术系统的价值呈现
    第一节 对博物馆的价值呈现
        一、博物馆研究的视觉艺术呈现增强
        二、博物馆保护陈列的视觉效果更好
        三、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功能更加全面
    第二节 基于博物馆的艺术价值呈现
        一、拓宽了艺术审美视角
        二、拓展了艺术创意思维
        三、丰富了艺术创作手段
    第三节 基于博物馆的传播价值呈现
        一、博物馆传播的双向互动模式开启
        二、博物馆传播的电子媒体信息内容加强
        三、博物馆传播的多元化收藏丰富
        四、博物馆传播的受众对象得以扩大
        五、博物馆传播的实时性沟通效果通畅
    第四节 基于博物馆的经济价值呈现
        一、博物馆经济的互补性加强
        二、博物馆经济的间接性加强
        三、博物馆经济的融合性加强
    第五节 基于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呈现
    第六节 博物馆展示陈列中数字艺术系统的价值导向
        一、后博物馆时代的启示
        二、关注后博物馆时代的社会发展效应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虚实相生的声乐美学特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虚实相生在声乐美学中的由来
    1. 虚实相生的定义
    2. 虚实相生的意义
二、虚实相生的声乐美学特质
    1. 声乐美学特质中旋律伴奏间的虚实相生
    2. 声乐美学特质中力度分布的虚实相生
    3. 声乐美学特质中演唱速度的虚实相生
三、虚实相生的声乐美学表现
    1. 虚实相生的气息运用在声乐美学中的表现
    2. 虚实相生的声腔韵律在声乐美学中的表现
结语

四、虚实相生:意义互动生成的文化张力(论文参考文献)

  • [1]宗白华生命美学思想及其生态意蕴研究[D]. 李浩. 山东大学, 2021
  • [2]魏晋南北朝形神美学观研究[D]. 周春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3]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叙事研究[D]. 李萌. 郑州大学, 2020(02)
  • [4]图式与意象 ——潇湘八景图研究[D]. 刘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5]陈其钢中国式表达及其当代音乐创作的风格趣向研究[D]. 孙慧. 上海音乐学院, 2020(12)
  • [6]阿来小说批评论[D]. 查书雨. 江西师范大学, 2018(12)
  • [7]万文“意”始,万象归一 ——诗歌翻译的“太极译象观”[D]. 李云竹. 东北大学, 2018(02)
  • [8]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D]. 魏家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9]博物馆展示陈列中的数字艺术应用研究[D]. 盛瑨.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5)
  • [10]虚实相生的声乐美学特质研究[J]. 黄春媛. 音乐创作, 2016(08)

标签:;  ;  ;  ;  ;  

幻想与现实:意义交互产生的文化张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