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高晓声对鲁迅小说的承继(论文文献综述)
朱莎莎[1](2020)在《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体张力》文中指出高晓声于1950年代初登上文坛,其短篇小说《收田财》《解约》《不幸》颇受好评。1957年6月,高氏与叶至诚、陆文夫、方之等人筹办“‘探求者’文学月刊社”,旋即在疾风暴雨式的政治运动中被打成“反党小集团”、“右派小集团”,其本人被发配老家江苏武进农村,接受改造,长达22年之久。1979年,“‘探求者’案”平反,高氏以“归来的作家”而崛起于新时期文坛,其《“漏斗户”主》《李顺大造屋》《陈奂生上城》等短篇力作声誉鹊起、传诵一时,论家多冠其以“农民作家”的称谓,也有目之为“继鲁迅、赵树理之后刻画国民灵魂的又一高手”。高晓声小说创作中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呈现则是高晓声得以屹立于文学史的独特之处。因此,对高晓声小说创作民间性内涵的成色与核心、生成与表现,对其小说创作批判性内涵的价值立场及其由来,进行追索与察究,委实具有必要性;进此,就高晓声小说创作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之间关系及叙事表现,也即小说创作主体的内在张力及其叙事表现,进行追问与探究,也显然具有学术价值和意义。本论文分成五个部分对高晓声小说的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及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概述高晓声的生平经历及其小说创作经历,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集中论述高晓声新时期小说的民间性,在梳理、界定民间性概念的基础上,探究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民间性内涵与核心,通过文学传统影响与高晓声的农民身份认同分析,进一步追寻高晓声新时期小说中民间性的生成因素。第二章主要探讨高晓声新时期小说所包含的知识分子立场,从中国传统知识人和五四知识分子这两个象征体系及高晓声的生平经历入手,分析高晓声身上体现的知识分子的双重主体性,即启蒙知识分子与“革命知识分子”,进而窥察其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知识分子立场的历史由来,侧重于立足文本,论述高晓声认同革命政治、传承启蒙话语具体的叙事表现。第三章主要结合认同理论探究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呼和与张力。一方面,新时期之初的中国,民间立场和精英意识是处于同一“现代化话语”语境中,两者之间在“现代化追求”的认知平台上,具有内在共鸣的一面。民间文化形态对富裕生活的向往具有与“现代化共识”共鸣的内核,因而也与知识分子的现代化追求具有精神-情感的共振关系。另一方面,尽管民间赋予了高晓声创作资源和写作立场,是其小说叙述的重要特质,但他在创作中始终高度清醒地审视自我和笔下的人物,自觉地表现出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知识精英的反思性品格,使其与民间立场之间具有内在的张力。结语部分回顾高晓声在文学史上的建树和成就,概括其新时期小说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的生成原因与叙事表现,及二者在文本中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晓声新时期后期小说的失落处境并简述成因。
何换生[2](2020)在《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选择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与学术流派的重要力量——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为研究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存续时间横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长达20余年,它的诞生、出现和形成是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独一无二的现象。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中涌现出前后承继的优秀批评家,以自觉的批评意识、先锋的批评观念和卓越的批评实践在中国文学研究和批评领域形成了“群聚效应”和“领袖风范”,堪称“批评中的批评”。本文由“绪论”、“上编”、“下编”与“结语”构成。“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缘起与内涵,阐释批评与学派概念的流变,标示研究的方法与旨趣。“上编”“群体的崛起”对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生成的人文背景、历史境遇、代际划分、流派特征等进行考察。时代精神、社会心理、思想氛围、学术风尚、地理条件、出版传播等“合力”以及现代大学制度与导师制度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与兴起。批评意识的自觉、人学维度的贯穿、批评艺术的掘进、公共关怀的介入、魏晋风度的赓续等成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主要特征。“下编”“内部的风景”以许子东、王晓明、李劼、胡河清四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方法、批评风格和批评建树的批评家为个案展开论述,系统研究他们的批评观念、批评对象、批评模式与批评文体。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成为各自的主要批评方式与批评实绩。“结语”在“上编”、“下编”的基础上,评估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成就和学术地位,揭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文化价值和当下启示。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批评活动构成了华东师范大学学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独立性、合法性进行了证明;体现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个性化与艺术化特征的统一;为当代文学批评的“经典化”做出了独特贡献;对后来的批评形成了召唤效应。同时,辨析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理论误区与批评缺陷;指认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流散和终结;拓展批评家及其时代关联、文学批评前景等话题;反思当下批评流派匮乏和群体断层的原因,将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研究推向纵深之境。本文肯定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在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期待新的批评学派的出现和文学批评的复兴。
陈秀娟[3](2020)在《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文中研究表明2017年,汪曾祺逝世20周年。2020年,汪曾祺诞辰100周年。惯于以整数年为纪念年的当代文学界,自然免不了以各种方式纪念汪曾祺。期刊和出版社掀起了一场重读和重评汪曾祺的热潮:除却《受戒》之后汪曾祺八十年代经典形象,九十年代、四十年代、“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时期汪曾祺的写作样貌也逐渐浮出历史的地表。纵观汪曾祺的研究史,我们发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成为汪曾祺研究历程中的一个缺口。而填补这个研究缺口的意义不仅在于解释八十年代的汪曾祺何以“横空出世”,也在于于丰富驳杂的历史现场,寻找八十年AI写作作主体和文学主体“新变”的源点,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论文以“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为切入点,采取文学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捕捉汪曾祺进入“伤痕文学时代”的两重心境,打开通往汪曾祺重返文坛写作之路的秘密之门。通过细读“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小说文本《骑兵列传》、《塞下人物记》、《黄油烙饼》,辨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的异质性,思索汪曾祺的写作前史与八十年代汪曾祺经典形象的关系,探寻八十年代汪曾祺形象建构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其次,结合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找寻汪曾祺的文学资源,追溯汪曾祺异质性形成的条件。以汪曾祺早年、青年、中年的人生历程为经,以高邮、昆明、北京三地为纬,寻找促成汪曾祺在“伤痕文学时代”写作异质性的传统文学资源、五四文学资源和“十七年文学”资源。最后,站在“重评八十年代文学”“重评十七年文学”的当代学术视野中,结合八十年代的文学大背景,评估“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意义和文学史价值;确立汪曾祺在八十年代文学转型过程中起到的突出性作用;以汪曾祺为典型个案,重审八十年代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关系,重估“十七年文学”资源的价值。汪曾祺认为,一个人的小说没有人欣赏,这样的作品是不存在的,一个作家的风格总得走在时尚前面一点,他的风格才有可能转而成为时尚。“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写作一方面切中时代主题,另一方面又越出时代轨道,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汪氏小说”。
贾丽萍,李龙新,夏雪,曲乔乔[4](2020)在《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伴随着对百年五四文学的研究获得了深入和发展。有关鲁迅的综合研究主要集中在鲁迅思想方面,鲁迅与五四新文学的关系被做了重点梳理,并涉及鲁迅的文化观、艺术观以及鲁迅论、鲁迅研究之研究等;对鲁迅创作的研究大多围绕小说、杂文、散文诗等;对鲁迅的比较研究在古今中外的多维度对照中广泛展开。
占艳艳[5](2019)在《“逃离与回归”—阎连科创作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阎连科是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出生于河南的贫苦农村,他曾多次提到自己从小就想逃离乡村,写作的最初目的也是为了逃离土地。但是,阎连科在真正离开乡土之后,精神却又不断地回望故乡,这种矛盾性、复杂性的情感心理在其小说中以一种共同的叙事模式表现出来,即人物对乡土的逃离与回归。同时,“逃离与回归”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概括阎连科对现实主义创作的探索过程,在艺术上不断求异求新,渴望摆脱现实主义的窠臼,但又最终回到现实主义的精神本原。因此,本文将选取“逃离与回归”为关键词,试图从这个视角来揭示阎连科小说背后的主题意蕴与艺术价值,并剖析阎连科在“逃离与回归”创作中产生的意义与局限。本文正文分为三大章:第一章将阎连科的小说分为三个文学世界,苦难的乡土世界、压抑的军旅世界、失落的知识分子世界,集中探讨阎连科笔下的乡土生命共有的逃离乡村、回归乡村的命运轮回,探索阎连科小说在“逃离与回归”叙事模式中蕴藏的家园意识以及面对城乡文化碰撞所表现出来的两难文化心态;第二章将以“逃离与回归”来论述“神实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关系。本文认为,“神实主义”体现了阎连科对现实主义摆脱与归位的美学企图,是在叙事风格层面上希望获得超越但却又终回现实主义的一种轮回,具体表现为对现实主义艺术形式的“逃离”,对现实主义主体精神的回归;最后,以“逃离与回归”为线索,立足于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三个主要表现内容,即乡土书写的使命意识、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突围”的焦虑,对阎连科创作意义与局限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综上,本文以“逃离与回归”对阎连科小说创作进行整体论述,企图挖掘阎连科小说创作的精神内涵与美学价值,以及他在突破旧文学传统过程中产生的意义与局限性,并期望以此为阎连科研究提供一个比较全面而客观的思路。
吴国彬[6](2018)在《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及其学术发展史上,延安文艺的研究与延安文艺本身的发生和发展同步进行,其所积累的研究成果,本身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不凡的学术史价值和意义。由于延安文艺学术史的整理与发掘研究相当繁复浩阔,很难在有限的篇幅内作深度研究,因此,本文着力于回顾、梳理、整合与提炼自1980年代以来各个不同时段的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史进程,探察与反思近40年来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研究、延安文艺运动及其作家作品研究,以及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等各个领域研究的学术成果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和发现延安文艺研究在中国现当代学术发展史中的历史经验、价值意义等,这无疑对于推进延安文艺研究乃至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深化,具有较高的学术史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引言:综观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及其现状,纵览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史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概述论文选题及其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第一章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主要呈示和总览1980年代初“文革”结束后,学术研究如何从以往的“思想战线”向学术研究“拨乱反正”转变。延安文艺研究及其作家作品批评等,不仅开始逐步走出思想及方法的束缚及僵化,而且也在研究立场及方法的转变、文艺史料的整理、作品文本的解读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及其历史特征。第二章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在“思想解放运动”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中,在多种外国文艺理论及其研究方法涌入、思想理论界开展“人道主义”及“异化”论论争、文艺理论界提出主体性文论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及“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等学术思想背景下,集中讨论“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如何在理论方法的借用、研究视角的拓展及学术史角度的反思等方面,所展示出的学术探索面貌和学术研究的自觉等。第三章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通过对1990年代学术界“规范化”及专业化思想的提出,以及对于文献史料的高度重视及其相关图书资料编纂出版等多方面成果的梳理,探讨海外学术思想的影响与不同研究社团流派之于延安文艺研究的特征,并结合“王实味遗案”研究中资料搜集及其历史阐释的个案分析,探寻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规范、视域拓展及其知识积累等方面所呈现的学术演进与时代特征。第四章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梳理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学术领域及其理论视野、作家及其专题研究等方面发生的新成果与新变化,尤其是诸如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中国化”研究,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以及延安文艺与中国新文学的关系、陕甘宁文艺与当代中国文艺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拓展与深化等,探讨延安文艺学术的自觉、新一代学人的拓展、深化及其学术规范意识的确立等。第五章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主要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文献史料整理与研究,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长足进步,有关延安文艺文献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梳理及论述。从学术思想及其理论方法、学科意识及其规范化等方面,探讨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在当代中国学术发展史的重要地位等。结语:对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研究的时代流变、阶段特征、文学史立场以及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联等进行综合评述,探寻填补研究空白与拓展研究视域的可能空间与具体途径。
梁玉洁[7](2018)在《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以来,在程光炜教授等学者的推动下,学界出现了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热潮,一些关于80年代文学中的“个案研究”也显示了研究的活力及巨大空间。刘绍棠(1936—1997),是20世纪50年代享誉文坛的“神童作家”,其文学成绩和文学史定位都形成于80年代。本文将有意识地借鉴80年代文学研究的丰硕成果,通过对刘绍棠80年代的文学作品、理论建树、乡土困境、创作转变和文学诉求的解读与审视,主要思考和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刘绍棠为何在80年代的文学浪潮中跃起又落下,最终归于沉寂;80年代的刘绍棠如何走上“乡土文学”又为何引起争议;刘绍棠的乡土文学为何出现困境以及探索的出路;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疏离体现在哪里。在“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范式中重新梳理和思考刘绍棠与80年代文学的关系,本文试图去思考一个作家在特定时期可能伸张的文学空间,进而呈现80年代文学在现有文学史叙述中被遮蔽的一面,并探讨80年代文学所蕴含的一些未曾实现的可能性。论文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以“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研究为维度,阐述了选题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策略。第一章着重解读奠定刘绍棠80年AI写作作基调的中篇小说《蒲柳人家》,从刘绍棠的文论思想进入文本阐释,重新挖掘《蒲柳人家》丰富的蕴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从《蒲柳人家》的获奖看取这部小说带给作家创作和人生的非凡意义。第二章分析刘绍棠努力于开创乡土文学流派及其引发的论争。首先梳理了刘绍棠在80年代前期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探究促成理论形成的四个来源。再分析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所引发的争论,从中展现刘绍棠的作家姿态和自我意识。第三章主要探讨刘绍棠在乡土困境中的守持和探索。他坚持完善自己的乡土文学理论,并指导文学创作,与此同时,又进行着创作内部的调整,进行了两次文学转变,但是成效不甚明显。第四章结语部分总结刘绍棠的文学理想与80年代文学相疏离的三大原因。由此,刘绍棠在80年代文学中的面貌已经清晰。
刘碧珍[8](2017)在《叙述声音研究》文中认为叙述声音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概念,也是叙事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它与叙述交流中的诸多因素存在密切联系,直接影响文本意义的生成与传达。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此概念长久以来未被准确定义,有必要对叙述声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这是本论文写作的缘由。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意义上的声音,它是对叙述文本中显露作者意识的话语迹象的隐喻,这些话语迹象体现叙述主体与叙述行为的关系。叙述声音与其传达的内容一体无分。我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它:如认为叙述声音可以隐喻读者接收和解读出的文本意义,也可指表露作者意图的叙述话语或符号,或指叙述者为创设特定叙述情境而使用的叙述策略。更多时候我们认为叙述声音是读者从文本中感知到的作者意识。如何去探究叙述声音,首先要思考的是角度的问题。本论文在全面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方位、多视角地阐述叙事学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叙述声音理论,识别与辨析叙述声音概念。在叙事学视阈下,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析小说文本中叙述声音的来源,解析其形态,概括其特征与功能,思考其他文类以及非文学文本中的叙述声音问题,阐释叙述声音在文本建构、读者接受和文化交流中的意义与价值。本论文共分六章,包括叙述声音的概念、主体、构成要素、特征和功能等问题。第一章辨析叙述声音概念。该章梳理西方文学理论中与“声音”概念相关的研究成果,追述叙述声音术语的缘起和发展。同时参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和近现代作家的创作理论与实践,与之对照分析。为下文结合具体文本对叙述声音展开研究准备理论基础。第二章探析叙述声音来源。首先从作者创作的角度,借助社会历史批评理论和精神分析学说,分析作者、隐含的作者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找出叙述主体与叙述声音的内在联系。其次从文本传播的角度,借助叙事学和传播学理论,按照叙述者人称和叙述层次的不同分析叙述声音的差异,关注叙述声音在文化传播中的变化。最后从读者接受的角度,借助认知叙事学、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等理论,研究受述者与叙述声音的关系。第三章解析叙述声音构成与分类。叙述声音是文体、语气和价值观的融合,是叙事的一个成分。在文本中,叙述声音构成要素比较复杂。叙述声音在书面文本中是不会发出真正的声音,但是却会在字里行间显露迹象。“迹象”与文体、语气、叙述意图和作者的价值观等因素相关。叙述声音在具体文本中会有不同的类型。这部分主要借助叙事学、文化语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叙述声音特征。叙述声音在不同文本、同一文本的不同叙述层中有不一样的表现,呈现多样的特征。叙述声音虽然是一种隐喻的说法,但是因为它冠以声音这样的名称,且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是隐喻性。所以在特征上它具备与自然之声的相似性,如:模糊与清晰(隐逸与明晰)、可靠性与不可靠性、单一与复调、呼应与回响。同时叙述声音毕竟是一种语音,与人相关,所以它又有其独特性、自我呈现性和相关性等特征。因而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它看作是对自然之声的模仿与超越。第五章探究叙述声音功能。叙述声音具有构建文本世界、表现作家的“独一之诗”和主体价值以及反映社会规约和文化习俗的功能,因而叙述声音具有社会历史与审美的价值。第六章研究跨媒介、跨学科叙事中的叙述声音。叙事学研究发展到后经典叙事学研究的阶段,对叙述声音的关注必然也需突破媒介和学科的界限,该部分是在对叙述声音结构形态、分类、特征和功能已做分析的基础之上,再观照非虚构性叙事文本中的叙述声音,例如微信叙事、教育叙事和法律叙事。这些文本与生活联系紧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现实的干预之作,所以本文的研究侧重于关注叙述声音所传达的语义,解读叙述声音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马晓[9](2015)在《论高晓声小说中的苦难书写》文中指出高晓声是当代着名作家,自1951年便开始从事小说创作,直至晚年,仍是笔耕不辍。其作品受到读者广泛的欢迎。高晓声的小说以稳健细致的刻画、幽默深沉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和知识分子在不同的社会时期因外部的左倾错误和内在顽固的国民性而导致的种种苦难。这种苦难书写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和心理上的苦难景象,也为我们展现了人之生存中个体所遭遇的处境和本真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苦难书写中,我们看到高晓声温情与批判并存的创作心理,亲历与旁观同在的创作身份,热烈与冷静共处的创作姿态。总之,正是高晓声自身的苦难经历与启蒙立场的精神向往为其作品提供了多个层面的解读。同时,更期望通过对高晓声小说中苦难书写的研究,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定位出高晓声小说的独特存在。本文以苦难的角度研究高晓声的小说创作,并且又对其苦难书写进行了多维的观照。首先对高晓声的苦难书写进行概述,从文本入手对苦难书写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小说中的苦难书写分为三个主题范式:乡村的物质苦难,历史遗留的苦难,知识分子的苦难。三个主题,涵盖了高晓声小说的苦难书写内容,从不同角度指向苦难书写这一文学母题。其次对高晓声苦难书写的叙事美学进行分析,从中发现高晓声苦难书写独特的审美风格,即幽默手法呈现出“笑中含泪”的叙事内涵,白描技巧暗含着“温情脉脉”的叙事情绪,双重身份带来“双声合唱”的叙事视角。最后从文学史的角度对高晓声的苦难书写进行厘定。高晓声小说的苦难书写以其融入自身经历的底层意识的抒发、激愤忧郁的知识分子式的冷峻批判、彰显人性光辉的情感救赎,在文学史的苦难书写中绽放出自己的风采。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间距感缺失下的苦难书写的不足,如沉溺于苦难底层叙述难以自超越苦难意识的缺失等。
刘金丽[10](2014)在《穿越时空的回响 ——论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的鲁迅精神》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文学是以批判和否定“文革”的“文化专制”为时代语境的,而对“文化专制”的否定是“五四”启蒙精神的核心所在,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怀疑、反叛以及革命性的使命意识和精神内涵在中国的文学之旅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本论文拟从80年代小说中的鲁迅精神出发,分别阐述在“伤痕小说”、“反思小说”、“寻根小说”以及“先锋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在鲁迅精神继承上的状况,从而显示出他们的创作穿越历史时空与鲁迅精神形成回响。本论文共有五个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小说与五四时期相似的历史语境,继而从他们共同追求启蒙和个性解放的精神背景中,分析得出80年代小说与鲁迅精神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文章的第一部分从社会批判、精神救赎以及人性追求方面论述了伤痕小说中的鲁迅精神,试图表明伤痕作家身上那种对现实以及人性的深刻思索与鞭挞同鲁迅精神有着相通之处;第二部分从政治、历史、文化方面对20世纪80年代小说进行反思,试图论证反思小说中同样有着鲁迅精神的映射;第三部分从文化、民性、体制方面对寻根小说中的鲁迅精神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试图表明寻根小说与鲁迅在对传统文化、国民性以及封建宗法制的态度上具有一定的精神同构性;第四部分着重论述了先锋小说中的鲁迅精神因子,表明鲁迅在反叛意识、疯子形象以及死亡意识上所体现出的先锋精神对先锋作家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先锋作家在鲁迅精神的映照下孑孓而行。论文结语部分主要指出80年代小说对鲁迅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对于当下的启示性意义。总之,鲁迅精神作为民族宝贵的财富,应该在文化旅途中得以继承与发展。
二、浅谈高晓声对鲁迅小说的承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高晓声对鲁迅小说的承继(论文提纲范文)
(1)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体张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生平经历 |
第二节 创作经历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第一章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民间性 |
第一节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民间性内涵与核心 |
一、“民间”概念的流变与厘定 |
二、高晓声新时期小说中民间性的文本体现 |
第二节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中民间性的生成因素 |
一、文学传统影响 |
二、农民身份认同 |
第二章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知识分子立场 |
第一节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知识分子立场的叙事表现 |
一、对革命政治的认同 |
二、对启蒙话语的传承 |
第二节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知识分子立场的历史由来 |
一、传统知识分子的道统意识 |
二、五四知识分子的启蒙立场 |
三、高晓声的知识分子身份认同 |
第三章 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呼和与张力 |
第一节 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呼和 |
第二节 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的张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与内涵 |
二、释名与回顾 |
三、方法与旨趣 |
上编 群体的崛起 |
第一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发生 |
第一节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传统的培育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文学风潮的策动 |
第三节 华东师范大学作家群的激发 |
第四节 批评传统和学科设置的影响 |
第五节 出版、媒介与传播的襄助 |
第六节 作为文化高地的上海的地域影响 |
第七节 作为导师的钱谷融的型塑 |
第二章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的特征 |
第一节 批评意识的自觉 |
第二节 人学维度的贯穿 |
第三节 批评艺术的掘进 |
第四节 公共关怀的介入 |
第五节 魏晋风度的赓续 |
下编 内部的风景 |
第一章 许子东:从“作家印象”到“小说结构” |
第一节 作家印象批评 |
第二节 当代文学并置研究 |
第三节 一种小说的结构分析 |
第二章 王晓明:从“文化心理”到“人文精神” |
第一节 文化心理批评 |
第二节 重写文学史 |
第三节 寻找人文精神 |
第三章 李劼:从“人学谱系”到“历史描述” |
第一节 文学—人学的谱系 |
第二节 双向同构 |
第三节 文学史的描述与阐释 |
第四章 胡河清:从“传统符码”到“全息现实” |
第一节 传统文化的视角 |
第二节 当代文学的证验 |
第三节 全息现实主义 |
结语 |
一、成就与限度 |
二、流散与嬗变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汪曾祺研究的历史、现状及新的生长点 |
一、开启作品作家研究 |
二、挺进文学史 |
三、迈向影响研究 |
四、走向丰富性的研究 |
五、汪曾祺小说研究的生长空间 |
第一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及其异质性 |
第一节 “伤痕文学时代”汪曾祺的两重心境 |
一、苦闷不平 |
二、自我调整 |
第二节 从《骑兵列传》到《黄油烙饼》 |
一、“我”的回归:《骑兵列传》 |
二、“人”的回归与转变:《塞下人物记》 |
三、向内转:《黄油烙饼》 |
第三节 《受戒》:“异质性”解读的文学语境 |
第二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异质性探源 |
第一节 汪曾祺的传统文学资源 |
第二节 汪曾祺的五四新文学资源 |
第三节 汪曾祺的共和国三十年文学资源 |
第三章 “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重审八十年代文学新变的起点 |
第二节 再思“十七年文学”和“新时期文学”的关联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5)“逃离与回归”—阎连科创作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阎连科小说与研究现状 |
二、“逃离与回归”的选题缘由与意义 |
三、研究方法、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一章 “逃离与回归”两难的生存图景 |
第一节 苦难的乡土世界 |
第二节 压抑的军旅世界 |
第三节 失落的知识分子世界 |
第二章 现实主义的“逃离与回归”神实主义 |
第一节 走向现实主义的“第三条道路” |
第二节 形式上的“逃离” |
第三节 主体精神的“回归” |
第三章 阎连科创作的意义与局限 |
第一节 乡土书写的使命意识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
第三节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突围”的焦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延安文艺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术史研究 |
一、20世纪延安文艺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二、1980年代以来延安文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问题 |
三、论文选题及学术史研究的理论方法、基本思路与目标 |
第一章 思想与学术:1980年代初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转变 |
第一节 “思想解放”:延安文艺研究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的“拨乱反正” |
第二节 反思与重整:延安文艺史料研究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推进 |
第二章 探索与自觉:“新时期”延安文艺研究理论方法的多元趋势 |
第一节 延安作家的“重评”及其专题研究方面的新拓展 |
第二节 延安文艺思潮及其理论方法研究的不断探索 |
第三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讲话》研究的深化 |
第四节 研究团体及专题研究的形成与学术实践 |
第三章 规范与多元:1990年代延安文艺研究及其学术思潮的演变 |
第一节 “再解读”与专业化:海外学术思潮及方法的引进与影响 |
第二节 坚守与突进:学术思想的活跃及各研究领域的深化 |
第三节 史料整理与历史阐释:史料意识的自觉及学术思想的拓展 |
第四章 拓展与深化:新世纪以来延安文艺研究及其理论方法的新走向 |
第一节 学术自信与理论坚持: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艺传统及其关系研究 |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思想及党的文艺政策理论体系研究 |
第三节 延安作家群体及其文体研究领域的拓展与推进 |
第五章 整理与编纂:延安文艺史料的编辑出版及史料考辨与数据库建设 |
第一节 延安文艺文献史料的整理及大型书系的出版 |
第二节 延安文艺专题性史料汇编及史料考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7)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重放的鲜花”:八十年代初的刘绍棠 |
1.1 “归来作家” |
1.2 八十年代初的“香草”:《蒲柳人家》 |
1.2.1 《蒲柳人家》在当时文坛的特殊性 |
1.2.1.1 从“暴露”走向“歌颂” |
1.2.1.2 对传统叙事模式的化用 |
1.2.1.3 突出农民的叙事意识 |
1.2.2 《蒲柳人家》存在的问题 |
1.2.3 《蒲柳人家》的获奖及意义 |
1.2.3.1 从“杂色”到“纯色” |
1.2.3.2 刘绍棠乡土文学的宣誓之作 |
1.2.3.3 在现代和当代“风俗(景)画”乡土小说中“架一座桥梁” |
第二章 开创流派的努力:乡土文学理论及其引发的论争 |
2.1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的形成和内涵 |
2.2 乡土文学理论中的资源运用 |
2.2.1 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资源的征用 |
2.2.2 对鲁迅乡土文学论述的借用 |
2.2.3 对孙犁文学观念的化用 |
2.2.4 对乡土乡亲的感念 |
2.3 刘绍棠“乡土文学理论”引发的争议 |
2.3.1 “乡土派”与“现代派”的争论 |
2.3.2 “民族化”与“走向世界”的争论 |
第三章 乡土困境中的守持与探索 |
3.1 刘绍棠乡土文学困境的表现 |
3.1.1 同道者的缺乏 |
3.1.1.1 暂未形成“气候”的追随者 |
3.1.1.2 赞同者的“有心无力” |
3.1.1.3 “荷花淀派”的不同追求 |
3.1.1.4 北京作家圈审慎的态度 |
3.1.2 缺乏作品证明的尴尬 |
3.1.2.1 刘绍棠自身创作的问题 |
3.1.2.2 追随者的作品影响有限 |
3.1.3 乡土创作成功的他者 |
3.2 乡土困境中的探索 |
3.2.1 第一次文学转向:对乡土现实的直接书写 |
3.2.2 第二次文学探索:走向通俗化 |
第四章 刘绍棠与八十年代文学精神的疏离 |
4.1 提倡乡土又不愿呈现乡土的真实情状 |
4.1.1 对乡土矛盾的呈现浅尝辄止 |
4.1.2 对人物精神动向的体察不够深入 |
4.2 提倡民族化,却又无法呈现出传统的魅力或痼疾 |
4.2.1 不及汪曾祺、邓友梅的文雅 |
4.2.2 缺少新乡土小说的文化批判眼光 |
4.3 提倡通俗化却又无法准确捕捉通俗的脉搏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刘绍棠作品年表 |
刘绍棠研究资料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8)叙述声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叙述声音”是一种隐喻的表达 |
二、作为隐喻的叙述声音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寻找“声音”的轨迹:叙述声音理论溯源 |
第一节 西方叙述声音理论 |
一、韦恩·C.布斯的“作者的声音” |
二、热拉尔·热奈特的“语态” |
三、巴赫金的“声音” |
四、苏珊·S.兰瑟的“叙述声音” |
五、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声音 |
第二节 中国叙述声音理论 |
一、古代叙事思想中的声音理论 |
二、现当代文学中的叙述声音思想——以几位代表作家为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言说与倾听:叙述声音的发出与接收 |
第一节 言说:叙述声音的发出 |
一、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声音 |
二、叙述者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倾听:叙述声音的接收 |
一、受述者:理想的读者和真实的读者 |
二、解释社群与倾听 |
三、倾听的价值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声的迹象:叙述声音的构成与分类 |
第一节 叙述声音的构成 |
一、表层结构——涉及文体元素 |
二、语气(情态)特征 |
三、言语与意义的融合 |
四、叙述话语与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分类 |
一、叙述声音中的“信号音” |
二、叙述声音中的“定调音” |
三、叙述声音中的“标志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模仿与超越:叙述声音的特征 |
第一节 叙述声音与自然声响的相似性 |
一、模糊与清晰:叙述声音的隐与显 |
二、独唱与和鸣:叙述声音的单一与复调 |
三、感知的差异:叙述声音的可靠性与不可靠性 |
四、“余音不绝”:叙述声音的呼应与回响 |
五、无声亦有声:不会消逝的叙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的独特之处 |
一、叙述声音的个体差异性 |
二、叙述声音的自我呈现性 |
三、叙述声音的相关性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历史与审美:叙述声音的功能 |
第一节 叙述声音可以结构文本世界 |
一、叙述声音引导叙述 |
二、叙述声音塑造人物 |
三、叙述声音构建时空 |
四、叙述声音表现声音 |
第二节 叙述声音可以传达作者的声音 |
一、“独一之诗” |
二、立身与立文 |
第三节 叙述声音能回应社会时代之声 |
一、叙述声音展现经济状况 |
二、叙述声音体现政治历史的发展 |
三、叙述声音显露道德与文化的影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媒介与跨学科:叙述声音与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一节 众声喧哗:新媒介叙事中叙述声音 |
一、叙述声音的载体 |
二、叙述声音的特质 |
三、倾听与新媒介叙事 |
第二节 启迪人心:日常教育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教科书:多种声音的交汇 |
二、日常教学活动:叙述声音存在于师生互动之间 |
第三节 理智与情感的纠葛:法律叙事中的叙述声音 |
一、叙述者的身份立场 |
二、法律与道德(情感)的取舍 |
三、倡导社会公平正义之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论高晓声小说中的苦难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高晓声小说中的苦难主题范式 |
第一节 乡村的物质苦难:同情与反思兼备 |
第二节 历史遗留的苦难:寓批判于滑稽中 |
第三节 知识分子的苦难:多时态的自我言说 |
第二章 高晓声小说中的苦难叙事美学 |
第一节 “笑中含泪”的叙事内涵:双重审美趣味的幽默 |
第二节 “温情脉脉”的叙事情绪:主观投射下的白描 |
第三节 “双声合唱”的叙事视角:旁观与体验的交叠 |
第三章 高晓声小说中苦难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
第一节 底层意识:融入自身经历的情绪抒发 |
第二节 冷峻批判:知识分子的激愤忧郁 |
第三节 情感救赎:自然彰显的人性光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穿越时空的回响 ——论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的鲁迅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救救孩子”:伤痕小说与鲁迅 |
(一)“直面惨淡的人生”—社会批判 |
(二)“精神奴役的创伤”—精神救赎 |
(三)“至人性于全”—人性追求 |
二、“睁了眼看”:反思小说与鲁迅 |
(一)“陷入瞒和骗的大泽”—政治反思 |
(二)“我自己也是吃过人肉的”—历史反思 |
(三)“极易变成奴隶”—文化反思 |
三、“弗失固有之血脉”:寻根小说与鲁迅 |
(一)“深入民众的大层中”—文化之根 |
(二)“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民性之根 |
(三)“与旧势力同坠于冰谷之中”—体制之根 |
四、“真的恶声”:先锋小说与鲁迅 |
(一)“全部踏倒他”—反叛精神 |
(二)“从来如此,便对么?”—疯子形象 |
(三)“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死亡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浅谈高晓声对鲁迅小说的承继(论文参考文献)
- [1]民间性与知识分子立场 ——高晓声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主体张力[D]. 朱莎莎. 扬州大学, 2020(02)
- [2]批评中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批评学派研究[D]. 何换生. 安徽大学, 2020(07)
- [3]伤痕文学时代的汪曾祺[D]. 陈秀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4]2019年的中国鲁迅研究[J]. 贾丽萍,李龙新,夏雪,曲乔乔. 东方论坛, 2020(01)
- [5]“逃离与回归”—阎连科创作论[D]. 占艳艳. 苏州大学, 2019(04)
- [6]突破与推进:1980年代以来的延安文艺研究史[D]. 吴国彬.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7]八十年代文学中的刘绍棠[D]. 梁玉洁. 信阳师范学院, 2018(11)
- [8]叙述声音研究[D]. 刘碧珍. 江西师范大学, 2017(09)
- [9]论高晓声小说中的苦难书写[D]. 马晓.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10]穿越时空的回响 ——论20世纪80年代小说中的鲁迅精神[D]. 刘金丽. 辽宁师范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