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作性头痛的脑波涨落图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稚[1](2016)在《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及其训练监控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动负荷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检测与评估,一直是困扰教练员与科研人员的难点问题之一。脑电图是脑生理特征的客观反映,是检验和预测脑状态和功能变化的重要依据。从2011年至2013年,我们就不同级别、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状态下优秀运动员的脑功能特征进行了为期三年的综合调查和实验研究。在大量数据和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脑功能特征指标评价体系,从神经中枢角度为优秀运动员训练监控提供科学、准确、客观的方法,为优秀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脑电信息熵和神经递质分析技术,对优秀运动员的脑功能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分为五个部分:1、优秀运动员的脑功能特征。研究对象为普通正常人189人,优秀运动员540人(其中一级运动员199人,健将级运动员217人,国际健将级运动员124人);2、不同训练阶段,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研究对象为来自7个不同项群的384名优秀运动员,观察四个训练阶段(开始阶段、提供阶段、强化阶段和赛前阶段)脑功能特征的变化。3、不同训练状态,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研究对象为来自7个不同项群的384名优秀运动员,观察五个状态时脑功能特征的变化。4、依据前三个实验的数据,采用百分位数法,初步建立“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检测技术评估与监控体系”。5、在实践中应用“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检测技术评估与监控体系”,以国家体操队备战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结果:1、使用脑电信息熵与神经递质分析技术分析脑电图,可以看出优秀运动员与普通正常人相比,具有协调、稳定和有序等脑功能特征。级别越高的运动员其稳定性越好,有序性越高。男女没有显着性差异。2、使用脑电信息熵与神经递质分析技术分析脑电图,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随着训练阶段的变化发生规律性变化。3、使用脑电信息熵与神经递质分析技术分析脑电图,优秀运动脑功能特征随着训练状态的变化发生规律性变化。4、采用百分位数法,初步建立“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检测技术评估与监控体系”。5、通过在实践中使用“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检测技术评估与监控体系”,发现脑电图的个体差异很大,个体化评估可以更精准地反映训练负荷所引起的人体变化以及运动员当前状态,脑功能特征指标可从中枢状态评估角度作为训练监控的指标之一。结论:优秀运动员具有协调、稳定和有序等脑功能特征,在不同训练阶段、不同训练状态,优秀运动员的脑功能特征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据此建立的“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检测技术评估与监控体系”是优秀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和选拔参赛运动员的客观有效评价方法,该方法从中枢状态评估角度充实了竞技能力状态诊断与评估指标体系。
郭田生[2](2014)在《脑涨落图的技术原理及临床研究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脑涨落图(EFG)是一种无创检测大脑多种神经递质功能的新技术。本文简述了EFG的神经电生理原理;回顾了其在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癫痫、失眠症、抑郁症等疾病中的应用。表明EFG有可能成为探讨某些脑部疾病的病因、疾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重要实用技术。
关诗慧[3](2014)在《慢性失眠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递质涨落特点》文中认为研究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失眠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神经递质的涨落特点。研究方法收集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患者59例为观察组,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化火型、痰火内扰型、阴虚火旺型及心虚胆怯型四种基本证型。正常健康人20例做为对照组。通过脑功能仪检测的神经递质涨落值,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分析各组特点。实验结果59例慢性失眠患者中,肝郁化火型53例;心虚胆怯型3例;阴虚火旺型2例;痰火内扰型1例共四型。肝郁化火型不寐占总病例的89.8%;痰热火扰型占1.7%;阴虚火旺型3.4%;心虚胆怯型5.1%。卡方检验中,肝郁化火: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γ-氨基丁酸(GABA)与谷氨酸(Glu)存在显着差异(P<0.05);乙酰胆碱受体(Ach-R).五羟色胺(5-HT)、乙酰胆碱(Ach)、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则无显着差异。痰火内扰:Ach-R存在显着差异(P<0.05); Glu、GABA、5-HT、 Ach、NE、DA则无显着差异。阴虚火旺:GABA与Ach-R存在显着差异性(P<0.05); Glu.5-HT、Ach、NE、DA则无明显差异性。心虚胆怯:GABA、Glu、Ach-R、5-HT、Ach、NE、DA均无显着差异。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神经递质涨落情况:GABA与Glu存在显着差异(P<0.05); Ach-R、5-HT、Ach、NE、DA则无显着差异。t检验中,肝郁化火: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GABA与Glu存在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的GABA与Glu的值低于对照组;而Ach-R、5-HT、Ach、NE、DA则无显着差异。痰火内扰:Ach-R存在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的Ach-R值高于对照组;Glu、GABA、5-HT、Ach、NE、DA则无显着差异。阴虚火旺:GABA与Ach-R存在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的GABA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Ach-R值高于对照组;Glu、5-HT、Ach、NE、DA则无显着差异。心虚胆怯:GABA、Glu、 Ach-R、5-HT、Ach、NE、DA均无显着差异。观察组所有病例与对照组中各神经递质涨落情况:GABA与Glu存在显着差异(P<0.05),观察组的GABA与Glu的值低于对照组;其余Ach-R、5-HT、Ach、NE、DA则无显着差异。结论1、慢性失眠患者脑内GABA和Glu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余神经递质Ach-R、5-HT、 Ach、NE、Da的涨落无明显改变。2、慢性失眠中肝郁化火型为临床常见类型,其脑内GABA和Glu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余神经递质Ach-R、5-HT、Ach、NE、DA的涨落无明显改变。
唐伟,周占松,宋波[4](2011)在《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3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该院泌尿外科门诊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30例,有骨盆区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病程3月以上为前列腺炎组;同期体检人群中随机选择30例,无前列腺炎相关的骨盆区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为对照组。采用脑电超慢涨落图(ET)分析脑内神经递质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较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经心理及药物治疗后上述3种神经递质均升高(P<0.05)。结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变化具有抑郁症和心理障碍的特征,心理和药理治疗时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障碍有确切疗效。
田雪文,赵学峰,秦美芹[5](2010)在《山东省跆拳道优秀运动员睡眠状况和竞技状态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应用脑内神经递质分析系统(EFG分析仪)检测山东省跆拳道运动员在想象比赛和诱导睡眠的状态下,脑内神经递质活动变化情况及其脑功能状态表现情况,对运动员的睡眠状况和竞技状态进行分析,从而为有效解决睡眠问题和科学训练提供指导。
韦军[6](2007)在《优秀射击运动员临赛前脑电和唾液皮质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脑科学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中与基因工程并列的两大热点问题,脑电图技术是目前脑科学研究中最为广泛采用的以生物控制论研究大脑的技术手段。对运动员采用无创伤、安全、便捷的脑电图测试技术,分析和探求其大脑情绪控制和心理状况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心理素质要求极高的射击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期间的脑电图变化特征,试图揭示运动员赛期的生理和心理的应激改变,并通过监控这些变化来达到有效控制和调节运动员临赛前的应激状态。比赛期间的应激状态下运动员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情绪的变化,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作为影响和调节人体情绪的主要调节系统,其中的多种激素间的复杂调节关系保证了机体的正常情绪状态的水平。皮质醇被认为是人体的“应激激素”,当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体内的皮质醇浓度会迅速升高。情绪的波动也会导致脑电图产生改变,综合这些指标的改变能否用于监控和调节射击运动员的比赛状态是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采用了可以在赛场非屏蔽环境下使用的新型脑电图测试技术,在安静和表象情况下进行脑电采集,结合唾液皮质醇、restq-76紧张恢复情况量表,对参加2005年第十届全运会气手枪射击比赛预赛的7名我国优秀射击运动员进行赛前一天和距离正式比赛1小时内临场赛前状态的数据采集,经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优秀射击运动员赛前脑电变化提示临场赛前大脑平均唤醒水平低于赛前一天,同时大脑半球的协同能力提高。2赛前脑电特征反映了适当的赛前紧张度和临赛认知状态。优秀射击运动员在安静时具有以θ波为代表的慢波活动特征,能体现射击运动员的气质特点。3、唾液皮质醇在临场赛前较赛前一天有显着升高,并且与脑电图的唤醒水平和应激参数出现相关,可以作为赛前紧张情绪变化的定性指标之一。4、赛前一天的restq-76量表脑电图相关性结果显示疲劳程度与应激参数、恢复能力与唤醒水平均有显着性相关。
张理义,徐志熊[7](2006)在《ET在某些神经疾病中的应用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ET)是一项新的脑电图分析技术,它根据脑电超慢涨落理论,对大脑慢电活动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得出超慢谱(S谱),并由此反映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本文简要介绍了ET的原理,以及ET在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
魏高峡,梁承谋,李佑发,沃建中[8](2005)在《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功能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对20名健将级游泳运动员在赛前一周、赛前一天和赛后24h内的脑功能状态进行动态追踪研究。结果表明,赛前一天,大脑中枢递质5HT、Ach和DA出现了特殊的空间构型,具体表现为5HT的右脑优势;Ach的前高后低走向和DA的左脑优势。赛前一天可能是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关键点。
魏高峡[9](2005)在《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波超慢涨落分析》文中指出在竞技比赛中,运动员各种心理活动都是通过心理状态来得以体现,其中尤以赛前心理状态最为重要。因此,寻求合适的方法来反映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目前,简单生理学指标的测量和赛前问卷测量方是研究者常用的方法,但都有着这些技术本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国内开创的一种新的脑功能成像技术-脑波超慢涨落分析技术(SET)具有无创性特点,它能通过扫描脑组织的生物电活动-脑波的涨落来直接地、有效地反映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活动,具有其它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且在正常人脑功能测查、临床、航天、教育等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以上因素,本研究采用了SET作为研究手段,对20名优秀游泳运动员在赛前一周、赛前一天和赛后三个时刻的赛前心理状态进行了大脑神经递质活动的探测,同时采用赛前心理状态调查表,赛前一天生理活动记录和教练员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运动员进行了赛前心理状态组别的划分,对良好赛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进行了赛前一周、赛前一天和赛后三个时刻的测查。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游泳运动员大脑中枢递质的活动在赛前一天出现了具有大脑活动结构特征的规律性变化,而赛前一周尚未发现任何反映脑功能状态的规律性活动。(2)赛前一天,游泳运动员大脑中枢递质的规律性变化与某些脑区有关,具体表现为DA的左脑优势、5-HT的右脑优势和ACh的前高后低走向。(3)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需要有合理的递质空间构型和左右脑协同关系。赛前一天5-HT、ACh和DA具有的额脑优势、右脑的前后协同水平和左右脑前后协同水平可以作为赛前心理状态诊断的参考指标。
韩东旭,周传岱,刘月红,彭远开,徐国林,张华[10](2002)在《模拟失重状态人脑波频率涨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短期模拟失重对人脑 7~ 1 2Hz频段脑波频率涨落特征的影响 ,为航天员脑功能选拔及训练监测提供功能性评价方法。方法 - 6°头低位卧床 (HDBR)模拟失重状态 ,记录 1 2名 1 8~ 2 2岁男性正常成人卧床前、卧床期间 (第 3、4、6天 )及恢复期 (卧床结束后第 3天 )清醒闭眼安静状态的EEG ,利用脑波频率涨落分析技术分析 7、8、9、1 0、1 1、1 2Hz 6个频率成分的优势涨落特征。结果卧床前 ,枕顶区优势涨落顺序为 1 0、9、1 1Hz;额颞区 1 0、9Hz竞争主优势成分 ,7Hz位居第 3。卧床后 ,各频率成分之间的主次地位和相互关系发生显着的可逆性变化 ,且所涉及的频率成分及脑区逐渐扩展 ,7、8Hz优势显着上升 ,1 0、1 1Hz优势显着下降 ,枕顶及后颞区 9、1 0Hz竞争主优势成分 ,7Hz位居第 3 ;额区及前颞区主次优势频率为 9、7Hz(F4为 7、9Hz) ,1 0Hz位居第 3。结论模拟失重导致脑波 7~ 1 2Hz频段频率涨落竞争结构显着改变 ,脑调节机能变差 ,易导致发作性头痛等临床症状 ,对脑功能造成潜在影响
二、发作性头痛的脑波涨落图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作性头痛的脑波涨落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及其训练监控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假设、内容与研究路线 |
1.2.1 研究假设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路线 |
1.3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训练监控是科学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
2.1.1 科学训练的重要性 |
2.1.2 训练监控(竞技状态调控) |
2.1.3 竞技能力状态检测、诊断与评估研究的发展现状 |
2.2 脑电产生的生理学基础及意义 |
2.2.1 脑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基础 |
2.2.2 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2.2.3 神经系统的信号传递 |
2.2.4 神经递质与受体 |
2.2.5 脑电信号的采集和分析 |
2.2.6 脑电的生理学意义 |
2.3 运动科学领域中脑电与脑电图的研究现状 |
2.3.1 在运动科学领域进行脑电信号分析研究的主要测试时机 |
2.3.2 运动员脑电及脑电图特点 |
2.3.3 脑电及脑电图在训练监控中的应用现状 |
2.3.4 小结 |
2.4 运动与脑神经递质与受体 |
2.5 脑自组织研究及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 |
2.5.1 脑的自组织理论 |
2.5.2 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 |
2.5.3 小结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测量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本研究进行脑功能特征评价采用的仪器、原理及指标 |
3.3.1 采用仪器 |
3.3.2 原理 |
3.3.3 本研究进行脑功能特征评价采用的指标 |
4 研究一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研究对象 |
4.2.2 测试要求、步骤和仪器 |
4.2.3 观察指标 |
4.2.4 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男女脑功能特征对比分析 |
4.3.2 普通正常人、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对比分析 |
4.3.3 一级、健将和国际健将脑功能特征对比分析 |
4.4 分析与讨论 |
4.4.1 男女运动员脑功能特征 |
4.4.2 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 |
4.4.3 不同级别运动员脑功能特征 |
4.5 小结 |
5 研究二不同训练阶段,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的研究 |
5.1 研究目的 |
5.2 研究方法 |
5.2.1 研究对象 |
5.2.2 测试要求、步骤和仪器 |
5.2.3 观察指标 |
5.2.4 数据处理 |
5.3 研究结果 |
5.3.1.脑 α 波优势频几率 |
5.3.2 脑电熵值 |
5.3.3 主要神经递质水平 |
5.3.4 中枢疲劳指数和兴奋抑制指数 |
5.3.5 脑功能态指数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小结 |
6 研究三不同训练状态,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的研究 |
6.1 研究目的 |
6.2 研究方法 |
6.2.1 研究对象 |
6.2.2 测试要求、步骤和仪器 |
6.2.3 观察指标 |
6.2.4 数据处理 |
6.3 研究结果 |
6.3.1 脑 α 波优势频几率 |
6.3.2 脑电熵值 |
6.3.3 主要神经递质水平 |
6.3.4 中枢疲劳指数和兴奋抑制指数 |
6.3.5 脑功能态指数 |
6.4 分析与讨论 |
6.5 小结 |
7 研究四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检测技术评估与监控体系初建 |
7.1 研究目的 |
7.2 研究方法 |
7.2.1 统计学方法的选择 |
7.2.2 评价指标的确定 |
7.2.3 各评价指标标准的制定 |
7.3 研究结果 |
7.3.1 正常状态下,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 |
7.3.2 不同训练阶段,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 |
7.3.3 不同训练状态,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指标的单项评分标准 |
8 研究五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检测技术评估与监控体系的应用——以体操为例 |
8.1 研究目的 |
8.2 以体操为例的应用一 |
8.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2.2 研究结果 |
8.2.3 分析与讨论 |
8.2.4 小结 |
8.3 以体操为例的应用二 |
8.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3.2 研究结果 |
8.3.3 分析与讨论 |
8.3.4 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本研究的贡献 |
9.3 本研究的特点 |
9.4 本研究的局限与后继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2)脑涨落图的技术原理及临床研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技术原理 |
2 临床研究应用 |
2.1 帕金森病 |
2.2 脑血管疾病 |
2.3 智力障碍 |
2.4 癫痫 |
2.5 失眠症 |
2.6 抑郁症 |
2.7 成瘾 |
3 问题与展望 |
(3)慢性失眠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递质涨落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目录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及分类 |
2.3 纳入标准 |
2.3.1 观察组纳入标准 |
2.3.2 对照组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研究方法 |
2.5.1 设备 |
2.5.2 检测步骤 |
3 统计方法 |
4 数据统计 |
4.1 研究对象年龄分布情况 |
4.1.1 观察组年龄分布情况 |
4.1.2 对照组 |
4.2 研究对象性别分布 |
4.2.1 观察组性别分布 |
4.2.2 对照组性别分布 |
4.3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
4.4 中医各证型与神经递质涨落关系 |
4.4.1 肝郁化火中神经递质涨落情况 |
4.4.2 痰火内扰中各神经递质涨落情况 |
4.4.3 阴虚火旺中各神经递质涨落情况 |
4.4.4 心虚胆怯中各神经递质涨落情况 |
4.5 观察组所有病例与对照组各神经递质水平比较 |
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1. 失眠的现代研究 |
1.1 失眠的病理机制 |
1.2 失眠与神经递质的关系 |
1.3 失眠的诊断 |
2.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 |
2.1 失眠的病因 |
2.2 失眠的病机 |
2.3 失眠的辨证 |
3. 神经递质涨落检测的提出、设备原理及应用 |
4.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3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 果 |
3 讨 论 |
(5)山东省跆拳道优秀运动员睡眠状况和竞技状态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6名队员安静状态下脑功能情况 |
2.2 运动员的睡眠情况和状态分析 |
2.3 运动员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分析 |
2.4 运动员竞技状态诊断 |
3 讨论和结果 |
(6)优秀射击运动员临赛前脑电和唾液皮质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背景 |
1.3.1 脑电图概述 |
1.3.2 脑电图研究现状 |
1.3.3 脑电图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现状 |
1.3.4 脑电与脑功能定位 |
1.3.5 皮质醇在体育科研中的应用 |
1.3.6 射击运动的心理学研究 |
1.3.7 射击运动体育科学研究的现状 |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专家访谈法 |
2.2.3 实验法 |
2.2.3.1 测试时间和地点 |
2.2.3.2 实验仪器 |
2.2.3.3 实验过程 |
2.2.3.4 脑电图分析方法 |
2.2.4 主观疲劳及紧张度评价 |
2.2.5 数理统计法 |
3 研究结果 |
3.1 赛前一天运动员脑电指标的变化 |
3.1.1 α波波率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
3.1.2 α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
3.1.3 α波能量百分比安静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
3.1.4 α波能量百分比表象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
3.1.5 β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
3.1.6 各波率分布情况 |
3.2 临场运动员脑电指标的变化 |
3.2.1 α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
3.2.2 α波能量百分比安静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
3.2.3 α波能量百分比表象状态下各脑区的均衡性 |
3.2.4 各波率分布情况 |
3.2.5 β波能量百分比在安静和表象前后的变化 |
3.2.6 大脑唤醒水平 |
3.2.7 中枢应激和中枢疲劳 |
3.3 赛前一天与临赛前的比较 |
3.3.1 赛前一天与临赛前安静状态比较 |
3.3.2 赛前一天与临赛前表象状态比较 |
3.4 唾液皮质醇的变化 |
3.5 RESTQ-76量表结果 |
4 分析与讨论 |
4.1 赛前一天和临赛前脑电变化分析 |
4.1.1 α波率的变化 |
4.1.2 α、β波能量百分比的变化 |
4.1.3 α波与赛前兴奋性的判断 |
4.1.4 α波与赛前中枢疲劳的判断 |
4.1.5 脑电活动的功能协同 |
4.1.6 脑电活动的功能定位 |
4.2 脑电与唾液皮质醇的关系 |
4.3 脑电与RESTQ-76结果的关系 |
4.4 脑电、唾液皮质醇与运动成绩的关系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ET在某些神经疾病中的应用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脑电超慢涨落图技术的原理 |
2 正常人的ET特征 |
3 ET在某些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
3.1 癫痫病人的ET特征 |
3.2 巴金森氏症的ET特征 |
3.3 发作性头痛的ET特征 |
3.4 智力障碍的ET特征 |
3.5 失眠症的ET特征 |
3.6 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ET特征 |
(8)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功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研究方法 |
2.1 被试 |
2.2 脑波超慢涨落(SET)测试 |
2.3 实验程序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 |
3.1 比赛前、后全脑神经递质的变化 |
3.2 比赛前、后各脑区神经递质的显着性变化 |
3.3 赛前5-HT的空间构型变化 |
3.4 赛前Ach的空间构型变化 |
3.5 赛前DA的空间构型变化 |
4 讨论 |
5 结论 |
(9)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波超慢涨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问题的提出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 |
2.1 赛前心理状态的界定 |
2.2 赛前心理状态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理论研究现状 |
2.2.2 分析、评价与思考 |
2.3 赛前心理状态的相关实证研究 |
2.3.1 相关研究现状 |
2.3.2 分析与思考 |
2.4 脑电超慢涨落分析技术(SET)与脑功能研究 |
2.4.1 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分析 |
2.4.2 脑波超慢涨落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 |
2.4.3 评价与思考 |
3 研究思路 |
4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及结果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的基本假设 |
3 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主试 |
3.3 测试工具 |
3.4 实验设计 |
3.5 实验程序 |
3.6 统计方法 |
4 实验结果 |
4.1 全脑神经递质的变化 |
4.2 比赛前后INH 的脑区空间分布特点 |
4.3 比赛前后5-HT的脑区空间分布特点 |
4.4 比赛前后Ach的脑区空间分布特点 |
4.5 比赛前后DA的脑区空间分布特点 |
4.6 比赛前后NE的脑区空间分布特点 |
4.7 比赛前后EXE的脑区空间分布特点 |
4.8 脑区递质的时间变化分析 |
4.9 比赛前后脑协同的空间结构特点 |
4.10 脑协同的全息图特点 |
4.11 运动表现与赛前状态和大脑协同的关系 |
4.12 典型个案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脑功能状态的影响因素 |
1.1 比赛事件 |
1.1.1 比赛对DA 空间构型的影响 |
1.1.2 比赛对5-HT 空间构型的影响 |
1.1.3 比赛对ACh 空间构型的影响 |
1.1.4 比赛对氨基酸活动的影响 |
1.1.5 比赛对大脑协同活动的影响 |
1.2 运动疲劳 |
2 良好赛前心理状态诊断的神经生物学指标:神经递质的空间构型 |
3 对赛前心理状态研究的思考 |
3.1 赛前一天: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发生变化的关键时刻 |
3.2 赛前心理状态的研究路径:功能定位与全脑协同活动 |
3.3 脑功能状态诊断的方法学思考 |
4 未来研究方向 |
第四部分 主要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模拟失重状态人脑波频率涨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方 法 |
实验结果 |
讨 论 |
四、发作性头痛的脑波涨落图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优秀运动员脑功能特征及其训练监控应用的研究[D]. 李稚. 上海体育学院, 2016(01)
- [2]脑涨落图的技术原理及临床研究应用[J]. 郭田生.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02)
- [3]慢性失眠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神经递质涨落特点[D]. 关诗慧.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4(06)
- [4]脑电超慢涨落图分析30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脑内神经递质的变化[J]. 唐伟,周占松,宋波. 重庆医学, 2011(27)
- [5]山东省跆拳道优秀运动员睡眠状况和竞技状态的分析研究[J]. 田雪文,赵学峰,秦美芹. 山东体育科技, 2010(01)
- [6]优秀射击运动员临赛前脑电和唾液皮质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 韦军. 北京体育大学, 2007(10)
- [7]ET在某些神经疾病中的应用综述[J]. 张理义,徐志熊.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01)
- [8]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功能特征研究[J]. 魏高峡,梁承谋,李佑发,沃建中. 体育科学, 2005(10)
- [9]优秀游泳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脑波超慢涨落分析[D]. 魏高峡. 北京体育大学, 2005(03)
- [10]模拟失重状态人脑波频率涨落分析[J]. 韩东旭,周传岱,刘月红,彭远开,徐国林,张华.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