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语言文化差异

中外语言文化差异

一、中外语言与文化差异之点滴(论文文献综述)

赖雯薇[1](2021)在《初级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 ——以《环球汉语》1、2册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中,多媒体信息技术也同样开始被应用于视听说教材上。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借助多媒体方式对教学对象造成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者又潜移默化地接收了真实地道的汉语表达。视听说教材能够从听觉和视觉多维度刺激感官,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语言环境,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和交际能力,使得学习者对汉语及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感知和理解。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视听说教材并不多见,而且出版年份较为久远。论文挑选了较为典型的初级视听说教材《环球汉语》(1、2)作为研究对象。论文运用统计分析、教学观察等研究方法,对视听说教材《环球汉语》的编写体例、文本内容、视频内容、其视听说特点进行探究,并根据教材的编写原则给出一些修订建议。以此促进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视听说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使之更符合学习需求。论文共有六章,第一章介绍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说明理论基础以及方法、提出创新之处。第二章介绍了《环球汉语》编写原则、编写特点、编写理念、教材的体例。第三章对文本教材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归纳。第四章,对视频教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第五章结合视听说教材的编写原则及相关数据分析《环球汉语》系列教材的优缺点,并给出合理的编写修订建议。第六章总结全文,论述论文的不足之处,提供今后的研究思路作为参考。

黄元军[2](2020)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翻译实践中,袁可嘉始终将翻译、创作、治学统摄于一体,强调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整体协调及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凝结了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推出了对社会、文化、创作有整体效用的译作,因而有必要以“整体性”为线索开展袁可嘉翻译的系统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毛泽东、詹姆逊、泰特勒、卡特福德、费道罗夫、阿皮亚的思想理论,本文尝试建构了整体翻译论,含以下五个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在整体翻译论的视阈下,本文运用描写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描写其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提炼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考察其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宏观层面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的框架内,本文将文本、社会语境、译者主体相结合,发现了袁可嘉在文学生涯的三个阶段都坚持将翻译、创作、治学凝聚为互动共生的整体,在社会语境的感召下,以三者的整体追寻特定文化命题。第一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追寻现代主义的命题。第二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里追寻进步文艺的命题。第三阶段,三者的整体在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里重返现代主义命题的追寻。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得以揭示。在微观层面要义“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及“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的框架内,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容、译序、译注等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剖析,发现了袁可嘉以“诗人译诗”与“深度翻译”模式推出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诗歌翻译文本。“诗人译诗”模式使得译者对原文整体有鞭辟入里的理解,为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奠定了基础。“深度翻译”模式促使译者运用译序与后记的副文本预设正文本的价值、廓清翻译过程中各类相关问题,运用译注副文本提升读者对正文本的理解。如此一来,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译诗得以生成,并逐步演化为翻译文学经典。袁可嘉翻译的整体特性及经典性得以揭示。在要义“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的框架内,本文沿袁可嘉整体翻译实践的路径,结合其翻译论的文章,发现了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首先,坚持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尤其重视翻译和治学的密切结合。其次,主张从多维角度审视宏观翻译,包括联系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动机、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的文本选用策略、“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译者伦理。最后,提出微观翻译策略性调控方案,包括译诗的“整体观念”、诗歌风格翻译方法、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得以揭示。在要义“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的框架内,本文深入袁可嘉翻译文本,发现了其翻译的整体价值:促进诗歌创作多元化、助推文学思潮演进、引入西方文化。首先,译诗灵活多变的语言文字与丰富多彩的格律形态间接促动创作在语言文字、格律层面的丰富与变革,从而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翻译活动的三个时间段,第一、三时间段的活动推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活动推动进步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部分活动助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后,袁可嘉通过翻译引入了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古希腊文化、工业文明表现出的西方文化。袁可嘉翻译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价值得以揭示。袁可嘉的翻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皆有整体性的特质,其翻译思想与翻译价值也以整体性为特点,可见,“整体性”是审视袁可嘉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还原了袁可嘉在翻译层面的立体形象,透视了袁可嘉在中国文化革新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论证了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的重要性。

李国梅[3](2020)在《面向来华华裔留学生的《中级华文》教材适用性分析》文中认为使用者作为教材的直接体验者,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评价是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总结了《中级华文》教材的特点,分析了教材的适用与不适用之处,并提出相关的使用建议与策略。教材的特点表现在引入了独特的华人华侨元素,设置了较高的课文难度系数以追求华人学华文的高效率,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以及道德品格。教材的适用性体现在课文的主题丰富多样,课文的篇幅长度适中,每课生词量合理,生词的释义方式多样,练习的比例均衡,文化内容贴近留学生的生活等方面。此外,教材也存在部分课文难度较高、成语释义不够清晰、选出来的易混淆词并不适用等不适用之处。本文提出了改写、增加与课文话题相关的交际文化等调整和使用建议。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梁丹玉[5](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茹扎·巴特尔汗[6](2020)在《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 ——以《家有儿女》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视听说教材可以提供更加生动且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对外汉语教育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分析这些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视听说教材优化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合理应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以《家有儿女》为案例,对本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后的练习题做了分析,总结出《家有儿女》在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并对教材编写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此期望提高所有人对视听说教材的了解,从而促使本教材能够更好地应用于我国对外汉语教学。通过研究发现,《家有儿女》试听说教材在编排和内容设计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课文的内容需要做进一步拓展,词汇的设计不够完备,在插图的选择和编排上,也无法紧贴教材内容。同时,其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与此同时,作为一本视听说教材,教材在视频和教材的结合效果并不是非常好。此外,在练习内容设计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合理的表现。出于此种考虑,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主张要进一步优化课文的话题内容,并合理设计词汇内容,提升词汇的合理性和分布的规律性。而在插图设计方面,要基于教材内容灵活设计。同时,教材要进一步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效果。此外,为了提升视听说教材的特点,需要对视频和文本作进一步的优化结合,并相应地强化练习题内容的设计,希望据此能够让《家有儿女》教材变得更加合理,为相应的教材工作提供更为完善的内容和指导,同时也能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行提供良好的文化及语言保障。

李栋[7](2020)在《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话语层面思考课程是西方概念重建学派的重要思想,其核心精神就是“话语”与“理解”的语言逻辑思维,即何种样态的课程话语造就何种样态的课程理解。这一课程理论前提主要有两层含义:第一,课程言说或课程话语的建构最终是为课程理解服务的;第二,课程世界是一个由各家之言组成的“万花筒”。这构成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创生一种课程话语,寻得一种课程理解的方式。这一思路同时也暗合了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设的话语精神,最终能为我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借鉴或启示。课程话语的言说现状,特别是当今课程话语的表述问题是构建一种新的课程话语体系应遵循的现实逻辑。当今课程市场正像培根在其四大隐喻中提到的“市场隐喻”一样,充斥着诸多语言问题。其中,课程表述的二元对立问题、课程理论、学派间缺乏沟通的问题、不同课程言说主体自说自话的问题、近来对课程思辨体系拒斥的问题、固守课程表述精确性的问题等都是当今国内外课程领域的显性问题。仔细分析这些问题的根源,特别是这些问题的哲学言说逻辑,发现这些表述问题或多或少地受近代以来的实体哲学思维影响的,因为实体哲学思维推动了认识论哲学,同时也影响到了一切以认识论为依托的学科、理论等,当然包括课程与教学论这一二级学科。要对以上实体思维导致的话语问题进行超越与消解,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基于以上的考量,本研究将回顾大量的文献,包括国内外“语言意义”、“话语”、“课程话语”三个方面的研究,意在为研究提供一种背景性深度;并对课程中的“话语”进行“思想考古”,意在理清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自觉”之路;考察课程话语意义的重要来源——哲学,并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过程哲学进行深刻研究。为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构建与理解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通过对课程的核心概念以及对“课程目标话语”、“课程知识话语”、“课堂话语”及“课程评价话语”的过程哲学赋义,以达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落地”的效果,因为任何课程话语,只要它不能形下化为具体的表述,它都将是空疏无用的;最后,将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与几种经典的课程话语,比如“主智主义课程话语”、“经验本位课程话语”、“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人本主义课程话语”、“现象学派课程话语”及“后现代课程话语”进行一种理论上的比较,以期发现过程哲学课程话语在课程理解上的优劣势。

谢娜[8](2020)在《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给我国外语界敲响了中国文化缺失的警钟,学者们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把文化知识的教学有机融入到语言学习之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此,本研究对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开展有关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提出加强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本研究以H市Z中学136名学生和25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及测试等方法,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以英语形式表达出来的中国文化的熟悉度和掌握度较低;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弱;教师在加大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思考不够,有关中国文化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没有对相关主题进行深入挖掘,文化教学流于形式,导致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研究者对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学生对于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融合的重视不够,对于用英语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对于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认识有限,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教材中的中西文化占比不均衡且对中国精神文化的介绍较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考试评价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针对以上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者提出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以下建议: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跨文化鉴赏、适应及交际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树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的意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加强英语教材建设,增加中国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中西文化比较与鉴赏类选修课程;增加文化考核内容,落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评价要求。

李昉[9](2020)在《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文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一种文明的诞生,是由一代又一代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共同构成的。舞剧典型形象的创造,归根结底就是塑造这些鲜活的生命体。中国舞剧以这鲜活的生命体为载体,传递精神信仰,增进民族凝聚力。借助舞剧这一世界通用语言,以一种可被全世界接纳和追随的姿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艺术典型理论结合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形态分析理论来研究舞剧时可以得出:中国舞剧文化艺术发展史,就是中华民族以“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以中为本、为体,以外为末、为用的不断地对外吸收、借鉴、融合的历史。从1949年到2019年,中国舞剧系列典型形象的创造,证明了中国舞剧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艺术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形成了独有的典型形象发展脉络,承载的是国民精神的精华。中国舞剧典型形象蕴含了中国舞剧人对于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表现手法探索的不懈探索,形成了“道”(人文内涵)与“技”(艺术技能)并重的艺术追求。构成了以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为特征的五大典型形象“类型群”。中国舞剧的典型形象创造一直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舞剧性格的成长性、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中国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需要坚持“以人为本”、语言风格的营造需要“表意优先”、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中国当代舞剧为形成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

彭纯菲[10](2019)在《初级阶段汉语综合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与编排 ——以《环球汉语-汉语和中国文化》与《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为例》文中认为《环球汉语》是由美国汉语专家编写的一套汉语教材,而《体验汉语》则是由国内学者编写的一套汉语教材。本文通过编写者背景的不同来对这两套初级阶段任务型汉语综合教材进行考察,分析它们在文化项目选择与编排上的特点。首先,本文结合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和国内研究者的宝贵成果建立了文化项目的分类框架,并分别对两套教材中文化项目的数量及分布情况进行相应的统计和分析。接着再从分布情况和出现次数出发,将《环球汉语》和《体验汉语》中的文化项目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两套教材在文化项目上的选取特点与原因。其次,从任务型教材角度出发,对《环球汉语》和《体验汉语》中文化项目的编排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本文发现前者是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编写的教材,后者则是借鉴任务型教学法编写而成的教材,这也导致两套教材在编排文化项目时存在一定差异。另外,《环球汉语》在文化项目的难度编排、体系化设置以及呈现方式等方面较之《体验汉语》来说做得更好一些,本文还发现两套教材编写者对文化的态度也并不一致。最后,本文总结了两套教材在文化项目的选择与编排上的异同,并有针对性地对两套教材提出了相关建议。

二、中外语言与文化差异之点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语言与文化差异之点滴(论文提纲范文)

(1)初级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 ——以《环球汉语》1、2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的定义
        1.2.2 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的理论研究
        1.2.3 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编写情况研究
        1.2.4《环球汉语》系列教材的个案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课堂观察法
        1.3.3 图表法
        1.3.4 问卷调查法
        1.3.5 访谈法
第二章 《环球汉语》编写原则及教材介绍
    2.1 教材简介
    2.2 编写原则
    2.3 编写理念
    2.4 编写特点
    2.5 编写体例
        2.5.1 外部编写体例
        2.5.2 内部编写体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环球汉语》1、2 册教材文本分析
    3.1 话题
    3.2 词汇
        3.2.1 词汇数量
        3.2.2 词汇难度
    3.3 语法
        3.3.1 语法点数量
        3.3.2 语法点难度编排
    3.4 文化
        3.4.1 文化点滴
        3.4.2 供你参考
        3.4.3 小结
    3.5 练习
        3.5.1 练习类型
        3.5.2 练习编排层次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环球汉语》1、2 册视听教材分析
    4.1 问卷调查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4.1.2 问卷调查的设计
        4.1.3 问卷调查的结果
    4.2 剧情
    4.3 时长
    4.4 视频语言
    4.5 视频语速
    4.6 字幕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材优缺点及编写建议
    5.1 教材优缺点
        5.1.1 教材优点
        5.1.2 教材缺点
    5.2 编写建议
        5.2.1 文本教材的编写建议
        5.2.2 视频教材的编写建议
        5.2.3 初级视听说教材整体编写建议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调查问卷
    附录二:访谈内容
致谢

(2)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整体翻译论的建构
    2.1 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
    2.2 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2.3 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2.4 译者翻译思想及实践的切合
    2.5 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
第三章 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
    3.1 翻译、创作、治学的遇合(20世纪40年代)
        3.1.1 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
        3.1.2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写与新诗现代化诗论
        3.1.3 现代主义诗论与诗篇的翻译
        3.1.4 翻译、创作、治学遇合的现代主义命题
    3.2 翻译、创作、治学的互动共生(20世纪50至60年代)
        3.2.1 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
        3.2.2 新民歌诗写的阶段性尝试
        3.2.3 外国进步文学研究与文论编纂
        3.2.4 进步文学与西方文论的翻译
        3.2.5 翻译、创作、治学互动共生的追求进步尺度
    3.3 翻译、创作、治学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3.3.1 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
        3.3.2 现代诗写的情绪复萌
        3.3.3 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
        3.3.4 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文论的协同翻译实践
        3.3.5 翻译、创作、治学回归的现代主义向度
第四章 袁可嘉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
    4.1 诗人译诗: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4.1.1 原文整体理解的鞭辟入里
        4.1.2 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
    4.2 深度翻译: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4.2.1 译序与后记——正文本价值的预设及翻译理念的廓清
        4.2.2 译注——正文本可理解性的提升
    4.3 整体特性到经典性的升华
        4.3.1 翻译文学经典辨识
        4.3.2 彭斯诗歌翻译集的五次再版
        4.3.3 译诗《当你老了》的广泛流传
第五章 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
    5.1 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
    5.2 宏观翻译的多维审视
        5.2.1 翻译动机: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5.2.2 文本选用: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
        5.2.3 译者伦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3 微观翻译的策略性调控
        5.3.1 译诗的“整体观念”
        5.3.2 诗歌风格的可译性及译者的任务
        5.3.3 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
第六章 袁可嘉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6.1 丰富与革新: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促进
        6.1.1 语言文字层面
        6.1.2 格律层面
    6.2 翻译之力:文学思潮演进的助推
        6.2.1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助推
        6.2.2 进步文学思潮的助推
    6.3 文化搬运:西方文化的引入
        6.3.1 宗教文化
        6.3.2 习俗文化
        6.3.3 古希腊文化
        6.3.4 工业文明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发现及结论
    7.2 研究启示——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可嘉主要着译成果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面向来华华裔留学生的《中级华文》教材适用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现状
    1.5 《中级华文》概况
    1.6 调查对象的分析
2.课文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2.1 课文设置分析
    2.2 课文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2.3 课文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3.生词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3.1 生词设置分析
    3.2 生词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3.3 生词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4.练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4.1 练习设置分析
    4.2 练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4.3 练习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5.文化要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5.1 文化要素设置分析
    5.2 文化要素设置的适用性分析
    5.3 文化要素设置的改进建议和使用策略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结语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 ——以《家有儿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方法
    0.4 文献综述
    0.5 理论基础
第一章 《家有儿女》教材的优势分析
    1.1 《家有儿女》教材简介
    1.2 《家有儿女》教材的优势
第二章 《家有儿女》教材内容设计分析
    2.1 热身问题设计分析
    2.2 课文设计分析
    2.3 词汇设计分析
    2.4 文化点滴设计分析
    2.5 练习内容设计分析
第三章 《家有儿女》教材编写存在的不足
    3.1 课文内容有待进一步拓展
    3.2 词汇内容设计有待优化
    3.3 课文插图应用有待完善
    3.4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不够到位
    3.5 视频和教材的结合效果有待优化
    3.6 练习内容设计有待优化
第四章 《家有儿女》教材编写优化建议
    4.1 进一步优化课文话题内容
    4.2 进一步提高词汇内容设计质量
    4.3 进一步合理编排教材插图
    4.4 进一步强化中国文化内涵引导
    4.5 进一步推进视频和文本的进一步结合
    4.6 进一步强化练习题内容的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伊犁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7)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中国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提升呼唤教育话语的创生
        (二)话语的建构功用应在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得到深化
        (三)过程话语利于教育难题的消解并开创出新的课程世界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概念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话语
    五、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主题的研究现状
    一、关于“语言意义”的研究
        (一)国外“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国内“语言意义”研究概况
    二、关于“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话语”研究概况
    三、关于“课程话语”的研究
        (一)国外“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二)国内“课程话语”研究概况
第三章 话语与课程世界
    一、话语在课程世界中的“面相”及“自觉”之路
        (一)话语即行动——话语“沉溺”在课程的语言游戏中
        (二)话语即修辞——话语被窄化为一种语法
        (三)话语即工具——话语沦为无意义的课程表述结构
        (四)话语即话语——话语在课程中的本体地位得以显现
    二、话语之于课程要素的重要性
        (一)话语与课程思维
        (二)话语与课程理论
        (三)话语与课程知识
        (四)话语与课程意义
        (五)话语与课程权力
        (六)话语与课程理解
        (七)话语与课程实施
        (八)话语与课程研究
    三、话语意义的课程来源
        (一)课程主体
        (二)课程问题
第四章 哲学与课程话语――课程话语理论基础考察
    一、哲学之课程话语“先在性”身份
        (一)“课程”概念本身是由哲学辨明及丰富的
        (二)课程话语的“搭建”需借用哲学“脚手架”
    二、哲学之课程话语逻辑衍生“母体”身份
        (一)话语逻辑
        (二)哲学的言说逻辑
        (三)哲学如何影响课程话语逻辑
    三、哲学在课程话语中的谱系——以英美和欧陆哲学为视角
        (一)英美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二)欧陆哲学对课程话语的“塑形”与“赋义”
    四、为什么是过程哲学
        (一)过程哲学的应景性——从哲学研究的世情上看
        (二)过程哲学体系
第五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意在改善的言说问题
    一、意在改进实体哲学层面下课程表述问题
        (一)表达逻辑问题:课程表达的主-谓模式(主客)
        (二)话语定位问题:简单定位谬误,语言的乌托邦
        (三)表达程式化问题:囿于结构主义言说方式
    二、意在改进解构性后现代下的课程表述问题
        (一)失衡问题:思辨性课程话语体系式微
        (二)范式问题:课程话语的范式之争
第六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建构思路
    一、课程概念体系:建构过程哲学式的课程要素话语
        (一)课程思维:“主体-超体”逻辑
        (二)课程理论:有观点更要有体系
        (三)课程知识:广狭义并重
        (四)课程意义:要明确意义的语境
        (五)课程权力:拓展权力的关系力量
        (六)课程理解:逻辑理解和审美理解并存
        (七)课程实施:自由与纪律相结合
        (八)课程研究:基于经验,重视思辨
    二、课程结构体系:运用过程哲学思维优化课程言说
        (一)课程目标话语:强调学生认知发展的节奏
        (二)课程内容话语:超越镜像知识
        (三)课程实施话语:让生成话语焕发课堂活力
        (四)课程评价话语:事实与价值的统一
第七章 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同类比较——一种基于课程理解的考察
    一、“课程话语”与“课程理解”的关系逻辑
        (一)“课程话语”来自于“课程理解”
        (二)“课程话语”造就“课程理解”
        (三)两者通过意义不断地互相“重塑”
    二、“课程理解”概念解读
        (一)“课程理解”的哲学原理
        (二)“课程理解”的方式机制
        (三)“课程理解”的取向
        (四)“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
    三、课程话语的比较——以几种主流的视角为例
        (一)主智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二)经验本位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三)实践范式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四)人本主义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五)现象学派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六)后现代课程话语与过程哲学课程话语
结语
    一、对过程哲学课程话语的研究总结
    二、对未来中国课程话语体系建设的思考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
        1.1.2 文化自信的提出和文化传承的需要
        1.1.3 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要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3.3 理论基础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问题
    2.2 研究方法与工具
        2.2.1 问卷调查
        2.2.2 访谈
        2.2.3 课堂观察
        2.2.4 测试
        2.2.5 数据分析工具
第三章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融入效果调查
    3.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1.1 学生情感与认知
        3.1.2 教材评价
        3.1.3 学习过程评价
        3.1.4 学习效果评价
    3.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3.2.1 教师情感与认知
        3.2.2 教学过程评价
        3.2.3 教师素质评价
        3.2.4 教学效果评价
    3.3 学生和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3.3.1 学生访谈结果和分析
        3.3.2 教师访谈结果和分析
    3.4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3.5 测试卷结果与分析
        3.5.1 汉译英
        3.5.2 英译汉
        3.5.3 书面表达
    3.6 小结
第四章 影响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相关因素分析
    4.1 学生因素
        4.1.1 学生对于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融合的重视不够
        4.1.2 学生对于用英语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不高
    4.2 教师因素
        4.2.1 教师对于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认识有限
        4.2.2 教师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
    4.3 教材因素
    4.4 考试评价因素
第五章 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建议
    5.1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的关系
    5.2 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主动性
    5.3 培养学生跨文化鉴赏、适应及交际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5.4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树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的意识
    5.5 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
    5.6 加强英语教材建设,增加中国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内容
    5.7 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中西文化比较与鉴赏类选修课程
    5.8 增加文化考核内容,落实《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附录七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
        一、为何要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二、如何来研究舞剧的典型形象
    第二节 选题范围及理论依据
        一、选题范围
        二、理论依据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第一条进路:中国舞剧相关文献综述
        二、第二条进路:艺术典型理论相关文献综述
        三、第三条进路:舞蹈形态分析相关文献综述
        四、拟解问题
第一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时代特征研究
    第一节 “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49-1966)
        一、“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艰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第二节 “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78-1989)
        一、“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团结奋斗”时期(一)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第三节 “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1990-2012)
        一、“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团结奋斗”时期(二)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第四节 “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特征研究(2013-2019)
        一、“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文化精神追求
        二、“逐梦奋斗”时期中国舞剧典型形象的表现手法探索
        小结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形态构成分析
    第一节 中国当代舞剧形象的主要构成类型
        一、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形象
        二、追求个性解放的青年形象
        三、追求济世安民的文士形象
        四、追求民族独立的革命者形象
        五、追求中华崛起的奉献者形象
    第二节 中国当代舞剧革命者典型形象分析
        一、从“报私仇”到“为人民”——《红色娘子军》的吴清华
        二、“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傲雪花红》的刘胡兰
        三、奏响民族救亡最强音——《铁道游击队》英雄群像
        四、“双面英雄”——《永不消逝的电波》
    第三节 中国当代舞剧奉献者典型形象分析
        一、《敦煌》守护人的“爱的奉献”
        二、“不荒芜”的《戈壁青春》
        三、奉献精神筑成双重生命的《天路》
        四、伟大出自平凡——《草原英雄小姐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的未来创造展望
    第一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历史经验反思
        一、在舞剧形象的鲜明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二、在舞剧性格的成长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三、在舞剧行动的冲突性上进行典型创造
    第二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时代风尚体悟
        一、“五位一体”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中国舞剧典型形象创造的舞剧本体求索
        一、舞剧情节结构的构思坚持“以人为本”
        二、舞剧语言风格的营造坚持“表意优先”
        三、舞剧叙事手段的整合坚持“情思至上”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回顾
    二、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10)初级阶段汉语综合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与编排 ——以《环球汉语-汉语和中国文化》与《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两套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考察
    2.1 文化项目的体系构建及统计方法
    2.2 《环球汉语》中文化项目的分类统计及分析
    2.3 《体验汉语》中文化项目的分类统计及分析
    2.4 两套初级教材的文化项目对比分析
3 两套教材中文化项目的编排考察
    3.1 基于任务型教材的文化项目编排
    3.2 两套任务型教材中与话题和功能项目相关的文化项目编排
    3.3 文化项目的难度编排
    3.4 文化项目的体系化分析
    3.5 编写者的文化态度
    3.6 《环球汉语》和《体验汉语》文化项目呈现方式考察
    3.7 小结
4 结语
    4.1 结论
    4.2 建议
    4.3 研究不足之处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两套教材文化项目统计表
附录2:两套教材的话题和功能项目统计表
附录3:两套教材的功能项目分类表
后记

四、中外语言与文化差异之点滴(论文参考文献)

  • [1]初级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 ——以《环球汉语》1、2册为例[D]. 赖雯薇.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D]. 黄元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面向来华华裔留学生的《中级华文》教材适用性分析[D]. 李国梅. 暨南大学, 2020(04)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对外汉语视听说教材研究 ——以《家有儿女》为例[D]. 茹扎·巴特尔汗. 伊犁师范大学, 2020(12)
  • [7]过程哲学课程话语体系构建研究[D]. 李栋.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8]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谢娜. 宁夏师范学院, 2020(06)
  • [9]中国当代舞剧典型形象研究[D]. 李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10]初级阶段汉语综合教材中文化项目的选择与编排 ——以《环球汉语-汉语和中国文化》与《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为例[D]. 彭纯菲. 暨南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外语言文化差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